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10篇)
1.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 篇一
如何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当教师的时间长了,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走进课堂的神圣感没了,当老师无奈的感觉却增强了。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山村中小学教师,不断经历着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感觉,不断感受到工作热情的减退以及自我评价的降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倦怠现象如今非常的普遍,给社会、学校、学生,甚至教师自身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一、何谓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成人群,山村初中教师尤甚。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山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长年没有成就感引起倦怠。在山村中小学,有一部分教师既没有承担学校事务,所任教学科目也不是所谓的重点科目,多年工作得不到肯定,因而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而产生倦怠。
2.升学压力造成教师倦怠。在山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加班加点,常年超负荷的劳动,容易使老师身心俱疲。另外还有应付上级检查、学校检查及教学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教师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产生倦怠。
3.生活困境造成教师倦怠。县乡镇山村初中教师,普遍工资不高,存在着购房、赡养老人、子女上学等生活压力,使家庭生活处于困境中,从而失去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而产生倦怠
4.知识欠缺造成教师倦怠。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大批教师普遍有力不从心之感。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外出学习机会少,新的理念不能接受;自己工作担子重,自学时间不能保证;年龄渐老,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等,从而造成知识匮乏产生倦怠。
另外,由于近年来山村一些重点中小学实行了扩招生源的政策,导致一些山村的普通中小学招生较为困难,学生的素质不高,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加上现在有些家长对教师一些做法不理解,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频频受挫,从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解决山村中小学老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从学校管理层面上看,应从以下途径让教师远离倦怠。
第一,创造“和谐校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关爱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使教师有归属感,从而树立职业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
第二,树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资源的理,让每位教师在学校都有成就感。在学校工作安排上,要信任、鼓励和支持老师,如通过“压担子”、“老帮青”等形式,让七、八年级老师顺利上九年级,让高
一、高二年级的老师带高三班,在学校三个年级中逐渐循环。对于非中考或者高考科目的老师,则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承担起能为学校赢来荣誉的工作。
第三,适时开展活动,释放教师紧张情绪,避免情绪衰竭。在学校管理中,既要创造活动,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又要有意安排活动,放松紧张心理。如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比武”、等激发教师创造性。同时,通过“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迎新春元旦晚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老师有一个交流的舞台、情绪宣泄的平台。
第四,注重教师情感变化,诱导教师合理宣泄情感。在学校工作中,部分老师由于在职评、评优、工作安排等方面得不到满足,容易引发消极情绪,长久下去极易形成职业倦怠。学校在不能满足教师要求的前提下,应同情教师境况,学校领导要通过谈心等方式让教师发泄消极情绪。
第五,创造条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随时给教师充电,让教师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每一位教师能持续发展。山村中小学学校在经费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应通过外出学习老师归来上汇报课,请其它学校优秀教师作报告或示范课,本校内开展“手拉手”教学活动等,让每一位教师跟上素质教育步伐。
第六,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将教师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解放出来。学校在抓升学的同时,应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应淡化“分数”考核教师,而应从学生多方面素养来考评教师。
2.从个人成长层面看,教师要有意识地远离职业倦怠。
(1)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要珍爱生命,珍惜工作,尊重同事,赢得敬重。
(2)给自己制定目标,既有大目标、也有小目标,在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小目标,从而创造成绩,树立成就感。
(3)树立职业自豪感,“爱”使人战胜一切困难,因此在工作中要有爱心:爱自己、爱职业、爱学生、爱家庭。
(4)分析“倦怠”成因,寻找克服方法。是人为造成的,寻找对策。如“问题学生”的出现,家长的不解等,这就正视现实,不回避、不自怨。多一份耐心、爱心就会解决。有的是社会原因,如“购房”“赡养老人”等,这是每个人生都会遇到的困难,这就要有韧性和毅力,不将生活压力带进职业压力中。
3、从社会层面上看,提高教师待遇是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社会应提高山区初中教师的待遇,使他们热爱本职工作。
2.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 篇二
研讨背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如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师是教育中的一个特殊行业, 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其职业特殊性。面对专业发展, 在不同的时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目标, 是值得每一个体育人思考的问题。本期话题旨在分享一线教师的成长经历, 针对一线教师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 从教师成长的角度展开交流与研讨, 增强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研讨话题一:工作初期你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如何解决?“我的工作初期由于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无法驾驭好课堂、上好体育课, 刚上班那会不知道怎么上小学段的课, 感觉自己说什么小学生都听不懂, 课堂比较混乱, 最基本的队伍调动都出现了错误, 内容选择也和目标不一致, 令我一直很迷茫, 以至于第一次上校内公开课就很受挫。”——江苏吴鹏飞“我工作5年了, 奖项拿了不少, 可是就是不会上课, 驾驶课堂的能力欠缺;参加过优质课比赛就是没拿过市级奖项, 一直很苦恼, 怎么办?”——浙江张新军“像张新军老师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先尝试在网上多看看优质课视频, 然后借鉴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再从常规开始入手, 先自己严格起来, 然后多学习。”——山东杨清妍“我的初期也是苦于没有学习的地方, 开始觉得自己是闭门造车, 虽然我是本科田径毕业的, 但是当自己当上教练时, 虽然自己跑得很快, 但是就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训练, 让自己的徒弟跑得更快。”——山东乔守宇“以前有段时间, 主要是刚工作的那会, 自己总感觉体育课教不了学生什么东西, 自己也不能带动学生的体育兴趣, 经常感觉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感觉学科地位也不是很高, 工作2~3年后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也慢慢地烦恼起来。但后来逐渐地能带动学生的兴趣时, 才觉的体育也是一门很科学的学问, 对自己从事体育教师职业感到很自豪, 自己也从困惑中慢慢地解脱了出来。”——福建陈杨忠“我工作初期的困惑是, 在教学中, 我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到学生模仿练习, 再到教师帮助纠正提高’的教学方法, 学生就是难以掌握, 很多动作自己感觉很简单, 应该一学就会, 可是学生做不到。感觉自己很忙乱:这里教、那里教, 教得很多, 感觉很乱, 学生掌握些什么也不太清楚;感觉学生很难管理:与学生长时间地接触, 难以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学生乱了就很难再严格起来。”——山东于松峰研讨小结:通过交流可以发现, 在教师工作初期最主要的困惑可以归结为是如何教的问题。从学校毕业到成为人师, 这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型, 以前思考的是如何学, 现在思考的是如何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怎样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组织和管理好学生, 这些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1.拜师学习, 努力实践。通过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并向他们学习, 提高自己对体育课的认识和对教学的理解, 学习借鉴他们教学中的优秀经验和方法, 并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2.充分备课, 积极磨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多学习书本知识, 查阅资料, 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备好课, 且通过不断思考和改进设计出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优质课。3.加强反思, 不断更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及时反思和总结, 不断提高认识, 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教学理念不断更新。4.纪律严明, 耐心管理。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 严格要求课堂纪律,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5.为人师表, 热爱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给学生做表率, 处处替学生着想, 与学生多沟通, 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群1管理员陕西徐伯生研讨话题二:“职业卷怠”与“高原期”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通过克服这些增强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少教师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都出现过职业倦怠现象, 原因不同, 程度各异。有的是因为一次晋级不顺利而导致自己破罐子破摔, 进而出现倦怠现象;有的是因为长期得不到领导的重视, 得不到同事的认可, 而渐渐地冷却了继续努力的热情, 进而出现职业倦怠;还有的教师开始的目标定位就是建立在功利之上, 等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以后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进而出现了倦怠现象。”——江苏张怡梅、山东徐志刚“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期指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力、成就、职业、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 以及与其变化相对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长期而又复杂的循环工作, 自然而然地出现停滞不前的瓶颈期。”——浙江王志强、河北万里江“我认为高原现象的产生有三个因素:第一, 个人因素。如教师个人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对工作的喜欢程度、工作投入得多少等。如果教师倾向于把事情的成功归结于外因 (如运气) 而不是自己的努力, 那么, 这种类型的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高原期。第二, 家庭因素。个人家庭负担重的教师, 有更大的生活压力, 心理负担和工作负担也更大, 对工作报酬和晋升的期望也比较高。第三, 组织因素。学校领导是否能够给予教师足够的民主, 教师是否能够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 教师有没有进修提升自己的机会, 有没有恰当的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也会影响到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出现。”——江苏张震伟“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 首先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别人对我们的尊重, 感觉其他教师能有的待遇我们经过努力也能得到, 自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很光荣、有价值, 也有意义。社会给‘位’, 体育教师能‘为’, 二者必须结合, 缺一不可。其次, 在培养学生方面出色, 感觉工作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感觉有一份工作很幸福, 有一个个人施展才能的舞台很幸福;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在身边很幸福;学生运动会和各种活动取得成功很幸福;因学校体育有了好的政策而感觉幸福……幸福由远至近, 由大到小, 与教师自身密切相关。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感觉到幸福、体验到幸福、寻找到幸福。体育教师只要更好地克服职业倦怠, 越过学科专业发展“高原期”的颈瓶,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职业幸福, 就能感觉到生活很幸福, 这样才能更加努力地去创造属于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江苏魏玉柱、辽宁于殿民“我认为, 体育教师的幸福是学生的支持, 多关心学生、走进学生, 学生就会崇拜你, 就会尊重你、模仿你, 这些都是教师的幸福, 起码我感觉如此。此外, 克服职业倦怠, 将会得到更多的属于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陕西张宏研讨小结根据大家的交流与研讨, 我们基本了解了产生职业倦怠与高原期的原因。如何解决?我们将提出以下应对策略:第一, 及时反思, 调整自己。面对高原期现象, 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反思自身遇到的问题, 及时调整心态, 而不应安于现状, 得过且过。第二, 制订目标、树立信心。通过反思, 制订新的目标和方向, 树立信心, 重新追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积极克服高原期反应, 不断瓦解自身的高原期反应。以笔者为例:笔者总是在寻找新的目标或者新的领域去学习、思考, 并不断与周边的体育教师交流。第三, 寻找幸福、挖掘动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有幸福感就不容易出现倦怠情绪, 也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动力。如, 江苏张震伟老师认为:到课堂中或者教授学生的成功中寻找幸福, 也许可以克服倦怠之心;并提出高原期需要的是超越自己, 克服了将是质的飞跃, 体育教师应正确地为职业生涯定位, 并进一步增加自己的职业幸福感。——群1管理员山东王安1.目标引领, 激情保障。每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 几乎都是满腔热情、踌躇满志, 对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充满着憧憬。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学校职能部门, 会利用年轻教师的这份激情, 制订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 对他们进行3~5年的职业规划;并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 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更好地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 可以让年轻教师在专业成长上少走一些弯路, 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了目标, 也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在目标引领下, 年轻教师凭着自己对学校体育事业的那份挚爱, 认真钻研教材教法, 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虚心向中老年教师学习,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认真备课, 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一丝不苟, 由此, 好的开端也为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定位清晰, 自我提升。体育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别人来重视, 而是要自己先对自己的这份职业重视起来, 树立神圣的、高尚的职业感, 这是敬业、乐业的前提。"有为才会有位"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因此, 体育教师需要面对自己的职业做些思考, 但是务实性的思考;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1) 要勤学习, 求创新。体育教师要做学习型教师, 做研究型教师, 因此, 就要培养自己热爱学习的习惯。创新才是生存之道, 学以致用, 学习的过程要有创新意识, 只有善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要自尊自重, 自强不息。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做起,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素质和品位, 做到自尊自重、严于律己,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 要用高尚的人格去影响、教育、感染学生。体育教师还需具备慎独修养, 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处处按教师道德要求行事, 要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 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 (3) 要有爱心和宽容心。体育教师要学会施爱, 爱在细节, 爱在深处, 教育就是无数细节的组合。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魅力的了, 没有什么比师德的榜样更有无比功能的了。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 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树立的。只要我们将生命融入事业之中, 让生命和使命同行, 教学就会闪出耀眼的光辉。3.警惕职业倦怠, 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当我们分析究竟是什么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后, 就应该尽量避免倦怠现象的出现:首先要有新的目标, 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压力。其次, 当工作中出现了和自己预想的情形有偏差的时候, 需要平心静气, 去找一些积极上进的同事谈心, 给自己诊断;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师观与教育理念, 遇到矛盾要正确地对待, 必要时要学会变通。切记, 不论什么时候, 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要学会不断调整, 当一个目标达成以后, 再给自己制订新的目标, 不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失去方向。这样做就可以避免产生职业倦怠, 也能让进入高原期的自己快速走出困境, 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4.健康心理, 保驾护航。调整心态, 不断地暗示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正如群四的王成老师所讲, "我感觉都要靠自身的自我暗示, 如, 学校在某些方面不倾向于你, 那你就不上班了吗?就不上课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所以需要自己的自身暗示, 要不时地鼓励自己, 不时地和其他的同事比较, 自己哪些方面不如他们, 暗下决心, 学习他们, 最后超过他们。"心理成熟也是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 我们要不断地加强修养, 不断地学习专业理论和师德文化, 用知识武装头脑,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生观, 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这一切有时候不为别的, 只为自己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状况迎接自己的每一天, 面对自己的每一节课, 增强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群四管理员张怡梅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厂中学, 210031)
摘要:2012年第二期“群英荟萃”栏目, 就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挫折、专业发展高原期、工作中曾经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 以及走出困境的方法等展开了例析与研讨。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 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眼前一亮, 学体QQ群将与同行们共同分享属于一线体育教师的成长经历与经验。
3.远离职业倦怠 提升幸福指数 篇三
有关部门曾对部分教师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有50%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7%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有90%的教师存在工作倦怠,超过60%的被调查者对工作不满意,并表示有跳槽的意向。
要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态,提升教育幸福指数,就需要广大教师调适自己的心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顺自己的工作目标。
1.调适心态,赶走倦态。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说过:“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只有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来。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身体的疲惫会换来精神的愉悦,思想的富有会弥补物质的清贫。为了活着而教书与为了教书而活着,这两种境界有着天壤之别。虽然我们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只要我们从自身寻找突破点,调适心态,重拾自信,就会有幸福的教育人生。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主动摆脱倦怠,增强追求幸福的能力。在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幸福。
2.完善机制,成就教师。全国政协委员张皎认为:“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克服职业倦态,必须标本兼治,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提高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全社会要重新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政策、管理等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们找回幸福感。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满足教师的人文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每个教师的特点,为他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我们还要完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关涉很多因素。评价体系科学,采样客观,有助于正面激励教师向上争优,从而减少内耗、抱怨等负面情绪。一个让教师有归属感的学校,必定有着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教师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
3.设定规划,幸福人生。每一位教师,在其成长之路上,在其育人历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烦恼;有骄人的成绩,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一名中年教师,自己的辉煌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如今只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如何走出职业倦态的阴影?中年教师要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支点,找到“增高剂”,找到职称晋升和教学风格的关键点。当然,晋升高一级职称,需要经过考试、论文、材料、讲课层层关卡,才能取得成功。
4.享受阅读,保鲜思想。青年教师要想找到专业成长的“填充剂”,唯有多读书。以读书为支撑,教师可以立足课堂,从容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教师可以坦然而宁静,明朗地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教师可以涵养自己丰富的感情、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以及不竭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以读书为己任,可使教师的生命之树常青,无声地润泽学生、也悄悄地葱茏自己。在读书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捕捉教育动态,探寻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形成个性、自主学习、全面发展。青年教师要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通过系统的反思,不断增强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有效地把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升理论素养,才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也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有活力,教师的职业倦态才会挥之而去。
教师的职业倦态最根本的是心理倦态,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教师的幸福与快乐。
4.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 篇四
分类:未分类 标签:幼儿 教师 | 关于教师的职业倦怠和职业幸福感,我想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大家的感受是差不多的。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倦怠心理,不同的职业生涯追求,不同的人生观,教育观,但是幸福感却是一样的!
就我个人来说职业幸福感更多于职业倦怠。在做老师时,每天晚上考虑的是明天的课程如何上好、孩子们的问题怎么对待,应该和家长做怎么样的沟通交流,工作计划和总结如何陈述等等,每天在教室里如果遇到特别不配合的宝宝或者家长工作不顺心,或者受到了领导的批评时,我的倦怠心理就会产生很强的副作用,导致了心情低落,没有工作激情,抱怨和叹息声就很出现,厌倦一切等等;这时候是最需要朋友或领导的关注和帮助了。如果没有这些自己就会郁闷好几天呢!
但是我觉得自从做了幼儿老师以后,那种职业幸福感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或物质所能代替的!每天看着宝宝们快乐的走进幼儿园,热情的与每位老师打招呼,问好,拥抱,心情真是好到了极点!
在课上看着孩子们随着音乐高兴地打着节奏,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专心的操作着教具,激烈的讨论着问题,那种幸福的感觉总是久久不能忘怀!
听见他们稚嫩的话语回荡在耳边,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展现在眼前时,又怎么能够体会不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幸福感呢?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不就是看看孩子,哄哄孩子,跳跳舞,唱唱歌吗?哪有那么大的职业倦怠或者问题?其实不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随着人们教育观的转变,已经开始非常重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了。很多家长为了给小宝宝选择一所满意的幼儿园,跑遍的很多地方,也咨询了很多家幼儿园,所付出的不仅仅是精力和财力,更多的是一种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热忱。其实我们室真的感谢经常会给我们提出许多问题或者意见的家长朋友,正因为有了关注才会有现象出现;正因为有了观察才会出现问题;所以就这一点来说,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就远远大于其他的职业幸福!
5.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篇五
克服职业倦怠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授课人:党支部书记刘新梅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些感觉:工作热情丧失了,和学生距离疏远了,对待学生的态度冷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教育教学工作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培育。但是,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教师被称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肩负着为每个家庭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在家庭中的地位极高的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将自己全部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所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有极高的要求,一旦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家长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十分严厉的。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使得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难度加大,个人心理压力增大,教师整天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工作,因而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教师行业与公务员等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地位明显偏低,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几乎无任何福利待遇、以至教师群体的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工作热情下降,已经直接体现在工作中。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教师产生了沮丧、焦虑的情绪。一部分索性离开教师岗位,还有一部分则陷入了观望和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三)教学工作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分数看得很重,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辅导,1 丧失了个人的时间与空间,老师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是和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从早晨天刚亮一直忙到晚上才能够得到休息,节(假)日补课也是家常便饭,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非常繁重,各种考核评比也加重教师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中。同时,教师工作又是一份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为了应对各类检查、听课评课等活动,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有时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往往花费很长时间,思前想后、精心设计、绞尽脑汁,生怕出现问题,这些都需要巨大的体力和精神消耗。使得教师不堪重负,极易导致心理上的疲劳。
(四)教师的社交环境。教师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由于学校管理的要求和工作性质的关系,教师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和家庭,由于时间关系,少有机会与同学、朋友、家人交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的,除了备课、上课外,就是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回家休息,这样使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而且,由于考核、职称晋升、评优选模上的激烈的竞争,使得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使得教师产生了工作没有意思、枯燥无味的感觉,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
(五)教师个人的因素。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一些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单调而重复的教学工作,使一些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子女的教育、入学问题、老人患病、房贷等家庭问题的原因引起的压力,也可能会导致职业倦怠。以上这些因素都会让我们的老师感到愤怒、厌烦、失望、担忧、抱怨、恐惧、嫉妒、消极、委屈、抑郁、内疚、狭隘、甚至病痛等等,这些都是负能量情绪,时间久累积的多了就会感到不堪重负。哪里还有幸福感可言。
二、消除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环节入手,培养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加教师的幸福感,这样才能有效消除职业倦怠。肖川老师告诉我们,衡量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指标是:身心愉悦的程度和精神充实的程度。如果一位教师总是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绪饱满、激情四射,那他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教书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会觉得教书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作为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自身做起,像丁榕 2 老师说的那样“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职业倦怠,走向快乐幸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将教学工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当你将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课堂教学“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就能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它,从而体验到幸福,职业本身就成为目的,而不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职业与生活融为一体,将教学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用心经营,用心体会,用自己的经验与才能见证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与变化,体验职业幸福。
(二)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幸福。我觉得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体会到的快乐与幸福。因此,学生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中,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成为教师提高幸福指数的砝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的生活是有些重复,但这重复之中也有着许多的变化,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每当看到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进步、竞赛中获奖、考入大学、甚至多年后在社会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时,我们所得到的体验和感受不正是愉悦和幸福的吗?
(三)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新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自觉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这种专业成长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能力的增强,而且意味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会在这种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之感。这种精神幸福所带来的满足感是物质幸福无法比拟的。因为同样的教学任务,如果你的专业素养比较高,你就能够感受到那种胜任的愉快,同时也能够和学生分享到教学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专业素养比较高,你就能够更多的得到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
(四)学会认识、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爱自己。
其实,谁关心自己也不如自己爱自己,应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怎样关爱自己?总体来说,教师心里要有一张“时间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到了休息的时间,要让紧张的神经细胞得以休息,疲惫的身体予以恢复,这既是对教师本人负责,同时又是对学生负责。在这里我不想多谈一些大道理,只想给大家提供一点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办法,让大家能够努力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愉快的状态工作。、关注自己的外表,努力把自己修饰的高雅、大方、得体,关注自己的外表,首先就是对自己服饰的关注。每天出门前一定要照一照镜子,把自己简单打扮一下,挤出不到 10分钟的时间为自己施点淡装,整理一下衣服,擦干净鞋,就可以让自己优雅得体,干净利索,充满自信、精神抖擞的走出家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之中。不要忽视得体的服饰,教师服饰的最大功能不是让自己变的漂亮,而是提高教师的自信能力。有调查证明,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度不仅仅取决于教学能力、知识渊博,教师的服饰所反映的外在形象明显有关。加拿大形象设计师提出,女人穿着不当,保证他一定失败。(有的老师真是不舍得这点时间,恨不得多睡一会,蓬头垢面的面对学生和家长,你的威信还有吗?我作为家长,看到我女儿的老师的观点可以借鉴,孩子也效仿你的打扮)修饰自己,不仅仅取悦于学生及家长,还有你的丈夫和家人。作为丈夫都希望自己的妻子漂亮高雅,孩子都希望妈妈漂亮,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荣耀。所以,让自己充满自信,让他充满危机,也是夫妻融洽感情的一个手段。
记得冯校长有句名言:女人,对自己下手要狠点。我认为此言有理。当工作压力大时、心情郁闷时怎么办?和学生、家长甚至家人生气时怎么办?只生闷气是没用的,和也不能天天发牢骚倾诉,而我们这个职业注定每天的烦恼是推不掉的,就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节。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大家去逛街买衣服,把钱当作出气筒,钱花出去了,新衣服穿上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很多,就是一种发泄和调节的手段。对自己狠点是有用的,也是我和我的好朋友们常用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加强身体锻炼,攒好革命的本钱。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是每天真要我们拿出一小时锻炼,确实很难。怎么办,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挤时间。“时间像海绵的水,只要想挤,一定会有的”我们可以忙中偷闲,充分利用大课间操的半 4 个小时时间出去走走。快步的行走是最简单易行而有效的锻炼方式,大家一起行走的过程中,可以交流经验,沟通感情,发泄不快,也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心理调节的方式。最近我校的一些老师的确提升了健身的理念,已经实施了这样的健身方式,我看效果很好。大家一定要记住: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生活!、增强自信心,以开放的心态走出自己狭隘的天地。
女人一定要学会 善待自己,必须善待友情。交几个好朋友,及时倾诉烦恼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调节方式。
不要心里只有孩子和老公,而没有自己。要用心交几个好朋友,创造闲暇的空间和她们一起或逛逛商场,或在家小聚,或出去吃饭,寂寞无助时让她们陪一陪,在美酒茶水中把知心话儿一吐为快,即使发泄烦恼,也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的天空是狭小的、单调的,而友情织成的天空是广阔的,也是灿烂的。友情,能给你的生活增添情趣,让你更多地洞悉外面的世界。忧伤时,有朋友与你同担,伤痛会减掉几分;欢乐时,有朋友与你共享,欢乐会更加浓郁。友情是人生中一笔无价的财富。、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多的重负,要学会在家人面前示弱。
老公孩子固然重要,但不是你的全部。你不要让自己永远变成他们的的保姆,而没有自己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已经让你疲惫不堪,回家后一定要想办法给自己减压,要学会示弱,别逞强,适当让他们帮你分家务务是应该的。学会照顾自己的同时让别人懂得关心你,适当示弱会让他们产生自信,心生怜惜之情。、保持平和心态,克服攀比心理
克服虚荣心理,不要和别人攀比家庭,老公和孩子,不比自己的老公的工资和学识,不比孩子的学习。只要自己的丈夫懂得体贴关心你,孩子知道努力学习,全家健康和快乐,那么你拥有的幸福就是真实的。感到心理有落差时,就去找比你生活状况差的女人聊聊天,感受一下他们的辛苦、豪放、自信、满足,你会觉得你也该知足了。、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松弛有度。
每周偶尔抽空上会网,或聊聊天,或玩会游戏,该自己提供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机会。(我们很多妈妈每天的时间都是在孩子身上,连周末都不给自己放 5 个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等到自己老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自己)、重视充电,提升自身素养
有闲暇是时间,读读书,提升知识素养,拓宽视野(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多读书,带动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们的知识很匮乏,如果不及时充电,容易被淘汰。、学会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善于微笑也是调节心理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我们的职业病造就我们不喜欢微笑,尤其是对学生,由于长期板脸,以至于日久面部神经麻木,不会微笑了。为了自己心情愉悦要强迫自己学会微笑,看到同事时要笑,看到朋友、熟人一定要微笑,在笑的同时就排遣了一些烦恼,大家一定要尝试。
综上所述,让自己拥有职业的幸福感,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和生活,最种要的还是要从主观做起,从爱自己开始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不断调节心理状态,以一种平和、乐观的心态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中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感!
6.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 篇六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
“倦怠”一词的含义原指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1973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柏格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特指由于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对工作厌恶、冷淡,对服务对象退缩和不负责任及由此导致身心耗竭的状态。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职业倦怠现象已广泛出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据调查显示,教师这一职业,是承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美国教师协会在1983年的研究中指出,37.5%的教师有严重焦虑和精神紧张等职业倦怠状况。在我国香港,教师职业被视为高压力职业,仅次于警察,排名第二。在我国内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职业倦怠所引发的教师厌教和教师流失现象已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应对职业倦怠上,一部分教师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改变自身心理状态来应付压力,另一部分教师则由于不能妥善应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压力,逐渐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并最终导致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精疲力竭,形成职业倦怠。典型的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首先,在情绪方面,教师表现为持续的精神不振,情绪抑郁,对教学体验倦怠,情绪低落、易怒,内心时感空虚,自我评价低,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对他人容忍度降低,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和价值,对外界和未来过分担心忧虑,对前途悲观失望。
其次,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再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若得不到有效消除和缓解,则会反映出生理能量耗竭的状态,如饮食习惯和体重骤变,身体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同时,适应不良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又将在个人社会适应、发展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核心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职业特征、教学情境和自身人格因素等。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个人所承担的压力日益增加,价值取向的多元和紊乱使得人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普遍缺乏信心和诚心,对职业的抱怨和敬业精神的缺失充斥于各行各业之中,教师也概莫能外。如教师职业一方面具有道德高尚、关怀他人、谦逊礼让、博学仁慈等理想人格追求,在价值取向上讲求“重益轻利”等,但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低下,工作默默无闻,社会地位一般,这一切又使得教师在现代社会中变得缺少自信,相比古代社会教师“安贫乐道”的心灵归属而言,在社会转型期教师若缺乏对自身职业选择的自信及理性思考,必然会在理想中的教师职业的崇高感和现实生活中的教师收入、地位相对低下的差别间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而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往往使教师倾向于隐藏真实的内心感受以维持“形象”。长此以往,心理的疲劳与衰竭必然导致职业倦怠。
2.教师职业特征的影响
首先,教师职业特征是一种“无阶梯”的生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教师独自一人承担着从备课、授课到批改作业、教学检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除个别教师担任行政职务外,大多数教师数十年重复着平凡、琐碎的教学工作,其参与决策或进行职业反思的机会较少,与成人世界的接触机会也较少,内心难免产生与社会的隔离感。
其次,教师职业活动具有多重角色性。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如教员、领导者、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且每种角色都要求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人承担的角色越多,由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
再次,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性为主,即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是绝对的等价交换,教师不仅要在八小时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在课堂外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没有明确的休息时间,客观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其疲劳状态不易得到完全消除,日积月累,在身心两方面都容易形成倦怠和疲劳。最后,教师职业的成果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教育工作是一项“百年树人”大业,相比教师培养人才的艰辛付出而言,教学工作缺乏及时的回报和安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由此引发职业倦怠。
3.教学情境的影响
首先,研究证明,学生品行和学习状况对教师情绪有较大影响。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熏染和独生子女家庭对其过分溺爱,当代学生往往奉行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团队意识、漠视课堂纪律,对师长持对立态度等,所以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其健康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然而,受社会风气影响,教育效果往往不佳,使得部分教师有较大的挫折感。
其次,作为教师工作主阵地的学校,其组织结构和气氛对教师的心理也有较大影响。一些学校缺乏民主管理氛围,官僚作风严重,校领导与教师缺乏沟通,不关心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办事无效率,对教师的合理建议和意见不予采纳、回复,片面把薪水待遇、住房分配等与考试成绩、升学率挂钩等,使教师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教师置身于缺乏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之中,产生的压抑感和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再次,教育事业虽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但其实际待遇并不尽如人意,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工作条件与其他知识分子阶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教师职业还谈不上为众人向往。从国家到社会对教师的肯定和赞美仍主要来源于其对社会默默无闻的奉献,而对教师的内在需要和发展关注较少。研究证明,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已成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源,学校、社会对教师自我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漠视使得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发展前景更为悲观。
4.教师个人因素
教师职业倦怠虽然由工作引发,但也与教师的不正确认知和不良人格特征有关。
7.浅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感悟 篇七
学校当前实行的民主开放管理模式,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自由度。学校的人员优化配置,改善了学校的管理机制,让教师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学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让优胜者得到该得的奖励。满足了教师各阶段、各层级的需要,了解并解决我们的困难困惑,为广大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小环境。
另外,我们教师自身也要有意识地调节自我关注的心理,加强自身人格素养,不为外因所惑,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
教师作为个体,要充分应用网络平台及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以各种形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并能有效快速地进行自我调整。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当面对令人头痛的学生和挑剔的家长,以及会议和批改不完的作业时,我们可以换一种积极的眼光看世界,多关注学生和工作中的积极方面,调整自己的工作期望值,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正确定位,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要与个人的能力和精力相吻合。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自己的紧张情绪,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感化学生及身边的同事,始终保持一种向上的朝气。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提高职业能力。这是战胜压力的根本。教师要面临一系列要求和挑战,就要与时俱进,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要提高管理时间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忙而不乱,紧张而有条理地完成工作安排,是对付压力的关键。要善于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在工作之余有一些健康的休闲方式。听音乐、唱歌、画画、写文章……这些都是好的解压的情趣休闲。给自己一处宣泄的出口,挥挥手,低眉婉转,心事一宵落尽,再一回首时,已是云淡风轻了。这感觉,真的奇妙无比,大家不妨试试。
如果我们能收藏阳光、收藏爱,与他人进行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彼此情怀濡染,灵魂交融,建构起一种幸福同往的曼妙丰盈的温暖人生,又何尝不能感受工作的美丽,享受做教师的幸福呢?
参考文献:
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华东师范大学,2003.
8.如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 篇八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在这里演讲我很荣幸,因为我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然而最近几年教师职业倦怠这个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并且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教师的时间长了,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翼淡漠了。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思想,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
一、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问题。它的出现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门周期性长、复杂的、见效慢的辛苦职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上。教师整天面对的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天真、贪玩的本性决定了对错误的纠正是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对知识的传授也是三番五次的不断重复。也许正因为学校这个特定的工作场所,孩子这个特殊的工作对象,才造就了教师队伍的相对单纯和人们常说的啰嗦吧。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大,在工作和生活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逆反心理。一旦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工作年限稍长的教师就容易出现“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工作就那么回事,怎么干都一样“等感受和行为表现,而且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工作量大、管理学生的压力、学生家长的压力、考试压力、课题研究、职称评定等压力,使教师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给教师带来严重的影响。当教师一旦感到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了,一旦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们便会停滞于现状而不思进取,之所谓听之由命的地步。
2、学校内部管理者的问题
人都是有情感的。情感本就有轻重之分,管理者面对的是一群几十个上百个教师。倾向性可以表现在心里,一旦表现在行为上,对某些教师便会变成不满或打击,自然会消怠。一次、两次„„,热情变为冷静、淡漠„„
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关心教师工作,几乎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学校的各项考核制度都是给那些听从领导分配、自觉性强、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制定的。而这些教师往往是工作干的多,缺点也就越多。所以教师认为只有什么事情也不做的人才不会犯错误。不合理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打击是致命的,必定会造成教师职业倦怠。
3、社会不良评价
一份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决定论该职业的吸引力。教师常被人们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但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一旦涉及实际,绝大多数的人对教师职业是不屑一顾的,充其量是一个“没有钱途而清贫一生的钟点工”,福利待遇在工作行业几乎为零。“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还没有真正形成,只不过是唱得响亮而回应的空荡。社会上羡慕的不过是长假,却没有感受到教师工作枯燥单调。这些看法和经历一旦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便给教师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
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1、热爱本职工作
尽管教师每天从事的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然而教育教学本身是极是创造性,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着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个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教师就应该不断开拓与探究,以换起自己的工作热情。从 这一点来讲,作为教师,千万不要作茧自缚。是关注生活中机械重复的一面,而忽视动态变化,生动活泼的一面。作为教师个体,必须坚持对教学工作艺术性、创造性的提高,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反省自己的事物、目的处理问题要从内心深处感受自己职业的高尚.2、不断充实自己
不少教师出现倦怠心理是由于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发展的特殊性,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很好地接受并适应新课改。因而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内心固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是当务之急,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将教育教学改革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促进自己专业发展。
3、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心态对于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消极影响。教师通常都有强烈的责任心,对于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事认真。这些都是优点。但是不少教师却容易出现不良心态。第一、抱着不现实的目标生活,苛求自己、苛求别人,其结果是招来个体上的烦恼。第二、寻求绝对公平。现实生活中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寻求绝对的公平,就必然会遇到许多的挫折。第三、以偏概全,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扩大化。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有的因有一些成绩而居功自傲,有的因一些才干而持才傲物,有的因一次失误而自怨自叹,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等等。
教师要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沟通的好处是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能容纳别人与自己有不同的
观点,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帮助。要做到与他人之间坦诚、友好、信赖、尊重、理解,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减轻来自各方向的压力。
4、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健全
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建立一个相对公开的管理制度,相对公平的工作环境,相对合理的激励机制。然而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相对优越的条件在哪里?很多的变成赋予,变成个人的“人情”,然而却“世故”不了,在学校这样一个小环境中,那一双眼睛不是智慧的?
所以从分课开始,因为我校有平行班,在安排平行班老师的时候,都是随机抓阄和准平行,不是教师想的也不是管理者说了算的,那种“庄家不好就一年”的思想也就不复存在了。正因为如此,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融合了成绩与工作量的标准,没有起任何波澜,教师欣喜满怀。
5、积极参与课余活动
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忙,都应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我校创设了卡拉OK室、美术室、舞蹈室、棋艺室、乒乓球室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消除因工作带来的疲劳和倦怠感。
9.如何认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篇九
所谓的教师职业倦怠从字面理解即是教师们厌倦了该行业,并在该行业的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懈怠的情绪。我就个人工作倦怠的实际情况,谈谈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听了专题讲座后可采取的有效调节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教师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要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而且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教学热情消失,消极应付工作,产生厌教心理,缺乏敬业精神,教学工作得过且过,教学方法简单、落后。
2、教学兴趣转移:往往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教师职业自豪感。
3、降低成就感:低成就感,再加上情绪衰竭和性格改变,就会在生活和事业方面表现出失败感。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内部原因外,还有环境的原因。
1、个人原因:单调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学设施,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面临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按绩取酬、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在情绪和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
2、环境原因: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与社会都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学校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评价,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使用是否恰当。现在许多教师都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局面。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
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身心摆脱倦怠感,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呢?
1、正视工作倦怠:教师应认识到这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了干劲。
2、积极应对,培养良好心态:要成为工作上的主人,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
3、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及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适时适当的休假,让身心恢复。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和生活,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不断调节心理状态,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中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说到如何避免职业倦怠,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教师们的共同努力。
从国家社会角度来讲,我们需要从政策上保护教师们的合法权益,关注教师们的经济生活,家庭生活,注重教师的再教育工作。从国家到地方建立一种尊师重道的良好社会风气。不断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
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必须为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稳定的环境,让教师们能不受其他一些非教学因素的影响,而让他们安心与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应该尊重我们的老师,为教师们谋福利,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为教师们的自我提升提供条件和一定的资金支持。此外还要注意不断提高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师奖励机制,对于那些爱岗敬业的教师适时的做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表扬和鼓励。
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在我看来避免职业倦怠从根本的就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对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如果我们的人民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那职业倦怠是不可能发生的。以下是教师们可以用于调节职业倦怠的一些策略:
(1)教师们必须随时从自己的工作中反思自己取得的成就,时刻回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学生们,孩子们取得的点滴进步。不断让自己找到从事这份工作的成就感。
(2)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们在课余时间可以不断提升自己,无论是在专业素养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这样随着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样无形当中能不断增加自己的职业信心。
(3)教师们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结束了一天活一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后能给自己提供各种放松娱乐的方式,为自己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能量。
(4)作为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民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的各项问题。学生们基本都很年少,在他们成长的这一阶段,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容易冲动鲁莽,是他们成长中正常的心理特质。老师们如果以理解的心态对待这些问题,就不会因为这些问题而苦恼,或因为这些问题和学生产生一些不愉快,师生关系好了,那为我们的教学就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定和谐的环境,能够在无形中帮助我们提升教学质量。这样师生们都能够各得其乐,在愉快的氛围中过着每一天。
(5)增强社交能力,教师们除了上好自己的课之外,还应不断与同事交流,发展人际关系。卡耐基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相当重要。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及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 ,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来满足彼此之间的心理需要。以宽容之心待人,以诚信待人,才能受人欢迎。通过与人的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0.如何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 篇十
一、把脉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为何我激情不再?心理医生汪华认为,对工作或职业形式产生疲倦,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由于工作到一定程度,程式化的默契本身很容易在人类“求新求异”的本能心理需求中被厌倦和抛弃。
人们常说婚姻有“七年之痒”。而不少教师也对工作也发出“七年之痒”的感慨,刚刚踏出校门的激情满怀不知从哪一天起消失在城市的高楼里、马路上,工作的环节既没有新鲜感也没有挑战性,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取代自己成为学校培养和考查的焦点,而学生却是一届比一届让人生气,于是工作越来越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时,该怎么办呢?出现症状的人不必因此而背上心理负担,关键在于如何找到痒症的来源并积极去预防和治疗它。在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症“患者”中探访,发现出现职业之“痒”的原因五花八门,
总体归纳大致如下几方面:
1.社会期望过高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和伟大的,然而在当今社会里,价值取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因而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我校学生家长很大一部分是先富起来的农民、个体户、下岗职工、打工者,他们迫切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以获得社会认可或者子女将来能谋到一份好工作。所以,我校90%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
个人期望值太高,当一个人的梦想放到现实中反差太大,或者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只好失望。
2.舆论压力较大
社会一面赞誉教师的“红烛精神”、“春蚕精神”,一面又要求教师“恪守师道”,若有半点闪失,便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动辄指责教师,有的甚至上访、上诉。教师在一些人的眼里成了嗤之以鼻的嘲讽对象,成了任人宰割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被放逐于尴尬的境地,忍受着多方面的烦扰。
3.经济收入偏低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得教师的经济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其他吃财政饭的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仍然是偏低的,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持续的物价上涨,使生活在城镇的小学教师入不敷出。而城镇生活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相比之下,低微的经济收入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产生焦虑,心理失衡,有的感到心力交瘁,有的则心绪不宁。
4.工作强度过大
城镇学校大多是高班额,高班额带来上课管理的高强度,刚开学老师们就哑了嗓子,特别是任教低年级的教师终年声音嘶哑。高班额随之带来每天批改作业量大,辅导学生作业时间多。教师扮演多重角色:为了学生安全,教师要带班开餐,扮演“食堂协管员”;学校中心活动多,教师要组织每天的晨检,督促每天的卫生,扮演“校园清道夫”——还有带班放学,应付各级领导的检查、评比等等,都让教师心理不堪重负。
能力有限,压力太大。就好比一个人老是跳着才能拿到东西,那么他很容易就会劳累。
5.评价标准偏颇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上级主管部门考查我们教师的方式依然是考试,想要学生取得好成绩,就要进行应试教育。所以,我们城镇学校仍同大多数学校一样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至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健康人格的培养等则很难进入评估体系。单调的评价标准造成教师间的不良竞争,影响了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教学评价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占大部分比重,教师自身的发展程度评定只占很小一部分。这种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外部评价方式,不同程度湮没了教师职业自主性,使教师合理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倦怠。
缺乏工作自主、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是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和,都会变相引发职业倦怠症。
很多教师对于职业倦怠症往往故意视而不见,以为像感冒一样能不药而愈。事实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会让自己愈来愈不快乐,严重的话也许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忧郁症中。
二、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一)正确分析,自我调节。
在学校教育情境下,教师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找到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技能,学会应对压力,学会调控自身的心理状态,以保持心理健康,促进心理成长,达到防止职业倦怠之目的。
1.不妨来点阿Q精神胜利法。例如,在你三令五申的情况下,有个学生又违反纪律被学校领导抓住了,这本是件令人恼火的事情,有时甚至产生“这个班主任不干了,随他们去吧”的念头。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用“阿Q精神胜利法”想一想:正是由于孩子们自制力差才需要我们去教育啊,学生违反了纪律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这样一想,就把产生倦怠情绪的消极因素转化成了产生工作积极性的积极因素。
2.不要太在意领导。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老是看领导的脸色行事,在工作中只要你自己觉得我干得不错就行了,不要老是认为如果哪个方面工作完成得不漂亮,领导会怎么来看待我,对我会有怎么样的评价等。越这样想,工作就越没有劲,老是觉得领导对自己不公。把领导抛开不管,或把他们当一般的同事来看待,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领导也未必就那样去想,只是你自己多虑了。
3.找个清净的地方静养一下。在喧嚣的尘世中,若遇到不顺心的事便会看到什么都不顺眼,干着什么都不顺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产生倦怠情绪,这时就需要找个清净的地方静静地呆上一段时间,等这种烦躁的情绪平静下来,新的一天又重新开始了。
4.找家人和知己多交流一下。当心中有了疙瘩后就会以消极的态度来应付工作,从而产生倦怠症,它闷在心中越久,产生的消极作用就越大。这时就需要与家人或知己交流一下,发泄出心中的郁闷,让他们安慰一下自己,你就会重新找到工作中的乐趣。
5.找出原因所在。工作中出现了倦怠情绪,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反思一下,找出其原因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在读书中充实自己,在科研中激励自己
1.在读书中充实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过程实际就是自我培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得到升华,性情得到陶冶,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与名人对话,了解自身的差距,从而激发自己向上发展的动力。通过品读美文,多沾书气,多闻书香,成为与书为友的“书虫”。通过与思想家、哲学家辨认,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做到物我两忘,才能忘却工作中的种种不快,才能愉悦身心,积极向上。这样通过读书,让我们的教师远离功利主义的温床,做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通过读书,使教师有了“文气”,“底气”,“静气”。
2.在科研中激励自己。教学科研是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教育科研不仅仅是口号,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多读多写,还要会读会写。这一过程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是“慢功”,更是“内功”。它要求我们平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操练,将枯燥化解为充实,将单调化解为快乐。
(三)多给自己一点爱
1.教研上,给自己一点期待。倦怠是由于工作的被动,缺乏新鲜感、成就感。尽管上级要求很严,管得很死,可每堂课都得自己上,每项工作都得自己做,这就不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些探索和创新。自己完全可以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研究课题或方向,使自己有个期待,有个理想。人,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不能有所期待。若能有些成就,如论文发表、成果显著,就会觉得有意义了。
2.生活上,给自己一点色彩。教师的工作循环往复,单调贫乏,容易使人倦怠。其实,完全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多些色彩,如有个读书计划、写作计划、短程旅游打算、与同事和亲戚安排个野餐或钓鱼活动等等,都会使生活有些味道。
3.精神上,给自己一点忍耐。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如意时,不能爆发。在自己即将“火山爆发”时,提醒自己:忍耐,再忍耐。忍耐是一种风范、一种胸怀,忍一时,峰回路转;耐一刻,天高海阔。说不定就在忍耐中会出现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给自己一点爱,这是一种生活技巧、一种人生智慧。当别人不能给予自己关爱时,就自己给自己一点爱。
每个人都曾倦怠过,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颇高,周围教师中差不多无人能比了?该得的奖都拿过、又被评为“准”名师,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和希望。那时,感觉天天都在机械重复,完成日常事务后,就是聊天、看电视和玩,寻找消遣,直至有一天在媒体上读到孙维刚老师的事迹后,被他的成就深深触动,他的七个月教学胜过别人的三年教学成绩让我一下子惊醒。山外有山楼外楼,在孙维刚面前顿觉自己“渺小”,从此,我又有了追求:我要成为一名高效教学能手。
后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我不断学习和实践,每一个小进步都会由衷地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想多了,自然有成绩,有了成绩自然就想写下来,写多了就成了一个写手。文章的多发又进一步地促进我向更高层次攀登。
一直以来,我为此努力,为此奋斗,不知疲倦,不敢懈怠,相信小成功的累积便是大成功。在探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尽管教师人群因为其工作性质的原因容易导致职业倦怠,但是我们也看到,仍有大量活跃于一线的教师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
另外,这些教师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态积极。因为心态积极,所以总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因为心态积极,所以总能战胜暂时的挫折和抑郁。
【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推荐阅读:
教师如何提升幸福感08-03
体育教师如何追求职业幸福感08-14
如何提升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09-22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09-18
交通安全如何预防07-02
小学校园如何预防欺凌07-17
流感应该如何预防呢08-09
如何预防网络危害范文10-02
如何预防音乐作品侵权07-02
如何预防沼气爆炸和火灾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