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课堂

2024-08-30

课改课堂(精选8篇)

1.课改课堂 篇一

新课改课堂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wénzhèng zhòngzhàn kāimíng mèiqǐng kè jiān

()()()()()

zhǎng wòguī lǜgū jìchéng dùhán bāo dài fa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株()顷()概()瓣()

珠()倾()溉()辨()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填上合适的提示语。

例:“什么事情啊?”竺爷爷关切地问。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刚才。”

“是第一朵吗?”“是。”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时间像,转眼又一年。春风吹了柳梢,吹了小草,吹了杏树的花苞。

这段话中把时间比作,这是用了的修辞手法。

你还能把时间比喻成什么?试着写一写。

2.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这句话中“顷刻”是的意思,请你再写和它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3.“我需要的是,也不能。”

从竺爷爷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

聪明屋你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年四季的特征吗?

例:春【草长莺飞】

春:夏:秋:冬:

2.课改课堂 篇二

变化之一:气氛愉悦,充满朝气

课改培训,让我们的头脑里装满了新理念。有人说,课堂不是机器,只是把学生制造成某种型号的产品;课堂也不是手工作坊,只是把学生塑造成某种形式的模型,那么,我的新课堂应该是什么呢?我思考着、琢磨着、实践着……原来,我的课堂是民主、自由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和伙伴倾心交流,可以和老师相互探讨、思维碰撞。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我让学生计算1.25×4×2.5×8。在汇报计算结果时,学生出现了以下算法:

由于学生思考的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同。因此,我并没有急于评价各种算法,而是提出一些问题,如:你是怎样想的?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适合自己?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对比、评价,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变化之二:耐心倾听,畅所欲言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作为教师,我们应让学生学会倾听,自己也必须学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我们应给每一位学生说的机会,往往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记得在一次练习课上,我创设了小猪送信的情境:小猪给奶奶送信,每小时走12米,12.6小时一共走了多少米?很多学生根据路线图,观察发现,要求小猪家到奶奶家的距离,用12×12.6来计算。我的话音刚落,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小猪一共走了151.2米。”顿时,全班学生望着她。于是,我先请她介绍一下自己的想法,再让其他同学讨论她的想法。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就这样,许多创新的想法,许多独特的思维,都在教师的耐心倾听中大放异彩。

变化之三:评价多样,人文关怀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在接纳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 将学会宽容和自信;而在苛求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则学会敌意和冷漠。”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会接纳,接纳每一名学生,接纳学生的一切。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希望能得到我们的肯定。我们应学会发现并赏识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笑脸”也在不断地诞生。学生答对的,我给他们迎上“笑脸”,给予肯定;回答有创意的,用更灿烂的“笑脸”给予鼓励。当然,回答错的,“笑脸”也会给学生们信心。学生们在“笑脸”的指引下,学会了表现,增强了自信。课堂教学无不渗透着关怀,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学生对学生的由衷赞叹,学生对自我表现的成功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格。

3.反思“课改”新课堂 篇三

一、教学过程设“限”——“守株待兔”式的数学课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现实呢……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在初步交流了认识的方法后,教师提出:“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一听就明白,一个让学生绽放思维的机会到了。果不出所料,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有的说:“我们是这样分的,一类是纸做的,一类是硬币。”“这样分也可以。”老师似乎有些失望。有的说:“我们把一分的归一分的,二分的归二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学生还没汇报完,教师迫不及待地说:“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是要求把桌上的所有钱分一分。”“老师,我们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那种的放在一起。”“可以这样分吗?”老师愈加失望,透出难堪的表情。“老师,我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为一类,把角的分为一类,把分的分为一类。”“啊!你说的太棒了,你的分法与老师的想法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鼓掌。”教师一下子由无奈转为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呵,老天,总算达到目的了。在执教者开心的同时听课者也释然了。

学生的各种想法、分法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无不绽放着思维的独特性与灵活性,无不表达着其探索的乐趣,无不展示着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无不共享着学习的成果,而由于老师对目标的缺失,缺乏对许多交流中生成性资源的把握,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天性。学生的探究与交流,仅仅是为教师的“教”服务吗?只能囿于教师的“预设”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家都清楚,但要落实在教学中,就不仅需要悟性,需要灵感,更需要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

二、教学目标贪“全”——“大杂烩”式的数学课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逻辑思维占主导的学科。可现阶段却有不少的数学课一味追求“花样多”,把数学课异化成了各科杂烩的综合课。

如教学“租用船问题”,老师激情导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多么明媚的春光啊!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成语或古诗来赞赏公园的美景。然后不紧不慢地说:接下来我们就请“管理员”向学们介绍情况(课前教者让一位学生作了准备),根据管理员介绍的内容,让学生找出所获信息:每只船限乘4人;每只船每小时3元。(1)37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只船?(2)每条船付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教师只让一名优秀生板演了一下就完成了这一教学过程。很快地进入了下一环节:公园离我们这里较远,老师打算带同学们乘车去。一辆面包车限坐8人,一辆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自由分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也在教室里响了起来。学生在自由分组中的争吵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当下课铃响起时,教师还抛出了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在公园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试图进行思想教育。

优化的数学学习不仅要完成本门学科特定的任务,还应巧妙地联系相关学科,整合教学资源。但“联系”与“整合”并不意味着数学学科本性的丢失,认知目标与思想教育不能油水分离。

三、教学思路偏“窄”——“育儿袋”式的数学课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通过主体性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问题是……

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若干种不同的卡片,有硬纸做的圆,有软纸做的圆。教师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再看圆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各小组利用不同材料得出不同数据。学生在汇报各自的数据时,我们发现老师在有选择地往黑板上写数据(直观上感觉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的数据),而对误差较大的就不写了,也不向学生作说明。接着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顺利得到教师所期望得到的结论。这个过程看起来是教师不经意的行为,却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数据是可以取舍的,“不好”的数据可以不要,导致学生形成不实事求是的习惯,这种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实验数据肆意进行,任意取舍和没有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这种忽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教育单纯视为工具和手段,从外部强硬灌输某种知识和某些思想的做法,在我们的新课堂中屡见不鲜。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去研究。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新昌中心小学

4.课改名校课堂模式简介 篇四

学习方式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学习方式变革是教学结构变革的基础 新的学习方式追求: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性质改变由传统的依赖性、外在性、强制性特点向独立性、内在性、自发性特点的转变的艰苦过程

教师的教学工作——教会学习,在于学生的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书

这里列举学校成功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学生成了课堂的活动者、参与者。这些学校大多原是郊县或农村薄弱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一流学校。

1.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分为五个环节:

一、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

二、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

三、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差生优先);

四、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五、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洋思“之教”三点: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己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3)教的方式都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 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5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2.杜郎口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先学后教的典型代表

第一个“三”指的是课堂教学三个追求:“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指的是“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

六是指六个教学步骤。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这类学校的一般模式:(1)先学环节(“自学”环节)(2)交流(展示)环节(精讲环节)(3)练习(“精练”)小结环节

3.无锡蠡中实施“六助”教改模式

核心理念是:“助生自助”。内容为:

“备助”:在新课之前,教师要充分理解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形成帮助学生学习的思路; “自助”:学生对新课内容尽自己所能进行探究; “求助”:学生向老师或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 “互助”针对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

“补助”:由教师提供帮助,重在启发、引导,而不是简单告知; “续助”: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复习巩固。

4.滕州滕南中学模式

“三五五”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三五五”教学模式,实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自学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组间竞争,合作探索、发现和体验、分析与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不管是学生自学、合作交流、展示,还是当堂训练,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三五五”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研重点转向教学设计

“三五五”教学模式以学案导学为主,实行“教案、学案、练案”三案合一,在设计编写学案时既要考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习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学习结果的开放性。

“三五五”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的教学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

“三五五”模式各个环节,从学案导学到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学生展示和当堂练习,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一案三环节”:基本要求是师生共用讲学案,课堂教学主要由①情境导入,展示目标(3—6分钟)、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5—20分钟)、③归纳小结、巩固拓展(15—20分钟)三个教学环节组成。这种教学方式彻底摆脱了满堂灌式、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变“要我学”为“主动学、参与学、紧张学”。

5.福建川石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自主互助”

1、课前:明晰目标,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探究、尝试练习作业;

2、课堂:(1)围绕目标,互助学习;(2)组间展示,精讲点拨;(3)当堂训练,及时反馈;(4)归纳小结,巩固目标。课堂教学过程

1、组织讨论:小组内讨论预习目标中的问题及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讨论(15分钟);

2、小组展示(15分钟):每组展示预习目标中的一个问题,答案以组内认为是正确又简便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若其他组有不同方法或看法可以提出。

3、学生质疑,老师组织答疑(5分钟);

4、当堂训练检测(10分钟)

解下列方程:

⑴ ⑵ ⑶ ⑷

A层次做⑴、⑵;B层次做⑴、⑵、⑶;C层次做全部

5、归纳小结,巩固目标。

6.绍兴实验中学模式

“30+10”堂教学模式

科学的方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30+10”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新课学习30分钟,练习10分钟。这是以“严控教师授课时间”为主要形式,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改革。30分钟师生共同探讨,10分钟学生安静作业,教师巡视,适时指导。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7.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

“三步六段”“35+10”高效课堂循环教学模式,他们对传统课堂教学“颠覆性”的做法,把杜郎口新课改的理念向前推进了一步。具有两个典型特点:

一、循环:将课堂的“结构”定位为:“35+10”,“35”是展示,也是课中,“10”是预习,也是课后,其余时间是课下。让的课后10分钟预习成为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小尾巴,学习的“路线图”,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自主的学习,然后与课中的35分钟的展示相衔接,也就形成“课中——课后——课下——课中”的课堂结构的大循环。兖州一中的课堂结构的循环是一种良性循环,是一种动态平衡。

二、高效循环大课堂中的“大”字即是高效的含义,兖州一中的课变切实解决“课上”教学效益低下,“课下”时间学生学习的效益低下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的飞跃,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质变。

8.常州后六中学 2003年,后六中学的中考排名是全溧阳市第21名。而2004年下半年第一学期结束,期未全市统考,后六中学的初

一、初二位居全市第四,初三居第三;2006年初三模拟考和中考成绩,后六中学均位居全市第一。

这样的成绩,令后六中学的教师至今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其中包括校长胡建军。他一直强调后六中学真的很普通,只不过是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课,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结果却创造了“奇迹”。

一、晨读:学生自觉,教师轻松

这里的晨读不用老师进班。语文和英语两门主科老师每天会把第二天晨读的内容、要求、任务写在黑板上。学校规定,教师不能只笼统规定预习什么,早读要求必须细化为一个个句子、一个个单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实,有检查。晨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正课上课前五分钟,老师会予以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在下午第四节自习课上继续补习。要想在五分钟内检查全班的晨读效果确实有困难。经过研究,学校决定,每次抽查几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督促他们学习。

二、课堂:不要“看上去很美”,要实在的效果

后六中学的教学没有什么创新或“重大发明”,就是老老实实贯彻教学要求,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比如教学难度按照7∶2∶1划分,后六中学关注的重点就是那个“7”,瞄准的主要对象是中下等学生,甚至最后几名学生。

三、在45分钟内展示你的才华

“向45分钟要效益”是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教师就像一位情绪饱满的演员,只能在45分钟一集的电视剧里展示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演完,意犹未尽,还想“拖堂”,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用一节半或两节课的时间去完成,还谈什么45分钟的效益?”“拖堂”实质是培养了教师的懒散惰性。如果教师教学水平低,质量不过关,多安排几个课时没关系。这种说法其实是坑害了教师,妨害了他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不允许“拖堂”,在后六中学,主科老师想额外增加点课时,也是不可能的——所有课程都严格遵照学科教学课时安排,一节不多,也一节不少!

后六中学不补课,却非常重视作业。这里的教师备课有一个显著特点,不仅仅是备教学内容,更要将一半的重心放在备作业上。后六中学的学生作业量受到严格控制,必须“少而精”,能让教师及时批阅,教师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学生做作业,教师给予评析,学生再进行反思,这是必须完成的一个过程。每次布置作业,年级组长和任课老师会主动协调,保证各学科之间的均衡。

与其他学校相比,后六中学的作业不多,初三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两个小时,初二学生在一个半小时,初一一个小时。下午第四节自习课,没有任何老师占用,有的学生甚至在自习课上就能完成作业。

在后六中学,作业中的基础题,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有的试题优秀学生仅写出步骤即可,不用算出具体答案,或者直接写出所涉及知识在课本的哪一页、哪一章节也可以,这样能充分节省学生的时间;而最后几道难题,优秀学生必须做,实在不会的学生可以不做。

9.河北省鹿泉一中“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

“八环节”即:确定目标,转化问题,设计检测,完成预案;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教师总结,巩固延伸。

确定目标。不能随意凭空而定,学校要求教师熟悉教材体系,而且要通过调查或座谈熟悉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学习目标。一个学习周期,起点是学习目标,终点仍然是学习目标。

转化问题。将学习目标转化成适当的问题,给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做一个适当的引导。转化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问题要有层次性,应该包括基础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挑战性问题等,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检测。学习周期结束,由教师命题,对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测。

完成预案。预案是指对学生在自学和交流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案。

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学案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解答,并把答案写在学案上。学校禁止不经过自学就进入交流的课,自学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自学的深入、拓展和提升。

展示交流。分为小组交流和班内交流。小组交流是第一个层次,一般每6人结为一组进行交流。小组内交流在自学中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将组内交流的结果和问题进行整理以备在班里交流。第二个层次是班内交流,各组之间各派代表相互提问,交流组内在交流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交流中新发现的问题,在班内交流求解。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整个过程中要相机点拨,开启学生思路。

教师总结。包括明确交流结果,强调本周期学习目标。评价学生在本周期内的学习行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另外,教师还要在知识、方法和规律方面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巩固拓展。每一个知识单元章节学习过程结束后,必须有拓展巩固。可分为口头检测和试题检测。

10.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一三五”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三五”模式中的“一”,就是在教学中以“学习目标书”为一条主线。做法是在教师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列出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结构,查找相关资料,制定“学习目标书”。在“学习目标书”中,教师主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迷惑点、易混点,然后进行适量的练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边订正错误,边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课后,教师要在“学习目标书”上填写“课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学生则要填写“学后记”,为复习提供指导。测试时,教师从“学习目标书”上选择题目,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目标书集”这一优质资料进行复习。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学习目标书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一三五”模式中的“三”,就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三大教学特点。所谓自主是指教师必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合作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探究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信息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三五”模式中的“五”,是指在教学中设置以下五个环节:明确目标、自主感知、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达标测评。明确目标,就是课前下发“学习目标书”,在“学习目标书”中的第一部分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这使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学习有方向。自主感知,是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学习教材,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主要知识点。合作探究,是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按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进行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每个小组成员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习交流、合作,组内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在自主感知环节的基础上,每个小组的各个成员把自已自主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和各种观点拿到小组中进行讨论、探究,最后形成一致的看法和意见。成果展示,是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进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达标测评,是以“学习目标书”的达标测试题为主要依据,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行第二课堂的“三个一”社团模式。

“三个一”学生社团运作模式内容是,每个学科都要成立至少一个与其学科相关的学生社团,每一名任课教师都是相关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每个学生社团在每个学期都要搞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展示其社团活动成果。如在语文组指导下有学生朗诵社团、文学社团、小记者团、戏剧社团和校报编辑部;英语教研组组织成立了学生演讲小组和英语沙龙,并长年有外教指导;数学教研组指导成立了学生奥数社团;物理组指导成立了学生航模社团;化学组指导成立了科普社团;生物组结合实际组织了环保社团;地理组指导下成立了地质科学社团;政治教研室指导学生成立辩论社团、模拟联合国社团;音乐组组织成立了学生合唱队和舞蹈队以及交响乐团、民乐团、二胡社团、快板书社团、古筝社团、电子琴社团等;美术教研组指导组织了书法社团、绘画社团、陶艺社团;体育组根据各体育项目成立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太极拳、跆拳道等相关社团。目前,学校的各种学生社团已达50多个,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学生,每周都有两个下午的固定活动时间。

沈阳市六十一中学以它全新的管理方式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得益彰的两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课程产品”及良好的教育服务,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也为《光明日报》 现阶段农村的义务教育展现了理想的前景。

11.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12.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13.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14.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15.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16.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点评:被誉为安徽课改的“小岗村”,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的瓶颈,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成为当地课改典范。17.清河五中的“整体双向教学法”

所谓的“三步反思”,即是指在课前、课中、课后“三步”都进行的教学性总结行为。它包括课前的“归纳和预设”、课中的“调整与引导”、课后的“总结与回馈”三个步骤。

课前做到“细致、充分”的归纳和预设,做好“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两个问题的处理。教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首先做出预测,比如,对于可能出现的同类问题做出归纳和总结,分析出大体相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足准备工作。而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则要求教师做到准备如何处理,效果怎样,使用的哪些处理方法,得在哪里,失之何处等。

课中做到“即时性和及时性”的调整和引导,即在课中,教师要针对现场出现的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出调整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课堂表现朝着预设和既定的、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健康成长的目标靠近。课中教师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知识性”、学习方法做出调整,而且要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做出正确的引导。

课后做到“系统性和反馈性”的总结和回馈,教师在每一次课堂教学实施完成后,都要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做出详细的总结和细致的分析,并且将总结的信息和结果及时回馈到课堂教学的进行中,供下一次课堂教学参考和借鉴。

18.重庆东溪镇中“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辅助环节1,约1 分钟)【操作】 课前写好小黑板(或课件),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或由学生讨论学习目标)。【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好处】

使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由于学习目的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提示目标,或学生讨论确定学习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小黑板、或讨论,明确了学习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准确提示目标,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注意点】

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的,既不降低也不拔高的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的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要让学生默看一遍,不要急于拿下小黑板。

2、指导学生自学。(辅助环节

2、约2分钟)

【操作】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好处】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这点很重要),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小黑板,学到了自学的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哪些重点自学,提供有效的自学方法,防止学生走湾路,上岔路。

【注意点】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2个明确: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操作】学生自学,教师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潜力。

【好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理解,就会自觉而认真地学习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端正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注意点】

学生自学时教师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重视巡视中差的学生,甚至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顾辅导一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教师不得在黑板上抄检测练习,或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事先就应准备好)。

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约3~5分钟)

【操作】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好处】

通过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让教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是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练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认真演练,及时了解位上同学还存在那些倾向性疑难问题。

【注意点】 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要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那些练习等。教师要巡视,搜集班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在头脑里分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黄色粉笔写在大黑板对应练习处,供评讲时用。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

【操作】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作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的相同;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已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更正的道理;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目的】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拔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拔、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好处】 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使尖子生了解更加透彻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讨论,寻求正确答案。

【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更正,寻求规律,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

【注意点】 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明确教的方式,教的方式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练兵”。也就是先让会的学生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点点头,表示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的、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引导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虽只有4~5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明确教学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

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操作】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

【好处】下课时要交作业本,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学和练,提高他们的效率;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做对课堂作业的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课堂作业下课时都交了,真正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作业,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哪些同学课后需要“开小灶”,使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

【注意点】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要勤于巡视,尤其关注后进的学生,若有困难,则课后要主动找来“开小灶”,也就是做到“日日清”;要批改部分已完成了的学生的作业,尤其是后进生的作业,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要注意矫正学生写字或坐的姿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抓住两条线,一条线是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练,这是一条明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条线是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这是一条暗线,表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从“懂——会——熟——精”的过程。

19.綦江县东溪中学“先学后导,训练展示”的自主互助课堂结构模式

“先学后导,训练展示”的自主互助课堂结构模式。具体落实到课堂上,就是抓好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即“出示目标—自学质疑—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小结提升”等。

课堂上,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方法由学生自主总结,规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同。但自主学习也离不开老师的“导”。我们采用了“四导”课堂教学策略,即“导学、导疑、导讲、导练”。“导学”就是学生按照导学提纲上的要求自学,实现“先学后教”。“导疑”就是学生对老师创设的问题质疑、释疑,反馈自学情况和预习情况。“导讲”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自己的学习体会讲出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导练”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参与训练,以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先学后导、训练展示”的自主互助课堂结构模式基于学习小组内外互动的学生问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这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更重要的是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健全了学生的人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0.河北省鹿泉一中“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

“八环节”即:确定目标,转化问题,设计检测,完成预案;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教师总结,巩固延伸。

确定目标。不能随意凭空而定,学校要求教师熟悉教材体系,而且要通过调查或座谈熟悉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学习目标。一个学习周期,起点是学习目标,终点仍然是学习目标。

转化问题。将学习目标转化成适当的问题,给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做一个适当的引导。转化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问题要有层次性,应该包括基础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挑战性问题等,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检测。学习周期结束,由教师命题,对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测。

完成预案。预案是指对学生在自学和交流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案。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学案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解答,并把答案写在学案上。学校禁止不经过自学就进入交流的课,自学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自学的深入、拓展和提升。

展示交流。分为小组交流和班内交流。小组交流是第一个层次,一般每6人结为一组进行交流。小组内交流在自学中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将组内交流的结果和问题进行整理以备在班里交流。第二个层次是班内交流,各组之间各派代表相互提问,交流组内在交流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交流中新发现的问题,在班内交流求解。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整个过程中要相机点拨,开启学生思路。

教师总结。包括明确交流结果,强调本周期学习目标。评价学生在本周期内的学习行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另外,教师还要在知识、方法和规律方面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5.“课改杯”高效课堂大赛总结 篇五

课堂大赛总结

首届“课改杯”高效课堂教学比赛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年教体局教育教学重点工作之一,本次活动仅仅是开始。本次活动从4月11日开始到4月25日结束,历时两周,内容涵盖学校各主要学科,全校共26位教师参加了本次课堂教学比赛,并从中评选出特等奖4名,一等奖8名, 二等奖14名。纵观本次教学比赛,参赛教师准备充分,而评委们更是在认真听课,公正评判的基础上,学校又以教研组形式进行评课研讨,指出其长处和不足,从而使整个“课改杯”教学活动至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一、大赛突出的优点

1、态度认真:课堂大赛既是广大教师展现风采的舞台,更是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老师们比较重视,很多老师准备充分,反复“磨课”,精心设计,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同时,积极观摩听课,相互学习,相互研讨,有些教师还跨学科听课。其中王桂华、徐凤华、吴丽文教师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甘作绿叶,满腔热情地扶持、帮助青年教师进步,体现出我校教师昂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理念先进:大部分老师都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师生积极互动。很多参赛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3、促进教研:授课结束后,各学科组长、及时召集参赛教师进行了总结,对每位教师的课都指出了其优点和努力方向,促进老师们做出比较深刻的总结反思,促进了校本研训的深入开展。

4、素质良好:一大批教师表现出色,素质良好,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他们教态自然、普通话好、语言精当简炼,板书规范有序,教材处理到位,教法灵活多样,让人耳目一新,如:语文组的孙蕊、武立平、陈秀梅、孙世英老师在使用导学案的同时能较好的对学生的展示内容进行小结及过渡到下一内容并自然而然的出示板书,为学生掌握与理解课文提供一个平台;杨婷老师语文七色光的教学完全放手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当小老师进行讲解与展示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数学老师刘艳、刘淑香、谷琳、王桂华能让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学习,杨吉杰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落实较好,王桂华能针对导学案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尤玲能结合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并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到位,张伟九年级复习课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归纳、总结、梳理所学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以上教师的表现成为大赛一个的亮点。

二、大赛反映出的问题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景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复习、无检查、无情境,简单枯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的衔接,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追求上关注形式上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而忽视活动的效益和及时反馈矫正,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更不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底。

3、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由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的不够深入全面,所以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

4、汇报表演多,自主探究少。不少教师由于受外校课改听课的影响,把功夫用在了课堂展示上,这种仅仅依靠课堂展示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关注学生自主时间,关注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效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

5、参赛教师的主要不足是文本解读简单肤浅。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部分教师业务功底急需提高,文本解读不到位,不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知识处理仅仅停留于表面,成为教材的传声筒,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重点难点问题不够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大瓶颈。

6、问题设计,学法指导和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有待加强。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问题的创设要注意四个原则:针对性原则:要针对课程标准和重难点知识;生活性原则:问题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挑战性原则:要有思维冲突、思维含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适度性原则: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更要精选、适量。

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教学要有计划性,不盲目追赶教学进度。课前能提醒学生做好上课相关准备。把握好课堂节奏,科学分配教学时间,不前紧后松,不拖堂。

要关注方法指导:老师及时总结和指导答题方法,及时纠正学生问题。

7、本次比赛教师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也没有参与进来,令人遗憾。课改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系统工程,只有全员动起来,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未来。

三、教学建议

一是要深刻认识到:衡量课堂高效与否的标准不是看教师讲得好不好,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讲是教学中最容易的一种手段!正是课堂信息来源的单一化和传输方向的单一化,才导致了传统课堂的极端低效!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学的失败是包办!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教师,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学生!只有让学生从“学

会”转变为“会学”,学生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唯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凡是在课堂上讲得不深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刻苦钻研业务,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是一名教师的立足之本。

第三,要落实课改精神,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要拘泥于教材,要围绕课标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一节课不能容纳太多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对教学内容化繁为简,要做到重点问题舍得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并做到纲举目张,努力使自己的课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第四,要广泛地挖掘各种课程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

第五,提高对当堂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是衡量和评价课堂的重要标准!没有课堂落实,就没有高效课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仅注重学生的口头反映,更注重学生的笔头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加强信息反馈。而信息反馈的最佳方式就是当堂训练。二是实现当堂训练有几条途径:首先分段讲授,讲练结合;其次,口笔结合,当堂训练。再次,保证时间。三是注重课型的研究和运用。

“课改杯”高效课堂大赛终于落下帷幕了,但结束的是一个活动,而持续的应该是我们对学生、对学科课程把握的一个内驱力。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集体协作,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老师们不能只顾忙于常规性的教学,不反思回顾自己的实践。否则,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三流的教师忙于教学事物,二流的教师善于教学积累,一流的教师勤于教学思考!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规划、定位好自己的教学生涯,不甘平庸,追求超越。正如校长所说,“本次活动要开拓创新,要打破以前老旧观念,要立足课堂,变革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佳境界。要不在乎形式,探索出适合于思源自己的教学高效模式”。就让我们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继续践行我们的感悟和思想,去诠释之中蕴涵的教师的创造之美、师生的互动之美、投入的情感之美、学科的特点之美、展示的层次之美、挖掘的技巧之美、碰撞的创新之美、践行的成长之美„„.山里乡中心学校 2014-5-14

附:“课改杯”高效课堂大赛获奖名单

6.贯彻新课改 塑高效课堂 篇六

——浅谈小学语文的信息化教学

摘要:21世纪的我们都身处在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使得信息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有所提高。纵观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接受知识的载体往往都是书本与黑板,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不仅学生容易接受,也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主要对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近几年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市教学的重点,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不断深化,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并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绩。和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手段,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也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将信息化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1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有效满足当下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

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了,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迫在眉睫。语文学科要促使学生能表达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语文作用于生活,改变生活。但传统的教学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趣味性不强,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创新课堂模式,引入信息化教学媒体,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下,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多种平台与媒体,实现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总之,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不仅更加有利于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而且也更加有助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改革和推进。

1.2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以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比较典型的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教师一味的将大量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最终只会制约他们的全面发展。

但是,加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比如: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凭借其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和优势,则能牢牢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以及创新意识。与此同时,也使学生对相关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掌握也变得更加牢固,进而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说到底,这一系列教学方式的变化都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

2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且相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而这也就使得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

例如:仍然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喜欢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进行教学,对于那些记忆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其实是存在巨大难度的。即便有的学生能够背下大段的古诗词,但是其学习能力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课文的简单记背上,而这也将加剧他们的遗忘速度。总之,如此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最终只会阻碍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进一步推进。

仍然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喜欢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进行教学,但这种方式割裂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谈不上对诗歌有深入的理解。传统的诗歌教学中,教师会将诗词割成一字一词进行解释,学生如果将诗词翻译出来并且明白主旨思想就算完成教学,没有考虑过学生的接受度与学习心理。语文教学的初衷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得到情感上的熏陶,而不是单论知识掌握的多寡。满堂漫灌的教学方式目的只在于考试,功利性的教学只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退减,这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背。这是被动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锻炼,更加不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只会跟老师的脚步走,不懂得质疑与提问,学生会越学越吃力。2.2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脱离实际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实际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着巨大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他们一味的照本宣科,则只会促使学生把思维意识停留在教材上,从而使得整个小学语文课堂都显得枯燥无味。

小学语文教学看似简单,但是却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教学任务和要求。针对课文中出现的人事物,教师也只是做简单的描述,也没有通过其他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比如:在讲述关于景物描写的知识的时候,一味地给学生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微风吹拂,在一夜之间就吹黄了银杏,吹红了枫叶。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课堂感受与现实产生偏差,并不是所有地方的秋天都是如此。现在作文教学倡导写真事,述真情,但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质疑课本,使得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固定,而整个语文教学课堂效率也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3如何有效加强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由于信息技术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包含的教学内容多,比如:案例设计、软件操作、PPT设计与制作等等,而且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存在本质区别,进而也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然而,为了加强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首先就应该提高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方面是学校要肩负起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责任。除了定期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的知识讲解以外,还可以组织教师之间进行交换式的学习,这对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则是教师自身要有学习的意识。由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平时也要多学习和信息化教学有关的知识。比如:如何制作教学PPT;如何进行微课教学。只有教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才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其实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3.2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差,一旦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无味,他们就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改革理念的深入影响下,尤其要注意借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更加多样的教学活动。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就可以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教学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还能将原本难以理解的课程内容通过Flash动画展示出来,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到学生的各种感官,而且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其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景色描写的方式,进而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可以借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3.3有效设置情景教学法

教学实验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则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还能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的生动和有趣。当然,这也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应用的一大表现。

比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通常就会借助多媒体的放映向学生展示充满奇异色彩的海底景色,进而让学生感觉到好像自身就身处海底世界。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课本之外的内容,比容针对某一个主题,类似: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等展开小组间的辩论。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看看精彩的辩论视频,这样则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路和启发,长期得到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4结语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变的更加日新月异,从而也导致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新事物,它具有众多优势和特点,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其影响是也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应用中还依旧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想要加大信息化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作为相关教师,就应该转变教学思路的同时,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7.践行课改理念打造绿色课堂 篇七

一、绿色课堂下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笔者把“绿色课堂”确定为:以自然、和谐、包容、创造、生命、灵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氛围和理念, 体现了“人文”“科学”“创造”的和谐统一。绿色课堂体现了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1. 绿色教育——学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绿色课堂是一种“有人”的课堂环境, 它以学生为本位, 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 力求与学生互通互融, 打破原先的隔离, 并力求彰显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让环境在每一位学生那里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产生独特的作用。学生像对待朋友般对待环境, 而不是单纯的“人”与“物”, 更不是“物”与“物”。绿色课堂坚持认为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是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是有生命的主体, 有如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一样, 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成长也不是外人所能替代的。有人说:“学生不是教会的, 而是学会的。”这很精辟, 教是外因, 学是内因, 是学生自主的尝试与建构, 没有学生的自主建构, 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能形成, 知识与技能就不能内化。

2. 绿色发展——自我建构的学生观。

绿色课堂坚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自我建构。教育是什么, 这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追问而又总是没有一致答案的问题。而且如果这一基本问题解决得不好, 教育就最容易走上歧途。以前我们总是认为, 教者, 交也, 教育就是把观念观点、把知识能力交给学生, 甚至站在一定“高度”动情地、慷慨陈词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能在强调“过手”上有所作为就算是高境界了。事实上,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生长、自我建构、自我增长、自我发展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不是“强加”而是“帮助”——帮助学生实现他自身的生长、建构、增长与发展。教育当然也有其外在的目的, 如社会的要求等, 但如果这类目的不化作学生自身追求的目标, 教育就只能是生拉活扯地硬拽, 这实际上已经不是教育, 只能算是迫人就范。

3. 绿色主导——角色转变中的教师观。

绿色课堂坚持认为教师的本职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虽然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但他在学校的学习应该有别于纯自然、纯自发状态的学习, 接受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这种学习和成长更加具有方向性、系统性和加速性, 就是为了获得更强的、可以保持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能力。相应地, 教师的功能定位就是要成为学生个体学习与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 成为学生在群体、集体中相互学习与影响的组织者、帮助者, 并在学习方法方面为学生提供示例。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所长在乌鲁木齐的一次学术年会上就曾大声疾呼:此轮课改的方向极为正确, 就是要走向“围绕生活、联系生活, 围绕生命、关爱生命, 围绕学生、关怀学生”的课程, 但不等于说朝这个方向走就不要教师为主导, 就不要教师的力量, 教师就变得不重要, 我们还要维护教师正当的主持者地位,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依然是主持者, 你如果没有做好主持者, 跟着学生跑, 学生要什么你就做什么, 以为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所有需要为满足, 以为跟着学生转就是好。不是!如果课改使教师变得没有权威, 那可以说这个课改失败了, 或者说恐怕有点扭曲的地方。

二、绿色课堂的课改基础:构筑师生间自由对话的平台

在绿色的生态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是信任和平等的关系, 他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 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共同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并且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交流应是渐进式的、生成式的, 需要三者之间不断地融合、激活。

1. 精心预设, 营建层递性对话系统。

教师在与文本深入对话后,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预设由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具有层递性的能力发展序列。如: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 就预设了学生一次又一次与文本的层递性对话。首先, 他在揭示课题后,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与文本对话, 寻找收获;接着, 在学生第一次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 请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 体会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的深情;然后, 请学生体验角色, 直接进行“彭德怀”和“大黑骡子”的对话;最后, 教师又引导学生与自己对话:“作为课文的读者还有什么话说, 想对谁说?”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对话过程, 学生有了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2. 耐心倾听, 欣赏学生的“真情告白”。

作为对话的“首席”, 教师必须学会等待, 学会专注, 学会耐心, 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 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或补充同学的发言, 或互相启发, 或自由组合朗读……如在《望月》一文结束时, 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对话情境:听了我和小外甥的对话, 你喜欢谁?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我喜欢小外甥, 想对他说‘你懂的知识可真多’!”有的说:“我文中的作者, 想对他说‘你真了不起, 你的教育方式很独特’!”忽然,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喜欢文中的作者和小外甥。”其他学生都感到诧异。教者微笑着示意这位学生往下说, 学生得到了鼓励, 继续说:“因为他们的思维太受局限了, 既然在这夜深人静的大海上, 有月亮、有星星、有海浪、有江两岸许多美丽的景色……为什么只去背有关月亮的诗, 而不可以去背一背有关大海、星星和描写美丽夜景的诗句呢?”多么与众不同的见解!此时的课堂, 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学生的世界, 用心灵去倾听;教师是学生发展的朋友, 能根据课前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组织教学, 用宽容、理解、欣赏的目光去发现;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与文本、作者对话, 进行思维和心灵的碰撞, 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样, 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 处于自由开放的心态, 在现实的努力与追求中, 构建了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

8.顺应课改 激活课堂 篇八

【关键词】初中历史 兴趣 情境 活动课 人文素养 情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初中历史学科属于中考科目,从分值方面看虽然只有五十分,但在我看来它比高考的地位还要高。虽然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多年,但现在发现初中历史教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与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学中我不断思考如何让初中的历史课堂既有趣味又有知识,摆脱死记硬背的俗套方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一年来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让我感受颇深,我将我的切身体会和心得与各位分享。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是历史学习的起步阶段,而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尚处于表象阶段,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没有提升,但是他们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而历史距离我们的现实都是遥远的,对学生来讲也充满了神秘和幻想,学生本能地对历史学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与生俱来的优势,我们应该立足于这个起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真正主角。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可见兴趣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动力,这也符合新课改中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例如:在讲述《人类的形成》一课中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时,我创设了两个情境:“如果让你穿越到三四百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初期,你会怎样生存”;“随着你不断的进化,捕捉猛兽的能力逐渐增强,你还愿意保持初期的群居生活吗,你愿意和谁分享食物”。第一个情境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他们真正融入了课堂,非常积极的探究问题;第二个情境比较生活化,学生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和亲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思维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教师非常轻松的解决了人类由群居过渡到氏族社会的原因。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适时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自主的、参与度高的探索平台和历史情境,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这样的课堂才是轻松而又高效的课堂。

2、重视体验,重视探究

新课程下的新理念是“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在学习中突显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南通历年中考也重在考查学生探究历史、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活动课,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获得真正地情感体验。例如:世界史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学生分成五组角色:西班牙王室、哥伦布及船队同伴、新闻记者、印第安人、欧洲代表团。学生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进行专题讨论,最后以新闻发布会、人物访谈和新闻追踪报道的形式展示各组的探究成果。这节课生动活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创造性地再现了历史,并真切体会到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拓展了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和认识,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新教材中活动课的设置非常科学合理,是将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的,对广大初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既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创新能力,历史课的教学也变得有声有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提倡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给单一的课堂教学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

3、关爱人文,面向未来

古人云:“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属于社会学科,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简单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历史经验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可以从前人的价值理性中汲取今天所需要的养分,这种不断渗透、积淀在人们精神深处的教育成果无疑是历史教育功能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南通历年中考也很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考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顺应课改、深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体现其积极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例如:在总结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时,我选择了华盛顿坚决拒绝国王头衔、任期结束后毅然退出政治舞台、林肯竞选总统的演讲词等事例,形象而直接地使学生认识到两个人物的高贵品格,认识到廉洁从政、捍卫民主、不贪恋权位、嫉恶如仇、维护统一的精神仍然是我们每一个需要学习和发扬的。这样的教学注重了学生心理体验、情感振动、精神升华,加强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达到了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沐浴着新课改的阳光,不断创造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愿我们的课堂能够呈现生命的火花,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上一篇:一年级下册公共安全教案下一篇:柳树赞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