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摄影及后期处理的几点小结(精选3篇)
1.产品摄影及后期处理的几点小结 篇一
摄影比赛一般允许哪些后期处理?
摄影比赛一般允许哪些后期处理?一般参加摄影比赛都有征稿启事,里面说的比较清楚,对于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在各种正规的摄影比赛里面都有严格规定,比如全世界的新闻摄影比赛“荷赛”,比如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影展,还有华赛,“金镜头”新闻摄影比赛等,当然还有全国各地举行全国性摄影比赛等,各种摄影比赛有自己的主题,也有自己的分类,所以大家参加比赛时要看清楚。只有看清楚了才知道哪些后期是被允许的。刘为强经过PS合成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它获得了CCTV“《影响2006》新闻记忆”特别节目的新闻图片十佳铜奖,刘为强从此一举成名。此前从未有人拍到过“羊和火车”如此和谐的场面。但网络戳穿了这一谎言。他的获奖资格被宣布取消,他宣布辞去公职,自己承担一切责任。刘为强的光荣和梦想,就此栽倒在自己挖的这个被称为“羚羊门”的大坑里。新闻造假照片
欧阳星凯的参评金像奖作品《杂货店的老伙计》最后被查出造假,取消获奖奖资格
当然即使有的比赛没有写的很详细,但是作为摄影人,一些基本常识和职业道德我们应该知道。摄影应该是被分为两类摄影,一类是作为记录的摄影,一般在比赛里面叫纪实类,或者新闻类,还有人文或者记录的照片,主要是记录客观的事实,摄影作品是见证现实与当下的工具,这个时候的摄影作品是不能进行改变客观现实的后期的处理的,比如去掉物体,添加云彩,甚至复制物体,添加人物上去等等,这类摄影一定要严格还原现场,只能简单的调整明暗和色彩对比(当然,你可以彩色变成黑白这个是可以的),所有的调整不能脱离现实,是要接近现实为主要目的。“苍天厚土”组照获得文化部2014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最高奖项-金路奖,2014年11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颁奖,还被网络冠以“中国摄影最高水准”等等溢美之词!仔细一看,却是大量的造假嫌疑。广东叶惠棠的摄影作品《无情之火》,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中获金奖,最后鉴定为造假照片。另一类是作为艺术的摄影,摄影创作是主观为主,主要是展现作者的思维,这部分观念创意摄影师完全可以天马行空的后期,这个时候摄影只是一种收集素材的手段,后期会用这些摄影与各种图像来合成自己想要的影像作品,比如每年举行的“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就是专门的创意摄影比赛。笔者在2005年就参加过德国BSF全国青年创意摄影大赛,获得过青年佳作奖。2009年中国摄影杂志“艺卓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三等奖。作品都是通过后期与前期结合创作而成,关键是要表达你主观的想法,不是简单的后期唯美造假。《三峡游记之故陵乡野》获2009年中国摄影杂志“艺卓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三等奖除了这两类,还有一些事介于两者之间的,比如说很多唯美的风光摄影比赛,还有很多自然生态摄影,好像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其实你是真实的去记录自然生态的现场,我觉得也应该遵重纪实摄影的精神,不要后期去造假,换这换那,然后把色彩处理得十分鲜艳,白天可以调成傍晚夕阳或朝霞满天等,或者把另外地方领羊挪过来等,总是用假象来欺骗观众,获取形式上的唯美,这些事不可取的。想想你考后期简单加工处理,别人是在那里苦苦等待的最佳光影瞬间,你说这对于比赛如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你说这公平吗?所以我们首先要有对摄影有一种庄重的认识,还要有一个摄影人基本良知,你自然就会明白在后期上如何去把握。
2014“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入展十佳创意摄影师 《进化》 摄影师:杨洋
2.产品摄影及后期处理的几点小结 篇二
时间:3天,6次课
第一天
上午8:30~11:30
1.当前数码摄影发展概况及数码摄影软硬件系统的组成下午13:00~16:00
2.数码图像处理软件的介绍
(常用的数码图像处理软件的分类与特点,包括PC和MAC电脑系统上的各类图像软件,Photoshop、Lightroom、DPP、ACDsee、……等)
第二天
上午8:30~11:30
3.数码图像处理软件的组成与应用技巧(1)
(数码图像软件Photoshop的组成与基本使用方法)
下午13:00~16:00
4.数码图像处理软件的组成与应用技巧(2)
(数码图像软件Photoshop的图像处理技巧)
第三天
上午8:30~11:30
5.结合实例对数码照片进行编辑与处理练习
下午13:00~16:00
3.产品摄影及后期处理的几点小结 篇三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利益格局在不同层次进入调整,特别是在城区,现实的、历史的矛盾纠纷交织在一起,群众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进入一个突显期。我到镇工作两年多来,接触各种各样的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解决了一些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感触颇多。现就当前处理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作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当前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两年多来,我接触各类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60多起,成功化解40多起。综合分析这些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1、类型多样化。主要有四类:一是由项目建设征地引起。如: 32米大道建设工程、教师经济适用房、县检察院刑侦大楼、锦绣花园、金山花园、高山造福工程等项目建设。二是拆迁改建引发的。如:原农机公司、原物资公司、原木材公司、原金刚砂厂、教堂、原酒厂等地方拆迁,由于产权问题而产生的纠纷。三是历史遗留和政策调整造成的。比如返销粮问题、县供销社用地出让新建后的采光权问题、**幼儿园等。四是其他信访事件。比如**村交通事故赔偿上访事件等。
2、趋向群体化。所调处过的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中,明显感觉到所涉及的范围在扩大,人数在上升,涉及人数在百人以上的就有10起,比如原农机公司、原酒厂、教师经济适用房等土地纠纷,群体上访到县时有发生,也有到省、市上访,今年还发生了2起进京上访事件,给我县各方面工作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务型转变的转型时期,政府从行政指令向服务转变。解决群众利益诉求,我们政府和群众之间还需要调整、磨合过程。特别是目前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还不强,错误地认为政府的“软肋”在于“怕上访”,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所以促使了“小题大做”和“借题发挥”的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增多。甚至一些涉法涉诉已判决的案件,当事人采取越级上访、缠访等过激行为,以图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3、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不够。目前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特征是纵向联结模式,一个个相对独立,各有各的政策,各管各的,相互之间几乎是“条块分割”的局面,造成了工作无法形成合力,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措施不力,对矛盾预防和调处不到位。有的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出现后,又过分依赖政府协调,甚至直接把责任踢给政府,造成了矛盾的积淀。
4、新时期的干部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当前,群众对法律意识还不强,如何正当维护自身权益认识不清,而我们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与群众沟通交流能力还不够,难以用群众的语言来教育宣传引导群众。有的防范矛盾的意识比较弱,对出现的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不能及时调处,导致有些矛盾日积月累,埋下隐患,造成矛盾纠纷上交;有的不能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高高在上,没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造成矛盾激化;有的干部对工作中的问题矛盾不敢承担责任,采取回避、绕道走,某种程度促成了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
5、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当前我县在征地建设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保障还不完善,客观上造成农民对征地工作的抵触。一些农民祖祖辈辈靠土地生活,生存技能单一,除了农业生产外,很少再经营其他产业,一旦土地被征用,土地补偿费便成为失地农民
解决办法,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才使这起恶意阻挠工程施工的事件得到有效化解。还比如原物资局、原农资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施工现场遇到几百人的阻挠,工程久拖未决,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召开多场协调会,好几位县领导带领干部亲临现场,甚至在冲突的最前沿,做群众思想工作,不厌其烦地与当事人协调,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让个别不法群众不敢出面闹事,才使事件得以有效化解。
部门合力是成功解决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的关键。由于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成因复杂化,主体多元化,由乡镇或者一个单位是难以化解的,特别是很多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都是因部门之间配合不够或监管不到位引发的,比如,违章建筑和临时搭盖问题,本应该管理前移,疏堵并举,对“钉子户”采取强制措施,清除违章搭盖。但是目前城区违章建筑和临时搭盖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导致了非法买卖土地现象的滋长,而且为今后征地工作留下矛盾隐患。我们在**路拓宽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一临时搭盖被拆除后,户主一直要求安排土地进行安臵,在要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长期上访甚至阻碍工程施工,造成工作十分被动。在实践中,如果职能部门在工作手段上有效衔接,在相关政策上相互配合,在法律体系上逐步完善,在诉求表达上更加通畅,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就可以得到有效破解。比如,教师经济适用房建设、药业物流园区建设等,当时受到几百个群众非法阻挠,后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镇、公安、土地、建设、农业等部门联手大行动到工程现场办公,及时接受群众咨询,为群众答疑解困,并对有故意阻挠工程建设的违法者将依法予以处理,震慑有非法奢望的个别群众,使这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得到及时破解。
有主次责任与没有主次责任的赔偿结果,将心比心,互让互谅,从而做出理智抉择,在干部的细心动员下,最终使矛盾发生钝化,吴某主动放弃部分赔偿金额,原来怒目相向的双方当事人都主动承认错误,相互安慰对方,本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划上圆满句号。
“特定因素”的掌控是成功化解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手段。这里所谓的“特定因素”是指在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中起到特殊作用的社会力量和民风民俗。现在一些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往往涉及到宗族派系和社会势力,有的甚至起到主导性作用。所以,在化解过程中,不管是宗族派系,还是社会势力,我们都要分头进入,掌握“线头”、做到有的放矢,千方百计让“线头”支持我们的工作,尤其要注意发挥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作用,通过他们去说理引导,带动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实际,尊重民风民俗,在解决事件中善于依据柘荣的风俗来说服群众,对民俗中存在与法律政策相冲突的地方,要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比如,我们在化解一起无人认尸群体事件中,已离婚2年多的妻子白骨无人认领,于是死者娘家与原丈夫发生冲突,双方亲属上千人聚集一起,眼看矛盾激化,群体性械斗一触即发。为此我们及时介入,对纠纷的疑难和复杂做了全面的思考,从民间的风俗习惯入手,于情于理,耐心细致的做死者原丈夫的思想工作,耐心地把事实查清,透过现象抓本质,灵活运用民间的规律,最终使我县有史以来罕见的尸体认领及善后处理纠纷得以平息。
真心帮助群众是成功化解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方法。在化解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时,我们要把它作为一个事关民生的工作来做,要带着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感情来做,因为许多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是因为群众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才会引发,特别是上访事件,所以我们要真心的帮扶弱势群体,妥善安臵是成功化解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农民失地后成了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的弱势群体,因此普遍存在对失地的恐惧感。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安臵方式,变单一补偿为多途径安臵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在征地拆迁中,要在确保被征地农民及时足额领取补偿金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机制,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由“怕拆迁”到“愿拆迁”,甚至是“盼拆迁”。一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把这些失地农民纳入保障体系。二是在公共管理方面,优先考虑原失地农民来管理,如小区物业管理、公园花草维护、卫生清洁、植树种草等岗位,由失地农民来担任。三是对于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政府要拿出一部份资金从生产、生活等方面给予帮扶,真正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千方百计解决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尽可能多地帮助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防止群众因失地而返贫变穷。
【产品摄影及后期处理的几点小结】推荐阅读:
废旧电子产品处理证书09-22
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范11-14
2010新闻摄影自考试题及答案10-19
农产品抵扣企业税收专项整治阶段小结10-10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10-12
摄影及多媒体制作讲座策划书07-14
银行保险产品及介绍10-03
cnki公司及产品介绍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