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协会总结报告(精选8篇)
1.旅游行业协会总结报告 篇一
旅游行业实习报告
——旅行社行业实习报告
摘要:旅行社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旅行社服务的无形性、不可见性、差异性、不可贮存性等特点,对服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行社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岗位技术,旅行社管理者应把其员工当做“旅客”,注重他们的需求。关键词:旅行社职业道德文怀修养岗位技术需求
学习不仅仅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力是完成某一具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术、本领及处世方式等因素的总和,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能力并不局限于知识、学历和资格。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但并不能等同于他已具备实际能力。能力总是与某一具体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它随着活动的改变而变化。能力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与别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这个暑假我参与了本专业的行业实习—在旅行社参与接待部行李运送岗位的实习工作,以培养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今后能够很好的参加工作而打下基础。
一 旅行社行李运送工作概况
行李运送工作在旅行社的各种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马虎不得,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接受了专项的培训,掌握了行李搬运工作的要求。对于旅行社而言,安全,快速地将旅客的货物运送至指定地点是一件及其重要而又需要十分仔细的事情,一旦稍有疏忽造成损失则会影响旅行社的形象以及旅行社的利益。所以严格按照旅行社的行李搬运要求来工作才能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一)具体要求
1、准确及时地为客人运送行李,提供优质服务。
2、为旅客传送信件、留言等,为旅行社部门传送各种表格、信件,并做到准确无误、详细记录。
3、礼貌地接待好需要进行行李托运的旅客,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给旅客留下好的印象。
4、准确无误的接听电话,重要事件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异常情况和特殊事宜等等。
(二)旅行社工作中的具体事例
在旅行社的行李搬运的岗位上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旅客,其中也不乏有特殊要求以及寄送贵重物品的旅客,也遇到许多的突发事件:
事件一:刚来工作的第五天,一位旅客要求把他的行李托运至海南。在我刚接手行李箱时行李箱的轱辘突然掉下了一个,事发突然我只是手足无措地向旅客道歉,要求托运的旅客表示箱的轱辘掉了对他而言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儿,到达目的地后他需要搬拉行李箱,很少不便为我怎么办?稍事镇定后我对旅客说,请他先去办理有关手续我保证在他拿到行李箱时行李箱是好的,在询问过旅客并取得他同意后,我由于刚来工作不敢给别人留下办事疏忽单位印象,于是我自己偷偷地将行李就近拿去把轱辘修好,并将其托运........由于刚来工作在这个岗位只经过了一些培训,经验不足,相关的流程以及对于旅行社的其他人员还是很不熟悉,以至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应如何与旅客沟通以及不熟悉相关事件应该与哪些工作人员交流与合作。所以行李员在交际与合作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交际能力是行社专业服务人员应具备的首要能力,专业服务人员必须懂得怎样与顾客接触,建立和维持关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注重交往艺术,能够区别不同性格、不同场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采取的交往方式,有正确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才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其次在合作能力方面,旅行征服务工作不像某些物质生产那样工序分明,无论是前台还是后台的服务人员,都必须与上司、下属、同事、顾客、供应商
等进行合作。专业服务人员应有全局的观念,较强的协调、沟通意识,学会与供应商协商,与同事合作,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作用,利用现有各种因素,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真正发挥旅行社的纽带、中介作用。
事件二:在暑假这段期间,旅客人数比较多,而这对于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则是工作繁忙以及工作压力很大的时间段,在我与另一名来这家旅行社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行李员一起帮客人进行行李的搬运,由于客人的行李比较多,加上天气比较热那位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行李员有些不耐烦了,两手拿着行李还用一只脚将一个行李包往前挑,还边说这要搬到什么时候,热死人了.......对于这个事件我认为在当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特别是私人旅行社数量的不断增加,而许多的旅行社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本身的修养不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旅行社的发展。因此一个好的旅行社必需拥有较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我认为每位旅行社从业人员都需要把自己当成是旅行社的管理者,并不仅仅是只有那些经理才是管理者,基层员工也应是管理者。这需要从业的员工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了解市场环境与顾客需求以及有着相应的管理能力。文化修养:旅游不仅是一项物质享受,更是一项高尚的精神文化享受,旅行社专业服务人员无疑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够与顾客更融洽、更有效地沟通。旅行社专业人员若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将有利于与顾客之间的感情交流。其次,对企业环境、顾客的知识,服务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环境、对市场情况、对顾客的特点掌握得越全面,就越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例如,旅行社从业人员善于观察顾客的消费行为,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可以使服务工作更顺利地完成。旅行社人员相应的管理能力,旅行社专业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需要与别人建立联系,管理自己、激励别人、处理冲突、控制情绪等等,这一切都与管理才能有关。对于大部分旅行社来说,许多人认为这一能力的要求往往是针对决策层、管理层而言,但是在市场导向的管理体制中,企业组织从“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转变为“倒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服务工作决策权从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转移到服务工作第一线,每位服务员都成为服务工作“管理”人员,因此,管理能力不再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专利。
件三:夏天天气很热,然而旅游也如天气一般非常热门,对于行李员而言,总有许多的行李等着,让人感觉工作不完,使人工作烦躁,在这个岗位上几乎很少看到旅行社的管理人员,偶尔来了也只是说让我们好好工作然后掉头就走了,使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很不受重视,伽马起来特别的没劲.......旅行社是一个服务性是我行业,其特点是其中的各项服务总是相互具有联动性,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环节没有做好,旅行社在旅客眼中的形象则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旅行社的管理者也应把员工当成是自己的旅客,应该认真去倾听他们,去了解员工的需求,而不能把员工仅仅看成是员工。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旅客,有满意的旅客才有旅行社的利益。我们员工应该是旅行社的资源与宝藏而不仅仅只是定期向旅行社领取工资的员工而已。
二.旅行社工作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旅行社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旅行社服务的无形性、不可见性、差异性、不可贮存性等特点,对服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假期我在安庆市华强旅行社进行了一些实习,通过实习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个人认为,旅行社专业服务人员应该一专多能,他们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学习能力
旅行社专业服务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服务人员必须根据顾客的具体需要确立服务方式。服务人员越了解顾客的期望,就越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旅游服务人员应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教育和说服能力
在旅游服务过程中,顾客往往必须参与服务过程,配合服务人员的工作,因此,顾客在消费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不少顾客,特别是第一次接受旅游服务的顾客,却缺乏消费经验和足够知识,这就要求专业服务人员做好这类顾客的指导和培训工作。旅行社专业服务人员应具备通过语言去吸引人、打动人、说服人的能力,懂得清晰、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顾客提供准确、易懂的信息,服务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沟通的过程,个人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沟通的结果。
(三)技术性能力
技术性能力是完成某一具体服务活动所需要的本领。旅行社往往可以通过培训,使服务人员掌握一定的操作程序,适应岗位的需要。对于某些新招聘的人员来说,具备某方面的技术性能力往往是进入某一行业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高新科技飞速发展,旅行社不断地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服务技术越来越复杂,如果服务人员缺乏技术知识和技能,就无法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技术性能力是旅游服务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基础
2.旅游行业协会总结报告 篇二
1.1 全省建材产业发展概况
省建材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五年, 是我省建材行业坚定不移地迈入科学发展轨道、转变增长模式、实现新的历史跨跃的时期。我省建材行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有了新的共识、新的实践和新的收获。
⑴行业稳步发展。
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有1861家, 比2007年增加33家, 增长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3274.6亿元 (占全国8.3%, 居全国第三位) , 比2007年的1574.4亿元, 增长108.0%。利润总额154.7亿元, 与2007年相比, 2012年规模以上累计生产平板玻璃8121万重量箱 (占全国10.7%, 居全国第二位) , 增长34.2%;陶瓷砖22.0亿平方米 (占全国23.6%, 居全国第二位。这是统计数据, 但协会分析认为, 陶瓷砖产量仍然是广东处于第一位) , 增长19.6%;卫生陶瓷3210万件 (占全国21.0%, 居全国第二位) ;水泥11861万吨 (占全国5.4%, 居全国第六位) , 增长31.5%;大理石板材764.5万平方米 (占全国6.0%, 居全国第四位) , 增长299.6%;建筑涂料79.3万吨 (占全国21.4%, 居全国第二位) , 增长100.3%;玻璃纤维8.1万吨 (占全国2.8%, 居全国第八位) , 增长68.8%。
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 全省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达6000万吨, 广州、佛山、东莞、深圳、中山、珠海、肇庆、惠州等八市的落后水泥产能已全部关闭退出;基本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在32个市县限制淘汰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 陶瓷等产业的落后产能也在加快退出或升级改造。新型干法水泥、优质浮法玻璃、高档陶瓷抛光砖、新型墙体材料等先进产能得到快速发展, 2011年全省水泥生产新型干法比例已达到86.2%, 比2007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到总量40%大幅提高。
⑶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在巩固和提高“佛山建筑陶瓷”、“潮州卫生陶瓷”、“云浮石材”、“南海大沥铝型材”、“开平水口水暖卫浴”、“顺德建筑涂料”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 又培育和涌现出“英德水泥”、“高要建筑五金”、“深圳、东莞玻璃深加工”等国内有名的建材专业镇 (区) 。
⑷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升。
水泥行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成效显著, 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陶瓷行业通过推广节能窑炉、余热利用等技术, 单位产品能耗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玻璃行业积极采用余热发电和余热制冷技术进行余热回收利用, 综合能耗大大降低;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烧结砖, 有效地节约能源。可燃废弃物替代燃料、协同处理生活污泥生产水泥、陶瓷抛光废渣循环利用等技术项目取得成功, 全行业每年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3500万吨, 约占全国建材工业利废量6%, 占全省利废量80%以上。
⑸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水泥产业逐渐形成了粤北、粤东、粤西三大生产基地, 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已占全省92%;建筑陶瓷行业发挥总部基地的优势, 将成套技术、生产基地辐射全国。佛山不少陶瓷企业向具有丰富陶瓷资源的地区转移, 形成了清远、恩平等新兴陶瓷生产基地, 佛山禅城 (清新) 陶瓷产业转移工业园被省政府批准为以陶瓷为主导专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通过产业转移和重新布局, 各种产业集群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 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⑹行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我省已明确将建筑陶瓷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示范产业, 发布了《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提出了发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转型升级要求。由广东制定的中国首个陶瓷价格指数启动试运行, 58家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产品价格信息, 进入中国 (佛山) 陶瓷价格指数系统, 陶瓷价格指数的运行, 确立了我省陶瓷市场的龙头地位。全国建材行业陶瓷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广东, 多个创新性建材行业交流平台建立, 为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佛山、潮州成为首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广东陶瓷国际采购中心分别落户佛山、潮州, 广东水暖卫浴瓷国际采购中心落户开平, 促进我省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
⑺行业法规政策逐步完善。
近年出台与建材行业相关的主要产业政策有:《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广东省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广东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广东省关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行政许可规定》《广州市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通知》《关于做好我省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广东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政策具体提出了建材行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 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对指导全省建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保驾护航作用。相关政策出台, 进一步推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1.2 我省建材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主要表现在企业平均规模小, 生产集中度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 都存在着不合理的状况。
⑵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企业新增产能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
⑶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体制尚需完善。
目前我省建材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管理脱节, 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行业内未得到广泛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得不到全面落实, 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在建材工业面比较窄, 局限于水泥行业方面, 其他行业缺乏促进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政策, 政府在投资、税收政策上缺少支持力度, 而且还受到相关部门利益的制约。
⑷作为国家鼓励做强做大的重要措施之一的企业兼并重组, 在我省未形成态势, 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相对于国际和国内著名大企业, 我省建材工业企业在规模、资本、技术开发能力、产品水平、经营能力都存在明显差距。
2 协会为行业发展所做的工作
省建材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根据我省经济和建材工业发展实际, 在省委、省政府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省经信委、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 在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坚持“服务、协调、维权、自律”的基本宗旨, 竭尽全力为行业谋发展, 在建设和谐、幸福广东的进程中, 奉献行业协会应有的一份力量。
工作突出亮点是:在服务政府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创新、提升;在开展反倾销调查抗辩方面取得突破;在推动实施名牌战略方面卓有成效;在整合大建材产业资源上发挥了联合、引领作用。
省建材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做好政府的服务工作
⑴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 联合广东陶瓷协会, 承担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任务。
2012年, 国家工信部正式委托协会进行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这项政策研究包括:产业目标、产业布局、技术政策、产品结构、辅助配套、行业准入、出口贸易和品牌服务等内容。这项政策的颁布, 与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与陶瓷企业生存发展休戚相关。为做好这一工作, 协会研究制定政策研究的工作方案, 向工信部汇报, 同时也向省主要领导报告, 一方面寻求省里对陶瓷行业的关心和支持, 另一方面希望对研究工作提高有力帮助。在行业中, 除邀请关心行业发展、行业影响力大、对行业贡献大的骨干企业作为共同参与单位, 还邀请行业和宏观经济形势资深专家组成编写委员会, 力求制定的政策符合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能够适应当前宏观形势和未来发展形势。目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协会承担的政策研究基础上, 正式出台了《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准入标准》。
⑵承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 组织全省技能竞赛。
为贯彻落实胡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 加快我省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 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要举办的, 省委省政府确定举办《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 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多次对大赛作了批示, 肖志恒、宋海、佟星等三位副省长同时出任省大赛组委会主任, 肖志恒副省长亲自主持选定竞赛工种, 落实实施方案。省建材协会承办了其中的一项重要比赛—“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工比赛”。这次比赛规格之高、规模之广、时间之长、任务之重是以往任何一次比赛不可比拟的, 省建材协会全力以赴, 出色地完成了省政府委托的重任, 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2012年又一次成功地承办了广东省建材职业技能大赛, 并且增加了“物理检验工竞赛”新项目, 参赛企业也从原来主要以水泥行业为主, 扩大到陶瓷行业参加。
⑶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产业政策, 做好省和地方的产业发展规划, 有效地促进我省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1) 受省经信委委托, 牵头组织编制《广东省建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后改为《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 , 提出了“十二五”期间, 我省建材产业的发展环境、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规划省建材工业区域分布重点和鼓励重点发展的技术和装备目录。《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发布。省建材协会通过组织学习、企业交流、座谈等形式进行多渠道贯彻, 使《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企业也更加明确发展方向。
(2) 起草制订《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战略, 落实关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省建材协会和省陶瓷协会配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制订《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这是我省针对传统产业发布的第一个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有力地推动了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该《方案》已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颁布实施。
(3) 为地方经济发展制订产业规划, 促进区域行业发展。
清远市源潭镇目前是我省第二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为推动源潭镇“绿色陶都”创建和提升发展, 协会组织权威部门, 共同为清远源潭镇编制《清远源潭陶瓷产业发展战略》及《绿色陶都建设工作方案研究》。同时着力推动源潭镇陶瓷行业整治和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目前源潭镇陶瓷行业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陶瓷企业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编制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恩平市沙湖新型建材工业基地是按照实施“双转移”战略的要求, 结合我省资源分布情况建设的新的建筑陶瓷制造基地, 列入了省建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项目, 也是《恩平市工业走廊规划》中纳入的重点项目, 并在《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方案》中重点体现。为进一步加快恩平市沙湖新型建材工业基地的发展, 省建材协会与恩平市人民政府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并编制《恩平市沙湖镇陶瓷产业发展战略报告》和《恩平市沙湖镇陶瓷产业整治升级方案》, 在专家论证中, 得到一致好评。
⑷积极推进淘汰落后, 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十二五”期间, 国家、省和地方对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 协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政策, 全力配合政府、协助企业做好相关工作。
省建材协会积极落实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 大力配合政府加快淘汰落后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沟通信息, 反映问题。
列入省“十二五”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的1880家企业中, 建材行业有482家企业被列入名单中, 占全省的25.6%, 其中78家列为由省直接监管。省建材协会把推动建材企业尤其是重点建材企业的节能工作列入了日常工作的重点, 为确保完成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 配合政府部门和企业推进节能降耗, 协助做好企业能源审计和制定节能规划, 特别是能源考核、能源监察等工作。作为能源消耗大户, 省建材协会派出骨干力量参加国家和省的能源考核或监察工作, 承担了最繁重的任务, 得到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
我省建材行业中, 水泥和陶瓷行业被定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 水泥和玻璃被定为能效对标的试点行业。省建材协会配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 积极推动我省建材行业开展“三能”工作, 在佛山和潮州等地举办座谈会和培训班, 辅导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 协助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通过“三能”建设等有效手段, 帮助企业从收到实际效益的角度来开展节能工作, 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效果。
⑸积极推动标准化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建材行业标准化建设, 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 省建材协会与省建材研究院联合组建省建材行业标准化委会, 更好地提出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 做好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通报、咨询工作, 推进我省建材行业标准的深入贯彻实施。
省建材协会申报成立的省建材装备标准化委会也得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省建材协会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着手组织筹建。
省建材协会积极推进标准建设, 如《陶瓷雕刻砖》《薄型外墙砖》《隔热轻质保温陶瓷砖》《复合改性偏高岭土掺和料》等, 协会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 争取立项, 成为国家、行业、地方或企业标准, 同时协助有关单位加快制订和完善产品标准。参与审定《出口人造石检验方法》《折叠式陶瓷砖自动包装机》《生态机压护坡砖》《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等多项标准的审定, 加快我省建材行业标准的应用。
⑹促进行业自主创新工作。
配合省经信委做好建材企业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协会每年组织10多个企业的2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 如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生产成套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高效大规格陶瓷砖抛光线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全自动高效人造石荒料生产线关键装备与技术研发”、“高效节能辊道窑”, 佛山市科达石材机械有限公司“全自动人造石英板生产整线设备”, 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超宽体低热值燃气节能型辊道窑”, 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宏威陶瓷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隐形光学浮雕装饰技术及光学浮雕幻影釉面砖”、“高清三维胶辊印刷技术及凹凸釉面砖开发”, 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技术与艺术一体化设计系统及仿稀有石材抛釉砖”等等, 这些产品和技术的科技含量和新颖性得到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充分肯定。还受政府委托, 组织行业专家对科技进步项目进行评审和派员参加技改或创新项目评审。这些工作很好地促进企业研发新产品, 走自主创新之路。
每年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和科学技术奖组织评选活动, 推动行业自主创新。省建材协会联合省工业工会等, 积极组织推荐我省建材行业参加“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和“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评审, 2008年至2013年, 我省建材行业共获得全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 共获得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23项, 三等奖21项, 大大鼓舞行业创新积极性, 有力地推进科技进步。特别是获得建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绿色环保节能瓷质板材是我省建材行业多年来第一次获一等奖的项目, 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绿色环保节能瓷质板材改变了国内建筑陶瓷行业高能耗、重污染、高耗材的现状, 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筑陶瓷产业拓展出新的应用领域, 成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的陶瓷行业唯一参展产品, 也是全国入选仅有的4家建材单位之一。
⑺做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
协会协助省经信委, 参加省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产品认定工作。目前, 我省建材行业有近200家获得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其中陶瓷行业近100家企业获得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无论是陶瓷行业企业或者是建材行业企业, 均是获得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最多的行业。另外, 有多家墙体材料、混凝土搅拌站等行业的企业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也是被认定企业最多的行业。
⑻积极推进建材行业的产业转移。
在我省建材行业产业转移中, 省建材协会积极与省相关主管部门和有关地市联系, 并进行实地考察, 探讨产业转移地方和建设建材园区的可行性, 并为转入地和园区建设提供咨询方案, 如佛山禅城 (清新) 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源潭陶瓷工业园, 以及云浮、恩平等地园区的建设, 省建材协会都参与了工作。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到有关园区考察。
⑼做好省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每季度向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省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我省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分析, 作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制订政策的参考材料。
⑽完成“工业志”广东建材篇的组织编写, 每年参与编写“广东省年鉴广东建材产业部分”等。
2.2 围绕行业发展, 认真做好行业各项服务工作
省建材协会围绕我省建材行业不断提高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做强做大,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努力为行业和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⑴加强与国家协会的沟通联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 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孙向远等到广东考察和调研, 协会除了反映我省建材行业运行情况外, 还就国家与省协会之间沟通联动提出了建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广东建材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以及广东省建材协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认为广东省建材协会反映的情况非常实际, 非常贴近于行业现状和企业实际, 提出的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都很有实际性和针对性, 对联合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将整合联合会系统和各地行业协会资源, 加大在消费市场的引领和话语权, 为建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⑵组织全省陶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 积极推动行业清洁生产工作。
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 总结和推广我省陶瓷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快以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 全面推动我省陶瓷行业开展清洁生产, 并供其它行业学习借鉴。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委托, 省建材协会与省经信清洁生产促进中心、广东陶瓷协会和佛山市经济贸易局在佛山联合召开广东省陶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这次现场交流会是近年来我省首次举办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部分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佛山各区相关政府部门、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单位、有关专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共370多人参加了会议。陶瓷行业是我省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 佛山陶瓷行业通过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坚持以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大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培育出一批陶瓷行业的清洁生产典型, 展现出清洁、高效的全新产业形象。佛山陶瓷行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值得在全行业推广, 也可供其他行业学习借鉴。清洁生产已逐步成为陶瓷行业共识, 逐步形成了“政府让我做”到“企业我要做”转变的良好氛围。清洁生产成为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南方日报在专稿中, 充分肯定了广东建陶产业的“清洁”转身, 指出我省陶瓷行业节能减排实现“清洁”转身, 在“清洁”转身的过程中, 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⑶组织院士论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 加快我省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促进节能减排和碳强度下降, 实现建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省建材协会联合广东陶瓷协会、华南理工大学在佛山举办“中国建材工业的生态化”院士论坛, 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作专题讲座。徐院士从水泥、玻璃、陶瓷、墙体等建筑材料的工艺变革、技术创新、跨行业交流融合、节能减排和低碳化趋势、途径等方面, 阐述了建材工业的生态化发展。生态建材工业的关键内涵在于, 现有的生产工艺必须发生革命性进步, 以大幅度节能减排;坚持开发新型高性能低碳的生态建材产品;建材永远是中间产品, 只有建筑物才是最终产品, 因而生态建筑材料与低碳建造技术有机结合尤为重要;面对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和亚洲的崛起, 建材工业必须与时俱进, 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院士论坛给我省建材工业的发展, 明确了方向, 带来了启示。
⑷积极推动我省建材行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省建材协会在我省建材行业中积极推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通过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辅导, 增强创名牌名标的动力, 做好创名牌名标的基础, 取得了显著成效, 使我省建材行业名牌带动迈上新台阶。
(1) 积极做好省名牌评价工作。首先做好建材行业进入省名牌评价目录推荐工作, 经过协会主动争取和推荐, 列入近年省名牌产品评价目录的包括传统水泥、玻璃、陶瓷、石材等各类传统产品和装备, 也包括铝合金建筑型材、铝塑复合板、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镀锌复合钢管、混凝土外加剂, 以及新型建材等各类产品, 几乎覆盖整个建材行业所有产品, 是进入省名牌评价产品目录数量最多的行业, 为建材行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赢得先机。其次召开省名牌评价工作辅导会, 邀请省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的相关领导和专家讲解名牌产品评价的有关政策、申报有关程序和注意事项, 帮助我省建材企业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准备工作。同时派出多名人员参加省名牌产品的专业评价, 积极做好广东省名牌产品建材专业评价工作。至今, 我省建材行业共有200多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
(2) 做好省著名商标的推荐工作。省著名商标的认定, 使企业更好地保护利益, 树立形象, 扩大影响, 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建材行业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 越来越多的建材企业进一步加深对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省著名商标认定工作中, 省建材协会积极配合省工商局, 发挥熟悉行业的优势, 做好桥梁和服务, 开展宣传、发动、推荐工作, 有效地推动该项工作的进行。受省工商局的委托, 协会为申报省著名商标企业出具行业推荐评价意见, 并按照《广东省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方案》《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 对申报省著名商标的陶瓷行业企业进行评价、推荐。至今, 我省建材行业共有300多个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认定。同时, 还协助省工商主管部门开展洋品牌的调研工作, 对多个陶瓷企业进行现场考察, 召开座谈会, 讨论研究本土品牌如何更好建立、树立。此外, 广东省建材行业还有近50个商标获“中国弛名商标”称号。
⑸规范行业市场经营秩序。
(1) 举办广东省陶瓷上游供应企业研讨会。随着各种原材料的价格涨幅持续飞涨, 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国家各项节能环保政策的出台, 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又给机械、化工、窑炉等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贯彻落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帮助陶瓷机械、化工、窑炉等上游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化解成本压力, 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把品牌做强做大, 探索陶瓷供应企业与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成为行业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之路, 从2010年开始, 省建材协会和广东陶瓷协会每年组织召开“广东省陶瓷上游供应企业研讨会”, 促进行业交流和发展。
(2) 举办广东省建材行业自律暨诚信公约签约活动, 规范我省建材市场经营秩序, 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行业自律水平, 规范行业内部竞争秩序。
(3) 开展建材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经过省建材协会大力推荐, 我省有22家企业成为首批全国建材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企业, 提高了我省建材行业的公信力, 扩大了我省建材行业的影响。
⑹做好全国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的推荐工作。
2012年, 省建材协会积极响应人事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安排, 联合省人事厅组织在全省开展评选推荐第二届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工作, 在省陶瓷协会、省水泥协会、省玻璃协会、省墙材协会、广州市建材协会等的大力支持配合下, 很好地完成了评选推荐工作。同时, 省建材协会利用我省是建材大省的地位影响, 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争取到我省更多的名额, 使我省建材行业多人次获全国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殊荣, 是全国获得荣誉较多的省份之一。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等2个单位作为“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 赵思源、萧华等11位同志为“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 陈环获得“全国建材行业先进个人”称号, 在北京受到隆重的表彰。这是我省建材界的骄傲, 也是国家对广东建材所作贡献和取得成绩的肯定。
⑺推进企业之间交流。
建材行业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传统产业, 在矿业+窑业的共性下, 各个行业之间又有本行业特点。为此省建材协会精心组织安排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取长补短。
喷雾塔的粉尘处理和原料均化处理是陶瓷行业存在的一大问题。布袋收尘方法和原料均化处理在水泥行业应用相当成熟成功, 省建材协会组织陶瓷企业到水泥企业交流学习, 交流收尘处理经验, 尝试在陶瓷行业中应用在水泥行业中成功的布袋收尘方法, 减少污染物排放;学习原料均化处理, 为建筑陶瓷干法制粉提供经验。
陶瓷行业在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品牌打造、营销管理方面成绩突出, 人造石生产过程中废石、废玻璃等的循环利用非常成功, 在省建材行业协会安排下, 水泥企业也派人到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行业、企业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和借鉴, 加快推动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⑻促进行业产学研结合。
协会积极推进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协会大力推动下, 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天弼陶瓷有限公司, 共建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创新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 有利于实现教学研究和企业技术运用双赢的目标, 是贯彻落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体现。
⑼搭建贸易交流平台。
为协助我省建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快广东建材行业的国际化步伐, 省建材协会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广州联合举办“中印建材贸易洽谈会”暨“印度国际建筑建材博览会”新闻发布及咨询会, 有利地推动我省建材企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促销费的工作部署, 深入开拓省外市场, 深化广货全国行, 省建材协会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西部建材航母港推介会”, 省建材料协会还与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促进我省建材生产企业走出家门, 到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投资兴业, 并为我省建材生产企业及经营商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⑽做好省建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我省建材行业情况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这些报告已被广东房地产蓝皮书采用, 作为房地产也的市场分析依据之一。同时, 这些信息寄送到企业, 作为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和发展预测参考。
⑾组建省防水材料行业协会和筹备组建外加剂行业协会。
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以及防水材料企业的意愿, 省建材协会积极推动和帮助筹建省防水材料行业协会, 省建材协会由会长和秘书长亲自指导和组织, 协调各方关系, 抽出骨干力量负责筹建, 联系、沟通企业和主管部门, 使省防水材料行业协会顺利成立。省外加剂行业协会也由省建材协会牵头推动, 正在筹备组建中。
2.3 做好出口预警, 应对反倾销调查, 开展行业自律协调工作
⑴组织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工作。
2009年底, 泰国对我瓷砖进行反倾销调查。经与省外经贸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多次研究, 省建材协会联合广东陶瓷协会承担开展泰国对我瓷砖反倾销案无损害抗辩工作, 积极发挥全国公平贸易工作基层工作试点单位的作用, 协调企业自律, 维护行业共同利益。抗辩联盟有力的无损害抗辩, 对泰国调查当局形成压力, 迫使其在对抽样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和计算中, 更多注意中方的立场, 同时也大大增加其裁决的困难。泰国调查当局终裁认定存在损害, 可认为更多的是平衡利益的结果。该案例是我省由行业协会首例正式成功提起的无损害抗辩, 得到企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协会认真总结本次无损害抗辩的工作体会, 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⑵做好建材产品的出口情况分析以及预警预报监测。
我省是出口大省, 我省建材产品出口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是建筑陶瓷出口占全国的70%以上。由于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上的优势, 引致众多国家针对我国的反倾销, 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我省。因此, 省建材协会在较早时就关注和介入产品出口相关信息工作, 采取有效办法预报和监测建材产品的出口情况, 通过特刊形式通报相关信息, 使企业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动向, 采取积极措施应对,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4 加强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
⑴积极向省政府建言献策, 建议利用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消纳城市污泥、垃圾。鉴于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 利用水泥厂处理工业废料和污泥的工作严重滞后,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北京、上海、重庆等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中心城市斥巨资兴建污水处理厂, 产生的污泥苦于寻找处置办法。因此, 建议在珠三角地区及粤北、粤东、粤西临近省属城市的地区, 应适当建设以工业废弃物做原燃材料或以消纳城市污泥、垃圾为目的的新型干法窑水泥项目, 充分发挥水泥产业在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为此, 协会向黄华华省长写报告, 提出《关于加快建设无害化处理市政污泥的环保水泥产业的建议》。该意见得到省长重视, 并由省长批复具体部门研究办理。使水泥协同处理城市生活污泥和垃圾有了一个很好开始。
⑵推荐国际采购中心认定。省建材协会根据行业和地区优势, 积极向省推荐佛山陶瓷、潮州陶瓷、开平卫浴申请认定广东国际采购中心的认定, 经过协会的努力和地方的积极争取, 三个单位得到通过, 被认定为广东陶瓷国际采购中心, 进一步提高我省建材行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有力促进我省建材行业的扩大出口。
⑶积极推动广东大型系列招商活动 (国内知名民企) 签约项目, 经过协会大力推荐, 佛山、江门、河源等市的水泥、玻璃、陶瓷行业项目, 得到省有关部门的认可, 列入省招商活动签约项目。
⑷为配合我省生态设计周活动, 扩大我省建材行业的影响, 协会推荐了符合生态设计理念的建材行业成功案例和经验做法, 越堡水泥生态生产线、蒙娜丽莎“前沿低碳建材———轻质新型建材”和潮洲陶瓷二厂“高性能隔热保温陶瓷外墙砖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等示范案例, 在大会上作介绍或大会纳入经验交流资料。
⑸协会在省外经贸厅征求与英方在陶瓷业开展合作意见时, 提出了加强与英国陶瓷产业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加快我省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进一步提高我省陶瓷产业竞争力。并就如何进行合作提出具体建议, 为以后扩大交流合作打下基础。
⑹推荐申报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发挥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推动我省传统产业率先实现转型升级,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开展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经过协会积极发动和推荐, 我省建材行业有多家企业被认定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和龙头企业。
2.5 加强自身建设, 规范工作机制
⑴逐步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
省建材协会认真做好协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不断健全机构建设,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制订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财务及印章管理制度》《法定代表人述职制度》等制度, 并经民主程序通过及向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同时, 不断完善协会内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职工培训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办法》《职工费用报销制度》等等。
⑵通过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验收, 促进协会跃上新水平。
省建材协会在2010年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中, 高度重视, 全力以赴, 对照广东省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指标, 按照依法办会、规范运作、能力建设、发挥作用和社会评价五个方面内容检查落实, 取得显著成效, 得到了评估组的一致充分肯定, 最终获得首批AAAAA行业协会称号。
⑶加强培训, 提高协会工作能力。
协会根据工作需要, 按计划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秘书处中有超过半数工作人员先后参加了协会上岗培训、能源工作培训、物价分析员培训等, 进一步提高了协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协会也被评为省先进雇主组织。
⑷加强党组织建设。
省建材协会在民间组织党工委的指导下, 在我省社团组织中第一个建立起党支部。省建材协会党支部以“协会+支部”的模式,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强化了协会党支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 明确了党支部和协会在党员管理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了党员管理工作机制。另一方面, 注重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努力把协会党支部建设成为协会管理工作中最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核心。
在广东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中, 协会党支部被授予广东省社会组织“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党支部书记陈环同志被授予广东省社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 省社会组织党工委还增补我协会党支部书记陈环同志为省社会组织纪工委委员。
3 当前建材行业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3.1 2013年1~9月我省建材行业经济情况
今年1~9月, 我省建材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新开工项目增加,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营收增速平稳, 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继续提升。
3.1.1 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⑴生产销售持续快速增长。
2013年1~9月, 全省建材完成工业增加值709.9亿元, 同比增长11.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76.0亿元, 同比增长20.9%。其中, 水泥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02.2亿元, 增长11.1%;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81.5亿元, 增长24.7%;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25.9亿元, 同比增长21.4%。
⑵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1~9月, 广东省建材行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中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产量的增速有所放缓。
⑶出口有所下滑。
据广州海关统计数据, 1~9月, 我省陶瓷产品出口总量为989.4万吨, 出口额41.4亿美元, 同比分别下降7.4%和2.3%。其中, 建筑陶瓷出口897.8万吨, 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下降4.3%和2.6%;卫生陶瓷出口18.1万吨, 出口额2.1亿美元, 同比下降31.1%和7.0%。
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1~9月, 全省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22.4%, 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16.3个百分点。其中, 水泥制造行业投资增加16.6%,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7个百分点;因产能过剩, 我省平板玻璃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同期下降37.4%, 今年以来, 受加快城镇化政策的影响, 平板玻璃制造行业生产企业新线投产和冷修生产线投产增多, 投资增长57.4%;建筑陶瓷行业投资去年同期下降14.6%, 今年1~9月增长14.2%, 主要是节能减排、环保设施等技术改造投入加大;卫生陶瓷行业投资下降45.3%。
⑸企业利润快速提升。
1~9月, 我省建材工业完成利润总额109.0亿元, 同比增长57.9%, (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3.6%, 去年上半年, 因大宗产品价格走低, 全行业经济效益下滑) , 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其中, 水泥制造行业完成利润总额13.8亿元, 增长41.6%, 1~7月利润下滑的局面得到扭转;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完成利润总额11.3亿元, 同比增长186.3% (去年同期亏损2.5亿元)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完成利润总额47.8亿元, 同比增长42.0%。
⑹建材产品价格有所回升。
三季度, 我省建材市场平均价格环比 (与2013年二季度比) 上升4.3%。
1~5月, 全省水泥价格下跌幅度较大, 影响水泥企业盈利, 5月下旬, 市场需求有所好转, 价格企稳回升。自5月底以来, 水泥价格已经连续多次上涨, 如加上10月上旬上调30元/吨, 累计涨幅超过50%。
上半年, 全省平板玻璃市场价格涨跌反复, 6月份市场销售整体略有好转, 价格止跌回升, 9月份玻璃原片价格延续稳中小涨局面。
受市场回暖影响, 我省建筑卫生陶瓷一季度价格回升, 佛山陶瓷价格指数3月底总指数107.2, 环比增长3.7%, 同比增长4.6%;6月下旬销售转入淡季, 价格有所回落, 9月底总指数100.9, 环比下降0.3%, 同比上涨0.6%。
我省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平均出口单价较上年同期增长3.3%, 其中, 建筑陶瓷出口单价同比上涨1.8%, 卫生陶瓷同比上涨35.0%。
预计, 2013年我省建材工业将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全年利润总额增速接近20%, 全年出口增长10%左右。
3.1.2 行业运行特点
⑴能源管理进入准强制性阶段。
2012年年底, 省经信委等四部门发布《广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试点名单 (第一批) 》, 水泥、陶瓷行业列入了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试点行业, 华润水泥、珠江水泥、塔牌集团、江门海螺水泥、江门华尔润玻璃、江门益胜浮法玻璃、蒙娜丽莎新型建材、新明珠陶瓷等建材企业列入第一批试点企业。水泥、玻璃行业列入了省能效对标建设工作试点行业。我省建材行业的能源管理已经进入准强制性阶段, 三能建设加快推进, 节能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上半年, 吨水泥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2%。陶瓷企业推广通过宽体窑技术进行装备升级, 大大提升行业节能降耗水平。
⑵环境压力加强。
按省环保厅降氮脱硝实施方案要求, 我省水泥行业降氮脱硝工作全面推进。在大环境下, 水泥、玻璃、陶瓷行业加大投入升级改造, 治理污染物排放, 削减排放总量, 运营成本增加不可避免, 甚至因环保不过关而被勒令停产整顿带来生存风险。政府职能部门除了要加大环保监察力度, 希望有更多的鼓励、扶持政策。对于陶瓷行业来说, 在全国范围内目前还未找到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降氮脱硝问题, 要马上执行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有相当大的难度。
⑶产能过剩矛盾仍然突出。
尽管淘汰落后力度持续加大, 由于前几年快速增长形成的产能规模较大, 产能过剩矛盾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受加快城镇化政策的影响, 平板玻璃制造行业生产企业新线投产和冷修生产线投产增多, 形成新增产能。建筑卫生陶瓷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又带来了一些企业投资过热, 将引发新的产能冲击。
不少陶瓷品牌企业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创新, 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一些走中低端路线的企业, 在市场有所回暖的环境下, 通过低成本、低价格策略, 以数量取胜, 令一些高端品牌企业也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省建材协会、广东陶瓷协会承担课题研究的首部国家建筑卫生陶瓷准入标准, 旨在引导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 推进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转向追求讲质量、讲效益的发展。这一准入标准刚刚颁布实施, 通过严控新增产能, 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引导行业实现质量、效益的增长。
⑷出口形势严峻。
7月上旬, 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外贸秘书处发布公告, 决定对原产自中国的瓷砖进行反倾销调查, 对我省建陶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内相关协会、企业正在采取措施应对。出口企业低成本竞争的状况没有大的改观, 建材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动等因素, 加大了建材企业出口难度。
刚结束的第114届广交会建材整体成交下滑, 未来几个月建材出口仍将面临国际市场进口需求明显不足的严峻考验。要继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开拓, 提高我省建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面对反倾销等技术壁垒, 要更多地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抱团应对, 坚定国际化的步伐, 希望政府加大这些方面的扶持力度。
3.2 我省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⑴建材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从宏观环境来看, 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一是产业链不断延伸, 各种材质、各种性能和功能的建材新产品不断涌现;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更加突出体现健康、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国际环境对我国建材行业发展仍然比较有利, 国际市场建材需求不断扩大, 特别是中东、非洲建材市场前景广阔, 这对我们更好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快发展国内建材业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从国内环境来看, 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存在, 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各种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党的十八大已经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提出了工业化基本实现, 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的“新四化”建设, 特别是城镇化建设将为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预测, 未来2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平稳的增长速度, 必将对建材产品产生持续的拉动。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双管齐下。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要稳定政策稳住增速, 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意味着将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 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还意味着保持适当的赤字规模, 有利于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的投资支出。
但必须注意的是,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恢复和调整期, 总体还处于低迷状态, 再度出现动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挑战。同时,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面临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有所下降。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 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深层次的攻坚阶段。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 另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 产能过剩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节能减排环保的要求要成为硬杠杠。这就意味我们面对着更高的目标, 必须以更高的能力和水平自我鞭策。
⑵建材行业发展趋势。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建材行业平稳快速发展与提升质量效益的关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结构失衡和效能问题仍十分突出, 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长期难以为继;制造业过渡依赖国际市场, 以及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供给不足, 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建材行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新型工业化进程将带动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工业将向信息化、可持续化、精度加工和技术集约化方向发展, 从以消耗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为主要支撑的生产方式向以精度加工产业和信息化产业为主导转移, 建材行业将从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制品生产为主转变。
建材行业经济增长对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减轻。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 由此带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烟尘、温室气体等排放总量的进一步增加, 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和环境质量控制日益加强的背景下, 在建设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下, 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压力, 实施节能减排 (包括碳减排) , 实现绿色发展, 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建材行业准入门槛, 控制产能增长力度加强。建材行业传统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的行业准入标准已经出台, 包括对产品、技术、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进行限制, 并对存量企业限期达到准入条件, 未能达到的由国家工信部定期公布企业或生产线名单。这个政策正在逐步加强, 将成为建材行业淘汰落后、控制总产能比较有力的政策效应手段。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优势企业将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 建材行业必须依托和依靠优势企业, 推动高附加值、低能耗、深加工制品业的发展,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开拓新材料, 才能增加新的增长点,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调整。
绿色发展将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主题。适应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需要, 建材行业必须全面纳入以节能、减排、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态化发展轨道, 实施碳减排和清洁生产, 发展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将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轴心和立足的支撑点。
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建材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实施国际化战略将成为建材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市场占有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重要途径。建材行业的国际化将由主要以原材料产品输出和单一的工程承包为主转向以技术、装备、工程、服务、资本、经营输出多方位、科工贸一体化的格局转变, 实现产能转移、化解过剩产能, 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影响力。
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建材行业的重要模式。虽然电子商务应用已有多年, 但由于建材产品大多数属于半成品、使用量大、需要后续跟踪服务等特性, 以及与代理经销商在品牌、价格、利益方面的冲突等原因, 电子商务在建材行业的应用没有得到充分使用。随着生产制造技术的成熟、透明, 以及B2C和B2B营销模式尝试, 电子商务在建材行业将有一个新的发展。
传统建材产品需求增长转折期有可能在十年左右时间出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处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大规模建设阶段, 对传统建材产品的绝对需求量还会持续, 大约在2020年前后将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转折期。因此, 在传统建材产能过剩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 总体上其绝对量仍然会有一定的增长, 只是增幅会逐年降低。这段时间既是建材行业产业升级调整结构的关键时期和过渡时期, 又是开拓发展新兴产业、新材料, 为需求增长转折做好充分准备的关键时期。
⑶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建材行业技术装备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行业规模和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产品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国际化程度有所提升。
信息科学和技术在经济社会中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的先进制造技术, 将为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巨大的驱动力。新能源技术和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技术为建材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空间。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将为建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建材产品带来需求稳步增长的市场机遇。“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的稳步推进将拉动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为建材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发达国家以及世界顶级的建材企业拥有的技术、信息、管理和品牌的优势,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信息的一体化, 未来的竞争主要在高科技领域, 在附加值层面, 在自主创新水平高低上较量, 将对国内建材企业的综合能力构成严峻挑战。
建材行业整体上尚处于基本依靠投资拉动, 依赖资源、能源、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驱动的发展阶段, 传统建材产品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 改变生产方式, 增加新产品, 将是建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建材行业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必须服从建筑工业化、现代化和节能绿色的要求, 实现绿色发展、多功能化和高品质, 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健康兼具多种功能的高品质建材产品, 将是对目前产品种类少、功能单一且能耗高排放量大的建材行业艰巨的挑战。
建材行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先进技术替代落后技术, 加快加工制品业发展, 提高生产集中度,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新材料发展, 降低能耗强度, 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发展建材节能环保新产业, 提高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资源能源效能效率, 优化存量, 挖掘潜能, 拓展与延伸产业发展新空间的挑战, 在全球配置资源,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是行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3.3 我省建材行业明年形势的展望
建材行业是与固定资产投资, 特别是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投资拉动型产业。国民经济增速、内需的变化对建材影响较大, 建筑卫生陶瓷等出口占较大比重的产业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明年建材需求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
建材工业属投资拉动型的产业, 建材产品需求增长的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变化密切相关。十八大报告提出, 今后一个时期,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 仍需要合理的投资作支撑, 要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实施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建材产品的需求增长将稳定。
⑵房地产投资的变化。
建筑业是建材产品的主要市场, 60%以上的建材产品用于房地产业。房地产投资的变化是影响建材市场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年来, 国家在房地产调控方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将对建材工业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市场形势较为严峻。但另一方面,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土地新政,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其核心思想是集体土地的入市流通, 这又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期内充满期待, 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发展保持较高的活跃度。
⑶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目前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低迷状态, 存在诸多不稳定性, 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加上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有所下降, 我省建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出口增幅难于出现突破。同时诸多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使得中国建材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前堵后追”的国际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 预计明年建材市场需求将会维持现状, 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另外, 在产能过剩、库存量增加和需求增长缓慢的因素影响下, 我省建材产品价格趋稳回升预期将受到压制。因此, 我省建材行业运行呈审慎乐观态势。
3.4 相应对策和建议
3.4.1 把握好当前建材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我省建材行业发展, 要及时掌握建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目前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⑴把握好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度, 着力于供给侧的管理。
当前政府加强对行业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 工信部已明确在分布了水泥和玻璃行业的准入标准后, 将会同各级政府加强对执行标准的日常管理工作, 及时公布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和生产线名单, 迫使落后产能和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退出市场。中国建材联合会公布了“建材行业遏制新建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实施方案”, 拟实施六个方面的对策, 有具体的工作部署与措施。行业要发挥自律体系的运作, 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玻璃近年来已开始形成行业自律的氛围,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时安排、分配、承担产出的责任, 收到了较好的市场调控效果, 特别在区域市场上的效果十分明显。从水泥与玻璃的行业集中度上看, 完全有可能把这方面做好。
⑵把握推进建材行业技术进步提升建材产品质量、成本、环保适应能力的有利时机。
建材行业发展是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 因此, 建材行业要围绕技术、经济效益和资源效能领先核心, 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转型升级, 采用当代和未来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推进利废环保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推进建材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的融合, 发展建材节能环保新产业, 将节能环保产业中的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品应用于建材行业发展之中, 进而更好地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运用于市场和建材行业的环境治理之中。
⑶把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步伐, 着力扩大新型环保的建材市场需求。
我国对建筑节能的推动已明确了一系列工作目标和部署, 在十二五期间是新建一批改造一批,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力争到2015年,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到2020年,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这对建材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良好环境。以建筑玻璃为例, 目前普通建筑中, 玻璃门窗的热能传导消耗占建筑能耗40%以上, 绿色节能建筑首要的是把其改为低传热的中空玻璃、Low-E玻璃。目前据专家评估, 全国仅有5%左右的建筑使用中空玻璃。目前, 绿色建材标准和评价体系也正式启动, 正着手编制产品目录。这些形势表明, 我国推动绿色建材正处在提速阶段, 阶段性的绿色建材市场增长指日可待。
⑷把握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步伐, 提高产业集中度。
充分利用产能过剩和政府加大淘汰落后力度的有利时机, 以市场化和有针对性引导行业发展相结合的办法, 通过兼并重组, 实现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推进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做强做大, 促进企业集团化、国际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
⑸把握“新四化”稳步推进对建材行业市场空间拉动作用。
“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 新型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推进, 将带动城镇全社会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大规模, 对建材产品将产生持续的市场需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房地产开发将逐步转战二、三线城市, 同时, 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 农村市场是个较大的潜力市场。建材企业产品销售也应随时而动、随市而移, 注意发展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
3.4.2 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工业转型升级基本要求: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提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 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材工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材产品, 以及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大力推广窑炉余热利用、水泥粉磨节电和浮法玻璃全氧燃烧等节能技术, 加强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和大气汞的治理。按等量置换原则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 到2015年基本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超过90%。重点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线建设;加大非金属矿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减量化工程, 开发建筑陶瓷干法生产技术及装备;建立与电力、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 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分别达到35%、75%以上。
我省建材产业中, 建筑陶瓷行业在已经定为省里转型升级的重点行业, 制订了《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提出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案, 并在行业和地方中推进落实。其他行业也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 按照国家和省工业主管部门工作安排和部署, 切实加快做好行业转型升级, 促进我省建材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⑴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按照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 建材行业必须采用当代和未来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转型升级。
水泥行业:
开发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新技术;
开发新型低碳水泥生产技术;
开发水泥生产先进节能减排技术;
开发水泥窑协同处置成套技术与装备;
开发重大工程建设用特种水泥。
平板玻璃行业:
开发平板玻璃节能窑炉新技术;
开发玻璃熔窑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和余热发电一体化技术;
开发Low-E、TCO等新型、特种功能玻璃技术和成套装备。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
开发陶瓷墙地砖新型干法制粉工艺及成套装备技术;
开发卫生陶瓷自动化生产技术及成套装备;
建筑卫生陶瓷设计和制造实现世界知名品牌的突破;
建筑陶瓷砖薄型化、卫生陶瓷洁具轻量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开发低品位原料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
形成一批节能墙体主导材料体系, 重点突破承重、保温、防水和装饰一体化外墙板工业化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
实现建筑外围护结构用安全、环保、高性能、经济适用的保温材料规模化生产, 适应建筑工业化需求。
⑵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行业面临节能与环保的压力是史上空前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象征, 节能减排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之一。作为工业系统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的建材行业, 必须加快推进与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建材的三大传统产业都离不开对资源和能源的高度依赖。以吨作为计量单位是这个行业的最小单位。行业各产业大量利用是天然无机矿物资源, 量大, 以万吨亿吨计算, 随着我国整体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加强, 保持原有的对矿物资源依赖的空间正在受到压缩, 或是以保持环保的代价, 支付更高的成本来获取。行业主要的能源消耗是电力或煤炭, 与其他行业相比占比较大 (电力、钢铁、建材为三大能耗高的产业) , 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水平仍是欧美日国家的3~5倍水平的状况下, 国家已把如何降低能耗作为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 甚至是推高到考核地方政府一票否决的重要工作来对待。我省在“十二五”时期承担的任务更为艰巨, 全国节能目标是16%, 我省节能任务是18%, 我省工业节能任务更是达到20%之重。作为能耗大户, 建材行业首当其冲是我省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建材企业是各地各级政府节能的重点单位。
传统建材企业的产品制造都离不开窑炉, 工艺过程产生与排放废气、废水, 都是难以避免的。尽管目前企业都有相当的治理“三废”的设备与措施, 但仍难满足社会对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作为氮氧化物排放的重点行业,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成为关注的焦点, 环保部正修订排放新标准, 一些地方还将对辖区内水泥企业的氮氧化物排放实行比现有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限制。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提出了远严于原来执行的排放标准。
我省建材行业主要行业已经被定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 水泥和玻璃还被定为能效对标的试点行业。因此, 全省建材行业企业应该把节能减排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对待,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加强开展“三能”工作, 争取成为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和企业能效“领跑者”行动。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水泥窑协同处置、替代燃料应用、窑炉脱硫脱硝除尘等工程示范, 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氮氧化物减排、协同处置废弃物和替代燃料应用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 以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为重点, 加强清洁生产审核, 组织编制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研究建立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制度, 发布工业企业生态评价设计实施指南;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污染物减排, 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 促进资源节约, 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减少污染物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⑶着力延伸产业链。
建材行业生产的产品价值不仅要在本产品上体现, 而且还要利用产业链延伸形成更大的价值, 尽可能形成两头延伸和与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联手合作。有条件的产业、企业、产品应该充分延长产业链, 发挥资源效率和边际效率优势, 降低企业扩资成本, 增加资源附加值, 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同等量的资产、资本发挥更大的效应。
水泥行业:根据与预拌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房屋配套制品件、建筑骨料等相关产业在客户、市场、矿产资源、生产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的特点, 引导和支持优势水泥企业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建筑骨料、预拌混凝土、水泥制品、房屋建筑配件等相关领域, 引导水泥企业走产业链一条龙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工业发展模式。
玻璃行业:适应高效节能、绿色低碳和隔音防火建筑的发展要求, 与相关产业协同, 形成为现代建筑提供玻璃作为最佳外围护结构材料之一的围护体系, 推进玻璃产品的市场应用, 特别要在扩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程上的大规模应用。努力突破制约我国平板显示器产业发展瓶颈, 实现以TFT—LCD显示玻璃基板为重点的高世代平板显示面板玻璃的全面国产化, 打破基础材料受制于国外的局面, 实现我国平板显示器生产大国转向强国。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提升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 依靠大型企业的研发实力, 以及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开发高品质的产品, 以高附加值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实现内部专业分工, 总体协调, 多元化发展;建立产业联盟, 由陶瓷制造企业、五金配件企业、建设设计单位共同成立产业联盟, 组成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投入研发、共担利益风险的产业链体系。
新型建筑材料行业:根据建筑工业化、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 以满足建筑物各类功能需要的新型墙体材料围护材料、隔断材料为主, 形成原材料产品、加工生产技术、集成加工复合制品 (生产各类复合建筑部品) 、配送运输、安装施工、建筑物功能检验等完整的生产加工制品业产业链, 以增加功能和附加值。
3.4.3 加快企业联合重组,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整合内部资源, 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之路, 龙头企业按市场规则通过收购、参股、兼并、重组, 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联合重组, 扩大生产规模和集中度, 培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形成一批知名、行业领先的优势企业。
建材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建材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所在。近年来我省建材大企业集团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建材落后小企业居多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转变, 建材主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仍然很低, 在行业发展中难以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对行业发展的引导作用。虽然目前行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 但这也正是推进建材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良好时机。因此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建材大企业集团的支持培育力度。除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外, 建议在金融政策方面给予建材大企业集团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如对于省重点支持的建材大企业集团开展并购重组的过程中, 给予信贷、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以促进大企业集团成长, 提高建材产业集中度, 增强竞争能力。
3.4.4 推进创新发展, 提升竞争实力
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建材行业所有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 依靠总量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没有多少空间的形势下, 依靠技术创新的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行业的发展, 经济效益的增长快慢将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水平。
我省建材行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 攻克共性及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依托院所和骨干企业, 整合资源, 建设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推动建立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鼓励和扶持力度,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升级改造。促进行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附加值, 不断提高行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 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发展节能型和环保型新产品, 生产市场急需的和短缺的产品, 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5 企业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困难
我省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政府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企业应坚持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 加大研发力度, 开展技术、产品的创新, 增加产品附加值;坚持质量第一, 不因市场恶化、客户变相压价而降低产品质量, 要以稳定优良品质赢得客户信赖;加大开拓市场力度, 挖掘潜力市场, 完善国内营销网络, 增加销售终端, 注重市场细分化、多元化;出口型企业, 加大内销, 实行出口和内销并重;挖掘内部潜力 (资源、能源、员工等方面) ,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程序, 提升经营、管理、营销水平,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综合抗风险能力;积极向政府反映企业和行业存在的问题, 争取有利政策和发展环境。
3.4.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⑴协会要把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行业发展和满足企业的共性需求方面, 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成为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行为、协助企业配置资源、提供共性服务的“服务者”, 成为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正当利益、协助政府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的“协调者”, 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
⑵协会主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 取得对行业协会的支持, 协调行业内外资源, 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继续做好对政府、对企业的“双向”服务, 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⑶进一步推进我省建材行业协会体系建设。我省建材行业各协会要转变观念, 建立新型协会组织, 把提升服务能力、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各协会要加强联合, 在合作中增强实力, 形成我省建材行业的合力, 建设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具有协调、服务行业能力和凝聚力的行业协会体系, 有效为行业发展服务。
3.旅游行业协会总结报告 篇三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行业;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运用,“互联网+”战略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产业需要依托大量信息,是最早导入互联网技术的行业。旅游OTA(在线旅游服务商)的发展,对原有的旅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尝试通过转型中旅游企业的矛盾分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旅游的内涵
“互联网+”旅游就是将网络技术和旅游行业全面融合,将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以及服务理念全面运用到旅游产业中,转变以旅游企业为中心的产销分离格局,变成以旅游者为中心的产销一体化格局。将大数据和云计算构成的基础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多重网络技术的融合传输到用户个人电脑、手机等移动端,让旅游者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进行旅游产品生产与创造。
二、行业转型中的问题
1.旅游者旅游观念的转变。传统旅行社通过提供大量标准化旅游产品,赚取旅游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收益。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必须按照旅行社制订的旅游计划进行游览活动,也就是所谓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在某种程度上,旅行社的旅游产品限制了旅游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信息技术相对滞后的时期,这种旅游方式能够很好满足全民旅游的愿望,但是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追求自由的愿望。而“互联网+”旅游的模式正好迎合了当下居民收入增加、文化素质提高对旅游的旺盛需求,满足了旅游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进行旅游的愿望。同时,互联网上海量的旅游出行游记、照片、视频也不断改变着人们对旅游的理解,旅游者从“走马观花,求多求全”式旅游,转变为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和旅游感受。因此,旅游者在选择出行方式上就会相对愿意选择一些特别的旅游产品或者自由度较高的旅游产品。
2.旅行社經营模式的转变。旅游者旅游观念转变的后果是,旅行社固定的旅游线路产品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通过OTA自由组合旅游产品,旅行社的经营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国家对公费旅游政策的出台导致旅游行业众多订单减少,旅行社经营利润下滑,再加上日益增加的房租和人力资源成本,使得旅行社不得不考虑转变运营模式,给旅行社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
3.旅游电商间的激烈竞争。旅游电商的出现虽然改变了旅游产业的运营模式,但电商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再加上BAT的进入,旅游电商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并购以及资本运作带来的恶性竞争也将成为阻碍旅游电商发展的问题。另外,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新的平台取代旧的平台,新的客户端取代旧的客户端,技术开发成本高昂,这些都是旅游电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1.旅行社改变运营模式。要想改变旅行社的被动局面,就得改变旅行社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地位。旅行社一方面可以考虑导入OTA的运营模式,建立线上、线下联合运营的模式对抗OTA,但是网站建设及维护以及后备人才培养都需投入大量的运营资金,只有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才能实现转型,例如港中旅的芒果网和中青旅的遨游网。而更多的中小型旅行社可以着手新商品开发上,依托多年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经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或者转变运营模式开拓旅游行业的蓝海,例如旅行社依托新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线路;还可以接受一些非常规路线或者旅游产品的设计为客户定制产品。一部分旅行社将目光放在了既有客户维护上,针对多年积累的客户群做深层次的需求调研,定制贴合固定客户需求的产品。只有这样,旅行社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2.旅游电商进一步细分市场。旅游电商虽然能够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但是旅游电商之间竞争激烈,电商企业并购频繁,且网络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导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抢占中,一旦失去资本运作的介入,旅游电商企业发展岌岌可危。因此,旅游电商企业只有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分析旅游者的需求,以智能计算的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便利、多元的旅游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
四、总结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变得更加贴近旅游者,为旅游者带来便利,同时行业转型也带来了旅游发展趋势的变化。旅游教育部门只有敏锐地感知旅游行业的变化,即分析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状态,才能更好地改进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合旅游企业发展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4.县旅游行业调研报告 篇四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破解我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我县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实现“旅游兴县”目标。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监督工作计划,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带领下,于2015年*月下旬至*月上旬对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国际公园、**镇**故里、**茶花博览园、**花果山生态园、**公园等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听取了县旅游局关于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汇报。通过调研,了解了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也了解到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旅游业的基本现状
我县地处**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作为**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展旅游业不仅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而且具有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辛勤努力下,我县旅游业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开发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逐步发展历程。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势头。
(一)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完成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注重发挥旅游对文化的助推作用和文化对旅游的引领作用,重点突出五大文化特色,即名人文化、书法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和绿色文化。
(二)旅游品牌创新有所突破。舒同博物馆、**纪念馆成功创评为国家3a级景区;荣胜艺术村成功创评为国家2a级景区;**乡花果山生态园、**杨梅基地成功创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打破了往年我县无国家级景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历史,具有特殊非凡的意义。
(三)重点工程项目成果显著。一是**国际公园是我县龙头旅游项目,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部分景区建设已完工,公园初显规模,计划于2016年开园;二是舒同博物馆于2012年末县财政出资进行改扩建,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扩建完成之后多次成功举办各类书法展览;三是**公园于2013年县财政出资对公园内部活动休闲场所、**塑像、**纪念馆、**旧居等所有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现已形成集旅游、休闲、爱国教育基地、红色廉政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四)乡村旅游休闲项目开发建设不断推进。**乡花果山生态园、**杨梅基地已完成硬软件建设并形成一定规模,成功创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对游客开放运营。“**故里”近年来通过政府投资和吸引外商投资及争取上级资金和个人捐赠等渠道共投入600多万元进行改造修缮,品质大大提升。对**镇**村和**村、****古村、**状元府进行保护性开发,妥善保护古建筑、弘扬古文化精神。其它乡镇(场)发掘了一批自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例如:**润邦农业生态园、**茶花博览园、**城河山庄和绿野农庄、**镇**生态观光区、**桥制盛旅游示范园、**镇度假山庄、**乡红色旅游小镇和**古村项目等。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我县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很多人对发展旅游认识不足,全县上下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对旅游业缺乏信心,有的认为**没有名山大川,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难以招来引来大项目,难以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难以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有的认为发展旅游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缺乏信心和耐性。
(二)配套设施不完备。景区打造、开发层次低,本地特色不明显,旅游项目单一,接待服务功能不完善。主要是交通条件差,特别是通往各乡镇景区(点)的道路大多等级差、老化、路窄,游客进出困难。体现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宾馆、饭店、游乐设施、购物中心缺乏。如:“**故里”去年国庆期间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吃饭、停车成了问题。很多游客乘兴而来,失望而归。
(三)专业人才较缺乏。具备导游资质的专业性人才数量极少,旅游高级人才极度缺乏。
(四)资金投入远不够。投资渠道单一,大多依靠政府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开发机制尚未形成,筹资融资的渠道不够畅通,致使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进展缓慢,难以形成旅游亮点和经济支撑点。旅游业投入周期长、资金多、回报慢。以至于外商进入意愿不大,严重制约旅游资源的常态发展。
(五)宣传力度不够大。缺乏足够的宣传促销经费和健全、长久、高效、新颖、密集的宣传机制。宣传效果不突出,使得我县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知名度不高。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规划,打造亮点。要加强和完善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规划,并强化规划的实施力度,切实保障旅游产业高水平建设和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彰显人文历史口味,不断拉大旅游框架,造精品、创名牌,以“精品、名牌”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议把**的“**故里”纳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争取国家、省委的项目支持。
(二)提高认识,树立信心。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全县上下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上来,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政府要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营销措施、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县旅游业实现一个跨越式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业摆上重要位置,放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强化组织领导,集聚各方力量,促进全县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政府对旅游业的财政投入要不断增加,借助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我县的旅游基础设施。要切实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信誉好的大企业、大集团到我县投资旅游开发。建设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旅游、休闲、游乐,增强游乐性、参与性和吸引力,活跃**的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效益。
(四)营造环境,培养人才。人才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核心因素,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质量。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旅游业方面的拔尖人才。
5.农业旅游协会工作报告 篇五
大家下午好!
佛山市农业旅游协会于2017年6月18日正式成立,在市农业局的指导下、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协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都离不开在座各位的鼓励和付出,在此,我代表协会向各位表示深深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是协会完善机制建设、强化对外联系沟通的第一年,是锐意进取、管理工作和整体实力不断攀升的一年,是协会向多元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始终以“诚恳学习,热情付出”的协会精神为行为准则,秉承“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的协会管理方式,按照制定的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这一年里,协会的会员素质、管理模式、对外联系工作都得到了显著的完善和提高。下面,我就协会成立一周年的时间内所做的几项主要工作情况作总结和汇报:
1、完善各项内部建设
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完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如会员大会制度、监事会制度、理事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印章及文件管理制度等十二项内部管理制度,随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规章制度也日趋完善。
2、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现协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会费、外联补助等。其中以会员缴纳会费为主,外联补助为辅。协会所有会费、补助费用皆为协会公共收入,任何人不得私自占用、挪用。协会秘书处建立了详细的财务清单报表,并定期向协会负责人进行汇报,并接受协会全体成员的监督。
3、设计农业旅游线路,开通“菜篮子”基地直通车
至今,协会已经推出十几条农业旅游线路,这些线路中,我们把农业生产项目和观光旅游资源有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周末、节假日发团,针对游客群体为三十几岁、上有老、下有小的白领阶层。
2017年9月22日,协会正式开通佛山“菜篮子”基地直通车。通过此项工作,提升了部分会员单位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认知度,加大了部分会员单位的产品销售广度;
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并认同了佛山本地的名优农产品,接触到了更多佛山本地的农业旅游资源。
4、受佛山市政府委托,协会承接佛山市对外扶贫、帮扶、合作等项目,先后建立了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和双鸭山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具体负责相关业务的落地执行工作。并受四川凉山州农委的委托和授权,协会成为在佛山地区唯一具有合法性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以购代捐”工作的执行组织。
5、信贷融资服务
2017年11月3日,协会召开了农业授信贷款融资说明会。协会副会长单位人保公司为会员单位提供模式多样的农业融资信贷服务,通过无抵押、纯信用方式进行金额从几万到几千万不等的融资贷款,为从事农业及农业旅游生产经营的会员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会员企业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项工作一直在进行,只要会员单位有融资贷款的需求,秘书处都将全力服务。
6、主办第四届安农博会
2017年12月15日—18日,在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四届广东(佛山)安全食用农产品博览会暨佛山农业旅游博览会,协会为主办单位之一。通过这次活动,推动了农业与旅游的跨界融合,加大了协会的认知度。
7、福利院送温暖活动
2018年1月15日—16日,协会举办了大型支持社会扶贫工作和公益捐助活动,购买了扶贫帮扶地区四川凉山州的盐源糖心苹果50箱,并同时捐送给全市范围内多家社会福利院和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希望2018年,有更多会员单位与秘书处共同参与到慈善公益活动中来,尽各自的绵薄之力,帮助困难群众,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奉献爱心,温暖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
8、开展农业旅游运营人员的培训工作
2018年4月29日,协会举办了农业旅游基本业务培训班(第一期),通过培训学习农业旅游知识,培养一批懂经营,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帮助企业逐步发展,乃至带领整个行业发展。
协会成立至今刚好一年,这一年里,我们做了一些具体的事,是探索、学习的一年,虽然有一定的工作成绩,但还需要再接再厉,做好本职工作。接下来的下一,我们将在2017工作的基础上,弥补不足,完善机制,保持作风,发挥优势,做好下一的工作。
接下来,我将下一的工作计划,向各位领导、各会员单位代表做出汇报。
第一、结合各种资源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农业旅游线路,包含亲子游、科普游、党团建设活动游、体验游等等多种内容。会同多家旅行社,推动佛山市农业旅游线路的市场认知度和认同度。继续开通“菜篮子”基地直通车。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在目前已开通线路的基础上,努力开通更多农业旅游线路,为更多会员单位带去实质性的帮助和收益。这项工作作为协会2018年重点执行工作,将加重执行力度,加强宣传力度,加强与会员单位的沟通,努力开通更多农业旅游线路,为更多会员单位带去实质性的帮助和收益。
第二、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购买服务。
第三、加强执行大凉山“精准扶贫、以购代捐”项目,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佛山旗舰店的基础上,在佛山五区开设直营店,在主要镇街建立分店,店中店、销售专区等,在多个农产品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建设好展销平台体系。
第四、继续对整个佛山市具有旅游功能的农业生产资源做摸底调查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库,掌握综合资源资源,熟悉行业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农业旅游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为各类具有农业旅游功能和想加强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企业提供免费的规划、咨询、指导等服务措施,做好参谋,引导发展。
第六、继续开展农业旅游运营人员的培训工作。分期分批为行业内培训一批即熟悉农业又懂得旅游的储备人才,主要培训对象为农业企业的行政工作人员和旅游业导游人员,以便有更多的专业资源做好农业旅游这项业务,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七、发布服务公约,进一步达到行业规范、自律目的,接受社会监督。协会将设立“农业旅游游客投诉中心”,开通投诉热线电话。
第八、帮助会员单位招聘人才。协会开通了大佛山人才网招聘渠道,为有招聘需求的会员单位给予招聘帮助。
第九、鼓励会员单位做大做强。联合国家级权威机构,进行农业旅游基地(项目)的星级评定。
第十、协会为农业行业会员单位提供撰写专业导游词的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一、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农业旅游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模式之一,是产业融合发展最具实际意义的表现,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农业标准化建设。协会现已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工作,2018年争取有4个行业标准化被通过。
第十二、联合会员单位共同做多场慈善公益活动。尽各自的绵薄之力,帮助困难群众,践行社会责任。
6.我国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篇六
Summary:中国的旅游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1、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继续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截止2011年12月31日,我国人均GDP达到5184美元,可以说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才刚刚启动,而出国旅游消费将进入启动阶段,今后几年我国旅游业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2、假期政策的调整助推旅游业发展
薪假期的实行,为人们走出去提供了资金保证,旅游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随着黄金周假期的调整和小长假政策的实施,居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带薪假期使得长距离旅游成为可能,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3、交通工具的便利,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高铁旅游,空客A380等这些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将为未来旅游提供更加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将为未来旅游提供更加快速的通达方式,使旅游进入真正的“旅速”时代。旅途空间的大大缩短,增加了逗留的时间从而增加的消费的时间和可能性,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消费比,因此也增加了旅游消费,带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4、互联网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带动
现在的社会已经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而电子商务环境促使旅游网络化,像去哪儿 等一系列的网站给游客和潜在顾客提供了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对于旅游企业,可以获取比以往更多更全面的游客市场信息,调整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针对特定游客提供定制的旅游产品,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二、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
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
2、从旅游人员的构成和旅游花费由来看: 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自费旅游占的比例比较小。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
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
4、从我国对旅游业的投资来看:
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5、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来看:
我国许多旅游景点没有保护好旅游景点,以至于垃圾成堆,许多景点污染严重,许多 名胜古迹破坏严重,没有相对的措施来制约游客的行为,这使得许多景点越来越差,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6、没有健全的法规来完善法律制度:
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屡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
三、从产业链来分析中国旅游业现状:
1、旅游产业链行业内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链不完善。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构成旅游产业链的各行业要协调发展,向游客提供产品的各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总体旅游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任何一个单独的旅游企业都不能够提供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任何企业都需要这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协作和配合。而旅游产业链上各行业结构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无论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是提升整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都是势在必行的。
2、行政性区域市场壁垒较高旅游产业链不完整
我国行政区域性市场壁垒过高阻碍了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造成各地区、各部门自成体系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企业分割,使相关要素很难在不同地区、部门和企业之间流动。旅游活动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打破行政性区域建立产业链,构建跨区域的完整产业链。单独的地区很难在每个方面都占据优势,再加上旅游活动所涉及的空间超出了行政区域,某一行政区域内的产业链可能只是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依靠自身实力完全在区域内部建立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依靠周边地区发挥各自优势。
3、缺乏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阻碍旅游产业链的稳定
旅游企业通过产业链进行交易并不一定会使每一个旅游企业的境况都更好而不使其他任何旅游企业的境况变坏,因为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往往需要牺牲某个环节的经济利益,但是利益调节机制的作用,给予所牺牲的企业一定的利益补偿,必然会使每一个旅游企业的境况都变好,这样才能使旅游产业链得以稳定的存在。
4、信用缺失阻碍旅游产业链的构建
由于信任的缺乏,导致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太高,严重的降低了企业间合作的积极性。而信用危机导致的不合作又会造成旅游业专业化分工的优势难以发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更加难以实现。
四、PEST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局势稳定,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丰富,这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注重旅游业的发展,期望以此契机,形成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
国内关于旅游的法律还不够健全,无法完善的维护经营秩序,地方主义保护严重,自行定价,价格多变,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经济因素: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因素有很多,包括我国旅游业现状,国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状况的发展等。
我国目前国民人均收入迅速提高,人们在物质得到满足后对于精神方面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的需求,旅游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目前交通的便利和迅速发展,给人们旅游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社会环境因素:
青年是我国旅游的生力军,他们对旅游有着强烈的需求。
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严重,他们多数有着稳定的收入,同时希望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使得旅游市场规模化
五一,十一和假期政策等的实行,以及各地旅游节的开办,使人们的消费观有了很多的提高。
4、技术环境因素:
网络电子商务环境的发展使得网络交易平台兴起,旅游业各方面的信息将会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团购旅游,网上订票等等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的生产技术提高,使人们出行方便,成本降低。
五、5forces分析:
1、潜在的进入市场的威胁;
我国加入WTO,我国旅游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巨头进入我国,他们有良好的管理经验和资本,将给我国目前的旅游业带来强大的冲击。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网上订票,订房,使旅游业失去了部分客源,旅游业的收入降低。
电子客票代替了传统的机票,航空公司不再向旅游业的旅行社支付回扣和佣金。
拓展训练现在也在向着旅游方向发展,这将会夺走传统旅游业的一部分顾客。
2、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我国国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是任有部分人不热衷于旅游,这使得旅游业没有把潜在顾客挖掘出来;
我国大多数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而自费旅游占的比列比较小,顾客的购买能力还没有显著提高。
我国大多数旅游景点物品价格过高,许多地方强卖行为非常贫乏,这会使得消费者不去购买或者拒绝购买产品。
3、供应商与购买商
旅游业中的供应商和购买商都是顾客。
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旅游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各个旅行的价格和服务都在顾客的手中掌握。
旅行社的服务大多数都是相同的,而我国旅行社数目众多。
国际旅行社的进入,他们提供的服务有时比国内旅行社的更好。顾客有更多的选择权利,他们可以通过对比来降低价格和折扣。
4、代替产品的威胁: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务的多样性要求也增加,部分顾客开车自己出去旅游。
网络的发达使许多网友通过网络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出游,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对旅行社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通信技术的发达,使许多顾客直接通过信息技术与航空公司或者大酒店订票、订房,这部分出游者不会通过旅行社。
5、竞争对手的威胁:
国内旅行社的不断增加,几大巨大旅行巨头为了抢夺顾客,开始了强烈的竞争,现在这种竞争越来越热,处于白热化阶段。
国内旅行社的竞争方式比较单一,通过价格战和服务战来吸引顾客的目光,但是产品确趋于同质化。
国内还有许多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他们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来与大型的旅行社形成竞争,从而获取顾客和利润。
六、总结:
7.旅游行业协会总结报告 篇七
Travelstar旗下北美区首屈一指的TravelWeekly杂志品牌通过此次收购得以携手亚洲版本的同品牌刊物共同打造国际化网络平台,以满足旅游零售和休闲行业快速增长的全球化趋势。
TravelWeekly China(旅讯)是一本服务于中国旅游行业、 提供业界资讯和市场分析的旅游专业读物,每月面向中国内地和港澳的旅游专业人士发行12000本。 另外,Travel- Weekly China以及姐妹期刊TravelWeekly Asia还定向为42000旅游行业精英发送电子新闻邮件。
Northstar旅游传媒集团在新加坡注册了公司Northstar Travel Media Singapore PTE Ltd。TravelWeekly China和Trav- elWeekly Asia团队。
此次收购还包括了专注中国MICE市场的Events China商旅圈杂志。目前该杂志集纸媒,电子期刊,线下活动以及颁奖多种服务为一体。 Northstar一直以来在北美会议行业媒体中首屈一指,旗下的著名杂志品牌如Meetings & Con- ventions,Successful Meetings,Meeting News,and Incentive正计划进军中国MICE市场,实现快速扩张。
伴随着此次收购,Events China杂志将会更名为M&C Events China,亚洲的M&C Asia杂志也将重新启动,中国和亚洲现有团队将汇报于Northstar负责会议板块的高级副总裁兼集团出版人Bernie Schraer以及高级副总裁兼编辑总监Lori Cioffi。
此外,具有丰富旅游行业媒体经验的资深经理人Irene Chua也将加入Northstar阵营,她将履任Northstar传媒集团旗下亚洲两本杂志TravelWeekly Asia和M&C Asia的出版人职位。 Irene Chua曾是TravelWeekly Asia以及TravelWeekly China旅讯杂志的副出版人,此前她曾担任TTG Asia传媒的副出版人。
“ 伴随着TravelWeekly China,TravelWeekly Asia以及Events China的加入,将在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旅游市场实现旗下品牌的快速扩张。”Northstar传媒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Thomas Kemp说,“非常高兴与新加盟的训练有素的旅游专业团队共同在亚太区建设TravelWeekly和Events品牌。”
“今日的旅游从业人员更需要专业和及时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业务决策。”旅讯出版人李冰指出,“加入Northstar Travel Media,有助于TravelWeekly China以及TravelWeekly Asia为读者和客户提供更加全球化的信息分享和媒体平台,期待在Northstar强有力的支持下在未来几年中实现持续稳健的增长。”
8.行业分析:旅游、燃气、核电 篇八
投资要点:
1、新棉价格下降,棉纺织企业迎来投资机会。
2、欧美需求复苏,利好纺织服装出口。
9月中下旬,新棉进入规模化采摘阶段,9月中旬出台的棉花直补细则将引导新棉价格下降至1.5万元/吨左右,棉纺织龙头企业将迎来投资机会。
服装子行业中,以门店铺设为主要手段的外延式扩张阶段基本结束,看好品牌力强的企业进入产业扩容的阶段,即延伸产业链或切入与主业相关度高的其他产业。
内销方面,2014年10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3.5%的增速相差3.6个百分点,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为17家。
而在欧美需求持续复苏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向好。2014年1-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484.25亿美元,同比增长6.38%,累计增速继续缓步回升。其中,纺织品、服装分别出口928.50、1555.75亿美元,同比增5.83%、6.72%。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65.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76%。其中,纺织品、服装分别出口97.47、167.91亿美元,同增8.20%、10.18%。
建议关注美盛文化、富安娜、七匹狼、森马服饰等。
旅游: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增长
投资要点:
1、三季度在线旅游增长明显。
2、淡旺季边界淡化,景区精细化服务彰显优势。
近期,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达741.6亿元,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15.4%;中国在线旅游OTA市场规模达42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6%。三季度在线旅游增长明显。
目前,居民旅游消费习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速改变,各在线旅游厂商的发展战略和推广中心也大幅向移动端倾斜,同时,市场竞争和资本流动更趋向于个人度假旅游相关细分市场,门票预订、国内游、出境游和高端主题游等细分领域竞争激烈。
另外,随着我国中产阶级的壮大,居民利用年假与周末时间休闲旅游需求叠加企业员工团队建设需求使得旅游成为频次越来越高的活动。具有良好口碑与旅游产品丰富度的景区在传统意义上的淡旺季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从携程监控的数据看,旅游总体需求热度并没有随着假期结束而明显下降,攻略社区频道上点评分数较高的景点,其相关旅游产品在携程售卖情况仍然稳定。在此背景下,真正以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打动用户的景区有望收益。景区精细化运营服务彰显优势。
推荐逢低关注:中国国旅、中青旅、宋城演艺、锦江股份。
燃气:天然气消费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投资要点:
1、发改委发布规划,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比重超10%。
2、能源结构调整形成长期利好。
1-9月,全国消费天然气12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其中9月份天然气消费量环比略有下降。9月份进口LNG价格635.37美元/吨,同比增加3.02%,环比增加3.62%。
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规划》要求,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全面完成。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
同时,根据发改委的规划,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利用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
目前来看,由于天然气资源相对稀缺,产量增长低于消费量增长,缺口主要依靠进口量增长来弥补。随着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和沿海主干道等大动脉的建成,以及LNG接收项目投产,多气源供应将满足消费需要增长。同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加强,对行业形成长期利好。目前,进入冬季采暖期,可关注天然气价格季节性上涨。
推荐重庆燃气,国新能源等。
核电:“一路一带”助力行业走出去
投资要点:
1、“华龙一号”技术方案推动自主核电技术发展。
2、国产核电技术有望借“一路一带”,实现出口。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网站披露,11月3日,国家能源局对福建省发改委、中核集团的请示报告发出复函,同意福建福清5、6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尽快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建设国内示范工程。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机型。其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另外,国产核电技术有望借“一路一带”,实现出口。目前世界上有6个国家出口核电,包括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韩国。中国在核电等装备制造业方面已拥有先进技术、丰富经验和良好性价比,核电“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一路一带”新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技术输出将拉动国产核电设备的市场需求。
【旅游行业协会总结报告】推荐阅读:
旅游行业上半年消防安全工作总结10-25
旅游行业广告09-24
2024年中国旅游俱乐部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07-12
旅游规划行业09-09
旅游商务行业分析08-16
旅游行业网站建设方案11-16
交通旅游投资行业分析08-05
旅游行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07-13
旅游业行业分析 选修课论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