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英语文献翻译

2024-06-27

网络安全英语文献翻译(精选8篇)

1.网络安全英语文献翻译 篇一

【文学类】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 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

5【语言学】 奥马利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 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言仁 英语语言学纲要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 语言学方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国文 语篇与语言的功能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 英语语言学基本读本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 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 语言学入门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戚雨村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白 文体学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孙志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索绪尔 普通语言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王德春 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宗炎 语言学与语言的应用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王佐良等 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熊学亮 语言学新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扬自俭 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上下)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张国扬,朱亚夫 外语教育语言学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周考成 英语语音学引论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0

Clark,J.et al.语音学与音系学入门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Gimson,A.C.and Arnold,E.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gman,1983

Lyons, J.Linguisti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Peccei,J.S.Pragma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adford,A.Syntax.A Miniminalist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obin,R.H.General Linguistics.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Quirk,Randolph,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1927

【翻译学】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林相周 英语理解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刘宓庆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刘玉珍 文化交流英语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刘重德 浑金璞玉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 罗新璋编 翻译论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穆雷编著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钱钟书等 林纾的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孙致礼 1994.9—1996.6 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许钧 翻译思考录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许钧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扬自俭,李瑞华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姚念庚,范兵 英汉翻译论稿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尤金 奈达著 奈达论翻译 谭载喜编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尤金 奈达著 语言文化与翻译 严久生译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张今 文学翻译原理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Baker,Mona.Routledge Encyclopa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Routledge,1998 Baker,Mona.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f Translation.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Basne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Revised Edition).Methuuen Co.Ltd,1988

Car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1975

Hatim, Bsil and Mason,Ia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i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0

Newmark,P.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Pergamon,Oxford,1982 Newmark,P.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London.Prentice Hall,1988

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Nida,E.A.&Taber,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Brill Lyden,1974

Rojer T.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91

Schaffner,Christian and Kelley-Holmes,Helen.Ed.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5 Tytler,A.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London.Dent,1971

【英语教学法】

Alderson,F.C.,C.Clapham,and D.Wall.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Brown,H.D.Princio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4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Oxford:Oxfod University Press,1985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d University Press,1994

Gardener,R.C.&W.E.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Garde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Longman:Edward Arnold Ltd.,1985

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James,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New York:Longman,1998

Johnson,K.E.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r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1982

Lynch,B.K.Language Program Evalu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Nunan,D.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Nurrall,C.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Oxford:Macmillan Education,1996

O’Malley,J.M&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Odlin,T.Language Transf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Richard,J.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Richards,J.C.&C.Lockhart.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Seliger,H.W.&Shohamy,E.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Ur,P.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Ur,P.A Course in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Wallace,M.J.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蔡永强:“句法驱动的汉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海外华文教育》2005年第4期。

2.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陈远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否适合外语教学”,《外语界》2001年第3期。

5.戴桂芙、刘德联:《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1期。6.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7.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李 红:“可理解输出假设的理论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9.李 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李忆民:“课堂教学的内向和外向——试论中级汉语精读课课堂教学交际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3 期。

11.刘小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

12.刘 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14.陆俭明:“卷首语”,《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

15.马箭飞:“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4期。

16.马箭飞:“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17.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18.邵继荣:“任务类型和任务条件对EFL写作的影响”,《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第2期。27.张亚军:《对外汉语教学法》,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28.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3期。29.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2.周淑清:《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跨文化交流】

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馆,1999

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北京:商务印书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陆扬,王毅选编 大众文化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2001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 启蒙辩证法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罗钢,刘象愚 文化研究读本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莫尔根 古代社会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萨义德 东方学 北京:三联书店,1999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Dueing,S.(ed.)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London:Routledge,1993

Polo,Marco.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Turner,Graeme.British Cultural Srudies.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Williams,R.Culture and Society.Harmondsworth:Penguin,1963

2.网络安全英语文献翻译 篇二

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强专业英语翻译、理论发明和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促进学术交流和国际贸易。精通现代汉语和英语语法、汽车专业知识和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1]技巧, 运用科技英语翻译标准的直译法等, 查阅原版英文汽车词典、动力学书籍、法律法规、大学学报、科技期刊和测试技术等文献资料的科学信息, 降低课题重复性和经济成本, 编写英文科技论文和说明文;提高汽车学科培训师和科研人员理论素养及创新精神, 实现多元科学知识交融互补, 编纂新能源汽车理论。采纳国外前沿英文科技文献中理论发明、数值分析和管理思想, 编著英文汽车技术法规、标准、期刊和专业书籍, 参加国际汽车业学术会议和科技交流, 提升民族汽车科技文献理论含量和国际知名度, 为学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真理明晰、理论计算和实践支持, 为教育莘莘学子和培训生产者提供有价值的教科书和安全使用说明书;为加快世界汽车科技创新、改善地球生态环境、减少安全事故和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1、汽车名词、术语及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研究院所有些职员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名词和术语记不准、写不对, 看不懂英文文献资料;特别是少许管理者不精于研发汽车、设计汽车却长于钻政策空子、技术引进和客户关系, 严重些会拿汽车法律和技术法规当人情, 缺少科研、设计和技术创新成为制约汽车工程持续进步的绊脚石;掌握汽车专业英文新技术名词、术语, 编写新构造和绿色新能源技术论文, 研制有民族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权的车辆, 惩治盲目技术引进和进口汽车陋习。使用新汽车技术名词、术语和国际计量法, 提升专业英语学术研究水平;勿将“制动”写成“刹车”, “转向”写成“转弯”, “能源”写成“燃料”, “污染物排放”写成“排放”, “蓄电池”写成“电瓶”, “高压电气系统”写成“电气系统”, “麦弗逊撑杆式悬架”写成“悬挂”, “舒适性”写成“平顺性”;不懂“铅、镉、汞、镍、六价铬和溴化物”重金属等是ROHS法规禁止使用的有毒物质, 会产生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将专业英语词汇“start, idle speed, isolation and regulation”译为“开始、速度、独立和规定”, 将“制造、油耗和仪器”译为“creativity, fuel consumption and equipment”;将“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技术性能”译为“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s′s saving energy technical performance.”, 将“Vehicle engine turbocharger can gain power and torque.”译为“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能提高功率和扭矩”;绝缘电阻单位“兆欧 (MΩ) ”错写成“兆欧 (mΩ) ”或“毫欧 (mΩ) ”, 这些欠专业、不准确翻译或单位错误译法会误人子弟, 拿别人汉英译文当成自己的属张冠李戴, 招致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危害性后果, 阻碍了汽车科技进步和供给侧改革。不“两学一做”来研发、设计、测试和加工, 不总结、编撰和翻译, 未优先选用民族先进技术产品, 不汲取汽车领域先哲的智慧和鞭策后昆发明创造, 花重金片面引进国外科研人才, 引用英文专业书籍、理论法规、科技期刊和技术指令, 购买国外昂贵精密仪器设备等是不明智的;束缚了民族汽车业科研员的理论发明和科技创新手脚, 限制了技术员集体聪明才智发挥, 阻碍了自主创新和研制前进步伐;汽车属高科技、高耗能和高材料用量的重工业品, 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其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人类健康、ITS安全和宇宙气候, 应立法限制大量研制和无节制使用私家轿车, 鼓励研制绿色可再生能源外部插电式混合动力安全环保电动客车以节能减排和改善人民健康, 降低进口化石能源消耗量, 减少温室气体CH4、CO2等碳排放量, 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发生次生危害。

2、语法知识

语法是语言的组成规律, 是本族成员或语言社团成员共同遵守的语言习惯和约定俗成的规则。汉语与英语语法间有诸多不同点;现代汉语语法[2]的词类有实词和虚词, 词组构成了短语、成语、句子和章节, 还有修辞法、标点符号较多且文法自由;中华民族有聪明才智将汉语文法法规化和书写标准化, 会用集体智慧创造汉语学新文化, 掌握英语国家语言和科学文化知识, 实现科技强国和开发世界目标。著名英语学家和语法学家张道真教授编写的《实用英语语法》[3]详述了语法有构词法、句法和时态, 标点符号少且文体章法严谨, 有日常用语、缩略语、俚语和谚语。标点符号汉语顿号 (、) 译英为“, or and”, 书名号《简·爱》译英为“Jane Eyre”等。“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牢记并熟练运用汉英词类、短语和标点符号之间的互译方法, 提高阅读理解、推理和分析能力, 才能提高英语翻译和写作水平。

精通英语语法才能用准词汇类别和时态;句子主要由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组成, 有主语、谓语动词、表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六种句子成分, 词汇是组成句子的细胞组织, 句法研究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安排的规律, 句子是构成语篇的骨骼;科技论文语篇由许多句段按照编写标准、规律衔接起来的, 说明了研发目的、内容、规律、结果等;翻译的句子应不背原文事实且短小精悍、阐释清晰, 语篇应语言通顺、层次清楚、分析准确、结构合理、算法正确并富有哲理;熟练准确运用语法知识才能翻译正确、简练, 编写英文快报和科技论文是编著专业书籍的基石;汲取英美等国家科学知识精髓, 发扬中华民族爱国、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 提高民族汉语学和科学知识的国际影响力。

3、翻译标准和语言环境

翻译是不同民族间语言交流及科学知识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吸收异域新文化思想、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 戒掉陋习、消除隔阂并降低科研重复性, 促进科技进步和人员、贸易往来。汽车专业英语[4]涉及领域多、知识面广和词汇量大, 应掌握汽车电子等自然科学知识, 了解社会科学知识, 记准专业英语词汇的发音和汉语词义, 知道汉英的使用差异, 熟知翻译方法方能参加翻译工作。科技翻译方法主要有照译、省译、增译和转换;按照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 初学者一般采用直译法, 有时也要用意译, 具体有直译和意译、增译和省译、合译和拆译、顺译和倒译等;这些译法之间即有不同之处亦有相互交叉之处, 科技翻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标准是准确、顺达和简练;科技英语多用被动语态, 译文应为主动语态, 将英文原著的科学观点、理论内容、定理证明、哲学思想和真理论证等理解的准确无误, 翻译的言简意赅、逻辑严谨和实事求是, 译文内容和形式应忠实于原文且符合汉语习惯;如:The author of book for“Aotomotive Theory”is professor of Yu Zhisheng in Tsinghua University.译为“清华大学的余志生教授是《汽车理论》的作者”。英语词汇依构词法组成不同的词性, 按造句法规定的情态、时态、语态等组合一起成了句子, 许多句子以一定语言规律、时间顺序等连贯性地编排为语篇;同一单词在不同语境和时态下词义不同, 如:“We study english everyday.”and“A study of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前句study译为‘学习’, 后句study译为‘研究’;“I am driving a passenger car to my Institue.”and“Electric vehicles are driven by electric power.”, 前句driving译为‘驾驶’, 后句driven译为‘驱动’。

因此, 掌握汽车专业科技英语词语特点、句式特点和语篇衔接特点和翻译方法, 能快速记准词汇和词组词义, 帮助了解上下文关系和语篇核心内容, 保证翻译的又快又对;专业英语句子长、结构复杂且难以理解, 翻译准确能提高学研水平和创造力;按科技英语翻译标准和方法将译文翻译的概念清晰、词语简练、准确合理和图表简洁;汉语语法有字词和修辞法, 句子重语义、短且易于理解, 段落由几个甚至很多句子构成, 几个段落构成章节, 使用汉英字典[5]编写符合英、美国家英语语法要求的英文技术论文;汽车专业英语属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 科技英语是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 也称科技文体, 它在文体、词汇和句法上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词汇多、句子重结构、语句长且多被动语态和多修饰语, 应按照英语语法标准进行翻译和英语写作。

科技英语语篇有议论文和说明文, 掌握科研论文、实验报告、专利说明书、操作说明书、国际会议和海外留学等实用文体的写作格式、方法;利用英汉汽车词典[6]等工具书编写英文用户手册、企业标准、技术论文、理论法规、科技期刊和专业书籍;参加实验室研发试验、法规验证实验并总结实验规律以提高科研论文实用性。语言环境要靠自己营造, 少数外国技术员精通华语和我国标准, 我国高工应精通汽车专业英语和国外法律、法规;讲英语国家有领先世界的科学知识、汽车技术和教育资源等, 对世界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科技和文化等影响深远, 应学习其创新精神、科学技术和法制意识;提高民族文化底蕴和专业知识, 吸收西方理论法规精髓并参加科技合作, 发扬工匠精神进行原始性学术和科技创新, 编写新能源安全环保汽车英语科技文献, 指导汽车研制、设计、测试和维修。

4、总结

本文科学分析了汽车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是项有创造性的技术服务工作;汽车研发人员应掌握专业知识, 熟练运用专业英语语法、翻译与写作方法, 编写英文科研论文和杂志等文献资料, 帮助撰写世界前沿英文汽车动力学、汽车电子学等书籍和关键技术期刊;汽车人应探索求新、技能超前、学术一流和集体发明, 为改善国民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 研创符合我国技术法规和GTR要求的安全环保及节能汽车。

摘要: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专业书籍理论含量、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研发人员应掌握汉语学、英语语法和专业自然科学知识, 应精通科技英语翻译的直译法与写作技巧;利用发达国家和国际汽车组织的先进英语文献资料、培训模式和科技发明, 编写我国英文汽车科技文献的技术法规, 提升民族汽车学术和科研成果国际知名度。

关键词:科技文献,名词和术语,语法知识,汽车专业英语,英语翻译

参考文献

[1]崔小清主编.杨真洪, 冬驰副主编.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 (Scientific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Writing) (M) ,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8.第1版.pp:1~301 (文化图书、CIP格式) .

[2]曹常红编著.现代汉语语法 (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1, pp:1~162 (科技图书、CIP格式) .

[3]张道真编著, 实用英语语法 (Applicable Engilsh Grammer) (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pp:1~705 (科技图书、CIP格式) .

[4]刘涛, 王顺利主编译.汽车专业英语 (English for Automotive Speciality)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06.第1版.pp:1~201 (文化图书、CIP格式) .

[5]外研社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英词典 (A Modern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D)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11, pp:1~1219 (工具书、CIP格式) .

3.网络安全英语文献翻译 篇三

一、科技英语的翻译特点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主要涉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各种知识和技术。相比较其他英语语体,科技英语的语言具有逻辑性强、专业词汇多、长复句多等特点,译者只有在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才能将原著的意境完整表达给读者。

(一)专业性强

科技英语的内容以自然科学和技术为主,涵盖大量的专业知识和词汇, 这是科技英语区别于其他英语语体的重要特点之一。为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词汇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而不能由译者随意发挥,降低了原文的可信度。

(二)逻辑严密

科技英语的翻译有别于其他语体的翻译,因其原文遵循了科技类学术论文所特有的严密逻辑,为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必须严格遵循这一准则,准确无误地将原著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也很好地体现了翻译学界一直强调的翻译标准之一“信”——即翻译要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三)长复句多

由于科技知识和技术的严密性和准确性,科技英语文献中往往大量使用长句和复杂句,这也对科技英语的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上下文的意境,按照汉语习惯合理安排语序,以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四)语法使用特殊

科技英语的语法使用往往有其显著的特点,例如这类文献往往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被动语句、后置定语等语法,而一些缩略词和衍生词也在科技文献中屡见不鲜。译者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这些语法规则,才能在翻译过程中游刃有余。

二、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 和 Wilson 两位学者提出,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交际的一种新的方法论。Sperber 和Wilson 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而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1)该话语足以使听话人能够找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2)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处理努力,也就是说要给听话人提供足够的“益处”。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关联理论发展起来的语用学翻译理论模式日渐受到西方翻译理论界的重视。在关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以译者为中心的动态的示意——推理过程,整个过程实际到三个交际者: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 译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原文语境信息及关联原则推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结合读者的期待,决定疑问内容和阐述方法,以进行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扮演着双重的角色——原著的推理者与目标语言的认知者。 所谓原著的推理者,即译者要准确地理解并推理出原著中蕴含的意义;所谓目标语言的认知者,即译者要很好地掌握目标语言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以保证将原著的内容准确的表达出来。 两者之间需要译者很好地掌握并灵活运用关联理论,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三、关联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许多翻译理论学者都认为好的翻译作品让人阅读起来不会有翻译的痕迹,而更应该像是在读原著。当然能做到这一点的翻译作品并不多见,但其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译著应该与原著保持相同的意境,译中的应用正是帮助众多译者接近或是达到这一境界。

(一)词汇翻译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组成部分,词汇的准确翻译对于译文的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英语中的词汇基本上有三部分组成:专业词汇、半专业词汇、非专业词汇。对于译者来说,专业词汇由于在日常接触中出现频率较低而对它们存在着陌生感,但换一个角度来说,专业词汇由于其使用的局限性,也为译者提供了方便。译者只要对词汇所在领域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就能快速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以机电学中的电枢绕组“armature winding”一词为例,其英文解释为“A group of such coils interconnected so that their generated voltages all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sired result”,译者通过搜索其原有的知识库中关于机电学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将其理解为“这样的一组线圈相互连接,使得他们所产生的电压有助于获得所希望的结果”,该词汇的中文解释也就顺理成章得出来了。

(二)句子翻译

句子是一篇文章的基本语言单位, 具有独立表达含义的功能,因此句子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文献的质量。科技英语文献中的句子往往较长且较复杂,但同时也因其使用较多的连词和介词而显得较为紧凑。与此同时,被动语态在科技英语中有着较高的出现频率。译者需要找到其最佳的关联,使用合适的专业用语,让翻译后的文献能符合我们中文阅读的习惯。如:The induction machine may be regarded as a generalized transformer in which electric power is transformed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together with a change of frequency and a flow of mechanical power.该句子是一个典型的长句,使用了多个介词和连词,同时也是用了被动语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将该句进行分解,按照中文习惯将其翻译成短句以方便读者理解。该句子的合适翻译为:异步电机可看作是一个在定子与转子之间传递电能的广义的变压器,只不过在异步电机中涉及频率的变化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科技英语文献中可见大量的固定用词和用语,如“as”、“because”、“if”、“although”、“so that”等,译者在碰见含有这类词语的翻译时需要关联上下文,同时照顾到汉语的阅读习惯,使译文的翻译尽可能流畅。如:In case where it is essential to prevent loss of the user program even if the back -up battery fails or where the user program needs to be changed frequently, it should be stored in an EPROM, flash FPROM or EEPROM. 该句中出现了“In case”,“even if”等日常英语中常见的用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鉴其常用的意思, 结合科技英语的用词特点,将“In case”翻译称为“如果”,而“even if”则可以不用翻译成文字,而读者却一目了然。该句的合适翻译为:如果必须(在备用电池发生故障)防止丢失用户程序或者需要经常改变用户程序,那么应该把它储存在 EPROM 或者 EEPROM 中。

(三)语篇翻译

语篇的翻译关联到更多的作者、译者和读者信息。 在科技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很好地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又要照顾到读者的认知能力和阅读习惯,尽可能地将关联最大化。如:

Red, blue or green spots (bright spots) or black spots (dark spots) may appear in certain locations on the LCD screen. The appearance of such spots is a normal occurrence associated with LCD screens and is not a sign of a malfunction. LCD screens are made using highly precise technology. However, a very small number of dark pixels or continuously lit pixels exist on each screen. Also, a distorted image may remain on the screen for several seconds after the system has been turned off.其合適的翻译为:液晶画面上的某些特定位置可能会出现红色、蓝色或是绿色的点(亮点)或黑色点(暗点)。 液晶画面出现此类现象乃是正常现象,并非故障。 液晶画面是使用高精密度的技术制造而成。 但每个画面仍可能会残存极少数的暗点或持续性的亮点。 在关闭主机后,部分已消减的影像仍可能于画面上残存数秒钟。

四、结语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关联过程,译者在充分、正确地理解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献内容后,借用其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能力将原著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做到使译文尽可能与原文保持最大的关联性,让读者得到最真实的信息,这在以专业性强和逻辑严密的科技英语翻译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Baker,Mona.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86.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孟建钢.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语篇连贯类型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4.英文文献翻译 篇四

一直减少的体积流量和引入的富氧燃烧过程的烟气循环增加了烟气中SO3的浓度。例如Ochs等人计算的SO2浓度从空气燃烧条件中的200ppm增加到富氧燃烧条件中900ppm,Kakaras等人估算的以褐煤为基础时模型由空气到O2/CO2(有循环的)时,SO2浓度从270ppm增加到到800ppm。

试验结果说明虽然实际中SO2的浓度依赖于很多的因素(概括在表4中),但是从空气燃烧到富氧燃烧SO2的浓度增加2-4倍。对于同一个研究中湿烟气循环(没有凝结水)已经表明它比干烟气循环(在循环之前使水凝结)的SO2的浓度的高。

表4 富氧燃烧条件下影响熔炉中SO2浓度的因素

变量控制因素相关结果

燃料中硫煤的质量

矿物质煤/灰分的质量

理论配比需煤的质量

求的氧气量

(燃料/O2比率)

过量O2,火焰的控制

阶级风/燃尽风

氧浓度火焰的控制

烟气循环的比率火焰的控制

一次风/二次风

送风量,速度的型线

烟气的杂质(空气分离单元,不

O2,N2,Ar,H2O)控制的空气入口

酸露点热量传递的控制灰分的化学成分,SO3/SO2的转化,H2SO4的转化 飞灰中Na,K,Ca,Mg倾向于形成硫酸盐从而减少SO2的浓度。在飞灰中硫的捕获率依赖于数量,微粒粒径,金属氧化物在灰分中的形成和分布。更高浓度的水分和灰分使燃料/O2的比值更小。S的生成物H2S和COS在还原气氛中间断的形成,焦炭的燃尽影响影响整个燃料中硫元素的转化。碳的燃尽,火焰的温度,传递给锅炉的辐射热。通过燃烧器的烟气流体积的改变,稀释/SO2的循环。通过燃烧器的气体流体积发生改变,SO2稀释 在烟气酸露点下运行的热量交换单元将会导致H2SO4的沉

积而引起腐蚀的问题。在富氧燃烧条件下,特定的烟气温度

5.翻译文献—结论 篇五

几十年来,对了解城市化的空间增长的理论的尝试在基于一个共同设想下进行,即人口聚集会自然而然地带来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经济有利的集聚。最近概念上的描述已经将重点从城市的相对优势转移到了全球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上。范围和视角的变化已不再缺乏为没有充分关注市场独特的政治功能而保留的固有特权以及权力斗争在世界不同地区城市空间的再生。对许多大部分位于全球南部并以多种多样城市化的逻辑性为特点的国家仍然知之甚少。

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考察中国大都市地区将土地商品化和城市建成环境升级的积极参与,作为

一种对抗国家权力重组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种策略的实践,本研究超过对人口集中和聚集经济现有理论的范围。近十年来,在广州大都市城市空间再生的调查中,已经确定了一个重要的三极政治经济。具体来说,国家权力重组、城市用地开发以及政府融资三者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城市化的空间增长。由于从中央向地方政府一个向下的责任转移,加上控制税收的向上的权力转移,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将税收作为一个固定且机智的资产,迫使中国地方政府成为一个企业家来开发城市用地。土地商品化被一直追求在一个特殊的土地所有权制度下,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且财产权由地方政府执行。事实上城市用地的所有者——地方政府能够参与土地商品化,这不仅作为工薪阶层也是力量团体的一种工具。正在进行伟大城市转型的中国中心土地政策的重要性已被记录在案(Hsing, 2010;Lin, 2009a;McGee et al., 2007;Wu et al., 2007)。这项研究已经证明是什么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并且其对土地商品化和城市空间再生的影响是什么。

广州的案例表明,从城市土地开发中生成的收入直接和间接地贡献的基金相当于市政预算收入的40%,并且超过城市固定资产建设投资的60%。城市用地的商品化与城市空间的再生,使地方政府又能力对抗从上级强加的国家权力的重新调节,并且显著加强了区域中城市的竞争力。因为中心城市重申它在区域中的领导地位,作为弱者的代价是强者变得更加强大,导致重组的区域经济更加不平均。中国的案例已证明一种显著的活力。即国家权力的重组、以用地为基础的政府融资以及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扩张,所有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都会相互影响,导致以上的城市变革。

6.建筑英文文献及翻译 篇六

动力性能对建筑物的破坏

引言:建筑物在地震的作用下,和一些薄弱的建筑结构中,动力学性能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要满足最基本的震动周期,无论是在设计的新建筑,或者是评估已经有的建筑,使他们可以了解地震的影响。

许多标准(例如:欧标,2003;欧标,2006),建议用简单的表达式来表达一个建筑物的高度和他的基本周期。这样的表达式被牢记在心,得出标定设计(高尔和乔谱拉人,1997),从而人为的低估了标准周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通常提供比较低的设计标准当与那些把设计基础标准牢记在心的人(例:乔普拉本和高尔,2000)。当后者从已进行仔细建立的数字模型中得到数值(例:克劳利普和皮诺,2004;普里斯特利权威,2007)。当数字估计与周围震动测量的实验结果相比较,有大的差异,提供非常低的周期标准(例:纳瓦洛苏达权威,2004)。一个概述不同的方式比较确切的结果刊登在马西和马里奥(2008);另外,一个高级的表达式来指定更有说服力的坚固建筑类型,提出了更加准确的结构参数表(建筑高度,开裂,空隙填实,等等)。

联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震动周期可能发生共振的效果。这个原因对于他们的振动,可能建筑物和土地在非线性运动下受到到破坏,这个必须被重视。通常,结构工程师和岩土工程师有不同的观点在共振作用和一些变化的地震活动。结构工程师们认为尽管建筑物和土壤的自振周期和地震周期都非常的接近。但对于建筑物周期而言,到底是因为结构还是非结构造成的破坏提出了疑问。如果加大振动,建筑物减轻自身的重量对共振产生的破坏有很大的减轻效果。岩土工程的工程师们还没有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土壤可以提高自身的振动周期,与建筑物有相同的振动周期,从而建立了产生共振的条件。这个问题的处理在于这个增加量到底是多少?一般来说这种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取决于建筑类型和土壤类型。例如,一些普通的混凝土建筑物,对这建筑物增加一个非常大的震动周期,可以知道在平常的振动下就会迅速的遭到破坏,尤其是那些砌体建筑,比如,马雪凯利建筑(2004)和克劳福建筑(2006)。

最后,估计在改装或者加固后参数表数字的变化,通过计算机计算来改变标准的振动周期,阻尼因数和振动波形。这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估工具对于存在的一些干扰(法拉斯等,2008)。这种效果也可以作为一种诊断工具,对周围的振动测量很有帮助(布丁和汉斯,2008)。

对以上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强烈要求建立更加宽广的原地实验或者是实验室实验,得出实验结果来估算。用一个经济实用的方式,来营造动态特性。

7.网络安全英语文献翻译 篇七

一、网络英语的词汇特征

网络技术来自西方, 故网络术语和惯用语大都源自英语, 因此, 我们也就有了这一新的语言社团——网络英语。目前网络英语词汇种类繁多, 新词新语漫天飞舞, 词汇构成也比较复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英语的构词特征进行探讨。

1、符号/图像代替语言

符号/图像代替语言, 这是如今网络英语的特征之一。在进行网络交流时, 网民们利用键盘上特有的符号、数字、图形等, 突破原有的电脑内置符号系统, 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 创造出多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网络符号语言, 把人们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 以图像的形式传输给对方。符号/图像在网络上的使用以表情符号居多, 如, O (∩_∩) O表示laughing哈哈大笑;~~~~ (>_<) ~~~~表示crying大声哭;:-$表示sick生病了;^_<@_@表示winking挤眉弄眼。

失意体前屈, 即orz, 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 (也称心情图示) , 表达的是失意或沮丧的心情, 如今成了网络上一种新兴的次文化。这个符号在口语中不是念成一个英语单词, 而是按照字母读出来。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 还产生了很多新词, 如一些扩散式的orz:rzo表示双手扒地求饶的状态, @rz表示呆滞的orz, prz表示长发垂地的, OTL表示完全失落;还有一些表示方向标的英文单词:OTZ表示左向, STO表示右向, OLS表示左向逆天, ZJO表示右向逆天。

符号/图像表意生动而形象, 弥补了纯文字的单一性与死板性, 增强了网络上情感交流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内容, 活跃了网络交流。这一现象主要在电脑族和年轻人中广泛使用, 并且主要运用于一些非正式场合。

2、旧词新义

网络英语中的旧词新义, 实则是在普通英语原有词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词义的拓展, 从而产生了一种适用于网络的新的词义。由于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与丰富性, 很多普通英语词汇, 通过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方法来拓展英语词汇的网络意义。

网络英语词汇中借用大量的普通英语词汇, 经过隐喻修饰之后, 以崭新的语义出现在人们面前。如bug, 原意为虫子、臭虫的意思, 在计算机领域则指故障;mouse, 原意为老鼠, 用到计算机领域则是鼠标;surf, 原意为冲浪, 在互联网中使用, 则为浏览的意思。另外, 还有很多网络英语词汇, 依据普通英语基本词汇的意思, 通过借代的手法, 赋予了新的网络词义。如, drive, 在普通英语是驾驶的意思, 在计算机领域则为驱动;memory, 普通英语中的意思是记忆, 用于计算机语言中则是储存、储存器的意思;default, 原意是拖欠、疏忽, 在计算机语言中则是指系统预置、系统设定 (值) 。诸如此类, 不甚枚举, 这些词汇都形象生动, 让人心领神会。

3、复合词

复合词通常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随着新鲜事物地不断涌现, 网络英语的新词层出不穷, 而这些新词的特征之一就是复合词占据着整个网络英语语言的百分之九十, 其构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由这些独立的词汇可以复合成各种词性的复合词, 而新的复合词的词性依据两个构词成份的词性而定。

网络英语词汇中常见的复合词为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等几种类型。网络英语复合名词的构成包括:名词+名词, 如networm网虫, bottleneck瓶颈;动词+名词, shareware共享软件, password密码;名词+动词, linefeed换行键, pageview单页点阅率;介词/副词+名词, inbox收信箱, backspace后退键。复合动词常见的构成形式:副词/介词+动词, download下载, install安装;动词+介词/副词, login注册, feedback反馈。复合形容词的构成包括:形容词+名词, real-time实时的, highfrequency高频率的;名词+分词/形容词, medium-sized中型的, data-driven数据驱动的;介词/副词+名词, cross-sectional截面的, online在线的。

4、派生词

派生词是英语中主要的构词法。此方法是词根与词缀的相结合, 其中词根是基础, 在原有的词根上加上前缀或后缀来创造新的单词。在网络英语中, 派生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如, 前缀e-电子的、网络的:e-mail电子邮件, e-book电子书, e-commerce电子商务;前缀为hyper-超级的:hyperlink超链接, 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 hyper-model超模型;前缀re-重新:reboot重启, reinstall重装, redownload重新下载;后缀er-附在词根后面构成名词:server服务器, scanner扫描仪, blogger博客;后缀ed附在词根后面构成形容词:value-added增值的, switched交换式的, distributed分布式的;后缀-izen附在词根后面构成名词, 表示“民”:netizen网民, 等等。

5、缩略词

网络交际的主要特点是快捷高效。随着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 以及网络聊天工具等平台的开发和广泛使用, 网民们为了节省时间、更加高效地达到交流的目的创造了很多新的网络英语缩略词。此类缩略词的使用在网民中流行开来, 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网络时尚。

从构词角度来看, 网络英语缩略词主要分为字母缩略、谐音缩略、域名缩略、双语拼接缩略等四种。字母缩略又可分为单词/词组缩略和句子首字母缩略。单词/词组的缩略, 如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 指电子公告板系统, 国内统称论坛;BF是boy friend的缩写, 指男友;BTW是by the way的缩写, 指顺便说一下的意思。句子首字母缩略, 如ILY是I love you的缩写, 指我爱你;BRB是Be right back的缩写, 指很快回来;DIIK是Damned If I know, 意为我真的不知道。谐音缩略内容丰富多彩, 有时甚至是字母与数字的混合体, 如IC是I see的缩写, 指我明白了;CU是See you的缩写, 意为再见;B4是before的意思, 表示之前;3x是指thanks, 表示谢谢。域名缩略主要在网址上用得比较多, 网络上采用的域名广泛采用“.” (dot) 加上名词的缩略形式, 如, .cn指China中国, .edu指education教育部, .org指organization非商业组织, .com指commerce商业部门。双语拼接缩略是指把英文字母或英文单词与汉字拼接在一起使用, 通常用来表示某种状态或某件事情正在进行中, 如恋爱ing, 郁闷ing, 上课ing, 唱high了。

二、网络英语词汇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而网络英语词汇的构成又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在网络英语词汇的翻译实践中, 既要做到“信、达、雅”的传统标准, 又要注意网络用词的通俗性。网络英语词汇的翻译大致采用音译、直译、意译、不译等几种方法。

1、音译

音译, 意即把英文单词直接按照其读音翻译过来。在计算机术语的计量单位或计算机语言名称的翻译中主要采取音译的处理方法, 如, bit比特, 指计算机能识别和操作的最小单位;modern翻译成“猫”, 简洁而形象, 不再是那个让人难记的“调制解调器”。除了一些专业术语, 很多网络流行语也采取音译的方法, 如, google谷歌, 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要经营范围的一家美国上市公司;fans指歌迷、影迷、球迷等, 如今在很多报纸、杂志、年轻人的话语中经常说为“粉丝”, 显得更加诙谐与幽默;blogger博客, 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也不再说“网络日志”, 翻译成“博客”显得更加时尚而有新意。

2、直译

直译, 即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在网络英语交际中, 很多词汇直接依照字典中所规定的解释来定义, 并且为广大网民所接受。如, menu菜单, 原指餐馆的菜单, 在计算机/网络英语中则引申为电脑屏幕上显示程序中具体内容的选项或指令的菜单;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 这是关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流行术语;computer conference计算机会议, 指的是一组用户通过计算机进行通信的一种服务;white collar白领, 指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 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 又称白领阶层。

3、意译

意译, 是指根据英文单词的原来的意思翻译得来的新语。网络交际中, 很多新词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解释, 因此很多情况下就根据其原来的意思引申出新的词义。这些新词具有形象直白, 诙谐幽默等特征。如, firewall本是一个消防用语, 在互联网上引申义为“防火墙”, 用于指防止外界入侵局域网的安全装置, 形象易记;surfing冲浪, 形象地把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比喻为在大海中冲浪、遨游;knowbie大虾, 用来比喻网络高手, 含有较重的戏谑成分;bump灌水, 指一些人在论坛中, 纯粹为了获得积分在论坛里反复留言, 回复他人帖子时没做交际性的评论, 只是简单的表示同意、支持;lurking潜水, 指在论坛、聊天室等只浏览不发言的行为, 这样的人好似“潜水员”, 总是不浮出水面。

4、不译

不译, 是指保持原有英文单词的原形, 采取不翻译的方法处理。有一些网络英语词汇网民已是非常熟悉, 并且习惯了这些词汇的英语表达方式, 因此在实际交流中不译或省译即可达到交流的目的。如, e-mail, 过去刚流行这个网络词汇时, 很多人将其音译成“伊妹儿”或直译为“电子邮件”, 如今大家脱口而出的却是英文e-mail;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在实际应用中都直接采用英文IT, 而非将其翻译成“信息技术”;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 无论是口头还是网络上, 都很少翻译成“首席执行官”来使用, 而是直接使用其英文。由此可看出, 这种不译或省译的方法使网络交流更加简单快捷。

三、结语

网络英语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作为新时代新语言的一种新形式, 它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变迁。网络英语词汇的构词特征既体现了构词法的传统性, 又彰显了构词法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 探究网络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处理方法, 对于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国际文化的交流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我国的网络英语媒体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根据当前网络英语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 本论文针对网络英语的词汇特征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对网络英语词汇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以期对我国的网络英语媒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英语,词汇特征,翻译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年。

[2]朱三元:《英汉计算机综合词典》,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年。

[3]秦秀白:《网语与网话》, 外语电化教学, 2003 (1) 。

[4]谭卫国:《新编英汉互译教程》,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

8.网络安全英语文献翻译 篇八

关键词:网络新词;翻译风格;有道词典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30-02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上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影响着世人的语言交际。探讨网络词典对这些网络新词的翻译问题,不仅有利于语言词汇的积累与规范,而且还有利于拓展翻译研究的范围,丰富相关的翻译理论。所以,在此有必要结合具体的个案对网络新词翻译实践中最为关切的焦点——翻译风格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释与说明。

一、网络新词及翻译风格

研究网络新词在英语网络词典中的翻译风格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两个核心概念,即网络新词和翻译风格。

(一)网络新词

“网络新词”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术语。不同的研究者,因其研究目的与所持界定标准的不同,网络新词会有不同的含义。有研究者通过外延列举的方式,这样界定网络新词的内涵:“一是技术专用语(如磁盘、鼠标、多媒体、刻录机、攒机等);二是网络文化词语(如网络大学、键盘伙伴等等),三是聊天室用语(赛羊、7456等)。”[1]

这是对“网络新词”认可度较高的界定。但这个界定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首先,这样外延列举式术语内涵界定不严密。虽然在这段选文中,研究者对网络新词进行了归类,但是它没有客观而科学地解释出“网络新词”中的“新”的全部内涵。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交际的形式和途径也在发生着快速地变化,例如,“微信”这个词语就很难归类。再如,随着网络的发展,有些网络新词也逐渐失去了“新”的特征。对于这类词语又应该如何解释?其次,网络新词的产生虽然与网络相关,但是并不能把每一个与网络相关的词语都作为网络新词来处理。即,“新词”的“新”究竟体现在哪里?是词汇的构成形式上,还是词汇的意义里?再次,这样的界定没有解释出“网络新词”产生的方式。

根据对上述网络新词的界定及其分析,网络新词应该具有这样的内涵:所谓的“网络新词”是指因网络的普及与运用而产生的比较规范的新生词汇。这里的“新”并不指向时间意义,而是指向“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网络新词的外延包括网络专业词汇和网络流行语。它产生方式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在第一个层面上是指因为网络的普及而产生,例如上边提到的那些专业词汇。在第二个层面上是指因为网络的运用而产生的词汇。例如,因为网络交际而产生的词语。

(二)翻译风格

翻译风格是指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和翻译价值取向等长期而综合性的表现。

对于这样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翻译风格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长期的、综合性的表现。这也就是说,翻译风格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但这种表现却体现为综合性和长期性。因为其具有综合性,所以翻译风格是译者综合翻译能力的体现;因为其具有长期性,所以才能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如果仅从事段短暂的翻译实践,即使译者有多么娴熟的翻译技巧,即使译者拥有与众不同的翻译策略,那也不会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因此说,考察一个译者的翻译风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翻译风格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翻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翻译目的、翻译者的审美意识、语言素养以及他对源语言的理解等诸多元素的影响。针对网络新词的翻译而言,译者翻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了译者对于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的理解。因为,任何一个词汇的翻译都要受到具体语境的影响,而对于这个特定语境的理解又要求译者准确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即网络文化。从网络新词到网络语境,从网络语境到网络文化,这才是网络新词翻译必备的思维系统,这才是其翻译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翻译风格的形成可以通过比较得出。在比较的过程中,既可以比较不同翻译者对于同一词汇的翻译结果,又可以通过翻译语言与源语言之间的对比来分析。因此,下边的论述主要结合后一种翻译实践对比进行阐释,关于这一点需要读者注意。

二、网络新词的翻译风格研究

翻译风格是一个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翻译特点。因此,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对于网络词典而言也是如此,不同的网络词典会有不同的翻译风格。所以下边结合著名网络词典“有道”进行翻译风格的分析。

(一)彼此会意

网络新词的产生要有自己原来词汇的基础。这也就是说,大多数网络新词的产生都是原有词汇的更新和运用。而无论是其更新还是运用都会体现出会意的特点。所谓“彼此的会意”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在第一个层面上,它是指在原来的语言中,网络新词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意义都可以通过构词成份进行相应的分析;在第二个层面上,对于翻译而言也是如此。译后的网络新词,不仅会体现出原来语言中的会意特征,而且也会体现出译文中的会意特点。

例如,“网民”可谓是一个网络新词了,在有道词典中对它的翻译有如下几种:Internet users 、Netizen (net citizen)、cyber citizen。第一个词汇是由“Internet”和“users”组合而成的一个合成词汇。前一个词语是“网络”的意思,后一个词汇是“用户”的意思,因此,读者可以在组合“Internet”和“users”的过程中会意整个词汇的意思,即,网民;第二个词汇的构成与第一个基本一样,只不过是把“Internet”换成了“net”,而“net”的本义也是“网”。这个词汇的构成方式与第一个有些许的差别,利用了词缀而已;第三个词汇,虽然也采用了合成构词法,但是它运用的“cyber”却与前两者有重要的差别。因为“cyber”是“计算机的”或“网络的”意思。例如在翻译“网络犯罪”的时候,在翻译“网络攻击”的时候,都是用这个词汇。

这也就是说,有道词典翻译中的“彼此会意”与汉语“网民”的翻译有着相同的思维。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很好地借鉴了英语传统语言中的某些词汇的基本意义。但是其彼此会意风格的形成却给予翻译者这样的思考:为了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新词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到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传播[2]。

(二)语境暗示

语境暗示风格就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语境的限制使读者理解网络新词的基本内涵。所谓的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但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并非只有句子、只有上下文才构成语言的使用环境。对于网络新词“给力”的翻译而言就是如此,通过对它的翻译,有道词典不仅更新了读者对于传统“语境”的理解,而且还使更多的读者领略到了自己的翻译风格。例如:在有道词典中,对于“给力”的翻译有以下3种:Awesome、it rocks、cool。这也就是说,当这3个词汇并列地出现于同一个词语的翻译之中时,它的读者会在它们的组成语境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含义进行感悟和理解。因为,第一个词汇Awesome是由“Awe”和“some”组合而成的。而对于前者“Awe”而言,它的含义是“敬畏的”之意。而这个意义则正是“给力”的效果;第二个词汇it rocks的核心意义体现在rocks上,虽然它的常用意义是“岩石”,但是rocks这个词汇在俚语里,它还有“宝石”“钻石”之意。而由“岩石”到“宝石”的质变就是汉语里“给力”一词的另一个基本含义,即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且结果又超出了当时人们的预料之外。第三个翻译词是cool,而“cool”的基本含义就是“好”。这也正是“给力”一词的汉语意义之一。

通过上边的分析,读者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即,有道词典在翻译汉语“给力”一词的时候,通过Awesome、it rocks、cool组成了一个语言应用环境,虽然它们3个词语具有彼此不同的含义,但是当这些不同含义出现在同一个翻译语境之中时,却把汉语网络新词“给力”的全部意义呈现给了所有的读者。

(三)差别迥异

有道词典的网络新词翻译风格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差别迥异。所谓“差别迥异”是指根据彼此语言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网络新词通过突出彼此差异来使读者领会其核心的含义。

“菜鸟”是一个意义奇特的网络新词。即使在汉语语境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确理解它的基本含义。因为它的含义不能够从这个词汇构成的语素及其含义进行会意感悟。众所周知,“菜鸟”并不是用来做菜的一种鸟,而是指“新手”之谓。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它又衍生出了反应缓慢之意。在有道词典中对其的翻译有3个,即rookie 、 newbie、green hand。仔细地分析这3个译词,读者就会发现一个这样的问题,即这3个词语中都没有汉语“菜鸟”词汇的构成语素。无论是“菜”,也无论是“鸟”,任何一个语素也没有体现在译词之中。特别是对于第三个译词而言,green hand更能体现出翻译中差别迥异的翻译风格。Green一词的常用意义是“绿色”,但是在此译者却选了它的“生的、嫩的、未开发”的意义来与hand合成,突出汉语“菜鸟”的“新手”之意。

再如“山寨”而言,在有道词典中对它的翻译有shanzhai、cheap copy、knock-off3种。而在汉语词汇中,“山寨”是指因为其所处地势偏僻而缺少政府的监管,后来被用来指向“盗版、克隆”之意。在有道词典中,第一个shanzhai译词是对其的直接音译。而且这种音译对于外国读者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译词而言,国内的读者又是相当陌生的。因为,它们都是“仿制”之意。“仿制”虽然与“盗版、克隆”密切相关,但毕竟两者还有差别。因此,这种差别迥异的翻译风格在增进彼此了解的同时,也丰富着各自的语言词汇系统。

总之,网络新词的翻译风格,特别是网络词典在网络新词翻译实践中形成的翻译风格更应该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在传播网络新词的过程中,也在践行着翻译理论,拓展着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南洋.浅析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4).

上一篇:阿拉甫乡6月29日教育信息简报下一篇:哀悼词短信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