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4篇)
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一
一、重视绪论课,想方设法上好第一节物理课,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印象。
因为中学生是从初二开始上物理课的,此时对这一学科兴趣也最高,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精心准备第一节物理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神奇的物理现象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就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奇特的海上日出”“纸锅烧开水”。
二、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的教与学都要通过实验来进行。而演示实验又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带来真切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师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建立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引导,善于运用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兴趣。
虽然很多概念和规律的得出都来源于实验,但有些知识点老师动手演示实验的方式一般效果不是很大,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印象也不够深刻。这时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来感悟物理知识,让学生切身体会。比如,在讲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用手在自己桌面上来回摩擦,让手掌感受桌面給手的摩擦力的大小,然后又让学生通过改变对桌面压力的大小再次体会摩擦力的大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印象也比较深刻,从中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利用科学小故事激发兴趣
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生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这是兴趣特点的普遍表现。故事可以使学生既可体会扣人心弦的情节,又可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和知识以致终身不忘。阿基米德沐浴时发现浮力定律,兴奋的忘记穿衣服跑出大街等等,通过科学家的这些故事,让学生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多动手实验,也许会从中获得惊人的发现,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可激发学习兴趣。
期待尊重和赞赏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和肯定。作为教师,要多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多给他们鼓励和表扬,给学生信心。在授课过程中多提问程度差的孩子比较基础的知识,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要尽量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与自己产生共鸣,因为师生情感共鸣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 。
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二
一、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手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通过实验, 许多规律的建立和验证也要通过实验。而实验既生动又具体, 能吸引学生。学生在实验中动眼观察, 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会进一步理解概念, 掌握规律,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 物理教师要重视每一次实验, 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 不管是课堂上, 还是课外都要用心安排, 学生实验成功了, 才会在实验中得到乐趣, 才能激励他们继续学好物理的信心。只有动手实验才能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新编的物理新课标教材, 几乎每节都有配套的演示实验。此外, 还有学生分组实验及小实验, 小制作等。利用实验是物理课得天独厚的条件,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 增加一些简单的、十分有趣的演示实验, 或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 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把学习物理的意识与生活实践挂起钩来, 不仅兴趣高、动力大, 而且学习得生动、扎实, 因此在教学中, 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从现象中感悟知识, 从而使记忆深刻, 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 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 掌握物理知识, 从而保持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引向志趣。
例如:身边的物理现象
1. 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 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 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 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 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 对着电视画面拍照, 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
内照明灯, 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 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
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 锅内盛有冷水时, 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
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 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 这是由于水滴, 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 温度大致相同, 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 水滴也不会沸腾, 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 走样的镜子, 人距镜越远越走样。
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 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 人距镜越远, 由光放大原理, 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 镜子就越走样。
7. 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 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
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流速大, 压强小, 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 所以天然气不会从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 将气球吹大后, 用手捏住吹口, 然后突然放手, 气球内气流喷出, 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 张力不均匀, 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 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 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流速大, 压强小, 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 气球因此而摆动, 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三
一、巧导新课,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开场白——“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被称之为“风头”,是否得法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成功地引入课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引入”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这里的关键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遇到问题需要解决而又没有现成方法时思维才会活跃。纵观行家的操作及笔者的实践运用,较为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故事导入法、讨论开场法、实践法、观察法、名言效应法、学科联系法、实物展示法等。新颖独特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端,每位教师务必对此高度重视,因材设计。
例如,在讲“热辐射”时,教师可先介绍“煤灰救命”的真实故事: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茫茫的冰层封住了归路。船员们想了很多办法,挖、炸、锯、砍,冰层巍然不动,一切“武力”解决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有个学者建议,把船上的煤屑、黑灰都铺在冰层上,冰开始融化,航线得以开通。为什么煤灰能够使轮船摆脱困境而挽救船员们的生命呢?大家听了这节课后,就一切都明白了。这样的导入使课堂教学先声夺人,妙趣横生,紧扣学生的疑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使之产生一种跃跃欲试急于“我要学”的愿望,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树立开放意识,联系实际、讲话物理
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谈知识力避枯燥的陈说》”。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科学知识在现实世界的应用。物理是一门很实际的科学,物理课的方方面面都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联系着。物理教学应该打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力开放意识,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从生活走向物理,使物理贴近生活,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的实际,关注现代科学与科技的前沿成果,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突破学校围墙,将学校、社区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周围,就在身边。利用生动、愉快的现实情境,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借以引入,建立物理概念,阐述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或物理原理等。联系常见的物理现象,用已有的知识,科学地加以解释,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而不厌。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感受生活,接触实际。如学习了“电功”、“电功率”以后,让学生测定家庭用电器日耗电量,看电表是否“快”了;学了“密度”以后,建议学生验一验妈妈的戒指,是不是真金的。事实证明,完成这种作业,学生的兴趣极高,而且很认真,检查作业时都按耐不住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物理乏味、枯
燥、遥远、难学。
三、以人为本、和谐环境、言举风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的心理状态有关。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倡“三为本”教学思想,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本。教师要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的引路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者;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者。形成师生间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感情上得到一定满足。
教师语言举止风趣,很容易形成学生的视觉形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时,提出“水火不相容,但水可以点火”。在讲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时,教师面带微笑,以神态、手势、热情鼓励等。在必要时还可以围绕课堂教学穿插一些小幽默、小笑话、小故事,并辅以必要动作,让学生“开心片刻”、消除疲劳,以饱满的热情来听课。
以人为本,和谐环境,言谈举止风趣,有利于创造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具有特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实验又具有启发性,是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好实验教学,并根据教材适当改进或补充一些很能说明问题,新颖、有趣、简单的实验,而且教师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必要时利用演示实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探究原因的强烈愿望。例如,笔者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自制了两个半径较大的螺线管,螺线管与演示电流计相连接,演示时将左手臂伸入螺线管,检流计的指针不偏转;然后又将右手臂伸入螺线管,在这个过程中,检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面的学生一片惊奇,急于想知道原因,对演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时笔者象魔术师那样挽起袖子,右手臂上露出了绑着的几个条形磁铁,这时才开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学生全神贯注。另外,要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进学习兴趣。
4.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四
林杰
【摘要】大多数的中学生对物理的第一感觉都是“难学”,物理不像语文或者英语,文科的东西记的东西偏多,理解的成分偏少,所以很多孩子初中文科好的到了高中文科成绩也会很好。但理科特别是物理就不一样了,高中物理理解的成分很重,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反而很少,这就照成不少小孩初中物理明明很好,到了高一却一落千丈,学生对物理都从心里产生了一种恐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 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 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最终的教学必定是失败的。只要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浓厚的兴趣可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 启迪他们的智力潜能, 并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否则, 学生就只能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运用物理学科独特的趣味性和恰当的教学方法, 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使学生由感兴趣到想学、爱学, 从而学好用好物理。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一堂成功或者说名符其实的物理课,应该入“味”,才能让学生“开胃”。
那么什么才是物理课的“味”呢?我认为有以下三味:
首先是“原”味。既是物理课,就应有强烈的物理本味。所谓“物理”,就是用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质,揭示“理”的真谛。因此,物理课的本味就是物理实验。
其次是“美”味。这其中的美味,是指美学熏陶,即指美育。美育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艺术教育。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的教育⋯⋯它是一种兼顾知识和发展、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融合式教育,是将所传授的知识转换成种种艺术的形象和活动。
最后是“趣”味。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它表现为好奇、探究、求知等方面,因此,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抓住生活中的物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好奇或悬念,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优选学生已有的生活、生产经验能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进行有关力、摩擦力、惯性和功的教学中,都可以列举许多典型而生动的事例,使他们感到愉快,而不是枯燥。比如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要学生在课堂上利用饭盒、筷子和水模拟情景,会观察到筷子斜放时就好像断了似的,有向上弯折的新现象,从而激发学生想知道“为什么”的好奇心,自然引入光的折射。
二、从创设情境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创设矛盾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这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碎,而如果在水泥地上铺上一层泡沫,茶杯从同样的高度掉下来就不容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掉下,人们却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时,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亮或变暗,声音会变大或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都做个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联想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 高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产生联想的情境,在联想中可以应用类比,类推和逆向思维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探究磁生电时,教师先重现奥斯特的电生磁实验,强调电可以生磁,再让学生从中提出新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提示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联想到:磁能否生电呢?若能,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呢?
通过以上情景创设,能逐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教学语言要形象幽默 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淡化的作用。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准确、幽默、生动、形象、清晰、简练。
四、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 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 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结合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可以借助教室内随手可得的粉笔头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粉笔头置于讲台边缘,用米尺敲击一下粉笔头,使它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到地面上并留下一个痕迹。若用米尺,怎么样才能求出粉笔头沿平台飞出时的的速度?应该测量哪些数据?用米尺也能测出速度?这实验能很好的引起学生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兴趣。
五、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以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地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如:充分利用实验引起不协调或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迷”中有所“悟”,在“悟”中有所“通”。“迷”是内化的起点,“悟”则是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创设使学生处于迷惑不解的求知状态,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用“纸盒烧水”这个实验来说明沸腾需要吸热;“一纸托千斤”来说明大气存在着较大的压强;“竹子生根”说明竹筷与米粒之间存在着静摩擦等等。
六、运用多媒体,激趣引思
5.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五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推理严密、抽象思维甚多、高度量化的学科。能够自发学习的学生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并给予某些正确的激发。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直接左右一个人的积极情趣,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突破口,吸引和引导学生爱上物理课,从而为完成学科任务开辟道路。物理又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广泛联系实际的一门学科,这就为“以趣激学”提供了条件。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一定能通过激发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
那么,我们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和形成高大的教师形象
教育学家费曼就讲过:“我认为解决教育问题唯有认识到最好的教学只有在学生和一个好教师之间建立直接的个人关系中才能实现”。而实践也告诉我们:“没有师生间的情谊就谈不上教书育人”。建立师生情谊常用的做法是:一是“真诚相待”,搞好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一个好的教师应是真诚地爱学生,只有这样才会全心全意为学生们时刻去操心、去服务,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去干实事,以教师的真诚之心去获得学生的热爱之情。二是以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将师生情深化。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责怪为难学生,不摆教师架子,做到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学生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使师生间情感从个人关系向着事业关系方向深化,从而建立起师生间稳定的情感基础。三是与学生做到“心灵接触”。一个好的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讲心底话,寓理于情,促使学生道出内心的真情,从而建立完善的师生情谊。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普遍存在着“向师性”。一个在学生心目中形象高大、为人师表、品质高尚的教师,其品德、爱好、兴趣、习惯、语言甚至衣着服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悄悄地学习模仿着。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位好老师。如果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教学方法好,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语言,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得有滋有味,能用生动的实例对抽象的概念进行讲授,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学习兴趣。
二、通过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与目的,可以使学生激发和形成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科学技术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它一直是自然科学的前沿,与其他自然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当代工业技术,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让学生明确物理学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学习物理知识的民族责任感,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愿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前应该认真地挖掘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现象和实例,从中生动地点出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具体意义,以此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主动性还可来自于对祖国、民族的深切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意义,变苦学为乐学。同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史话、科学家故事恰当地穿插于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领略学习的乐趣与意义,知道学习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理想,祖国前途的联系,从而树立为理想艰苦奋斗的目标,以此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三、以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恰当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环境就是指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定的环境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感到原有知识的不足,造成认知的不协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愿望,促进积极的思维,引发学习的兴趣。
6.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六
摘 要: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如此,方能为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
关键字:高中物理;学习兴趣;演示实验;物理史料
相较于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高中物理整体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特征,而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仍倾向于直观形象、立体生动的思维思考方式。如此,两者就构成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更谈不上自觉、积极并且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了。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独辟蹊径,从学生学习的主观特点入手,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必能为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
一、让学生认真读课本,边读边思考,有疑问的地方要在课本上标出来。
教师在课前或课上留几个参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通过看书使学生初步搞清本节课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其次,要鼓励学生提问题。由认真读课本到能提出问题。再次,要给学生创造争议的条件。学生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后,很愿意去和邻近的同学争议。教师应当鼓励他们争议,为他们创造条件,当对同一问题有几种不同意见时,要在课堂上公开讨论。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一些重要的、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如速度和加速度、质量和重量、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等通过课堂争论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物理内在联系强,从高一起就要让学生每学完一章,就要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写出这一章的学习总结笔记。边复习课本,边参考有关资料,边总结,真正做到凡是写在笔记本上的知识,都应当是自己真正理解消化了的知识。总结笔记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基础知识;典型性的例题;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书写总结笔记,既起到了复习知识的目的,又积累了资料,同时在总结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要教育学生重视物理实验,认真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多动手,从中体会物理规律、原理等是怎样从生活现象中一步步归纳总结得来的,体会科学家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灵活变通的能力。
高中物理中对解方程的灵活性要求比较高,让学生不仅有解出未已知量,代入方程求未知量的思维方式,更应该有先观察方程,是否可用比值法、求和法、求差法等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再者,高中使用一次函数比较多,例如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中等,要类比成数学的一次函数来分析,确定自变量、因变量,斜率、截距各是由哪些物理量来组成的,从而解决问题。
在高中要想学会物理,那学会分解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多过程的问题,要把多过程分解成几个子过程,同时把这些子过程的问题回归到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以及我们建立的物理模型当中,利用我们所熟知的知识解决子过程,从而解决总问题。
二、利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为集中,情绪也最为昂扬。因此,教师若是能牢牢抓住这宝贵的十几分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做一些演示性质的实验,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实验现象探究的强烈欲望以及对于实验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的浓厚兴趣。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教学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一个玻璃球和钢球的体积大致相同,当它们从相同的高度落下来时,哪个先着地?”“钢球,因为它的质量比较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赞同此说法。之后,我向他们做了如下的演示实验:从同一高度扔下玻璃球和钢球,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地。这一演示实验最终的结果与学生以往“东西重、下落速度就快”的认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便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探索思维与创新思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更为他们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物理学史料,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兴趣泛泛。相反,对于物理学背后蕴含的丰富史学资料却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鉴于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尝试把物理史料同具体要学习到的物理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于物理学史料的好奇心及探索需求,又能以此为契机,充分调动起他们对于相关物理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而后者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关于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则说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7.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七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 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只有重视实验, 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 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 在讲授《自由落体》时, 先问:“羽毛和金属片从同一高度下落会同时落地吗?”同学们都会回答金属片先落地, 教师可以用牛顿管演示在真空中的羽毛和金属片同时落地。这样, 同学们会感到很奇怪。教师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 引入课题。
2. 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 设置悬念, 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例如, 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 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 按照常规认识, 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 水必往下洒, 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 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 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 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 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 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 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 在讲动量和冲量时, 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 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 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 老师由此引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通过演示实验, 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 可以使学生感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二、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教
师富有哲理的幽默,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1. 语言生动风趣,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 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 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 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 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 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 在讲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作用力的时候, 用“一个巴掌拍不响”或“孤掌难鸣”来说明。在讲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的特征时, 可以用“外强中干”、“表里如一”、“内外有别”来形容。
2. 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 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吴有训, 对证明“康普顿效应”正确性和发展“康普顿效应”做出了主要贡献, 康普顿曾特意说道:“他本也应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赵忠尧, 中国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射线研究的先驱和启蒙者, 量子电动力学的重要奠基人, 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正电子的人,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证实世界上有反物质存在的人,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直接观察到由正反物质湮灭所发生的现象的人。王淦昌要不是因导师阻拦, 差一点发现中子, 要不是战乱的中国, 差一点发现中微子等等。这些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 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
3.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 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 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 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 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 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 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 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4.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 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 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影响积极性。其实, 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因为学生的智力问题, 相比之下,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 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 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8.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八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生动、有趣的实验,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培养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都很重要。不同类型的实验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演示实验应当突出简单、明了、启发性好,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学生分组实验应当突出实验原理、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养成动手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学生小实验应当突出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也会更强,真正达到“玩物益智”的目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用实验来克服学生很难理解的知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讲解“固体压强”时,首先在一个木板上钉上很多长短不同的钉子,然后把充足气的气球放在钉子上,这个时候,班内的学生都睁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观看着,等待着气球被扎破的那一刻,但是,气球放上之后,却安然无恙,令全班学生都很惊讶,感觉很不可思议。教师还可以在气球上在放一个小物体,仍然不破,这更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用大小两支试管,小的能套入大的试管内,把大试管装满水,将小试管底端插入大试管里大约一半长,然后将两试管倒置过来,看到大试管内的水徐徐向下流,而小试管不但不下落反而慢慢上升。通过这样简单的演示,不仅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增,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能使学生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
二、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组织物理兴趣小组、搞些小发明、小制作,自制门铃、自制指南针等等小研究,也可以学生之间交流物理信息、研讨学习方法等。例如,纸锅烧水,自制指南针,自制潜水艇,筷子提米等等。2.向学生讲述科学家探索的物理规律的轶事,如牛顿发明地心引力,阿基米德鉴定皇冠成分等等。3.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物理趣事,科学幻想故事等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创设物理情境,将所学知识引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中的“境”是指外界的景物,“情”是由外界景物所激起的感情。情境是指能够激起人们情感的景物,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连。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
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异、求趣、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一旦把学习物理的意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仅兴趣高、动力大,而且学得生动、扎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汲取知识的动力,有疑惑才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失时机地设置疑惑,制造悬念,营造强烈的问题情境,这对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教师举出的例子最好是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而又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和思索的例子。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金鱼发现鱼的大小有何变化?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子在水面处有什么现象?这些又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四、教师通过改善教学态度和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情愉快时,大脑皮层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人思维敏捷,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因而我们应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愉快学习情境。如讲“轮轴”时,我先让两个力气大小相差较大的学生进行握酒瓶比赛,力大的握细端,力小的握粗端,同时用力反扭,结果力大的反而败在力小的手中,学生在欢乐的比赛中兴趣盎然,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喜欢表扬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应当通过语言、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方式加以表扬,对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应当肯定并加以祝贺,使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变换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物理教师要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也要以饱满的热情热爱物理学科,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一些重要物理规律可采用观察实验法,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学习方法的启迪;另外还可以采用分析法、竞赛法等多种教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把枯燥的教学转化为有趣的游戏,在讲“运动的描述”一课,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学生很难理解,于是通过师生互动,很轻松地解决了重难点。学生情绪高昂,积极开动脑筋,参与其中,寓教學于游戏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按照兴趣发展的一般规律:有趣——乐趣——志趣。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培养。
9.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九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资料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用心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如透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透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取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透过在站台上上、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透过操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明白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好处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一样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到达共同获取知识、发展潜质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透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一样的人学习不一样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三、设计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构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持续愉快的情绪、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透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四、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设计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明白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在一种简单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他不仅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五、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潜质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用心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潜质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资料,如跳绳、踢球、赛跑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就能够给学生以亲切感。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搞笑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10.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以良好契机为抓手 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再如:结合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可借助教室内垂手可得的粉笔头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粉笔头置于讲台边缘的操作平台上,用米尺敲击一下粉笔头,使它沿水平方向飞出,并在水平地面上留下一痕迹。若用米尺,怎样才能求出粉笔头沿平台面飞出时的速度?应该测量哪些数据?用米尺也能测出速度?此实验能很好地诱导学生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兴趣。
三、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徐新梅
1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篇十一
一、抓住我们的第一课
绪论这节课往往不被同仁们重视,其中没有考点,所以只是講讲以后课中的要求等等就草草收场了。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我们的第一课,我们要在这节课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如在这节课的开篇教材给出了“长征二号”的升空图片,我们可以从杨利伟讲到翟志刚等人,再说说进入太空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其中哪些应用了物理知识,再介绍电视机是如何成像的,也应用到了物理中的知识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以完美的解释。我们不用把每个例子都面面俱到的讲,但是一定把选好的例子讲好,吸引学生的眼球,吊足学生的胃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在讲到磁悬浮列车时,老师不讲而是提问,让学生说说关于磁悬浮列车你想到了什么?想了解什么问题?从学生关心的角度出发,这样我们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赢得了第一课,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实例的引领作用
物理是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每节课都有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这样我们根据这些例子做好引课,来吸引学生。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让学生先准备好两块大小相同的纸片和一本书,让学生先用纸片和本在等高处同时释放,结果本下落得快并同时得出结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把一张纸片捏成纸团于另外一张纸片等高同时下落,纸团下落得快,得出有阻力影响的结果。这个小实验操作性强,在随后的教学中通过牛顿实验的演示,让同学们明白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重无关,对前面的感性认识起到了纠错的作用,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神秘兴趣。又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准备了个玻璃杯,杯内盛有半杯盐水。在上面盖块塑料板,板上放一个鸡蛋,用小棒猛击塑料板,塑料板飞出,鸡蛋稳稳地落入杯中。学生脑海中带着为什么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从而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习题设置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学生在学习完基本知识后,便会有想一显身手的意思,这时一定不要把习题的难度设置大了,否则就会击垮学生的自信心。每部分配置多道习题,由简到难,做难题时老师要适度渲染,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就感,做不出来的学生也会得到心理安慰。但也不要过分的渲染,让学生感到有为难情绪。
四、关注科技前沿
物理教师应多关注与物理相关的科技前沿成果和热点话题,对教学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例如我们在讲到电磁学时,讲一讲美国正在研究的电磁炮,适度地拓展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是必要的,讲到引力与航天时,谈谈各国发射的各种卫星、地点选择的学问、卫星的作用等等,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助于教学兴趣的激发和今后物理课的学习。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不能让它失去灵性,它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所以我们物理教师不要把它脱离了生活,那样的话我们就是最大的失误,也是失败,同时也毁了一代人,所以我们要好好研究教材,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我们不仅仅是一名好老师,还是一名不负时代重托的教者,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本心。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桦川一中)
1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 篇十二
一、吸引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觉得“好玩”
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 人们的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在初中物理中有许多物理现象非常奇妙,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讲《大气压》时, 可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用玻璃杯喝水是倒过来装水的吗? (学生大笑, 心想:傻吧你。) 不相信啊, 我做给你们看:用玻璃杯装大半杯水 (满了不容易观察杯中的水) , 用一张过了塑的相片盖住, 然后用手按住相片倒过来, 松开手后, 杯中的水竟然一滴也没有漏出来 (学生不断发出惊叹声) , 我提着杯子的底部在教室内走一圈, 杯中的水还是没有洒出来, 再用力上下甩动, 竟然还是没有洒出来!最后大力上下甩动, 相片才掉下来。真不可思议!有学生说我的杯子和相片有机关, 让他摸摸看看, 我给他看了看, 摸了摸, 他说还真就是一个普通的杯子呢!我接着说, 下面有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呢!我用小试管装满水, 还是用相片盖住试管口。我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说相片会掉下来吗?学生非常肯定地说“不会” (因为由前面那个实验看到相片不会掉下来) , 我一松开手相片就掉下来了 (学生感到非常失望) , 但很快就惊呼:水怎么就不会往下掉呢?再比如说, 用平面镜把太阳光从室外引到教室内, 让太阳光穿过三棱镜, 在黑板上就会像彩虹一样显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还有像“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竟然让两个力气最大的同学来拉也拉不开。这些实验取材容易, 现象明显, 很吸引学生的眼球, 学生看过后, 深感奇妙, 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物理学是非常有兴趣的学科”的种子。好玩的东西谁不想玩呢?
二、有目的地让学生学会主动玩, 在玩的过程中思考问题, 学到知识
像刚才讲的几个实验, 学生看到确实“好玩”, 学生有了兴趣, 就会自己去做。有的学生回到家后亲自动手做, 而且也像教师一样做成功了!原来教师并不是耍魔术!这样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有的同学还把这个实验演示给父母看、给小朋友看。在父母与小朋友们的惊叹和赞许中得到了满足, 于是, 就有可能变着心思、变着花样去使用物理知识, 探索物理的奥秘。例如, 有的学生动手做“纸盒烧水”实验;有的学生做演示磁铁的隔空吸物 (或推物) ;有的学生用透明胶管做虹吸现象实验;有的学生利用空啤酒瓶做成水琴, 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未必真正懂得其中的奥秘, 但肯定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根据什么物理学原理?
三、让学生保持一颗好奇之心
学生开始学习物理, 如同新生儿刚刚张开眼睛, 对他们来说, 一切都是新鲜的, 充满好奇的。学生随着知识、见识的增长, 逐渐把一个个神秘物理现象的面纱揭开来, 一切变得那么的平常。我的小孩在六年级的时候, 他根据“手工课”的说明, 用两节5号干电池, 一些导线, 一个小电珠, 弄来弄去, 终于把小灯泡弄亮了!他非常高兴, 他对我说:“爸爸, 物理有什么难的, 我把物理都搞通了!”我知道他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之后失去了兴趣, 觉得就这么一回事。怎样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呢? (1) 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比如, 我对我的小孩说, 你能不能把两个电灯泡同时弄亮, 怎样才能使小灯泡要它亮就亮, 要它灭就灭?经过我的启发, 并演示给他看, 他终于明白———原来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弄清楚, 还有许多神秘的地方, 还没有被挖掘出来。 (2) 指导学生做一些小制作、小发明 (比如, 利用学过的重心知识做不倒翁, 自制潜望镜等) ,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3)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比如, 宇宙是如何形成?宇宙有多大? (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来自几百亿年前的天体发出的光, 也就说目前知道宇宙就有几百亿光年那么大!)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北纬30°会有那么多的神秘的现象?让学生永远处于强烈的求知欲望之中。 (4) 通过电视、网络等, 让学生拓展知识面, 培养兴趣。
四、升华学习物理学的现实意义, 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物理学从来就不是空中楼阁, 它来自生活、来自社会。在现实生活中, 在军事上, 在航空等领域都离不开物理学。比如说, 西游记中说的“千里眼”、“顺风耳”, 我们已经轻易就能做到, 就连放牛的小朋友、老人家也有手机, 还可以用手机监控;我国自己生产的具有隐形功能的歼-20飞机引起强烈反响;我们国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 宇航员杨利伟、翟志刚、刘洋、刘旺等能够飞到太空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这些就是学好物理学的现实意义。哪个不想坐上航天飞机、飞船遨游太空, 一探究竟?现在的初中学生将来有些就可能成为科学家、航天英雄!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1. 提高语言能力。
学生最忌讳的就是枯燥乏味、刻板的语言。而物理课几乎每一节课都有公式、定律和概念, 如果说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或强迫自己认真听课, 也是无奈之举, 可想而知, 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有个高中物理教师, 上课只会照本宣科, 学生问题目, 他不知道如何向学生讲授, 他就会在草稿上把答案写出来, 他甚至不会笑。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一肚子的才华, 可惜就是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来。凡是做过教师的人都知道, 幽默、诙谐、简洁和流畅的语言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老师, 学生不仅喜欢他的人, 也喜欢他的课。
2. 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材只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框架, 教师如何把握内容的难易程度、知识面的广度;如何整理出符合教学目标的知识体系;如何把一节课的内容组织起来;如何深入浅出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教材处理得好, 形如流水,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学生自然也就有兴趣学习了。
3. 提高应变能力。
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体现出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比如, 作为物理教师, 若常能就地取材完成某些实验, 学生能不佩服你吗?比如, 在上《光的色散》时, 一连几天都下雨, 没有太阳出来, 怎么办?我灵机一动, 就用投影仪的光透过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 也能跟太阳光一样分解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个实验还有力地证明了所有的白光都像太阳光一样, 都是复合光。又比如, 在讲《杠杆》时, 用扫把示范扫地, 讲解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位置。通过这样的变通, 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下, 由单纯的兴趣变为主动配合你的教学, 主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1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十三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想要努力解决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我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之一。”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做好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容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栓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幽默的语言,触发兴趣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一句幽默的话语,既像“兴奋剂”一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像“调料”一样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如讲鸦片战争清朝的腐败无能时,用幽默的语言讲述“奕山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学生听讲,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朝的腐败无能,官僚的愚昧无知,中国的封建落后。教师应有目的地借助幽默地语言传授历史知识,启迪思维,打破课堂的沉闷,让学生在会心的笑声中主动学习和思考。
三、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四、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戊戌变法》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历史内容忠于历史的真实,不能随意编制一些情节内容,以虚构和编造来换取学生的兴趣。
五、贴近生活,联系现实,深化兴趣
由于历史学科所讲述的内容大都远离现实生活,而初中生知识范围狭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所以许多历史问题是很难理解的,时间久了,他们总感到历史教学老是陈年老帐,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历史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正在谱写的历史。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事实证明,一旦历史与时事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的情绪马上会高涨起来,兴趣被激发,学习气氛变得非常活泼。
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用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创设情境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1、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例如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利用投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手段,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形式多样化,且新颖、独特,易吸引学生注意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既生动展示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决心,同时又展现了当时抗击元军的壮烈场面,在这种气氛中,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另外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来到我们身边,给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七、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等活动。我在初一时课外指导学生制作教具,在初二时,我们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14.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十四
语文根基深厚,又是母语课程,本应是学生驾轻就熟的一门课,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浓。有一篇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占总作业量的65%,作业的形式与学业测评的内容呈现正相关。这说明,应试教育的影响深远,评价单一,师生、家长忙碌追逐的是成绩,学生对语文与生俱来的热情在重压之下淡漠了。对于语文本身,教者疲惫,学者乏味。而学生们乃至社会上的整体情况,人们的语文水平并不好。这两年兴起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以及呼声越来越高的高考改革,要把语文成绩提高到180分,都是想引起人们对语文的重视,推动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对于怎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倾心课堂,增强感染力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多彩,很多课文是名家篇章,我力求不负美文,倾心上好每节课。在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了解学生等方面认真下工夫。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与讲解、诙谐幽默的互动与点评,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回味获得知识的轻松。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段感人的英雄事迹,让我的课堂有笑有泪,有声有色。
二、信息技术,为课堂添彩
信息技术的应用助力了教学,为语文课堂增色添彩,让学生饶有兴致地沉浸在语文学习之中。教学用的多媒体光盘,资源丰富,学生被其中展现的美丽景色、精彩动画深深吸引,尤其喜欢“游戏宫”的趣味练习,语文知识学得轻松愉悦,是寓教于乐的好素材。除此以外,我还制作了课件,更便于实施自己的教学。如学《翠鸟》时,我录制了一段微课,给学生讲翠鸟的外形特点,还把这段微课发到一些家长的微信上。看到微视频的同学像得到了莫大的奖赏一样,课堂上很活跃。我还让学生给翠鸟捕鱼的视频配音解说,学生很有兴趣,说得活灵活现。
三、不同学科整合,学出新意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中,把语文和其他学科整合,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等,作用不可低估。我教语文和音乐,很自然地就把两者整合起来了。学了课文《说声“对不起”》,我与歌曲《原谅我》联系起来,营造氛围,同时强调乐句的演唱要领,让学生体会怎样表达出道歉的诚意。一次,两个男同学起了激烈的争执,我鼓励“肇事者”勇敢地去道歉,同学们又唱起了《原谅我》,学以致用,知以导行,他俩在歌声中和好了。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高度整合,语文音乐水乳交融,伴着歌声欣赏北海公园的美景和电影片段,体会歌词的思想感情,再学唱歌曲,背诵课文,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得到了美的熏陶。
四、社团活动,发展学生兴趣
社团活动是语文课堂的有效补充,扎实地组织、长期地开展活动,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一技之长都有巨大的作用。我在班里成立了钢笔字书写社团,从基本笔画教起,有步骤地组织活动。以三年级语文课本生字《同步描摹》为主要学习材料,识字写字、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渗透其中。学生们爱上了写钢笔字,也爱上了语文。
五、多元评价,长效激励
评价激励是学生进步的源头活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怎样夸得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呢?新课程理念倡导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据此,我在班里试行了语文学习的综合评价。
在评价内容上,从学习的各个环节来分,包括预习、课堂参与、课后作业、课时与单元测评,从内容性质来分,包括朗读与口语交际、积累与运用、阅读与习作、社团活动。评价表是按学习环节设计的,每个主题小组一份。
在评价形式上,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长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师生评价为主,家长评价为辅。
在评价规则上,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评价细则。实行“五星级”评价管理,满20颗星可晋一级。每周小组总结,半学期全班总结评比,评选星级学生、进步学生和优胜小组,给予表彰奖励。每天、每节语文课,组长组员都在关注评价表,那已经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了。一次,一个小组长的奶奶洗衣服时把小组评价表也洗了,但组员个个都记得自己的星星数,评比时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推荐阅读: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1-15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09-15
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06-25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09-30
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07-25
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07-27
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11-05
激发学习物理兴趣论文09-27
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07-03
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