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对策研究论文

2024-09-25

浅谈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对策研究论文(10篇)

1.浅谈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对策研究论文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纠纷解决机制探讨

作者:邵长超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5期

【摘要】高校毕业生毕业时,找到工作后应当同用人单位、学校签订就业协议,就业协议到底是何性质、发生违约时该如何处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实践中,就业协议违约纠纷的解决主要是通过协商解决,但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在现行协商解决纠纷的基础上,有必要完善司法救济以切实保护毕业生的利益。

【关键词】就业协议;违约金;司法救济

一、就业协议及其法律性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国家计划内全日制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毕业时,找到工作后,应当同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就业协议,这就是所谓的“三方协议”。实践中,《就业协议书》由学校统一登记后发放给毕业生本人,如果需要更换,毕业生必须事先与用人单位解除之前的就业协议.方可到学校重新办理。

对于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主要有几种观点:一般的民事合同,预约合同,劳动合同。对此,笔者认为就业协议不同于劳动合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签订于毕业生正式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前,具有预约合同的性质,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预约合同,两者在合同主体、合同性质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别。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就业协议视为一般的民事合同,其在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终止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此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适用《劳动法》等的调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第5-6条规定:“本协议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都应严格履行本协议,若有一方提出变更协议,须征得另两方同意,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可见《就业协议书》对就业协议的生效要件及违约责任已做了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就业协议书》的内容过于简化,与劳动合同不衔接,一旦发生违约时给纠纷的解决留下了隐患。

二、就业协议违约情形及违约金

现实中,单位在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由于特殊情况的出现无法同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这时单位往往会提出解除就业协议、赔偿违约金,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只能接受,而此时其很可能已经错过了其它的就业机会,违约金的数额并不能弥补其潜在的损失。相比之下毕

业生违约的情况更为常见,毕业生为能尽早确定“归宿”,急于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等毕业生之后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希望同原用人单位解除就业协议时往往需要支付违约金,此时毕业生为能早日恢复“自由身”而“被自愿”的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不难发现,无论哪方违约用人单位都处于强势地位而毕业生则处于弱势地位,毕业生的合法权利很难得到保障。事实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在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对违约金数额没有发言权,而《暂行规定》、《就业协议书》并未对违约金额度作出强制性规定,一旦有违约情形出现需要支付违约金时,毕业生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

三、当前违约解决方式及决策建议

《暂行规定》、《就业协议书》并没有对违约解决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也没有形成明确的解决制度。现实中,毕业生违约时,一般是由毕业生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此时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的合法权利往往遭到忽视,其只能支付违约金以此来取得用人单位的书面解约;用人单位违约时,其通常不会和毕业生协商而是直接通知其解除就业协议。由此可见,现行的协商解决方式虽然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但其掩盖了真正的矛盾所在,不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

对于争议的解决方式,有观点认为可以借鉴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方式;也有观点认为就业协议纠纷的处理按照一般合同违约的方式处理。无论哪种方式,程序都过于繁琐,毕业生发生违约时往往还需在短时间内重新办理与新用人单位的就业协议,这很可能会导致毕业生错过与新单位订立就业协议的时间。

因此,笔者认为就业协议违约纠纷的解决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对违约金的约定应当采取双重金额制,即对用人单位约定较高的违约金,对毕业生则按其工资(一月或数月)约定违约金数额。当然,毕业生也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如实告知其未来可能的违约情形并在《就业协议书》里予以注明,若毕业生故意隐瞒,则可对其适用惩罚性违约金。

(二)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双方应当秉着相互体谅原则积极协调,妥善处理纠纷。学校也应该积极的予以协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还可以建立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多方参与的纠纷解决协调机构,一旦有纠纷时可以及时的介入。

(三)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原则上应采取简易程序审理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先行为毕业生办理相关的手续,以避免延误毕业生其他的就业选择。此外,对于违约金的约定,也应适用《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即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予以变更以便其更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冬梅.〈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J].中国劳动学院学报,2006.04,20(02).[2]翟玉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24(02).[3]马晓旭.论毕业生就业协议管理与违约行为防范[J].大学生就业,2008(08).[4]张玉蓉.对全国高校毕业就业协议的法律思考——兼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之完善[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2.浅谈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对策研究论文 篇二

1 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1 性别歧视导致就业不平等

在劳动力市场的交易中, 劳动力之间有同等的劳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但却得不到雇主的平等对待。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常常打出“只招男生”的要求, 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 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只招男生”, “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据调查显示, 男性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为5 5.7 1%, 而女性毕业生的就业比例则为4 1.0 8%。可见, 求职者的性别对于求职成功与否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与男生相比,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

1.2 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确

高校毕业生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 某些人的自我精英人才意识相对较浓, 自身定位和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 理想与现实脱节。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不切实际的与别人盲目攀比, 拼命去挤“独木桥”, 无形中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一些毕业生一味地追求留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知名企事业单位, 认为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孰不知“独木桥”数量是很有限的, 而这“独木桥”又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期望所在, 这就造成了求职竞争十分激烈。调查显示有7 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情形, 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首先, 选择外企、国企、机关这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最大。其次, 薪酬、福利待遇等要求过高。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上了大学, 自然就应该得到一份待遇丰厚、各方面都有所保障的稳定工作。最后, 对就业所在地选择要求过高。许多高校毕业生所追求的是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岗位稳定、工作环境佳的职位。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要城市一张床, 不要西部一套房。由此可见, 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1.3 人才既缺乏又积压

毕业生就业市场,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 是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的初次就业市场, 是建立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大学生就业市场成为了一个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市场。大多数大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超出了这个市场, 就是超出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但随着高校的扩招, 中高端人才日益涌现, 而相对应的职位并没有随之大规模出现, 以至于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 即所谓的金字塔式结构。体现为大学生过剩, 技工 (高级蓝领) 短缺的现象应运而生。甚至某些高级蓝领的工资还要高于大学毕业生, 于是乎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 选择到职业技术学校重新学习技术以求就业。但是大学生就业难是从大学生这一群体独特的就业市场表现出来的, 在其他就业领域的人才市场大学毕业生仍属于稀缺资源。如果大学生就业市场不能融入到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这个大环境中, 大学生就业难与人才资源短缺并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下去。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2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2.1 加强政策调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及措施, 但并不是所有政策都得到了有效落实,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方面的脱节。今后, 应进一步转变观念, 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供需系统, 保证毕业生就业顺利进行。进一步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建立全社会关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择优机制, 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1]。另外, 我国还应规范和完善人才就业市场:首先, 消除就业歧视现象, 突破制约大学生就业的瓶颈, 以保证毕业生公平竞争、公平就业的权利。其次, 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 淡化地域、户籍、性别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限制, 鼓励毕业生跨省市就业、到欠发达地区就业。

2.2 大学生自身要培养积极的求职意识

由于毕业生就业是初次就业, 是步入社会工作岗位的起步, 因此学校有责任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有义务教育毕业生认识到在高等教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 并逐渐普及化以后, 它将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择业选择的登天梯。毕业生要摆脱传统的择业、就业观念, 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择业意识;摒弃“就东不就西” (注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忽视中西部地区) 和“就高不就低” (注重机关、企事业单位, 忽视基层中小企业) 现象, 鼓励毕业生投身急需人才的基层以及生产第一线磨练自己。同时, 大学生就业难是针对所谓的正规就业而言。大多数没有正式就业的毕业生并不是没有参加社会劳动, 而是从事了灵活就业、弹性就业, 但并没有签署就业协议;而另一部分签署了就业协议的毕业生, 也不是自始至终就业, 很多人出现了间断性失业, 即隐性失业、交替性失业。因此, 社会各界也不要一味的强调“大学生签约率”, 我们要关注的是大学生真正的稳定就业。

2.3 完善就业指导机构与服务体系

高校毕业生能否融入社会生活, 被社会所接纳, 今后应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努力使高校人才培养成果符合社会需求。首先要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蓝领”劳动者。如上文所提到的大学生过剩, 技工 (高级蓝领) 短缺的现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已迫在眉睫。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作, 现今很多大学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 但其发展还存在些许不足, 我们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高校要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队伍建设, 力求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2) 注意就业指导的方法。就业指导内容与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相结合, 及早规划, 使其形成明确的择业目标和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3) 完善大学生毕业信息网络建设。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完善的就业供求信息系统, 专人负责收集、处理、发布信息, 让学生在校内通过就业网站的查询、交流就可以完成政策法规学习、求职简历发布、招聘信息查询以及网上竞聘等程序, 帮助他们解决信息渠道不畅、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1]。

3 结束语

就业为民生之本, 而大学生就业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 因此面对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进一步凸显, 本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我国应积极采取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政策, 提高其就业效率。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大学的就业政策, 选取和创新真正适合于我们的解决办法, 提高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应对能力, 为我国大学毕业生高效、稳定的就业提供保证。此外,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隐性原因有多种, 在分析时只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原因, 其他原因将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摘要: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显性和隐性原因分析, 发现问题存在于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等各个环节上。本文分别从性别歧视;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确;人才既缺乏又积压三个方面说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旨在为提高其就业水平提出对策。

关键词:就业危机,人才资源管理,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李瑞学, 孙官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2]程明武, 张永奇.论就业环境再造与大学生就业空间的拓展[G].“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 (2006) .

3.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篇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0011210学号:10011210Xx姓名:xxx

[内容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80多万的记录。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因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就业指导课已经列入各高校的必修课,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就业现状以及各种应对就业困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压力与机遇对策思考

[正文]: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不乐观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4年我们国家的本科毕业生就有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12年高校毕业生680万人,比2011年608.2万人,增加70多万人。我们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当中,就业的形势应当说还是非常严峻的,就业工作也是非常的艰巨„„要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其实上,今年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大环境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难度远高于其他人群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如果按此比例推算的话,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由于就业不易,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读研而非参加工作,选择读研 1的比例较2010届增加了2.5个百分点。2012年高校毕业生680万人,比2011年608.2万人,增加70多万人。

以上数据显示表明: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近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首先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是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其二,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外,还有诸如就业环境还不够宽松、公平,企业用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等等。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

要解决当前以及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需要多方努力,多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政府及时的政策疏导。针对今年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央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在就业方面的职能。第一,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办事方针,政策向安排就业倾斜。第二,畅通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政府在行动中要有多种措施以应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各层次人才。就业指导工作,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并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社

会实践的机会;还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此外大学毕业生也要加强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

1.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规划学习的能力即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或方式的能力。而且,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大学生必须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而不挑选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就业能力。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敲响我们的警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顶梁柱。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不知所措,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抗挫能力差,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

5.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少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规划好大学生涯,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

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更加严峻,但我们也要看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只有在政府政策疏引、学校教育培养结构调整、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的树立、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正确定位等综合引导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2]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 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浅谈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对策研究论文 篇四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就业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鼓励创业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229-01

随着高校扩招的实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社会就业的总需求并没有随之增加,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成因

(一)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扩招政策也已实施一个阶段,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重。但同时,就业竞争最激烈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都造成了对人才需求的下降。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二)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方面存在误区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用人误区。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名校的毕业生,有的甚至为了“有面子”,即使对技能、学历等要求不高的岗位也会要求硕士学位。

(三)高校的专业设置与求职领域不匹配

我国高等教育虽然经过长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的规模仍有差距,高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层次结构仍有待改善。而由此产生的则是一部分专业招生的数量与市场需求不平衡,而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却出现滞销。

(四)高校就业指导力度薄弱

我国高校进行全面就业指导的时间仍然很短,且就业指导普遍停留在找工作的指导,缺乏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对调整学生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方面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五)毕业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对社会就业形势、就业需求等的认识不够,在择业时多数仍然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及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即使这些城市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毕业生也想先停留下来,慢慢寻求机会。这一方面不断加剧了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也导致了地区之间人才供应的进一步失衡。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对未来的期望过高,而就业能力却无法支撑自己的梦想。有的毕业生则盲目攀比,或眼高手低,不能接受现实,从而导致就业难问题的加重。

二、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要高度重视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内需,持续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就业需求才会旺盛,这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另外,要完善就业政策,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坚决杜绝就业竞争中的不良现象。

(二)更新就业观念

各用人单位要量需用人,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员聘用工作,使高校毕业生才尽其用,充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避免人才浪费和闲置。

高校毕业生更要认清就业形势,从自己的能力和理想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合理定位自己。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和创业的观念。此外,还要正确认识就业的地域性。机会不仅仅存在于大城市,广大基层、西部地区等就业空间及发展空间非常大,实践证明许多优秀人才正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

(三)高校就加强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对接

高校应完善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保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要强化人文精神、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高校还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畅通就业信息采集渠道,切实建立起就业联络员制度。高校应定期把专业情况及生源情况及时向用人单位进行通报,做好沟通。把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及时通报给毕业生,使他们有的放矢,提早与用人单位联系。

(四)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就业指导体系,从职业生涯教育、职业规划、择业能力、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开展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职业发展相结合,从而引导他们顺利就业。

(五)鼓励自主创业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社部门应每年定期举办创业培训班,促使高校毕业生有机会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业与就业能力。应注重对学生就业与创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充分利用创业导师资源,为有创业意愿、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帮带服务。对自主创业者,符合条件的为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5.浅谈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对策研究论文 篇五

专业论文

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摘 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校招生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如何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本研究将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引导和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科研项目单位和骨干企业吸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困境;对策

引言

近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而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突出。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低,在就业方面结构性失衡,高校对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对称,因此,健康有序的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公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我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我校历年的就业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汉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基本维持在20%左右,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严峻,状况更加令人担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语言、文字的障碍

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汉语水平的高低日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第一年都必须接受汉语预科的学习,各高校还对民族班学生实行汉语授课汉语考试,但由于大部分民族学生在其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和成长期更多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育,在家庭还受家庭语言氛围和习惯的影响,很少有机会练习汉语。

3.2 用人单位的偏见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居住地域,民族心理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展状况不理想,某些用人单位由此形成某种偏见,认为少数民族毕业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在招聘人才时不愿意要少数民族毕业生,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这种偏见会慢慢改变。

3.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少数民族毕业生大都把目光聚集到社会职业认可度较高的行政单位,其次就是企事业单位、部队等有稳定工资或福利奖金保险等方面较有保障且承担的社会风险小的单位。如今在转型社会中,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端着“铁饭碗”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应有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却极为淡薄。

3.4 时下金融危机更是加大了民族学生的就业压力

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下,将会显得更加地信心不足,就业将变得更加困难。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4.1 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其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要适应现实,战胜自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与汉族同学加强交流,积极参加能有助于提高自身汉语水平的活动和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2 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鼓励到基层工作

高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到南疆地区和国家急需人才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建功立业。

4.3 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并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并结合少数民族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4.4 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

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培训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做好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总结研究工作,认真收集和研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逐步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4.5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就业市场

目前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事实,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快速发展来解决,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引导,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建立共享、规范、高效的就业市场,发挥网络优势,扩大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途径,调节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结论

新疆的特殊性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新疆高校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的合理配置,各民族的团结、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是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事。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不仅要靠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努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身更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提高自己,适应就业市场,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马文华.新疆教育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45-46.[2]姚维.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2):35-40.[3]陈峦,马小洁,姜波,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2):10 9-111

6.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篇六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和创业难问题事关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加以解决,以保证其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增强其创业的能力与活力。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创业

一、中国高校毕业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总人数和在校毕业生的数量冠绝全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时移世易,中国大学生的教育和就业体制已逐步从过去的“精英化教育”、“严进严出”、“统包统分”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宽进宽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阶段,高校毕业生呈现出数量逐年递增、素质整体下降、就业率总体下滑的态势。作为世界上大学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正在加大,新的失业群体正在形成并不断壮大,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负担,“读书无用论”的观念有所抬头,民众教育投资积极性遭受打击,同时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且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

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养,必然会走到毕业这一步。千千万万的高校毕业生涌进劳动力市场参与竞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就其位,各谋其职。结果是,有的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有的被迫从事“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有的无奈 “失业”和“待业”。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体制性失业、自愿性失业的问题仍很突出,其就业难和创业难的成因有多个方面:第一,伴随着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中国大学生规模逐年放大,逐步缓解了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强烈需求,大学毕业生已从“稀缺资源”转变为“常规资源”。第二,伴随着国企改革、城市化进程、化解产能过剩和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大学生将直接面对国企下岗员工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城市农民工就业以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竞争,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第三,高校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使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专业结构失衡,呈现结构性的过剩状态。第四,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改变,盲目形成过高的收入预期与就业期待,盲目地拥堵到经济发达地区、热点行业和大单位,产生区域性结构和产业性结构的失衡。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多方参与、共同努力。主要有以下对策:

(一)政府和社会层面的对策建议。要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中西部地区就业;要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充分运用税收、资金、简政放权等手段鼓励就业和自主创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增强就业信息传递的全面性和及时性;探索新的就业激励措施,比如美国为了鼓励大学生到特定的地域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提供了“免除学生贷款义务”等系列激励措施;比如日本政府强力支持大学生创业,为那些具备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的大学生提供一些无担保、无抵押的融资,在解决学生就业的同时,又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援助力度,特别要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二)高校层面的对策建议。一方面,增强高校关注和帮助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动力。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情况和社会需求,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和调整专业学科设置、机构部门设置,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要加强用人单位和就业信息的收集,强化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要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的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培训体系和服务机制;要通过职业见习、岗位实习等形式增强在校学生的能力和经验;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比如德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校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为学生提供入学前的咨询服务和入学后的专业调整服务,帮助学生理性定位、发挥潜能、符合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增强高校关注和帮助学生就业创业的外生动力。要优化对高校的考核机制,将学生就业情况作为高校的重要评价指标,促使此项工作成为高校的一大差异化优势和基本社会责任。

(三)用人单位层面的对策建议。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才作为单位的第一资源;要重视自身的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结构建设,从年龄、专业、可塑性等角度认清应届毕业生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充分及时传递自己的用人需求和导向,在帮助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同时,满足自身对人才的长远需要;要切实做好用人信息的传递工作,防止信息不对称;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防止因性别、学校、户籍和专业等形成歧视性待遇。

(四)家庭和大学生层面的对策建议。家庭要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择业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较强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大学生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挖掘自身潜力;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和潜力,敢于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要树立积极的就业思想,培养健康的就业心态,在地域、行业、单位、薪资、职务等方面拥有理性的预期,不能将就业目光和标准单一地定位在那些短期内薪资高、职衔高、社会地位高的岗位上面,要与实际情况和个人长远职业规划相适应和促进。

参考文献:

[1]杨雄:《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社会稳定》[期刊论文],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李晓:《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7年。

[3]范霞:《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综述》[期刊论文],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7.浅谈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对策研究论文 篇七

【摘要】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应当关注大学生失业群体。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需要市场主导机制,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就业市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高校入学率增长的同时,中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公平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放大,引发了毕业高峰年的就业难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不发达、教育改革滞后、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以及以重增长速度轻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人才市场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的高潮,这势必给业已严峻的就业市场增加巨大压力,带来诸多问题。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人才市场供求关系转换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供求矛盾的白热化程度丝毫不亚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爆发出来的热情。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年轻的大学生们尚未走出校门,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看看招聘市场上人潮汹涌的毕业生和那些为找工作而手持简历四处奔波的求职学子,人才这个字眼更像是读书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多数毕业生在刚走出校门时,除了文凭、知识和头脑属于自己,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需要在不断地与社会环境的磨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高知识群体是社会的未来。如果我们的社会要求今天的大学生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焕发活力去创造未来,那么政

府公共管理责任与政府就业战略选择,就自然应给他们以“劳动权”的基本保障,或者给他们以“待业”状态下的基本生活保障,决不能坐视他们为生存奔波而产生创新能力的下降,而应当竭力减少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长期发展的威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增幅逐年加大,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进入2l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规模攀升的发展趋势。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07万人,2001年115万。2002年高校扩招的第一批三年制专科生离校,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45万人,增幅23.1%,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达39.8%。2003年迎来了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增幅46.2%。由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又遭遇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2004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2005年338万,2006年达到413万,2013年将近690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数据,2003年初次就业率为76.1%,2004年73%,2005年72.4%,2006年71.8%。回大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待业人数不断上升。2001年待业人数34万,2002年37万,2003年64万,2004年75万,2005年增加到93万。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专科生增幅较大,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就扩招数量而言,同期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扩招的速度、规模不能与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步,导致大学生数量增加的背后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是高等教育孤军突进而社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的结果。

(二)“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就业趋势分析

1.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

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提到大学生就业难,扩招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靶子。正是基于一些数字,很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归结到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认为扩招造成了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从而引发了就业难题。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就

业难,并评估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极端重要的。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不足。在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发达国家3年以上。而降低青年劳动力参与率最有效、最有利的途径在于增加教育年限、延长教育时间。目前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23.3%,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从各国对教育的投资来看,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5.1%,发达国家为5.3%,印度为3.5%,中国为2.3%。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率高达75%,我国只有35%。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说,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2.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一,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由于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条件优越的东部沿海地区,很少愿意选择到人才奇缺的中西部和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流向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选择到县(区)、乡镇、农村就业的比例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赖德胜认为,在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定制度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互相搜寻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具有结构性特点,在某些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供给量相对过剩,而在广大经济落后地区则绝对不足。

第二,学历层次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从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率存在差距。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高职、专科等低学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难度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在部分地区、院校出现了高职专科就业率高过本科的“学历倒挂”现象,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总体处于弱势,“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现象,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不争的事实。同时,专业趋同和学校的知名度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专业冷热不均、供需失衡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紧密相连。不同学科分类就业率差距较大,工

科、理科类初次就业率较高,人文社科类学科初次就业率较低,以往的热门专业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由于招生人数激增,导致热门专业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由于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反应相对滞后,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不同专业间冷热不均,供需比例差别大,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现象并存。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脱节的现象,正是在扩招的学生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以后,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了就业困难以后,才会真正把教育缺什

3.隐性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

受就业形势、市场需求、专业冷热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择业观念淡薄了,先就业,再择业修的观念已经得到部分学生的认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时而待业、时而打工、待价而沽、不断跳槽。隐形就业,是指凡是未向政府申报职业,或政府有关部门未作明确统计、记录与有效管理的劳动就业形式。绝大多数隐性就业者的初衷是找一家常规、稳定的单位,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才选择了隐性就业。作此选择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人甘之如饴,有人被逼无奈,更多人把隐性就业当做寻找正式工作的过渡。隐性就业被作为一种就业前的热身,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和技能,增加未来就业的砝码。

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与措施

(一)各类大学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观念

大学毕业生是高等学校产出的主要“教育产品”,从学校招生时就要考虑这些“产品”必须有出路,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高校必须有向市场看齐的意识,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设置更多跟市场需求相关的专业,然后从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社会服务计划等各个方面与市场对接,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越小,学生的就业前景就越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所有政策中最长期化,也最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国的实际,都要求我们把提高就业能力确定为教育的目标。教育方式应当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给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达不到50%的学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

计划,甚至停止招生。高校应在低年级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在毕业前一二年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在理论教学中,以应用为主旨,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建立起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到技术应用能力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二)大学生要努力在知识、能力诸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1.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2.精湛牢固的专业知识

3.丰富适用的专业实践经验

4.全面广博的综合知识

【参考文献】:

[1] 孙立峰.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J].社科纵横[J]

[2] 王尹芬.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率相关性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 本刊记者.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中国高等教育[J]

[4] 郭继严,王永锡.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 本刊记者.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中国高等教育

工程管理1203班

吴优

8.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违约 篇八

违约

就业协议的解除分为单方解除和二方解除

单方解除,包括单方擅自解除和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单方擅自解除协议。属违约行为,解约方应对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业协议有法律上的或协议上的依据,如学生未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就业协议,毕业生录用之后,可解除就业协议,或依协议规定,毕业生未通过用人单位所在地组织的公务员考试,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协议,此类单方解除,解除方无须对另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二方解除,是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经协商一致,消灭原订立的协议,使协议不发生法律效力。此类解除因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双方均不承担法律责任,双方解除应在就业计划上报主管部门之前进行,如就业派遣计划下达后双方解除,还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办理调整改派。

违约后果

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违约方应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违约金,从实际情况来看,就业违约多为毕业生违约。

违约结果

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关于违约的建议

1、新单位是否比原单位高一个档次?即:是否值得为了新单位而违约原单位?如果两家单位差不多,建议最好不要违约。

2、新单位给的最晚签约期限是什么时候?如果跟原单位提出违约,能否在新单位的签约期限前办完?如果没有把握,建议不要违约。

3、原单位以前是否有过成功违约的案例?影响如何?如果以前的违约案例大多不顺利,建议不要违约。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原单位对待你违约的态度。毕竟,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对单位造成损失,对个人声誉和学校声誉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这个态度决定了你能否顺利违约、违约需要的时间,以及能否及时与新单位签约。

办理违约流程

由教育部学生司印制、学校下发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一式三份、编号固定)。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接收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就业协议书》一经签订,具有法律效力,毕业生应认真履行协议。若毕业生单方面违约,按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因特殊原因违约,需办理如下解约手续:

1、向所在分校(工作站)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

2、负责毕业生就业的分校(工作站)领导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3、到原签协议单位办理书面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公函(盖单位公章);

4、持分校(工作站)签字、盖章的书面申请、原单位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公函和原《就业协议书》,报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办;

5、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办公室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报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审批;

6、审批通过后到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办公室领取新的《就业协议书》;

7、复制、复印《就业协议书》无效。

办理违约要经过这样严格的手续和程序,体现了就业协议的严肃性和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因此,我们不得不十分慎重。同时,特别提醒毕业生同学:请慎重选择就业单位、慎重签订就业协议、慎重考虑违约事宜。虽然违约是我们的权利,但是它毕竟带给各方不少的麻烦,承担违约责任时还带给父母一定的经济负担,自己也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建议:

1、与新单位坦诚相告,说明自己的情况,询问能否宽限时间。新单位也许不接收违约的学生,也许不会给你放宽时间,这样的话,你就不有费那个劲了。当然,你也可以不说,但你必须确保,在新单位签约期限前,你能顺利跟原单位办完违约,拿出新三方。否则,你极有可能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危险。

2、与原单位一定要好好协商,态度诚恳一些,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违约,并为自己的行为向对方道歉。同时,要尽可能减少你的违约给学校声誉造成的损失,因为那家单位很有可能因为你的违约而改变对你的母校的学生的印象,明年就不来你的母校了,受害的还是下届找工作的同学。所以,要想办法来弥补。通常,可以写一篇态度诚恳的公开道歉信;给单位写一份内容详细的建议书,对单位未来的发展、明年的招聘工作等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向单位推荐几个自己的同学,希望能给他们机会。记住:当你放弃机会的同时,别忘记了给周围的同学争取机会。

9.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论文 篇九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对策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各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增加和改善学生就业情形的考验。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不单纯是大学扩招等教育方面的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各领域的深层次原因,因而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构建多角度、全方面的综合协作机制。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1、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机制过于陈旧,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情势变化。尤其是近十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与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专业化走向,原有的就业模式单一、僵化,无法实现“公平、有序、择优”的竞争机制,人才与市场之间无法良好对接。

2、创业体制与机制不完备国家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由于国家在资金贷款、税费征收、市场准入、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便利与优惠,确实有很多大学生以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效果良好。但是,实践中由于国家还没有在制度层面制定出统一的执行办法,一些优惠政策缺乏实际操作性。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具体帮助性不大,机制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3、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失调大学扩招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平民教育,在某些方面,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不升反降,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对等的状态。各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转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类型单一,专业知识的细化程度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4、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脱离实际虽然我国大学的数量和大学生的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长,但是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却没有实现优化发展。很多大学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过于雷同与陈旧,不仅盲目趋同而且脱离实际需求,比如有些技术领域已被市场淘汰,而相关课程还在开设,这种教育结构就会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真正的“人才”,当然会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5、就业指导与就业现实脱节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缓慢,很多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业务能力一般不高,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有些高校是在大一入学之后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刚进入大学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问题都是懵懵懂懂的,无法很好理解与接受相关指导;有些高校又是在临近毕业时才开课,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已过,指导已失去意义。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可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是复杂的,且涉及的领域也是多元的,在短期是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的。因而,目前我们仅能尽最大努力缓解这一现象,并综合跟方面的力量和努力,寻求长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

1、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应当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果断的,很有针对性。但是,好的政策需要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目前的关键就是把各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真正落实下来,为大学生就业工作保驾护航。很多地方已把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衡量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好坏的一个标准,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与追责,保障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

2、构建加强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影响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关系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数。所以说,教育是大事,就业更是大事,因而要构建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来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政府要通过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等手段加强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1)正确就业定位。大学生求职择业时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与定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要好高骛远,过分追求高工资与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合理分析不同选择之间的利弊,适合自己专业与发展前景的工作才是首要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主动争取就业机会。在这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找工作不再是被动的等待,大学生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尤其是网络来拓展自己的信息来源,增加选择的机会,做好充分准备,重视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3)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求职择业不能过分理想化,必须正确看待就业机会。可以先从一般的、基层的工作做起,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完善和提升我能力,为以后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打好基础。

4、注重大学生品格教育

1)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都与大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大学生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

2)加强社会实践。当前很多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应届毕业生往往面临各种阻碍,究其原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水平过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所以,在校大学生应当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实践类课程,充分利用各种实习、实践的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0.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十

1、专业技能不过硬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或技能操作不熟练而被企业淘汰。比如,有的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一问三不知。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发出“这些学生上学时候都干吗了”的感慨。所有人力资源经理都表示不会录用专业技能差的求职大学生,企业不会培训他们应该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就业观念有待调整

大学生求职目标容易锁定大企业、好企业。所以被访谈企业中的知名企业可以“优中选优”的挑选人才,而一些小企业“望才兴叹”,招不来急需人才。85%的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锻炼。如一家大型企业,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北京生源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外地工作,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又希望能够留在北京。同时,部分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缺乏踏实作风,频繁跳槽,这给他们留下不好印象,影响他们对大学生的招聘录用。

3、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尤其是专科生,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本来就信心不足,害怕遭到拒绝,在竞聘时特别是和本科生同场竞争情况下,专科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不能放松,不敢理直气壮,说话没底气、怯场。根据我们对30家企业对求职大学生学历起点要求的统计: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28%、51%、18%、0%。

4、缺乏团队意识

部分大学生过分崇尚“个人奋斗”,缺少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不能很好地融入公司之中。主要表现为行为取向功利化、缺乏合作意识。日常活动中以个人目标为中心,处处想着个人怎样获取更多的实惠,功利化取向明显。而合作意识淡化,对集体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在这方面与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者形成明显反差。

三、企业的用人偏好

虽然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种种问题及不足之处,但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大多数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大学生虽然缺乏经验,但充满朝气活力、观察力敏锐、富有创新精神。大学生这些特质尤其成为时尚、设计方面公司招录员工的标准。例如某家网络公司,我们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急需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年人来捕获信息。也有一些中老年员工过多的企业部门需要新鲜血液,例如某大型金融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该部门以中老年员工为主,对于新型管理理念不能够充分掌握,所以就需要招收相当比例的具有管理学背景的年轻人。

同时,根据对访谈记录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人力资源经理有以下四种明显的偏好:

第一,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100%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参加过志愿活动、村官经历、专业实践等活动的大学生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学生。

第二,看重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缺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一些企业往往不考虑他们,招聘时明确规定了相关工作经历年限。如某家金融公司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但没有裁员,反而吸收大型金融公司因金融危机裁减的资深员工。该公司2009年的招聘中,就明文规定“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样的条件。

第三,追求名校毕业生。90%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简历筛选过程中,资质相同条件下,看重知名院校的毕业生。

第四,具有用人“惯性”。这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经理在招聘录用时会倾向选择某些特定高校的大学生。人力资源经理的用人思维倾向可以用“晕轮效应”来解释。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反映在人力资源招聘中就是,若企业在录用某所大学的学生后,该校学生表现优异,就会使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肯定该校人才培养质量,用人时会优先考虑录用毕业于该校的大学生。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企业的用人偏好,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就业机会;其次,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最后,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尤其是对于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大学生应该在学校的指导下,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知识,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积累经验,用“人无我有、人有我熟、人熟我精”的优势在竞争中取胜。

第二,从学校来说,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设臵、课程设臵、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不断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其次,动员学生珍惜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机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自信心;最后,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例如对于大一的学生,可围绕了解自己、专业、职业开展系列课程;对大四学生则主要是求职技巧的指导。

第三,从学校与学生相结合的角度,应充分开发校友资源。高等学校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其社会影响正是通过分布于社会各个行业的校友实现的。校友资源,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毕业的学生,常常称自己的学校为“母校”, 母校这个词突显了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天然联系,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学校发展的无形财富。高校可以邀请在各行各业里做出成绩的校友回校给在校学生做报告,采访杰出校友,通过新闻报道、校友通讯、校友人物传记等形式,宣传其先进事迹,总结其成长历程,用校友的奋斗经历和感人事迹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更直接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来说,校友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工作机会。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专业技能不过硬、就业观念落后、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及缺乏团队意识等问题;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人力资源经理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看重工作经验、追求名校毕业生和具有用人“惯性”。据此,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给高校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

一、成因分析

(一)自身主观原因

1.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大学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好高骛远。多数毕业生渴望找到待遇高环境好工作又轻松的岗位,但这些岗位往往比较稀缺,并且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二是攀比心理。不少大学生患得患失,求职时唯恐自己找的工作不如同学找的好,怕丢了面子,在求职过程中往往犹豫不决。

2.向往大城市。笔者长期在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从日常求职登记和历次人力资源交流会情况看,进行求职登记和参加交流会的大学生非常少,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愿在县级企事业单位就业;从每年就业报到情况看,本科以上返回原籍的大学生也比较少。原因是许多来自农村和边穷地区的学生,他们读大学的目的就是要离开农村,离开边穷地区,因为农村和边穷地区的生活条件确实比较艰苦,比起城市来讲确实存在很多的不便利。

3.学不成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高中毕业生只要愿意上大学,只要有钱,即便没钱有关系也行,几乎都可以进入大学学习,无非是院校的档次和知名度存在差异而已,造成无数纨绔子弟和缺乏学习能力在过去根本没有机会考入大学的群体也进入大学。同时,部分大学院校,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教学质量,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不管,只要交钱就行,三四年大学过去,虽有大学文凭,却无半点本事。笔者在陪同企业招工时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拿着本科文凭,对所学却是一问三不知。

4.不愿到企业就业。当前存在的考公务员热,有的招录岗位竞争比例达1000比1,1000个大学生在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周围不少亲友的孩子毕业不到人才市场求职,也不到用人单位应聘,而是呆在家里埋头苦读,以求在公务员或者机关事业人员考录中一举成功。原因是公务员和全供事业岗位工作稳定,退休后生活有保障,而到企业就业,工作会比较辛苦并因经营形势变化存在不稳定性,很多企业还不为员工办社保,退休后缺乏保障。

(二)社会客观原因

1.供求矛盾。“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一是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毕业院校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不适应市场需要,比如当前高校毕业生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尚未普遍确立,许多人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值偏高,从而造成了就业意愿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人为加大了就业难度;四是用人单位出于直接“使用人”的需要存在重男轻女、片面强调工作经验等用人导向;五是中小企业虽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但因其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管理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不优等问题普遍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六是公务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开选拔虽然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但同时也助长了毕业生非“铁饭碗”不去的观念。

2.市场缺陷。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市场化程度低,信息渠道不畅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和匹配的成本较高;同时,市场规则不统一,发育不充分、不完善,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导致市场就业的不完全竞争,造成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有的毕业生甚至被迫放弃市场就业。

3.办学失范。高校扩招之后,一方面是民办、合资、股份制等非公办高校异军突起,另一方面是公办学校的层次升格愈演愈烈,还有网络教育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样一来,大学院校越办越多,招生人数年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创历史纪录。然而,不少院校只求招生人数,只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专业的科学设臵,不是按市场需求设臵专业,也不是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设臵专业,而是什么专业经济效益好,什么专业热度高,就设臵什么专业,更别谈必要的设施投入和严谨的教学质量了,造成学历的泛滥、文凭的贬值。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户籍、性别,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都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但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

二、对策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岗位需求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导致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岗位比较缺乏。为此应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大局中来考虑,树立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造更多的自主品牌,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经济发展拉动人才需求。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适合对路人才

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的主要阵地,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加教学设施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树立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是关键的理念,开设更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选修课程,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招生计划,按照社会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专业设臵,努力为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路人才。

(三)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媒体宣传,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并利用案例分析、课件演示、交互式训练等直观、简明、形象的指导方式,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质量和水平。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分析市场、客观认识自己、克服心理障碍、找准自我定位,突破传统就业观念束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技巧,增强信心,善于辨别和利用市场信息,善于自我展示和推销,通过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各类媒体要与各级人社、教育等政府部门想结合,加大政策宣传和文化渗透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竞争就业、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干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克服目光总是瞄准大城市、心里总是想着高待遇的思想障碍,勇于到西部、到农村、到厂矿、到边穷地区就业,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引导用人单位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让员工充分享受经营发展成果,努力在工资、食宿、社保、娱乐等方面为员工提供良好服务,努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前来效力。

(四)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扶持政策,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要加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尽快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时就业服务。尤其要加强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选拔富有吃苦耐劳精神、无私奉献意识,喜欢基层工作、乐于并善于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制约促进就业工作的瓶颈。要加强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微利项目经营税费减免等各项政策扶持服务。要继续贯彻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计划,落实好资金保障,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社区就业创业,并通过大力宣传在基层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市场最广阔、最能发挥聪明才智、最易脱颖而出、最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浓厚氛围,逐渐转变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成才观,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就业岗位。为什么欧美国家大学生就业比例高得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中国这么突出?就因为欧美国家的经济已发展到以高端经济、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为主的高级阶段,金融行业、软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比较发达,而传统的制造行业等低端产业结构大批向亚洲等地区转移。所以欧美国家对高端岗位的需求会比较多,在就业市场所占比重较大,因而能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尽快立法,使就业市场走向规范化

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要建立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尽快建立和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规定就业市场开设的条件、程序,制定出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遏止“权力就业”,制止欺诈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尽快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交易规则,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审批制度,明确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提高交流会的实际效果;加强毕业生招聘的管理,对招聘单位进行资格认定,明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止乱招、滥聘、乱收费、性别歧视和毕业生随意违约等违反政策规定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高等教育法》、《劳动法》、《合同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并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条件成熟后应尽早出台《市场就业法》、《公平机会就业法》和《大学生就业法》。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为,优化制度环境,反对就业歧视,使毕业生就业真正走向市场化、法制化。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是就业指导定位问题必须落实。国家要求“全程化指导”,多数学校均未落实。据调查:52.9%是大四才开始抓,光靠毕业前“临门一脚”根本不可能完成就业指导任务。许多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保留着很强的行政工作痕迹,没有以塑造大学生、“教之以渔”、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中心,相应地也缺乏现代社会的服务意识,缺乏竞争社会的客户意识,缺乏文明社会的生涯意识,缺乏信息社会的技术手段,缺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1、树立“职业指导”理念,树立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要把“就业指导”改为“职业指导”,由把毕业生送出校门上升到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的层次,帮助毕业生作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总体计划和总轮廓的勾画,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个人职业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与个体所处的家庭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特别是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于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因此,对大学生而言,职业规划就应在明确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制定出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升级的关键一环。

2、树立全程指导理念,将管理转变为服务。要树立对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四年全程服务的理念。要淡化和去除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色彩,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为此,要加强以职业指导为中心的职能部门,配备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做到专家化。要常年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心理辅导课,并使职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部门,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提高指导效果。

(四)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理念已在越来越多高校受到重视。就业教育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而创业教育则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闯出了大学生创业之路,学校建有鼓励学生创业基金和相关机构,并有专人进行创业指导。四川2006年有533位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并均已获得稳定发展。希望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简化相关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积极给予扶持。各高校也要加强对创业学生的关怀、支持与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能成功地走上创业之路,茁壮成长。

(五)制定配套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国家虽然对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有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落实和完善还存在问题。例如,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可享受工资优惠政策,但有年限,不利于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和边远地区长期工作。在助学贷款,深造学习和晋升机制上还应有明确的措施。

对策与建议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臵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臵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臵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邓稼先》教学设计下一篇:篮球比赛开幕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