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解析及点评

2024-08-24

2008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解析及点评(共5篇)

1.2008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解析及点评 篇一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试题及解析

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在大力强调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这样的考题走进考场乃大势所趋!

全国Ⅱ卷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名师解析】 北京卷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3.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二、时代风采

和谐社会有着鲜明的时代主题,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的特色和风采。高考命题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精神。

全国Ⅰ卷(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从命题角度看,试题任务驱动明确

此次作文题目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限定了作文的读者群体——“外国青年”,明确了写作任务——“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自然也圈定了写作的内容范围——“你所认识的中国”。有了明确的写作目标和任务,自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套作和抄袭。

试题可写角度多,开放性好

试题中所给的“中国关键词”有代表中国古代文明文化的“长城”“京剧”,有能够反映当前百姓生活的“广场舞”“中华美食”,有与对外交流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带一路”,也有彰显我国国力飞速提升的“高铁”,更有与网络科技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当然也有反映中国发展中所遇问题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等。如此众多的关键词,使试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点来呈现自己对中国的认识,不容易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

试题有利于考察学生的胸襟、素养

如何将自己的祖国介绍给外国青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写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反映出考生对国家现状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缺少对国家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关注,缺少青年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只是读死书,死读书,就很难高水平地完成此次写作任务。这也提醒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不能以高考为由剥夺孩子们读书看报、了解时事、关注新闻的权利。

选择自己熟悉的关键词作为切入点

从写作角度说,要想写好此次作文,需根据试题要求选择自己熟悉的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有主次有重点地介绍中国,不可面面俱到。情感态度要积极阳光,切忌做愤青一枚,抓住阴暗面不放。

【李红亚,河北正定中学语文教师,石家庄市骨干教师,石家庄市教科所兼职教研员。】

北京卷

大作文考题二选一:“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 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

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新华书店。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悄悄走进书店,在座椅上安然入睡。

书店工作人员说,在这过夜的很多是拾荒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有离家出走的人和在自习的学生,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三、哲理思辨

以哲理思辨能力为考查点的材料型作文题,符合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鲜明趋势。命题的意图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上海卷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天津卷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四、教育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高考命题内容必将关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同时也成为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

全国Ⅲ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他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浙江卷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试题名师解读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1: 美丽中国,请你解说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少华

2017年广东高考全国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材料是一则调查,讲的是来华留学生所关注的12个“中国关键词”。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考生要使这两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联系。读者对象是外国青年,目的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材料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考题具有开放性,立意具有多种选择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考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发挥。

这是一则有多角度可选择的作文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中国的认识,从中选出三个关键词,并让他们形成有机联系,形成作文。比如,可以选择“一带一路”“高铁”“京剧”,畅谈“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带动中国”高铁“的出口,可以扩大以”京剧“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比如,可以选择“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广泛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移动动支付又为共享单车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和技术支持。

这是一道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的作文题,题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学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立场和方法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作文题引导考生要关注自己国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成就与特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外交流的自豪感,激发青年一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的使命感。考生要写好作文,平时“两耳要闻窗外事”,对这些中国关键词的内容要有关心关注,深入思考,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外国青年更好地了解中国。

专家解析2:

关注社会热点,注重任务驱动

——评2017新课标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

点评名师: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张定勇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崔矿山

(一)内容上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关注社会热点, 贴近生活。题目提供12个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这些关键词来源于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这种命题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鼓励学生让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发展,肯定国家发展中的辉煌业绩,正视前进中需要改进的问题。这道题目命制得非常好,需要考生综合两三个关键词来作文,让考生针对想说的关键词有话可说,又不局限一点,避免了盲目猜题,值得点赞。

这12个关键词可以大体上分为如下几类:

1.中国先进理念或技术:一带一路、美丽乡村、高铁、移动支付。这些关键词可以展现开放包容的中国,展现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2.中华传统魅力象征:大熊猫、中华美食、长城、京剧。

这些关键词可以展示中华传统魅力,展现中国的五千年的特色文化。3.优缺点共存的现象:广场舞、共享单车。

这些关键词可以展示中国民众生活和新生事物,属于优缺点共存现象。广场舞有利于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但也存在扰民噪音问题。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为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乱停乱放、单车被盗、私自加锁、用户私藏、改装兜售等。要扬长避短,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4.亟待改进的问题:空气污染、食品安全。

这些关键词展示需要改进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治理空气污染、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好环境,我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建议考生选取三个关键词,从正面关注国家发展,肯定国家发展中的辉煌业绩,也可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前进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如,我们可以从对中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长城、京剧等)的介绍开始,带领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昨天和文化魅力;再让他们读懂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和当下意义;我们也可以带领他们或共享单车,或坐上高铁,畅游美丽乡村,或者欣赏憨态熊猫,看看大妈广场舞,品尝中华美食,或者享受移动支付,共同探讨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的全球性话题。只有用心来写,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联系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高分作文。

(二)形式上重视任务驱动,富有新意

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形式,富有新意。“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是驱动要求,要求考生必须自选两个或者三个关键词,来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文章具有较强的限制性,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认真审题,可以避免写作偏差。

(三)得高分要在发展等级上多挖掘 题目不难,但写好不易,作文得高分要在发展等级上多挖掘。作文立意是否辩证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准确丰富,结构是否明晰,语言是否有文采,这些需要下一番真功夫,需要紧扣“中国关键词”,紧扣“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精益求精。在确保审题准确的前提下,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在发展等级上至少占一条优势。

名师解析

一看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就想到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里提到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考试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这次作文中提到的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都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外交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和百姓生活中还让人不满意的现象,题目设置的任务也很明确: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而且要有内在联系,呈现你的认识、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这个题目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图:1.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时事政策的了解、思考和把握;2.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3.考查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这个题目写作空间很大,为学生在立意与选材上提供更多的自由,但是对学生的认识深度也提出更高要求。这个题目虽然与考前各地备考作文命题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涉及关键词学生应该比较熟悉,平时作文备考也多有涉及因此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此题虽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值得点赞。(作者为:湛江二中语文老师)

名师解析:

2017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目解析

肖刚

今年全国1卷的高考作文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这道题目可以看成是“请用三个’中国关键词’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材料提供了有限制的12个与中国有关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考生也都比较熟悉,有“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新与旧”“正面与负面”等多重关系,同时这些关键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方面,可以任意进行排列组合,但是需要考生明确所选三个关键词之间的“有机关联”。这是限制性任务,也是本道作文题目审题立意的关键,此处要求正是新考纲对“思维品质”考查的具体体现。其次,题目要求“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里有一个隐性要求,考生要有良好的“读者意识”,也就是要注意写作的立场和口吻,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表达的融入感。

第三,题目要求“明确文体”,亦即文体必须是议论文、记叙文等中的某一种,务必清晰明确,这与近几年“文体不限”的要求明显不同。

最后,“选好关键词”“选好角度”也都隐含着“可以自主选择,但是所选内容和角度必须有机统一,逻辑链条必须清晰完整”的要求。

总体来说,本道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生活的国家、社会是否保持足够关注,并能做出清晰描述或判断,题目较好地体现了选拔人才时对考生价值观考量的“国家意志”。审题时需要考生关注的核心点有两个:一是12个“中国关键词”,二是任务(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首先要从12个关键词中选出两三个,这考验考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拓展能力。然后要从自己选出的关键词中,提炼出自己要介绍的主题,然后列出“解说”线索。

下面给出角度示例和写作思路简析:

一带一路+高铁:

高铁中国近年来基础建设的最伟大成就,一带一路将带动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技术、产业走向世界。考生可从高铁成就、影响,结合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制造的辉煌成果及美好前景。

一带一路+长城/京剧/美食:

一带一路重在民心相交,而人文交流就是一项重要内容。

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历史维度:一带一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化交融产生的艺术成就数不胜数,可向外国青年介绍哪些中国名片是中外交流的成果。现实维度:一带一路是外国青年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华美食+食品安全

外国人对中华美食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可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华美食的派系,制作工艺,推荐《舌尖上的中国》,消除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中华美食+移动支付

移动互联时代颠覆了桌面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商业模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带钱就能买东西,现在却变成了现实,这也中国技术发展的结果,考生可从文化交流角度,介绍中华美食派系及当前美食行业的移动支付情况。

高铁+大熊猫

考生可从高铁、大熊猫作为中国的两张名片,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着手,可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在高铁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大熊猫作为文化名片促进中外交流的情况。

高铁+移动支付

当前,移动支付已经遍及中国的各个角落,大到企业合作,小到衣食住行。考生可从,随着“时尚、便捷、安全”的高铁移动支付服务的推行,我们的旅途将会更加的方便、快捷,更加的舒心和欢心,高铁移动支付也成为时代的新宠儿等角度来写。

空气污染+美丽乡村

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考生可从美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空气污染+食品安全

考生可从空气污染及食品安全是我国面临的两大挑战出发,向外国青年介绍我国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成果,并且阐明自己面对空气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广场舞+京剧

京剧是国粹,是高雅艺术,拥有广泛受众。广场舞是近年来中国百姓参与度最广的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可以向外国青年说明:中国人娱乐活动的多样化,雅俗共存,都代表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

广场舞+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不仅仅指自然环境,也指人文环境。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样,取得了长足进步。遍布农村各类文化广场的广场舞,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除了广场舞,今日农村还有很多富于创新性的娱乐活动,在为美丽乡村添彩。

共享单车+移动支付

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在中国快速发展,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普及。这两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创新项目,深刻改变了国人的支付方式和出行方式,成为城市年轻一族的最爱。互联网领域,是中国创新创业的集聚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所在。

共享单车+空气污染

共享单车代表的是绿色出行,对减少城市的机动车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近年来的空气污染让外国人谈霾色变,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一位国人的努力。绿色出行,就是每个人力所能及的。而且每一位中国人也愿意为减少污染做出贡献。

2.2017年全国II卷(甲卷)作文题

(全国甲卷(II)适用范围: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语数英))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 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 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 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名师解析】

沈阳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名师黄金雪

古诗词的考察确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对诗句内涵的理解,如果你对它有创新的理解或者自己的看法,高考题其实也是鼓励的。

1.六句古诗词都是哲理类诗句,写作时把道理分析出来有助于拿高分,古诗词基础好更有利。

2.作文鼓励考生从旁观者角度分析材料,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时刻关注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平时应多关注新闻。

3.考生可以在翻译古诗词时先把关键词筛选出来进行翻译,关键词对了基本上分也拿到了。

建议学生:

1.平时古诗词积累很重要,考察学生的古诗词掌握程度如何 2.与之前比较,今年高考作文的难度在增加

3.不能抛弃时代去写文章,文章必须要接近现实,要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名师解析】

1.六句古诗词都是哲理类诗句,写作时把道理分析出来有助于拿高分,古诗词基础好更有利。

2.作文鼓励考生从旁观者角度分析材料,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时刻关注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平时应多关注新闻。

3.考生可以在翻译古诗词时先把关键词筛选出来进行翻译,关键词对了基本上分也拿到了。

【名师点评】

从作文题目类型角度看,六句古诗或名言任选两三句,自定立意,属于给材料作文,且是多则材料。从材料的选取角度看,选择多则古诗或名句或现代名言(且都是中国的)作为命题素材,无疑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同时极大地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提供的材料既有形象鲜明的,也有思想深刻的,不同风格适合不同需求和水平的考生,这是很人性化的命题形式。

考生立意选择范围比较宽泛,可以从六则材料中做多种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理解,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立足“这”几则材料,综合其思想情感无疑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根本。同时,结合现实,将材料综合内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切入点,不能仅仅就句论句,材料只是问题讨论的由头。

考生要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所提供的具体语言情境有效运用书面语表达,这是基本素养要求,是大多数考生应该和能够达到的。而在思维要求方面,一般考生也需要并能够做到仔细审读材料,综合提炼,做到思维准确、清晰,在表达上做到表达生动和有逻辑性,尤其要透过诗歌的形象读出其内在的思想。而对更优秀的考生而言,要想脱颖而出,发掘出材料的深刻性,灵活组合和运用材料是必须的,甚至在立意中还要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独创性。

考生在作文中表达出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写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和态度,是在语言和思维之上更高的要求,这无疑是真正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法宝。在立意和行文中,考生要尽量关联到文化,表达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自信与传承、对当代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或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这是在更高层面上体现出思维的深刻和视野的独特,是真正理解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是真正把握住了语文核心和时代脉搏。

整体而言,今年的作文题目能让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但要说得精彩和透彻,则必须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判断能力,能在文化层面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个作文题目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核心素养。相信不同水平的考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展示和发挥,取得应有的成绩。(童朝阳)

3.2017年全国III卷(丙卷)作文题 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析】

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写作:

1.从梦想的角度,与梦想之间的桥梁就是高考; 2.从传统高考文化的角度,如何继承传统高考文化;

【名师点评】

2017年全国3卷作文试题采用同一主题的“二选一”命题形式,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题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这一题目既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一题目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不回避热点。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第40周年。恢复高考,对于教育,甚至对于整个国家发展的历程都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对于2017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热点,但这样的题目没有回避这样的热点问题,其命题用意就是要引导学生 关注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并自己思考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这一命题思路正是高考强调“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的具体体现。

二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体验。“高考”可以说是最接近学生的。试题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这一要求中的核心词有两个,一是“我”,二是“高考”。这就明确告诉考生,不要去空泛的谈论恢复高考的意义和影响,而要从自己的视角,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去看高考,这体现了高考在关键能力上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命题指向。三是命题形式新颖,体现为一是采用给副题拟正题的形式,二是二选一的题目,体现了选择性。“我看高考”的命题指向是理性思考,“我的高考”则指向了感性体验。这让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可以选择能体现思维特点题目,发挥自己的优势。

如果选择“我看高考”,就要求写出自己在恢复高考40周年这一特殊的时段对于高考有怎样的认识,可以从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改变中国社会的走向等角度切入,还可以从高考的不断改革这一角度切入;这就需要考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丰富知识储备。写作此题,既可以谈古论今,调动自己从长辈处听到或从书上看到的相关事件和经验,从高考40年变迁史和改变很多人命运的角度,写成指点江山的深度思考类作文,但要注意避免装深沉、伪博学。

如果选择“我的高考”,则可以讲述一个自己与高考相关的故事,在故事中表达出自己对高考的感受和看法。这就使这个题目很接地气,学生会有很多话可写可说。可以从自己的高考体验入手,回忆自己或身边的故事,写成情感抒发类文章,但要避免单薄的自我情感抒发。如果可以把个人及高考放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上,写出时代的冲击和震撼,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和思考,一定能成为亮点。

(李 松)

4.2017年北京卷作文题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专家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在考查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着重考查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

2016年,两道大作文题供考生选择作答的方式取得了预想的效果,2017年继续沿袭这样的做法,为考生充分发挥写作优势提供平台。

第一题:“说纽带”

2017年的作文命题思路与前两年有所不同,作文题目不是从大阅读文本中引出的,而是直接命题的。

以“说纽带”为题,意在借助“纽带”的比喻意义,联系历史或现实阐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等,以考查考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题目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无论从较为宽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可以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

本题与下面的大作文题,分别限定了文体。其原因一是北京卷考试说明要求能够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二是限定文体,有利于减少考生选择题目的时间。

第二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2049年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时刻。“两个一百年”的内涵也是考生应知的内容。届时,今天的考生正值壮年,应是国家骨干力量。作文题目设计“为共和国拍照”这样一个情景,请考生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既有利于考生展望共和国辉煌前景,增强“四个自信”,也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题目在具体要求上注意小切口,大开掘。考生可以就拍摄的一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就几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写作要求上,除了记叙文的一般要求之外,在2016年基础上继续强调“有描写”,这是针对考生记叙文写作中常见问题提出的,不仅是阅卷的评分参考点,也对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具有引导作用。

两道作文题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必须满足三个要求:1.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的写;2.分值相等;3.评分标准基本相同。在此前提下,题目从写作对象和文体上又各有侧重。第一题侧重议论能力的考查;第二题侧重记叙能力的考查。

2017年北京卷作文试题的主要特色。

一、秉承一贯的命题立场,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

二、为考生发挥自身学习优势提供选择空间。为了不增加考生选择题目时付出的时间代价,采用了“给题目”的命题方式,以使指向明确、简练清晰,且每道题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话可说。

【名师点评】

北京市2017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基本延续了前两年的路数。从试题结构上讲,继续采用了二选一的命题形式,便于发挥考生所长,体现国家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从写作能力来讲,一题要求写议论文,一题要求写记叙文,一题考查思辨力,一题考查想象力,紧密结合考生十余年写作练习的实际,便于考查学生写作的基本功,也有利于今后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

从思想观念上讲,命意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精神,向考生和社会传达的是正能量,便于考生作文立意。

第一题“说纽带”,遥承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说安”,写起来要比“说安”稍为容易。古代有“杂说”一体,属于广义的议论文。考生写作,除议论外,最好有“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第二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题目中引进了第二人称代词,这就要求考生作文用“呼告”手法,将共和国拟人化,如向祖国汇报,或如当面晤谈,便于抒发敬仰、亲切、欣喜等健康阳光的感情。

(王德山、薛梅、薛凤瑜)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材料+标题”类型作文题,几乎没有审题难度。由于前述材料提供了较多讨论的角度,基本保证了考生有话可说,只要紧紧围绕关键话题“纽带”展开论述就能很好完成写作任务。题目的延展性很强,可以很好规避作文内容雷同化现象。但本题有较强的“话题”特点,考生容易走向套作。另外,题目本身包含了比较明确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很好的走进文章。

(肖刚)

5.2017年山东卷作文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专家解析】

一、材料来源于2016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对于安徽合肥一家新华书店24小时营业模式的评论短文,经过修改,把时评型材料处理为没有明显主观评判的客观事实材料,把情感价值隐含在对事实现象的客观描述中。要求考生在材料给定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自主选好角度,选择立意,选择文体。

二、材料内容贴近考生实际,贴合时代脉搏。

其一,考生对材料中的“书店”“书”“顾客”“读者”等相关概念非常熟悉,这些关键词可以引导考生产生关于书店的功能、文化属性以及人们阅读意义等方面的感悟和联想。

其二,材料中关于各类“顾客”的内容,尤其是“夜读人”元素的加入,表现了人们对于知识、文化、文明的渴望,展示了书店不仅是人们汲取精神营养的场所,更是人们期盼的精神寄托所、心灵栖息地,由此可以引导考生思考阅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思考书店的社会价值和象征意义,思考书店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问题。

其三,材料中工作人员“不驱赶任何人”的表述,表现了书店的人文态度和经营理念,由此可以引发对书店经营目的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思考。

其四,材料中“经营模式”和“工作意义”这两个关键词,可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发展的问题,探讨创新、发展理念,思考书店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出路问题,思考关于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同步提升和共赢同享的关系问题。

三、材料立意多元,适合个性表达,能给考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写作空间。

其一,从书店角度立意。就其功能来讲,书店是展示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场所,能够给人们的文化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给社会的进步提供文化滋养;就其经营理念而言,其人文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共享理念、公平理念,都符合时代精神;就书店的象征意义而言,它具有了精神寄托、心灵成长、文化滋养的文化空间的意义。其二,从顾客、读者角度立意,可以联系给定材料,书写个人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与享受,或书店这样的文化环境对于自己成长的滋养价值意义,也可以紧扣书店文化环境谈人际关系问题等。

根据自己的感悟与联想,考生可以叙写书店这类文化空间助使心灵成长或提供精神栖息港湾的感人故事,也可以阐发由这一现实事件引发的理性思辨或问题探究。不管是文学类的小说、散文、戏剧、小品,还是实用类的议论文,都能对考生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并且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发现能力、写作能力,考查考生的情感价值判断和语文素养。

【名师点评】

2017年高考山东卷语文科是最后一年自主命题,作文题仍旧一如既往求稳,坚持切合学生思想实际、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合学生阅读实际的命题原则,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

近几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都是给材料作文,其中2014年给的是“窗子就是一个画框”的材料,2015年给的是“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的材料,2016年给的是“行囊已经备好”的材料。这些材料,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立意。2017年给的是“某书店24小时营业”的材料,也不例外。这样的作文题,既然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立意,那么跑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就2017年的作文而言,我们可以将立意确定为“我们的社会需要包容”,可以确定为“为书店具有人文关怀点赞”,也可以确定为“多管齐下,才能实现大目标”(这些来消遣、休息的人,也有成为买书人的可能。对他们包容,其实就是为将来书店的大发展埋下伏笔。这样,既对买书人热情接待,又给消遣和休息的人以包容,确实是多管齐下的大战略),还可以确定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有大格局、大胸怀”等等,都是可以的。

近几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一直有一个要求,这就是“文体特征鲜明”。一些同学总觉得文体不限,也就是不要文体。于是一大批四不像作文出现了。为了纠正这种偏向,山东省才将“文体特征鲜明”提了出来,告诫考生。今年也不例外。我们所写的作文,应该是写什么像什么。比如写议论文,那么就应该观点鲜明,论据充实,分析透彻,结构严谨;比如写书信,那么就应该做到格式齐全,这就是开头有称呼,称呼之后是问候,主体部分写完后是祝愿语,最后是署名及写信时间。

(闫会才)

6.2017年天津卷作文题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专家解析】

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展开写作。该作文题从考生十八岁步入成人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及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引导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1.关注传统文化,饱含人文情怀。人伦关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命题意在引导考生调动家庭与个人、长与幼的相关经验,重新理解长辈的深沉情感、丰富智慧及其对于青年成长的宝贵意义,引导考生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体现。题目需要考生从凝聚个人真切情感的生活阅历中选材,关注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既唤醒内心的真挚情感,又思考个人精神成长,富有人文情怀。

2.立意角度丰富。“长辈”既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年长亲人或老师等。依据材料,考生可以通过长辈的人生经历重新思考过去的时代与历史,思考家族传统和民族传统方面的文化积淀,思考长辈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也可以在长幼互动关系中,以长辈为镜鉴重新发现与认识自我,从“我”的视角观照长辈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上的进步与成熟„„立意角度多元,可叙可议,便于各层次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3.富有思辨性。写长辈、写日常生活很容易入手,但以“十八岁成人”的眼光来重新思考,在思想碰撞中触摸灵魂,则需要考生处理好感性生活与理性思考的关系,需要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需要思考延续传统与突破传统的关系,需要思考传统中核心价值的恒定与时代变化的关系„„要写出深度与个性,就要具备处理这一系列辨证关系的理性思考能力。

【名师解析】

1、传统的角度,长辈有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和文化习惯

2、换一个角度,重读长辈这部书也可以重新给长辈定义,比如新的可以发展和时代变迁对长辈的影响。

【名师点评】

尽管高考作文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但我们认为要想对“高考作文命题”进行科学的评析,就应该回到作文的原点思维,搞清楚写作的实质是什么,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简言之,写作,就是练习说话,练习思想。写作,就是学生为着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书面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人作为社会人的生活实际的需要。写作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

由此,我们认为高考作文命题应该遵循作文及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高考作文题应该贴近现实,让学生有话可写;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品味人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感受时代的冲击和震撼,从而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出来。

近年来,天津卷高考作文一贯喜欢“以小见大”,倡导作文的“生活化”、“通俗化”,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但要想写好作文又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思想积淀和语言表达功底。以此来审视2017年天津卷高考作文,我们认为天津卷的作文是别有意味的。

首先,该作文题为了减轻学生的审题压力,以“重读长辈这部书”为切入点,命题人给考生提供了启发学生思维的写作角度:“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这样,考生可以在此引导语的启发下,充分调动自己与长辈的生活经验,自主地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最感兴趣、最有话可写的角度来写,既可以写自己读出的正面体悟:如事理、传统、时代的印记等,也可以读出他们的“思想落后面”以及他们与自己的矛盾、分歧、代沟等,而且要想写得深刻,就应该要进行思辨性地阐发,可见该作文命题写作角度多元,具有开放性,很好地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调动考生平时与长辈们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并“以小见大”地发掘出具有一定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的内涵。再者,人生就是一本书,阅读长辈,既能从中汲取人生的营养与智慧,也是以长辈为 镜子,进行反思自我与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这也体现了该命题“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可见该作文命题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需要提醒的是,在文体的选择上,天津卷特别强调“文体特征鲜明”,所以所谓“文体不限”并不是想写成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而是应该根据你所要写的内容,选择适合这一内容的文体来写,而且一旦选定写某种适合内容要求及自己特长的文体后就要按照既定文体要求,力求写成这一文体,切忌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龙祖胜、梁莉)

7.2017年江苏卷作文题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专家解析】

本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为材料作文命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的常识,也是题目的引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焦生活中的车。

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车,如童车、碰碰车、自行车、三轮车、汽车、动车等,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车的速度有快有慢,车的容量有大有小,车的使用方式有新有旧,或是寻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进步之成果,体现不同生活理念,蕴藏各自时代记忆。各种车都能写,地区发展的差异,个体体验的独特,恰恰是写作的宝贵资源。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车来车往”是本句中四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也是不同写作角度的相同出发点。四个分句提示了不同的写作角度:可由古及今,勾勒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到现在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可以小观大,捕捉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亲情故事;可观往知来,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追求快捷到重视环保的转变;也可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前两个角度侧重感性,后两个角度侧重理性。这几个角度,既可以单写,也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

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材料立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人人眼中有车,故上手容易;个个感受不同,故精彩纷呈。本题既有力地彰显了公平原则,又有效地保证了试题的区分度,对中学作文教学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名师解析】

从自行车到公交车到私家车到高铁到共享单车,来引导我们感受生活的变化,车上车下,包括人品:豪华车普通车所带来的人品的体现,材料中体现到人生哲理,我们能够等上车是什么心情,没有登上慢慢走的心情,对车的文化可以探讨。

【名师点评】

今年的江苏卷作文,一改往年玄虚高蹈的风格,调整视角,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地面”,关注起了人们生活中日日离不开的“衣食住行”中的“行”。从“车”这“一斑”,窥社会发展之“全豹”,很接地气,让学生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

虽说考场内每位考生来到这个世界仅有十几年时间,但他们可以清晰地回眸中国百姓借助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出行的历史,看到我们的祖国以汽车、火车、高铁的速度前进的事实。是的,车的变迁,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祖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扣住“车”的变迁,可以叙述精彩的故事,讲述家庭、个人的“交通史”;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赞美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可以发表真知灼见,探讨车与人、车与国以及车与科技、车与环境的关系。但是,无论表现什么主题、选择什么文体,都应当记住:车,只是一种服务于人类、方便人们出行的工具,而不能成为炫富的物品、作恶的凶器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罪魁!

(王淦生)

8.2017年浙江卷作文题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专家解析】

本题命题材料源自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初发《光明日报》2015.12.10,《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转载)。作者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

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有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我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体现我省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性,更符合我省高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预期。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 等等。总之,具有可写性,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能展开论述。

【名师点评】

我对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的评价是:“审题难度不大,重在说理分析。”这两点,都体现了明显的浙江特色。

所谓“审题难度不大”,指命制形式稳定,不搞过度审题。近几年浙江高考作文命制形式,已经为大家熟知,一般都是“材料+要求”型,“材料”起引导观点的作用,“要求”起明确观点的作用,实质就是审题时不为难学生。也就是说,浙江高考只要读懂命题材料,便可以得出观点。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命题材料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生要读三本大书”,请问考生对此的思考并且“做出评说”。仅仅如此,审题比较容易,要么认可作家的话,要么补充作家的话,要么对作家的话提出异议,三者只选其一。但和前几年相比,今年的审题略微增加了难度,那就是必须注意有一个隐性审题,“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分别指代什么,对一般考生而言,相信也不会构成思考障碍。比如“有字之书”,就是书籍,不光是指教科所、专业书籍,更多是人类经典的书籍;“无字之书”,就是指生活本身这本大书;“心灵之书”,无疑就是促进内心生长,培养良善品德之类。一般的,是认可作家的话,也就是立意为“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从审题角度,建议要稳妥一些,少去批评作家的话;但若有真知灼见,也不妨在作家基础上补充“建议”,但估计这些学生比较少。既然很多同学都立意为“人生必须要读三本大书”,那文章档次就只能在具体表达上见分晓。

所谓“重在说理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框定文体,二是重视表达过程。2015年开始,“论说文”(就是常说的议论文)的概念出现在浙江命题专家眼中,认为论说文可以“引导中学作文教学,扭转目前存在的文体杂糅的写作现象,转为注重论证、分析、演绎等能力”,意思是学生写出的论说文要像一篇“论说文”。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不明说写一篇论说文,但“对作家的认识做出评说”,其实就是让学生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看法,写一篇论说文。

因为是写作“论述文”,所以重视表达过程。自然,这也是一种浙江特色:历年不重视“写之前”(审题),而注重“写之中”(如何表达观点);不重视审题的难度,而重视写作的难度;考生容易进入话题,难在深入话题;不注重“如何写对”,而注重“如何写好(表达具体)”“如何写实(内容实在)”“如何写清(思路清晰)”。要写好浙江作文,要具体,言之有物;要清晰,必须言之有序;要实在,必须老实讲理,总之,如何“论述”才是关键。但今年和以前的论说文写作相比,可能重新返回“诗意与思辨”结合的老路,重新注重“表达的诗意”。要写好“人生要读三本大书”,首先在于阐明理由,进行具体的说理分析。建议文章的主体部分,条分缕析的方式展开说理,先写“为什么要读有字之书”,多读有字之书,多读经典书籍,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攀越高峰,让人生更加智慧;再写“为什么要读有字之书”,多参加生活实践,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成长;再写“为什么要读有字之书”,要多读自己的内心,多多反思,在理解自己的过程中成长。在“如何写清(思路清晰)”上一般不会有问题,但在内容表达上,可能会比较空洞、平乏,估计考生课内素材运用比较多,比如史铁生、陶渊明、苏轼会卷土重来。若有新意的文章,肯定是跳出常规的,表达“具体”“实在”,比如呈现自身的阅读优势,联系沈从文《我读一本大书也读一本小书》这篇文章,比如采用诗化语言“读遍人生,自得繁花”之类。

2017浙江高考作文题,关注考生的时代性、关注考生的个性生命成长,表面上在是考查作文,实际上在考查思维能力、考查语文素养。而这也体现了浙江语文近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边建松)

【名师点评】

既然是写论述类文章,第一步需要确立观点。根据所给材料,我们的观点可以是:中学生重要的是读好“有字之书”。所谓“有字之书”,也就是教科书,书中所讲都是人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不掌握,就不能说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将来在社会上也就难以立足。

我们的观点可以是:重要的是读好“无字之书”。所谓“无字之书”,也就是纷纭复杂的社会。这本书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思考,而且需要时间,才能读懂。在“读”的过程中,甚至会走弯路。这不要紧,重要的是去认真用心读。总有一天,会读懂,让自己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我们的观点可以是:“心灵之书”不可忽视。所谓心灵之书,也就是思想、内心。研究一个人,需要走进其内心,了解其思想。这样,才便于与其相处,与其合作。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处不在与人打交道,这样,只有读懂心灵之书,才能在和人相处时能够有所选择,才能做到和谐相处,做到共同发展成长提高。

当然,也可以将上面三种观点融合成一个观点来写。只是如果这样的话,800来字的文章怕是难以谈透彻。

(闫会才)

9.2017年上海卷作文题

26.写作(70分)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可以写得天马行空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业松

这次作文题,不难。看了以后,整体上觉得蛮稳妥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年轻人正好处于这个时期,走进高考考场时,对未来会有自己的憧憬和思考,这也令作文要求有了“情境化”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稳妥大气,不偏不怪。

文章可以怎么写?可以天马行空,用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可以的——预测,接受结果还是不接受结果,不同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说。科学思维更强的学生,可以从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性上来写;偏重人文思维的学生,可以从“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来谈。当然,同样从实际出发,可以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某个时刻的心理过程,可以表达得非常生活化,非常感人,具备抒情性。

虽然目前高考已经文理不分科,但学生在天性上、后天训练上,总有偏重,而这次的题目我觉得,不太容易写偏,只要有一定生活积淀的学生,都有话说,都可以写得出彩。更重要的是,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三观,这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关注到此次题目体现出“过渡性”特点。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上海近些年的考题,不是单向性的命题,而是提供了选择性,往下走的话,探索的方向是考察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即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思辨性等兼而有之。

试题引导考生结合社会生活背景对长期而广泛存在的预测行为进行思考,较有认知意义和实践意义。预测是人类应对未知的重要行为,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预测的工具越来越强,运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预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近年来也备受瞩目。因此,如何看待预测行为,采取何种态度面对与自己有关的预测,成了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题目提供了需要考生思考的行为,也指出社会既有态度的分歧。考生要对题目提供的现象进行充分思考,首先要联系题目中“生活充满变数”这一背景考察预测行为出现的原因以及这一背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然后需要联系自身个人发展、社会生活 等方面思考个人对待预测所应采取的态度。题目内容有一定的历史感,也关乎生活实际,而思考的方向则指向理性精神。

从呈现方式来看,作文题目语言通俗,表达清晰,且在下达写作指令前对核心概念做了必要的界定和思考方向的引导。这样的呈现方式有利于考生尽快适应题目内容,降低审题难度,避免浅思维习惯下应试作文的模式,从而更好落实作文所要求的测量目标。

从测量目标来看,考查非常明确,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分析、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对考生作文能力测量的干扰。作文题目勾连预测行为的久远性和现代生活的新趋势,一方面既可以让考生调动积累,又可以让考生从身边提炼事例;另一方面,由于内容与考生生活具有一定关联度,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让考生有话可说,使得测量更集中于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从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测量来看,作文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题目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考生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考题的思考不仅能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增加生活中的理性因素。

【名师点评】

2017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题,依旧延续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属于泛现象类的材料。同时,也可以看成一个选择型的题目。对于多变的生活,接受预测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认知。

这个话题,比较平实,没有什么审题障碍;具体内容,学生也有生活感悟可写。乐于接受预测,可以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防患于未然,是一种对生活审慎的态度,也是人类探求未知的好奇心的体现„„

不以为然,则因为生活多变,有时生活的魅力,恰恰于未知,在于变幻莫测带来的惊喜和挑战,与其求神问卜,不如着眼当下,享受不可知的乐趣„„

当然,在你做出任何一种选择的时候,都要思考其反面,这也是上海作文一贯比较看重的辩证分析的要求。所以,两个角度可以对举论述。

过于依赖预测,可能会丧失面对突变的应对能力,束手束脚,错失机遇„„ 一味地不以为然,则可能缺乏对未来的洞察与展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穷于应对„„

无论你认可哪一点,讲清楚理由,并能够全面认知,即可。

2.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 篇二

(安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Ⅱ

(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全国卷Ⅲ

(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上海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天津卷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浙江卷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江苏卷

阅读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3.2008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解析及点评 篇三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职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二、写作导引

1.高考作文评点 让幻想成为现实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要写好却也不易,需要考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学修养相互配合,一起发力。从审题立意的角度来看,这则材料没有设置太多的审题障碍,我们抓住材料中提示语即可,“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那么什么是幻想呢?幻想是人类的一个基本能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幻想”像一条彩绸,连接着人类经常面对的三个主题,那就是过去、现在、未来。

尽管今年的湖北卷在审题上大大降低难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不少网友一致认为,2010年的湖北卷是各省高考题中最飘渺的作文题目,有一个媒体人甚至用这三个词评价湖北卷的高考题——飘渺、空洞、摸不着头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媒体人的评价不能说没有道理,纵观近年来的湖北作文题,命题人似乎都在千方百计的考倒学生。„„今年的作文题却违背了这一原则,因为它像空中楼阁,让考生摸不着边,完完全全的脱离考生现有的生活实际,这就不利于考生从自身生活出发,完成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任务。这样看来,著名的教育专家洪镇涛评价今年的题目是“古代的‘八股文’命题”也不无道理了。

我们呼吁的是,湖北的作文题什么时候也能像湖南的“早”、广东的“与你为邻”一样拨动考生的心弦,我们期待这种“幻想”早日变成现实。2.前湖北省高考阅卷老师点评2010湖北高考作文(作者曾经担任过湖北省高考(论坛)作文阅卷组组长)先请诸位看看2010湖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先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的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刚刚看完了湖北省的作文题目,感觉如同以往很多年的一样,觉得比较难,不好写。可怜湖北省的考生,可怜那些辛苦辅导高考备考的老师了。没有办法,湖北省的题目向来如此,如以三为话题作文的刁钻、以买镜子为话题的狡诈、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空洞、站在什么什么的门口的俗气等等。这些题目无不为我们设置了各种表达的障碍,不利于考生的真情发挥,由衷的表白,自由的畅想,使得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文不由心,虚情假意,胡乱编造;在考场时,慌不择路,措手不及,没有了我的情感、我的思想、我的爱好等的自由倾诉和表达,学生在考场上不是代表自己在作文,而是代表那些被模仿作品的作者、那些在备考中被奴化的另一个我,因此,考场时的学生是痛苦的,其幸福指数大大降低。这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作文题的规定所致。命题者深处中国中部一个比较落后省的省会城市,他的思想也不会先进到哪里去,因此所命的题目就大约只能如此了。看看人家广东的作文题目“与你为邻”是多么亲切和自然,多么富有人情美;上海市的不捕捉小鱼的材料也很能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和考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很近;同样是中部的江西省的找回童年,也昭示和充满了人间情趣,文题极大的热切的关注了青少年成长的焦点问题。这些作文题目无一例外的是能够走进考生的心灵,关注考生的生活和情感,与考生的心灵相呼应,因此考生在考场会顺利的自我表达,而不至于让考生措手不及,胡编乱造,担心作文离题,神经兮兮的度过2010年6月7日上午9点——11点半这段时间。我认为,一个好的高考作文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高考作文题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命题者不能忽视考生这一群体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态度,不能漠视考生这一生命个体的存在。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某些专家、教授、学者好为人师、高高在上、对我们的青少年进行说教,这说教却往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奴化教育,泯灭了青少年的个性和创造思维,忽略了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把自己的课程上完,关注的是自己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的认可度,因此,他们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过多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建设乃至于体魄的强健,表现在高考作文题的命题上也只能如此,他们不会最大限度的思考考生是否会很顺利的写完作文,假意和无效的思考作文题与考生的关联度,这就导致命题拒人于千里,考生对作文材料不感兴趣或者根本不熟悉,或者只有极

其少数的学生熟悉,就说今年的这个题目吧,这作文材料大致可归结为幻想和现实,这一话题以及由此生发的过去的和现在的、国外的和国内的事实和故事应该是我们已有成就的科学家所熟悉和思考的,这是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常态工作,我们绝大多数考生是不熟悉这些的,他们整天在教室里备考,起早摸黑的学习,记英语(论坛)单词,背诵古文,反复的做题目,频繁的考试和检测,整天担心受怕,怕成绩差了,别人笑话,父母责难,哪里有机会和时间去涉猎这些幻想的故事,因此,我说你的题目和考生的实际生活相隔遥远,这不是冤枉和胡说。考生的生活经历如同大海那么宽广,考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包罗万象,你不从这些角度命题,而另辟蹊径,就是对考生的不关注,是对考生道义上的背叛,是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考作文题要遵循艺术作品来自于生活的原则。学生的考场作文或许谈不上是什么艺术品,但也不缺精华,无论是一般水准的作文还是精华作文,都要遵循来自于生活的原则,这是文艺理论对写作的基本要求,想必我们命题的专家和学者比我要清楚的多,要深刻得多,可是,你们今年的作文题却违背了这一原则,因为它像空中楼阁,让考生摸不着边,完完全全的脱离考生现有的生活实际,这就不利于考生从自身生活出发,完成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任务。作文来自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一般道理,也是普遍规律,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命题都是不合适的。当然幻想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事实上现代的高中毕业生也有少部分富于幻想。熟悉幻想的故事。知道幻想对现实的意义,对将来的贡献,但我这里说的只是少数甚至是极少的学生,作为高考作文,无疑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正如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要面向全体一样,我们的作文命题也要面向全体。所以我呼吁湖北省教育考试院,2011年请那些能够面向全体的专家来命题。

三、优秀作文及满分

1、考场满分

点燃幻想之灯

是谁在积灰已久的书卷边,用微光拂去尘埃?是谁在幽暗昏惑的旅途上,用光明扫除退缩?是谁在平静无奇的大脑中,用光线掀起波涛?

是幻想的灯盏,指引着我们走出茫漠与昏惑,带领着我由尘世走入天堂。

或许自天地之初,洪荒之始,幻想始终与人类如影随形。仓颉造字,以幻想书写着美妙的人间,将世人拉出蒙昧,紧紧的连在一起,庄周梦蝶,以幻想泼洒着凡人的哲思,将世化作蝶之一梦,寄寓了超脱的涵义。

„„

幻想的灯盏,照亮了生命。画家梵高,一生与贫苦为伴,他为了一片面包,一支笔而向家人苦苦哀求,他是一个头彻尾的疯子,整天生活在眼前光怪陆离的的幻想中。是幻想,让他的生命绽放出新的光彩。在那一片扭曲、旋转的画面里,梵高却以幻想为笔,以生命为墨,让举世无双的向日葵在他的笔下吐蕊绽放,身处在黑暗中,是幻想的灯盏,让的生命在燃尽之际,奏出如此有力的音符,流泻出如此灵动的辉光。

幻想并不是空想,它并不是那些人所指点的空中楼阁,它从现实起航,却能飞入梦的云端,它是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的梦想,是《新中国》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它是史铁生于病隙展望人间的双眼,它是尼采“上帝死了”的断喝,它轻盈,但它绝不空虚。它的飞翔,是源于它有力的双翅,满载人类的梦想。

4.2008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解析及点评 篇四

1、安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作指导】要审准题,关键是抓准角度。

公共设施到底怎样使用,怎样管理?依据材料,可以有如下角度:

(1)使用者的角度:公共设施要妥善使用,妥善保管,尤其要注意他人安全。批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言行。

(2)留言者的角度:生活中只要有心、细心,就能避免任何问题和危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3)共同背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需要都来维护和建设。

题点明确,思想积极,写成议论文较好。

2、福建题

作家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应该说福建的作文题不需要审题。运动中的赛跑与人生中的赛跑不同,前者比谁跑得快,后者比谁成就高。这告诉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旅程中做出更大的成就。有两个角度:

(1)正面立意:倡导积极的人生观,在有限的人生中做出更大的成就。(2)反面立意:批评消极的人生观以及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不良行为。题点明确,紧扣中学生思想特点,写成记叙文、议论文均可。

3、天津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今年的天津作文题不需要审题,抓住“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材料后的引导语直接命题比较好。有如下角度:

(1)水的启示----谈谈“幸福”

批评现象:身在福中不知福。(2)谈谈“爱”----如父爱、母爱

批评现象:不珍惜父爱、母爱 由此类推:谈尊重、谈纪律、谈文明礼貌语言等等。文体应当以议论文为主。

4、山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写作指导】这个题目有点儿大,有点空,不容易写。

抽取材料的核心内容是:青年学生须以改革发展为己任,不放弃,不退缩,奋力向前,必将成功。

5、浙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作家上中学的女儿,因为成绩平平,女儿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但在父亲刘继荣眼里,女儿是个快要成为英雄的人。但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父亲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请以“站在路边鼓掌的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以“站(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话题,题目平易,难度适中。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内容、有兴趣写,可运用记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完成作文,适合不同文体写作优势的考生。

从审题角度看,比前几年的作文题都容易,审题基本没有难度。刘继荣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很多考生都熟悉,考生一般都能理解和把握题意,而且命题本身不会限制考生的思维。另外,试题有较大的写作空间,提供了较多的立意角度,也体现了时代精神,“鼓掌”可实可虚,可以激发考生的想象,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考生是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来的。考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出发来写,可以只写某一点,不必面面俱到。

从内容角度看,命题符合学生实际,考生有话可说,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触,“鼓掌”可实可虚,实质是人生的理想、价值、生活态度、思想情绪的外显,确定“为何鼓掌”“鼓掌的意义”是审题和写作的关键。因此,如何由表及里,体现自我对于人生定位的价值判断就需要考生有较好的思维品质。总体看,这个题目有利于尖子生发挥,拉开距离。高分的作文应该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尖子生有内蕴的才能写得好。

6、广东题

阅读以下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此案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2、不少于800自。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两则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关注理想,立足当下,各有侧重,不论是选择生活,还是被生活选择,都涉及有理想、关注现实、奋发向上的人生观,每个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第一,考生可以选择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的兴奋点,有趣有用,这就非常广阔,将考生个人的兴趣充分表达出来;考生也可以选择穿越时空,将自己超越现实条件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表达出来;此外,考生结合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思考都是可以的。第二,今年材料作文给考生的思维,立意的多向丰富性留有很大空间,考生可以在写作中多角度思考,自由发挥;同时这则材料也有利于选拔善于思考,富于创新性表达的优秀考生。第三,考生对文体的选择更加自由,可以发挥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水平,不论是议论文、散文、记叙文都是合适的。我相信考生能够写出令自己较为满意的文章。

7、新课程题(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新课程作文题应该说是最具有寓意的材料作文题了,延续了可写性强的一贯特点。角度有:

(1)漆工的角度可写性最强:顺便补漏洞,干了职责以外的事,且不张扬,不求回报。

A、职责有内外的区别吗;

B、修补漏洞、杜绝不良人人有责任;

C、做好事不张扬、不求回报;

D、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尽力;

E、莫以善小而不为;

F、小漏洞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危及整体发展。等等。

(2)船主的角度:懂得感恩,做好事者以应有回报。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3)船有象征意义:船、漏洞、出海平安归来共同构成十分积极的象征意义。肯定是写成议论文比较好。

8、北京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火车巡逻员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在铁道上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巡逻员肩负着铁路安全的和铁路交通轨道畅通的使命和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这体现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等雷锋精神。应当说北京的这道题很好写,如歌颂和赞扬平凡中的伟大、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等精神。

9、大纲卷题(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抓住材料最后妈妈的话,写准确不难。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显而易见,核心话题是“丢掉多余的顾虑”。

10、江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写作指导】关系性命题作文,以议论为主,重点是找到“忧”与“爱”具体内容,并且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忧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家庭、社会和生活就会充满爱。正所谓“忧之愈切爱之愈深”。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

11、江西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因为材料简单,内容明确,作文体裁明确,所以江西的作文题写作关键是写出明确的议论文观点。依据材料的引导,可以写出下列观点:

(1)将第一个“有人说”作为靶子:在物质需求方面要“知足常乐”,批判被物欲扭曲种种现象。

(2)将第二个“有人说”作为靶子:在精神需求方面要“永不知足”,树立积极探求、学习上进的人生态度。

说透了,作文命题人是想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2、重庆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800字。

【写作指导】俗话说,赠人玖瑰,手有余香。材料中的工人每天与门卫师傅的打招呼看来是一件极其细小的事,实质上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平等与友爱。这种习惯了的小事情,却成了这位师傅获得救命的唯一线索。生活小事件蕴含了社会大道理,值得写。

13、上海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5.2008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解析及点评 篇五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评点 忧与爱 借鉴

每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是社会关注目的焦点。评点各地的作文题,成为了“后高考”时代一道独特的风景。笔者也不免俗,谈谈我对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的忧与爱。

爱之一:审题无障碍

审题无障碍,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让学生人人都有话可说,这是高考作文的总体趋势,也是对考生人文关怀的必然体现。试想,哪位作家的杰作是煞费苦心审题之后写出来的呢?实际上,高考考场上,考生至多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作文,如果在审题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尤其是浪费了时间还审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岂不是在无谓地受折磨和摧残!令人爱的是,今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不少题目平白朴素,几乎没有审题障碍。比如:

天津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天津作文题不需要审题,抓住“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材料后的引导语直接就可写作。题目平易,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实际,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内容、有兴趣写,考生是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写出好的作文来的。

爱之二:考题来自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考题从学生生活中来学生才会感到亲切,才会有话说。事实上,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生命最奇崛的波澜。人生的千姿百态,都在日常时光里光怪陆离。困惑、迷惘、坚忍、刚强,都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汇聚。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感喟,能使文字绝不雷同,呈现出万千气象。比如:

大纲卷题(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来自学生生活,既没有“寓言类”题目的造作之嫌,也没有“政治类”题目的空泛之嫌,学生感到亲切,容易引发思考,引起共鸣,相信能够写出好文章来。

爱之三:思辨类题目走俏

2011年美国高考作文题:Do people truly benefit from hardship and misfortune?(我们真的能从苦难和不幸中获益吗?)可以看出,美国作文题使学生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不仅仅是对历史掌故的熟悉,很重要的一点、或者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反映出学生个体的思辨色彩。命题者希望考生可以开发出与众不同的智力思维,希望考生可以对看似普通,看似平常的话题有自己独特的,全面的深刻的理解,这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江苏高考作文题体现了这一特点:

江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这是一道典型的思辨类题目,也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继“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凤头·猪肚·豹尾”和“人与路”之后,第四次考查此类的作文。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样一道思辨类题目都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这类题目能够真正与语文、生活和考生的生命与心灵深度对接,引导中学生关心现实、思考现实、改变现实,有一种充满热情的拥抱现实的人文精神情怀,理应走俏,已经走俏,必然走俏。

爱之愈深,忧之愈切。高考作文题分值高,对考生成绩和前途影响大,作为一个语文人,尤其是那些担负着来年出高考作文题目的语文要人,更应该为之忧,为之解困,这是我们的良心所在,职责所在。

忧之一:考题大无边

这类题目与政治挂钩,与道德相连,文以载道的功利倾向表现得过了头,题目不像是作文题,像是政治考题,它政治性倾向太强,主题先行,范围太大,导致学生说空话、说假话。比如山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题大而无边,显得空泛,脱离学生实际。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绝不只有一个声音。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是构成好文章的主要基础。全体考生都去歌功颂德,都去极力表现思想高尚,实质上不是作文的行为,而是政治行为。

忧之二:诗歌靠边站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小学教材中数量也不少,诗歌对学生的灵魂滋养是其它文学体裁所无法替代的,然而高考作文却把诗歌体裁排除在外。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材料部分就选用了古今中外三首诗句,为什么却偏偏不让我们的学生用诗歌写作。一个缺乏诗歌的国度是可怕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才应该是高考的正确方向,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尽快到来。

忧之三:读写考分离

社会人不读书,校园内也难见读书的。学生忙于做题不读书,老师忙于编题,也不读书。即使有读的,上网读书似乎很时髦,然后是一些薄薄的杂志,像《读者》,仅此而已。长此以往,恐怕国人要先天性地“缺钙”了。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读书,读不同类型的书,读厚书,高考作文这个指挥棒要有所作为。现在的作文题,不读书或者读书少,对作文分数影响不大,学生自然不去读了。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提升民族素养,引导学生读书是必然选择。高考作文题要走在前面。如何命题,需要研究。

上一篇:下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残运会志愿者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