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童话故事小学

2024-08-08

经典童话故事小学(共11篇)

1.经典童话故事小学 篇一

猴妈妈要生宝宝了,森林里都传开了,大家都期待着这个小生命的诞生。

这天,小宝宝和大家见面了。猴爸爸开心极了,给小宝宝取了一个名字叫“萌萌”。萌萌长着水灵灵的眼睛,眨巴眨巴的可爱极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听说猴宝宝出来了,都抢着来看看这个可爱的猴宝宝。

猴爸爸想这么高兴的事,我得请大家到我家好好的庆祝一下,于是猴爸爸花大力气,在山里采摘了很多果子,有香蕉、苹果、枣子、桃子……准备请家族所有成员来大吃一顿。

萌萌真的很萌,他喜欢蜷缩在妈妈怀里睡觉,喜欢睁着超萌的眼睛听妈妈讲故事,喜欢随着妈妈的手指头看星星,喜欢被妈妈抱着晒太阳,替他捉虱子……

如果妈妈走开一时半会儿,他就会哭,放声大哭,一直到把妈妈哭回来为止。猴妈妈对猴爸爸说:“咱们这孩子也太娇气了吧?”

猴爸爸说:“想当年,我过得那么艰难,现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还小嘛,娇气就娇气点吧,等长大了,你想要他趴在怀里撒娇他都不理你了。”

猴妈妈一脸崇拜地望着老公,她觉得自己的老公太聪明了,说的话太有道理了,那就照他说的去做吧。

等萌萌断奶后,猴妈妈总是把所有食物嚼烂了,弄得糊糊的喂儿子。

萌萌长牙齿了,2个、4个、6小……

可他还是要吃糊糊果,妈妈拿根香蕉给他,他把手藏在背后,说:“妈妈,你帮我嘛,帮我剥掉皮,嚼成糊糊喂我吃嘛。”

妈妈不肯,萌萌就躺倒地上耍赖。妈妈无奈,就帮他剥了皮,弄成糊糊果吃。山中岁月荏苒,不知不觉中,萌萌1周岁了。其他同龄的猴子早就自己外出找吃的了,而萌萌还要赖在妈妈怀里吃糊糊果。

“猴爸爸,你不是说孩子小时候娇惯一点没关系,长大了,年龄到了自然而然会懂事,为什么萌萌都这么大了,还啥都不懂?是不是傻瓜啊?”猴妈妈有些生气了。

猴爸爸爬到树上,正忙着为一家人采果子,顾不上别的。听了猴妈妈的话,他回头说:“我的孩子,我知道,时候还没到,到了自然就会了。你放心好了!”

“可是,我没法放心啊!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还要我伺候着。”猴妈妈小声叨叨着。

“回去吧,回去吧,别把孩子搞丢了。”猴爸爸挥挥手,赶她回去,他不想听这种见识短的话,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点小事算什么。猴妈妈失落地往家走。远远地,就听到萌萌超级大的哭声,猴妈妈快跑几步,回到家里。萌萌正在地上,来回打滚。

猴妈妈看到,萌萌的奶奶正好过来,抱起孙子,安慰道:“我的小祖宗,小皇帝,这是怎么了?你妈到哪里去了?怎么不在家照顾你?谁欺负你了?告诉奶奶,我去揍他。他让你不好过,我也要让他不好过!”

“我的手碰到那个树枝了、手痛!”萌萌伸手哭诉。

“不怕,不哭,奶奶去打那根树枝。”奶奶去拍那树枝,边打边骂:“你这该死的树枝,怎么就把萌萌给碰痛了。”

猴妈妈几乎要气晕过去。面对奶奶的举动,她知道那是错误的,可那毕竟是长辈,而且是出于爱护萌萌的心思,猴妈妈还不好说什么。

猴妈妈送奶奶回去,回头见萌萌还在地上坐着,但是已经不哭了。他正等着妈妈来安慰,来抱抱。

猴妈妈摇摇头,坐在他旁边的树桩上,一声不吭。

萌萌见妈妈没理睬他,又哭起来。哭了一会儿,他发现还是没有动静,就偷偷地从指缝间看出去,妈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萌萌想,再哭,妈妈也听不见,还是算了吧,再说,哭也实在是很累的事。

萌萌不哭了,自己玩去。

过一会儿,他觉得肚子很饿了,他叫:“妈妈,妈妈。”可是没有回答。

萌萌东张西望,他看到半个西瓜。

这是昨天傍晚爸爸摘回来的,爸爸拿石块把西瓜敲成两半,当时妈妈一手掏过去,挖出一捧瓜瓤给萌萌吃。

萌萌扭过头去,大叫:“西瓜有眼睛,好多好多黑色的眼睛,萌萌害怕,不吃,不吃!”任凭妈妈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吃。最后,妈妈生气了,不理他,和爸爸一起吃了半个西瓜,剩下的半个就放在角落那儿。

萌萌走过去,他又饿又渴,他想起昨晚爸爸妈妈吃得津津有味,也想试试看,就用手去掏瓜瓤;他又看到了那些黑黑的“眼睛”,他碰一下,那些“眼睛”没反应,他就把“眼睛”一个个掏出来,剩下鲜红色的瓜瓤。

他尝了一口。哇!真好吃,又甜又沙,水分还很多,非常解渴。萌萌一下一下地掏出瓜瓤,送进嘴巴,一口一口地吃掉。

回到家门口的妈妈看呆了,儿子居然会自己找东西吃,而且还不嫌西瓜有瓜子,这,这,这太难得了!

猴妈妈不敢惊动儿子,就站在家门口看着。等儿子吃掉那半个西瓜的一半,挺着小肚皮打饱嗝的时候,她才走进去,抱住儿子,狠狠地亲他,夸他:“宝贝,你太乖了,会自己吃东西了。”稍候片刻,她又夸猴爸爸:“你爸爸也很聪明,他早就说你长大了会觉悟过来,什么都会做的……”最后是自我批评:“是我过分操心了。”

那以后,萌萌学会自己吃东西了。大约真的遗传了爸爸的优秀基因,他一下子全部学会了猴子能吃的所有食物的吃法,还学会了上树摘果子,再也不要妈妈操心了。

2.经典童话故事小学 篇二

关键词:经典故事,成语故事,古希腊神话

小学阶段, 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 将经典故事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一方面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 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 以此开阔眼界, 丰富视野。那么, 如何将经典故事有效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呢?下面, 笔者就结合自身实践经验, 对此问题阐述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经典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实践

1.中国古典神话、传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古典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源头, 在中国流传的古代神话传说, 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 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渗透中国古典神话、传说, 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力,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比如, 我曾经为学生讲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国远古时代, 发生了一次特大级洪水灾害, 为了解除水患, 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大禹去治水, 禹走遍千山万水, 吃尽千辛万苦, 带领老百姓劈开大山、挖通大河, 使洪水流入大海。禹在外治水的13 年三次路过家门, 但一次也没有进去, 儿子十多岁了却还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这样, 我通过为学生讲述这个故事, 让学生感受到了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与献身精神, 体会到了大禹无私奉献, 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2.成语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成语, 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它具有形象、精炼的特点, 同时极富表现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成语故事, 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 进而灵活、恰当地使用它,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成语故事去了解古代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 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述“闻鸡起舞”这一成语故事的来源, 如:晋代祖逖青年时期具有远大抱负, 他和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他们感情深厚, 常常慷慨激昂地谈论时局, 为了报效国家, 他们约定, 半夜一听到鸡叫, 就穿衣起床, 拔剑练武。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长期刻苦的锻炼与学习, 他们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这样, 通过为学生讲述这一成语故事, 学生了解了闻鸡起舞的来源, 明白了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 就得有闻鸡起舞的精神, 即及时振作、发奋有为。

3.古希腊神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古希腊神话故事, 是古希腊人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和对高尚与文明不懈追求中创造出的一系列神话故事传说,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古希腊神话故事,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神话王国的美丽, 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致, 另一方面也可以激起学生内心潜藏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促使学生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内涵。

比如, 我通过让学生搜集古希腊神话故事, 让他们讲述《潘多拉的盒子》的故事。潘多拉与埃庇米修斯生活在一起, 普罗米修斯带给埃庇米修斯一个盒子, 叮嘱他不能打开, 但潘多拉好奇心很重, 有一天她按捺不住好奇心悄悄打开了盒子, 于是, 盒子里的灾难与瘟疫逃了出来, 自此, 人们时时被灾难所危害。慌乱中, 潘多拉将盒子合上, 结果使唯一美好的东西留在了盒子中———希望。因此, 就算人们不断地受苦, 但是心中依然留有可贵的希望。这样, 我通过为学生讲述这一神话故事, 让学生明白了, 不管发生什么事, 都要保持勇气和信心, 失败的后面, 就是希望, 要永远充满热情、充满希望地活着。

二、经典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今随着网络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盛行, 少年儿童由原先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 变得能了解中国古人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使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以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功能,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加深了学生对古希腊传统文化的理解,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古希腊神话故事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珍贵的遗产, 对西方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给学生讲述古希腊神话故事, 让学生感受了神话王国的美丽, 扩大了学生知识面,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希腊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力, 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将经典故事有效渗透于语文课堂中, 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 同时以此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 从而开阔了学生眼界, 丰富了学生视野。

参考文献

3.经典童话故事教学初探 篇三

由于这些故事孩子们耳熟能详,因此在教学时在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问题,但有时实施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扫清生词难词的障碍,或者就语法现象重点讲解,从而忽视了语篇故事教学;又有些老师把它作为纯故事教学,或让学生听故事,或播放动画片,不设计任何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学生会复述故事了,教学目标也完成了。

那么如何进行这经典童话故事的教学呢?本文就这一类型的课进行探索。

一、故事前阶段活动

在故事教学前,教师有必要针对故事涉及的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设计一些导入性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相关故事人物角色和基本词汇,为顺利了解故事情节做好准备。

例如,在教学六上《The Kings new clothes》这一则故事时,课文首次出现了过去时,因此在教学故事前要有意识的进行这一内容的铺垫。

Task1:Play a game, follow me. I can dance, I am dancing. I can swim, I am swimming…

Task2:Ask and answer: PPT展示动画,问What is he doing? He is walking. 动画暂停问What did he do?引导学生回答He walked.

再如,在教学六下《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则故事时,在导入课文前出示lion和mouse的图片,让学生描绘,引导学生说出:The lion is large, the mouse is little. The lion is strong, the mouse is weak… 并进行生词large, weak, sharp 的教学从而为整个故事教学渲染了气氛,为下面的故事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故事呈现阶段活动

在教学此类故事时,不应该只重视文本理解过程,而忽视语言的结构学习以及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1.突出绘本故事特点,巧用书本图片资源

例如在教学五上《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这一课时,本文的重点句型为There be…以及 This … is too…笔者根据本单元的特点,把课文的所有图片按顺序制作成PPT,然后一页一页往下翻,看一幅图说一句话: 1 Goldilocks is in the forest. 2 There is a house…十四幅图片出示完了,整个故事也学完了。

2.借助课文的线索,开展随文学习

在教学时既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也可以教师边教学边扫清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诵读的障碍,或提供一些关键词句,或出示几组相关图片,请学生给图片排序并讲述故事。这样,既能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故事,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教学《Cinderella》这一单元时,我就根据故事内容的推进,准备了六个wh-问题。①Wheres the party? ②Who cant go to the party? ③Why? ④Who helps Cinderella? ⑤When does Cinderella have to come back? ⑥Whose shoe do the girls try on? 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们对整个故事也理解了。

三、故事后的延伸

故事讲完后,学生可能还沉浸在对故事的遐想之中,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一些巩固理解或拓展应用活动。

1.故事表演

学生们喜欢故事,同时更乐于表演故事。因此,在教师的引导和铺垫之后,学生对故事进行表演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2.故事复述

对故事进行复述是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也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可利用图片,先要求学生进行分段式的简单复述。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对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出整篇复述的要求。

3.故事改写或续写

改、续编故事就是鼓励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可以改变故事的结尾,也可以改编整个故事,还可以续讲故事,使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上升到主动创造。这样既提高了操练强度,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完《The lion and the mouse》后,我就让学生续写一个故事,下一次当mouse 碰到困难时,lion是如何帮助他的。

四、结束语

4.小学经典儿童故事 篇四

可是,有谁知道贝贝好孤单,虽然他是那么受人关注,但是当关注的人群散去,他又一个人呆在这个红红的肉肉的温吞吞的空间里,这种绝对的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他没有用武之地,那些粘糊糊的或者流质食物从他的身边滑过,一次又一次。除此之外,生活再也没有什么改变。他有些困,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啊,谁?”在梦里,贝贝觉得被人挤了一下,而且紧紧地贴着自己。他猛睁开眼睛,四下张望。“咦,没人啊,他叹了一口气,哎,怎么会有人呢,还是接着睡吧。”“喂,你好!”

贝贝吃惊得想跳起来,一个白嫩嫩的小妹妹正依偎在自己左脚下,她那么小,小到刚从红红的牙床上冒出了一丁点儿头,她正冲自己开心地笑呢。

“啊,你好——”贝贝有点不好意思,也冲她笑了笑。“我叫贝贝!”“贝贝哥哥好,我叫久久。”

从此以后,贝贝的生活一下子变了样子。他变得爱说话了,每天讲不完的故事,久久总是睁着天真的大眼,崇拜地望着他。“贝贝哥哥,你真棒!”他还有说不完的笑话,久久总是被他逗得合不拢嘴。“呵……哈哈……”“贝贝哥真逗!”每当那些流质食物从他们身边经过,贝贝以前懒得动,现在他故意寻找夹杂在里面的固体颗粒,拦住它们,跟久久玩“扔球”游戏。

有时候,他还能借助上面牙床的力量,把这些颗粒压碎呢!

“贝贝哥哥,真有力气!”久久拍着手喊。“其实你也行,要不要试一试?”贝贝向久久建议,久久眼里的贝贝健壮干净,浑身亮白,透着一股子精神劲儿。就在这时候,有一粒白白的圆圆的固体食物经过久久身边。“这个不可以……”贝贝话还没说完,久久已经使足了劲儿直冲上牙床顶去。“啊——”久久痛得叫了起来,身子摇摇晃晃,差一点就歪倒了。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声更尖利的惨叫,接着是哭声。久久受伤了,贝贝很自责。以后再有什么坚硬的东西过来,都是贝贝抢着去顶,挤压碾碎,有时干脆不管,让那些食物囫囵吞枣地进入喉咙。

一天晚上,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首梁祝小提琴曲。贝贝睡不着,他歪着头看着甜甜入睡的久久,感到非常幸福。他在心里说,久久,是你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快乐,我们会永远不分离的!久久的脸上绽开了花朵一样的笑容,可是她并没有醒呢,她正在甜甜地说梦话:“我们永远不分开!”

第二天一大早,一块黏黏的黑黑的巧克力送进来,贝贝劲咬,可是有一块粘在了他的身上,怎么也甩不掉,舌头大婶来帮过几次忙,就是拽不下来;一些水冲过来,巧克力晃动了几下,水下去了,黑黑的黏黏的巧克力还是紧紧地贴在贝贝身上。整整一个晚上,贝贝感觉很不舒服,然而这才是刚刚开始。

水果糖、冰激凌、巧克力、奶油酥、七彩豆豆……每天源源不断地送过来,贝贝还是抢着去顶去咀嚼,一些细小的糖粒留在他的身上不走了,舌头大婶赶不走,水也冲不走,慢慢地,贝贝亮白的身躯上有了一层黄黄的硬硬的东西,有时他感到身体发酸,有时无缘无故地疼。

5.小学经典成语故事 篇五

1.负荆请罪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2.桃李满天下

【释义】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语出】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人物】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

3.纸上谈兵

【释义】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河北邯郸人)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4.揭竿而起

【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语出】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6.小学经典寓言故事 篇六

妈妈悲痛欲绝,她向医生喊着、求着,说道:“告诉我,请告诉我,什么东西使他生命的抗争趋于平静,使他的歌声成为沉默?”

医生说道:“是热病。”妈妈说:“热病是什么?”

医生回答说:“我无法回答你。那是一种非常非常小的物体,它侵入了人体。用我们肉眼是无法看见它的。”

医生走了。她一遍又一遍地说道:“一些非常非常小的东西。用我们肉眼是无法看见它的。”

傍晚,牧师来安慰她。她哭喊道:“噢,我为什么失去了我的孩子?我的独子!我的头胎孩子!”

牧师回答说:“我的孩子,这是上帝的旨意。”妇女说:“什么是上帝?上帝在哪里?我要见上帝。我要当他面撕开我的胸膛,把我满心的鲜血倾倒在他脚上。告诉我,哪里可以找到上帝?”

牧师说道:“上帝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们肉眼无法看见他。”

妇女喊道:“非常非常小的东西通过非常非常大的意志杀了我的孩子!那么我们是什么?我们算什么?”

7.经典童话故事小学 篇七

一、借“金钱”来警世

京剧《杜十娘》是荀派的代表曲目, 剧中以李甲归舟后, 杜十娘一夜思虑的唱段著称。其中唱到:

二黄快三眼

想世间那珠宝原是作孽的根本,

银钱也害了多少人。

夫妻为你成仇恨,

弟兄们为你把家分。

……

桩桩事都为你作祟招引,

都道你是至宝我恨你万分!

在此部分唱词前是杜十娘深夜暗自伤情, 后面是杜十娘悔恨自己看错人, 决意自尽。若单从文意的角度出发, 这部分内容与上下文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 甚至省略也不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那么为何要在故事中插入这一部分呢?我认为, 演员跳出角色来讲述金钱害人的普世道理, 不仅可以产生间离效果, 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也可以超越时代局限, 使戏曲作品免于过时。

二、借人物自诉心理变化

评剧《杜十娘》又名《青楼遗恨》。“船头抛宝”一折中“闻听此言大吃一惊”一段, 高亢激昂, 是杜十娘悲伤情绪的宣泄。

闻听此言大吃一惊……随他千里心坚定, 还想着承欢庆鸾凤和鸣, 只恨我瞎着两眼把他看得那么重, 千思百虑错把他从……千两银卖我身绝情绝义, 似这等无情辈万难相从……

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没有心理状态的描写, 却为戏曲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间剧作家通过想象, 细腻地展现出杜十娘的心理状态:她先是震惊, 再转为心碎, 最后决意自尽, 使得其后杜十娘奚落孙富, 抱箱自尽的情节更为合理。在戏曲中, 演员展现人物的心理, 可以看作人物角色的自述, 也可以说是演员跳出角色, 从自己的角度关照角色。演员结合观众的需求来展现人物心理, 更能迎合观众口味, 故此成为改编杜十娘故事的一种方式。

三、借人物来扩展故事

杜十娘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民间艺人所丰富, 其中, 故事原型中的人物是扩展故事的基础。杜十娘故事借人物来扩充, 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 在原故事情节中, 配合人物境况, 添加适合人物身份的唱词或诗歌。

二人转《杜十娘》有这样一部分:

(白) 男:十娘, 这皓月当空, 何不唱上一曲, 你看如何?

女:李郎, 你饮酒, 待为妻与你唱上一曲《烟花叹》。

(唱) 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一声,

……

为只为家贫寒, 才卖那小奴身。

杜十娘是妓女从良, 而这首《烟花叹》正与杜十娘的身份相符合。可见, 根据人物身份可以扩展故事内容, 增强艺术性。其二, 基于原有人物境况的再创作续篇。续篇不再是对基础故事的改编, 而是原故事中所没有的全新创作。杜十娘故事在流传中也是一样, 龙舟歌《杜十娘沉百宝箱》的篇尾就有续篇说明:

欲知后事情难剖,

请观续出一套龙舟。

李甲叹更以文堂有,

不妨买套解吓心愁。

指出杜十娘沉江后, 李甲归家, 流落街头卖字为生, 欲知后来李甲的境况, 则需“观续出一套龙舟”。续篇《李甲叹更》已不再是人们熟知的杜十娘故事, 而是在原有故事基础上, 借用原故事结尾的人物境况创作的新内容。虽然, 续篇借用了原故事的名声, 但满足了观众意犹未尽的心理, 迎合了市场需求。

结语:综上所述, 民间戏曲和曲艺在演绎杜十娘故事时, 在警世、心理和人物三大方面做了扩展。警世, 即在叙事中添加知识性的话语, 令观众开阔眼界或明白一个道理;心理, 即是丰富角色心理状态, 揣摩人物所思所想, 并将其表现出来;人物, 即根据故事原型中的人物身世生平, 联想出符合人物的内容, 既有对故事原型的改编, 也有基于人物的再创作。从这三方面延伸出的三种方法, 表现出经典故事在民间戏曲和曲艺中是如何被再度演绎的。在故事原型基本不变的条件下, 民间艺人结合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各自的艺术特点, 采用适当的改编手段, 不仅使经典故事与民间艺术相互糅合, 而且使故事更投合观众口味。不仅是杜十娘故事, 在民间戏曲、曲艺中演绎其他经典故事, 如秦香莲、梁祝、西厢等等, 也基本采用了这三种方法。改编后的戏曲和曲艺作品则更易于被观众接受。这样, 受到欢迎的戏曲和曲艺作品不断上演, 既促进了戏曲、曲艺自身的发展, 又丰富了经典故事的传播途径, 使经典故事历久弥新。

摘要:杜十娘故事作为中国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 也是许多民间戏曲和曲艺艺术的题材来源。为吸引观众, 在演绎经典故事时形成了一定的改编方式, 改编后的戏曲和曲艺作品, 又促进了艺术形式本身的发展和经典故事的传播。

8.胡桃夹子(经典音乐故事) 篇八

德罗赛尔梅亚叔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位叔叔。他长着花白的头发,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有时还会施一点儿小魔法。

“当当当”,客厅里的钟敲响了,与此同时,两扇大门徐徐开启……

德罗赛尔梅亚叔叔提着一只大大的箱子走了进来,他笑眯眯地从箱子里拿出一件件礼物,弗里兹得到了他期盼已久的锡兵,克拉拉得到了一张崭新的玩具床。但克拉拉睁大了眼睛看着德罗赛尔梅亚叔叔,她还在期待着什么。突然,德罗赛尔梅亚叔叔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玩具士兵,它居然在大家面前跳起了华尔兹舞。孩子们又惊又喜,兴奋地喊叫了起来。嘘!德罗赛尔梅亚叔叔打着手势,像变魔术一样又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样东西——漂亮的胡桃夹子!“这是一个总是饿得要命的家伙。”德罗赛尔梅亚叔叔说。他又顺手从箱子里摸出一颗胡桃放进了夹子的嘴里,伴着清脆的“噼啪”声,胡桃被夹碎了。这让弗里兹感到很有趣,他往胡桃夹子的嘴里塞满了胡桃,“咔嚓”一声,悲剧发生了,胡桃夹子的下鄂断成了两半。克拉拉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没有人能够安慰得了她。

客人们纷纷告辞了。德罗赛尔梅亚叔叔离开前抚摸着克拉拉的头说,今天是圣诞夜,说不定会有一些奇迹发生呢,别难过啦,让胡桃夹子躺在那张新玩具床上吧,我相信它一定会好起来的。

夜深人静,圣诞树罩上了一层银色的月光,空荡荡的客厅里安静极了。穿着睡衣的克拉拉轻手轻脚地溜了进来,朝放着胡桃夹子的小床走去。她小心翼翼地给胡桃夹子盖上被子,然后走进了自己房间,很快,她便睡着了。

突然,挂钟上的猫头鹰扑腾一下张开翅膀,随后挂钟响起了午夜12点的报时声。

克拉拉在睡梦中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了,这声音好像是从楼下客厅传来的。她顺着楼梯摸索着走向客厅,突然,她看见客厅里的老鼠,无数只老鼠,小姑娘惊呆了。咦——圣诞树和树下那些玩具好像突然长大了!连那些玩具士兵也越长越高了。耗子变得好大好大,大模大样地在克拉拉身边蹦来跳去,真奇怪!瞧,士兵们和耗子开战了!一场真正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几百只老鼠正在和一队锡兵对抗,这队锡兵的指挥官竟然是她的胡桃夹子!胡桃夹子怎么活了?它的下鄂难道好了?克拉拉正在纳闷时,长着令人生厌的牙齿和血红眼睛的鼠王,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军刀,用力朝胡桃夹子挥去……眼看胡桃夹子就要败下阵来,克拉拉忘了害怕,拿起自己的拖鞋砸向耗子王的脑袋。胡桃夹子顺势猛刺一剑,结束了耗子王的性命,其他耗子纷纷逃散。

克拉拉这时才发觉,胡桃夹子已变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谢谢你,克拉拉!”王子说。

小姑娘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极其幸福,同时又非常羞涩地盯着地板。她看见有雪花飘落在她的脚趾上!她目瞪口呆地抬起头,这里已经不再是客厅了。

克拉拉欢笑着想抓住雪花,可是胡桃夹子王子严肃地说:“暴风雪就要来了,我们最好还是快点儿走吧!”然后,王子牵着克拉拉的手,向前走去。

暴风雪真的来了,非常非常猛烈的暴风雪!克拉拉被王子引领着向前走,十分开心。胡桃夹子王子和克拉拉来到了白雪皑皑的树林中,四周飘出一群白雪仙女,她们燃起篝火迎接客人,跳起了优美多姿的雪花舞。克拉拉心旷神怡,跟着王子继续行进,他们来到了一座宫殿的前面,宫殿的屋顶是用糖水浇筑的,塔楼是用甘草棒搭建的,围墙是用巧克力棒砌成的,而那扇巨大的门则是用核桃糖做的!

“这是糖果王国的宫殿,”王子说,“为了向你表示敬意,女王举办了一场盛会。”“可是,我根本不认识她呀!”克拉拉疑惑地说。

她来不及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城门已经缓缓打开,气宇不凡的糖果王国女王,领着仙子和侍从出来欢迎胡桃夹子王子和克拉拉。

他们被领到城堡里一个豪华的大厅中,王子把克拉拉介绍给女王。女王身上散发着香甜的味道,克拉拉向女王行了个屈膝礼。随后她打量着这个五颜六色的大厅,哇,都是用糖果做成的,喷泉里涌出的都是汽水。这时,一杯汽水递到她的面前,她抬头一看,是一个巧克力香蕉!原来,在糖果王国的宫殿里,所有的仆人都是糖果,而且都是活生生的!女王带领客人们走进宴会大厅,她拍了拍手,音乐便奏响了。

一场盛大的表演开始了,一个克拉拉从未见过的世界展现在她的面前!

跳着活泼洒脱的西班牙舞的坚果巧克力;表演着阿拉伯舞的咖啡;在长笛舞曲伴奏下舞蹈的杏仁;跳跃着的松饼;跳着踢踏舞的棒棒糖!

克拉拉被这五彩缤纷的舞蹈迷住了,她感觉自己被王子拥抱着,随着音乐舞动了起来。她跳哇跳哇,直到被太多的旋转搞得头晕目眩……

克拉拉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她看到自己仍然躺在家中的床上,房间里寂静无声。原来,是她在圣诞之夜做了一个幸福甜蜜的梦。

(责任编辑 常新)

9.小学生爱国经典故事 篇九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10.五年级阅读主题:经典故事 篇十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擂鼓(léi lèi) 饮酒(yín yǐn) 丞相(xiànɡ xiānɡ)

上当(dànɡ dānɡ) 取乐(yuè lè) 调来 (diào tiáo )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嘱咐——( ) 叫喊——( )

反义词:逆水——( ) 远离——( )

3.用“ —— ”画出描写诸葛亮语言的句子。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4.请写出与“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的句子相照应的语句。

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明白” ① 明亮 ②清楚 ③公开

“苦学” ①痛苦 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3.按要求填空。

①阅读第1自然段,填空。俞伯牙是 时代的琴师。他曾拜 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名叫《 》的乐曲。

②细读第3自然段,填空。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① ② 。

③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回答句中的“他”指谁? 。

【读写链接】

这次习作,我们要通过一件能够反映出人物性格特点或人物品质的具体事,写出这一个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上平时学过的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的某一方面的特点。

11.经典童话故事小学 篇十一

恰逢今年是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 (1916-1965) 辞世五十周年, 本文探讨她的代表作品《抽签》 (1) , 以此方式纪念这位故事大家。《抽签》于1948年6月26日刊登在杂志《纽约客》上, 而故事的开头就清楚地指出了仪式发生的具体日期———6月27日, 二者仅相差一天, 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巧合。也许, 作家在用这样的巧合营造出这场集体施暴行为就发生在当时美国某个村子的氛围。故事一经发表就引来争议无数, 既给作家带来了更广大的社会知名度和文学界更多的认可, 更给她引来了读者甚至家人的质疑与反对。即便如此, 这个颇具魔力的故事仍然吸引着读者阅读与讨论。以中国知网上的数据为例, 从1994年到2015年, 这十来年间共有六十几篇期刊论文讨论了它的形式、内容、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从各年期刊上的文章总数看, 2007年至今是这个故事最受中国文学界关注的几年, 这也证明了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感染力历久弥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 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

象征在文学里似乎是一个寻常的词汇, 这种写作手法司空见惯, 几乎每个作家都会使用。我们通常理解的文学中的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见《现代汉语词典》的“象征”条) 。而英语当中的symbol一词的原意是“分成两半后用以辨认持有者身份的信物” (托多罗夫:3) 。本文借用茨维坦·托多罗夫的解释, 象征包括直接意义、象征意义与能指 (ibid., 5) , 利用这三个概念分析文本, 可以得出一些新的有趣的结论。比如, 因为大多数英语词汇本身包括几层含义 (其中会涉及本义与转义, 词汇含义的历史变化, 比喻的使用等语言现象) , 会导致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多重性。这种象征的不确定性有时候就表现为“若干象征意义之间的犹豫” (ibid., 6) 。另外, 因为读者文化、身份、教育、信仰、职业等诸多方面不同, 对同一个词汇的象征意义的解读会呈现出不同理解, 这使得读者对同一个文本的分析会提出一些相似或者迥异的观点。本文以《抽签》中的若干重要人物的姓名为例, 分析这些名字的直接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确立各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及与故事主旨之间的关联, 最后得出主旨之所在。

2. 众生相

这个不知名的村子约有三百人, 明确提到姓氏的家庭有十八户, 姓名俱全的人物有十六人。其中, 着墨较多的人物包括受害者哈钦森一家 (丈夫比尔, 妻子苔西, 已嫁女儿伊娃, 小比尔, 南希和小戴夫) , 权力集团及家族成员 (萨默斯先生, 哈里·格雷夫斯先生、格雷夫斯太太, 马丁先生、长子巴克斯特·马丁、小儿子博比·马丁等人) , 村里年纪最大的沃纳老人, 村民德拉克罗伊克斯一家 (小儿子迪基·德拉克罗伊克斯、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 , 村民史蒂夫·亚当斯, 村里的弱势群体邓巴一家 (母亲珍妮·邓巴、大儿子霍勒斯) 和沃森一家 (母亲和儿子杰克·沃森) 。下面选取其中几位人物的姓名分析其直接意义、象征意义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 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 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从而领悟其中内在的含义” (张莉:19) 。采用上面的观点分析受害者夫妇二人的名字, 得出的结论是看似朴实守规矩的丈夫却是绝情狠辣之徒, 看似爱家外向的妻子却是贪生怕死之辈。比尔 (本体) 一词有“保护”之意 (直接意义) , 象征着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 (象征体) 是一个沉稳可靠之人 (象征意义) , 而他与萨默斯先生之间的对话也能证明这一点。然而, 在抽签的结尾, 比尔夺过妻子手中的纸条, 只为早点送妻子上路, 这说明名字的直接意义与象征意义虽然吻合, 但与人物的动作所代表的含义截然相反, 讽刺效果十分鲜明。同理, 苔西一词有“收获者”之意 (2) , 为了秋天粮食丰收而进行的仪式, 带给苔西的收获却是死亡这种结果, 不可不说是讽刺至极。

乔·萨默斯先生经营煤炭生意。萨默斯一词的本义是“夏天”, 也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全盛期”, 这个名字刚好与抽彩的季节相符, 象征着萨默斯先生如日中天的社会地位。哈里·格雷夫斯先生是村里的邮政局局长, 摸彩活动的官员格雷夫斯一词的本义是“坟墓”, 也有“庄重、肃穆”之意, 象征着“把抽彩活动主持得庄严有序、肃穆可畏”的格雷夫斯先生的最终命运不过死亡二字 (王群:197) 。马丁先生经营杂货店, 抽彩的重要道具黑匣子有时也放在店里的货架上。前两位是村子里的当权者、抽签活动的主持者, 马丁先生及大儿子巴克斯特从旁协助打下手。论及权力的高低, 萨默斯先生可谓村里的第一人, 这代表了经济力量决定了社会地位, 同时说明夏日献祭以求丰收的根本不过利益罢了。为了维护自己经济与社会地位的萨默斯先生仿佛牧师一般, 引导着众人走向疯狂杀戮的彼岸。和蔼可亲、友善多礼的萨默斯先生是不可违逆的权威的代言人, 象征着这年复一年始终维持着的传统所背后的统治力。“作为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联姻的双方, 萨默斯和格雷夫斯象征着村子里的上层特权阶层, 他们共同控制着村子里的经济命脉和社会活动, 蛊惑愚昧的村民盲目地参与这一貌似神圣的社会公益活动, 实则杀人活动” (刘卫国:43) 。而从能指这个概念看, 萨默斯一词听起来比较干脆利索, 格雷夫斯一词的音响效果会让人联想到沉闷拖沓的东西, 这两点暗示性的分析恰好与其象征意义相符。另外, 马丁一词与战神有关, 象征着武力与力量, 马丁父子就像维护传统权威的打手, 武力威胁的力量不容小觑。萨默斯、格雷夫斯与马丁这三个姓氏的本义与象征意义达到了统一, 并且因为词汇本身含义的多样性, 导致解读方式的多重性与象征意义的暧昧性, 不少读者对前两个姓氏提出了许多不同却很有意思的解释。

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与格雷夫斯太太的姓名与人物形象也颇有关联。通常我们把德拉克罗伊克斯这个词 (本义与十字架有关) 代表对耶稣基督忠诚的信仰, 格雷夫斯 (本义坟墓) 象征着死亡,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姓氏联系到一起, 则通常会理解为安葬在墓地里的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然而, 通过对故事的上下文解读, 也许这两个词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会有更好的理解方式。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看似友善, 对女主人公哈钦森太太的迟到表示理解, 态度也很温和, 可后面也是她对哈钦森太太要求再来一次抽签时说道:“不要耍赖, 苔西。” (孙致礼:217) 同样, 格雷夫斯太太也说了一句“我们大伙都是这么抽的嘛”。 (ibid.) 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时, 温和的外衣全都撕去了, 看似义正词严、大义凛然, 却是要致别人于死地, 绝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而且, 最能体现这两位太太残忍冷血本质的一幕是在决定哈钦森太太命运的最后那一刻, 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挑了一块得两只手才能搬得动的大石头, 格雷乌斯太太走在了村民的最前面, 动作利索、坚决果断地要杀掉前一刻还微笑面对的同村人。如果说联想到阴森恐怖的墓地及插在其间的十字架的话, 这两位太太的名字合在一起就象征着死神的召唤, 对于哈钦森太太来说, 昔日好友般的邻居就是死神派来的杀手, 正是夺取她生命的参与者。

沃纳老人声称已有77岁, 对自己熬过77次抽签颇为骄傲, 是村子里年纪最大的人, 坚决维护抽签仪式, 对支持取消抽签的人嗤之以鼻。沃纳一词所代表的“警示”之本义可以象征为他对后人的警告, 也可以解读成作者雪莉·杰克逊对读者的提醒与预告。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个名字极具暗示性, 对故事主题的揭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博比·马丁, 哈里·琼斯与迪克·德拉克罗伊克斯是儿童的代表, 有名有姓, 有描写有个性, 象征着已经被传统侵蚀的儿童形象, 虽然仍保留儿童的淘气, 却是杀戮工具的提供者 (石头) 与集体暴行的参与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与成年人无异, 而且能预见这样的儿童长大以后会继续执行与维护这一惨无人道的传统做法。博比一词在英式英语的俚语当中有“警察”的意思 (直接意义) , 马丁一词代表武力, 综合起来考虑, 博比·马丁这个名字象征着通过武力监管他人的一个人物形象 (象征意义) 。联想到小男孩早早堆起石头并护着不让其他孩子抢走的做法, 这个名字也在暗示小男孩在传统习俗影响之下的早熟。

珍妮·邓巴太太和杰克·沃森是村里的弱势群体, 代表处于危险边缘的家庭, 村民都首先怀疑他们会被抽中, 发出“是不是邓巴家?”“是不是沃森家?” (孙致礼:217) 这样的疑问声。即使是胆小紧张、对抽签尤为在意的这群人, 也没有对活动有过丝毫的质疑, 他们反倒融入了活动当中, 顺当地保存了生命, 并与其他人一起参与了最后的屠杀。邓巴的直接意义是“城堡”, 沃森的意思是“沃尔特之子”, 而沃尔特的本义是“军队的领导者”, 这些词的象征意义刚好与人物所表现的胆小懦弱、自私冷漠相反, 讽刺意味十分鲜明。

通过对上述几类平面人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结论:这个村子里居然没有一个好人。为了活下去,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 或者只是随波逐流、不得不参与其中, 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 所有人都加入了这场年复一年的集体屠杀盛宴当中, 并且毫无疑问、坚决利落地执行了下去。不少人曾从精神分析法的角度解读这样的社会性行为, 得出集体无意识的结论, 而本文上述的分析更能反映出所有村民都是知情、主动的, 并且带着一种紧张、兴奋的情绪把仪式进行到底。

3. 现主题

关于这个故事的主题, 不少文章都做出了细致阐述。“喜欢《摸彩》的, 从中不仅读到了对人性的剖析, 对麦卡锡主义的影射, 还发现了对大屠杀的谴责, 以及对弗洛伊德‘自我’的解释;当然还有关于《圣经》的题材和《金枝》中远古人类行为的隐喻, 外加对女性的反抗意识和作家的精神困惑的揭示, 等等” (申慧辉) 。另外, 中国知网上的六十几篇文章当中, 有十一篇直接在标题中提到“人性”二字, 其他数篇也或多或少提及该话题, 可见故事对人性黑暗面的揭示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它的靶标中心是连民主也无法制止的人性黑暗” (ibid.) , 《抽签》所反映的诸多主题当中唯有这一点清晰得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久久难以忘怀。

即使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杀死某个人献祭以求粮食丰收的做法虽然已经不可能出现在当下我们生活的时代,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 这个故事依然有它的象征含义, 极具暗示性。举例来说, 现在社会也有各种集体聚会, 用抽签的方式发奖品吸引参与者。而像石头一样冷酷有力的流言蜚语会在某个时候集中在某个惹人议论的人身上, 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说他或她的不是, 以作谈资, 或是有意为之、带有恶意, 或者无意为之, 只是出于好奇或者无聊。这说明人性的黑暗无所不在, 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什么样的人群, 为了什么样的目的, 最终不变的都是利益纷争, 为此不惜迫害他人。

问题是, 当用抽签这种看似公平不会被钻空子的方式决定什么的时候, 我们有勇气反抗权威或者当权者吗?有勇气维护自己或家人吗?或者说为了社会更健康的发展, 我们有勇气改变现状吗?为了不沦为故事当中的那些自私残忍之徒或者可怜的哈钦森太太 (不管她有多自私可恶, 她毕竟被众人砸死) , 有必要思考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 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以及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4. 结语

作为读者, 人们通常会想知道作者雪莉·杰克逊创作这个短篇小说的意图, 虽然她并没有对此做出具体说明, 但人们依然可以从这个类似寓言的故事里看到诸多现实事件的影子, 反思一些沉重的社会问题, 思考我们生存的状态或者所处的境遇。这样的思考对中英文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尤为可贵的阅读与人生体验, 这是这个故事值得课堂教学与文学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摘要: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抽签》这个著名短篇小说当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针对这一特色, 本文从人名象征探讨人物姓名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必然关系及前者对主题揭示所起到的重要暗示性作用。通过对重点人物姓名与人物形象的分析, 故事深邃的主题昭然若揭:人性之黑暗, 暴力之无端, 人人都会无缘无故变成暴徒;为了保护自己, 人人都要学会反思现状, 以抵制社会之黑暗。

关键词:《抽签》,象征手法,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茨维坦·托多罗夫, 著.王国卿, 译.象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6.

[2]孙致礼.抽签[J].译林, 1980, (4) :214-218.

[3]张莉.试论象征手法及其魅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研天地) , 2008 (4) :19-21.

[4]刘卫国.评《彩票》:主权在民与大众独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0 (10) :42-43.

[5]王群, 余海琳.论象征在小说《抽彩》中的艺术运用[J].外语教育, 2005 (00) :195-199.

[6]贺岚.曲同工———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与《彩票》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电影文学, 2007 (3) :47-48.

上一篇:XX书记在全市2008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下一篇:2011年XX乡党委换届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