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政治1(共8篇)
1.文化与经济政治1 篇一
主题1 中华文明的勃兴——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
一、传说时代
1.政治上:早期国家的起源(距今约五千年前)
黄帝确立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尧、舜、禹实行“禅让制”。2.经济上(1)原始农业
①“神农’’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②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③水利事业的发展:“大禹”治水。
(2)原始手工业:纺织业、冶铜业、制陶业。3.文化上:文字的成熟 图画文字。
二、夏、商、西周时期 1.夏、商、西周的政治
(l)夏朝:王位世袭制:禹死后,由其子启继位,“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开始;禅让变为世袭,家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代政治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
①分封制
A.前提: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B.目的:为巩固广阔的疆域。C.内容:分封土地和人口。
分封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古代帝王之后。
诸侯义务:向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诸侯权利:诸侯世袭,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D.作用:积极方面: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利于稳定 当时的政治秩序;消极方面:周王朝后期,君弱臣强,社会动荡。
E特点: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和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受封,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②宗法制
A.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小宗服从大宗;
B.主要特征: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C.实质: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D.评价:有利于防止贵族之间围绕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二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还有一定影响。
③世卿世禄制:与宗法制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接受分封的诸侯和各级卿大夫等,按照等级世代沿袭高官,享受厚禄和特权。
2、夏、商、西周的经济(1)农业
①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上为国王所有,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②耕作方式:集体耕作。(2)手工业 ①青铜铸造业:商代青铜器出土点分布广,生产规模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水平高,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夏商周——青铜时代。
②制瓷业:商代出现一种釉陶——原始青瓷产生。
③纺织业:商代设立指导蚕桑的专职官员,甲骨文中有祭祀蚕神的记载;《周礼》中有“妇功”和“国有六职”的记载。
(3)商业
①商朝:甲骨文卜辞表明商业的初步发展。②西周:以骨贝和铜贝为流通货币。3.夏、商、西周的文化
(1)文字:商代的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2)舞蹈:夏商时期,产生宫廷舞。
(3)礼乐制度:周代统治者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
主题重难点
1. 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⑴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族、商族、周族)⑵宗法制是当时制度的核心。⑶分封制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制度。⑷世卿世禄制是任免官吏的基本依据。⑸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
(1)宗法制、分封削与礼乐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两周政局的稳定。(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也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两者缺一不可。
(4)礼乐制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是一种通过礼仪和艺术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本身就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从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2.文化与经济政治1 篇二
一、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第一,文化建设为政治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是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有序的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开辟道路。对从政者提供执政宗旨和行政要求是文化建设对政治建设提出的要求之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是在中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所必须具有的执政文化。
第二,文化建设为制度建设提供必要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制度的建立,依赖于文化建设。国家行政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以人为本”的价值为导向。要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前提是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它依赖于“13亿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建立。要解决好官民关系,也必须重新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第三,文化建设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提供思想指导。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绝大多数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的非对抗性矛盾。毛泽东的这个思想对我们理解和处理今天的社会矛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他提出要坚持改革开放,反对两极分化,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与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国文化建设战略选择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国现代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体化运行具有非常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这些发展还受到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例如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运行还受到旧观念、旧传统和旧体制的影响等。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选择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模式及其运作方式,构建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
其次,正确认识公有资源应有的目的和功能。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为了消除剥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公有制是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国有企业在营利之外,也需要承担维护经济稳定、提供社会红利的社会责任,要形成与雇佣劳动相对立的和谐生产关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再次,与时俱进,大力发展中国文化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发展中国文化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经济竞争中有所作为,就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产业的支柱,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相融合,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经济。
第四,正确认识经济活动与人的关系。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和邓小平所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都是经济建设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是在新的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宗旨的重新认识和概括,是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经济活动中,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但不能以损害社会利益和破坏生态环境来赚取不当利益。
三、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从文化因素的角度上讲就是要在人员高度流动、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快速转型的条件下,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稳定,加强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整个社会的认同感。其中,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稳定,建立市场中相互竞争的个体与企业、阶层与阶级的社会共同体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与难点。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文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社会团结与合作,努力构建社会共同体意识,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基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现状,在社会转型时期和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使个人超越个人的视野而具有“公共”意识。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加强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加强不同利益群体、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同属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建立起信任和社会认同感,强调社会团结与社会和谐的意义。
综上所述,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进步,就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水平,与时俱进,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3]刘景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6,(4).
3.经济、政治、文化与股市关系初探 篇三
因此,尝试构建一个系统框架,将上述各项因素与股市的关系统筹考虑,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对于解决认知冲突和思维混乱,进而有效分析它们对股市的综合作用,就显得极为必要。
股市作为股票流通和交易的场所,由投资主体和投资客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投资主体是指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投资客体是指各种股票,其实质是上市企业股权。对于投资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投资者群体心理等主观因素,这些会通过估值水平的高低反映出来;对投资客体的研究则主要涉及上市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其直接衡量指标是每股收益。完整的股票市场未来趋势研究,必然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即股价等于每股收益乘估值);但本文限于篇幅,所做的研究仅限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对上市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分析。
对三个概念本质的分析
人们之所以不能将经济、政治和文化与股市统一起来,原因首先在于对“经济”、“政治”和“文化”本质内涵的理解和定义角度不尽相同,从而无法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认知的不统一存在于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于对同一概念的定义角度不同而造成对这一概念认知上的不统一。
第二个层面则是由于对不同概念的定义角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概念之间认知上无法纳入统一的框架。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就需要找到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概念所共同具有的核心出发点,并围绕这一共同出发点从各自侧重的方面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这三个概念各自的特性。
由于不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其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某种现象,不管人们对其具体定义如何,其描述的内容都是与人相关,不能离开人这一要素。基于此特征,笔者从“人”这一共同核心出发,分别从“人的需求”、“人的关系”和“人的行为”角度,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做出定义(如图1)。
人无疑是经济的根本意义所在,没有人经济的概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人的需求,经济活动将失去目的;没有由人的劳动转化而来的各种供给,经济的概念将缺乏实现渠道。也正源于此,“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model)”等诸多经典经济理论在论证经济增长时也都将推动经济的根本动因归结为人口因素。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解,笔者从满足人的需求角度将“经济”定义为“人的各种需求如何得到满足的过程和结果”。在经济活动中,人们绝大部分的物质需求和相当大部分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
当然,人的需求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除了人的主观意愿之外,劳动生产率水平代表着满足需求的客观能力。即需求含有主观(意愿)和客观(能力)两方面。由于人的主观需求意愿弹性较大(即较少内在的自我克制,欲望无止境),所以人的需求满足主要受制于客观条件,人们通过能力的扩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满足其需求的主观意愿。
人无疑也是政治的根本意义所在。政治作为一种现象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并集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脱离人这一核心因素,政治的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对象,若不包含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读,则政治的概念将丧失自身特性。从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将“政治”定义为“人与人之间、人群之间关系的调整过程和结果”。当然,并非全部人与人的关系均由政治来调整,但人群关系却主要外化为政治关系。
文化更是一种与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文化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人作为基因的“载体”在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若有人不接受某种主流文化,那么他将被自然和社会淘汰,相关的文化基因也因此消亡,其结果就是生存繁衍下来的人们对该文化基因上的适应性)。而文化一旦形成并被人们接受,就会以“潜意识”方式作用于人们的行为,进而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来自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学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都会涉及文化对于人们行为倾向的影响。从影响人们行为倾向的角度将“文化”定义为“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人们主观意识中所具有的某些行为倾向作用于其客观行为”。
三者与股市联系和作用机制
在完成了从“人”这一核心因素角度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定义后,接下来将解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而揭示三者如何作用于上市企业整体经营业绩。
一 经济涵盖并决定上市企业整体经营业绩
作为股市投资客体,上市企业本身就是经济中各行业的优秀代表。根据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观点,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组织器官,从根源上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它体现着某种社会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就是创造顾客;换言之,企业的意义在于通过它来发现人们的潜在需求并设法给予满足、从而推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前面所定义,由于经济就是满足人的需求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上市企业实际上就是经济实现其功能的载体之一,投资客体(即上市企业)包涵于经济之中。
从影响上市企业经营业绩的诸多因素来看,它们即使不是来自于经济内涵,也必然要通过作用于经济内涵来间接影响上市企业,从而决定上市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单个上市企业在经营状况上存在差异,但作为整体的上市企业,其总体经营业绩很大部分取决于经济环境)。
二 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体而言,经济、政治和文化是通过共同作用于“人”这个因素而有机联系在一起,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服务于人这个核心因素并对人施加影响,进而彼此影响。
首先,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机制在于,政治作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利益来实现,即人们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换言之,要想调整人们的关系就必须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通过利益引导来促使人们接受这种关系上的调整。所以政治要想通过满足需求来调整人们的关系,最现实的途径就是依靠经济手段,这就把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另一角度看,为了保持某种满足人们需求经济状态的稳定性,会产生相应人群关系上的调整,以确认和保持某种经济状态,这就产生了对政治的需求。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发展,将会要求政治也相应发生改变。在两者之间,逻辑上是经济先行,即人们的需求先发生变化,再调整关系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在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时,即使人们有较高的满足需求的主观意愿,但却没有满足需求的客观能力。此时政治上很难发生变化,因为缺乏相应的调整人群关系的迫切需要。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的人的需求被满足时,随着经济变化,对政治变化的要求也随之产生。
在一种经济状态相对稳定的时期内,政治对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主政者能够利用政治权利来干预经济,由于人的主观需求意愿难以琢磨,所以这种干预主要通过对劳动生产率的直接间接影响来实现,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
其次,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在于,经济涉及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认知所塑造的,前者代表了需求的客观能力,后者则形成需求的主观意愿。文化对人需求中的主观认知因素产生重要影响并决定人们的需求习惯——即以何为自己的需求、在这些需求中哪些更重要等。从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经济。按照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层次需求理论,人必须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时,在满足了较低层次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向较高层次的需求发展。而较高层次需求更多地具有文化活动属性。而文化一旦改变,就将对人们的需求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再次,政治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是,政治在调整人群关系的过程中,哪些关系更重要、选择怎样的政治工具进行调整等问题,很多都是从主观角度进行判断决策,主观决策往往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样从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政治。
三 三者与上市企业之间的联系
由于经济决定上市企业之整体业绩表现,而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又相互作用,因此政治和文化也会通过经济对上市企业施加影响,而具体影响方式由于时间周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短期来看,文化因素在三者中最为稳定,它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它受两者的影响。它影响上市企业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作用于政治、进而影响经济及上市企业,另一种则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并影响上市企业。文化因素作为人主观意愿的需求偏好和行为倾向,构成了经济和政治的可行边界,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内涵和政策选择。
政治因素短期内则具有一定的变动性,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但受经济的影响不大,它主要通过经济对上市企业产生影响。政治在短期内受文化的影响形成各项政策的优先次序,并以政府既定经济目标对经济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到上市企业。
经济因素短期内变动性最大,除了经济自身的波动之外,还受到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因此经济因素在三者中的短期变动性最强。(见图2)
从中长期来看,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更趋复杂,它们对上市企业的最终综合作用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作者是华西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员
4.初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篇四
1.知识目标: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能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对教材的相关内容与有关案例进行梳理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搜集时代性强、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共鸣的典型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切忌空洞说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一课第二课时、《固学案》第一课第二课时。
2.通过书籍、报纸和网络搜集有关的案例。
学生准备: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完成《导学案》P7《知识体系梳理》部分。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新课 旁白:同学们,新课开始前,大家来看一则材料(幻灯片放映):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一、国家机构换届顺利完成 二、神十天宫对接嫦娥玉兔奔月?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响呼吸保卫战 五、__案终审 反腐力度加大 ?六、中国(上海)自贸区成立七、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八、青岛、德惠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九、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强化维权十、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 请同学们思考:上述新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社会生活分为哪几个基本领域?这几种现象能截然分开吗?你能就这几种现象的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老师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思考并按小组学习展开讨论,初步感悟社会生活三个基本领域及其关系 PPT:新华社评出的20国内十大新闻 第一层级
环节一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
2.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填写P7《知识体系梳理》中的内容。
3.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阅读课文、填写内容的情况 阅读课文,通过自学,填写《知识体系梳理》中的空白处
环节二 老师提出《导学案》P7~P8《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是怎样的?要求学生同桌讨论,点同学回答问题并进行点拨、归纳 根据P7~P8《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阅读教材,同桌互学,完成问题,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通过黑板或投影仪逐一呈现问题和答案
5.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设计 篇五
反思一: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开始采用尝试法,首先让学生在作业提纲的引导下进行自学,然后再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然而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根本不会去自学,有些学生教材都不想翻开,教师提示他翻开教材后他也不会去看教材,也就是出现我在课堂上经常讲的状况-----“不是学生在看书,而是书在看学生”。这是传统的讲授法转换成尝试教学法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学校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学校的班生规模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比讲授法下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因为在采用讲授法的情况下,即使学生不是很积极地想听,但教师的讲授还是会强制性地影响学生,学生或多或少还会听一些。而在学生自学的情况下,学生如果不想看,就有可能真的一个字地都不看。
而对于学习积极性高一点的学生而言,学生的阅读能力真的有待提高,学生连最基本的举例说明都难于做到,这是尝试教学法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反思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文化与经济、政治》这一框是《文化生活》这本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讲的还是文化的基本理论,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理论性的知识较多,与上一个框题《体味文化》相比,内容较多;同时也是考试时答题常考的内容。本课堂的评议记录如下:
一、本课遵循的是“五个环节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作业布置来开展这一框的教学,教学结构完整。运用了我们备课组的集体教学案进行辅助教学。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在导入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的探究活动来引出经
济、政治、文化这三者之间不可分离、相互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二、充分网络备课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材料,设置情景,使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讲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的时,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并以这个案例为依据提出相应的问题,来讲解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案例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我在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的时候,运用了《变形金刚》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已经在电影中灌输的美国式的价值观进行了教学,和相对抽象的理论进行了结合,学生容易理解且感兴趣。
三、课堂讲解与考试相结合。在讲解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时,转换成一种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如何使得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得更好”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考虑到了考试时以这种方式为命题的情况可能性比较大来设置的。
反思三: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在三个班上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堂的效果比预想中的好,因为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三个班的学生都比较集中精神在听课,三个班中两个理科班的学生没有学生伏在桌子上的,倒是文科班有三两个学习伏在桌子上想睡。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有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这可能是我教学设计的功劳,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不过在这个过程在有个别平时很认真的学生却显得不太想听,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不是这些学生觉得这些事例与课本的内容关系不太,听了也没什么用,这需要进一步了解。
当然这也可能与学校加强对课堂的监督有关。以前校长极少出现在教室外面巡课,现在校长副校长经常在巡课,这至少在短时间内对班主任对学生都有一定的作用,长期作用就不得而知。但愿望学校新领导班子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进入新的发展期。
6.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篇六
教育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制约,同时教育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素的重要因素
(4)教育可生产新科学知识
2.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A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特定的背景;B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7.文化与经济政治1 篇七
一、史前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 5500a BP气候事件的影响
5500a BP前后气候变冷是世界上许多地区最为显著的气候变化之一。现有研究成果证明, 这一时期ENSO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发生了显著变化, 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的ENSO现象开始活跃, 在此影响下, 处于中国西部的天山冰川覆盖面扩大, 黄土高原、关中盆地的古土壤发育中断, 今天的北京地区生长着茂盛的耐寒云杉。在同时期, 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母系氏族公社瓦解, 被父系氏族公社取代, 这是一个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的墓葬大小不同, 有些大的墓葬随葬品相当丰富, 多达100多件, 而有些小的墓葬的随葬品极少, 只有一两件生产工具或是生活用具。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财产私有制, 社会贫富分化;在齐家文化的墓葬中, 出现了奴隶殉葬, 显示当时的阶级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大汶口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石矛、骨矛等兵器, 说明这一时期部落之间或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考古发现的一些同时期的城堡, 如南澧县的城头山、河南郑州西山土城等也佐证了这一点。总之, 私有制出现, 贫富差距拉大, 阶级社会萌芽, 战争频发, 社会发展开始复杂化了。5500a BP左右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资源紧张和资源重新分配正是引起社会复杂化的原因, 降温导致了粮食作物的大幅减产, 人口与资源、产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引发了私有观念的产生, 并促使社会日益复杂化。因此, 可以说5500a BP的气候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萌芽。
(二) 4000a BP前后冷事件的影响
4000a BP在中国再次发生了气候变冷事件。当时正值以山东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及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末期, 它们分属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 它们后来分别被后来的岳石文化等取代。但从考古发现来看, 后者的范围大幅度缩小, 遗址数量骤减。大体同一时期的内蒙的老虎山文化和燕辽地区红山文化也相继衰落。总体来说, 4000a BP前后旧的文化衰落了, 中华古文明发生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替。究其原因, 寒冷和与之俱来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终结, 但也为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 公元前18世纪的温暖期的影响
在公元前18世纪, 曾恢复了温暖潮湿的气候。在河南省黄河以北安阳的殷墟有丰富的亚化石动物。杨钟健和德日进的研究结果发现了大量的水麞、竹鼠、獏、水牛和野猪等大多只见于热带亚热带的动物存在于该遗址中。在这段时期, 夏朝的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青铜手工业, 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文化中发现了爵、铃、刀、镞、锛、凿、锥等属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 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结束了野蛮时期, 进入文明时期。到了商代, 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农业和手工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更大规模的分工, 社会分工使技术提高很快, 青铜业有了飞跃发展, 产量大, 仅在殷墟一地出土青铜礼器就有数千件之多, 工艺水平也高, 尤其是礼器, 造型美观, 纹饰精巧, 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便是其中的代表。物质产品的丰富产生了初步的商业交换, 并开始使用货币。此外, 在殷墟中发现的甲骨文、铭文等说明在商代末期已经产生了文字。
(二) 公元前10世纪小冰期的影响
公元前10世纪左右, 全球气候又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小冰期的到来, 气候开始变冷恶化, 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公元前1000~800年之间, 有许多寒冷干燥的年份, 《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 长江一个大支流汉水, 有两次结冰, 发生于公元前903和897年。”在厉王、宣王、幽王、平王这西周最后4个皇帝统治期间, 粮食歉收引发饥荒和国内骚乱, 同时, 国家实力大大削弱, 而北方游牧民族迫于寒冷气候导致的生存危机而大举向南进犯西周。周平王被迫放弃西安, 而于公元前771年迁都至洛阳, 开始了东周王朝。
(三) 小气候最适期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22~221年) 是小气候最适期。《左传》提到, 山东鲁国过冬, 冰房得不到冰, 在公元前698、590和545年时尤其如此。由于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天没有冰雪, 稻谷这些目前主要在华南种植的农作物当时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现在的北方寒冷、干旱的省份种植。《孟子·告子上》和《荀子·富国篇》记载当时山东地区庄稼种植一年两熟。这一时期, 铁器和牛耕带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 导致土地私有制产生, 反过来又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带动了铸铜业、木器业、漆器业、制陶业、纺织业、制盐业和冶铁业等手工业的发展, 当时的手工业技艺有了很大提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时期,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三传” (《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诗经》、《楚辞》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当时的思想领域空前繁荣,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产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 留下了许多传世的经典著作, 如《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等等。科学技术方面, 天文、历法、医学都有相当的进步。
在秦和西汉年间 (公元前221~29年) , 气候继续暖和湿润。《史记·货殖传》中记载说橘在蜀汉江陵地区繁殖、漆在陈夏地区繁殖、桑麻在山东地区繁殖、竹在渭州地区繁殖, 橘、漆、竹都是亚热带植物, 可见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纺织业也相当发达,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衣, 工艺极其精巧。造纸术也发明于这段时期。
(四) 公元前后的冷事件的影响
中国又一次向较冷气候的转变发生在公元前后, 当时寒冷与干旱引起大面积饥荒, 王莽强有力的政府也不能阻止农民起义。公元前后气候又冷又干燥, 全国到处是饥荒, 成千上万的饥民十之八九死于饥饿, 剩下的人加入了推翻王莽统治的运动。
在东汉早期, 良好气候持续了几十年, 然后恶劣气候返回。有几次冬天严寒, 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 冻死不少穷苦人民。气候继续明显恶化, 公元184年的饥荒引发了影响很大的黄巾起义, 并最终造成了大汉帝国的最后崩溃。
在公元3世纪下半叶晋朝时期, 中国气候极端寒冷和干燥。尤其是在281~290年的10年间, 不仅气温严重偏低, 而且多年持续干旱。每年5月就出现霜降, 主要江河都普遍干枯, 四处荒野, 民不聊生, 大批向南方迁移。寒冷的气候也限制了北方游牧民族畜牧业, 使正常生计难以维持, 导致其不断入侵南方。被饥荒和暴动不断削弱的西晋王朝最终被来自北方的入侵者所推翻, 出现东晋和南朝统治, 而中原地区则先后由北方5个外民族在中原建立了北朝的16个王国。
(五) 7世纪至11世纪的温暖期的影响
从6世纪末开始的400年 (公元600~965年) 属于温暖期。甚至在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这些年, 位于北方的长安都终年没有冰雪。据史料记载, 唐玄宗时 (公元712~756年) 皇宫内种植有大量当前只能在南方生长的梅树;当时的植物生长季节也比现在要长, 《蛮书》提到在滇西南高原地区也能一年种植两季作物。在这段时期, 随着全球变暖, 温度上升带来降水增加, 很多沙漠变成了绿洲, 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丝绸之路上的汉朝古城被重建。中国再次统一之后的隋唐和宋初,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鼎盛, 同时科技、文化空前发展, 各种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都达到了空前高度, 在当时的世界领域, 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也发明于这个时代。
(六) 11世纪至12世纪的寒冷时期的影响
11世纪初期气候转为寒冷, 曾经大量种植于长安的梅树, 已不为北方人所识, 王安石有“北人初不识, 浑作杏花看”的诗句, 显示当时北方已经几十载不能种梅花。当时以契丹人为主的北亚部落也因寒冷来到中国北部, 打败北宋, 建立了辽国。
到了12世纪初期, 气候不但没有回暖, 而且更加寒冷。公元1111年, 处于江南的面积2250平方公里的太湖竟然全部结冰, 而且能够在冰面上行车。公元1110年和公元1178年福州 (北纬26°42′东经119°20′) 的荔枝因为气候寒冷而全部死亡。在这段时期, 女真人因寒南下, 于公元1125年征服辽, 继续向南推进, 于公元1127年攻陷宋朝都城开封, 宋朝廷只得撤退到长江以南, 建立南宋, 偏安一隅。
(七) 13世纪的温暖时期的影响
13世纪上半叶中国气候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温暖期。在公元1200、1213、1216和1220年, 杭州没有任何的冰和雪。根据长春真人邱处机公元1224年在北京作的诗“清明时节杏花开, 万户千门口往来”可见当时北京的气候与现在差不多。北方铁木真在这期间统一了蒙古, 温暖的气候使蒙古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南宋最终被蒙古灭亡。
(八) 14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小冰期的影响
14世纪初, 中国又进入了小冰期时期。据陆友仁《砚北杂志》记载公元1329年和1353年, 太湖结冰, 厚达数尺, 人可在冰上走, 橘尽冻死, 当时, 阳历11月山东的黄河就已经结冰了。而根据20世纪四五十年代观测数据河南和山东到十二月时, 河中才出现冰块。元朝末年淮河沿岸遭遇了严重的旱灾, 饥荒迫使农民起义, 蒙古帝国束手无策, 饥民中出现了乱世英雄朱元璋, 趁机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建立了明朝。
根据长江流域河湖结冰的年代可以看出, 17世纪最为寒冷, 19世纪次之, 其中关于255年这个数据, 竺可桢是根据《三国志·魏书·文帝记》中记载黄初6年 (公元255年) “冬十月, 行幸广陵故城, 临江观兵, 戎卒十余万, 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 水道冰, 舟不得入江, 乃引还。”得出该年淮河结冰的结论。
17世纪初的明朝末年 (1601~1644年) , 华中地区寒冷干燥, 在这40多年间, 气候极其恶劣, 曾经出现过两次“八年大旱”, 荒野遍地, 民不聊生, 多地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彻底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而在当时的北方满族也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 不断入侵, 腹背受敌, 内忧外患的明王朝崩溃, 满族军队乘机镇压了农民起义军, 建立了清王朝。
不过, 在18世纪清初几位皇帝统治期间, 有很多温暖的年份, 中国社会经济曾经过几十年的和平与繁荣, 即康乾盛世。但清朝中后期的干冷气候还是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引发农民起义。
(九) 延续至今的小气候最适期的影响
在19世纪上半叶, 小冰期突然结束, 最近一次变暖的趋势开始。20世纪是一个全球变暖的世纪, 在40年代达到气候最适宜时期, 60年代和70年代的寒冷期中断了气候的变暖, 但从70年代末至今气候又继续变暖, 在这段时间里, 中国的科技和经济都在飞速发展。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对中国气候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路径的对比分析, 可以发现, 气候变化的不同方向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一方面, 虽然气候的变冷会降低粮食的产量,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减缓文明的进步, 但是这也恰好推动了历史的演变和科技的发展。发展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愿望, 正是由于气候的变冷, 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 迫使人类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诞生和社会的发展。气候变冷对某一个具体的文明来说也许是灭顶之灾, 但文明也是“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气候变冷淘汰了不够先进的文明, 这是自然的一次选择。从文明的整个进程来看气候变冷带来的似乎是福音, 气候变冷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触发作用。另一方面, 温暖的气候又无疑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农业产量的提高, 使人们衣食无忧, 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事业, 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二者相比, 虽然温暖的气候适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但是气候的变冷对于推动人类历史的演变却发挥了更为巨大的作用。一个文明和朝代的诞生往往需要气候变冷的触发, 但是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需要的却是温暖气候提供的良好环境支持, 气候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8.文化与经济政治1 篇八
【关键词】先秦儒道和谐思想 社会主义政治 经济 文化和谐
社会是一个多面而复杂的有机体,构成社会的领域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日常生活等。其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基本领域,它们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面貌,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四位一体、不可分割的,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讲话中指出,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上述论断,正确解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建设,而传统文化中的先秦儒道和谐思想,其中有许多思想可以拿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所用。
一、先秦儒道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和谐
先秦儒道两家民本论思想中的民本精神对当代“以人为本”思想有积极意义。先秦儒道两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儒家明确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强调“民惟邦本”、“民为国本”、“民为万世之本”,认为“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道家也讲“爱民治国”、“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以民为本,不可劳民。这虽然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很大程度上是为维护统治服务的,具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其中强调民众的力量,提倡在“思想上重民、爱民;经济上利民、富民;政治上安民、济民;文化上教民、育民” 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十分光辉的现实意义。我们今天提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二者之间是相通的。因此,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认真学习、吸收儒道民本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坚持做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真正做到“爱民”,要更加关注群众的利益。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先秦儒道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经济和谐
先秦儒道和谐思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阶段,经济是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追求经济效益是人们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如何看待和正确处理经济利益的问题,即取什么样的“义利观”,就势必成为建立和谐社会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当前,由于过分注重物质利益而带来了许多一系列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的拉大、经济道德的沦丧等。先秦儒道“均无贫”、“损有余补不足”的思想以及“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九思》)的经济伦理问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借鉴。它告诉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将公正平等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手段,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平等利益,使整个社会的人们各得其所,并对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天性加以引导,告诫人们要重“公利”、“大利”,要求人们要把大利、公利、整体利益置于小利、私利和个人利益之上。如果“先利后义”,只注重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必定没有一个发展的前景,而“先义后利”,以国家、民众利益为上,必定会取得理想的商业经营效果,既利国、利民,又利己,这即是“取之有义,义以生利”。只有把它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以建立和谐经济社会所必需的诚实、守信的经济伦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另外,先秦儒道“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它是我们今天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资源之一,对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经济—生态—社会”三者的平衡具有指导意义。“天人合一”思想讲求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和谐,这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达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三、先秦儒道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文化和谐
发扬先秦儒道和谐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曾经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方面先秦儒道和谐思想中也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孔子讲“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易经》说:“君子终日乾乾,以自强不息。”表明儒家非常重视入世,主张“笃行”,反对空谈,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正如张立文先生所说:“儒学由其具有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便激发了‘國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忧患精神,提升了处贫贱而乐于救道的乐感精神,探索了‘和实生物’和化解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冲突融合的和合精神,培育了仁者爱人、民贵君轻、水(人民)能载舟覆舟的人道(人本)精神。在忧患、乐道、和合、人本四精神中,都蕴含着笃行精神的意蕴。” 而道家文化看似玄虚,其实质确是注重积聚自身的力量,“无为”是为了“无不为”。所以,我们应提倡这种入世精神,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为公、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利益奋斗而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柱。其二,先秦儒道两家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强调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对我们建设社会道德体系意义重大。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先秦儒道和谐思想中丰富的道德资源为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道德基础。其三,弘扬主流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借鉴和吸收先秦儒道两家和谐精神的积极成果。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文化具有多元性,各种文化都以不同的价值观作依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交流、碰撞,并呈现日益融合之势。对于外来文化,实行“关门”政策,一概加以否定,是不对的,相反,对其加以全盘吸收,也是不可取的。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文化,就必须发掘先秦儒道和谐精神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优势,“和而不同”,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博采众家之长,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以不同文化制度为基础的文化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吸收先秦儒道和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维明著、岳华编: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杜维明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2]张立文:和合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汤一介: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N],中国文化报,2006年11月23日,第6版。
[4]冯之浚: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8月31日,第1版。
【文化与经济政治1】推荐阅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09-03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07-29
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09-07
茶文化与经济贸易的论文10-31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部分经济生活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撬分练11-04
文化助力经济 经济给力文化婚嫁习俗08-17
山寨文化对经济的影响07-01
经济社会与政治09-13
查干库勒乡经济文化发展情况09-08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六课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