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妈妈

2024-10-24

老师——妈妈(16篇)

1.老师——妈妈 篇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陈长海

近些时间,听同事介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很有看头。我于是也跟着潮流买来一本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便被书里的金句良言、教育理念深深吸引住了,使我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批评孩子“像牛顿一样”

我们都熟悉牛顿醉心于实验的故事: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他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书中的尹老师经常说她的女儿“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的话,而是批评,批评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女儿的“牛顿行为” 常常给她添乱。比如刚买来几百元的电子辞典,用了没几天就丢了;作炒鸡蛋,蛋皮磕开后,把蛋液直接打进垃圾桶,接下来考虑蛋壳该扔哪里,才发现搞错了;到学校里忘记了带东西。这时她总是不责备,总是说“你总是像牛顿一样”,心平气和地接受,理解孩子的感受,想办法帮助她克服缺点。回想自己,当我发现我的孩子犯错误时,我常常会简单地批评“你怎么会这样不小心”“我跟你说了很多次了,你还这样”。其实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

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我们

要理解孩子犯错误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和“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眼前犯错误的孩子看成“牛顿”,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像牛顿,在批评中给孩子以期望。这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对孩子的错误一分为二看待。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尹老师强调要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愉快的事。她想方设法让她的女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尹老师常和孩子玩“开小卖部”买卖物品,教孩子学加减乘除,促进孩子数学运算能力,在玩中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女儿一周岁前,就开始一字字指着给她读故事。当女儿开始说话时,就跟着咿咿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把妈妈给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到了上一年级前她就达到了三年级的识字量与阅读水平。尹老师希望孩子大量阅读,她就选用了有很多悬念的金庸小说来“诱惑”她去阅读。有时,自己每天读完了顺口赞叹一句说这本书很好看,然后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女儿听,讲到引人入胜时就说我才读到这里,后面你自己去看。尹老师极反对让孩子写“暴力作业”,为了抵抗暴力作业,她让孩子宁可被老师惩罚也不做。有时老师的作业是机械重复的,她就帮孩子做作业,省更多的时间让她做她自己喜欢的事。她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从来不苛求孩子考100分,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尹老师说:“学习为

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很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好一门功课,首先要让她喜欢这门课。只有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尝到乐趣,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尹老师在书中很强调学习不要带功利性,而是让孩子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乐趣。所以,在我们平时教学还是家教中一定要思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心呵护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好学乐学,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学习是轻松的。

三、孩子的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尹老师认为,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孩子在小事上有正确的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因此我们不要以成人的知识嘲笑孩子的无知,不要以成人业已成熟的思维方式批评孩子想法的幼稚可笑。每一种和儿童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教育,也是一场心理健康辅导。比如对于解决孩子难吃饭的问题,她用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当孩子表现出不爱吃饭,家长不要刻意地说出来,更不要教训他,也不要急于找替代品。就装作你不知道,该让他吃什么,就把什么东西拿来;不吃,饿一下,就行了。在学生学习环境方面,她认为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这样,能让孩子培养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另外,她在让孩子感受生活用的美好之外,也让孩子知道生活还有阴暗面,还有危险。在认识阴

暗面中,培养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她总是能从这些细节中培养孩子的品质,对我很有借鉴作用。教育者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正确的教育理念,欣赏孩子的细节上的优点,发现孩子生活在的细节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我想说,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

2.老师——妈妈 篇二

带着疑问, 我访问了这些学生。

“作为艾老师的学生, 我们是幸福的。艾老师说过, 上课, 我们是师生关系;下课, 我们是朋友关系。课间, 我们坐在艾老师的腿上, 趴在艾妈妈的背上, 交谈、游戏, 可愉快啦!”

“你看你看, 这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 现在都上光荣榜了!”

“一天, 特别特别的冷, 我突然肚子痛。艾妈妈把她的电热水袋给我暖肚子, 还不时地问我好些没有?”

……

一种强烈的欲望让我走近了这位老师, 当明白了我的来意后, 艾老师笑容可掬地与我谈起来了。

当我回顾自己与孩子们相伴的历程, 最难忘的不是曾经的付出, 不是曾经的心烦与劳累, 而是许多美好而甜蜜的记忆。

我们班有一个小姑娘, 一年级时, 她是一个忧郁的孩子, 上课一言不发, 下课后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 不与人交往。通过了解, 我知道了她的有关情况。父亲有了外遇, 母亲带着她生活, 家庭的爱是残缺的。我了解了这一情况后, 及时与她谈心, 告诉她, 我是她的朋友, 无论在生活上, 还是学习上遇到困难, 我都会竭尽全力帮助她。并把她带回家, 让我那聪慧、机灵的女儿和她交朋友, 劝慰她。通过接触, 我发现她特别会画画, 就把出墙报这一任务交给了她。

渐渐地, 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愿意与同学交谈, 愿意与同学在一起游戏, 出墙报非常认真。渐渐地, 她喜欢坐在我腿上, 喜欢和我嬉戏。我的书桌上, 也时常出现一些自制的贺卡、图片, 其中有一张特别具有代表性:一只小熊与一只大熊紧紧依偎在一起, 小熊是她, 大熊是我。渐渐地, 她把我当作了朋友, 什么事情都和我说。一天, 她附在我耳边, 悄悄地说:“我和你说句悄悄话, 你可别生气啊。”我笑着说:“不会的, 我们是朋友。朋友之间就应该无话不说, 对吧?”“艾妈妈, 我原来不喜欢上学, 不喜欢老师。现在, 我很喜欢你, 很喜欢来上学。我要管你叫妈妈。”那一刻, 我觉得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语言。

一次, 我到外地观摩学习, 正当我全身心投入学习时, 却传来了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班里的一个学生在国庆大假出游中发生了车祸, 父亲罹难, 母亲和孩子重伤。我学习结束返昆后的第二天, 就到他家家访并慰问。在学校里, 我告诉全班学生他家发生的事, 但并未说出他父亲的事, 要求全班同学热情帮助他、关心他。他痊愈后回到学校, 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我也尽力地帮他补课。可我却发现他变了, 课堂答问小手如林, 独他静坐不动……此后, 我决心给他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课上鼓励他答问, 多和他谈心。我买了一本精美的、带锁的日记本和一本字典送给他, 要他在想爸爸的时候、有话想说的时候, 拿出日记本, 在日记里倾诉。我能够想象得出, 他会看到扉页上我工工整整写的字:“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停止, 无论生活的挫折或是心理的障碍再大, 自己都应该学会自救, 因为每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最好的医生也是自己。”我想, 他会知道, 自己收到的不仅是一本日记本, 还有老师的期待。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要充分地观察、了解他, 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并加以引导, 而不是急于改变他。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所思所想, 以及学生的实际困难, 积极维护学生的权利, 以实际行动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爱你自己的孩子, 你是个好父亲好母亲;你要爱一群孩子, 你才会是一个好老师。”我想, 这也就是“艾妈妈”这个称谓的由来吧。

听着艾老师深情的表述, 我陷入了沉思,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人们意识中“教师”二字总是带有几分尊严。从古至今, 从幼儿园到大学, 对教师的称呼概莫能外, 有亲切一点的叫法也就是“丁老师”、“杨教授”之类, 这种称呼虽合情合理, 但有点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感觉, 缺少的是把学生当做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的人性。在学校生活中, 有的教师没有把学生当成鲜活的生命个体来对待, 没有把学生当做与自己同等地位的主体去尊重, 没有开发出学生成长的主动性, 更没有激发学生成长的生命激情。

“教育, 首先是人学”, 应允许学生对老师有另外的爱的称呼。要真正建立起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者眼中必须有人。

3.老师,妈妈 篇三

童年丧母要认老师为“妈”,

学成回国急于拜见恩师

1992年10月,沈乔平踌躇满志地从日本回到上海。一出机场,便直奔自己的恩师王爱文家而去。一幢幢耸立的高楼从车窗外快速掠过,沈乔平的眼前浮现出过去的一幕幕……

1976年5月,在其昌路小学读5年级的沈乔平的母亲患肝硬化去世。几天后,班主任王爱文来家访,看到沈乔平正抱着母亲的遗像哭,看到他那一贫如洗的家境和悲痛绝望的样子,王爱文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从此,王爱文在他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关爱。每天下午放学后,她都要辅导沈乔平做完功课,然后再一起走出校门。而沈乔平也特别听老师的话,王爱文教的是语文课,他总是全年级第一名,作文还在区、市级比赛中频频获奖。王爱文感到很是欣慰。

沈乔平小学毕业后,即将升入沪东中学。分别时,他神情黯然地对王爱文说:“以后,老师不会再这么关心我了。”王爱文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是有困难就来找我。我教过你,永远是你的老师!”沈乔平的眼里顿时放射出光芒。

三年后,沈乔平考上上海市重点中学——控江中学。高一上学期,一天他来学校找王爱文,王爱文见他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吓了一跳,急忙带他去医院,一量体温近40℃。在医院打了针拿了药,王爱文对沈乔平说:“你去我家休息几天吧,老师照顾你。”

王爱文的女儿还小,一家三口住得也不宽敞。王爱文在外间给沈乔平搭了一张小铁床,这是他第一次住在老师家。虽然那张铁床很小,但沈乔平却感到特别温暖。这次,他一住就是三天,王爱文对他就像母亲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临走前,沈乔平给王爱文写了一封信:“老师,从小学到高中,您一直像亲生母亲一样关心我。您要是不嫌弃我,我想认您做妈妈……”看到这封信,王爱文既吃惊又感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过了几天,王爱文找了一个机会,郑重地对他说:“你有爸爸,有家。我还是做你的老师吧,也可以一样关心你!”沈乔平的眼泪刷刷地掉了下来。王爱文知道他很失望,心里为此很是不安了一阵子。

1981年9月,沈乔平考取上海工业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王爱文给他买了衣服和生活用品。为了弥补没答应做他“妈妈”的遗憾,王爱文逢周六或周日就打电话让沈乔平来家里,做一顿好吃的给他改善一下生活,有时沈乔平也会留在老师家里住上一晚,跟王老师的爱人和女儿处得就像一家人似的。

1985年9月沈乔平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港务局成年大学担任老师。就在这一年,父亲再婚,沈乔平不愿回家,便干脆把老师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

1991年,沈乔平想去日本留学,可是他根本拿不出6000美元的学费。早已将学生视如己出的王爱文,毫不犹豫就找到几个朋友借了6000美元,并由她打了借条。当沈乔平拿到这些钱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老师,您对我恩重如山!这些钱我肯定要早一点还的。”

为此,沈乔平到日本后,一边留学一边打工,经常一天身兼几份活。一年半后,他终于挣到了6000多美元……

出租车终于到了王爱文的家。师生相见,格外激动。沈乔平轻轻拥抱着已50岁的王爱文,贴在她的耳边说:“老师!妈妈!”王爱文喜泪交流:“乔平!孩子!”

之后,沈乔平让王爱文领着他一一还了那6000美元,还坚持付了利息。

初露锋芒落难东京,

躲过死神上海有个温暖的“家”

沈乔平返回日本不久,便考到日本国立横滨大学计算机情报处理专业读硕士研究生。1995年7月,沈乔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世界著名企业东芝公司信息中心工作。他从东京打电话给王爱文,王爱文高兴地说:“乔平,你终于熬出来了!好好干,别给中国人丢脸。”

1995年10月,沈乔平的女友也来到日本,两人结了婚。沈乔平对前途充满信心。可就在这时,他的身体出现不适,老是咳嗽、胸痛,浑身乏力。去医院检查,结果就如同晴天霹雳,他患了肝硬化!沈乔平联想到36岁的母亲就是死于肝硬化,不由得悲从中来……

沈乔平不敢让公司知道他得了这么严重的病,只能悄悄地到医院进行一些简单的治疗。1996年6月,他实在撑不住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定请假回上海治疗。

7月,沈乔平以探亲的名义回到上海。在这之前,他一直没敢把自己生病的事告诉王爱文,因此这次他没有去王爱文家,而是住进一家宾馆。他给老师打电话,王爱文顿感不解和心痛:“乔平,你为什么要住宾馆,连老师的家也不愿进?”

放下电话,王爱文便赶往宾馆。在见到老师的一瞬间,沈乔平知道自己再也隐瞒不下去了:“老师,不是我不去家里看您,而是……”

听完沈乔平的讲述,王爱文震惊不已,她早已在心里把乔平当成了儿子,如今他患了如此重病,她心如刀割啊。她流着泪说:“乔平,你不该瞒着老师。就是天塌下来了,老师也能为你挡一挡啊!”王爱文坚持要沈乔平退掉宾馆:“上海有你的家,你马上跟我回去!”沈乔平几乎哽咽失声:“老师,我对不住您!我这一辈子欠您的太多了……”

沈乔平又一次住进了王爱文家,在上海治疗了3个月。此后两年,他就这样在东京和上海之间来来去去,挣的钱全花在路上和医院里。同时,一系列的打击也向王爱文袭来:因为焦虑、劳累,王爱文患了白内障、冠心病,不得不从学校办了病退。而她和丈夫之间的矛盾也越积越深,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只有离婚。沈乔平知道这一切都跟自己有关,自责不已:“老师,我是罪人!假如有来生,我一定好好地赎罪……”王爱文一再安慰沈乔平:“孩子,你别放在心上,我们不是因为你离婚的……”话没说完,泪水已模糊了双眼。

1998年底,沈乔平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到上海。56岁的王爱文每天陪沈乔平去医院,回家给他洗衣服、做饭、煲汤。听说患肝病的人最容易在洗澡和睡觉时昏倒死亡,每当沈乔平洗澡的时候,王爱文就站在门外竖着耳朵听,一发现里边没声响了,就使劲敲门。一天半夜,躺在床上的沈乔平突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费了好大的劲,才伸手按下床头的遥控门铃。王爱文立刻起床跑过来,急忙打电话叫来亲友将他送进医院。几年里,像这样的事已数不清有过多少回,沈乔平一次次地逃过死神之手。

最后一搏拯救归国学子,

黄浦江载不动悠悠师生情

2004年8月,沈乔平的病情突然恶化,王爱文将他送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说惟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肝脏移植,手术需要20万元左右的费用。

王爱文决定作最后一搏,可她每个月只有1600元的退休工资,为给沈乔平治病,这几年已欠了不少债。沈乔平的妻子几年来一个人留在日本,生活也非常艰难。王爱文只好决定卖掉她惟一值钱的房子,以挽救沈乔平垂危的生命。

沈乔平得知后坚决反对:“老师,房子卖掉了,您住哪里?它是您剩下的惟一财产,我承受不了这份沉甸甸的爱啊!”

“乔平,上海虽然寸土寸金,可难道有你的生命珍贵吗?它能抵得上我们师生几十年的情分吗?甭说是房子,就是我的肝合适,我也会把它移植给你!我已经老了,可你的事业和人生才刚刚开始!”

沈乔平抚摸着王爱文粗糙的手,犹如万箭穿心:“老师,我无法施展宏图大志也就罢了,不能报答您的大恩,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啊!”

由于终日奔波焦虑,患有白内障的王爱文视力急剧下降。一天,沈乔平拿出一张纸,放到她的手上。虽然字写得比较大,但王爱文戴上眼镜还是看不清楚。“乔平,你念给我听吧。”

于是,沈乔平声音颤抖地念道:“老师,您的眼睛曾经是多么清澈明亮,如今为我都快累瞎了!今生我无以为报,日后只有把这两只还算有用的眼角膜捐献给您……”

他边念边流泪:“老师,请您不要再为我折腾了,让我安安静静地走吧……”王爱文终于明白过来,沈乔平留下的是一份捐献眼角膜的遗嘱,更是一颗赤诚的心!她将那张纸撕碎,决然地说:“乔平,如果没有你,老师留着一双眼睛还有什么用?医生说,只要你手术恢复得好,很快就可以工作,你的未来仍是美好的!”

2004年9月,房子终于要卖出去了。王爱文一家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当房间里的东西都收拾完之后,王爱文倚在门框上,最后打量了一眼变得空荡荡的房子,浑身突然感到绵软无力,眼泪滚滚而下……

王爱文的房子卖了22万元。2004年10月18日上午8点,沈乔平即将被推进手术室。王爱文握着他的手鼓励他:“乔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闯过这一关!”沈乔平郑重地点点头。

手术共进行了7个多小时。在王爱文的恳求下,她穿着防菌服进入重症病房看望沈乔平,向他打出V字手势,只见沈乔平的嘴唇翕动着两个字“妈妈!”王爱文喉头一紧,眼含热泪地冲沈乔平点点头……

一个星期后,沈乔平被转入普通病房,王爱文白天黑夜地侍候料理。2005年2月,沈乔平出院了。王爱文将他接回浦东的母亲家,每天买回沈乔平最爱吃的菜,给他煲汤。此外,沈乔平每个月还要服用3000多元的抗排斥药物,并且是终生服药。王爱文的退休工资根本不够买药,她只得找亲友东挪西借。

就在这时,沈乔平又经常低烧,腹部疼痛,经检查后得知,原来肝移植时开的三刀缝合处出了问题,里面的肌肉没有缝好,必须再进行一次手术。王爱文又开始了奔波。

10月1日国庆之夜,王爱文和沈乔平相搀着来到上海外滩观看焰火。面对着一团团腾空而起、在空中绚丽绽放的焰火,沈乔平不无伤感地说:“妈妈,我的生命也许就像这烟花一样短暂。学成归来,没能报答您就倒下了……”

王爱文说:“乔平,别这样说。能够战胜病魔,也是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而我们师生的情缘,就像这黄浦江水永远流淌,不会断流!”

2006年3月12日,沈乔平住进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8日由沈乔平的高中同学杨喆医师为他亲自主刀。在杨喆的争取下,医院免除了他的全部费用。这次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2006年4月,沈乔平出院。虽然等待这对师生母子的仍将是非常艰难的考验,但沈乔平相信他一定会闯过所有的生命难关,重返工作岗位,以报答老师绵延几十年的大爱!

(责编/俞媛媛)

4.老师就要像妈妈 篇四

不管老师有多累,每天都是微笑迎接每一个小朋友,这是美好一天的开始,老师是影响孩子最多的人,他们的一句“老师,早上好”,是对你最好的问候。下午回家时的那句“老师,再见”是对你这一天对他照顾的回报。有一次,我看到莫京小朋友的鼻孔里有好多的脏东西,如果不及时清理,孩子的呼吸困难,还总是流鼻涕,我知道他很不舒服,可是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来说,我可以让他拿纸擦了,这样就不用管了。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孩子是擦不干净的,他还是很难受。我当时就拿起纸给他擦干净了,清理鼻屎的时候,他对我说了一句:“老师,你就想我妈妈一样给我擦鼻子”。我当时感动的眼睛里都是泪,这是孩子的真心话,也是对我的鼓励。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小朋友叫潘泓宇,以前在其他幼儿园上的,上课时只要动笔的无论是画画还是写字他都会说:“老师,我不会”。我想,他都上大班了,还不会拿笔是不是小朋友那种依赖心理,不愿意写,当时就说了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依赖老师,过了一会儿,我看他拿着笔在本子上画,就看了一下,他在那里乱画,而且握笔姿势也不对,就批评了他,他哭了,哭的很伤,我心疼的说“宝贝别哭,老师来教你”。擦干眼泪,我握住他的手写字,他说:“老师就像我妈妈一样握着我的手写字”,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后来向他妈妈了解情况,才知道他的手臂受伤了,从上幼儿园就没有写过字也没有画过画,所以不会写,知道了这些情况以后,我知道自己错了。便马上向他道歉了,孩子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人都是有感情的,孩子也是如此,只要你付出真心对待他,他便以真心回报你,只要你像妈妈一样对待他,他就会永远记得你的好,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世上只有妈妈好”,你的一举一动哟妈妈的影子,他们会给你最多感动。

2013年12月

5.我爱妈妈老师作文 篇五

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个子高高的,皮肤白白的,头上扎着一个马尾辫,戴着一副眼睛。她总喜欢穿着高跟鞋,特别精神,特别漂亮。

妈妈很爱她的工作。工作以来,她从没有迟到过,总是提前到校。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总要查找很多资料,做好充足的准备。有一次,我看到妈妈从淘宝网上买了很多一样的.尺子。我奇怪地问妈妈:“为什么买这么多一样的尺子?”妈妈说:“现在文具店卖的尺子很多刻度都不够精准,有些还印了花纹,影响了刻度的清晰。我呀就统一买好送每个同学一把,这样大家就能把长度量准了!”哦,原来是这样,妈妈可真有心呀!

妈妈非常关心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妈妈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帮助我。这次参加学校里的超级童声海选,我特别紧张,一点信心也没有。但是妈妈鼓励我:“你一定行的,加油!”妈妈带我去施老师那儿练习,每天晚上陪着我练唱。比赛那天,妈妈还为我准备了一套漂亮的礼服。当我穿着雪白的衬衫、黑色的西裤,挂上黑色的领结站在台上,想着妈妈的鼓励,我变得特别自信。我响亮地唱完了比赛歌曲,顺利地进入了复赛。那一刻,我想对妈妈说:妈妈,谢谢您对我的帮助!

6.妈妈老师 篇六

上课了,我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这时,走进来一位高高瘦瘦的老师,我抬头仔细一看,竟然是妈妈!我差点叫出声来。只见妈妈一脸严肃地站到了讲台边,大声地说:“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课,大家要保持安静哦!听明白了吗?”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明白了。”

开始上课了,妈妈拿出了一本书名为《成语接龙》的书,翻到了第一页,讲道:“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生性豪放,学识渊博……你们猜,这讲的是哪个成语故事?”我立马举起手来,妈妈亲切地叫道:“请这位小朋友回答。”我自信地答道:“水落石出。”妈妈点点头,说:“你答对了!”“多亏我平时爱看书。”我暗暗想:今天妈妈对我的表扬声特好听,呵呵。

我们就这样一直玩了好久的听故事猜成语,直到下课,大家都还意犹未尽呢!真希望妈妈下次再来给我们上课。

7.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篇七

这是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讲到的一个小故事。

尹建莉作为一名教育学硕士、教育专家,从教多年,对家庭教育有着精深的研究,并且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培养了品学兼优的女儿。这本书就是她通过自身教育孩子的实例讲述教育方法,让人特別容易接受,而且所教的方法非常实用。从书中,我读到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接触到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道理,虽然都很细小,但与平时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对比,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欣赏作者豁达的生活态度,更欣赏作者对孩子的爱心和耐心。我很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拜读到这样的书,那样的话,在育子方面或许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一个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成长,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家长却苦于方法不当,“恨铁不成钢”,往往简单粗暴、重复低效。

如何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少家长的做法是陪着孩子学习,扮演的角色当然是监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讲到,孩子从骨子里并不喜欢家长当他的监工,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内心决不会听家长的话。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了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孩子的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聪明,成绩好,强迫孩子读书,一味唠叨甚至打骂,往往事倍功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告诉我们: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一样,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要诱惑他;想要孩子拒绝什么,就要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错了。

想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就让他大量阅读,要先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不少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在如何让孩子有爱心这个问题上常常感到无计可施。《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教给我们一个方法:让孩子给小板凳揉痛。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对别人一定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等他们养成习惯后,在处理问题时,就不会一味地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他一辈子不吃大亏。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方法决定成败,教育决定未来。孩子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如果一位农夫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倘若他手中的工具只有锄头,那么这块玉只会变成更小的玉,形状不仅不会有大的改变,且会越来越失去价值;如果一位艺术家得到这块玉,用他精妙绝伦的构思和锋利无比的刻刀精雕细刻,它就会变成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为什么玉石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关键在于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8.妈妈老师作文 篇八

我拿出一本本子,一支笔,坐在沙发上,像模像样地说:“1号选手,你可以开始了。”“尊敬的各位评委……”妈妈讲得抑扬顿挫,一时还挑不出什么刺儿。“……就是仪征‘尚义求真’城市精神的升华。”这句话是一个“炸弹”,“真”和“神”是前鼻音,“征”、“城”和“升”是后鼻音,这几个字放在一句里,一不小心就会读错。妈妈已经踩上“炸弹”了,我赶紧把这句话记在了本子上。听着听着,我总感觉有点不对劲。我想啊想,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妈妈站在那一直不动,缺少了动作,显得有点呆板。这是个重点!我在本子上写了两个大大的字:动作。“……谢谢大家!”妈妈讲完了,期待地问我:“怎么样?”我点了点头,卖关子地说道:“嗯,还不错,就是……”“就是什么?”妈妈急切地问。“就是前后鼻音和动作要注意。”听了这话,妈妈立刻拿出稿子,抓着笔,问我:“哪几处?”“仪征的‘征’后鼻音,尚义求真的‘真’,前鼻音……”我每说一个,妈妈就用笔做一个记录。妈妈还让我给她示范,跟着我一字一字地练。看得我心里暖暖的:我的“学生”好认真呀!接着,我又帮妈妈设计了一些动作,看上去好看多了。

“OK啦!”我自豪地说。妈妈笑了笑,摸摸我的头说:“我的小老师可真认真负责呀!”听了这话,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能给妈妈当老师喽!而且还是一个学生认可的老师哦!

9.老师妈妈作文 篇九

天渐渐地黑了,雷雨还是一个劲地下。班上的同学一个个被家长接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呆呆地站在教室门口。忽然,一个亲切的声音传了过来:“彩秀,你怎么还不回家?”是数学老师。他见我呆呆地站着,便明白了,说了声:“走,我送你回家!”于是,他撑开雨伞,弯着腰,扶着我,踏着泥泞的道路,顶风冒雨向我家走去……

到了家,我才发现老师的衣服全被雨水浸透了,原来他把雨伞全遮在我身上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用含着泪花的双眼望着这位慈祥的老师。

10.我有个老师妈妈 篇十

场景一 起床催促曲

“甜甜,甜甜,起床……”我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又睡着了。妈妈坐在床边,一边摸着我的脸,一边又轻轻地叫着:“甜甜,睡够了吗?快起床哦!要迟到了!”妈妈叫我的时候,总是甜甜地笑着,声音也是甜甜的。

妈妈叫了好多遍,我终于从床上蹦了起来。妈妈一脸高兴:“哇,甜宝起来啦,真棒!快出来吃早餐吧!”妈妈看我动作慢悠悠的,又温柔地催促着:“宝贝,早饭都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赶紧刷牙洗脸!”我慢慢地刷好牙洗好脸,来到了餐桌前。

哇!香喷喷的鸡米粥(zhōu)!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妈妈一边给我扎辫子,一边风风火火地说:“宝贝,抓紧时间吃,我们快来不及了!妈妈也要迟到了!”

这就是我的老师妈妈,她最爱说的词语就是:“甜宝”“抓紧”“快点”“来不及了”“要迟到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她从来都不会对我凶巴巴的,总是温柔地重复着这些啰(luō)唆(suo)的话。

场景二 晚上阅读曲

我和妈妈有个共同爱好——看书。每天晚上刷牙洗脸后,我们就一起看书!我靠在我的小兔子座椅上,妈妈坐在我的旁边。我看我的书,妈妈看她的书。

我最喜欢的就是每天妈妈给我读一个故事,因为我是“喂故事长大的小孩”。妈妈有时候会问我:“你已经这么大了,认识这么多字了,为什么还要妈妈给你读书?”你们猜我是怎么回答的?哈哈哈,我是这样对妈妈说的:“因为我觉得那样很美好啊,故事里幸福的小孩都是这样的。”

妈妈最爱在我耳边温柔地唠叨:“我家甜甜真幸福,有这么多好看的书。妈妈小时候可没有这么多。你一定要爱护书、多读书,这样不仅可以让你收获知识,还能让你收获快乐。”

在妈妈的唠叨声和读书声中,我越来越觉得读书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

现在你们认识我妈妈了吗?她不但温柔,还很爱我!当然,我也很爱我的妈妈!

11.老师妈妈作文 篇十一

我的老师像妈妈一样,从不偏爱哪一个学生。记得有一节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课堂上非常热闹,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我更是把手举得老高,心里想,我是班长,老师一定会提问我,让我展示一下班长的风采。可是,老师向下环视了一周,好像根本没看见我,竟然提问了一个低着头没有举手的同学,看见那个同学磨磨唧唧半天也说不明白,我着急地站起来,流利地进行了抢答,同学们都我为鼓掌,可是老师并没有表扬我,而是对那位同学的回答给予了肯定。课后,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她语气温和地说:“在课堂上应该给那些后进的同学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的自信。在课外,我们也要帮助他们。作为班长,你也要象老师一样,关心每一个同学的进步,你说是吗?”听了老师的话,我才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个人出风头,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关爱着每一个孩子。有一次我病了,在家里坐卧不安,非常着急。课程都落下了,特别是英语课,单词不会读,句型也弄不懂。我正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发怨气。正在这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外面天下着大雨,谁这么晚了会来我家呢?”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门。这时,我看见老师头发上滴着雨水,裤腿和鞋上都沾满了泥巴,腋窝下夹着一本书,她正收着伞,满怀关切地看着我:“你好点了没有啊,同学们都很想你,你不用着急,老师晚上来给你补课,好吧?”听了老师的话,我的眼眶湿润了,赶紧给老师倒了一杯茶,请老师坐下。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讲授了新课的内容,直到我完全掌握了,老师才离开。

深夜的雨,越下越大,朦胧的路灯发出桔黄色的光。望着着老师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

12.老师像妈妈作文 篇十二

老师——妈妈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的学习,我们的身体。在多少个昼夜里,老师您在一张办公桌,挥动着那装有红色墨水的钢笔,批改着一本本作业。作业本像山一样挡在了我们必经的路上。您必须用铲子将山一点一点地铲开,为跟在身后的我们铲出一条平坦的大道。有多少次在深夜的时候,您的办公桌前仍然闪烁着那耀眼的灯光。那时,我们正在甜蜜的梦乡中徜徉,您多么想加入到我们中来呀!可是,您被一个无声的闹钟叫醒了:您还要备课,您还要,您还要改作业。当您拖着疲惫不堪的的身体走下办公桌时,四周早已鸦雀无声了。天亮了,您和我们一起起床,您那半睁着的眼角还带有几丝睡意。“叮呤呤!”上课铃打响了。您又重新抖了抖精神,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那形象逼真的课文,。课堂上,有一点儿说小话的声音出现了。您耐心地教育那位同学,要他不要说小话了。即使是钢铁铸成的心,也会被您那亲切的声音所打动,他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悔意。您这时立刻为他那知错能该的品质给予表扬。“叮呤呤!”到了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了。您用洪亮的声音叫我们去田径场活动。因为进行了一天的紧张学习,所以我们成了出笼的小野兔,在青绿色的草地里跳着﹑跑着。这时,您化成了小松鼠,和我们这群小野兔一起玩耍嘻戏。到了夜晚,您又回到了那张办公桌……

13.做孩子们的“老师妈妈” 篇十三

也许有些刚参加工作的老师觉得幼教工作单调、反复、繁琐、乏味,所以会有烦躁的情绪,其实做为老师,我们要时刻思考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目标,以及怎样对他们因材施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思考着如何有教育”。

虽然我也会有“不被理解”“不被尊重”“身心疲惫”的时侯,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但从“老师妈妈”的角度出发,我就会回想自己的童年,回想妈妈是怎样给予我力量、支持和鼓励。妈妈在教育我们的时候是不厌其烦的、全心投入的,是豁达包容、充满爱心的。

做“老师妈妈”,既要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也要懂得如何去爱她们。记得那是2011年的春天,我所在的大黄班上有个叫叶子的小女孩,她性格非常冲动,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与同伴发生矛盾……

一次,同伴不小心碰花了叶子的美术作品,她气急败坏地跟同伴厮打了起来,老师拉开她们的时候,她还在用小脚使劲踹班里的大门……我轻轻拉起她的小手,带着她往外走。到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小脚四处乱踹,我则安静地俯望着她,任凭她用各种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一分钟后,我也坐了下来,用柔和的语言安慰她。等她的情绪不那么激动了,我才慢慢地跟她讲开了道理,帮她分析这事情的对与错,教她怎样控制情绪,和宣泄不满有哪些更好的方法。

从那以后,叶子真的把我当成妈妈一样,一遇到事情就说:我只想跟杜妈妈讲话!瞧,“老师妈妈”就是这样来的。

几年中,我带的孩子从托班、小班、中班,再到大班毕业,看着他们一天天地懂事,一天天地长大,我心中不时涌起阵阵幸福感,还有喜悦和光荣。

和孩子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我们尽情玩耍,所有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想:不仅是我在教育他们,其实我也在受他们的影响。孩子们给予我当“老师妈妈”的机会,带给我独一无二的自豪感,真心希望这个世界上多一些光荣的“老师妈妈”!

14.老师像妈妈作文 篇十四

李老师中等身材,白皙的皮肤,笑眯眯的脸上镶嵌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两个酒窝时隐时现,她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记得三年级下学期的一次测试,我为了下午能考个高分,用睡午觉的时间来复习。结果,下午考试时,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居然打架了,怎么劝也拉不开,这时仿佛有个睡魔在我耳边说:“来吧,睡会儿吧,只要睡一分钟,你就有精神写试卷了,睡会儿吧……”我尽力抵抗着,最终,我还是忍不住和它“同盟”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有人轻轻的踢了踢我的脚,接着又拍了拍我的肩,我迷迷糊糊的看见一个身影躬下身来。一个轻柔的声音飘进我的耳朵,“你怎么了?”我以为是妈妈,忽然觉得不对劲,瞪大眼睛一瞧,李老师正站在桌前,我吓得像一头受惊的小鹿,不知所措。“是不是没睡午觉呀?”我连忙点了几个“豆子”,低下头,不敢再看老师的脸,害怕老师“变脸”,这时的我,多么希望有件盔甲穿上,等待老师暴风骤雨般的训斥;等待同学们带着嘲笑的、如同锥子般的目光刺向我。时间仿佛凝固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一滴一滴落在桌上。“你去办公室写吧,那儿凉快,开空调了!”这温柔的话语如春风般向我吹来,顿觉全身凉爽;这温柔的话语如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田!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摇了摇头……

15.“妈妈”?老师? 篇十五

我经常翻出那张照片,缠着妈妈,让她讲年轻时候的故事。妈妈就会搂着我,用温柔的声音讲述——

妈妈从小喜欢朗诵,在朗诵方面就有着非常好的条件。每年都会参加学院举行的大型文艺演出,她的朗诵被老师和同学们赞为天籁之音。大学期间她连续四年被评为学院“优秀广播员”,19xx年7月1日,宝鸡市广播电台直播的庆祝香港回归的演出中,妈妈的朗诵是开场第一个节目!那时的妈妈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用她的声音来传递爱,传递温暖。

我疑惑的问:那你怎么当了老师呢?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继续讲着:“那时候,信息太闭塞,家里根本懂得怎么报考播音主持专业。填写大学志愿时,家里的亲朋好友都觉得当老师特别适合女孩子,我那个时候也是不懂所以就选择了师范专业。”

说到这里,妈妈眼底划过一丝忧伤,可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又闪现着快乐的神态对我说“现在当老师也是在用声音传递着爱和知识,在讲台上带着更多的年轻学子追求梦想,一路陪伴他们披荆斩棘,追逐梦想我觉得也很好。”听得我不觉出了神,“那以后我想做我喜欢的事,妈妈会支持我吗?”

妈妈用温柔而坚定的眼神看着我说:“一定会!只要你坚定自己的想法。”我仰着头,看到妈妈眼里闪烁着无限的爱与期待,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幸福的要飞起来!

妈妈眼里时常闪着各种光芒,即使年过四十,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期待,每天都坚持学习,乐观面对每个困难,即使是难度系数很大的挑战,她也愿意去尝试。我从她眼里看到是勇敢和坚定,听到是鼓励和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刻在心里的是那永远闪耀着的理想的光芒,那是对梦想的交代!

16.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篇十六

作家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并且,作者对现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胆的批评,观点鲜明,对于读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把我们一般家长经常会认为很正确的事情从孩子和教育的角度进行了颠覆。

其中作者在谈论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的篇幅中,作者针对青春期两性交往提出了与我们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鉴于笔者从教的对象且担任班主任这个重要角色的考虑,在品读作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之余也来探讨下早恋问题。

早恋是父母最担心的孩子青春期问题,父母害怕孩子因此而耽误了学业,害怕他们做出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情,更害怕他们因此而造成感情上的伤害。父母对早恋采取的态度依次是“到学校反映情况”、“跟踪监视”和“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还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早恋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有的父母去学校接孩子,免得孩子下学不回家;有的告诉老师,请老师出面干预;有的找对方家长,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孩子;有的不许孩子接电话;有的威胁和孩子断绝关系;等等。相反,作者尹建莉在接到男生打电话找她女儿圆圆时,就像接到女同学的电话一样,很自然地喊她来接电话,并回避开,让她方便地通话。在发现女儿对班上男生有朦胧的好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而是选个合适的时间和场合,假装无意中把话题引到这事上,说“男孩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好感,有异性接触的愿望,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没有,倒可能不正常” ,作者这样就消除了她女儿心中的不安,让她知道了“原来自己对异性有好感,或是别人对自己有好感,都是健康正常的”。

看来不要轻易的把学生对异性亲近、向往和眷恋等求异心理和行为,一概冠之以“早恋”的帽子。一旦觉察,便不分青红皂白采取断然措施,横加干涉,阻止他们的正常交往,这样做从现实中也发现学生的叛逆性更强,对老师的教育也反感,当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总之往往弊大于利。或许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对学生的“早恋”问题,不要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是以一种平心静气的一种心态去研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也就能体会一位心理学家说的:“遏止青春期男女孩的交往是残忍的。”

很多时候学校也不能正视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往往采取压制、堵塞的办法来被动应付,动不动就处分处理。一些在异性交往上遇到问题的青少年,不仅得不到及时的正面的指导,反而会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误解和责备,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们可能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因此青春期的异性关系也因此成为一个危险问题。针对这问题作者谈到:“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会觉得喜欢异性是不洁的,不道德的,他们就会在表面上任性行事,不听家长的话;内心却彷徨迷失,自我鄙视。”笔者也完全赞成作者的这种看法。作者还从心理学角度谈到“不安和自责,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都会有的,发展得严重了甚至是一种负罪感。这种感觉不仅不会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兴趣降低,反而会刺激兴趣生长。”

边细细品读作者的针对“早恋”的处理方法,边拷问作为个职校生的老师兼班主任的我是否也曾犯了很多父母与老师犯的错误,心里也在思索如何就这方面问题理清下自己的思路,如何帮助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顺利渡过“性躁动”这一关,健康地步入成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也可以说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兼班主任,我越来越感觉教育的步伐越来越重。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上一篇:广告牌工程制作安装合同下一篇:优秀教师巡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