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读后感

2024-09-07

《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读后感(通用14篇)

1.《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读后感 篇一

读“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有感

谭甜

很艰难的我把这本书读完了。说艰难是因为每次读一部分,就害怕继续往下看,怕太多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被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然后就会缺乏安全感,到底该怎么样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有太多的束缚。

作者在说到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时,曾提到“现实的教育就只注重‘考试知识’的教学,其余一切,如德育、艺术等活动则围绕‘考试知识’转,教育如此窄化,以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是啊,随说现在推崇素质教育,但一切活动还是在围绕‘考试知识’转;在说到苏格拉底的教学时,提到“现在的教育,强调认识他人、历史、自然乃至世界,但很少关注认识自己,或许,这是当下教育最重大的缺失”;“教育越来越像服务业,学校越来越来越像快餐店”;“除教师违反基本规范外,不宜提倡学生家长来评价老师,而应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从而避免家校相互防范。”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让我深思但最终都不得其解。

除了作者提出来的一系列没能解决的问题让我困惑外,我自己也有一些疑问。比如,当教师都在用电脑办公时,考试时,学生该不该用用计算器?都说“真正好的管理是思想的管理”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思想管理呢?到底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班级?还有农村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如何快速有效的缩小?作者说,我们应该小心翼翼的保护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不应该在学生做操时为了视觉效果,就

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跑步时整齐划一,因为必定会有那么几个孩子汗流浃背、痛苦不堪,可是我们强调一个整体、团结、齐心协力、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学生若是愿意为了集体的这份荣耀,坚强的完成任务,这不也是一种心理和身体的锻炼吗?这又该怎么说呢?现在很多孩子骗家长、骗老师,都是源自我们硬塞给他们的义务——过多的作业,考高分等。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走的太急了?

当然这本书也带给我很多的共鸣和启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要得到学生、家长、同行、领导的认可,要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准则;要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想要了解和需要了解的东西,而且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学生学习,不到苦思不解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等到学生思考且有所领悟,但不能用言辞表达出来,这个时候采取启发他;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应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是热情的鼓舞着和有力的促进者。

总之,读罢此书,让我知道不管好书、坏书,都有它本身的价值,也只有多读书才能学会怎样去吸收和判断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读书真好!

2.《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读后感 篇二

受金融风暴袭击, 我国物流业日渐呈现三大变化趋势:需求日渐疲软, 且因客户要求的改变和提高而面临着重塑物流服务内容的艰巨任务;利润被进一步挤压且波动性增强, 亟待成本优化;并购整合加速, 行业将重新洗牌。

这样的发展趋势意味着运输物流业全新竞争格局的到来。在这场角逐中, 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在大浪中淘到真金?除了机遇, 更多的是要看企业家之间智慧的较量。

浪里淘金必先经历淘沙、筛金的过程。物流企业经理人对信息的灵敏度, 对整体局势的认知, 选择的应对策略等都将影响淘金的效果。

2月, 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在北京发布了白皮书—《盛宴结束运输物流企业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重点介绍了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 中国运输物流业发展趋势, 并为运输物流企业提出了详细的应对方案。

对于已经或即将处于“危机”边缘的运输物流企业而言, 这应该是喜讯。处于真正第三方位置的咨询管理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多或少会对“头脑们”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精打细算巧定战略

“运输量小, 企业就展开价格战, 而价格战的结果往往是利润空间的进一步挤压,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很多企业陷入其中, 挣扎在利润的边缘。要想渡过此次金融危机, 中国的运输物流企业必须冷静分析形势, 思考最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案。”对于自去年以来, 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和运输价格的持续下滑, 科尔尼大中华区董事王欣分析说。

在当前这一非常时期, 无论是企业短期内应对金融危机的紧急举措, 还是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产品结构扩张、竞争定位加强、成本优化等中长期决策, 都容不得半点差池。一个错误的战略决定或是不当的战略重点都会使企业陷入困境。

科尔尼公司发布的白皮书介绍了采取各项速效措施, 以防守姿态应对危机的防守对策;不断加强运营能力, 巩固市场地位的重建对策;进行结构性调整并探索业务扩张的进攻对策。同时, 还针对这三种对策提供了以下三方面战略:

成本和运营战略。

即采取成本优化措施, 应对需求疲软和价格低迷。王欣介绍, 根据科尔尼公司的经验, 选择合适的举措可以降低15%~25%的成本, 并可大大加强企业应对外界变化的灵活性和快速调整规模的能力, 帮助企业在危机过后厚积薄发。所以, 对于正在寻找成本和运营战略的运输物流企业而言, 可以从“快赢”到“结构性优化”举措中选出最佳组合。

而所谓的“快赢”到“结构性优化”举措包括简化、优化内部运作流程;加强车队及设备资产管理;优化网络及运输模式、运送路线;调整组织架构及激励机制, 建立综合绩效评估指标。

而针对目前很多企业普遍采取的裁员、降薪举措, 王欣并不赞同:“降薪、裁员是企业第一时间想到的解决办法, 但这种办法减少的只是人力资源成本, 并不是对成本结构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 而且负面影响很大, 还不如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网络等举措带来的成效。”

业务与市场战略。

即通过管理业务组合、服务创新、保留客户、价格调整细分等举措维持收入。王欣强调,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共同决定了公司应该采取业务与市场战略中何种程度的举措。

这种战略可主要采取的应对举措包括制订更为有效且睿智的定价方案, 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服务价值;调整物流服务内容, 保留重点客户, 制定客户挽留方案;分析宏观趋势和动态, 从地域/地区、行业和供应链需求等维度发现新兴的增长机会, 管理、平衡、扩大业务组合。

就此, 王欣重点介绍说, 客户保留方面有几个步骤的工作必须要做好。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客户评估机制, 对现有的客户群定期进行分析、评估, 清楚哪些是盈利客户, 哪些是不盈利的客户;其次, 对于盈利客户, 要分析他们有没有流失的可能, 现在需求什么, 并在服务和产品上及时做出调整。对于不盈利客户, 最好对他们做一些深度访谈, 了解原因, 并根据结果迅速对运营和服务进行改善, 选择更恰当的合作方式;最后, 在基础性的工作都做好之后, 可以考虑开拓一些新的细分市场。

投资战略。

即迅速把握投资并购良机。王欣认为, 对于已经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或通过防守、重建对策改善了财务状况的企业, 应充分利用目前诸多并购对象涌现, 且估值相比金融危机前大幅下降的时机, 考虑并购投资, 弥补企业在网络、服务能力或某些细分市场上的不足。

“但并购是项高风险的游戏, 这种风险来自业务、运营、组织、法律、财务等方方面面,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度清晰的战略、严谨的调查、系统的规划和良好的实施监控。”王欣补充说。

投资战略可主要采取的举措包括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和目标, 结合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复苏后的目标, 制定并购战略;根据不同的并购目的制定相应的并购目标筛选标准, 寻找有潜力的目标;进行外部尽职调查;对选定目标进行财务审查和估值, 并制定不同情境下的谈判策略;实施并购后网络、线路的整合, 流程的再造和人力资源、品牌等的整合。

“中国运输物流行业集中度很低, 任何企业想获得领导地位, 并购是最好的途径之一。目前很多跨国公司都表现出对中国运输物流企业的并购兴趣, 对此, 中国企业应尽快提升服务水平, 拓展国内网络的深度和广度, 进行产品调整, 避免与国外巨头面对面竞争。”科尔尼大中华区运输行业负责人吴方明表示。

瞄准机遇审慎出击

“抛开金融危机不谈, 中国的运输企业已经处于整合阶段。而这次金融危机的到来可以说加速了整合进程。对于中国的运输物流企业而言, 如果选对了策略, 是难得的机遇。”王欣认为, 虽然整个行业陷入了困局, 但如果能够智慧反映, 机遇还是不少。

白皮书中分析指出, 由于国家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 加之内陆地区地方政府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对于制造业企业很有吸引力, 因此, 为了降低成本、应对危机, 诸多制造型企业已经计划向内陆转移, 并在近期付诸行动, 这意味着内陆地区运输物流需求将加速增长。

“要抓住这一轮的产业西移所带来的新商机, 运输物流公司需要迅速增强当地的运营能力并拓展自身运营网络以覆盖西北部地区。”王欣坚定地说。

但同时, 她也强调, 运输物流企业紧跟客户作网络拓展的时候, 要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业务进展情况, 在确保客户能够提供充足货量的前提下再铺设运营网络, 切不可仓促地建项目、买仓库。

“在经济危机的关键时刻, 盲目的市场扩张容易带来成本的增加, 减少现金流。因此, 即便在需求非常明确的情况下, 我们也一定要对资产的投资持谨慎态度。起初, 最好掌握对某个资产的控制权而不是所有权, 比如, 采取租赁、企业间合作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必需的服务, 等这种基本的业务已经成熟后, 如果外包的资源较少, 再考虑自己投资, 拥有一些战略性资产。”王欣建议说。

另外, 白皮书中也提到, 金融危机的到来加速了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精细化工、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纺织服装业、现代化农业等都被列入产业升级计划内, 由此增加了对高附加值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王欣兴奋地说, “虽然高要求、高标准增加了运输物流企业的压力, 但这恰恰是机遇所在。”

她认为, 高附加值的制造厂商更加注重安全、零差错、零延时、针对高级产品的特殊运送能力以及逆向物流。而受金融危机影响, 因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非核心业务会成为沉重负担, 这种情况下, 企业就会考虑全部外包, 这为运输物流企业留下了很多提供增值服务的机会, 利润空间因此扩展开来。

3.“在冬天里看到春天”的教育智慧 篇三

于是,我接着告诉孩子们:“梦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可以说给别人听,也可以画出来让别人知道,我们一起来画画自己的梦想吧!老师会帮助你们把梦想记录在画纸上。”孩子们高兴地投入到了绘画活动中,还时不时地轻声和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梦想”。只有那个男孩还是低着头,卷弄着衣角,迟迟没有动笔……

我走到他身边蹲了下来,看了看他美术本上的姓名:小砾。我想他应该就是前一阵子听他班主任提起的那个因为爸爸妈妈一直闹离婚,谁也“不要”他,最后由爺爷照顾的小砾。顿时,一股爱怜之情油然而生。我换了个姿势,努力想与小砾对视:“怎么了?小砾!”“他说他没有梦想!”“他说他不想画!”“他画画一直很慢的!”……旁边的孩子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再看看小砾,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嘴唇也开始微微颤抖。我握着小砾的手:“老师知道,小砾肯定也有自己的梦想,只是现在还需要想一想。”小砾没有吱声。我继续启发着:“你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还没等我说完,其他孩子又说开了:“小砾下棋很棒的!”“对!小砾在下棋比赛中还拿过奖呢!”我故作惊讶地说:“是吗?多了不起呀,小砾的这个本领老师还真不知道呢!”这时我看到小砾的嘴角掠过一丝笑意。我拍拍小砾的肩膀,趁热打铁:“小砾这么喜欢下棋,是不是想当个棋手或者棋类教练呢?”旁边的孩子连忙说:“小砾以后教教我,好吗?”小砾轻轻地点点头。为了让小砾下笔的时候更有信心,我补充说:“小砾,小朋友这么喜欢你教他们下棋,那你得开一个棋馆,里面放好多桌子,每张桌面上都准备好棋盘,是吧?”小砾的眼睛里终于有了光亮,他一边说“是”一边伸手抓起画本……

为了不影响小砾的思考与创作,我暂时走开了。当我再次折回小砾身边时,小砾轻轻地拉住我的衣服:“老师,我来说给您听听,您也帮我记一记,好吗?”“好呀!”我蹲下身子,满口答应。只见小砾用手指着画面,眼中充满了喜悦:“我的梦想是开一个叫砾砾的棋馆,这是我正在教小朋友下棋,如果小朋友听得认真,棋下得好,可以在这个装置上按一下开关,就能得到好玩的玩具……”多么有创意呀,我在小砾的本子上记录着,并在上面用红笔画下了一张灿烂的“笑脸”……在活动评价环节,我特意让小砾讲讲他的创意,全班孩子非常赞赏。小砾也非常开心。

小砾的这次“破天荒”举动让我欣慰,也让我看到了继续努力的方向:尽管小砾的画面有内容了,但是他使用的颜色基本以黑色、灰色和咖啡色为主,显然,这与他的年龄是不相符的,他受伤的心灵需要抚慰。于是,我特意与小砾的班主任商议了一些措施,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用真情与小砾交往,让他打开心门;用真心与小砾的家长沟通,让他们尽量减少因大人之间的纠纷而给小砾心灵带来的创伤。

一段时间以后的某天早晨,我在幼儿园门口值班,只见小砾满脸欢喜地拉着妈妈的手跑过来:“老师,今天我妈妈送我上幼儿园!”他妈妈则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老师,现在我每星期接送他一次,他很开心!”

我不由得想起了《别在冬天里砍树》这则故事:父亲在冬天砍掉一棵枯树,到了春天,他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新绿。于是父亲对孩子说:“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树叶掉得一片不剩,光秃秃的枝丫也不断地往下落。现在才知道,它看似枯死的躯干还蕴含着活力。”是呀,作为教育的“农人”,我们在面对性格、家庭背景不同的孩子,要有“在冬天里看到春天”的教育智慧,静静地等待生命的健康成长,它是一种坚持、一种耐心,是一份信任、一份宽容。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时常将这样的理念装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我们的孩子就会时常展露阳光般的笑容,我们的教育就会永远有春天般的温情。

4.《小脑袋里的大智慧》的读后感 篇四

小脑袋里的大智慧是由好多个小故事组成的,其中有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

天神突然出现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将能满足村里人的三个愿望。村民们一时间反而想不起要许什么愿望。等了大半天,天神要走了,村民一着急,有的说要一把锄头,有的说要一盏煤油灯,有的说要一把新斧头。天神一一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后就消失了。这时,村民们才开始后悔没有许下要更多的财富的`愿望。

穷人们从不设定目标给自己,因此对突如其来的机会感动不知所措,与获得财富的机会擦肩而过。

5.《当代教育家教育智慧》的读后感 篇五

陈巧

这几天阅读了《当代教育家教育智慧》这本书,其中李镇西的教育智慧令我感受颇深。

从他的教育智慧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孩子内心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我就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把平时不敢当面跟老师说的话通过写的形式告诉老师,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想法,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6.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篇六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教育制度的改革对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曾不断的探索、深思,但是闭门搞研究终究是不会有所突破的。于是我开始学习成功人士的方法、理念。张平先生所著的《教育的智慧》就如同一盏明灯,让我豁然开朗。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成为大家熟知的名词了,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在该书中,就教育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及个体的发展功能,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告诉我们该如何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

我们总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挂在嘴边,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具有怎样的素质呢?太多时候,我们对学生有太多的要求,却忘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忘了正确认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教育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有事业心、责任感。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是社会的模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就失去了职业的道德。教师一定要有本体性知识,有文化、事件、条件性知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都能够成才,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师无疑是他们生活中的“偶像”。作为教师,要有好的自控能力,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很深的影响。试想如果一名教师自身素质很低,那么它将会使多少“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教师,能否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我们必须要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好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备课、讲课是教师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要讲方法,讲课要重艺术。

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应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我们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较深的理解,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才可以更好的找出适合他们的方法,让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被运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

灵活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无疑是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挑战。这需要我们动用我们的一切能力去让我们的学生智力能力得到提高。现代社会竞争很激烈,学生从踏入校门那一刻起,就已经背负了太重的担子,而这本不该属于他们这个年纪。他们也有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与他们交流,做他们的师长,更是朋友,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大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应试教育”毕竟已经有很深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面临来自各方面太多的困难,要不断地摸索前进,我们必须要主张全面发展,学有特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材施教。

我们总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要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那么,做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做呢?我们必须要以身作责,不断给自己”充电”,我们也要多参加研讨活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起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教学相长,使大家的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

7.《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读后感 篇七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科2006~2007年共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例186例,均符合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会拟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0~2岁52例,3~5岁91例,6~12岁43例。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疾病知识教育

孩子易患呼吸道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与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性有关,小儿鼻腔比成人短,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被感染分泌物堵塞,感染易扩散。(2)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尤其是呼吸道的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婴幼儿,病毒感染或体内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常可导致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成了恶性循环的因果关系。(3)与气候的变化、居住拥挤、环境污染(化学因素、粉尘、被动吸烟)有关。(4)慢性鼻塞、慢性扁桃体炎等慢性疾病也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2.2 心理疏导

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家长有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患儿多次住院,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增加经济支出,加之小儿生长迟缓、发育障碍,家长心理负担较重。对此种情况,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说明积极治疗和护理,采取预防措施会减少发病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另一种是家庭经济不太好,或对疾病认识不足,症状稍有好转就出院或者不正规治疗、用药,自行停药,使病原体在病灶中潜伏起来,孩子抵抗力下降时再次发病。对此类情况要晓之厉害,使家长认识到严重性,促使遵医行为的产生。

2.3 日常生活指导

2.3.1 一般指导

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污染(化学因素、粉尘、被动吸烟等),室内空气要流通,即使在冬季也应该注意室内开窗通风,有条件可用食醋熏蒸,经常曝晒床上用品。

2.3.2 运动指导

适当运动,可带孩子多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户外活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户外散步、踢球、骑小自行车、跳绳等都是锻炼的项目。用冷水洗脸,冬天用温水而不用热水,使孩子适应冷环境,增强对冷空气的抵抗能力。

2.3.3 穿着指导

气候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物,在冬季,降温时不要一下穿太多,一般比成人多穿一件。孩子活动时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入睡后多汗的小儿,前后胸垫上毛巾,防止汗湿内衣。减少出汗,及时擦汗是防止受凉的重要措施。注意脚的保暖,双脚是肢体的末端,血液循环差,脚部着凉,会反射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改变,使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能力下降。

2.3.4 饮食指导

提倡母乳喂养,适时适量添加辅食。幼儿和儿童多摄入蛋类、瘦肉、乳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均衡膳食,饮食有粗有细,咸淡适宜,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4 配合治疗指导

因多次住院,家长常会自我诊断和治疗,应指导家长,孩子患病后,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抗感染疗程要足,勿自行停药和断续用药,更不能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如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可应用免疫调节剂及微量元素调整治疗,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贫血、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2.5 出院指导

(1)预防接种:出院后预防接种要咨询预防接种处,防止漏种和无效接种。(2)避免接触病源和过敏物质:在流感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勿与感冒人群接触。不接触油漆、动物皮毛等易致敏物质。

3 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

3.1 语言指导

语言指导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运用中不仅要重视内容,还要讲究技巧,任何时候都要避免“审讯式”提问,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在相互信任中激发患儿及家长的交谈愿望。恰当地运用语言,热情、耐心、细心地对待患儿及家长,主要了解家长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态度及知识,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指导,使家长接受信息,自觉采纳建议、指导。

3.2 文字指导

文字交流克服了语言交流的时间、空间限制,克服了语言稍纵即逝的缺点,易于保留,使家长和患儿仔细领会,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小册子发给家长,内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利于家长随时翻看,掌握内容,配合治疗,降低发病率。

3.3 电子媒介教育

科室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以及在儿童活动室配备录像、电视,用一些形象化、卡通化、图片等形式,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其中,使患儿及家长接受信息、内容,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在患儿出院后,定期与不定期的电话随访,督促家长采纳健康行为,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季节交换、流感期间要及时提醒家长做好防护,降低发病率。

有资料显示: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比单纯的口头教育形式效果好,在非治疗、护理时间内的教育效果优于护理时间内的效果[3]。笔者护理18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择多种形式,不同教育时机,最佳教育时间,适宜的学习环境对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所有患儿及家长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患儿住院次数平均减少3~5次/年。这说明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健康教育中运用健康教育的倾向、促成、强化因素,采取各种形式健康教育方式,对家长和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促使遵医行为产生,能明显降低患儿发病率,减少住院次数,改善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戴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59—621.

[2]胡吉仪.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依据.中华儿科杂志,1988,26 (1):41.

8.在语文教材的天地里智慧地行走 篇八

一、发挥育人功能,提升思想修养

古人云:“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就是指道义、道理、思想。语文教材正是通过具体可感、灵动鲜活的文字,传递一种正确、可贵的思想和精神价值,从而让学生获得一种正能量。时至今日,我们讲传道,就是要给学生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是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重视了“授业解惑”,而忽略了“传道”这一重要环节,忽视了教材本身的育人功能。

《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教材的思想、精神价值,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接受感染和熏陶,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思想修养。

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亲近文学”,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重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巴金的《繁星》重在唤起学生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冰心的《母亲》、《纸船》、《成功的花》重在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怀念童年的感恩心理和为成功而坚持奋斗的信念;约翰尼斯·延森的小说《安恩和奶牛》赞美的是一种朴实、善良、富有爱心的人文情怀。通过这些文质兼美的教材长期的浸染和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对于语文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地阅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读”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美读”,就是朗读要像戏剧演员念台词时那个样子,感情充沛,抑扬顿挫,以意逆志,移情动容,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当然,“美读”要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美读”后,教师或学生要及时对同学的朗读进行激励性的点评,或者朗读者自己对自己进行点评,并表明如此朗读的理由。针对教材中的美词佳句、精彩语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中赏,读中悟,直至熟读成诵,这就能为今后的写作、交流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让学生的语感得到很好的培养。

苏教版九(上)第六单元安排了朱自清的散文《绿》、陆蠡的散文《囚绿记》等几篇文章,同样是写“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比较异同。如朱自清写绿,极为成功地运用烘托和衬托的手法,以及运用二十多个新鲜贴切的比喻,调动多种感官,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表现得淋漓尽致;陆蠡写绿,更多的是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对“绿”的强烈的热爱。

此外,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加以反复阅读,直至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背诵,并鼓励学生将熟背的一些优美的语句、语段,有意识地恰当运用到自己的日记、随笔、作文中。长此以往,学生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也就真正落到实处。

三、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这样,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的过程之中,能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借助教材,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现,尽情想像,不断联想,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生成创造的火焰。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曾要求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学会从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中心。有的学生从故事情节上去探究: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时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为何“盼”?为何“赞”?为何“见”?为何“躲”?以层层追问的方式,思考发现文章的中心。学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揣摹,理解了小说的主旨。

四、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习惯

学习语文必须广泛涉猎,勤于阅读。怎样才能做到有效阅读呢?这就必须借助教材,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苏教版九(上)、九(下)一共十一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十余种语文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有着莫大的好处。比如,“迅速捕捉阅读信息”这种方法就是提示学生要学会浏览,练就“一目十行”的本领,迅速捕捉阅读信息,一眼扫过去,就能立刻辨别出哪些内容是重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并找出核心部分,这样就会事半功倍。言下之意,教会了学生浏览的阅读方法,学生就能迅速捕捉到阅读信息,练就“一目十行”的本领,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那么怎样使方法成为习惯呢?同样必须借助语文教材。依托不同文体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重在感受、鉴赏、评价,读这类文章时要每字每句地读,细细品味;说明文重在理清说明对象、特征、内容,读这类文章就是要理解和接受;议论文重在明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等,读书时可以进行浏览,迅速捕捉有效信息。通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有所成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形成,当正确的学习方法成为良好的习惯时,学生定会终身受益。

五、强化以读为本,历练学生能力

“读”应该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抓住读书,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通过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作品主要内容,借以历练学生识字、写字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等;通过精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剖析写作对象,借以历练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写作中的谋篇布局能力等;通过研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借以历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通过品读课文,品析作品的语言并辅以适当的仿写,借以历练学生的赏析能力、比较能力、仿句能力等;通过拓展阅读,读说结合,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借以历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只有以读为本,才能读出成效,才能真正历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9.《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篇九

吕兵文老师用它的坚持与智慧以一名普普通通的体育老师发表了各种体育文章,做成好几个省级课题项目,甚至出版专著,这出乎了许多人的想象。也让我更加迫切的想要通过本书去了解这个“草根英雄,正巧此书也正是吕老师介绍自己从工作开始到如今取得成绩的心路历程,以及吕老师是如何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一点一滴的成长起来的。每一章节都彰显了吕老师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每一篇文章里都透露出吕老师刻苦钻研的那股冲劲。反观自己,自愧不如。

困扰着教师成长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写作,有太多人“望笔却步”。而纵观吕老师的成长历程,就是从写作开始,写作改变了他的命运,升华了他的思想。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从豆腐块、小报道撰写起到出书立著,自古“写作伴孤独”,谁能看到他背后是用“流着眼泪在微笑”呢?每一种幸福的甜蜜往往都是残酷的,这个背景作者已多次强调是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结果换来的,它再次诠释你能走到哪里取决于你全部的注意力朝向哪里。

正是对研究的情有独钟才使他保有使不完的激情。书中主要述说了他关于体育教研与科研所做的从乡村到国家级课题的一系列研究。研究使其成名,也使他从一位教学一线士兵成长为一方学科“诸侯”的华丽转身。更难能可贵是吕老师一路成长过程中始终不忘推动地区学科及全国同行一起科研成长,并一直饯行着“地位越高责任越大”的体育人担当。他一直在努力通过推广《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论坛让更多的人梦想成真,他愿意成为别人梦想的支撑。让我们看到了当一个人对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对自己的专业非常执着的时候,不但可以照顾自己,也可以造福别人。

10.《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篇十

该怎么面对他们?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有效果?当老师的这几年里,我一直在向老师教师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摸索,假期里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首先是化批评为表扬。李镇西老师说:“批评是教育的重要方法,但是,有时候表扬会更有效,富有智慧的教师,哪怕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也能够找到学生可以鼓励和表扬的地方,巧妙的将批评转化为表扬,从而达到触动学生心灵教育学生的目的。”我的脾气是比较急躁的,每次看见学生犯错误,总是忍不住大声批评他们,但是我发现这样时间长了,很多后进生就习以为常,引不起他们任何的反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向李老师学习,巧妙将批评化为表扬,相信效果一定会很好。

其次是用幽默夸张的话语引导后进学生。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所有的孩子们都喜欢老师说幽默夸张的语言,所以在批评后进生的时候我也会故意用幽默夸张的语言来达到效果。有时候个别学生上课说话,我就会停下来说:“我听见八十只青蛙在呱呱呱。”孩子们哄堂大笑,笑完之后基本上会安静下来,偶尔还有个别同学再偷偷说话,我就会说:“还有一只小青蛙在呱呱”学生立马能安静下来。课下个别调皮的后进生出去追逐打闹出现“小事故”的时候――一般当他们哇哇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来找我告状的时候,我都会先用幽默的语言安抚学生的情绪“哎呀,你的鼻涕都快一米那么长了,快用老师的‘爱心牌卫生纸’擦擦……”“你的眼睛比小白兔的还红了,快给我看看……”很多孩子立马就破涕为笑,羞羞答答的开始躲,从自己受委屈的情绪中走出来,知道自己又犯错了,幽默的语言不仅把孩子从一个消极的情绪中拉出来,还马上让孩子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然后是多给后进生机会表现。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后进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教育者的明智和智慧,在于引导‘后进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让他们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其实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肯定。我发现后进生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自卑的,去年期末考试之前,我为了鼓励学生,就在班里说:“认真听课,好好复习,优秀的同学和进步的同学都有奖状的。”结果我话音还没落,就响起一声悠悠的叹息“唉,没有我的份……”这是一个很阳光很调皮的坐在第一排的男生说的,语调很夸张。我说:“怎么会,你好好努力,进步就有。”他特别认真的对我说:“可是我学习不好啊。”我安抚了他好久,最后约定,进步十分左右就发奖状。还有一次上下午放学之后,有几个后进生在教室里补作业,写完之后,我在黑板上抄了几道练习题,本来是想直接给他们讲的,结果我习惯性的问了一句:“谁会举手。”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回答,跟平时课堂上沉闷的表现判若两人。通过这几件事我发现后进生也想表现,可是,由于他们的基础等各方面的原因,课堂上还没等他们思考出答案,优等生就已经回答完毕了,久而久之,他们越发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所以,平时我总是会尽力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虽然他们还是后进生,但是起码让他们学会进行一些思考,一点一点慢慢进步。并且照顾了他们的自尊。

最后是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李镇西老师说:“后进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循环,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要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逐渐减低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逐渐进步的信心。”这一条是我尤其应该注意学习的,很多时候,对待后进生,我的耐心不够,总是希望他们快一点,再快一点,很不得他们立刻变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以后,我要向李老师学习,学会容忍他们“旧病复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等待他们的“犯错周期”逐渐延长……

11.《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读后感 篇十一

笔者认为中美法官之间近距离交流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提高中国法官的理论素养、法律思维;可以提炼与总结法官适用法律的方法、经验与智慧,指导审判实践;可以将工作精髓上升到理论高度,使经验得以传承,智慧得以共享;可以借鉴美国的审判经验,从复杂的司法现象中找寻解决问题、改革创新的基本路径,提高法官的司法审判能力。 汇聚中美知识产权界精英的“中美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研讨会”即将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作为一次影响全球知识产权界的顶级盛会,它将为中国法官全面深入了解中美两国知识产权法律环境、审判制度与实践,增强两国知识产权领域专业人士的沟通,推动两国知识产权界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也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而在多变的全球竞争中,知识产权无疑已经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以及持续发展的根源动力。笔者认为中美法官之间近距离交流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提高中国法官的理论素养、法律思维;可以提炼与总结法官适用法律的方法、经验与智慧,指导审判实践;可以将工作精髓上升到理论高度,使经验得以传承,智慧得以共享;可以借鉴美国的审判经验,从复杂的司法现象中找寻解决问题、改革创新的基本路径,提高法官的司法审判能力。在此次盛会上,我们将以西安中院近年来审理的与美国有关的知识产权案件为切入点,共同回放中国知识产权法官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感受与体会,以期实现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促进中美企业界与司法界的深度交流。 法官的天职是裁判案件。回首过去的岁月,西安中院给社会留下的许多值得回味的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涉及美国知识产权案件涉诉主体包括了通用电气公司、矽玛特公司、谷歌公司、强生公司、微软公司、通用能源公司,案件类型涉及了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专利权、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侵犯注册商标权等。如2008年3月西安中院承办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与西安九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王晓辉侵犯商业秘密、著作权纠纷案,以办案作风严谨廉洁、办案方式专业、成果丰硕及案件性质极具典型性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委员会品牌保护委员会评选为知识产权保护最佳案例。该案的基本案情是:通用公司与王晓辉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王晓辉任通用公司维修工程师,主要负责通用公司CT设备的售后维修工作,并对其所掌握的技术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之后,王晓辉多次参加通用公司的内部培训,并取得了仅限内部使用且存储有通用公司售后服务部门最高级别商业秘密的红色服务光盘及培训资料等文件。通用公司在前述文件上均标明“仅供通用公司内部使用”、“严禁复制”及“严禁向任何第三方披露”等内容。2002年7月王晓辉从通用公司辞职后,投资设立了西安九翔公司,利用其非法持有的通用公司商业秘密,为诸多医院维修设备,通过其成立的网站发布培训广告,并在西安、杭州举办四期培训班,由王晓辉讲授CT设备维修技术。九翔公司、王晓辉在培训时将容量近4G的通用公司完整的红色服务光盘、内部培训资料及为CT产品制作的宣传影片等电子数据资料拷贝给学员。通用公司认为,九翔公司、王晓辉非法获取、持有、使用、披露以及允许他人使用该信息,侵犯了其商业秘密。九翔公司、王晓辉在培训中使用的文件资料及影像材料的著作权归属通用公司,其未经许可,复制、发行通用公司拥有著作权的作品,侵犯了通用公司的著作权。故诉至法院,请求判决九翔公司、王晓辉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西安中院审理后判决:西安九翔公司、王晓辉立即停止侵害通用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停止侵害的时间持续到该项商业秘密已为公众知悉时为止;西安九翔公司、王晓辉立即停止侵害通用公司著作权的行为;西安九翔公司、王晓辉赔偿通用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损失人民币50万元;侵犯著作权损失(含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出的合理开支)人民币40万元;九翔公司与王晓辉对以上各项损失赔偿承担连带责任。通过本案的审理,承办法官对判定商业秘密的法律标准、侵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判定作品及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进行了梳理,并得出了以下裁判规则,即外国企业起诉国内企业侵犯商业秘密及著作权的行为发生在中国,应适用中国法律界定外国公司主张的技术信息、作品是否构成商业秘密和符合作品的要件。非法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为客户进行维修、使用他人著作权进行培训分别侵犯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和著作权。法院在适用法定赔偿时可以将非法维修的获利及非法培训所得作为损害赔偿的参考依据,并按每一侵权行为酌定损害赔偿数额,此种情形下,不发生请求权的竞合。值得关注的是审理此案之时,正值中国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案件司法解释实施之际,法律的完善为审理案件奠定了基础,但如何适用法律,是法官面临的难题,加之本案是涉及商业秘密和著作权两种法律关系交织的涉外案件,案件事实复杂,但复杂本身对法官就是锤炼和考验,因为困难总是让人思考更多的东西。在撰写裁判文书时,笔者深知裁判文书的制作过程,就是展示法官的司法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于是,在研读了大量的与本案有关的资料,思考了许多法理问题,重温法律规定,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解读后,最终从当事人诉辩主张、证据开示、事实认定、焦点归纳、判词说理完成了长达53页裁判文书的制作,这是笔者职业生涯中最长的法律文书。裁判文书充分反映了法官的思维逻辑,将“法律规范”和“案件事实”恰当的结合起来,全文引用法律条文,通过富有理性的论理和逻辑推理得出判决主文,展示了法官的心证过程,充分体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增强了裁判的权威性和司法过程的透明度。为此,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委员会品牌保护委员会专门致函对西安中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西安良好的投资环境。函中称“西安不仅是外国朋友旅游胜地,更是值得外商投资的地方。我们会向世界推介西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创新模式,鼓励更多的外商认识西安知识产权和投资环境。因为西安公正高效权威的执法环境让在华外商对西安古都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是一个赞誉,更是对中国西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认可,进而也折射出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水平。 再如西安中院审理的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与美国矽玛特有限公司、东莞市歌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黄忠达申请诉前停止侵害专利权纠纷案,该案的基本案情为:申请人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申请称,其为01145044.4的“可变取样频率的过取样数字类比转换器”发明专利权人,矽玛特有限公司向中国境内销售侵犯申请人发明专利权的STMP35xx系列多媒体播放器主控芯片;东莞市歌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进口、使用前述侵犯申请人专利权的多媒体播放器主控芯片,并销售包含这些芯片的MP3播放器等产品;黄忠达在销售包含这些芯片的MP3播放器等产品。申请人经对上述芯片产品进行技术分析得知,该产品包含了申请人01145044.4专利的全部技术特征,落入了申请人的专利保护范围。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未经申请人许可,实施申请人专利,侵犯了申请人专利权。鉴于IC设计行业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申请人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被申请人进口、销售、使用侵权产品数量巨大,涉及的利益重大,如不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将导致申请人专利产品价格下滑、信誉受损,使其合法的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故向法院提出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之申请,西安中院经审查后依法作出了禁令裁定。本案是中国法院首起对外国企业涉嫌侵犯专利权作出的诉前禁令,禁令做出后,珠海炬力公司与美国矽玛特公司长达三年之久的专利纠纷以握手言和告终。本案裁判的意义在于对外国企业制造的产品进口到中国境内,只要符合诉前禁令的条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裁定。 本案审理过程中,法官以本案为视角,对中美两国专利临时禁令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述中作者指出: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根据其多年的审判实践,对作出禁令总结出四个实质性条件:(1)实体上原告有胜诉的合理可能性。美国法院认为,“实体上原告有胜诉的合理可能性”是最为重要的条件,因此如果这一条件能够被“清楚地确立”,则第二个条件“不可挽回之损害”就可以推定成立。为了证明实体上胜诉的合理可能性,原告需承担如下的举证责任:a、通过优势证据证明侵权事实;b、被控侵权人不能通过清楚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专利无效或专利不具有执行力。虽然,通常专利权人不需要证明其专利有效或具有执行力,但在中间禁令阶段,由于中间禁令属于特殊的救济,专利权人需要完成其专利有效或具有执行力以及被侵害的证明责任。实务中,专利权人通常试图证明被控侵权物与先前已被判决认定侵权的产品雷同来证明侵权成立。至于专利的有效性,如果专利权人举出专利曾被其他的被告挑战过但最终被维持的例子来证明专利的有效,则可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当然,专利权人还可以利用其他公众能够获得的证据或者科技文献来证明其专利的有效性。(2)原告需遭受不可挽回之损害。专利权人应证明,法院如果不颁发禁止令,则其会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美国早期的案例中,法院认为这种情况仅仅发生在被控侵权人可能资不抵债或者濒临破产的边缘时。现在的观点则不要求被控侵权人难以赔偿,而是认为,如果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允许侵权行为继续则可能导致的无法进行金钱赔偿也是一种不可挽回之损害。实务中,如果专利权人“清楚”并“强有力”地证明了第一个条件,则法院推定不可挽回之损害成立。此时,被控侵权人可以采取如下的手段抗辩:引入证据证明所谓不可挽回之损害已经停止并且未来也没有计划恢复,或者专利权人在获知侵权后,经过一段长时间才提出禁止令,专利权人的懈怠也可以构成对“不可挽回之损害”的抗辩。还有,专利权人先前的许可他人使用的行为,也足以表明专利权人通过收取许可费来体现其专利排他权,这类证据也是对推定专利权人遭受不可挽回损失的有利抗辩。(3)中间禁令的颁发不会对被告有不衡平之伤害。中间禁令的强制性表明其是一个很强烈的手段。被控侵权人必须停止生产其主要的产品甚至是唯一的产品,承受不可避免的财产损失,某些被控侵权人由于法院颁发禁止令被迫破产。因此,必须考虑中间禁令的颁发会是否会对被告造成不衡平之伤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专利侵权诉讼中曾出现过这样的判例:1981年第三巡回法院在确认被控侵权人确有偿付能力、的确能够偿付损害赔偿金的情况下,否决了原告的临时禁令请求。但是,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1983年在对“宝丽来诉伊斯特曼?柯达公司”一案所作的判决中,没有遵循第三巡回法院的上述判决。在该案中,被告柯达公司声称,只要法院不颁发禁令,它可以支付超额的赔偿金。否则,它将面临着四千员工的失业,以及大约两亿美元的设备投资付之东流。对此,法院评论道:“柯达公司试图通过支付超额赔偿金以达到继续对宝丽来侵权的目的,这是对专利权的误解。如果侵权行为在继续,从而可能对专利权人造成将来的损害,单纯的金钱赔偿是不充分的。”在利益平衡这一条件下,还能从一些案例看出,法院在作出禁令时,应考虑禁令的颁发对被控侵权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样,法院在拒绝作出禁令时,对专利权人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衡平就是要求法院要仔细对比专利权人与被控侵权人的处境,以及禁令对其双方各自的影响是什么?具体地说,如果进一步侵权会对专利权人的市场份额、商誉、信誉有何影响;如果颁发禁令,则对被控侵权人的销售与员工的就业机会将产生哪些影响。(4)中间禁令之核发不会对公共利益造成危害。公共利益也是法院在作出禁止令时所要考量的因素。虽然,对一个有效专利提供法律保护本身就符合公共利益,也是专利制度对创新的有力支持。但另一方面,法院也要考虑被控侵权人是否为公众提供短缺产品的另一种选择。例如,如果专利产品涉及一种对治疗癌症有明确疗效的药品,而专利权人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切断被控侵权人提供该药品的第二来源可能导致药价飞涨,生命受到死亡的威胁。在这种情形下,法院就会考虑以违反公共利益而拒绝颁发禁令。由于作出禁令的目的在于维持现状, 因此中间禁令之内容不得为命令性,而应为禁止性。在上述四个实质性条件中,地方法院必须考虑每一个条件,并且综合考虑所有条件的平衡,每一个条件都不必然是决定性的 。不过,前两个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禁令的提出者不能够证明前两个条件中的任一个,则不必考虑第三、第四个条件。此外,美国法律还规定了听证制度与担保制度。当专利权人提出禁令的动议之后,尽管法院有时候可以基于书面陈述和其他文件发出禁令,但法院通常的做法是召开听证会。目的是让被控侵权人有机会发表抗辩意见。依据美国民事诉讼联邦规则第65条(a)(R.Civ.P.65(a))之规定,无论是否举行听证会,在禁令发出前,法院需要事先通知对方。同样是依据美国联邦的R.Civ.P.65(C)之规定,禁令发出前,要求禁令的提出者必须提供担保,具体数额由法院根据被控侵权人由于禁令影响所遭受的成本或损害赔偿价值来适当确定。 我国在对诉前禁令进行审查时采取了类似美国的做法。诉前停止侵权措施是一把双刃剑,适用时既要依法满足迅速保护权利的正当需求,又要防止滥用诉前停止侵权制度不正当的损害竞争对手。要把事实清楚、侵权易于判断作为采取诉前停止侵权措施的前提条件。对于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技术对比才能做出侵权可能性判断的行为,不宜裁定采取诉前停止侵权措施。根据我国专利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中对诉前禁令的审查路径一般包括四个要件:(1)被申请人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即是否存在侵权的可能性。对此判定既要避免类似证据保全的形式审查,也要避免绝对的实质审查。从诉前禁令制度的设立目的出发,在认定侵权的可能性标准上,应采取适当从严。通常应依据申请人提供的单方证据进行审查,首先对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其次对专利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再次对被控行为侵权的可能性进行审查,侵权可能性的标准应当是申请人提供的单方证据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审查方式不能过于苛刻,因为禁令证据的审查毕竟有别与案件审理的全案审查,可能不具有必然性,因此法律规定了申请诉前禁令必须提供担保。(2)不采取禁令是否会给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对于难以弥补的损害,应理解为既有财产损失,也应含有竞争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可能造成的商誉等方面。(3)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情况。法律规定了申请诉前禁令应提供担保,并规定了担保的形式为保证、抵押等,同时还规定了确定担保范围时应考虑停止有关行为所涉及产品的销售收入,以及合理的仓储、保管等费用,被申请人停止有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其他因素。但对担保数额没有进一步界定,因此审判实践中应由法官根据案情酌情确定,一般应以赔偿因禁令的执行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为限。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被申请人提出采取禁令给其造成的损失更大时,法律规定了追加担保的补救措施。(4)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损害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公共利益,是审判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对此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形下,法官在审查案件中,应根据各案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从诉前禁令本身的属性看,是一种向权利人倾斜的制度,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重大经济利益,只有从严掌握才能防止过度失衡。所以在侵权可能性的审查上,虽然不能要求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能够清楚地、全面地证明被申请人的行为构成侵权,但从证明标准角度上说,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要达到足以证明侵权行为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程度。如果审查后认为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不够充分,或者被申请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合议庭意见分歧较大,或者认为必须经过实体审理后才能确定的,则不支持当事人的申请。”具体到上述案件,申请人系01145044.4号发明专利权权人,炬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已提交了证明其专利权真实有效及被申请人实施侵犯其专利权行为的初步证据,包括被控侵权产品以及专利技术与被控侵权产品技术特征对比材料;同时炬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也提供了申请责令被申请人停止侵犯01145044.4发明专利权行为的担保,故其申请,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法院裁定采取了诉前禁令。 本案入选2008年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的100件典型案例。 现代社会,知识产权新类型案件较多,面对不断涌现的问题,知识产权法官必须保持终生学习的能力。法官既是审判工作的主体,也是法律完善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只有孜孜以求的学习,注重锁定实践的研究视角,将调研成果切实转化为对审判工作的强大推动力,注重实证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努力转化为指导司法实践特别是指导疑难复杂的类型化案件的一种审判力,才能把我们承办疑难复杂案件的裁判规则加以提炼、归纳、总结,让“活”的法律、“行动中”的法律与法官的智慧升华。众所周知,立法是凝固了的智慧,但立法之后法律的适用对象是鲜活的、多变的和错综复杂的。在法官的眼中,不仅有凝固的法条和教条式的法理,而且有“活”的法律。判例即为“活”的法律,它是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条文在法律实践中的交集、阐释与应用的结晶。司法的魅力更多的来自“活的法律”。通过法官适用法律,使法律在动态的发展中得到相对的圆满,而不是自始就是凝固的教条。面对各种疑难复杂案件,法律不可能都有现成的答案,而高层次和高水平的法律适用能力恰是溶于法官内心和化于无形的,能够在遇到具体案件时产生直觉,形成处理思路和法律答案的条件反射,进而作出裁判。如在审理美国强生公司等与西安强生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法官提炼出的裁判规则是:外国企业为公众所知悉的字号享有企业名称权;原告以注册商标使用的文字侵权为由提起诉讼法院应予受理;因历史原因形成的企业字号冲突应各自在其权利范围内规范使用。此外,作为知识产权法官应注意及时对审理案件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及相关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力争率先拿出有价值的经验成果。如针对美国专利法规定的“Bolar exception”,我们对中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的适用引发了思考;针对损害赔偿问题,法官以中美两国专利侵害赔偿制度及其司法实践比较为研究视角,对完善中国专利侵害赔偿法律制度进行了专题研究。 写到此,笔者注意到“中美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研讨会”的主题除了“司法、诉讼”外,还有就是“创新”。创新是人类自我更新、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自然天性,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敢于创新,既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行进在法治之路上,我们不断困惑,也不断悟解。与先贤的智慧相遇,与智者的思想碰撞,往往会使我们获得一种拨云见日的眼界,一种洞穿夜障的勇气。知识产权审判是一项充满活力的事业,是一项需要创新的事业,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作为一名知识产权法官,我们将通过“中美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研讨会”的召开,与中美知识产权界的权威思想大碰撞,与世界上最懂知识产权的人进行亲密接触,直面中美知识产权法官,在洞悉知识产权管理与发展内在玄机的同时,更有机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并将以创新的勇气和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式去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

12.《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读后感 篇十二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吸引我的是李老师的真诚与朴实:“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无知的不懂事的孩子对待。决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这样对孩子不公平,我们要善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

李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而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练习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结果呢?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老师的任务不应该是告诉学生真理,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用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学生,算是加入了一些活动、表现、文明等等,最终还是成绩说了算。我们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社会的多元化,但我们却始终以“成绩”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李老师在书中说:“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轮美奂。”不要再用单一的学习成绩去评价每个学生,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提供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通过我们的学校教育,让学生充满自信,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责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成绩不好,又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书中有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因为,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

李老师的很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对我的启发也很大。“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让教育从细节入手”,“管理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作为管理者,我们通常最关注的是制定各种‘规定’和严格贯彻这些‘规定’,却常常忽略了应该如何把这些‘规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习惯。”。想想我们平时的管理,在我们的制度中多数都是“不许”、“禁止”之类的话语,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我们也多数是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批评与惩戒,如果我们能从细节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把“规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没有那么多的“不许”与“禁止”,我们的校园不是更和谐吗?

1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篇十三

在这部著作的“楔子”部分,李希贵先生先是细腻地描述了没有上过学的爷爷怎样教他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过程以及给他的感动,接着饱含感情地回忆了宽厚、沉稳、淡泊、豁达的.父亲和个性强、效率高的母亲的生活故事以及给他的影响,然后就满怀感激之情地讲述了毛光瑞老师和王守忠校长给他的关爱和鼓励,接下来又浓墨重彩地记述了自己上学期间的阅读经历及成长体验,然后又十分坦诚地反思了在建筑社当会计时看不起农民工的轻狂和愧疚,最后还富有情趣地叙述了和真心喜欢读书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读书快乐的情境和友谊。

在文本中,李希贵先生给这部分内容拟定的标题是“不是教育的教育”。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标题!从表面上看,李先生描述的以上那些活动和事件大都不属于学校管理、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和考试测评等学校教育的内容。可是,他在叙述那些“不是教育”的活动和事件过程中,却又巧妙地告诉了我们那些“不是教育”的活动和事件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和教益。在“楔子”部分的导语中,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我的长辈和亲友中没有人做教师,没有人懂教育。但正是不懂教育的他们,却以勤劳、善良、宽厚的品格无声地熏陶了我,为我奠定了做人的基础,让我能够自由自在地生长。”在写到家庭和父母亲的时候,他又深情地告诉我们:“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于是,我明白了:所谓“不是教育的教育”,其实就是生活教育;所谓生活教育其实就是李希贵先生在“楔子”部分描述的家庭生活教育、学校生活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

同时,我也认为:李希贵先生之所以用“不是教育的教育”作为“楔子”部分的标题,或许就是为了启示我们,“不是教育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那么为什么生活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呢?在文本中,李希贵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然而,他描述的那些关于生活教育的活动和事件,却给我们昭示了答案。

我认为,“生活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的第一个原因是生活教育是实实在在的真正的体验教育。正是在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中,李先生才真正体验到了爷爷和父母亲给他的关爱和影响,使他从小就享受到了尊重和皈依文化的快乐和幸福感;正是在紧张、充实的学校生活中,李先生才真正体验到了毛老师和王校长给他的关爱和鼓励,使他切实感受到了被欣赏的兴奋和自豪;正是在鲜活、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李先生才真正体验到了人性的弱点和劳动的艰辛,使他真正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价值和劳动者的崇高。正是因为拥有了以上这些实实在在的真正的体验教育,李先生才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兴趣,树立了信心,滋生了力量,在主动追求、提升和完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教育家。

14.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读后感 篇十四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读后感

――城西小学 盘带全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这本书收录了16位在当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师,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魏书生、李吉林、李镇西、顾泠沅、唐盛昌、刘彭芝、龚正行、刘京海、李希贵等名师。打开这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仿佛让我与智者进行了尽情的对话,令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教育的真谛,每一页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触摸到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他们每一位都让我深受启发,同时,也被他们诸多事迹而感染。虽各具特色,但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共同点:那就是对中国教育的艰苦探索和追求,对孩子真诚的爱。本书的每一页,都给我带来了启迪和快乐。

他们中魏书生是我较熟悉的、敬佩的名师之一,他的教育理念也是我身体力行的。魏书生是一个凡人,只是他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成才。他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他说:“人生有什么啊,每个人都是来这个世界走一趟,关键就看你怎么走。其实怎么走都是走,你好好做事也是走,你稀里糊涂也是走,我觉得还是做点事情的好,()这样你会感到快乐,这快乐,只有去做,才会感觉到!”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是他那独特的教育方式,“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想想自己在从事教育的点点滴滴,虽然有时候也会和学生一起快乐,一起进步,但是在内心的最深处,还是把学生当做是孩子,当做是教育对象,并没有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着想。我想魏书生教育的成功也是得益于从学生出发,凡事都以学生为主去商量,去做。我想这是对我今后工作的一个启迪,我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样去想,这样去做。

李镇西也是给我触动很大的一位名家。其中我读到关于李镇西老师这篇时,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不是我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我。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老师能否感知学生的爱。”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是这样,我从教这20多年来也身有感触,有爱我们才会很耐心的给学生讲解;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学生和学生心贴心。要亲近学生,要多和孩子们接触,首先在感情上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融为一体之后就基本上站在管理的制高点上了。孩子们从心底里佩服你、接受你,这时可以说嬉笑怒骂皆文章,你不用去特意多讲什么东西。而且接触孩子一定要带着一颗童心,以一颗童心走进童心,这里面就包含民主的内涵。教育无痕,亲近学生,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力量,方才能体现教育的力量。

他们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孩子的幸福和快乐。李吉林说:“我为儿童的成功、进步和健康而感到欢乐和幸福。”她深入的研究情景教学,使课堂丰富而生动起来;张思明以带着学生去发现数学的乐趣为目的,开拓了五花八门的.思考题让学生享受数学的乐趣。他们所有的思想、行为都落实到一切为了孩子上,孩子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思想都体现在这一目标上,不是夸夸其谈,说一套做一套而是体现在他们对人的关注――一种最深层次的人性的关爱,之中无私的爱。教师要始终以理念深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地给孩子们幸福和快乐。

上一篇:无棣油区办2016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网络培训研修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