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活动设计(通用8篇)
1.英语课堂中活动设计 篇一
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课堂导入环节
摘 要:在英语教育的环节之中,枯燥的灌输式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课堂导入环节为开拓的模式在英语教学中逐渐显现出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由于缺乏特定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
关键词:课堂导入; 问题; 激励; 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19-001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由于缺乏特定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如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呢?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如果能够成功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整个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那么新知识的获取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一、图片导入法
在学习有关天气状况cloudy ,sunny, rainy时,老师与同学们进行简短的英语问候,然后指指外面的天空,问:How’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老师做出看天空的姿势,如果是晴天,就表现出阳光刺眼的感觉,如果是雨天,就用手做出下雨的姿势,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思,然后以图片的方式分别引入cloudy, sunny ,rainy。
二、情境导入法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头疼的就是没有语言环境和适当的情境,这需要教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创设某些情境来进行情境教学。教师们都有经验――语言是练会的,根据这一实验性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练会所学内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在高一下册Unit 4 Festivals(节庆日)时,可选择性地创设某个节日情境。比如说创设“圣诞节”的情境,在门、窗或课桌边贴上五颜六色的圣诞卡片,在黑板上画一棵圣诞树,再做一个圣诞老人像挂在墙角,圣诞节的气氛一下子被烘托出来。此种情境下要求学生用英语来进行交流,相互祝福,把“节日”话题引出,要求学生以组来做情境对话。
三、提问式导入法
在学习一些学习用品pen,pencil-box,book时,可以将这些实物事先放入一个盒子里,然后老师很神秘的拿出来,并且提问:guess!what’s in the box?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活跃课堂气氛,直至有同学猜出这些物品为止,最后将实物一一展示出来。
四、谜语式导入法
在学习水果apple banana时, 老师可以用语言先描述它们的样子,It’s yellow, it’s like a moon, It’s sweet.Guess,what’s this?也可以用手势来表示形状和物品大小,帮助学生去理解。
五、多媒体演示导入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常用多媒体的演示来激励学生的意志,唤醒学生的意识,鼓舞学生的情绪,以达到完美的导入效果。例如,在上高一上册Unit 8 Sports(体育运动)这一课时,就可用多媒体先展示一段关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短片,要求教师把短片内容编排得经典,音响也要求极具感染力,再以 “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的宣言而结束短片。这样的导入已让学生们对奥运体育精神感慨万千,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了,那么,接下来的关于奥运体育精神的授课就十分自然了。多媒体演示导入法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屡试见效的,因而这种方法也是教师中较受欢迎的一种导入法。
六、改造导入法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可以将教室的环境改造一下,比如:在窗户上贴上要学的单词,或者将教室里的一样实物进行小小的改造。让学生们来观察,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这些小小的动作都会大大地激发同学们的热情。
七、律动导入法
律动导入法借助身体动作和其它直观手段积极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原则, 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 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肢体运动智能。如在教学Let’s do 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大胆地一边说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心之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律动导入法要求每个肢体语言, 包括动作、表情、声音的设计, 都要求科学并能恰到好处, 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学习head, should, knees等一些身体部位时,可以用活泼的律动带入单词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愉快了学生的学习心情。
八、悬念导入法
悬念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悬念,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关注疑问到破解疑问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方位词“in、on、under”时, 笔者采用悬念导入法,课前将几位学生的学习用品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上课互相问候后,就问其中一位学生“Where is your book?”学生自己此时也感到奇怪,全班同学都将目光集中到了这位同学身上。笔者接着又比划着问“In your desk?”这位同学找了找, 摇摇头, 于是笔者对全班同学说“Let’s help him together.”全班同学都在好奇和疑问中兴奋地四处寻找起来,其中一位学生迅速在自己书桌里发现了书本并把它举了起来,笔者立刻引导他说“Oh!It’s in my desk.”新授单词“in”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这种悬念式的导入,其效果不言而喻。
课堂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而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创新。所谓教无定术,如何从实际教学中不断累积经验,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老师的永久职责。
2.英语课堂中活动设计 篇二
一、活动类型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式语言活动非常丰富, 其目的、性质、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根据活动的教学目的, 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调查性活动。
调查性活动就是根据语言的交际功能, 让学生为求得某个结果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问答交流。如江苏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6学生在学习巩固练习句型“What colour do you like?1 like…”时, 让学生设计调查表。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互相采访并做调查汇报。调查性的任务能交换信息, 突破了平时的同桌合作, 具有学习自主性的特征, 能给学生带来交流上的成就感。
2. 事件处理式活动。
此类活动是以某事件的完成为目的, 与课堂教学材料密切相关, 通过学生的学习和使用语言才能实现的真实活动。它与学生当前的认知状态或学习状态有一定的差距, 且主要是信息差距。由于课堂上的语言材料大多以其中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其重点, 事件处理式活动应主要从交际层面或运用层面出发, 所以分析语料的语用特点是设计课堂任务的核心之核心。下表呈现了事件处理式活动状况。
在上表中, 教师对语料进行语用分析后, 避免了学生的一味机械重复, 而是设计了语言活动。该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对学生的动机、记忆产生了比机械重复更为强烈的刺激, 有助于语言内化。同时, 寻找失主活动打破了学生一贯的座位格局, 为喜爱追求新鲜的小学生带来愉悦感, 使其跃跃欲试, 大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 游戏式活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开展游戏活动, 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活动, 调节课堂气氛, 在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中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英语课堂注入活力, 使课堂变得灵动起来。实施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构成有利于英语学习的各种非智力因素。体验式课堂中的游戏活动以体验语言意义、强化语言形式为主要目的。
4. 创造性活动。
创造性活动是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活动。合理地设计创造性活动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能使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 为学生的参与和思维扩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如在江苏省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8《At Christmas》的教学中, 教师鼓励孩子们利用本课及曾学过的语言素材, 分组自编一个以庆祝圣诞节为主题的小剧。学生兴趣盎然, 作品也精彩纷呈。有的组编演了圣诞节上的家庭聚餐;有的创作了圣诞老人赠送礼物;甚至有的组根据西方文化创作了圣诞节时火鸡为了躲避人们的捕捉而匆匆逃走的短剧。创造性活动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并实现语言材料本身的升华。
二、活动程序
活动中包含一定程序, 各个程序都有其目标及相应内容。这里将其划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在活动前阶段, 教师介绍主题, 学习者为活动做必要准备, 这些准备可以帮助他们回忆在进行主要活动时所需要的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材料, 也可以学习一些对参与活动来说很重要的新语言素材。由于有活动的刺激, 此阶段学生的准备动机会明显提高。活动中阶段, 学生采取合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活动, 以及准备向全班汇报成果。活动后阶段的重点往往回归语言形式, 强调活动中的一些重要或特殊的语言形式并为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反馈。下表结合课例描述活动程序。
活动前阶段是活动呈现和准备阶段。斯基恩 (Skehan, 1996) 提出, 活动前阶段需要减少学习者在认知方面的压力, 使学习者有更多精力注意语言方面的因素。该阶段可以让学习者熟悉必要的话题知识, 激发学习者对于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与相关信息。
活动参与阶段是语言技巧的主要习得过程。在这一阶段, 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掌握语言的流利度, 还要注意学生把握语言的准确度, 并鼓励学生重构语言。同时, 教师要将活动的难度作为重要设计标准。当活动难度超越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时, 就会使教育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消失。但反之, 若活动难度达不到学生的当前程度, 便会导致学生厌倦活动, 对体验失去兴趣, 游离至课堂之外。
活动后阶段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再参与活动的机会, 促进学生反省活动参与的过程并进一步关注语言的形式。
三、活动组织形式
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为主。在体验式课堂中参与活动时, 学生应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中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 从而积极把握得到的机会或自己主动创造机会投入到活动中去。合作的前提和保障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与此同时, 学生还应注意适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耐心倾听合作伙伴的想法, 使合作在和谐的氛围下展开。活动组织形式以四人小组为主, 分组原则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由于体验式课堂中的活动需要学生自主参与, 因此格外鼓励学生的语言输出。小组活动形式使学生的语言输出量大幅增加。
3.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 篇三
关键词: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9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每个小组一般由六个(优等生一人,中等生两人,后进生三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
一、运用小组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近年来为了改革外语课堂教学,提倡任务型教学法,而这种方法很适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信心,而且也使学生有机会相互切磋求解,相互合作,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成绩能够大大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人,是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强化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在每节课的一定阶段进行,也可以在一个单元的某个阶段进行,例如阅读课:在Whilereading或Postreading环节设置任务,让生小组合作。每组让那名成绩好的(一般是性格外向,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主导者,又是参与者。小组长是小组的负责人,按要求组织本组的讨论和学习活动,检查学习情况,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学习内容的情况,帮助后进生学习。后进生由于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小组的帮助,会逐步尝到学习的乐趣,其学习劲头更足。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活动方式,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人人都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运用小组活动,培养思维能力
“小组活动”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新教材,从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加强和丰富了各种类型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会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可以练习一些演变题。通过演变这些练习题,可以对所学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语法课对于学生来说很枯燥,尤其是时态和语态,很多学生在单个教学时还能凑合听懂,可一旦把几种时态和语态混在一起复习时,他们就显得手足无措了。于是我在初三复习时先呈现书中的机械性知识,然后利用现在非常流行的学生也非常熟知喜爱的江南style设计题目,题目包含了各种时态和语态,接着小组活动完成习题,整个过程在开心、放松的氛围中进行,无需老师繁琐的讲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运用小组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小组活动”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教材,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如学习时,学生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先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了解此节课的结构及段落,明确重、难点;仔细阅读,准确完整地理解内容;最后重点阅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如在学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4Wild Animals时,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面临绝种,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让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自学和阅读的能力。Reading学完后,要求每小组根据自己之前查的各种资料就某一种动物写一份调查报告,每个成员写一篇有关动物的文章,除了写出他们的外貌、生活习性外,还要写出他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呼吁大家要保护动物。
四、运用小组活动,培养心理品质
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家父母事事谦让,以他们为中心,基本上能满足他们要求的都尽力达到,导致这些学生不知与人分享任何东西,很自私只考虑自己。而“小组活动”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我今年带的是初一,刚开始运用小组活动时,经常看到学生在合作时,要么自己做自己的,要么闲待着看热闹,要么争得吵起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月。我在评价成绩时故意不提个人,只提小组,他们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要想取得荣誉要靠集体的力量。小组活动带来的收获不仅仅是成绩的上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让我更加有信心敢于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英语课堂中活动设计 篇四
【摘 要】 大班教学是军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本文简要分析了军校大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及优缺点,探索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军校大班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主张结合课堂实际和学生特点进行任务模式设计,以期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推进军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大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任务设计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为学习者提供了互动机会,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
由于军校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培养任务和特殊的管理方式,使军校英语教学与地方大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中,超大班型课堂教学已成为军校英语教学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结合军校学员的特点特别是超大班型英语课堂的教学实施环境,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任务,就成为军校英语教学产生实效与否的关键。
一、大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面对当前近百人班容量的大班教学现状,军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很大压力。比如,学生的基础和动力不同,难以齐步走;每个学生所占空间太小,无法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分组练习数量多,教师不易一一照顾;学生需求差异很大,难以确定课堂教学要求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一部分教师往往只选用讲解法,从而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并使教学内容向知识倾斜,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培养,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体现不明显。同时,由于个别照顾不够,师生情感沟通不足,直接影响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大班英语课堂教学也有其特有的优点。如P.Ur(1996)所做的研究认为:大班众多学生的不同经历、多样意见、广泛兴趣和开阔思路,都可以为课堂的任务实施和交互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多不同的学生进行实际接触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多人的价值观和各种类型的人格特征;大班的教师不能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营造合作的氛围,促进学生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培养合作互助精神;大班教学使教学工作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为教师提供了创新和改革的机会,等等。
二、结合军校学员特点的教学任务设计
军校学员在基础和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掌握得少,遗忘严重;语法知识支离破碎,似懂非懂。还有些学员感到学习英语无用,使用机会很少,且与将来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因而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再加上大班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秩序易松散,因此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差,教学管理难度加大。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设计的教学任务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设法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自信心。一般而言,教学任务由以下三个阶段构成:
1、课前任务
课前教师要明确目标、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准备。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员,课前任务的认真完成为他们在课堂上较好地承担任务作好了准备。
2、课堂教学任务
根据教材内容及班级特点设计的课堂教学任务,一般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1)“教学导入”: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学首先需要导入一定的背景,预设有意义的情景。在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导入中,必须十分强调导入与任务的相关性(relativeness)。(2)“任务呈现”: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哪些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task-driven),主动学习语言,自始至终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3)“任务实践”:在“学习新知”的前提下,积极实践语言知识,在应用中训练技能。学习的内容可以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但实践的内容则强调在运用中实现知识的迁移。(4)“完成任务”:这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即任务完成环节。通常是学生掌握新知之后,若干项相关“小任务”的有机综合,从而形成“活学活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升华过程。这一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关键环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促进学生的进步。
3、教学结束任务
这个环节,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并讨论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此次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对学生没有记住的知识点给与提示,最后与学生一起重温本次课所学内容,重申重点和难点,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布置作业和安排预习下次课内容。
三、结论
军校的大班课堂教学,为军校英语教员带来了不少压力和挑战,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军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正视现实,勤于思考,认真钻研,不断探索。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有了更多的参与交际活动、表达学习和情感需求的机会。在整个任务活动中,他们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问题意识,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任务型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把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会了与人合作、共事,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语言学习活动本身。但教师作为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一定要在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需求,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实可行的教学任务,才能成功地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开发其创造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从而推进军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 Ur,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夏纪梅,孔宪辉.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及其模式比较 [J].外语界,1998(3):39.
[4] 李 然.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9(3).
5.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设计 篇五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设计
辽宁辽阳●吴艳君
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英语教学工作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不同性格的小学生们,采取不同的课件细节设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小学生们的这种状态却是不会持续太久的,这就要求小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细节上不断求变、求异,以使小学生们一直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细节设计既不能偏离小学英语教学的主题目标,又要花样翻新,以适应小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否则,就是失败的细节设计。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细节设计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实践,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对教材、环境、小学生们深刻了解与把握,对各种资源有效组合与利用
以《新起点英语》五年级下册的Unit11 Keeping Fit 为例。这个单元,主要讲How to keep fit?教学中,英语教师不妨设计出以自身牙疼为例的环节,Teacher:Ihave a toothache.What should I do?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力并要求他们给出良好的建议。Student1:You shouldn’t eat too muchcandy.Student2:You shouldn’t drink plentyof pop.Student3: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every day.Student4:Now you should takesome medicine.Student5:You should go tosee the dentist.这样的“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细节设计,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把本节课需要呈现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地传授给了小学生们,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
教师在讲Park 这一单元时,除了自己运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公园内的景物之外,同时还要求小学生们自己动笔作画,让小学生们一边展示图片,一边用英语介绍,这会使得所教授的知识既生动直观而又活泼简单易学,还可以通过此过程使小学生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二、把有思想的.技术与有技术的思想相统一,展现一种思想理念
比如,在涉及节日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讲到西方国家的节日,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们准备相应的节日物品,在课堂上为小学生们用英文讲解节日的由来、外国人对节日物品的玩法,以此来教授知识和传播文化。例如过圣诞节,教师准备好圣诞卡、圣诞树、圣诞蜡烛、圣诞老人服装等,在课堂上把这些东西应用到教学语境中,让小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提高课上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课件的细节设计上忘记了在课堂上设计这一环节,授课过程中就会干巴巴的,就不会提高小学生们参与小学英语课堂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师常常会利用做游戏这种方式来激发小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巩固他们所学的英语知识。游戏设计,既要围绕主题,又要考虑到小学生们的充分参与,参与游戏的小学生们越多,就越能起到巩固所学重点内容的作用;否则,就好像走过场一样,小学生们完全没有深刻的印象。在细节设计中教师还要注意,如果参与的学生多,就必须考虑到课堂秩序,应既要气氛活跃又不能乱成一团,以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在这个环节上要收放自如,就要注重细节设计。例如大家熟悉的猜谜游戏,设计游戏的步骤为:第一步,师生互动,游戏时英语教师要找学的较好的小学生示范游戏规则;第二步,生生互动,寻找平时积极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们开始游戏;第三步,集体游戏,带动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小学生们参与进游戏;第四步,掌控游戏场面,解决活泼过头的混乱场面问题。
三、注重细节是整体的细节,整体是细节的整体,在整体中彰显细节设计的价值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遥相呼应,都统一在实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这个宗旨目标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细节设计上要突显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这个整体宗旨。那么,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细节设计与整体目标的有机结合呢?我的有效做法是:
1. 紧紧围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纲领规划,深化细节设计的各个环节
在紧紧围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纲领规划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深化细节设计的各个环节,细化到每节课的每一分钟,细化到每一名小学生们的具体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好细节设计,组织好各个课堂教学,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纲领规划的布局和要求,进行设计细节的深化。比如,在开展综合练习的纠正易混淆词组搭配,可以这样深化细节设计的每个环节:如in the tree 和onthe tree,都是在树上的意思,但用起来却有区别。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运用,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先画出一棵苹果树,然后说:The apple is onthe tree. 再画上一只鸟说:The birdis in the tree. 再画出一棵结满小鸟的树说:The bird is on the tree.再画出一个长着翅膀的苹果树说:Theapple is in the tree.这样做,一来紧紧围绕住了纠正易混淆的固定搭配的词组,二来结合了针对小学生们喜欢听故事、讲笑话,容易接受新奇事物的具体特点,既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易于接受,又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2. 强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细节设计,夯实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在进行每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细则设计时,我都要把握小学生们的记忆特点、把握小学生们接受新知识的规律,强化细节设计实施细则,突出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在进行会话练习的细节设计实施中,我会进行这样的设计:如讲Shopping 时,课前,我让学生们带自己喜欢的一件衣服,我再准备一个衣架。会话练习开始前,我出示衣架,让学生们把衣服挂到衣架上。我先示范当售货员:
T:Can I help you?
S:How much is the T-shirt?
T:It’s 75 yuan.
S:That’s too expensive.
T:Whataboutthisone?It’scheap.
It’s only 50 yuan.
S:Good! I’ll try it on.
T:Here you are.
S:It fit me.That’s a good deal.I’ll take it.
会话展开之后,学生们自行组合,分角色练习,并从卖衣服转到卖其他商品,在买卖中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购物。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要行之有效地做好以上三点,深入浅出地设计好教学细节,使小学英语课充满乐趣和生机,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上感知语言、习得语言,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共同不懈地努力。
6.英语课堂中活动设计 篇六
平川区宝积教育管理中心周家地小学 寇宗琴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以来,我发现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大多呈现这样一个规律:刚上接触英语时,由于很多同学没有学过英语,加上英语在小学阶段成为了他们的主科,同学们大多兴趣盎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较多。随着所学的英语知识增多和加深,以及同学们所学课程的增加,到五、六年级时,他们的兴趣就在减退,付出的精力自然也打折扣。所以,两极分化、掉队现象在五年级开始出现并蔓延。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有一些改变了——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尽量落实。我意识到:实施有效教学,不仅仅是需要一堂高效的课,还必须配制有针对性、科学性的练习。下面就是我在设臵课堂练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有利于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学习对象、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但目前学生的课堂达标练习作业方式依然是是“背、抄、练”的机械重复,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趣味性。只是强制的活动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对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途径。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观,从单一的着眼于巩固知识的机械训练向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性作业转变。
一、达标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当堂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 新目标教材中实施“目标导学”要求教师要把单元目标分解和落实到课时,搞好课时目标的设计与达标就是优化课堂的关键,其中课时目标的达成就要落实到练习上。所以,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获是教师设计作业的首要问题。所以练习的设计就要贴近当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例如:我在进行四、五年级时,我是这样设臵的,第一题,短语翻译。如,打篮球、看书、做家庭作业、写信等等。第二题,写出下列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如read write shop listen等等。第三题,根据句意及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如,Look Li Lei ______(play)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语言点,又明白了现在进行时的结构,也解决了他们容易在现在进行时中掉be动词以及现在分词拼写错误的问题。而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我是这样设臵的:5分钟的现场采访,5分钟的快速作文。要求学生迅速用当堂课的语言知识了解学生外貌和爱好的变化完成作文训练。作业因为贴近课堂知识又有竞争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这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重在紧扣当堂知识要点、重点、难点的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
传统的作业布臵多为统一形式的背诵、抄写和练习,注重作业程式化和规范化,重量而不重质,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缺乏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承认个体差异,看到学生在兴趣、爱好、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在容量上既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设计出难、中、易层次的作业,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一份重点突出、层次井然的作业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形式,增加了作业的弹性,既允许学生用听、说、读、写等形式来巩固实践所学的东西,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前面基础性强的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拔高的作业。常常给学生开玩笑“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挑战高营养作业哦!”这种作业布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的差异,体现了学生的主观需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每完成一个层次的作业都给加上相应的分数,鼓励挑战较难的题型,多完成一项加分。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都你追我赶地完成多项作业。事实证明,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就会自主地完成自己的作业,积极性也明显提高,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练习的设计要兼顾学生的自主完成和合作完成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要思考,能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经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学生作业就是一种自主学习,它强调学习者的探索,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而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学生学习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通过一定的任务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从而提高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需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合作。
四、练习的讲解、批改一定要及时、指导一定要到位
因为练习的作业不能够占用太多的时间,作为语言学科,我们又必须在课堂上加强语言的各种训练,反馈的准确性及时性是至关重要的。作业一定是由教师及时批改,批改后的作业也一定是有一个恰当的评价最好有部分学生能得到适时的点拨。“单锅小炒、味道独好”,学生要为自己得到老师的单独辅导而开心,不能视为一件痛苦的事情。对于学生作业评价要“因材而评”,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和英语水平等,给予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价策略:对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应以鼓励为主,要求宽些;对易骄傲自满和学习态度不端正者,应严格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要尽量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7.英语课堂中活动设计 篇七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课堂展示活动
1 引语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 开放的探究教学模式越来越盛行, 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由教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通过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展示、班级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既注重挖掘学习者的个人探究能力, 又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者之间的合作, 而课堂展示活动无疑是此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大学英语课堂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及学习者之间互动、合作的能力, 这一点军校英语课堂也不例外。如何在军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的大学英语必修课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践贴近教材、贴近军旅生活的课堂展示活动, 增进师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主要以军校本科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上半学期的课堂展示活动及其前伸 (教师创设情境设问,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与后延 (教师评价) 为例, 探讨此项实践活动进行的步骤及取得的效果。
2 探究式课堂展示活动的实践
笔者所授课程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第三册, 此书虽然内容比较丰富, 涉及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 但是延展性不足, 仅仅依靠学习课本内容显然不足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笔者根据每单元课文的内容, 设置不同的课堂展示活动课题, 通过分组形式给学生布置下去, 让他们课后合作搜寻资料, 整理成文, 并在课堂进行展示和讨论活动。这种方式, 首先弥补了课本内容的不足;其次, 课后的搜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整理成文又是对其写作能力的考查, 课堂的展示、讨论对他们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很有裨益。更重要的是, 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下面笔者将重点论述探究式课堂展示活动进行的步骤。
2.1 创设情境阶段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基于特定情境, 提出问题,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意识。因此, 教师在设置课堂展示活动的主题之前, 要首先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探索的主动性。《新视野大学英语3》的文化主题丰富多样, 但是如何与现实生活、军旅生涯结合起来设问, 则要依赖教师从中挖掘。下面笔者将通过三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典例来自本册书第三单元Where Principles Come First (品德至上) , 尽管该文主题为海德中学的教育原则, 与国内的大学教育有很大差异, 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因此, 除了引导学生阅读, 了解文中的教育理念外, 笔者还引导学生思考中西方大学教育之不同。考虑到教育对象为军校大学生, 因此笔者重点启发学生关注西方的军事教育, 安排他们分组进行课堂展示活动的准备, 展示主题为“世界四大名牌军校成功的秘诀, 及与我国的军事教育的比较”。这个主题紧贴军校教育, 引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欲, 为他们积极搜集相关资料, 整理展示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第二个典例出自本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美国文化的五大著名象征) , 此文与西方文化紧密结合, 较易挖掘课堂展示的主题。然而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西方文化, 更重要的是以英语为语言工具来传播中国文化, 正如英语大师陆谷孙先生提倡的要“学好外国语, 做好中国人”, 这一点对军校大学生尤为重要。因此除了让学生在课上思考并讨论中国文化的象征以外, 笔者还要求他们按照课文的小标题进行分组, 准备“中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这就为学生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更为具体的新知做好了铺垫。
最后一个典例来自本册第六单元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 (如何做好防震准备) ,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之前如何预测、预防, 但没有提到地震中如何逃生, 地震后如何应对等措施。因此, 笔者首先通过比较日本9级大地震和中国汶川地震的伤亡人数, 启发学生思考这两次地震伤亡数量差距巨大的原因, 然后布置给他们以分组准备震中自救法, 及震后人民军队的救援等为主题的课堂展示。学生在这种情境铺垫下, 大都对于找出震中逃生的办法产生了责任感和紧迫感, 有些战士学员还欲分享抗震救灾的亲身经历, 这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和分享欲, 也有利于加深对课文本身的理解。
2.2 搜集、整理阶段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 布置研究课题和任务后, 就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首先, 教师需确定组织形式,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先按学生水平差异分组, 每组包含好中差生和一名组长, 组员四到五名。由组长根据课题分配收集资料的任务, 待组员收集资料完毕后, 进行小组讨论、汇总, 再由组内推选一名组员完成课题的文字稿, 另一名组员完成PPT的课堂展示。这样学生既有个体独立探究的空间, 又有小组交流、切磋的机会, 使他们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体验, 对所探究知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集资料, 也可提供与指定课题相关的一些书目及网址, 使学生通过查询、筛选各种资料获得所需信息, 进而归纳、整理, 拓展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课堂展示阶段
在各小组完成资料搜集、整理之后, 接下来就要给学生提供课堂展示的机会, 以验收搜集、整理的成果。首先, 教师需确定课堂展示的形式。每次课前分别让两个小组的代表用PPT进行演示, 演示的程序为: (1) leadin; (2) Analysis; (3) Conclusion; (4) Questions&Answers。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又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交流、组与组交流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提供了良机。例如, 在笔者所教授的一个班级中, 一名学生在展示完地震中如何逃生的视频和PPT之后,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 请一名来自四川绵阳, 经历过地震的同学讲述亲身经历, 从而丰富了课堂展示的内容, 使大家对地震逃生技能印象深刻。更有一名参加过抗震救灾的学员跟大家分享了很多震后救援的细节, 加深了学生对于人民军队甘于奉献、救人于危难的认识, 成为生动的英语德育课。另外, 教师需确定每组课堂展示的时间。一般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这对学生的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利于培养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展示精华部分的才能。
2.4 评价阶段
课堂展示及问答互动环节之后便进入教师评价阶段了。探究式课堂展示活动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应把定性描述与定量计分相结合, 多给予学生正面、肯定的评价, 同时委婉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 并指出其在哪一方面还有上升提高的空间, 还要对整个组的通力合作予以评价, 通过打分计入平时成绩。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评价中总结经验, 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又能以计分的形式督促他们将活动进行得更好。
3 结语
总之, 课堂展示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 课堂展示活动及其前伸、后延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式英语学习的良机, 使他们在教师的设问中燃起了求知欲, 在搜集、整理资料中锻炼了去粗取精、归纳整理的能力, 在课堂展示中提高了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的能力, 在教师的评价中, 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吸取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因此, 此项活动深受学生好评,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是探究式教学法在军校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蔡达峰.让探究成为教学的动力——推进本科研讨型课程的设想[J].复旦教育论坛, 2006 (6) :12-15.
[2]李曦.浅谈英语自主学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158.
[3]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78.
[4]徐斌.大学英语探究教学中的策略和原则[J].长沙大学学报, 2008 (7) :144.
8.英语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计探讨 篇八
关键词:提问;重要性;设计问题;教学原则;教学体会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思维活动,而思维总是以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也提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在英语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如能利用好提问这个常规手段,就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英语语言的学习之中。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作用
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弥补知识缺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知识水平,调控教学进度,调节课堂气氛。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巧设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在提问、解答、订正的过程中,完成“温故而知新”的教学任务。老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课前提问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全新的教学气氛,既带有复习性质,又兼有导入新课的作用。讲课过程中提问在多数情况下都具有突发性,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它可使走神的学生意识到没有逃脱老师的眼睛,是老师给了面子,正在期待他的回答。课后提问都具有巩固所授章节内容,起画龙点睛、查漏补缺、强化要点的作用。
二、课堂提问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注意逻辑性和启发性
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过程。问题提出前,老师一般要先讲解相关内容,再针对所讲内容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提示性的关键词或短语,列举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试着模仿,也可以用图片、图表、数据等进行提示说明,这样使学生有思维的动力和空间。也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热点话题,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一个最佳状态,积极思考,展开讨论。
老师提问后要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余地,提问以后要等3-5秒或更长时间,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提高学生回答的质量[1]。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不上或答错时,老师要适当点拨,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的方向上。
2.广泛性与针对性并存
课堂学习是学生的集体活动,面向全体是指老师提出问题后目光要扫视全体学生,使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益,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时间和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而言,老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能力、施展才干的机会[2] 。课堂上老师最好是先提问,后叫人,如果老师预先点名叫某位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就有可能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去思考。而且点名后提问会使学生感到是突然袭击,加大思维的紧张程度,很难反映出真实水平。
当然,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老师应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接受能力的快慢,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对课文内容进行浅表性理解时,教师可提一些 “yes or no” 问题,深层次的理解可提出wh-questions。课堂上老师要特别注意两类学生:一类是有极好天赋,善于表达的学生,对这类学生,老师应提难度稍高点的问题,以提升其能力。一类是不善于表达,性格内向的学生,对这类学生,老师要给予精心照顾。
3.适当肯定,注意激励性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学生每次回答问题时,老师要给予恰与其分的肯定和赞扬。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更应该鼓励;对回答困难者要及时启发引导,给予提示和帮助;对于回答片面者,要给予补充。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讲的手段,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评价用语不能一般化、公式化,要把对学生活动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学生,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表现,选用不同等级的评价用语。如“Good”, “Very Good”, “Excellent”, “Perfect”, “wonderful”, “Well done”, “You did a good job”, “Need improvement”, “Not too bad”, “You are halfway there”等等。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师的一些亲切鼓励的话语有时候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三、怎样合理地设计问题
1.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应从不同角度,由易到难,创造一种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的情景,使学生有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2.结合实际,讲究趣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脱离实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使学生感到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趣而愉快。
3.突出主体,发展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坚持让学生唱主角,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让学生去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问题明确,难易适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主旨明确,不可模棱两可,问题提出后,如果大多数学生面有难色,教师就应该意识到问题可能太复杂了,这时就该把这个问题适度分解或做一些提示,不要认为把学生难倒的问题就是好问题[3] 。
四、课堂提问的运用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能把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要点,降低难度,尽可能地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老师提问时的艺术性和合理性尤其重要,它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使一堂枯燥的课变得充满生气。例如, 我在讲 What is in a name(名字意味着什么)? 这一课时,我首先给出了很多名人的名字,让学生谈论这样名字好不好?为什么?(Are their names good or bad? Why?). 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论他们自己的名字,以及他们名字的由来?( What are the origins of your names?)。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通过这种问题导入,学生们的兴趣都上来了。我接着提问:In your opinion, what does a name mean? 学生讨论完后,我点了几个同学说说他们的观点,并把他们的观点写在了黑板上。接着提问:What’s the author’s opinion? 让学生将他们自己的观点和课文上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异同,理解课文。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我始终用问题来贯穿全文,使学生能很清楚地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围绕着文章的思路,直到文章讲完。最后,为了缓解上课时的紧张,扩冲学生知识面,我又提了两个附加问题:How to choose nicknames(怎样取小名)? How do American parents choose names for their children(美国父母怎样给孩子取名字)? 通过这种启发式的问题教学法,更好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达到了本课所预计的教学目标。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教无定法,问无定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若要实现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创造性,最终实现理解所学内容,获得知识技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就要研究多种提问技巧,把握学生的心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更具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 姜蕾,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J]. 沈阳大学学报2003(6):122
[2] 陈雪琼,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新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1) :140
[3] 虞翔,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63
【英语课堂中活动设计】推荐阅读:
“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09-23
在实践中感受英语课堂热身活动的重要性07-21
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09-13
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10-11
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高效课堂模式研讨材料07-12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8-13
合作学习在大专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8-29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