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充要条件

2024-09-23

教学设计充要条件(8篇)

1.教学设计充要条件 篇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材分析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简易逻辑的重要内容.学习数学需要全面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而且它们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工具.这节内容在“四种命题”的基础上,通过若干实例,总结出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给出了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方法和步骤.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 2.理解充要条件,掌握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充要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四种命题”、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的基础上,主要根据“pq”给出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虽然从实例引入,但是学生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理解,特别是对必要条件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首先要分清谁是条件,谁是结论,其次要进行两次推理或判断.

(1)若“条件(2)若“条件结论”,则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或称结论是条件的必要条件. 结论”,则条件是结论的不充分条件,或称结论是条件的不必要条件.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

1.写出命题“若x>0,则x2>0”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

原命题:若x>0,则x2>0.真命题. 逆命题:若x2>0,则x>0.假命题. 否命题:若x≤0,则x2≤0.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x2≤0,则x≤0.真命题.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其中有的命题为真,有的命题为假. “若p则q”为真,即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记作p

q或q

p.

q. “若p则q”为假,即如果p成立,那么q不一定成立,即由p推不出q,记作p[进一步的问题]

“若x>0,则x2>0”,为真,可记作“p(1)x>0是x2>0的什么条件?(2)x2>0是x>0的什么条件?

二、建立模型

1.学生分析讨论,教师点拔(1)x>0x2>0,x>0是x2>0的什么条件?

q”.

在这个问题中,“x>0”是“条件”,“x2>0”是“结论”;已知x>0x2>0表示若“条件”成立,则“结论”一定成立,说明“条件”蕴涵“结论”,说明“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

(2)x2>0x>0,x2>0是x>0的什么条件?

在这个问题中,“x2>0”是“条件”,“x>0”是“结论”;已知x>0x2>0表示若“结论”成立,则“条件”一定成立,说明“结论”蕴涵“条件”,即若“条件”成立,则“结论”不一定成立,说明“结论”是“条件”的必要条件.

2.师生共同参与,给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 如果已知p3.充要条件

问题:记p: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q: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问:p是q的什么条件? 解:(1)p(2)qq,即p是q的充分条件. q,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即p是q的必要条件.

综合(1)(2),我们就说p是q的充要条件. 如果pq,且qp,记作pq,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4.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如何判断充要条件?

(1)分清谁是条件p,谁是结论q.(2)进行两次推理或判断,即判断p(3)根据(2)写出结论.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1)p:x>0;q:x2>0.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p:x=y;q:x2=y2.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p:两三角形面积相等;q:两三角形全等.(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p:两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p是q的充要条件,q是p的充要条件)(5)p:x=y;q:x2+y2=1.

(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q是p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x-2)(x-3)=0;q:x=3.(2)p:四边形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矩形.(3)p:a≠0;q:a·b≠0.

q是否成立,q

p是否成立.(4)p:a+5是无理数;q:a是无理数.(5)p:x≤5;q:x≤3. [练习]

1.下列各组命题中的p是q的什么条件?(1)p:x2+y2=0,q:x·y=0.

(2)p:m>0;q:x2+x-m=0有实数根.(3)p:a>b;q:a2>b2.

(4)p:x2=3x+4;q:x=(5)p:x>-1;q:x>1.

(6)p:a,b都是偶数;q:a+b是偶数.

2.(1)如果原命题若p则q为真而逆命题为假,那么p是q的条件.(2)如果原命题若p则q为假而逆命题为真,那么p是q的条件.(3)如果原命题若p则q与其逆命题都为真,那么p是q的条件.(4)如果原命题若p则q与其逆命题都为假,那么p是q的条件.

四、拓展延伸

1.已知p,q都是r的必要条件,S是r的充分条件,q是S的充分条件,那么,(1)S是q的什么条件?(2)r是q的什么条件?(3)p是q的什么条件?

2.“关于x的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3.“3x2-10x+k=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点 评 这篇案例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旧引新,过渡自然.首先,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四种命题”和判断命题的真假,并以此巧妙地引出了推断符号pq,pq.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p是q的什么条件.最后,明确充要条件,并给出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和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重点突出,抓住了关键.例题与练习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拓展延伸富有新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整个设计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教学设计充要条件 篇二

一、课堂引入

例1 一个班级中有男生30人, 女生20人, 其中15人是团员, 在这个班级中任选一名学生.

(1) 这名学生是团员的概率是多少?

(2) 若已知这名学生是男生, 这名学生是团员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问题 (1) 是一个典型的古典概型问题, 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 进一步, 在 (2) 中, 样本空间改变了, 样本空间不再是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因为知道选的这名学生是男生, 那么样本空间应该是男生组成的集合, 基本事件的个数变成了30个, 但这仍然是一个古典概型问题, 只不过样本空间缩小了而已.

解 设Ω表示“全体学生”, A表示“学生是团员”, B表示“已知学生是男生, 这名学生是团员”, 则

undefined

上述 (2) 中遇到的情况, 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 这就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条件概率问题.

二、条件概率的概念

在解决许多概率问题时, 往往需要在有某些附加信息 (条件) 下求事件的概率.如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 求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记作P (B|A) .

定义 设A, B是两个事件, 且P (A) >0, 则称

undefined

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 事件B的条件概率.相应地, 把P (B) 称为无条件概率.一般地, P (B|A) ≠P (B) .

注 用维恩图表达 (1) 式.若事件A已发生, 则为使B也发生, 试验结果必须是既在A中又在B中的样本点, 即此点必属于AB.因已知A已发生, 故A成为计算条件概率P (B|A) 的新的样本空间.

例2 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 因而他随意地拨号.

(1) 他接通电话的概率?

(2) 求他已知最后一个数字是奇数时接通电话的概率.

分析 (1) 中基本事件总数是10, 而 (2) 中基本事件总数应该是5, 样本空间缩小了, 但仍然可以使用古典概型思想, 也就是在缩小的样本空间中计算古典概率, 所以应该是undefined

解 设Ω表示“接通电话”, A表示“随意地拨号, 接通电话”, B表示“已知最后一个数字是奇数时接通电话”, 则

undefined

例3 盒子中有10个球, 6白4红, 无放回地每次抽取一球, 记A表示“第一次取到白球”, B表示“第二次取到白球”, 求P (B|A) .

解 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得

undefined

三、课堂小结

通过上述例题, 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条件概率有以下两种方法:

(1) 在缩减的样本空间A中求事件B的概率, 就得到P (B|A) .

(2) 在样本空间Ω中, 先求事件P (AB) 和P (A) , 再按定义计算P (B|A) .

通过上面的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 条件概率只是一种特殊的概率, 是在缩小的样本空间中计算的概率, 只要我们找准样本空间, 找准具体事件, 计算条件概率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盛骤, 谢式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浅谈“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篇三

【关 键 词】 条件概率;几何概型;古典概型

一、设置情境,引入概念

学生在必修三已经学习过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概念,能够准确理解随机试验、随机事件的含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分类或分步原理求解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这为本节学习条件概率做好了知识准备. 但条件概率对于学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根据随倩倩老师的研究《评估学生条件概率学习的困难》发现,学生在对条件概率的理解上存在许多错误的认知,如“因果偏见”、“时间顺序偏见”、混淆P(AB)和P(AB)、混淆限制条件等[1]. 因此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条件概率”教学中易出现的三个问题入手,再次深入探讨了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本节教学易出现如下问题:

1. 推导条件概率公式化定义的过程并不完备,此处王志军老师也有提出,单纯从古典概型角度的阐述会略去对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的研究[2];

2. 仅指出0≤P(AB)≤1,教师可对P(AB)=0和1的特殊情况做适当处理,加深学生的理解;

3. 缺少对条件概率本质的阐述和直观的图形认识,抓不住概念的本质.

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数学规律的活动中去,经历条件概率公式产生的过程. 例如:

例1:箱子里有红、黄、白三个小球,现由甲、乙2名同学依次无放回地摸球,问乙同学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解:B=“乙同学摸到红球”,则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记为Ω{白红,白黄,红白,红黄,黄白,黄红}.

由古典概型,得P(B)

问题1:如果已知甲没有摸到红球,那么乙摸到红球的概率又是多少呢?

我们分析问题1,已知甲在没有摸到红球的条件下去求乙摸到红球的概率,这就是一个条件概率问题. 现在给出条件概率定义.

定义:一般地,若有两个事件A、B,已知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记做:P(AB).

问题1 (方法一)

解:设事件A=“甲没有摸到红球”,事件B=“乙摸到红球”,则A={红白,红黄,黄白,黄红}为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

一方面,由古典概型,P(BA)

另一方面,由古典概型P(AB),代入上式,得到一个与计数无关的更为一般的公式:

这个公式就是条件概率公式,其中P(AB)表示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 因此问题1还可以直接用条件概率公式求解.

问题1 (方法二)

说明:在问题1的方法二中,我们用条件概率公式 P(BA)=进行解答,清晰明了,言简意赅,不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激发学生对条件概率公式灵活应用.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例题:

例2:如图1,边长为3的大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个部分,向大正方形内随机投掷一个点(投中且不考虑边界),记为Ω,设投中左上角的小正方形为事件A,投中阴影部分为事件B,求P(B)和P(BA).

另一方面,在几何概型中,若以m(A),m(AB)分别记事件A,AB所对应点集的测度(包括长度、面积和体积),且m(A)>0,则有P(AB)=,P(A)=.

同样得到P(BA)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这个算式作为条件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P(A)>0,称P(BA)=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说明:问题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产生“心理缺口”,激发对本节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例“摸球”来源于教材,做出改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X1X2Y、X2YX1、YX1X2”等符号的干扰,给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 从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引出条件概率的概念,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公式的合理性.

二、抓住本质,深入理解

问题2:为什么P(B)≠P(BA)呢?

从韦恩图的角度,这个公式可以理解为:已知样本点落在了A中(事件A已经发生),求落在B中(事件B发生)的概率. 由于样本点已经落在A中的条件下,又要落在B中,故要落在AB中(即事件AB发生).

在这种观点的理解下,原来的样本空间Ω缩减成为了事件A所对应的样本空间,原来事件B所对应的样本空间缩减成为了事件AB所对应的样本空间.[3]

可见,P(BA)与积事件P(AB)是不一样的,且P(BA)=.

P(B)≠P(BA)的原因是样本空间发生了变化.

问题3:样本空间缩小后,P(BA)一定会大于P(B)吗?

例3:(2011年湖南卷)如图3,EFGH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方形.

将一颗豆子随机地扔到该图内,用A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正方形EFGH内”,B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扇形OHE(阴影部分)内”,则

说明:问题3的设置是为了纠正学生常见的认知错误,即认为样本空间缩减后的概率就一定会变得比原来大. 但事实上,P(BA)不一定大于P(B),搞清样本空间的变化才是把握条件概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随倩倩. 评估学生条件概率学习的困难[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 王志军.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数学,2012(6):34-36.

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者 永修县军山中学卢长水

一、概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学科八年级的课题。

本课题来源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5节,所需课时为1课时。

学习内容: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本课设计尝试解决实验教学中遇到 “学生在兴奋中乱摸、乱操作,完全游离了实验教学目标” 的问题。尝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养成所有的观察、实验均目的明确,用目的控制实验方向,用目的控制动手行为,用目的激发探究乐趣,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探究的要素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解决问题、理解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高。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来自农村中学,班级学生共48人,思想活跃。学生们掌握了力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学习杠杆会顺当些。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知道农村中学学生们学习习惯一般,知识面较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弱,实验动手能力弱,但有较强的好奇心,有求知欲,有一定的语文、数学、科学知识基础,喜欢动手做实验。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搜索,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对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经验,熟悉网络操作,在学科学习上,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较高,通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初步体验,有条件在本班实施本节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采用启发讲授、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学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所涉及的动手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要着重关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分析归纳。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电脑设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5节。

相关实验器材,杠杆,铁架台,钩码等。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

杠杆平衡条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有关问题问题。

七、教学难点 力臂的概念和画法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利用漫画故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 1.提出问题

展示多媒体,结合教材第22页图6-37,提出问题: 跷跷板为什么能上下转动? 跷跷板为什么能平衡? 跷跷板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平衡状态? 2.设计方案

[讲解]为了便于探究跷跷板怎样才能成水平状态,我们可采取简化模型法。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跷跷板(给它取个名叫杠杆),用钩码代替人和牛进行实验研究。

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设计如下:

(1)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静止);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此处可提问: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学生回答不出,看教学情况决定是在课内还是课后思考。

(2)在杠杆支点的左边挂一定量的钩码,在支点右边也挂上钩码,直至杠杆平衡为止。

(3)重复多做几次平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4)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得出结论。3.进行实验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课件预设四组数据,看教学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

4.分析论证

[讲解]:杠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L1和L2叫做力臂;动力的力臂叫动力臂;阻力的力臂叫阻力臂;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平衡。

对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比例式,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拓展与练习

1.讨论力臂的正确画法,试画出下图中F1和F2的力臂.

2.讨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所采取的措施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若在实验前若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都向 移,使杠杆在平衡。(右,水平位置)

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了.还使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使 可忽略.(方便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重力的影响)

③据多次测量的数据计算,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F1×L1=F2×L2。(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3.如下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0.3 m,OB=0.2 m,在A点处挂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G,在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求物重G及力F的大小各是多少?

(示例求解过程)

解:杠杆阻力等于物重:

G=mg=2kg×10N/kg=20N 已知动力臂OB=0.2 m,阻力臂OA=0.3 m 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有: F×OB= G×OA 代入数据得:

F×0.2 m=20N×0.3 m,解得F=30N 答:物重G为20N,力F大小是30N。

4.如下图所示,轻质跷跷板可绕O点转动,OB=1 m,在A处两个小孩的总质量为50 kg,在B处有头质量为500kg的牛。求小孩离O点多远时跷跷板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学生演板练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二)杠杆的应用

[引入]: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设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这可能吗? 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

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6-42: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

结合图6-42(f),展示多媒体:手动抽水机(压水井),分析使用手动抽水机是省力还是费力。

[讨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当力臂不等时,对应的力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它们与力臂的关系是怎样的?展示多媒体归纳。

最后讨论萝卜是左边重还是右边重?多媒体展示推导结果。

(三)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自我完善

认识杠杆,并介绍了杠杆的几个重要概念,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四)作业

教材第27页,自我评价与作业:第2、3、4小题

十、板书设计: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三、杠杆的应用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十一、教学评价设计

1.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

5.教学设计:给应用题填条件 篇五

(一)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已学过的数量关系,提高解答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学过的数量关系,正确地给应用题填条件.

难点:知道要解答题里的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选择合适的.问题,再解答.(投影片)

(1)学校买了15个足球,又买了20个.________?

①一共买了多少个?

②还剩多少个?

算式:

15+20=35(个)

口答:一共买了35个足球.

(2)李军家养白兔和黑兔一共26只,其中白兔有10只,________?

①还剩多少只?

②黑兔有多少只?

算式:

26-10=16(只)

口答:黑兔有16只.

2.口头提出问题,再解答.

(1)小红拍皮球.第一次拍15下,第二次拍10下.

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

①两次一共拍多少下?

②第一次比第二次多拍多少下?

③第二次比第一次少拍多少下?

④第二次再拍多少下就和第一次拍的同样多?

算式:①15+10=25(下)

②、③、④15-10=5(下)

口答:(略)

(2)小猫钓了12条鱼,吃了8条,________?

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

①还剩多少条?

②还有多少条?

算式:12-8=4(条)

口答:(略)

师:一道简单应用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如果缺少什么需要补充完整再解答.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李光有一本 ,第一次贴8张照片,两次贴多少张照片?

(1)指名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质疑.

师:这道题能不能算,缺少什么?

生:这道题不能算,缺少一个条件.

6.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反思 篇六

----某某

2014年4月23日领导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并在第二节听了我的初二物理课《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现将上课后的一些感想和反思归纳以下几点:

1.在课前准备上,为了使这堂课能生动形象,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全班60人,分15组,前后桌4人为一组,我选取了乒乓球、鸡蛋、橡皮泥和橡胶球做为沉浮物体,由于和水的密度一样大的物体不好找,液体用的是事先调好的食盐水,使鸡蛋悬浮其中,由于食盐水经过一夜的挥发,在上课的时候有些鸡蛋还是漂浮状态,这点事前并没有想到,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2.在课上,感觉自己还是有点紧张,在表达上,语言组织不够简练,导致时间分配上没有预想的好,在学生感受物体浮沉的时候,课堂出现没有秩序,目的性不强,这和我有直接关系,我应该把实验目的和步骤和学生说清楚,并打到大屏幕上,那样会让学生实验目的性更强,实验更有意义。预想的橡皮泥是想让学生捏成碗状,漂浮在液体上,但很多学生把橡皮泥包裹到乒乓球上,这是我没想到的,有些哭笑不得。

3.这节课上完后,暴露了一些问题,自己想了很多,课堂控制能力方面有待加强,在准备课时还需多考虑学生将会出现哪些问题和疑问,应给予及时的补充和回答,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维和想法,教师应该更多的事先预想到各种问题的出现,以便更好的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7.宽带薪酬的应用条件与体系设计 篇七

一、宽带薪酬制度的性质、特征和作用

为适应变化的环境, 克服传统薪酬制度的不足, 在过去30至40年中, 国际上许多大公司在薪酬领域进行了有力尝试, 推动了许多新型薪酬方式的发展。宽带薪酬的诞生反映了薪酬指导思想的变化, 成为众多公司注目的焦点。

1. 宽带薪酬制度的性质。

宽带薪酬 (Broadbanding) 也称海氏薪酬制。根据美国管理学会的定义, 宽带薪酬就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 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宽带中的“带”是指薪酬级别, 宽带是指薪酬变动范围比较大。简单地说, 宽带薪酬就是薪酬级别少, 级别内部的差异大。

2. 宽带薪酬制度的特征。

(1) 薪酬等级层次少, 浮动范围大。在实践中, 许多国际大企业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几、三十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 但同时将每一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比如, 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薪酬等级一共有24个, 后来被合并为10个浮动范围更大的薪酬等级。 (2) 薪酬等级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高。一般来说, 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要达到100%或更高。一种典型的宽带薪酬体系可能只有不超过4个等级的薪酬级别, 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则可能达到200%~300%。而在传统薪酬结构中, 同一职位等级上的薪酬浮动范围通常只有40%~50%。 (3) 宽带薪酬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横向发展空间。在这种薪酬制度设计中, 员工的职业发展不再只是沿着公司中唯一的薪酬等级层次垂直往上走, 他们在企业中的流动是横向的。但是随着他们获得新的技能、能力, 承担新的责任, 或者是在原有的岗位上不断改善自己的绩效, 他们就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 即使是被安排到低层次工作上, 他们仍然有机会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而获得较高的薪酬。

3. 宽带薪酬制度的作用。

与企业传统的薪酬制度相比, 宽带薪酬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宽带薪酬制度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在传统组织结构中, 一个企业有很多的级别, 来自基层的信息通过层层汇报、审批才能到负责该信息处理的部门或人员那里。而宽带薪酬结构可以说正是为配合扁平型组织结构而量身定做的,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那种严格的等级制, 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以及创造参与型和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同时对于企业保持自身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以及迎接外部竞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 宽带薪酬制度能引导员工重视个人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在传统薪酬结构下, 员工的薪酬增长往往取决于本人在企业中的职位变化而不是能力提高。而在宽带薪酬制度设计下, 即使是在同一个薪酬宽带内, 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薪酬变动范围较原来的更大。因此, 宽带薪酬制度更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将注意力从职位晋升或薪酬等级的晋升转移到个人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方面, 以及公司着重强调的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上去, 比如满足客户需要、重视成本有效性等等。 (3) 宽带薪酬制度有利于职位的轮换。在传统薪酬结构中, 员工的薪酬水平是与其所担任的职位严格挂钩的。理论上讲, 职位变动必然导致员工薪酬的变动。如果是调动到更高级别的职位上去, 那么这种职位的变化不会有什么障碍。但如果是从上一级职位向下一级职位调动, 则会被员工们看成是“降职”而难以接受。同时, 企业对员工在同一职位级别上的调动也会遇到阻力。这是因为, 当职位处于同一级别上的时候, 调换职位不会带来任何薪酬水平的上涨, 但是却会导致员工不得不学习新职位所要求的技能, 从而增加工作的难度, 辛苦程度更高。这样, 员工会宁愿继续从事已经轻车熟路了的原来职位上的工作, 而不愿意接受职位的同级轮换。 (4) 宽带薪酬制度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工作绩效。宽带薪酬制度通过将薪酬与员工的能力和绩效表现紧密结合起来, 更为灵活地对员工进行激励。在宽带薪酬制度中, 上级对有突出业绩表现的员工拥有较大的加薪影响力。而在传统的薪酬体制下, 直线管理人员即使知道哪些员工的能力强、业绩好, 也无法向这些员工提供薪酬方面的倾斜, 因为加薪主要是通过晋升来实现, 而晋升的机会却不是那么灵活。此外, 宽带薪酬设计会鼓励员工去进行跨职能的流动, 从而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思想的出现, 这对于企业迎接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的挑战以及强化创新来说, 无疑都是非常有利的。 (5) 有助于企业形成集体凝聚力。宽带薪酬结构不仅通过弱化头衔、等级以及单一的向上流动方式向员工传递一种个人绩效文化, 而且还通过弱化员工之间的晋升竞争而更多地强调员工们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共同进步来帮助企业培育积极的团队绩效文化, 从而建立一种集体凝聚力。

二、宽带薪酬的应用条件

宽带薪酬并不是一种万能的薪酬制度, 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条件的企业, 它也有自己的适用条件, 只有了解宽带薪酬的应用条件, 才能使宽带薪酬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1. 良好的绩效管理是宽带薪酬制度应用的基础。

由于宽带薪酬的评估主要依据员工能力的高低和贡献大小, 绩效管理就成为公司管理的重要方面, 如果在绩效管理做不到位的情况下采用宽带薪酬制度, 会给员工的心理造成不稳定感, 对管理的公正性、公平性、合理性产生怀疑, 造成企业团队内人际关系的紧张。

2. 技术型、创新型的企业尤为适合。

通常情况下技术型、创新型的企业更适合宽带薪酬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类型的组织希望通过一种更具有综合性的方法, 将薪酬与新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更为宽泛角色的承担以及最终的绩效联系在一起, 同时还要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多种职业轨道的开发, 宽带薪酬的设计思路恰恰与这种组织上的需求相吻合。

3. 成熟的管理队伍必不可少。

宽带薪酬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部门经理将有更大的空间参与下属员工的有关薪酬决策。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管理队伍, 在实行宽带薪酬制度的过程中就会困难重重。

三、基于宽带思想的薪酬体系设计

1. 调查企业现状, 确定企业是否适合采用宽带薪酬体系。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根本目标是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 从薪酬策略的选择、薪酬计划的制定、薪酬方案的设计到薪酬的发放及沟通, 均应体现对企业战略、核心竞争优势和价值导向以及对人力资源尤其是对激励机制的要求。对于符合企业战略和价值趋向的行为和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行动在薪酬上予以倾斜, 以强化员工的绩效行为。企业目前的组织结构, 文化背景等也是确定企业薪酬体系的重要因素。宽带薪酬体系是与不强调资历、提倡职业发展和成长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相匹配的, 是建立在承认员工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异, 对个人能力和组织的贡献充分尊重的企业文化基础上的。如果采用宽带薪酬, 企业要考虑自己的企业文化是否能让宽带薪酬生存。

2. 进行薪资调查和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

任何薪酬体系的设计, 首先要考虑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市场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市场竞争性是指进行宽带薪酬设计时一定要考虑行业市场、总体劳动力市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通常的方法是参加市场薪酬调查并了解企业在市场上薪酬支付水平状况。进行薪酬调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了解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水平;调查本地区的薪资水平;对工资结构进行调查, 包括发放薪水的形式、时间、范围以及其他非货币报酬的调查, 这是保持外部公平性的必备工作。公平的职位相对价值是保持内部公平性的重要前提。企业要通过职位评价来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职位评价的基本程序是对每一个职位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相互比较, 进而反映出职位的价值。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排序法、职位归类法、要素计点法、要素比较法等。在职位评价过程中, 应始终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避免评价者个人对不同职位的偏见, 即判断不涉及当前的工资和地位;二是职位评价应建立在对职位信息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是对正常水平而非“特殊”业绩的判断。

3. 确定级别基础和宽带数量。

经过第二步的薪酬调查和职位相对价值的确定,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形成自然级别作为设计企业工资级别的基础, 将各个职位归入同一工资等级, 并决定工资水平。一个工资等级一般应包括操作复杂程度或重要性大致相同的职位。如在评价时使用的是要素计点法, 一个工资等级包括的是点值相同的职位;如使用的是排序法, 那就包括两到三个等级的职位;如使用的是职位分类法, 那就包括同一类或同一级的职位。在把不同的职位归入不同的工资等级以后, 接下来还需要把若干个工资等级进一步合并, 使它们成为一个薪酬宽带。一个薪酬宽带应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工资等级。合并工资等级可以采用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合并的方法。合并的原则应当是把那些工作性质大体类似的职位归入同一薪酬宽带。因此宽带内的职位性质具有更大的模糊性。

4. 确定宽带内的薪资浮动范围。

宽带内薪资的浮动范围应当建立在前两步中确定的工资等级的薪资水平基础上。即根据薪酬调查的数据及职位评价结果来确定每一个宽带的浮动范围, 同时在每一个工资带中每个职能部门根据市场薪酬情况和职位评价结果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薪资水平。一种可行的做法是将宽带内的最低薪资水平作为薪资浮动的下限;将宽带内的最高薪资水平作为薪资浮动的上限。

5. 做好任职资格及工资评级工作。

美国联邦政府的调查表明, 在宽带结构下, 薪酬成本上升的速度比传统的工资结构快。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 抑制宽带薪酬的缺点, 在建立宽带薪酬体系的同时, 必须构建相应的任职资格体系, 明确工资评级标准及办法, 营造一个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

6. 做好薪酬方案的控制与调整。

根据企业内外各方面条件的变化, 要及时控制和合理调整薪酬方案, 即要对薪酬水平和结构进行调整。宽带薪酬自身的灵活性特征增强了其对内外变化的应对能力, 但同时潜藏了巨大的危险, 即一旦问题爆发将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这就需要在宽带薪酬实施过程中对细微环节反馈的重视, 及时收集和反映来自市场环境、行业、员工与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并及时化解可能的危机。

四、实施宽带薪酬应注意的问题

这种盛行于欧美国家的薪酬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薪酬管理模式有诸多好处, 但是, 如果要在我国企业中推行, 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 明确的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宽带薪酬管理模式实现的基础。

薪酬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 从而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要推行宽带薪酬的企业首先应该系统的梳理企业战略, 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明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并将它们量化为指标,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适合于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这样的薪酬体系才可能有清晰的目的性及其存在的意义, 即根据企业战略、借助薪酬激励、强化员工作为, 推动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 在引入新的薪酬模式时, 策略的选择、计划的制定、方案的设计、薪酬的发放、员工的沟通, 都应该紧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对于符合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行动, 在薪酬上要重点倾斜。

2. 认清形势, 深入了解行业特点与竞争对手。

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竞争格局。行业的技术特点主要通过制造和服务这两种形态来体现, 这两种形态对薪酬体系的要求自然是不同的。企业精心设计薪酬, 最基本的意愿就是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富竞争力的薪酬, 与对手争夺优秀人才。所以摸清竞争对手的薪酬模式和设计方案, 对于自身选择薪酬体系所具有的指导和帮助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 要与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层级结构的优化相结合。

直线职能制下, 金字塔型组织结构需要采用等级制的薪酬模式。扁平组织却要压缩层级, 强调团队协作, 需要用较少的范围跨度、较大的浮动范围。如果要在传统组织结构中推行宽带薪酬, 结果恐怕不会理想。因此, 如果要引入宽带薪酬, 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层级结构进行优化和变革, 为其准备适宜的土壤。

4. 确定合理的工资带, 明确级别特点, 设计理想薪酬模式。

要结合企业规模、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战略, 合理确定一个薪酬体系需要设计多少工资带, 工资带之间要设计分界点。在企业中, 每个工资带均应该对人员的技能、业绩提出不同的量化考核指标, 不同工作性质的职位和不同的层级量化考核指标应该有所区别, 以体现个性需求。而每一工资带内的薪酬浮动幅度应该根据薪酬调查得到的客观数据及职位描述结果来确定, 级差标准则应充分体现不同层级和职位对于企业战略的贡献率。同时, 具有灵活性特点的宽带薪酬体系所设计的指标应该能够推动宽带内横向职位的轮换, 以增强企业员工对组织的适应能力。

5. 新的薪酬模式出台前必需广泛征求意见, 并在试用期和过渡期里不断修正与完善。

任何先进的薪酬体系都必须切合实际, 必须融入企业才能发挥功效。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各层级员工的意见, 反复征求意见, 公开让员工参与薪酬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即使在广泛征求意见后, 在推行时也应该设计试用期和过渡期, 对试用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修正, 使其日臻完善, 得到最广大员工的拥护, 才可能实现平稳过渡, 也才能确保在本企业得到真正推行。

6. 要做好任职资格及工资评级工作。

宽带薪酬体系的运用, 会使人力成本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这是宽带薪酬模式的缺点。所以, 引入宽带薪酬时, 须及时构建相应的任职资格体系, 明确工资评级标准及办法, 既鼓励员工冒尖, 同时通过采取拉大薪酬差距、制订惩罚性措施、对工作业绩较差的员工薪酬进行扣减等措施来限制平庸员工薪酬的上涨, 从而从整体上限制薪酬成本的无限扩张。

7.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宜宽带薪酬模式。

采用宽带薪酬模式的企业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一是技术、创新、管理等智力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优势支撑作用, 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对于企业绩效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 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市场化程度较高;三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 具备推行宽带薪酬模式的技术条件和数据基础。一般来说, 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外贸企业更适合于宽带薪酬管理模式, 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并不一定适宜。

8. 传统薪酬体系运行不正常的企业不适宜引入宽带薪酬。

8.组合条件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篇八

关键词:组合条件;IIF()函数;VFP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626-01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Retrieval for Combined Search Conditions

ZHU Xiao-zhong,LIU Xian-cheng

(College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hai Univ.,Changzhou 213022,China)

Abstract:Two programs design method for searching data retrieval at combined conditions in the VFP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by means of which the condition searching function of the VFP system could be greatly enhanced,and the operation and realization is simple.

Key words:combined conditions;iif() Function;VFP

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格审计系统是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集团下属某大型企业所开发。该系统使用计算机对物资采购信息进行管理,并完成价格审计工作。在该系统的开发研制过程中,用户有这样的检索要求:有多项检索条件,但在实际检索过程中,只能提供所掌握的多项条件中任意几项的条件值,可能是一项,也可能是多项甚至是所有项的条件值,进而要求检索同时满足所提供的几项条件值的数据记录。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在Visual Foxpro简称VFP开发的软件中具体实现呢?本文介绍了两种实现多条件任意组合检索的具体方法。

2 表单的设置

将相关的数据表添加到该表单(图1)的数据环境中,其中包括审计表(合同号,物资名称,类别,采购单位,供货单位,日期)。设表单上关于日期的两个文本框名分别为rq1,rq2,合同号的下拉列表框名为hth,以此类推,类别,采购单位,供货单位,物资名称的下拉列表框名分别是:lb,cgdw,ghdw, wzmc。

以下的程序设计在表单上“查询“按钮的”click”事件中进行。

zxz01.tif图1

3 两种程序设计的实现过程

3.1 基于IF-ELSE判断的实现方法

(1)用变量接收表单上文本框和下拉列表框的值。

m_lb=allt(thisform.lb.displayvalue)

m_cgdw=allt(thisform.cgdw.displayvalue)

m_ghdw=allt(thisform.ghdw.displayvalue)

m_hth=allt(thisform.hth.displayvalue)

m_wzmc=allt(thisform.wzmc.displayvalue)

m_d1=thisform.rq1.value

m_d2=thisform.rq2.value

(2)用if-else语句进行条件判断

if len(m_lb)=0

mc1=.T.

else

mc1=”m_lb$审计表.类别”

endif

if len(m_cgdw)=0

mc2=.T.

else

mc2=”m_cgdw$审计表.采购单位”

endif

以此类推,若供货单位一项空白,则mc3=.T. 否则让变量mc3=”m_ghdw$审计表.供货单位”,同样的,可以用变量mc4,mc5,mc6分别完成对合同号,物资名称,日期的缺省与否的判断。

(3)对审计表使用 set filter to &mc1..and..&mc2..and..&mc3..and..&mc4..and..&mc5..and..&mc6则可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将这些记录放入一临时表,并将此临时表作为图1表单中“GRID”控件的数据源,刷新后表单上就显示出了查询到的记录。”&”是VFP语言中的宏运算符。

3.2 基于IIF()函数的实现方法

3.2.1 IIF() 函数的内容[1]

iif() 函数是数据库类编程语言VFP 中的一个判断表达式并返回值的函数。iif() 函数的具体语法是iif(1Expression ,eExpression1 ,eExpression2) ,它计算逻辑表达式1Expression ,如果计算结果的值是“真”(.T.) ,则iif() 函数返回表达式eExpression1 ,如果计算结果的值是“假”(.F.) ,则iif() 函数返回表达式eExpression2。

例如: iif(5 + 6 >10 ,3 + 4 ,5 - 2) 则返回‘7’。

3.2.2 基于IIF()函数的方法设计

(1)用变量接收表单上文本框和下拉列表框的值。

m_lb=allt(thisform.lb.displayvalue)

m_cgdw=allt(thisform.cgdw.displayvalue)

m_ghdw=allt(thisform.ghdw.displayvalue)

m_d1=thisform.rq1.value

m_d2=thisform.rq2.value

m_hth=allt(thisform.hth.displayvalue)

m_wzmc=allt(thisform.wzmc.displayvalue)

(2)用iif()函数判断(1)中变量的状态,根据其是否为空而将iif()函数的eExpression1 或eExpression2作为返回值赋给mc1,mc2,…,mc6。

mc1=iif(empty(m_lb)," ","mlb$审计表.类别")

mc2=iif(empty(m_cgdw)," ","mcgdw$审计表.采购单位")

mc3=iif(empty(m_gydw)," ","mgydw$审计表.供货单位")

mc4=iif(not empty(m_d1) and not empty(m_d2),"between(审计表.日期,md1,md2)"," ")

mc5=iif(empty(m_hth)," ","mhth$审计表.合同号")

mc6=iif(empty(m_wzmc)," ","mwzmc$审计表.物资名称")

(3)反复使用iif()函数,对mc1变量进行迭代,使得所需的检索表达式最终保存在mc1变量中。

mc1=iif(not empty(mc1) and not empty(mc2+mc3+mc4+mc5+mc6), mc1+" and " , mc1)

mc1=iif(not empty(mc2) and not empty(mc3+mc4+mc5+mc6), mc1+mc2+" and " , mc1+mc2)

mc1=iif(not empty(mc3) and not empty(mc4+mc5+mc6), mc1+mc3+" and " , mc1+mc3)

mc1=iif(not empty(mc4) and not empty(mc5+mc6), mc1+mc4+" and " , mc1+mc4)

mc1=iif(not empty(mc5) and not empty(mc6), mc1+mc5+" and ", mc1+mc5)

mc1=mc1+mc6

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变量mc1中保存了用户的检索条件。

如图1中所输入的条件,此时执行 setfilter to &mc1 相当于执行 set filter to审计表.燃料$类别 and 物资处$审计表.采购单位 and between(审计表.日期,{01/01/02},{01/01/03})

4 结束语

以上两种方法均实现了组合条件查询。方法一简单易于理解;方法二条理性强,初看起来觉得比较复杂,但实际上还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按照这两种思路编程,可以在任何常见的数据库系统中实现组合条件查询,而且,当查询条件增加的时候程序的代码量不会增加太多。基于以上两种思路编写的程序在VFP 6.0中文版中均运行通过。

参考文献:

[1]焦敏杰.中文VISUAL FOXPRO 6.0函数与命令参考大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史济民,汤观全.Visual FoxPro及其应用系统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成本控制对策下一篇:南澳大学入学要求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