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标语

2024-11-05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标语(精选11篇)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标语 篇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1

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世界人民的期盼中,终于开幕了!我怀着无比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亲身感受了这次盛会。

进入世博园,来到亚洲展区,最吸引人的当然要属中国馆了。虽然,我很遗憾,没进入场管参观,但是,那雄伟的红色建筑,已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顺着世博轴游览车把我带到了欧洲。各具特色的建筑让我目不暇接。奥地利展馆如同一把平躺着的吉他;波兰馆外型不规则,表面布满了镂空花纹;“冰壶”形白色展馆——芬兰馆,宛如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岛屿;一座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便是西班牙馆;而英国馆看上去像一颗大蒲公英,又像一只胖胖的可爱的刺猬。我迫不及待地进入了一座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宫殿”,一个法式庭院把我带到了世界“感性城市”——法国。绿色的植物,动感十足的喷泉,庭院一角的铜铃让我流连忘返。自动扶梯缓缓地将我带到展馆的最顶层,展览区域在斜坡道上铺开,斜坡道的右边可以透过玻璃欣赏法式庭院。而另一边则是一个很大的影像墙,投影上播放着让人垂涎欲滴的法式餐点。这时,几个可爱的机器人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们在橱窗内用不同的姿势向游客们打招呼,他们时而摆摆头,时而挥挥手。我用中文对其中一个机器人问好,他也连忙说了句:“你好!”听说,他们还精通几国语言呢?我想,他们一定是遥控机器人。可我四处搜索也没看见他们的主人。呵呵,看来他们的主人是他们自己呀!这几个机器人充分展示了法国科技的发展。

离开法国馆,我又参观了非洲几个国家的展馆。

世博会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盛会。这次盛会,不仅让我了解了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及科技的进步,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全球人民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着:低碳生活,节约能源,保护地球,让生活更美好!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快乐的海宝正微笑着向我走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2

当你置身于繁华喧嚣的都市之中,是否感受到了快节奏生活模式带来的浮躁与压抑?当你面对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时,是否感受到内心微微的颤动?当你承受夏日灼热的骄阳时,是否想到南极的空洞正在悄悄扩大……

人类已经走到了分岔路口。城市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矛盾,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城市该何去何从?人们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20xx上海世博,期待世博能给出答案。世博会向来是时代文明的集结地,是历史未来走向的指明灯,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适时的给出了解答。

繁华的大厦,喧嚣的街道,穿梭的人流,似乎这些就是城市的代名词。面对这些,我找不到幸福的温存。我坚信,金钱、地位、声望堆砌不出恬静悠闲的幸福,金钱可以带来很多,但那只是辉煌的外表,剥开那虚假的外衣,剩下的不过是空虚的躯壳。在我眼中,现代城市是无法给人幸福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走进了丹麦馆,比起其他精心设计的展馆外观,它的.展馆并不惹眼,但“幸福生活,童话乐园”的主题却被诠释得淋漓精致。丹麦海港水池的中央,小美人鱼安静得栖息,唇边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嘴角微翘的游人,踩着单车,缓慢而自在的前行,所有的烦恼疲劳的化作释然一笑。这不正是丹麦馆给城市的答案: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过后,放慢节奏,人们依然可以简单幸福的生活,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宁静、悠然。我的心微微一颤。

走出恬静的丹麦馆,夕阳已经昏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童年斑驳的老墙、宁静的小巷和恬淡的家乡。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对旧时怀念的酸楚,而是发觉现代城市也能简单幸福的欣喜。霓虹闪烁,不再是刺眼的光亮,而是幸福的福音。

此时的我,终于明白,白天在城市的快节奏中奔忙,为的是在夜晚能够安然的享受宁静缓慢的幸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3

当鸟飞翔时,它不留痕迹,只是因为它不依恋蓝天,当鱼的眼泪被海水淹没时,只是因为它的生命还没有结束,当鹿挣扎着逃离森林时,只是因为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只有地球...很久以前,在地球的一个角落里,有一片无边无际的肥沃土地,绿草如茵,柔软。

附着在草上的朝露在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耀眼。高大挺拔的树木也不甘示弱,正奔向无限接近天堂。周围有连绵起伏的山川和清澈的小溪。人们不禁高呼:“白鹭飞在西山前,桃花开,桂鱼肥。”多美的人间天堂啊!终于有一天,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发现了这个仙境般的天堂,他们决定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结果,树倒了,它们被用来建造房屋和桥梁……人们靠买卖和饲养牲畜为生。然而,草逐渐退化,树逐渐减少,不断有大量的外国人涌入,但他们都过着富裕和幸福的生活。小村庄的人们分享快乐和艰辛,这是一种快乐!但是好日子过了没多久,这个小村庄就被几个开发商看中了,他们建了工厂,挖了矿。他们没花多长时间就开始了,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就像春天的大风,在夜里刮起来,吹开了一万棵梨树的花瓣。”第二天,小村庄成了开发商和投资者的领地。今天,这个土壤小村庄已经不存在了。你看到的是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无尽的车辆,来往的人群,各种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小村庄呈现出新的面貌。相反,新的术语是城市,一个有现代气息的城市。然而,这里的人们并不快乐。

每天每个人都呼吸由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形成的汽车废气排放的废气。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下。以前,“水清石沉,鱼可数”,湖面上布满白色泡沫,“水葫芦”。许多生活垃圾漂浮在白色泡沫中,混有死鱼...这是我们居住的城市。

我只希望鸟儿飞过后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只因为它想整天游荡,当鱼的眼泪被海水淹没时,只因为水是清澈的,眼泪是流出来的,当鹿试图逃离森林时,只因为它被它的天敌追赶,毕竟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人类...我们应该响应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一天,城市将停止沙尘暴,让鸟儿起飞,让绿色带着快乐的舞步起飞!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标语 篇二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 一个是母亲的面孔, 一个是城市的面孔。而所谓城市的面孔, 就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只有城市良好发展, 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交通拥堵

城市以交通效率为其优势。我国的城市交通问题在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基础设施欠账太多, 发展不足, 改革开放之后基础设施总体有了很大改善, 形成了以公交、地铁、城铁、出租车等多种形式的系统, 人们出行方式实现了多元化, 但是, 这种改善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近30年, 城市化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 2009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6.6%, 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达到58座。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大部分的城市交通形势依然严峻, 不少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堵城”。中国人心仪的“北广上”最为典型。北京市民下班路上可能被堵四五个小时, 有人干脆在车里“移动办公”;广州学北京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上海则直接限牌, 本地的车牌限住了, 但外地的车牌进来了, 交通因此也并没有好转。“堵城”不仅是超大城市的特征, 在中国其他城市,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都有如此景观 (从深圳、杭州、郑州到成都、兰州、武汉都有共同的交通拥挤特征) 。因为, 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共性的交通行为。长期以来, 城市中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以“最具幸福感城市”宁波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交通得到大幅提升。“十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是“九五”期间的3倍。“十一五”期间, 沟通环线、打通轴线, 形成级配合理、分工明确的城市骨架路网, 实现绕城高速与城市外环交通的快速衔接。同时, 启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 建成中兴路、通途路等公交专用道, 为“公交优先”提供硬件支撑。政府长期致力于解决出行难问题, 新增环保舒适型公交车, 新增公交枢纽站, 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市区新增道路停车泊位, 但实际上, 时至今日“出行难”的问题依然严峻, 市中心交通拥堵严重。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宁波外来流动人口总规模10年来增长4倍多, 5年增长了2.67倍, 到2020年外来流动人口将有可能超过600万。另据统计, 宁波市汽车保有量呈高速增长势头, 2010年上半年达到78.35万辆, 日均新增汽车511辆, 同比增长50%, 平均每天有500人领出驾驶证。研究指出每当小汽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 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由于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加之立体交通体系不完善, 公交优先力度不够 (公交线路在布局、密度等方面还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 , 城市道路增长跟不上机动车辆的增长, 总体交通结构改善效果不明显, 局部还在恶化之中。

一些研究习惯于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交通量等指标对比, 得出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结论。但实际上, 我国城市扩建和道路扩容的力度和速度不能说不大, 还远远不能满足人口和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我国大中型城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建成区超过1万人, 是全球密度最大的类型。深圳从一个传统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大都市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如此多人口。中国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已经有20多年了, 在有限的土地上一味“大手笔”修更宽阔的路, 建更多的桥, 扩更大的规模, 根本无济于事。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 城市化在高速推进, 城市常住人口将持续增长, 人们消费能力在持续提高, 对私家车的需求也更为旺盛。中国的城市化之路不能跟着美国走。目前大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 出行总量快速增长与城市建成区交通供给的矛盾非常突出, 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 使用率很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告, 2009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万辆 (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31万辆) , 比上年末增长17.8%, 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218万辆, 增长25.0%。民用轿车保有量3136万辆, 增长28.6%, 其中私人轿车2605万辆, 增长33.8%。这种势头继续下去, 将使大城市的城市道路都成为“停车场”。

生态城市理论认为, 城市发展存在极限, 应通过有效生态规划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当前中国, 人口压力、土地资源和空气污染问题特别突出, 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提倡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入手, 合理配置资源。提倡节约城市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消费方式, 从管理模式、出行方式、环境治理等方面着手改进, 倡导公共交通为主, 尽量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

在1978年以前, 中国城市实行的是国有化的住房制度, 政府采取“低租金、高补贴、福利性、配给式”给城市居民提供住房, 人均住宅面积不足5平方米, 生活条件十分艰苦。1978年住房改革启动, 住房资源的行政配置逐渐被市场配置取代。到1998年, 新的住房政策形成, “住房商品化”成为住房改革的目标。2009年中国城市的住房私有化率达到86.7%, 成为世界之最。住房商品化的改革, 终于从国有住房制度的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即住房商品化。而城市商品房的高价将大量农民排斥于外。进入新世纪, 全国城市房价持续攀升。2009年商品房销售额比上年增长75.5%, 相当于2008GDP的1/7, 新建商品房成交价格为4695元/平方米, 比2008年上涨近24%, 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5%。这两个涨幅, 创了近15年来的新高。这一年,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超过100%, 带动二三线城市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显示, 2010年3月,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 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2%,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5.9%, 创造了该统计数据建立以来的最高历史纪录。对高房价, 政府一直政策调控。2005年有“国八条”、2006年有“国

六条”、2009年有“国四条”, 但是, 都没有真正起作用。大城市房价还是“一路涨来”。2010年1月出台“国11条”, 似乎更为严厉, 政策效果却有待观察。由于政府一直认为房地产市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使政策力度和执行力度大打折扣。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地方政府, 还有他们上头的中央政府, 都靠着房地产获得财政收入。如今, 市场已不相信政府会切断它们的财源。”但是更严峻的问题不在于市场不相信政府会舍弃“盈利”, 而是广大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 甚至怨声载道。

高房价可能造成经济泡沫风险, 十多年来一直有经济学家警告。林毅夫、吴敬琏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房地产行将崩盘。目前,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已经远远超过了10%的国际警戒线, 有些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当投资商与地方政府在各自利益驱动下, 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默契, 城市化进程高速度推进, 城市住房需求旺盛, 市场的和非市场的行为联合发力, 高房价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实。大多数城市奉行GDP至上, 城市已被房地产绑架了, 高房价成为“经营城市”的直接后果。如果说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的房价在“合理范围”之内的话, 那么中国更多的大中城市房价疯涨的局面绝对不是自然的行为。退一步说, 如果高房价是市场经济行为的话, 那么需追问的是政府的责任在哪里?政府对扶摇直上的高房价视而不见, 也就是漠视大众利益存在。即使在最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 也对市场行为进行调控, 这种所谓的市场行为多是一种投机和热钱炒作。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有责任对扭曲的损害大众利益的市场投机及时调节。

高房价对经济安全的危害、对社会稳定的危害乃至对政治稳定的危害基本成为国人共识。“在住房价格远远高于其投资价值的前提下, 依然推行高房价支撑政策, 是政策主导者们追求不当谋利的结果。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拯救房市, 还将进一步加剧房市的危机, 甚至演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 最终对政策主导者自身也会造成更加严重甚至灾难性的损害。”另一意义上, 高房价也阻滞了城市化进程, 住房问题背后是贫富分化严重, 调节机制缺失, 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社会满意度和安定程度低。高房价背后是财富的再分配, 它消耗了国民财富, 让老百姓辛辛苦苦的积累和借债付于无形, 无疑是一种盘剥, 某种意义上是有产者与政府的一种合谋, 此背景下的政府应当承担不作为责任。

政府应当把住房问题作为民生问题, 而不是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工具来看待。很多城市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应和政策支持缺乏。政府对高房价的态度是暧昧的, 至少在行动上不是非常坚决。这一点可以从多次的调控未果得出结论。波兰尼在《大转型》一书中写道:“若要使工业主义不致毁灭人类种族的话, 就必须让它臣服于人类本性。”如果放任高房价继续祸国殃民, 城市社会乃至中国发展何以持续?笔者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中国的住房市场, 只有住房产业政策及住房政策, 而没有住房公共政策。这是当前中国住房市场问题丛生的根源。对此,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农民工”之痛

农民工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领域。“农民工”之所以为学界所青睐, 是因为它所牵涉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及复杂性。十多年来农民工的境遇虽有所提高, 但还远远没有根本得以解决, 至今仍是“国人之痛”。

迄今为止, 没有一个城市对农民工开放所有的城市公共领域。各大城市并没有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公正待遇。中国的农民工长期以单一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奔走在大江南北, 因为他们并不具有携带家眷的能力和条件。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但却不能享受城市提供的基本服务, 作为“二等公民”长期寄居, 精神和物质承受着双重压迫。2006年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估算, 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经济创造1万——2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量, 并为农村增加5000亿——60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北京市统计局测算, 北京市农民工的劳动力贡献, 在建筑业占83%, 在批发零售业占49%, 在制造业占29%。

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但却不是正规的产业工人, 他们的地位与身份在城市中没有确定, 现有的制度与政策排斥了他们的社会权利。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亿人, 农民工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 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有所提高。农民工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在家乡附近乡镇企业工作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另一部分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打工的农民工, 也称“流动民工”, 后者高于前者。农民工扮演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角色, 他们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做出的贡献与他们获得的回报不成比例, 令人感到意味的是, “蜗居”在城市中的这一群体, 却并没有因其经济和社会的地位而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反而呈现出积极的社会态度”。

当然也要看到制度层面上的努力。1991年, 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 第一次明确了“农民工与其他职工享受同等权利”。可惜的是, 这个“良法”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农民工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然而现实中用人单位和监管单位罔顾法律规定, 农民工的权益一直被有意无意忽视, 致使各种侵权行为频发。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规定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 对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做了进一步规定。2006年1月18日, 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第一次把“农民工”概念写入中央政府具有行政法规作用的文件。这份文件将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国家战略, 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从法学角度看, 农民工问题是权利保障问题, 既有立法问题, 更有执法原因。中国农民工的权益普遍得不到保障, 表现为农民工劳动强度高, 劳动时间长, 工作环境恶劣, 缺乏最起码的劳动保护条件;农民工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等参保率平均不到15%, 给当前和未来的生活和生存都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农民工后代的处境更令人担忧, 他们的子女入学难, 可能导致其后代普遍缺乏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不力, 不仅体现在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缺失和不公平, 社会组织和意见表达权利的缺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就是说, 农民工并没有自己的组织主张自己的利益, 维护受损的权利, 更不要说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法律议案的提出中来。

城市本来有开放的意义, 但在我们的制度中, 却人为制造了诸多障碍, 歧视性地将工作生活于其中的一部分居民不列为城市居民, 让他们无所归依, 两头不靠, 出现了“一个城市, 两个社会”的奇怪景象。农民工是城市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意味着中国社会保障的残缺, 对城市的和谐发展将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第二代农民工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 他们进入城市, 期望、权利意识、文化、技能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父辈, 相对剥夺感让他们对社会失望, 同时也激发了自发维权的意识。李强教授长期关注农民工问题, 他在2004年的一份研究中通过剥夺理论研究中国农民工在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方面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认为迄今绝对剥夺还是主要问题, 但随着绝对剥夺程度的逐步降低, 相对剥夺问题地位会上升。绝对剥夺程度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稳定。不稳定常常发生于经济发展、民权意识提高和社会地位上升时期。

“农民工之痛”源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的障碍, 集中地反映在户籍制度与社保政策两个方面的问题。农民工现象是中国转型期间一种过渡现象, 这一过渡持续了20年之久, 但这一现象是一个不公正的现象, 无论从国家意志还是社会愿望, 都期待终结这一现象。

生态恶化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城市的迅速发展, 导致了各种“城市病”的出现, 其中, 生态恶化、污染严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早在1998年,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10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7个, 依次是太原、北京、乌鲁木齐、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虽然大多数城市不断加大了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但城市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还在加剧。城市的四大主要污染, 重工业城市比轻工业城市严重, 人口集中、商业发达的城区比人口密度较小、工商业不发达的城区严重。

中国城市尚未走出“污染时代”。污染减排措施已经启动, 但整体上城市污染防治任务还非常艰巨, 突发环境事件开始增多。“三河” (淮河、辽河、海河) 、“三湖” (太湖、滇池、巢湖) 、国家重点工程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两控区” (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 、“一市” (北京市) 、“一海” (渤海) 作为全国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 压力还很大。大多数城市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原因在于大多数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工业城市延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这种情况在资源型城市尤其突出。我国能源消费中, 煤炭消费接近70%, 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 中国是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到2020年, 中国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将可能成为世界第一, 因汽车污染造成的问题将更为严重。

一些生态与环境保护基础好的城市也出现了新问题。宁波市是获得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 (2001年) 。据《2009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称, 2009年宁波市平原河网水体功能达标率较低,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部分饮用水源地存在水华风险, 酸雨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大气复合污染和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 由细颗粒污染引起的灰霾天气日趋增多, 环境保护任务仍十分繁重。实际上, 交通噪声扰民趋于严重, 高速公路临近住宅小区, 内河污染比较普遍, 大气质量也在下降, 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逐年增高, 对城市居民身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引发很多疾病的产生。

小城镇与大城市

小城镇优先, 中等城市优先, 还是大城市优先?规划和现实是两回事。我国政策一直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鼓励小城镇发展”, 但90年代中期到现在, 小城镇相形见绌, 逡巡不前了。大中城市突飞猛进, 主要表现在产业聚集上, 人口聚集上也如此。目前,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进入现代化中期阶段, 大城市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 大量中小城市处于现代化的前期阶段, 建制镇中相当一部分还没进入现代化阶段。小城镇模式的城市化道路终结了, 国家在战略实施上悄然做了调整。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社会收益、居民生活舒适度等因素, 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更具有现实可行性。经济学家认为投资收益和城市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 当城市规模很小时不会产生规模经济, 随着城市的扩大规模经济就会增强, 当城市扩大到一定规模时, 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 如前述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污染等, 外部成本就会上升, 导致规模不经济。这个界限在哪里?经济研究认为, 政府政策应当有意识地推动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加速发展成100万—200万人的规模优化城市。人口在100万—400万人之间的城市净规模收益最大, 这一区间的城市为最佳规模的城市;超过1000万人, 规模收益被外部成本抵消, 再继续扩大规模就形成负效益。这一研究结论已得到经验证实。

尽管说中国幅员辽阔, 情况复杂, 各级城市和城镇都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但由于城市设置标准高, 小城市数量太少, 出现大中小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人口10万人的巨型镇的出现, 说明了需要调整城市设置标准。这些年一些经济活跃的镇实际已经成为小城市或中等城市, 但硬生生地将其定位为镇, 减弱了其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 从而也降低了其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就业的能力。我们主张常住人口在3万人的人口集聚地就应该设置市的建制。

曾经, 我们对城市化丧失了明确的目标, 却被既有的惯性力牵着奔跑。中国加速城市化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三十年, 但这三十年有如翻天覆地, 中国被一个“快”字所包裹, 国家机器上了快车道, 城市生活进入快节奏高速度, 但快节奏和高速度破坏了人们的健康, 急功近利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城市生活中当权力与资本横行之时, 城市就不再是普罗大众人民的家园。中国城市遭遇了西方经历的差不多所有的问题, 同时还面对的是西方所不曾有过的巨大挑战, 一个有待城市化的庞大的人口以及快速发展积累重叠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可以这样说, 城市病, 我们比西方要严重的多。对此我们缺少足够清醒的认识。反思城市蔓延的危机, 需要积极应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公平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生态危机。

我国“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 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上海世博会提出, 要从三个方面创造条件, 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理想变为现实, 即“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 三者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仅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还有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而且首先是同代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公平的制度和可持续的战略, 是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必要前提。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意味着城市制度的公平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重要的是确立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当局 (政府) 有义务和责任为聚集在城市里的居民提供公平普遍而优质的公共服务,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促进所有的城市居民提高生活品质, 优化工作环境, 增进城市居民之间的游憩与交流机会, 让中国人在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地受益。城市建设的目标已要从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走向三维的复合生态繁荣, 城市的经济资产和生态资产应持续增长, “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和谐”应为城市的一般建设标准, 促进城市中的人民生理和心理都保持健康状态, 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步发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应包括所有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特别是那些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工和其他弱势劳动力, 让他们享受到城市各项公共服务, 让居者有其屋, 这是一个公平人道的城市首先应具足的。取消农民工成为市民的体制性障碍, 让各项农民工应有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权益名至实归, 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 不单纯是制度层面的许诺, 还要工作机制上的落实。

与此同时, 城市发展规模应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小城市数量应该大幅度提高。特大城市应紧缩城市, 不仅是紧缩其内部空间, 也要控制外部边界, 大城市不应发展为“巨无霸”, 侵吞周边地界, 在一定规模之后应进行分立。正如上海世博会所展现的, 城市应该是一个生命活体, 其生命健康需要人类共同善待和呵护。2015年前后, 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 初步进入城市化社会, 在203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达到65%。但前提是破除城市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更多关注居民生活舒适度, 勇于制度创新, 而不是到了问题成堆难以为继才被迫解决。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说, “城市最早是作为一个神祗的家园:一个代表永恒的价值和显示神力的地方。至今, 那些象征它的东西虽然变了, 但它的实际内容没有变。”“城市最终的任务是促进人们自觉地参加宇宙和历史的进程。”如果我们从人文的角度而不是从单纯技术角度或者经济角度对待城市发展, 城市就可能会让生活更美好。政府应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从人本主义出发, 从建设宜居城市入手, 进行制度创新, 出台更温情更人性化的制度, 特别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让和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58座

近30年, 城市化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 2009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6.6%, 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达到58座。

50%

目前,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已经远远超过了10%的国际警戒线, 有些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

65%

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篇三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阐释的是“城市化过程要顺应,尊重人的各种需求”。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人”的主要地位,相反的我们不断看到人们内心的挣扎与抗拒,城市生活的压力,甚至有人宣称“抛弃城市”。世博会城市入馆的设计者,荷兰Kossmann.dejong设计事务所设计师赫曼·考斯曼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解,“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最后却殊途同归:生活的道路虽然各不相同,只要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就能得到同样的幸福美好生活。”

城市入馆展示的是世界上六个不同的家庭,讲述的是原生态的“家庭故事”。这六个家庭分别是北美洲凤凰城的一个“核心家庭”,由健全的父母和孩子组成、能代表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家庭的模式;欧洲鹿特丹的一个“独身家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非洲瓦拉杜古的一个“单亲家庭”,由单身父亲或母亲独立抚养孩子;南美洲圣保罗的一个“空巢家庭”,年轻人去外地工作,家里只留下老人与孩子,大洋洲墨尔本的一个“移民家庭”,家庭成员是到澳大利亚生活的新移民;中国郑州的一户五世同堂家庭,这个位于黄河流域的家庭,能很好地反映出中国传统大家庭的生活状况。他们中有富人,也有穷人,职业也是多种多样,这不仅代表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代表不同的社会结构。展示通过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健康五个方面一一展示在社会多元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的“态”在不断变化,而最终决定人们幸福与否的“质”却不变——那就是健康——健康的身与心。

在各个国家的展馆中,出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者也有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关注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更环保的生活方式,其意味的并不是回归原始,回到过去,而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本身规模越来越大,但留给室外活动的空间越发狭小,更多时候人们只能在餐馆、酒吧和影院这些封闭场所中度过休闲时光,和大自然已日渐疏远。城市不应成为阻隔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障碍,把绿色、开放的空间还给城市生活,让人们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空气和阳光,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充分释放身心压力,这才是理想的城市生活状态,也是众多国家展区想表达的主题。

也有一些国家,会在这里向世界传授他们从“灰”国到“辉”国韵经验,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一座污水横流、废气满天的“灰色”工业城市,在25年时间里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开放的,迷人的大都会。这种变化堪称举世无双,而它的传奇改变对一些人口众多且力求转型的大型重工业城市有巨大借鉴意义。相信少了这层“朦胧美”,这些城市将会成为更宜居宜业的地方。

4.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篇四

我气愤地说:“为什么不去?每次说去,去,又不去。”我的心像无数小虫子再爬一样,我好像掉进了一个冰窟窿里一样难过,不过没关系,我也要给世博出一份力,从小事做起。

有一天,我出去散步,看见一个小弟弟吃完零食就把袋子乱扔,我过去对小弟弟说:“小弟弟,你不应该把垃圾扔在马路上,应该扔在马路边的垃圾桶里,因为上海正在开世博会,我们要保持清新的空气,不要让垃圾污染我们优美的环境,懂吗?”但小弟弟却用反驳的语气叫道:“管你什么事?”他这么一叫,把所有的路人都引过来了,大家议论纷纷,都说这个孩子不懂礼貌,这种做法是不对。突然,一个阿姨跑过来,小弟弟叫着妈妈,我也走过去把这件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的妈妈,他的妈妈也批评了小孩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时候我看见弟弟脸红了,他赶忙跑过去弯下腰轻轻地捡起了零食袋子往垃圾桶走去,他扔完垃圾,对我道了歉,害羞地走了。

5.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篇五

走进世博园,国家馆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色彩鲜亮又活泼,如同亿万热血铸就着钢骨支撑。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丹麦馆,从上俯视形似一个螺旋体。展馆以“幸福生活,童话乐园”为主题,水池的中央坐落着一尊小美人鱼雕塑,表达了繁忙的城市生活里也向往简单幸福的生活。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在世博园中最先进,最美丽的展馆要算美国馆了。这个展馆外观如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展馆中有一个空间最为独特,它向人们展示了美国先进的影片技术。这一部名为《花园》的影片。一个小女孩看到了一片废弃的空地,想象着一个繁茂的花园。她的激情和决心启发了她的邻居们,在共同的乐观、创新和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使曾经破败和灰暗的城市呈现出梦幻般的美好景象。影片将通过风和雨等四维效果,让观众沉浸在惊奇的情感和视觉体验中。

现在来讲讲西班牙馆,这座展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外墙由藤条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支撑,呈现波浪起伏的流线型。在展馆中还以西班牙国家馆的孩子”——吉祥物“米格林”的视角遥想未来生活,小米宝宝将和游客们一起畅想明日城市。

6.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篇六

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它从一年一个样到三年大变样,又走到了现在的年年换新貌。这一路走来确实艰辛,可人们没有放弃,他们坚信: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更丰富多彩。于是,上海,它一步步向未来走去。从浦东的改革开放――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还有陆家嘴金客中心等许多宏伟壮观的建筑拔地而起,到轻轨、磁悬浮列车等轻巧方便而先进适用的交通工具,这些无一不证明了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气魄与辉煌,它展现了城市对生活的重要性,展现出了人们向往美好未来的情感。

新时代的上海,它包容着万千的时尚和都市的前卫,当然,它更包容着对未来的追求。自从APEC会议成功地在上海举办,再自从的申奥到今年的世博会都表现出了上海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相信,上海会再次创造辉煌,再次向全国人民招手。

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美丽表现出了城市的繁华,城市的美好,城市的坚定,它的这种美无懈可击,所以愈来愈多的国际友人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上海来享受它的魅力,领略它的独特风情,当然更多的是对上海所蕴含的神圣的追求。我想上海之所以能得到世界各地人士的好评,还因为它那与生俱来海纳百川的无穷气魄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7.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标语 篇七

就拿世博的主办城市上海来说, 20年以前笔者曾经到过那里, 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很强烈的现代感, 但城市的生活气息还是很浓郁的, 很有地方特色和情调。但现在正在变成“国际化大都市”, 变成投资者的热土, 也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水泥丛林和温室效应的实验场, 在现代化的挤压之下,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但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却似乎变得越来越小……

岂止是一个上海, 现在中国许多城市在建设中越来越失去了理性, 都做着做大做强的美梦, 建设大城市、中心城市甚至国际大都市的冲动与日俱增, 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前一阶段北京的全城大堵车, 何其壮观, 再一次向城市的盲目扩张敲响了警钟。受此困扰的也不仅仅是北京, 现在大一些的城市都有这种情况, 道路时不时就成了停车场, 严重拥堵无法通行。

近年来, 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正在加快, 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而言, 究竟应该采取一个什么的城市化的发展战略, 应该确立一种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理念, 需要也是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论证的问题。资源高度集中和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 成为长期以来城市发展的一种主要态势。过去一个时期, 也曾提出加强小城镇建设, 但热情和力度似乎都不是很大, 城市化的大趋势就是大中城市日益扩张和向区域中心地带的不断集中。由乡镇到县城, 由县城到市州, 由市州到省会, 由省会向全国各大城市, 成为人才流动、仕途升迁、资源流动、上学就业的共同方向, 最终导致很多大中城市不堪重负, 弊端丛生。高企的房价, 拥堵的交通, 短缺的资源, 恶化的环境, 不断增加的生活成本, 都已成为许多城市的普遍特征。

城市开发建设的狂热与无序, 还在于各级政府对于利益的全力追逐, 土地财政早已成为地方政府心目中的最爱。以旧城改造和公共建设为名的大规模的城市拆迁运动, 多年来在华夏大地上早已蔚为壮观, 暴力拆迁引发的惨剧成为各种媒体最常见的新闻, 最近更有地方官员喊出了“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雷人之语, 让我们

看到了伸向拆迁户的一张张血盆大口。一些地方城市的发展变化背后, 是无数人的辛酸和无奈, 甚至是血的代价。近一个时期, 全国不少地方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山东、河北等二十多个省市正在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政策, 进行村庄改社区、宅基地换楼房、土地换社保的“新农村”建设, 大规模取消自然村, 强迫农民“上楼”, 许多新修的村居被拆除, 一些地方的农民“被打上楼”, 也有人因补偿款买不起足额面积的楼房而自杀。而对于政府来说, 其主要目的, 就是把农民的宅基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而转化后的增值收益, 按有些评论者的说法, 就是被权力和资本合谋“拿走”。更有专家指出, 这是一次对农村的掠夺, 后果十分严重。城市不但没有使城市人的生活更美好, 也已经殃及池鱼, 让农村人也不得安宁, 也许这又是另一种中国特色吧。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 城市是许多人的向往, 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却不能成为各级政府创造政绩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机遇”。政府的利益冲动必将使它的施政行为失去理性, 在城市建设中不是为民谋利, 而是与民争利, 甚至夺民之利。在一些地方, 政府在有利可图的方面不惜动用公共资源竭力为之, 而在真正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少有作为或者不作为, 城市并没有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而是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目标渐行渐远。

在城市化过程中, 由于我国城市的发展格局缺乏统一的战略性规划, 因而使得公共资源的配置过度向大中城市集中, 强化了人口向单一方向的流动, 导致这种集中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 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陷入了一个怪圈而难以自解。

与此同时, 高层次城市规划和管理人才的缺乏, 使得我国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 长官意志和政绩冲动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 城市发展模式雷同, 城市建设缺乏个性, 千城一面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一大特色。由于管理的行政化色彩浓重而专业化水平不高,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使得已有的公共资源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管理成本高而效率低下, 资源浪费严重, 城市运转不畅, 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

8.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篇八

从环境来说,我敢保证,从飞机上往下看,新加坡的主色调一定是绿色的。不同于高樓大厦的灰,也不是农田庄稼的黄,而是属于自然的绿色,哦,或许还有蓝色映衬,它们交相辉映,透露着自然之美。新加坡四季如春,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绿色永不凋零。无论是忙碌的公路,抑或是繁华的商场,处处都被绿色环绕。可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导游曾经介绍过,新加坡国土面积很小,可利用的土地也很少,所以人们没有办法,各种建筑不是往天空发展就是深入地下,以至于到处高楼大厦林立。但在游览过程中,我却发现路旁有很多面积很大、空旷的草地,那儿的空间绝对够建一栋高楼,可是没有人去占用,而是开辟了一块被精心修剪的草坪,偶尔有几只小鸟落于其上,欢快地玩耍嬉闹,让人心情舒畅。忽然间,我明白了,也更加敬佩起新加坡人:不论怎样压缩自己的生活空间,却总要给自然留一片生存的天地。这样的新加坡,人们的生活怎能不美好呢?

人们总说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城市,甚至能达到在外面走一遭而鞋不沾灰的地步。这当然是有些夸张的成分在,但不得不说,新加坡的国民素质确实不低。来到新加坡,虽然这里车不多,但高峰时段堵一堵也是避免不了的。我以为,堵车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就算是再温和的人,堵得久了也难免有些怨气。可在新加坡的八天,我竟连一次汽车不耐的鸣笛声都未曾听见过。他们总是那么心平气和,只静静地驱车随队前行,有时甚至还把堵车之事作为笑话讲给我们听。

在新加坡的商场等室内场所是不允许吃、喝的。不只是室内,甚至在马路旁、街道上,我也未曾见过一个人边走边吃。对于像我这样习惯于抱着零食边吃边逛的人来说实在难熬。不过,不吃不喝就不会有垃圾乱丢或洒在地面的情况,这种简单的方法能行之有效,新加坡人的素质可见一斑。这应是新加坡能如此干净的原因之一吧。

想一想,较高的国民素质从何而来,应是教育结果的体现吧。

说到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占了新加坡学校教育很大的一部分。记得从小学到中学,我春游、秋游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抗日战争纪念馆了。我不否认,这确实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有些作用,但去的多了,也就难免有些乏了,浑浑噩噩地参观了一天,到头来却什么也没记住。到了新加坡,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震撼。记得我们到国大附中的第二天,全校举行欢迎仪式,他们的校风确实自由开放,台上校长讲着,台下学生喧哗,真真正正的“自由”。突然间,国歌想起,所有人仿佛训练好了一般立正站好,肃目向前。那一张张刚刚还挂着嬉闹笑容的稚嫩的脸,此刻却肃穆庄严,令人心生敬畏。几百人一同唱着国歌,一同念着誓言,可使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受到洗礼。学生每天早上都会这样站好,唱国歌、念誓词。这使我想起曾听说过这样的场景,新加坡每年国庆,人们不论身在何地,凭借广播、电视、网络,全国人民会一同唱国歌、念誓词。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我相信,他们熟稔的誓言已铭刻于心,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也必将转化为自身的行动。

□栏目编辑 王宇华

9.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篇九

我很自豪。

在这个新世纪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因为在2009和2010这两年,我国举行了国际性的两大盛会。2009年的奥运会让我们举办的异常出彩给全世界的人焕然一新的感受。在2010年4月30日中国又成功的举办了国际性的展览会--世博会。

今天,我

★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700字

★ 微笑让生活更美好作文材料

★ 微笑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 勇气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 微笑让生活更美好作文202

★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500字

★ 勤劳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10.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小学作文 篇十

在这个新世纪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因为在20xx和20xx这两年,我国举行了国际性的两大盛会。20xx年的奥运会让我们举办的异常出彩给全世界的人焕然一新的感受。在20xx年4月30日中国又成功的举办了国际性的展览会--世博会。

今天,我看了世博会的开幕式,一开始一首相约上海,拨开了我们心中的迷雾。我们相约在上海,让全世界的人相聚在一起,一起关注中国,关注世界。响亮的歌声,闪烁的灯光,华丽的舞美,领导人的讲话和主持人,司仪的嘹亮的声音透彻到我心底的最深处。

世博会的开幕式是在浦江沿岸举行的,到了节目的后半部领导人都坐在浦江沿岸观看焰火表演。绚丽的烟花,晃动的激光,神奇而多变的喷泉更让所有看开幕式的人耳目一新的强烈感受。

这次的世博会又一次在中国历史留下一彩。

11.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篇十一

这不是梦,这是智慧城市带给人们的全新生活。让我们近距离接触智慧的便捷…

智慧交通:出行一路畅通和方便

王先生是—位生活在一个智慧城市里的普通E班族。每天清晨7点钟,他起床悠闲地吃早餐,再从容地去上班。这在以前根本难以想象,因为王先生家住城东,E班在城西。若是以前那种拥堵的道路,他必须5点钟起床才能按时赶到工作单位。然而现在有了智能交通,拥堵就只是古旧字典上的一个名词了。

出于环保考虑,王先生一般选择坐公交车上班。他站在家门口的公交站上,此刻是上班高峰时期,很多人在等公交车的到来。他们有的人在看电子站牌上的信息,有的则用手机查询。

原来,现在有智能公交系统,会对公交车智能排班。通过设置在公交车上的中国电信3G无线视频监控,采集公交车的相关信息,反馈至公交调度中心平台上。平台将信息整理以后传递出去。车辆的速度、客容量、车内温度、车流量、站台候车人数等信息,人们都可通过手机上网或者站台电子站牌及时获取。此外,该系统还能够对于公交车进行实时监控,使得小偷无处藏身,即使有人不小心丢了钱包之类的物品,也能够及时地找回。

很快王先生要乘坐的公交车过来了,他从容上车后掏出手机在刷卡机上“嘀”的一刷就好了。这是天翼手机的“翼机通”功能,所谓一机在手,走遍全城都不用担心。除了能够刷公交车,还能够刷地铁和去超市购物等。从此以后,再也不必带钱包、塞零钱了。

而王先生的夫人李女士因为早上要送孩子去上学,所以她是开车出去的。李女士开车从来不担心早高峰会堵车。因为她有一个诀窍,那就是用“天翼看交通”。这是中国电信为用户提供的手机看路况实时视频信息服务。用户只需下载“天翼看交通”客户端,即可通过天翼3G手机观看指定路口的实时交通路况视频。哪里堵车,就避开哪里,让开车成为一种乐趣。

智慧民生:生活更加美好和便利

王先生上班后不久,就收到了一条短信一一他的孩子已经平安进入校园。这是中国电信推出的智慧校园“教育宝”功能,当孩子进入学校以后,校方就会通知家长。此外。“教育宝”还能够让王先生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情况,能够及时和老师沟通交流,非常方便。

王先生是一位医生。他在一家智慧医院工作,现在智慧医院改变了以前挂号、检查看病都得排队的麻烦,只要有一张卡,患者就可以方便地完成从挂号、检查、缴费、取药到医保实时结算等各个诊疗过程。这对于医生来说,也非常便利,因为可以通过刷卡调出患者健康档案,了解其曾患病情、曾检报告等相关健康信息,做出更精确的病情诊断。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跟踪诊治的慢性疾病的患者,智慧医院的服务可以轻易地观察到不同疾病阶段的情况,便于治疗患者。

快下班的时候,王先生忽然接到了急诊病例,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就主动要求加班治疗患者。恰巧他的夫人也因故要延迟下班,在学校读书的小孩就沒有人接送了。他们在手机里面商量了一下,考虑到孩子已经十岁了,是一个小男子汉,有必要锻炼一下,让他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难道他们不担心孩子会迷路吗?其实王先生的孩子使用的是中国电信专为儿童设计的“守护宝”手机,能够随时随地、精确、快速地获取被定位用户的位置信息。李女士只要打开网页,就可以从地图上看到自己孩子的具体位置。她一直看着孩子回到家,才放心地关掉网页,并打电话确认孩子平安到家。

智慧社区:打造E时代酷炫生活

王先生回到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不过他还是想回家吃饭,因为家才是最温暖的地方。王先生住的社区同样是一个智能社区,他先用手机刷卡,中国电信“翼机通”有社区的门禁卡功能,方便居民进出,同时可以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入。

王先生看到社区里面的一棵树被虫子蛀了,摇摇欲坠,就用中国电信天翼3G手机登陆社区网站,发帖提醒社区工作人员。尽管现在已经是社区工作人员下班时间了,但是他们同样用天翼3G手机在实时接收居民的意见建议。他们很快就表示并会马上处理病树,并感谢王先生的提醒。然后社区工作人员短信群发社区里面的每一位居民,提醒他们在那棵病树附近要当心,以免被病树砸到。而在社区的电子公告栏上,电子屏也显示了这则通知。

社区里面非常宁静,也非常安全,全球眼在社区的主要干道上时时刻刻监视着各类动静。此外,儿童聚集比较多的健身场地也被监控着,以防发生意外。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也有全球眼监控着,就是居家养老服务站娱乐室,但这是为了方便居民来此娱乐时,察看是否有空余的座位。

王先生经过一台ATM自动借书机时,就借了一本书。这也是智慧社区提供的便民服务。此外还有电子书可以阅读,通过天翼手机的号码登录社区网站,就能够在网站看电子图书了。

智慧家庭:让生活充满温馨和谐

回家之前,王先生就已经得知,自己的夫人带着孩子去逛街了,家里现在没人。王先生还没有到家,就用天翼3G手机遥控开启了家里的空调和热水器·并且合上了窗帘。等王先生用手机上的“翼机通”刷卡进入房门后,屋子里面气温已经调节好,非常舒服。

现在,智慧家庭里面充满了各种智能设备。居中是一个智慧家居控制系统,将所有的电气、多媒体和通信设备整合在一起,只要有一部天翼手机,就可以轻松管理和控制。王先生回家以后,发现夫人留了饭菜给他,就放进微波炉里面加热,此外还烧了一点水,打算泡茶喝。

他打开电视机,智能电视机在早上的时候,根据王先生的手机发过来的命令,自动录下了之前的足球比赛。他坐下来观看,不由得看得入迷了。忽然厨房里面响起了警报,把王先生吓了一跳,原来他居然忘了那里还在烧水。好在智能家庭的控制系统自动切断煤气,除了水壶有点烧黑以外,其他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不久,门外传来门铃声。玄关口的屏幕弹出了画面,原来是夫人与孩子回来了。王先生赶紧用手机遥控开门,李女士回家告诉王先生,她原来是去了爸妈家。王先生的爸爸有高血压,所以就用一款智能设备监控他的身体,数据随时随地都会汇集到、王先生的手机上,让他时刻注意。

上一篇: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下一篇:冲刺模拟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