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

2024-09-20

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共10篇)

1.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 篇一

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正定”目标,妇联组织就必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维护妇女权益工作,为创建平安正定做出新贡献。正定县妇联根据2006年以来接待来信来访的案件,就妇女维权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深

入分析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2006年以来共接待来信来访案件54件,其中:婚姻家庭类34件、人身权益类5件、财产权益类7件、文化教育类3件、劳动权益类2件,综合3件。在34件婚姻家庭案件中,家庭暴力案件14件,占41.2%;在7件财产权益类案件中,土地权益案件1件,占14.3%;今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案件24件,其中:婚姻家庭类15件、土地权益类2件。在15件婚姻家庭案件中,家庭暴力案件8件;在2件土地权益类案件中,土地权益案件2件。

二、存在的问题

1、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中存在侵害妇女权益问题。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集中开发使用程度日渐提高,加上城区周边地区土地开发、高速公路占地、飞机场征地增多,国家或地方建设的需要,对农村土地征用量逐年增加,原先以耕地为主要收入的农民,逐步转变为以股份分红为主要经济来源,在这种利益格局的调整中,农村妇女特别是农嫁非出嫁女和离婚、丧偶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受侵害的现象屡屡发生。具体表现为:一是土地承包权。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增值,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及以后的土地调整中,部分农嫁非出嫁女不仅分不到新的土地而且过去分到的土地也被强行收回。二是股份分红权。在正定镇、新城铺镇等乡镇,土地开发使用程度较高,部分村实行了股份化改革。在改革中,村委会以村民自治和大多数村民的意见为由,剥夺或限制农嫁非出嫁女的股份分红权。三是征地补偿款分配权。在土地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上,虽然县、乡两级政府都有明确规定实行男女平等,并多年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村不按照规定执行,而是制定村规民约规定农嫁非出嫁女不能参加分配。从我县9个乡镇调查情况来看,农嫁非出嫁女及其子女享受待遇情况:总人数126人,其中全部享受的12人,部分享受(出嫁女享受,子女享受一半)的96人,没有享受的18人。离婚妇女及其子女享受待遇情况:总人数74人,其中全部享受的42人,部分享受(离婚妇女享受,跟随子女享受一半)的25人,没有享受的7人。

2、夫妻关系中家庭暴力问题较为严重。县妇联去年共受理家庭暴力案件8件。家庭暴力问题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当事人双方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当事人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不高;施暴手段以肉体伤害为主。许多情况下,施暴者的残忍已经危及到受暴方的生命。于是通过离婚来摆脱家庭暴力是受害人最容易想到和选择的方式。然而在离婚案件中发现,家庭暴力往往被淡化。被认为“两口子”的事或“家庭纠纷”,对受害妇女的投诉不予重视,不予受理。对一些本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的家庭暴力,有的单位却敷衍了事,未予重视,致使施暴者的违法行为未受到必要的制裁,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1、部分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较发达的乡村,当地按人口分配经济收益较高,嫁出去的妇女不愿迁出户口,嫁人的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农村资源和经济利益增长速度有限性同人口增长速度急剧性的矛盾比较突出,使经济发达、地租相对较高的地方农村人地关系紧张,利益分配压力逐年加大。二是城乡、地区户籍管理分割性,导致不少同城市男子结婚的农村妇女不能随其夫户口迁往城镇。因此,本村出嫁女的户口没有迁出,嫁入本村的妇女又不断增加,在利益分配时就“僧多粥少”,村民们认为自身的利益被抢走了,所以排斥出嫁女。三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和自身利益驱动,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姑娘不能与当地的村民争土地争饭吃,所生的子女更没有理由争分土地和经济利益。因此,村民认为出嫁女不应分土地经济利益。四是立法的缺陷,对村规民约缺乏监督和管理。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因此,农村土地承包、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等事务完全被作为村民自治内部事务,由村民委员会自行处理。目前相当数量的村规民约出现了违法现象(主要表现为出嫁女权益受侵害),而法律对村规民约缺少监督、管理机制。五是救济手段缺乏,使许多出嫁女投门无路。救济手段的缺乏是出嫁女权益纠纷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体制上最主要原因。根源在于立法上的缺陷,《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没有规定对村规民约的审查、监督机制,导致政府在处理中手段不多,力度不够,反而村民以“村民自治为由”理直气壮;法院限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村民委员会具有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作为民事案件法院认为村委会与村民之间不是平等主体

关系,不予受理;作为行政案件,村委会是自治组织,没有行政主体的资格,法院也不予受理。加上出嫁女问题的复杂性、执行难度大等原因,法院大多不受理此类案件。而作为妇女的“娘家人”的妇联由于缺乏相应的执法权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上原因致使受害妇女告状无门,纠纷不断,成为上访投诉的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妇女的发展,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

2、产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一是施暴者夫权观念严重且法律意识淡薄是家庭暴力发生的决定因素。一些人法律意识十分淡薄,认为打自己的媳妇天经地义,谁也管不着。有些人经不起不文明不健康的东西诱惑,“包二奶”、“养情人”歧视糟糠之妻殴打行为屡屡发生在所难免。二是受害妇女的逆来顺受使家庭暴力不断升级。受害妇女信奉“家丑不可外扬”而忍辱负重,不敢与家庭暴力行为相抗争,甚至对施暴者的转变抱有饶幸心理,心存幻想,甘于维系家庭。三是社会的宽容是家庭暴力滋生的温床。家庭暴力被视为家庭私事,受害妇女投诉困难。四是法律制裁不力使家庭暴力居高不下。我国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执法部门的司法实践带来了较多的阻力和困难。五是社会救助体系缺乏使家庭暴力重复发生。我县以受害妇女为主要援助对象的社会救助和司法救济体系还亟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和建议

1、关于部分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受侵害的问题。必须从立法、行政、司法三方面人手来解决。一是完善立法。把农村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益问题列入法律予以保障,是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出嫁女问题的根本途径。《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条款应当根据现阶段和今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建议市、县政府尽快制定出地方性行政规章,授权基层政府对出嫁女问题依职权作出处理决定,同时也保障出嫁女的诉讼权益。二是强化行政管理手段。农村土地承包中的出嫁女问题比较复杂,在统一的法律原则下,必须结合各地实际,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综合手段解决。首先,坚持男女平等原则,把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益问题列入农村土地承包和农村股份化改革的制度保障之中。其次,坚持村民自治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对村规民约的审查和监督。建议市、县政府对土地承包的规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的决议、村规民约等进行一次清理,废止违反男女平等原则、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等内容。三是加强司法救济手段。《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中“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妇女权益保障法》必须与之相衔接,对在土地承包或股份制改革中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作出可裁可诉的规定。同时,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积极宣传和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土地法》,使农村每个村民组织都能依法行事,保障出嫁女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的合法权益。

2、关于家庭暴力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早预防,早控制:

第一,加强源头参与,推动社会资源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村街为载体,以创“零家庭暴力村街”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家庭美德,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同时,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妇联、社区居委会、治安巡防队、司法调解所等社会资源,进一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家庭暴力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的综合治理。第二、加强法律培训,强化社会支持系统对家庭暴力的敏感度。增强司法工作者的社会性别和反家庭暴力的意识,使他们将性别意识纳入到执法工作中,提高其依法处理家庭暴力的责任感和能力。第三、加强协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反应快速、干预有力的全方位、多层面地打击家庭暴力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反家庭暴力110报警中心、反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创建反家庭暴力合议庭、优秀妇女维权岗等,形成对家庭暴力犯罪的强劲攻势。第四、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提高公民反家庭暴力的意识。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公民进行反家庭暴力教育,不断提高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不断增强妇女自强、自立和防范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 篇二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龄前儿童,微笑三秒钟

一、调研原因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教育的起点和人的奠基性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 重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问卷概况

本次调研活动共发放关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套问卷。

家庭教育以问卷调查和走访问询的方式开展, 问访对象是泽雅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问卷内容涵盖四大板块:基本信息, 农村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农村家长对孩子学龄前教育的认知程度及家长对学龄前儿童教育投资和成果期望, 投放200份, 回收率达78.5%;问询内容主要以反馈给幼儿园的信息为主, 包括幼儿园收费合理性, 家长对孩子道德教育的关注度等, 投放50份, 回收率达100%。

社会教育主要以幼儿园为切入口, 活动形式为走访问询, 问访对象是春生, 童之星二所县镇幼儿园的园长及幼师共四名, 问询主要从三大方面开展:硬件条件, 软件条件和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的未来规划。预期走访汇佳等四家幼儿园, 但突遇意外事故只走访两家, 但基本可折射泽雅农村当地幼儿园的概况。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家庭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是本次家庭教育调查所用的工具。笔者将截取问卷的其中具有针对性的五个主要问题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同时将问卷的信息逐一陈述。

(一) 家长受教育程度

(1) 小学 (2) .中学 (3) .大专 (4) .本科及以上

调研结果数据显示, 有64.65%的家长文化水平处在中学阶段, 而经询问绝大部分家长的学历只是初中毕业, 而处于本科及以上的家长人数比例仅占2.23%。这份调研结果通过图表和百分比的形式直观地表明泽雅农村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种文化水平现状直接影响并制约着他们对下一代的学前教育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削夺了学前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权利, 使农村儿童的教育输在了整个教育体系的赛程起跑线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启蒙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其文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相信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广农村家长的受教育层面在农村教育今后的发展中会大幅度提高, 将会给孩子酿造出较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深化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背景。

(二) 您的孩子平时的主要活动是 (可多选)

(1) .在外面和小伙伴玩 (2) .在家看电视 (3) .帮家里干活

(4) .看书、画画等学习活动 (5) .其他活动

根据此题的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七成的孩子平时在家的主要活动是“在外面和小伙伴玩”和“在家看电视”, 像“看书、画画等学习活动”的比例只占了11.19%。虽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作为家长不应该过分要求, 但家长普遍反映对这一现状表示堪忧。而现代教育新理念是:让孩子在玩学习, 在学习中玩。既然如此, 那试问在这个玩的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您的孩子会玩吗?您会教孩子玩吗?您和您的孩子一起玩吗?“玩”也是一门学问, 有目的有计划的玩, 不仅能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而且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陶冶情操, 磨炼品质。家长如果参与孩子的平时活动, 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 让孩子“玩”出兴趣, “玩”出品质!

(三) 您让你的孩子接受学前教育 (幼儿园或兴趣班等) 最重要原因是

(1) .学习知识 (2) .照看孩子 (3) .寻找玩伴 (4) .其他

一直以来, 我们的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学习结果, 不重视学习过程;只看重学习成绩, 不过问学习的兴趣;只重视知识, 不重视素质。数据显示, 泽雅农村家长让小孩接受学龄前教育的重要原因各有不同, 然而还有一些家长表示不清楚自己让自家小孩接受学龄前教育的原因,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追随大众思想, 没有仔细思考过送孩子上学的目的。在已得数据中, 认为学习知识最重要的还是占多数, 达到惊人的68.61%, 由此我们看到泽雅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接受学龄前教育的初衷是何其统一。“学习知识”成为了尚且不知学习为何物的学龄前儿童现阶段主要的追求目标, 这无疑限制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而造成对教育的理解度不高——此种家庭教育观念也该更新了, 家长不能一味强调孩子读书学习, 而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遵循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 对孩子的教育要更民主, 更开朗。

四、结论与建议

2011年11月21日,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教育儿童无小事, 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少年强, 则中国强;少年富, 则中国富。

综上所述, 笔者将分别从学校、家长以及其他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家长方面

1、农村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 关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资讯, 了解当前的教育改革动态, 与周围的家长交流育儿心得。这不仅是自身素质的提高, 更是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的重要举措, 家长应该积极去了解学前教育, 更全面地去发现孩子现阶段的需求, 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一个更为清晰和直观的判断, 而不是一味地加大孩子的学习压力。

2、家长应该积极与幼儿园方面取得多方面的联系, 加大与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沟通力度, 不断听取教师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诸多意见, 并予以孩子在家的反馈情况, 全面认知应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和手段才是最佳, 充分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的种种问题, 共同对恶劣的习惯和行为进行更正, 教会孩子待人接物和处事做人的正确心态。

3、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必不能少, 平时多陪陪孩子, 参加一些亲子活动, 让孩子感受到与父母在一起时的快乐, 也能让父母对孩子有更深入的了解。因为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 才能对孩子的未来规划有着明确的定位, 才能更好地制定孩子的学习成长计划, 给孩子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温政发 (2011) 56号)

[2]、摘自温州瓯海区区政府网站《关于印发温州市瓯海区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3]、取缔学前班政策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教办基[2011]171号文件第十三条之规定, 城市 (含市区和县城) 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学前班。

[4]、记者陈学敏报道:明年广东地级以上市城区及珠三角发达地区将全面取消学前班。日前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 指出全省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园需加强管理, 避免幼儿园“小学化”, 不得布置家庭作业、不得考试。《意见》明确规定, 地级以上市城区及珠三角发达地区到2010年全面取消学前班, 将办学前班改为办幼儿园, 其他各县 (市) 到2012年要取消县 (市) 城镇和乡镇 (街道) 所在地学前班。

3.关于农村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调研 篇三

[关键词] 土地承包 农村财务 强农惠农 工业立镇 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安丘市吾山镇党委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妥善处理和化解农村存在的主要矛盾,大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镇有关农村问题的基本情况

1、稳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我镇认真落实土地延包30年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目前全镇68个村56242亩土地已于1999年全部延包到位,10743户参与延包,延包面积53514亩,占延包总面积的95.1%,机动地2728亩,占4.9%。

2、深化农村财务管理。积极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实行村财镇管、村帐镇记,严格财务“五道关”和大额开支审批关,杜绝不合理开支,今年上半年代管资金37万元,减少非生产性开支21万元,有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壮大了集体经济。

3、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检查。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经管、财政、农林、水利建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减轻农民负担核查工作小组,每季一次对全镇68个村17个镇直部门,对财务管理、土地使用、税费收缴等涉农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坚决杜绝各种增加农民负担行为的发生,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检查,各涉农部门严格按照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规范收费。

4、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严格标准程序,加大服务力度,将各项补贴全部落实到位,惠农补贴全部采用“一卡通”补贴。今年以来,全镇共发放小麦直补资金229594元,农业综合补贴1069257元,玉米良种补贴134094元,家电补贴57958元,母猪补贴2956头147800元。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基金会兑付及时足额。1999年基金会清盘关闭时尚有股金279万元,其中吾山基金会72万元,南逯基金会207万元。吾山基金会股金全部移交信用社管理,无需兑付,南逯基金会需兑付股金207万元。在兑付过程中,严格执行兑付政策,保证股民利益。目前,基金会股金全部兑付完毕。

二、存在的问题

镇村两级财力有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三最”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农业结构单一,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还没有充分确立,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快,农民增收幅度还不够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三、下步打算

一是加快工业立镇步伐,不断壮大财源。加快现有企业规模膨胀。举全镇之力,重点抓好山东金鸿集团的培强做大。与解放军后勤军需装备部合作,研发防弹板、防弹衣等新产品。目前,产品已通过实弹试验并开始小批量生产。今年10月份召开国家级新产品鉴定会,明年形成生产能力并批量生产,力争后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实现利税8000万元。搞好高新技术企业和名牌争创工作,在今年6月份集团起草的碳化硅标准颁布为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年内完成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碳化硅等金鸿系列产品争创国家名牌产品工作。搞好企业上市工作,做好上市的前期准备,力争企业明年或后年上市。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成果。进一步完善经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绿化等基础建设,搭建招商引资新平台,今年引进2个以上过5000万元的项目。同时抓好一期投资7亿元的太平山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力争明年7月份建成投产。通过现有企业规模膨胀和招商项目的迅速投产达效,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力争镇级财政收入后年过千万元。

二是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城镇建设总体思路是贯通长10华里、宽30米的金鸿大道,将东部现镇区与西部原南逯镇区连为一体,建设大格局新吾山镇区,镇区面积由2平方公里扩大到6平方公里,镇区东部为办公居住区,西部为商贸物流区,中部为工业区,五龙湖公园、揽月公园、锦绣园、金龙河公园为休闲娱乐区。具体工作,镇区东部开发家乐园超市和家乐园商业街,镇区西部开发锦绣园商业街。完善镇区基础配套,10月底金鸿大道全线贯通,金鸿大道两侧建高档次绿化带和绿地。同时加快工业隆起带建设,以项目落户扩张镇区。

依托五龙山、五龙湖、太平山万亩林场、齐长城、歌美飒风力发电和独具山城特色的小城镇等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吾山名片,推介吾山,提升吾山品位和知名度,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推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关于对部分乡镇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篇四

w w

w.5 Y K J.Com 1

一、调查乡镇:金城镇、镇子梁、下社

二、调查时间及学校数:利用节前节后五天时间对三乡二十多所学校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方法:走访乡镇领导、乡联校、家长、学生了解情况,深入学校对在岗人员及流动人员、长期请病假及办学情况进行了解。

四、三乡流动教师情况:金城镇流出三人,目前已回到本学校,从大临河流入一名女教师,(家庭暴力关系)已和教教育局和联校打招呼。镇子梁流出教师15人,下社镇流出教师15人人,金城镇流人一人,三乡请病假者8人。从三乡联校反映,近年流动教师联校长一般不知情。

五、公办教师在农村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农村公办教师多数为五十岁以上,素质偏低,多以代副课为主。

六、不同办学机制办学效果不一样。凡是承包学校或者是家长出钱雇用教师的学校办学效果比较好,凡是纯公办学校学生流出的多,办学效果差。镇子梁乡南马庄村和魏庄中学为承包学校,学生人员多,办得好好火火,成才学校为私人办得学校,几年来学生人数稳定,办得比较好,席家堡学校家长出钱300元集资雇用教师九名,不仅本村的学生在村读书,还吸引了周边十多个村的学生来此校就读。下社镇除镇一小雇用七名教师外,各学校均为纯公办,家长不花钱雇用教师,学生人数少,流出的学生多,学生数每个学校一般为三十人左右。

七、各联校闲杂人员多,一般在十人左右。

八、乡镇和联校脱节,由于经费拨到了联校,乡镇对办学情况多不关心。

九、意见和建议:1、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工资向农村教师倾斜,2、尽快实行绩效工资制,解决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问题。3、试行发放教育卷,把生均经费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在本乡内自主择校。搞活办活机制,鼓励有识之士回乡办教育。4、限制县城班容量和轨制,实现各学校均衡发展。5、对乱流动教师扣除工资,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教师挣两份工资的问题,以维护教师队伍的稳定。

6、调动教师最好在假期中调,不要在中途调动教师。

7、实行县城教师轮回到农村支教的制度。

文章来 源

w w

5.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 篇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到今,教师就是被人们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的职业为人们所敬仰。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汹涌澎湃,许许多多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 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和倦怠感,尽管大多数人把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可从我们的行为看与社会所期望的还有一段距离。教师也是人,有个人的生活空间和经验,有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具有发展的愿望和潜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当然也就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健康”的因素。而农村 教育是四川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主体,更值得关注。

现今,农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份,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然而,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却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有效的实施,而导致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1、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

据调查,每位农村教师的周平均课时均在20节以上,平均每天要上四节课,如果是寄宿制的学校,算上早晚自习,一天上到7节课是很正常的事。有人说,短短几节课有什么,上了不就完了吗?可是很多人不懂几节课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备课、写教案。上完课还得有时间批改作业,研究学生,许多的教师真的是披星戴月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不仅体现在上课时间上,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搞大量的机械作业,回家的家庭作业,教师还检查批改主。除却作业,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考试好像成了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方法。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考、看卷,分析,着实忙!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不言而喻。沉重的心理负担无形延续着教师全天候的工作,这是其它任何一

个职业所不具备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城区学校,想尽一切法调动工作,好的教师都流向了城区学校,坚守的只有那一小部份人。

2、城乡教师教育待遇的不等,让农村师资流失

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师资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一个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就是工资卡上的钱,奖金什么的基本没有,一年下来,也领不了几个钱,而城区学校每个月加上课时津贴、班主任费等,每个月多领好几百元钱,农村学校的教师过教师节最多领100元,而城区学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别,让许多教师都把前途放在城区,考调,调动等,想尽一切办法走向城区学校造农村师资大量流失。

二、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然而,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音乐课上没有钢琴、风琴„„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都是由班主任上的。配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留守儿童”现象

90年代中后期,大批的农民工涌向城市,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些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楚,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与方法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闻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久而久之,矛盾就突显出来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四、教师工资待遇低

据调查了解,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农村教师,每个月的工资不到500元,有的教师说,98年出来参加工作的时候,工资一个月只有285元,教了8年多的书,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到700元,大部份的农村教师都是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上有老人要供养,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抚养。人际交往也得要钱,这一个月的工资到了月中就见光了。有的教师说:“,农村 一个泥水匠一个月还1000多元呢?人家还不劳心。我们这样辛苦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付出与回报的不成正比,让许多教师消极无奈,成为农村 教师的一种普遍现象。

根据以上几种现状,我们把农村教师的心态归纳为以下几种:

心态一:市场经济的产物

(一)物欲的膨胀,精神的沦丧。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影响着教师的心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走上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岗位。这些人,工资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轻松。就连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回过头看看我们的老师,固守于三尺讲台,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衣服永远是最便宜的。买不起名牌。生活是清贫的。不管买什么都是想了又想。终其一生。教师都是寒酸的,物质上的清贫,让许多老师多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怀疑。消极的情绪由此而来。但是却又不舍得放弃。如许多老师所说,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市场经济时代形成的浮躁心理大气候动摇了很多老师“无私奉献”的决心许许多多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一辈子,但是面对现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关心带来误解、认真视为呆板,负责却认为多事,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谈起过这一件事。他说,读书的时候,教师对他是恨铁不成钢,经常对他冷潮热讽,说他只有卖气力吃饭的份儿,他很恨这位教师,某一天,当他与教师重逢的时候,恰好教师有求于他,他显得很冷淡,虽然,他帮教师的忙,但他也对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当年,你说我很笨,只有卖气力的份,是这样说的吗?”教师无语,听到这儿的时候,我为我们的教育者们感到心疼,觉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能成才,恨铁不成钢,在教育方法上,或许有着许多的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希望学生好的,然而,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懂得教师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不被理解,难怪我们的教师灰心了。无私奉献成了杀害学生的利剑!

心态二:农村教师还有一种心态表现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诚然,许多的老师在刚走上讲台时也曾有过壮志宏图,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学校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的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老师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每天教室、家里、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让许多老师丧失了激情。更多的老师认为在僻远的乡村教一辈子书。很难实现人生抱负,也无法获得更高的收入,久而久之,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就视而不见了,对工作的热忱也没有,这种理想与现实巨大的反差让许多老师悲观失望。

心态三:农村教师的心态还表现为,公众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述求,将农村教师推向迷茫。

千百年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焟蚷成灰泪始干”人们把教师奉为至高无上的神,把教育事业视作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特别是现今社会对教师职业更是有着多重的要求,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 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导管理 学生的权威,在一定时间他们又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还是学生的朋友,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还要协调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关系,这种多元化的不同性质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师思想矛盾与冲突,公众这种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述求,将农村教师推向了迷茫。

五、关注农村教育,也要关注农村教师

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农村教师也已加入到社会低层的弱势群体中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局面的?一直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在呼吁“尊师重教”,相应地也不断出台了相关改善教师待遇的政策,(包括一些光喊口号不落到实处的),但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太快,这边条件还没改善或者正在改善,生活成本早已超速前进了一大截。

6.关于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六

小李集工业园区大学生村官 薛源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培养、品格情操陶冶,文化积淀和智力开发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重视和发展农村家庭教育也是促进人才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小李集工业园区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近年来,小李集工业园区妇联积极争取上级领导支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面向社会、服务家庭,积极开展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和咨询服务,注重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建设,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普及科学的家庭知识与方法,家长的教育素质、教育能力等显著改善,家庭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小李集工业园区以妇儿活动中心为载体,加强与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密切联系,制订了《小李集工业园区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实际工作中,各村把家庭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及职责纳入本村工作计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并配备了强有力的专兼职干部,形成了指导家庭教育的合力和可控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园区妇联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妇联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注重实效,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我们园区妇联向全区广大农村家庭发出“学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倡议。采取举办讲座、张贴标语、开办专栏、设咨询台等方式大力宣传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各村妇代会通过开展“学习家庭”、“才艺家庭”、“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有计划地推荐了一批家庭道德教育指导用书和通俗读物,为家长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粮;园区妇联联合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在全县开展了儿童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双河村妇联以读书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妇女读书活动,将书本送入农户家中,扩展了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覆盖面。嵇陆村妇联充分发挥了“五老”志愿者的作用,成立讲师团,传授革命传统,先后至小学、企业举行了6场报告会,受教育人数近千人次。园区计生办还利用学校、幼儿园,开办了“婴幼儿家长”培训班,受到很多准妈妈们的喜爱。

三是因地制宜,提高专兼职家庭教育工作者业务素质。一是加大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园区虽未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园区妇联通过财政拨一些、经费挤一些、社会捐助一些的方式,使园区的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二是先后成立了园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讲师团,开展公益性巡回讲座1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698份,听众达2千余人次。同时,各村依托家庭教育学会,举办家庭教育示范培训班,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训一批基层家庭教育工作骨干,更好地发挥了他们在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是深入实际调研,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适应新形势下儿童成长和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园区不定期举办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理论研讨会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具有前瞻性和涉及热点、难点的重大家庭教育课题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在合格“小公民”的道德标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家庭教育理论不断有新的创新和发展,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受经济基础、人员素质等影响,小李集工业园区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一是认识不足,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个别村领导对家庭教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缺乏全区统一的家庭教育领导体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部门间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园区的家庭教育工作相对滞后,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二是家庭教育经费的制约。由于欠缺经费保障,家长学校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对不同年龄儿童家长的指导性不强;有的学校只能从有限的办学经费中提取极其有限的一点经费苦苦支撑;有的学校让上课的教师兼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保证。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支持,一些必要的宣传教育活动、调查研究、师资培训、教材编写、评选表彰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这与家教工作的需要是很不适应的。

三是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上存在着误区。很多农村家长由于把“子女分数第一,学业至上”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普遍存在重养育轻教育现象、重智育轻德育、重言教轻身教、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的现象,导致部分孩子产生不良思想行为。由于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未能加强自身相关知识的学习,导致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落后,或暴力替代教育,或溺爱教育,新旧家庭教育观之间互相碰撞,亲子之间感情隔阂,关系紧张,父母痛苦,孩子出现反叛心态和“过激”行为,对孩子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产生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家庭破裂、父母离异、父母外出务工,造成对孩子的监管不及时或无人管理,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正常生活,往往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建议和对策

推进和发展农村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深入研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从源头上推动农村家庭教育工作齐抓共管。加强领导,建立由党委、政府牵头,妇联、团委、关工委、计生、卫生、宣传、文化、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工作机制,共同参与,各司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协调解决儿童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制定与小李集工业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家庭教育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主要用于媒体宣传、骨干培训、课题研究、阵地建设和表彰先进等,为农村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 障。

二是努力创办好家长学校,巩固阵地建设。要着力完善家长学校在园区的全覆盖,要逐步建立健全村家庭教育工作网络。妇联、教育部门要将家教工作纳入工作考核,推广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提高各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并分批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家长学校。要不断拓展家长学校的办学渠道,大力创建村家长学校以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积极做好家长学校的分类教学,满足各类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迫切需要,对家长学校进行教育指导,保障家长学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设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基础的专家队伍、讲师团队伍、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队伍。要分期对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开展专题培训,并将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针对初中以上学生住校问题,建议增加学校辅导员,关注孩子的心理动向,提高孩子在校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儿童成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和目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力争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调研任务,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注重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四是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率。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多角度、多层次聚焦家庭教育工作,提高社会知晓率和重视程度。各村要积极引导职工、村民重视对子女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广大家长要牢固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 理念,积极参与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要认真开展示范家长学校、优秀家长学校和优秀家长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开展家教经验交流、事迹报告会等,帮助农村家长特别是贫困、留守、单亲家庭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不断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积极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要积极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双合格”、亲子共读等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家庭教育工作品牌。要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作用,利用春节组织开展送“家教知识下乡”活动,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农村。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向农村倾斜,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知识覆盖面。

7.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 篇七

在巧家县、夏县、安定区三地分别随机抽取106、89、60名留守儿童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巧家县以集中在教室问卷调查为主, 夏县和安定区以走访问卷调查为主。调查内容涉及: (1) 儿童及家庭基本状况。主要包括儿童的年龄、性别、留守情况、家庭生活条件, 父母及监护人文化程度、收入等。 (2) 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主要包括儿童生病就诊费用支付情况、儿童及家长是否参加新农合、对新农合报销满意度、对附近定点医保单位了解程度、对新农合的建议和想法。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情况

1. 留守儿童情况。

巧家县106名留守儿童中男孩50人 (47.17%) , 女孩56人 (52.83%) ;夏县89名留守儿童中男孩41人 (46.07%) , 女孩48人 (53.93%) ;安定区60名留守儿童中男孩32人 (53.33%) , 女孩28人 (46.67%) 。

2. 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巧家县留守儿童和父母一方生活的有38人, 和祖辈一起生活的有30人, 和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有12人, 独自生活或住校等其他方式生活的有26人。夏县留守儿童和父母一方生活的有24人, 和祖辈一起生活的有52人, 和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有11人, 独自生活或住校等其他方式生活的有2人。安定区留守儿童和父母一方生活的有25人, 和祖辈一起生活的有25人, 和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有8人, 独自生活或住校等其他方式生活的有2人。

三、分析讨论

1. 留守儿童生病就医时的关注因素。

巧家县106名儿童中生病时有21.7%关注就诊单位与家距离, 57.55%关注医疗技术水平, 6.6%关注医疗人员服务态度, 14.15%关注医疗费用。夏县89名儿童中生病时有27%关注就诊单位与家距离, 50.56%关注医疗技术水平, 9%关注医疗人员的服务态度, 13.48%关注医疗费用。安定区60名儿童中生病时有15%关注就诊单位与家距离, 68.33%关注医疗技术水平, 1.67%关注医疗人员服务态度, 15%关注医疗费用。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医疗技术水平、距离远近及医疗费用水平是影响三地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现状的重要因素。

2. 孩子生病时一般就诊医院的等级。

巧家县的106名留守儿童, 生病时选择去村卫生所就医的有43名, 乡镇医院的有36名, 县级医院的有22名, 市级及以上医院的有5名。夏县的89名留守儿童, 生病时选择去村卫生所就医的有64名, 乡镇医院的有18名, 县级医院的有5名, 市级及以上医院的有2名。安定区的60名留守儿童, 生病时选择去村卫生所就医的有23名, 乡镇医院的有22名, 县级医院的有6名, 市级及以上医院的有9名。

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病就诊时首选村卫生所。从访谈中得出, 留守家庭就诊时最重视的因素:一是家里到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二是就诊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由于新农合鼓励基层就医, 越向基层, 报销比例越高, 且基层医疗机构距离家一般较近, 因而三地的留守儿童生病就医多趋向村卫生所。

3. 留守儿童家庭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

巧家县的106个留守儿童家庭中, 16.04%非常了解新农合;67.92%听说过新农合, 但不了解;10.37%完全不了解新农合;5.67%不关心新农合。夏县的89个留守儿童家庭中, 7.87%非常了解新农合;69.66%听说过新农合, 但不了解;16.85%完全不了解新农合;5.62%不关心新农合。安定区的60个留守儿童家庭中, 26.67%非常了解新农合;63.33%听说过新农合, 但不了解;8.33%完全不了解新农合;1.67%不关心新农合。

从调查中得出,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还不够了解新农合, 不清楚新农合待遇、报销比例及程序。其文化程度低、医疗保健意识薄弱是造成其新农合认识欠缺及参合率低的重要原因。

4. 留守儿童是否参加新农合对其就医方式的影响。

巧家县90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新农合, 参合儿童生病时有48名选择及时就医;32名自行购药;8名觉得症状轻而暂不管;16名没有参加新农合, 其中3名生病时及时就医;10名选择自行购药, 3名认为症状轻而暂不管。由此分析, 参加新农合能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 促使参合儿童选择及时就医的比率高于未参合儿童。夏县76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新农合, 其中48名在生病时选择及时就医, 13名选择自行购药, 14名认为症状轻暂不管;13名留守儿童没有参加新农合, 其中9名生病时选择及时就医, 3名自行购药。夏县留守儿童是否参合对其选择何种医疗方式没有明显的影响。安定区52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新农合, 其中12名在生病时选择及时就医, 30名自行购药, 10名认为症状轻而暂不管;8名未参合的留守儿童中, 生病时1名选择及时就医, 3名选择自行购药, 4名暂不管。安定区留守儿童中86.67%参加了新农合, 参合儿童生病时更愿意选择及时就医或自行购药。

四、建议与对策

1. 为留守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库。

在调查样本中, 巧家县有28.3%的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 夏县有85.4%的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 安定区有41.7%的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监护人年龄较大也是造成留守儿童生病不及时就医的重要原因。所以, 应为留守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库, 并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前往留守儿童家中探望, 并针对自身年幼且监护人年纪较大的留守儿童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减少生病不医现象, 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 增加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数量,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据《都市时报》2013年3月12日报道, 我国每千名儿童仅有0.23个医生--儿科医生比较紧缺, 从医疗服务提供的角度来考虑, 应当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医疗资源的提供。如对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增加村卫生所的数量;完善定向医学生转入和退出机制, 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吸引和鼓励医学生基层就医、基层在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 保证基层卫生服务质量。

3. 加大力度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增加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了解程度。

三地调查样本中, 非常了解新农合的家庭比重都比较小 (巧家县16.04%, 夏县7.87%, 安定区26.67%) , 不了解或者仅听说的比例很大, 而且有的参合留守儿童家庭因不了解定点医保单位, 而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造成了费用自负的情况。因此, 相关部门在农村家庭参保时应以各种形式告知具体的定点医疗机构及相关事宜。

4. 简化新农合报销程序, 提高对留守儿童门诊、住院治疗的保障程度。

由于经济因素等限制, 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家庭在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难以自付而放弃就医。因此, 提高对门诊、住院报销比例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及时就医。繁杂的报销程序也导致一部分家庭放弃报销而加重医疗费用负担, 相关部门应简化程序, 方便参合人员及时就医, 即时报销费用。

参考文献

[1]钱渊.每千名儿童仅有0.23个医生[N].都市时报, 2013-03-12 (A06) .

[2]张浩, 余园园, 高文涛, 等.农村留守儿童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10 (1) .

[3]段成荣, 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 (4) .

8.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 篇八

先行先试,创新资金筹集和建设模式

青冈县把地处县城北郊1公里的青冈镇乐园村做为新农村建设中近郊村城市化的首选目标。经过科学规划,该县在乐园村东、西尤家店两处自然屯建设“五星十有”标准的农民乐园,让全村502户农民集中迁入小区的楼房居住,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竣工,500余户农民已陆续喜迁新居。全部建成后,将容纳2500户农户近1万人。

乐园村中心村建设初期,县里经过深入调研,多方考察论证,确定了“依城而建、集体开发、拆平建楼、以楼换地、以地经营、补贴群众”的总体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多元化投入,创出了集体开发新模式。村委会成立开发建设公司,不经过开发商环节,建设农民乐园只花材料费和工时费,节省的建设资金“反哺”村民,平均每户补贴1万元装修费用。乐园村村民筹集首期建设资金近4000万元,同时,县里在财政政策方面给予了最大程度支持,凡是县本级收取的相关行政性收费全免,实现“零收费”,并整合相关项目打捆投入。

乐园村规划总投资达5.2亿元,分三期建设。首期工程建设完成后,可置换出两个自然屯农民宅基地14.7万平方米,为二、三期工程腾出建设空间。中心村全部建成后,扣除规划利用土地外,还有近30万平方米的集体宅基地可供开发利用。通过实行市场化运作、滚动经营的模式,不仅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而且乐园村的农民预计还可实现土地经营利润近亿元。

立足发展,打造新村发展的不同功能区

青冈县根据产业布局和该村发展优势,按照“五星十有”标准,协助乐园村制定了中心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并委托黑龙江省北方规划设计院大庆分院和大庆油田地质勘测院对中心村进行系统勘测和产业发展功能区规划,形成了设施农业发展区、农民生活住宅区、农机停放和粮食仓储区、预留经济发展区的合理定位。其中,中心村建成后闲置出的4个自然屯近30万平方米集体宅基地将作为乐园村预留经济发展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经营土地,挖掘创收潜力,为百姓谋取更多利益,逐步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移民目标。

通过财政资金的积极引导,乐园村集体自主开发的中心村建设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2009年以来,该县就逐步加大了对乐园村新农村建设力度,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4500万元,建设温室园区1个,新改建温室大棚24栋,大棚50栋,新引进种植品种5个,种植裸地蔬菜500亩,建设4.5公里白色路面,修建了硬质排水沟4200延长米,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这些资金的注入,不仅使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也为其他乡村农民向乐园村流转聚集预留了可持续发展空间。2011年乐园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率先突破万元,达到10200元,同比增长27%。

从青冈县财政资金引带、创造性采取村集体自主开发的中心村建设模式的实践看,不仅为本县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也为全省城郊型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一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为前提,确保“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没有生产发展,中心村就会失去活力。乐园村规划打造主导产业发展区,利用主导产业支撑中心村发展,形成了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多年来发展棚室蔬菜的优势,村集体利用经营利润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扩大建设规模;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带,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和建设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区,实现了生产规模化,改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效益。同时,将沿街的商服楼优先出售给本村村民,发展二三产业,有效推动了农民增收。

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改善生活条件为出发点,确保“生活宽裕”。农户以现有住房面积为基准,调换楼房面积,双方按照房屋质量评估作价,互补差额,村民宅基地由村集体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补偿,农户用泥草房换楼房,享受宜居环境。同时,中心村配套完善了文体广场、社区、超市、幼儿园、警务室等公共服务功能,乐园村老百姓将充分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拥有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乐园村中心村将真正成为农民的乐园,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改善村级组织服务能力为保障,确保“管理民主”。通过实施中心村建设,乐园村支部一班人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乐园的村级组织在广大农民中的认可程度也得到了提高。通过经营土地,村级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得以提升。同时,由于农民集中居住,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9.关于县农村老党员工作调研报告 篇九

:

一、农村老党员的现状

1、政治边缘化。全县共有595名村党支部委员,其中老党员13名,占2.18%,共有627名村委会成员,其中老党员10名,占1.59%。老党员在村两委干部中所占网的比例非常低,他们在村级治保调解、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任职非常少。而现任村级组织在决定村内重大事务时,考虑到他们年事已高,一般不征求或者不采纳老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许多老党员在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上一般较少发表观点,大多附和随从,在农村中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2、生活贫困化。农村老党员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多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文化程度低,年轻时在人民公社大集体劳动,只掌握农业生产简单技能;改革开放后已步入中年,既承担养家糊口重任,大多又在村级组织领导岗位任职,很少外出务工经商,经济上一般没有积累。受历史原因制约,农村缺乏养老保险保障资金,他们子女大多没有固定收入,生活不富裕,拿不出很多资金赡养他们。上年纪的老党员很少外出务工经商,只能在农村从事原有的简单劳动,收入低,有的甚至根本无收入,还长年生病,生活清苦。

3、情感冷落化。农村老党员年轻时大多是村干部,甚至是主要干部,村民群众遇事找他们解决,村内大小事由他们拍板决定,上级领导到村想到见到的首先是他们,他们是村内焦点核心人物。而现在除了党内活动或过节日受上级党组织慰问外,已是“门庭冷落”,加之大部分子女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不能享受“子孙绕膝,其乐无穷”的亲情,只能身影相伴,孤苦伶仃。美好历史与冷酷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4、负担加重化。一些老党员子女外出务工经商,土地和山林耕种和管理的任务由他们来落实,劳动强度大。有的还要承担照看留守在家小孩的监护任务,同时一部分老党员还负有照顾老伴的义务,承受农事和家事的双重压力。

5、医疗缺乏化。目前,乡镇一级医疗卫生院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普遍缺医少药,少数乡镇甚至没有卫生医疗机构。村级卫生室不健全,医务人员大多是赤脚医生出身,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医疗技术差,设备简单陈旧,去县城治疗交通不便,往往耽误治疗最佳时间。同时,高昂的医疗费也吓倒了老党员治病的念头,一些困难老党员得了重病怪病就不去治疗,忍受病魔的煎熬。目前,政府虽然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一定程度改善了农村就医条件,但报销比例低,难以解决老党员医疗保障问题。

二、解决农村老党员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做好农村老党员工作的认识。认识和把握农村老党员的角色定位,不仅是对农村老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感情问题和态度问题,更是做好新世纪农村老党员工作的关键。农村老党员在年轻时多是农村的优秀分子,相当部分还是村干部,是农村领袖人物,农村老党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当地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功不可没。现在他们老了,经济来源枯竭,许多人的基本生活靠子女供养,甚至党费也得由子女支付。年龄老化是生理规律使然,有其必然性,但党员年龄老化并不意味着党员政治、思想、心理、情感的衰退,大多数老党员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忠实地履行党员义务,支持党支部工作,积极参与村中事务,热情做群众工作,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尽自己所能,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农村老党员的角色定位,轻视或者忽视了农村老党员工作,就会影响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效果,进而削弱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和战斗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特别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当前,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工作重视不够,关爱意识不强,关爱措施不够到位,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比如:当前农村相应建立了城乡最低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但没有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的人文关怀。做好关爱农村老党员工作,对老党员的生存状况、人格尊严、生产、生活条件以应有的关爱,这不仅仅是赡养爱护老人的问题,也关系到树立党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巩固党在农村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关系到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大问题。地方各级领

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把关心爱护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党员工作真正列入到日常议程,作为一个重点和长期的工作抓实抓好。

2、加大宣传做好农村老党员工作的力度。地方各级党组织要利用报刊、会议,特别是在“七一”党的纪念日,广泛宣传农村老党员在年青时期为党和人民作贡献的事迹,广泛宣传农村老党员在年迈后洁身自保、发挥余热、在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再立新功的事迹,在年度评选优秀(先进)工作中老党员要安排一定的比例;同时要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保障法》、《中国共产党党员保障条例》。使关爱老党员、保障老党员合法权益能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农村老党员的良好氛围,地方各级党组织要更好地制定落实关爱农村老党员制度,实现组织、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机制,切实给农村老党员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3、发挥好农村老党员作用。从我县乃至各地情况反馈来看,凡是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好的,村“两委”关系就比较协调,村风、民风就比较正,基层组织工作开展得就比较扎实,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比较强;反之,党组织的战斗力则比较弱,村中问题也比较多。因此,要信任老党员,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威信优势、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善于做组织协调和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势,使他们在农村社会事务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老党员设置参政议政、民意收集、村组事务财务监督、治安维护、老年活动等岗位。二是成立村组民主理事会,发挥老党员参政议政作用。组织他们参与村务管理,对村级经济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公益事业、重点项目等重大事宜提出意见、建议,为现任村组干部当好参谋。三是建立政策宣传和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引导群众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及时向乡、村反映群众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助解决,维护农村稳定。四是实行新老结对,发挥传帮带作用。采取“一帮一”、“一帮几”的方式,组织资历深、精力足的老村干部、老党员与新任干部、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结成对子,传授工作经验,加强思想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4、培育产业增加农村老党员收入。农村老党员尽管年龄已超过60岁,但大多具有一定劳动能力,适应强度不大的劳动。为了增加他们的收入,应积极引导发展适应当地实际的产业,如朱村乡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户均茶叶发展近5亩,且经济效益好,许多老党员从事茶叶种植、管理、采摘等农业生产,从中得到了较好收益,年收入达到4000-5000元。如果每个乡镇都培育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那么,不仅能给老党员提供经济收入的渠道,改善老党员经济条件,又能充实丰富晚年生活。各欠发达乡镇党委、政府在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时,对一些发展农业条件好、交通方便又有较好自然资源的村,还应做好市场调查,制定和培育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农业加工龙头企业,给农村老党员创造生产就业条件。

10.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 篇十

调查时间:2011年6月15日——2011年9月10日

调查地点:垣曲县古城镇莘庄村

调查对象:古城镇莘庄村现有的所有村民

调查方法:走访、现场询问、记录

调查目的:具体了解现在留守儿童的现状,进一步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调 查 人:张 虎

今年6月开始,本人对古城镇莘庄村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走访了本村178户村民然后对其进行了现场询问并记录。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用工需求越来越多,为改变生活状况,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我们村野不例外。通过调查,我发现村里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即使没出外打工但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这对孩子成长、发展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儿童发展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一、总体现状

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在本村儿童中,-1-

其中女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48%。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的75%;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的15%;另外,随父母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有 6 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

调查的留守儿童中,7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其中85%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1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5%被托付给亲友

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在我乡2280人儿童中,有567人农村留守儿童,占全乡儿童的25%;其中女童有272人,占所有留守儿童的48%。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430人,占留守儿童的75%;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86人,占留守儿童的15%;另外,随父母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有 70 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

调查的留守儿童中,7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其中85%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1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5%被托付给亲友。

3、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

儿童表示父母很莘苦,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是9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25%,中等占4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看电视、游戏、网络,抽烟等不良现象的约占3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3、监护管理不够强。留守儿童大多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4、家长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此,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很多。

5、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在走访中,我发现孩子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特别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已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有的父母在外,不在孩子身旁,有的父母虽然在身旁但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又因忙碌而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导致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从以上五个方面看,第一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开发了养殖项目,有的则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已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弃裕的经济支持。但在经济收入、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如何提高家庭经济能力并不是教育问题,第二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家长整日忙于农活或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即使关注,也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完成作业这项最基本的观念上,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第三从农村学校教育来看,教育力量薄弱影响孩子成长。由于客观的家庭原因,孩子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致使孩子不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三、对策与建议

目前,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逐渐的浮出水面。政府,基金会,慈善机构额社会各界人士各尽其责。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

1、强化政府统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一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三是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

2、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掌握;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3、充分发挥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的功能。建立农村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儿童教育是家庭、学校、村(社区)共同的责任。在村(社区)可建立家教咨询站、家教服务站、农村少年儿童教育服务中心,在假期,由村(社区)组织邀请本村在外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开展对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和家教服务工作。

四、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从农民工大规模流入城市开始,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之久。他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数千万儿童和上亿农民工的重大问题。同时,他也关系到我国农村广大地区青少年的成长。所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要靠各级政府的积极协调配合,社会各界更应伸出援手,承担责任。只有政府,学校,社会人士通力配合,留守儿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化建设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上一篇:粉笔颂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500字下一篇:商务翻译基础之句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