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环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9篇)
1.六环节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六环节教学心得体会
油坊店中学
张静(小)
本学期以来学校提倡“六环节学案导学”上课进而优化课堂。“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县在学习、借鉴全国名校先进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中学教学实际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的,目的是从尊重学生的地位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环节六步骤”。
“三环节”即“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六步骤”即具体的以下六个操作步骤:
(一)明示目标(约1分钟)
(二)预习检查(约3分钟)
(三)自主学习(约6分钟)
(四)合作交流
(五)展示讲解
(六)达标检测(约10分钟)
经过这一段时期学习和实践我对导学案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导学案”坚持知能统一,实现学会和会学;从学习内容上讲,明确有关知识结构,力求知识规律化,系统化,思路条理化;从学习方法讲,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学好,重在教师考虑如何教好。在老师方面,避免了授课的随意性,功夫下在了课前,课堂上有精力关注学习状态,随时进行点拨和指导,对学生来说,拿到学案后,对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很明确,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合理安排,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到学习中来了,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导学释疑,当堂达标为主要步骤,使知识落实与能力的培养于一体,起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作用。
“六环节学案导学”遵循的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但在我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有很多问题,如主体参与不够、教与学顺序颠倒、规范表达落实不力等,如何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当然要努力学习导学案,认真做到以学当教,当堂达标。
其次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再则“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律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维上有所启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分小组探究,个人探究、小组之间交流与合作等。不管哪种方式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想以后多研究一下小组探究,小组探究可以增强沟通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听、说、问”三种成比例出现的行为。
“说”,即表达清晰,具有说服力;“听”,即有效倾听,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小组探究可以增强团队合作:即愿意与他人合作,作为团队的一份子去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小组探究可以增强自信:即敢冒风险接受任务,或敢于提出与不同的意见。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尝试使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去教学生,去启发学生,使自已的课堂变的生动、有趣,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2.六环节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一、注
注, 就是在文本中标注出难读的字音和重要的词义。此环节要求学生把文下重要的、关键的注释写在课文对应的词语上;文下没有注释的, 要借助工具书查阅、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也把字音、词义标注在文中。同时, 要求学生在标注的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初步了解。
但在教学中发现, 初中起始学段的学生没有标注的习惯, 口头翻译课文时, 既要看文本又要看文下注释, 目光在文本中和注释上游离不定, 只顾着完成任务, 哪里谈得上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常常口译过程结结巴巴, 口译过后莫名所以, 既耽误时间、又没有效益, 更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童趣》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篇文言文, 教学时应通过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手段教给学生“注”的方法, 培养他们给课文做批注的习惯。示例如下:
这是一篇浅易文言文, 写的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童年趣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完成“注”的任务没有问题。示例中, “秋毫”、“物外”是文下有注释的, 其余都是学生理解后自己标注的。因为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 要求标注要细, 达到根据标注就可以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可以说, 没有注的第一步, 学生就不能深入地理解文意, 也就谈不上培养语感、领悟内涵、积累文言文知识了。
二、顺
顺, 即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其法有保留、替换、补充、调整语序、略去等, 基本要求是能够用规范的语言准确地说出句子的大意, 用现代汉语翻译。
这个过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古人文言表述的习惯, 了解文言文句子的规律。省略句和倒装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 顺的过程中就要加以补充和调整, 如,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则应补充为“温故而知新, 可以 (之) 为师矣”;“何以战”应调整为“以何战”。除此之外, 还要告诉学生文言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官职等是可直接保留的, 如“庆历四年”“陈太丘”等。而对于古今意思没有变化的词语, 为了使译文顺畅就要进行替换, 如“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无礼”一词尽管现在还在使用, 但是联系上下文替换成没有礼貌则更顺畅。对于调整音节的助词, 则可略去, 如“公将鼓之”、“怅恨久之”中的“之”。
这一环节,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适当点拨。可以让同桌学生互说互听、合作学习, 教师往来巡视、答疑解惑, 同时注意倾听并及时纠正学生说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对重要词语加以强调, 然后让学生站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述说文章大意。
这一环节还要求教师要有耐心, 特别是学生初学文言文的时候, 要给学生充分的“顺”的时间, 不能急于求成。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 一位学生草率地把“元方时年七岁”理解成“元方七岁那年”, 显然, 学生在不该调整顺序的地方进行调整了。教者不是简单的纠正, 而是引导学生联系全文, 让学生体会出文章突出的是元方的形象, 便自觉在七岁前加个“才”字, 将句子译为“元方这一年 (才) 七岁”。既纠正了学生的误解, 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体悟, 可谓一石二鸟。
三、读
如果说学生在“注”和“顺”的环节中的读是初读、粗读, 这里的读则是深入地读、是精读。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有效的读, 是进一步对话文本、理解文本, 培养文言文语感、积累寻章断句知识的读。
读的形式有范读、领读、个人读、齐读、默读、朗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避免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地读。
读的要求要严格, 正如朱熹所说“务须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读一字, 不可少读一字, 不可多读一字, 不可倒读一字”, 达到“多读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的境地。特别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诵读是古代语文教学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诵读, 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出声”的“读”, 它包含和朗读、朗诵共同并行的多种读的形式, 包括读书时的左右晃动、引吭高歌等“伴读”形式。它注重强调以下要素: (1) 注重多种感官的参与, 综合调动多种感觉器官, 眼到、口到 (中介) 、耳到、心到; (2) 注重读的量, 不是读一遍两遍, 而是反复多遍, 直至成诵; (3) 注重读的质, 它是品读、味读、玩读、美读, 重在“整体直觉”地“玩味”, “须是沉潜讽咏, 玩味义理, 咀嚼滋味” (朱熹语) 。如此“涵泳”, 方能达到心与书的融合, 让书上“死”的文字化为人心中“活”的养分!
四、品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都充满着神奇的“文质兼美”的力量。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说:“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 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语文教材用《鸿门宴》、《赤壁之战》等作为课文是取其文学性而入选的……《答司马谏议书》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书信, 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信……只是由于王安石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拗相公’的形象跃然纸上。《活板》不是科学论文或科普文章, 它本来就是从《梦溪笔谈》这部‘笔记小说’选出来的。”由此可见,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有“文”的意识, 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品”所解决的正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 通过议论、讨论、甚至是争论等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品“情”, 品“景”, 品“道”, 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挖掘出来, 以期收到培养鉴赏能力、传承古代文明的功效。
如, 教学《爱莲说》时, 引导学生将“花之君子”与“人之君子”进行比对, 领会文本所传达出的作者的君子情怀, 这是品“情”;在教学《伤仲永》时, 设计仲永为什么会“泯然众人”这一问题, 得出“如果不学习, 即使天资再聪颖也会变得与常人一样”, 这是品“道”;教学《小石潭记》时, 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描写竹、水、鱼、石、树等景物时如何做到层次分明、用语准确、运用了什么修辞等, 体会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这是品“景”。而文章最后触景生情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则是品“情”了。
五、背
背诵是一种古老的语文学习方法, 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郑板桥在《自叙》中说:“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不只非善记, 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 必千万遍。舟中、马上、被底, 或当食忘匕著, 或对客不听其语, 并自忘其所语, 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可见背诵是何等重要啊。
理解和熟读是背诵的基础, 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才是有效的, 才能形成长时记忆;熟读的过程其实是加深理解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背诵。如《曹刿论战》, 文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设计了四个小问题: (1) 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 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战前准备的? (3) 在战争中, 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击时机的? (4) 鲁国获胜后, “公问其故”, 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这几个问题既提示了文章的整体骨架, 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若指导学生据此背诵课文, 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背诵既要“背”更要“诵”, 它不是把文本简单地复制、存储于大脑, 而是要把文本和“文味”同时保存在记忆中, 所以, 指导学生背诵时还要关注语感的培养。如《出师表》一文, 语言质朴, 情词恳切, 说理透辟, 写得有理、有节、更有情, 在反复叮咛中, 耿耿忠心、拳拳之情跃然纸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反复练读, 读出情、读出义、读出味, 并体现在背诵中, 这才是真正的背诵。
六、积
积就是积累。对学生来说, 学好文言文, 掌握并积累常用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很重要。课后练习中虽然有目的、较系统地总结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 但仅死记硬背这些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课文, 读出词类、读出语感并广泛地积累词汇语汇。
例如: (1) 古今异义的积累。古今异义常见有四种情况: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中的“妻子”一词, 古义是指“妻子与儿女”, 今义则专指“男人的配偶”, 属词义的缩小。 (2) 一词多义的积累。如“主人日再食” (《送东阳马生序》) 中“再”是“两次”之意;而“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曹刿论战》) 中却是“第二次”之意。此外, 还有通假字的积累、虚词的积累等。
为了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本, 先逐课记录常见的文言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 并注明出处。最后进行归纳、比较, 整理成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储备能力, 又能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更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三
“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六环节”教学模式具体为:课前预习——筛选问题——合作探究——解疑分享——拓展延伸——课末检测。这一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育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双向的交流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自主学习探究的乐趣,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
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集体备课,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生成单》;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完成《问题生成单》,并根据预习情况,提出一两个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
筛选问题 结合问题生成单,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互相解决组内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筛选出一个本组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呈现到小白板上;教师集中各组情况,简单点评后再次筛选出本节课着重讨论学习的问题。
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们选出的问题,教师出示“学习启示”;然后,学生们再根据“学习启示”在各自学习小组内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并推选出本组的中心发言人准备在班内交流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
解疑分享 各小组组长将本小组的交流成果在班内进行汇报,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全班分享并可提出各自的质疑。教师则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重难点知识的点拨。在这个过程中,可穿插相应的练习。
拓展延伸 教师根据课堂学生学习探究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拓展性质的问题,此时,学生进行新一轮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解决老师提出的拓展问题。
课末检测 课堂练习检测内容分为两类:一类为基础题,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做;另一类为拓展题,让学生们自主选做。
教学模式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 学校倡导所有教师每一节课后都进行一次反思,以听课者的身份来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使用该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以此来改进自身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等,从而提高模式教學效率。
同教研组教师评价 我们分为语文、数学两大组各自听课,同学段教师进行评价。我们要求所有教师在评价时从执教教师的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基本素养、“六环节”教学模式效果上去分析。通过全体教师评价,教师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效率在显著提高。
学生参与评价 学校教师采用问卷或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在此模式的课堂上,“我的收获如何”“对我今后的成长有哪些帮助”“小组学习的效果如何”“我的主动地位发挥的如何”等。同时,要求教师放下“教师”的权威,愿意接受学生对教师使用这一模式教学所作的评价,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成效与反思
实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 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扮好了三种角色:一是引导者,安排学生自学,并提出自学要求,分发问题生成单,在学生自学时给予引导;二是组织者,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组织训练和反馈,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之中;三是指导者,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课堂上,学生们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做好了三件事:一是自学和讨论,课前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问题生成单上的内容,并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二是参与交流和展示,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三是学会合作,小组成员要人人发言、解决问题、交流分享。
实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是实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坚持不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广大青年教师能够大胆使用,积极开拓,不仅在备课中严格运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首先,改变了教师不会备课、讲课没有章法的缺陷,真正让他们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合作探究意识提高了,练习水平提升了,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因此,学校会持之以恒地把“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推广下去。
二是实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灵活运用。当前的课堂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了模式,并不是要束缚住教师们改革的手脚,我们坚决杜绝对教学模式的生搬硬套、断章取义,学校提倡百花齐放和个性张扬,只要反映出的理念是一致的,即把“教”变成“学”,把“课堂”变为“学堂”,教师就可以积极拿来,大胆探索,推广运用。
三是实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以集体备课为支撑。为确保“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学校将充分发挥“备-评-讲-评”教研引领作用,发挥教师集体备课作用,在集体备课中,建议教师们做到“四定四有”。即:定内容,有的放矢有效益;定主题,共同学习有提高;定时间,相互研讨有保障;定形式,同伴互助有收获。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提高教师钻研、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才使“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更放光彩。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学校全体教师愿意和广大教育界同仁携手同行,共同探讨和研究课堂模式教学,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4.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 篇四
一、名称:三段六环节学案导学法
二、模式
1、准备阶段
一环节、集体备课
2、导学阶段
二环节、明确目标,三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环节、展示反馈目标达成 五环节、总结完善检测提升
3、巩固考核
六环节、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三、实施要求
1、准备阶段
老师必须共同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编写有效学案。同学科教师共用统一学案。做到共备学习目标(要符合学生学情),学习目标具体可操作;共备重难点;共备本节框架结构。一定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忌面面俱到,杜绝“水过地皮湿”
共同修改学案草稿。
教师要养成反思总结习惯,要求每堂课结束后总结本堂课的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作为查漏补缺、复习巩固指导以后工作的依据。同时每节课要借鉴上节课反思内容,将学案设计科学完善。
2、导学
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一堂课评价标准主要看目标完成情况,若充分完成学习目标就可认定为一节成功课。
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的主要特点,做到学生能学会的老师坚决不讲。学案中一定要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并有方法指导。在个体学习有一定难度、需要相互监督、检查学习情况、订正答案等情况出现时最好采用两人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有疑难问题或需要探究方法规律等提高能力的任务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老师必须穿插学生中间,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小组进行点拨引导,并发现学生共性的问题。学生不能完成或无法完善或需要规范过程时老师一定要及时点拨。做到不包办代替。
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的过程由于是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理解而且平等探讨使每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激情与活力。
以上是学案导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即:独学、对学、群学。在各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三讲:讲易混、易错、易漏点;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展示反馈。多数学生能学会、同伴互助基本解决的要让学困生展示,给不同层次学生提高的机会;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展示可以采用抢答、讲解形式。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解疑答难包括规范学生解题步骤、提升学生总结不深入的规律、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等。注意:要做到有学生展示的同时,其他学生有事干。
目标达成。练习题目要紧扣学习目标,选题典型有代表性。当堂内容当堂检测。为实现堂堂清,我们有必要以中下等学生为标准设置检测题目,检查当堂目标达成情况。也为复习找到侧重点。
总结完善检测提升。学生必须做到当堂总结所学知识并了解在知识网络中的地位。章节总结将知识系统化。以上均需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老师也必须养成总结习惯:每堂课的反思总结要求既有知识点的总结,更有学生掌握情况的总结,这就是周周清、月月清的出题依据和查漏补缺的依据。
3巩固考核
复习巩固查漏补缺。根据人的遗忘规律,适时设置复习检测实现周周清、月月清。训练案继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适当增加能力提升练习,达到提高巩固的作用。
四、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课堂工具:双色笔、纠错本、导学案。
2、人人都希望得到关注(捣乱是问题生吸引老师注意力的方法)。关注后进生是大规模提升课堂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3、学案要求: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汇总知识网络。明确:时间、内容、方法、要求,检测尽量采用一对一形式进行。
4、所有任课老师必须配合班主任利用班级评价方案对学生实施小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实现各层次学生的最大进步。
5.新授课 六环节教学模式 篇五
迁安一中政治组
屈海军
高中政治新授课六环节教学模式浅析
迁安市第一中学政治组
屈海军
在继承优秀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新课程改革旨在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大突破。它特别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由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变为学生的主动求知,让学生去阅读、思考、发言、辩论、讲解、质疑、归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我对新授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我的教学模式是——六环节教学法。
环节一:自主预习,知识准备。
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印制课前预习案。预习案主要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完成知识填写,并同时在课本上划出相关知识,标明提纲。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重视预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所学知识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宏观把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理解记忆。
环节二:预习检查,习惯养成。
上课以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填空情况进行检查,也可以小组自查。对于完成预习任务的同学、小组,教师以肯定表扬,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小组,教师进行教育批评,并给以口头警告和适度惩罚,责令其改正错误的学习态度,认真落实预习任务。
这一环节有承上启下的主要作用,不可轻视,否则会使预习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环节三:定向质疑,课堂探究。
1首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可以由教师或学生事先书写在黑板上,上课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会,并用彩色粉笔标明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在学案中设置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情景材料,或者设计涵盖基础知识的单选题,通过巧妙设问安排,使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蕴含其中,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层层深入,把握知识体系。
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合作完成学案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组内能够完成的问题教师不在讲述,组内不能完成的问题由其他小组给以解决,全班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集中讲解。
3对于本节所学的重点知识内容,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集中记忆时间,努力做到当堂理解消化。
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真正地参与,不当旁观者。
环节四:巩固练习,方法归纳。
围绕重点知识,依托紧密联系实际的热点材料,设置大题。各小组讨论后,进行答案编写,注意书写规范,包括整洁、条理、准确、全面等要求,努力做到又好又快。答案书写结束后,由某一个小组的一个同学展示组内公认的最佳答案,同时解说答题思路,答案构成。其他小组再进行评价、质疑、修正、补充、完善。最后教师给出参考答案,学生加以对照,总结得失。
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解答大题规范化、科学化的能力和水平。环节五:回顾反思,课堂总结。1回顾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或教师提问易混易错知识、重点知识,目的是对本节所学内容再认识,并能够把握其内在联系。
2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组长、学生均可发言,肯定本节课的优点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不足,对全班和个别同学提出新的要求。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下一节课的学习效率做准备。
环节六: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6.浅谈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 篇六
湖南省溆浦县江口镇中学
张道良
课堂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聚焦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给学生授之以“渔”,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借鉴名校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正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力求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六环节的含义与要求
课堂教学六环节是将课堂教学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生动导课,吸引学生学,1—2分钟,针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教材特点,设计导入形式,让学生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下开展学习,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形式多样,比如实验、图画、故事、游戏、动画、猜想等,但都应与本节课堂内容有较强的联系,能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
第二步,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什么,1—2分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形成哪些能力,提升怎样情感,形成何种态度与价值观,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突出“三点”:基点、重点、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第三步,指导自学,要求学生知道怎么学,8—10分钟,让学生在教师出示的自学指导的帮助下,依据课本,借助资料,在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
力水平上,解决一定的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和提高能力,教师的自学指导应做到五有:有具体的范围、有明确的内容、有科学的方法、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有明确的达标要求;自学方法主要有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完成练习等,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巡视,督促、帮助、检查学生完成自学任务。
第四步,分组讨论,就是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时间4—6分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解决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或大家都感到有困难的问题,分组时5—6人为一组,注意学生层次搭配,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要选好小组长,带动全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时,要求学生养成四个习惯: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遵守组织纪律。
第五步,展示解疑,就是确定谁来教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教,也可以是学生教,时间13—15分钟,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特别是为学困生和不敢展示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形式依内容而定,口头表达、黑板板演、书面练习、实验操作、现场表演等。无论何种形式,教师都应积极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评定,要在展示解疑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必要的挖掘和启发,对教材的理解不能过于肤浅,不能浮光掠影,教师必要时精讲,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教材,掌握所学内容,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第六步,当堂检测,看学生学习效果,这是六环节课堂教学关键所在,时间6—10分钟,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针对重点、难点调配习题,教材课后题、练习册题、学生自出题,依情况选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增强作业的速度和信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平时训练与考试接轨。教师布置习题后,要个别辅导,要当堂评定,注意审题、方法、易错点、规律性的点拔。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结构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生层次,可以灵活运用,在目标教学的指引下,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六环节的亮点,才能自觉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课堂教学六环节亮点:教学起点,从模糊到明确,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行为,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发展,从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学过程:从随意到调控,通过反馈矫正来调整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要相互激活;教学形式:从群体到个体,服务个体,促进全体,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学效果:从不可测到可测,当堂达标测评,教、学、考有机结合。
二、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的中心是学生,学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服务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是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六环节的作用。六环节的关键是让学生行动起来,让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形成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真正获得“渔”。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抱着对学生将来发展负责的态度去积极自动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
再次是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六环节课堂教学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不是放任自流,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六环节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备学生、多备学法,以学生的学去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学的多样性需要教师课前有多种预案,学生学习中还有许多事前无法预料的情况发生,需要教师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更高的教学智慧。六环节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模式,教师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而要课前积极主动去准备、去思考,真正落实功夫在课外。因此,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要求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的评价办法
要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就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只有教与评相统一,才能通过评促进教,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去落实课堂教学六环节。合理的评价办法也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的优越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相应的评价办法为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5项,总分100分,分值95(含)以上的课为优质课,85(含)以上的课为良好课,75(含)以上的课为一般课,其余的课为不合格课,一般课需完善提高,不合格课必须整改。
一级指标:生动导课,5分。1.导课形式2分,要求形式为学生接受,与内容衔接;2.导课效果3分,导课能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一级指标:明确目标,10分。1.目标内容5分,包括认识、能力、情感、方法、价值观等,紧扣教材,体现基点、重点、难点,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等;2.目标展示,5分,以适当的方式清楚展现给学生,课堂组织以学习目标为依据。
一级指标:指导自学15分。1.自学形式5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有指导,形式多样,自读、练习、实验、多媒体等;2.自学效果10分,学生完成自学要求和有关问题,学生能较好回答师生所提的问题。
一级指标:分组讨论10分。1.讨论形式5分,讨论问题有针对性,有讨论价值,可以是生生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2.讨论效果5分,课堂讨论气氛热烈,讨论问题最终得以有效的解决。
一级指标:展示解疑30分。1.问题选择10分,解决问题要有选择性,加强重点,突破难点,要兼顾全体学生,注意问题层次性;2.学生参与5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参与,根据不同学生要求选择解决的问题;3.实际效果15分,基本问题全体学生掌握,重点问题得到切实加强,难点问题得到较好突破。
一级指标:当堂检测25分。1.习题设置10分,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相应习题,课堂检测题有层次、适量;2.检测效果15分,学生能及时完成相应习题,学生习题准确率较高,师生共同解疑释惑后学生明白。
一级指标:课后作业5分;1.作业内容3分,作业设置要有层次、有针对性;2.作业数量2分,作业数量适量,不加重学生负担。
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全新和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转变观念,迎接挑战。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动态生成,学习中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也是课堂教学六环节的最终目的。
7.六环节教学心得体会 篇七
一、指引注意,兴趣激发
所谓“注意”就是让学生的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在今天课堂学习的目标上.重点是:①创设能揭示学习目标本质的数学情境;②能较快地回忆起先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方法;③能让一些不那么爱好数学的同学也被吸引到学习中来.
片段1学习目标:“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会判定(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这一学习目标,表面看学生似乎都能理解,也会用定义证明,但若证明f(x)在某个区间不单调,则许多学生都会暴露出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不理解、不掌握.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的“注意”情境:
师:请同学生观察y=0.01x+1的图象,上升还是下降?并判断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生:难以判断?(引起注意)可计算函数值之差比较大小!(原有知识方法回忆)
师:计算有限次,如何判断一切值大小?(思维兴趣激发)
生:可用二个字母计算来突破无限个数值的大小比较,f(x1)-f(x2)>0.(学生思维提升)
师:同学们能否自己设计单调函数的定义?(学生认知的内化)不单调函数的定义如何设计?
上述做法,既揭示了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本质,又能让学生尽快回忆起作差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用有限次运算判定无限个数据大小,从而得到:用字母运算可以突破这一困境,接下来的学习显得思路清晰,方法自然,理解深刻.
二、共同探究,思维展开
共同探究,思维展开是指课堂教学设计第二个关键环节.此环节一方面要展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探究求解过程中要有数学的思维,体现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展示学生认知思维的特点,展示认知过程.即把“学术化”型态和“教育化”型态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真正得到提升.
片段2师:如图1,请同学们探究在正方体ABCD-A1B1C1D1内,是否存在满足下列条件的点P,使点P到直线AB,CC1,A1D1的距离相等.
生1:没有方法去找点P.(思维受阻)观察后发现的中点E可能符合要求.点B1似乎也可以.(思维再次受阻)
师:点E,B1可以,D可以吗?
生2:线段DB1上的点是否都可以?(合情推理)可分别求线段DB1上任意一点P到上述任意一直线的距离PR.
通过共同探究,思维展开,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数学思维和学生的认知思维相适应,使合情推理、转化、概括等学科能力有针对性地得到发展.
三、分层体验,认知深化
学生的个体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有层次之分.数学的知识、方法也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努力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在每一块知识、方法、思想等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通过分层体验,达到认知的逐步深化,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层次体验的设计:①从数字到字母的体验;②合情推理(归纳、类比)的体验;③逆向思维的体验.从数字的认知到字母的认知,对于数学思维而言是一大跨越,一般的学生都感到较为困难.
片段3师:把y=2sin2x图象上各点按向量a=平移,得到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
生
师:若呢?
生
师:若a=(m,n)?
生5:要根据m的正负讨论!实际上仍为y-n=2sin2 (x-m),这说明学生实际上没有真正体会到字母表达形式的实质:,m前面永远是减号.逆向思维是另一个制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领域.已知条件A,可以推出结果B,学生较容易接受和掌握.但是,已知结论成立,是什么条件导致这一结果,把所有可能的条件都找出来,学生感到较为困难,有些甚至无从下手.
片段4师:已知椭圆和点P(0,1),求椭圆上任一点Q到P的距离的最大值.
生6:.当.
师:反过来,椭圆焦点在x轴上,对称轴为y轴,离心率为.且点P(0,1)到椭圆上任意一点Q的距离的最大值为,写出椭圆方程.
很多学生觉得无从下手,虽然两个问题难易程度不尽相同,但其本质一样.都是二次函数求最值,然而,学生思维受阻的程度截然不同.推理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中学生感到困难较大的是后者.在合情推理中,类比又更显困难.
四、反馈及时,矫正到位
学生课堂学习的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地反馈,是师生学习和教学是否有效,学习方式选择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使反馈渠道畅通,信息准确及时,必须着重设计好以下几个环节.①重点观察的学生,对象选择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出不同认知结构的学生的认知特点.②学生的思维受阻情况要准确地呈现,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探讨时,可用“你有什么困难吗,需要老师在什么地方给予帮助?”等设问方式来暴露学生思维受阻的情况.③学生出现的典型性错误一定要抓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否及时发现并抓住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是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把学生错误“挤出”去,正确的思想方法才能在学生的认知网络中“落脚”,进而“扎根”、“生长”.反馈不是目的,反馈是为了矫正,矫正必须“到位”,如何到位,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抓住揭示问题的实质,或者说抓住问题的源头,从本质上纠错.
片段5师:已知a,b>0,a+b=1,求的最小值.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正确的方法.
生7:先展开化简即证而成立
生8:先证三式相加即可
师:两种方法表面上看用了一定的技巧,因为是轮换不等式,创造条件让多个不等式在时成立,才是解决问题的实质.其次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首先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即发挥好个体认知经验,使新的认知较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网络中存贮和生长,而不是不分对象,强行照搬现成的技巧、套路去纠错.
片段6师:若能写出x-y的范围吗?
生9:上述式子相加减可以得到,若强行纠错,∴-4≤x-y≤4.看似简单,但学生很容易遗忘,认知并不容易内化.可设计为:
师:x=4时,y=5可以吗?y=-2可以吗?
生10:不可以,y只能为2.
师:可以画出的区域吗?在区域内可求x-y的最值吗?学生用已掌握的线性规划基本方法可以不太困难地得到正确答案.
师:再观察上述区域,2x-y取值与x+y的取值互不影响吗?
生11:是的,可以独自取遍[-3,6]和[0,6].
五、归纳方法,形成经验
通过课堂的学习、探究、体验,使学习者形成新的认知,并内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些新的认知内涵常常表现为归纳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方法,或者获取一定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明显带有个体色彩.老师如何避免就题论题,就事论事,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升思维,总结经验.方法,显得极其重要.就一般课堂教学设计而言,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设计:①在归纳提炼思想方法过程中,注重“通中引巧”.也就是说,既要归纳一般的方法,也要考虑问题的特殊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方法、思想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比如用二元二次方程处理圆锥曲线问题是通法,但要注意充分利用平面几何韦达定理简化计算.②归纳提炼思想方法过程中,还要注重“巧中引通”,即从特殊性的背后,揭示通性通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源头.上述片段5中,“巧中引通”的“通”是创造让成立的不等式.后一种做法更有一般性,因为使二个及以上的不等式都能同时成立才是解决问题的通法.③通过归纳提炼思想方法,要使学习者形成个体独特的数学基本经验.如分类求解,举例论证,退一步入手,化解变形,数形转化,合情推测等,使他们面对数学困难问题时能主动运用,积极应对.
六、精选作业,关注个体
8.例谈“少教多学六环节”教学模式 篇八
【关键词】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巧妙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定下良好的基调。《毛主席在花山》是一篇写人的课文,根据这一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然后问:这一课主要写了谁?写了他的什么事?作者是怎样写的?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能找到正确答案。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类型特点和教学重点,巧布疑阵,并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
目标既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又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用目标引领学习行为,才能保证有效学习。根据写人课文的特点和教学重点,我把《毛主席在花山》一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这样,学生学习时有目的地学,有针对性地学,学得有效。
三、自主合作
自主合作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必要途径。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指导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时,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进行主动、积极、独立地思考解决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时,互相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教师引导解决。如《毛主席在花山》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先出示学习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默读课文,从三件事中,每人选择一件最喜欢的事,从这件事中勾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看出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让学生依据学习指导进行自主学习(一般10分钟),最后小组合作学习(一般3-5分钟)。学习时,教师巡视指导,一边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一边搜集学习信息,具体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教、高质量地教提供依据。
四、反馈质疑
这一环节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度。只有通过反馈质疑,教师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为下一环节以疑定教提供依据。如教《毛主席在花山》一课时,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反馈学习收获,然后要求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的问题,简单的让差生回答,较难的让中等生回答,难的让优等生回答,优等生回答不了的问题,有待教师引导解决。
五、以疑定教
这一环节是教师主体行为最精湛的表现,教学时,教师心中要明确“教什么”和“怎样教”。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了解描写人物方法的基础上,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句子,引导学生品读体会,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情的共鸣,从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领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从而达到少教多学这一目的。如教《毛主席在花山》一文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解决学生的疑难,然后抓住描写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读中体会、读中欣赏,深刻感受毛主席关心群众,热爱群众,一心为群众着想的伟大形象,深刻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从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毛主席的伟大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丰满起来。
六、迁移训练
学习的目的为了运用。只有经过训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会学奠定基础。如教《毛主席在花山》一课时,学生掌握了写人类课文的阅读方法后,首先要求学生完成(1.本文按________顺序,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本文抓住人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细节描写,表现了毛泽东一心为群众着想的高贵品质。)这两个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描写一个小片断。这样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长期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教学时采用“以一带多”的教学策略,重在“一”字上下功夫,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以一篇课文带动其他类似结构的课文的阅读,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语文素养,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9.高效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探究 篇九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新课改是从改革课堂教学开始的,高质量是从高效课堂诞生的。聚焦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建设课堂文化,提升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常外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现结合当前教学形势与我校教学工作现状,谈三个内容。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提出,高效的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充实的“五实”标准;山东著名教育记者李炳亭对高效课堂的解释是“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三学”:肯学、想学、会学。原山东衮州市一中校长在金山对好课的标准界定为:“学生学(发展)得好的同时,教师也发展得好是好课的唯一标准”。以上这些专家学者对高效课堂的特征的概括,其实就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得彻底、学得持久。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上一堂课后只要问一问以下四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的效果如何了。
一问: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这是明确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关键是看教师对《课标》和教材掌握得如何以及对教情和学情掌控得如何。
二问: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这是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状况有两种,即“堂堂清”与“堂堂 留”。
三问:让学生怎样获得?这是教学的方法问题。教学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即“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先学后教”与“以教师传授、灌输为特征的先教后学”。
四问:让多少学生获得?这是学习目标的达成率问题。一堂高效的好课要同时做到两点,即“堂堂清”与“人人清”。
如果教师一堂课能给上述四个问题以明确的、正确的问答,这堂课才算一堂真正的高效课。
二、高效课堂应该消除哪些方面的症状?
打造高效课堂,毋庸置疑,我们每个教师都有共识和追求;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多困惑和挑战。但无论如何我们要深信:质量的要诀就是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正确的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显重要。虽然兄弟学校全国各地课改、改课搞得有声有色、有质有量;虽然学校对教师从暑假学习班就开始了培训,并多次召开了教学专题工作会,但至今仍然存在着这样的课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凝滞,“休眠率”、“走神率”高;教师因满堂灌而教得累,学生因兴趣差、负担重而学得厌,教与学脱节;总觉得时间不够,总不敢有所取舍,总感到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种低效课堂、负效率课堂的主要症状体现在“六多六少”
1.预习环节走过场多,真正落实少。
一方面预习学案编写质量不高,不是少而精,而是多而滥;另一方面指导、督导学生完成得不到位,检查批改落实得不到位,学情反馈掌控得不到位,先学后教流于形式。
2.导入明标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
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简单直接生硬,不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师课堂包办代替多,学生参与少。
有的教师的讲解几乎占满整堂课,有的教师上课自己唱独角戏,甚至连提问都是自问自答。许多概念、定理、规律、结论本该是由学生探究归纳的;许多训练、纠错本该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但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干脆自己包办代替,不关注学生的感受如何,不关注学生学得如何,课内损失课外补。
4.预设探究问题的问题多,激发思维少。
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预设了一些让学生探究的问题,但这些预设问题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要么是用“是”或“不是”就可以简单回答的;要么是不注重探究新知所必需的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要么是所预设的问题起点高而难,学生无从开口,不能很好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来科学的设计问题。探究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实效性;直接影响课堂的高效互动和学习目标的达成。
5.课堂低效后患多,当堂落实少。
有的课堂搞形式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看似热热闹闹,学习目标的完成却是 海市蜃楼;有的课堂教与学脱节,教与学进度推不动,一堂课上到哪里算哪里,下课时不了了之;有的课堂无限制的延长上课时间,下课当作上课用而拖堂。当堂检测、当堂落实自然就成了纸上谈兵,后患无穷。
6.课后巩固练习作业多,分层布置少。
有的教师布置作业时图简单以整页或整版全部作为作业而未精选;有的教师布置作业时一厢情愿,不考虑其它科目,不考虑学生能不能完成,有没有时间完成,只想课后通过多布置本科的作业来提高教学成绩;有的教师布置作业时因缺乏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能力的了解而整齐划一的布置。如此一来,既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助长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以上这些症状如若不消除,高效课堂无从谈起,教育质量无法保证,生命关怀无法体现,甚至愧对向往、热爱常外和尊重、崇拜我们教师的孩子们。
三、如何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1、.真正转变观念,切实提升专技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前途。课改的理念是变教师讲师的身份为导师的身份;变教师的中心为学生的中心;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变加班加点加负为堂堂清、人人清。常外《教学第一定律》:“尽快让学生独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是要落实的教学理念,常外《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就是评判的依据。传授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之所以仍然有市场,究其原因有三:之一是教师本人受传统课堂文化中毒很深或麻木。教学理念、专技水平跟不上,不能搞课改;之二是传统教法轻车熟路,操作简单或便捷,不愿搞课改;之三是担心影响教学进度,怕一堂课教学任务完不成,不敢搞课改。传统教法的后果有三:之一是教师的专技水平得不到提高,专业得不到发展;之二是学生怕学、厌学,主观能动性遭到了扼杀,学业成绩得不到提高,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之三是课堂是教师自欺欺人、事与愿违、教学质量很差的低效课堂,是学生越学越差、身心异处、精力流失率很高的负效率课堂。改变传统教法的对策有三:之一是加强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向书本学,向先进学,走出去学,引进来学,在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工作要求中学;之二是加强反思,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方法。认真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所作所为,深刻反思自己课堂教法的利弊,敢于直面现实,勇于剖析纠偏,真正转变自己课堂的身份和现状,真正改良课堂的教法和效果;之三是加强自改,切实提升专技水平、能力。作为一名想成为优秀教师、名师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积极的、主动的、迅速的对自己在每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上,教学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身份、地位的定位上,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语言激励、精练的表达上,课堂组织、驾驭的能力上,课堂时间安排分配的掌控上,作业布置、检查的要求上,当堂检测、落实的效果上,去对症下药,去纠偏、纠差、纠错,尽最大努力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
2、真正着眼整体,彻底落实局部
虽然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课改下的课堂教法是有共性相通的,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体现课堂文化,打造高效课堂的科学保障,它在固定中有灵活,在灵活中有固定。我校倡导和要求的“三段六环教学模式”是从课改和高效课堂出发,综合国内各先进教学模式,并被实践检验了的科学模式。
(1)课前准备
以备课组为单位,仿效集体备课的方法,先由教师编写好高质量的预习学案或安排指导好《系统集成》资料中的课前预习,然后在备课、上课前提前检查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通过采取教师不指定的抽查一部分,学习小组长协助查另一部分的方法,对预习检测部分做到全批改全评价(作为普查的作业)。要起到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兴趣、能力;之二是让学生提前感知、认知新知,并带着问题进课堂,为上课“六环节教学”打好基础;之三是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学情、教情,提高备课、上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2)课堂落实
课堂按照“六环节教学法”,环环相扣,环环推进,各个落实。
一环:导入明标,“导入”要求有情景、有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标”要求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二环:探究交流。“探究”要求问题设计科学,能激发学生思维,能为新知的获取服务,通过电子白板呈现出来。“交流”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激 励机制,让学生在小组集体自主学。教师有针对性的参与探、点拔探、指导探。
三环:教师精讲。要求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的基础上,在各学习小组汇报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根据本节课的“明标”,有针对性的讲,讲清质、讲透彻、讲到位。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已能学会的不讲,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问题点,让学生正确的构建和掌握新知结构。
四环:学习展示。设计的范例由师生共同展示,学案中的预习检测题由学生自我展示,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由学生竞赛展示,《系统集成》中的变式训练由学生强化展示。教师重启发、重学法、重方法、重评价、重激励。
五环:课堂小结,教师或学生发言,梳理、整理、强调、强化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环:当堂检测,在电子白板或《系统集成》上布置当堂验收检测题,要求学生做在作业本(测验本)上,检测题难度上要求重“双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题量上要求根据时间和教学内容来定,务必要是当堂的测试,务必要教师收起来全批全评,(普查的作业),让学生每节课学有目标、学有压力、学的效率、学有评判、学有成效。
“六环节”教学法,并不是每节课固定不变,它主要用于新授课;并不是每个学科的新授课都要生搬硬套,它主要要求的是课堂的思路、套路。
(3)课后巩固
课后的巩固落实,主要是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和完成下节课的预习学案,本节课内容的消化、巩固,一是当堂检测题或当堂讲评或公布答案或下节课前讲评(高中主要是晚自习讲评);二是可适当(初中主要指语、数、外学科,高中主要指语、数、外、物、化学科,其他学科要求课堂上强化落实)在基训(高中《系统集成》)上布置巩固练习来强化。由学习小组长协助教师检查后,或公布答案或个别辅导或课内讲评(高中主要是晚自习讲评)。学生每天课后的作业(主要科目的巩固练习和完成预习学案),初中总量不超过2个小时,高中总量不超过3个小时,双休日学生的家庭作业初中总量不超过3个小时,高中总量不超过4个小时,并要分层布置、分层要求。
总之,“三段”是整体,每段是局部,其中一段是前提和基础,二段是重点和核心,三段是补充和起点,每段每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只有彻底落实好局 部,整体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呈良性循环。
3、真正加强配套,务必完善体系
(1)管理体系
从师生培训到教风、学风的落实上,从过程的指导、督导、检查、执行到结果的反馈、评价、跟踪上,学校教学线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
(2)责任体系
科任老师负责本学科的编、备、上、辅、批、考、评。班主任老师负责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改良和学习方法的优化及学习责任的完成,走进学生,走进学科,走进学风,班级管理以“赏识、激励、担当”为基本原则,以“自主、自觉、自发”为根本目标,负责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每天对每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比计分(德育量化分、学分、星级分)。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的校风、教风、学风,备课组长负责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教研组长负责本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和教学督查。各层面的值班员负责当天教育教学情况的督查、处理、反馈、考评。
(3)合作体系
各年级各班各科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长的作用,各年级各班出台《学习小组的评比方案》,明确合作学习小组长的职责,每月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并给予表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要通力合作,学习小组长与科任教师、班主任要通力合作、每个学生与学习小组长要通力合作,各班与年级组要通力合作。
(4)研究体系
各备课组要落实好集体备课,按照学校集体备课的实施方案,实现“智慧共享”、“资源共享”“成长共享”。各教研组要落实好课题研究,按照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务实、扎实、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搞好教学研究和各种课的指导评选,切实为教学服务,为质量服务,为发展服务。
(5)评价体系
学校务必搞好教学常规的评价、课堂诊断的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三种课”(优质课、合格课、待合格课)的评价,岗位考核和竞聘上岗的评价等。各年级各班各科务必搞好学分制评价、考试成绩评价(奖学金制度、升留级制度)、学习小组评价、德育等级评价、星级学生评价等。
【六环节教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六环节教学模式11-19
语文教学环节11-16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10-24
高校实验教学环节论文08-01
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08-17
优化教学环节 打造高效课堂10-26
尝试教学几个环节11-03
初中体育“五环节”教学模式08-12
幼儿园数学教学基本环节10-28
艺术欣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总结讲解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