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2024-10-23

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共8篇)

1.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篇一

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第一讲 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

第二讲 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第四讲 “三农”问题的几个焦点话题

(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农民收入、土地流转)第五讲 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一、全面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应当成为政府社会政策的重点。

二、弱势群体的概念与范围:

三、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中的必然产物

四、充分重视弱势群体问题:制度与措施

第六讲 当代中国收入差距和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第七讲 就业问题与大学生就业困局

第八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第九讲 促进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第十讲 中国与其他世界大国的关系

2.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篇二

教育的公平问题是近年来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因为社会的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公平上,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的公平,而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公平。社会要稳定就必须存在不同阶层(所谓的贫富阶层)之间的流动,没有这样的有序流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古代中国之所以能长期基本保持稳定,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因为科举制度为底层人民通往仕途阶层筑起了一条通天之路,实现了穷人阶层与富人阶层之间的流动,虽然这种流动数量很少,但在科举面前人人平等,使得有才、有识之士找到了发展自己的路。各阶层之间的凝固,堵死了穷人阶层跨入富人阶层的路,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如何实现不同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是执政者始终不敢怠慢的问题。教育的公平就可以担当此任,而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育的不公平,君不见什么国家级重点学校、省级重点学校、市级重点学校、县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优质学校、实验学校,还有重点班、尖子班、火箭班等等,这就是教育不公平的具体体现。

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国力不强,为了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出示范性学校(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个别地方或学校)可谓当时的无奈选择。但国力发展到今天,再这样做就不合时宜了。可以说我们国家教育的不公平是政府教育投入不均所造成的。在这种投入严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国家的教育投入不仅不应该采取平均分配的办法,而且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如西部地区、农村,普通学校)大力倾斜,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小原来造成的巨大差距,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我们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仍然热衷于投资重点学校而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以换得所谓的政绩是极不明智的。无视这种差异,而人为地还在加剧这种差异,无异于自掘坟墓!

概括起来,教育的公平问题可以分解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的公平问题。

1.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是指不同阶层的子女(人人)均有享受相同质量教育的权利,即所谓的“有教无类”。尤其是义务教育,国家财政应统筹解决,不应该由公民负担。一位公民已经向国家纳了税,国家就应该提供公共服务,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当前,我国儿童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是很普遍的,不仅存在与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教育机会不公平也是怵目惊心。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工子女异地就学、农村儿童就学问题。长期以来,教育投资重大城市轻小城市,重城市轻农村,重重点学校轻一般学校,人为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相差悬殊。有权有势家庭的孩子、城市中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上的的点学校,接受的是优质教育;没权没钱家庭的孩子、农村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上的是一般学校,接受的是劣质教育,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到城市上学更是难上加难。什么择校生、高价生、自费生等将弱势群体的子女统统拦在了优质教育资源之外,重点学校可以收取不菲的各种费用,再加上我们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也热衷于重点学校投资,无论是在政策导向上,还是土地的划拨上、师资的配备上无不向重点学校倾斜,而一般学校不仅收不到应收的学费、杂费,连政府的正常教育投资也难以保障,使得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一般学校雪上加霜,更加剧了原有的差距,哪有教育机会公平?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一般学校的教育投入,创造出公平的教育机会,以便真正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

2.教育过程的公平:

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不同的学生要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遗传、生理、年龄、情绪、个人阅历、愿景、生活背景、性向、潜能、学习能力、需求…),他们需求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每个学校都有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的责任,也就是说应该实行差异教育,真正地落实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利于教育过程的公平。了解学生的个性所需、研究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每个教师的应尽职责,要创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需要真正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3.教育结果的公平:

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完成学业后,能从事与自己学业相一致的工作,无歧视现象。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人才,高科技需要高级人才,扫厕所也需要适合的劳动者。具有相同技能的人享有相同的就业机会。学校既要培养从事科学研究、高级行政管理人才,也要培养普通的劳动者,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因此,教育应关注人才结构问题,最终实现人尽其才!

总之,有教无类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国家的责任),因材施教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学校、教师的责任),人尽其才实现教育结果的公平(整个社会的责任)。只有处理好了这三方面的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诚然,目前我国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朝此方向发展。

二、教育质量问题

我国目前有各级各类学生两亿多,教育的任务很重。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膨胀,波及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国际教育实践证明,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必然是以教育质量的下滑为代价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质量问题。每年一届的全国、地方人大代表会议特别关注教育的质量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科技工作者也对近年来的教育质量提出了质疑,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教育质量问题。可见我国的教育质量的确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由于教育的周期比较长,不能马上显现出地方政府的政绩,致使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比当地的经济指标(准确地说是GDP)来说严重不够。近一段时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教育问题,多次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那么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呢?

1.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主要关涉到教师的学历达标问题、教师群体的结构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就教师的学历达标问题,近年来基本得到解决。而教师群体的结构不均衡涉及到教师的年龄结构、教师的性别结构、教师分布等问题。其实,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要以为教师的学历达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教师学历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而更多是靠质量低劣的各种成人教育(函授、自考、党校、电大等)完成的(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教师)。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的表现就是教师老的老、少的少,缺乏中年教师。所谓的“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还有就是教师的性别结构,男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小、女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领域,更多的是女性教师。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信号。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最为严重,不仅存在于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更存在于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体制分布不均衡问题),同时还存在于不同学科之间(如英语、音乐、美术以及科学、社会、劳动技术、综合实践等综合课程的教师奇缺,而传统学科教师过剩)。一直以来私立学校教师的归属问题不能得到重视,私立学校教师的退休养老按企业工人的方式处理,给私立学校教师带来了许多顾虑,尤其是职称问题、治病问题以及户籍问题,好在现在已开始着手研究解决。

2.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相互支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脱节给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技能、教育研究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师范专业教育中没有得到重视,师范专业的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中,导致新任教师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师范教育是教师的母机,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需要师范毕业学生传播和推广,可惜我们这些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其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停留在几年前他上中学时的水平,怎么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呢?我们的教育专家不能深入基础教育实践,在书斋里研究教育,与基础教育实践严重脱节,怎么能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呢?优质课的评审、优秀教师的评选是专家、领导说了算,却不顾及最有发言权的学生;课改中的演练做秀、形式主义,导致教育目标的倒置,示范课、优质课、观摩课首先考虑的是便于教师表演而不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可以说,这样的课“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代儿童”。自上而下、盲目学习国外经验,不倾听教育一线人员的意见,不挖掘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势必导致教育改革的阻力重重和课程改革目标的落空。学科教育的研究是我国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我们的学科专家既不在教育理论钻研上下功夫,也不在学科教学的实践里摸爬滚打,带出来的学科教育硕士、博士只会照抄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主见。常常是理论上头头是道,实践中一窍不通;动口可以,动手不行;让他们研究学科教学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撤。学科专家以及他们的弟子们恐怕更多地应该钻研先进的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同时深入基础教育实践,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教材编写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托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编写适切的教学指导材料、提出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措施。学科教育专家和其弟子们应多反思自己所做课题研究究竟对基础教育教学有什么意义、究竟能解决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哪些切实问题,而不是生产垃圾论文。

3.教育实验的缺失。

教育是需要实验的,尤其是课程改革更需要大量的教育教学实验。坐在书斋里想出的、或照搬他国的教育教学方案,存在水土不服问题,往往与本国具体的教育脱节,必然引起课程改革的混乱。如何将他国成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式、方法本土化是需要切实重视的问题。我国各地有诸多所谓的实验区、实验学校、实验班级,真正从事教育实验研究的有多少?恐怕我们都心里清楚。实验区、实验学校的设立无非是为了争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好的生源、更辉煌的教育政绩、更耀眼的荣誉光环,除此之外别无它有。形同虚设是对教育实验学校的最准确描述!教育的创新、课程设置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都需要通过教育实践的检验,这才是本土化的正道。快餐文化、多快好省只能带来变化很大,进步很小,甚至退步。试想想,我们新一轮课改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发展自身特长、提高素质,而事实上哪个课改实验省或学校敢正面回应这个问题?普遍反映是课改不仅没有起到减负的作用,相反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原因何在?如此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大跃进式地推进,根本来不急总结反思、调整修正、改进提高,怎么能实现其宏大的愿望呢?归结起来,根本症结还是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分离,我们需要好好反思这个问题。教育实验需要我们的教育专家、学科专家以及他们的硕士、博士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通力合作,要研究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学,而不是书斋里的教育、图书馆里的教学。

三、教育秩序问题

教育秩序问题也是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教育的乱收费问题、教育的立法问题、特色教育问题、教育教学中的歧视和体罚问题无不涉及到教育的秩序问题。我国虽然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诸多教育法律、法规,但执行和落实的极不到位。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教师的权益侵害问题、学生伤害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办学经费的使用问题、教育部门的腐败问题常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可见,规范教育秩序刻不容缓!规范教育秩序一方面需要立法,要靠法律来约束,更需要学校领导、教师的自我约束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近年来,所谓的特色学校在中国遍地开花,但真正的特色学校却为数不多。原因就是教育秩序的不规范,审批程序的不严格,配套设施、措施的不健全,导致盲目上马,草草收场。本来创建特色学校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到我国就走样了。英国就特别注重特色学校的培植,特色学校的特色就体现在特色学科上,以特色学科带动其它学科,以某个领域的卓越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从而有效辐射周边地区和学校,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普遍提升。

3.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篇三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多人信心十足,也有很多人担心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当前,单纯依靠经济措施推动国家发展的作用已经大打折扣了,我国已经进入必须由社会建设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的新阶段。

布莱克把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现代性的挑战——在其传统知识的框架中,一个社会开始面对现代观念和体制,而现代性的倡导者出现了;二、现代化领导的强固——在持续几代人的往往贯穿着剧烈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权力从传统领袖手中转入现代化领袖的手中;三、经济和社会的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发展到这种地步,一个社会从乡村农耕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转变为都市工业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四、社会的整合——在这一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转变引起整个社会从根本上改组社会结构。在布莱克看来,社会整合阶段形成的是一个整合社会,这样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了的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的社会。如果从这种四阶段论的观点来看,当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处于现代化的第四个阶段,即社会整合的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形成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一个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这个阶段面临的最重要也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协调整合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社会建设问题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

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建设上是成功的,但30年的经济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果说经济建设是“做大蛋糕”,那么社会建设就是“分好蛋糕”。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关系协调过程,核心是“分蛋糕”和“共同富裕”。这里既涉及到如何协调经济竞争造成的社会张力,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平衡和协调,也关系到利益关系调整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发展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现代化没有统一的模式,“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现代化所引出的问题不可避免。这些问题在各个社会将采取不同的形式。”[1]解决这些问题,欧美发达国家用了一百多年的过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量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革命,二战以后才相继走上福利国家道路,找到了一个相对制度化的解决之道。但是,福利国家也有自身的缺陷,新的探索仍然在继续。

对于我国来说,要完成这个“分好蛋糕”的社会现代化转型,既有发达国家当时所面对的问题,即如何解决贫富分化、解决发展与共享的问题,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下发达国家的外部压力。从这一点来说,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主体也是多元化的,这决定了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更加复杂。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当年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搞市场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搞市场经济,能不能走私有制的老路。邓小平说:“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控的手段”,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些论断为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扫除了障碍,一旦意识形态的顾虑消除,市场的逐利冲动就爆发出来,推动经济迅猛发展。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自利的个体都在追逐利益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但是现在搞社会建设,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首先不是理论问题,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利益问题。过去我们搞经济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搞社会建设是“光摸石头不想过河”。上上下下都意识到社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意识到很多问题都是体制问题,不改变体制,社会问题很难解决。但是体制改革一旦触及到既得利益,就难以推进了。

而且,社会建设一方面有难以协调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认识问题。社会比较复杂,社会运行的规律不如经济运行的规律容易把握,社会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等问题很多时候难以形成共识,这也是社会建设的难点所在。

二、与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不足

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力量的扩张总是主动的,它带着强烈的财富欲望向前推进,横扫一切旧的社会关系。这种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人的本能欲望是一致的,即所谓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济现代化是一个个社会成员在追逐自身的利益中推进的,它适用的是市场经济规则,是竞争性的弱肉强食关系,这个过程充满了更多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而社会建设则不然。如前所述,财富从集中到扩散,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大众是一个漫长的充满冲突的过程。为什么经济现代化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劲,社会建设却步履维艰,甚至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就要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动力之差异。

经济建设的动力来自于每一个追求财富的社会成员的内在冲动,是主动和积极的。这个过程使得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可以说,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财富激增和贫富差距扩大是一对相伴而生的孪生子。而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种发展结果在客观上就成了阻碍发展的因素。当巨大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没有消费能力,经济再生产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这表现在经济领域就是生产过剩,消费需求不足;表现在社会领域就是社会两极分化,财富分配不公。产品相对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正是西方社会走上福利国家道路的深层次原因。正如布莱克所说,“高生产必然依赖高消费……一个高生产的经济体,若没有能吸收其产品的大批消费者就会崩溃。”[1]。正是这种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财富的分配必须从集中到相对扩散。这个集中到扩散的过程意味着分配和再分配规则的调整,意味着社会体制的革新和重建,意味着大多数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形成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结构。这是社会建设的内容。

但是,当财富集中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有既得利益群体,有利益受损群体。财富集中的趋势是符合社会强势阶层的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的,要改变这种集中趋势必然会遇到来自这一群体的强大阻力。在很多情况下,社会强势阶层通常也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当改革威胁到他们的既得利益时,改革就如同“虎口夺食”,动力不足是很自然的。

nlc202309031911

当然,也应该看到,这种集中的趋势不仅仅不利于弱势群体,从长期来看,如果危及经济发展,也会危及强势群体的利益,更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这一点来说,社会建设是符合各阶层的长远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但是其所面临的阻力会比经济建设更大。

三、与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的目标更加多元

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很明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建设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在数量扩张阶段,增长率和GDP总量就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这个目标简单,易考核,其外部负效应也通常排除在外。这种目标模式单一,好操作。而社会建设由于其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面对的对象更加复杂,所以其目标也更加多元。社会建设要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要建立公正的社会秩序,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目标是非常多元的,社会的多维性决定了社会建设目标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经济现代化,即工业化。重生产、轻消费,重经济、轻社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赶超战略,在国家和人民都非常贫困的情况下,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搞大规模的工业化,虽然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付出了极大的社会代价。由于消费和积累严重失衡,城乡人民生活出现了极大的困难,是饿着肚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为了经济发展,对国家社会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严密的控制,改造了个体私营工商业主,形成了“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阶级结构,国家通过严格的计划经济,把每一个人的私人生活都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形成了所谓的“总体性”社会。这一时期,虽然我国工业化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社会结构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到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仍占我国人口的70%以上,我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目标仍然是经济的现代化,一切为了GDP增长。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但是进一步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贫富差距等不断拉大,社会出现明显利益分化,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

我国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改革初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但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改革却不再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效应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绝对地受损,社会所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19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大规模改制,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造就了一大批富有的私营企业主,留下来的国企也减员增效,大批工人失业、下岗。这些改革造成了迅速的贫富分化,一小部分人迅速富裕,一部分人的利益则绝对地受损。这一阶段,农村改革基本上停滞了,特别是在1990年代以来,在沉重的税费负担下,农村发展缓慢,农民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一些社会事业甚至出现了倒退,如农村水利、农村教育和农村卫生,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倒退。

1990年代后期不断推进的医疗、教育、住房的市场化改革,也进一步加剧了民生艰难和社会的贫富分化。医疗的市场化改革使农民和很大一部分城市居民看不起病;教育市场化改革使教育成为城乡居民的沉重负担;1997年的住房货币化改革以及迅速攀升的房价,一方面造就了大量的富翁,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大量的“负翁”。那些享受福利分房的以及较早购买商品房的人,通过极低的价格获得了住房,随着房价上升拥有了巨额的财富;那些高价买房者则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还有大量买不起房子的人,不得不蜗居在城市的边缘。医疗、教育、住房成为压在人们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国家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与民生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与经济增长相伴而来的环境问题、职业病问题等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回顾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工业化、市场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城乡结构、职业结构、阶层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与此相应的社会体制并没有相应变化。由于长期以来只重视经济发展、只关注效率,社会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很不协调,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经济总量很大了,但分配极不均衡(其表现在生产领域是收入分配不公,劳动者获得的份额太低;表现在消费领域则是投资率不断上升,政府消费率不断上升,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国内市场相对于生产力来说严重不足;表现在人民生活方面就是民生艰难,农民和大量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社会结构变化了,但社会体制没有变(如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是户籍制仍然在卡脖子,农民工已经成了工人的主体,但是他们依然难以挣脱农村的脐带,融入城市);人的观念、行为变化了,但相应的社会管理方式没有变(如随着阶层分化,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诉求很不一样,而很多社会政策仍然是一刀切,导致政策目标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结构不均衡和社会体制改革滞后,带来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种发展模式使得社会日益两极分化,形成了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和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社会冲突不断增长,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当前,大量的社会冲突和社会情绪都指向利益集团,而强大的利益集团当前进行的社会建设的阻力之所在,也是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

社会发展滞后是长期“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社会建设的滞后已经带来了大量的不良后果,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2008年党和政府提出社会建设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社会建设,从微观层面来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利增长,是改善民生;从宏观层面来说,关系到能否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从更深层来说,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是在经济现代化以后,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4.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篇四

一.摘要:本文由作者查阅多手资料,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仔细概括总结出几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认真解释和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二.引言:近年来,在国外媒体上,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似乎已成为唾手可得的现实。这是使中国人热血沸腾的预言,中国的经济改革30多年来在西方激起了一波又一波中国热。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表面风光无限,可是暗涌波涛,危机四伏!中国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危机与挑战,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繁荣表象下面到底隐藏着哪些问题制约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呢

关键词:中国,社会发展,问题,(1)短期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目标问题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持续了30年,在中国的经济分权体制之下,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和升迁主要基于经济增长和招商引资,而官员的任期通常只有几年时间,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实现了高增长的同时,忽略了很多有利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例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这些事业都是需要政府进行财政投入的公共品,但是,如果在这些方面增加投入,就有可能挤占政府在其他更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的方面的投资,比如基础设施。其结果是,那些有利于持续发展,但需要政府投入的事业被严重忽视了。

(2)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关系:央地关系问题

在一个经济分权的治理结构之下,很难避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如果说中央代表着国家利益的话,那么,地方政府则代表地方利益。这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歧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中央政府希望可持续发展,而地方政府注重短期目标;中央政府希望农民利益得到重视,而地方政府缺乏关注农民利益的激励;随着经济的成长,省级的政府拥有越来越强的实力,在与中央的谈判中拥有了越来越强的谈判能力。中央对地方官员采取“任期制”和“轮岗制”的一个好处是,较短的任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分化,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官员将更有激励来追求当地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

(3)政府干预和社会发育的关系:制度环境问题

在经济分权的体制下,如果要追求国家利益,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的领导,以保证中央的政策能够下达,为此,中国一直用政治集权来作为与经济分权相配套的制度。但是,在政治集权体制下,形成了非常强的政治科层组织,各级政府往往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政治组织总是更多地赋予了政府官员个人以权力。政府过于强大,加上对于个人的权力缺乏约束,造成社会的发展过于依赖于特定政府官员的品质和能力,而整个社会却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组织,作为一种自组织的机制来调解矛盾和配置资源。

(4)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关系:社会融合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在未来的时间里,城市化的迅速提升会成为中国经

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在长期的城市管理农村的结构下,城市政府制定了旨在保护城市居民利益的政策,在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和医疗等方面更多地倾向于城市居民的利益。长期的城乡分割带来了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而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内部非户籍人口的增加,原来的城乡二元分割又转化成了城市内部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二元社会”分割。因此,促进城乡融合,将是未来中国需要在战略高度加以重视的问题。

(5)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关系:市场统一问题

中国是一个区域间差异非常大的国家。沿海地区拥有海岸线和港口,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沿海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国际市场,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国际投资,更快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同时,经济政策的倾向性也是造成改革后地区差异扩大的因素,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加上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拥有制定本地政策的权力,于是,各地的地方政府都纷纷采取了多样的市场分割政策,来保护本地的企业,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不利于中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利用人口众多和地域辽阔的规模优势。如何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市场统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

(6)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的关系:利益共享问题

中国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城乡和地区间的收入和公共服务不均等逐渐扩大。同时,分权体制下的结构,加上当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关系型社会,使得不同的人所掌握的政治和社会资源不均等。收入的不均等对经济的增长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同时,收入不均等还会公共信任、收入流动和社会安定等产生不利影响,并间接对经济可持续增长不利。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不均等又会在进一步地转变为收入的不均等,并可能造成人力资本和收入的不均等在代际之间传递,降低不同人群之间的流动性,对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一系列连带的负面影响。中国在未来急需调整政治和社会的结构,赋予低收入阶层更多的政策影响力,让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被更多的人所共享。

中国的发展虽然面临着众多的难题,每一方面的难题都有错综复杂的原因,但这些难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的基于分权的政治结构和基于关系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之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拥有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不等,造成收入不等,形成了“内部失衡”的局面。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可持续发展又被地方政府在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下忽视了。由于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导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走低,在国内收入差距扩大,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只能依赖出口,最终形成“外部失衡”的局面。以上就是中国在3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经济发展出现内外“双重失衡”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调整长期以来未能得以改变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2)参考文献:汪涛《中国发展状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3)张天剑《崛起的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

5.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篇五

---以禄劝县为样本

提纲 摘要 关键词

一、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侵财性案件现象日益突出

(二)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三)群体性事件多发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

(四)社会治安秩序的不稳定

(五)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突出

二、农村社会治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农村治安问题的对策

(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切入点,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加强普法宣传。

(二)以维护农村稳定为落脚点,群防群治努力,打击黑恶势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

(三)基层组织协调配合,积极快速的化解民间矛盾纠纷。

(四)责任落实到位是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

参考文献

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现状的问题与思考

---以禄劝县为样本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问题突出,农村中的社会问题出现了“小变大”“大变闹”“民变刑”的状况,在这样状况下,农村治安治理也因此变得愈加复杂,逐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十八大以来,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发性犯罪,铲除了一批乡霸、村霸,并大力开展群防群治,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有了进一步好转。但是,从当前刑事犯罪情况看,涉农犯罪、农村人员犯罪仍呈高发态势。笔者通过对禄劝县近年来农村基层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进行调研、分析,查找了存在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探索性的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治安;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昆明市北部,距昆明城区72公里,面积424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是昆明市国土面积最大的所属县。人口约44.6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0.37%,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10215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56%;苗族1331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46%;傈僳族1454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0.33%;其它少数民族人口1077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65%。据2015年统计禄劝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640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9965万元,比上年增长9.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8653万元,比上年增长1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7783万元,比上年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4:32.8:35.8。

禄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贫困县,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口分散,少数民族较多,社会综合发展落后于现代化小城镇,比较昆明周边较发达的区县,也存在一定差距,反映到社会治安状况上,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作者在所在地工作和生活中的观察及对周边乡镇的实地走访,禄劝县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治安问题,也可以说是我国当前多数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

(一)侵财性案件现象日益突出 盗窃、抢劫等侵财性犯罪是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的最主要因素。虽然连年来我县政法部门多次联合进行专项治理和集中打击,并加强了防范措施,但由于盗窃犯罪是一项全国性的治安顽症,致使盗窃案件边打边冒,仍然是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盗窃犯罪不仅直接对当事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加重了农民负担。

目前农村留守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而这部分人自我防卫能力较差,极易成为违法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盗窃案件在所发的全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占第一位,一是入室盗窃案件呈上升趋势。由于农民意识,在外打工挣得的现金不存入银行,都是放在家中保管,所以成了犯罪分子的首选目标。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白天农民家中无人之机,驾驶摩托车大肆进行“白日闯”作案,有的还转化成抢劫案件,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盗窃通信、电力设施案件居高不下。随着铜材等金属原材料的涨价,一些犯罪分子利欲熏心,窜至农村地区大肆进行破坏通信、电力设施犯罪。

(二)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当前我国农村由于留守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封建思想较为严重,遇到什么事情就烧香、祷告,以求心理上的安慰,更有的请巫汉神婆给家人治病,最终导致轻病拖重,甚至不治而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与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在一些农村中,一些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在农闲之机无事可做,思想空虚容易接受信教人员的鼓动宣传,极容易入教。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对邪教的本质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各类邪教的危害性,被各类邪教披着“让做个好人”的外衣所蒙骗。还有极少数非法活动者伺机聚敛钱财,发展组织,活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和掌握,而迷信活动又容易造成村民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进而产生纠纷,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群体性事件多发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

大量资料表明,当前群体性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影响日益扩大,有的甚至影响了局部稳定,动辄聚集数十名甚至上百名群众,上访闹事,给地方党委或政府施加压力,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这一切与宗族势力参与地方事有很大关系。由于原有的利益格局受到冲击甚至打破,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在农村改革建设中逐渐显现,涉及征地、拆迁问题,群众往往因补偿费不到位而与地方干部发生冲突,群众堵路,阻工等事件不断上升。加上一些村霸、乡霸、市霸、地痞流氓等恶势力,欺压群众,危害一方。有的流氓恶势力甚至演化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他们敲诈勒索,巧取豪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群众敢怒而不敢言,也容易产生群体性事件。

另外邻里纠纷普遍存在,包括责任田纠纷、水利纠纷、邻里口角纠纷等。因这些纠纷得不到合理解决极易引发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甚至是刑事案件。

(四)社会治安秩序的不稳定

1.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有上升趋势

以前,不少农户种上几株、几十株罂粟只是为了开花好看或给家禽治病。经过前几年的专项整治,非法种植的农户相对少了,但近年来又有所抬头。

2.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向农村蔓延

发生在乡镇农村的涉黄涉赌案件主要是卖淫嫖娼和聚众赌博等。近年来,一些年龄较大的卖淫妇女专门到农村从事卖淫活动,而农村的一些孤寡老人由于长期的性压抑,在自己嫖宿的同时又干起了从事介绍、容留卖淫的勾当。另外,一些长期从事赌博活动的人员,因为在城市不容易隐藏,为了逃避打击,专门到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地区聚众赌博,有时聚集十几人甚至几十人赌博,造成当地群众上百人围观,严重败坏农村的社会风气,影响极坏。

(五)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突出

农村青少年犯罪成为影响农村社会治安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往往缺乏严格管教,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家庭的青少年思想空虚、是非界限模糊、道德水平较低、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是将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创业上,而是沉迷网络,崇尚暴力,迷恋色情,少数人逃学、辍学,沉溺网吧,混迹社会,参与盗窃、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成为新的违法犯罪群体。

二、农村社会治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一是对犯罪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盗窃犯罪分子是从小偷小摸行为开始的,由于对犯罪的认识不够,只看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实施盗窃行为。二是村民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给犯罪分子创造了机会。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村庄“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较为普遍,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而且,农户中安装防盗门窗的寥寥无几,仅凭一把挂锁很难挡住犯罪分子的黑手。犯罪分子瞄准这个群体,乘虚而入。

2、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不高。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风俗问题是产生民事纠纷的主要因素。例如,两家大门的大小不一致,房屋烟囱的高矮问题以及分到新的宅基地就把旧的宅基地不拆或卖掉的问题等等是产生民事纠纷的主要原因;在村委换届选举或村里有重大措施(譬如调地)之前,一些对选举不满的人,烧了被选举人家的大门,毁坏其庄稼。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普法教育不力,法律意识淡薄是发生邻里纠纷的主要原因。受地方法制建设投入财力少、法制宣传形式单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法制宣传不够,农民不知法,不懂法,更谈不上遵法和自觉维护法律,相当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导致他们一方面在出现问题特别是纠纷时,往往不愿意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稍不如意,便操戈动刀,大打出手,极易导致恶性案件发生。

3、黑恶势力团体在农村普遍存在。一些闲散农民极易结伙,长时间不良交往,就形成有一定势力的村霸、乡霸、地痞流氓等团体,欺压群众,危害一方。甚至有的流氓恶势力演化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他们敲诈勒索,巧取豪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群众敢怒而不敢言。该乡发生治安案件中,危害人身安全的案件,大多是村霸地痞所为,4、对农村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不够。一方面公安机关主要把精力、警力放在城市,忽视了对农村警力投放,导致出现部分治安控制薄弱环节。当然,作为农村派出所来讲,经费紧、警力不足,农村派出所普遍存在经费不足,根本无经济能力承办治安管理和查处各类案件的双重繁重任务。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治安案件不构成犯罪,对村霸、地痞的打击力度也就相对较小,导致故意伤害类治安案件频发。

三、解决农村治安问题的对策

(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切入点,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加强普法宣传。

为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减少村民犯罪,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普法宣传应探索和丰富不同形式与内容,把法制宣传延伸到乡镇村落,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是在农村积极开展送法下乡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定期宣传和不定期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板报等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根本上预防违法和犯罪活动的发生。二是要注意法制宣传的针对性,根据事件发生的季节性、区域性和被袭击的对象的特定性,实行针对性的宣传,使农民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夏收季节应注意群众防火宣传,节日期间应加强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赌博等违法活动的控制。三是要注意法制宣传措施的强制性,对一些经常发生事件的村队要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工作要求限期整顿,增强其防范工作的主动性。四是注重对农村青少年的素质培养。高度重视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积极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要重视学校法制课的设置,充分发挥兼职中小学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通过上法制课、设立法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搞好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普法工作,使他们学法、懂法、守法,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违法敏感性,这也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以维护农村稳定为落脚点,群防群治努力,打击黑恶势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继续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发挥农村人多的优势,搞人防工程,形成人人参与调解纠纷、人人参与治安巡逻、人人参与打击犯罪的局面,构筑起高密度、多层面、立体化的农村治安防范格局。强化防范措施。借鉴城区治安防范的好做法,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特别是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治安防范的做法,尽快向农村延伸。在村口和主要街道安装电视监控设备,采取全方位、全时制的监控,提高农村治安防范的水平和时效。

农村恶势力是影响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的主要根源。他们有的逞强好胜、伤害无辜,有的侵占资源、敲诈勒索,有的聚众斗殴、暴力抗法,有的撬门别锁,偷偷摸摸,严重危害了农村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危害着一方百姓。大量司法实践证明,农村恶势力的产生和发展与少数基层组织的松散和基层工作的不得力有关。因此,铲除农村恶势力必须从基层抓起,实行标本兼治。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对危害一方的恶势力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绝不迁就姑息,以保证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对基础政权的建设。基层政权组织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管理责任,建立起适应新形势下治安管理工作的新规范、新制度。三是要努力加强治安管理和民事调解工作。基层派出所要广泛收集信息,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大力加强基层思想工作,把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特点,研究、探索新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有效方式。

(三)基层组织协调配合,积极快速的化解民间矛盾纠纷。

一是要着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党委、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调整和充实基层组织,加强村(居)委会建设,配强配齐基层领导班子,巩固基层政权,提高战斗力、凝聚力,使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要重点抓好以治保会、调解会为主体的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尽力解决经济报酬,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发挥联防联控作用,借鉴其他地区综合治理中的先进经验,可以考虑以 5-10 户家庭为单位,成立联防联控小组,各管理小组推选出一名党员干部或者在村民中威望较高的人作为小组组长,负责掌握农村治安动态,化解矛盾,向公安部门提供犯罪线索,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积极排查各种矛盾,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工作。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经常深入各村屯进行全面走访,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全面了解和掌握辖区内的敌情、社情、舆情,严密把握辖区治安状况脉搏,积极化解管区内各种矛盾,防止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发生。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敏锐性,关注辖区内社会动态,善于发现苗头性和潜在性的社会矛盾,随时准确收集情报信息,及时上报党委政府,以便正确研判采取针对性措施,将矛盾控制在当地,并得到依法有效处置。第三是要积极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大调解”格局。调解是钝化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有效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重要举措,基层政府要紧紧抓住区政府成立人民调解委会员的契机,进一步完善机制,配齐配强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将一批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农村矛盾纠纷坚持早发现,早解决是将危害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密切联系公安、法院等政法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早”:一是早一点排查,把排查做在前头,通过排查,掌握情况,预防问题,以便于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二是早定措施,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下,及早制定具体的控制目标,防范措施和工作责任;三是早排查,通过早发现,及早调解,严加防范,消除隐患,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对排查的重大问题,实行领导包案、专人包办是预防和妥善解决群众上访、闹事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只要各级领导实实在在替群众办事,就能达到解决一个问题,稳定一方民心的效果。

(四)责任落实到位是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

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农村社会治安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和谐稳定,保持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对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此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同样需要逐步完善农村社会治安。当前,禄劝县正处于脱贫攻坚和农村大开发、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必将产生更多新的问题,诱发深层次的矛盾,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进步。实践证明,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保障,而综合治理则是维护稳定的有效措施。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基层干部、人民调解员,为了老百姓的安宁,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要做到在第一时间第一个出现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地方,站好岗,勇往直前,临危不惧,明确自己的责任,超脱职务的困惑,才能理顺关系,赢得全局。

参考文献

6.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篇六

田文光 拙笔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发展史。任何社会管理都具有时代性,能否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这个社会和执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先决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经得起改革、创新能力强的政党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当今中国的国情而言,我们能否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下功夫,这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从社会性质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当前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执政党的宗旨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当前基本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但再好的社会制度、社会管理体系都有其不足的地方,我们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言,正确协调生产力发展需求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政党的历史使命,要处理好这一组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矛盾,我们就必须关心国家的管理制度,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大潮中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社会参与者的社会效能,以推动历史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下面就简要的谈谈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消灭素质教育下的应试阴影

素质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它的实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当今时代条件下党的教育理论与政策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发展成果。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看当今教育的发展毋庸置疑,是一个质的飞跃,国家从财政预算方面逐年增加,这就充分说明对教育的重视。从硬件设施的配备到师资力量的加强都花了很大的力气,但许多山区、边远地区的素质教育发展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按成绩分班、周末补课、取消学生的自由自习时间、封闭式管理、升学唯笔试分数论高低等等。这些现象都与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相抵触,未成年保护法中明文规定:“在校中学生学习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可是大部分山区初级中学的学生的学习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这就很明显的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我们常开玩笑说:“现在社会上最苦的人应该是正在接受义义务教育的学生。”从早上六点多起床至晚上十一点,除三餐时间(近一个半小时)外几乎都在学习。有些同学甚至一天保持坐姿就在8小时以上,试问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何好处。造成这些应试阴影与我们的教育评价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山区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要在卷面成绩的拼杀中留有一丝希望就只好违背教育发展规律,违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搞“时间+汗水”的疲劳战术。要彻底改变这一畸形教育模式我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改变唯分论的单一评价模式,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式。如学生在升学过程中可增加几个得分项目(道德素质+社会实践+平时成绩+面试成绩+卷面成绩=综合成绩),要在这一评价方式中得高分,学校教育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行政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教育违法、违规行为。

二、规范土地管理,加强无地农民的生存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左右,土地自然成为了广大农民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近几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许多企业、公益设施都进入了农村,农村土地权属的流转问题、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就业保障,给失地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许多农村的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低,与就业的条件相差甚远,在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今天,失地农民自然就成为待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协调工作最难做的就是土地权属的流转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死存亡问题,作为执政者最应该关心的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保障问题,这一问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民心向背、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必须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问题。一方面加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的法律保障,充分贯彻土地流转自愿的原则,严厉督察地方政府干涉农民的土地流转问题,如果是国家公益建设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可采取如下办法:第一,以集体为单位,根据征用土地数量在集体内部进行有机调整,保障失地农民经过在集体内的调整再一次获得土地使用权。要使用这一办法必须是所征土地数量较少,国家征地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必须是集体。第二,如果国家所征用的土地较多,剩余土地难以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那就必须把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群,在给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通过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本人按百分比购买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存。另一方是必须加强土地权属管理,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土地使用权属管理混乱,先占为主的现象尤为突出,这一现象的存在,充分加剧了土地纠纷案件的升级,严重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从而进一步遏制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规划建设。要解决这一现象就必须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土地清查,严厉打击非法侵占、使用行为,全面解决土地使用权属混乱的历史遗留问题,把土地使用的规范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一方面就是必须加强土地管理的行政监管力度,监管网络要能覆盖全国各地,要让所有的土地使用户都知道举报非法使用、占用土地的热线电话,此举能充分保障耕地和林地不受破坏,减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矛盾纠纷。

7.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篇七

第一, 恶性竞争日益加剧。金融危机之后, 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确立的参与全球分工、充当世界加工厂、依靠商品扩张发展经济的路径不再走得通。由于一夜之间外部市场的骤然衰落, 各类产能不断向内需集中, 几年时间我国几乎所有产业都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 严酷的竞争压力使得恶性竞争几乎出现在每个行业, 为了维持原有的经营预期不惜铤而走险, 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安全生产事故和水域污染事件只是这种恶性竞争的一个侧面反映。亚当斯密将市场竞争这个看不见的手描绘为社会财富增进的助推器, 西斯蒙蒂却将其指作万恶之源, 其中不同就在于竞争环境;能够扩张、能将蛋糕做大的竞争是良性竞争, 它是财富增进的助推器, 不能扩张、蛋糕只有一小块还要你争我抢, 那就是恶性竞争, 它所能唤起的只有人们心中的恶魔。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恶性竞争自不必说, 各地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同样非常严重, 开发区、高新区疯狂涌现;各地区在全社会资金已经富集的情况下为吸引投资不择手段, 胡乱承诺, 甚至为害乡里;各地区依靠行政非常规手段乱拆乱建毁林毁地, 尽可能扩大本地城区范围和让本地区覆盖更多的生产要素从而形成更大的社会产出。在外在扩张有收益时, 地方政府的这种无序竞争或许会随着区域分工越来越有序, 在外在无扩张时, 地方政府的这种竞争就只能带来对群众的巨大伤害和社会运行成本的激增。

第二, 金融肆虐、投机猖獗。实体经济下行而又要使市场经济总量保持不变或仍旧实现增长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资产升值, 与生产性企业的困难相对应, 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在我国风生水起, 高利贷以金融创新之名横行泛滥,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资产泡沫被越吹越大, 非法集资、高息揽存的广告以各种名目遍及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山西、内蒙古、浙江、河南等许多地方高利贷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有的甚至已经崩盘。金融的本质是扩张, 他是市场经济扩张的加速器, 当实体经济没有出路时, 我们经济的外在扩张没有新的办法时, 这些高利贷就反而成为了社会动荡的助推器, 不断爆发的非法集资资金断裂案已经在不断敲响我们的警钟了。在金融投机所推进的资产泡沫下, 消费品价格和房屋租赁费一翻再翻, 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仅有的实体经济正在被资产泡沫越掏越空, 制造业并没有像某些人预言的那样向内地转移, 而是转移去了越南、泰国、菲利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海洋经济, 这样最基本的认识都没有, 其言论当然是胡说八道。

第三, 人民幸福感严重下降。在资产泡沫的推动下的消费品价格和房屋租赁价格一翻再翻, 房地产所导致的不断大规模拆迁, 恶性竞争所导致的收入不稳定恐惧、质量安全担忧和无穷尽的攀比, 使得社会公众普遍的幸福感严重下降。看看小学生的书包和家长对名校疯狂的向往, 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腐败和不择手段的赚钱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因为生活的压力实在太大, 无穷尽的攀比从上到下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毛孔, 各种以标准化、科学化、提效率之名的评比和认证正在如吸血鬼一样吸食着这个社会的鲜血。看看小学生沉重的书包和双休日忙碌的父母, 想想一个小学教师竟对七八岁的孩童标准化、竟要以小学生期末成绩来定自己的排名、考核、职称以及晋升, 竟然还要末位淘汰, 真是让人心里阵阵发冷。

第四, 中华凝聚力丧失, 民族自信衰微。中华民族首先以文化论, 然后以血缘论, 最后以地域论。回报乡梓这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外资时还不绝于耳的口号如今已很难听到, 取而代之的是如今对富豪移民海外的种种担心, 中华文明现在是否已经不止是对海外华人缺乏吸引力, 甚至连本土的居民也视之如敝履, 希望早早扔掉。从台独、疆独、藏独到最近的港独, 更有甚者将“宁当英国人的狗, 不当中国人”的标语也打上街头。这些行为当然只是极端, 但民族自信缺乏却已经非常严重。这也正是中国三十余年改革开放财富的增长并没有转化为进一步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的原因。金融危机本来是中国资本占领世界的大好时机, 但中华文明向心力的丧失只能让这样天赐机遇从身边溜走, 反而让中国资本成为祸害自己、推动房地产价格和金融泡沫的罪恶之源。南海各国经济命脉多为华人控制、华人比例也很大, 本应是血浓于水、不分彼此, 孰料南海危机这些年竟然愈演愈烈, 看看新加坡电视剧中家长不让小孩学中文的情景, 中华文化认同感的衰微或许应作为解释南海危机的钥匙。“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当看到南海各国的年轻华裔不会说中国话, 关键是对中国了无牵挂时, 我们也只能说这样的歌曲只是一代人的回忆了。

第五, 社会运行成本激增。恶性竞争下的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催生了各类社会问题,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金融欺诈, 还有贪污腐败, 而治理本身又转化为另一个严重问题———社会运行成本激增。为明确责任无限细化的规章制度、为细化管理不断增设的各类部门以及由此而必须增加的大量行政人员, 无一不在进一步加剧着这个社会的压力。公务员数量增加并不是单纯的劳动人口数量减少和社会负担增重, 其更意味着行政介入对正常企业经营和居民生活的干扰大幅增加, 生产者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劳动时间进一步减少、社会收益能力进一步下降, 而这种社会压力本身也变成催生基层腐败的原因。法治成本往往与法治收益联系在一起, 美国一年全社会的法治投入 (包括律师、会计师等社会秩序维护行业) 据称达到了全世界的一半, 这才换来了它所谓的治理。美国能进行这样的投入是因为它能赚得到, 它的法治有收益, 它能实现对全世界的剥削, 所以它的社会能够平稳运行。我们治理环境、打击腐败也需要首先找到能赚得到的路径, 这才能有钱投入, 才能不增加社会负担, 才能不加剧社会压力,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金融欺诈、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

2根本的解决办法

面对二十一世纪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 中国再一次走到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 “恢复中华传统以强国本, 扩大开放以富民生”, 这是我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它既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功之路, 也必将是未来三十年发展的胜利之路。

首先, 恢复中华传统以强国本。中华之所以为中华是因为中华之文化, 中华之体制。改革开放的基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它重新赋予了中国农民以地权要求, 使得中华文明基于乡土和姻亲的社会信用体系得以重建, 为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很多人在寻找东亚经济奇迹的原因, 在我看来就是这套中华文明的信用体系, 亲戚提携、邻里相帮建起了一个个家庭工厂, 落叶归根、回报乡梓带来了一笔笔海外投资。今天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套信用体系, 恢复宗族、兴办宗祠、宣扬孝道, 强化血缘姻亲纽带和宗族基层自制, 强化个人行为的历史后效性, 建立反哺乡梓的社会投资机制, 使个人的不论任何行为都能心系宗族, 使中华儿女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心念家乡, 提升中华文明之向心力以强国本, 从根本上抗衡海洋文明自由主义思想在神州大地的肆虐。在国家层面最重要的是改革国籍制度, 变当前的属地主义为属人主义, 允许双重国籍的存在, 所有承认中华为祖宗之国、愿意在中华立宗庙、行祭祀的华夏儿女均不应排除在中华民族之外;同时, 应以最高规格公祭轩辕黄帝, 将黄帝诞辰日作为中华民族的诞辰日, 提升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华人中的向心力。

其次, 扩大开放以富民生。当今世界尽管海洋文明处于衰退之势, 但目前主体仍然是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成就市场经济, 而市场经济体制与所有海洋文明的制度一样其本质就是扩张, 扩大内需、产业内陆转移这些谬论原因都在于不理解海洋文明和市场经济的这一本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功得益于引进外资和商品扩张, 外资的引入建立起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从劳动力、土地到科学技术,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市场体系逐步认可, 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商品扩张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也使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市场经济体。这与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历史相似, 英国通过引进黄金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将自己变成了世界工厂和第一个海洋意义的世界大国。如同英国的经济发展路径转由世界工厂转为世界金融中心, 由商品扩张转变为资本扩张, 推动中国经济再三十年发展的也不应再是号召华人、投资乡梓, 而应是鼓励有了钱的中国人进行资本扩张, 让资本成为我们获取利润的工具, 而不是不断推高国内房地产价格、消费品价格和金融投机的罪魁祸首, 从而实现在根本上治理我国各行各业的恶性竞争、抑制金融投机、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和增进人民幸福。当今世界, 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化和信用化不可逆转, 发达国家原有的金融体系已经受到了很大冲击, 金融危机就是这一冲击的一次大爆发, 这正为中华资本大展拳脚提供了舞台。以中华凝聚力凝聚华夏子孙, 以更为开放的心态让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就是扩大开放以富民生的根本路径。

3当前工作的着手点

“恢复中华传统以强国本, 扩大开放以富民生”的战略路径需要有现实可行且能被各方接受的切入点, 以运动员, 特别是足球、篮球、网球等具有号召力体育项目运动员的国籍制度改革作为试点具有可行性。

其理由如下:

一是运动员试点范围很小, 不需要大范围牵涉户籍、公安、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 在黄陵县设一个试点办公室即可大体完成。

二是体育运动群众关注度高, 社会影响大, 运动员只要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 愿意在黄帝陵参加一个认祖归宗的仪式, 即可赋予其中国国籍、允许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重要赛事, 这对在全世界唤起中华民族归属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试点得以被社会公众认可, 整体上推行“恢复中华传统以强国本, 扩大开放以富民生”这一战略路径也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张祥平.制度对话[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

[2]顾准.顾准文集——读希腊史笔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年5月.

[3]张祥平.同源同功同构的两类经济系统——科举竞争系统和市场竞争系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3 (11) .

8.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篇八

摘要: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涉及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在正确合理的思想指导之下,统揽农村社会的全局,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人在总结国际国内对发展问题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做出的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正确抉择。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利进行。

关键词:三农;制约;经济社会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的势头出现有所减缓的趋势,农民增收的问题成为农村、农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前20多年里,是农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段时期,是农民最幸福的一段时期。农民纯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生活改善最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负责任制,提高了农产品价格,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1979—1984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平均纯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达14.1%,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在1984年以后,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但是,这时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农民的收入仍然得到较快的增长。1985—1988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收入年平均增长5%,农村经济仍然得到了持续的增长。1989—1991年,全国农村经济出现了负增长。1992年后,主要靠再一次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增加农业的投入力度,农民收入再一次得到了增长。1992—1996年,全国农民收入实际平均增长达5.3%,其中19%年为9%,为90年代的最高增长年。但是自1997年以来,农民的收入普遍趋缓。1997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率虽然为4.6%,但比上一年纯收入增长率下降4.4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比上一年回落0.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析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因素,既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宏观政策调控方面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农业产量总量徘徊不前,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没有到位。第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

长。第四,农村和农业面临不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八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幅员辽阔。农村的现代化,意味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与稳定,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问题不解决,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将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耕地资源将减少,水资源将不足,草原面临退化,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人类文明也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吃饭,所以说农业是根本。农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其它各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又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

料,农业的高度发达,将为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简而言之,即是科学发展观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与保证的关系,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社会落实的途径与目标,这种落实体现在“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促和谐,在和谐中寻求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也统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四、以农民为本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源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的力量之源,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紧紧围绕“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而展开的。这就表明“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具体指向不是其他的人,而是广大的农民。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这个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农村社会如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表现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把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刘伟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Ml,气象出版2001版,第65页.

[2]《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及其解读》(2005年)李苏、张传洲、邓兴珍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上一篇:办公室主任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可爱的小松鼠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