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2024-08-11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通用7篇)

1.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篇一

1.要充分估计若干行业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一是有些行业效益下降。水泥,2005年前10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0.6%。规模以上水泥企业亏损面超过40%。电解铝,2005年上半年,占总能力80%的86家独立电解铝企业,盈利同比下降72.6%;亏损企业亏损额5亿多,亏损面63%。铁合金行业平均开工率只有40%左右,亏损面50%。钢材全行业实现利润已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2005年11月下降47%。

二是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水泥行业140万人,43%的亏损面,意味着几十万人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出现问题。

三是增加金融风险。电厂、钢厂等行业的资金有相当部分来自银行。一旦这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就会增加银行的呆坏账。从历史上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看,爆发危机的导火索往往是一些重要行业资金链断裂造成金融信用崩溃。

四是影响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钢铁和汽车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电力和煤炭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这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五是加剧资源紧张。资源紧张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必然是对资源紧张的雪上加霜。目前我国铜产能超过300万吨,但原料69%需要进口。钢铁工业所用的铁矿石50%来自进口,全球新增铁矿石量的90%以上用于我国的消费,钢铁工业耗能2亿吨标准煤,耗用新水近40亿吨。再比如铜,2004年全国铜加工消费精铜320万吨,但国内铜矿资源仅能供给100万吨,进口依存度69%。铝土资源,按目前氧化铝产能估算,现已探明储量仅能用10年。

六是造成环境污染。电石、焦炭、铁合金等都是高污染行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电石,95%的生产装置为内燃式或敞开式炉型,每生产1吨电石平均排放8000~9000标准立方米烟气。

2.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对若干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要理性分析,既要充分估计其严重性和危害性,也不宜估计过重,贸然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在方法论上,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绝对平衡的观念,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供大于求的现实。要接受买方市场,习惯买方市场,利用买方市场。要树立新理念:适度的供大于求,有利于竞争,充分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纺织、家电等行业,也曾出现过产能过剩。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强制性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从家电来看,经过激烈的竞争,打造出不少有竞争力的品牌,发展势头很好。从纺织来看,近5年来,纺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8%,纤维加工量2416吨,占全球36%,纺织品贸易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3%。行业的运行质量改善,效益提高。2004年利润比增长94%,劳动生产率每人一年44600元,比20提高30%。2005年1~9月利润同比增长32%。当然,目前棉纺行业投资增长57%,也应注意风险。

在价格和效益评估上,不仅要看某个行业,而且要看全社会,要看总水平。就利润而言,第一,有些行业利润下降是理性回归。第二,利润总是在各行业之间转移的。第三,目前工业利润总体情况是好的,同比增长20%左右,且是在上年同期增长近40%高增长基础上的攀升。就价格而言,价格波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有人认为,出现产能过剩,表明存在“通缩”。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目前并无通缩,经济增长率高,总体效益好,物价总水平稳定,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

在预测发展前景上,要树立可以解决问题的信心。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是存在的,而且不能低估,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总体是好的。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还在加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需求潜力巨大。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有信心在发展中得到妥善解决。

从有利条件分析,政府有相当强的调控能力,包括财力连年大幅度增加和宏观管理经验不断丰富;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企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3.变挑战为机遇加快实现科学发展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暴露出来的问题,充分证明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为契机,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产能过剩是挑战,也是机遇。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市场产品供过于求和产品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两个“倒逼”机制的作用,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些过剩的行业,大都属于市场调节领域,应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二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可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以焦炭为例:目前国内焦炭实际消费量2亿吨,而生产能力近3亿吨,扣除淘汰落后能力外,每年仍有1000多万吨的在建和拟建能力,产能过剩明显。价格,2004年4月,国内焦炭价格涨到每吨1500~1600元,出口价格400美元。2005年以来,价格下跌,10月下旬,国内市场价格跌到1000元,出口130美元。目前发达国家的焦炭主要用于钢铁冶炼,其中95%的焦炭生产能力作为钢铁企业的配套设施进行布局。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余热、焦油等能够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我国钢铁企业用焦量占焦炭产量的80%左右,但只有33%的生产能力布局在钢铁联合企业内,67%的焦炭生产能力为独立焦化生产企业,除少数作为城市煤气供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外,大部分集中在煤炭产区,远离产品用户,难以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要积极探索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三是提高产业集中度。例如钢铁工业,应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资产资源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钢铁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巩固 鞍钢和本钢重组的成果,结合 首钢搬迁改造,促进与河北省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总结宝钢与上海冶金企业重组的经验,推动其它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

四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新投资的项目往往是竞争力强的。比如水泥,原有生产能力中,70%是立窑等落后产能;而新上项目,90%为新型干法水泥,且以大型生产线为主。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2005年比翻了一番,达到40%以上。

4.政府要不断改善宏观经济管理

一是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表明,需要调整“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种观点是不能赞成的。显而易见,如果放弃“双稳健”政策,转为刺激性、宽松性宏观经济政策,后果将助长投资规模出现新的膨胀。有人认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会导致投资下降,并造成全社会“投资萎缩”。实际情况是,目前在建规模很大,新开工项目大幅度增加。2005年前三季度在建规模22.4万亿元,前10个月,新开工项目14.7万个,计划投资总规模增长28.5%。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需求很大,且经济增长处于上升期,需要投资支撑。投资膨胀的机制依然存在,而且社会资金积累规模很大,银行大量存差,有继续扩大投资的条件。实践表明,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低水平品种有得以继续生存的空间。只有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比较充分的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

二是区别对待,适度微调,有保有压。主要政策目标是防止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恶化,特别是要防止出现过于集中同时出现,防止重要行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在宏观调控政策上,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包括完善行业规划,以增强银行贷款、供地、环评的科学性;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标准,包括环保、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以促使新上项目提高质量和水平。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是宏观调控成功与否的关键。“压”要有力,“保”要坚决。“压”,包括:原则上不批新上钢厂项目;每年淘汰立窑水泥产能5000万吨;淘汰敞开式和产能低于1万吨的小电石炉,3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和20吨以下炼铁转炉、电炉;淘汰达不到规模和安全标准、不具备整合改造条件的小煤矿;淘汰5000千伏以下矿热炉、100立方米以下铁合金高炉;逐步关停小油机和5万千瓦以下凝气式燃煤小机组。“保”包括: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大型钢铁集团的重大技改和新产品项目,加快开发冷轧钢片技术,提升汽车板生产水平,推进大型冷热连轧机组本土化;支持高产高效煤炭矿井建设和提高煤矿安全整体水平的技术改造等。

三是研究建立对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破产企业实施救助的办法和机制。包括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给予信息引导。帮助解决银行贷款呆坏账问题.

2.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篇二

一、产能过剩概念的界定

1. 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 指的是现有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实际生产能力超过社会需求。由于各行业技术特点及需求情况各异, 行业间的最佳产能利用率也是各不相同的。适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的正常现象。其中既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因, 也有经济周期和企业之间正常涨落的因素。2006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 我国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 其中钢铁、汽车、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7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 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4个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

2. 产能过剩与生产过剩

产能过剩与产品的供求状况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是产品供过于求导致的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经济条件下, 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 是市场经济内在形成的自然结果。产能过剩与生产过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生产过剩是指人们有实际购买能力而言的生产相对过剩, 即相对于人们的购买能力而言, 生产的产品太多了, 它是一种相对过剩。生产过剩通常与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 普通的支出能力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情况下的产能规模, 并最终会出现生产萎缩和大量失业, 引发经济危机。

二、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量行业产能过剩将导致物价总水平下降, 形成通货紧缩压力, 增加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产能过剩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压力, 而且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信贷风险。过度的产能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恶性竞争加剧, 企业利润率降低

产能过剩会加剧同行业内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由于在同一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 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和可替代性, 为了收回成本, 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此起彼伏, 导致恶性竞争加剧。由于企业竞争激烈, 竞相生产, 以致大量的商品充斥市场, 各企业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进行销售, 否则产品就会销售不出去, 这样利润就会大大减少。企业利润率的下降是产能过剩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

2. 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金融信贷风险增大

在产能过剩的局面下, 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的还款能力受到了威胁。由于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 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会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淘汰使企业的资金流通出现问题。银行的大量贷款收不回来造成银行呆账、坏账的出现, 增大了金融信贷风险。这部分贷款已经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失业问题突出

产能过剩问题主要借助于企业之间的破产、兼并、重组来解决, 客观上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 产能过剩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劳动效率。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 也会带来一定的劳动力过剩。我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可能导致出现大量社会失业, 因而会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三、我国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

1.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主体还不够成熟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中形成的, 还没有形成完全面向世界、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体系, 许多制度、法规还不够健全。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市场主体缺乏灵活性和长远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一般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因为它可以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化来调整产品的价格, 从而避免了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最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企业就是那些投资回报快而生产效率低的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的特点会吸引大量的民营企业参与竞争, 很容易造成某个赢利行业饱和, 从而形成该行业产能过剩。相比而言, 民营企业比较灵活, 很容易快速作出调整, 中小国有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相对竞争弱势, 更容易形成产能过剩。

2. 宏观调控政策不健全, 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管理市场经济的政策和模式。即使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完全正确, 由于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 也会出现与中央政府完全不一样的对策, 这样产能过剩就有了可能。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地方利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经济割据”。这一方面阻碍了商品流通, 干扰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使部分产能过剩产品在国内难以进入合适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 为低水平、重复建提供了前提条件, 使低水平产能得以生存甚至过度扩张。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成为地方政府投资膨胀的主要诱因。

3. 政府供给机制不合理

政府供给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府调动社会资源、干预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无疑是正确的, 但我国的投资结构有待优化。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 但我国政府控制社会资源、干预经济增长的能力仍然很强,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过多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 致使部分行业投资过度膨胀。其次是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政绩考核是地方政府热衷于投资、上项目的巨大压力。由于GDP的增长容易凸显政绩, 许多地方政府把一个综合考核体系简化为GDP增长, 不惜采取拼资金、拼土地、拼规模的发展模式, 不顾地区的资源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盲目大上项目, 上大项目, 进而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度膨胀。

四、缓解我国产能过剩的策略选择

1.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首先要继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和严格执行企业投资的核准和备案制度, 逐步放开负外部性明显或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管制, 允许各类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自由进入, 使企业成为自主投资、自主决策、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推进投资主体改革, 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要注意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硬化企业预算约束, 消除盲目投资建设的基础。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首先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尤其要在国有资产经营者选拔任用体制、构建有效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等方面加快改革进程。其次是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放开投资领域准人限制;完善和调整民营经济融资体系, 支持民营经济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发展民营经济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支持体系。

2.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从长期来看,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最根本策略。出现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退出成本较高, 难以顺利退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过多, 供给必然大于市场需求。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 降低企业的退出壁垒, 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一是按照市场化原则, 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同时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机构也相应进行改革, 以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为企业并购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二是完善资本市场功能, 鼓励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兼并重组, 为企业的并购提供金融支持。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必须增强全局观念, 妥善解决企业兼并、破产、重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做好人员安置等方面工作, 尽量减少损失, 维护社会稳定。

3. 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和手段

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显露, 一方面反映出中央与地方调控取向上的不一致,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宏观调控手段运用不合理、治理政策措施不协调的问题。缓解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在法律手段的运用方面, 目前还比较欠缺, 必须作为治理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手段加以运用和加强, 相应的立法和修法工作要及时跟上。其次是坚持总量调节与结构调节相结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必要引导相结合, 关键是要做好事先调控与预警。对目前能源、资源、环保、市场等承载压力大的过剩产能以及行业布局不合理的产能, 应纳入年度调控目标, 采取分批调整、分批淘汰的策略。

4. 转变政府职能, 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面对产能过剩, 各级政府应做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弱化政府发展经济职能, 加强公共服务职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调整和完善发展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对进行盲目投资给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后果的, 在政策上进行制约, 或在法律上进行制裁, 保障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首先, 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目前要逐步推进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改革。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特别是完善中央政府投资体制, 控制政府投资总量, 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其次, 改革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制。根据各地不同特点, 建立不同的政绩考核标准, 建立动态的监管和调控指标体系, 破除盲目追求GDP增长的倾向。将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内容纳入综合政绩考核体系, 根据不同的重要性确定不同的权重, 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

5. 调整出口政策, 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 坚决实施出口限制政策。要降低甚至限制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数量, 并从税收政策上进行约束, 来提高出口效益, 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降低国内资源和环保压力。

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局面, 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应该鼓励国内产品市场已相对饱和、产能过剩的部分行业,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从经济政策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在有条件的国家投资设厂。鼓励企业开发海外资源、开展国际合作, 可以减少和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国际储备高增长, 同时有利于对外进行产业转移, 实现原产地多元化。进行境外投资, 离不开相关政策配套与金融支持, 为此要积极推进境外投资的可兑换进程;完善境外投资的风险分担机制;同时, 出台关于境内风险资本参与企业海外上市操作方法的相关文件, 为国内风险资本的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6.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提高消费水平, 逐步消解过剩产能

当前我国生产能力比较充裕, 扩大国内需求不能再依靠扩张投资、增加生产能力, 否则将形成更多的产能过剩。因此, 应该从鼓励消费入手。只有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需求不足问题, 缓解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

首先, 加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 将更多的财力用于公共产品的生产及服务的提供上, 构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与支撑体系, 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当前, 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量部分应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 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对经济长期发展具有支撑作用领域。其次, 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人, 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注重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积极拓展广大农村市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释放农村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完善消费环境和相关政策, 切实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 扩大其消费需求。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青岛校区) )

3.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 篇三

第一,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第二,把审批制度以经济规模作为主要审批依据转变为以社会性管制为主的方式,并且要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

2.对不同性质的过剩产能,应采取不同的调控方法

对“技术落后、企业分散、规模过小、非法生产”的企业,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关停、淘汰,防止这类企业在市场出现短期需求趋旺、价格上涨时“死灰复燃”。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低水平”过剩产能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利用信贷、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杠杆“扶优汰劣”,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站在技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3.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

改革以考核GDP增长为重点的政府政绩考核和官员晋升体制,消除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的强烈动机。可以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进行立法,从主要考核GDP指标转向全面客观考核政府治理水平,从政府内部的自我考核转向内、外考核相结合,让公众意见有更多参与权;更多地把经济发展质量、能源资源消耗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等指标反映进来;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分配,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弱化地方政府投资动机;促进地方财政透明化与民主化。凡涉及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或返还、提供优惠贷款等行为,都应该公开公示透明。同时,严禁地方政府给企业下增长指标。

4.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

4.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篇四

摘要: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和产品种类复杂多样等特点,极易引发产能过剩问题。近几年来,国内钢铁行业总体陷入低迷,主要受到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下游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同时,钢铁产能过剩加剧、原料成本依旧处于高位、存量过剩和增量过剩、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等制约着钢铁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钢铁工业;产能过剩;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正在逐步进入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工业逐年快速发展;工艺结构逐渐改善,行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企业组织结构逐渐改善,生产集中度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产能过剩。

从全球的角度看,2013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超过20亿吨,其中中国的产能就超过10亿吨,占到全球产能的50%,而根据世界钢协的数据,2012年全球粗钢产量约15亿吨,据此测算,全球范围内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约在5亿吨左右,其中有超过2亿吨在中国,过剩产能占到全球的40%,可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是全球性现象,但在我国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近5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一直在75%上下波动,2012年产能利用率低至72%,产能过剩情况严重。根据中钢协公布的数据,2013年8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达到6502万吨,按照全年10.2亿吨的产能折合产能利用率约76.5%,而1-8月份累计粗钢产量5.02亿吨,折合产能利用率约73.8%。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8月我国粗钢产量累计达到5.22亿吨,产能利用率约76.74%。

钢铁产能过剩导致钢铁行业集体亏损,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0.62%,在全部工业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而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钢铁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微利时代,为探究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为何如此严峻,笔者认为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从供给方面看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原因

从供给的方面来看,自我国改革开放后,钢铁工业作为国家重点的培育发展对象,一直以高利润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且发展初期由于钢铁产业经营秩序和产业结构的不完善,单纯的靠扩大规模和提高产量成为众多钢企盈利的主要手段,随着钢铁产业的逐年发展,钢铁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产能过剩提供了可能,由于社会资金的充分供给,技术进步加快有利于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社会上大量中小钢企相继出现,使供给的增加逐渐大于需求的增加。近几年这样的产业结构的弊端逐渐显现,盲目投资过剩,社会上出现大量的低附加值的钢材,低端过剩,高端不足,既不能满足某些特殊行业的高品质专业化的钢铁需求,又造成了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而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黑户产能”,即没有获得中央政府批准的违规产能,但是这部分产能又大部分是经过地方政府批准生产的,由此可见在我国的钢铁生产中,中央和地方政府还没达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现在钢铁市场上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

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钢铁厂能过剩的根本原因,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地方政府干预投资的能力过强,经济的增长过多的依赖于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推动,有时宏观调控出现偏差,“因为政府抑制产能过剩的思路是降低行业的信贷供给,调整存量,控制新增量,但出现产能过剩的多为国有企业,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在信贷上无疑都拥有更大的优势,并且它们的扩张不受预算控制,从而导致了重复建设,使政府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然后,由于我国国内的钢铁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产业集中度不高,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中小钢厂无序的恶性的竞争也导致了钢材生产缺乏管制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润,造成钢铁产量激增而钢铁质量下降。而且多数钢铁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竞争就集中在资源的投入和产量的扩张上了,忽略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钢铁质量的改善。中小钢铁企业依靠产业链低端产品价格上的微弱优势,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进行不当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市场恶性竞争。

最后,由于行业垄断和自然垄断相结合形成的“暴利效应”和政府放宽了对于投资领域的管制,中国钢铁市场近几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资金加倍流入使产能扩张大于需求扩张。利益的驱动是导致钢铁行业投资过热的前提,资本从利润低的产业流向利润高的产业,对剩余利润的追求使投资者无限扩大生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随着钢铁产业的大规模扩张,投资商为了追求利润和实现价值增殖,采用的手段是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手段本身却又不可避免地引起资本价值的周期性贬值和资本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即生产手段和生产目的之间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众多钢企高速发展后在近几年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

三、从需求方面看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原因

从需求的的方面看,需求的增加刺激了供给,产能扩张是强大的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在需求方面存在着某种数量的一定的社会需求,要满足这种社会需求,就要求市场上有一定量的某种物品。但是,从量的规定性来说,这种需要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变动性。”由于近几年汽车产业,房地产产业飞速发展,那么对于它们的的上游产业钢铁产业的需求量势必是不断增加的。且官方也热衷于钢铁项目,大兴工程,建造高铁等,这些都导致了商品市场上钢铁的需求量大大提高。“但是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即需求,和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别。这二者的差额一方面是实际需求的商品量;另一方面是商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时所需的商品量,或者说,买者的货币条件或生活条件发生变化时所需的商品量。”所以在我国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明显的“潮涌现象”,譬如市场上某种钢材价格高,对其的投资就会呈现一拥而上的特点。但是这种投产所促使的产能提高量和真正的市场需求量是存在差距的,也由于信息流通的不对称,一些钢企只知道市场需求在增长,不知道别人也在做,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投产之日便可能成为阶段性供给过剩之时。且钢铁产业本就具有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周期久的特点,那么完全按照本期市场价格而进行的市场需求量的判断而进行的投产,必然不适应产出时的市场需求。

四、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建议

首先,要在供给端做减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一批”中的“优化组织机构,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一批;严格环保安全能耗准入标准,淘汰一批。”一方面,就我国钢铁本身的性质而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单纯的靠扩张和靠规模的盈利模式已经走不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和兼并重组。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规模大、分布散,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国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来提高钢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这就不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政府的有效管理,增加了行业监管的难度和资源整合的成本。中小钢铁企业很难在专业化、精密化、多样化的钢铁需求面前生产具有核心优势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不足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来自海外同行钢铁产品的竞争。国内对某些特殊行业的高品质、专业化的钢铁产品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只能依赖进口。所以我国钢铁企业要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企业利润,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对路产品,提高质量上,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做精做强产品。另一方面,钢厂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实行限产措施,降低钢铁行业的供给压力,提高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从而降低钢材供给。化解增量产能过剩,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对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给予坚决制止,关停并转那些技术水平低,达不到安全标准和环保标准的企业,整治维护合理的钢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于新增产能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严格把关,严格审批控制增量,企业也要认清形势,真正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自觉行动。工信部数据显示,炼铁产能“十一五”淘汰任务为1亿吨,截止2010年年底,全国已完成炼铁产能淘汰1.2亿吨;炼钢产能“十一五”淘汰任务为5000万吨,截止2010年,全国已完成7200万吨。但是,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又开足马力上新项目,投新产能,使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步一步趋于恶化,一直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一大顽疾,根据中钢协首席分析师迟京东指出,2006年至2012年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6300万吨,但同期,新增产能却达到了令人乍舌的4.4亿吨。所以我们需要正在需求和供给方面双管齐下。

第二,要在需求端做加法,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一批”中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转移一批;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消化一批。”一方面。我国的钢材企业要积极的走出去,扩大出口,努力开拓国外市场来应对国内钢材市场萎缩的局面,从而增加钢材需求,将多余的钢铁进行外部消化。另一方面是扩大内需,首先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大概率上来讲,未来经济增速应该落在7%-8%的区间。“扩内需、促销费”已经是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换一个角度讲,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均在完成工业化进城之后达到了国内钢铁消费峰值,就是将销量等于产量,发达国家平均钢铁消费峰值为0.612吨/人;如果按照今年7.8亿吨的粗钢产量测算,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已接近0.6吨,逼近了发达国家钢铁消费峰值,以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钢铁消费已接近饱和水平。因此,内需层面也很难又爆发式增长以在短期内消化2亿吨的过剩产能。

第三,由于钢铁行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型的特点,要利用市场之手调整供求关系,更多地发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利用分散信息,协调供需均衡,淘汰落后企业和产能的高效率性。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前提下,政府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与必要的法律的支持。细化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力,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兼并重组,钢企外迁,沿海沿江沿边整体发展,提高我国的钢铁综合实力,促进钢铁经济的良性发展转型。

参考文献:

5.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篇五

一、通过“一带一路”进行过剩产能转移的必要性

(一)中国产能过剩概况

1、产能过剩及其评价标准。产能过剩主要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现有的组织技术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企业内组织全部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进行生产,最终获得的产品数量超出市场需要的总量。时间性、相对性、结构性,是产能过剩这一概念极其重要的三个特点。其时间性主要体现在产能过剩是指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产出与消费的不平衡状态;相对性则是指产能过剩反映的是供需之间相对状态;结构性即在一个生产领域中,因为供给方所提供的产品质量、规格及档次与需求方所需不同而产生产能过剩问题。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分析产能过剩的科学评价标准,欧盟、美国等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多采用产能利用率作为其判断标准。本文将基于我国部分规模以上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来分析我国过剩产能问题的严重程度。产能利用率的公式为: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100%。若产能利用率在79%~83%之间,则说明产能处于正常水平;产能不足则表现为该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90%,若某行业产能利用率小于79%即被认为是产能过剩。

2、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产能过剩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并呈现了逐年加剧的趋势。由2011-2014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产能利用率的公式可以计算得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的产能利用率。通过选取卷烟,焦炭,烧碱,初级形态塑料,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化学纤维,水泥,平板玻璃,粗钢,钢材,原铝(电解铝),金属削切机床,汽车,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微型计算机设备,彩色电视等18项主要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出2011至2014年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存在着大量的产能过剩情况。2011年,统计的18项工业产品中有10项工业产品出现产能过剩;同时,存在2项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分别是平板玻璃(91.79%)和金属削切机床(94.91%)。到2012年上述18项工业品种没有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并且产能过剩的产品变为11项。2014年时仅烧碱、初级形态塑料、化学纤维、平板玻璃、移动通讯手持机等5项工业产品处于合理产能区间,并且卷烟、农用化肥总计、金属削切机床、房间空气调节器、彩色电视等5项产品产能利用率低于70%。

(二)利用“一带一路”进行过剩产能转移的必要性

1、有助于集中缓解多个行业出现过剩产能的现状。“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之后提出的,这为我国产能和产品创造了新的“走出去”的方式和机遇。“一带一路”涉及多个方面,可以广泛的带动我国各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有助于这些行业过剩产能问题的解决。

2、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一个关键的调整期,许多行业领域中的上游产业不能与下游产业的产品需求相匹配,这将导致我国市场中供需产品结构性的不平衡,进而阻挡了我国整体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变的发展。通过“一带一路”转移过剩产能有利于解决上游产业由于过剩产能带来的亏损,并且促进这些产业对自身生产链升级改造以更好地适应下游产业的产品需求,缓解我国供需中产品结构性的不平衡。

3、有助于扩大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一直以来,全球经济活动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框架下开展的,其中存在着许多有悖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限制和要求,这些不平等的限制和要求也一直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涉及六十多个国家,覆盖亚欧非三大洲,该战略广阔的覆盖面可以缓解TPP等其他协议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通过“一带一路”加快过剩产能的转移不仅可以缓解国内由过剩产能带来的压力,同时可以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合作,这将有助于扩大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二、通过“一带一路”加快中国过剩产能转移的对策

(一)通过投资方式加快过剩产能转移的对策

1、政府应该致力于提供和谐稳定的投资环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和经济背景,这些多样化的背景有可能对投资环境的稳定性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各国政府之间能够积极解决争议和摩擦,为各国企业提供更为稳定的投资环境。

2、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活动的扶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参加到“一带一路”的投资活动中,增加投资资本的多元化。在对外投资活动中,民营企业也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而且更多的民营资本的进入也可以降低对外投资活动中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基建项目。因此需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方案,以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的进入“一带一路”的投资活动中。对外投资项目往往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和繁琐的审批手续,使许多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望而却步。例如:可以建立“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绿色通道。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等方法加快建立良性的投资机制。

3、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同“一带一路”沿线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技术上的优越性就不再那么明显,因此想要进一步拓宽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关国家在各个合作领域的宽度和深度,加快推动我国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就成为尤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4、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与国内的投资活动相比,对外投资活动往往存在更隐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将面临东道国国内的政治风险、种族问题、宗教冲突等非经济风险和经济风险。同时鉴于“一带一路”的重点发展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本身固有的投资大、收益慢的特点,建立起可靠的风险防控机制尤为重要。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国家层面。国家可以向对外投资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指导意见,例如:投资前对国外投资环境的各项风险指标做出评估;投资过程中加强项目监控及检验;以及建成后建立运营风险的防控机制。

企业层面。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自身风险控制机制的发展。中国许多对外投资企业本身并没有建立风险控制和监管部门,因此在风险发生之前无法做出预判,或者在风险已经发生之后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另外企业还应该更加注重对东道国民族和文化的尊重,共同创造对双方有利投资环境。

(二)通过贸易方式加快过剩产能转移的对策

1、推动建立有效的双边、多边合作贸易协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有着良好的贸易传统,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加快建设有效的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协定,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推进贸易便利化。例如各国应该致力于减少贸易壁垒;还应该在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标准等;另外各个国家间还应该加强信息共享系统的建立,确保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实施贸易促进政策。

与此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快原有合作框架下的协议升级。例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等。这些合作协议已有实施的经验和基础,是我国自由贸易协定建设中的成功案例。可以进一步拓宽贸易领域,巩固和提高传统贸易领域的同时加快促进服务贸易、电子贸易等新兴贸易形势的发展。

2、创新贸易合作方式。近几年来,中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信息技术广泛发展的今天,这种基于开放的互联网技术的商务模式为商贸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因此,电子商务无疑是未来商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在“一带一路”中应该积极推动这些创新型贸易合作方式的发展,利用我国在这些新型贸易方式中创造和积累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贸易合作发展。创新贸易合作方式还有利于减少企业商贸活动中的经营成本,帮助企业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3、加快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贸易促进政策建设。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其地域特征、资源禀赋以及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着其独有的特点,可以针对各省市自治区不同的优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贸易优惠政策,以此促进各地区的贸易发展。例如新疆对中亚、东北三省对蒙古俄罗斯、沿海地区对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多个行业陆续出现过剩产能,严重阻碍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内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这为促进我国过剩产能的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更好地抓住该战略机遇,应在投资方面重点提升投资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等;在贸易方面着力于签署贸易协议、创新贸易合作方式以及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贸易的相关政策等。

关键词:“一带一路”,产能过剩,必要性,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课题组.产能过剩治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14):53-62.

[2]王国刚.“一带一路”:闯出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中国之路[J].金融论坛,2015,(10):17-29.

[3]卓丽洪,贺俊,黄阳华.“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外产能合作新格局研究[J].东岳论丛,2015,36(10):175-179.

[4]董小君.通过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全球五次浪潮、两种模式及中国探索[J].经济研究参考,2014,(55):3-18.

6.银行产能过剩自查报告 篇六

一般而言,经济下行周期,市场更关注银行业的风险,却不自觉地淡化所谓业绩增长。在2014年信用风险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银行业似乎仍能独善其身令人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但数据显示,藏在业绩增长背后的不良贷款却是银行业心中无法诉说的痛:在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实现七年双降之后,自2011年三季度开始反弹,并延续至今;从2013年年初开始,不良双升趋势已较为明显,16家上市银行中,有12家呈现或多或少的趋势性上扬态势,且有多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基本呈现直线增长趋势,区别只是增长幅度不同而已。

7月25日,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再创2011年一季度以来新高,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024亿元。虽然坏账率上升较为温和,但市场认为这是保守估计的结果。一个事实是,从2013年开始,各种信用风险事件层出不穷,已呈现多点扩散的趋势。从个别地方担保资金链断裂、虚假融资单崩盘来看,实际情况只会更糟糕。

具体来说,当前银行业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由于前两个领域与政府利益休戚相关,并或多或少有政府隐性担保,虽然市场一直喊狼来了,但管理层却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向市场传递整体风险可控的维稳信号。综合分析,从目前掌握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近期爆发整体风险的可能性较小。这样,当前银行业最突出的风险爆发点就在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上。

央行2013年10月发布的新闻稿显示上述分析并非危言耸听:中国银行业的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压体现在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严控。从数据上看,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增速较低。截至9月末,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4万亿元,同比增长6.7%,自2011年7月以来,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一直处于个位数水平。

这表明,至少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管理层已经明确了坚决去产能化的政策举措,意味着银行向过剩产能行业的信贷就会收紧,这一方面会带来经济增速短期内的进一步下滑;另一方面,去产能化对银行资产质量的负面影响将更加明显。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下行通道,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两大指标双升,这是第一位的原因;而国内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开展,也是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而这两点将对银行业未来几年的资产风险构成致命的杀伤力。

5万亿元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重压

在调结构,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新思路下,哪些产能过剩行业是银行贷款的集中发放区?未来银行不良贷款可能集中爆发的领域主要在哪?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其实,早在2013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2013年首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包括19个行业的1294家企业;随后的8月,发改委发文称,将坚决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并将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平板玻璃和船舶列为产能过剩重点行业。截至2013年10月,上述五行业总资产为11.5万亿元,总负债为7.7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7%,其中船舶行业资产负债率最高为70.6%,水泥行业最低也达到60.4%;钢铁行业负债规模最大为4.2万亿元,平板玻璃负债规模最小为883亿元。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五大产能过剩行业总负债规模在7.7万亿元,这其中包括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两部分。如果参照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我们可以计算出五大行业有息负债/总资产的比例在45%左右;其中最高的是有色冶炼行业,约为48%;最低为船舶制造业,为38%。根据这一比例,我们推算出五大行业的有息负债总规模约5.15万亿元。有息负债有间接融资(贷款)和直接融资两个来源,其中贷款占绝大部分,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大概在500亿-600亿元,再扣除信托等其他融资,整体信贷规模约在5万亿元左右。

按照国际标准,产能的正常利用率在79%-83%之间,超过90%则说明产能不足,低于79%则说明产能过剩。以五大产能过剩行业为例:目前中国粗钢产能占全球产能的46%,产能利用率为70.8%;电解铝产能占全世界的42%,产能利用率约为72%;水泥产能占全世界的60%,利用率为73%;平板玻璃产能接近全球1/2,利用率为68%;造船业产能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这表明上述五大行业均属于产能过剩行业,而一些行业只有50%的产能利用率,说明当年加杠杆上产能的举动多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今,从产能去化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业的产能进化可能面临较大的难度,但在国家三令五申的严厉督导下,产能去化进程可能会加快,否则,对全局经济的发展将是一大制约。

实际上,产能过剩的进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只是在经济下行周期才被提起,关于五大行业产能过剩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管理层也不是没有提示产能过剩的风险,但在经济上行周期,地方政府在唯GDP增长的指挥棒下,也只能不停上马项目,进行大量重复投资和建设。

过去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高达27%,高投资率带来了高经济增长,也埋下了产能过剩的祸根。但在上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周期,产能过剩问题实实在在存在,但并不起眼,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被飞速发展的基建和房地产所掩盖。尤其是2003年到2007年这5年,可以说是周期性行业的甜蜜期,高速扩张的投资和负债使得五大行业的盈利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后,在经历了2008年、2009年的经济低迷后,由于四万亿刺激政策的推出,使得本已开始收缩的周期性行业去产能化进程刚一开始即被迫停止,使得产能继续扩张。从那时开始,已经注定了产能过剩行业在未来必然会经历一个更加痛苦的产能去化周期。

分行业来看,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当属钢铁和有色冶炼加工两大行业,由于多年来产能持续扩张,使得行业集中度低且有息负债高,加上相关企业往往是地方的支柱企业,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和财政支持,产能去化进程非常慢,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倒退。这样的结果是,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全行业基本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而造船业境况相对较好,由于其集中度相对较高,有息负债率在五大过剩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且景气程度和全球经济状况相关性更大,因此,虽然造船业仍处在景气下行通道中,但盈利能力明显好于钢铁和有色。而水泥行业整体情况则更为乐观,其盈利能力在五大产能过剩行业中最强,这主要得益于一方面管理层在2009年和2010年先后颁布38号文和7号文,坚决控制了新增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期产能去化的压力;另一方面,水泥行业集中度较高,且具有区域性分布的特征,使得区域龙头对价格和产能控制能力较强,从而导致行业盈利水平相对较高。

困境重重唯有加速产能去化

同为高风险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与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仍有所不同,拿政府的有保有压的政策举例,产能过剩行业是属于坚决要压掉的行业,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不去产能,经济无法调结构,保增长也无从谈起。而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虽然也要压,但却不像产能过剩行业那样几乎是无条件地打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一些地方政府还有保的意思。以房地产业为例,最近各地不断放松限购的政策即为明显的现身说法。

五大产能过剩行业基本上都属于重资产、高杠杆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67%,有息负债率达到45%,这使得其日常经营对利率指标的敏感性很高。如果保守按照负债成本7.1%计算(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5%),那么,五大行业平均财务费用会影响其ROA约4.2个百分点。而金融去杠杆和社会负债压力使得资金价格短期难以看到向下的拐点,这反而将持续加重其财务压力。

除负债成本压力外,五大行业还面临资金可得性的压力,在去产能政策导向性越来越明显之际,这种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产能过剩行业普遍缺乏信用支撑(如融资平台的政府信用)和盈利保证(房地产行业仍有较高盈利能力),银行在宏观调控政策指挥棒下,即使心有不甘,也会或快或慢地主动退出产能过剩行业等相关领域,结果只能是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除了资金压力导致财务成本增加外,五大产能过剩行业都属于高耗能、重污染的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其相应的环保成本也会不断上升。以宝钢股份为例,其在2012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称,当年环保成本总计约32.7亿元,当年宝钢股份产钢量约为2400万吨,吨钢环保成本约136元。中国年钢铁产量约为7亿吨,假设吨钢环保成本100元,则仅环保支出就高达700亿元,这样会大致影响行业ROA约1.1%。

如果说财务压力和环保成本只是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产能过剩行业的经营困境的话,那么,从宏观层面来分析目前产能过剩产业的处境,结果是同样不容乐观。因此,基本可以断定,在完成产能去化之前,产能过剩行业的总体趋势基本是下行,其面临的困境或许会长期存在,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高度依赖投资的现象,而投资往往会造成产能过剩,这意味着中国的产能过剩,与长期的投资主导型增长方式有关,而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求消除产能过剩。目前,五大过剩行业的产能都接近甚至超过全球产能的50%,而中国GDP仅占全世界的10%左右,过剩行业的产能明显与中国当前的经济体量不相匹配,产能去化趋势无法逆转。而且,大部分企业也不具备在海外市场竞争的成本和技术优势,过剩产能外部消化渠道也走不通。

此外,产能过剩行业长期以来难以有效进行产能去化的重要原因,除了地方政府的刻意保护外,还在于中国长期以来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在强调调结构为主的新型调控思路的背景下,这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难以持续。而且,从投资的效率来看,这种模式也已经日薄西山了。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边际效率降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弱。数据显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2009年的8.1%降至2012年的3.6%,而每拉动1%的GDP增长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从2006年的2万亿元升至2012年10.4万亿元。这表明通过持续的货币扩张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的固有发展模式,不但不能有效改善经济增长前景,反而会因为对有效消费和投资的挤出效应而压制经济的潜在动力。因此,过剩行业的产能去化只能进不能退。

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正在暴露

从信用风险角度看,目前银行业主要面临着三大信用风险:即政府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这三个方面的贷款合计为40万亿元。根据审计署的统计,地方政府债务约18万亿元,其中银行融资约12万亿元(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和信托融资);而银行业表内房地产贷款约为15万亿元,表外贷款规模大约在5万亿-10万亿元,整体规模约为20万亿-25万亿元;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规模约为5万亿元,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水泥、造船和电解铝等行业,其中钢铁行业占比最大。

与其他两类贷款相比,由于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是当前调控限制的重灾区,其风险不但会率先暴露,而且还有一个逐渐扩散、蔓延的过程。政府平台融资主体虽然缺乏有效的还款来源,但依托较强地方政府信用支撑以及各类行政资源做后盾,即使在当前调控不断深化的情形下,其仍具有较高的融资可得性,通过借新还旧、同业非标等创新手段使得平台贷的问题可以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得以持续下去。而房地产业虽然面临房价下跌、投资不足的困境,但房地产企业目前盈利能力仍较强,在房价未出现大幅调整前仍具备变现能力较强的抵押物,况且许多大型房企也乐于接受较高的贷款利率,因此,它们仍是银行较为偏好的贷款投放主体。

而五大产能过剩产业由于盈利能力差,资产负债率高,缺乏有效的信用支撑,银行对其态度基本上是限制放贷,甚至是逐步清退,因此,其融资可得性差,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叠加会使其风险较其他两类贷款更早暴露。

具体分析,产能过剩行业有以下几个劣势:1.盈利能力差。加权ROA水平为1.9%,远低于工业企业7.8%的平均水平;2.负债率高,融资可得性弱。五大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7%,并且相较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其在信用支撑、抵押物和盈利方面均处于弱势,银行对其基本持逐步清退的态度,使其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的压力;3.产能严重过剩。中国五大行业产能占全球的40%-60%,产能利用率在50%-70%,远低于正常产能利用率80%的标准。

因此,相对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会较早暴露,加上中国银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经济上行周期中,银行业不可避免发放了大量此类贷款,在产能去化的背景下,它已成为银行业信用风险暴露的第一棒。

那么,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的暴露将会对银行业资产质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来看,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大约在50%-75%,而根据国际标准正常产能利用率应在79%-83%,这意味着五大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着大约8%-35%的产能将被淘汰。而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过程必然会对银行业资产质量提出严峻的挑战。

根据相关机构的测算,如果假设产能过剩行业未来两年经历产能去化后,达到正常产能利用水平(80%),五大行业整体的产能去化率约为11.2%,按照约5万亿元的总贷款规模计算预计将产生不良贷款约5700亿元,相应地这会增加银行潜在不良贷款率约80个BP。如果按照100%拨备计提进行测算,这对未来两年银行业的利润影响约在16%-17%之间。

事实上,这种风险已经在悄然潜行。在经济增速下行和内外需收缩的压力下,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正在加速暴露。从2013年年报和2014年一季报来看,各大银行都感受到了不小的经营压力,从产能过剩行业退出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不过,化解长期积累形成的过剩产能难以一蹴而就,不少银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银行化解产能过剩风险之忧

针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监管层态度很明确。银监会提出,要强化风险监测,及时监测掌握银行业金融机构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情况,严格监测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实施好差别化监管政策,对违反规定向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提供授信的行为将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严厉问责。在严格监管与各银行信贷政策调整的引导下,银行业开始将信贷资源转向节能减排等绿色信贷领域。

截至2013年年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有色金属冶炼、船舶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为1.65万亿元,较年初减少555.43亿元,降幅为3.26%。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各大银行对化解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早已提前布局。名单制管理、上收信贷审批权限、环评一票否决等信贷政策相继出台,目的就是银行业对产能过剩企业的新增贷款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中国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等重点风险领域采取的对策是,情况要明,动手要早,思路要新,办法要多,管理要试,拨备要做。

总体来说,各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目前通行的做法是以堵为主、疏堵结合。五大行虽然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领域均有大量信贷投放,但对象主要是产业里的龙头企业,因而在逐步减少信贷存量的同时,适当进行新增信贷的投放更有利于风险的逐步释放。但对过剩行业中的中小型企业则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只能以堵为主,积极化解。

据了解,工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实行了严格的行业限额管理。同时,通过推动并购重组、创新信贷方式,实现促进行业和企业健康发展过程中防范和化解风险。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工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减少199亿元,不良率较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至0.79%。

但是,在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和盈利前景堪忧,尤其是对产能过剩企业而言,要想在短期内进行结构调整并非易事,因此,现实中不少银行在处理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方面,也面临着进退两难的抉择。

虽然监管层的态度很坚决,但对银行而言,单纯靠堵的方法可以阻止增量信贷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一旦资金链断裂,将很可能导致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大面积爆发。因此,银行在监管和灵活处理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方面一直在进行着微妙的平衡,有时候不想抽贷,但又不得不抽贷。

面对不良信贷增加的压力,银行其实希望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帮助产能过剩企业渡过难关,但又有些力不从心。产业兼并重组往往需要巨量资金,在目前情况下,且不说监管政策是否允许,兼并重组造成母公司主体变更从而引发的财税分配就是一个很难协调的问题。

此外,银监会提倡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杠杆助推挖掘市场潜力、引导需求升级,运用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多种手段,促进相对过剩产能与潜在有效需求合理对接。但这个过程必然涉及信贷资金的增量投放,这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从国际经验看,作为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办法,在宏观规划前提下的兼并重组、产能转移势在必行,而未来银行或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力。具体来说,企业的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并购重组是在政府协调基础上的市场化操作,而这个过程中银行的资金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初,摩根在美国主导的一系列并购案非常有借鉴意义。它们的经验是,银行利用自己长期积累的行业客户信贷数据,完全可以牵头行业的大型并购交易。这样的兼并重组不仅可以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而且在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下,扩大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收入来源,既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银行业务的拓展。

值得关注的是,兼并重组过程中必然会淘汰一批过剩产能,而银行作为重组资金的提供方,其不良资产的及时核销和打包转让,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也需更加灵活的操作。

7.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 篇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针对煤炭供需和产业布局新情况、新特点,为更加科学有效做好2018年煤炭去产能工作,促进煤炭行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由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为主,重点处置“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破除无效低效供给,为优质产能更好发挥作用腾出市场空间。坚持破立结合、先立后破,培育发展优质产能,持续提升安全清洁高效稳定的供给能力,通过优质产能有序增加,推动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实现煤炭行业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和结构调整优化。统筹做好煤炭去产能和保供应等工作,促进供需总体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

二、科学安排目标任务。坚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努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力争2018年煤炭去产能1.5亿吨左右,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多方开辟职工安置途径,指导企业依法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预防和妥善化解职工安置中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提高职工安置质量。积极推动企业资产和债务处置,加快推进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优化布局。有关省(区、市)和中央企业要科学把握去产能力度和节奏,结合资源条件、供需实际、在建项目衔接、运力配置等因素,对“十三五”后三年去产能任务进行认真论证、统筹安排,科学确定2018年退出煤矿项目,有序组织开展建设煤矿核减规模、生产煤矿核减能力和减量重组工作,不断提高煤炭产能利用率。对2015年末在籍煤矿采取降低建设规模、核减生产能力、减量重组方式减少的产能规模,经职能部门履行相关批准手续并予以公告后,允许计入去产能任务完成量,但不得领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

三、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将长期停产停建、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没有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僵尸企业”,作为“十三五”后三年煤炭去产能的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不再延续,进一步简化程序和要求,推进去产能关闭煤矿的采矿许可证注销等相关工作。2018年原则上不退出高于发改运行﹝2017﹞691号文件所明确淘汰落后产能规模的在产煤矿,确需退出的应说明理由并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四、适当提高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在认真执行发改运3行﹝2017﹞691号文件规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逐步与北方地区相衔接,有序引导退出30万吨/年以下(不含30万吨/年)煤矿,严格安全、环保、能耗、水耗等方面的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通过改造升级少量提升一批。属于开采范围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叠的30万吨/年以下(不含30万吨/年)煤矿,以及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南方地区9万吨/年及以下(含9万吨/年)煤矿,纳入2018年去产能范围。上述情形中,因保障居民用煤及其他特殊需求确需保留或推迟退出的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确定。30万吨/年以下(不含30万吨/年)煤矿,没有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已审批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整顿关闭)整体方案的,原则上不再实施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因资源条件好、安全保障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确需实施技术改造,且改造后实现机械化开采、产能规模不低于30万吨/年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组织实施。

五、严格治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土地、矿产、质量、环保、草原、能耗、水耗、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格治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持续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煤炭行业法治化水平。建立煤炭产能全过程公示公告制度,促进煤矿生产建设行为规范,及时反映产能动态变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六、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强化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市场化手段,督促建设项目认真履行增减挂钩、减量置换措施。鼓励引导相关企业综合考虑项目建设条件和市场前景,主动停建缓建资源条件差、市场竞争力弱的煤矿项目。各地要加快资源整合、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排查和分类处置,对于长期停建且不具备复工条件的项目,及时纳入去产能范围。对于确有必要继续建设的煤矿项目,督促认真落实产能置换要求,限期办理相关手续,加快煤矿建设进度。

七、规范煤矿关闭退出程序。有关省(区、市)和中央企业要做好煤炭去产能具体项目的沟通协调,列入2018年去产能任务的关闭退出煤矿,应及时公示,倒排关闭进度。不能立即关闭的煤矿,必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并报经省级政府相关部门同意,确保11月底前退出。去产能目标任务有调整的,应及时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各地要加强监督检查,巩固已有成果,坚决防止已经退出的煤矿死灰复燃。

八、更多发挥北方优质先进产能作用。结合煤炭产业布局新变化,启动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和“十四五”规划研究,科学布局优质产能项目,在实施产能置换的前提下,重点在北方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建设一批露天煤矿和大型井工煤矿。对已承担产能置换任务、具备安全条件的优质产能建设项目,加快批复相关手续,推动尽快竣工达产。按照发改运行﹝2017﹞763号、1448号文件要求,做好符合条件的优质产能煤矿生产能力核作。除在安全生产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煤矿外,所有合法生产煤矿按照330个工作日公告(设计)产能组织生产。

九、统筹做好去产能和保供应等工作。有关省(区、市)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煤炭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工作。保障供应难度大的地区,要统筹制定去产能实施方案和可操作、可落实的煤炭保供方案。西南、华中地区要结合资源供给和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投运等情况,合理把握去产能力度和节奏,提前落实接续资源和运力。东北地区去产能任务安排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冬季取暖用煤特点和资源供给情况,完善煤炭保供方案和应急措施,确保重点时段煤炭稳定供应。晋陕蒙等主要产煤省区要加快释放优质产能,做好组织生产,不得集中停产,避免影响煤炭稳定供应。煤炭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产煤省区要建立健全煤矿生产在线监测平台,及时掌握生产供应情况,解决突出问题。

十、加快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根据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调整、主要煤运通道新增需求和能力变化,完善铁路网规划,消除煤炭运输瓶颈。加快推动蒙华铁路建设,确保2019年建成通车,解决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煤炭调入问题;研究推进神木–瓦塘、靖边–神木等铁路建设,解决陕北地区煤炭调出问题;加快蒙冀、晋中南(瓦日)、兰渝、张唐铁路配套专用线、联络线、装卸站、堆场等集疏运系统建设,尽快达到设计能力。加快北方主要港口铁路集港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新建铁路与已有路网的互联互通,实施既有线路图定调整和扩能改造,加大车皮购置力度,进一步优化车辆调配和运输组织,保障重点区域电煤运输需求。

十一、控制劣质煤进口和使用。优化进口煤结构,严格控制劣质煤进口,统筹国际国内煤炭市场,实现国内供需动态平衡。限制高硫高灰煤项目开发,依法依规引导已核准的项目暂缓建设、正在建设的项目压缩规模、已投产的项目核减产能。认真落实《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散煤燃烧治理。

十二、深入推进煤电联营和兼并重组。在晋陕蒙新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重点推广坑口煤电一体化模式,推动煤矿和电厂由同一个法人控股和经营,暂不具备条件的,鼓励煤电双方大比例交叉持股。在高度依赖省外电煤调入的地区,支持电力企业与主要产煤省区的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采取出资购买、控股参股等方式发展跨区域煤电联营。结合能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优化煤炭和电力发展规划,优先支持煤电联营项目。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强强联合,发展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有关产煤省(区、市)要研究制定煤矿减量重组方案、细化减量重组政策并组织实施,进一步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十三、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产能置换等市场化手段,加快形成一批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环境保护水平高、单位产品能耗低的优质产能。引导煤炭企业更加注重清洁、高效、安全、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研究开展重点产煤地区转型发展试点。

十四、持续优化开发布局。坚持以北方大型现代化煤矿替代南方中小煤矿的方向,统筹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因素,深度优化煤炭供给区域结构和生产结构,逐步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开采条件复杂地区开发强度,重点建设神东、陕北、晋北、晋东和新疆大型煤炭基地。支持先进产能比重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地区,通过职工安置、资金支持、股权置换、资源互保、煤炭储备等方式,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开展指标交易和产能协作,实现要素资源跨地区优化配置,引导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和地区集中。

十五、切实保障安全生产。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和部门监管监察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对长期停产停建煤矿,地方政府要加强盯守或巡查,严防未经验收擅自复工复产;对改扩建矿井,严防不按设计建设,边生产边建设,只生产不建设;对正常生产建设煤矿,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标准、建设项目“三同时”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严厉打击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超层越界和非正规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十六、加强行业信用建设。推进煤炭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作用,将煤炭企业产能释放、产能置换落实、中长期合同履行、守法诚信经营等情况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依法依规在“信用中国”网8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开,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十七、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鼓励支持煤炭供需双方多签直供直销合同和中长期合同,铁路、港航企业在运力安排上优先给予保障。强化合同履行情况监管,建立完善第三方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对中长期合同执行情况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积极推进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建设,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化交易平台,促进煤炭稳定供应和价格基本平稳。

十八、完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建立煤炭产能置换长效机制,强化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市场化手段,鼓励先进企业重组并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跨地区产能协作和资源优化配置。各地要加强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服务,及时发布产能交易指标信息,为产能置换创造有利条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去产能煤矿产能指标交易收入优先用于去产能职工安置。

十九、完善应对煤价异常波动制度。完善政府与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煤炭价格异常波动的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测检查,强化行业自律,开展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保持煤炭市场基本稳定,推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全面解读、及时披露相关政策和市场信息,妥善引导舆论导向,稳定市场预期。

二十、建立完善煤炭储备和库存制度。认真落实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进一步规范煤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存煤9要求。主要煤炭调入省(区、市)要强化地方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设一批储煤基地,支持企业建设煤炭储运设施,逐步构建煤炭储备体系,提高社会存煤和电厂存煤能力,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研究建立调峰和应急储备产能制度。

二十一、建立完善社会责任企业制度。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原则,研究建立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保供稳价社会责任企业制度。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激励,行业协会加强诚信自律,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保障用煤旺季煤炭稳定可靠供应,保持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上一篇:七夕卖花的朋友圈文案下一篇:2018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