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工作的收获与反思

2024-10-17

财务工作的收获与反思(通用8篇)

1.财务工作的收获与反思 篇一

我的研修收获与反思

金台区南坡小学

吴利强

为了在研修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对自己的研修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动笔

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

在以后的研修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鲜花,也相信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2.财务工作的收获与反思 篇二

在今年的中考备考复习中,我批改了学生课堂上练过的一份化学中考模拟卷,学生答卷上出现了不少的错误,有一部分是表 达不准确、模 糊、理解偏差 等常见错误,还有一些是特 殊的错误,这引起我 的重视和 反思。在逐个分析归纳后,向学生进行讲评。在此对该卷的讲评收获及感悟进行小结。

【错例一】

本不算难的第(3)小题居然有约60%的学生留空。发现原来大部分学生有个习惯,即读题匆忙,常忽略无空格的句段,造成漏答,自我检查时也不易被 发现。因此要在讲评中严肃强调。这道题提醒我不能简单地把漏答看做偶然的读题马虎,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读完全题的习惯,防止漏答。

【错例二】

这题学生多数只写第一个方程式,而答案是 两个。题中的“有关”实际上是要求凡与本题有关的反应都该写出,忽略了这个关键词易造成得分不满,在平常的读题中应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些题眼。

【错例三】

此类错答也较多,讲评时我先问:“题中给的多个选项都得完全分配,谁也不能‘无家可归’是吗?”学生通常让选项“各有归宿”才会放心,居然淡忘了“选项必须符合题目要求”这个硬原则。从而,我知道除了跟学生梳理物质分类的方法、概念内涵的区别,还要加之答题心理的辅导:题中的一些选项是空摆设的绊脚石、纸老虎,要坚定理论,慧眼识真,绕过障碍物。

【错例四】

此题中出现低级错答的学生中居然也包括不少 基础较好的学生。经分 析,我觉得学 生错答不 仅在于马虎,更重要的是这 部分学生 其实牢牢 记得学过 的知识点,即“铁丝在氧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底放水的目的是冷却高温的溅落物,防止瓶底炸裂”,由于印象深刻以至于形成定向思维,在未看图的情况下,只看见“瓶炸裂”就立即条件反射 地想到了“未 放水”。其实本题有意避开了司空见惯的“瓶底炸裂”,为什么许多学生就没有想到“燃着的铁丝接触瓶内壁”也会造成集气瓶炸裂呢?这种错答恰恰折射出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习惯。近年来中考题型新颖多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训练学生活用知识、活解 考题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错例五】

中考复习时间紧,课堂环节须紧凑,讲究效率,因此试卷讲评课上不需要对每道题都进行讲评。按原计划,上题我本打算不做讲评。但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末空填SO24行吗?”他的提问如一声洪钟,让我猛然发现自己的失误:由于准备 时间仓促,考虑不周,末空仅凭“滤液显酸性”就定答案为“H+”并不完整,于是我立即向那位发问的学生抛去一个赞赏的微笑,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表扬他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然后顺水推舟地提出问题:“谁能够说说为什么填SO2-4?”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既然滤液显酸性,说明H2SO4过量,滤液中应该有SO2-4和H+两种离子同时存在。”很快,这个理由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还有 补充的吗?”又一位学 生站起来:“题中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发生了多个反应,产物、过量物最终倒在同一容器中(生成的CO2除外),四种物质解离出H+、SO2-4、K+、CO2-3、Ba2+、NO3、Na+、OH-八种离子,其中H+、SO2-4、CO2-3、Ba2+、OH-五种能相互反应变成沉淀或气体,而K+、Na+、NO3三种离子不参与反应,能共存于 滤液中,因此滤液 中应该有H+、SO2-4、K+、Na+、NO3五种离子。”学生的思维 变得越来越活跃,该生的发言获得了大家的认同。见学生还未得出完全正确的答案,我追问:“确认滤液中一定有五种离子吗?”学生得到了提醒,又陷入沉思,继而纷纷 讨论,各抒己见,教室里沸腾了起来。忽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废 水中不一 定有SO2-4。”前面实验 中Ba(NO3)2与H2SO4两种溶液混合生成另一种可溶性的强酸———HNO3,使得到的滤液本身就显酸性,因此不能从滤液显酸性就断定H2SO4过量,只能说滤液中可能存在SO2-4,一定存在的离子应该是H+、K+、Na+、NO3四种。”经这么一波三折,大家恍然大悟,印象深刻。“刚才这几位同学科学、严谨的钻研精神很可贵,能发现黑板答案中的不足,我要向他 们学习。在 真理面前 人人平等,老师犯的错也必须更正!”说完我拿起粉笔爽快地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上K+、Na+、NO-3三种离子。教室里,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来,几十张花一样的脸绽放着满意的笑容。

其实,平时学生练习中反复出现的错答,不管是“小毛病”还是“大顽疾”都跟教师的批改和讲评密切相关。考试中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打“√”或“×”和重复的解释、强调就能根治的。试卷讲评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学习习惯、答题心理等多角度分析出错的根源,了解学生的思维错误,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减少学生的错答,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同时及时点评,向学生澄清模糊概念,引导其归纳解题方法、思路与技巧也是很 重要的。作 为教师,偶尔也会 审题失误,这也恰恰告诫教师:做学问须严谨,教学须细 心,这也是为人师表、树立教师形象的一种具体表现。教与学是两种相反的行为,又是辩证统一的,融成一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学生学习中的异常表现是教师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

3.教研案例中的反思与收获 篇三

所谓策略是指根据对情境的判断而灵活运用的各种方式,不是简单的方法堆积。“教”的策略始动者只有一个人,就是教师,但“学”的策略因主体、环节、练习时间的不同而各异。学习对象可能是教师、个别幼儿或是动作已经熟练的部分幼儿。“教”与“学”的策略是相辅相成、融合使用的。只有“教”,技能不能被幼儿内化;只有“学”,过程失去引导,就不能保证动作的准确。现对中班体育活动“过河”方案中的“教”与“学”策略的使用进行详细地分析。

一、“教”与“学”中的游戏化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谓教学游戏化,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游戏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在这类活动中也有游戏般的体验,从而促使他们能自主参与、主动建构,在轻松中达到一定的预定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游戏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孩子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教师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的活动,是一种孩子在活动中感到愉悦、感到好玩,而又是一种教学目标非常清晰的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教育目标隐蔽起来,物化在材料中,通过提供材料把外在的教学要求转变为孩子的内在需要。如在中班体育活动《过河》中,教师的预设目标非常清楚: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发展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跨跳的宽度,感受成功的喜悦。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一起伴随着朗朗上口的儿歌“小蝌蚪,游啊游。圆圆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伸伸腿,蹬一蹬,长出前腿划一划,小河里面练本领,变成青蛙呱呱跳”在美丽的“池塘”里游玩嬉戏。在重点部分,教师提供了可以自由拼搭组合的KT板做田埂和收放自由的大绳子做小沟,以游戏过田埂,跃小沟的方式组织活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宽度的田埂和小沟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就这样,孩子根据自己的不同能力水平进行选择,尽可能地保证了每个孩子的活动处在最近发展区内。

二、“教”与“学”中的师幼互动策略

维果茨基曾提示我们:教育作为一种交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单独的学习并不能构成教育,一厢情愿的灌输也构不成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关系,一种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间。因此,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使幼儿健康成长。如果离开了互动,教育将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师幼互动”同样应渗透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教师时时都要保持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关注幼儿,把视线保持在和幼儿统一的水平上。要让幼儿随时看见教师的眼睛,在这种心灵的交汇、情感的互动中,让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长处,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一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少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要退居成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活动过程的观察者和活动进展的支持者,尽量让教学活动在师幼、幼幼多向交流中流畅的展开。如,在中班体育活动《过河》中,教师事先没有进行跨跳的示范,而是以游戏青蛙跳田埂来引导幼儿做出目标动作。再让幼儿尝试跳宽窄不同的田埂,并说出自己是怎样跳的。最后,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提炼动作要领。这个教学活动就在这种有价值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活动中孩子兴趣也非常大,自始至终每个孩子都非常专注投入。

三、“教”与“学”中的角色变换策略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的角色转变已成为建构适宜师幼关系、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变换,因体育活动的特点有了新的特质和内涵,它不仅要求教师根据教学活动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扮演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或充当幼儿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指挥者、领导者、督促者、合作者、反馈者、评论者等,还需要教师从教师或扮演的非教师角色中退出来,包括心理上和空间上的退出。

角色退出是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弱化对幼儿支持的一种有效策略,是发展幼儿自我教育及相互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幼儿自由实践与表达机会的重要手段。教师的退出一方面体现在与幼儿的接近程度方面,越小越弱的幼儿需教师离他越近,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和对某个活动熟悉程度的增加,教师可逐步退到离幼儿较远的空间位置上去。

教师的退出还体现在教师权威性参与程度方面,幼儿越小越弱,对活动越不熟悉,教师的权威性参与程度就应越高,而且还要做到按观察到的幼儿表现情况灵活掌握退出的时机和程度。如在体育活动《过河》中,教师可这样处理角色退出:先以蝌蚪的角色带幼儿做动作(热身运动)——再以青蛙的角色和幼儿练习立定跳、跨跳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最后,教师适时扮演大蛇,从小沟里来回的游,适当地增加高度来提高幼儿游戏的难度。但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常停下来观察幼儿的反应,有帮助地使用“小老师”,及时隐退,大胆放权,偶尔用语音、体态进行暗示性帮助,再次退出成为旁观者,或退到和幼儿一样普通参与者的位置。教师这一连串随幼儿能力不断提高和掌握熟练程度的增加而进行的角色变换,使教师成为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调控者,游刃有余地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走向,有效推动着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进程。

四、“教”与“学”中的语言提示策略

幼儿学习体育动作,一般来说有两种途径:从观察和模仿出发、从对教师语言讲解的理解出发。前者适用于小班年龄段幼儿,后者适用于中大班年龄段幼儿。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模仿是最直接的学习通道;而中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语言出发的学习策略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但是从语言讲解出发的学习,并非意味着抛开教师的示范,而是指动作示范可以在幼儿尝试新动作之后出现。如在体育活动《过河》中,教师提炼幼儿的动作要领,用表扬、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继续练习“我们要双臂摆动快速跑到田埂前,一只脚用力一蹬就跨过去了。这个本领真棒!小青蛙们,让我们用新学的本领再去试一试吧!(幼儿自由尝试)”“现在的田埂变得更宽了(教师边说边布置场地)我请一只小青蛙来试试,用刚才的方法还能跳过田埂吗?”“你们都过不去,你们猜猜老师能越过这宽宽的田埂吗?我会用什么办法呢?”(师跳,引导幼儿观察动作)“刚才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老师和刚才一样,也是双臂摆动快快跑,身子往上提一提,一只小脚跨一跨,两脚并拢落地跳。在落地时,要又轻又稳。你们看仔细了吗?”对于这样的动作和语言的相互译解策略,中大班幼儿可以尝试,根据老师的言语指令,初步理解老师所描述的动作,并且用自己的动作表现老师的讲解,学习的效果很好。

4.小组合作的收获与反思 篇四

所以在与两所小学座谈交流时,我也重点听了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介绍。如潍坊外国语学校的“小组合作策略初探”,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小组建设,主要包括划分小组并命名;建立制度规范(会说、会听、会做);方法指导;教师的引导和参与(精讲点拨)。二是小组评价制度,包括组内自评、组间互评、班内自评、奖励等。由此可见,该学校对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建立了必须的模式,这也让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又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

1、小组合作学习应重视分组的科学性。小组安排要研究学生的本事。根据理解知识和理解本事的不一样,可将学生大体分为“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型。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座位安排上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兼顾不一样性别和不一样性格,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等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忙,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每个小组成员能够轮流担任小组长、代言人或记录员等,做到每个同学都有施展自我才能的机会,这样进行合作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带动后进生使其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究并重。合作学习应当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学生间有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研究所提问题值不值得、应不应当拿出来讨论,能不能起到相互帮忙的作用;有些教师在出示问题后,学生未经独立思考就进入合作状态,有时不到一两分钟就叫“停”。这样,那些思维较敏捷的学生往往会抢先把自我的想法说出来,而思维相对迟钝的学生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的合作学习非但走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并且很容易挫伤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应当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份宁静,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留给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各自认识后,再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深度和广度,仅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3、适当指导“合作策略”。“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在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不随意打断或插嘴。但听也不能使敷衍,而应是发自内心的意会。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小组必须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言。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教师”、“小权威”,他们的发言机会多,而有些同学发言机会少。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知识较差、思维本事较弱、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合作学习中,欣赏是很重要的。“你的见解真棒”、“这种算法很简便,真了不起”、“你们小组有这么多种解法,真聪明。”宽容同样重要。“别灰心,再试试看”、“没关系,下道题相信你能行。”千万不要轻视这些话语,它能促使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的构成,让人感到简便和愉悦,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使每个学生在全部学习活动中都能坚持进取向上、生动活泼、进取自信的态度,进取思考,敢于创新,从而实现高效的合作效能。

5.教学收获与反思 篇五

当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经济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施之于全面的教育,包括艺术教育。为此,高中美术欣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必修课程,就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愉悦,受到教益和启迪。进而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完善学生的修养。

教学收获:

1、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到、授业”的模式,把主角让给同学们。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创作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自己坐到学生中间,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实践和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 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

2、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

3、倾听心声,教学相长。

6.参赛收获与反思——李丞育 篇六

——迎春林业局第一中学李丞育

我于2015年9月21日参加了“生态杯”森工系统第三届初中教学能手课堂教学比赛,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校领导能够给予我参加本次活动的机会,给予我展示自己的平台,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自从正式接到“生态杯”课堂教学比赛的通知后,学校领导就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我校数学教研组做了大量准备,张校长与各位数学教师针对上课过程中,和教案本身存在的不足,他们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基本上涉及了每个方面。然后又通过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改变方案,逐步的细化.细到每个环节,精细到了每一句话的推敲,每个问题、每一个手势、体态等。他们这种坦荡的胸怀、真诚的态度不断地鞭策着和鼓舞着我,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的比赛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事情了,而是承载着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智慧的一次比赛,因此我绝不能有半点懈怠。从抽签到备课、磨课,再到最后的赛课,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磨练。在这其间,我已记不清熬了多少个通宵,听不如看,看不如上,上不如赛,然而不免有失误,不免有心酸的时候。但是,如果没有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每一次磨课,是痛苦的煎熬,却也是幸福的收获。

感谢领导与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这些日子正因为有了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教导与帮助,才使得我能顺利地站在省赛的讲台上,是他们对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给予了我信心,让我一次次向成功迈进,是他们的精心指导让我一次次地“柳暗花明”,一次又一次地完善着我的课堂,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今天的进步!

从学校到大海林有近10个小时的车程,火车上我睡不着,张校长会给我开导,让我舒缓心情,减少压力。赶到比赛地点住下后,我们没有来得急躺下美美地休息,睡上一觉,而是马上又研究起课来,我们又把课件进行重新的调整和制作,其实这样紧张的日子我们度过的太多太多。

在这次大赛活动中我收获颇丰。既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一、我的收获:

本次赛课一共6个课题,每个课题由3到4个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比赛。每位教师带给大家的是非常有可鉴性的课,在他们的课堂上,都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汇报展示,动手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紧扣了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课堂的要求。注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传授。清河局的母东文老师的引课十分干脆利落。兴隆局的宋艳娟老师从她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一丝不苟。还有的老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技能,真正地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都做到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不以成绩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对他们知识形成的过程也给予评价,在这方面我做的就不够完美。1.学案在课堂中的使用

在教学中,有许多老师使用了学案,它是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首先提出自学要求,然后学生自学教材并讨论交流,老师再针对多错题,易错题精讲解释,最后进行巩固练习。再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彻底的摆脱了“满堂灌”。通过参考使用学案教师的学案,可以看出,学案是由“预习学案”和“巩固学案”两个部分组成,预习学案里要注意学习目标的确立,评委老师说:学案里的目标是让学生看的,要清晰明了。巩固学案里,要注意习题的层次,可以适当的拓展延伸。

2.课堂中的机制。

在教学中总会遇到许多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的情况,这时教师的机制就非常重要。

这些教师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在他们的课堂上,无论听课教师还是学生本身,都会自觉地将注意力放在教师身上,这里不乏教师的个人魅力,但机制更加重要,在学生有些溜号时,课堂有些混论时,他们都会用愉快的语言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他们不会专注于ppt白板本身,会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的提出问题。甚至在个人出现小错误时,总会巧妙地回归课堂,补充板书,让原本的缺憾反倒衬托出了完美。

在学生开小差时他们会积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3.对学生的评价

这次赛课中,所有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做出了准确的评价

针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等,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滴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是否逃避困难,是否乐于合作、交流,又是否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

4.上课时教师的教态

各个参赛教师的穿着十分得体、大方,男教师大多西服、皮鞋。女教师的穿着略美观一些,但也要相对生活要妆重得多,这些外在形象只要有条件都能做到。但他们让我领略的是他们的行为魅力。

他们的表情富有真情实感,自然大方,没有做作,更不卖弄,使教学过程变的畅通。他们的态度和蔼,在课堂上倾注满腔热情,对学生充满爱护之情。既严格要求,又亲切对待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我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研读课标,精读教参,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读懂、读通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确立教学目标,但我要牢记数学评委组长张红说的一句话:“我们以教材教,却不能唯教材止。”我将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学校现有条件相结合,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出兴趣,爱上数学这门科学。多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并归纳总结的机会,将课堂跟可能多的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我不会成为放手的教师,我会成为他们的路标,指引者。

2.学案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与优点,但在实施中它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有较长的时间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这次的赛课中,因为用的并不是本校的学生,苇林初级中学的贾淑娟老师的学案设计十分优秀,但在实施中,学生并不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使得课堂内容没有及时的完成。学案本身的工作量也比较大,而这工作量本身又不单单是教师自身,需要学生的配合。这需要时间与学生磨合,需要学生在尝试中总结经验,才会在课堂上更容易的总结出数学知识。

3.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积极向上,准确无误。

在教学中,40分钟里,学生因其自身年龄,心理成熟度等,不会也不可能完全集中注意力,这时,适时的评价不仅会让被鼓励的学生有自豪感,也让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恰当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自身明确优点,也让其他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匮乏的语言评价不会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本意,也难以明确努力的方向,比如小组活动中,学生总结出了数学知识,教师仅以“好”“不错”等语言是枯燥的,“总结的十分到位”“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这样的语言才会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4.上课时规范身体语言

我喜欢重复同一个动作、手势,像摇头晃脑,拗过去、拗过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枯燥而容易走神;还有时喜欢双手叉腰,或以讲桌为支撑,双肩耸立,或两个胳膊抱在一起瞪视学生,这些动作都容易压抑课堂气氛;我的手势结束得太快,太频繁,学生有时会感觉突然而吓一跳;还有我在课堂上动作太大,太夸张、太过火,有矫揉造作之感,甚至以古怪的手势吸引了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些都是以后需要,也是必须要改掉的坏毛病。

7.公司财务理论范式反思与修正 篇七

一、反思公司财务的理论范式

(一) 公司财务理论的经济学路径依赖特征

从20世纪50年代投资组合理论诞生, 到MM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无关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和行为财务理论等, 公司财务学的发展可谓成就卓著, 现已形成相对完整体系内容。由于知识背景、认知结构及思维视角等方面的差异, 尽管研究者们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但公司财务理论依然显示出很强的经济理论依赖特征, 财务学对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直至今天仍然延续, 以经济学理论框架构建和诠释财务行为现已成为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范式。如马科维茨 (Markowitz, 1952) 提出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从可能的风险资产组合中确定最小方差边界, 通过对资产组合权重的计算找出斜率最陡的资本配置线, 计算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再与无风险资产的权重一起得出完整资产组合, 该理论与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具有一致性, 即从理性经济人的个人最优化角度出发进行的证券组合才是最优的投资组合。米勒和莫迪利亚尼 (Miller and Modigliani, 1961) 提出的股利无关理论, 认为公司在投资决策给定的情况下, 其股利分配政策不会影响股票价格和股东收益, 公司价值或股票价格只受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影响。该理论是在完美资本市场假设、理性行为假设和完全确定性假设三个严格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 同样体现出经济学思想。可见公司财务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是在直接或间接地汲取了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

(二) 公司财务理论的经济学研究范式

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 1962) 指出范式是指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集合, 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公司财务理论承袭了经济学研究范式, 体现了经济学遵循的理念、接受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

1. 理性经济人行为的假设。

假设是经济学的根基,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对人类的行为方式做出假设, 通常被经济学家所采用的人类行为假设“人是自利的理性经济人”。尽管在经济学发展进程中, 该假设后来被修正为有限理性经济人, 但也只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推广和延拓, 仍属于自利行为假设的一种。公司财务理论也是严格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展开的, 财务行为突出的是最优决策的基本分析结构, 即任何财务行为主体行为目的都是要达到最优决策:首先要确定需达到的目标, 其次是发现约束条件变化, 并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方式, 最后是在进行理性成本和收益计算而决策, 该过程实际上是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范式。在公司财务理论演进中, MM理论开创了从成本和收益角度研究资本结构的先河, 后来破产成本学派的资本结构理论和税差学派的资本结构理论继续发展了该思路, 最后形成了资本结构的静态权衡理论。目前, 公司财务教材中仍然恪守着该假设, 在构建财务目标时, 理性经济人的财务选择和财务行为动机是实现收益最大化;在财务决策理论中, 假定投资者都是理性的, 在进行决策时, 选择能够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 并假定理性投资者是规避风险的, 在已定的收益条件下, 尽可能使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 或在已定的风险条件下, 尽可能使收益最大化;在筹资行为决策时, 需要在对比各种筹资方式和渠道下, 从收益最大化出发进行决策……每项财务行为都要达到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收益。

2. 个体主义的方法论。

个人主义方法论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是现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架构之一, 它将一个大实体约化为许多小实体, 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许多个人的聚集, 主张群体只不过是许多个体的组合, 以理性追求最高效益的个人作为研究实体和分析集体的行为。沿着经济学个体主义方法论路径, 公司财务学在方法论上也信奉个体主义, 即以公司个体作为独立的封闭式考察对象, 并从公司个体内在属性和内部驱力出发来解释公司财务行为。因此, 公司财务理论在个体主义方法论下主要解决: (1) 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财务决策, 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 (2) 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 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 (3) 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 (王江, 2006) 。

在上述方法论范式下, 公司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运营、分配行为, 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 都是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 考察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和效率问题, 至于与个人相关的传统的、血缘的、生态的等一切社会关系都被剥离出去。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论和机制安排去指导财务管理实践, 势必会带来诸如财务关系中欺诈、舞弊、功利等道德风险, 甚至体现出只有人类是道德权利主体, 自然仅仅具有经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个人主义伦理逻辑;势必将整个生态系统割裂开来, 认为自然是从属或是依附于人类的, 不能成为道德意义上的关注对象, 并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排除在财务决策维度之外。

3. 数理性的分析工具。

经济学要界定每个理论成立的边界条件、建立参照系和给出分析一般都需要数理分析和证实, 数理性的分析工具在现代经济学中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田国强, 2005) 。经济学数理范式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数学模型, 二是实证分析方法。经济学经典的需求供给模型、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动态最优理论等都采用了数理性方法, 作为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必要方法, 分析工具遵循了经济学严格的数理分析模式。财务学越来越喜欢采用大样本数据和概率统计分析, 通过逻辑严密的数量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一些会计现象和变量间的关系 (陈良华, 2011) 。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主要是对财务模型进行价值判断检验和评估, 或拓展原有的理论模型。财务理论研究普遍采用以假说为起点, 以观察和实验为手段, 对假说进行批判性讨论或尝试性反驳, 进而完善假设或提出新假说。在遵循“问题-假设-检验-假设”的研究范式下, 公司财务理论将价值判断等伦理道德因素驱逐出去, 实证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在全部研究文献中独占鳌头。

二、公司财务的伦理属性分析

公司财务理论的经济学路径依赖, 以及沿袭的经济学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说和数理性的分析工具, 是否是公司财务学应该遵循的最优选择范式呢, 未来公司财务理论研究是否仍旧要沿着经济学路径持续进行下去, 这些需要人们进行反思, 剖析公司财务的伦理属性。

1.公司财务的双重属性内蕴伦理属性。

作为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组织一系列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价值管理活动。一方面, 作为经济行为的重要主体,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有着追求利润的经济属性, “赢利原则是竞争经济的一个历史结构性的预先规定, 是任何企业所不可抗拒的, 企业的任何战略规划都必须服从它” (霍尔斯·施泰因曼、阿尔伯特·勒尔, 2001) , 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司财务的经济性,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确需要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另一方面, 社会性也是公司财务的重要属性, 公司财务在运营过程中必然要处理与投资者等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 在处理财务关系时必然具有为己性和为他性、服务性和牟利性对立统一的伦理属性, 作出某项财务行为时必然要考虑伦理道德, 公司要遵守反映和符合各方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公司财务对顾客、供应商、职工、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负有一定的伦理义务。

2.公司财务契约不完整性决定了其需要伦理约束。

企业要遵守投资合作形成的一系列多边契约 (Freeman R.Edward、Evan William, 1990) , 投资者之所以将自己的生产要素通过企业生产的方式进行组合, 合作的目的是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互补, 通过要素、资产与服务交易的合约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取得比不合作时更大的效益, 实现各自要素的最大增值。所以, 公司契约的性质体现在财务上, 并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和财务网络。但是,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等因素客观存在, 财务契约也存在着不完备性, 它不仅体现在公司投资、筹资及分配活动的系列理财活动和理财决策的非道德行为, 而且体现在处理与顾客、供应商、职工、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关系时也呈现伦理盲区。财务契约不完整必然需要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的相应约束, 公司应在谋求价值最大化时保持理财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均衡。只有分析财务活动中具有的伦理价值, 有效利用资源满足企业相关者的合理需求, 才能在财务活动实践和财务关系协调中恪守伦理规制。可见, 公司财务双重属性及契约性质意味着其具有伦理属性并需要伦理约束, 正如道格拉斯·诺思所指出的, “财富的创造是一个道德过程的重要命题”, 公司财务理论需要反映伦理的要求, 并有赖于伦理规制, 公司财务理论需要由经济学依赖向伦理学支撑范式变迁。

三、公司财务理论范式的修正

伦理学日益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不断展示的实践功能, 使其思想的触须正在伸向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领域, 公司财务理论也同样需要扩展仅仅依靠经济学视域的状态, 更多地关注人文、价值、道德伦理要求。由于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 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是对财富的关注, 二是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只是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伦理学方法的重要性已经被严重淡化了, 如阿马蒂亚·森 (2000) 指出的, “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面临着非道德的财务行为和财务利益冲突, 公司财务在追求投入资本的盈利性和价值增值的同时, 迫切需要伦理学的规制和护航, 以便对传统的理论范式进行合理修正。

1.社会复杂人假设。

公司财务理论的理性经济人假说, 形成了对财务经济性效率和经济性规则的过分关注, 以及对财务的社会属性的轻视。随着经济学的发展, “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已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质疑, 道德等因素作为重要的内生变量现已纳入经济研究的视野。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曾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版序言中就明确指出“道德的力量正是包括在经济学家必须考察的那些力量之内的”, 而“‘经济人’实际上是一个怀有利人的愿望, 甘受劳苦和牺牲以赡养家庭的人, 是最能信任的, 他的正常的动机常被默认为包括家庭情感在内”。亚当·斯密就已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 其在《国富论》中指出:“不论是谁, 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 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 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 这句话是交易的道义”。人不仅有着经济人人性的一面, 同时不可忽视其具有道德的另一面。因此,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从实验角度进行了例证, 著名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充分证明用单纯“经济人”假设来衡量人类行为具有局限性。正如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所指出的, “人既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 也不可能是纯粹的道德人, 即使是最典型的‘守财奴’或最伟大的圣人也不会如此”。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A.Maslow) , 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人类基本需求层次分为五个层次需求模型, 更是清晰化地说明了人性的复杂性。既然人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 有其道德性的一面, 那么公司财务必然将突破理性经济人假设, 将伦理道德等因素纳入理论依赖的视域。

2.结构主义方法论。

在个人主义的假定下, 公司财务的投资、融资、运营以及分配行为, 都是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 强调个体利益优先, 即公司进行决策时可以忽略社会、其他群体甚至生态环境等利益, 将企业个体一般追求作为道德价值合理性的根据。任何公司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都处在复杂的社会财务关系中, 公司财务理论需要从集体视角研究公司个体, 将公司财务嵌入到整个社会的结构之中, 因此, 结构主义方法论应成为公司财务理论赖以观察思考问题的最基本视角与出发点之一。一是在处理财务关系时, 任何公司财务应看做是社会整体性的一部分, 需要尊崇整体的社会利益;同时, 社会共同体有其自身固有的内在运动、变化规则, 强调社会共同体结构对单个公司财务的制约作用, 在结构主义方法论下审视公司, 财务决策就需要对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社会公众甚至自然都负有神圣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二是公司从事财务活动时, 应突破筹资、投资及分配活动以经济价值为中心的个体方法, 采用整体论的、长远论的思维方式, 反对将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逐利与行善、企业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对立起来的两分法, 充分考虑到伦理价值因素。

3.全面的分析工具。

在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中, 不可否认实证研究分析工具具有科学理性, 使财务问题的表达更为精炼和精确, 且逻辑更为严密和严谨。公司财务在进行定量的经济计量技术分析的同时, 不应忽略涉及价值准则的层次, 要构建回答公司财务实践“什么是好的”、“应该怎样”的规范研究分析工具。因为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公司财务研究更重要的使命是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需要从伦理道德高度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关系。公司财务实践中经济价值的创造行为要兼顾道德价值, 经济决策要有兼顾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顾虑, 公司财务决策在获取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需要伦理价值的判断, 公司财务理论研究需要摒弃目前推崇的实证研究范式, 将规范研究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 实现分析工具的全面性。

摘要:公司财务理论具有严重的经济学路径依赖特征, 使公司财务呈现出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设、个体主义方法论和数理性分析工具的研究范式, 现实非伦理化财务行为需要对公司财务理论所选择的传统分析范式进行思考。在分析公司财务伦理属性的基础上, 本文从社会复杂人假设、结构主义方法论和全面的分析工具等方面, 对公司财务理论的范式进行了修正。

关键词:公司财务理论,经济学依赖,伦理属性,范式修正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C.所罗门.伦理与卓越——商业中的合作与诚信[M].罗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印]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德]霍尔斯·施泰因曼, 阿尔伯特·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4]刘媛媛.基于历史视角的西方公司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5]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6]陈良华, 张昉.会计学是一门设计型科学[J].会计研究, 2011 (5) :3-9.

[7]李江.法经济学本土化研究范式与理论传承[J].商业研究, 2009 (7) :160-163.

[8]罗仲伟.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的借鉴和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9) :114-119.

[9]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 2005 (2) :113-125.

8.财务工作的收获与反思 篇八

【关键词】和谐融洽 开放 校本课程 评价语

作为教师,我们要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勇于克服困难,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每节课我都走到学生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在交流中,我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建平等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自主发展、愉快合作的良好教学空间。这种“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

二、开发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资源

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往的英语教学过多地关注英语学科的“知识性”,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更是少有问津。在教学中,我注意从情感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织,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力求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时,我设计了What will you get your mom for her birthday?的话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每个学生都将为妈妈送上特别的生日礼物,以表达对妈妈的爱。我借机引导: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要懂得报答与感恩,也许妈妈最期望得到的礼物是我们优异的学习成绩。

2.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构建开放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我认为,课堂上有一个开放和自由的交流空间,我们的英语课堂才能生机勃勃。这就要求英语老师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产生在动态、真实的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第四单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我设计了任务:Who is the healthiest? 让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小组内的学生,然后进行汇报。采访的内容如下:

1.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2.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

3.How often do you drink milk?

4.What sports do you play?

5.How often do you eat junk food?

汇报如下:Maria is the healthiest in my group. She exercises twice a day…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用所提供的语言信息进行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我鼓励每个学生都展示自己当“记者”的风采,并及时给学生激励、鞭策和指导,让他们在小组交流中体会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最后,汇报时选出每组中最健康的人,与学生们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

3.注重课堂评价语的运用。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说:“爱是最好的教育,赞赏是最好的语言。学会赞赏、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是老师的必修课。”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注重评价。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或是肯定评价之后,内驱力往往会成倍地激增。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回答错误或有困难时,老师干脆而生硬的一句“No”或“Sit down”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但若老师能给予知识上或情感上的鼓励,这会给他莫大的安慰。所以,我们在进行评价时,应该让优秀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让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三、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生活英语。生活英语涉及奥运英语、文化礼仪、风土人情的多方面内容。这一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利用这一课程的灵活性,我每节课设计不同的话题,为学生创造更多说英语与交流的机会。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发言,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只要想说,即使是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在这其中多关注班级里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上一篇:水牛奶广告宣传语下一篇:江门社区义工志愿服务站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