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共7篇)
1.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篇一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习
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李白的诗《远别离》中有这样的句子:“君失臣兮龙变鱼,权归臣兮鼠变虎。”为防止“鼠变虎”,明太祖()A.实行分封制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内阁 D.设立军机处 答案:B 2.明朝内阁形成后逐渐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力是()A.协理奏章 B.决策权 C.最高行政权 D.票拟权
解析: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这两项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明朝内阁后来拥有的重要权力是票拟权。答案:D 3.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太祖的措施是()A.三省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
解析: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本题重点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排除选项A、D。选项A是隋唐时期,选项D是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选项B是明成祖采取的措施,不是明太祖的措施,故选项B是错误的。答案:C 4.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社会中央官制演变的趋势及本质。古代中国中央机构的变革都是服务于皇权,以皇权的强化为中心,三公的相互牵制,三省的分化相权,直至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答案:B 5.“(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材料表明()A.大学士拥有很大的行政权力 B.大学士和原来的宰相没有区别 C.大学士限制了皇帝的行政权力 D.大学士凌驾于宰相的权力之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朝君主专制的理解。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但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但又缺乏法定地位,它是皇权加强的表现,所以B、C、D三项错误。“没有宰相 1 名义的宰相”说明大学士的权力很大,A项正确。答案:A 6.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这些“雄略之主”加强专制集权的相似措施是()A.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C.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D.通过科举制和监察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解析: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等参与国事,宋太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明成祖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故三朝加强集权的相似措施是设立新的中枢机构,加强皇权。答案:B 7.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答案:A 8.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以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解析:A项与材料中利玛窦的观点“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相悖;C、D两项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也不符合史实。“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故B项正确。答案:B 9.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解析:“康雍乾”“军机处”“文字狱”都是清朝时期所独有的,后两者都极大加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答案:D 10.“机构精简,行政效率提高;遇事不互相推诿,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机构设置的作用()A.军机处 B.理藩院 C.清初内阁 D.清初六部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机构精简”“迅速处理军国大事”,这符合军机处的特点。答案:A 2 11.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解析:清朝通过军机处的设立,皇帝不经内阁通过军机处直接下达诏令,军国大事直接控制在皇帝手中,并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B 1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①②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积极影响,④是其消极影响。③与明清时期的史实不符,明清时期我国已逐渐落后于世界,已失去了领先世界的地位。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1)材料一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丞相的相关评述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两代中枢机构的两次大循环,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3)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是否正确?请阐述理由。
答案:(1)不正确。理由:①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②秦亡于暴政,而非中央集权制度;③汉、唐、宋的宰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质: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2)明清制度:①明朝废除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形成内阁制,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清代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本质问题: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3(3)正确。理由: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腐朽和衰落。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前)
图2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后)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
(1)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解析:第(1)问,要仔细分析图1到图2的变化,图1中皇帝下面有丞相,而图2中则无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所致;原因要从废丞相的目的入手解答。第(2)问“时间”及“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关于评价,首先要理解观点,该观点认为军机处实际就是政府,此观点自然错误,“原因”要从军机处的职能去分析。第(3)问,由废丞相到设军机处,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即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1)明太祖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2)清朝雍正帝时。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2.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篇二
一、明确必修与选修的差别, 从总体上把握教学深广度
在进行新教材培训时, 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课改的理念, 对为什么课改, 课改改什么进行了探索, 如果不能明确课改的理念, 那就难免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形。化学新课改提出了两个口号, 即人人学习有用的化学, 不同的人学不同的化学。同时也提出了两种化学, 即:培养老百姓的化学和培养科学家的化学。前一种化学就是必修的化学, 它讲求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在教学中,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被忽略, 强调化学的公民性, 即要求人人都知道化学, 注意从生活走进化学, 再从化学走入生活这样一个理念。既然是人人都知道的化学, 那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上就要有所限制。所以只有明确化学课改的理念, 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界定必修化学要教什么, 怎么教, 教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必修教学的深广度。
二、进行教学设计时, 从内容上把握教学深广度
在上每节课之前, 我们都要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也就是书写教案。如果只是凭经验按原有的方式教学, 也必然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问题。在新教材教学设计时,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内容深广度的确定, 只有有准确的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才能根据内容的深广度去进行三维目标的界定, 进而确定教学的核心内容。所以教学内容深广度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我们教学的成败。
界定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我认为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标和教材, 二是必修与选修的衔接。
(一) 关注课标和教材
课标是我们教学的引路人,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本体。只有将课标与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才可能确定正确的教学内容和深度。要注意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理念, 尤其是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新人教版教材与旧人教版教材除在编排体系上的差别外, 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新教材中每节标题的定语, 这些定语都为我们的教学确定了导向。
比如说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 涉及胶体这部分内容。从课标上看:新人教课程标准对胶体内容的要求: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从教材编排上看:把胶体这部分内容放在物质分类这一节进行教学。结合这两方面内容, 很明显得出其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理念, 是借助其类别深入了解物质的分类。因而在教学中, 只须让学生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 以及如何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即可。其他关于胶体的性质, 如:聚沉、电泳等只是在科学视野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并不要求展开。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又由于习题不配套, 而对胶体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增加了教学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老教材中, 它是在高中第三册选修中作为一种物质出现, 在教学要求上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还要求学生掌握胶体的性质。
再比如说这一单元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 按照老教材的要求加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表示电子的转移。但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只是:根据实验事实, 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并能说明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也只是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历史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这就限定了这节课的知识教学, 就是使学生认识到初中的分类方法有局限性。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并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判断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即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进行教学, 也只是扩大了教学任务量, 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了困扰。在教学中如果能多关注新老教材的编排差别, 多注意研究课标和教材, 我们就能够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 关注必修和选修的衔接
在必修教学中, 还要注意选修和必修教学内容的衔接。像必修中关于有机物的教学, 如果忽略了必修和选修对其内容的要求, 就容易增加教学难度。如在乙酸教学中, 对于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的教学, 在必修中我们只需从浓硫酸吸水, 有水生成, 从而引出如何脱掉水进而推出乙酸乙酯是如何生成的即可。而利用同位素示踪法, 从内部机理对其生成进行解释将在有机选修模块中讲述, 提前讲述, 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理解的程度, 只能是做无用功而已。
当然, 也不是说在必修中不能讲选修的内容,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渗透, 但绝不是全盘的讲解。毕竟学习必修的目的是为了全民了解化学。知识讲深了, 学生容易产生化学很难, 不容易学的想法, 这对今后的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害处。
以上只是我对教学深广度界定的一些体会, 在实际教学中, 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希望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和研究。
摘要:新教材改革后, 新老教材在内容编排以及教学内容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我接触了新教材, 在教学中通过与一些专家和教师的交流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有了一点不成熟的体会, 与大家共同探讨。
3.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篇三
一、 某些用词及表述应力求准确
物质的量部分?穴P12?雪关于1摩尔物质含有的微粒数教材中直接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一概念的提出过于简单,不能体现科学态度。初中教材中关于相对原子质量已提到C12,因此,这里还应该从科学定义出发把0.012kg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集体为1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1023mol-1。另外,这部分概念中的微观粒子教材中统一称为“粒子”、建议还是改为“微粒”好,这样更能体现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
关于胶体概念?穴P22?雪的引入容易使学生误解,教材首先从分类原理列出9种分散系,明确指出分散剂可以有气、液、固三种状态,然后指出“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这样给出概念易误认为胶体这一分散系的分散剂只能是液体,如果在后面再补充胶体的分类,学生才可能对胶体的概念全面掌握。
硅酸盐部分?穴P65~66?雪有几处表述不够准确,把硅酸盐定义为“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把硅酸盐的溶解性表述为“一般都不溶于水”;关于铝硅酸盐的形成提到Al3+置换硅酸盐中的Si4+。其实,硅酸盐成分复杂,有许多硅酸盐的组成里含有氢;硅酸盐可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大类,如Na2Si03、K2Si03等可溶;硅酸盐中不存在Si4+离子的,Si4+离子也很难形成,建议可用Si?穴Ⅳ?雪表示。另外这一部分还提到Al与Si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这一概念是超前的。
关于氯水的漂白问题?穴P72?雪,实验4-5刚刚通过实验证明干燥氯气无漂白性,但立即阐述“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这种表述教师理解但学生有意见,还是把氯气改为氯水好。
Si02晶体结构中?穴P63?雪?眼Si04?演四面体结构的示意图不全面,不便于学生认识它的空间网状结构,应给出有许多硅原子和氧原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二、 某些内容编排不够切合实际
在第一章第一节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中安排了萃取这一实验基本操作,由于学生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对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里溶解性不同缺少感性认识,再加上分液漏斗的使用要求又比较高,放在这里介绍学生很难掌握。
物质的量这部分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课时安排都显得不够,物质的量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经常将有关概念混淆,对物质的量的理解和掌握有一个过程,要经过反复训练,学习气体摩尔体积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物质的量的理解和运用,而气体摩尔体积也只是简略给出结论而未讨论原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也突出不够,这样编排并不能很好地形成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学生并不能在初中化学计算水平上提高一大步。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按照分类思想编排的,金属部分先讨论金属单质分别与氧气、水、碱的反应,然后讨论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性质,而每一部分将Na、Al、Fe放在一起讨论,非金属部分硫酸、硝酸也放在一起,突出浓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这样编排在实际教学中感到知识零乱,缺乏系统性,不便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某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建议还是将各元素分开讨论,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关于教材的习题安排,计算题比例太低,整个教材习题量注意题量控制,总计78题,除常见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外,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性习题,如实验设计、调查、讨论、查询、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注重科学探究和能力培养,但所有的习题中只有3道小型计算题,这对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计算能力的培养要靠平时的练习,学生在本册教材中学习了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应增加这方面的计算题。
三、 某些重要知识应予适当补充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缺少相应知识铺垫,有些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因此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方法应予补充。前面已提到气体摩尔体积部分应增加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才能便于理解气体摩尔体积以及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受到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以后,应在适当地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否则后面众多元素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不知配平的方法,难以掌握。硅单质的有关知识给得太少,可以讨论硅与氧气的反应,硅的工业制法等,因为这些性质有着重要的应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应该讨论,反应原理是一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反应需要加热的一类。讨论卤素时,碘的升华、溴的挥发、特别是I2与淀粉的反应应该介绍,因为这一性质应用较多。S02性质中应该补充它的还原性。
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感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学要求难以把握,课标要求有些笼统,而教材内容又高度浓缩,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研究,对比新旧教材,合理取舍,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些对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是很难做好的。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的矛盾十分突出,教材的知识内容多,基本上是过去一学年的内容,教学课时又很少,造成教学中存在蜻蜓点水的现象,况且对学生而言学科又很多,因此学生很紧张,知识掌握不很牢固。
4.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篇四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一.商业的发展 1.产生和初步发展
先秦时期是我国商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商朝的商业活动发展水平较高,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和货币。(3)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4)春秋战国:商业有了重大突破。一是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经营商业,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二是各国纷纷铸造货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黄金和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三是著名都会形成。
2.发展和高峰
(1)隋唐:商业繁荣表现为大都会的出现,如长安、洛阳、扬州;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如西域商人、阿拉伯商人的活动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等。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商业迅速繁荣。(2)宋元:商业发展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表现为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广泛流通纸币。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加上水陆交通便利,海运、河运发达。
(3)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农作物商品化;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如徽商、晋商等。
原因: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达,租佃关系普及,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深化·拓展】
1.想一想,商业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与农业、手工业关系如何? 提示: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商业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又会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2.根据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概括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
提示:商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家分裂动荡、自然经济影响加大,商业就会萧条;国家统一安定,商业就会繁荣。因此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农业、手工业的发达,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内外交通便利等。
3.想一想,北宋时期为什么能够产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提示:纸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北宋时期,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当时使用的金属货币质重而值微,无法满足商业发展对货币的要求,急需一种既能大量复制,又携带方便、便于流通的货币;"北宋时期的印刷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恰能满足携带方
便而又能大量复制这一要求。纸币便应运而生。
二.城市的繁荣
1.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1)从周至唐: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2)宋代: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一些乡村也可以贸易;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2.城市发展概况
(1)汉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沿途城镇的兴起,敦煌、楼兰、于阗、莎车、龟兹、疏勒等就是代表。
(2)唐宋时期:由于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城市的兴起,如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
(3)明清时期:由于商业活动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深化·拓展】
想一想:中国古代城市经济演变有何规律? 提示:①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减小,日益突出其生产性和商业性。②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但“重农抑商”的政策并未根本改变。③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局势有着密切联系。$经济重心南移与城市布局成相应变化。
三.重农抑商 1.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商鞅变法中就有许多“重农抑商”的政策措施。如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盐铁官营,管制粮食买卖;对商业征收重税。
2.发展汉代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汉武帝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对商人征收重税,私营工商业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些许的松动,政府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使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3.强化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继续固守农本思想,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深化·拓展】 1.想一想:“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兴起原因是什么?
提示: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时期,小农经济是封建制度的基础。而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政治集权的需要相矛盾,发展商业也会减少农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等。因此,封建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这实际上是出于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5.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篇五
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怎样认识新旧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状况及原因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状况
中国近代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相比,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截然不同。国民政府时期一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竺可桢的气象理论、茅以升的桥梁建筑、侯德榜的制碱工艺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总体而言,科技水平是落后的。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科技成果尤为突出,在原子能技术、生物科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高能物理、航天技术等方面迅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有些科学领域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出现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奋斗的主要目标。与国民政府时期的科技发展相比,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出现不同状况的原因
国民政府时期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从历史原因看,自清朝后期开始,中国的科技发展就远远落后于西方,主要在于封建落后的生产方式长期占主导地位和新的生产方式遭到压
用心
爱心
专心 制,再加上封建专制主义控制下的教育和学风的限制和扼杀;从现实原因看,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从未真正统一,内战频繁,外敌入侵,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整体经济十分落后,再加上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教育,科技规模和普及程度有限,这些都阻碍和制约着科技的进步发展。
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主要原因在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和大批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科技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研究工作,成立科学院,号召“向科学进军”,制定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和部分领域内又为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一部分海外成名科学家在建国之初毅然回国,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1978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实践所证实的真理。
在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第一次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第二次开始于1870年前后,第三次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每一次科技革命所产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都极大地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利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获得重大突破。其主要表现在对天体、生命、微观世界等许多领域的认识都有新的飞跃,对信息的研究也取得惊人的成就。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由此可见,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科技领域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发展“两弹一星” B.制订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
C.实施科教兴国 D.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
2.建国以来,我国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南优2号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研制成功④“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3.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杨利伟 C.袁隆平D.邓稼先
4.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世界居领先地位的是()。
A.研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爆炸原子弹
C.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D.成功研制出“银河1号”计算机
(二)能力提高
5.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有()。
①制定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②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④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用心
爱心
专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三)延伸拓展
7.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950~1959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59~1962年:非常时期,呈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65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66~1975年:非常时期,几乎呈零增长;
1975年以后:指数增长期,增长率基本与世界水平相近。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阶段中国科技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2.如何认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关于文化史的学习前景和学习方法
很长一段时间,文化史未列入高考考查的范围,在教学中往往被广大师生忽视。从1999年起,又重新恢复了对文化史的考查,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文化史部分所占比例仍很少,都是选择题,没有出现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考查的重点集中在教育的变革、史学成果、科技成果等方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我们对文化史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再认再现上,而应当把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从文化的成因、特点、影响等方面去分析和认识。要把它看成是一定社会的文化,是对社会的折射和反映,同时又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学习新中国的科技史,应根据其特征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各阶段中国科技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正确认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信经过这样的学习,同学们既能牢牢掌握主要的科技成就,又能理解其成因及影响。
(二)例题解析
新中国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十年建设时期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C.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D.“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分析:本题属于阶段归类题,答案应选A。回答此题,关键是要明确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分期及阶段特征,还要明确四个选项的成就分别出现于何时,两者结合回答也就不难了。
(三)学习拓展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科技创新是关系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在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该如何构建创新工程,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呢?
(四)自展才华
历史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同学们不能准确理解的历史概念,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吃透教材,更难准确地理解其含义。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对我们掌握历史知识是相当重要的。如本课教材中“两弹一星”的概念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有同学会误以为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原子弹是炸弹的一种,利用铀、钚等原子核分裂所产生的原子能进行杀伤和破坏,爆炸时产生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和放射性沾染,也叫原子炸弹。而导弹是装有弹头和动力装置并能制导的高速飞行武器,依靠控制系统制导,能使弹头击中预定目标。其种类很多,可以从地面上、舰艇上或飞机上发射,攻击地面、海上或空中目标。人造地球卫星则是用火箭发射到太空,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物体,人造卫星的发射对于地球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军事等方面有极重大的意义,并为人类宇宙航行开辟道路。了解了这些概念,既丰富了我们的科技常识,也有助于我们对建国以来科技发展史的掌握及其对国防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
四、相关信息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历史随笔
1958年的“大跃进”,堪称“放卫星”之年,那时“争上游”争得十分狂热,“放卫星”就变得极其荒唐,各行各业都争着“放卫星”。某地“放卫星”亩产水稻3万斤,某地又放“大卫星”亩产水稻13万斤,某座高炉“放卫星”日产万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竟成了《人民日报》评论的标题。
其实,当时中国经济各个方面距发射卫星的条件还非常遥远,但在“大跃进”热潮的影响下,科学院在1958年6月召开的“大跃进”动员大会上,提出放重型卫星,向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于是一帮年轻人干劲十足,夜以继日,苦干了三个月,当年10月就在中国科学院跃进成果展览会保密馆里展出了卫星、火箭的设计图和模型。实际上,这些年轻人对火箭、卫星知识的了解,还不如现在的中学生。
12年之后,1970年4月25日18时,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新闻公报刚发表,顷刻间,首都北京灯火通明,锣鼓声四起,鞭炮齐放,人们带着“文革”时代特有的狂热,涌上街头高呼口号。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的整个研制工作,大部分是在“文革”最**的年月里进行的,许许多多的科技工作者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依然兢兢业业为新中国科技面貌的改变默默地奉献。
(二)历史回响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实,袁隆平早有考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稻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边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 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 800余万亩。国家“863”计划也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用心
爱心
6.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篇六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义和影响?
六、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内容中重点、难点比较明显,重点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与俄国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本课在讲授时可以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并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七、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照片,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他成功地引导俄国度过了战争和经济危机。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了一场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革命,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引向高潮。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次革命运动。(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一』
1、为什么说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的历史条件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生:讨论、回答)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是:垄断,并有侵略、压迫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
(师)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俄国有什么特点?(生:回答)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师)俄国的“落后”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讨论、总结)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师:总结)这使得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俄国成为帝国主义 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材料二: 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师)上述资料反映了俄国哪方面的矛盾?
(生:讨论、总结)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
(师:总结)沙皇政府的统治结合了帝国主义和军事封建主义的各种罪恶因素,广大人民遭受双重剥削和压迫,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
材料三: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师)以上资料反映的是俄国哪方面的矛盾?(生:讨论、总结)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师:总结)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材料四: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列宁选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七月流血事件,是俄国革命发展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政权完全落 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社会主义革命已不可避免。
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历10月25日即公历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工人赤
卫
队、革命士兵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巩固政权:政治,《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
苏
维埃。
经济,《土地法令》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外交,《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停战,进行公正的谈判,实现
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结合【学思之窗】材料,再一次说明十月革命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来巩固政权: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级临时政府还继续把人民当炮灰,国内局势不断恶化。没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就失去了保存民族、国家惟一机会,更提不到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国家实现工业化了。(师)再请同学们大胆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将是怎样的状况?
(生:回答)资本主义制度仍将一统天下。(师)那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生:讨论、回答)帝国主义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压迫将更加残酷,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侵略掠夺更加肆无忌惮。
(师:总结)综上所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翻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掀起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合作探究』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总结本课)板书设计
知识能力巩固:
1、下列关于20世纪初俄国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 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工业品人均产值明显高于西班牙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C 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利益 D 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民族斗争不断爆发
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A 举行全国性武装起义 B 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3、使俄国人民认识到只有通过武装起义对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事件是 A 1917年二月革命 B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
C 1917年10月通过的武装起义的决议 D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4、《土地法令》的规定不包括
A 没收地主土地 B 实现土地国有化 C 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D 减轻封建剥削
5、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B 人民委员会的成立
C 《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的颁布
D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和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 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下册
9、巴黎公社和苏俄政府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方面有和本质的相似之处。
10、苏俄政府与巴黎公社相比在革命措施上有哪些进步性。
答案:
1、B
2、D
3、B
4、D
5、D
6、B
7、C
8、B
9、都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特征。
10、将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一批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以上措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是巴黎公社所不具备的。
7.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篇七
关键词:助读系统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语文教科书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由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助读系统在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提示教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无声的指示牌和导游。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一书中写到:“助读系统,又叫提示系统或导学系统,其实质性内容就是对学习的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等等。”“这种提示、诠释和引述,多半采用文字形式,也可以结合着配置一些图表。”
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选取的是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小说选自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场景,教师可以借助单元导语、注释、插图以及课后练习等在教会学生小说阅读技巧的同时,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感受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一、专题导语与注释
(一)专题导语
专题导语是编者用来直接向教师和学生说明本专题指导思想和意图的,学生从这些导语中,可以明白自己在教科书中将要学些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现代教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了解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一滴眼泪》所属的专题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该专题又分为三个板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和人性的复苏。首先,我们从专题和三个板块的名称可以得知这是一个着重书写人性的专题,而《一滴眼泪》正是专题命名的中心,它是“美与丑的看台”,是眼泪折射出的人性世界。编者在导语部分写道:“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要着重把握小说“美与丑”“善与恶”的主题,而把握小说主题就要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既教给学生学什么,也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因此,教师带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专题十分必要,专题导语是助读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注释
中学语文教科书里,注释的内容很广泛,课文出处、作者简历、作品时代、课文中心、字音字义以及情况说明都有所涉及。我们可以把苏教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注释分为两类:
1.背景注释
编者往往会在课文中添加一些背景材料,以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文章。这些背景注释一般是课文的第一条注释,对选文的出处、作者、写作背景进行大致的介绍。《一滴》的第一条注释介绍了选文的出处及版本:“选自《巴黎圣母院》第六卷,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还简介了作者雨果的生平,同时大手笔描述了小说的背景和与节选有关的情节:“加西莫多在克洛德德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小说文本的阅读有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由于《一滴》是《巴黎圣母院》中的节选,学生直接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想要理解小说“美与丑”“善与恶”的主题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通过注释了解文本的人物和背景就相当必要了。因此,教师在教授该小说时有必要在导入后引导学生阅读书下注释,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对学生体会谁的眼泪“换”谁的水,又为什么“换”有不可替换的作用。
2.固有名词
《一滴》是法语的译文,总会出现一些国外固有名词,比如说节日名、人物名和地名等,学生对国外文化不了解,更不要说理解这些词语在小说中的作用,容易形成阅读障碍。编者有选择地添加固有名词的注释是为了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使他们更贴近文本,深刻理解小说主题。例如《一滴》中的几个固有名词注释:[愚人王]“加西莫多在前一天的愚人节中被推选为愚人王”,同一个地点,加西莫多前一天还是胜利者,这一刻却成了阶下囚,角色身份转换如此之快,表现了人物的荒诞可怜,对学生了解人物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甘果瓦]小说中的一个诗人,贫民诗人。误入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地——‘奇迹王朝,乞丐王罗班要将他处死。按照‘奇迹王朝规定,只要有人愿意与他结婚,就可免于一死。爱斯梅拉达为保全甘果瓦性命,宣布与他结为夫妻。”“甘果瓦”在节选中的出现有两个作用,一是渲染加西莫多的可悲命运,对于他前后两天同一地点角色的转换,文中写道这是“甘果瓦同他的哲学也没见过的场面”;二是通过注释让没读过完整小说的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注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可爱。“[阿斯杜里]西班牙旧省名”,这是国外的地点名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而在这里增加注释是十分必要的,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验。
二、插图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朱绍禹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要有艺术性,不仅要‘文质兼美,还要‘图文并茂。”《一滴眼泪》一文在插图的选择上,选取了建筑巴黎圣母院作为扉页插图,选取了陈敬容译本里的插图作为课文插图,还选取了手绘人物作为专题的插图。这三幅插图,一幅展现了巴黎圣母院建筑的宏伟壮观,它是小说的篇名,也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一幅是节选部分爱斯梅拉达喂水加西莫多的插图,是美与丑对比的高潮;一幅用手绘人物直观展示了“美与丑的看台”。图片与文字的表现方式不同。文字表现的事物是抽象间接的,而图片展示的事物是形象直接的。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就很难理解文本的主题,而借助插图,学生则可以直观的体验到小说当时的情境,比理解语言文字要快得多。如《一滴眼泪》的专题插图,加西莫多的丑陋和泪水,爱斯梅拉达的美丽,都是一目了然的,再联系文本的语言描述,学生对小说主题“美与丑的对比”(加西莫多的外丑内美,加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外貌的美与丑)感受更为深刻。毋庸置疑,生动传神的插图是课文内容的辅助和补充材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有必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插图这一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小说的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作业提示
作业提示,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做作业的提示。有的是为了提供某些知识,有的是为了指点解题的途径,还有的是为了降低作业难度,等等。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也许对知识理解不够,这就需要在作业提示中阐明有关知识,给学生解题提供指导。编者在《一滴眼泪》的问题探讨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二题想让学生探讨节选是怎样表现美与丑的冲突的?这样的变现方式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对比是教师在教学本文时解读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对比这个知识点熟练地运用到阅读中,编者在提出问题前写道:“通过多角度的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特色。”这一提示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有至关重要的帮助,使得学生在解题时既有迹可循,又全面。
助读系统是小说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更是语文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指向牌。它可以直接揭示编者的编辑思想和编辑意图,也可以加深师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推荐阅读: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10-01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08-05
历史必修一提纲07-05
历史必修一小结10-22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06-30
高中历史必修一1--6总结08-31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08-27
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