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教学

2024-10-10

比喻教学(8篇)

1.比喻教学 篇一

设计理念

关于修辞手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字眼上的要求,但确有这样的目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了大量的比喻句。的联想,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帮助生体会比喻在表情达意方这些比喻句的运用,是使文中的语言生动学、形象,能引起学生丰富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

2.学会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

3.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喻句的句子模式、特点,并灵活运用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在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习作中,写好比喻句能使我们描写的事物更有情趣,容易理解;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写好比喻句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能把普通的事物描写的更加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的入木三分。熟练应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会使你的文章更受欢迎!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写好比喻句。

一、新授

(一)基本概念

1.释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事物。

2.基本要素解析

(1)内容三要素:

a.思想的对象。(本意)

b.另外的事物。(喻意)

c.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或相似处。

(2)文辞上的三个成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常见的喻词有:仿佛、好像、好似、宛如等)。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3.举例子

如:

她那红润润的圆脸蛋真像个溢满浆汁的红苹果。

本体:她的圆脸蛋

喻词:像

喻体:红苹果

4.小结

写好比喻句的关键,是关要把握好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点、共同处或相似之处。

(二)方法

如何把握好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点、共同处或相似之处呢?

方法一:

本体和喻体的大小相似。

如: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

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方法二:

本体和喻体的形状或形态相似。

如:1.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挂在天上。

2.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方法三:

本体和喻体的颜色相似。

如:羊群走到哪里,就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方法四:

本体和喻体的声音或声音的大小相似。

如:夏日的蝉鸣清脆而悠扬,仿佛音乐大师在演奏一般。

他说话的声音像蚊子一样,怎么也听不清楚,听不明白。

方法五:

本体和喻体的动作相似。

如:我点了点头,像个小地鼠似的钻进了西瓜地。

他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方法六:

本体和喻体的神态相似。

如:他牙齿咬的“咯咯”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他回答不出问题,站在座位上,面红耳赤,呆若木鸡。

他愉快的笑了,脸上的皱纹犹如一朵盛开的金菊。

方法七:

本体和喻体的性质、作用或意义相似。

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三)练习

孩子们,这就是我们把握好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点的7个小秘诀,掌握了这些秘诀,相信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一试吧?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1.蓝天上布满了星星。

(蓝天上布满了钻石般闪亮的星星。)

2.秋天到了,树叶纷纷往下落。

(秋天到了,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3.看!田野一片金色。

(看!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4.空中瓢泼大雨,电闪雷鸣。

(瓢泼大雨夹杂着电闪雷鸣,就好像一曲激昂的交响乐。)

5.舞蹈演员们一会儿旋转,一会儿摇摆着身体,一会儿又做着高难度的腾空动作。

(台上的小演员的裙子像盛开的鲜花,她们的笑容像纯洁的百合花。)

6.双方越吵越凶。

(双方越吵越凶,就像一只只斗红了眼的小鲍鸡。)

7.书可以让我们学到知识,让我们变聪明。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三.结束

孩子们,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再见!

2.比喻教学 篇二

一、巧用比喻, 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活跃课堂气氛

适当运用比喻,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死板呆滞的教学内容变活,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如我在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即通路、短路、断路时, 仅从概念上来说非常简单, 学生对通路和断路理解得非常好, 但学生真正处理短路问题的时候却会糊涂混淆。我就拿道路作比喻:电路就是公路, 电流就是公路上的汽车, 而各种收费站等道路障碍就是电阻。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道路:一条有收费站, 一条没收费站, 问学生如何选择。学生异口同声选择没收费站的那条路走, 我问为什么, 在学生经过讨论给我的解释中, 我发现他们已经对短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以后的电路学习中再遇到实际问题时, 也能够迎刃而解, 熟练处理短路故障了。

当讲解复杂电路的支路概念的时候, 我引用了“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一名句, 学生立即明白了连接两个节点之间没分支的电路就是支路, 理解得非常透彻。形象的比喻确实能让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让学生兴趣倍增。

二、巧用比喻, 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增强学生记忆

在《电工基础》中有很多概念、定义和结论, 并且概念非常抽象, 定义也很难记, 结论不好懂。作为教师,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 使学生记忆并掌握就显得特别艺术化了。比如讲解磁学部分, 电流的磁效应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电磁感应现象用右手定则, 而安培力用左手定则。学习完这“三只手”, 处理综合问题的时候, 学生彻底记不住了, 总是用混出错。我只能结合实际情况打比喻:生活中, 我们大多数人都用右手做事情, 如端碗、拿筷子、写字、提拉东西等, 所以觉得右手非常有力而左手无力;而把用左手拿筷子的人称为“左撇子”, 人们常说左撇子非常聪明。作为安培力的判断, 用左手定则, 我们就是“左撇子”, 人也特别聪明, 因此要记牢靠。同时要熟练地使用这“三只手”, 从课本里“偷”到学问知识, 装进我们自己的脑袋。通过这一形象比喻, 说明了抽象的道理, 使学生记忆变得简单, 并且难忘。

三、巧用比喻, 能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 降低教学难度

对于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 巧用比喻, 能使学生产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使理论知识具体形象, 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在讲解功和能的关系时, 教材中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这句话正确, 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反过来, “一个物体没有做功, 说明它不具有能量”, 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学生就很难理解。我就用人“有钱”和“花钱”的关系来比喻物体“有能量”和“做功”的关系。结果显而易见:一个人“有钱”, 只能说明他有购买货物的能力, 而不见得他一定就有了“花钱”这一消费行为。同样, 物体“有能”, 说明它具有“做功”的本领, 并不是非要“做功”不可。这个比喻通俗易懂, 贴近生活实际, 使学生在感知上得到认识, 理解了功和能的关系。

在讲授磁场内容中的“磁滞”现象以及运用磁滞回线给铁磁物质分类时, 学生感觉内容太抽象、太深奥, 难以理解。我就用我的课堂组织作比喻去解释那些深奥的知识。上课前的课堂组织, 教师就是磁场强度, 学生是铁磁材料, 学生的动作思维就是磁感应强度。每次上课前, 我指导学生坐好, 拿出课本预习, 并且画出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准备上课。然而总有学生心不在焉, 不能很好地进入状态。这就是由于学生的思维行为惯性导致不能迅速地跟上老师的指导步伐, 从而引出结论:铁磁材料在反复磁化过程中, 磁感应强度 (学生) 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磁场强度 (教师) 的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磁滞。磁滞就是由于铁磁材料中磁分子的惯性与摩擦造成的。当后面讲解运用磁滞回线把铁磁物质分为硬磁、软磁和矩磁时, 我引导学生:愿意做哪一种铁磁材料?学生兴奋地回答做矩磁材料, 并且说做“矩磁”不容易失去记忆, 学东西就不会忘记了。至此, 我知道通过我的形象具体的比喻, 学生已经对这些深奥的知识理解了, 并且学习起来也觉得非常有趣, 教学变得简单容易了。

3.论化学教学的比喻艺术 篇三

关键词:化学教学;比喻艺术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31–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的内涵

柏拉图《理想国》中“洞穴囚徒”的寓言,开了借助隐喻式类比哲学理论模型的先河。就哲学来说,这则寓言是“化陌生为熟悉”,意在说明他关于这所谓理性世界与现实世界,灵魂与躯体的深奥思想[1]。《现代汉语词典》对比喻的解释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2]”这里讲了比喻的含义和作用。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的抽象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其作用一是使描写的事物具体生动,二是使说明的道理深入浅出。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叫做比喻词。性质相异事物的抽象的共性像纽带将它们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它说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绘物则物态宛然,抒情则情意剀然,素来为人们所青睐,被誉为辞格中的“巨无霸”[3]。

比喻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也是一种认知方式,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喻的认知方式是:“通过把不同的认知领域相互联系起来,刺激、导引认知主体采取有效的认知策略,唤醒记忆储存比喻与知觉表象,调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展开敏锐的对比与推理,将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投射映现到另一个领域,用熟悉具体的经验结构去说明阐释陌生抽象的经验域,并由此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最终达到对要认知的目标领域的事物做出正确的识别、判断与评价的认知目的。[4]”比喻的艺术魅力在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感情色彩浓厚,包容量大,辐射面广,使用频率高,以其独特的艺术,创造出语言的鲜活力和感染力。欣赏比喻的艺术魅力可以让我们尽情感受它的精妙、神奇、隽美和旨趣。

使用比喻的目的是要通过喻体来表现、说明、解说本体。按照比喻“以易喻难”、“以浅喻深”的基本规律。我们考察的比喻中,喻体一般都是具有形象感的具体事物。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凡斯切象,皆比义也。”唐代诗僧皎然《诗式·用事》云:“取象曰比,取义曰兴。”正是说明比喻主要通过喻体增加本体的形象感。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精巧的比喻并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它是一种令师生感到愉快的化学教学艺术。它是把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移植到课堂中,利用学生已知事物与新知识之间相似的特征作比较,解释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并配合正面讲解,以实现教学目的。

示例: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机理的立体化学)

实验表明,溴甲烷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其反应速率与溴甲烷和碱浓度都有关系,动力学表现为二级反应,说明反应过程中最慢的一步两个分子都参加了反应,即为双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SN2机理)。其反应过程如图1。

讲SN2反应历程时,先介绍“瓦尔登转化犹如大风吹翻了雨伞一样”,如此概括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比喻,首先在学生心里点亮了一盏明灯,然后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层层展开,当亲核试剂OH-由离去基团Br的背面进攻碳时,HO-C-Br就构成了一条直线,好比伞的中心轴杆,四面体的碳上的其余三个价键的空间取向组成了雨伞的正常支撑状态。随着OH-与碳的逐渐接近(大风渐起),则碳上的三个基团被向后排斥(受到风的侵袭),经过渡态之后,HO-C键形成,Br-离去,重新组合的三个基团的空间取向转为向后翻转(伞被刮翻),碳恢复另一构型的四面体,构型转化完成。与原料相比,碳的构型犹如“大风将伞的喇叭口吹翻到另一边”。

教师运用比喻来自于学生熟悉的、已有的生活经验——雨伞的翻转,非常亲切,让学生“如临其境”,可激起学生的认知联想,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化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比喻的实例。以下是一些教学经验的总结[5]。

分子很小——如果把水分子与乒乓球之体积相比,它的比例大小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体积之比。

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把原子核比喻成鸟巢,把核外电子比喻成小鸟。刚刚孵化出的小鸟能量较低,只能在窝边走走;及至稍大些,翅膀硬了,能量大了些,就能飞远些;等到真正长大了,能量更大时,就能飞得更远了。

电子云——我们假设有一架特殊的照相机,能够给氢原子照相,当我们连续给氢原子拍了成千上万张照片,每张照片表示一种可能性,并把这些照片一一对比研究后,就会得出这样一种印象: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似乎是毫无规律的,但无数张照片叠加,就给人一种有一团电子云笼罩在原子核外的印象。

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水总是要往低处流的,因为水位越低,能量越小,就越稳定。

物质的分类——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反应需要进行分类研究,正如图书馆的书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化学平衡——有一水桶,其上方有一水龙头在往里注水,下方有个小洞在往外漏水。开始时,注水快(正反应速率),出水慢(逆反应速率),桶内水位不断升高。随着水位的升高,水漏出的速度增大。水位升到某一高度时,注入水的量跟流出水的量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桶内的水位就保持不变,但其中的水是在不断更换的。

半透膜及渗析原理——用米筛筛米时,直径大于筛孔的米粒通不过筛孔而留在筛里,而米糠则因直径小于筛孔而通过筛孔被筛掉。半透膜的孔隙大小与胶粒、离子、分子直径的关系就像米筛和米粒、糠的关系一样,胶体的直径大于半透膜的孔隙而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等的直径因小于半透膜的孔隙而能通过半透膜。

一对对映体结构如手性——一对对映体结构相似,互为镜像,不能完全重叠,犹如左手和右手外形相似但却不能重叠。

盖斯定律——反应热和反应的途径没有关系,和反应体系的始末状态有关,正如无论从什么途径上山,山的高度都不会变。

熵增原理——在密闭条件下,体系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犹如把火柴盒里整齐排列的火柴丢在地上,散落状态是杂乱无章的。

2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的功能

2.1 化枯燥为有趣

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非常注重化学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但是生动性、趣味性不足,没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若运用化学教学比喻艺术,则能使所描述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用“电子云”来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用“好像失去了价电子的金属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里”来比喻金属键;用“洋葱式结构”比喻为电子层;用“螺壳的螺旋”比喻为元素周期性的周期发展;用“蜂巢里的蜂室”比喻为晶体中的晶胞;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这些描述,生动形象,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互动,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习心向。

2.2 化抽象为具体

经验表明,学生学习诸如氧气、氢气、氯气、金属钠等物质性质时,成绩相对较好,可一旦遇到相对抽象的内容时,如:物质结构、物质的量、溶解度、化学平衡等,学习会比较困难,产生成绩分化。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教师要善于把那些概念化的或理论化的内容,通过比喻艺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例如,用“弹簧”比喻原子间的化学键;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比喻电子处于低能级时较稳定;用“进出容器的水流速度相等时的状态”比喻动态平衡;用“水能变化的图示”比喻为化学能变化;手性催化剂只催化或者主要催化一种手性分子的合成,可以比喻成握手——手性催化剂像迎宾的主人伸出右手,被催化合成的分子像客人,总是伸出右手去握手,等等。这些比喻使抽象概念或原理具体化,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

2.3 化微观为宏观

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建立物质的微粒性,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一些自然现象,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认识。中学生的微粒作用观是在宏观认识积累和微观理解不断交替的过程中发展的。其中,分子和原子是两个核心科学概念,是物质微粒观建立的基础。要认识这些概念,可用形象化的比喻来实现由宏观世界领域进入微观世界领域。用“黄豆之间有间隔,小米跑到黄豆的间隔中使得一碗黄豆+一碗小米≠两碗”比喻成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水分子跑到酒精分子的间隔中,10 mL水+10 mL酒精≠20 mL。描述原子核与原子大小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如此,把宏观现象和微观粒子有机地联系起来,化微观为宏观,促进学生对微观领域的理解。

2.4 化深奥为简明

限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不足,化学课程中的有些内容深奥,难以理解但又非常重要。例如,化学反应的方向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被忽视的问题,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增加了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要求。标准提出“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基于这一阶段学习的学生,相关数学和物理知识欠缺,对化学反应方向本质原因难以准确把握。化学反应方向的原理可以表述为:如果反应的产物比起始的物质更不稳定(具有更高的能量)时,这样的反应将不会发生。就像岩石会滚“下山”而不会滚“上山”一样,化学反应将自发地“滚下山”到达低能量的状态(能量低不是唯一的考虑,因为化学反应也会向着使混乱度变得最大的方向进行。化学家称后者为熵,一个简单的比喻是,洗一付新牌使其变得次序混乱,继续洗牌也不能使它重新变成有序)。如此,可促进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发生的总趋向是体系能量降低和熵的增加。

3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的分类

在传统修辞手法中,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大类。以这种分类法对于化学教学比喻艺术进行分类,则较为复杂,笔者为简便起见,根据喻体的特点与类型,将化学教学比喻艺术分为5类。

3.1 实物比喻

实物是现实的具体的东西。实物比喻艺术是将实物的特征作为喻体,说明本体的特征。关于sp3杂化轨道的理论,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讲解这一理论时,要强调杂化后的4个新轨道成分都相同,能量都相等,都含有1/4的s轨道,3/4的p轨道,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教师可举白面和玉米面混合做成饼子的生活常识的比喻。用一碗白面和三碗玉米面混合,做成4个饼子,每个饼子都合有了1/4的白面和3/4的玉米面。一碗白面好比1个s轨道,3碗玉米面就相当3个p轨道,做成的4个饼子就好像4个杂化后新的sp3杂化轨道,这就是说,每个饼子就含有1/4s轨道和3/4p轨道的成分,进而我们可以把4个饼子的营养相同,看作是4个sp3杂化轨道的能量相等。类似方法还可用作比喻sp杂化和sp2杂化。

演示酸碱中和滴定时,有的教师将滴定过程先快后慢,描绘为“沙,犹如飞流直下;滴……滴……犹如雨过屋檐之滴水;半滴,半滴,犹如饱蚕贪嚼桑叶”这种解说十分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实物比喻艺术要求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实物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理解,以加强无意识记忆。

3.2 体态比喻

体态比喻艺术是指师生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体态语作为喻体,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身体就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工具,方便快捷,可以成为一种精湛的表演艺术。例如,在讲σ键、π键时,用“头碰头”、“肩并肩”的文字来形容的同时,再加手势模拟比喻效果会更好。教师用两只手(一只手代表一个原子),手握成拳伸出拇指、食指、中指(且三指彼此垂直),分别代表两个原子的三个相互垂直的p轨道(即px、py、pz轨道),当两只手的中指“头碰头”接近时,即这两个原子的两个px轨道形成σ键的同时,这两个原子的两个py两个pz轨道则分别从侧面采取“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两个π键(且两个π键相互垂直)。类似地,用手势语比喻,还可表示N2、NH3、P4、CH4、CCl4等分子的空间构型。如此比喻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3.3 事例比喻

事例比喻艺术是当学生面对高度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时,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熟知的各种事实中找出某种相似性,作为喻体,恰当应用比喻这种“言教”的艺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诸如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泡利原理、洪特规则、杂化轨道、熵变、量子化等内容特别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通俗易懂的事实比喻说明这类抽象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本质,可通过给氢原子照相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电子云实际上是用统计的方法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用风浪中航行的小船全空、半满、全满的对称坐法最稳定,比喻洪特规则。用晴朗的夜空星罗棋布但找不到两颗完全相同的星星比喻泡利不相容原理等。我们上楼梯,一次只能上一个台阶、二个台阶,每次只能上一个台阶的整数倍,而不可以上一个台阶的0.5倍、0.6倍。同理下楼梯也一样。总之,我们上楼(下楼)每一步上升(下降)的高度只能是一个台阶高度的整数倍,这每一个台阶的高度,不就是上楼梯(下楼梯)这个问题中的“量子”吗?借助楼梯这个司空见惯的生活事实,很容易帮助学生建立量子化观念。

3.4 图像比喻

图像比喻艺术是指将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或生活情景内容转化成图像,并作为喻体,比喻化学概念或原理,表达更为简洁和更直观。图像比喻可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例如,画一幅高山和两座小山丘,如图2所示,用“爬山”来比喻催化反应机理,即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高,相当于要爬一座高山,很费劲,只有极少数人能爬过去;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相当于爬两个小山丘,爬过去的人就多了。

3.5 诗词比喻

古代很多诗词,能体现化学现象和原理,教学时适当的运用,不仅能说明问题,而且能增加化学学科的艺术韵味,使学生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诗词比喻艺术是教师引用蕴含化学知识的古今诗词,作为喻体,将化学教学诗化,通过诗歌形象来揭示化学奥秘,让学生领会和探寻化学知识,体悟化学美学价值的独创性的教学艺术。广大化学教师熟悉的我国明朝民族英雄于谦的诗《石灰吟》有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历尽磨难的炼制过程,即可比喻完美人格的磨练过程,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怀的决心。作者借石灰而言志,一语双关,直抒情怀,表明其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出这首诗蕴含的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首诗体现比喻中的借喻手法。如此诗词比喻,能使课堂充满情感的互动和交融,产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教学艺术效果。

4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的实施原则

4.1 生活性

生活性是指取材于生活实际,比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理解的知识。因此,教师运用比喻应来自于学生熟悉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化学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不仅要考虑信息加工理论,而且还要考虑情景认知理论。情景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心理的内部表征,而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景之间联系与互动的产物。喻体可以用图书馆、资料卡片、螺壳上的螺纹、卡通图画、社交场合中的握手礼、蜂箱和蜂巢、高山流水、火柴等。这样生活化的比喻增加了本体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这样的学习情景与学生己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更主动,更有效。

4.2 同构性

比喻艺术的同构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比喻,选择的喻体必须与比喻的本体在教学所需要的特征上有相同或者相似之处。事物是具有多方面属性的,本体可以用多种事物来比喻,同一喻体也可以解释说明不同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比喻艺术之前,要深刻理解所要教授的内容,把握其本质,才能根据教学的需要从生活中找到最为恰当的喻体。在课堂上运用时还要加以解释说明,学生才能领会其中的内涵。如果喻体选择得不确切,或者牵强附会,那么不仅达不到化繁为简的功能,有可能还会误导学生,产生负面效应。

4.3 新颖性

本体与喻体必须在某些方面极其相似,但是他们却在质上完全不同,这才能构成比喻。尽管注重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更能充分地解释说明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在喻体的选择上独具匠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经过教师的解释能够建立一定的联系,便能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吸引学生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4.4 针对性

比喻艺术的针对性要求比喻设计要针对教学目的、教学意向,也就是说所使用的比喻要和教学中的知识点具有相似性、可比拟性,能正确反映某个重点,突破某个难点,提示某种规律,不能只图生动形象,而不顾比喻是否恰当。比喻应严格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考虑何处比喻、何时比喻,通过比喻来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做到“有的放矢”,恰如其分。

4.5 审美性

比喻作为化学教学艺术的一朵浪花,必然要求具有审美性的特点。构成比喻修辞格的本体和喻体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语辞呈现一种动人的魅力,“为着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料地结合在一起”[6],以喻体的形象特征来加强本体形象的“可感性”;在喻体激发情感愉悦的过程中,体现比喻修辞的审美性。

4.6 有限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到知识内容的重点或难点时,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或者深奥的原理难以弄明白时,可以运用比喻的形式使得知识简化,但是比喻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本体与喻体毕竟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不可能吻合得天衣无缝。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或者深奥的概念,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对这些概念、原理的正面阐述。

参考文献:

[1]齐梅,柳海民.论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方法[J].教育研究,2004,(10):19~2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6.

[3][6]夏炎.语境的再分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4~49.

[4]李如密,刘云珍.课堂教学比喻艺术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6):33~35.

4.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篇四

1、能从学过或未学的课文中,识别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2、能根据比喻句的结构形式特点,认识一些比喻词,从而加深对比喻句的理解。

3、能造比喻句。

二、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特征。

2、能区分比喻句和“伪比喻句”。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音乐导入

(1)出示图片

(2)播放音乐《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

(3)出示一句常见的比喻句。

(二)出示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并出示例句,让学生通过讨论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四种疑似比喻句的判断。

1、表示比较

(1)大家都说我长得像爸爸。

句中的“像”是我的样子和 爸爸的样子的比较,不是比喻句。

(2)弟弟好像长高了。

句中的“好像”是弟弟以前的身高和现在的身高的比较,也不是比喻句。

2、表示猜测

(1)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新同学。

句中的“好像”表示猜测,怀疑,判断。不是比喻句。

(2)这支铅笔似乎是我的。

句中的“似乎”同样表示猜测,估计,判断,不是比喻句。

3、表示联想

他静静地听着,好像面对大海……

句中的“好像”是他的想象,不是真的比喻句。

4、表示说明

这只小天鹅好像鸭子。

句中的“好像”是说小天鹅像鸭子的情况说明。

(四)练习巩固,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老师好像我妈妈一样。(×)

2,天上的星星好像一闪一闪的眼睛。(√)

3,我好像饿了。 (×)

4,圆圆的月亮好像碧玉盘。 (√)

(五)阐述比喻的作用。

5.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摘要: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化学的概念、原理有些很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有些物质的性质也是人们不熟悉的。化学教学若采用适当的比喻,能达到形象生动、便于理解的教学效果,比用多媒体省时省力,所以比喻的技巧仍然有研究的必要。运用比喻的教学技巧,要遵循如下原则:科学性、生动性、教育性、创造性。

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学生普遍感到化学难学。笔者曾经在高一上学期做过问卷调查,有一项是“你感到哪一科学习吃力”,调查的结果化学紧随数学之后排在第二位。通过了解和分析,化学学科难在如下几方面:化学的概念、原理有些很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有些物质人们不熟悉,有些可以通过实验,有些还没有条件能够做到实物观察;知识点多繁杂需要记忆等。

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创新思维将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的想象与理解,降低知识的难度,是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体会到,教师若能采用恰当的事物做比喻,对化解知识的困惑、降低理解的难度有一定的效果。

在文学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在心理学、认知学中则不尽如此。心理学、认知学认为比喻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人们头脑中相似的表象联想;有其独特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它表现为比喻的思维过程在使用上多次重复的共性和这种共性在人们认识实践过程中向认知深层的定格,有助于人们揭示并认识真理。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将微观的、抽象的、深奥的知识,以宏观的、具体的、熟知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熟悉事物作比喻,借助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储备的具体形象事物,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将新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去,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一般的,在以下几方面运用比喻效果较好:

一、在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运用比喻

有些化学基本概念很抽象,特别难于理解。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时候,学生很茫然。此时就可以运用比喻帮助学生理解。一令纸---500张,12克碳原子有6.02×1023 个,作为一堆,称为1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究竟多大呢?6.02×1023 粒米全球60亿人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曾有学生问我,为什么1摩尔水分子会有2摩尔氢原子?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摩尔是计量微观粒子的个数的单位。我们可以把微观粒子放大了来理解。一分子水就好比一粒大豆。1粒大豆有2个豆瓣、一个胚芽,就好比1个水分子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那么,如果有2粒、3粒、4粒„„6.02×1023(1摩尔)粒大豆呢?这样,将抽象的、虚幻的,需要全凭学生去想象的微观粒子比作宏观的,学生可以观察,可以触摸的具体的事物,既方便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接受起来也更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在概念教学中运用比喻,可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关系,就好比吃饭饱不饱与吃饭多和少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学生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把新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所联系起来,从而方便他们运用。

二、在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中运用比喻

基本理论抽象,更易使化学课缺乏趣味性,这时更应有意寻找适当比喻。在讲共价键时,因成键原子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的,则可借喻这是一种“互相帮助,共同稳定”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在配位键的讲解中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助人为乐”的典型,因为这时是富有电子的一方“无偿”地帮助缺电子的一方达到稳定结构,比喻加强了趣味性,也融进了思想品德教育。

在《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活化能的大小虽然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却对这个化学反应桥后的能量变化并不产生任何影响,对于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在办公司时,通常先要从银行贷款,公司启动后,还了贷款(假设不计贷款利息),公司的赢利或亏损通常只表现为收入与支出之差一样。同样,在关于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解释时我们可以说:一个孩子(普通分子)想要出门得迈过一个很高的门槛,所以无法通过,这时来了个木匠(催化加)将门槛的高度降低了,孩子就通过了。简单的两句话将两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原理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在有机反应原理教学中运用比喻

在分析加聚反应的时候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实际操作:每两个人面对面手拉手,组成一个“乙烯”分子,发生“加聚反应”时则是放开一只手然后与另一组手拉手连接起来。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很长的“人链”。如果更多的人,则会组成更长的链,而乙烯加聚时正象这样,打开一个链后相互连成一个很长的碳链,从而形成了分子量巨大的高分子。将宏观的“人链”来比喻“碳链”,将“手拉手”比喻“共价键”,学生懂得加聚时的关键部位在于双键,而与其余部分无关,加聚反应的实质也牢牢地记在脑中,此时不失时机归纳出口诀:“双键排直线,其它基团拐旁边;双键断一键,半键分别两边展;两边加括号,右下角来将‘n’添”。使通俗易懂的比喻“升华”为理性的认识,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本领。

再如在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这三种反应类型学生们却经常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这三个反应类型比喻为日常生活中坐公交车,取代反应就像我们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公共汽车上每个人都有座位而且没有空座,你上车,我下车,这时候你仍然有座位;而加成则是车上有空座位,我们上车都有座;消去则是我们全下车,没有上车的。这个形象的比喻把三个反应类型的基本特点全都体现出来,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就不会混淆了。

四、在实验教学中运用比喻

在实验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学生最难记住的是实验前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实验后撤下酒精灯时要继续通氢气这一程序,我们就可以比喻说:氢气很辛苦,像很多同学一样早出晚归,而酒精灯很懒惰,总是迟到早退,这样一来就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

再如探究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实验,关于等浓度的氯化钠和硫酸镁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原理解释时我们可以说在港口有一艘大船和一艘船,在船速相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是大船运输的货物多还是小船运送货物多呢?对于浓度大氯化钠溶液导电能力强还是浓度小的氯化钠溶液到电能力强时,我们也可以依此来说,在船速相同的情况下,船越多运输的货物就越多。有这个形象的比喻,学生很自然的理解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是决定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五、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运用比喻

复习课一般容易讲成严肃有余而失去趣味性,学生觉得都明白,容易轻视复习的内容,实际上复习课中也可运用比喻,而且运用比喻比重复概念、理论效果可能要好。

比如:复习弱电解质的概念,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比较二者的起始速率大小、生成的氢气的多少,可以这样比喻:醋酸就相当于我有1000元钱,其中现金10元,存折里有990元,盐酸相当于我有现金1000元,哪一个付账更快一点?当然是盐酸。但是购买力一样;体积相同、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比较二者的起始速率大小、生成的氢气的多少,可以这样比喻:醋酸就相当于我有现金10元,存折里有990元,盐酸相当于我有现金10元,开始付账一样快,但是醋酸还可以再提取现金,购买力醋酸强。

比喻是文学修辞中的一种形象修辞法,它利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描绘,说明另外一个事物,这种比喻总包含被比喻的事物称主体,和用来比喻的事物称客体,共两部分构成。实践证明,比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一个恰当的比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但比喻不恰当,反而画蛇添足,有碍于知识的理解。所以,运用比喻进行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比喻要有科学性。比喻的主体同客体是互不相同的事物,一般教学中的主体是新知识,是抽象的,而客体是旧知识,是具体的,但是必须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征。如果没有相似之处,生拉硬拽在一起,客体就不能把主体形容得更加明白。客体不恰当,不准确,是使用比喻最容易产生的毛病。在将电子运动时,笔者曾这样描绘:夏天,一群蚊子(相当于电子)围着灯泡(相当于原子核)乱飞,在灯泡周围出现的几率最多。

第二、比喻要有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北京大学教授傅鹰,在讲饱和溶液时,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这就好比吃饺子,吃了二十个在肚子里,吃了三十个就上了食管,吃了四十个就挤到嘴巴了,再就装不下了,这就是饱和。”接着他特意打了个饱嗝,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从这具体形象的比喻中懂得了饱和的含义,经久不忘。科学家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刻学习的。

第三、比喻要有时代性。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学生接触的事物也在变化,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寻找学生熟悉的例子作比喻,摒弃学生陌生的例子,做到常教常新。在书写化合物电子式时对学生说:离子化合物中的成键电子是“私有制”归阴离子所有,因此用“篱笆”(括号)围住,同时标出“贫富”(失,得电子数目——电荷数);共价化合物中的成键电子是“股份”制企业,双方投资、共同管理。这样学生容易理解。

6.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反思 篇六

“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作品中一个个生动新奇的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使语言富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能够很好的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扣“比喻句”,首先出示一组句子,让学生比较,从而让学生认识比喻句,发现比喻句的好处。然后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结构,发现比喻句的特征,从而掌握比喻句的正确判断方法。

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的作文往往因缺乏“比喻”一类形象生动的语言,而显得“苍白无力”、“枯燥乏味”“想象匮乏”。在以后习作教学中,若能展开“比喻”的语言实际训练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甚至使学生的习作流光溢彩。

7.数学教学中需要巧设比喻 篇七

1. 灵活运用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趣味化,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

我曾经听过两位小学数学老师的课, 他们在课堂上都巧妙地运用了适当的比喻.例如其中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间的位置关系时, 就作了这样的比喻:分数线以上称为“分子”, 以下称为“分母”, “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就像是“子”与“母”的关系.“孩子”喜欢骑在“母亲”的头上做“骑马”的游戏, 所以“分子”也喜欢骑在“分母”的头上.这一生动具体而形象的比喻不但使枯燥的概念趣味化了, 而且使分子、分母的位置关系永远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2. 恰当的比喻, 还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变得生动具体, 易于理解并掌握.

由于知识的匮乏、理解的局限性和数学本身的单调性, 很多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一时很难弄懂和把握, 从而直接影响解题的正确率和对后继内容的学习.为此, 在新课教学法过程中, 我们通过适当的比喻, 变抽象为具体, 变呆板为生动, 变乏味为有趣, 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苏科版代数第一册有理数加法运算, 是初一代数的重中之重.为了使法则变得生动具体, 易于理解并掌握,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比喻:可把法则比作“拔河”一样, “同号相加时, 万众一心 (方向一致——符号不变) , 齐心协力 (力量叠加——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时, 争权夺势, 各执己见 (是正、是负需斟酌) , 且是两败俱伤 (谁胜、谁负需量化) , 最后还要比力量大 (由谁的绝对值大而确定和的符号) ”.即使是这样, 由于深受小学六年的非负数加减影响, 少数学生在作业中还是容易出现以下两类错误:一是如“-7+2=9或-9”的类型,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想当然地认为7+2为9, 或在其前添加负号, 明显还是在小学时处理算术的那一套, 对负数的含义没有彻底理解, 对负数还是生疏, 欲拒负数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外.二是如“ (-7) + (+2) =5”,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从表面看是漏了负号, 实际上是没有理解负数与正数的真正区别和加法法则没有贯彻始终 (即没有切实按操作规程去办事:先定符号, 后定绝对值之和或差) .由此可见, 加法法则指导加法运算是何等重要.为了有效减少错误, 提高运算的准确率,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们还设计了如下比喻加以重点提醒学生:“有理数运算法则如同交通法规, 运算过程中的正、负号好比红绿灯, 学生比作驾驶员, 当你遇到红灯时就需要停下来想想看看, 不要草率闯红灯, 不按交通规则行驶, 容易犯规;不按法则运算, 必然错误百出, 就很难过代数入门关.”这个比喻使学生对法则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以后每做一题, 就想一遍法则, 用一次法则, 以后就很少犯错, 极大地提高了准确率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巧妙的比喻够能加深理解, 增强记忆.

我们面对的是陌生的世界, 学习就是为了认识陌生的世界.如何化“生”为“熟”也是数学学习永恒的研究课题.教师要用熟悉的事物去说明、去比喻还不熟悉的事物, 使学生易于理解.《二次根式》一章的最后一节“的化简”, 学生较难真正理解掌握…?综合绝对值本质属性的理解, 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丢三落四, 顾此失彼错误之一, 漏掉绝对值形式, 忽视题目的限定条件.这部分学生一经教师提醒, 便恍然大悟, 能立即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错误之二, 误认为字母都表示非负数或受“本章没有特别说明, 所有字母都表示正数”影响, 无视条件的存在, 不愿研究条件所起的作用.这部分学生虽经教师指出错误, 仍有似懂非懂之感, 无法独立改正错误, 即使改正错误, 也是表面文章, 碰到同类题目, 一错再错.笔者认为强化绝对值性质的运用, 把绝对值形式书写出来, 这是有效减少错误的重要一环, 同时要让学生养成每做一步都能说出依据的好习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比喻:“摘掉帽子, 穿上绝对值这条裤子比作帽子, |a|比作裤子, 裤子能否脱掉要看天气冷暖情况, 而‘a>0, a=0, a<0’就是天气冷暖情况, 若不管天气情况, 一律脱裤子必然伤风感冒生大病.”一席话说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在活跃气氛的同时, 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增强记忆.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比喻”能变抽象为具体, 变呆板为生动, 变乏味为有趣;能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 降低教学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对知识加深理解, 增强记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比喻要巧用, 要用得贴切、生动, 不能滥用, 否则会适得其反.

摘要: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 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 从而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 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段.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贴切的比喻, 就能使本来晦涩难懂的概念、定义、公理、公式变得浅显明了, 有的知识甚至能终生不忘.巧妙的比喻能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 降低教学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对知识加深理解, 增强记忆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也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8.比喻:科学课堂教学的一剂良药 篇八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但运用比喻教学时,需注意喻体要常见、易懂;如果喻体不是读者熟知的事物,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比喻要贴切,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作认真的分析概括,如果忽视了这个共同点,信手拈来,就容易在比喻的运用中喻而失当。

举例一:初一科学中,有一知识点涉及同一物质,因温度改变而有固、液、气三态变化,而三态变化的本质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对一般物质来说,其处于固态时,分子间隔最小,处于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初一新生,对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无法想象宏观世界里的物质居然是由那么微小的分子组成的;而且这些分子还能够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用肉眼根本就看不到,而且在这之前学生也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可以联系。我该怎么分析才能把这么抽象的现象给学生说清楚,并让学生接受呢?急中生智,我说:如果把你们大家比作一个个分子,教室是一个封闭的容器。现在你们自由地坐在教室里,彼此间有着一定的间隔,做着一些动作,体积一定,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液态。当有人在这个假设的容器底堆满冰块或支上柴火烧的话,作为分子的你们,会有什么反应?学生觉得很兴奋,纷纷发言:当教室下面是冰时,我们肯定个挨着个,紧紧地靠在一起取暖。此时,我们所占体积肯定要比刚才的小。当教室下面是烈火时,我们大家肯定四散分开最大的距离,此时我们所占的体积肯定比原先的大。我说:对,你们大家在碰到以上两种情形时的表现就跟分子在物质内部,当外界温度改变时的遭遇是一样的。当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当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所以,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物质内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导致的。学生都微笑地点头,表示理解了这个知识点。

举例二:学生刚接触功和能的概念时,不易理解和掌握以下判断:一个物体能做功,它一定具有能;一个物体做的功多,它具有的能不一定多;一个物体在做功,它肯定具有能。我在教学中,把能比作一个人的能力,功比作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告诉学生,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功),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我们今天就要努力学习并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能力,以报效祖国,因为有能力才能做贡献。一个人能力(能)高,不一定为社会做的贡献(功)大,相反,一个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功)大,不一定他的能力(能)就高。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有时代责任感,人生价值在于奉献,有多大能力,就要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多立新功。据学生反映,这比喻使他们弄清了功和能两个概念的联系,更使他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因此,既达到了“以喻育人”,又达到了“作比授知”的目的,一举两得。

举例三:有这样一道题目“用照相机先拍了一张学生的半身相,再用同样的照相机给这个学生照全身相,此时,该怎么调整相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题目涉及的是光的折射原理的应用,正确的答案是增大照相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很多同学由于不能准确掌握折射原理,更不会熟练地运用折射原理,遇到此类题目便束手无策。由于照相机成像原理和人眼成像原理相同,此时可以把人眼比作照相机。当我们离一个风景点或一幢建筑比较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把它的全貌尽收眼底,但当我们走近它时,我们却只能看到它的局部。所以,从半身相到全身相,我们可以按照刚才例子的逆向思维得到答案。

在教学中,为了使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想象,用比喻来讲解新概念是完全应当的,恰当生动的比喻往往能一语道破天机。但是,在引进新概念后,应当进一步把它的本质讲清楚,并把新概念跟用来比喻的例子进行必要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它们的区别,否则学生就会把两个不同的事物混淆起来。例如,用水压比喻电压,学生易形成高层楼的电灯比低层的亮,因为电压高。

上一篇:避震疏散演练实施总结下一篇:三兴中学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