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之美诗歌(共10篇)
1.荒诞之美诗歌 篇一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梦见有个她
那是个可爱姑娘
见她微微对我笑
哈,这世界真美好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还有一个他
那是个可恨胖子
看他站在姑娘旁
哈,这世界太现实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梦见许多钱
可惜都不是我的
那胖子潇洒挥挥手
哈,这世界太无奈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有许多钱
又遇见可爱姑娘
她又对我微微笑
哈,这世界真有趣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有个高富帅
他对姑娘微微笑
姑娘对我摆摆手
哈,这世界太无爱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是高富帅
穿著名牌开宝马
找寻那可爱姑娘
哈,这世界真奇妙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梦见许多人
都是些漂亮姑娘
她们环绕我身旁
哈,这世界真美妙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的我很开心
旁边又个可爱姑娘
可惜我却记不起
哈,这世界真健忘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里梦见有个她
那是个可爱姑娘
她却不再对我笑
哈,这世界真无奈
昨晚做了一个梦
是谁做了一个梦
梦里梦见他和她
是否梦见他和她
哈,这世界真糊涂
2.荒诞之美诗歌 篇二
1. 从语言上看, 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 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 富有色彩, 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 风格明丽, 文词丰富, 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 奢侈的光阴, 静, 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 啜一坛芳醴, 舞, 在葡萄丛中颠倒, 昏迷, 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 神阙, 安琪儿的歌, 安琪儿的舞, 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 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 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 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 但句句传神, 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语言自然, 感情细腻动人, 读来有清新之感, 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 “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 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 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 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 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 可以说, 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 从音律上看, 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 一行诗中的音节, 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 徐诗韵律和谐, 富有音乐感, 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 我们可以发现, 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 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 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 飞扬, 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 飞扬, 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 飞扬, 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 消溶, 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 诗人以三个“飞扬”, 三个“消溶”进行抒情, 分别以五行为一节, 相互押韵, 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 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 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 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 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 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 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 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 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 节与节之间要匀称, 行与行之间要匀齐, 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 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 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 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 《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 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 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 灵活多样, 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 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 在此基础上, 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 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 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 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 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 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 想象独特, 尤其是他的抒情诗, 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 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 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 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 在危崖的边沿上, 抵抗着, 搏斗着, 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 因为她知道 (她的灵魂知道!) 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 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 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 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在描写过程中, 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 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 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 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 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 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 其实是以丑写美, 写美的转化和升华, 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 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 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 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 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 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 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 在《雪花的快乐》中, 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 他借助于飞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 意象鲜明, 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 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图画, 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 或精悍, 或宏伟, 或奔放, 或清秀。他赞扬爱情, 歌咏自然, 以爱来调和一切, 热烈清新, 真挚自然, 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 结构精巧, 音律和谐, 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 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参考文献
3.彰显儿童诗歌之美 篇三
一、创设情境——尽情地欣赏美
在课堂中要经常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努力营造一种积极的感情氛围,以优美动听的乐曲,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描述,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教学《鲜花和星星》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
师:猜一猜,家住夜空里,眼睛小眯眯,一眨闪闪亮,夜夜放光明。
生:我知道了“它”是星星。
师:地上的鲜花和天上的星星最令人喜欢,你们想去看看鲜花和星星吗?让我们一齐进入这迷人的天地吧!(多媒体播放配乐配画面的诗歌朗读)
学生一边倾听着配乐朗读,一边欣赏着盛开的鲜花和迷人的夜空,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鲜花的动态美,获得一种惊喜之情。同时,精彩的画面所带来的直观刺激,引发学生根据诗歌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而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初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为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真切地感受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种渴望学习诗歌的欲望被点燃,这既是激趣,也是引领,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二、诵读感悟——入情地领会美
朗诵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辅以各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歌的诗意和意境。
1.诵读体会意境
在教学每一篇儿童诗都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让他们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读中体会,在诵读中消化和吸收,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读出诗意,感悟意境。
《水乡歌》这首诗,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抒写诗歌的意境。先用“水乡什么多”来做铺设,接着点出了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人们在这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诗句,细细地体会,读懂句子的意思,读出诗歌的意境,感受水乡的境貌特点,体会水乡之美,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2.评读促进感悟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婆婆因“盲”与五彩世界产生了间隔,失去了交流,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既能抓住“送蝈蝈”的叙事线,还能联系学生的“爱心”这条线,通过不断诵读理解诗意,反复诵读感悟。
师:(看图)看着蝈蝈,听!(蝈蝈叫声的录音)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生:仿佛看到家乡清澈的小溪。
生:仿佛看到外面美丽的风光。
生:她仿佛听到小溪流淌的声音。
生:仿佛她又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正在和小伙伴们愉快的嬉戏。
师:蝈蝈的歌声使她仿佛置身原野之中,又见到了原野中的一切,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你能把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她没有读出欢乐的气氛。
师:是啊!(引导说)想一想,走进广阔无边的田野时,听到小溪叮咚叮咚的流淌声,你感觉怎么样,心情又怎么样呢?
师:我觉得你这儿读得特别欢快,“流淌的清波”“难忘的欢乐”请再读一次好吗?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也走进了田野,找回了欢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借助图画、音乐等,通过反复地吟诵,让学生融入自身的理解,抒发独特的情感体验。最后又以评促读,借助老师和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恰当又有感情地朗读,丰富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延伸——纵情地创作美
因此,在学生欣赏、体会诗歌之美的基础上,我根据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去创造美,进一步获得审美的愉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1.据诗作画——再现美
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和她反复锤炼的语言、精美的意境是分不开的,在古代,一首优美的诗句常常是一幅或几幅美景构成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意,可以采用以诗画画、以诗起舞、以诗歌唱、以诗排练课本剧等等,让学生充分感悟诗歌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收获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家》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诗情,感悟诗境,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画出天上的“白云”和“小鸟”、水里的“鱼儿”、田野里的“种子”还有“我们”的家,这样在学生的笔下就出现了一幅祖国美丽的山水图,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模仿创作——升华美
模仿是学习的必须之路,写童诗亦是如此。
比如学习了《鲜花和星星》这首诗歌后,我出示图画提供句式让孩子进行模仿写作。
我喜欢秋天满地的——:
这里——,
那里——,
真比——。
草原上遍地都是 ——,
这里——,
那里——,
真比——。
学生在学习童诗创作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反复的诵读、积极地品读,在活动中体会童诗的诗意,在活动中感悟童诗的美,在创作童诗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在写诗的体验活动中把诗歌的美再现、感受、升华。
4.四季之美现代诗歌 篇四
“叮叮,叮叮”,
水滴拍打着冰河。
发出清脆,即爽的声音,
在黎明的矫醒前,
你会被它那清澈的蔚蓝保护色所吸引。
静看着雪,
融化在冰河上。
带着炽热的心。
沁入冰河,
落叶—秋,。
陈年的叶。
带着一丝秋风落下,
隐隐的一幕泛黄,
到别有风情。
”咻”,
听,
那是风的声音。
潮湿的天气,
充满着惬意,
沙漠—夏。
饥荒的沙漠,
流露出金灿灿的沙粒,
配合太阳的震响。
似乎无时无刻都有暴风雨的降临,
到处都是可怕的欲望,
饥渴的埋怨,。
夏天的沙漠
是汗水,
是把太阳描写的可怕的季节,
树丛—春。
露珠从叶上滑落,
动物与人们在树下乘阴,。
一个充满生机的树丛
似乎所以都重新开始,
不时来的几场春雨,
使整个春天都是潮凉的代言。
不时传来几声鸟叫,
在说,
5.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 篇五
摘 要:针对现阶段中学生诗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归纳,教师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掘诗歌中蕴含的美,更加科学高效地提高中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促进高效学习。
关键词:语文;诗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50
初中语文教学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课堂的内容上,而是选择自己在课上做一些别的事情自娱自乐,如听歌、看课外书;二是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程度过高,教师主导的课堂被捣乱的学生破坏,令大部分的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求更为仔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获取信息,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与欣赏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体系急需新的改革才能让课堂的魅力重新焕发,使学生真正地投入课堂中去。
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总会有一种背诵的心理,只是一味地去背诵,缺乏一种对于知识的自己的理解,更没有办法对新内容进行融会贯通的应用。背诵,只会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机械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背诵,没有真正领感受到古诗词字里行间的美,因此也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欣赏水平。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我提出以下的方法。
一、建立对比
教科书里的文章,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古往今来的好文章。学生每天都在学习好文章。诚如所言,这个时候,“好”的标准是模糊的。因此,在讲授诗词时,不仅讲定篇的好诗词,同时也拿出一些其他的诗词作对比。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好”在那里。
例如,在山水诗这一类的欣赏时,在对盛唐时代王维和孟浩然所作的山水诗和中唐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所对比时,教师应该学会指导学生对唐朝的时代背景加以了解,让学生能够理解盛唐与中唐之间不同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的时代背景,王维和孟浩然所作的山水诗中更多是诠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而在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所作的山水诗则表达出了作者悲哀和伤感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远志向。
二、填字
古诗词的精妙之处在于字字珠玑。那么,我们可以删掉珠玑之词,让学生自己来填。比如,老生常谈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抹去“绿”字,让学生自己来填,借由他们自己的想象,来构建诗词意境。也许学生面对“绿”字感难,填不出的情况很常见;或者即使填出,好像也勉力为之。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可以发挥能动性。比如,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里改为“红”字,你觉着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改为“红”之后,你觉着这首诗可以怎样写?然后借由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大胆进行填字,体会文字的力量,施展自己的文学才华。
三、文学素养联动
对于教材的正确使用,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我们尝试对于教材进行新内容的填充,其中包含了一些名人传记、朝代背景、文学鉴赏、思想教育材料等,因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才是教育的初衷。学生对于诗歌理解这一环节总是薄弱,教师要抓住这方面的重点进行加深教导,从知识积累之余深化文意认知。比如,阅读《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便会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恋情悲剧,对封建社会中家长制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此同时也能理解这个故事的发生是起源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对于诗歌的感悟也更进一步。
四、意象再现
教师可以将古诗词原有的意向进行当时境况的再重现。很久以前,诗人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诗歌创造的源泉,对意向进行推敲与加工之后,把意向变化为包含着诗人内心情感的艺术形象代表。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理解诗词创作这一理念,重视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开发,让学生自主对古诗词意境的重现,高效地指导学生从诗人想表达的意境中理解更深层次的情感,通过了解具体的物象,让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诗词所蕴藏的情感,让日常的诗歌阅读不断提高学生意象再现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诗歌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教师还应将意象进行概括,解析不同意象在不同的背景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对诗歌所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感悟。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才能让学生领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向之美,以此为基础才能将为学生打好诗词理解的基础。
五、整体把握诗歌背景
学生在进行诗文的赏析时,应从全面的角度出发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相对应、政治因素以及其自身的生活境况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浅到深地了解和赏析诗词所隐含的意蕴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主旨。比如在教学王维《山居秋暝》这一篇诗歌时,教员可把握文章中所呈体现出的意象以及诗歌本身的特点,凭借创新型联想以及人物性格的解释,让学生借用散文式的文字来进行表达,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王维诗歌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概念。
《毛诗》序里说,诗歌是“情动于中而言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钟嵘在《诗品》里说,诗歌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歌都是人内心里种种感情的触发,虽然时代变迁,我们与古人所感未必一样,但是,总有能引起我们共同感受的东西,如喜春光之好,伤友人别离等。我觉得能讲出诗歌、文章的真善美,讲出那些千百年来能引起我们共同感叹的东西就好。另外,在分析用词造句上,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同样是描述一件东西,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写,那个人为什么这么写,都是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即便抛弃那些学生可能没有经历过的,但是那些词句优美的唐诗宋词,也能让人读之满口生津。
参考文献:
6.荒诞之美诗歌 篇六
合理运用文体分析,深刻体会诗歌之美-以埃德加・爱伦・坡的《乌鸦》为例
在诗歌教学中适当运用文学文体学的一些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深刻体会到英语诗歌之美学价值和文学的`无穷魅力.文章拟以美国诗人爱伦・坡的叙事诗《乌鸦》为例来说明在课堂上如何把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和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结合起来.
作 者:张辉 ZHANG Hui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刊 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年,卷(期):20(1)分类号:G04关键词:文体学 诗歌 解读
7.荒诞之美诗歌 篇七
一、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的产生大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陶渊明的诗歌也是如此。因为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 所以在他的诗中能感受到强烈的社会文化背景。魏晋时期, 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 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 广置田园, 掠夺土地,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 崇尚自然、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 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 儒家经学的暂时没落, 当时的士族文人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 纵情于山水之间, 所以当时的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 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 于是弃官归隐, 躬耕自食, 去探索人生的真谛, 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 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 因而更接近于广大的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 (公元365—427年) , 又名陶潜, 字元亮, 浔阳紫桑 (今江西九江) 人。他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 是元勋之后, 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 祖父做过太守。他少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早年便立志要建功立业, 在仕途中有所进取, 在政治有所作为。但诗人在世的几十年中, 政治时局紊乱, 曾三易朝代, 几次废立皇帝, 并伴随着数场大清洗和大屠杀, 国家风雨飘摇, 人民灾难深重[2]。从陶渊明在29岁时抱着明君贤臣的理想步入仕途, 欲通过出仕实现理想成就大业, 到41岁时, 求为彭泽县令, 为官八十余日便借故辞官, 赋《归去来兮辞》, 息绝交游, 不再出仕, 躬耕自资, 饮酒赋诗, 自娱心志。陶渊明经历了十三年时宦时隐的生活[3]。各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进行的权力争夺和阴谋诡计, 让秉性真实淳厚的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和政治的黑暗, 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 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 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 于是从渴望返归田园到最终坚决地辞官隐居。可以说, 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 实际上是他自己的理想与当时政治现实相矛盾、相背道的结果, 这也使他的诗歌中凸显了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那份闲逸, 同时也多了份乐天知命、安分守己、逃避现实的无奈。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 而在诗歌中, 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陶渊明诗歌中具有艺术之美, 诗歌既体现出了一种恬淡醇美、本色自然的风格之美, 又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表达出了诗人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 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浑然天成的艺术意境。
(一) 恬淡醇美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 在陶渊明的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 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陶渊明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于常见的事物, 而且是直写其事, 不假雕琢, 不尚辞采, 其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 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然而, 如果仅仅是平淡, 就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诗歌平淡之中见神奇, 朴素之中见绮丽。陶渊明的诗在平淡的外表下, 蓄含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读来韵味隽永。《劝农 (其三) 》:“熙熙令德, 猗猗原陆。卉木繁荣, 和风清穆。纷纷士女, 趋时竞逐。桑妇宵兴, 农夫野宿。”把中国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生活进行感观上的美化, 从而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祥和的农作图。《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负盛名:“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该诗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 抒发了诗人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 以简淡的笔墨, 勾画出了朴素美好的居住画面。后来笔锋一转, 镜头推开, 视线远移, 使整个画面显出了悠邈、恬淡、平和的韵味, 而陶渊明正是以此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 在归隐时期, 他自己也曾参加农业耕作。陶渊明的躬耕, 是对儒家耽道、庄老玄言的一种反驳, 是对人生价值的积极实践, 体现了他求真务实的精神, 使他超越了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位隐士或诗人, 显示出深邃醇厚的民本思想[4]。例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人生归有道, 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 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 陶渊明写田园生活, 写自我耕种, 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 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二) 本色自然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感情流露舒缓自如, 抒情方式平淡自然, 其“素淡”的风味, 乃剥落繁华所致, 发源于真, 归乎自然, 如风行水上, 自然成文。其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 传达出深厚的意蕴, 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 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 即使使用典故, 也是俗语化。他是把自己内心所体验到的事象或感受, 倾其所有, 尽性发露, 而无意于玩弄语言文字的技巧, 这就使得他所描述和表达的事物, 获得了如同生活本身那样的色泽和味道。苏轼评陶诗说:“初视若散缓, 熟视之有奇趣。”黄文焕说:“古今尊陶, 统归平淡;以平淡概陶, 陶不得风也。”[5]例如,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 等等, 这些描述都带有着古朴自然的原生形态, 没有任何艺术雕琢和人为加工, 本色本香, 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感觉。又如:“蔼蔼堂前林, 中夏贮清荫。凯风因时来, 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 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 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 过足非所钦。春林作美酒, 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 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 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 怀古一何深。”陶渊明描写的是平常的田园景物和村居生活, 先是生动描写了夏日田园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舒畅的心境。接着写平静闲适的田园生活, 读书、弹琴、饮酒、劳作、与幼子玩耍, 这些平常的小事却给诗人带来了极大乐趣, 它使诗人从仕与隐的困惑中彻底摆脱出来, 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和解脱。陶渊明所追求的解脱不是功名富贵, 而是在日常的、看来是凡庸的农村田园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理想、节操, 获得心灵的自由、平静和安乐。所以, 陶诗中所描写的田园生活不只是写实, 其中还蕴含了诗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襟怀气度, 这也是陶诗虽然素淡却韵味悠长的奥秘所在。诗的最后两句把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风俗淳美的古代社会, 使全诗更富内涵、更有悠远的意境。
三、陶渊明诗歌情、景、理交融的艺术意境
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 然而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意境。其诗歌的主旨在于写意, 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感悟, 其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浑然天成的艺术意境, 做到了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陶渊明在其诗中多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 表现对人生的探索, 尤其是在表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 明确地提出了归化自然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识成为构成陶渊明诗歌独特意境的重要因素[6], 而且, 陶渊明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这一哲理。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 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意境。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 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 但是鲜有人把目光投向朴素的乡村大地[7], 也只有在陶渊明的笔下, 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 这也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清丽独特的天地。陶渊明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 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 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 来源于他有意识的美学追求, 从根本上说, 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 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 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 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 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 他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 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8]。他的诗歌充满了感情, 与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 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 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陶渊明诗歌语言的朴素是一种高度精炼、洗净纤尘, 才呈现出了透明与单纯, 因而他才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情景理描绘成诗。比如, 他在“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里写出了乡村的恬静, 在“倾耳无希声, 在目皓已洁”里写出民雪的清莹, 在“有风自南, 翼彼新苗”里写出了风的洒脱。陶渊明的诗歌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 没有华丽的词藻, 多通篇简洁, 少作铺排, 将读者带入他所营造出的诗的意境, 从感观上感染, 从内心上震撼, 做到了情、景、理的统一。
陶渊明生活态度朴素自然, 并充分尊崇自己的意愿, 生活实践、生活内容乃至生活情调与其他归隐者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过了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因而陶渊明在在归田园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不平与愤恨, 而是内心一直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这使得他的诗虽然朴实无华缺又具有了一种不可企及的安怡情趣。金元之际的文学家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中对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特点以“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作总结, 可以说, 陶渊明的诗歌尽管也有乐天知命、安分守己、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但也有反抗权贵和与腐朽政治做斗争的积极力量, 他把理与情相统一, 把古朴与淡雅相融合, 用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明净而单纯的自然之美。
摘要:田园诗歌具有很强的美感, 从语言到修辞, 从质朴到恬淡, 田园诗流露出了一种意境悠远的美。作为田园诗歌的著名代表, 陶渊明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 创作的诗歌恬淡醇美、本色自然, 受到了历代诗歌理论家和文学爱好者的高度评价, 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本文主要对从陶渊明诗歌中所绽放出的艺术美感和艺术魅力作重点论述。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艺术意境
参考文献
[1][清]沈德潜.说诗啐语 (卷上) [M].
[2]李华.陶渊明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2, 11.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4.
[4]赵红.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魅力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 :46.
[5]敬晓愚, 宋延屏.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意旨与风格[J].中华文化论坛, 2009, (3) :71.
[6]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化蕴涵[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8e4cf301000d00.html, 2007, 11, 23.
[7]宋瑞芳.结庐在人境——论陶渊明的真性情[J].语文学刊, 2009, (20) :79.
8.引导学生走进诗歌之美 篇八
一、激发兴趣向往美
诗歌教学中要设计富有感染力的导语酝酿学生审美情绪,激发学生对诗歌审美阅读的向往。教师还应该运用多种途径,尤其是现代化设备,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营造诗歌审美的氛围,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共鸣。使学生通过其中的画面,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其中名家的配乐朗诵,体会诗歌的意境。当然,诗歌本身才是审美的对象,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得不偿失了。
课堂上注重利用师生互动,开展课堂活动,或快读或慢吟,或诵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默读,或接龙,来培养朗诵兴趣。平时组织“课前古诗朗诵”、“古诗词知识竞赛”等活动,也有很好的效果。“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还可以发挥教室环境的熏陶作用。在教室中可以悬挂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书法作品,在黑板报上开辟“古诗角”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随地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注重朗读体味美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交错组合,抑扬顿挫,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品味理解古诗的重要方法。教会学生美感诵读,用富有情感的诵读构建学生的审美感知。商友敬教授说:“要把朗读古诗,看作是古人在说话,看作古人在借你的嘴来表情达意那就好了。”
首先要给学生榜样示范,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迅速捕捉到朗读的基调和语气,形成一个基本的朗读“范式”。教学时,还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交给学生读诗的钥匙,变“我要读”为“我会读”。从而达到诗歌教学美感,快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课堂上应根据需要采取听读、范读、领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读。使学生被古诗的韵律节奏美感染,欲罢不能。从而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效果。
正如课程标准所说:“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叶圣陶说“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三、分析技巧理解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取适当的表现艺术去表现思想情感,突出美感。教师要适当教给学生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美包括修辞美、表达美、手法美、遣词造句美等等,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味,感受到其艺术之美。
学生在诗歌阅读理解中认识到,诗人或比喻或拟人,或借代或夸张,或正侧相映、或动静相谐、或虚实相生、或点面结合,或绘声绘形绘色,一切手法之美都是未来表现诗歌的意蕴情感之美,在手法分析中总能让学生在诗歌的辞采里流连忘返。
四、引发想象拓展美
诗歌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也具有很丰富的象征意义。诗歌的不少内容在表达上都是含蓄委婉的,处处是有“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整而细致地在头脑中铺展画面,拓展内涵。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把分散的抽象的意象整合成和谐的画面。从声、色、味等角度获得立体化的感知。
中国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讲究“布白”,而诗歌的留白能引发学生的遐思。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对美的形象进行再创造,可以增添新的意境,对留白的部分进行补充,从而使学生在感知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去创造美和鉴赏美。
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融入诗歌意境之中,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应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样才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华夏大地是诗的国度,诗歌能够重铸一个民族的精神。林语堂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俭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诗歌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学生情感的发展,注重让学生受到美的熏染,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
9.开展有效教学 感悟诗歌之美 篇九
【关键词】诗歌 有效教学 音乐美 画面美 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16-02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出大量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瑰丽的篇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不仅言志,而且能传情。常读诗,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总要求: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标准,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深层含义,是否具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创作性的理解。如何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到古诗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让学生真正了解诗歌,真正爱上诗歌,这是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提出诗歌有效教学的三点建议。
一、诵读引领学生感悟诗歌音乐美
(一)掌握节拍、用韵感悟诗歌的音乐节奏美。诗歌之所以是诗歌,首先得先是歌,上古时期的诗歌都是配乐演唱的,所以诗歌是很讲究声律的。因此,我们在刚刚接触诗歌作品时,首先要掌握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比如:五言诗每句一般有3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而且还要注意韵脚。笔者教《虞美人》时,让学生按照理论知识先认真把握诗歌的节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有/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再关注韵脚:少、改、流。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节奏把握得不好,读得不整齐,有些甚至不愿读。但经过几次训练后,节奏把握好了,整齐度提高了,慢慢地读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有些甚至开始摇头晃脑了。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美,还播放歌曲《几多愁》(虞美人),让学生学会唱,而且举行个人比赛、小组比赛。过后不少学生表示这是他们所学过的最美的诗歌、印象最深刻的诗歌。
(二)掌握情感感悟诗歌的音乐情韵美。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时,除了应该掌握诗歌音律特点,更要细心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色彩,在节奏和缓急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情韵美。
诗歌一般来说,用什么样的韵脚对诗歌的情感基调影响较大,韵字开口度越大,越容易表现昂扬的感情;开口度小、音阻大,则容易表达凄婉之情。平韵表达慷慨之意,仄韵则表达悲压抑之情。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韵搭配规律,再进一步领悟诗歌中复杂、微妙的情感色彩。例如《将进酒》中的四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自行掌握情感读一遍,接着让学生谈谈对情感的理解,然后听录音,最后根据韵脚来把握情感。经过四个环节的学习,对三句话的情感定位是,“来、还”韵字开口度较大,可以表现较昂扬的感情。虽然写黄河之来势,势不可挡,但兴起之句是为了表达时光的流逝的感慨,而且平韵经常表达慷慨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以慷慨为主。因为“发、雪”开口度交小、音阻大,则容易表达凄婉之情,仄韵表达悲压抑之情,表达对时光流失的伤感。在把握好情感的基础上诵读诗歌,学生不仅理解到了诗歌的情感,更主要是体会到音乐情韵美。
二、把握意境感悟诗歌画面美
中国古典诗歌绝大多数都有写景的内容,因此很多作品不仅具有诗情,而且还有画意。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反复诵读,而且还要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整个身心沉浸在画面的世界之中,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审美情趣,进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一)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画面之美。生活之中我们往往有过一些审美经验,但一般都是是朦胧的、不清晰的,很多几乎只停留在潜意识里,而且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突然读到一首诗,它把平时看过的画面很形象地描绘出来,说出了我们以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审美感受。这时我们自然会回忆起相似的经历和画面,沉浸在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这样我们就会与诗人取得心灵的共鸣,获得从未有过的阅读快感。因此,在教授田园诗的时候,笔者一般引导学生回忆农村的生活和场景,还找一些农村的图片给他们欣赏;教授山水诗的时候,引导他们回忆旅游时见过的情景和自然风光,而且还要他们画出心目中最美丽的自然风光。
当然有些诗歌中出现的画面可能是我们生活中很少见过的,这时我们就要充分发挥想象,结合五觉的贯通,还可以借助电影、绘画,尽量构想出诗人所描绘的奇幻的画面。比如笔者上《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些画面都是离奇奇幻的。笔者就先请美术老师根据描绘画了几张画,而且还在网上找到一些尽量体现这个特点的视频。在这个基础上再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终于让学生体会到了“奇幻壮丽”的画面,进而体会了诗人要表达追求自由、超然洒脱的情感。完成后学生都非常兴奋。虽然师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收获也令人快乐无比。
(二)借助意象体会画面之美。一幅画,必须要有构成画的要素,诗歌的画面也有构成画面的要素。因为这些要素往往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在诗歌中我们就称这些要素为意象。诗歌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象却很常见,而且往往通篇基调一致,意境浑成。因此,要想体会诗歌的画面美,很多时候只要找到重要意象,把这些意象连缀起来,就可以看到一幅简约明了的画面,在画面的帮助下我们就较容易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如贺铸的《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我们找到“疏雨、池塘、微风、夏木、黄鹂、白鹭”这一个个鲜明的意象,脑中就自然浮现出一幅轻风拂面、微微涟漪、树木成阴的画面,进而体会出是一幅恬静、优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画。诗人的怡然自得自然而出。再如笔者上《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就是赏析诗歌中的画面,其中最主要的赏析手法就是找通过找意象来勾勒画面。诗中意象五彩缤纷,想象丰富。笔者与学生一起找出“烟涛烟涛微茫、云霞云霞明灭”,体会画面的神秘美;找到“海日、天鸡、千岩、迷花”,体会雄奇美;组合“霹雳、丘峦、洞天、青冥、金银台”,体会画面的神奇美;找出“霓、风、云、虎、鸾、仙”,体会画面的奇幻美。我们跟随诗人旅游,一会上天,一会入地,一路游来,目不暇接。在享受视觉和想象的盛宴的同时,也听到了诗人积极奋进、愤懑激越的心声,感受到了诗人潇洒超然、正直清高的气概。
三、品味丰富、复杂、具体的情感领悟诗歌情感美
对于一首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不管是教辅材料还是老师都会给学生提供很多解决的方法,而且教师还帮学生归纳很多常见的感情。比如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归隐田园、思乡怀人、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这固然在一定程度帮助学生掌握了一些诗歌的情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受到感情归纳打包式的影响,对情感的理解往往过于单一、公式化,理解诗歌情感时总是不知不觉地往所谓的参考答案靠拢。长此以往,学生体会不到诗歌情感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感悟能力会降低,诗歌的魅力必然减弱,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也随之减少。这样的教学根本达不到我们教学和教育的初衷,既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教会学生品味诗歌中丰富、复杂、具体的情感很重要。
(一)给诗歌进行情感基调定位。要求学生一定要理解诗歌基本内容,结合诗歌题材进行归类,并且注意寻找诗歌中带有感情的字词。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感情基调也就差不多了。如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学生基本了解内容:江边的几树梅花真是令人惆怅,我拄着藜杖在树下徘徊,离开,又回来。先前白雪覆盖在梅花上,看不出是雪是梅,花朵无处找寻,昨天夜里伴着皎洁的月光,梅花依旧凌寒盛放。今日我想折下几枝来送给远方的那个我怜爱的人,遗憾的是相思这场劫已化为灰烬。我在树下沉吟了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且远远地望着那扇。经过理解确定是一首思乡怀人诗,与情感相关的关键词是“惆怅、相思、沉吟、独自”,感情基调的定位是:惆怅。
(二)对情感进行细化,进一步体会丰富、复杂、具体的情感。把握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这只是把握了诗歌的一个感情方向而已,对诗歌情感的品味还远远不够。要想理清复杂的丰富的情感,必须逐字逐句进行赏析。比如:“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两句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变现了梅花的坚贞、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两句,“折寄遥怜”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而“人似玉”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赞美;“相思应恨劫成灰”想象朋友对自己的思念,表达对朋友的担忧;“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表达诗人若有所失、落寞、惆怅的心情。经过细细品味这首诗歌的情感会比简单的思念之情、惆怅之情要丰富、复杂、微妙得多,诗歌的情感变得生动,美丽起来。虽然只是一首诗歌,学生却能享受到7种情感的冲击,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审美感受极具诱惑力。
诗歌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传承文化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有意识地将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融入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了解诗歌,真正领略到诗歌的魅力,以至于真正爱上诗歌。
【参考文献】
[1]刘云生.语文有效教学与文学教育探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雪琴.诗歌有效教学的五步方略[J].文学教育,2011(10)
10.论音韵之美——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篇十
关键词:音韵;节奏;诗歌;音乐教学
艺术外在的共同点是美,内在最重要的运行规律却是节奏。其中,音乐的节奏又是其中最具有感染力的一种形式。例如,音乐常常作为伴奏而决定着舞蹈的变化。但是,最容易被我们直观接受的还是诗歌的节奏,例如中国古代的诗歌在创作过程中就注意了阴阳平仄的变化,纯粹的朗读本身包含一定的节奏性和音乐性。所以,本文以为有必要通过诗歌的阴阳平仄声来帮助学生对于曲调的掌握,同时在学生掌握曲调之后,反馈到诗歌创作中。
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都是可以配合演唱的,所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就需要注意结合演唱的部分,以至于后来曲子丢失了,纯粹朗读都能建立一定的音乐美感。但是,由于一般的语文老师缺乏足够的音乐素养以及教学手段,诗歌的这种音乐特性反而不容易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学生难以充分理解诗歌的音乐性,就不能完全欣赏,也不太容易自主创作诗歌。此处以李叔同作的《送别》为例。《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在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中国的诗歌讲究平仄,以现代汉语的音调而论,一二声发音平缓舒畅,属于平声,三四声急促有力,归于仄声。在实际的诗歌创作中,利用平仄的前后阴阳变化,事实上组成了音调的一些节奏。例如,以上文歌曲第一句的平仄为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观察发现,平仄之间的变化有一个大致的规律:有重复,有变化。有重复就是音调在短时间内要有一个延续,但是这个延续要有一定的变化。既不单调而毫无变化,也不是变化多端,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种节奏的变化还体现在歌词的押韵上。汉字的发音涉及声母和韵母,我们往往将诗歌末尾的一个字的韵母相同叫押韵。韵母一样的字,在发音时存在发音部位的相似性,每过一段时间就压一次韵,就会带来发音上的前后呼应,有重复,有变化,形成节奏。
利用上面提到的平仄关系和押韵,学生就能通过初步的歌词朗读形成歌曲曲调的大概印象,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曲调的大概。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作用。因为相对于诗歌在音律上单调的平仄,音乐中对于节奏更加细致和敏感。但是总的原则还是大致类似的。现代音乐的简谱利用数字1到7来表示音调的高低,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会对应一定的曲调,数字之间的大小差异,就会形成基础的平仄,只是区别更加精致罢了。仍以第一句为例子,“长”字对应的是5,“亭”字对应的是3-5,“外”是i——。非常明显,前面两个字对应的音调比较高,形成一个“平仄平”的关系,虽然与汉字的发音恰恰相反,但节奏的变化是一致的。又如,后一句“古道边”,正常汉语发音应该是仄仄平,但是我们唱起来是“6 i 5”,感觉像是平平平,给人一种惆怅与忧伤感,结合歌曲意境,不难看出作曲家的意图。
当然,通过这些长期的训练和引导,学生对于音乐的节奏会有一个感性的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利用音乐的节奏,以及汉语诗歌的平仄和押韵的规律去尝试一定的诗歌创作。对于学生一下子对照着一些歌曲来进行诗歌创作有点太难,好在学生一般背诵了大量严格按照平仄音韵写作的古典诗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进行一些改造。例如,可以改造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可以为学生做一个示范性的改变为:白日呀,依山尽,黄河啊,入海流(“白”在古代属于仄声字)。在改变这种古诗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呀、啊”这一类虚字,以应对字数的缺失。在演唱完新改变的歌词之后,引导学生对于后半首做类似的改编。这样每堂课,对于各类诗词做改编,一定时间后,学生就会掌握进一步的平仄关系和押韵技巧,至少在音韵层面不再有创作古体诗词的障碍。
据笔者所知,一般的语文教学课堂,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工具,往往对于一些可以演唱的诗歌只采用朗读的手段去学习,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偏重内容的阐释而忽视其中音乐性规律的阐释。而音乐课程则更加注重学生对于乐曲教学,歌词只是一个补充,音乐教师很少引导学生注意歌词,并且利用歌词来学习歌曲的演唱。由于一个学科交叉的盲点,导致学生对于诗歌的掌握有欠综合性,这也引起我们对于现当代教育难出诗人的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荒诞之美诗歌】推荐阅读:
荒诞戏剧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10-04
数学之美论文07-12
小城之美作文08-18
品格之美作文08-21
散文戏曲之美09-09
品味语言之美09-13
《四季之美》阅读答案07-02
读数学之美感悟09-12
乡村夏夜之美散文10-26
春之美初三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