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热爱生命

2024-10-12

初中作文热爱生命(共14篇)

1.初中作文热爱生命 篇一

9岁时,张小玲把一条腿被截肢了。“命运难道就是如此吗?张小玲曾经无数次痛苦的发问。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但我不能接受命运如此的安排。”擦干眼泪后的张小玲,决心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他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

1984年,中国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召开在即,凭着自己曾打过乒乓球且水平不错的特长,张小玲开始给广西群体处,广东群体处写信自荐。但由于报名时间已过,张小玲与第一届中国残疾人运动会擦肩而过。当1985年召开广西自治区残疾人运动会时,张小玲知道,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他要抓住它。因为不适应当地天气,张小玲病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输,凭着顽强的斗志,张小玲夺取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事后,张小玲写了详细的打球笔记,他都详细分析每一个球的得失,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在1987年第二届中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张小玲终于一举夺得了冠军,作为一名残疾人,张小玲了解残疾人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遇到的困难、困苦。他关心着残疾人的工作、生活,在打球之于,为残疾人的事业奔走忙碌。

当我听到这里,我被张小玲打动了,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功,就要吃苦,还要坚韧。要保持好自己良好的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一定要咬牙挺过去,残疾人更要自立自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希望张小玲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儿,一路走下去。

2.初中作文热爱生命 篇二

一当前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教师思想认识到位了, 才能在意识到生命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 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实施多方面的措施, 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生命教育, 从而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大多数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 认为生命教育可有可无, 甚至有的教师认为, 生命是学生自己的, 何需教育。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但他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却缺乏耐心, 更没有作长远规划, 从而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

导致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育评价体系的缺失以及实际操作的困难则是主要原因。一方面, 虽然现在学校评价教师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但大多数学校只是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 特别是升学成绩, 因而大部分教师也只是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是最可爱的”, 这句话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这一现实。另一方面, 与考试成绩相比, 生命教育的效果如何, 则相对难以测评, 而且容易变化。由于教师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经济收入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 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弃难就易, 关心考试成绩, 不关心生命教育。

2. 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化

生命教育的针对性较强, 在我们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系统工作中, 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方面。初中政治课程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 资料较为缺乏, 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方式, 着力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但是, 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只是简单地对学生灌输生命教育的一点点理论、轻描淡写地说说生命的重要性, 但对生命为什么重要、如何珍惜生命等实质性问题, 却只字不提。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生命教育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导致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化的主要原因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传统教学观念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他们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把学生的大脑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 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学生自然对生命的重要性体会不深, 难以达到心灵深处的震撼, 学生或昏昏欲睡, 各做各的, 与教师无法产生共鸣, 甚至产生对抗情绪, 生命教育的效果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二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 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职责和使命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 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体会生命的可贵, 知道应从日常的点滴做起, 实现人生的意义, 体会生命的价值。这科学地揭示了生命教育的历史地位、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指明了生命教育的方法、途径。广大初中政治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精神, 深刻认识到生命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课题, 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从事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师来说, 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是政治教学的内在要求, 题中之义, 是政治教师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因此, 初中政治教师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生为本,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着力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

2. 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 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 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 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为此, 初中政治教师必须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 深入发掘课程资源, 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生命教育。

教学无定法。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必须大胆探索, 灵活运用。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 笔者比较欣赏启发式教学法, 因为这种方法在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方面比较有效。

在教学“生命的独特性”一课时, 我采用多媒体教学, 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情境, 然后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们对那些只顾自己逃难的人怎么看?”在学生们陷入两难境地的时候, 我再适时进行点拨:“是啊, 我们该怎么办呢?是舍己救人, 还是自顾自逃跑?这里我不想评论, 我只想说:在灾难面前, 每个人会采取不同的行动, 因为每个人对生命的诠释都不一样,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点, 我想你们长大后会明白的。”虽然最后的阐述学生可能很难明白, 但有了这样的价值引领, 相信日后学生定能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与独一无二。

总之, 启发式教学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3. 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程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 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发生于每时每刻。对于教师来说, 最重要的是如何以思想品德课程的眼光去挖掘典型事件和案例, 如何以思想品德课程的视角去赋予它们课程资源的意义。作为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课程资源, 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感恩教育、生活教育、挫折教育、关爱教育等地方课程资源, 融入到学生生命教育中, 着力提升生命教育的效果。

总之, 生命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最主要的本质使命。是政治教学的内在要求, 是政治教师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初中政治教师必须着力探索新方法, 积极创新途径, 努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 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汪基德.新课程对生命价值的关照[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5) :78

[2]周琼华.选题:开发利用《汕头的变迁》课程资源的首要步骤[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4、7、16、21

[4]韩震等.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37

3.构建初中历史的生命课堂 篇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所谓课堂生命活力,是指课堂的教与学形成高度契合,教师自如运用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个课堂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思维才会全面启动,教与学才能形成高度契合。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展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教师在播放视频时,给予精彩解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沙俄抢占我国领土,还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太平军奋勇反抗,却遭镇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一段被列强肆意欺压的屈辱历史。”学生深受感染,学习情绪高昂,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二、优化教法,增强教学生命活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法选择历来存在争议。讲得过多,那是教师的“独角戏”;讲得过少,让学生一味自主学习讨论,学生找不到学习切入点,课堂教学依然低效。所以,教师要对教法进行认真筛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优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基。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演绎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动作语言或画外音独白进行表演。学生都显得非常兴奋,纷纷参与到小组活动之中。这些活动,为课堂增添了无限活力,课堂教学气氛热烈,呈现一派生机。

三、创新教学,开拓课堂生命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历史教学唯有进行多元创新,才能获得更多教学资源和教学契机,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坚实铺垫。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引导、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检验、解读、归结、整合、优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最佳教学策略,全面升级历史课堂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立体的历史学科认知。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教师提出一个辩论话题:李鸿章这个人到底是一个爱国者还是一个卖国贼?学生针对这个人物展开了激烈争论。许多学生认为李鸿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签署了很多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他是历史的罪人。也有学生认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近代工业带来发展契机,再加上他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据理力争,甚至遭到日本愤青刺杀,因此他应该是一位心系国家的爱国者。双方各执己见,辩论呈现白热化,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师在设计教学与执行教学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情深入调研,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科学分配教学精力、整合教学资源,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从而切实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4.生命初中作文 篇四

看着手中的散文《私语》,品读张爱玲。她的才情,她的文章,她的人生,她的悲剧。

照片中的张爱玲,下颌微收,嘴唇轻抿,眼神淡定,似乎又轻蔑的看着远处,被修的漂亮的柳叶眉稍稍挑起,她在对她悲剧性的一生冷眼相对吗?还是傲慢的看着那些可笑可悲的人?旧上海的文坛寂寞的恐怖,只出这样一位才女。华美和芬芳是她所摆脱不掉的,愈舍弃,愈深烙于心。

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那朵花孤独的开放,倔强,透出芬芳的生命力,即使是如此惨凄的空气,她仍然屹立,幽幽地,幽幽地透出一片难以名状的悲情的芬芳。

她的人生如她的文字,只是轻描淡写,便呵成一片苍凉的气氛。在她的文章中,痛苦是冷的,没有撕心裂肺的号叫,没有炽热的怒火在心中燃烧,仅仅是几笔描绘,似于自己无关的语言,这便是她的人生――惨淡、悲凉。一代才女的幽怨冷对,静听海声潮起潮落。

哦,或许记得黑的漆黑,绿的碧绿的黑水洋绿水洋,渲染进亲切的.红色。侉气而快乐的样子。张爱玲爱红色,红色使得她与周围漂浮的世界形成更鲜明的对比。如此吧。

5.生命初中作文 篇五

我曾经听到一个故事,有人为了晒衣服,在相距不远的两棵树上栓了铁丝,久而久之,铁丝形成了铁箍,也就牢牢地勒进了树干。两年后,铁箍更是深深地勒进了树里,可怜的树看来是必死无疑了。但奇迹偏偏发生了。那坚强的树非但没有被勒死,反而站得稳稳当当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铁箍活活地给吞了进去。这就是生命,坚强不屈的生命!

你知道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吗?别看它们瑰丽的像一颗颗星星,然而光辉的背后却是一场可怕又漫长的恶梦。当石子掉进贝的躯壳中。这可怕的梦靥就开始了。粗粝的石头不分昼夜地折磨它,刺痛它,但它坚强无比,不仅接收了这突如其来的苦痛,还毅然咬紧了它。不声不响,就这样年复一年,小蚌子将痛楚化为力量,催生出璀璨的珍珠。这就是生命,光彩耀眼的生命!

曾经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爷爷在病房里静养,当他看到窗外的大树每天都掉了一片树叶。老爷爷觉得等到树叶掉光了,他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终于有一天,树上只剩下一片树叶了,心灰意冷的老爷爷觉得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然而此时一个老画家看出了他的忧愁,就画了一片树叶,贴在了树上。老爷爷以为是新生的叶子,顿时充满了力量,居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这就是生命,充满信念的生命!

6.生命初中作文 篇六

我喜欢体育运动,喜欢在体育运动中寻求生命的“张力”。而我最喜欢的是游泳。

跳进水中,击起碧波荡漾,感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澎湃;涉身水间,倾听细浪喃喃私语,领略“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的美妙旋律。更喜水间毫无拘束,尽情释放自我: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尽我所能,其乐无穷。欢快嬉戏中,挣脱了精神的束缚、消除了身体的疲惫、赶走了忧郁烦恼。

我常常踏着季节的脚步,来到让我放飞激情梦想的河沿,寻找蓝天白云下清醇水乡因季节交替而抒写的诗一般的“合仄押韵”,寻找在水中的浪漫豪爽与生命活力。

7.初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分析与研究 篇七

生命教育, 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的生命价值, 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 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创造和奉献。

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只有一次, 并且是短暂的,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认识其体现的既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 又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启发学生倍加珍惜、热爱生命, 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父母多一份孝敬, 对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尊重, 对集体、国家多一份贡献与创造, 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2.生命的生存价值教育和死亡价值教育。生存价值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认识生活, 培养其自强、自立的精神, 引导其以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态度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最终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 掌握生存技能, 提升生存意志, 增强生存本领, 掌握生存规律, 树立正确的生存观。死亡教育则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告诉学生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二、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 从初中生身体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变化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身体发育会迅速地成熟。主要表现在:第一, 第二器官发育成熟。第二, 身体外形急剧变化。第三, 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各器官功能显著增强。教师应就此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正确看待自己, 珍爱生命, 使自己健康的成长。

(二) 从初中生心理特征分析

初中阶段, 学生心理发展正处在由儿童期的单纯、依赖, 向青春期的独立、自主发展过渡。这一时期应解决好三大矛盾: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闭锁心理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实施生命教育, 处理好这些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是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措施

(一) 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增强法律保护意识

社会生活中, 有法律的保护, 人们的生活才会有保障。我国通过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制定了具体的条文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使学生懂得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指导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懂得遵纪守法和珍爱生命的关系, 最终使学生能够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

(二) 生命教育与家庭、社会携手, 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育只有当它触及到人的灵魂, 并引起它深处的变革, 才能成为有效教育。教师应使学生懂得一个人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 还属于一个家庭, 属于全社会。如2003年我校初二学生赵飞 (化名) 溺水死亡。原本幸福的家庭, 因他的死亡而蒙上一层阴影。因此, 珍爱个人生命, 既是对个人的负责, 更是对家庭、社会的负责。当然, 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家长, 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更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生存质量, 适时对孩子进行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教育, 让孩子懂得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尊重生命, 感恩父母, 热爱社会, 奉献社会, 体现人生的价值, 享受感恩与奉献的幸福。

(三) 生命教育与自我保护相结合, 注重保护方法引导

学生身边危害自身安全的因素有很多, 有环境灾害、自然灾害、不法分子的人为危害等。针对这些灾害, 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教育学生拥有自我保护意识和一定的自救、互救能力。如教师可教育学生遭到烈犬突然追击时, 绝不能逃跑, 而要勇敢与烈犬对面, 做出“下腰拾石”的动作, 烈犬定能后退, 用以拖延时间争取救援。经过对学生多方面实施保护方法指导, 最终使学生掌握自护、自救的本领, 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初中学生整体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生活中遇到一些违法行为时都会出于见义勇为而忽略自我保护意识。如一位初中学生协助警察抓了一名盗匪, 在学校受到了表扬, 回家却被家长一顿训斥。是学生错了, 还是家长错了?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教育学生认识自身的对与错, 鼓励学生量己所能地实施见义勇为, 使其认识到只有全社会人人维护正义, 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安宁祥和, 但在此过程中必须重视自我的保护, 亲社会、做贡献, 要斗智斗勇讲方法。

(四) 针对个体特征实施生命教育

不同的学生在身体、心理、家庭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但每个人都有生命健康安全、家庭温馨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教师在教育时应该依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培育其信心, 使其敢于创造条件, 勇于追求幸福, 积极服务社会, 彰显宽阔的胸怀与健康心理的生命特征。

对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还应该扩展到生态文明教育, 如对鸟、青蛙、鱼等野生动物或植物进行考查活动, 体验到生物圈中并不因某种生物微小而轻视它的生命, 感悟自然界中生命的可贵与价值, 进而树立起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的观念。

总之,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能够发展成为健全的人。目前, 我国思想品德教育已经融入了生命教育, 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都要不断充实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 根据学科特有的人文性,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把生活中生命教育的案例融入教学, 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 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动感、活力与生命的喜悦, 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据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两万名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 40-50万名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因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与自我保护,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爱生命, 尊重生命。由此看来, 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重点讲述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必要性与实施生命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初中学生

参考文献

[1].青岛市教研室.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理解与实践.2004年1月第1版.

[2].吴显军.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三生教育”的意义[J].教育研究, 2009 (11) .

8.生命教育,初中生物课堂的绿洲 篇八

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点滴渗透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课程属于生物学基础课程,讲述很多有关生命的知识,教师要注意从中提取生命教育素材,一方面既可以为课堂增添魅力,另一方面取得不错的生命教育效果。例如,在进行人类进化与演变知识教学时,教师向学生讲述生命诞生的起源,描述生命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演示出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十亿年间生命进化和演变的漫长过程,体会生命产生过程的艰难,认识到高级智慧生命人类产生的难能可贵,从而建立起爱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正确生命观。教师还要把关于人类本身的生命知识介绍给学生,悉心讲解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详细信息,认识到人类生命体各个部分的特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学会欣赏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再如学习生物多样性这一章节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然界的生物是种类万千、形态各异的,生物圈是由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组成的,站在人类角度,有些生物是“微不足道”甚至“多余的”,但是,恰恰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才造就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为原本荒芜的地球增添蓬勃的生命力,为人类生活环境添加美感。教学不但要紧抓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学生人文情怀培养,赋予教材内容以生命教育角色。

二、课堂教学逐步渗透,促进形成坚强意志

课堂教学中语言的作用是最不可小视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要靠语言,感染学生情绪也靠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大的人无疑就是教师,教师的个人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相互交流,用自己恰当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感知到自己对他的期待与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培养坚强意志。目前教学内容里,学科教学是基础教学部分,每一门学科都有为学生准备的生命教育环节,生物则是各个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最多的学科。生物教材里可用来做生命教育的内容很多,有的在书上明确表示了出来,而有的则隐藏了起来,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从课本中挖掘出隐藏内容,并让学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生命教育意义。教师要在恰当时机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例如,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维护生态平衡。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在整个生态系统之内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自然界的一名成员而已,生态系统中有和其他生物同样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不然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人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并爱护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命。让学生知晓生命的无价与宝贵,知道珍惜他人的生命,培养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良好品质,形成坚强的意志。

三、加强安全保健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就一个人而言,他最宝贵的无疑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健康、财富、家庭、友情等一切都无从谈起。例如,进行生殖与遗传知识教学时,教师要着重介绍生命诞生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诞生、发育和终结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生命的诞生是极为不易与宝贵的,让学生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而且非常脆弱和短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人体内气体交换”这一内容时,培养学生如何在封闭的环境中随时保持空气流通意识;用“珍爱生命”警示学生远离烟酒和毒品。还可以召开一次“学会自我保护”的主题班会,宣传自我防范知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如遇到突发自然灾害如何脱险自救,怎样在遇到坏人时保护自己等,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保护生命。教师甚至可以播放一些葬礼的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失去生命之后家人的悲痛与伤心,从而从心底意识到死亡的可怕,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对家人的重要意义,萌发出强烈的责任感,立志保护家人生命,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再如教师还可以在“人的食物来自环境”这一章节里教会学生科学饮食知识,改掉不良的用餐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四、举办生命教育讲座,深化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融入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可以把生命教育延伸到课外。例如,教师可以开一次“青春期”主题班会,向学生介绍男生和女生之间生殖方面的特点,告诉学生人的第二性征的知识,了解人的发育过程,提醒学生正视这方面问题,采取正确方法进行男女生交往,消除不必要误解,纠正学生对此类问题的错误认识。教师不妨以胚胎发育为主题办一次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母体孕育生命的不易,从而感受到母爱的伟大,领略生命的神奇与奥妙,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通过“预防传染病”专题讲座向学生宣讲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艾滋、天花等传染病对人类的巨大危害,了解应对传染病的具体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医学的进步是在与病魔不断斗争中取得的,体会到生命存活的不易,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遇到疾病时树立自信心,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生命教育主题讲座涵盖许多内容,学生能从中领会到许多关于生命的知识,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9.生命初中作文 篇九

站在这片土地的任何一点,向任何一个方向望去,看到的只是满眼的荒芜。遍地的黄土,偶尔几块巨石挡住视线。

在这死寂的荒野上,万物具息,毫无生气。或许再这被人遗弃的土地上,唯一的生命只是那段残根,可谁又知道;她是将再抽新芽,还是永世腐烂在土底。

春来兮

夜至,死一般的沉寂。忽微风来袭,纯雨随风入夜,滋润了这久旱的土地,带来一丝生气。雨滴垂直落下,渗入土层,流向更深处。残根像着了魔似的,拼命地汲水。她不想就这样放弃,她明白她还有她的使命未完成。天已亮,雨已停。是奇迹?还是生命之理?那残根的身体上分明伏着一点绿。残根更加拼命地汲水,她的根不断地伸长,伸长。绿一天天长大。放眼望去:万顷黄土一撮绿。绿已初长成。

夏来兮残根还在不停地收集水份,她的使命还未完成。残根把所有的养分都给了绿,绿已葱茏。夜至,只是不再寂寞。月光轻轻泻下,撒在这株不知名的植物上,增添了几分诗意。夜依旧宁静,安详。太阳醒了,发出耀眼的光芒,隐去了月亮的光辉。看,绿梢托着一个圆球。那是花骨朵儿,正含苞欲放。她小心翼翼地绽放每一片花瓣,终于,所有的花瓣都打开了。是一朵美丽的粉色花。每一天,她静静地成长着。她始终朝者太阳,或许那是她宿命的追寻,那里系着她的梦。只可惜,她从不低下头来看一眼给她生命的残根。秋来兮。

话还是不渝地朝着太阳的方向。残根还是在努力汲水,不放弃任何一滴水。她希望绿长得更高,更高,和太阳一样高。一切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花最终还是放弃了。太阳太遥远,远得遥不可及。花失望,花容已憔悴不堪。原本美丽的粉色褪去,成了枯萎的黄。花低着脑袋,无精打采。她哭了,哭得好伤心。泪水从花瓣滑落,以自由落体的姿势滴向地面,溅出一朵朵凄美的泪花。不,这泪是滴在了残根的心里,苦涩不堪。

冬来兮

在一个清晨。花再也坚持不住了,花脱离了茎。很奇怪,是一整朵。她开始下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笑了。笑自己的直着,笑自己的傻,笑自己那不可实现的梦。笑声在空旷的土地上荡漾开去。话要归根了。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残根撕裂了自己的身体。那浅浅的花茎插入了残根的身体。天使落泪了,雪轻轻飘飘地落下来。

又是几度春秋

10.生命初中作文 篇十

是啊,“活着,就是美好的。”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哪本书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当时,对此并未作过多的思考,只认为这不过就是单纯的一句话而已。可是今天亲耳听见这血淋淋的事实时,我感到了强烈的震撼――从一只公鸡临死前对生命极度留恋、渴望的举动里,我不得不想到如何对待生命这个神圣的话题。

无疑,生命是宝贵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当我们从迷蒙中带着父辈们的嘱托与希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那本身就有限的生命既面对着许多许多的美好,也面对着太多太多的磨难,这些磨难,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诸如地震、台风、环境污染、疾病、车祸,还有战争等等,面对这些,人类尽管在不断地抗争,但总有些力不从心,生命总显得那么脆弱。

也许,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生命有脆弱的一面,也有其坚强的一面。就连大自然中无数的小生灵也知道和命运的艰难进行抗争:一颗细小的种子珍惜了上天的赐予,不断努力,根拼命往下钻,芽使劲往上挤,就是在坚硬的石堆中也毫不畏惧,只为了接受轻风的爱抚,阳光的淋浴;一只小小的蚂蚁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不肯虚过一点时光,也只为了难得的生命;墙角的壁虎在危险来临时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尾巴,也只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这些毫不起眼的动植物不忍生命的白白消逝,努力争取享受生命的乐趣,进行了不屈的抗争。那么我们,自诩万物灵长的人类又岂能漠视生命的存在呢?

其实,脆弱也好,坚强也好,这种生命的两重性便确证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命的重要,因为如果没有生命的存在,其它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每一个目前还拥有生命的人要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一位患者曾这样比喻:如果用数字来喻人的一生,身体就是“1”,每做一件大事、取得一次成功可以加一个“0”,数字愈多人生愈是辉煌。但如果没有这个“1”,后面的“0”再多充其量也不过就是几个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数字而已,这组简单的数字其实就是一道人生的方程式,其答案就是生命诚可贵!

是啊,当你沐浴着早晨娇嫩而美妙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漫步在小城的郊外,感受着路旁的鸟语花香时,你能不被这生命的氛围而感动吗?大自然是公平而富含热情的,清新的空气,幽静而美丽的环境……这一切都需要你用一生的真诚去珍惜。也许,只有善待生命才是你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对于大自然最好的回报。在生命面前,没有尊贵卑贱之分。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那么你可以用尽量多的发明成果点燃人类前行的科学明灯;如果你是一名清洁工,那么你可以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人民带来一片洁净。即使你成不了科学家,也不是一个清洁工,你至少也是人类中的一分子,各个岗位上的你自己,只要充分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找准生命的坐标,完全可以去尽力丰富自己的生命,做一个完善的自我,创造一个多彩、无悔的人生。

1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渗透生命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命教育;渗透

生命教育,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生命世界美丽神奇。思想品德教育饱含生命,能让我们时时感受到生命脉搏的跃动。

基于对生命教育含义的理解,从生命教育的目的出发,从当今学生成长的特殊环境考虑,笔者认为,我国当代学生生命教育应该强调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一、生存意识教育

生存意识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珍惜生命教育。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如笔者在讲授《珍爱生命》时,曾经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一个活动:每个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身边最亲的15个人。然后告诉他们,假如这些人坐在一艘航行的小船上突然发生了意外,要保住船上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船上的两个先“下去”。很多学生都懂,“下去”意味着死亡。笔者要求学生考虑好了用笔把他们划掉,很多学生看了一眼名单很快选择了两个。笔者接着说:“现在船上还有危险,还得‘下去’两个。”这些学生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划掉两个。当笔者说还得再划掉两个时,很多学生说:“太残忍了。”而且很多学生不再动笔了,都在沉思着什么。

在这个活动中,笔者不断启发学生真正体验生命的可贵,特别是启发学生认识到:如果你出意外,最难过的是你在刚才的活动中最不愿划掉的那些人。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生命不仅是我们自己的,而且是别人的,我们不仅要为自己活着,更要为别人活着。在我国,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始终回避“死亡”这个话题。其实,国外的死亡教育课程颇能给我们启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放弃生命。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可贵的同时,还应当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教给他们各种生存的基本技能,掌握遇到突发事件时简单易行的自救方法,以便避免危险和伤害。

二、生命历程教育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生要经历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也要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人生难免有挫折,关键是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用什么样的方式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其设计安排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又给予了全面的保护,这就会影响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近年来,大量的心理测试和传媒报道的案例显示,现在的初中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已成为初中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的顺畅与坎坷,正视生命进程当中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认识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正确对待挫折失意和成功辉煌。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面对鲜花和荣誉,更要学会面对怀疑和冷落;要让他们坚信,困难总是暂时的,矛盾总是会找到解决方法的,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走好生命历程中的每一步

三、生命价值教育

在探索生命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理解认识: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旨不仅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而且帮助他们在此基础上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有限的生命中,做真正有价值的人,做高尚的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需要意义的支撑。没有意义支撑的生命,没有存在的根基。在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还是做默默无闻的小事,只要对人类和社会有价值,就都可以让自己生命充实而有意义。

四、生命承担教育

责任意识教育是生命承担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责任意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责任主体的形成。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认识到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同时属于家人和社会。因此,人应当自觉地从自我生命走向普遍性的生命,由自我的感受体会他人的感受,培养起对他人、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意识。树立起了责任意识,学生就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同时自觉地履行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

12.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命教育 篇十二

一、生命教育

对于什么是生命教育, 国内教育理论界还没有达成一致。关于生命教育的概念的表述有很多种,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发表了自己对生命教育的看法。台湾学者一般认为, 21 世纪的学校教育应以“人”为基础, 致力于“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整合知情意行”与“尊重多元智能”的生命教育。教育整体的目标不该只是帮助孩子将来找到了一份工作或职业, 更该教导他们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 并勾勒自己的生命愿景。

王学风教授对学校生命教育给出这样的定义: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 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 对他人生命报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 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有人认为, “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 发展和终结就, 从而认识生命, 理解生命, 欣赏生命, 尊重生命, 进而珍惜有限生命, 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 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

有学者认为, 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 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 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 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

有人认为, 生命教育就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 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 其宗旨是珍惜生命, 注重生命质量, 凸显生命价值。”

二、生命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

初中生比较其他学段的学生而言有着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刚刚开始形成模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始关注生命本身并不断怀疑和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在他们对生命还未做出被自己所认可的注解之前, 任何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外在影响使其所引发的心灵触动都会对他们尚未成形的人生观, 价值观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初中生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中, 他们所受到的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不良思想舆论的负面影响很多, 而他们又缺少足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轻视生命、重视生命等种种不正确的生命认识和生命态度侵蚀着学生们的头脑, 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教育也就愈发显得举足轻重。特别是语文教育, 更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洞察人生之道, 传授人生之道, 使学生达到“明德新民, 至于至善“的境界, 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语文特有的学科特点也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元素,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 记录着生命的跃动, 表达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诠释着人生真善美的内涵, 演奏者一曲曲音色各异的生命乐章, 不论是婉约缠绵, 如细风化雨, 或者是高亢悲壮, 似排山倒海, 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营养。语文教育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语文学科是所有初中基础教育学科中涵盖生命教育内容最丰富的科目,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把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来完成。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 一) 潜心挖掘教材中的生命信息

语文课文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料, 任何一篇文章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一些人文感受在里面。特别是现今新课程改革中所选用的新的语文教材, 在教学文本的选择上更是凸显出“生命的特征”———探究生命之源、诠释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交流生命体验……作为语文教师, 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这一最直接的生命教育资源, 善于挖掘, 刻意张扬, 循循善诱,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其对生命的感悟, 培养其对生命的憧憬, 养成其对生命的尊重, 塑造其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之情。

需要强调的是, 对于语文教师来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艺术。语文教学有其独有的学科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所渗透的生命教育要植根于文本, 不能脱离文本来对学生作政治宣传, 更不能因为毫无关联的生命教育内容弱化和破坏了文本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挖掘教材中的生命信息要尊重文本, 不能牵强附会。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依附于文本教材所自然而然萌发出的一颗嫩芽, 给学生带来生命的启迪。

( 二) 善于激发学生对生命感悟的共鸣

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关键是在引导学生认真解读和剖析每篇课文中的生命意识的过程中找准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的交合点,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触摸和感受到文本中生命的脉搏, 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 三) 结合教师的生命体验来感染学生

教材中的有些文章, 虽然蕴藏着深刻的生命哲理, 但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和阅历局限而不能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的丰富内涵。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 来感染学生, 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层面。

总之,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珍重生命教育, 要深入研究学生, 研究语文教材, 通过语文教学把生命教育融进来, 提高生命教育的意义。

摘要:语文学科是所有初中基础教育学科中涵盖生命教育内容最丰富的科目,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把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来完成。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 从而认识生命, 理解生命, 欣赏生命, 尊重生命, 进而珍惜生命。

13.生命初中作文 篇十三

我认为奋进就是不怕挫折、坚持不懈。

有生命的生物都会奋进。我曾经在书上看过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普鲁士的王子在一次战争中打了许多次败仗,他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了一个小县城了。一天,他在一座废旧的磨坊里休息。突然,一只小小的蜘蛛映入他的视线,蜘蛛正在织一张网,王子用手轻轻一划,划破了那张网,那只蜘蛛发现网破了后又回到破网上,重新织好那张网,王子看了,又伸出手划破了网,蜘蛛回到了破网上,将那张破网重新织好了。王子受到了启发,他想:我就像蜘蛛,敌人就是破坏网的人,我也要像蜘蛛一样修好网,夺回失地。于是,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打败了侵略者。

王子的故事使我想到了“蜘蛛补网”,激发了王子的斗志,让王子变成了一个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战胜自我,战胜敌人的勇士。

奋进不仅要不怕挫折还要坚持不懈。比如说“中国达人秀”中的“无臂歌手”刘伟。他小时候因故失去了双臂,失去双臂不但没有他成为弱者,反而让他成为了一个强者。

他曾想成为一名作曲家,但是老师告诉他学作曲必须会弹钢琴,你不能弹钢琴,就不要学作曲了。他说:“老师,我会弹钢琴是不是就能学作曲了呢?”老师无奈地笑了笑。他回家后每天用脚练习钢琴4小时,脚抽筋了,按摩按摩,休息一会就继续练,脚磨破了,裹上纱布接着练。

两个月后,他来到了老师家里,他进了老师家,对老师说:“老师,我现在可以弹琴给你听了。”老师很诧异地看着他走到钢琴边,脱下鞋子,用脚弹琴。老师感到震撼,一个无臂的人竟然在短短两个月内,用脚练成了一首钢琴曲。

刘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老师接受了他,让他成为真正的中国达人。

不怕挫折、坚持不懈不仅是在这些成功人士身上,我们生活中也有。我以前跑得很慢,但我一直想代表班级去参加校运动会。我通过查资料发现我跑步时腿抬不高、手臂摆动力量不够、呼吸不正确,我每天放学后都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训练,练习。我跑步的速度快了,成绩提高了。终于如愿以偿,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了优异成绩,为班级争光。

14.初中作文热爱生命 篇十四

一、通过生物学教学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生命

1. 从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上,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

生物学上认为, 生命是由蛋白质、核酸等组成的多分子体系, 它具有繁殖后代、不断自我更新和对外界产生反应的特征。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整个生物界的构成可以看成生命体是由细胞、组织、器管、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组成。通过对苏教版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的正确解读和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从本质上区分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认知。

2.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

目前现存的所有生物都有着原始共同的祖先, 各种生物体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生物进化的本质是以种群为单位, 基因频率变化的结果。在生态系统中, 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获取营养, 且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命的本质就是生物体进行物质的自我更新和繁殖后代。到目前为止, 人类依然在探索地球以外的星体中存在的生命体, 这让地球上的生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在对苏教版第二十四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加入神秘的科幻色彩, 如某科幻文学中描述禁止人类穿越时空, 因为在原始的时代里, 很可能因为踩了一脚导致大熊猫绝种, 因为他们的祖先被踩没了, 如此诱发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和探索。

3. 从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的角度,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

生物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延绵千万年就在于生物的繁殖能力。对于人类而言, 十月怀胎, 历经千辛万苦才降生于世, 每个父母都在孩子的发育、成长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艰辛, 过关斩将, 排除困难, 一切只为孩子健康成长。不仅人类如此, 鸟类、植物, 一切生命体的繁殖都经历了艰辛的繁殖过程, 最终开花结果。生命来之不易, 学会珍惜, 学会爱护。

4. 从生物伦理德道上,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 善待生命。

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就是利用专业知识, 对生命体的形成、特性、发展、生命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使学生在科学的角度上认识生命, 让学生理解植物、动物与我们的关系, 尤其要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 了解自身构造和各种机能, 健康成长、丰富生命的知识,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正确认识生的价值与死的意义。人一出生就不仅属于自己, 更属于社会。健康成长, 服务社会是我们的责任。可以正确分析近年来学生频繁自杀, 国外学校屠杀等案例, 让学生对这些做法产生深恶痛绝的罪恶感。

二、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生物教学应从素质教育出发, 以生命教育为辅助, 以思想教育为主, 以学生为本, 遵循学生的天性,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引导学生对人生负责。

1. 利用多种教育渠道,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 可以利用环境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禁毒和防艾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活动, 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比如, 在对苏教版珍爱生命章节的教学中, 可寻找一些车祸事故的宣传图片进行展览, 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查找一些毒品的危害和预防常识等等, 引导学生抵触一切对生命有害的行为, 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 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

2. 开展敬老、助残等课外活动, 强化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在进行生命教育时, 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 做力所能及的劳动, 通过老人对生命的珍惜和解读,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品质。也可组织学生开展助残献爱心活动, 培养学生的友善、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开展克服困难的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

困难、挫折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上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通过分析他们对困难的克服, 历经千辛万苦为我们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以此教育学生, 要正确面对挫折, 面对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 自己的行为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对比历史上的这些英雄儿女经历的困苦, 根本不算什么。在如此困难的生活环境中, 英雄儿女都没有选择放弃生命, 更何况我们自己呢, 无数英雄儿女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取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 学会感谢生命。以此提高学生对生与死的正确认识, 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坚决抵制自杀、伤害他人等一切对生命有害的行为。

总之, 生命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学生从小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世界观, 能够珍惜自己, 关爱他人, 善待生命, 正确地面对挫折, 走出困境。在此意义上从事教学教育活动, 才能真正称之为素质教育。

摘要:生命教育的目的, 就是在对学生传授生命的孕育、发展这些知识的过程中,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从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上,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 从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的角度, 从生物伦理德道上,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 善待生命。利用多种教育渠道, 开展敬老、助残等课外活动, 开展克服困难的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

上一篇:给“手拉手”小学生的一封信下一篇:新园开园仪式园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