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工程材料简介

2024-10-16

常见工程材料简介(精选8篇)

1.常见工程材料简介 篇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1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系统完成理论基础、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实践后,再进行较深入的包括专业课程的学习综合论文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在内的专业训练。

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根据拓宽基础和专业面的原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一个材料类本科专业,使培养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材料组成、合成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规律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和材料质量控制、性能改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工程科技工作,又可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四.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基础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受到较强工程技术和近代仪器分析研究方法的训练,以及掌握较宽厚的、系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如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专业英语教程、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等,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改造和管理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五.分流专业方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成型与模具、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五个本科生专业;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学生选报专业,学院根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

六.分流专业方向介绍

1、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高分子与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高分子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有关规律,可以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22、高分子成型与模具:高分子成型与模具依托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主要培养具有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知识,学生能够较熟练的承担塑料模具及冲压模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具有CAD/CAM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本专业方向已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科学研究与生产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方向侧重建筑工程材料、高温功能材料两个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建筑工程材料、高温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与管理;可在装饰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企业从事科研、教学、设计、检测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本专业方向主要涉及:金属材料、轻合金材料、无机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研究方向;依托材料先进成型与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养具备材料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加工领域的设计制造、实验研究、自动控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研究方向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学院的特色,并作为材料创新人才基地班的主要培养方向。

5、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设计、研究、新材料的开发以及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在教学计划中基础课和工程技术基础课及实践环节充分加强,大幅度拓宽专业方向,开设AUTOCAD、软件工程、数控技术等工业自动控制课程,并开设大量拓宽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学生能在纵向和横向扩展知识和能力,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修空间。

2.常见工程材料简介 篇二

1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目的

(1) 原材料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1) 通过检测能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 迅速推广应用新材料, 新技术和新工艺; (2) 能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评定各种材料和构件的质量, 合理地控制并科学地评定工程质量, 并为科学养护提供客观依据。工程试验检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 加快工程进程, 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养护水平, 推动工程施工技术进步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对材料的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建筑工程的材料性能, 也能够通过检测试验来进行科学地评价, 材料的成品、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等质量与性能都能够利用检测试验进行科学地评估。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所有建筑材料, 都可以根据相关的试验检测方法与标准进行检测试验, 从而得出材料的性能数据, 保证材料的质量。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材料能够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就需要通过检测试验来对其进行分析, 保证材料的质量与性能。此外, 进行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 还能够对施工的技术水平进行提高, 从而使得企业的收益得到增加。建筑工程中材料存在的问题能够通过检测试验发现, 这样就能够使得施工单位在施工时, 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发展。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与常见问题

(1) 现场取样不规范, 试样取样频率少。材料检测的精准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场取样的影响, 但是材料检测单位在对于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 不去严格执行既有的检测标准和规范, 对于水泥、砂石料、混凝土等重要的施工材料, 他们往往随意取一些材料送样, 导致试样丧失了其固有的作用和价值。材料检测的时候, 我们往往难以发现问题, 因此检测出的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完全没有代表性。试样取样频率过低, 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 需要进行进场前试验检测合格方能使用的原则, 但正是因为缺乏监督和管理制度, 使得材料的漏检现象屡屡发生, 即使材料的质量不过关也没有被发现。

(2) 检测设备陈旧, 违规操作。材料检测设备, 直接关系着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为了节省投入, 质量检测机构一再使用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检测设备, 这些设备陈旧呈现老化的状态, 已经不能准确地发挥作用。材料检测有固定的检测程序, 而且检测之前必须要制定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检测方案, 但是检测机构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而是在检测的时候自作主张、主观臆断, 导致大量的劣质材料出现在施工现场, 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 检测市场不规范。检测市场中存在着很多不正当竞争, 各种竞争不公开地进行和开展, 没有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三公原则。检测单位为了占有市场, 在检测结果方面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的试验数据, 实现了所谓的“互利共赢”。

3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管理措施

(1) 操作过程中取样的具体方法及数量。在运用检测试验技术手段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科学规范的取样方法, 保证取样的材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具体的取样过程中, 需要遵循不同批次、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型号随机取样的原则, 增强取样数量的科学性。比如, 当需要对施工中所需的钢材进行取样时, 可以选取不同部位规范取样, 这样才能真实反映材料的真实数据。同时, 取样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需要将取样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保证取样位置的合理性, 减少检测试验过程中的误差。对于某些特殊的建筑材料, 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执行。比如在水泥的检测试验中, 技术人员应该按照规范的规定进行现场标准取样检测, 保证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性。当某些材料取样的数量无法达到检测试验频率时, 最终产生的数据也缺乏说服力, 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同时, 不规范的取样方法也对施工质量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需要技术人员操作时遵循标准规范的原则。

(2) 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 除了要做好取样工作外, 还要注重专业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注重设备的操作。同时,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校准各项参数, 尽量减小可能会出现的试验误差, 最后就是要及时处理实验数据, 以便发现问题时能及时作出合理的判断, 从而提高被检材料结果的准确性。

(3) 完善质量检测系统。互联网在建筑材料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使得各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信息化, 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也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依据。因此, 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完善了检测系统, 能更好地服务于材料检测项目, 使我国的试验检测规范化有一个新的提高。

4 结束语

为了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促进建筑行业和建材行业的长远发展, 我们要提高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视度, 提高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 淘汰落后设备, 保证被检材料结果的准确性, 不断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控制水平, 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 材料的质量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 严格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将对工程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材料检测存在很多影响因素, 文章对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进行了研究, 以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朝辉.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分析[J].广东建材, 2015, (5) :35-37.

3.常见工程材料简介 篇三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取样;数据

一、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意义

建筑工程材料的试验与检测,顾名思义,即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会用到的材料进行测试,以检查其质量是否合格。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检测至关重要,其不仅可帮助施工单位选取最优的材料配置方案,科学的考量与评估相关材料的性能,同时,还可在发生问题时帮助设计人员及时调整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其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应充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环境,遵循切合需求、经久耐用、经济实惠、主材料使用较少等原则。如,在针对沥青路面进行施工时,若其他辅助材料能够充分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则应选取油使用量最小的材料配比设计以降低施工成本;若在材料的检测试验中发现其安全或质量问题,则应避免使用或立即停止使用此建材。同时,设计人员应积极介入,分析其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调整设计方案和材料分配方案,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危险因素。建筑工程材料的试验与检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即试验材料、试验人员及检测仪器。

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常见的问题

(一)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取样不合理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结果是否准确与材料的取样情况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应注重对材料检测取样工作的重视。通常情况下,材料取样是从同规格同型号同批次材料中的不同部位进行随机的抽取检测样品。与此同时,材料检测取样的部位与方法应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一旦出现不规范的现象,或者与材料取样的情况与要求出现差异,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材料检测结果的科学性,进而影响材料检测整体的科学程度,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取样工作应予以一定的重视与关注,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二)检测设备软硬件的系统更新速度慢

建筑工程材料在检测试验过后,要对所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在分析的过程中应对施工材料的相应成分与含泥量以及其自身的坚固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在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时要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目前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是以政府为主进行指导的,所以其仪器设备的更新主要依靠政府的决策,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府预算的影响。因此,在仪器设备的更新方面是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建筑工程行业的。

除此之外,相关的检测工作人员在进行专业的检测试验时,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学习的技能,所以对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与操作技巧不熟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试验效果。

(三)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制度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试验过程中,检测的制度不完善,使得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材料的检测试验时出现造假的情况。除此之外,检测试验的实际执行的体系得不到落实。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项目不全面,所以只根据施工企业的检测报告无法确定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四)工程相关检测人员的操作不规范

工程材料检测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系统,所以,对于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专业技能具有很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工程材料检测试验过程中,大多数的检测人员在专业的技能与操作经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无法满足其检测试验的要求,因此,也无法取得实时准确的信息数据。

三、完善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具体措施

(一)选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项目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材料市场逐步涌入更多工程材料,且类型持续增长,提升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过程中的难度和标准要求,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检员需针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建筑工程材料实行细致认真的检测试验,确保建筑工程材料质量达到当前时期规章制度要求的指标,在实行砼配合比的检测试验阶段,针对水泥的型号、性质以及有关生产厂家数据实行全方位的审核,与此同时,针对砼质量实行严格的检测试验,针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整体质量实行检测试验工作,不仅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材料在施工建设阶段的应用效果,还可以切实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严格建筑工程材料取样和试样工作

实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阶段,目标事物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与试样工作的具体操作方式对检测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因此,正确无误的取样和试样工作在检测试验阶段格外关键,需依据建筑工程材料检的测试验过程中取样标准的差异,科学建立对应的取样方案,且针对取样部位实行随机材料数目安放。

(三)合理掌握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条件

温湿度改变对建筑施工程材料的本身性能产生较大作用,例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针对该材料实行有关的检测试验过程中,温度需掌握在 20 至 25摄氏度之间,若超出规定温度,实行的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的检测试验结果则发生问题,因此,实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过程中,必须提高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条件温湿度控制的重视程度,其可以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阶段取得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有效调控试验机的加荷速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验也是普遍可见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测试,相较于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构件,试验构件的变形性能会有所滞后,相应的,其检测结果也会比材料本身原有的强度略髙。如对钢筋的屈服点进行检测,若试验机的荷载速度过高,可能会使其屈服点的增高;同样,加荷速度值的大小也会对水泥、混凝土的抗压检测形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测试验时,必须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设置合理的加荷方案,进而准确控制加荷速度并注重加荷过程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五)科学合理处置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取得的数据

因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取得的信息存在离散性,因此,需针对取得的数据实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另外,针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取得的结果造成影响的原因较多,其中有材料检测试验现场条件,检测试验装置本身具备的精度,被检测试验的工程材料均匀度情况,以及有关检测试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均对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取得的结果产生作用,假如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得到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需针对工程材料实行反复检测试验。

(六)针对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装置和工作人员实行科学安排

基于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中现实规模和标准需求,针对材料检测试验工地试验室和检测试验中心试验室数目实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且实行追踪和检测试验,确保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结果无误,另外,针对检测试验人员也要实行适宜安排,全力提升其本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提高检测试验装置设备的分配和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检测试验装置设备的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检验过程中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并保证其检测试验信息数据的准确程度,进而对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管理提供真实的信息数据,并作出客观的检测报告,最终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黎红.试析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力度的必要性[J].低碳世界.2015(31).

[2]吴秋宜.建筑工程材料的选择与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2(05).

4.工程材料常见知识问答 篇四

答:(1)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正火后的组织比退火细,硬度和强度有所提高,

工程材料常见知识问答

。(2)正火用于亚共析钢和共析钢时,可作为预先热处理,使材料获得合适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用于过共析钢时,可抑制或消除二次渗碳体的形成,以便其球体化。普通结构件通常以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3)正火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和生产率较高的热处理工艺,故一般普通结构构件应尽量采用正火代替退火。2、了解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答:常用的齿轮材料是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铸钢、和铸铁。一般多采用锻件和榨汁钢材。当齿轮轮胚较大不易锻造时,可采用铸钢。开式低速传动可采用灰铸铁,球墨铸铁可代替铸钢。齿轮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渗碳淬火、调质、正火和渗氮处理。3、碳钢的分类?答:1)按钢的含碳量分类:低碳钢  Q0.25%C中碳钢  0.30-0.55%C高碳钢  ≥0.60%C2) 按钢的质量分类:普通碳素钢:S、P 含量分别Q0.055%和0.045%;油质碳素钢:S、P 含量均应Q0.040%;高级油质碳素钢:S、P 含量分别Q0.030%和0.035%;3)按通途分类: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程结构和机器零件。一般属于低碳钢和中碳钢。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刀具、量具、模具。一般属于高碳钢。4、优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答:1)正常含锰量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对于含碳量小于0.25%的碳素结构钢,含锰量为0.35-0.65%;而对于含碳量大于0.25%的碳素结构钢,含锰量为0.5-0.8%,这类钢的平均含碳量用两位数字表示,以0.01%为单位。如钢号20,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0%。2)较高含锰量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对于含碳量为0.15-0.60%的碳素结构钢,锰含量为0.7-1.0%;含碳量大于0.60%的碳素结构钢,锰含量为0.9-1.2%。这类钢的表示方法是在含碳量的两位数字后面副以汉字锰或化学符合“Mn”。例如20Mn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含锰量为0.7-1.0%。5、什么是钢的热处理?答:所谓钢的热处理就是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操作方法,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钢的热处理最基本类型为:1)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2)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感应加热(高频、中频、工频))和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共渗及其他)。6、钢的退火和正火的目的?答:1)软化钢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2)消除残余应力,以防钢件的变形和开裂;3)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钢的机械性能;4)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做好组织准备。7、什么是合金钢?答:为了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在冶炼时特意往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这种钢就称为合金钢。8、机械制造常用的材料?答:钢材—碳素钢、合金钢,铸铁—含碳量高的铁碳合金,铜合金—黄铜、青铜,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等。9、合金结构钢的分类及编号?答:合金结构钢主要包括普通低合金钢、易切削钢、调质钢、渗碳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等几类。合金结构钢的编号原则是依据国家标准规定,采用数字+化学元素+数字的方法。前面的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以万分之几表示,合金元素直接用化学符合(或汉字)表示,后面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的含量,以平均含量的百分之几表示,合金元素的含量少于1.5%时,编号中只标明元素。若为含硫、磷量较低(SQ0.02%,PQ0.03%)的高级优质合金钢,则在钢号的最后加“A”(或高)字。10、40Mn2钢淬火加热时,为什么热敏性比较大?答:在C%较低时,Mn可以细化珠光体。在C%较高时,Mn加强了C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且降低了A1温度,因此40Mn2钢过热敏感性比较大。11、写出下列牌号数字及文字的含义 Q235-F、KTZ450-06?答:Q235-F表示普通碳素结构钢,其屈服强度为235MPa  F表示是沸腾钢。KTZ450-06表示珠光体基体的可锻铸铁。其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450 MPa、最小伸长率6%12、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那些?其机械性能如何?答:基本相: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1) 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2) 奥氏体的硬度较低而塑性较高,易于锻压成型。3) 渗碳体硬度很高而塑性和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大。1、简述正火与退火的区别?答:(1)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正火后的组织比退火细,硬度和强度有所提高。(2)正火用于亚共析钢和共析钢时,可作为预先热处理,使材料获得合适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用于过共析钢时,可抑制或消除二次渗碳体的形成,以便其球体化。普通结构件通常以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3)正火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和生产率较高的热处理工艺,故一般普通结构构件应尽量采用正火代替退火。2、了解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答:常用的齿轮材料是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铸钢、和铸铁。一般多采用锻件和榨汁钢材。当齿轮轮胚较大不易锻造时,可采用铸钢。开式低速传动可采用灰铸铁,球墨铸铁可代替铸钢。齿轮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渗碳淬火、调质、正火和渗氮处理。3、碳钢的分类?答:1)按钢的含碳量分类:低碳钢  Q0.25%C中碳钢  0.30-0.55%C高碳钢  ≥0.60%C2) 按钢的质量分类:普通碳素钢:S、P 含量分别Q0.055%和0.045%;油质碳素钢:S、P 含量均应Q0.040%;高级油质碳素钢:S、P 含量分别Q0.030%和0.035%;3)按通途分类: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程结构和机器零件。一般属于低碳钢和中碳钢。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刀具、量具、模具。一般属于高碳钢。4、优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答:1)正常含锰量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对于含碳量小于0.25%的碳素结构钢,含锰量为0.35-0.65%;而对于含碳量大于0.25%的碳素结构钢,含锰量为0.5-0.8%,这类钢的平均含碳量用两位数字表示,以0.01%为单位。如钢号20,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0%。2)较高含锰量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对于含碳量为0.15-0.60%的碳素结构钢,锰含量为0.7-1.0%;含碳量大于0.60%的碳素结构钢,锰含量为0.9-1.2%。这类钢的表示方法是在含碳量的两位数字后面副以汉字锰或化学符合“Mn”。例如20Mn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含锰量为0.7-1.0%。5、什么是钢的热处理?答:所谓钢的热处理就是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操作方法,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钢的热处理最基本类型为:1)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2)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感应加热(高频、中频、工频))和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共渗及其他)。6、钢的退火和正火的目的?答:1)软化钢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2)消除残余应力,以防钢件的变形和开裂;3)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钢的机械性能;4)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做好组织准备。7、什么是合金钢?答:为了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在冶炼时特意往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这种钢就称为合金钢。8、机械制造常用的材料?答:钢材—碳素钢、合金钢,铸铁—含碳量高的铁碳合金,铜合金—黄铜、青铜,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等。9、合金结构钢的分类及编号?答:合金结构钢主要包括普通低合金钢、易切削钢、调质钢、渗碳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等几类。合金结构钢的编号原则是依据国家标准规定,采用数字+化学元素+数字的方法。前面的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以万分之几表示,合金元素直接用化学符合(或汉字)表示,后面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的含量,以平均含量的百分之几表示,合金元素的含量少于1.5%时,编号中只标明元素。若为含硫、磷量较低(SQ0.02%,PQ0.03%)的高级优质合金钢,则在钢号的最后加“A”(或高)字。10、40Mn2钢淬火加热时,为什么热敏性比较大?答:在C%较低时,Mn可以细化珠光体。在C%较高时,Mn加强了C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且降低了A1温度,因此40Mn2钢过热敏感性比较大。11、写出下列牌号数字及文字的含义 Q235-F、KTZ450-06?答:Q235-F表示普通碳素结构钢,其屈服强度为235MPa  F表示是沸腾钢。KTZ450-06表示珠光体基体的可锻铸铁。其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450 MPa、最小伸长率6%12、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那些?其机械性能如何?答:基本相: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1) 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2) 奥氏体的硬度较低而塑性较高,易于锻压成型。3) 渗碳体硬度很高而塑性和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大。13、什么是硬度?影响硬度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常用的硬度检验方法有哪些?答:1) 硬度是表征金属在表面的局部体积内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即表示材料的软硬程度。2) 影响硬度值大小的因素有:材料的成份和显微组织、测量方法和条件。3) 硬度的检验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维氏硬度HV、里氏硬度HL。14、为什么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都要比灰口铸铁好?答:球铁中石墨呈球形,灰口铁石墨呈片状。球状石墨堆基体的切割作用和石墨的应力集中效应大大小于片状。球铁基体的利用率大大高于灰口铁,所以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都要比灰口铁好。15、轴承钢应满足哪些性能要求?答:1) 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抗压强度。2)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3) 高的弹性极限和一定的冲击韧度。4) 有一定的抗蚀性。16、什么是钢的调质?调质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答:淬火+高温回火=调质调质的目的:1)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综合机械性能。2)调质后得到回火索氏体。17、一般在钢的冶炼中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杂质元素S、P含量?答:S元素在钢中会形成低熔点(989℃)FeS,在1000℃以上的热压力加工过程中会熔化,使钢在热力加工中产生热脆;P元素在钢中会形成硬脆的Fe3P相,是钢在冷加工中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冷脆。所以一般的钢中S、P常看做杂质元素,应严格控制其含量。18、在生产实际中,如何利用锉刀来鉴定普通钢材的硬度?

答:在生产实际中,利用锉刀可以鉴定普通钢材的硬度,硬度大的,锉削难,硬度小的锉削易,从而就能大致判断出钢的含碳量。低硬度的钢材用任何锉刀都能锉动,中硬度有钢材只能用细锉或油光锉才能锉动,粗锉就锉不动了,高硬度的钢材只有油光锉才能锉动。实践中通过锉削感觉鉴定硬度情况如下:低硬度:HRC40,中硬度:HRC40-50;高硬度:HRC50以上。

19、45#钢的含碳量是多少?答.0.45%;20、某仓库内100根20钢和40钢热轧钢棒被混在一起,试问可用何种方法加以鉴别?答:最简便的方法是测定其硬度。21、晶体中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有何区别?答: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22、产生冷变形强化的实质是什么?答:实质是位错密度增加。23、试选择下列工件的退火工艺,并说明其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组织。答:ZG35(0.35%C)铸钢齿轮。完全退火,以消除铸造缺陷,细化晶粒。退火后的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24、根据叙述写出该钢铁产品的牌号。答:1) 平均含碳量为0.08%的沸腾钢。2) 平均含碳量为0.10%的半镇静钢。3) 平均含碳量为0.50%,含锰量为0.70%--1.0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4) 平均含碳量为0.80%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5) 平均含碳量为0.45%的碳素塑料模具钢①  08F   ② 10b ③ 50Mn  ④ T8A  ⑤ SM4525、细晶强化、冷变形强化、固溶强化及弥散强化的含义是什么?答:1) 借助晶粒细化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改善材料塑性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2) 塑性变形中金属强度增加而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其实质是位错密度的增加,即属于位错强化;3) 因溶入溶质元素使溶剂金属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4) 利用细小弥散的稳定质点,提高合金强度的方法称为弥散强化。26、解释下列现象:某些合金钢在锻造和热轧后,经空冷可获得马氏体组织在相同调质处理后,合金钢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答:是因为合金元素明显提高了钢的淬透性,C曲线显著右移,临界冷却速度大大降低,故空冷可获得马氏体组织。在相同调质处理后,合金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因为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在获得形态强度指标的同时,可采用更高的回火温度,塑性和韧性得到较好的恢复。

27、什么叫淬火?为什么要淬火?

答: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急剧冷却下来,阻止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使其成为具有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这种热处理方法称淬火。

一般淬火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

(1)增加工作面硬度及耐磨性;

(2)为随后的回火获得一定的机械性能而预先进行淬火;

(3)改变钢的某些物理及化学性质。

5.常见工程材料简介 篇五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机械工程材料》简介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有关工程材料的应用类技术期刊,为《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被国际EI、CA、SA和PЖ所收录,本刊内容包括了工程材料的三大板块――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的综合评述、试验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材料性能及其应用,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及其设备,材料检测仪器设备、方法,材料数据、评价和标准化,材料失效分析及预测,材料科技信息以及相关商品广告等。为了适应纳米材料发展的需要,我们从开辟了“纳米材料”专栏。可供与材料生产研究相关的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单位的科研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师生阅读参考。本刊为大16开,64页,月刊,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订阅代号:4-221,也可向本刊编辑部订阅;定价:7元/期,84元/年,可以破季破年订阅。本刊地址:上海市邯郸路99号,邮编:37,电话:021―65556775―368或65541496,传真:021―65544911,E-MAIL:mem@mat-test.com。

BriefIntroduction ofthe Journal《Materials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journal«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started publication in 1977,is a monthl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onsored by the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Materials .It is selected as a journal for statistics of Chinese ScientificPapers and as the core Chinese journal of China. Itpublishestechnical articles on R & D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cluding metallicmaterials,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and organic polymer materials aswell as relevant composite materials, function materials and intelligentmaterials. The coverage of the papers includes review, original research, new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materials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materialsprocessing and equipment,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s for materials testing,materials database, materials evalu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nalysis andprediction of materials failure etc. The journal also delivers technicalinformation and advertising messages on materials and relevant products.Readers of the journal can be scientific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managers,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universities, designers, producers, testers andinspectors, personnel for supply and marketing at al.

6.常见工程材料简介 篇六

专业: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光电薄膜及器件

本方向主要研究薄膜材料结构与光电性能关系以及其表面/界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优化与发展先进光电薄膜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方法、测量原理与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1)先进太阳能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2)新型氧化物半导体光电薄膜的掺杂改性及原型器件探索;(3)场发射纳米多层半导体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4)钙钛矿锰氧化物及半金属磁隧道结制备及器件开发;本研究方向曾主持完成国家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授权10余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严辉、张铭、王如志、王波

02纳电子与磁电子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纳米体系及低维材料的在热、电、磁等外场调制下的结构、电子与电荷的相互关联效应及新型纳电子器件制备技术探索。主要研究方向有:(1)磁电调控作用下低维体系(量子点、量子线及二维电子气)量子输运问题研究;(2)基于纳米体系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及蒙特卡罗法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模拟;(3)纳米场发射显示器件的冷阴极结构设计、制备及相关基础研究;(4)碳系(CNT及graphene)纳电子器件化技术基础研究;基于本研究方向,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Phys.Rev.B, Appl.Phys.Lett.等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多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如志、张铭、严辉

03纳微仿生表面

仿照动植物表面的特殊微观结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相关技术制备纳米和微米多尺度的仿生复合结构,研究材料表面微观结构与表面功能特性间的本质联系,开发具有特殊润湿性能以及其它功能特性的表面材料,探索相关表面材料在自清洁、微流芯片以及舰船减阻等领域的实用途径。该方向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已取得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波、宋雪梅、张雪红、李耳

04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本方向侧重利用物质在溶液中的化学特性,在环境友好的温和条件下实现特定结构、尺寸、形貌和性能的先进低维材料的合成,探索广泛应用的可行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型光催化材料,层状及多孔材料,化学浴沉积无机光电薄膜材料等。已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80余篇,被他人引用600余次,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汪浩、侯育冬、朱满康

05先进电子陶瓷

电子陶瓷是电子工业的基石。本研究方向以压铁电陶瓷材料为对象,侧重于探索其微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联性,重点研究复合机理、掺杂元素选择、晶粒尺度效应和微区表征方法,开发新型高端电子陶瓷材料及其元器件。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朱满康、侯育冬

06生态环境材料与材料环境负荷评价

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MLCA)和物质流分析(MFA)学科方向构筑起了从本科到博士培养的教育教学的完整体系,研究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承担完成了一批包括国家973、863重点、支撑项目和北京市重点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建成了国际知名的、国内最大最全的MLCA、MFA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咨询交流平台和数据库;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中心网站已开通服务社会、公众;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国际组织和政府、企业等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获2008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登记软件4项,参与国家标准《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制定等5部。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 左铁镛、聂祚仁、王志宏、崔素萍、龚先政

07先进轻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高性能轻合金发展的需求和国际发展前沿,根据铝、镁、钛晶体系及合金化的特点,研究合金化学元素及其热处理过程、塑性加工及液固相反应过程、沉淀相、弥散强化相分布和形状、对性能敏感的热机械过程参数与材料性能的关系,了解合金化中化学元素/冶金/加工过程、结构与性能关系对提高合金性能的影响。重点是微量元素与合金中其他组元的交互作用、存在形式及作用机理。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将微观、细观和宏观参量联系起来,为轻合金材料设计及其型材的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开发新材料及制备技术。该方向还结合环境材料研究方向,开展铝、镁、钛工业的生态学及废弃合金的再生利用研究。目前正承担国家973计划2项,863计划项目5项,企事业委托项目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十余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陈子勇、王为、高坤元、苏学宽、李伯龙、黄晖

08仿生制备与纳米结构材料

以面向洁净能源和生物应用的关键多孔材料与技术为研究内容,包括:1)介孔材料的仿生制备、表面改性及其在酶固定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2)微孔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水热稳定性及其在氢气分离和水煤气变换反应制氢等洁净能源领域的应用。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等研究项目(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包括J.Phys.Chem.B,Microp.Mesop.Mater.等国际著名刊物,申请国家专利多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韦奇、王为、李群艳

09特种粉末冶金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主要开展低温冶金新技术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纳米稀土钨热电子发射材料的性能、机理和应用研究;电池正极材料以及废旧二次电池循环再利用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和省部级奖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席晓丽、梅燕

10高性能镁合金设计与非平衡制备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镁合金材料研究方向面向全国招收博(硕)士研究生。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高性能镁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控制以及利用非平衡制备技术研究高强高韧镁合金材料。近几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一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一项,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一项以及人事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计划一项。具有完整的材料制备、加工与评价设备,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目前,在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学术气氛活跃。本研究方向每年拟在全国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生2-4名,拟招收博(硕)士生研究方向为:1)高性能镁合金复合材料环境协调制备技术;2)耐热镁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控制:3)镁合金熔体纯净化及性能控制;4)镁合金板材成形与加工。

镁合金材料研究方向网址:http://mglab.bjut.edu.cn。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杜文博

11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快速制备技术

先进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环境保护、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有广泛应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 简称SPS)是一种材料快速制备新技术,具有烧结机理特殊、适用材料广泛、操作可控性强等独特优势,通常只需3-5分钟即可实现烧结致密化。本方向采用SPS技术合成制备先进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材料制备、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发现和发展新型先进功能材料。研究的材料体系包括磁性功能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电子发射功能材料(稀土硼化物材料)、热电转化能源材料(金属体系、陶瓷体系)等。目前本方向具有国际先进、国内唯一的学科平台,承担国家973、863、国家基金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在国际著名刊物Advanced Materials、Appl.Phys.Lett.等发表了一批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研究水平和实力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具有良好的就业去向。

联系方式:Zjiuxing@bjut.edu.cn, 电话:67392169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张久兴、岳明、路清梅、宋晓艳 张忻 电磁防护与检测、陶瓷复合材料

“电磁防护与检测”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以及电磁兼容技术领域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电磁场在材料介质及空间环境中的传输行为和测量方法。研究目标包括:1)针对环境电磁场或传导骚扰源产生的电磁辐射与感应或传导干扰问题,研究材料学、电磁学以及电磁兼容的基础理论,并提出材料或元件的解决方案;2)针对不同应用目标,研制新型屏蔽材料、吸波材料、电磁兼容关键材料与元件,并开展电磁防护工程技术方法的研究;3)针对环境保护要求,开展环境电磁场仿真、测量与评价。本研究方向招收物理学、材料学、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群、崔素萍、郭红霞、严建华、田英良、孙诗兵

13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

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是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方向之一。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的研制和应用等,涉及材料学, 冶金,化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多学科研究领域。现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已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120余篇,已获国内外专利20余项。曾获国际低温材料最佳文章奖,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年来共派出数名博士生和教师赴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索红莉、刘敏、杜玉成、张铭。

14金属纳米材料及计算材料学 研究分支包括: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的相变特性和热稳定性;纳米稀土材料的结构及物性、热力学特性及其纳米尺度效应,纳米尺度下稀土-过渡金属交互作用及新型纳米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高性能超细及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计算材料学模拟技术,及于先进材料成分及显微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关方向与德国TU-Darmstadt和FSU-Jena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关系。已于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多篇发表于Adv Mater, NJP, Acta Mater, APL, J Appl Cryst等国际著名刊物,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在研项目包括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教育部人才项目等10余项。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宋晓艳、张久兴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主要包括玻璃材料、陶瓷材料、水泥材料、晶体材料,重点研究该类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关系,探索制备工艺及制备技术,采用环境友好设计理念,结合材料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特点,研制开发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及企业合作课题。

本方向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材料化学等专业的学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金头男、邹玉林、常新安、陈学安、严建华、田英良、孙诗兵。

16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方向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等内容。目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化学品、混凝土化学外加剂、聚合物-无机复合材料、电磁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功能涂料的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回收与再生技术、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等。近年来,本方向教师已经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EI收录论文一百余篇,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工业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子明、毛倩瑾、刘晶冰、郭红霞等。

17电、光功能材料

“电、光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电子发射材料、光电转化及光化学能转化等材料。主要材料包括:1)通讯用电子发射材料;2)环境治理用光催化材料;3)太阳能电池材料;4)金属防腐领域的光生阴极防护用材料。本研究方向招收材料、化学及物理的研究生。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金淑、刘伟

18材料表面改性与保护新技术

材料表面改性与保护新技术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电沉积、电化学沉积、等离子电解液相沉积等现代先进表面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多元纳米超硬涂层、难熔金属涂层、纳米晶氧化物功能涂层以及多种耐磨抗蚀涂层研究,同时进行摩擦磨损及电化学腐蚀机理的研究等。近年来,本研究方向成员已完成和正在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和省部级等重点科研项目多相,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百篇,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工业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马捷、王金淑、王从曾、范爱玲、杜玉成、张文泉等。

19先进磁性材料

本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高性能纳米晶永磁材料;2)新型高温永磁材料;3)新型室温区磁致冷材料;4)稀土及其化合物纳米晶材料。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以及其它十余项省部级项目。获得2006和2008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以及两项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公开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

从事该研究方向导师:岳明、张东涛、李永利、张久兴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专业主要从事水泥生态化制备技术及应用、高性能水泥的性能及应用、特殊功能水泥及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高性能及特种混凝土性能及制备技术、水泥及混凝土外加剂、节能墙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973课题、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北京市建委重点课题及企业合作课题。

本方向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材料、建筑材料、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专业的学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崔素萍、兰明章、王子明、王志宏、孙诗兵、严建华、田英良、毛倩瑾、邹玉林

21微电子组装材料与技术

针对微电子制造中所涉及的焊料、键合材料、导电胶体材料、助剂及封装材料等,研究材料成分设计、组织表征、性能评价、寿命预测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微电子结构的组装方法与工艺;研究微电子组装结构的可靠性理论与评价技术;研究绿色微电子组装材料及强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粤港产学研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雷永平、郭福、夏志东、刘建萍、杨晓军

22材料和结构数字化无损检测与评价

针对材料和结构加工与服役中的缺陷和性能演变,研究缺陷与性能无损检测和评价中涉及的特征信号识别、噪声信号处理、缺陷表达与重构、图像处理方法及软件开发、缺陷与性能的相关性表达、性能与寿命的预测等理论与技术;研究数字化无损检测与评价系统及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防科技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

23材料加工工程信息技术

研究材料及结构加工与服役过程中传热/传质行为和规律、变形行为与应力分布、性能演变等方面的信息提取、表征和预测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和结构破坏行为与规律的测试、数据处理与表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与结构性能与寿命定量预测的理论与技术。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973”计划、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雷永平

24轻质结构材料连接理论与技术

针对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轻质结构材料,研究高能束流连接与加工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电弧熔化连接理论与技术;研究扩散连接理论与技术;研究钎焊理论与技术;研究焊接、钎焊材料及其加工制备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郭福、栗桌新、贺定勇

25工程材料表面改性理论与技术

针对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应用中所涉及的磨损、腐蚀、耐温、生物相容等问题,研究耐磨、耐蚀、耐高温及生物涂层材料及其加工设备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的制备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的性能表征及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破坏机理与规律。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栗桌新、蒋建敏、王智慧、贺定勇、魏琪、李辉

26高性能连接材料设计与评价 针对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研究高强度、高韧性、耐温、耐蚀钎焊与熔焊焊料及焊丝合金体系及优化方法;研究焊料及焊丝的加工制备技术;研究焊接材料的绿色化处理及评价技术;研究焊接接头的性能表征与评价;研究高性能连接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7.常见玉石的种类简介 篇七

1 翡翠

翡翠的英文名为jade, 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 jade的简称, 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 是缅甸出产的硬玉, 日本、俄罗斯、厄地马拉、哈萨克斯坦等均产有硬玉, 但只有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区出产的硬玉可以达到宝石级, 并且翡翠矿床储量最大, 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 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缅甸才出产翡翠, 把缅甸作为翡翠的唯一产地。

1.1 翡翠的矿物学特征

翡翠以硬玉为主, 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硬度6.5-7.5, 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苍蝇翅”, 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半透明至不透明, 相对密度为3.30-3.36, 通常为3.33, 折射率点测为1.66。颜色丰富多彩, 因含有不同的致色离子而呈现各种颜色:通常有白、红、绿、紫、黄、粉等, 纯净无杂质者为白色。以含cr3+的绿色品种为贵。

1.2 翡翠的品种

因为翡翠的颜色和质地非常复杂, 变化也很多, 所以有很多个细分的品种, 以下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的品种:

玻璃种:颜色为纯正的翠绿色, 质地非常细腻, 看不到翠性;透明度很好, 就像玻璃一样, 因此得名, 是翡翠中的极品。

冰种:质地细腻, 透明度好, 无色或色浅, 有时飘绿或蓝绿色花, 属中高档翡翠。

芙蓉种:淡绿色, 一般不带黄色调, 有时带很浅的粉红色, 显得很淡雅。质地比较细腻, 透明度中等, 属中档偏上的翡翠。

金丝种:绿色至黄绿色, 颜色呈丝状至条带状分布, 质地细腻至较细腻, 透明度较好, 属中等偏上的翡翠。

地青种:底子为白色, 鲜艳的绿色呈片状或点状分布, 质地由细到粗都有, 透明度不好, 为中档翡翠。

豆种:颜色为淡绿至豆绿色, 质地比较粗, 透明度不好, 为中档偏下的品种。

油青种:颜色为偏蓝灰色调的绿色, 一般色满、质地较细、透明度好时为中档翡翠, 否则为低档翡翠。

干青种:颜色为翠绿色, 而且常为满绿, 但质地较粗, 常有白色和黑色杂质。透明度不好, 属中档至低档翡翠。

马牙种:绿色不正, 且分布不均, 质地较粗, 像瓷地一样, 透明度不好, 是翡翠的低档品种。

紫罗兰:颜色呈淡紫至紫色, 质地由粗到细均有, 透明度有好到差都有, 档次随玉质好坏而变。

2 和田玉 (软玉)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 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 纤维交织至毡状结构, 主要有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颜色。多数为单色玉, 也有一部分品种常伴有别的颜色。玉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 抛光后呈玻璃至油脂光泽, 硬度为5-6, 比重为2.95左右, 折射率为1.60-1.61 (点测) 。和田玉质地细腻、柔和, 像油脂一样闪烁着一种特殊的光泽, “温润而泽”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和田玉的韧性是所有玉石中韧性最强的, 这使得它能经得起精雕细琢, 再精细的工艺造型也能雕琢得工整流畅、清晰完美。和田玉在中国主要产于昆仑山脉, 包括新疆和青海地区, 但这两个地区所产的玉质有所差别, 其中以新疆和田地区的白玉子料质量最好也最为著名。

和田玉品种一般按其颜色分为主色系列、彩色系列和过渡系列。主色系列主要有白玉和青玉;彩色系列有黄玉、墨玉、碧玉和糖玉;过渡系列有糖白玉、糖青玉、翠青玉、烟青玉和青白玉。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

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 各种以白色为主的软玉, 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色等色调, 质地细腻, 杂色小于30%, 也可称为白玉。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 质地纯洁细腻, 含透闪石达99%, 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 故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 产出十分稀少, 极其名贵。与同等重量的白玉相比, 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

青玉: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 颜色匀净、质地细腻, 呈油脂状光泽, 储量丰富, 和田玉中青玉最多, 常见大块者, 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黄玉:基质为白玉, 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 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

墨玉:由墨色到灰黑、紫黑色, 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 因含较多的细微鳞片状石墨所致。一种是整块玉石均为黑色, 而且“黑如纯漆”, 这也是和田玉中的上品, 十分少见。

碧玉:玉质呈碧绿色, 除绿色调外一般不带其他色调, 只是绿色的深浅明暗变化, 玉石中常常含有黑点等特征。

糖玉:由于原生或次生作用形成的, 受氧化铁、锰浸染呈深浅不同的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色调的和田玉, 当糖色部分大于85%时可以称为糖玉。

青白玉:灰绿色、青灰色、黄绿色等浅色调, 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的品种。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 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 是较为常见的品种。

3 岫玉

岫岩玉因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 简称“岫玉”, 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岫玉主要有蛇纹石质玉、透闪石质玉, 以及蛇纹石质玉与透闪石质玉混合体三大类。岫玉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 常使岫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岫玉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 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 少数透明。

4 独山玉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而得名, 产于蚀变斜长岩体内, 其矿物成分除斜长石外, 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等。南阳玉色泽鲜艳, 质地比较细腻, 光泽好, 硬度高, 可与翡翠婉美, 故有“南阳翡翠”之称。优质的独山玉具有十分近似于翡翠的艳丽的翠绿色, 且质地细腻、坚韧、致密, 具有半透明至微透明感, 玻璃光泽, 硬度一般为6至7, 由于独山玉的矿物成分很复杂, 所以其比重有较大的变化, 一般为2.73至3.18, 折射率视点测到的矿物不同, 于1.56至1.70之间变化。

5 石英质玉石

石英矿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 以石英为主的玉石种类繁多。根据结晶程度 (或可辨度) 分为隐晶质石英质玉石和显晶质石英质玉石。

隐晶质玉石有:玛瑙、玉髓、碧玉等。

显晶质玉石有:东陵石、密玉、京白玉、佘太翠等。S

摘要:玉石市场品种日益丰富, 选择合适自己佩戴的玉石越来越困难。本文简单介绍了市场上最常见的几种玉石的基本知识, 包括翡翠、和田玉、岫玉、独山玉以及石英质玉石, 为大家在选择购买玉石的时候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玉石,翡翠,软玉

参考文献

[1]张蓓莉.系统宝石学[M].2版.

[2]黄宣镇.中国玉石分布[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1 (02) .

[3]宋魁昌, 苏玉凤.硅质类宝石玉石分类及特征[J].矿产与地质, 1993.

[4]张志仲.天然宝石和玉石简介[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1989.

8.嫦娥工程简介 篇八

一期工程为“绕”,即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卫星绕月飞行,并进行遥测。

主要科学目标为: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继续着陆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的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主要工程目标为: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二期工程为“落”。即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计划在2012年前后发射。

主要科学目标为:进行着陆区月貌与月质构造调查和综合研究,测定着陆点的月表的环境,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岩石剩磁等;进行月球内部结构研究,对月岩进行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探测着陆区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日—地—月空间环境检测与月基天文观测。

主要工程项目为: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试验月球软着陆技术;研制和发射月面巡视车、自动机器人;进行高分辨率摄影;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环境、月形、月岩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等数据。

三期工程为“回”,即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计划在2017年前后发射。

主要科学目标为:进行着陆区的探测与研究,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对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月质和月球化学研究,结合月面物质成分的分析数据,深化月球和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深化对月系统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上一篇:企业培训创业计划书下一篇:12.7梦想照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