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空间叙事文

2024-11-09

心灵的空间叙事文(精选11篇)

1.心灵的空间叙事文 篇一

爱情的心灵空间说说-空间说说

爱情的心灵空间说说,有爱情的你,有爱情的我,有爱情的TA。心灵的说说,爱情的心灵,送给你,青春爱情说说_爱情说说!

1. 懂爱的人,懂得什么该放弃,什么该珍惜;懂情的人,懂的什么是距离,什么是怜惜。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完美匹配;不是所有的感情,都是真心相对。

2. 放弃了,就不应该后悔。失去了,就不该回忆。一米阳光,一杯咖啡,一份心情,一种生活。许多聪明人没能走上成功之路,不少是因为撞了南墙不回头。早安~

3. 人生因为有爱而多姿多彩,人性因为有爱而灵动美好,人心因为有爱而充盈美丽。爱让人变得年轻和自信,给人无与伦比的幸福和快乐,也让人难免纠结和挣扎。

4. 爱,需要用心经营,也需要用心守候。爱,在理解中成长,更在宽容中永恒。用真交换的爱情,是一种心灵上的拥有。

5. 提醒你,再大的梦想也比不上一个身边爱你的人,请把握当下,珍惜彼此 ,你会发现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每一份亲情,每一段友情,都是幸福。

6. 曾几何时,在一段短暂的时光里,我们都是以为自己是那么深深的去爱着的一个人。我们才是知道,那都不是爱,那只是对自己说谎。

7. 也许幸福就是,陪你走一条叫一辈子的路,跨一座叫奈何的桥,喝一种叫孟婆的汤。也许会累,会疲惫,却从没想过放弃;可能沿途风景迷人充满诱惑,却彼此保留住最初的感觉;也许会起争执,会有分歧,却依然会听从和默认;也许不能没分每秒在一起,却在心里始终留着位置。

8.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走不到所希望的结局,错的不是人。是时间,是命运。

9. 给自己一段柔软的`时光,不用太远,不用太贵,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将自己释放,抚慰。

10. 旅行,就应该只是单纯地出去走走。去哪里,并不重要。心宽,便是远方。早安~

2.心灵的空间叙事文 篇二

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内容都有自己的形式。因此,形式与内容既相互矛盾,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强调指出:“黑格尔则要求这样的逻辑:其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 (《列宁全集》第38卷,第89页) 中华民族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艰苦创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史诗般的社会历史内容和鲜明的民族化形式。这样,艺术表现这一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应以鲜明的民族化形式出现于世。因此,文艺引进,涵盖心灵化叙事方式的引进,必须进行民族化改造。

我们的文学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必须具有世界性,而文学的世界性与文学的民族性辩证地联系在一起。毛泽东从认识论视角创造性地论述了特殊 性与普遍 性的辩证 关系 :“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 致变成枯 槁和僵死 的东西。”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4—285) 由此可见,特殊性存在普遍性、产生普遍性、发展普遍性。而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就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因此,文学的民族性存在文学的世界性、产生文学的世界性、发展文学的世界性。说到这里,还必须提及:特殊性存在普遍性,这种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连而存在” (《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9页)。没有无普遍性的特殊性,没有无世界性的民族性,如同别林斯基所说:“只有那种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一般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民族的”(《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译文 出版社 , 1980年 , 第187页)。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如藏族的敦群佩、哈萨克族的唐加勒克、朝鲜族的金学铁、满族的王度庐等等,其优秀代表作品充满了民族性特色,产生、丰富、发展了文学艺术的世界性。由于文学艺术的民族性对文学艺术的世界性具有产生、丰富和发展的意义,因此,引进西方文学艺术,涵盖引进心灵化叙事方式,必须进行民族化改造。

由于各民族的文学艺术都具有自己的民族化特色,因此,引进其他民族的文学艺术,必须经过改造制作,创新发展,才能同自己民族的文学艺术融合起来,成为自己民族的东西。心灵化叙事方式对于意识流的运用,意识流已成为国际文学现象,不仅欧美作家运用,日本、印度、拉美不少作家也运用,但各有其民族性特点。从川端康成的《水晶幻想》、崛辰雄的《神圣家族》等作品来看,日本一些作家没有原装引进“乔伊斯”,而是在本国文学艺术传统抒情格调和美文趣味的基础上改造了意识流,以建立日本的“东方意识流”。印度一直存在着讲故事人、吟唱诗人的叙事传统,达拉巽格尔的《诊断所》、拉盖什的《关闭的黑房》等运用意识流写作的作品,不同于西方的淡化情节、淡化人物的意识流动,作品有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拉美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古代的和现代的,过去的和未来的,现代民主和封建势力,史前状态和乌托邦幻想交织在一起,这样的现实本身就具有魔幻色彩。马尔克斯的《家长的没落》、卡彭铁尔的《竖琴和影子》等运用意识流创作的作品就用魔幻色彩创造了“神奇的真实”。

中国作家引进心灵化叙事方式,注意用民族化的磁石予以磁化,以建树中国的心灵化叙事方式。从现在看,中国心灵化叙事方式有下述特点。

其一,不搞晦涩。

西方不少心灵化叙事作品为了表现无意识、非理性,常常有意搞朦胧、晦涩。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学则喜欢明朗,厌恶晦涩。刘勰的《文心雕龙》强调:“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就是说,遣辞状物,只以清晰明白为贵。我们的一些心灵化叙事作品,如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姚鄂梅的《索道》、李进祥的《狗村长》 等等,人物意识运行起来,时空方位明确,事件脉络清晰。

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解放战争中,支前回返的农民李山,一路“触景生情”,引发了对抗日战争中一个个充满奉献精神的回忆,其运行线路清晰:疗养何青———养育新生———饲养骡驹。其时空方位明确: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区委书记武元、部队旅长刘浩到李山家送来了病重的女战士何青;同年冬季的一天,区委书记武元赶毛驴来到李山家,送来了部队首长没奶吃的孩子新生;光复那年阴历腊月的一天,李山到区上开会,在区委书记武元的部署下,赶回六个骡驹回家饲养,以备支前用。

李进祥的《狗村长》,做过村长,关心村民的德成老汉病倒了,企盼有人进来把他病倒的消息告诉在外地的儿女,可是一个人也没有进来。老汉病倒的第三天,马家的黄狗来了,于是引起老汉对黄狗的回忆,马家到城里谋生,黄狗也跟去了,可是过一段时间黄狗又回来了,住在马家的废院里,自己谋生。这使老汉想起自己家当年的一条黄狗,这条黄狗像村长一样,对村子里啥事都关心。马家这条黄狗,是老汉家当年的黄狗的后代。老汉病倒的第四天,马家的黄狗又来了,于是老汉想起马家这条黄狗做的许多好事:前些日子的一个晚上,在村街,它用嘴从偷牛贼手里为村民夺下几条耕牛;前不久,一个村妇在山上割羊草,一个货郎要奸污她,被它用嘴救下了。老汉病倒的第六天,还是只有黄狗进来,还给老汉叼来只兔子,这时老汉已经神志不清了,分辨不出这条狗是马家的还是自家的,但他想起了四十年前闹灾荒时,一天半夜,自家的黄狗从山上叼来只兔子,救活了邻居德福一家人。作品用黄狗反讽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乡情淡薄,呼唤乡情的回归。从上述叙事中可以看出, 《狗村长》回忆的事件的时间、方位交待得很明确,回忆的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很清楚。

其二,不搞直陈情思。

西方不少心灵化叙事作品赤裸裸干巴巴地直抒胸臆,缺失抽象与具象相互融合产生的强大的审美感染力。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强调精神与物象融会贯通。刘勰的《文心雕龙》强调“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因此,中国文学作品,人物意识运行,常常在感受具体事物中进行。

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李山对何青的怀念,对瓦罐儿的怀念,对骡驹的怀念,没有直陈情思,而是伴随着何青的可爱形象、瓦罐儿的可爱形象、骡驹的可爱形象同时进行,实现了“神与物游”。李山怀念何青,想起了她什么时候把“李山哥”改为“哥”了,那天她刚喝完豆腐脑,小脸通红放光,这是她最好看的时候,李山要到地里劳动,告诉她,要是害怕了,就叫我。她说,行,你去吧,哥……这一声哥叫得李山心里突然布满从没有感受过的柔情,他再回头看看她,觉得她那张小兔子嘴确实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美丽。李山怀念瓦罐儿,想起了瓦罐儿能站立了,能“阿大阿大”地叫他了,瓦罐儿不知爹娘的心事,很显然是懂得站起来的喜悦,只管在那甜蜜蜜地笑着,“阿大阿大”叫着。那绣着五毒的红兜兜裹着她白嫩的小身体,衬着雪白的笑脸,像神话世界里的玉女仙童。李山怀念骡驹,想起往家赶骡驹的一幕,骡驹们前前后后地簇拥着他,蹭着他的破棉袄,舔着他的脸,撞着他的头,拱着他的腰。一会儿他们结伙蹿到结成冰碴的河边上,小心翼翼地耸着小鼻子小嘴唇,喝那清凛凛的河水。林子里的麻雀一飞,它们立刻昂起头,跑回李山身边,还有股孩子似的幼稚胆怯劲儿。李山心里又觉得布满了阳光和温暖,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又高大了,健康了,像在佑护着这些小畜生的天神,腾云驾雾。这样“神与物游”地写怀念,增强了审美感染力,深化了深切怀念的情怀。

其三,不搞泛性论。

西方心灵化叙事作品把表现性的无意识引入文学创作,这是人类艺术表现自我的一步重要进展。但是,不少作品搞泛性的意识流动,不分亲情、爱情、友情,凡是有男女出现的地方都搞性意识流动。这是不应该的。中华民族有久远的轻淫欲的民族传统。“节有度,守有秩。”“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恣睢者,贼之原。”这些名言佳句已深入人心。轻淫欲,不是一概反对人的欲望,而是反对人的穷奢极欲。就连朱熹的“灭人欲”也不是反对人的一切欲望。他说:“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可见朱熹反对的只是过度的淫欲而已。人类的意识,不仅有感性意识,还有理性意识,不仅有无意识,还有显意识,不仅有性意识,还有情意识。文艺创作的正确作法应该是,依据社会现实,有什么意识就表现什么意识,而不应该不分亲情、爱情、友情,一律搞泛性论。在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中,黑夜,鬼子进山扫荡,李山他们把何青抬到山洞,在慌乱中,何青一头栽进山洞里,栽得何青哎呀一声,再就没有动静了,李山顺着刚才的声音摸去,先摸到了胳臂,冰凉,又摸到了脸,也没有热气,吓坏了,以为摔死了。慌乱中,何青没带棉衣,李山脱下自己的棉袄给她捂上,将她揽进怀里,用身体的热气温暖着她。他觉得“她不是已经把他当做亲哥哥一般来看待的嘛”。何青恢复了健康,丈夫来接何青,送何青上马的时候,是李山亲手把她抱上去的,她偏腿侧坐到丈夫的怀前。所有这些叙事,展现了他们之间充满了兄妹之情、同志之谊,并没有什么性意识在流动。

3.心灵化叙事方式的重要意义 篇三

心灵化叙事方式,常常通过具体事件,把人物在其中“触景生情”引发的心理活动,如回忆、联想、独白、自省、想象、推测、幻觉、梦境等等作为作品的主体进行叙事,最后又回到引发心理活动的具体事物上来。

心灵化叙事方式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多种创新手段,不同于以往那种从外部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着重揭示人物心灵感受、心灵体验,探索人物心灵世界,发掘人物心灵世界,使人类艺术化地表现自我获得了重要进展。上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开创了心灵化叙事方式之路,他们的作品,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等,为心灵化叙事方式开掘人物心灵世界提供了经典。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从主人公马塞尔早晨醒来躺在床上回忆自己的生平写起,写了家庭关系、社会交际、旅行游览、文艺欣赏、爱情追求,等等,但写回忆的重心,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这些事件在心灵之中留下的深刻印象、深切感受。通过这些回忆、感受,突出展现了主人公的精神空虚、心态惆怅的心灵世界。这是世纪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世界出现了巨大灾难,不少知识分子感到“上帝已死”,“中心失依”,“万物崩离”,心灵世界充满了孤独、烦恼、绝望的阴云。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写了以布鲁姆为主人公,同斯蒂芬、摩莉于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深夜2点40分在都柏林的活动,通过回忆、联想深入细致地写出了他们的意识活动、情感冲动、本能欲望,淋漓尽致地揭示了西方知识分子的世纪病——孤独、烦恼和绝望。心理分析大师荣格赞美乔伊斯道,“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作品通过康普生家族的三个儿子的视角、一个黑女佣人的视角写了庄园的败落:父亲酒精中毒死亡,母亲孤苦无告,小儿子班吉是个白痴,被去势,大儿子昆丁是哈佛学子,庄园的最后代表,自杀身亡,二儿子杰生是个冷酷无情的生意人,女儿凯蒂成为浪荡女子。小说基本是围绕凯蒂展开的,作品把同一个故事,主要通过三兄弟的回忆,以不同的视角进行叙事,重心揭示了他们的感受、体验,他们的绝望、痛苦,提供了美国版的烦恼绝望世纪病。

中国作家运用心灵化叙事方式,考虑中华民族的接受习惯,主要运用了下述结构形态:由物件出现引发心理活动,由人物旅行引发心理活动,由事件开展引发心理活动,都以揭示人物的心灵感受、感触、感悟,探索人的心灵海洋为重心。

由一个物件出现引发人物一系列心理活动,如回忆、联想、独白、自省、想象、推测、幻觉、梦境等等,从人物的心灵感受、情思体验中,探索人物心灵海洋的秘密,最后又回到引发心理活动的物件上来。叶广岑的《梦也何曾到谢桥》,在宾馆房间,垂挂在衣架上的水绿色缎子旗袍与我默默对视,由此,引发了“我”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孩子时的“我”同父亲去桥儿胡同的谢家,见到了漂亮的寡妇谢娘和她的“长角”的儿子六儿。回家说漏了嘴,聪明的母亲洞悉了父亲的秘密。同父亲又去谢家,谢娘说六儿给“我”做个穿绿色缎子旗袍的小布人,“我”去了,他却给“我”做个灰老鼠,“我”去告状,见谢娘哭了,原来母亲来过,谢娘要嫁人了,父亲很痛苦。一日,谢娘儿子六儿来“我”家报丧,说谢娘死了,母亲打发刘妈和“我”去吊丧。后来父亲忧愁也死了,“我”到六儿家去报丧,他很冷淡。“我”到北京出差,到了已成为服装设计大师的六儿家,即张顺针家,找到了他,“我”激动地叫他六哥,他却阻止“我”这样称呼,“我”很痛苦。10天后,他打发儿子送来这件旗袍,就是这件水绿色缎子旗袍。作品写了这些事件,更展现了人物在这些事件中的心灵感受。如作品结尾,“我”找到了张顺针家,激动地叫了一声六哥,他却一愣,看了“我”一会,说,别介,你可千万别这么叫,我姓张,跟金家没一点关系。“我”的脑袋突然变得一片空白,不会思索了。“我”机械地喝了一口水,已经品不出茶的味道,“我”说要告辞了……从一系列诸如此类的回忆联想、心灵感受中,探索了心灵海洋的一个秘密,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依然在呼唤亲情。

人物旅行,沿途“触景生情”,相继引发种种心理活动,如回忆、联想、独白、自省、想象、推测、幻觉、梦境等等,以这些心理活动为作品主体结构,最后,人物达到目的地,与开头相呼应。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叫李山的农民到孟良崮支前,在回返的路上,一路“触景生情”,引发了对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个充满奉献精神的事例的回忆。赶路回家的李山在孟良崮北楼一带被一个国民党矮个子兵捉住,盘问他是不是村干部,引起了他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区委书记武元和部队旅长刘浩送来了病重的女战士何青,他痛快地接受了保护、治疗女战士的重任。矮个子国民党兵要李山往蒙阴城赶牛,路上,李山见国民党军营副一脸忧郁,于是感到骄傲,引起回忆:他高高兴兴地给养病的何青做豆腐脑、摊煎饼、扫铺、抓药。赶牛走了一天,晚上,来到公路旁一个村子,他露天躺在外面,望着漫天星斗,又引起回忆:鬼子进山扫荡,他们把何青抬进一个秘密山洞里,在那危机时刻,慌乱中没带棉衣,病重的何青坐在李山的怀里取暖。李山赶牛进了蒙阴城,被放了,但又被国民党军队的炊事员抓住了,又不能回家了,又引起对家的怀念:何青病好了,被丈夫接走了,他李山娶媳妇了,又有了可爱的女儿瓦罐儿,适逢部队秦团长的女儿新生没奶,为了救活新生,武元书记又把新生送来,两个孩子争奶,李山夫妻倾心关照新生,影响了瓦罐儿的身体,瓦罐儿得病死了。李山被国民党炊事兵放了,急忙赶路回家的李山路遇一个老奶奶,老奶奶说李山家乡一带被国民党放了大火,赶路回家的李山又想起了往事:鬼子投降那年,调皮的新生能各处跑了,但被孩子的姥姥接走了,武元书记又送来6个骡驹要他饲养。李山终于赶到了家,但只见一片瓦砾,妻子也不见了,他一片茫然,想了很多。作品不仅回忆了这些事件,更展现了人物心灵感受。如,对新生的回忆:她不喜欢爹娘教给她的游戏,喜欢把香椿树上的幼芽一个个都掰掉,把李山给她抱回的小白狗往死里掐,她还喜欢爹娘一刻不停,听她胡乱说事儿,你不听了,她就用小手扳着你的下巴颏,扳过来,听她胡说。她说月亮老娘住在貔子窝里,领着一群小貔子在树林里跑,小貔子骑着日本鬼子的大洋马,一头撞在她家的东墙上……这些回忆、感受的描写,实现了对一种精神——一个普通农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伟大奉献精神的探索。

随着事件的发展,人物“触景生情”,逐步引发一系列心理活动,如回忆、联想、独白、自省、想象、推测、幻觉、梦境等等,作品以这些情思活动为主体结构作品,最后又回到引发心理活动的事件上来。鄂梅的《索道》,随着三峡移民工作的开展,小青年蛮子不断“触景生情”,引发一系列心理活动。蛮子早晨上厕所,闻到尿里有啤酒味儿,于是引起回忆:昨天,蛮子一伙小青年到移民点去看看,一看,特高兴,蛮子请小伙伴喝了啤酒,喝得人仰马翻。方便完了,蛮子突然发现妈妈爬陡石坡从后山回来,于是引起回忆:蛮子记得,小时候,爹妈经常吵架,后来爹早去世了,孩子时的他还跟踪过妈妈,看到妈妈爬大石坡顶,直奔昌福家。三峡移民工作深入开展,可妈妈居然不愿动迁,于是引起蛮子对妈妈身世的回忆:爹死的时候,妈才35岁,上门给妈妈撮合二道亲的可不少,但都被妈妈回绝了,妈妈领着儿女耕田度日,把家理得挺好。要动迁搬了,妈妈坚持不走,要过一种新日子。于是又引起蛮子的回忆:蛮子化装到后山走访,得知,昌福老汉为了修通妈妈上后山的道路,动用了炸药,炸掉了双手,妈妈甚至说要把自己的手剁下来一只给他。作品结尾,写移民动身要走的蛮子看到后山陡石坡上安上了铁索,凿了石阶。这是他出钱找人打的铁索,凿的石阶,陡峭的石坡有通路了。作品在叙述这些事件的同时,更突出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感受。如,作品结尾,蛮子看到通往后山的铁索、台阶,感到心里蓦地伸出一只手,长长地横过江面,百般体贴地覆盖在那片陡峭的石坡上,在太阳的照射下,整个石坡热乎乎的。就算下雨,就算下雪,就算下刀子,这条路都不再陡峭得令人担心了,都是一条可以自由来去的安全路了。这些回忆和感受,揭示了对一种精神的探索:虽然有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但有久远根基的爱情仍然生发着。

心灵化叙事方式,是西方现代最基本的叙事方式,其他叙事方式,如意象化叙事方式、散文化叙事方式、荒诞化叙事方式,都以心灵化叙事方式为根基。因此,一定要掌握心灵化叙事方式,以不断深入探索人的心灵世界。

4.触动心灵的瞬间叙事作文700字 篇四

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

“呼。”我吐出一口热气,我快步的走向守车人,又是一阵秋风刮过,我搓了搓手,再次加快了自己的`步伐,到了,守车人正坐在火堆前烤火,他微微抬了抬头,提起眼皮看了看我,又眯了眯眼睛,随即露出了一个并不算好看的微笑:“小伙子,取车?”他的声音不是我想象之中的那种不堪入耳,只听声音就觉得有几分憨厚,仔细看了看这个人,是一个老头,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眼睛却非常清澈。

“走吧!”老头扶着板凳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走在我前面,老头虽然已经身形佝偻,但走路时却仍然步履矫健,我看了看周围,只有寥寥几辆车了,老头就这样一直等了下去?只是想想也觉得有些困难,一个人,在这瑟瑟秋风之中等待……

一个声音打破了我的想象:“小伙子,这就是你的车吧。”老头再次笑了笑,笑声明朗。“对。”我也笑着回答。

老头微弓下身,本就佝偻的身体就像要倒下了一般,老头那被岁月刻下的痕迹挤在一起,显得十分吃力,一颗汗珠竟悄然划过,老头那冻僵了的双手拉着绳子,哗,绳子取了出来。老头挺起身子,抬起双手,哈了一口热气,双手合十搓了搓。“谢谢啊,老人家。”我对老人说。“没事。”老头又露出他“标准的”憨厚的笑容。

5.心灵_写叙事的作文500字 篇五

在历史的长河中便走出了一位当代“伟人”。他就是迄今为止令吾敬仰之至的耄耋老者:羡林先生也!

20xx年10月3日那天,季老写下了题为《在病中》一个系列的随笔杂谈。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系列随笔”中,季老写下了在他晚年生涯中最重要、也是令宇内之人愕然的三篇随笔,这就是著名的《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术)泰斗》、《辞“国宝”》三篇佳作是也!

羡林先生的美言予不能一一征引,我只选取他最终对“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盖棺定论之言”:

“为此,我在这里诏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辞国学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诏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辞学界(术)泰斗》

为此,我在这里诏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寥寥三句之言,充分说明了季老对荣誉的态度,他在《辞“国学大师”》一篇中还说道:

“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这些话,是很值得我们用心去推敲、品位思考的!

6.心灵的空间阅读答案 篇六

4.你见到过下面三种“忙人”吗?请选择其中一种举一个例子。

①发自内心的需要;②为了名利;③为了职务或客观情势。

5.作者在文中希望所有的忙人“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答案:

1.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休闲和遐想的快乐,等等。

2.“穷人”:日常生活的忧虑;“悲惨的人”:苦难的遭遇和身体的痛苦;“忙人”:名利和责任;逼迫。

3.全身心地投入一种事业,在忙碌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快乐。需要;因为只有在这个心灵的空间中,才能把事业作为生命的果实来品尝。

4.答案略。

7.心灵的空间叙事文 篇七

一、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道德情感的升华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个人道德发展是以情感为核心的。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他在生活、学习中情感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生命成长的旅途中,成功、迷惘、失败、挫折,随时伴随其左右,那些使他的内心世界发生过震动的事情,他在心灵深处就有将其表达出来的愿望,并且从事情发生之后,他就处在各种可能的解释、说明以及“关照”自己的内心空间中。如果他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不仅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助于消除负向的情绪,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生命叙事恰恰可以帮助叙事个体对生命历程中所产生的诸如困惑、羞愧、压抑等内心感受,在叙事中得以化解、宣泄,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使内心获得澄净并走向平衡、和谐。

小刚,一个高达英俊的小伙子,上个月从临县的一个特教学校转到我班。刚到班里不久我就发觉,他与同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孤独、冷漠和压抑。凭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想他的内心一定受到什么沉重的打击。我小心翼翼试探着接近他。在一个寂静的傍晚,经过耐心的启发,我们终于开始了对话。

“我知道,你们都看不起我,我是个小偷,我偷了别人的东西。”说完,他突然失声大哭,泪珠像雨水一样流出。我静静地看着他,心中阵阵发痛,长时间的压抑和委屈终于决堤而出。“孩子,别急,慢慢说,老师相信你,把以前所有的委屈都告诉我吧。”原来,小刚上学期偷了同学一只好看的卡通手表,被发现后学校通报批评。这对于一向品学兼优、性格内向的小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他陷入了恐慌、羞愧和绝望之中,潜意识里所有的同学都在嘲笑和唾弃他。他终于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压,转到了我校。时间悄悄地流淌着,小刚还沉浸在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中,只是他的表情不再压抑和紧张,而是慢慢舒展起来。听完他的叙述,我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告诉他:“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只要他能够改正错误,仍然是好学生,仍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教室,看着他久违的欢悦,我如释重负。

二、生命叙事有助于人际道德关系的融洽

生命叙事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自己的生命故事只有在判断对方可以信赖时,且自己可以被对方接受的情况下,生命叙事才有可能进行,所以说生命叙事体现了叙事主体对他人的信任。在叙事的过程中,讲者和听者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双方可以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启迪。不仅如此,生命叙事还使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他们能够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意识到彼此的信任,而且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说:“通过分享彼此的故事,获得彼此的了解、信任,以及一系列共同的价值与共同的理想,因此生命叙事有助于团体、集体的建设。”

多年来,我校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每到“助残日”“六一”儿童节,我们就会邀请职小、实小等其他学校的孩子到我校联谊。他们会拿出珍藏的礼物,一块画有卡通图案的橡皮,一张自己精心绘制的儿童画,抑或是一个新买的日记本,他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那些乡间的趣事,也会坦诚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梦想和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在他们欢乐的笑语中我们看到了彼此的信赖、真诚。听者和讲者促膝交谈,咫尺之间充满了和谐、温暖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分享着快乐和友谊,也分担着烦恼。麦金太尔说过:“叙述形式不是伪饰也不是装饰。哈迪写到:我们在叙述中做梦,通过叙述来记事,表达希望、绝望、相信、计划、修改、批判、设计、闲谈、学习、爱与恨。”另外,我们还会让在校学生给已考上大学或已在社会自立自强的残疾人写信,叙述自己的学习生活、理想抱负。在这种来往书信的叙述中,他们感受到别人的奋斗历程,期待着自己的成长,同时这种方式也促进了人际道德关系的融洽。

三、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生命的自我接纳

生命故事凝结个体对人生的理解,生命叙事的过程恰是将其呈现出来。在叙事的过程中不但为他人提供了真实、鲜活的事例,而且在与他人分享时自身也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关注个体生命的经历与经验,扩大其经验范围,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一项原则。生命叙事恰恰是对个体生命经验的直接关注,在叙事过程中,一个人的经验不但得到了呈现、交流,而且获得了反思、深化。因此,生命叙事不仅有助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认识,而且有助于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自我接纳。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曾经有一个男生叫小雨,这是一个典型的自虐症者,他孤独,自卑,一个月三次用刀割伤了自己的手腕。这样一个特殊的病人,必须用特殊的办法。于是,在生活、学习上我用慈母般的温暖关爱着他,一遍又一遍试着接近他,给他叙述许多优秀少年的成长故事。慢慢的,他冰冷、固执的心开始融化。后来,他也给我讲述他的故事。在他的叙述中我了解了他不幸的家庭:爸爸经常酗酒,打他和妈妈,父亲离婚又娶了后母,家里像冰窖一样寒冷。在叙述中他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见此情景,我不失时机地又为他制定了学习目标。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他今年如愿考上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正是生命叙事让他走出封闭、阴霾和自虐,变成一个快乐、自信、能够接纳自己的大男孩。

四、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生命意义的重建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意义的发现与追求是人类自古以来就面对的永恒问题。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去发现、追求与建构生命意义,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其长久的价值。而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生命之中,它需要在他人的参与下,通过亲身活动来生成,所以道德教育就必须回到个体生命生活中遭遇的事件中来,回到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现实的活动中来。生命叙事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生命叙事不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简单再现,而是借助所发生的事情,来理解生命、理解自己、他人或社会。生成性是生命叙事最具有意义的特征。

有一天,学生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做作业,突然,一只小鸟跌跌撞撞飞进来,它张大惊悸的眼睛望着四周。原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它的一只翅膀已经折断,耷拉着垂下。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捧起它,爱不释手。放学了,学生们跑到食堂里拿来了小米、馒头和水,有的学生跑到草地里捉来小虫。虽然大家精心照顾,但是小鸟毕竟伤得太重,第三天早上当学生们来到教室,看到小鸟已经闭上了眼睛,静静地躺在同学为它装饰的小盒子里。大家围着它,有的学生眼里噙着热泪,久久不愿离去。虽然我也很感动,但我不愿让大家心情这样沉重下去,于是告诉大家:“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很留恋它,但是有的生命真的很渺小、很脆弱,这只小鸟虽然离开我们,我相信它一定会感激你们对它的照顾,在它回到天国的时候如果你们有些心里话要对它说,那么拿起笔写下来吧。”学生们回忆起这短短的三天里,与小鸟朝夕相处的每个细节,记忆都是那么深刻、难忘和留恋,还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到:“可爱的小鸟,我真后悔没有把你救活,请你相信,我以后一定会爱护你的同伴的。”一个生命的离去唤醒了许多心灵对生命的真切体验和关注,谁也不曾想到,那只受伤的小鸟维系着孩子们对弱小生命的丝丝温情。

8.心灵化叙事方式的民族化改造 篇八

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内容都有自己的形式。因此,形式与内容既相互矛盾,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强调指出:“黑格尔则要求这样的逻辑:其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列宁全集》第38卷,第89页)中华民族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艰苦创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史诗般的社会历史内容和鲜明的民族化形式。这样,艺术表现这一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应以鲜明的民族化形式出现于世。因此,文艺引进,涵盖心灵化叙事方式的引进,必须进行民族化改造。

我们的文学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必须具有世界性,而文学的世界性与文学的民族性辩证地联系在一起。毛泽东从认识论视角创造性地论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和僵死的东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4—285)由此可见,特殊性存在普遍性、产生普遍性、发展普遍性。而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就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因此,文学的民族性存在文学的世界性、产生文学的世界性、发展文学的世界性。说到这里,还必须提及:特殊性存在普遍性,这种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连而存在”(《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9页)。没有无普遍性的特殊性,没有无世界性的民族性,如同别林斯基所说:“只有那种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一般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民族的”(《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187页)。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如藏族的敦群佩、哈萨克族的唐加勒克、朝鲜族的金学铁、满族的王度庐等等,其优秀代表作品充满了民族性特色,产生、丰富、发展了文学艺术的世界性。由于文学艺术的民族性对文学艺术的世界性具有产生、丰富和发展的意义,因此,引进西方文学艺术,涵盖引进心灵化叙事方式,必须进行民族化改造。

由于各民族的文学艺术都具有自己的民族化特色,因此,引进其他民族的文学艺术,必须经过改造制作,创新发展,才能同自己民族的文学艺术融合起来,成为自己民族的东西。心灵化叙事方式对于意识流的运用,意识流已成为国际文学现象,不仅欧美作家运用,日本、印度、拉美不少作家也运用,但各有其民族性特点。从川端康成的《水晶幻想》、崛辰雄的《神圣家族》等作品来看,日本一些作家没有原装引进“乔伊斯”,而是在本国文学艺术传统抒情格调和美文趣味的基础上改造了意识流,以建立日本的“东方意识流”。印度一直存在着讲故事人、吟唱诗人的叙事传统,达拉巽格尔的《诊断所》、拉盖什的《关闭的黑房》等运用意识流写作的作品,不同于西方的淡化情节、淡化人物的意识流动,作品有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拉美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古代的和现代的,过去的和未来的,现代民主和封建势力,史前状态和乌托邦幻想交织在一起,这样的现实本身就具有魔幻色彩。马尔克斯的《家长的没落》、卡彭铁尔的《竖琴和影子》等运用意识流创作的作品就用魔幻色彩创造了“神奇的真实”。

中国作家引进心灵化叙事方式,注意用民族化的磁石予以磁化,以建树中国的心灵化叙事方式。从现在看,中国心灵化叙事方式有下述特点。

其一,不搞晦涩。

西方不少心灵化叙事作品为了表现无意识、非理性,常常有意搞朦胧、晦涩。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学则喜欢明朗,厌恶晦涩。刘勰的《文心雕龙》强调:“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就是说,遣辞状物,只以清晰明白为贵。我们的一些心灵化叙事作品,如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姚鄂梅的《索道》、李进祥的《狗村长》等等,人物意识运行起来,时空方位明确,事件脉络清晰。

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解放战争中,支前回返的农民李山,一路“触景生情”,引发了对抗日战争中一个个充满奉献精神的回忆,其运行线路清晰:疗养何青——养育新生——饲养骡驹。其时空方位明确: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区委书记武元、部队旅长刘浩到李山家送来了病重的女战士何青;同年冬季的一天,区委书记武元赶毛驴来到李山家,送来了部队首长没奶吃的孩子新生;光复那年阴历腊月的一天,李山到区上开会,在区委书记武元的部署下,赶回六个骡驹回家饲养,以备支前用。

李进祥的《狗村长》,做过村长,关心村民的德成老汉病倒了,企盼有人进来把他病倒的消息告诉在外地的儿女,可是一个人也没有进来。老汉病倒的第三天,马家的黄狗来了,于是引起老汉对黄狗的回忆,马家到城里谋生,黄狗也跟去了,可是过一段时间黄狗又回来了,住在马家的废院里,自己谋生。这使老汉想起自己家当年的一条黄狗,这条黄狗像村长一样,对村子里啥事都关心。马家这条黄狗,是老汉家当年的黄狗的后代。老汉病倒的第四天,马家的黄狗又来了,于是老汉想起马家这条黄狗做的许多好事:前些日子的一个晚上,在村街,它用嘴从偷牛贼手里为村民夺下几条耕牛;前不久,一个村妇在山上割羊草,一个货郎要奸污她,被它用嘴救下了。老汉病倒的第六天,还是只有黄狗进来,还给老汉叼来只兔子,这时老汉已经神志不清了,分辨不出这条狗是马家的还是自家的,但他想起了四十年前闹灾荒时,一天半夜,自家的黄狗从山上叼来只兔子,救活了邻居德福一家人。作品用黄狗反讽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乡情淡薄,呼唤乡情的回归。从上述叙事中可以看出,《狗村长》回忆的事件的时间、方位交待得很明确,回忆的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很清楚。

其二,不搞直陈情思。

西方不少心灵化叙事作品赤裸裸干巴巴地直抒胸臆,缺失抽象与具象相互融合产生的强大的审美感染力。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强调精神与物象融会贯通。刘勰的《文心雕龙》强调“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因此,中国文学作品,人物意识运行,常常在感受具体事物中进行。endprint

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李山对何青的怀念,对瓦罐儿的怀念,对骡驹的怀念,没有直陈情思,而是伴随着何青的可爱形象、瓦罐儿的可爱形象、骡驹的可爱形象同时进行,实现了“神与物游”。李山怀念何青,想起了她什么时候把“李山哥”改为“哥”了,那天她刚喝完豆腐脑,小脸通红放光,这是她最好看的时候,李山要到地里劳动,告诉她,要是害怕了,就叫我。她说,行,你去吧,哥……这一声哥叫得李山心里突然布满从没有感受过的柔情,他再回头看看她,觉得她那张小兔子嘴确实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美丽。李山怀念瓦罐儿,想起了瓦罐儿能站立了,能“阿大阿大”地叫他了,瓦罐儿不知爹娘的心事,很显然是懂得站起来的喜悦,只管在那甜蜜蜜地笑着,“阿大阿大”叫着。那绣着五毒的红兜兜裹着她白嫩的小身体,衬着雪白的笑脸,像神话世界里的玉女仙童。李山怀念骡驹,想起往家赶骡驹的一幕,骡驹们前前后后地簇拥着他,蹭着他的破棉袄,舔着他的脸,撞着他的头,拱着他的腰。一会儿他们结伙蹿到结成冰碴的河边上,小心翼翼地耸着小鼻子小嘴唇,喝那清凛凛的河水。林子里的麻雀一飞,它们立刻昂起头,跑回李山身边,还有股孩子似的幼稚胆怯劲儿。李山心里又觉得布满了阳光和温暖,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又高大了,健康了,像在佑护着这些小畜生的天神,腾云驾雾。这样“神与物游”地写怀念,增强了审美感染力,深化了深切怀念的情怀。

其三,不搞泛性论。

西方心灵化叙事作品把表现性的无意识引入文学创作,这是人类艺术表现自我的一步重要进展。但是,不少作品搞泛性的意识流动,不分亲情、爱情、友情,凡是有男女出现的地方都搞性意识流动。这是不应该的。中华民族有久远的轻淫欲的民族传统。“节有度,守有秩。”“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恣睢者,贼之原。”这些名言佳句已深入人心。轻淫欲,不是一概反对人的欲望,而是反对人的穷奢极欲。就连朱熹的“灭人欲”也不是反对人的一切欲望。他说:“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可见朱熹反对的只是过度的淫欲而已。人类的意识,不仅有感性意识,还有理性意识,不仅有无意识,还有显意识,不仅有性意识,还有情意识。文艺创作的正确作法应该是,依据社会现实,有什么意识就表现什么意识,而不应该不分亲情、爱情、友情,一律搞泛性论。在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中,黑夜,鬼子进山扫荡,李山他们把何青抬到山洞,在慌乱中,何青一头栽进山洞里,栽得何青哎呀一声,再就没有动静了,李山顺着刚才的声音摸去,先摸到了胳臂,冰凉,又摸到了脸,也没有热气,吓坏了,以为摔死了。慌乱中,何青没带棉衣,李山脱下自己的棉袄给她捂上,将她揽进怀里,用身体的热气温暖着她。他觉得“她不是已经把他当做亲哥哥一般来看待的嘛”。何青恢复了健康,丈夫来接何青,送何青上马的时候,是李山亲手把她抱上去的,她偏腿侧坐到丈夫的怀前。所有这些叙事,展现了他们之间充满了兄妹之情、同志之谊,并没有什么性意识在流动。

引进心灵化叙事方式,一定要经过民族化改造,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自己的东方心灵化叙事方式。

9.伸展心灵的空间交流读书心得 篇九

本活动从三月份下旬开始,到六月下旬结束,历时三个多月,来自全院各个专业的近百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期间以辅导员与学生的见面会、两次交流会、辅导员的个别指导、学生自读及撰写读书报告(读后感)、辅导员评阅读书报告(读后感)、总结会等形式进行,整个活动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三月下旬,读书活动拉开序幕,学生报名比较积极,报名采取现场报名、到公寓辅导员处报名等形式,根据报名情况两位辅导员召开了第一次交流会,主要是对学生如何读书作了一定的指导,提出建议和要求。4月22日和4月26日,两位辅导员与参加读书活动的学生又分别进行了两次交流,交流会上学生发言踊跃,就读书过程中的感想、心得、体会和经验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提出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两位辅导员根据学生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交流现场气氛活跃,通过交流,无论是两位辅导员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学生原本没有报名参加读书活动也参加了两次交流会,扩大了本次活动的影响。5月下旬开始,学生陆续上交读书报告(读后感),近1/2的学生上交了读书报告(读后感)。经过初评和复评,最后评出读书报告(读后感)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以及优胜奖若干名。根据最后评比结果,两位辅导员又组织上交读书报告(读后感)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同时也打算将优秀的读书报告收集在一起并整理成册,为今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供参考资料,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类似活动。

此次活动得到了多数参与者的认可,获得了一致好评,尤其是交流会上,通过学生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学生更是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用一个学生对此活动的评价来说就是:“这是我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来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参加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我院人文活动的开展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会更好地促进我院校园文化建设。

10.心灵的空间叙事文 篇十

记得那是准备接近考试的前两天,我在家玩着电脑,突然妈妈走进来对我说:“女儿啊,不要玩电脑了,关了吧!你准备期末考试了,快去复习吧!“我当时正在电影呢!我就和妈妈说:“妈,我一会儿就去复习,等我看完电影再去。妈妈的表情突然就变了,火气冲冲地对我说:“你每天就知道看电视,你还有读书的样子吗?于是我赶紧关上了电脑,回房间复习去了。

我手里拿着复习的资料,心不在焉地看着资料,脑海里一直都在回想刚才中断的电影剧情。于是,我轻轻放下手中的复习资料,蹑手蹑脚偷偷走出房门刚走出房门就看到了妈妈,妈妈火气未消地说:“你要去哪里?”我惊慌地说:“没……没……去哪里,“妈妈好像一秒就读懂了我心里的想法,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电影很精彩,很吸引人,但你的学习同样也很重要呀,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就是为了让你以后的日子过得比现在好,我知道你一定怪我不让你电影,但快要考试了,现在应该要努力复习,争取考试取个好成绩。”听完妈妈的话,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便说:“妈,我回去复习了。”妈妈的脸上挂起了灿烂的笑容。

期末考试过后,成绩和排名如雨后春笋般地出来了,我一看下我的排名,我高兴地跳起来,成绩又上升了,我还要感激妈妈呢!因为有了妈妈的那一番话,才有了我现在的成绩。

回到家我把这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兴高采烈地说:“我就知道我女儿是最棒的。有一句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妈妈灿烂的笑容又重现了。

我要感恩我的妈妈,感恩妈妈把我抚养成这么大,感恩妈妈的任劳任怨,感恩妈妈的教育之情,更感恩妈妈给了我辉煌幸福的一生。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我会用我的成绩来感恩妈妈。妈,您就是我的恩师,使我成功到达胜利的彼岸。

让感恩走进心灵吧!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这件事过去已久,却让我忘不透,刻骨铭心地刻在了心里,因为心中有无限的感恩和感激。

11.小说的心灵空间(创作谈) 篇十一

因为只能如此。

人只能坦然地生活,不论如何,不管情形——接受、并寻找一点儿意义。

没谈过一次恋爱,性爱却万般丰富;视金钱如粪土,私吞的钱财却以吨计;臀胸俱无的女人风情万种,引情无数,而妖娆和妩媚只能待字闺中,以猎奇度日;信誓旦旦同时撒谎无敌,高谈阔论走遍千山万水在小区里看到一只兔子都害怕,但是卧室里饲养着一只印尼蜥蜴……

这并非传奇聊斋,也非魔幻和异化,这是我和我的新城同时看到的新城。

有一年,我住在新城的道北货场附近,有块稻田,越过它是一汪水塘,塘外绵延着东西铁路,另一条岔道上终年停放着一节空荡荡的车厢,轮子生锈,簇拥着芦苇的繁密白花。有一只大黑鸟,常常匿迹其中,我见过它像披着一件僧衣似的在无色的空气中爬升滑翔,最后落下来的时候,地面成了机场,我在陪女儿放一只黑色的大风筝。风筝断下来时,女儿问,爸爸,火车为什么不走了?

新城同时也看到了那一节孤独的车厢。

某天晚上,我和妻子陪两岁半的女儿在广场散步,遇见一只小黑狗,狗鼻子的部位发白,天生的一块白。女儿说,妈妈,奶牛。

女儿很认真地告诉我们,那就是奶牛。

如果奶牛在身边,我们告诉她,看,奶牛啊。

她同意我们的看法,同时也认同那只黑狗似的奶牛。

似与不似,真与不真,实与不实,仅仅只是“像”罢了。不可否认,是我们从一出生所见的真实,是我们在狭小的人世时空里所认知的一切,包括那些记录在册的所谓历史、真理、教义——束缚了自由的心灵和行识,变得“异化”。

然而,如果世界不以物质的方式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去猜想,那又是以什么呢?

在货场,人员流动量大,四面八方,的确有过骆驼。不过,它不是用来载货的,而是杀肉吃。还有马。精明的商人冒充牛肉,卖到各个饭馆里。如果你跟老板交情不错,他会告诉你,这是进口牛肉。如果是个女老板,而且对你有点儿意思,会告诉你,这是马肉。只有她为你铺过床单,才会告诉你,那是骆驼肉。

因为平原地区的人,对沙漠相当陌生。这种陌生会传染到动物身上。

那些平原地区的私营业主,大小不一的老板,其内心的风景与沙漠无异。客户、竞争、税收、欠款、设备、人员工资等,做成一笔单子等于没做,不做又等于死,只有去做,以维持起码的开销。像《我是一匹骆驼》这篇小说里的江苏淮,女儿有点儿智障自闭,情况更加糟糕。

暖色的是,他有一个知疼善爱的好妻子,早年的经营让自己有一些存余,如果再添一个好女婿,则万事大吉。

骆驼一到货场就变成了餐桌上的牛肉,那么他这头骆驼,最终,也是下一代餐桌上的肉。说实话,这个比方打得有点儿残忍,不过它起码引申出两点:

一、意义是某个时段的产物。如果时段仅限于几天、几月、几年,骆驼本身的意味并不直观,如果放在一生的时段里,或者说把江苏淮的一生除一除,那意义就很明显了。他从人向骆驼的变,一点儿都不做作,反而相当真实。

二、小说的生计问题。他(她)以什么为生?谁养活谁?雇主和佣人的主次关系,利益分配。那么接下来的潜台词是,人生来是为了什么。

直至行文结束,我依然对林冬子保持必要的警惕。

他绝对不傻,若论生意上的精明,比江苏淮差一些。江苏淮么,他曾经为女儿介绍过一个乡下小伙子,婚后逃跑了。那么在小说里的这一次,江苏淮深信不疑,认为找对了人。最后,我发现在新生代力量面前,江苏淮这一代私营主所标榜、履行的教义成了一场闹剧,林冬子是个游戏者,似乎在追求生计之外的东西,或者说他只把打工看作一种日常游戏罢了。

这也正是苏北平原工商业的一方风景,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并不把生计当一回事,反正有骆驼肉吃(有家业继承),如果不追求奢侈和华丽,活得挺滋润的。拿那个乡下小伙子来说,什么责任义务的,根本无视这一套。

也就是说,原先的道德约束不存在了,究其所为,也不因觊觎钱财。好比点了盘菜,钱付过,不吃了。花钱买的,合情合理。不想吃了,也合情合理。饭店拿去继续卖,谈不上浪费。这盘菜很普通,也不是摆阔炫富。

有点神经病吧。但是人混得一点儿也不比你差。就这样。

在我书写的新城里,有的人相识很奇妙。打电话打错了,深更半夜的,第二天竟然成了一对情侣。一年后产下一个女婴,但婚没有结。婚虽然不结,因为有下一代了,总得在一起过日子。这日子过不到三个月,那女人突然消失,再无下落。

这女人也不要什么钱财,而这家也非富户。

听说,这女人仍在新城,每到深更半夜,就打电话。

如果你来新城,兴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绝对不是骚扰诈骗,是很真诚的心灵倾诉。相信我,你也会动心的。

上一篇:销售求职简历下一篇:教师两学一做微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