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2024-08-28

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精选11篇)

1.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一

林区平房家庭火灾成因及预防措施浅析

一、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 在林区家庭火灾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如生活中用火不慎、生产中用火不慎,春节、清明节前后上坟烧纸、乱扔烟头,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烟花爆竹等.

作 者:牛海林  作者单位:兴隆林业局,151801 刊 名: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NONGCUN SHIYONG KEJI XINXI 年,卷(期): “”(8) 分类号:X9 关键词: 

2.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二

棉纺织工业是我国纺织行业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棉纺织企业是火灾事故多发行业,据统计,在纺织行业的火灾事故中,棉纺织企业占68.3%。棉纺织生产企业是以棉花或化学纤维为原料,运用开松、分梳、并合、牵伸、加捻、卷绕及织造,整理等加工手段,将分散的不规则的纤维加工成各类织物的企业[1]。其生产车间大多采用锯齿型的厂房结构,车间密集,连成一片,建筑面积大,厂房内管道多且设置复杂,设备排列紧密,电器设备多,自然通风条件差,作业环境复杂。其生产用的原料、半制品、成品多为易燃可燃的棉、麻、化学纤维以及纱、布等。生产及设备维修过程中需要采用汽油、苯、香蕉水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且生产过程中用电、用热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火灾发生率高,是火灾事故的高发行业。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途径多、速度快,极易发生大面积立体火灾,造成设备损坏、财产损失、大面积停产,甚至人员伤亡。因此研究棉纺织企业火灾的成因及消防管理对策,对提高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棉纺织企业火灾成因分析

火灾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是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及引火源。在棉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可燃物质、助燃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引火源。以下从人—机—环境系统的角度来阐述棉纺织企业火灾的成因。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

(1)吸烟引起。

棉纺织企业车间、库房是严禁吸烟的,但许多企业管理不严,少数职工躲在办公室、保全保养室、车间配件房、实验室内吸烟,留下火灾隐患。部分企业车间旁边设有厕所或者休息室,允许员工在里面吸烟,一旦烟头乱扔,易引燃车间内的可燃物。

(2)违章作业。

设备安装、检修动用明火没有严格遵守动火作业的相关规定,违章动火作业;员工技术不熟练或者工作时麻痹大意、心存侥幸,违章操作,造成工艺混乱,特别是带电、高热工艺条件下,易引发火灾[2]。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

(1)仓库内布置不合理,密集堆放、超量储存。仓库内布置不合理,间距不符合防火要求。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库房,减少投资,仓库内棉花堆放没有按规定留好间距,过于密集,堆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库内温度升高,引发棉花阴燃,最终导致火灾。

(2)棉、麻、化学纤维等纤维燃点低,且棉花具有阴燃的特点。棉纺织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有天然纤维(如棉、麻)和化学纤维(如涤纶、粘胶)两大类,其纤维细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容易燃烧。棉花,其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蜡质和脂肪等,其中纤维素含量达94.5%,这些纤维素都是碳水化合物,具有可燃的性质。由于棉花的纤维细小,又有许多孔隙,与空气中氧的接触表面大,孔隙内又含有空气,因此哪怕碰上微小的火星,也能很快起火并迅速蔓延[1]。棉花的着火温度比木材低,木材一般在295℃左右,而松散的棉花仅为150℃左右,棉花的燃烧速度比木材快16-25倍以上,只要遇到火花就可能引起起火,另外打包的棉花还具有易阴燃的特点,这种阴燃常常在局部或小范围内缓慢进行,阴燃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不易被人发现。麻纤维呈束装状态,其燃烧速度比棉花快。粘胶通常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纤维素材料经过人工加工而成,它们的燃烧性能与棉、麻相似。而涤纶它的燃烧特点是先熔融后燃烧,在高温情况下,燃烧十分猛烈,与棉麻相比较,涤纶只是在温度较低时不易燃烧,但涤纶比电阻较大,在加工过程中,会因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机件间的密切接触与摩擦,产生静电,静电严重时可高达数千伏,一旦有放电条件形成,就会因放电而产生火花导致起火[3]。

(3)电器装置、线路安装使用不当,产生电火花、电弧光或过热。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短路(因绝缘老化或损坏)、接触电阻过大、超负荷、电器装置通风散热不良或使用不当等情况,容易出现电火花、电弧、危险温度等,引发火灾。纺织车间要求恒温恒湿,这种环境易使电气设备受潮,降低绝缘,棉纺织企业普遍采用三班倒连续运转的生产方式,高温与工作时间长,设备连续运转,不利电气设备散热,易造成电气设备老化而发生短路。纺织生产过程中飞花尘埃较多,如堆积在电器装置、照明灯具等电气设备上,易被电气火花引燃。如电器控制总屏、单机台开关箱等未及时做清洁工作,或电气设备未设防尘保护装置,电气元件上积聚飞花、尘埃,一旦遇电火花或电器元件过热,易引燃周围飞花;电动机的维修保养清洁工作不到位,通风槽被粉尘或纤维堵塞或风叶损坏,不能起到散热作用,使线圈过热引发火灾[3]。同时生产中较多地使用低压电源,易产生电火花。如自动纺纱机机台上虽然有安全电压(一般为36V)的导电轨道,但短路及接触不良的电火花仍然是火灾隐患。由于纺纱时操作不当,或是纺纱后未切断电源,而被其它导电体触及,造成短路打火,络纱机开关触头与导轨铁条间产生的火花过大,均能点燃附近因清洁不良积聚的飞花而起火。织布车间机台多,震动大,环境潮湿,常有电线外露和电源缺相现象[1]。

(4)设备运行速度快、打手多、机械间隙小、电器装置多,且清棉、梳棉两道工序还有大量的输棉、除尘、通风管道将各机台与尘室紧密相联;机器设备老化、机械缺油、机械零件失调或有坚硬杂物混入,摩擦产生高热或碰击产生火星。如清棉工序,开棉和清棉使用的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清棉机以及除尘等机械设备,打手速度一般在400-1000转/分之间,由于转速快、机械间隙小,如有铁丝、螺帽、碎石等坚硬杂物混入或因机械零件失调、转动部件缺乏润滑等原因,都会摩擦发热甚至碰击产生火星而起火;梳棉机转速高,隔距小,易因撞击而起火;并条、粗纱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与纤维、纤维与机件之间相互接触和摩擦,加之纺织材料绝大多数都具有绝缘性能,特别是化学纤维的大量使用以及设备的高速化,因而在接触、摩擦中就易产生静电,化学纤维(尤其是合成纤维)绝缘电阻较高,所带静电易泄漏[4],因此易产生缠皮辊、缠罗拉现象,湿度大或含糖高的棉纤维也会产生缠皮辊、缠罗拉现象,或因机械设备断头自停装置失灵,造成卷罗拉、卷皮辊不能自停,时间越长,缠绕越多,它们之间的摩擦就不断加剧,传动阻力随之增大,温度升高,引起纤维或电动机起火;细纱的锭子转速快,一般在1500转/分以上,易摩擦发热;纺纱过程中棉纱易绕在槽筒轴上;织布机中心轴踏盘托架轴承、弯轴轴承和中心轴轴承等高速运转部件缺油,易摩擦发热,点燃飞花。

2.3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1)自然环境条件。

如雷击引起电气设备、电线短路或损坏,造成火灾;雨天或潮湿天气,雨水渗透进设备、线路,造成短路,产生火花或电弧放电,引发火灾。原料、成品仓库等未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雷击引起火灾。

(2)生产车间的作业环境较为恶劣。

棉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噪声大、粉尘浓度高,且常伴有高温高湿等不良作业环境因素。车间内人员高度密集,机器设备排列紧密,通道狭窄,采光照明,通风也不太理想,这些都会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清棉、梳棉工序,粉尘浓度高,除造成棉尘病等职业危害外,车间尘室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一旦达到爆炸浓度,遇火就会引爆。而在温湿度方面,有些工序夏季温度高达38-39℃,过高的温度易诱发火灾。

3 棉纺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3.1严格按规范进行消防设计,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监管,严格动火审批制度

棉纺织企业应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设计厂房、库房,对不符合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车间、仓库,应当列入改造计划。重点做好厂房防火间距、室内外消防给水的整改工作,采取拆除侵占防火间距建筑以及设置防火墙等方法解决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生产区域应根据企业原料、产品、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特点,投入足够资金,配置充足的消防器材设施,并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监管,如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消防设施四周不准堆放任何物件,使用过的消防器材,应及时通知消防队更换加药,厂区内应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严禁在生产区内吸烟,因生产需要动用明火作业,事先应办理《动火证》,征得企业安全技术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的同意,并采取严密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

3.2落实逐级及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完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新《消防法》[5]于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它进一步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明确和完善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消防安全的具体职责,明确了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棉纺织企业作为重点防火单位,应强化责任机制,全面推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明确企业法人为企业防火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应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网络,制订消防安全目标,以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形式签订各级消防安全责任状,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车间(或仓库、各职能部门),车间与轮班,轮班与班组,班组与个人都应按年度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把消防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部门、车间(或仓库)、班组、直至个人,形成分级管理负责制。并制订措施抓落实,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做到赏罚分明。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防火工作重点,制订消防安全火源管理、防火检查、消防培训、消防安全考核等系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管理,并建立消防安全检查预警机制,形成一套对于危险重点部位坚持时查,一般部位坚持日查、周查、月查,节假日前后进行安全大检查的三级消防隐患排查制度。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对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要“四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效果,并逐一落实,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派人跟踪督办,使各种消防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建立起“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接受监督”的企业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此外公安消防部门、安监、工商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指导、协调及监管,形成整体合力,齐抓共管,坚决查处违犯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

3.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树立安全出效益的安全意识,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大消防安全投入,整改火灾隐患,推广采用先进的消防设施及器材。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认真宣贯新的消防法,让员工学法、知法、懂法,还要会用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到位,不流于形式,要使员工了解消防安全法律法规、防火安全知识、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本企业、本生产工序生产工艺的特点、火灾危险源、火灾隐患及危险性,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的能力,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懂安全”的转变。使广大员工能真正做到“四懂”、“四会”,即懂岗位危险性、懂预防、懂扑救、懂逃生;会报警、会灭火器材、会初期扑救、会疏散撤离。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从提高员工防火意识和防火能力入手,如凡新招员工必须参加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季度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培训;除此之外,可采用墙报、标语、图片展、警示牌及消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日常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开展灭火救灾演练,有针对性制订各工序的灭火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应熟悉并掌握应急灭火方法,一旦发生火警,就能果断、正确地处置,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3.4充分辨识火灾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制订有效的控制措施

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充分辨识企业的火灾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针对主要危险源(或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生产车间电器故障打火或机械摩擦、棉杂打火,引起火灾

棉纺织企业要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抓好工艺上车、操作法上车以及机械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基础管理工作。企业要严格工艺上车及操作法上车,大、中、小修要严格按技术规程保质保量按周期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及清洁工作要到位,按时加润滑油,加强对电气装置、电气线路和机械设备等事故隐患的整改。除此之外,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机械、电器设备及消防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如针对棉纺织企业火灾的常发部位清棉、梳棉两道工序中的火灾危险源及火灾危害的特点,推广使用“一枪三器”,即多功能调节水枪、金属探测排除器、烟火报警联动器和烟雾排散器[6]。多功能调节水枪是一种可以调节喷水形状和射程范围的灭火工具;金属探测排除器是一种能探测和排除混杂在棉花中的铁丝、螺帽等金属杂物的装置;烟火报警联动器是通过红外线探头的监控装置,及时捕捉设备内清棉、梳棉、除杂过程中因电气隐患、打击杂物、机械故障等原因产生的火星、火苗,并联动与之关联的机械设备、吸风管路、车间空调等马达迅速关闭运转、停止棉花喂入,同时启动报警信号、指示火源位置的装置;烟雾排散器是通过设置的风机作用,将火灾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烟雾排出密闭的生产车间,避免人员窒息中毒和实施有效灭火的装置,烟雾排散器随烟火报警联动器的动作而启动。将这4个工具组合配套,运用在棉纺织企业清棉、梳棉两大重点防火部位上,可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发生。把事后的救火灭火,转变为事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2)仓库储存的原料、成品、油料等发生火灾

认真落实好原料、成品、油料仓库的各项防火措施。如定期对仓库原料进行检查,并及时翻垛通风,原料、成品堆垛间应按规定留好间距。严格进出仓库车辆及人员登记,机动车辆进入仓库时必须安装火星熄灭器,仓库保管员应检查每部车辆安装火星熄灭器情况等,进出仓库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防火的各项规定,禁止库内吸烟。仓库应按要求安装避雷装置,以防雷击。

(3)车间尘室粉尘爆炸

引进密封性能好的新设备,对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进行改造,降低车间粉尘浓度。加强尘室设备设施的基础管理工作,如滤尘设施风道风口附近不可存在铁钉、螺帽等杂质,严防被吸入风道,撞击产生火花,风道内如有金属撞击声,应立即进行仔细检查。滤尘设施和滤尘室内飞絮、尘埃必须及时清扫,不可大量堆积。发生火警时,必须立即关掉风机,并到滤尘室检查火情,及时处理。

3.5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及时扑灭初起火灾,防止火灾蔓延

棉纺织企业的火灾一旦发生就会很快蔓延,因此应加强巡回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处理,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及时扑灭初起火灾。挡车工操作时,必须勤巡回,细观察,及时排除轴承、打手、轴头、罗拉上卷绕的棉条、棉纱及散落的花絮等,发现火苗应停止喂棉,继续输出,彻底予以扑灭,灭火后要检查棉花内部有无阴燃现象,以防复燃。棉纺织企业通常采取“停止输入、继续输出、四面包围、彻底歼灭”的灭火方法[3]。如清棉工序,无论清棉机台哪一部位着火,应立即停止喂棉,同时关掉除尘风机,防止火星吹入除尘系统,保持机器继续运转,防止输棉帘子被火烧坏,停转四周机器,移开周围棉花或在制品,防止火势蔓延。如火势不大,最好不要往机内射水,可设法将着火的棉花挑出用水浇灭。要尽量采用干粉、滑石粉等适宜的灭火剂进行扑救。如火势较大,可用雾状水流进行扑救,切勿大量射水或冲击无关机台。如尘道起火,要迅速关掉各机风扇,再进行扑救。梳棉机着火不可关车,以防烧毁钢丝针布,应关闭风扇,拉开车前棉条、车后棉卷,停转四周机器,可用撒滑石粉或干粉的办法施救。如火势较大,可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但不宜用水或泡沫扑救,以防损坏机器[7]。棉纺织企业经常会有一些小的失火情况,但若员工训练有素,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扑救,完全可以避免火灾的形成。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企业的消防工作重点应放在“防”字上,但百密难免一疏,要想做好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必须考虑火灾安全事故发生后该怎么办。因此企业应制订《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并加强演练,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6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火灾监控消防管理模块

现代化的棉纺织企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适合现有生产条件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及手段,力求把消防安全管理从传统的事后追踪、经验管理,转变为以危险因素预知预控为核心的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的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快速和系统地收集安全相关信息而进行安全分析、评价、预测和控制,指导企业安全管理,为预防型安全管理奠定基础。企业应尽快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其中构建火灾监控消防管理模块(子系统)[8],将纺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代替传统消防安全管理方法。根据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火灾危险源特别是重大火灾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实现对火灾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火灾隐患闭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快捷高效的平台。以期实现棉纺织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提高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绩效,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4 结语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棉纺织企业而言,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是保证生产过程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及新工艺、新机械、新材料在棉纺织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棉纺织行业发生的火警、火灾比例呈上升趋势,给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强事故预防研究,依靠科技手段,减少隐患,提高对事故发生的预见性,有的放矢、认真细致地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机率,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摘要:棉纺织企业存在大量的易燃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大,极易引发火灾事故,且火灾蔓延途径多、燃烧速度快,易造成严重后果。该文根据棉纺织企业生产的特点,从人—机—环境系统的角度,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棉纺织企业火灾的成因,有针对性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对提高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棉纺织企业,火灾成因,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纺织生产企业消防安全管理[EB/OL].(2009-06-30).[2010-07-16]

[2]浅谈纺织行业消防安全及火灾扑救对策[EB/OL].(2008-12-11).[2010-07-16]

[3]王淑云,刘爱群.棉纺织企业清棉生产过程火灾成因解析[J].安全,2004,25(4):16-18,20WANG Shu-yun,LIU Ai-qun.Reason analysis of fire during cot-ton production in cotton textile mill[J].Safety,2004,25(4):16-18,20

[4]孙丽杰.浅谈纺织工业中的静电危害[J].黑龙江纺织,2004(1):24-25SUN li-jie.Talking about the Hazard of the Static Electricity in the textile industry[J].Heilongjiang Textile,2004(1):24-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EB/OL].2008.http://wenku.baidu.com/view/fc2f026baf1ffc4ffe47ac12.html

[6]宋伟克.用好“一枪三器”预防棉纺企业火灾[J].劳动保护,2008(8):100-101SONG Wei-ke.The prevention of fire cotton by using“the omnibus adjust water gun,the metal-detecting eliminator,the interconnec-ted fire alarm,and the smoke-exhausted machine”in textile mills[J].Labour Protection,2008(8):100-101

[7]郑端文.生产工艺防火[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7:302-303

3.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三

关键词:三级甲等医院;火灾隐患;消防车道;安全疏散

一、切实形成医院综合消防车通道交通合理体系

综合型医院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居住人口非常密集,且各种建筑新旧不一。如老建筑建设时间较早,并没有进行合理的消防安全规范设计,因此内部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综合消防车通道交通体系。作者结合多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经验分析其因有几点如下:

第一,近几年来车辆保有率迅速增加和老建筑种种问题,导致地上停车场停车位问题

十分严峻,许多车辆引起无停车位,将消防专用车道占据,围堵不通。

第二,设计方案欠妥。造成工程竣工时消防车通道及消防扑救面不符合要求,当前部

分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方案时并未从医院的实际情况考虑。在进行总体建筑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通过图纸审查。不仅要考虑到医疗基础功能更要进行消防安全规范设计,不得为了使用上的便利,随意改变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尽最大能力消除火灾隐患,以确保病患看病放心,住院安心。医院消防通道之所以频繁受堵,是由于没有及时采取防火措施,而且防火分区额明显存在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

二、三级甲等医院火灾隐患的成因分析

部分建筑存在易燃性,极其容易与医院内部的易燃易爆等化学成分物品产生火灾隐患。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在改造老建筑时,不仅要考虑到医疗基础功能更要进行消防安全规范设计,不得为了使用上的便利,随意改变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尽最大能力消除火灾隐患,以确保病患看病放心,住院安心。医院消防通道之所以频繁受堵,是由于没有及时采取防火措施,而且防火分区额明显存在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即使设置了必须的各种灭火系统,建筑施工收尾时又做修改,将消火栓从大厅和走廊变更到单间内,这样严重导致医院安全出口被封闭,占据交通要道。

医院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避免多数病患应无法逃生而发生意外。一般病患的家属及亲人缺少消防安全意识,多将心思花在照顾病人身上,医务人员又有太多病患和其他繁杂事务需要处理,因此无暇逐一顾及全部病患的安全,主要还是却放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

三、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以上隐患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医院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不周到,关键是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与建设。医院医务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欠缺,在培训的同时可以适当请在一线工作的基层消防官兵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实战应急演练,熟知救火灭火过程,以提高正确疏散人群的方法及自我逃生的能力。

医院消防通道之所以频繁受堵,是由于没有及时采取防火措施,而且防火分区额明显存在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即使设置了必须的各种灭火系统,建筑施工收尾时又做修改,将消火栓从大厅和走廊变更到单间内,这样严重导致医院安全出口被封闭,占据交通要道。

医院要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最好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实行值班制,落实消防。一是三级甲等医院院方应率先构建以高层领导为核心的防火管理机构,以各部门和各科室为主要负责人。二是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制度,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三是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制度,消防安全自我评估制度是有效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事实情况,制定相应的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应组建一支反应迅速、执行力强的义务消防队伍,该队伍主要由医院的保卫人员、保安、医护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组成,并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消防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在培训的同时可以适当请在一线工作的基层消防官兵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实战应急演练,熟知救火灭火过程,以提高正确疏散人群的方法及自我逃生的能力。以提高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应变速率,维护病患的生命安全。

医院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必然是每日防火检查制度。医院消防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消防本职工作采取恰当措施,更难的是要坚持每天巡视住院部和相关建筑楼群的防火安全是否有异常,切实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四、小结

三级甲等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做好医院内的防火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做好综合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单位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层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水平,要不断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只有真正做到制度措施明确,设施器材完备,管理责任到位,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覃.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浅议[J].江苏卫生保健.2010

[2]赵登武,谭明树.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

[3]李善兵.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浅谈[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

[4]郭培强,王凤芹,姜晨光.三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信息科技.2014

4.宾馆酒店火灾成因及预防措施 篇四

1985年4月19日,我国哈尔滨市天鹅饭店第11层楼发生火灾,烧毁了6间客房,烧坏了12间,死亡10人,受伤7人,经济损失25万余元。1986年1月24日,印度新德里一座五星级饭店发生火灾,大火从低层着起,三楼以下烈焰熊熊,10层楼内浓烟滚滚,顾客和饭店员工急于逃命,堵在楼梯口,乱成一团,致使37人葬身火海。1987年2月8日凌晨3点多。日本东京的新日本饭店发生火灾,死亡33人,受伤34人,失踪30多人,9层、10层全部烧毁。1996年7月17日18时50分广东深圳市端溪酒店火灾造成29人死亡、13人受伤,烧毁建筑65平方米、影碟机及其它物品一批,直接经济损失13万余元。2005年2月2日17时58分左右,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天潭酒店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3人死亡,10人受伤。

这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不得不让我们引起重视。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酒店这个行业已经迅速的崛起,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酒店、饭店遍布城区大街小巷。现在的酒店与几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不同,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新建的饭店(酒店)逐步从普通单一型向豪华综合型方向发展,大都融厅、堂、房、室、场于一体。既讲究其整体美观实用性,又讲究外观雄伟、内部装饰 豪华、而且富有特色。这些的确给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的课题,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一、宾馆酒店的火灾危险性

现代宾馆抛弃了以往那种以客房为主的单一经营方式,将客房、公寓、餐饮、购物(商场)和夜总会、会议中心等集于一体,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因而对建筑和其它附属设施的要求很高,并追求豪华、舒适,以满足旅客的需要,提高行业竞争能力。从而使得在建造过程中潜在着许多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易燃、可燃材料被大量使用。宾馆虽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上结构或钢结构,但饭店(酒店)大量的内部装饰材料和陈设用具却采用木材、塑料和棉、麻、丝、毛及其它纤维制品和化学合成材料。这些都是有机可燃物质,增加了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增大了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料燃烧猛烈,蔓延迅速,形成立体燃烧,大面积受灾,损失惨重。特别是塑料制品等物品在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等,往往会造成较大伤亡,并给扑救和疏散带来跟大不便。第二,电线短路或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电器火灾。为了讲效益,一些酒店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空调、购置了卡拉ok设备,开设了舞厅,有些电器线路安装不规范,但又超负荷使用,就会出现问题。

第三,大量使用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做燃料。酒精、液化石油气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进入酒店,使酒店在放火工作中存在隐患。

第四,随意性吸烟。酒店基本上不禁止吸烟,特别是那些综合性酒店,危险性更大,极容易发生火灾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第五,建筑结构易产生烟囱效应。现代的饭店(酒店)大多是高层建筑,通风管道,纵横交错,延伸到建筑的各个角落,楼梯井、管道井、电梯井、电缆井、垃圾井等竖井林立,如同一座座大烟囱。一旦发生火灾,火焰沿着竖井和通风管道迅速蔓延扩大,危及整个建筑。

第六,缺乏防火常识。在众多的经营者头脑中,效益是最重要的,轻视防火安全的现象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还相当严重。有些酒店的服务员甚至连起码的火灾报警和灭火器材使用常识都不懂,出现火情后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救灾灭火。第七,疏散困难。饭店(酒店)是人员较集中的地方,但流动性很大。宾馆(饭店)是人员较集中的地方,而多数又是暂住的旅客,流动性很大。他们对建筑物内的环境、安全疏散设施不熟悉,发生火灾时,人们都有强烈的逃生欲望,往往会出现慌不择路的现象,加之烟雾迷漫且高温有毒,极易使人迷失方向,拥塞在通道上,造成秩序混乱,给疏散工作带来困难,并易造成重大伤亡。还有高层建筑内缺乏应有疏散指示标志,还有可能使旅客在火灾时跑到服务台或躲到床下,钻进箱柜,也有可能跑向死角等等。

二、宾馆火灾的预防

既然饭店(酒店)火灾存在怎么多的可能性,那么预防火灾的发生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预防饭店(酒店)火灾的发生呢?

[总则] 第一,在建筑装修方面严格把关。选用材料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大面积装修。

第二,规范电路设备的安装,加强电器设备的管理。

第三,强化防火安全意识,健全各项制度。随时提醒客人注意防火安全,提倡安全服务用语,在物资仓库设醒目的防火标志。在工作人员中普及防火及灭火常识。

第四,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设施,做好灭火准备。在饭店(酒店)配备灭火装置,特别是超细干粉高效灭火剂及其装置。在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的同时也要定期组织人员搞好模拟训练和灭火演练,不断提高饭店(酒店)内部的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灭火,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分则]

1、客房、公寓、写字间。客房、公寓、写字间是现代宾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卧室、卫生间、办公室、小型厨房、客房、楼层服务间、小型库房等。这些部位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烟头,火柴梗引燃可燃物或电热器具烤着可燃物。发生火灾有多在夜间和假日,尤以旅客酒后卧床或躺在沙发上吸烟,引燃卧具和沙发等,最为常见。其防火要求是:

(1)客房内部有装饰材料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窗帘、墙布等一类的丝、棉织品应进行防火阻燃处理。

5(2)客房内除固有电器和允许旅客使用的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日用小电器外,禁止使用其他电器设备,特别是电热设备。

(3)对旅客及来访人员应明确规定: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宾馆;凡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旅客,应立即交服务员专门储存、妥善保管。

(4)宾馆(饭店)区域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5)客房内应配有禁止卧床吸烟等安全标志,及应急疏散指示图,旅客须知,宾馆内部消防安全指南等。同时要在宾馆内部一些重要的人员较多的部位张贴醒目的疏散线路图和设立安全标志,也可将该楼的疏散线路、安全出口和其它逃生的途径和应注意的事项等制成录象带,每天定时播放。以增加自防自救和逃生常识。

(6)服务员应经常向旅客宣传,不要躺在床上吸烟,烟头和火柴梗应放在烟灰缸内;入睡前应将音响、电视机等关闭;人离开时应将照明灯关掉。

(7)服务员应保持高度警惕,在整理房间时,要仔细检查,烟灰缸内未熄灭的烟蒂不得倒入垃圾袋(箱);平时应不断巡视查看,发现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对酒后旅客应特别注意。(8)写字间的出租方和承租方应签订明确安全责任的租赁合同书。

2、餐厅、厨房。餐厅是宾馆(饭店)内人员最集中的场所,一般有大小宴会厅,中西餐厅、咖啡厅、酒吧等,大型的宾馆(饭店)通常还设有几个风味餐厅,可同时供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就餐、举行宴会。厨房操作间用火最多,若易燃气体管道漏气或油炸食品时不小心,也易发生火灾。餐厅、厨房的防火应做到:

(1)餐厅内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如需要增添照明设备以及彩灯一类的装饰灯具,应按规定安装。

(2)可燃材料制成的装饰物构件附近的灯具功率不得超过60W。

(3)餐厅应根据设计用餐人数摆放餐桌,留出足够的通道;通道及出口必须畅通;举行宴会时,人员不应超出原设计的容量。

(4)供应火锅的风味餐厅,必须加强对火炉的管理,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炉,油精炉和木炭炉要慎用,最好采用固体酒精燃料。

7(5)餐厅内应多处存放烟灰缸、痰盂,以方便扔放烟头和火柴梗。

(6)厨房内易燃气体管道,法兰接头,仪表阀门必须定期检查,防止泄漏;发现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及时通风,并严禁明火和启动电源开关;待后立即修复。易燃液体还应专库存放。

(7)楼层厨房不应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管道应重室外单独引入,不得穿过客房或其它公共区域。

(8)厨房内使用的绞肉机、切菜机等电气机械设备不得过载运行,并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受潮。

(9)油炸食品时,锅内的油不要超过三分之二,以防油溢出遇明火燃烧。

(10)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厨房的所有阀门,切断电源、气源和火源后方可离开。

(11)厨房内抽烟罩和烟道都要定期清洗。

(12)厨房内除配置常用灭火器外,还应配置石棉毯,以便扑灭油锅起火。

3、电器设备。随着科技发展,电气化、自动化在宾馆(饭店)日益普及,电冰箱、电热器,电风扇、电视机,各类新型灯具以及电动扶梯、电动窗帘,空调设备系统,吸尘器、电灶具等已被宾馆(饭店)大量采用。为此,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必须做到:

(1)所有电气线路敷设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低压电气安装规程》的规定。

(2)在增添大功率电气设备时,应重新设计线路,并通过供电、消防等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安装和使用。严禁私自在电气线路上增加容量,以防过载引起火灾。

(3)建筑内不允许采用铝芯导线,应采用钢芯导线;敷设线路进人夹层或间顶内,应穿管敷设,并将接线盒封闭。

(4)客房内的台灯、壁灯、落地灯和厨房内的电冰箱、绞肉机、切菜机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床头柜内设音响、灯光、电视等控制设备的,应做好防火隔热处理。

(5)照明灯具表面高温部位不得靠近可燃物,碘钨灯、荧光灯、高压氯灯《日光灯镇流器》,不应安装在可燃物件上;深罩灯(内灯)、吸顶灯等,如安装在可燃物件附近时,应加垫石棉布或石棉板隔热层;碘钨灯、大功率白炽 灯的灯头线,应采用耐高温线穿瓷套管保护;厨房等潮湿地方应采用防潮灯具。

(6)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均应备有应急电源;消防设施的专用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上。并应进行定期维护检查,以保证随时可用。

(7)电气设备、移动电器、避雷设备和其它设备的接地装置均应良好接地,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绝缘及接地电阻的测试。

(8)配电室设在客房楼内时,应做防火分隔处理,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

(9)配电室和装有电气设备的机房内,应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

5.消防安全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篇五

“重安全,保平安”是安阳乡中心小学长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我校师生的安全,我们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我校组织安全领导小组于2010年12月2日对校园内的建筑等消防安全进行了拉网式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自查过程:

1、我校通过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进行防火防触电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内外不玩火,不玩电,不接触裸露的电线,电器开关等。

2、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加强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的建设,严格要求用火用电安全,进行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我校的宿舍楼、教学楼、食堂等地方配备了灭火器。

3、学校组织对幼儿园教室、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地方的电线、电器、教学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发现破损的插头插座和老旧的电线及时联系更换。

4、对教职工特别是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灭火知识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自查情况如下:

1、幼儿园教室插座较底且线路混乱,桌椅离火炉较近。

2、学校食堂电源插座损坏。

3、住宿楼安全出口指示灯未安装。

4、旧微机室线路混乱且破旧。

5、小卖部北屋内线路裸露且没有安装插线盒。

三、整改措施

1、由总务处和代多顺老师负责,于当日拆除幼儿园插座和线路,并在12月6日前更换幼儿园电线。

2、立即更换学校食堂电源插座。

3、由总务处联系施工队,在12月7日前安装住宿楼安全出口指示灯。

4、更换旧微机室线路。

6.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六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火灾的成因及特点,提出高层建筑脚手架消防的一些消防措施和规划。关键词:高层建筑脚手架;火灾成因;防火对策

引言

高层建筑脚手架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使用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简称《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切实履行自己法定的职责。1高层建筑脚手架火灾特点

1.1 火势迅猛,蔓延途径多,易产生烟囱效应

高层工业和民用建筑内部的陈设和装修材料大多是可燃易燃物品,储存、使用的可燃物资多,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发生火灾时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越强烈。根据火灾时的温度高低和燃烧速度对烟的流速进行测试,在火灾初期,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5m/s;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对于一座百米高层建筑物,烟气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只需30s 左右,烟气就能由竖向管井扩到顶层,在很短时间内,整座大楼就可能形成一片火海。1.2 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

发生火灾后,由于垂直疏散距离远,人员集中,疏散设施少,普通电梯不能作为安全疏散用,而且人的疏散又与烟火蔓延的方向相反。据测试,人在烟雾中能见度约为30m,加之火场烟雾浓度增大,受燃烧物体背景和烟雾种类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很难安全疏散,多数人员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火灾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物内部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极大,尤其是建筑群,主体建筑连接的附属建筑将其包裹在中央,消防车不易接近,消防队员攀登困难,用水量大,有时需要达到80l~120l/ s。受消防登高设备及玻璃幕墙限制和风向风力的影响,难以实施破拆玻璃窗进行自然排烟,降低扑救效率,贻误灭火战机。1.3 构造功能复杂,火险隐患突出

综合性的高层建筑,设有供电设备、厨房设备、暖通设备、给排水设置、环保设备和交通输送设备,设置的空调风管、排烟排气管道、电缆电井管道、吊顶等纵横交错,是火灾时烟气火势发展扩大的重要路由,因为这些管道内未设排烟防火阀,由于油垢尘埃的影响有时失效不能动作。火灾时,大量的烟光从燃烧层窗口喷出,在窗外风力的作用下,烤裂上层玻璃窗,并引起上层室内的可燃物燃烧。如此层层蔓延,易形成立体火灾。尤其玻璃幕墙建筑遭受这种危险性更大。

2高层建筑脚手架火灾成因分析

高层建筑脚手架火灾最直接的成因是火源因素,主要是: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不当;自燃、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小孩玩火、工人吸烟、人为纵火

等。控制火源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但更重要的隐患来自于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

2.1 高层建筑脚手架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建设单位片面地根据满足自身需要和人为设想要求设计单位设计建筑布局,相当一部分高层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一些单位未设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楼梯间不符要求等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在形成后就成了极难整改的固疾,成为重大火险隐患。

2.2 消防审核把关难

建筑防火审核,目的是为了在建筑作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而在一些地区,“三边工程”较为普遍,建设单位为节省投资,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报审,审核未通过,工程已经建了一大半,造成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2.3 消防工程质量不高

一些高层建筑的施工方资质较低,人员流动性大,业务水平低,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一些中标单位挂靠消防资质,而施工仍然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消防产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2.4 高层建筑脚手架消防管理难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品种齐全,设有自动报警、自动

喷淋、防排烟、消火栓和防火卷帘操作系统,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雨淋或水幕和自动闭门装置系统,而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不会检测、操作和定期维护各类消防设施,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死,消防问题互相推诿等。

3高层建筑脚手架的防火对策

对于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立足于自防自救”的根本原则。这也是由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切实依法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着力提高高层建筑单位自身防范火灾的能力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消防安全领导、管理之责任。

3.1合理选择

建筑用址和附属建筑的设置

3.1.1 高层建筑应与城市消防站保持便捷联系,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报警,城市消防站能迅速出动并有效地组织扑救。3.1.2 宜远离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厂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

3.1.3 与周围建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应根据火灾时建筑辐射热对相邻建筑的影响,满足扑救要求和节约用地等因素确定。

3.1.4 高层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高层民用建筑宜与城市主次干道有机相连,使消防车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火场。

3.1.5 合理布局裙房,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间的出口。便于消防队员,消防车进行灭火救援。

3.1.6 妥善安排油浸变电器,燃气、燃油锅炉房的位置,在总平面布置时,要十分注意防火安全。3.2加强防火管理,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3.2.1严格电气、燃气管理

要选用安全可靠的电器产品和燃气设备,不使用明火或电热丝裸露的电器和燃器设备器具,电器设备及其线路和燃气设备及其管道按标准、规范要求安装铺设,不得擅自乱接、乱拉、乱装。供气管道在地面进入大楼前应设置紧急切断阀。

3.2.2严格明火管理

对施工、维修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明火作业,必须经审批后方可作业。加强安全监护工作,在作业现场必须安排专人进行监护。对餐厅、餐馆的加热器具使用必须落实专人负责。对吸烟问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并落实。

3.2.3严格操作规定

对用火、用电、用气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涉及用火、用电、用气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责任心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3.2.4严格维护保养制度

电气设备、燃气设备、机械设备等,必须定期维持保养,发现故障,及时修复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3.3控制火灾扩大措施 3.3.1水平防火分区

利用防火门、防火墙或防火卷帘等分隔物,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水平面内防火分区面积。3.3.2竖向防火分区化

火灾不仅能水平蔓延,而且还能沿建筑物外墙各种井道、楼梯间竖向蔓延。对电梯井、暖通风井、燃气管井等竖向井道,必须采用相应耐火等级的防火墙、防火门、防火阀进行防火分隔,将每个竖井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对待进行分隔。对中庭、外墙、玻璃幕墙应设置有效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进行分隔。3.3.3装修材料应为阻燃材料

建筑装修和室内装修采用阻燃材料,是预防火灾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用于高层建筑室内墙面,隔断,地面应采用b1级材料,对于室内顶棚必须a级材料,局部造型装修需要,可采用b2级材料,安全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区(间)等,其墙面、吊顶、地面均应采用a级材料装修。

3.3.4完善消防设施,达到消防自动化

高层民用建筑内,除了安装消火栓,消防软管水喉外,必须按照规范系统,全面地设计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并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选用消防设备,达到早期发现,将

火灾消灭在初期阶段。

3.4安全疏散避难措施 3.4.1疏散走道

逃离起火房间的人员进入走道后,应能较好地保障其顺利奔向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和楼梯间,为了缩短疏散时间,疏散走道应力求短捷,便于形成双向疏散。合理细致设计确定疏散通道的位置、安全疏散距离、疏散走道和门的宽度、高度,且不宜设置台阶。3.4.2疏散楼梯

为保证安全疏散,每幢高层建筑应设置至少两座防烟楼梯间,宜靠外墙布置,必须有采光和防排烟设施,疏散楼梯宜在电梯厅旁设置,应采用乙级或甲级防火门作为前室和楼梯间的门,门必须向外开启,并不应设置门槛。3.4.3消防电梯

电梯是高层建筑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火灾时电梯是不能用于疏散人员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建筑应设置专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载重不应小于800kg。应采用一级负荷供电,其动力和控制电线、电缆采取防火防水措施,电梯内装修材料应用a级材料装修,以提高应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3.4.4防排烟设施

防排烟设施与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关系密切,它能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必须设计有效的防排烟设施。从确保安全疏散角度,在防烟楼梯

间及其前室、避难间(区)应采用正压送风,在疏散走道采取机械排烟方式。对消防电梯井及其前室应采取正压送风,防止烟气侵入。4结语

自09年新《消防法》的颁布实施,对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水平,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7.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七

1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发生原因

1.1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顾名思义, 是由外部的火源引起的火灾, 如明火、电火花、瓦斯等外部火源。针对煤炭企业的发展不同规模, 引起火灾的因素也有所不同。对于中、小型企业, 受资金因素限制, 电气化程度通常不高, 多数是由于违章爆破或是明火等因素引起火灾;对于发展良好, 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企业, 机械、电气类的设备通常比较完备, 但往往疏于管理, 对设备的维护力度不足, 或是员工对设备使用不当, 致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电火花等电气故障, 从而引发火灾[1]。根据对我国煤炭企业外因火灾事故进行分析, 企业电气化程度与火灾的发生几率呈正态增长的趋势。此外, 在矿井内违规操作, 吸烟、放炮等也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因素。外因火灾就其产生场所来看, 多发生在井底车场、巷道等电气设备聚集, 通风不畅的场所, 且火灾的突发性较强, 蔓延很快, 在火灾发生时, 若及时发现, 则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若发现不及, 火势难以控制, 除企业经济损失外, 还可能会产生人员伤亡。

1.2内因火灾

内因火灾的产生并非人为因素引起的, 而是由类似煤炭等易燃物发生自燃现象所致。内因火灾常发生在丢煤区和旧采区, 如采空区、断层等场所[2]。由于内因火灾产生的时间难以预计, 产生的源头难以控制, 且发生几率较大, 据统计, 煤炭企业四成以上的火灾是由于内因火灾引起的, 因此, 内因火灾的预防和治理难度相当大, 现煤炭企业的火灾治理多以内因火灾为重点。

2矿井火灾的危害

2.1人员伤亡

在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时, 煤、坑木等物质由于井下氧气不充足, 未能充分燃烧而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同时, 火势严重时, 还会引起爆炸事故, 给井下施工人员带来巨大伤害。

2.2矿井生产接续紧张

对于在矿井下发生的火灾, 尤其是内因火灾多发生在采空区或断层中, 火势蔓延很快, 并且难以处理。在这种难以处理的情形下, 通常可使用封闭火区的方法进行治理, 但采取这种治理方法的弊端在于, 大量的煤炭产品无法使用, 对矿井的生产作业衔接带来困难。对于采取集约化方式进行生产的矿井, 这种治理方法会使全矿生产处于瘫痪。

2.3巨大的经济损失

部分矿井在发生火灾时, 火势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 常常会将矿区的掘进设备和运输器材烧毁, 如火势得以控制, 未被烧毁, 但由于封闭灭火导致的长时间停产, 以及灭火材料带来的严重腐蚀, 也会导致设备大部分都无法使用, 同时, 火灾烧毁的煤炭本身就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这些对于煤炭企业来说, 都是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3]。

2.4污染环境

在矿井火灾中, 会产生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有毒气体,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新疆的煤层露头火灾为例, 由于火灾蔓延面积巨大, 井下深处都被波及, 再加上火灾带来的高温高热, 以及灭火技术的相对落后, 为火灾的处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在造成企业经济重大损失的同时, 也为环境造成了极大负担, 使酸雨现象和温室效应愈发严重。

3矿井火灾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3.1外因火灾的预防

(1) 预防外因火灾产生

从外因火灾的源头处进行预防, 首先要对热源进行严格控制, 要深入贯彻执行煤炭企业有关的规章制度, 对明火、热源进行有效管控。其次, 在煤炭企业应减少可燃物的使用, 在特殊情况一定要使用时, 应将可燃物与热源进行隔离, 消除火灾产生的条件。再次, 要对摩擦生热而导致的火灾进行防范, 在使用胶带输送机时, 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避免因胶带摩擦而产生火花, 带来事故隐患。

(2) 预防外因火灾蔓延

如果矿井火灾已经发生, 此时应采取措施控制火势, 这也是煤炭企业防治火灾的关键所在。煤炭企业应在火灾发生后, 召集有关人员, 利用原有的防火设施, 缩小火灾的波及范围, 如果情况允许, 则应设法将火熄灭。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首先在矿井选取合适的位置, 设立防火门, 以阻止火灾的蔓延;其次, 煤炭企业应对消防材料进行分点储存, 通过建设消防材料库的方法, 使井上和井下在遇火时都能进行处理;最后, 矿井应构建完善的消防系统, 在地面配备消防点, 并将管路通到井下。

3.2内因火灾的预防

(1) 开拓开采技术进行预防

煤炭企业要对煤炭开采的技术进行不断开拓、创新, 最大程度的提升回采率, 降低丢煤现象的产生几率, 消除火灾产生的载体。对氧气进行适度控制, 避免空气进入煤体中, 对此可利用以下方法:首先, 对漏风管道进行拆除;其次, 适度减小可燃物漏风和不燃物漏风的压差, 并缩短可燃物漏风的时间, 以避免火灾产生。

(2) 采取介质法进行预防

对矿井内因火灾进行预防最为直接的方法即为介质法, 它通过两个方面实现预防的目标, 首先对火灾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氧气进行控制, 使火灾在缺氧的情况下无法产生;其次, 内因火灾由于热量聚集过多, 达到燃点而引起, 介质法的另一方向就是对可燃物进行降温, 延缓火灾形成的时间。这种方法的相关技术种类繁多, 如惰化防灭火、凝胶防灭火等。

3.3矿井火灾的治理措施

矿进火灾的治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 对可燃物进行移除。即将正在燃烧中的煤炭移动到火势范围之外, 这是灭火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 要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行事,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其次, 利用水、灌浆等手段对火灾进行降温处理, 水是火的最大克星, 在用水灭火时, 周围要避免出现电器设备, 以免造成其他方面的损失。

4结语

矿井火灾不仅对煤炭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负担。矿井火灾的防治从根本上来说, 是对满足火灾条件的三个因素热源、可燃物、空气进行治理、管控, 从创新采煤方法, 改进矿井格局等方面着手, 对矿井火灾进行全面、综合的预防治理, 以提升矿井火灾治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进臣.大雁二矿易自燃煤层火灾原因分析与探讨[J].价值工程, 2011 (19) :257-258.

[2]郭超, 常莹, 窦晓奇.矿井火灾的预防与防治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08) :45-46.

8.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八

一、养老机构行业的现状

根据20xx年**市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从全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人口“老龄化”略有加深,全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3万人,比去年增加2.44万。据20xx年数字统计,**区共有老年人53657人,占总人口的17.1%,而养老机构主要有民办养老院、老人照顾站等形式,性质基本上属于民办,房子属于政府低价出租。全区共有民办养老院6所、老人照顾站10处。这些在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养老院基本未办理消防手续,消防隐患严重。

二、养老机构行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建筑先天性隐患不少。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旧的厂房或旧办公房改造而成,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区的6家养老院中,就有5家没有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此外,还存在防火间距不足、袋形走道过长、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先天性隐患。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簿。由于养老院属于微利甚至是没有营利的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者农村人员,而且女的居多,对消防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一旦发生火灾,起不到扑救初起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还有居住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安全意识弱化,为了贪图方便,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火灾隐患突出,诱发火灾因素增多。从检查情况来看,考虑到经济因素,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乱拉电线,防止老人乱跑,为防止安全意外发生,对安全出口上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还有房间使用电炉、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也容易诱发火灾事故。

(四)老人床位供不应求,建筑局部违章搭建多。由于老人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局部搭临时建筑,由此带来了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未及时跟上等消防隐患。

(五)人员密度大,老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区6所敬老院共居住老人约820多人,其中有420人为无法行动的特护老人,而且老建筑大房间都在比较高的楼层,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员疏散及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六)安全投入少,隐患整改困难。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微利的行业,稍微增加成本就难以为计,再加上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整改,经济投入大,而且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三、养老机构行业的火灾防范对策

(一)坚持源头把关杜绝先天隐患。虽然现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行政前置取消了,但社会养老机构申办要经过民政部门备案。消防部门可以把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和管理要求书面提供给民政部门,从选址上进行把关,杜绝先天性隐患产生。

(二)加强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行业,再加上检查出来后隐患整改难度大,一些基层消防部门和派出所怕隐患查出后整改不了,存在畏难情绪。作为消防监督人员要切实从关爱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出发,以解决最大的民生问题的态度,切实加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一些确实整改不了要及时报当地政府,协调解决。

(三)加大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通过张贴消防宣传图片、消防法律法规、举办消防老年文化活动等形式,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练,以增强其消防法制观念,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使管理人员和老年人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的常识。此外,要坚持在老年人入住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9.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九

“重安全,保平安”是我院长期坚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职工和患者的平安,我们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我院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负责任,提高广大职工和患者的安全意识,防

患于未然。根据卫生局有关要求及部署,组织有关人员对院内消防安全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情况作以下汇报: 1查通道是否畅通:

我院现有安全出口三个,楼内走廊、双向楼梯及出口无任何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通向楼外的出口全部安有“安全出口”应急指示灯,每个楼层的两侧走廊也都安有“安全出口” 的指示。

2、查疏散应急灯:

楼内共安有十二盏应急照明灯,均能正常使用,以确保断电时应急照明。’

3、查器材: 我院一直没有消防栓,为此共配备了近六个灭火器,此次经过检查,均在有效期内。

4、查灭火常识:

在原有的消防常识讲座的基础上,对部分教职工特别是后勤和护理人员进行了有关灭火知识的抽查,对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查护栏:为防盗及防止幼儿坠楼,原楼内及走廊窗户上安有护窗栏,现均已拆除,在确保幼儿无坠楼危险的情况下,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存在的安全隐患:

院内照明线路老化,用电负荷过重时易起热起火。病房楼漏水,有可能导致照明线路短路。

整改措施;改造院内照明线路,是其达到标准化要求,(现已完成)

2修缮房顶漏水。(正在进行中)

鲁山县让河卫生院

10.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十

2010年6月20日, 笔者受业主邀请赴现场调查分析火灾事故原因。起火建筑为超高层医院建筑, 火灾发生在该大楼29层西侧的强电管井内, 大火并未蔓延至强电管井外侧, 由于未做好防火封堵, 给强电管井内造成很大的破坏。

一、事故原因分析

在火灾分析会议上, 广州市公安局某分局提出以下几点疑问: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保护电器为什么不动作 (断开电源)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到火灾的信号, 为什么排烟风机未启动?

火灾漏电报警因何未动作 (报警并自动切断回路) ?

经公安局调查、取证, 查实此次事故是29层西侧强电管井内线槽内电缆电线漏电短路所致。火灾发生后, 虽然有浓烟从电井的防火门缝隙溢出, 但断路器一直未断电跳闸, 直至人工干预, 将断路器断开, 才最终切断回路电源。

笔者在调查火灾现场时, 发现“T”接回路大量采用穿刺线夹, 消防负荷未采用矿物绝缘电缆, 电缆不匹配;短路、接地故障保护不满足规范要求, 载流量的修正系数不满足要求等。

结合广州市公安部门的意见以及笔者的观察, 分析事故的原因如下:

电气火灾的起因是该电气设计采用了非可靠性的电缆分支方法, 而且电井内未做好防火封堵, 以至于线缆及供电设备损失惨重;

保护电器没有及时动作是因为保护电器的措施不能满足《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2.1 (短路保护) 、4.3.1、4.3.3、4.3.4、4.3.6 (过载保护) 的要求;

火灾发生后排风机没有及时启动是因为消防负荷电缆类型的选择不当, 导致电缆被烧断;

该系统处于检修状态。

二、整改措施

(一) 穿刺线夹

穿刺线夹是上世纪60年代国外的产品, 用于临时接线, 上世纪80年代流入我国并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那时工程上尚未采用YJV电缆, YJV电缆的内层是交联聚乙烯, 外层聚氯乙烯绝缘, 表面硬度较高。穿刺线夹不能有效地穿破绝缘层且接驳依靠几根刺, 对于大电流的回路, 容易造成主电缆与分支电缆虚接、接触电阻大等, 给供配电回路带来安全隐患。

后期整改措施:取消原有的穿刺线夹, 改为“T”和预分支的接线形式供配电。

(二) 防火封堵

在事故中, 因未做好防火封堵工作, 造成烟囱效应, 电井内29层以上至屋顶的线缆及供配电设备全部损毁, 29层以下至23层梯形线槽内的线缆损坏, 部分供配电设备损坏。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做好防火封堵措施可有效隔阻 (防火分隔区) 、遏止电缆火灾的蔓延。

电缆在下列敷设场所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变配电所、电缆竖井、现场电缆沟、穿楼板、墙洞、建筑物外墙。

后期整改措施:对上述问题, 加强检验措施, 将电气防火封堵做到每个细节。

(三) 电缆

该大楼在当初设计时使用的是原规范, 在整改过程中, 参照现行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第13.10.4条的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为特级的建筑物, 其消防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 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矿物绝缘电缆具有耐火、耐高温、寿命长、无卤无烟、载流量大、过载能力强、弯曲半径小等特点。在火灾后期整改过程中, 根据电缆所处的实际环境和具体敷设方式, 用合适的载流量校正系数对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进行正确的修正, 使低压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后期整改措施:消防负荷均更改为重载矿物绝缘电缆 (BTTZ) , 外壳做PE线。

(四) 过负荷与接地短路故障保护

过负荷是指电气设备或导线的功率和电流超过了铭牌规定值, 线路温度易升高, 引发火灾危险。

为使过载防护电器保护回路免于过载, 防护电器与被保护回路应满足以下条件:

防护电器的额定电流和整定值电流In不小于回路的计算电流IB;

防护电器的额定电流和整定值电流In不大于回路的允许持续载流量Iz;

防护电器在约定时间内能有效动作的电流I2不大于回路载流量的1.45倍;

公式为:

式中:IB—回路负载电流, A;

In—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或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或者整定电流, A;

Iz—回路导体载流量, A;

I2—保证防护电器在约定时间内能有效动作的电流 (熔断电流或脱扣电流) , A (见图7) 。

断路器作短路防护时, 需考虑断路器有±20%的制造误差, 电气装置电源电压有±10%的偏差, 因此被保护回路末端的短路电流应不小于断路器的瞬时和延时的整定电流系数。

后期整改措施:严格按照规范采取技术措施, 并修正所有防护电器及导体载流量和敷设系数, 消防负荷回路选用矿物绝缘电缆。

三、结束语

电气安全关乎全局, 电气设计人员责任重大, 要从火灾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 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 最大程度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2.

[2]伍夏聪.医院电气设计中的细节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 (4) .

11.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 篇十一

1 油脂氢化装置的工艺流程

1.1 主要物料

主要原料为棕仁油、棕榈油 (闪点一般在280~330 ℃) 及氢气、催化剂等。

1.2 工艺原理

在食用油脂工业中, 油脂氢化是一种将氢加到天然植物、陆地动物和海洋动物生产的甘三酯烯键 (双键) 上的化学反应, 反应催化剂为镍。油脂在高温 (180 ℃) 、低氢气压力 (0.15~0.6 MPa) 或次高压氢气压力 (2.0~2.5 MPa) 和高浓度催化剂的条件下, 油脂分子中不饱和的双键被氢原子替代而成为饱和单键的加成反应, 目的是改变油脂的物理特性, 增加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能。

1.3 工艺流程

原料油 (或原料脂肪酸) 经过加热、水解、蒸馏等流程后, 泵入反应罐中, 同时加入催化剂镍及氢气, 在160~210 ℃和0.15~0.6 MPa 或2.0~2.5 MPa的条件下反应, 反应完成后的油品 (或脂肪酸) 从反应罐中出来, 进入过滤单元, 去除催化剂, 得到氢化油 (或氢化脂肪酸) , 其工艺流程见图1所示。

2 油脂氢化装置的火灾危险性

油脂氢化装置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装置类型, 如:搅拌釜型、泵循环型和连续塔型。笔者以嘉里油脂化学工业 (上海) 有限公司油脂氢化装置为例, 分析其火灾危险性。

2.1 油脂氢化装置类型

2.1.1 搅拌釜型

嘉里油脂化学工业 (上海) 有限公司新建109氢化厂采用搅拌釜型反应装置, 为间歇批次反应。氢气鼓入反应罐, 搅拌器将氢气分散到油中, 促使氢化反应发生。反应条件为160~200 ℃, 0.2~0.6 MPa。配套换热罐放置在反应罐上方, 反应好的油放入反应罐底部的中间罐, 热油泵入换热罐中间的盘管, 加热原料油, 加热后的原料油放入反应罐中反应, 反应好的油冷却后过滤, 得到氢化油产品。这类装置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氢化装置, 最初用于植物奶油的生产。

2.1.2 泵循环型

嘉里特种油脂 (上海) 有限公司所属氢化厂使用的是循环式反应罐, 为间歇批次反应。循环泵使反应罐中的油脂维持高速循环, 氢气被吸入反应罐中和油脂发生氢化反应。反应条件为160~200 ℃, 0.2~0.6 MPa。配套换热器、干燥罐加热原料油, 加热后原料油泵入反应罐, 反应好的油泵入中间罐, 冷却后过滤, 得到氢化油产品。这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技术, 比早期的搅拌釜型产量更大, 产品性质更稳定。泵循环型油脂氢化装置示意图见图2所示。

2.1.3 连续塔型

嘉里油脂化学工业 (上海) 有限公司新建108氢化厂使用的是连续塔型氢化反应装置, 反应釜为细长的反应塔, 塔内有分散装置, 反应物油与催化剂均从底部进入反应塔, 氢气从底部加入, 经过塔内分散装置, 氢气分散到油中, 发生氢化反应。原料油脂经预热、加热后, 干燥去除水分, 再泵入反应罐中, 同时加入催化剂镍及氢气, 在180~200 ℃, 2.0~2.5 MPa条件下反应, 反应完成后的油脂从反应罐中出来, 进入过滤单元, 去除催化剂, 得到氢化油脂。连续塔型油脂氢化装置示意图见图3所示。

2.2 油脂氢化装置火灾危险性分析

(1) 氢气属易燃气体, 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 爆炸极限为4.0%~74.1%, 最小点火能量仅为0.02 mJ, 燃烧速度快, 燃烧热值高 (平均热值为241 kJ/mol) , 对空气的比重为0.07。一旦在生产、储存、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氢化装置层数多、高度大, 反应罐一般设在中间楼层, 反应罐中的氢气入口处及反应罐出口处发生泄漏时, 氢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 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2) 氢气在钢制设备中被吸附后或在高压下能渗透到碳素中引起“氢脆”现象, “氢脆”可使金属容器材料的塑性和强度急剧下降, 导致设备、储罐损坏, 发生设备事故而伤人, 并且氢气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会产生静电, 氢气流速越大, 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 故也会发生氢气泄漏起火燃烧。

(3) 油脂氢化反应器的工作压力为2.5 MPa, 温度为190~210 ℃, 这些压力容器及联接的压力管道, 均具有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如果设计、制造、安装有缺陷以及在运行中受腐蚀、侵蚀, 如不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并加以消除, 则有可能发生系统局部强度不足而破裂, 可燃物料大量泄漏引发火灾事故, 也有可能发生受压容器的物理性爆炸。

(4) 氢气的带电性致使氢气输送管道处易发生静电积聚放电, 而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引火源;氢气输送管道静电接地装置发生故障, 致使发生静电积聚放电, 有可能成为火灾、爆炸事故点火源。

(5) 氢气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划分等级应为ⅡCT1, 在加氢反应等爆炸危险区域内, 防爆电气设备选型不当或安装不符合防爆要求, 则可能成为点火源。

(6) 油脂输送管长期使用易氧化腐蚀, 减薄穿孔或因进料偏流、流量不均造成管道结焦, 局部过热, 导致管道裂缝、弯头渗漏等, 使管道及反应釜发生漏油着火事故。

2.3 油脂氢化装置与石油化工氢化装置的火灾危险性区别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氢化装置主要有柴油加氢裂化装置、重油加氢装置等, 其工艺特点及火灾危险性与采用植物油为原料的油脂氢化装置均有不同。

2.3.1 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工艺的火灾危险性特点

该工艺由加热炉、加氢裂化反应器、压缩机、机泵和换热网络等组成。

(1) 柴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加热炉的主要火灾危险来自炉管泄漏着火、进出口法兰泄漏着火、炉膛瓦斯爆炸着火以及瓦斯带液造成的炉内外猛烈燃烧。加氢裂化装置加热炉大多数故障是因为燃烧控制不当引起, 加热炉对流段和进出口管线由于高温介质的高速流动, 容易产生磨损腐蚀, 油温在280~400 ℃时, 磨损腐蚀最为严重。加热炉燃烧不好时, 炉管壁温可达360 ℃以上, 出现高温硫腐蚀, 腐蚀机理为化学腐蚀。

(2) 加氢裂化反应器在高温 (370~450 ℃) 、高压 (14~16 MPa) 及催化剂、氢气和硫化氢存在的条件下工作, 条件十分苛刻。腐蚀是加氢裂化反应器较为突出的问题, 其主要腐蚀介质是氢气和硫化氢。严重的腐蚀容易引起设备和管线泄漏, 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反应器的主要事故是由于出入口法兰泄漏造成的, 由于腐蚀造成的泄漏着火较为少见, 通常可以通过定期监测加以控制。由于反应器内有大量的高温油气 (氢气、硫化氢等) , 一旦泄漏, 造成的危险和危害极大。

2.3.2 重油加氢装置工艺的火灾危险性特点

该装置由加热炉、渣油加氢反应器、压缩机、机泵和换热网络等组成。

(1) 重油加氢装置的加热炉一般为卧式方箱炉, 由对流室、辐射室等组成。加热炉入口、出口温度一般为360~400 ℃, 加热炉设有防爆门和防爆窗, 燃料气管线有阻火器。加热炉进料为双路进料, 炉管长期使用易受腐蚀减薄穿孔, 或因进料偏流、流量不均造成炉管结焦、局部过热, 导致炉管裂缝等发生漏油着火事故。加热炉的主要火灾危险是炉管泄漏着火、进出口法兰泄漏着火、炉膛瓦斯爆炸着火以及瓦斯带液造成的炉内外猛烈喷射燃烧。

(2) 渣油加氢反应器内进行的反应较为复杂, 反应器本体、附件或相关管线一旦泄漏就能引起火灾。加氢裂化反应器在高温 (370~450 ℃) 、高压 (14~16 MPa) 及催化剂、氢气和硫化氢存在的条件工作, 条件十分苛刻。腐蚀容易引起设备和管线泄漏, 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反应器的主要事故源是由于出入口法兰泄漏造成的, 因为反应器内有大量的高温油气 (氢气、硫化氢等) , 一旦泄漏造成的危险和危害极大。由于腐蚀造成的泄漏着火较少, 通常可以通过定期监测加以控制。

2.3.3 油脂氢化装置与石油化工氢化装置的差别

(1) 生产原料的火灾危险性不同。

油脂氢化装置的主要原料是棕榈油等天然植物油脂, 闪点一般在280~330 ℃, 相当于石油化工原料中的丙B类可燃油品, 引燃温度在800 ℃以上。而柴油加氢装置的主要原料是直馏柴油、催柴、焦柴、减黏柴油等混合油 (其中含少量汽油) , 闪点在38 ℃左右, 引燃温度为260 ℃左右, 属于高闪点易燃液体,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其容器若遇高温, 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重油加氢装置的主要原料是含有石油脑、汽油、柴油的渣油 (汽油及石脑油的含量相对较低) , 闪点较低,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中, 汽油闪点为-50 ℃, 属于低闪点的易燃液体,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温极易燃烧爆炸;石脑油闪点-2 ℃, 属于中闪点易燃液体, 遇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因此, 从原料的火灾危险性看, 重油氢化装置的火灾危险性最高, 柴油氢化装置的火灾危险性次之, 油脂氢化装置的火灾危险性最低。

(2) 加工工艺的温度及压力不同。

油脂氢化装置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 除连续塔型外工作压力控制在0.2~0.6 MPa, 属于中温、中压的范围 (连续塔型属于中温、次高压的范围) 。而石油化工氢化装置的温度在370~450 ℃, 工作压力在14~16 MPa, 属于高温、高压的范围。同样是氢化装置, 反应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其发生泄漏和爆炸的危险就越大。因此, 从这方面而言, 油脂氢化装置的火灾危险性比石油化工氢化装置的火灾危险性低。

(3) 反应器的主要事故源不同。

石油化工氢化装置的反应器的主要事故源均是由于因高温、高压造成出入口法兰泄漏造成的火灾, 由于腐蚀造成的泄漏着火较为少见。而油脂氢化装置反应器的主要事故多为氧化腐蚀, 减薄穿孔及“氢脆”造成的管道泄漏, 而因温度、压力造成的泄漏不多。

3 规范适用性分析

一直以来, 对氢化装置消防设计审批依据的是《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该规范第1.0.2条明确规定其适用于“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日用化工行业中的油脂氢化装置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符合该规范的应用范围。而对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2条规范的适用范围, 油脂氢化装置也不符合其应用范围。可以说, 国内尚未有相关设计规范对油脂氢化装置的消防设计及其审核进行明确的规定, 只能参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及审核。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否适用于该装置的设计,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和分析:

(1) 从原料的理化性能考虑。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企业建设工程, 而石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 其沸点范围较宽, 从常温到500 ℃以上, 各组分的闪点范围也很广泛, 包括有闪点小于28 ℃的甲类易燃易爆液体, 闪点在28~45 ℃乙A类易燃易爆液体, 闪点在45~60 ℃乙B类易燃易爆液体, 闪点在60~120 ℃丙A类可燃液体以及闪点在120 ℃以上的可燃液体。其中, 闪点在120 ℃以上的丙B类石油化工原料的理化性能与天然植物油脂的理化性能比较接近, 它们都属于碳链较长, 常温下比较稳定, 点燃温度很高的油品。因此, 二者之间有借鉴通用之处。

(2) 从反应原理及火灾危险性考虑。

无论是石油化工的氢化装置还是油脂氢化装置, 其反应罐内进行的均是还原反应, 还原剂均为氢气, 发生泄漏所造成的后果基本相同。如氢气泄漏后的积聚和引起燃烧等。不同的是反应罐和氢气输送管道的工作压力级别不同, 石油化工装置反应罐属于高压装置, 而油脂氢化装置多为中压装置, 其中脂肪酸氢化装置为次高压装置。反应罐的危险性不同, 高压装置的火灾危险性比中压、次高压装置的火灾危险性高。其次, 发生泄漏的原因不同, 石油化工装置多是因为高压或高温造成反应罐出入口法兰泄漏, 而油脂氢化装置多因氧化腐蚀, 减薄穿孔及“氢脆”造成的管道泄漏。所以, 从事故防范的大方面来说, 可借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但从小方面来说, 在借鉴时应注意其事故源的具体情况, 不能全部照搬照套, 应有适合其自身的防火安全措施。

4 防火设计对策

根据以上对油脂氢化装置的组成类别、工艺流程介绍以及与石油化工类加氢装置火灾危险性的对比分析, 笔者认为在今后审批该类油脂氢化装置的设计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被动防火保护措施。

油脂氢化装置的维护结构为钢结构, 钢结构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以加强构件的耐火极限, 钢结构的承重框架 (包括柱、梁、楼板、楼梯等) 及支撑设备管道的钢管架均应经防火处理, 应选用耐水、耐火、耐化学腐蚀性能较好的厚型无机室外钢结构防火涂料, 耐火极限不低于1.5 h。

(2) 自动灭火设施。

油脂氢化装置采用雨淋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油脂氢化装置区域采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4) 工艺防火措施。

一是油脂氢化装置设有氮封装置, 输送氢气的管道总阀上设置快速切断阀, 厂内发生任何问题, 自动控制系统会快速切断氢气总阀, 并迅速开启氮气总阀, 用氮气隔离封堵管道内的氢气;二是设有氮气置换装置, 工艺管道内工作时应为真空状态, 如有空气进入或是非真空状态出现时, 该装置能够自行监测并启动快速切断阀同时打开氮气进行置换;三是设置阻火器, 脂肪酸的燃点约为80 ℃, 少量脂肪酸在排气口遇到氢气时发生燃烧, 氢化装置在高空的氢气排放管口均装有阻火器和蒸汽灭火器, 可将遇氢气燃烧的脂肪酸扑灭, 防止火灾发生。

(5) 温度和压力监控设施。

油脂氢化装置各工艺流程的温度和压力均由电脑系统全程自动监控, 其重要部位均设置上、下限温度和压力报警装置;当某个环节超过温度或压力限时, 自动监控系统会及时启动, 快速切断氢气总阀、进油管道阀门、自动降温、泄压, 防止因温度过高、压力过高而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

(6) 防爆防静电措施。

装置区域内应划定火灾爆炸危险区域, 并应设置防雷、静电接地设施;防爆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开关、照明灯具等均应按防爆要求设计,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的规定。

(7) 防氢气积聚措施。

油脂氢化装置应半露天或露天设置, 其四周应敞开以利于通风;装置各层不设吊顶, 其各层楼板应部分采用箅子板 (应均匀布置) 或在各楼板上的最高处均匀布置透气孔, 装置屋顶及雨棚最高处应设透气孔等防止氢气积聚的措施, 以达泄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消防手册第四卷生产加工防火[S].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

上一篇:擦黑板作文300字下一篇:乡长就职演说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