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室基地建设

2024-11-04

德育室基地建设(精选8篇)

1.德育室基地建设 篇一

德育基地建设活动方案

海丰县鹅埠中学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促进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工作目标

1.建设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主要是联系考察革命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忆史铭志。如组织学生前往杨安烈士纪念碑进行扫墓活动。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以及人民对英雄的拥护与爱戴。

2.建设以服务、环保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这种形式较容易组织,既可以学校集体组织对社区、街道、墙壁,利用学生假期,要求学生有专题地进行广泛的清理垃圾、墙壁小广告等环保宣传教育,并写出心得体会。使学生增强环保观念。

3.建设以参加志愿者活动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这种活动可由学校和政府共同组织的,也有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队与附近社区共同开展的,内容多种多样。

4.建设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开展其他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听法制报告会、成人成才报告会等方式教育学生,促使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法律意识;邀请道德模范给同学做报告;针对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其在各自兴趣范围内多参加各类社团有读书兴趣的可以参加书社、有表演兴趣的可以参加演艺社等。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 三、建设原则

1.处理好教学与开展社会实践的关系。

开展德育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处理好学生在校学习和进行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不能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能占用教学的时间,分散学生学习的精力。在时间安排上要适当,不能使学生的负担过重,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双休日或在假期进行。

2.教师引导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开展德育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要有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具体的指导、监督与检查,及时给予正确评价。在实践的过程中或是结束后,德育教师都应该及时做到总结与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加以改正,对于好的作风与行为也要加以表扬。教师不光自己要对活动进行总结,还要引导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写一些体验或是心得,既使学生对自己在实践中的表现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又能教育其他同学。

四、基地的选择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原则。我们选择下列单位和场所作为我校的德育基地。

1.杨安烈士纪念碑:

革命文化基地 2.社区街道、墙壁:

地方环保基地 3.鹅埠社会福利院:

敬老爱老基地

2.德育室基地建设 篇二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德育建设

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 以更加崭新的视角, 更加辨证的思考, 更加理性的审视, 尤其要与转变教育思想紧密结合,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每一位德育工作者, 在教育教学中, 必须遵循德育规律, 切实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和德育研究能力。研究德育新方法, 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本校实际, 努力使德育方式、德育过程、德育内容贴近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实践, 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德育方式, 为提高德育实效, 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新合并的学校, 学生成长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同, 造成学生心理的一定差异, 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 让他们能尽快融入新集体中, 促进学生德育的进一步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为此, 学校组织班主任到德育工作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 吸取他们德育工作中的经验;邀请德育工作先进培训班成员来学校畅谈经验;不定期邀请专家来学校组织讲座, 借以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暑期, 学校借助市进修学校的专家组织了班主任培训班, 以提高全校教师的德育能力。我们知道, 教师的劳动在学生心中始终具有表率性, 他的道德情操、作风仪表和劳动态度对学生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的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 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经常看一些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波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后进生更要“厚爱”, 以鼓励教育为主。对学生严字当头, 爱在心头, 要善于宽容学生。适当的宽容有时能收到惊人的教育效果。以情动情,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实施爱心 (或博爱) 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 比如, 有的学校年年搞活动, 年年老样子, 没有新意、没有创造, 或是热衷于轰轰烈烈的宣传效应, 也就没有了吸引力;春游、秋游应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但是, 活动前没有进行严密的设计, 没有进行深层开发, 只是玩玩而己, 而且, 附近的景点就那么多, 从小学到中学, 已经无处可玩。更重要的是, 现在搞什么活动都是有偿的 (不排除有盈利的趋向) , 学生从内心就有一种排斥倾向, 认为学校借口搞活动, 实质是为了挣钱。由此, 德育活动非但没有起到德育的教育功能, 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我们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各种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感染。有时, 学生在一场足球赛或联欢会中获得的集体主义情感体验, 是教师任何美妙而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的。集体活动, 就内容而言, 可以涉及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就规模而言, 可以是学校活动, 可以是年级活动, 可以是班级活动, 也可以是小组活动;就形式而言, 可以是学习交流、思辨讨论, 可以是游艺娱乐、文艺表演, 可以是体育竞争、劳动比赛, 可以是社会调查、远足郊游等等。同时开展的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在过去的一年中,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如:校园十佳歌手比赛, 让学生感受到不是仅仅在社会上才能领会流行时尚, 在校园中照样可以, 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也使学生不会感觉到校园生活的枯燥;又如:普通话演讲比赛, 不仅让学生明白会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积极性;再如:英语演讲比赛, 使学生明白作为现代社会学生, 学好母语固然重要, 但学习多种语言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另外组织师生一起观看纪录片《洞穴之光》, 师生同流泪, 一起感受我们要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感受洞穴之中孩子的淳朴和苦中有乐的精神;为遭受病痛之苦的同学捐款, 他们纷纷拿出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零花钱, 一点也不犹豫;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清明节扫墓, 拔河比赛, 各班行为规范达标评比, 民主评比学校团支部……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 使学校及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 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

三、充分培育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很多学校德育工作没有真正确立学生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没有也没能认真了解学生基于自身成长经历、生活阅历和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真正需要与感受, 缺少对学生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之上的对话, 很难实现与学生的精神交融, 使学生顺利接受学校的教育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足, 片面强调说教、规训与灌输, 德育严重脱离学生实际, 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加强沟通, 增进理解和信任, 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德育才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要真正去体会学生特殊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意向, 体会学生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创造和选择, 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不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 不再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

在这方面, 我在平时和学生的交往中, 充分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多方关注各个学生的信息, 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心理、交友等情况, 了解社会信息。这样, 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和他们谈学习, 也会和他们谈社会流行时尚, 谈他们年龄阶段出现的一些现象的正常性;不仅谈他们的家庭, 也会谈自己的家庭,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分析问题, 让学生缩短和我的距离, 也让他们能和我真正谈心, 说出他们的心里话。这样, 我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融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批评教育, 因为在与我的交流中他们能深刻领会一些原来不甚明白的道理。上学期, 有个叫裘琨的学生, 从小学的成绩看, 基础还不错, 但到了初中, 就出现了厌学情绪, 经常惹是生非, 一天下课后, 我把他叫到无人的地方开始和他交流, 从他父母小的时候谈起 (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 , 到社会发展状况, 分析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叫他读书,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在期末考中他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四、适时合理的运用德育中的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通过外部的各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达到对情意和行为的感染、调节和控制, 从而达到形成良好品德行为的目的目标。隐性教育对学生品德的成型和发展具有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 加强隐性教育, 是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这种隐蔽的、间接的德育教育满足了青少年的个性要求, 会使他们感觉到他们是受到尊重的并主动地接受外部的影响。

隐性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的环境建设、学校文化氛围的塑造、教师形象的塑造、新型的课堂人际关系的确立等几个方面实施:校园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生活空间, 学生道德认知的获得、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磨炼、道德行为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校风、班风对个体的教育要求不是明确的, 而是隐蔽、渗透在学生经常接触、经常参与的各种环境要素及活动中,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这种要求, 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行动;只有“亲其师”, 才会“信其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要在课堂上倡导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交往;要形成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协作、竞争的新型的人际关系, 从而使学生自我个体融入到具有内聚力的群体之中, 给学生以道德情绪的感染和体验, 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新建学校,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应该说是花了很多心血。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宣传窗的设置, 从校训的确定到特定时间的宣传标语, 无一不是发挥集体的力量, 最后落实到位。让每位初来乍到的家长和学生在第一时间能认同它, 喜欢它, 信任它。班级内从名人字画到丰富多彩的黑板报, 从干净整洁的地面到张贴规范的布告栏, 无一不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各教师在校园内行走时, 都面带微笑, 如:有一位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初三女生对教学副校长说:“看到裘老师对我微微一笑, 使我瞬间扫除忧郁, 全身轻松。”听到这样的话, 我何尝也不全身轻松呢。应该说, 从最初的有些家长对学校合并的反对, 到现在的认同, 我想, 这应该就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肯定, 也说明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五、建立完整、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

所谓道德评价, 就是生活于现实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们, 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 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 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 表明褒贬态度。

学校道德评价对学生道德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并作出裁决, 分析判断哪些行为是善的, 哪些行为是恶的;对善的行为给以赞扬、褒奖, 对恶的行为加以批评、谴责, 进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承担的道德责任。

学校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优化道德过程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确立, 不但使德育目标、德育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评价标准确立之后, 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 以便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地做出相应对策,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 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 也使得德育理论更加系统;教育过程有了参照物, 教育活动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该以德育目标为标准, 根据现实目标确立动态的评价体系, 科学地指导教育实践。二是要注意被评价者, 即学生的可接受性, 道德评价活动应该是主体性活动, 评价的双方都要主动参与, 评价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学生的可接受性与自我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但是德育评价也不能使学生进入误区, 如某中学规定, 学生做好事可计入思想品德分。其中就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扶老人过街值几分?”在有些地方, 思想品德便被简单地抽象为扶老人过街”“为灾区捐款”“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带着个人的功利目的, 做好事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便变了味。因为, 带着功利目的的人行动之前权衡的也许是:做这件事能值几分?一个思想品德得了高分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有善心和爱心的人, 并不一定是一个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为了得分而扶老人过街的人, 也许连父母都不愿孝顺。为了得分而向灾区捐款的人, 也许自私吝啬。因为, 他们在做这件事时是出于功利目的而不是其他。

由于新课程改革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德育的新课程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 新课程条件下的德育教育应如何构建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积极探讨新的方式、方法, 拓宽德育渠道, 在德育实践中加强中学德育建设。

摘要:为切实加强中学德育建设, 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成长能力, 努力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 本文试就在德育实践中如何拓宽德育渠道的德育管理经验与方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德育实践,德育渠道,德育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润梅.对中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J].2008 (13)

3.拓宽德育渠道 加强中学德育建设 篇三

关键词:德育实践 德育渠道 德育建设

教师作为中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引导者,在学校德育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自身所认同和体现的德育价值取向对受教育者具有重要影响。德育的存在不仅在于帮助个体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在于使人类的自由本性得以发扬,使个人的独立人格得以确认,人们自主、自觉、自尊等自我肯定的人格属性得以涌现,在这基础上才能构成人与人之间的最佳结合,也才能满足人诸种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需要。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应该不断拓宽德育渠道,在德育实践中加强中学德育建设。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德育建设

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以更加崭新的视角,更加辨证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审视,尤其要与转变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德育规律,切实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和德育研究能力。研究德育新方法,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本校实际,努力使德育方式、德育过程、德育内容贴近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德育方式,为提高德育实效,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新合并的学校,学生成长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同,造成学生心理的一定差异,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让他们能尽快融入新集体中,促进学生德育的进一步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学校组织班主任到德育工作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吸取他们德育工作中的经验;邀请德育工作先进培训班成员来学校畅谈经验;不定期邀请专家来学校组织讲座,借以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暑期,学校借助市进修学校的专家组织了班主任培训班,以提高全校教师的德育能力。我们知道,教师的劳动在学生心中始终具有表率性,他的道德情操、作风仪表和劳动态度对学生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经常看一些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波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后进生更要“厚爱”,以鼓励教育为主。对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心头,要善于宽容学生。适当的宽容有时能收到惊人的教育效果。以情动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实施爱心(或博爱)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比如,有的学校年年搞活动,年年老样子,没有新意、没有创造,或是热衷于轰轰烈烈的宣传效应,也就没有了吸引力;春游、秋游应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但是,活动前没有进行严密的设计,没有进行深层开发,只是玩玩而己,而且,附近的景点就那么多,从小学到中学,已经无处可玩。更重要的是,现在搞什么活动都是有偿的(不排除有盈利的趋向),学生从内心就有一种排斥倾向,认为学校借口搞活动,实质是为了挣钱。由此,德育活动非但没有起到德育的教育功能,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我们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各种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感染。有时,学生在一场足球赛或联欢会中获得的集体主义情感体验,是教师任何美妙而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的。集体活动,就内容而言,可以涉及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就规模而言,可以是学校活动,可以是年级活动,可以是班级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活动;就形式而言,可以是学习交流、思辨讨论,可以是游艺娱乐、文艺表演,可以是体育竞争、劳动比赛,可以是社会调查、远足郊游等等。同时开展的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让学生感受到不是仅仅在社会上才能领会流行时尚,在校园中照样可以,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使学生不会感觉到校园生活的枯燥;又如:普通话演讲比赛,不仅让学生明白会说普通话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积极性;再如:英语演讲比赛,使学生明白作为现代社会学生,学好母语固然重要,但学习多种语言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另外组织师生一起观看纪录片《洞穴之光》,师生同流泪,一起感受我们要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感受洞穴之中孩子的淳朴和苦中有乐的精神;为遭受病痛之苦的同学捐款,他们纷纷拿出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零花钱,一点也不犹豫;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清明节扫墓,拔河比赛,各班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民主评比学校团支部……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学校及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

三、充分培育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很多学校德育工作没有真正确立学生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没有也没能认真了解学生基于自身成长经历、生活阅历和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真正需要与感受,缺少对学生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之上的对话,很难实现与学生的精神交融,使学生顺利接受学校的教育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足,片面强调说教、规训与灌输,德育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才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要真正去体会学生特殊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意向,体会学生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创造和选择,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不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不再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

在这方面,我在平时和学生的交往中,充分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多方关注各个学生的信息,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心理、交友等情况,了解社会信息。这样,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和他们谈学习,也会和他们谈社会流行时尚,谈他们年龄阶段出现的一些现象的正常性;不仅谈他们的家庭,也会谈自己的家庭,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让学生缩短和我的距离,也让他们能和我真正谈心,说出他们的心里话。这样,我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融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批评教育,因为在与我的交流中他们能深刻领会一些原来不甚明白的道理。上学期,有个叫裘琨的学生,从小学的成绩看,基础还不错,但到了初中,就出现了厌学情绪,经常惹是生非,一天下课后,我把他叫到无人的地方开始和他交流,从他父母小的时候谈起(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到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叫他读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期末考中他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四、适时合理的运用德育中的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通过外部的各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达到对情意和行为的感染、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形成良好品德行为的目的目标。隐性教育对学生品德的成型和发展具有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加强隐性教育,是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这种隐蔽的、间接的德育教育满足了青少年的个性要求,会使他们感觉到他们是受到尊重的并主动地接受外部的影响。

隐性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的环境建设、学校文化氛围的塑造、教师形象的塑造、新型的课堂人际关系的确立等几个方面实施:校园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生活空间,学生道德认知的获得、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磨炼、道德行为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校风、班风对个体的教育要求不是明确的,而是隐蔽、渗透在学生经常接触、经常参与的各种环境要素及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行动;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要在课堂上倡导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交往;要形成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协作、竞争的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自我个体融入到具有内聚力的群体之中,给学生以道德情绪的感染和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该说是花了很多心血。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宣传窗的设置,从校训的确定到特定时间的宣传标语,无一不是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后落实到位。让每位初来乍到的家长和学生在第一时间能认同它,喜欢它,信任它。班级内从名人字画到丰富多彩的黑板报,从干净整洁的地面到张贴规范的布告栏,无一不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各教师在校园内行走时,都面带微笑,如:有一位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初三女生对教学副校长说:“看到裘老师对我微微一笑,使我瞬间扫除忧郁,全身轻松。”听到这样的话,我何尝也不全身轻松呢。应该说,从最初的有些家长对学校合并的反对,到现在的认同,我想,这应该就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肯定,也说明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五、建立完整、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

所谓道德评价,就是生活于现实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

学校道德评价对学生道德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并作出裁决,分析判断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对善的行为给以赞扬、褒奖,对恶的行为加以批评、谴责,进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承担的道德责任。

学校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优化道德过程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但使德育目标、德育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评价标准确立之后,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也使得德育理论更加系统;教育过程有了参照物,教育活动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该以德育目标为标准,根据现实目标确立动态的评价体系,科学地指导教育实践。二是要注意被评价者,即学生的可接受性,道德评价活动应该是主体性活动,评价的双方都要主动参与,评价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可接受性与自我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但是德育评价也不能使学生进入误区,如某中学规定,学生做好事可计入思想品德分。其中就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扶老人过街值几分?”在有些地方,思想品德便被简单地抽象为“扶老人过街”“为灾区捐款”“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带着个人的功利目的,做好事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便变了味。因为,带着功利目的的人行动之前权衡的也许是:做这件事能值几分?一个思想品德得了高分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有善心和爱心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为了得分而扶老人过街的人,也许连父母都不愿孝顺。为了得分而向灾区捐款的人,也许自私吝啬。因为,他们在做这件事时是出于功利目的而不是其他。

由于新课程改革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德育的新课程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新课程条件下的德育教育应如何构建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积极探讨新的方式、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在德育实践中加强中学德育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润梅.对中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J].2008(13)

2.李启平.中学德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教育革新[J].2008(9)

4.德育活动基地建设经验材料 篇四

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

工农中心学校 2012——2013(2)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受某些社会不良环境环境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出现诸多问题,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歧途,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全社会面临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申时度势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学校的优势,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为中小学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出应该作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面临存在问题和当前的任务,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

1、德育工作得不到重视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传道、受业、解惑”自古就是教师的本职所在,“传道”被列为第一位,因此德育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应该占主导地位,占首要位置,“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也是学校应该遵循的工作原则。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仍然是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计划总结中说说,平时工作撇撇”是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的现象。

2、德育工作机构不健全

要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必须有健全的德育工作机构,一是要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校的德育工作组织与开展,二是要有一只高素质的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三是还应该有健全的少先队组织。但是根据调查了解,在农村学校中这些组织机构不是没有就是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虽然校校设,但是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不能有计划的组织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基本不设,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组织建立不起来,根本发挥不出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建立;个别教师素质比较低,不能对学生起到“师表”作用,相反,个别教师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思想反而对学生起到了负面影响。

3、德育阵地匮乏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个有力的措施就是利用校内外德育阵地,充分发挥阵地教育优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说,德育阵地的教育功能比空洞发的说教效果派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农村由于受当地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制约,学校内没有德育活动室,学校外没有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多数 2 农村更没有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教育基地,因此,在农村是没有什么办法利用德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

由于上述原因,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相对薄弱的状况,导致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差,学生没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缺乏应有的为他人着想的意识等现象普遍存在,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迫在眉睫。

二、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1、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只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要靠教师来完成,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首先,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教师热爱学生、爱岗敬业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和行为规范教育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制定完善教师工作考评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其次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要选拔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定期举办班主任培训,组织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完善班主任考评的制度,加大对班主任的奖惩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强化少先队组织建设,形成一套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小学学生的组织,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校少先队组织,要支持少先队的工作,选派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少先队辅导员,聘请热心少先队工作、在社会有较大影响品质高尚的人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举办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主要工作;少先队小干部要实行民主选举、竞争上岗或者定期轮流任职。其次组织少先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在辅导员的具体指导下有目的的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发挥红领巾监督岗作用,建立起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完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 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道德教育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级教育网络,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相对较差的现实,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学生管理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帮助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要将家访制度和家长会制度落到实处,及时与家长交流在一定时期内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做好学校与家长的配合和交流,有针对性有目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做好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教育学生,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等具体社会活动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校家庭、社会、家庭对学生教育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四是改革考评办法,形成完善的学生评价机制

学校要努力改革现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要改革对教师、班级特别是学生的考核,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片面的单纯以学生学科考试成绩来评定的做法,要形成一套对考核评价对象全方位评定、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客观性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品德在考评中占的比重;要改革对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的办法,变一人(班主任)考评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要改革操行评语,在评语中渗透赏识激励教育,把操行评语变为学生发现自身优点,激励更大进步的动力源泉。

2、针对学生实际抓住工作重点,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1)爱国主义教育

《意见》中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德育教育的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及“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鉴于此,以新修订完善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重点是规范小学生的基本言行,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通过制定各种习惯的规范标准、对学生强化学习和训练等方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诚信教育和亲情教育

大力普及“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等基本关系,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亲情教育。诚信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教育学生为人诚实,做事守信,以诚待人,以信约行;亲情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同学、爱老师、孝敬老人、尊敬他人的教育,教育学生爱他人,以爱他人达到爱集体爱祖国的目的。

3、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1)学科渗透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工作中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渗透。首先要做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其次要做好其他学科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努力挖掘德育渗透点和蕴涵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科学等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探索科学知识的同时,自然的受到思想品德教育。(2)阵地教育

立足农村实际,充分挖掘农村资源优势,建立起适合农村学生品德形成的德育教育阵地。一是充分挖掘校外德育阵地,农村多数是革命根据地,可以利用战争遗址建立革命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农村敬老院,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利用农村专业户,对学生进行党的政策教育;利用农村种植、养殖的优势,定期到劳动实践基地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光荣教育。二是扎实利用校内德育阵地,建立起学校德育活动室或少先队活动室,对学生进行队史、校史教育;认真组织开好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的教育;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或电视台,及时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新闻,让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世界。此外,充分挖掘乡土素材,编写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3)环境熏陶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力量,建立良好的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熏陶。与办学村队加强协调,建立关心下一代教育委员会的德育组织,办好家长学校,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聘请德高望重的有识之士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对学生做专题报告,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革命传统教育 ;充实学校图书室,建立“道德书屋”,组织学生读好书、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节目,举办读书交流会,办手抄报等活动,督促学生接受良好的外部熏陶;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困惑,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4)实践感悟

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按照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成立“爱心服务队”或者“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家庭,走进田间地头,为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或者进行服务活动,向农民进行宣传科学抨击邪恶,向农民传授新科学知识,或者自己动手建立劳动小农场、小养殖基地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使学生有发挥特长、弘扬个性、感悟生活的机会和舞台,在实践中将优良的思想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及“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鉴于此,以新修订完善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重点是规范小学生的基本言行,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通过制定各种习惯的规范标准、对学生强化学习和训练等方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诚信教育和亲情教育

5.中学德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和行动为指南,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贯彻旗教育局《关于适应新形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促进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校外活动,积极建立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工作目标

1、以“五爱”教育为具体途径,开展以“热爱生活”为主旋律的教育实践活动。

2、促进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

3、以“尊敬老人”和“热爱家乡”为教育内涵,让学生参与建设,参与管理,开展体验教育,使学生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4、培养学生热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重视教育的思想感情。

三、工作理念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四、教育主题

热爱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教育。

以德育基地为体验实践平台,组织和引导青少年投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角色扮演活动中实践、操作、体会、感悟,让青少年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热爱生活、勤奋学习、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尊师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基地为体验实践平台,帮助青少年学习换位思考,注重情感培养,努力促进个体内化,唤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了解自然,了解社会。

五、活动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体验,学会创造。

六、成立德育基地领导小组

为能更好开展德育教育基地学习活动,研究决定成立德育基地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具体如下:

组长:包文祥(校长)

副组长:王全喜(副 校 长)组员:周布仁(教导主任)于浩(政教主任)

陈壮沙(团委书记)

七、基地建设管理

1、基地选址

(1)花吐古拉镇敬老院

(2)基地距学校4里路,25分钟步行到达。

2、基地管理

(1)学校成立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2)学校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先期准备工作。(3)制定基地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和建设。

3、基地建设

(1)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开展基地教育组织活动(2)开展基地教育活动

4、基地使用

在每年的恰当时机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活动。此方案

6.德育室基地建设 篇六

德育实践是全国少工委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要求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活动。我校确定了以劳动实践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实验课题,集思广益,运筹规划,精心实施,不断调整,先后组织了“劳动最光荣”、“练就一双勤巧的双手”、“我为基地添光彩”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以劳辅德--基地建设新观念

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我们现在提倡的劳动实践教育,正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全面发展,具有新型素质的新一代人的有效途径。

少先队劳动实践活动要能真正达到搞活搞实,做到“人人有岗位,处处有实践”的奋斗目标,着眼未来,拓宽领域,占领阵地,必须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劳动实践活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各方面力量,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得使。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劳动实践深入人心,人人关心劳动实践,认识劳动实践的重大意义。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校老师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德育纲要》的部分内容,懂得了劳动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明确了劳动实践的“劳”不是单纯的“劳”,而是通过“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劳辅德,以劳促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劳动实践就像弹钢琴一样,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为了动员广大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为“家庭劳动岗”的成功实施作好思想上准备,我们给家长发了《告家长书》,宣传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注重劳动实践对队员自身行为习惯和规范的培养,培养队员的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引导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教育队员明白“除了阳光和空气,一切都要通过劳动去获得”。二、三位一体--基地建设新格局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依托,否则是难以持久的,我校基地建设的思路是以学校为圆心,以家庭为半径,形成牢固的基地圈,在此基础上,放眼圈外世界,开辟发展社会基地,向圈外辐射,形成开放型、多功能、综合型的基地网络。

一是在家庭体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言而喻,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为着共同的育人目标,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现代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所有人的心肝宝贝,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缺乏自理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家庭实际情况,在家庭中开展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体验活动。低年级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中年级以“父母的事情帮着做,争做父母的小帮手”;高年级以“家里的事情抢着做,体验父母的辛苦”为主体的体验活动。通过家庭体验,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与家人交流沟通,更加热爱生活,孝敬父母,自强自立,营造了浓浓家庭氛围。

二是在校内活动中体验。四月“民族精神,我们传承”的清明节;五月“我运动我快乐”的体育节;六月“精彩不断大舞台”的艺术节;十一月“魅力无限”的英语节。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策划和实施的,参与面达到100%。同时学校还组建了管乐、美术、舞蹈、田径、球类等23个兴趣小组,学生参与面达到90%以上。学校的“银河广播台”电视台,开设了《旋转小舞台》、《心灵之窗》、《科学实践岛》等栏目,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收、转、编、播、摄、录为一体的系列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上电视和播音展示才艺的舞台,精彩纷呈的节目令人耳目一新,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三是在岗位中体验。一是发挥校园优势,立足校内建基地,我们充分挖掘校园劳动实践资源,先后建立了“银河广播台”、“劳动实践第二课堂”、“红领巾卫生区”、育林园这样,队员在校内就有了多处劳动的固定场所。

学校少先队开展了“红领巾体验岗”活动。给每个队员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有充分体验的机会。于是学校出现了“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礼仪标兵”等近20多个岗位。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这些岗位由队员竞争上岗,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奉献,为集体着想。例如红领巾卫生监督员,对环境卫生进行实行自主管理、评价,并及时反馈,针对个别少先队员环保意识不高,在队员中开展“弯弯腰,清洁校园”活动,涌现一批“环保小卫士”、“环保中队”,全校队员受到熏陶,纷纷拾起身边的垃圾。队员自主设岗、选岗,用心扮演自己的角色,体验角色的魅力。在体验教育面前,任何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

四是在社会活动中体验。建立社会教育活动基地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载体。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组成了警、工、街共建共育的网络,完善了社会实践网、校外帮教网。与邻近社区共同开展了“我是社区小雷锋”、“给墙壁洗脸”、“给社区美容”等活动。学生们深入社区进行《公民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协助社区清洁工清理垃圾、擦洗公共设施、清除小广告 到文化广场进行普通话宣传、为残疾人募捐等,一支支文明宣传小队、绿化环保小队、利民服务小队及各种兴趣小队活跃在市区的四面八方。在清明节、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大型的主题队会,举办手抄报、板报评比,诗朗诵、演讲比赛,看电影周等活动。学校还组建了80人管乐队,在农场大型活动进行上演奏。通过社会体验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发展学生个性品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7.德育室基地建设 篇七

1 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 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深刻影响。目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接触信息量大, 新鲜事物接受快, 思想相对活跃、兴趣广泛, 自我意识强。另外,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磨练, 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对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意识淡漠, 缺乏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经济带来的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 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等价交换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 再为社会和他人付出的观念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 表现在面对利益冲突时, 首先选择的是利己, 甚至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而不考虑社会公德, 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追求自我的享受。

近几年来, 我国学校德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化倾向。在目标上, 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比较抽象, 比较高大上, 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在内容上, 存在着大而空的现象, 忽视学生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具体的人际交往方式手段的培养;在方法上, 以强制性灌输为主, 缺乏学生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去体验、思考的过程, 教育的结果导致学生在价值认同上的轻率、随意、趋向实用主义, 出现了说做不一的双重人格。

2 大学生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 怎样去培养, 始终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能够深化道德认知, 同时也是走出重道德教育, 轻道德意志行为培养误区的有力措施。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环节中, 加强道德行为规范, 磨练道德意志, 使受教育者在切身体会中去领悟道德真谛, 从而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准。

2.1 德育实践基地, 构筑了体验式教育, 是强化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在现实生活中, 道德不是虚无缥缈的, 是可以被感受和触摸的, 道德是和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著名的哲学家胡塞尔提出“回归生活世界”, 同样倡导德育教育融于生活。在德育实践基地氛围的感染下, 学生能够消除内心受教育的排斥和抗拒心理, 学生在有效的暗示和引导下, 主动去参与和体验, 实现了育人润物细无声。道德体验不仅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 更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发展。

2.2 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了实践育人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在校内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建立德育基地, 相对稳定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场所, 让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实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表现在短期是行为规范的改变, 长期是身心愉悦, 健康向上个性的形成。

2.3 德育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兴趣, 弥补第一课堂教育不足

德育实践活动外在的形式及开展过程更符合目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活动形式新颖独特的外在特征往往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暗示作用,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身体力行, 较理论学习具有现实性、直接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恰好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

2.4 德育实践活动中, 发掘学生亮点, 激发学生成才的内生动力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每一个学生都有被赞扬和肯定的需求, 在日常评价体系中, 学习的好坏给部分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德育实践活动给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一面镜子, 让别人更全面了解自己, 让自己心理压力得到缓释, 让自己恢复自信。德育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更多认可, 激发了他们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 激发了青春正能量。

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既能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 又是当代大学生深入社会全面拓展素质的发展平台。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 让今天在“温室”中成长的青年学生得到体验和教育, 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 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 大学生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3.1 以人为本, 突出主体

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上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学生放在平等交流的平台上审视开展的工作。德育活动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不是按照已经安排好的严格要求去做。往往老师安排设定好的活动, 表面上轰轰烈烈, 其实很多学生仅为了完成任务。因此在德育基地的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行组织、设计、安排活动, 从活动的目的、组织方式、活动程序, 活动纪律到各项具体要求都由学生参与讨论和制订, 给每个学生一个选择的余地, 一个展现的机会, 一个参与的权力, 一个发展的体验, 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激发智慧、投入情感, 产生心灵的触动。

3.2 打开校门, 走向社会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使学生处于与社会各种类型的人相处的关系之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把我们社会的主流道德意识形态传递给学生, 在推动个体道德进步的同时, 实现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3.3 及时总结, 加强指导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但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 活动过程非但不能削弱教师的地位, 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 教师反而肩负更大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作用, 还要求老师要在学生自主设计活动的基础上提供参考意见和配套条件。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平等参与讨论及时点评总结, 让育人效应扩大化, 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平等交往的关系。

3.4 勇于探索, 不断创新

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体现,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德育活动中要不断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德育教育的规律, 结合时代的特征和专业特点, 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 满足育人的需求。

德育实践基地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大学生的陶冶功能, 德育教育基地能够形成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使高尚的追求, 良好的行为, 创新的理念得以张扬,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生活的世界是孕育德育的肥沃土壤。当代青年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教育者有责任和使命当好筑梦人, 确保国家的“梦之队”健康成长。

摘要: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是校内德育教育的自然延伸和重要依托, 它已经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在助推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实践基地,体验式教育,原则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3]冯培.高校德育如何与时俱进[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4]吴学兵, 吴海云.高校德育基地建设的创新构想举隅[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8.德育室基地建设 篇八

关 键 词 德育品牌;教师发展;德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4

教师是建设学校德育品牌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认同,没有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学校德育品牌将沦为一种应景的装饰。当前,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的重要性一再获得肯定。但是,不论是在研究还是实践层面上,对教师发展的关注却呈现出“重功能轻态度”的工具理性倾向。这不仅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也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推进。在理论上厘清并证立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内涵,在实践层面探索出有效的教师德育能力提升的模式和方法,实乃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道德:学校教育实践的首要目的

随着知识体系的日益分化与学科化,教育所承担的道德传承功能逐渐边缘化。以至于道德从教育最高乃至唯一的目的,慢慢转变为众多目的之一,进而又被知识的学习甚至是分数的提高所遮蔽。与此同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一中国文化所固有的教师文化观念正逐渐瓦解。然而,无论是探讨教育的基本观念,还是深究教师的专业理性,道德的基础性地位都理应重新得到重视。

(一)教育内涵:从分梳观到系统观

近代以来,对教育目的的认识逐渐被一种分梳的态度所主导。这与人们对教育内涵的理解有关,也反映出教育基本观念的变化。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认为幼年阶段主要实施体育,少年阶段则主要通过音乐教育来涵养品格,而到了青年阶段则逐渐过渡到理性的训练上。可见,在人类智慧萌发的初期,以发展的自然序列来安排教育内容就成为人类文明的天然选择。不仅如此,思想家们又观察到,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因此从横向的角度来切分人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学习内容。经由斯宾塞的理论,智育、德育和体育分立的观点逐渐为社会普遍接受。时至近代,随着教育日益制度化,这种“遵循自然”的原则逐渐偏离了本意。赫尔巴特学派把赫尔巴特关于学校工作过程的历时性分析,转化为对学校工作职能的同时性分析,主张同时实行管理、训育(训导)、教学和养护。借鉴前苏联教育理论,我国逐渐将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目标作为具体工作并委以专门的人员分别开展。[1]自此,教育内涵被分解为智育、德育、体育等。教育内涵的分离与对立,不仅肢解了教育工作,也使教育目的工作化。而德育也从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降格为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这不仅改变了德育的性质,也贬低了德育的地位。

然而,道德并不只是教育的构成要素之一。从系统观的视角,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方式,都必须符合道德的标准。一项活动如果缺少了道德的规范,就很难被看作是教育,更遑论那些反道德的活动了。[2]以分梳的观点来理解教育内涵,使得我们在背离教育本意的歧路上越走越远。如果这一基本观念不能得以澄清,那么包括德育品牌建设在内的各项学校德育活动都难以得到持续的改进。

(二)教师专业发展:从重知能到重德能

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开始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开展了大量引介研究,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时至今日,教师发展活动的形式也从相对单一的“理智取向”扩展到“反思—实践取向”以及“生态取向”。然而,教师发展的内容却仍然限制在与教学知识、技能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基本教育观念以及教学道德维度上的发展。在研究层面上,聚焦于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研究仍然付诸阙如。而在实践层面上,德育历来仅仅被当作众多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以至于各方在讨论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时,还会焦灼于究竟只指向德育工作者还是全体教师。[3]

然而,作为一个长期被遮蔽的话语,道德自始至终都是教师专业性研究论域中的题中之义。哈格里弗斯(A.Hargreaves)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应包括技能、道德、政治和情绪四个维度,不能仅关注技术的维度,关心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因为教学工作需要考虑到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责任。所谓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维度,即强调关心和公正地对待学习者的需要,因此,它要求教师考虑到每个决策可能的道德后果并具有道德承担。[4]而古德森(I.Goodson)则提出“原则的教师专业性”,力图从价值取向的高度来定位和分析教师专业性。[5]埃文斯(L.Evans)更是明确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功能性发展和态度性发展。功能性发展强调知识性和技能性素质的培养,而态度性发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兼顾二者,不可偏废。[6]

这些主张无一不与我们对教育内涵的分析相呼应。但遗憾的是,实践中无论是职前还是在职教师教育,长期以来都只注重教师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教师如何道德地教,如何教得符合教育的标准。所幸近年来又重新认识到道德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立德树人”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点,并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这释放出教育回归本源的信号。学校德育品牌的建设无疑应为实践中的学校德育发展助力,其立意在于对本校发展进行理性的分析,整合学校内外教育资源,在利益相关者协商的前提下,从教育基本观念中择取符合本校师生共同发展需要的具体价值,组织和开展学校各项活动。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根本动力,就在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学习者的角度开发和设计相应的学习过程,就要把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为起点,并据此组织学习内容。围绕着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教师德育能力应包括如下内容。

nlc202309091043

(一)专业伦理知识

增加和丰富伦理道德领域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提高的途径之一。没有基本的伦理知识作为支撑,教师就会缺少分析道德议题的工具。[7]了解诸如功利主义、义务论、关怀伦理等基本伦理主张,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伦理学专家,而在于为其理解和解决教育中内嵌的道德复杂问题提供理智工具。因此,伦理知识的增加应作为一种基础性的通识教育而提供给广大教师。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人们之所以做错事是因为不知道这是错的。相应地,想要践行美德,就需要了解美德的真正含义,由此开启了从理性角度诠释道德的理论路径。所以,让教育者掌握“何为善”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丰富,更是为了使他们熟悉不同的道德论证的方法,是提升道德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该做什么,而且还要知道如何证立自己的行动。而在德育品牌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对学校所选择育人价值的内涵及体系有清晰、专业和系统的把握。

(二)育人的方法和策略

要切实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需要从重视教师德性转为赋权赋能予教师。长期以来,重师德都是我国教师文化的重要基因,以致于我们已经习惯于将学生品德的发展建基于教师品性完善的前提之上。在价值体系单一的传统社会,这一观念有其社会结构和文化信念的基础,也确实发挥了型塑和维系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在价值多元、社会开放的今天,单方面地强调教师德性只会给教师道德负担,使他们更倾向于在育人过程中选择不作为以求自保。为此,帮助教师掌握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显得在尤为重要。

赋教师以德能,首先应帮助教师知晓不同阶段的学生在道德学习上的规律。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既需要通晓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内容,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恰当地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关联,促进学习的发生。道德教育也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事实上,包括道德发展理论、道德移情理论在内的各种道德心理学理论,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帮助教师了解本校学生在道德成长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及其表现,有助于他们将德育品牌的的价值内涵融进与学生相处的方方面面。

其次,从学校德育品牌的视角,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还在于找到本学科与德育品牌建设的结合点。在进行德育品牌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教研活动,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关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道德维度,帮助教师突破狭隘的学科教学意识。同时,也可将教师的学科育人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过程的育人能力。

(三)教育基本观念

学校德育品牌的创建,本身就是凝聚利益相关方教育信念的过程。实际上,相对于教师个人的高尚美德,其教育基本观念对于形成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更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些观念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够有意识地透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的选择,来发挥教学对学生道德品性发展的作用。[8]学校在打造德育品牌的过程中,应树立全员德育的意识,在明确“道德是教育最高且唯一目的”的基础上,努力将学校所择选德育品牌的价值内涵逐步纳入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体系中。

然而,由于教师长期埋头于繁琐日常教学活动中,缺少自我审视的机会,这使得大量教育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发挥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制度化的程度不断增强,使人们更为看重既定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与德育相关的教育目的又相对抽象,难以细化为具体的教育工作。[12]这就造成了目标易定,目的难求的局面。而市场化管理方式以及绩效评价机制的“推波助澜”,使我们在偏离教育本性的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欲使德育的功能得以彰显,需要教育实践者重新审视自己所秉持的教育目的观。要进一步厘清教育活动应该有怎样的追求以及这些追求何以成立,能否从历史和现实中确立其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实践者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这一普遍的价值追求如何与自己的专业生活发生关联。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理性审思的过程,零散的、杂乱的、流动的教育实践在教育目的观的整合之下才会得以重构,从而具有教育的意义。

三、校本教师德育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的学习往往与具体的情境和实践紧密联系,是在个体与情境的互动中发生的。而区别于一般性的学科教学,道德教育内嵌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内容而辅以相应的发展方式。

(一)讲座:储备基本伦理知识

学校德育品牌的创设,需要丰富学校共同体的伦理知识。尽管仅仅依靠道德常识,普通人即可过上符合道德要求的日常生活,但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当对基础的伦理理论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对于涉及新知的系统性学习,讲座是较为高效的普及方式,在初期阶段,可以通过宣讲的方式,使教师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接触并熟悉基本的道德理论。尤其是聚焦于学校择选的德育价值的系统诠释,对于整合教师群体的认识会有很好的帮助。

(二)案例分析:锻炼专业道德思维能力

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大脑中的知识是以案例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案例可能与某个具体事件密切相关。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的问题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分析、判断来解决当前的问题。[10]对于教师这一实践群体来说,其加工和重组实践经验的方式同样是以事件为单位。鉴于道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弥散性,以及道德观念在表达语言上的匮乏,因而,案例就成为呈现伦理知识、提升道德思维的最佳工具。

(三)观摩—实操:提升实践能力

区别于知识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需要通过观摩和反复的操练才能习得。当教师对校本德育品牌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前提性知识之后,就可以采取情景实操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德育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参与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编写校本德育课程,围绕德育品牌设计和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这些都能够让教师通过解决实践问题来提升德育实践能力。

nlc202309091043

(四)研究:自主性发展

事实上,教师在参与德育品牌创设的过程中也一定作出了理智的投入,只不过这往往是个体性的。因此,学校还应当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整合个体教师所具有的零散的经验。针对具有特殊性的德育问题展开专门研究,能不断突破经验性的局限,积累更具科学性的德育知识和素养,从而使学校德育更加科学和有效。同时,通过这种行动研究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将分散的知识建构为共享的知识,形成学校共同体文化。这种共同研究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的养成,会在根本上赋予教师变革的意识和权能,使他们能够自愿自主地参与到学校教育的改进行动中。[11]

在德育品牌创设过程中强调教师德育能力的关键性作用,不在于管控教师,而在于赋权教师。对学校德育品牌的选择和创立,要以本校教师文化固有的特征为原点,尊重教师已有的经验和能动性。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德育品牌的建设,不仅取决于其能力大小,更取决于他们本身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以怎样的自觉来履行职责。而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态度与专业精神,不仅同职业教育与训练相关,更取决于社会分工中教师职业地位与声望,以及学校当局如何尊重教师并发挥教师主动性、释放其创造潜力。[12]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

[2][8]王晓莉.立德树人何以可能:道德教育角度的审思和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4(2):63-71.

[3]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9-42.

[4] Hargreaves A.Development and desire:a postmodern perspective[C] In T. R. Guskey & M. Huberman (E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5.

[5] Goodson I.Principled Professionalism[C]. In A. L. Hargreaves, Leslie N. K (Eds.), Open File: Professionalism in Teaching Prospects: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00, 30(2):181-188.

[6] Evans L. Professionalism, profession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ofessional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8, 56(1), 20-38.

[7] Soltis J F.Teaching professional ethics[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37(3):2-4.

[9]王建军.学校德育重建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德育.2008(6):25-27.

[10]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6.

[11]Mockler N.Transforming Teachers:New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ransforma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ism[J]. 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 2005,31(4).733-746.

[12]陈桂生.“师资文化”研究旨趣[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173-17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上一篇:和奶奶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1500字下一篇:海外投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