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交响曲小学作文

2024-11-23

生活交响曲小学作文(共15篇)

1.生活交响曲小学作文 篇一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寒假咯!下面来听听我美妙的寒假三部曲吧!

一部曲:作业风暴

咦,我平时可是很好动的啊,怎么今天一点声也没有呢?噢!原来是在写作业呀。语文,数学,英语,复习,预习,小册,真是令我头疼!还有那些兴趣班:数学班,英语班,语文班,作文班更是令我苦恼。哎!加油吧!挺过这段“魔鬼时间”就彻底解放啦,先苦后甜吗!

二部曲:网络世界

作业做完了,兴趣班也上完了,该干点什么呢?对了!电脑。我打开电脑,上了网。对了,最近天津队女排队不有一场比赛吗?我打开网页,找到了这段文字:天津女排无悬念地以3:0(25:19、25:21、25:19)战胜山东队,用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本赛季第一阶段的征程。我一口气读完了,啊!天津女排大获全胜,真棒!我不由得感慨道,网络世界可真奇妙啊!

三部曲:强健身体

总呆在家里也不行啊!也该活动一下身体啦!于是,我叫上张文浩一起去打篮球,哎!张文浩篮球打得太好了,我输给了他,我不服气。嘻嘻,羽毛球你可不是我的对手。So,我下午又和他去大港体育馆进行了羽毛球友谊赛。哈哈,我可要为上午的比赛报仇雪恨啦!我把浑身的解数都使了出来: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球,后场正手高远球,网前勾对角,网前搓球,吊球,跳杀……全都使了出来,杀得张文浩抱头鼠窜。哈哈,羽毛球还是我技高一筹吧!哦!赢啦!活动活动身体真舒服啊!

这就是我动听,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三部曲!

2.生活交响曲小学作文 篇二

一、小学语文作文课的现存问题

1. 学生厌倦作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他们更加倾向在玩耍中学习。小学语文课程, 经过了近些年诸多语文教师的研究, 已经找到了一些游戏教学的方法, 比如游戏识字、游戏造句等。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上, 却并未寻求出一条游戏教学的道路。提到作文, 每个小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少于XX字, 结构要完整, 内容要严谨等比较严肃的字眼, 自然就没有心情进行作文写作了。小学生厌倦作文, 这是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2. 写作素材匮乏

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作文最重要的是要鲜活, 是要有生命。一片没有生命的作文其实就是一纸空文, 完全没有感情可言。从目前我国小学生作文写作的现实来看, 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所能够运用的或者是可以运用的写作素材过于匮乏, 千篇一律, 缺乏感染性。例如, 在《难忘的母亲》这篇作文的写作时, 不少学生都用到了母亲为他们缝补衣服的例子。但是, 当今时代, 孩子都是家长们的宝贝, 衣服破了会马上买新的衣服, 像这样的已经脱离现实的, 没有任何创新的写作素材, 只会给小学生作文写作带来困扰, 而不会起到加分效果。

3. 写作思维受限

个性化发展是小学新课改对于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从目前我国的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 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 受到老师的思维约束过大, 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受到了极大地束缚, 在学生写作文时, 老师们通常会要求学生们参考某些作文集上的作文, 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殊不知这样反而影响了学生们在写作时的思维发散, 导致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 没有生机。

二、用生活让小学作文更鲜活

1. 用生活增添娱乐性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 这里有着千姿百态的故事, 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生活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娱乐性。反观我国的小学作文课堂, 缺乏娱乐性是小学生们厌恶作文课堂的主要原因。而要增添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娱乐性, 我们就必须让小学作文重归生活的大舞台。作文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只要我们紧紧地把握这一目的, 就不会拘谨于作文的形式了, 我们可以选择日记的形式, 也可以选择聊天的形式, 在生活化的轻松的方式下让学生进行书面作文和口头作文,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积极性。

2. 用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选得要有新意, 写作素材选得要有感情,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够打动人, 也才能够算是一篇成功的作文。目前, 我国小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 是导致小学作文课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只要认准这一问题, 我们就找到了突破小学作文瓶颈的关键点, 那就是用生活来丰富小学生作文的素材。用生活来丰富写作素材, 关键在于积累。那么, 如何才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呢?笔者认为写日记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建立班级的公开日记板报, 老师要以身作则, 每天对于当天的见闻写一篇公开日记, 把他贴在板报上, 这样学生们才能积极效仿, 既实现了素材的叠加, 又丰富了全班学生的写作素材库。

3. 用生活发散思维

写作文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千篇一律, 最怕的就是没有新意。小学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思维无定格, 他们最大的竞争力也在于发散性思维。我们如果约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就等于是扼杀了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创造力。所以, 我们在小学作文中唯一能够做的, 就只有用生活来帮助学生们发散思维, 而不是约束学生的思维。用生活来发散思维,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 在作文时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自命题类的作文, 以方便学生更好地根据自身生活实际来写作。有时, 我们也可以借助于学生的好奇心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如经常布置一些看图写作之类的作文类型, 当然, 图片要模糊性强,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基于自身生活基础之上的发散性思维, 写出属于自己的生活作文。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应杜绝指责学生, 不能因为学生的作文与我们所想的最初意图出现偏差就说学生跑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 我们这样想, 不一定学生们也这样想, 而发明往往都诞生于一些异于常人的思维模式中。

总之, 生活与作文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 作文来源于生活, 离开生活的作文是没有感情的。所以, 我们必须让生活来丰富小学作文, 让小学作文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朱建人.生活作文之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04 (1) .

3.生活交响曲作文 篇三

大家肯定会很疑惑,什么是生活中的交响曲呢?其实有很多,比如雷声、风声、脚步声、摩擦声、物体的撞击声……

九月的一天,风姐姐散聚在大树的两旁,我一出门,她就给了我一个拥抱。这时我听到了一段音乐,沙——沙——沙,这是秋风吹过大树和小草时发出的声音,它仿佛在催促我快些前进。

我走出门时,空气中还夹杂着另外两种清脆的响声,一种是我脚底发出的脚步声,哒——哒——哒,还有一种是雷阵雨的声音,嗒嗒嗒——,雷阵雨好着急,还不如我的脚步来得悠闲。

时光飞逝,马上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食堂我又听到了一种声音。我想你们都已经猜到了吧!这就是筷子和勺子吃饭时发出的声音,咔——咔——咔。还有一种声音是阿姨洗碗时发出的音乐,咔嚓咔嚓——,不是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么?“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咔嚓-咔嚓”。

洗好之后,放水了,咕咚咕咚,就像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吃饱啦吃饱啦。

后来我和同学去菜园附近,看到虽然秋天到了,野草还很绿,雨滴下来,嘀——嘀——,很温柔,虫子在晴天可能会唱歌,现在正安静地和我听曲子。

4.生活交响曲作文 篇四

妈妈早早地起床了,她先烧水,水壶“咕咚咕咚”地响,好像在说:“水要开了,水要开了……”然后,妈妈打开煤气灶,只听见“叮当”一声响,她就开始给我们父子俩做早餐。不一会儿,我的闹钟响了,“叮铃铃,叮铃铃……”我不情愿地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会儿吧。妈妈看到我还在懒洋洋地睡着,就催道:“快点起来,刷牙洗脸吃早餐,不然上学要迟到了!”我迷迷糊糊地对妈妈说:“好的。”吃早餐的时候,妈妈又在我耳旁不停地催促:“赶紧吃,别磨蹭,否则上学要迟到了啊!”我无奈地说:“知道了,知道了。”唉,妈妈的唠叨声可真是连绵不绝啊!

“呼……呼……呼……”咦?是谁在打呼噜?哦!原来是爸爸呀,他睡得正香呢!有时我还会恶作剧,跑到爸爸的房间,在他的耳边大叫:“懒虫,起床啦!”爸爸嘀咕着:“吵死了,吵死了。”

5.校园生活交响曲六年级作文 篇五

听,欢快而悦耳的交响曲播放了……

“哈哈哈,哈哈哈……”这是我们学校各班传来的笑声,走近一看,原来我校正在举行元旦联欢会,主持人幽默的谈吐与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在座的同学热烈的掌声与欢快的大笑。

咦?这是缓慢而沉重的曲调……

“唉,为什么这样?唉——”这是运动会之后从我们班里传来的叹息声。那一次的运动会我们“荣获”倒数第一,可我们为此也进行过精心的准备,我们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还训练了不少天,为什么这样?唉——

哦?轻松愉悦的交响曲响起来了……

“呵呵呵,嘿嘿!”这是上课时,安静的教室里时常传来的声音。为什么上课会有笑声呢?难道是同学们上课不专心溜号了吗?不,并非这样,其实这是因为老师幽默的语言,使我们不禁发笑,更使课堂不再枯燥,变得轻松而愉悦,而我们也在老师幽默的语言里,轻松快乐地学到了知识。

现在,高亢而振奋的曲调响起来了……

“哇,好厉害!”这是一次数学竞赛公布结果的时候传来的惊呼声。那时,有不少同学都获得了“大奖”,而且,我们班里有人荣获全国第三名,那位同学也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奖牌。

6.小学“作文内容生活化”浅议 篇六

关键词:作文内容生活化,指导,观察

让小学生作文“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听起来是老调重弹, 颇无新意, 但现实反映, 有许多小学生的习作中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为此, 关于小学生作文内容问题仍有旧曲新奏的必要。

调查发现, 小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一是重视技巧、忽略内容。教师把作文教学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习作的成文上, 把视线投射在课堂教学的狭隘范围内, 偏重于谋篇布局的组织材料和语言表达的技巧与技能的指导上, 这就不可避免较少去思考小学生习作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了。二是命题呆板, 脱离生活。教师除了按教材规定的命题, 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外, 还有教师命题, 让学生按照一种程序, 拟一个题目去做, 习作命题所指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灵实际。三是只重习作, 不顾积累。习作指导单打一, 只顾每周一次大作文的命题、指导与批改, 对学生平日的周记 (或日记) 或片段训练、尤其是那些课外阅读、语文活动、校外生活更是没有很好地去过问与关心。平时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 难怪一提作文就生大厌。

笔者认为, 现今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中, 天天接触周边的社会生活, 因此, 小学生作文的内容应该来自生活, 走作文内容生活之路。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要教师勤于指导, 学生注重观察, 做生活的有心人, 定能改变学生习作时“无真事可叙, 无真情可抒”的窘态。

学生作文首先是内容。内容哪里来?从生活中撷取。但这朴实无华的习作的普遍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却没有好好地遵循。尽管课堂中也有启发学生认识事物、选取教材的指导, 但往往是脱离学生实际而又局限于抽象性的说教, 因而较难开拓学生思路, 激起情感的涟漪。为此, 小学作文教学最基本的问题应该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习作题材, 丰富习作内容, 让他们亲身感受、直抒情感, 达到文有新意的写作目的。学校和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丰富生活内容创造条件。

途径一:走向社会。

社会是包罗万象的大课堂, 要组织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 去见识世界、认识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闻。那种连春游都停止了的因噎废食之做法, 绝非园丁育苗的应有态度。

途径二:活动感知。

经常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 让小学生自己去设计与组织, 尤其是高年级。当学生成了活动的真正主人, 习作中才会有童言稚语, 也才会流露真情实感。

途径三:观察认知。

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生活, 这才是取之不尽的习作源泉。当今小学生所见所闻颇多, 但多是处在无意注意之下, 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学会观察, 引导学生从观察中认识事物、认识生活, 为习作进行材料的原始积累。

途径四:家校配合。

请家长利用假日创造条件与机会, 带领孩子去走亲戚或旅游, 使孩子们能从不同于学校、集体生活的氛围中去领略生活, 这对小学生来说新鲜感更强, 习作也就富于个性色彩。

途径五:培养素质。

良好的素质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基础。文如其人, 一个没有良好修养的人很难写好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需要从小抓起, 从多方面抓起, 思想道德素质、观察生活素质、说话做事素质、创新开拓素质、阅读鉴赏素质, 让学生从小具备这些良好素质, 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生活交响乐作文 篇七

车祸中,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像小提琴被拉断了弦;车辆撞击时的砰然巨响,如愤怒的大鼓手意外地击破了鼓;围观人们的小声议论就是小提琴手小心翼翼拉出的.弦音,带着丝丝悲伤,提前奏响了一首忧伤的乐曲。

赛场上,裁判员的发令声如同瞬间擂响的战鼓声;观众们的呐喊如无数吹响的号角声;运动员的喘息如中提琴一长一短地拉着;颁奖时响起的雷鸣掌声,就像钢琴沉稳有力的结束曲。这怎么不是一首激情迸发的奏鸣曲呢?

邻居小两口的吵架,缘于一根香烟。一句质疑,如小号突然奏响;两个掷地有声的字音,就像大号稳当当蹦出的两个音符。随即,愈吵愈激烈,别的乐器也随之奏响,当大鼓重重地“咚”了一声,小两口也各自一声“哼”,互不理睬。难道这不像是音乐家因释放压力而随心演奏的曲目吗?

街坊老爷爷总拄着拐杖,慢慢悠悠地走着,那拖沓的脚步声像是提琴有节奏的低音,合着拐杖的“嗒嗒”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恰是钢琴奏出的一首曼妙舞曲,在巷子中回响……

8.马路交响曲小学作文 篇八

一天清晨,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和爸爸赶着时间,急匆匆地上学。

人行道上人流如潮,到处都是闹哄哄的,街道两旁都是早点铺子,吃早点人们的说话声不绝于耳。马路上车辆种类数不胜数,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汽笛声、发动机声、雨声,声声入耳,真像一首“交响曲”!

一位同学和他的妈妈映入我的眼帘,他们仿佛很赶时间,妈妈的电动车开得可和火箭那种速度相媲美了!不信你瞧,他妈妈的长发变成了一根根细长的小竖棍,衣服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彩旗。

就在这时,一辆体积非常大而且超负荷的大卡车经过这里,开车经过小坑的时候,车身振动一下,车上的货物看起来摇摇欲坠,还发出“吱吱”的响声,看得叫人担心!由于下雨,那位司机的视线很模糊,可司机开车的速度并没有减慢,反而非常快,根本没有顾及到前面的母子俩在过马路。

车子像一头沉重的老牛横冲直撞了过去,顿时危险发生了,那位司机正好把那母子俩撞倒了,被撞倒的孩子在地上嚎啕大哭,腿部好像受了重伤,他妈妈也被撞伤了,手臂上渗出鲜红的血,但妈妈没顾这些,急忙过去看她孩子怎么样。这时,一些人纷纷围过来,还没有一个人反应过来打求救电话,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呆了……

后来的故事我是听说的,我急着去上课。

就在那关键时刻,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拨打了120,救护车来到现场,救起了那位孩子,可是孩子的妈妈还没来得及对那位好心的司机说声谢谢,那位司机就悄然离开,马路上的人渐渐散开,可是那些人都心有余悸。

这件事对我触动也很大,哎!现在那些开工地车的司机也太大意了!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马路安全啊!那位妈妈也不能因为赶时间而忽略了自身安全,生命是多么可贵啊!还好有一位好心人在危难时刻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让人来得及记住容貌,可他那留给人们的温暖却让人永远让人忘怀。

9.回归生活让小学生享受作文 篇九

小学作文教学是以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为主, 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发展学生智能, 扩大知识视野和陶冶审美情感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小学生作文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没内容写”, 要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习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入手, 发现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美”, 以此激发学生作文的动机和兴趣。下面, 本文从两个方面谈谈如何让我们的小学习作教学贴近生活实际, 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一、从体验生活入手, 积累写作素材, 让小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对于学生作文来说, 生活是他们进行习作的源泉, 应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营养, 丰富作文的内容。

(一) 走进自然生活, 让作文呈现清新的色彩

美妙的大自然, 五彩缤纷, 千变万化。它既像一幅无穷无尽的画卷, 又如一个神奇莫测的万花筒。春夏秋冬, 风霜雨雪有其独具的风姿;日月星辰, 山川河流又有其无穷的奥妙。数不清的花草树木, 用它们千姿百态的枝叶和绚丽多彩的花果点缀着大地, 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为此应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 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 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为作文积累素材。

班队活动或假日活动更是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春游踏青, 秋日登高, 冬天赏雪, 让学生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 激起他们表达美的愿望。利用假期, 让孩子们徜徉于自然的山水中, 既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又能使他们在自然中产生美好的遐想, 让他们的习作充满生机、想象和清新的色彩。

(二) 参与校园生活, 让作文充满缤纷的童趣

校园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 校园生活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如何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如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境,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积极参与到他们熟悉的校园生活中去, 这应该是我们在进行习作教学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校园里有孩子们嬉戏玩闹, 读唱跑跳, 有各种游戏、竞赛、劳动、庆典等活动, 有小记者们忙碌的身影, 也有孩子们精彩的才艺表现, 有老师们在课堂上的亮丽风采, 更有孩子们快乐的欢笑和最美时光。我们可以结合习作课, 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校园生活, 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让孩子们试着用笔记录下他们童年的点滴, 记下他们生命中行走的足迹, 细加品味, 校园可以成为孩子们习作的最好的素材库, 可以成为他们一生精神的支点。

(三) 感受家庭生活, 让作文富有温情的内涵

家是孩子幸福的港湾, 家人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家中, 孩子感受父母无私的爱和温暖的情感, 和谐温馨的家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精神依靠, 会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家人的工作生活、性格特点、兴趣爱好, 彼此之间的关心爱护, 都会给孩子真切的感受, 一旦表达出来, 往往动人心弦, 感人至深。

我们要引导学生, 从体验家庭生活的细节入手, 感受亲情的温暖和美好。也要和孩子的家长多交流, 鼓励家长丰富和扩展孩子家庭生活的内容。生日的烛光, 周末的郊游, 温暖的祝福, 离别的伤感, 相知的快乐等都可以成为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的内容。

平凡, 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要鼓励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 在小事中发掘出感人至深的生活内容。关心家庭、关爱家人, 随时捕捉家庭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这样孩子们的习作不仅内容更充实了, 情感也更丰富了。

(四) 体验社会生活, 让作文蕴含宽广的视野

除了自然、校园和家庭, 孩子们还会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社会能够真正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活画面和无穷的写作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去观察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 去经历社会上多种多样的事。我们还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的同时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写作内容。

孩子从小深入社会, 认识社会, 丰富生活体验, 还有助于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暑期农村的嬉戏, 周末帮父母一起买菜, 同学生日的聚会, 节假日的活动, 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 一次陌生旅途的远行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社会生活体验的缩影, 只要让孩子们融入生活, 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用心灵去感受, 他们的笔下就会流出汩汩清泉。

二、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升写作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努力实现生活化, 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家乡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这就要求学生多观察, 处处留心, 做生活的有心人。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探讨:

(一)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扩展观察内容

孩子们的生活是我们进行写作教学的“大海”, 只有扩展孩子们的生活内容, 拓宽孩子们的观察视野, 我们的写作课堂才能绽放出勃勃生机。

以小学三年级作文素描训练实验为例, 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展他们的观察内容。

1. 静物观察———文具、玩具、小摆设、小手工艺品、花卉、水果等。

2. 自然景物观察———时序节令 (春、夏、秋、冬, 晨、昏、午、夜) , 山川湖海, 自然气候 (阴、晴、雨、雪, 风、云、雷、电) , 花、草、树、木等。

3. 人物动作观察———日常动作、体育活动、劳动过程等。

4. 人物对话观察。

5. 人物外貌观察 (容貌、神情、身材、姿态、声音、衣着等) 。

6. 教室 (住宅) 房间陈设与周围环境观察。

7. 小动物观察。通过以上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的观察, 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的内容, 积累习作的素材和常用的词语, 增强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这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观察情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 学习观察的方法, 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同样的生活内容, 不同的学生观察所得不会一样, 因为不同的人观察的方法和能力千差万别,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可以使他们在平凡的生活情景中发掘出不平凡的内容, 提升观察的能力, 促进表达的效果。结合小学生的观察实际,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观察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

与一般的看看、听听不同, 在进行观察实践之前, 观察内容、重点、对象、顺序等都要明确。在小学习作课中, 有许多看图作文或看实物 (观察实物) 作文的内容, 在这些习作课的观察活动开始之前, 就要相应地制订观察的目的、计划, 增强观察的有效性。

2. 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在变化中进行观察。

同样的观察对象, 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心境会有不同的观察所得。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样是山岭, 角度和距离不同, 所见亦不同。同样是山上的植物, 四季呈现的色彩就不同。同样是湖泊, 清晨的, 中午的, 傍晚的呈现出的景象都不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在看似平凡的景致中会呈现多变的色彩, 丰富我们的习作内容。

3. 各种感觉器官并用, 关注细节, 捕捉对象的特征。

观察除了用眼睛, 还要调动各种感官, 眼、耳、鼻诸感觉并行, 还要注意运用自己敏感的心灵去体会事物的特征。小学生根据年龄的不同, 注意力持久的时间也不同, 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进行观察和习作时, 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 引导他们如何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关注事物的细节, 捕捉事物的特征, 以此提高观察的效率。

如观察动物的“眼睛”, 猫的眼珠是绿的, 绿得发亮, 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又不相同, 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 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线。这样, 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 不仅能着重地看清事物的主要部分, 而且能看清事物的全部和各个部分。

4. 加强情感投入, 激发观察的动机。

我们总是对自己最喜欢的事物投入更多的情感和注意力,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他们最热爱的一个世界。调动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的情感, 会使他们更细腻、更深刻地观察到潜藏在大自然隐秘处、生活最细微处、人心更深处的真实与美。对观察对象的情感被激发了, 就会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之后的积累和习作就水到渠成了。

(三) 学习写观察日记, 将观察和写作结合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帮助他们扩展观察内容, 训练和提升观察能力的同时, 还要鼓励他们用笔记录学习和生活中的观察点滴, 一方面强化对生活的积累和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孩子们的观察视野被拓展了, 观察能力得到提高了, 对写作的兴趣也自然就有了, 这时基于生活的表达就会成为学生自发的愿望。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的习作课更加贴近生活, 让孩子们在生活的海洋里快乐地畅游。表达不再是他们避之不及的难事, 而会是小学生们享受快乐的一个过程。因为他们通过体验生活有东西可写了, 因为他们通过观察知道怎么去写了, 因为他们在生活美的熏陶中, 自由表达的情感被激发了。这样, 写作还会困难吗?我们的作文课堂还会让孩子们觉得没有兴趣吗?

10.风雨交响曲小学作文 篇十

这风实在是太大了,我吓得赶紧关上了窗。关上窗,呜呜的风声还是从缝隙中灌了进来。本来还想出去的我,就打消了去朋友家玩耍的念头。

在家又无聊得很,我只好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少儿频道。突然,电视自动关机了,发出了滋滋的声音。我下意识地看向窗外,外边已是乌云密布,树叶纷纷飘落,发出哗哗哗的声音。突然,一声声的轰隆隆席卷而来,声音越来越近,接二连三。这雷声就像一串严厉的警报声。我急忙把电视的电源关掉,拔出电线。

很快,大雨从天而降,哐哐哐地打在铁片上。一件衣服从楼顶的天台上飘了下来,我觉得好笑,就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可当我看清楚那件衣服时,发现那竟然是我的衣服。这时,我可不管那哗啦哗啦的雨,就穿着拖鞋啪哒啪哒地跑上天台,急忙把衣服收回家里。

我收完后,看了看楼下,突然傻笑起来,因为我看见一只蜻蜓被雨点砸中,像失事的飞机一般径直掉了下去。回到屋里,我只好拿出暖炉来烤衣服,烤得衣服吱吱响。

11.厨房交响曲的小学作文 篇十一

冰箱的门打开了,鸡蛋、番茄和青菜排着队进入厨房。番茄和青菜迫不及待地跳到了水龙头的下面,水龙头大叔一使劲,“哗哗哗”一声吼,水喷到了番茄和青菜的身上。“哈哈!厨房交响曲开始啦!”番茄和青菜一边洗澡,一边开心地叫着。

鸡蛋也不甘寂寞,它来到碗妹妹的身边,使劲一蹦,跳起老高,落下来时正好和碗妹妹来了个亲密接触,“pia”的一声,蛋黄和蛋白一起撞进碗妹妹的怀抱里。筷子双胞胎兄弟凑了过来,“嗒嗒嗒”地在碗里跳起旋转舞来,不一会儿,蛋白和蛋黄就融为一体,化作了均匀的蛋液。

番茄和青菜洗好了澡,乖乖地躺在砧板上,听从指挥。菜刀伯伯慢吞吞地走过来,仿佛会变魔术一般,“嚓嚓嚓”挥动几下,瞬间就招来了更多身材匀称的青菜演奏者,面色红润的番茄歌唱家。

一切准备就绪,“主旋律准备!”刀大伯一声令下,“噗”的一声,火苗唱起了序曲,油烟机“呼呼”地伴奏,油瓶不紧不慢地走过来,弯一弯腰,油姐姐静静地溜进了锅里。不一会儿,便和锅“滋滋滋”来了个二重唱,碗妹妹赶紧“刺溜”一下把蛋液送到了锅大哥的怀抱中,很快蛋液就凝固成了嫩黄嫩黄的蛋饼。锅铲从钩子上跳下来,捣了几下,然后问:“下面谁来呀?”,番茄们深吸一口气,一个个勇敢地跳进了油锅,顿时,锅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奏鸣曲,婉转动听。不一会儿,铲子又叫道:“盘子老弟,你在哪呢?”,只听“嗖”的一声,一只盘子从碗柜里飞了出来,稳稳地落在了锅的旁边,锅一扭身子,把热气腾腾的番茄炒鸡蛋倒进了盘子里,然后就急匆匆地去水龙头那里洗了个澡,回到灶王爷家里。青菜等不及了,催着油瓶让油姐姐进场,这下油姐姐可不安分了,“噼里啪啦”在锅里乱叫乱跳,青菜赶紧跳进去平息这场闹剧。不一会儿,碧绿碧绿的青菜就被请进了另一只漂亮的盘子。

盘子们刚带着乔装打扮的青菜和番茄飞到了客厅的餐桌上,我和妈妈就到家了。厨具们立刻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哇,这么香的菜是谁做的呀?”我叫道。难道咱们家也藏着一个田螺姑娘吗?我和妈妈开开心心、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晚饭。

吃完饭,妈妈去了美容院,我去上毛笔字课,家里又成了厨具的舞台,盘子和碗自己飞到水龙头下,水龙头大叔开始“哗哗”唱歌,这时毛刷大喊:“尾声让我来!”,它挤了一点点清洁剂涂在自己身上,一边唱着《洗刷刷》,一边清洗着碗筷。

12.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 篇十二

一、要帮助学生选取贴近生活的题材

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 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 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 使学生产生情趣, 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 在选取学习课题时, 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实际相关联, 缩小与学生的距离, 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 使它们得以沟通。如我们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春天》时, 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 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变化、春的气息, 让生活切实有效地与作文练习结合在一起。

二、要注重学生生活的多元化

我们不能将学生的生活局限于学校, 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生活网络, 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社会, 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 满足学生的天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还有所发展, 从而在自己的作文练习中有话可说, 有事可记, 有情可抒, 有景可描。比如我们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 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 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 学生能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会讨论与合作, 从而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同时也加强了作文的练习。

三、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生活中的教学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 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 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 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而作文教学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点, 小学生的生活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 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生活实践的最大特点, 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 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 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生活中的教学, 让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作文练习, 把生活带进课堂带进作文教学, 用心来写作文。

总之, 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的教学, 我们应立足于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 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 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 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 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 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这样,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才有趣可行,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作文练习, 为枯燥的作文教学带来了活力, 让老师们走进了新鲜丰富的教育时空, 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感受到写生活的快乐。让我们切实有效地把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摘要: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又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作文练习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为了强化作文练习, 在正常的基础训练之外, 还应该进行小学生兴趣作文的练习, 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13.厨房交响曲小学生作文 篇十三

你听,“咔”,那是爸爸给豆浆机插电源的声音。一会儿工夫,豆浆机就做出反应,“呜呜呜”地杀豆子。大约十分钟后,随着豆浆机发出的“嘀嘀嘀”声音,豆浆好了,像是在提醒主人:“豆浆熟了,请尽快食用。”与此同时,交响曲第一乐章演奏完了。

第二乐章开始了,只见爸爸把腌渍好的小鸡腿放进微波炉中,“叮叮叮”是爸爸按按钮的声音。“嘟”微波炉启动了,只听微波炉“啪啪啪”的几声。哦!原来是小鸡腿上的油炸了起来。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几分钟,“咚”微波炉关了,爸爸急忙打开门,啊!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好香啊!”于是,第二乐章在爸爸的自我陶醉中告一段落。

最后一段交响曲开始了,爸爸把馄饨倒进沸腾的水中,过了一会儿,锅里面“咕嘟咕嘟”地唱起了小曲儿,馄饨跟着节拍翻滚着跟头,再次沸腾起来。一阵“叮叮当当”,爸爸把豆浆、小鸡腿、馄饨盛好放到餐桌上。

14.校园生活交响曲六年级作文 篇十四

周四下午,学校少年宫的所有项目都在唱歌奏乐中: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在学校里可以听到清脆的独唱,拉提琴,打鼓,吹笛;也可以听到歌声说笑,拍打声;也可以听到“刷刷”声,“吱吱”声,“咚咚”声。合唱团的同学用清脆和纯洁的声音唱着,打鼓的同学“咚咚”打着,拉小提琴的同学“吱吱”拉一阵,又“啦啦”唱一阵。

唱不出好曲子的同学也不觉得难为情,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乐器。写书法的同学,那又细又长的毛笔在他们嘴前晃来晃去,就如吹笛子一样,毛笔就是他们那顶好的笛子。玩乐高的同学这拼一个,那儿拼一个,这不是像在弹钢琴吗?

打乒乓球的同学十分尽兴,他们一边打球,一边哼着小曲儿,球桌唱起了“乒乒乓乓”的歌。练跆拳道的同学歌声最独特,一声声“哼哼哈哼”的声音不断从他们嘴里跳出来。

玩遥控船的同学更是异想天开,他们竟用遥控船唱起了歌来,他们控制着遥控船发出一种“飕飕”的声音,高低起伏,时强时弱。快时如骏马奔腾,慢时如鱼儿漫步。不折不扣,他们在演奏一把吉他,遥控船泛起了微微的波纹,就是吉他的一根根弦。

15.生活化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探讨 篇十五

一、生活化教学, 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 生活化教学是解决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什么”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 但是他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们没能把这些丰富的生活表象细细品尝, 并从中获得乐趣, 从而获取更多的写作题材。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领略家乡大自然无限的风光;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认识社会的真、善、美;让学生在家务劳动、力所能及的农事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 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 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 运用自如。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留心观察, 用心思考, 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1) 指导学生细心观察, 善于发现家乡美丽的景色。不要认为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对农村的一草一木、山川流水了如指掌。其实不然, 如果不善于引导, 他们是感觉不出自己家乡景色“美”在哪, 教学时可采取类比法、对比法、感受法等方法引导。类比法:在学习写景课文时, 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类似的景色。如:学习《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说说家乡的美丽景点, 让学生发现家乡也有如此美丽的景色。对比法: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给学生提供一些环境艰苦、生活条件恶劣的图片或影视资料, 让学生与自己家乡的优美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给家乡带来优越的生活条件相比较, 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环境如此之美。

(2) 指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善于发现、积累农村生活素材。农村学生和村里的人几乎天天相处在一起, 但是他们就是察觉不到身边人有哪些优秀品格, 就是跟他们朝夕相处的家人都说不上多少来, 许多优秀的人物和新鲜事他们都觉察不出来。总觉得这些人没有什么可写, 这些事没什么值得颂扬。因此,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平凡人、平凡事中的不平凡。例如:五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 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情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 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人物都有他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优良品质, 必须得留意观察。

(3) 指导学生对家乡的变化进行调查、访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村面貌也日新月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村庄变化, 以及各户家庭的变化, 农业的现代化, 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通过调查、访问, 了解家乡过去和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时引导学生收集当地的一些民风、民俗, 了解当地的特色、特产等, 进一步扩展学生写作题材。

二、生活化教学, 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学生有了写作材料, 怎样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这是作文教学最根本的问题。

(1) 针对农村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 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针对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恐惧心理, 首先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时, 可以用富有魅力的语言, 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鼓励他们大胆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只要学生能完成作文任务, 不管写得怎样都给予表扬, 对写得较好的和有进步的作文都给予展示, 让学生觉得作文原来并非高不可攀。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降低作文门槛, 搭建作文台阶。农村孩子见得少, 听得少, 读得也少, 生活内容单一, 经历感受单调、知识容量匮乏。写作技能差, 受到方言的影响, 语言表达不准确、语病多, 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因此对他们的作文质量不能要求太高。只要能把话说完整,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话说完、把文章写完整就可以了, 让其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完善、提高。 (1) 坚持先说再写的训练原则。儿童语言发展顺序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在书面语言之前。说, 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因此每次作文在动笔之前, 都先让学生说一说, 在说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对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2) 阶梯训练, 降低难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实际, 按“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到“说几段话”这样的训练阶梯进行。说一句话、一段话, 学生并不感到很困难, 然后再把所说的内容写下来, 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局部训练, 分散难点。如:开头写法、中间写法、结尾写法。总之, 应按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阶梯进行。 (3) 坚持写日记、写片断训练, 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写作能力。三年级起, 每周要完成两篇日记。每上一篇课文都找一两个训练点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练习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 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 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

(3)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鉴范文的写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 作者巧妙的构思, 有序的写作, 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 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 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 让学生潜心地去读, 自由地去想, 无拘无束地去议, 在此基础上, 师生一起归

最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 给考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大胆想象, 编述故事, 也可以发表见解, 展望前景。这一创举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模式, 也把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摆到了更加显著的位置。笔者认为,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该抓住“虚”字做文章。

一、命题要“虚”

现在的中考作文题, 大多是文体不限, 题材不限,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近几年, 笔者参加了徐州市中考的语文作文阅卷工作, 学生的超常想象、敏锐见解、很有创新的观点, 令人叹为观止, 这就告诉我们, 作文的命题不能太实, 要“虚”, 否则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

在作文教学中, 我曾以《宰相刘罗锅》的片尾曲“故事里的事, 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 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为材料,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有的学生针对一些“清宫戏”“肥皂戏”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甚至谈到我们应该怎样创作影视文学的问题, 且论证充分, 举例翔实, 很有说服力;有些学生则从为人处世哲学入手, 强调要有是非标准, 不能“人前说人话, 鬼前说鬼话”等。“虚”的命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写的积极性, 学生有话可说, 有理可讲, 思如泉涌, 一些独特的创见令人叫绝。

相反, 某些限制学生思维的命题则常常使学生疲于应付, 为写作文强说愁, 自然很难有创新的火花闪现。如《我的爸爸》《童年生活二三事》或某些只能提炼出一个所谓正确观点的材料作文。这些命题, 由于有些学生与父亲有着很深的“代沟”, 或父亲早逝等原因, 加上材料作文只有一个正确观点, 从而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更别提什么创新能力了。久而久之, 必然导致学生厌倦作文, 能力低下。为此, 根据中学生的特点, 注意命题的“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首要方面。

二、立意要“虚”

教师在布置作文训练时, 要考虑在立意上要“虚”。可以让学生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暴力冲突、知识经济、人世影响、展望未来等方面立意, 也可以抓住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立意。这些方面, 学生的选择性大, 思维空间宽立意灵活。《还珠格格》及其续集着实火爆了一阵, 也着实让“小燕子”风光了一阵。然而, 在学习之余, 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议论此事, 或褒或贬, 争执不休。于是, 我因势利导, 要求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发表见解。大部分学生指出, 《还珠格格》的火爆, 对中国影视其实是个讽刺, 一部实实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 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 巩固习作知识, 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后, 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写《美丽的八仙天池》, 有的学生写到“八仙天池周围的山犹如仙女在沐浴”, “八仙女的姿势各异, 有的……有的……”八仙天池的水“碧清、像彩盘、可治病”等特点;又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 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 让学生懂得叙事作文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才能把内容写清楚, 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然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写《记一次》。学生基本上在在的肥皂戏、打闹剧竟然让国人如此痴迷。由此, 有的学生在思考“中国的影视界究竟怎么啦”“是否有药可救”;有的学生则从心理学入手, 试图从这种“小燕子热”中透视社会大众心态, 并与前几年曾轰动一时的呼唤人间真善美的《渴望》相比, 希望找到一种新世纪的中国人的心理失落或大众心态的嬗变。当然, 有的学生对《还珠格格》的剧情不熟, 就对其主题曲歌词进行评价, 或转而谈论自己较熟悉的武侠小说。

近年来, 煤矿、厂矿、交通事故不断, 也在学生中引起了反响。我抓住这个热点问题, 要求学生口头作文, 就此谈点看法, 说点体会。学生的立意也多种多样, 有批评“见死不救”行为的, 有谈领导素质的, 有的则联想到南海黄岩岛事件、东海钓鱼岛事件。此外, 我还从人类进入2l世纪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选出一个热点话题, 要求学生为“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请珍惜每一寸土地”设计一个公益广告。立意“虚”, 文章就活,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方法要“虚”

这里讲的“方法”, 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要“虚”, 要不拘一格, 不能一成不变。

目前, 许多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 还是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学生作文, 教师抽改一半, “阅”一半, 其实, 这种做法效果并不见好, 教师可从中挑选出几篇典型的习作 (好、中、差都要有) , 打印成稿, 人手一份, 在课堂上进行集体批改, 充分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有一篇学生习作, 采用求异思维法, 提出“万事中间难”的观点, 观点新颖, 有创新, 但论证不够严密, 语言欠锤炼, 我把它印发给学生, 与学生共同修改。最后, 这篇文章的修改稿在全市的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此外, 方法“虚”还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光追求所谓的写作技巧、公式套套, 像八股文一样。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要求学生按照“引用材料———提出观点———联系实际讲道理”的八股模式。其实, 这样做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 面孔一样, 很是枯燥无味, 也很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 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不断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最关键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 为培养出会学习会创造的新世纪的合格人才而不断探索。

(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大庙镇中心中学)

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把文章写完整。

上一篇:我的世博成果新创意二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春节茶话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