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24-08-18

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8篇)

1.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一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首先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受益。其次,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在实践中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再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同时,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明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良好开局,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这两年粮食连续大幅度增产,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产需仍有一定缺口。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继续增产难度加大,长期保持粮食供求平衡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一定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这两年农民增收比较多,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扶持和价格因素带来的,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要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和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四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税全面取消后,要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同时统筹推进粮食流通、征地制度和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明年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加大“多予”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已经出台的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万众一心,扎实推进,把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二

一、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农机监理执法队伍建设

农机监理执法队伍负责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肩负着农机行政执法的重任, 承担着纠正违章、消除事故隐患、服务机手等多项工作。这就首先要求我们每一位农机监理执法人员, 刻苦学习农机法律、法规, 钻研业务知识,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对国家关于农机监理执法方面的方针政策了如指掌, 有问必答、有答必准, 成为业务骨干。加强农机监理执法队伍的组织、思想和业务的建设, 把农机监理执法队伍培养成一支思想好、作风硬、素质高、能吃苦耐劳、工作勤恳的队伍。

在执法过程中, 着装整洁、手势规范、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持双证上岗 (执法证件和农机监理证件) 。执法严格, 不徇私情, 做到文明监理、不粗暴执法、简单执法, 不刁难机手, 不激化与机手之间的矛盾。做到公开、公正、合理, 全方位接受机手朋友的监督, 对违章的机手, 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以理服人, 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使机手自觉遵纪守法。

二、依法行政, 树立良好的农机监理执法形象

在新形势下, 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要做到急机手所急, 想机手所需, 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 廉洁奉公, 不吃、拿、卡、要, 不“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权力是人民给的, 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取、福为民所谋。不要认为吃点、喝点、贪点无所谓, 这种思想要不得。要从小事做起, 防微杜渐。不该要的不要, 不该拿的不拿, 不该接受的不接受。不以权谋私, 不见利忘义, 不奢侈浪费, 要光明正大。要高效为民、为机手办事, 要满腔热情, 不计个人得失,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实施“阳光工程”, 公开办事程序, 公开投拆电话号码, 树立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公正无私、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三、在新形势下农机监理执法程序要规范

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在田检路查、进村入户、查扣违章农用机械时, 要有正确的执法程序。

1.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要持双证上岗, 即执法证和农机监理证。首先向违章机手或当事人亮证表明身份, 并告知当事人“我们是某某市农机监理执法人员, 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 请您看一下。”

2.纠正违章并告知农机监理执法依据。若是“无牌”、“无证”、没有参加年检审的, 我们鹤岗市农机监理的执法依据是《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之规定, 并要逐条向当事人说明白。

3.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要做好违章机手的询问笔录, 要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写清楚, 并让当事人签字。

4.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要写好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 对当事人违法行为写清楚, 并责令当事人“必须在3日内到某某地办理拖拉机某某手续。逾期不办, 本机关将对当事人实行行政处罚, 特此告知。”

5.告知机手的知情权, 若当事人对我们的执法具体行为不服的话, 在十五日内当事人有权到某某市法制办或者是上一级农机监理执法部门提出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当事人, 也可以到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四、农机监理执法要建立监督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

完善对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的执法监督和错案追究制度, 权力如果没有监督和制约, 就很有可能走向滥用。职务犯罪的得逞, 说明监督制度不健全。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要自觉地接受人大代表及群众的监督, 同时设立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违法违规投诉电话, 向社会公开投拆电话号码, 还要加强和完善行政系统内部各级相互监督和政纪、审计、财政等专项监督, 并采取有效措施, 使内部监督制度有效地运作起来。

在农机监理执法中, 对出现的执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 要有错案追究制度。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要违规违纪的执法人员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为当事人负责, 有违法行为、刑事犯罪的要坚决给予打击。

3.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三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089—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结构,让广大农民与城市居民一起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环境,为促进广大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广大农村各方面的建设,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发生重大变化。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其次,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我国大部分城镇居民已过上小康生活,而农村居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只有约30%,因此,全面小康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即使将来实现了现代化,城镇化率提高了,仍然有上亿人口在农村生活,能否把农村发展好、建设好,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有利于妥善解决广大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需求的容量和大小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目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最应该启动的市场就是广大的农村市场,因为我国有7亿多的农村人口,且消费水平较低,农村居民是我国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群体。特别是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扩大内需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形成直接的投资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改善农村的消费结构,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一,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非农产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08年,我国的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88.7%,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1.3%[1]。2007年,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9%,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43%左右[2],城镇化、现代化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第二,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大力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据初步统计,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300 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全国财政收入达6.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5%[3]; 200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 460美元。经济实力的增强,使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上的发展回旋空间增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第三,近几年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特别是2007年以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从制度上加强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实施农村的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了农村的沼气池建设等。所有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使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给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已经探索出一些各具特色的新模式,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在,许多地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已有不少有益的探索,并结合本地的实际,逐渐涌现出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如山西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型新农村模式,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型新农村模式,江西、江苏、浙江等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城镇型新农村模式,以及以贵州遵义、江西赣州为代表的生态型新农村模式等。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这就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

三、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措施

1.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要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和支撑作用,发挥工业和城市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吸纳功能,发挥城市现代文明对农村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经济建设是一切建设的物质基础,而生产力落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弱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4]。

3.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解决广大农村居民上学难和“上不起学”的问题。二是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普及,并加大财政补助的力度,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农民从土地保障、集体保障、子女供养等传统方式向社会保障转变。四是加强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交通、水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4.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尊重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充分依靠农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充分相信农民,尊重农民的创业精神,破除限制农民合法权利和积极性的体制障碍。二是尊重农民的利益要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农村管理民主。四是充分发挥农民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得出[EB/OL].http://www.gov.cn,2009-0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2008-02-28.

[3]中華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2009-02-26.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

//www.people.com.cn,2008-10-20.

4.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四

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太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与思考

陈华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如何结合太华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太华镇通过座谈、入户等形式,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一些基本思路。

一、成绩与经验:评价新农村建设 的运转情况

1、在生产发展方面,着重念好四篇文章。一是田里丰收篇。按照“1363”进行生产规划和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值从原来水稻、烟叶、木薯、蔬菜的60:25:10:5调整为40:30:22:8,农民从田里得到的人均收入达1150元。二是山里绿色篇。山地茶果得到长足发展,罗丰、万湖等村人均果树面积1亩以上,农户从中得到收入380元。三是家里庭院篇。通过建设四个生产基地,实现总收入4950万元以上,纯利2656万元,农民从中得到的人均收入932元。四是企业成效篇。重点抓好煤矿、铁矿、非矿三大支柱产业、万湖和仕坑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加强劳力转移工作,有序组织中青年人外出打工。上述四项合计人均纯收入4422元,比上年增长%,太华农民拥有的存款达到亿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在生活宽裕方面,优先解决交通不便问题。近年来,太华镇村筹措资

金850万元,铺设了群团至华溪、华溪至高星、汤泉至德安、汤泉至黄沙、太华至张地、温坑至魁城、菖坑至坑头等7条水泥路,万湖至大合的水泥路面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3、在乡风文明方面,努力创建省级文明乡镇。以“创十星、评十户”和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载体,以太华、小华、汤泉安全文明共建片区为依托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四有”新型农民,办好村级文化图书室,利用文技校等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罗丰村还成立了“果树研究会”,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太华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提高,农村文化长廊、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新农村理事章程等独具特色,卫生初级保健得到加强。获省级文明乡镇。

4、在基础建设方面,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全镇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 进一步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宽带网络等通信设施齐全,实现村村通电话,集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仕坑村“造福工程”取得实效,搬迁农户39户217人。镇村饮用水工程扎实推进,解决了13村约6000人的农民饮水难问题。完成了中心镇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工作,并动工实施省第八批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项目“华麟小区”新村前期建设。完善集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集镇道路硬化,街道电力、电讯杆线改造、路灯安装、集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和政府大院等公共场所美化建设。

5、在工作保障方面,实现每月考评制度。在组织保障上,拨出1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费,研究制定了农村工作月考评制度,取消原来发放给镇村干部的浮动工资和月考勤奖,重新制定月考核标准,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与当前计划生育、党建和发展农村经济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每月考评制度。建立了万湖、温坑、小华、罗丰、高星等五个种烟示范片1500亩和万湖村无公害蔬菜基地600亩,发展华溪、黄沙村

食用菌种植45万袋;把仕坑村仙人谷工业项目区建设列入工业发展的重点。

结合太华镇实际,从发展经验看,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抓好“五个一”工程:

1、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魁城村、汤泉村等之所以每年经济不断提高,关键是有“村支书榜样”连生锻、蒋先杰这样的好带头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群团村、仕坑村,之所以迅速致富,也是有了陈首伟、唐丁同等好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是基层领导班子的主心骨,直接关系到基层组织强不强;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好不好;是发展经济的领头雁,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富不富;是村务管理的当家人,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不稳。在他们身上,不仅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而且体现了懂政治、善经营、讲奉献的时代特征。

2、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这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还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一个好的村委会,把那些具有改革开放头脑、市场经济意识、真抓实干精神的各种农村能人选拔配备到村级班子,形成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魁城村党支部名成员有的领办企业,有的是行业能手,全部达到“双强”标准,形成了一个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要搞好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关系,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是保证“两委”班子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一种好形式,有利于增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要积极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行“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把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按程序召开不同范围会议,听取群众意见,让村民说话,让集体决策。

3、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太华镇各

村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 理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万湖村以反季节蔬菜等产业为重点的特色经济进一步凸现;黄沙村以矿业资源、矿业加工作为主导产业,走上工业兴村的道路;群团村、太华村等大力发展汽车运输业,活跃了乡村市场;还有的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提高各村劳务人员的劳务收入。

4、要有一个好的创业氛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首先,要营造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万湖村、魁城村等多年来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兴办企业,农民就地转为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很快走上了富裕道路;黄沙村、汤泉村主动到外地招商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其次,要营造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氛围。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再次,要营造风清气正、和

谐稳定的氛围。注重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形成文明向上、敬老爱幼、家庭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魁城村坚持开展理想信念和国情政策教育,开展遵守《村规民约》的评比活动,开展“十户五联”活动搞好社会治安,保证了全村稳定和谐。

5、要有一套好的扶持政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这些村之所以发展得又快又好,还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无论是魁城这样的老典型,还是万湖村、汤泉村等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典型,各级党委、政府都在他们发展的关键时期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就太华而言,只要着力推进“五个一”工程,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能够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德政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

二、障碍与问题: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分析

太华镇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1、发展后劲不够有力。突出表现在产业优势不明显,综合竞争力不强。支柱产业不突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整体素质不高。村级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运行质量普遍不高。

2、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在思想观念方面,小农意识仍普遍存在,部分干部和群众存在排外思想,缺乏“敢拼、敢闯、敢干”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一些单位部门利益意识严重,“中梗阻”现象时有发生。在工业用地方面,受地形地貌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工业园区建设滞后。

3、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老化严重。太华镇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为7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抗旱、排涝、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已成为制约太华镇农村发展的“瓶颈”。

4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抵消了国家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据统计资料显示,太华镇农资价格在涨幅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上扬,尤其是化肥价格普遍上涨,影响农资价格总水平上升14%以上。其中尿素上涨17%,碳铵上涨%,磷肥上涨%。其次是种子价格同比上涨%,地膜价格上涨了%;农用柴油上涨%,农药价格同比上涨%,农资价格上涨过高过快,加大了农民种田成本,农民对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反映较烈。

5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文化素质偏低。太华现有农村人口3万多人,目前已转移在外从业人数在5000人左右,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以上,随着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外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然部分低文化的农民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6村级组织管理协调偏弱,造成工作难落实。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上头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急事难事、窝囊事、事事缠身”,基层干部穷于应付。部分农村干部为政不廉,各种服务令人生怨。个别村干部以权谋私、搞宗族关系、裙带关系,在干部中造成不良影响。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太华镇有35%的村村财低于3万元。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认同感低,干群关系疏远,据调查,目前农村干群关系融洽的约占20%,紧张的占10%,70%处于中间或疏远状态。

三、探索与完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太华镇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优势、乡土人才优势,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净化环境、固本强筋”四个方面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规划先行,建设美丽新农村。要建设美丽新农村,首先,要有一个科

5.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五

杜青林

一、“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回顾2005年的好形势,为“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5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确立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提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方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些理论、方针、政策的鼓舞和指导下,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增产总量超过1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恢复,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粮食单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单产提高成为总产增加的主要因素。这表明,我国粮食增产由过去主要依靠扩大面积,转向稳定面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轨道。

农民增收扭转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在较高起点上又实现6%左右的增长,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可达5%。农民增收来源发生新的变化,来自种养业的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柱。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优质农产品集中度提高。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加快,畜牧业不断壮大,园艺产业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11.4万个。农民就业结构非农化进程加快,非农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1.082亿。

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工作深入展开,农技推广机制不断创新。农业先进技术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达38%。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200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

农业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实施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重大财政专项,加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效果显著。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农村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积极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发展完善。农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牢。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难度加大,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加重。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资源浪费较大,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三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较大。稳定粮价的难度加大,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呈下降态势,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外出就业稳定性较弱,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造成的损失增加,形成的威胁增大。

二、“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认识

回顾“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加深了对党的新时期“三农”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的理解,深化了对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些理解和认识集中体现在“五个必须”上。

一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三农”问题,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科技进步、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逐步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入科学

发展的轨道,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利益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十五”期间,我们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真心诚意为农民办实事,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

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激发和保护,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

三是必须把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目标。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来开展。为此,必须抓增粮促增收,抓增收保增粮,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靠综合措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通过科技进步、优化结构和加工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增粮增收“双赢”。抓住了增粮增收两大目标,我们的工作就赢得了主动权。

四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业由弱变强。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抓好战略性大事入手,强化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构建农业“七大体系”,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开展科技入户和测土配方施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近年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必须加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农业部门的能力建设,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水平的关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提高统筹发展能力;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健全抓政策落实的机制,提高执行政策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实践表明,只有全面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才能够从容地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取得新成就。

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推进“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把握发展趋势,明确发展目标,实施新的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阶段性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第一,从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看,我国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第二,从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战略转变阶段,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第三,从农业农村的重大任务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攻坚爬坡阶段,必须积极应对严峻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抓住历史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切实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立足全局思考和谋划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机械化,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三要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健康养殖、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和生产模式,加大治理农业污染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四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六要转变工作机制和方式,完善工作落实制度,健全和完善涉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水平。

(二)实施“拓展”战略。重点是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要拓展农业功能,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农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保护自然资源等功能。二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健全产加销各环节和贸工农各领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三要拓展农产品市场,大力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四要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狠抓薄弱环节,填补管理空白,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实施“提升”战略。重点是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健全农业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一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高技术研究,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储备和供应,加强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要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保障食物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三要提升农业政策法规的支持保护能力,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健全政策落实制度和机制,提高政策落实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要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以制定“十一五”规划为契机,设计大工程,谋划大项目,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五要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不断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总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三增”为目标,以实施“三大战略”为重要举措,实施“九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科学规划,集成资源,省部共建,以点带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的工作重点,在于把各方面建设的内容在示范村综合集成,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在行动推进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评价建设效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以实施重大粮食项目工程为手段,以主攻单产为核心,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和抗御风险能力,切实转变粮食增长方式,力争“十一五”粮食平均亩产达到650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2006年要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力求做到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稳步提高,优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节本增效有新进展,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起好步。同时,要加强粮食加工转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依据,遵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律,采取综合性措施,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2006年,选择黄淮海专用小麦、三江平原水稻、新疆棉花、西北黄土高原苹果、浙南闽西粤东柑橘、桂中南双高甘蔗、东北奶牛、黄渤海出口水产品8个产业带进行重点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名牌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

(四)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要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促进科研攻关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技术推广由注重单项技术应用向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转变,农民培训由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放在农业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和核心技术上,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集成农业核心技术,形成一批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同时,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对农民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

(五)实施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大力推广健康养殖,重点发展畜牧业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资源合理利用,加快畜牧水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使养殖业尽快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转变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的关键是要提高自主育种能力。要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场、原种场、资源保护场,培育一批水产良种示范户。同时,大力推进畜牧水产的产业化经营。

(六)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龙头企业集群有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水平有大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大突破,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有大提升。关键是要不断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生产要素入股,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更加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要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例行监测,强化市场监管,建设安全流通渠道,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市场营销的现代化和经营的品牌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当前,要加快农业标准化,重点制订修订一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深入开展农药、饲料、兽药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工作;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认定工作,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志管理,强化对农业品牌的监管和保护。

(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要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设乡村物业,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构建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推进相关产业在区域内的聚集和循环式组合。

(九)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各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要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6.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六

一、明确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思路,迅速组建专门规划班子,成立强有力的技术队伍,今年上半年科学制定出14个省级示范村的布局总体规划和整治建设规划,年内完成所有示范村的布局总体规划和整治建设规划,同时配套制定好村庄产业规划和社会公共事业规划。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统一;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搞齐步走;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解决问题,发挥优势,转变劣势,稳步推进。

二、抓好切入点,发挥示范榜样作用

我市今年将以35个经济基础比较好;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比较配套;村庄布局比较合理;村级班子比较强,村民参与积极性比较高的示范村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力争一年内建成一至两个全省一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年内建成14个省级示范村和21个市级示范村,以后逐年增加,十年内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

三、突出以农村“改制、改路、改水、改厕、改医、改校、改电”“简称‘七改’”为主要建设内容

1、改制。紧紧围绕“三

十、双万”目标,大力发展优质水稻、杂交水稻制种、烤烟、蔬菜、油茶、优质水果、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特种水产等十大优势产业带,实现90以上的耕地规模化种植,规模养殖户出栏(笼)的产品占养殖业总产品的90以上。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0以上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改路。按照道路通畅的要求,搞好通村和村组道路的硬化,实现示范村道路村村通,70的通村主干道公路硬化。

3、改水。村民生活用水和饮水安全,普遍用上自来水或大口深水井等安全卫生的取水方式。农田灌溉水利设施80硬化或机械化,消灭干旱死角,排污实现暗渠化。

4、改厕。要抓好以发展沼气为重点的改厕工作,全面推广农村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卫生厕所和水冲式厕所,力争消灭露天粪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在80以上。100的农户使用省煤节能炉灶或燃气、沼气灶。垃圾集中处理无害化。

5、改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全面启动乡镇卫生院改造和村卫生室建设,实现60的卫生室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

6、改校。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三年保留率达98,高中教育毛入学率在85以上。彻底消除现有危房,完善各项基础及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实现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经过职业技能培训。

7、改电。在全面启动第三期农村电网改造期间,实现电网改造到户率达100,并且入户电线电路规范安全。

四、建立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调,我市建立了以市党政一把手为政委、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七改”工作的具体项目,也分别明确了由分管市领导负责、主抓单位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分项领导小组,各乡镇办事处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另所有示范村均安排了由一位市领导带队,数个市直机关为挂点单位的建设新农村工作组。工作组成员进村后进一步发动群众,组建各种村民理事会,指导作好村庄整治和产业发展规划。我市还专门行文明确了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使我市的新农村建设组织保障有力。

2、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我市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两组两会”的作用,由群众自已管理和实施。“两组”即组党小组和村民小组,“两会”即村民议事会和理事会。按照“政府宏观指导、职能部门技术物资信息服务、理事会具体操办”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解决行政命令难以解决的问题。各村、组要针对不同项目由村党支部牵头分别组建以村组党员干部、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致富能人、户主代表、在当地有一定威信的人为骨干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会要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接受群众监督,负责自筹资金部分的管理和具体组织实施。各种理事会要规范办事程序,所需资金要科学预算,量力而行,各项开支都要定期公布于众。

3、逐步落实投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我市新农村建设经费投入以农民自筹为主,辅以职能部门支持、挂点单位扶持、银信部门扶助、财政以奖代补和社会各界捐助。要发动群众参与:以“村规民约”的方式,明确受益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义务,动员和引导农民采取义务工或以资代劳的办法,自力更生建设家园。要整合部门资金:按照“用途不变、管理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思路,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将不同部门的支农资金打捆,实行以奖代补,集中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部门要改善服务,增加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投入,增设农村储蓄点,方便群众存贷款。有关部门要对新农村建设减免费用。要鼓励社会投入:要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管理、运作和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村。

7.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七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过去的一年,我区畜牧产业发展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发展理念,通过狠抓畜牧重点工程建设,强化科技服务,加强行政执法,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使我区畜牧产业有了快速发展,这是与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市主管部门的正确

领导和大力支持、各涉农部门的通力配合、全区畜牧系统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所密不可分的。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扎实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2006年畜牧经济工作回顾

(一)抓发展,畜禽生产总量持续增长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畜牧经济工作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年畜牧业产值实现5.4亿元,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为农民增收贡献45元。全区生猪出栏达30.48万头,同比增长6.6;肉牛出栏0.0874万头,同比增长7.5;肉羊出栏20.32万只,同比增长13.5;小家禽出栏584.69万只,同比增长7.2;肉兔出栏278.82万只,同比增长4.9;禽蛋产量5394.02吨,同比增长4.3;奶产量达到5095吨,同比增长9.8;肉类总产量38366.87万吨,同比增长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同比增长25。

(二)抓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区在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同时把发展奶业、家禽和肉兔等草食牲畜生产作为畜牧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加大扶持发展的力度,推动了奶业、家禽和肉兔生产的快速增长。猪肉、草食牲畜肉和禽肉的产量分别占肉类总产量的60.5、17和22.5。

(三)抓示范,畜牧小区建设取得成效

2006年市、区财政拿出了一部分资金,用于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实行以奖代补。龙潭镇苗山村生猪、成佳镇天宫村生猪、__镇玉其村优质土鸡、章佳乡肉兔、牛尾乡生态猪等4个养殖示范区予以重点打造,特别是牛尾乡生态猪、__镇玉其村无公害肉鸡通过广泛宣传和大力发展,特色明显,严格按照“五统一”(即品种、饲料、防疫、服务、销售统一)的要求实施规范化养殖,为推动全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抓规模,畜牧养殖逐步发生转变

我区广泛吸引社会和个人对畜牧业的投入,全区规模化养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区涌现出一大批养殖专业户,如长土镇奶牛养殖大户徐富生常年存栏奶牛40余头,成佳镇象狮村钟庆文常年存栏种鸭2500余只,__镇肉鸡养殖大户梁尧常年出栏优质肉鸡10多万只,艾叶镇骑龙余利强种猪养殖场常年存栏优质种猪近60头,年出售优质仔猪就达1000余头等等,为我区畜牧养殖走上规模化、标准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五)抓时机,落实“三增”,确保农民增收

2006年我区发生了有气象记载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按照省、市、区的安排部署,我局把狠抓畜禽补栏助农增收工作做为了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全区完成了新增畜禽补栏家禽41万只,家畜8.2万头的目标任务,同时落实了12个畜禽新增补栏示范村,有力地确保农民抗灾增收。

(六)抓安全,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抓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区畜牧局与各基层畜牧兽医站,均签订了“防疫双向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责任;按照“早、快、严、小”要求,及时果断处置突发事件;狠抓畜产品检疫工作“四到位”和动物及动物产品申报检疫制度,确保了全区无染疫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二是抓饲料兽药安全监管,召开了兽药饲料经营人员的培训会,对100多户饲料、兽药销售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同时开展了饲料、兽药市场专项清理整顿、“拉网式”突击检查和长期有效监管,净化了我区饲料、兽药经营市场,保障了养殖投入品的安全。

(七)抓改革,稳定并强化基层兽医队伍。

2006年,我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系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川府发[2006]17号)、《自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自府发[2006]30号)以及《贡井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贡府发[2006]117号)文件精神,按照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我区认真制订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改革精简了队伍,提高了效能,全区现有12个基层站,在职人员68名,分流20人,分流比例为22.7,在改革中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了20名分流人员,确保

了我区改革的圆满完成、确保了动防工作不受影响、确保了社会稳定。

二、深化对我区对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认识

我区必须立足于人均占有耕地少、科技支撑能力弱、实用技术普及率不高、生产者素质较低的现状,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市场开拓型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我区畜牧经济的五大转变。

(一)转变

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现代畜牧业。一要转变思维方式。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畜牧经济发展,以抓市场的理念促进畜产品流通。二要树立大市场理念。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预测,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畜牧生产和优化畜禽结构。三要实现富民目标。去年以来,有些乡镇创新发展理念,有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__镇优质土鸡生产以专合组织为龙头,提高了养鸡的适度规模化养殖水平;牛尾乡打造生态猪养殖品牌,采取“五统一”标准饲养生猪,提高了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养殖水平;成佳镇象狮村钟庆文种鸭养殖场,采取“寄养”模式,实现了农民的低成本和零风险增收。这些有益的探索都在引领分散的农户进入现代畜牧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

(二)转变发展方向,坚持走外销型畜牧经济发展的路子。当前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二要大力发展外销生产基地,努力提高现有生产基地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转变生产方式,建立以适度规模为主导、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的养殖模式。解决散户饲养条件差、品种落后、质量隐患等问题,要大力推广标准化饲养。一是依托特色养殖,区域化布局发展“一村一品”的生态养殖小区。二是依托科技入户工程,逐步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三是依托龙头企业和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农户的养殖行为,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四)转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加工企业一头向农户延伸,一头向市场延伸,对于促进产品向商品、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新机制。

(五)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人工种草养畜力度。我区的奶牛和肉兔生产均是优势畜产品,要充分发挥种草养畜在生态循环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高草食畜禽比重,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扎实做好今年畜牧经济各项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7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畜牧业增加值增长7;畜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52元。生猪出栏31.5万头,牛出栏0.09万头,羊出栏20.3万只,家禽出栏592万只,肉兔出栏299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4万吨,禽蛋产量达到5700吨,牛奶产量达到5400吨,蜂蜜产量达到30吨。以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重大疫病防制为重点,免疫密度均达到100,确保全区无重大疫病发生和清洁无疫。

(一)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推进现化畜牧业发展步伐

各乡镇要结合自荣路沿线以优质柑桔为主的果畜产业带和旭水河沿线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菜畜产业带建设,突出我区畜牧业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生猪、奶牛与肉羊、家禽、肉兔四大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一是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以成佳镇、龙潭镇、五宝镇、__镇、白庙镇为核心。着力打造生猪支柱产业,积极探索生猪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抓好生猪标准化养殖,提高生猪质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标准化可控基地,以生产基地为核心,带动全区生猪产业化发展。二是优质奶牛生产基地:以建设镇、长土镇、艾叶镇、成佳镇为核心,以市一对山乳业公司、重庆天友公司为依托,大力实施种草养奶牛,努力发展规模养殖场户,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产业。三是优质家禽生产基地:以成佳镇、五宝镇、__镇、龙潭镇、长土镇为核心。根据市场需求,着力引导发展具优势的土杂优质肉鸡、蛋鸡、肉鸭为重点生产基地,实现小区布局、规模生产,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带动、产销合作经营,形成基地区域化、经营产业化、品种特色化的家禽特色产业。四是优质肉兔生产基地:以章佳乡、白庙镇、成佳镇、长土镇、建设镇为主。大力实施种草养兔,努力发展规模养殖场户,大力发展肉兔产业,到2007年底,发展年出栏肉兔8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500户。

各乡镇要把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作为优化畜牧业结构的重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养殖户的需求为基础,确定改良方向,加强我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发展畜牧业强区打好坚实的基础。一是继续加强生猪良繁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区良种猪的比例;二是大力推广饲养优质小家畜禽和高产奶牛,在高产奶牛饲养上,以推广荷斯坦(黑白花)高产奶牛为主,提高整个群体的产奶量;三是加快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形成地方特色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和发展我市地方品牌的“自贡黑山羊”养殖项目,提高我市地方品牌的知名度。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提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扶持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发展和培育我区在畜产品加工与流通、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公司 中介组织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养殖基地和龙头企业对接,带动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为广大养殖户进人市场搭建桥梁。

(二)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认真开展春、秋两防和圈舍消毒以及常年补针工作,做到应免尽免,建立规范的动物免疫档案。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确保猪瘟、高致性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等动物重大疫病的免疫率、牲畜免疫后耳标佩戴率、圈舍消毒3个100;做好应急准备。组建动物重大疫病应急预备队,储存好防疫物资,一旦发现疫情,立刻按照“早发现、快反应、早处理”的原则,坚决果断处置,确保“有病不成灾,有疫不流行”;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突出抓好对区域边界地区、养殖场(大户)、育繁种场等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作用,提高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加强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及三个部令。加强对动物防疫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防、检疫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动物以及动物产品申报检疫工作,以检促防,以检促标。做到检疫工作开展面、动物受检率、无害化处理率及出证率4个100;加强检疫票证的管理。切实做好检疫证明收发号码登记和规范填写工作,做到检疫证明和证明存根回收率达100。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做到动物重大疫病群防群控。区动物防疫监督所要及时开展病原学监测,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疫病监测任务;区卫生部门要开展人感染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畜牧、林业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野生禽类的监测。

(三)加强畜牧业生产投入品源头管理,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要依法严厉打击销售、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有害物的违法行为;二是要加强饲料、兽药等生产投入品和畜禽产品贩运、屠宰市场监管力度,规范饲料、兽药经营秩序,对兽药、饲料经营户定期进行清理整顿,坚决打击游摊散贩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违法行为,减少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强畜禽产品贩运、屠宰、加工等环节的检查检疫,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三是要加强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定认证工作,大力实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四是要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结合我区实施的动物溯源体系建设项目,做好牲畜溯源耳标的配戴工作,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经营信息可查询,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追溯到相关责任地和责任人;五是要建立和落实“一条龙”健康养殖与销售畜禽及其产品挂钩制度:从现在起,凡从事畜禽养殖、贩运、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凭畜牧部门出具的免疫、检疫、消毒证明和圈舍改造、卫生及治污(如沼气池)合格证明,方能贩运、销售、加工畜禽及其产品(如牛奶、鸡蛋、种畜禽等),确保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四、健全保障体系,加快畜牧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扶持畜牧发展。各乡镇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领导,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乡镇要根据实际,搞好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落实具体有效的优惠政策,在用地、用电、用水、用路以及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为畜牧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二是加强畜牧服务体系建设,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实行制度化管理,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高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加强防疫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村级防疫网络,全面配齐村级防疫员,建立一只技术过硬、服务周到的村级防疫员队伍,有条件的乡镇可成立兽医协会,把防疫人员统一起来,既便于管理,同时又有利于生产发展。

同志们,今年是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团结一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区畜牧经济快速发展,为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8.科学领导 统筹规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八

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378更新时间:

2006-09-08

2006年3月9日 江苏省委省政府 苏发[2006]1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我省“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迫切要求。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现就我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统筹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产业互补联动、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充分发挥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鼓励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发挥城市企业在市场、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开发,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逐步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资源,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种子种苗业、精深加工业、现代营销业,加快建设一批高效农业经济板块,推进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发展。把实施短平快增收项目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园艺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推行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大名牌农产品培育力度。加快推进黄河故道、丘陵山区开发,努力提高沿海滩涂、高沙土地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鼓励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力度。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扎实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作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转化力度。省科技三项经费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各地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比重不低于30%,其它科技资金也应提高对农业科技投入比例。着力抓好外向农业,切实推进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大农业利用外资力度,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有序推动农业企业和农村劳动力到境外发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水平。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进行土地流转,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2006年,全省高效农业规模扩大3—5%,畜牧水产业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改善145万亩农田基础设施。

3.放手发展农村民营经济。贯彻落实“六放”方针,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入的领域外,民营经济都可以平等进入。加快建立以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法律咨询、技术支持、产权交易、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地方成立返乡农民、复转军人等创业贷款担保机构。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允许新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2006年,全省新创办农村民营企业6万家。

4.引导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农村新办工业企业一律进入工业规划区。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原工业企业,应采取措施逐步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其新厂房用地允许按规定以原厂房用地进行置换。完善农村工业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和企业集中建设,提高工业集中率、资产利税率、污染达标排放率、单位能耗产出率和就业率。省乡镇工业产业集聚发展资金支持重点集中区进行标准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全省力争形成100个产出30亿元左右的工业集中区;乡镇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45%。

5.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为农服务流通网络。加强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流通业态,鼓励供销合作社、邮政系统、大型连锁企业和加工企业等发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现代流通业。大力推进“千镇万村市场工程”,2006年力争建设4000家乡村连锁农家店。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加强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加大农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扶持建设一批融供应优质苗种、渔药饲料、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渔业专业服务组织。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为内容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到201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以上。创新农技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参与农技推广。

二、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6.编制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遵循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确定规划村的数量、布局,到2006年底全面完成全省镇村布局规划。做好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全面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重点中心镇建设进行政策和资金扶持,增强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继续稳步推进乡(镇)村合并、撤村设居,注意保留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古村名镇。对规模较大、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要在2006年底前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农村集中居住村规划设计,逐步将散乱无序的自然村落集中建成地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的农村新社区。“十一五”期间,以建设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主要内容,在全省规划建设10000个农村居住示范点,2006年着力规划建设1000个示范点。

7.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土地治理开发潜力和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科学测算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要,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各项用地指标,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坚持镇村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一致。

8.完善城市建设思路和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把进城农民的住房、就业、医疗及子女入学等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开展建设“民工公寓”试点,为进城农民提供廉租房。把为进城农民服务的质量作为考核、评价城市工作的重要指标。

9.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健全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专职机构,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向乡(镇)村延伸。实行城乡规划的集中归口管理和指导,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无规划不决策、不供地、不投入,确保城乡规划相互衔接、全面覆盖。以农民集中居住为导向,加强规划建设审批管理,确保新建、翻建农房建到规划点上。

三、坚持内转外输相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10.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为政府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健全城乡就业管理服务平台及网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进一步加强职业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镇镇通”工程。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定期统计分析和公布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返乡创业相结合,继续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工程。

1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坚持全民培训、重点培训、分层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创业培训10万人。全省农村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力争全员接受技能培训。对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培训,省里适当提高培训补助标准。

12.密切区域劳务协作。继续实行苏南苏北劳务输出(输入)对口挂钩协作目标责任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南北劳动力对口交流信息网建设,重点引导和促进用人单位、培训机构、服务组织之间的对接。鼓励职业介绍机构联合农村职业培训基地,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服务联合体。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政府购买保安、保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提供给当地的失地失业农民以及对口帮扶地区的困难农民。

13.改善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加快并促进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环境,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其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合法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抓好农民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问题的专项治理。做好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进城就业农民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工作,制定在地区间流动就业相互衔接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为进城务工农民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政策。省财政继续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接纳人数较多、工作做得较好的市县修缮校舍、购置设备和培训师资。开展优秀务工农民和返乡创业人员的评选表彰活动,建立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制度。

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4.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认真执行关于农村征地补偿、征地拆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保证他们当前生活不降低、长远生活有保障。同时,允许一些地区采取“留用地”的办法,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逐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过渡、衔接工作。

15.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各级财政都要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力度。2006年省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每人每年从15元提高到30元。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并逐步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重点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改造,2006年基本完成苏北地区卫生院设备更新任务。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通过补贴或购买服务的方式,保证农村群众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培训,有条件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大力开展“卫生支农”活动,组织县以上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定期到基层卫生院工作。

16.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各类企业单位职工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暂不具备条件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要先纳入农村养老保险,积极探索构建农保和城保之间转换的通道,基本建立以制度规范为基础,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筹资,苏南、苏中、苏北分类指导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省大部分地区到2010年力争基本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缴费标准,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参保比例,对农村贫困户,要逐步建立财政补贴制度。有条件地区逐步实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并轨。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17.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缩小城乡低保差距,有条件地区要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从健全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合理提取福利彩票公益金(不低于10%)等多渠道入手,完善农民医疗救助制度,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团体、个人捐赠或捐助。做好农村“五保户”工作,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2006年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敬老院建设,确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10个百分点。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给予社会救助。

五、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18.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镇村布局规划要求,搞好确定保留镇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继续组织实施县乡河道疏浚、重点圩区治理、灌区节水改造、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立并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加快推动农村危桥和小型灌排泵站改造。利用冬春季节对全省村内河塘进行一次集中清淤疏浚,完成1亿方清淤疏浚任务,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苏北、苏中薄弱地区实行补助。按照“谁投资、谁收益”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采用多种形式兴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2006年全省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十一五”期间达到4万公里。加快行政村通公交车步伐,力争2010年全省行政村公交车通达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

19.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推进“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探索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开展生态农业县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快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遏制秸秆焚烧,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从2006年起,省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气化、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结合建设沼气池,积极推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积极探索“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办法,逐步实行城乡垃圾统一处理。开展全省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编制区域性土壤综合利用规划,对受污染的土壤组织生态修复。注重农村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防止有害物种入侵。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扎实建设“绿色江苏”,确保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

20.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006年起,在全省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继续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学前3年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构建城乡一体的乡镇社区教育网络,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大学毕业的师范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进行定点、定期支教,支教期间待遇从优。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力度。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区域供水步伐,严格保护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进农村老水厂及管网的综合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民饮用水安全卫生状况。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1.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为户口准迁条件,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制度。加快与户籍管理有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军转安置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改革。

22.深化土地征使用制度改革。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收权和征收范围,进一步完善征收程序。继续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房地产项目除外)。鼓励开展村庄整理,实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通过村庄整理净增加的耕地面积可以按照规定核定为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全部留给所在县(市、区)使用,使用该指标进行农用地转用后,土地有偿产生的纯收益,安排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土地复垦整理,复垦整理增加的耕地面积按规定折抵为建设用地指标,折抵指标由省统筹,可以跨地区有偿使用,实现区域之间资金与资源的优势互补。

23.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高度重视乡村债务化解工作,切实加强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债权债务清收还款责任,严格制止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各级财政要根据财力情况建立还债准备金制度,逐步增强偿债能力。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排农村公益事业项目,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安排配套资金。深化国有农场的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2006年,全省全面推进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发放办法。

24.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三个合作”。大力发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注册登记、税费优惠、经营范围、用地用电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县以上财政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于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显著的合作经济组织,县以上财政要给予重点扶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条件的逐步向股份有限公司过渡。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探索多形式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

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5.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扶持。进一步落实已有的扶持经济薄弱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苏发 2005 10号)的贯彻实施,继续大力推进“四项转移”,加快经济薄弱地区振兴步伐。加大对苏北地区1011个经济薄弱村和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106万户、310万贫困人口的扶持,实行整村推进项目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和产业化带动扶贫,重点搞好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乡村通电和通信、人畜安全饮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清洁能源等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黄桥、茅山老区的扶持力度。

26.组织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在继续坚持“五方挂钩”帮扶的基础上,完善扶贫工作方式,整合扶贫开发资源,组织实施“整村推进”计划。自2006年起,从苏南对口帮扶县(市、区)和省、市、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村帮扶,将干部锻炼与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有生产能力和发展潜能的贫困户列为扶贫对象,实行开发式帮扶,落实对特困和大龄贫困劳动力免费培训政策,确保每户都有1个以上的增收项目,都有1名以上的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并实现就业。逐年增加扶贫小额贷款规模,2006年贷款规模达到6亿元。省、市、县(市、区)要把扶贫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27.探索产业化扶贫路子。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机制,帮助经济薄弱地区招商引资,积极引导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薄弱地区转移。鼓励苏南县(市、区)到苏北对口县(市、区)建立产业转移带动园区,引导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兴业。组织开展“一企带一村”活动,动员城市相关企业以产业为纽带,与经济薄弱村进行一对一的挂钩合作。各类农业龙头企业都要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订立农产品生产合同。培育和扶持一批扶贫龙头企业。

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增加农村资金投入

28.增加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县以上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资金要高于上年。省财政2006年对“三农”的投入增加30亿元以上。完善省市县财税分成体制,加强县级财源建设,加大对乡村两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认真落实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和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等政策。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主要用于“三农”。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粮食风险基金50%以上用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9.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组织体系,加大县级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力度,创造条件组建江苏农村合作银行。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探索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办法,鼓励邮政储蓄存款、农业发展银行的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购买县(市)农村信用联社的协议存款。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金、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村引资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加大农业直接融资力度,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在境内外发行债券和股票创造条件。

30.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认真落实各项禁止向农民乱收费的政策规定,对涉农收费进行全面清理,除法律法规规定外,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增设涉农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切实加强涉农经营性服务项目的收费管理,严格控制收费项目、范围和标准。坚持并不断完善涉农收费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执法监督检查。

九、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组织实施“千村示范、千村帮扶”工程。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要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为目标,与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同步,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服务社会化、居住社区化、环境生态化、农民知识化、乡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进程,全省力争到2010年有1000个村达到“八化”要求。对苏北地区1011个经济薄弱村,要以扶持项目为载体,加大帮扶力度,力争到2010年左右,努力达到有“双强”班子、科学规划、高效农田、特色产业、配套设施、保障机制、整洁村容、文明村风的“八有”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分步推进;集约资源,促进发展;政府扶持,群众自愿;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创新机制,形成合力”的原则。

3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推进农村党建“三级联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他们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本领,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省、市、县党政机关到村帮扶的干部,要切实加强指导、管理和锻炼,提高他们的政策法律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强阵地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村无村部和党员活动场所的问题。

33.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坚持依法自治,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搞好村务公开。继续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群众运用法律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能力,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水平。深化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农村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构建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和“平安家园”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3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乡镇文化站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农业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低于500平方米的文化站给予扶持。鼓励创作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举办全省农民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实施好“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组织开展“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评选活动,加强对农村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行动”,转变群众婚育观念。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切实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5.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力度。全面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大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因地制宜地开展“文明家庭奖”、“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他们自觉遵守各种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发挥社区教育载体作用,扎实抓好农村科普工作,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既帮助他们掌握先进实用生产加工技术,又培养他们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大批农民向科技能手、经纪人、企业家转变,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上一篇:画汽车教案设计下一篇:澄清说明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