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2024-09-05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通用10篇)

1.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篇一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

一、说课的内容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6、37页的“6和7的分与合”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 0-10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习2-5的分与合,对分与合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手、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对立与统一,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8、9、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地掌握6、7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6、7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探索简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有序思维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本节课的教材编排与“2-5”的组成相似,新内容以具体实物分成两部分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分边想,从而学会6的分与合。这样初步渗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让学生经过动手分一分、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合作探究,归纳出7的各种组成。想想做做采用分层练习的闯游戏形式对6与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自己探索并掌握6、7的组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条理地说一说。

六、教学和学法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花朵、小棒、卡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重视新旧衔接,铺垫迁移,启发探新

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境的情境,引导学生把“2-5”的组成中学到的本领运用到“6-7”的组成中去,实现了温故引路,启发探新的效果。

(三)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兴趣

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强烈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七、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上课的开始,通过快问抢答的形式复习2-5的分与合,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后面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

1.以分气球的情境引入,展示6个气球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分一分,数一数。

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这样就表示6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6?(多媒体同步演示6的分法的图片与分合式。)

这一环节,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边分边想,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6的分与合,起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作用。

(2)请小朋友从左往右观察,看这样分好吗?为什么?(3)填写课本第36页相应的部分 学生交流后订正填写,师板书

这一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有序的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学习7的分与合(1)小组合作探究

出示7个圆片的图片,看一看,想一想,分一分,7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让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分的情况,其他学生评判,并口述7的分合式。

(2)填写课本第36页相应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我创设分与合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又通过用圆片分一分,数一数,继而说一说、写一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表达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间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点子图游戏

把合起来是6的两张卡片用线连一连,再把上面的数合起来是7的云朵连起来。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形式对6-7的分与合进行巩固、深化、拓展。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学知识。借助多媒体又营造出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练中有乐。

2.综合练习

做“对数游戏”。学生认真思考,老师用电脑操作数字卡片。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

八、评价分析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我紧紧抓住知识的系统结构,通过逐个突破、及教学媒体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本人水平,在说课和备课的过程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2.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全单元教材主要由“6和7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8和9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直接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能把本单元内容学好就为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年级学生是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要让学生打下学习数学的坚实基础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业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计算。

五、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10以内加减法计算速度以及正确率的提高,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六、教学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发展。

七、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巩固——小结

八、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和(2)的数学。(1)班的孩子人数是37人,(2)班的人数是3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孩子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孩子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孩子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孩子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孩子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孩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寻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孩子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孩子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六、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孩子交谈,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孩子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引导导孩子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七、20%后进生进步措施

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孩子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

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二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孩子自主探寻的能力。重视以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孩子熟悉的情景,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孩子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孩子自主探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寻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孩子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孩子的方法,比如建立孩子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孩子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孩子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孩子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孩子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孩子。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4.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篇四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也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于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特别感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自觉性较差,上课注意力欠集中,口算较马虎。个别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辅差,使整个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

三、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要分层次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安排:

月份内容课时

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二)5

三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

四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2

四~五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9

五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4

六第六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17

第七单元:找规律5

5.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篇五

(2013-2014学年)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一(1)班58人,一(2)班60人。大部分学生都是本地子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

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四、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

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6.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第33-34页练习三第1-5题。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巩固6、7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完成第一题

读题:填数。你能又快又好的填出方格里的数吗?

交流,请一个同学说说填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填的。

小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且后面一个都比前面一个大1。

完成第二题

读题,看书划小圆。

讨论题目要求,弄清题意。

答题,交流。看看谁填的最好。

完成第三题

出示第1小题:我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号。

出示第2小题:排队游戏后完成第2小题,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小山排第几,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第四题

出示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第(2)小题,写出6个比10小的数。

讨论:比10小的数有哪些?

0、1、2、3、……9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的。

选出6个填在方格里。

完成第四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7.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篇七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3十()=12 5十()=13 2十()=11 5十()=14 4十()=12 4十()=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小结。

三、巩固练习

8.新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复习计划 篇八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期共有学生93人,年龄相差大,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学习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给期末复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为了在近3周的复习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挥出最佳复习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复习内容简析: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图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分类与整理,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根据本学期教材内容,结合本版实际情况,复习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0以内一个数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三、复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 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方法与措施:

1、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说说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谈谈自己对哪些知识学得比较模糊,需要好好巩固一下。

2、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法,设计一些富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复习,更好地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5、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五、复习时间安排:

1、认识图形

(二)„„„„„„„„„1课时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2课时

3、分类与整理„„„„„„„„„„„1课时4、100以内数的认识„„„„„„„„ 1课时

5、认识人民币„„„„„„„„„„1课时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2课时

7、找规律„„„„„„„„„„„„1课时

9.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篇九

设计

教学内容:一上P103-104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题目,能用多种方法思考计算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抢答:9+4,9+8,9+5 10+7,10+3,10+6 8+2,7+3,6+4

2、准确拆数: 3 5 7 4 6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1)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这是哪?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出示主题图)

(2)你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么列式?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8+5?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想法,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3)汇报: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师请摆小棒的同学到台前摆给大家看一看(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点拨:为什么要从左边拿2根放在右边?为什么要从右边拿5根放在左边?

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师板书两种思维图。

2、教学例2(1)运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8+4(要求学生不摆小棒,说出计算过程)师板书其中一种(为什么要把4分成2和2?)

(2)回顾比较9加几,8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都可用凑十法

不同:9加几是把9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8加几是把8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3)师:看来8加几你们能自己解决了,那它们呢? 7+6 6+5

a.学生独立解决,把想法说给同桌听。b.反馈思考过程,师板书两种方法。

C、为什么把6分成3和3?把7分成3和4?(4)揭题:8、7、6加几

小结:在计算8、7、6加几时,可用“拆小数,凑大数“或”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便就用哪种.3、教学例3 出示8+9(1)你怎么计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2)汇报(把8凑成10;把9凑成10;想9+8)师适当板书。

(3)小结:在计算时,可用“凑十法“来计算比较快,也可想9+8=17,所以8+9=17.三,运用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先说图意,再列式。之后圈,算。

2、填一填,算一算(做一做第2题)

3、完成做一做第3、4题。

四、总结延伸

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计算方法?

10.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学会0的加减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口算有关0的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与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规律。教学准备:课件、纸鹤、背面写有算式的小红花、卡片等。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学生生动的讲述)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用0来表示)今天呀老师也给你们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想听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喜爱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快乐、和谐的情感氛围之中。]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教学0加几

1.(课件出示动画和配音):小猫和妈妈在河边钓鱼,妈妈钓了三条鱼,小猫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小猫和

妈妈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学生列式计算并说想法)

2.师:小猫追着追着蜻蜓,它呀又被池塘吸引住了,它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两片荷叶,一片荷叶上没有青蛙,一片荷叶上有4只小青蛙),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列式计算并说出想法)

3、师: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小朋友,谁能再说几道这样的加法算式?

生:0+2=2 0+6=6 0+8=8„„

4、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0加上一个数还等于那个数。

[设计意图:在小猫钓鱼的故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思考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学会了0加几的加法,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几减几

1、师:小猫玩累了,回到了家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课件出示画面和配音:小猫回到了家里饿了,把妈妈钓的三条鱼都吃光了)你们能提出一个问题吗?怎样列式?(学生列式并回答为什么3-3=0)

2、师:小朋友刚才回答得太好了,老师要把手里的2只纸鹤,全部奖励给他,猜一猜老师手中还剩下几只纸鹤?谁会列式解答?

3、师:小朋友来看,3-3=0 2-2=0,你还知道几减几等于0? 生:1-1=0 4-4=0 9-9=0 „„

4、师: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两个一样的数相减都等于0。

[设计意图:小猫吃鱼的故事再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的随机奖励不仅给学生以情感态度的肯定和认可,更随时随地创设动态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三)教学几减0 师: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师板书5-0=)为什么还等于5? 生:因为有5个,一个也没有减去,所以还有5个。师:谁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生1:小红有5个苹果,一个也没有吃,还剩5个。生2:有5块糖,一块也没吃,还剩5块。„„

师:这样小朋友就更明白了!你们还能说几个像这样的一个数减去0的算式吗? 生:1-0=1 2-0=2 „„

师:这几个算式也很有意思,他们又藏着什么奥秘呢? 生: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创设生活情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体现了在数学中再现生活,在问题中感悟数学。]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帮小猫钓鱼

师:小猫把妈妈钓的三条鱼都吃光了,妈妈回来吃什么呀?想了想,小猫呀又跑到河边(播放课件:小猫又在河边钓鱼,每条鱼身上有一个算式)小朋友,你们能帮小猫钓到鱼吗?(学生积极踊跃举手,并能熟练地口算0的加减法)

师: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猫钓到了几条鱼?小猫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猜一猜它回家之后可能会吃几条?留给妈妈几条? 生:我猜它可能会吃一条鱼,还剩4条鱼给妈妈吃,5-1=4 生:我猜它可能会吃两条鱼,还剩3条鱼给妈妈吃,5-2=3 „„

生:我猜它可能会全部吃掉,5-5=0 生:我猜它可能一条鱼都不吃,全留给妈妈,5-0=5 师:你猜得可真准,小猫呀回家后一条鱼也没有吃,全部留给了妈妈。你们想对小猫说些什么? 生:小猫,你变得懂事了!

生:小猫,你以后不要再三心二意了,做事要专心!„„

2、争夺小红花。

师:小朋友帮助了小猫,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很有爱心,老师想把这些小红花奖励给你们,但是你们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里算对小红花背面的数学题,有信心吗?(小组长发小红花,每人一朵,每朵背面有十道计算题)

[设计意图:在练习环节创设富有情趣的、开放的故事情境和游戏情

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让学生快乐中巩固新知,感受挑战成功的喜悦。]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坐火车游戏。

师:不知不觉,咱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最后咱们一起坐上小火车下课好吗?(小组长是列车员,发带有数字的卡片,其余学生发带有算式的卡片,学生算出得数后找到相应的列车员,列车员检查车票),火车就要开动了,小朋友都准备好了吗?„„ 反思:

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我感受到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学习是有价值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生动的教学情境、愉悦的课堂氛围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运算,而在故事世界、游戏和生活中,也可学到许多数学知识。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加鲜活

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小猫钓鱼”“小猫吃鱼”“小猫再次钓鱼”的故事,学生们激情投入。这样,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整合到一个连贯 的、生动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播放出来,学生边看、边思考、边捕捉故事中的数学信息,并且在故事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对学生的启发很大。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走进现实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课中我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把两只纸鹤奖励给学生,从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有,让学生结合算式举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所学的0的加减法的理解、掌握,学生越举越多,对算理的理解就越深刻。这样学生身临现实情景,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数学成为快乐的驿站

上一篇:漂亮妈妈作文600字下一篇: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