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笔记

2024-08-28

电子商务概论笔记(共8篇)

1.电子商务概论笔记 篇一

杨懋春先生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是一部带有民族志意义的作品,该书取材自作者出生成长的故乡——山东台头村,作者凭着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超乎寻常的敏锐眼光抓住了传统农村社区个人依附于家庭,家庭连接成村庄组织,村际交往又依赖于各种家庭或家族和村庄组织这一逻辑架构,采用了逐级推延的分析方法,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家庭这一初级群体和村庄这一次级群体以及村庄联合而成的村际组织范围,这是因为家庭、村庄、村际(市镇)这三个层次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空间结构,同时又由于村内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占据了传统农村生民活动的大部分,因此杨懋春先生的这本书将家庭和村庄组织两部分内容作为全书的重点,动静结合地描述了山东台头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社会组织类型及其冲突与调试,重点突出家庭和村庄各类组织的构成,互动及其在农村社区中的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就是在考虑村际关系时,杨懋春先生也是抓住了农村社区生活以家庭为核心的特点,实在是抓住了乡村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全书的架构

本书共分十五个章节,以静态描述台头村的自然环境和产业构成开始,重点突出了台头村家庭这一初级组织的类型,内部关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初级礼仪功能和教化功能和家庭的发展历程,而后用三章的篇幅展开村庄组织的相关论述,同样是从村庄组织的构成类型入手,对村庄组织的形成,领导人的选择和各种冲突矛盾逐一予以阐述和分析,最后以少年天喜的故事作为案例收尾。最后有两个附录,一是台头使用的农具,另一个是日常的亲属称谓。应该说,此书较全面地描绘了台头的生活全景,特别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活动和以村庄为核心的活动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亮点。

二、写作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呈现台头村的“整合的总体画面”,以促进文化理解,同时为乡村重建运动提供地方性知识。因此写作方法、全文的布局和行文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

三、该书的贡献

⒈长远性影响

书中的台头村是以世纪初叶到40年代为场景的,是当时旧中国北方农村的典

型代表,台头村的宗教信仰是西方文化和思想渗透的缩影,而家族和乡绅势力则是中国传统势力的象征,两者同时汇聚于台头村,正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大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中西方思想和势力交锋的缩小版。

本书凭着对战后乡村社区生活的整体性把握,形成了农村社区的“蓝图”大致可以勾划出40年代之前的中国农村的生活,因此杨先生关于台头村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当时背景下中国农村社区的基本状况,农村的婚姻形式、家庭模式、组织类型和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潜藏在背后的深刻的经济文化根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当前开展农村社区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

美国农业部推广主任威尔逊对这本书所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在我看来,杨博士的书将会做出巨大贡献,它有助于我们在机会和发展更高产、科学的农业过程中提供中国人可接受的援助,因为它给了我们一把理解和认识中国乡村文化的新的、科学的钥匙”1,并且该书出版不久就在美国人类学界以及中国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多次再版,并被西方许多大学的相关专业列为中国研究必读书目,可见杨先生著成此书已达成文化理解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⒉研究方法上的开创性。本书采用了一个从小在此社区长大的并经历了所描述的大部分社区生活的参与者的视角并辅以回忆叙述的方法,保证了资料获取的真实性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社区研究的新方法,即依赖文化“边缘人”来获得关于社区无偏颇的事实和理论体系2。正是杨先生这样的生于中国,熟知家乡文化的中国人类学家在西方接受正规严格的人类学教育后在导师的熏陶下,写出了他们关于家乡生活的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民族志作品,导引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潮流,之后很多中国自己的学者跟着他们的步履在更多更广的范围内开展了社区研究,因此,该书也可称得上是引领了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山之作。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主任、著名人类学家林顿亲自为之撰写序言,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该书代表了“社区研究的某种趋势:本土人类学的来临。”3之后有关中国农村社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顺着他的实现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研究,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土生土长的学者开始了针对自 1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 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娥满,李立.经典民族志有什么样的”叙述者”?——《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例子.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第34卷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序言

己家乡或者更大范围的社区研究,中国进入了社区研究的“古典时代”1,这对于中国人类学界来说无疑是里程碑式的跨越。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符合农村实际的文章的。

在生活水平那一章小麦和肉成为评判生活水平的标准是比较恰当的,是和华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相贴近的,是和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对应的,同时餐食的丰盛程度又是因时节而异,农忙时节体力消耗较大食物丰盛一些,逢年过节难得休闲食物也好些,揭示了中国北方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食物供应短缺必须计划着消费的经济状况。同样在家庭作为礼仪群体那章,作者详细描述了家庭的祖先祭祀仪式,故去亲友丧葬过程以及元宵节、二月

二、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重要节日,详细描绘了春节的家庭性活动的规矩仪式过程,让读者在“亲历现场”的过程中感叹他对中国生活的熟悉程度,我自身也长在农村十几年但是对于这些仪式的过程和功能性意义的熟悉和理解真是自叹不如啊。

⒊对于村庄的明天的描述具有前瞻性

作者在后续阶段增补了他对村庄明天的憧憬,这一章也是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的。

作者对台头村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判断——“新文明终究战胜就的传统生活方式”。2

⑴、家庭组织不断弱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随着新思想不断浸入台头村,年轻人已经采用了新思维,对旧的生活方式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家庭观念将慢慢淡化,家庭规模缩小,几代同居的联合家庭将减少,代之以夫妇式的核心家庭;同时离家在外的年轻人很可能在谋生地定居下来形成人口地区间流动。

⑵、村庄管理组织将继续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并行。

在村庄管理上,作者认为,“如果传统的对村庄生活的社会控制完全由一系列法律取代,也是不幸的”3,只有将法律体系的优点和舆论道德的优点结合起来才会形成一个符合农村社区的熟识性和伦理性要求的管理体系。事实也证明作者

2潘守永.重返中国人类学的”古典时代”——重访台头,中央民族大学包(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29页 3 同上的判断是准确的。

⑶、理想的农村社区模型

杨先生认为将来中国农村社区将会朝集镇和周围农村构成的中心向外辐射的社区联合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兼有自然优点和城市生活乐趣的理想的农村社区”。1

人口因素是第一因素。作者首先考虑了理想社区的范围大小,人口因素是第一位的,“在中国,一个有效的农村社区应该具有辐射三四英里的范围,因为只有达到能支持20000到30000人口的土地才有实行乡村社区重建的必要”2。

作者第二个考虑的因素是交通,能为周围的村庄提供农具租赁,信用借贷,信息沟通的集镇成为这类社区的核心。

作者还大胆地提出了农村工业的想法,并且由农民合作经营,“最适合的办法是把更多的村庄组织起来,合作开设工业”3,事实上中国工业合作社正朝这一方向发展。可见,作者的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最后,作者认为“农村工人白天在集镇工厂工作,晚上回自己家里”的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分离的模式,一方面看有西方逆城市化的影子,而另一方面则比较贴近中国实际。

⑷、小结

在这一理想模型中,农村社区不再局限于村内家庭组织、村际间的联合,由集镇带领的周边村庄的整体,不仅可以发展农业还可以发展简单的工业,但是农业仍然是社区的主要产业,工业只是为农业提供器具和销售途径的市场,为农业提供辅助性帮助,改变不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理想模型打破了原有农村社区封闭自足的状态,社会流动已成为可能。同时工作和居住地相分离模式对于当前减轻城市人口压力或许有些帮助。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7页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4页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7页

【社区概论作业】

读《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姓名:杜柳喆

学号:0612798

专业:社会学

2.电子商务概论笔记 篇二

1.1知识面广

《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 以电子商务工作流程为主线的纵向设计的, 涵盖了电子商务实现技术、电子支付、电子商务安全、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等章节, 这些内容都可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1.2发展快

近年来, 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现代技术和全新的商务理念的融入,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也不断有新的要求,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 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1.3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

各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普遍是教学内容侧重电子商务的原理性、理论性知识, 由于《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专业课程, 枯燥的理论学习会导致学生缺乏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兴趣, 影响后续课程的开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不少学校已经建成了电子商务实验室,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 结果造成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完善, 但软件跟不上。

1.4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为辅。教学手段比较少, 而且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多, 对于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学改革思路

2.1教学内容

电子商务尚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而教材的更新周期却相对较长, 往往不能及时介绍学科最新、最有价值的成果, 比如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电子支付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法律法规的建设等问题都是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的, 但我们的课本由于出书时间的限制, 往往只能介绍当时的最新发展状况, 因此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教材之外新的学科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新知识, 还能养成学生注意学科发展的良好习惯。

电子商务概论几乎囊括了所有专业课程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授课时不宜讲解得过于深入, 做到只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和给出必要的线索, 以便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良好地衔接。

2.2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 也称行动引导型教学法, 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行动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有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具体的新教学方法。根据《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特点, 笔者选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常, 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 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制定工作计划, 有分工、有协作地完成整个项目, 体会和总结一整套实际工作流程。以电子商务项目为例, 若没有通过学生实际动手, 学生永远只会死记书本知识, 通过项目实践, 不仅学到了知识, 更学会了技能, 培养了能力。

例如在“电子支付及网上银行”的实践教学中, 为了优化教学, 笔者精心设计活动项目,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自己动手去掌握知识。具体的操作如下:首先, 学生分组, 让学生明确行动的目标: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选定一家银行, 申请该银行的网上支付功能。接着, 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到网点办理网上银行业务, 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金融服务。接下来教师可以在机房给学生现场演示某一家网上银行的具体操作方法, 然后是每组学生在机房完成申请网上银行业务。最后安排每组学生把整个实践过程以PPT或者海报的形式进行演示, 并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分析, 深入挖掘网上银行的其他业务功能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并且完成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表格。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法学、医学和管理学教育以来, 已被愈来愈多国家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例如, 在讲到“网络营销”的内容时, 以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 引入网络营销案例, 与传统的案例分析教学法不同, 不再是由教师简单地给予具体案例, 而是明确案例主题后, 安排学生分组行动, 收集案例资料, 再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在老师的引导下, 归类总结网络营销的含义、特点、作用以及成功网络营销要具备的条件, 学生从行动中对网络营销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摘要:《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对该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改革,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刘丹.案例教学法在电子商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2) .

[2]杨荣明.论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过程[J].教育与职业, 2005, (3) .

3.电子商务概论笔记 篇三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 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对电子商务理论、专业技术、实践操作知识等的讲解、练习,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电子商务应用实践能力。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理论内容多、各部分内容间关联度小,加之技术内容繁琐枯燥,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效果始终不甚理想。在电子商务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探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对提高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材选择与内容体系改革

(一)课程教材的选择

对电子商务概论教材,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来选择,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材,是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更要要注意选择包含学科知识领域最新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保证教材知识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体系要体现出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体现专业知识内容的前沿性,体系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基础,需要对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课程实际开设过程中,有良好上述知识基础的学生少之又少,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困难;可以尝试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体系结构中,添加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弥补学生相关知识基础差的不足。针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不系统、相对独立的特点,教师可以尝试将相关内容分块讲授,而不是各自知识点独立进行。最理想的方式是,从课程的体系结构上做出改变,将原有分离的电子商务各知识点最大限度的利用其关联性有机的整合起来。依据这个思路,如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电子商务理论、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应用;理论部分包括概念、术语、基本框架等;技术部分包括电子商务的实现技术、信息系统的建设、安全技术以及支付系统建设等内容;应用部分主要包括商业管理、营销管理、网上服务以及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利用讲解、使用幻灯、利用网络资源展示等多种媒体、方法、手段,还要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知识教学。

(一)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教学设施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先进的教学设施,结合多种媒体技术制作、应用教学课件;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度的加入网络资源内容和实验室操作视频等资料;积极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展台等设备最大限度的为学生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直观展示更好的了解电子商务基本知识、操作方法、操作流程和运作方式等,最大限度的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二)积极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

依据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不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案例开展教学,更要有选择的从网络上搜集相关最新案例开展分析教学,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研究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促进学生获得直接体验。对于“案例”的选择,教师要注意把握案例内容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要选择那些相关性强、有针对性的案例;尤其是那些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案例,如:淘宝、阿里巴巴、亚马逊、网盛、Ebay等,可以总结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并作为经典案例介绍给学生。对于典型的不成功案例,也要有效利用,比如邮政电子商务,重点与成功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不成功原因,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理解“电子商务”。总之,要通过学生对成功与失败案例的讨论、交流,争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技能,是提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常用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熟悉购物、钱款支付流程等。对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数字证书、数字信封和数字签名等内容的教学,更需要结合实例演示、实践操作来完成,最大限度的、直观的展示、传授给学生,从而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也可以使用演示软件演示、让学生操作等,以及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实验结合起来等。电子商务是典型的以网络为平台的服务,网络是最基本的实现手段,因此网络也应该是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应该使用的手段。如尝试结合淘宝或者其它电商等的實际运营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网上购物流程、网上购物安全的重要性等,让学生真正获得“电子商务”体验。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同学们分析、讨论,比较多种电子商务模式的优缺点,从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三、《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实验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所学理论知识。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课程知识内容在充分利用教材实验基础上,主动设计实验由学生来完成。电子商务模拟是电子商务概论实验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即利用专门的模拟教学软件,为学生营造一个“B to B”、“B to C”、“C to C”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实验训练环境。学生通过操作模拟软件,学习、领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掌握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要尝试将重点放在实验教学上,通过更多的电子商务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品林关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电子商务,2013,(03)

[2]江耘《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2,(36)

4.建筑概论心得笔记作业 篇四

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

班级:142班

老师:方绪民

姓名:张建锋

学号:1140540046

日期:2014.01.14

【引言】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摘要】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有时一种艺术创作。建筑受诸多因素有关,与社会关系密切,同时又影响周围。

【关键词】建筑 艺术 技术 空间 目的 功能 社会

【正文】初识建筑,我根本不是很了解“建筑”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东西,好像这是一个十分的高档的名词。我脑海中对建筑的概念仅仅只是建筑——一般的房子住宅。我们每天生活在建筑之中,但是什么建筑呢?我不懂,意识懵懂,至少对于建筑这方面我还是一个傻瓜。但是看了《建筑概论》之后才发现,就仿佛打开了一道门,带给我的是无尽的震撼与惊叹,建筑的世界是如此的浩瀚,建筑的历史是如此悠久,建筑的形式是如此美丽。

我怀着一种憧憬与好奇的心态来到建筑课堂,我慢慢地、慢慢地的了解到所谓建筑不在仅仅局限在那小小的一个方或者一个圆之中,而是一片广阔的天空。近现代建筑理论认为,建筑(指建筑物)就是空间。一座房子,不是实心,从门进去,里面是一间间的房间,是空心的。但如果它不是房子,而是纪念碑,则是实心的。我直到现在才明白,建筑的空间是指空间占有,纪念碑的空间是在碑的周围,纪念碑也属于一种建筑。此外,如果说西方的建筑是石头的史诗,那么东方的的建筑则是木头的诗画,两者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说明了建筑具有强有力的时间性。由此可见,建筑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建筑作为一个客观的物质存在,一是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二是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两个方面的组合为建筑的时空属性。

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建筑提供给人们的空间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但也不能那么认为,凡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空间都是建筑。物质材料的围合与分隔等形成独立于周围的特殊空间,空间的不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组合形成一种艺术,建筑就是这么一种空间上的艺术,一体立体的感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种人们对于美的自然理解与喜欢。建筑既是一个实用对象,又是一个审美对象,是一种造型艺术。

上面说到建筑是一门艺术,那么它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啊?令人费解,我也不甚知道。但是建筑与其他艺术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它具有高度的工程技术性,特别是当代的建筑(当代工程技术相较于近代及之前的时代进步很大)。同时,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彼此相互产生了推进了,一方面,新颖独特的建筑艺术需要新的建筑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建筑技术制约并在某一方面推动建筑艺术的设计。正如事物的发展普遍规律一样,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将产生。着主要表现在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适应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藉此相互促进、进步。所以说,建筑即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暂且撇开建筑技术不谈,单有建筑艺术。建筑虽然是一门艺术,但它不完全是个艺术品,而是一门理性的艺术。建筑的艺术就好像是一个三角形,虽然它的形状可能是千变万化的三角形,但它始终还是个三角形。为什么是一种理性的艺术了,难道不像美术、音乐的纯艺术?对,建筑作为一种理性的艺术,这正是它魅力所在。为什么理性,因为建筑除了它的美观之外还必须有它的目的、它的功能性。建筑的目的是:取得一种人为的环境,从而提供一个有遮掩的空间,一个不同于原来的空间,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

有了建筑的目的,就需要对这个目的所产生的建筑功能性进行探讨。建筑以功能为重。建筑,提供给人们一个有用的空间是首要的。19世纪末,美国芝加哥学派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曾说:“形式追随功能。”尽管这句话说的有些绝对,但对于功能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不注意。建筑师不能只顾造型美,不顾功能是否合理,设计出华而不实的建筑。

有时,尽管建筑是设计除了十分满足功能的建筑,但是人们可能还是不会青睐。这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人们对于建筑的精神需求。由于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而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因而供人居住或者使用的建筑应当考虑它对于人的精神感受上所产生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间居室建筑究竟需要多高才算合适呢?这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有人主张不低于3m,有人认为2.6m就够了,争论的双方所持的论据都不外是从人的感受——是否会感到压抑——这方面出发的。因此建筑只有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才是适宜的。

建筑立于社会,建筑与社会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以及地区的自然条件元素有关。每个民族或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建筑,时代不同,建筑也就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例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奴隶制封建社会下生产方式):纪念性建筑常常集中地体现出时代的或者社会的思想意识特点,它是记载建造者对于某些重大事件、人物等的态度和评价;宗教思想影响建筑;中国南北方,东西方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所造成的建筑不同。每个民族或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建筑,时代不同,建筑也就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在社会中,建筑受社会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文化以及地区的自然条件元素等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这些元素的特点。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交通发展、科学文化发展推动了建筑的发展,建筑反映当时社会的物质水平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设计建筑需要和谐创新,建筑如人,我们提出要和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美就是和谐”。孔夫子也说:“和而不同”。其实,建筑正应如此,要和谐,但不能类同。要创新,但不能抄袭。

设计建筑需要超前意识,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要做的与时俱进,学会尝试新方法、新思路、新构造,甚至超前“预知”,让自己的作品屹立在时代的前沿。

5.文学概论读书笔记2 篇五

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1990·9 本章就主要谈了符号学的几个重要范畴,我就举个范畴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符号行为的下限”问题,本书把符号行为分为分成四个若干等级:1.在最简单的刺激——反应中,接收体(如恒温器,低等生物)完全不能分辨刺激可能来自不同的源头,代表不同的意义,只能按本能反应,这不是符号行为。但如果我们把植物的世系作为一个整体看,植物的趋水,趋光等反应可以被理解为对刺激进行意义分辨的结果。这应当是符号行为的最下限。2.在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等物种身上,我们看到了靠经验建立短时间的“暂时性联系”(条件反射),从而把刺激变成符号的迹象。3.在有神经中枢的较高级动物身上,尤其在脊椎动物身上,由高级神经活动控制的条件反射形成。4.动物对符号行为的被动利用,与人,尤其是社会的人主动利用有根本区别的。人能够创造符号体系,以创造整个“人化”的世界。人不仅能对符号进行释义更重要的是利用符号规范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总的来说就是笨呢不过反应的一个整体系统,单细胞生物等低等 生物的“暂时性联系”,高级动物的神经条件反射,人的创造性。我对这几点大致是没意见的,我非常赞同第一个分点,把植物的世系作为一个整体看进行意义辨别。从一个整体看,就避免了我们的孤立观点。在最后一点中说社会的人是主动利用符号的,那么,我想问在社会中的人有没有被动利用符号的,而动物有没有主动利用

符号的行为呢?举个例子吧,从小方面说,先人所创造的已经很多了,比如牛顿的地球引力,在牛顿之前没有人明确提出来,但牛顿创造了这个理论,这是一个符号行为,而现今的人都潜意识接受了,无意识的运用这个符号,这算不算是被动呢?再比如,一只老鼠它饿了,它的觅食过程是不是一个主动创造利用的过程呢,它也是有一定识别意义的接下来是关于“符用学”的,符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绪对于同一个符号是有不同释义的,所以一个符号也是有很多用处的。所以,从符用学的意义上可以把意义起限定作用的语境分成五种:第一种是共存文本语境,第二种是存在性语境,第三种是具体的场合语境,第四种是发送者的意图语境,第五种是释义者的心理语境。可以看出符号的释义过程涉及逻辑、社会、群体、心理等多方面。

再来说说“符号学与语言学”,可以说这俩者是极为亲密的,就像两个连体婴儿般难割难舍。语言学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甲骨文开始就有人类语言慢慢发展了,而甲骨文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我就从汉字入手,说说符号学与语言学的关系。中华人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华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

6.当代小说概论笔记 篇六

创造社:为艺术的小说(风花雪月,优雅脱俗)而后更看重小说的社会功能。

1940年初,《讲话》发表,文学成为政治工具,影响到70年代初。

抗战时期:国统区和敌占区盛行小型文艺,解放区盛行赵树理等人的小说,李季诗歌红极一时,其实是对传统原味陕北民歌的粗暴改编,失去原貌。

十七年(1949-1966)文艺充满虚假,但作家认为自己很认真,富有生活气息(统一化,政治性,革命性)

反思文学主题

一.揭示左倾思想的根源 : 古华《芙蓉镇》

张一弓《犯人李狗的故事》

王蒙《布礼》 《蝴蝶》

二.反思普通人的历史责任问题

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控诉左倾思想对人性的毁灭,歌颂人性和人情: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刘心武《如意》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戴厚英《人啊,人》

小说的特点:形式上,从短篇进入长篇,作家急不可待的心情发泄。作家特点:多为中年人,经历过反右运动,小说主角多为年轻人。

旷了节课之后

二.对自然历史文化和人的关注

1981,汪曾祺《受戒》:对生活、自然生机的热爱

1982,刘心武、冯骥才、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讨论小说的样式。1982-83 《离离原上草》

1984-85 文化寻根

代表:阿城(1949年生)《棋王》、《孩子王》、《树王》(三王)

韩少功《爸爸爸》

王安忆《小鲍庄》

郑义《远村》

三.感觉、意绪、心理和性

寻根文学的新变化(情绪小说)

刘索拉.表现现代人的普通感受和心理 《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寻找歌王》

毕淑敏 《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恐惧》

1988年

陈思和、王安忆《两个69届初中生的对话》

张贤亮.最早涉性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之恋》——三恋

、《我爱比尔》、《长恨歌》

刘恒 《白涡》、《黑的雪》、《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白涡》:揭示中国知识分子传流的文化心理、性心理和躁动心态,审视了知识分子的多重性。《伏羲伏羲》:从民族文化视角,具体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渴望、性行为及性体验和悲剧性的结局。

四.生存与死亡的主题 演变路线1987-1988 马原《上下都平坦》 洪峰《极地之侧》 余华《活着》

格非《迷舟》(《收获》1987.6期)主题:生是艰难的,死是容易的 多元主题

1988-89年,小说主题有出现综合倾向

王春波《神吹》(《收获》1988.1期)

江灏《纸床》 价值:不自觉地写出了传统人格的人无法改变自己境遇的悲剧 池莉《烦恼人生》 关注人生,并以充分原色化的笔调表现出来。

1990年代的小说 :数量大,但大手笔、大制作缺乏,发人深思的作品寥寥无几。

21世纪以来的小说

新现象:网络小说,新人类小说,另类小说,美女小说等。

另类小说的意义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上。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对典雅、尊贵仰慕等价值的主动抛弃。

结语:

当代小说已从当纯追求意义价值中走出,进入语言学的审美局面。

第三讲.中国当代新潮小说家专论

新潮小说(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大胆创新和激进实验。1985年下半年出现两个倾向:纪实小说大量出现,新潮小说

1.莫言

1955年生.山东高密 《莫言文集》1-5卷

篇目:<透明的红萝卜》(《中国作家》1985 2期)《红高粱》 《红煌》 《环状闪电》《欢乐》《狗道》《枯河》《复仇记》《金发婴儿》《丰乳肥臀》

莫言小说特点:1.奇异的童性感受能力。2.内在的犯罪感和压抑感。

2.残雪 女 1953 年生 原名邓小华

河南

长篇《突围表演》 《思想汇报》 《苍老的浮云》《黄泥街》《五香街》《山间小屋》

3.史铁生

1953年生 北京

1959年赴延安插队务农

1972年瘫痪

《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苦琴弦》《插队的故事》文集《病隙碎笔》

后期新潮小说家

1.洪峰

原名赵洪峰

男1951年生 东北师大

《奔表》1986 超越了现代观念小说

《朝海》1987超越了文化寻根小说

《极地之侧》1987 超越了对马原形式小说的认同

长篇:《东八时区》《当代英雄》《终年底线》

2.余华 1960年

山东高唐 北师大中文系

《余华作品》三卷

长篇:《活着》 1995 中短篇小说:《世事如烟》《现实一种》《十八岁出远门》 《偶然事件》 《河边的错误》《难逃劫数》《许三观卖血记》

特点:冷峻宁静,叙述空旷深邃高远

3.苏童

男 1963 《1934年的逃亡》

《罂粟之家》《红粉》《南方的堕落》 《米》《离婚指南》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对妇女的残害)

苏童与莫言:一条线但二者不同

莫言:张扬野性,崇敬祖辈放荡不羁的生命意志,渲染红色 苏童:批判地审视传统力量,偏爱白色,人物虚弱无力苍白。

4.杨争光 1957年 陕西乾县 山大中文系

先写诗歌,后写小说

《黑风景》 《赌徒》《老旦是一棵树》《从两个蛋开始》《流放》《棺材铺》 审美特征:陕北风情

揭示出贫瘠地区的人们内心的贫乏和外在行动的麻木。《叛徒刘法郎》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批判

《高坎的儿子》《他好像听到了一声狗叫》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转态。美学风格:潇洒,体现出一种哲学抽象意味。

第四讲.现代观念小说

——体现了现代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构成新潮小说的第二个层面

1.生存与批判的主题

代表作家:首席刘索拉 其次是王朔 1.刘索拉

音乐作品《蓝调在东方》《缠》等 小说见前,特征写作就是一种生活而已

《你别无选择》特点及意义: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叙述疯疯癫癫。引起轰动的原因在于它所展示的行为,是一纸宣言,宣告一种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确立

主题二.表演性 主题三.平民性

在社会面前保持一个普通人的自尊自爱和自我选择。

王朔的小说

1958 北京

现代观念小说的集大成者,坚守此阵地的最后一人。用小说坚守很困难,故转而直间进行干预。

“无知者无畏”的目的:像传统的现存的思想正式宣战,唤起或者搅起人们的变革意识和变革的思想涟漪。

《空中小姐》《顽主》《过把瘾就死》《动物凶猛》《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是你爸爸》《永失我爱》《爱你没商量》《看上去很美》

主人公特点:形象大致不变(男性青年)。以固定的视角叙述大同小异的故事。人物像是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刘思佳和徐怀中《西线轶事》中的刘毛妹形象的系列延伸。人物大多年纪轻轻,但各个仿佛饱经风霜,熟谙世故,骨子里充满正道。

小说的意义:在于使年轻的读者自信起来,并在生活中得到某种确定的启迪。

专题五。寻根文化小说

85年以后小说三种趋向:社会文学、探索文学、通俗文学。1.探索小说的两种趋向

一.向前看:如张辛欣《北京人》 关注现实,反思历史,表现现代人的骚动。

二.向后看:寻根,主要是寻优根

莫言的《红高粱》系列,郑文的《老井》《远村》。努力挖掘支撑着人生存的精神力量。始于《文艺报》文章《他们在寻根》。

小说最早寻根的是:李陀《七奶奶》(1984)、贾平凹《商州初录》

《北方的河》。作家思考的问题:民族如何富强 产生的背景:a.姊妹艺术样式的影响

b.拉美爆炸文学的影响

c.当时文化热的影响

d.全球意识的交融

e.反思文学的影响

f.寻根倍提高到了理论高度。

什么是根:1.民族集体无意识

2.名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寻根的方法:

1.从原始文化中寻找现代素养

2.揭示整个名族在历史积淀下产生的心理,寻找生存的内驱力

-李锐的“厚土系列”试图挖掘出吕梁山区劳动者的生态和心态。

-《合坟》(死亲)、《眼石》(换亲)揭示了支撑吕梁山百姓 生态的深层心理结构

-李杭育“葛川江系列”揭示支撑特定地区百姓世世代代生存的精神、生命形态、生存方式(《渔老儿》话剧《北京大爷》)

3.从民俗学、风俗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文化传统,寻找名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审美模式

-贾平凹的《商州初录》《浮躁》《高老庄》 ——借田园山水,描摹民情世风

-阿城的《棋王》寻找特有的民族价值观与审美意识,《孩子王》山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渴望,《树王》对传统文化“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认同。

-韩少功则关注湘西地域文化。

三.寻根作家的共同追求

1.对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强烈追求

试图在深厚文化背景的显现和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取舍中,把握人生。

四.寻根文学的不足

-王东明《寻根文学从亢奋到虚脱》:

其一:寻根的身体力行者理论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其二:存在盲目性和随机心理

其三:文化视野狭窄,排斥主流文化,偏爱地域文化和俗文化。

(姚霏《旧村杂记》)

五.关于后寻根文学

后寻根文学的几种形态:

1.仍然是寻根文学的一种延续,作者是一群被认为探索中的年轻人。如莫言的《复仇记》

张炜的《春天的愤怒》

3.从以往的历史生活中揭示艰难的人生,写出人格与历史文化的冲突。

代表人物:刘震云

《塔铺》1987《新兵连》1988 运用一定的想象力和人类学知识,挖掘内心深处的体验,以此对原始状态这种环境做一种超验的验证。如张一功的《猎狐》

这类作品出现的意义:对原始洪荒的描写,培养了读者的阅读习惯,既是寻根文学的延续,又使超验这种技法走向成熟。

4表现出一种新的历史观和反思历史

-乔良《灵旗》

-周梅森《国殇》《军歌》都表明了对历史的新思,史铁生对《国殇》的评论:写出了历史的不确定性。5后寻根文学的新特点

7.电子商务概论笔记 篇七

一、前言

我校除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外, 对物流管理、软件工程等专业也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目前《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继续培养, 那么学生只会死记书本上的理论, 而很少能做到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的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涉及的理论内容比较多, 基本上涵盖了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和各个领域。对于电子商务专业, 我们主要根据教学大纲和电子商务师考核要求, 系统、全面、详细地讲解电子商务各章的内容。根据各章节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要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自身要求来进行教学, 比如物流专业旨在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当前电子商务和物流专业的关系, 所以针对不同专业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综合学校教学后的教学效果, 主要有如下几个改革的教学方法。

1. 案例式教学。

在《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中, 因为此课程是属于概论类的课程, 我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这门课的时候计划中有实践课时, 也夹杂了部分方法技术类的课程时间。而其他专业《电子商务概论》为纯理论课。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 本课程很多概念比较抽象, 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就是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学习。对于本课程, 在每一章都会精选了一至两个案例。如在电子商务模式类型部分选择了“京东网”作为B2C案例, 选择“阿里巴巴网”作为B2B案例, 选择“拍拍网”作为C2C案例;在网络营销部分选择了“DELL的沟通模式”作为案例, 在电子支付部分选择了“招商银行的网上支付系统”作为案例等。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互动, 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准备案例的同时, 也融入教师个人的思想以及对问题的看法, 这样有助于学生广开思路, 也可以介绍更多资讯, 开阔学生眼界。

2. 分小组或者分专题讨论体验式教学。

电子商务更注重实用性, 学生必须要加入到体验的环节中来, 可以根据本课内容, 给定主题, 给学生分配查阅资料的任务, 然后进行小组专题演讲。让学生开动脑筋, 踊跃发言, 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下面的同学提出问题, 共同进行讨论。这时,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 他们的参与意识强, 而且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熏陶下, 他们的综合能力迅速提高, 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

人际交往技能是学生未来进入职业领域不可或缺的技能, 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从来没有进行过合作性学习, 长期的独立学习使他们缺乏与他人合作的人际交往技能。通过这样分组讨论、总结交易经验、陷阱或技巧, 或是客串讲课, 加强彼此问的合作、交流, 相互启发,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下还可以布置适当的作业, 比如完成某项“网上市场调查”、某个网站的“案例分析报告”等, 及时巩固和消化课堂教学效果, 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 实践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

在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概论》的实践课上, 学院购买了德意通电子商务模拟平台, 在模拟平台中, 每次实验课都会安排相应的考试任务, 教学中会先对本次任务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复习, 然后对于任务中涉及的操作步骤进行当场演示, 最后让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践步骤,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同时还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4. 淘宝网上店铺开设项目驱动教学。

对于当前电子商务行业来说, 开设网上店铺是一种经历, 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在课程开篇就以网上店铺的开设为本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 对网上店铺开设项目提出要求, 要求学生从淘宝会员的注册、网上店铺的定位、网上开店的申请、网上店铺的商品发布和管理、网上店铺的网络营销等小项目来驱动学习, 进一步了解电子商务的完整商务过程, 让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开设自己的网上店铺, 主动参与, 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电子商务企业运作。

5. 分专业、分层次因材施教。

在本校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开课计划中, 有物流管理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对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本科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经验, 了解到不同专业在电子商务上的需求不同,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在教授物流管理专业的过程中, 课时安排为36课时理论课, 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电子商务产生兴趣, 了解电子商务的行业发展, 课堂主要以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视频引导性教学为主,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教授的学生大部分都对电子商务产生了兴趣, 而且和老师之间也产生了浓厚的师生之情, 也促使了部分学生开始有着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进行创业。学期后和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总结出物流专业学生应该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一样也要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安排, 所以在以后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课时安排增加了一半的实验时间, 这样的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的实践兴趣和专业认可度。在教授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过程中, 课时安排为72课时, 36课时的理论课时, 36课时的实践课时, 这种针对不同专业有不同教学安排带来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来说, 本科和专科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都应该有所不同, 这样才会产生不错的教学效果。对于专科生来说, 理论教学以宏观模块了解电子商务为主线, 而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则从如何创业, 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电子商务系统, 从整个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大趋势去了解电子商务, 这种分层次地教学在2013年的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结语

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得与技术结合在一起。作为教师, 要想提高课堂艺术, 就必须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 以及过硬的教育能力。就要懂得怎样利用技术搞好这门艺术工作, 教学改革中除了上述常用的技巧以外, 还包括常用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提问教学、追问式教学、系统操作性教学、分层因材施教等。在以后的教学中, 本着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的教学理念, 《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应该更加结合不同专业需要,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性。

摘要:《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课程教学改革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都有深远意义。案例式、分组讨论体验式、任务驱动式、项目驱动式、分专业分层次教学是《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 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驱动

参考文献

[1]周朕, 谢勇.案例教学法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

[2]甘佺鑫, 陈平昌.如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J].商场现代化, 2007, (8) .

[3]张策.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践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9, (2) .

[4]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2) .

8.电子商务概论笔记 篇八

一、构建岗位模拟法的思路

1.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所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岗位教育”,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的原则组织教学。所谓“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就是以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作为基本依据而设计教育教学模式,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企业所需要的,且毕业之后不需要企业花较长实践进行培训,直接上手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的人才。

2.岗位模拟法

岗位模拟法是由教师根据企业某岗位工作人员实际的工作要求而设计并提出的“岗位工作任务”教学方案。针对“岗位工作任务”,教师采取指导和实践的方式,给学生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技巧和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目标,以企业岗位操作方法和操作要求为考核标准。实践证明,岗位教学法完全能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

二、岗位模拟法在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教授电子商务概论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运用岗位教学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涉及商务、网上支付与安全交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商务网站建设等内容,是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岗位模拟教学是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以实践为重点。所以,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竞争力和独特个性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岗位模拟法在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1.理论部分

学校组织企业专家和教师成立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按岗位群的需要,分解确定从事电子商务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由校方组织相关教育人员,设置课程,制订教育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最后以多种形式考核学生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2.实验室部分

电子商务岗位模拟教学法要求教师将现实生活中岗位所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得以体现,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校的电子商务实验室采用浙江杭大开发的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该软件非常适合学生岗位模拟和定位角色。笔者把岗位划分为六个角色:厂家、商场、消费者、出口商、物流、银行。以学生为单位,进行多角色、多流程岗位实践,每6个学生一组,分别扮演厂家、商场、消费者、出口商、物流和银行的角色。下面笔者把每个角色的具体操作内容列出:

(1)厂家。学生通过该模块的体验,能熟练掌握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应收应付、资金管理和网络访问的岗位基本模拟操作。

(2)商场。學生主要掌握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营销管理的岗位模拟操作。

(3)消费者。学生主要掌握如何在网上进行商品求购和商品购买、支付等。

(4)出口商。学生主要掌握采购与库存管理、出口业务和客户管理环节的内容及岗位模拟操作。

(5)物流。学生主要进行订单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和应收应付等方面的岗位模拟操作。

(6)银行。该环节中,学生主要掌握储蓄业务、对公业务、信贷业务、代理业务、柜台业务、网上银行和在线支付的岗位模拟操作。

在实行岗位模拟教学的时候,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示范后,小组模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把竞争引进课堂,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他们才会更好地适应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笔者通过评选“最佳厂商”、“最有创意店铺”、“最文明消费者”、“最美丽的客服”等奖项,鼓励学生间和小组间的相互竞争。合作是为了竞争,竞争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合作。合作与竞争并存,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个角色的技能特点。

3.实践部分

专业实践,实践场所以校外为主。笔者学校于2011年底派4位专业教师就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模式进行了调研。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主要方法是前期学生到企业参观、观摩,大概认识电子商务发展的概况、前景等。在后期的学习实习阶段,学生可选择某行业的电子商务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岗位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岗位模拟法的教学效果

笔者学校自2005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对在校学生和历届毕业生都进行过跟踪调查。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学习如何在网上选择平台建立网店。首先,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由电子商务公司提供货源并解决物流问题;学生在校内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建设网店,进行网上销售,学以致用,利用业余时间经营网店。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建立和经营网店已够用;从能力方面看,具体处理事务的能力尚有欠缺,需要教师和企业人员指导,协助解决具体问题。学生在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帮助和鼓励下,通过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的学生在校期间收入就可达到千元。一些对计算机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学习得比较好的学生,通过为电子商务企业处理图片和设计网页,也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学生在岗位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学生在进行创业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其一生的宝贵财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动力,激发了工作热情,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毕业时的竞争力。学生毕业时,有网店经验的学生,初次就业的岗位基本上与专业对口,学生一到岗即为熟练工,能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这对教师来说,也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学生提出问题,对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促使专业课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意识,把新知识传输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把实践有效地引入课堂,也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有促进作用。

四、岗位模拟法的注意事项

在岗位模拟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应加强师资培训

在岗位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感师资缺乏。因为学校大部分教师是从学生直接过渡到教师的,缺少企业工作经验,不懂企业运作,不熟悉岗位工作要求。为适应岗位教学法的要求,应多派教师下企业实践,为岗位教学的实施积累经验。

2.加大电子商务实验室投资力度

学校应加大对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投资的力度,让学生在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体验岗位教学的实践性。

3.发挥学生潜能

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岗位模拟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潜能。

4.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

采取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能让每个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集众人智慧,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本文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专业建设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

上一篇:端午节送给兄弟的短信下一篇:关于新闻部稿件积分调整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