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后心理调适

2024-10-09

残疾人工作后心理调适(精选5篇)

1.残疾人工作后心理调适 篇一

中考后,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

中考结束了,学校也要放暑假了,同学们也可以从高度紧张的学习气氛中放松一下了,心理随之出现一些波动也在所难免。本期,青青姐姐给同学们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提点小小建议,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主观化心理调节方法----归责原则

人生可以比作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和下车,观光、欣赏和体验不同的`风景,只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如果用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它,它一定会是美丽的、快乐的。抱怨也是自己选择的,怨天尤人,只能导致自己陷入痛苦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良好的情绪、信心、毅力和学习习惯,注定成绩优良。不做外求抱怨者,要做内求责任者。

二.客观化心理调节方法----合理原则

中考后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情绪:有积极的,有消极的,这是情感活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客观心理现象。改变不了就接纳它,视为自己的朋友。顺应和接纳不同情绪,以行动目的为准则,积极的行动起来,情绪想法再好,不如行动更好。

三.辨证化心理调节方法----整体原则

每个人都是心身统一体,身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身体放松会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心情平静会促使身体放松。合理的认知会产生合理情绪和行为。中考过后,可以适度放松但不要放纵。信任不能放任。可以使用音乐疗法、放松疗法、体育运动疗法、书籍疗法等。

2.残疾人工作后心理调适 篇二

几十年来,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面对不同的人群, 围绕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的深刻变动, 新的社会人群的出现, 新的社会需求的产生,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新的社会矛盾的凸显, 思想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艰巨任务和挑战。许多同志都在进行着新的探索, 并且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和有益的成果。关注心理疏导和心理调适, 就是当前改进和加强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 我们在思想工作中首先关注的往往是立场问题, 也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一边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当然, 说好办了, 不等于没有问题了。大量问题属于是非问题。怎样做是对的, 怎样做是错的, 这就需要做大量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工作, 而且要反复做, 做得引人入胜, 才能说服群众。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大量的思想工作都属于这一类。在长期的思想工作过程中, 许多同志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有些事情光是道理对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是不是符合群众的利益, 或者说能不能使群众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对自己有利。这里所说的利益, 既包括眼前利益又包括长远利益, 既包括多数人的利益也包括少数人的利益, 既包括这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包括那一部分人的利益。成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十分关注这个利益的原则, 真正做到帮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 才能引导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以上这些原则无疑都是正确的, 都应当在今后的思想工作中加以坚持。但是, 在实践中我们又往往可以发现, 同样的利益机制, 同样的道理, 同样的信息, 人们的反应, 人们的接受程度, 却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不但有快慢的不同, 有的甚至会截然相反。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复杂。心理素质的不同应当是一条重要的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同或相似的生产生活条件下, 不同的个体心理状况却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乐观, 有的悲观。有的善于感知或发现生活中的有利因素, 加以把握和利用;有的却处处感到都是不利的因素, 寸步难行。有的开朗, 有的封闭。有的莽撞、易于冲动, 有的理性多思;也有的偏于犹豫不决。有的合群, 有的孤僻。有的想得开, 放得下;有的爱钻牛角尖。有的执着, 有的多变。有的抗挫折能力强, 有的却比较脆弱, 经不起任何打击。有的爱想, 有的爱笑。如此等等。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强求一律。各种各样的性格、情绪、思想习惯, 和谐共处, 互相补充, 正是多彩人生必然的风景。至于个别社会成员某些不利的心理因素过度发展, 那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 或者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了。在一些地区, 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注意结合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和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 对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是很有意义的。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在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社会正处于变动之中, 人们的心理往往不能及时适应, 往往会产生一些在一定范围内相当大面积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 由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人们的孤独感增加了。一些退休职工、老年人有被边缘化、被抛弃的感觉。独生子女中的一部分人难于融入群体。社会上一部分人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对他人求全责备, 近于苛刻, 缺少包容和理解;对自己的责任却视而不见。对生活期望过高, 同时感到压力过大, 难于承受。过于轻率地跟着感觉走, 缺少理性的长远打算, 闪婚、闪离、裸辞, 对自己造成不利的苦果。如此等等。做思想工作的同志遇到这些难题, 往往也很苦恼。因为显然不是光靠摆事实、讲道理那一套办法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往往等不到你去做工作, 已经时过境迁了。但是, 社会心理状况的发生和变化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在某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在某一类人群体, 形成某一种心理倾向, 必定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因此也必定可以遵循客观规律, 找到某种调适的方法, 引导社会心理向着积极、理性、包容、和谐的方向发展。

3.下岗后的心理调适 篇三

下岗人员的心理障碍,可因年龄、性格、工种、工龄、人际关系、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异。常见的有:一、对下岗不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对待,总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倒霉,时运不佳,陷于“宿命论”的泥潭不能自拔。二、因为下岗,离开了熟悉稳定的工作环境,离开了相处多年的群体,活动范围可能变得狭窄,生活可能变得无序,因而产生孤独感、寂寞感。三、有些职工在原工作岗位做出过贡献,不说功劳,也有苦劳,如今成了下岗者,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或者变得怒火中烧,极易冲动。四、有的下岗职工在原单位日复一日地工作,无暇顾及知识更新,所熟悉的技能比较单一,下岗后难于找到其他能胜任的工作,产生焦虑感、恐惧感。五、有些下岗职工产生自责心理,总觉自己无能,什么都不行,丧失了自信心,自暴自弃,意志消沉。部分下岗者面对收入减少,经济拮据,心理压力更为深重。

下岗人员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尽快克服,长期持续下去,对身心健康不利,只有及时调适自己的心态,才有利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为再上岗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正视下岗。在经济模式转型的当今社会,企业要发展,资产和产业队伍都需要重新分配和组合,在这一过程中,部分人员下岗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一种暂时现象,并不是什么倒霉和羞耻。

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了《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解决企业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虽然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

因此,下岗者要理直气壮地相信下岗是现实需要,对于下岗者的困难,国家会重视解决的。

其二,自我安慰。下岗的不是自己一人,有的人能坦然面对,自己又何必戴上精神枷锁而不能解脱呢?下岗失去了原来的岗位,又为选择新岗位提供了机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会找到比原来更理想的工作。我们不妨这样来安慰自己,摆脱不良心理的束缚,把注意力引导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再就业这方面来。

第三,克服传统的就业心理定势。许多下岗者怀着传统的就业心理,考虑问题脱离自身和社会实际,不是主动寻找新的工作岗位,而是等待天上掉下馅饼,端上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这实际是心理脆弱不敢面对现实的表现。下岗人员应放弃不切实际的期望,正视现实,通过社会分配、市场调节、企业安置、他人介绍、自我寻求等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

即使在家搞家务,带孩子,对家庭也是一种贡献。而且,自己也不会因无所事事而自暴自弃。

第四,自强自信。下岗会产生挫折感,影响自信心,但决不能一蹶不振,重要的是自己要自强自信,把下岗看作一次新的人生挑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充电”,学习一些符合社会需要、适合自己特点的技能,为再就业做好技能上的准备。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4.残疾人工作后心理调适 篇四

合理变通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回避

转移注意力,尽可能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灶。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灶。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

2、转视

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并不是任何来自客观现实的外部刺激都可以回避或淡化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人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情绪体验,走出心理困境。

3、变通

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心理学上又叫合理化。就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的办法。

4、换脑

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

5、升华

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

人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往往与他们的消极心理固着有关。如何克服心理固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心理位移,即选择一种新的、高层次的、积极的、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心理认知固着代替旧有的心理认知固着,从而改变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心理升华法。

6、补偿

改弦易辙不变初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们难免会由于一些内在的缺陷或外在的障碍以及其它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最佳目标动机受挫。这时,往往会采取种种方法来进行弥补,以减轻、消除心理上的困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补偿,就是在目标实现受挫时,通过更替原来的行动目标,求得长远价值目标实现的一种心理调适方式。

7、求实

切合实际调整目标。当实现目标过程中受挫时,就会产生心理紧张或痛苦,避免或缓解这种状况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及时切合实际调整自我,并变换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人生路上,如果所面对的无法改变,那就先改变自己,学会合理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5.拿到老年证后如何调适心理? 篇五

父亲那天领到老年证,回家后就把它往茶几上一摔,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我7岁的儿子天天感到很好奇,拿起老年证看来看去。我以为父亲怪我没有陪他一起去办,就和妻子在一旁赶紧打圆场:“爸,别生气,周末我们陪您去公园逛逛。有了老年证,您以后坐公车、逛公园、参观博物馆都不用花钱了,多好啊。”我说音刚落,父亲从天天手里扯过老年证,嚷嚷起来:“好什么好,难道人老了就没用了?就只能坐吃国家的优惠等着老死为止?”我立刻愣住了,原来父亲是生“老年证”的气啊!

接下来的几天,父亲闷闷不乐,不是说老年证像足球场上“罚下”的红牌,就是说身体还很棒,也有退休工资,不用占国家的便宜。

父亲一直拒绝用老年证,直到天天说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一天》的作文,要求父亲带他去公园逛一天。那次,天天出门时脖子里挂着学生卡,手里拿着爷爷的老年证。不到两个小时,这一老一小就回来了,父亲一进门就叫嚷:“现在人人都嫌我老了!”原来,父亲一上公交车,天天替他出示了老年证,售票员就请大家给老人让座,我父亲连忙说:“没事没事,我站着没事。”司机却说:“万一您摔倒了,我们就有事了。”父亲大为恼火,勉强坐了两站,期间上来不少人,其中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站在父亲的身边,后面的人挤了他一下,他回头就嚷:“别挤别挤,我前面有个老爷爷。”我父亲听了这句话,气得带着天天就下车回家了。父亲说,自己面前那个男人比自己小不了几岁,怎么能够叫我老爷爷呢?父亲把怨气都发到了老年证身上,眼看着父亲跟老年证较上了劲,我没有一点办法。

专家支招

在我国农村,老年人虽然不像城市老年人一样享有老年证给予的许多优惠,但是家庭地位相对较高,年老后仍然承担着家里的决策权。而城市老年人则不同。城市家庭相对独立化,由于老年人退休后一般都在家里带孩子、操持家务。所以,他们会感到丧失了自我价值。他们拿到老年证之后,容易出现心理波动。针对老年人这种心理的调适,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老年人的自我调适。首先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比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有很多老年人都自发地去做志愿者,主动为奥运会提供服务。这不仅给社会提供了便利,也让老年人恢复了自信。其次是克服消极观念,乐观的对待生活。老年人要改变心态,既不能把自己看得太轻,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他们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很好地为年轻人提供经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为年轻人做生活的后勤。所以,老年人即便是拿到了老年证,也并不能说明自己没用,只能够说明国家老有所养的政策让自己有了更多享受晚年生活乐趣的机会。

二、儿女们的关心照顾。儿女首先要为老年人创造社交机会。老年人的接触面较小,儿女应该多给他们提供机会,帮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多种社会活动中去。其次是消除家庭代沟。一般而言,年轻人都认为老年人的观念陈旧,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意见。其实,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有道理的,凡事都征求老年人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晚辈的尊重和需要,就能适当缓解老年人对老年证的敌对情绪。

当然,除了老年人自我调适和子女的关心外,社区的关怀也必不可少。社区应该多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公共途径。

?筅嘉宾 温方(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青苹果之家”心理咨询师)

栏目管理、编辑/木非木

上一篇:高二英语教师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大腿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