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

2024-06-15

找规律教学(精选14篇)

1.找规律教学 篇一

《找规律》教学反思张雯雯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课上,我以学生喜欢的“迎六一教室布置”为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同时,注意发挥群体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协商,以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另外,我还安排了学生涂一涂、摆一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规律的感知体验,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举例让学生

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找规律教学 篇二

一、试一试、移一移, 建立规律的初步表象

1.框数活动

多媒体出示下图, 在表中每次框住两个数, 移动这个框, 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选择有代表性的解法交流反馈

1+2=32+3=53+4=74+5=9……9+10=19。

师:这样思考要注意什么呢? (从左往右, 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学生用框框9次, 得到9个不同的和。一个学生演示自己的做法。

二、想一想、议一议, 促进规律的自然生长

1.框数活动

多媒体出示, 如果每次框3个数, 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如果框4个、5个呢?先试一试再填表。

2.交流规律

(1) 揭示规律

生1:我发现了规律, 第一列数-第二列数+1=第三列数。

生2:我发现用第一列数- (第二列数-1) =第三列数。

生3:我发现用第一列数+1-第二列数=第三列数。

生4:我们还可以竖着看, 从上往下, 第三列的数依次减1。照这样下去, 如果每次框6个数, 就能得到5个不同的和;每次框7个数, 就能得到4个不同的和。

师: (板书上述规律) 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分析, 逐步尝试解决复杂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如果每次框8、9、10个数, 结果会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发现的规律试一试。 (学生交流)

(2) 注入意义

师:让我们来看看刚才几个同学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形成一定有着充足的理由。谁来尝试解释解释?

生:生1说的规律可以这样理解, 10个数, 如果每次框4个, 有多少个不同的和?关键是要看每次框中的第一个数可以是哪些数?我们可以先不考虑最后框中的4个数是7、8、9、10, 其余的1到6, 6个数都可以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再加上最后一组4个数, 10-4+1=7, 一共有7组和。

生:我想解释一下生2说的规律。10个数, 每次框3个的话, 要看有几组符合要求的和, 每次框中的3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可能是总数中的最后2个 (9、10) ;如果每次框5个数的话, 每次框中的5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可能是总数中的最后4个 (7、8、9、10) 。10- (3-1) =8, 10- (5-1) =6。

生:生3说的规律可以这样理解。10个数, 如果每次框中5个, 我们可以先在10个数后再添一个数x, 总数就是11个, 每次框中的5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能出现在末尾的5个中 (7、8、9、10、x) , 也就是和刚才的“规律一”道理是一致的。其中的7、8、9、10四个数不能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其余的6个数可以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因此就对应着6个不同的和。10+1-5=6。

生4总结的规律大家都觉得不太好解释, 在老师的建议下, 有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生:生4说的规律好像不可以像刚才的三个规律那样解释。如果用这个规律解决复杂问题, 需要我们从简单的开始试一试。

生:生4说的规律显得简洁实用, 其中的道理不容易被理解。

生:可以这样想, 如果每次框2个数, 有9个不同的和 (框中的第一个数不能是10) 。如果每次框3个数, 和当然就少了1个, 只有8个 (框中的第一个数不能是9、10) 。每次多框1个数, 那么框中的第一个数出现的可能性就少1个。因此, 框中的数依次多1个, 和的个数就依次少1个。

三、赏析

首先, 《找规律》教学要让“找”的气氛浓厚, 彰显“找”的价值。上述教学, “找”的目的明确, 既有凭借直接经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 也有在初步发现规律后的应用性活动, 还安排了为规律找理由活动;“找”的过程丰富多样, 算一算、框一框、借助初步规律试一试;“找”的结果灵活自由, 每个人根据自我体验发表看法, 从不同的侧面对规律进行归纳, 丰富了规律的内涵。

3.《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简析:

周期现象是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现象。初步对学生进行周期现象的教育在于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精神,遵循和利用规律,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在前两册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学生也曾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安排了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1创设现实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初步感知场景中布置的物品不仅整齐且有规律,而且给人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积极性。

2关注“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3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和尊重学生探索过程中的个性化的数学思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4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积极开展活动,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进程。使学生进一步优化解题策略,体会优越,体验成功。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59-62页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围棋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场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县今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中国龙虾节”。你们想再感受一下当时的节日气氛吗?(多媒体出示:横跨街道的彩旗;各大宾馆悬挂的彩灯;龙虾节主会场摆放的鲜花。)

观察这些画面。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课件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启发: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小组交流: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

三、自主探究。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1)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并适时引导、点拨。

(2)小组交流,教师参与,了解情况。

2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根据余数是1就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

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初步知道画图和例举法比较麻烦,体会用除法计算简便。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出示“试一试”第1题,“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8盏彩灯呢?

(1)学生自己先尝试解答,然后小组交流。

(2)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比较例举和计算的方法,得出例举的方法有局限性。)

(3)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7+3=5(组)……2(个)

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

(这两个和每组的第1、2个相同。)

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也是把几个彩灯作为一组?

18÷3=6(组),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个是每组的最后一个。)

(4)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6个、第10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着重让学生说出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

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做“练一练”第1题。同桌合作: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

2做“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做后指名ig-ig是怎样想的。

3算一算,画一画(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4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

(1)★★○○○★★○○○★★○○○★★○○……

排在第17个的是(),第200个是()。

(2)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科学…第101个字是()

六、组织活动,深化认识

1同桌配合,相互提问,独立解决。

每人拿出黑白围棋子各10枚,自己设计规律摆一摆,同桌相互提问:照这样摆下去,第几个是什么颜色?一方回答,另一方验证。

2猜生肖:简单介绍生肖是用来表示不同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提问:你今年几岁?属相是什么?比你大1岁的人属相是什么?比你大2岁、4岁、9岁、12岁的人呢?

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进一步启发:为什么比你大12岁的人属相与你相同?与你同属相的人还有可能比你大多少岁?比你小多少岁的人的属相也与你相同?

4.《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四

1、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框数的游戏,并让学生在猜测中意会,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

2、学习方式改变,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找规律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地展开交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判断,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己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5.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五

1、关注学生的情感

有一句大家都深知的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用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参与中获得进步与发展。

在这节课中,我紧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课前的拍手游戏,透过动作、音乐节奏渗透规律,让学生能很快融入其中;布置教室的主题图情境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促使他们主动观察、自主探究;而动手操作,体验规律环节更是让学生在实践、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主动应用知识、发展自己的潜力。能够说,课堂上学生用心主动,兴趣盎然。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重视了“三个维度”中的“情感维度”的建构,学生的用心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2、关注学生的学习

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应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而进一步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层次,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得进步。在本节课教学时,我试图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感悟规律、应用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用心的情感体验。因此,我改变了教材静态呈现知识的方式,设计了“找、涂、摆、听”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以活动为主线搭建探究平台,刺激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参与。事实证明: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创新思维与实践潜力获得了发展。如:在用“○、△、□”三种图形动手操作、设计它们的排列规律这一环节,有的小组摆出了“○△□○△□○△□○△□○△□○△□”,有的摆出“○○□□△△○○□□△△○○□□△△”,还有的摆出“”,每个小组都摆出了跟老师不同的规律。这就提醒我们:学生确实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教学中我们就应给予他们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差异,从而能在互动交流中学会自我完善、自主建构新知。

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多元的评价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现实,更是一种教育资源。只有我们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恰当评价他们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发展,才能促使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或更高的水平发展。在本节课中,我根据问题和练习的难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答;让不同层次且有代表性的学生作自我评价;也走进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在体验与理解数学方面的个体差异,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齐分享成功的喜悦。结果,学生的用心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他们在自评、互评与他评中获得了发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了多元的评价,我们收获的必将是和谐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当然,这节课还有不少缺憾值得我反思。如: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情境时我处理得有些仓促,没能让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帮忙他们丰富自己的认识,所以交流仅限于部分学生的展示;再有一个就是当学生用学具摆出“”时,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处理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规律,并让其他学生根据他们设计的规律说出下一行应是什么。其实,关于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我还能够引导学生从竖行找规律,但是课堂上自己过于紧张,竟给遗漏了。更令我遗憾的是:这节课是一节课题研究的汇报课,我采用暗中分层以避免分组区别教学的负面影响,大胆尝试在常态课下实施课题研究。但是,在借班教学的状况下,我缺乏对学生知识、潜力层次的深入了解,分层辅导难以到位,只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分层评价,教学预设上设置的弹性的的学习目标要求无法让不同小组和不同层次的孩子完成。此刻想想:如果自己能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提示卡和示意卡,当自己所设置的学习任务(不管是同一任务还是不同任务)一出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如遇到困难便可透过示意卡示意老师,老师不是便能方便地给予提示或帮忙吗?这样,课堂不是也更能体现分层辅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思来想去,还是自己的教学素养不够,今后应加强学习,不断

6.《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六

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等数学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参与,积极交流,让学生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三组算式的处理上,形式单一,创造性不够。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借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环境宽松、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乐学、敢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为各层次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自己、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7.找规律教学 篇七

一、加强“找规律”教学的引导

(一) 加强基础规律教学的引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数学图形和数字有了一定的敏感性。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在教学时, 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找规律的练习。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找规律的同时提升其数学兴趣, 提高其对数学规律的认识。在进行规律总结时,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总结规律, 还要教会学生找规律的方法, 并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规律, 从而为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 在进行小学数学五年级《找规律》教学时, 教师可以以班级为整体, 把班里的男、女学生作为教学资源, 进行规律的总结:排队时, 按照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的顺序进行排列, 让学生总结队形排列的规律, 学生很快就会发现队形的规律。这时,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在找规律的时候, 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分析每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找到一些规律。”

(二) 让学生主动理解规律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 教师要带领其主动地学习其他数学知识, 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进行找规律学习时,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非常重要, 因为找规律的题型基本上都是不同的, 学生只有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才能够在不同的题型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找规律时不但要对每个对象进行分析, 还要综合分析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 比如数量上的关系、图像上的关系、个体与整的关系等, 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并总结。

二、从实践活动中寻找规律

(一) 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小学数学教材设计的找规律题型大多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进行教学时, 也要选择贴近生活的题目,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的理解能力, 加强找规律的逻辑能力。生活中有很多趣味性的规律, 只要学生用心发现, 就能有所收获。教师在学生找规律时, 要做好引导工作, 并不断鼓励学生总结规律, 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图片, 第一张图片是“太阳刚刚升起, 小树的影子很长”;第二张是“太阳升到高空, 中午的时候小树的影子最短”;第三张是“太阳落山时, 小树的影子又变得很长”。让学生观察这几幅图之后, 思考并得出结论:“这三张图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的, 小树的影子和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太阳在正午的时候影子最短, 在早晨和晚上时影子最长”。

(二) 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灵活, 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教师在进行“找规律”教学时, 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高找规律的能力。只有将学生放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才不会“袖手旁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探索数学, 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提高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例如在教小学六年级学生找规律的时候, 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自身熟悉的事物进行找规律的总结:

(1) △○□△○□△○□…… () ……

(2) ○○○□○○○□…… () ……

(3) △△△○○△△△○○…… () ……

这道题目要求学生找到合适的规律, 然后在括号中填入第三十二个图形。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每一行的规律:在第一行的图形中, 通过观察可发现三个图形是一组, 按照这个规律进行推算的话, 第三十二个图形应该是圆形;解决第二道题时, 学生仍按第一题的规律进行解题, 发现四个图形是一组, 所以第三十二个图形是正方形;在解第三组题时, 还是按照前两题的规律, 便很容易发现五个图形是一组, 所以第三十一个图形应该是三角形, 第三十二个图形还是三角形。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找规律”

“找规律”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规律”的方法, 他们才能够从容应对不同题型中的“规律”。教师还可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发现“规律”, 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规律”解题方法。学生自主地观察、发现、总结是“找规律”的重要环节, 缺一不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提高每一环节的教学质量, 还要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找规律”教学,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一共有3张椅子, 5个同学轮流坐, 总共轮流坐5次, 那么小红每次都能坐上椅子的可能性有多大?这道题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真实情境的模拟, 让5个学生分别坐在3个椅子上, 让学生感知并逐渐摸索出解题规律, 之后再进行这类题目的解答就容易多了。

8.《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并能列举出事物排列的规律,体会到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戲导入,感知规律

1、猜颜色

教师出示一串红黄两种颜色的花,先按红绿红绿……依次展示,学生猜猜接下去会是什么颜色的花?问:你是怎么猜的?

引出课题——象这样按红绿红绿红绿有顺序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这节课陈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啊,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教室装扮得非常漂亮!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情景观察(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能找出这幅图中哪些地方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自主观察,同桌进行讨论交流,找出不同规律。

3、汇报结果

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有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下一个会是什么。

学生每回答一组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在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让学生体会到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这一含义。

4、小结规律

象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排列的规律,都是一组一组重复排列叫作有规律的排列。

5、找规律

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找出他们的排列规律,并说出问号的地方藏的是什么?

三、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1、涂一涂

让学生在卡片上涂出有规律的颜色,然后小组之间互评涂对了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出排列的规律。

2、画一画贴一贴

设计规律,学生动手画一画,贴一贴。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

生展示自己创造的规律,让其他学生找规律。

3、演一演

师:不光图形有规律,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老师常用掌声来鼓励你们,请你们找找老师掌声中的规律。

师:你们也可以用声音和动作自己来创造规律。(学生上台展示,表演)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生活中有很多规律,谁来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规律呢?学生汇报

2、展示生活中的规律,感受规律带给我们的美。

师:生活中处处有规律,并且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请欣赏规律带给我们的美。

五、课堂小结

9.《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九

我将学习的课题改为《探索周期》,上课前先开门见山的引出生活中的实例,如:每60分钟一小时,每24小时一天,每7天一周……引导学生观察。通过一系列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周期”的概念,再让学生在实例中迅速的发现周期,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中理解“周期”的概念,同时初步渗透了无限、循环的知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个环节也有利于让学生发现数学的“有趣”,产生“兴趣”。

2、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合理择“法”。

学生学习首先要得到全面发展,在兼顾全体,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1)自主探索是基础

课标中指出要让数学学习充满挑战性,结合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已有经验的了解,我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在学生理解了“周期”后就设计了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顺流而下,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解决问题:

“观察1÷7=0。142857142857……,你知道小数部分的第100位上是几吗?”

学生自己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试想如果此时就让他们小组交流,势必使那些已经掌握方法的学生和盘托出,那些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自主思考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是很宝贵的,我们需要走近学生,这不是简单的巡视,摆个样子,此刻正是了解他们的思路和方法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对教师预设的一个补充,让教师发现学生的方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思路中的精彩,更可以发现自己的遗漏。

(2)适时追问切重点

对于汇报中出现的“100÷6=16……4”,我也是让学生先解释、评价,再逐渐引导学生体会要写成“100÷6=16(组)……4(个)”的重要性,发言中我追问“这里的4除了表示还剩4个,还表示什么呢?”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这剩下的4个,其实是第17组的前4个数字”,而学生也在这层层递进的思考中更准确的说出了“小数部分的第100位即小数部分的第100个数字是第17组的第4个”,至此为止学生的理解已经完全到位了。

3、在巩固拓展中提升能力,感受生活。

(1)巧设障碍,建构知识

练习中,为了让孩子们活用方法,我还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一些图形如下图排列△○○□○○□……,你知道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与前面的题目不同的是,第一个图形并不在周期的范围之内,有的学生发现了,有的学生却忽略了,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孩子们再一次认识到“认真观察”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周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使学生不断思考、层层推进中建构数学知识。

(2)丰富算法,沟通知识

在例题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后续练习:“1÷7=0。142857142857……你知道小数部分1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吗?”学生在今天学习的基础上很快列出了算式(1+4+2+8+5+7)×16+(1+4+2+8),并且清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时有学生举手了,说出了不同的方法(1+4+2+8+5+7)×17-(5+7),有的学生立刻看明白了,有的学生不太明白,我没有做出即时的评价,而是让学生先算一算,比一比两个算式的答案,孩子们发现结果相同后,再进行了思考,有孩子举手想发言了:“最后剩下的4个数字是第17组的前4个数字,我们可以先计算完整的17组数字,再去掉多算的两个,结果不变”,说得真好。其实这种方法中包含着运算律的合理使用,往更深的角度去想,这就是沟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是孩子自发的数学思考,很有价值。

(3)融入生活,运用知识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练习中既有“发展的南京迎青奥,发展的南京迎青奥……,你知道这样一直写下去,第个字是什么吗?”这样不复杂但亲切有趣的练习,也有综合性比较强的拓展练习“今年的六月一日是星期二,那么的元旦是星期几呢?”

解决拓展题的时候难点已经不仅仅是找到周期,而在于合理的表示周期和计算出从头到尾的总天数。[二、三、四、五、六、日、一]七天为一周期,合理准确的算出从六月一日到十二月一日共多少天就可以根据余数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就是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就是课标中要求要求达到的“灵活运用”。

10.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教具准备 挂图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幻灯片1、2)

2、指名说一说。

3、出示算式,指名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出示幻灯片3)

4、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揭示新课题。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找规律(幻灯片4),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学“找规律”。(1)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幻灯片出示5)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

(2)探索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3)小组发言。4)教师小结。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两个乘数同时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5)幻灯片出示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计算时可以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被省略的0就可以了。

2、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 140×30

(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

3、试一试。

课文第27页“试一试”的第1题。(幻灯片出示)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

五、作业设计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11.“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数学规律的寻觅发现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间的关系,并学会用解决一些类似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情境引入,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教师慢慢地从课前准备的礼品袋里拉出5只串在一起(一一间隔排列)的乒乓球:黄、白、黄、白、黄,边拉边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球的颜色,最后让学生说说刚才他/她是怎么知道乒乓球的颜色的。

小结: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我们可以叫它“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2、在生活中寻找一一间隔的实例,体会规律存在的普遍性。

比如:白天和黑夜、树木和空档、课桌和椅子等等,丰富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认识。

3、课件展示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让学生感受一一间隔的独特美好。

提问:欣赏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自主探究,研究规律

1、出示图片,寻找间隔

课件出示主题图,寻找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

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几组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

2、填写表格,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填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

学生汇报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前面三组中两种物体个数相差1个,第四组中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提问:同样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为什么有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个数相差1个;有的排列中,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3、讨论交流,集中反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考。

学生向全班说明自己的发现:第一组中两端的物体都是夹子,第二组中两端的物体都是兔子,第三组中两端的物体都是木桩,第四组中两端分别是青菜和萝卜。

从而发现:上面3组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而第四组中排在两端的物体不同。

分别讨论两端相同与两端不同的两种情况,引导学生小结:如果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排在开头物体比另一物体多1个;如果排在两端的物体不同,那么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4、前后呼应,验证规律

借助导入时使用的一串球,观察:两端球的颜色不同时,两种球的个数相等:两端球的颜色相同时,两种球的个数相差1个。从而检查与前面发现的规律是否一致,让学生体验规律存在的一般性。

5、实际应用,巧妙拓展

出示几组一一间隔排列的作品,比一比每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课件依次出现,一组排在两端的物体不同,一组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一组围成一周的一一间隔物体。)

讨论分析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如果围成一周,那么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怎样?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围成一周,那么两种物体的个数也相等。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一共有多少块广告牌?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这句话的?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指名回答,列出算式:25-1=24(块)。

2、在一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一共要栽( )棵桃树。

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把一根木料据3次,能锯成多少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模拟据木头,寻找锯成的段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展示学生的作品,介绍是怎么表示的,说一说锯成的段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联系今天所学的规律解释木段和切痕之间的个数关系。

4、学校计划在国庆节时,在道路两边按一一间隔的规律摆放一些盆花。现在已有12盆红花,需要多少盆黄花来搭配?

提问:有什么设计要求?看看谁的设计更有创意!

学生独立设计。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介绍自己是怎么设计的,需要多少盆黄花?

通过学生不同的设计,让学生分情况进行解释说明。如围成一周,两种物体个数相等。排成一行,若首尾相同,则开头物体比另一物体多1;若首尾不同,则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让学生在解释说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从不同中发现相同,这些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2.找规律教学 篇十二

一、在实践活动中总结规律

数学找规律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教师应当充分把握住找规律教学的特点, 设计多样化的找规律题目, 调动学生探索与发现规律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展思维, 总结数学规律, 进而掌握基本的数学规律, 达到教学目的。例如, 在进行找规律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图片, 图片上画上一列圆圈, 并用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将圆圈填充满。按照红色圆圈、蓝色圆圈、红色圆圈、蓝色圆圈……这样的规律排列, 将图片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观察中找到不同颜色圆圈的排列规律。之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不同颜色圆圈的排列顺序, 然后选两位学生用彩笔画在黑板上, 让其他学生一起找规律。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找规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设计一些多样化的活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 让学生自己想一下生活中类似的规律, 并与大家一同分享, 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找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找规律的小游戏, 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找到数学规律,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数学规律

在数学找规律教学中, 通过一些实践活动, 学生对数学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并理解数学规律, 通过一些找规律的练习题来进行反复比较和观察, 深入掌握找规律题目的解决方法, 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探索能力。

例如,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找规律练习题中, 要求学生按照下图所示规律在括号中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1) △○□△○□△○□…… () ……

(2) ○○○□○○○□…… () ……

(3) △△△○○△△△○○…… () ……

初步学习找规律题目, 学生会感受到一定的难度,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规律, 增强学生找规律的自信心。针对上述题目, 除了观察的方法之外, 还可以应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找到规律, 解决问题。上图中每组图形的规律图数比较少, 再加上不能用来观察规律的省略号, 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时要引导学生从各个途径观察、比较图形, 发现每组中的图形排列规律。通过对上图的观察, 学生会发现第一组图形是由三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依次排列的, 那么到第31个恰好是新的一组, 进而得出第32个是圆形的答案。依次类推, 学生就能够得出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答案。通过这种深入探究、相互比较的方式, 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三、创造自主认知规律的氛围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数学教师在找规律教学中, 同样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氛围, 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认知数学规律, 理解数学规律, 进而能够很好地运用数学规律。学生在自主认知规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一些找规律的题目, 例如, 三个朋友要一起看电影, 他们需要在10个座位号中选择连着的三个座位, 有多少种选择。学生会通过自身的判断得出有8种选择的答案。思路是10减去3加上1等于8, 学生可以在练习纸上画出10个座位号, 先将第一种选法画出, 之后每个数字往后推两位, 推到数字10时正好是7次, 再加上之前的一次一共是8次, 这也就自然解决了问题。在解题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学生自主讨论解决的, 为学生创造自主认知规律的氛围, 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计不同类型的找规律题目, 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验数学规律, 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数学规律的本质,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其各学科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规律性的学科, 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找规律教学, 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高,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找规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找规律,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艳杰.创造性使用教材, 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J].数学大世界 (教师适用) , 2010 (09) :117-119.

[2]邵月芳.化归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8 (05) :123-125.

13.《找规律(图形)》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

知识与技能: 发现和理解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推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节课中,以上”三维目标”基本达成,个人感觉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推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还有些不足,没有达到预设的那种境界,有待提升与升华。

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在“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的图形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节奏有点快,老师讲得有点多。

三、教学准备的完善:

PPT课件,教师、学生操作用卡片。

PPT课件中“动画演示图形的变化”的形式只有一种,还有竖排、斜排以及从下往上排的形式。

四、教学过程(环节)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关规律的知识,在我们周围的环境就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这不,聪聪和明明就用学到的规律的知识布置了自己的房间.(PPT出示房间图)(学生找规律,说规律)

明明也装饰了自己家的厨房,请聪聪过来参观呢(PPT出示图)。你们能帮聪聪找出规律吗?

揭示课题:找规律。

这一环节是顺理成章的,预设是至少有三个学生那三种图形的排列规律,结果第一个学生就说了两种。

二、教学新课:

1.观察(PPT出示图片):

师:这些墙面和地的图案都非常有规律,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PPT演示图形的变化规律,学生观察。

观察明明设计的地面图案有什么规律?(PPT出示地面图)这一环节节奏太快,老师讲得多,还应该多引导,放慢一点,让学生多说。有一种担心学生搞不懂的或担心学生说偏了的思维。

2、课堂小游戏。请4名同学上台做一做按规律排列的活动。

3、按规律摆一摆。PPT出示动物排列图,让学生找规律,摆一摆。

4、PPT出示水果排列图.让学生找规律,摆一摆.5、完成练习题。(做一做,画一画)

以上2、3、4、5个环节节奏也有点快,缺少了对每一环节活动的总结,最好能引导学生来总结。这也是《课标》中要求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再上升到数学思想与活动经验的体现。这也是个人感觉到目标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推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达成度不足原因。

6、学生自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

这一环节的时间感觉有点多了,同时也感到这种活动不好控制,在动手操作方面,有些学生思维敏捷,动手也快,有些则要慢一些,我是希望能让全部或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设计并进行自我展示。

14.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十四

靳取

一、课标要求与分析:“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四、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教学难点: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六、教学策略: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规律

1、歌曲导入: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新年好),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唱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激发求知欲,揭示课题

师:过年的时候大家快乐不快乐啊?小朋友们决定把自己的教室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同学仔细观察能发现什么?(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生:彩旗、彩花、灯笼和小朋友。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板书: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补充板书:找)

(二)探究新知,认识规律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学生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去发现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2.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彩花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的摆放和彩花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课件出示主题图。看看还有什么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生:小朋友队伍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小朋友队伍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那规律是什么呢?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像彩旗的一红一黄,灯笼的一绿一紫,彩花的一紫一红,小朋友的一男一女,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当我们找图形排列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重复的排列,我们就是他们是有规律的排列。

5、练习巩固找规律。

(三)动手操作创造规律、欣赏规律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每个人都有火眼金睛,找出了图形的排列规律。那我们的小手是不是也很能干呢?那就让我们动手试一试吧!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课桌上摆出来。摆完后,老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最后的成果。展示的时候要让别的学生说出是按照哪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2、启发学生自己创造一套有规律的动作或者节拍。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精彩,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同学们掌声送给自己,鼓励一下自己。(学生鼓掌)刚才同学们在鼓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掌声也是有规律的,哪位同学能自创一套有规律的掌声呢?

(四)联系生活找规律

引导学生找找身边的规律,生活中的规律。有的同学说得很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红绿灯”等等。

(五)欣赏规律的美

课间出示带有规律的图片,让学生边欣赏边说一说规律是什么,加深规律的印象。

(六)教学总结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一起归纳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最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律?并看一看数字宝宝都存在什么样的规律,下节课继续讲解。

八、教学反思:课堂设计循序渐进,基本上能引导学生把规律认识透彻。这堂课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有效。我在班上设置了几个幸运小礼物,听课认真、发言积极、表现好的同学都能及时得到幸运礼物。低年级的学生对这种小礼物非常感兴趣。

上一篇:西游记的读后感350字下一篇:集团员工继续教育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