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的教学反思(共12篇)
1.工程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一
研究问题在路上
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是分数应用题的引申与补充,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工程问题也是分数应用题中的教学难点。工程问题是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的应用题,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它还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学生认知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迁移到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教学的关键。本节课我还是以人教版教学思路为出发点。
精彩之处:“工程问题”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数学问题。它运用分数的意义,用特殊的形式来表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它的特殊性,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用分数表示工作效率的过程,感受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好处,学生才能很好的理解方法,主动愉快的运用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在学生初步理解可以用表示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一组结构完全相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1)一段公路长 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2)一段公路长14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3)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在依次解决三个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我未加任何限制和提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在第一次出现两种解法的时候,我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在第二次又出现两种解法时,我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是否无论长度是多少都能得到这种结果?并要求他们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猜想得到证明后,再让学生解答第三题。最后比较第三题与前两题的异同,归纳出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突出了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的过程。由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己发现工程问题的特点,并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势,因此对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印象深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致盎然。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铺垫,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悟出算理和算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不足之处:多让孩子体验失败。在让学生动手解一解之前,我就引导学生假设了最为方便的数据。这样的“越俎代庖”实际上会滋长了学生的懒惰的学习习惯。
再教设计:不妨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假设数据进行解题,然后再择优数据,说理由,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首先出示一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1.粮仓有一批大米,用卡车10小时可以全部运完.平均每小时运了这批大米的几分之几?2.服装厂加工一批成衣,3个月完工.平均每个月完成总量的几分之几?3.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三道题都解答完后我引导学生讨论:上面三题有什么相同点?(相同点:都是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其中工作总量均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表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在讨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小结:当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时,工作效率可以用表示.
2.工程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二
教育部门组织的评优课在“新课改”的贯彻落实中拉开了帷幕。评优活动,既是教师教学风采的展示课,又是新课改实施的汇报课,还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课,自然有很多亮点也有很多看点。与此同时,课堂上普遍呈现出的一些现象也值得我们探究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学生自主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控。
学案是每位授课教师的必要教辅资料。有些教师一上课即下发了一份学案,认为学生只要独立自主地完成学案,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自主学习。把课堂完全放下,任学生自由发展。整堂课学习内容没有整体感,能力训练没有层次、梯度,巩固练习没有宽度、广度。学生自主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控管理。
2. 学生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及时调控。
小组合作学习是每堂课的亮点。有些教师上课伊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室里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是“活而无序”。到了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时间,开始依次听取完各组的汇报,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流于形式,缺乏教师的及时、适时的调控指导。
3. 学生探究学习缺乏教师的宏观掌控。
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有疑不知、有惑不解的情况。在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时,很多见解听起来很独特很有个性,实际上脱离了学习文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偏离了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是非观。而有的教师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害怕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味地鼓励学生开放性的思考,无原则地认同学生的观点,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缺乏教学的宏观掌控。
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反思
以上的情况普遍存在于日常教学中,虽然表现在学生行为上,但根源在教师素养上。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省自身的日常教学。
1.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教师如果不注重提升自身学习意识,不深刻领会新课改精髓,不转变教学思维,就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内容灵活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也不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而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的小组学习,即使讨论再热烈也不会得出含金量高的结论,只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其实,新课改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学习意识,自身具有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适应新课改。
2. 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前准备。
高效课堂是“新课改”课堂教学目标之一,而教师是高效课堂的总指挥师。所以,高效课堂,教师课前准备是关键。首先,课前要准备学生的学习小组。小组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也是教师常组织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编组就成为实施小组学习的前提。因学习内容的不同,达标要求的不同,小组人员配置也应不同。总的要求是差优互补,人尽其才。因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学习小组的编排质量直接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及质量,也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进度及新课改实施效果。其次,课前要准备教学文本的研读。一堂高效优质的课,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是前提,而备好文本则是关键。教师课前如果对所学文本研读不透,那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精彩表现就很难因势利导,对课堂上拓展延伸或节外生枝的问题将无法控制。
3. 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科教学的性质与特点。
3.工程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工程制图;教学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247-02
作为工科院校的基础课程,工程制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解决几何问题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工程制图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制图教学的良好发展,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提升工程制图教学质量。
1 关于工程制图教学不足的反思
就目前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现状来看,虽然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学内容:在工程制图教学中,部分老师按照教材来教学,没有区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缺乏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所教授的内容中,甚至有些内容的实用性缺乏,比如画法几何中的图解这部分的内容,在实际中的运用甚少。
2) 教学方法: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工程制图教学中,部分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依然采用“你(学生)听我(教师)讲”的教学方法,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参与性缺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制图教学质量。
3) 教学手段:在工程制图教学中,老师主要还是依靠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影响工程制图教学效果。
4) 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自身素质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工程制图教学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经验缺乏。学校方面不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且教师自身平时没有加强学习,所以工程制图教学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2 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针对目前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2.1 不断创新工程制图教学内容
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中,应该让学生在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建立良好的课程教学体系。
1) 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现代企业运用出现了多种造型软件,比如3DMAX、Pro/E,需要改革工程制图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将工程制图、画法几何、计算机绘图等结合起来,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这就要求学校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原有工程制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入AUTOCAD等内容,实现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良好解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对工程制图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科学对待画法几何
在工程制图教学中,要想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必须要学好手工绘图,因为只有熟练了解制图原理,才可以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机绘图的相关技能。因此,即使是在计算机绘图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同样需要科学对待画法几何内容的教学。
第一,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内容,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则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如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或是求助老师。第二,对于重难点知识,老师在充当引导者的基础上,还要精讲,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比如“点的投影特性”这方面知识的教学上,对后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老师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这方面的教学中。第三,对于后期学习和工作应用比较少的内容,比如“第三角投影”,老师就可以少讲,或者是让学生自学。这样以来,就可以有效增加重点知识学习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2.2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工程制图教学中,老师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1) 采用个性化教学
学生由于认知、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在工程制图教学中会有一定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层次。因此,教师在工程制图教学中,为了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比如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将班上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比如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可以满足后期工作的需要;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提高学习要求,让他们不断超越。此外,在工程制图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2)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在工程制图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组合体的投影”这部分的教学中,由于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样,学生难以理解,老师就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堆积木”来进行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三视图与立体图的转换;在比如“投影想象”方面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积极思考。
2.3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具有生动的图文信息、多样化的视频资料等。工程制图教学中,有很多立体模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很难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将立体图像的变化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制图的相关知识,学好工程制图这门课程。
2) 计算机教学:在工程制图教学中,当学生的手工制图达到一定的水平,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来教学,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学习多种画图软件,比如AUTOCAD、3DMAX等,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以后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2.4 提升老师自身的素质
在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要着力提高老师的自身的素质,为工程制图教学提供重要的保障。
1) 学校加强培训:为了有效提高老师的素质,学校方面要加强培训,着力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第一,定期开展老师交流会,让工程制图教学老师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第二,加强考核。在工程制图教学中,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对工程制图教学教师的考核,促使他们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 老师自身加强学习:除了学校方面提供的培训外,工程制图教学的教师自身在平时时间里,同样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进一步提高工程制图教学效果,老师必须要正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比如不断创新工程制图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老师自身的素质,促进 制图教学的良好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明浪.“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反思和探索[J].工程图学学报,2009(5):157-162.
[2] 王力,吴小平,陈明秋,等.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反思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2(6):227-228.
[3] 费叶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究[J].考试周刊,2012(36):7-8.
[4] 张爽姿,袁逊彬.基于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93+95.
4.《工程问题复习》教学反思 篇四
工程问题是小学阶段比较抽象的一类应用题。最近,这几个单元的学习有没有再涉及有关的工程问题。所以在做综合题的时候,有不少同学看到工程问题都没有思路了。我针对这个情况,先让学生打开课本,找到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工程问题的例题,让学生先看一遍例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对例题的理解,也就是复习一遍。例题:修一条公路,如果一队单独修需要12天修完,如果二队单独修18天修完,那么两队一起修几天能修完?学生很容易根据课本列出算式,但是我会为了进一步复习工程问题,问1/12表示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主要提问程度中等偏下的孩子,还真的是说不出来表示表示什么,让其他孩子补充,我有再强调了一遍。把整个工程也是这条公路看作单位“1”也就是工作总量是1,工作时间是12天。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所以1/12就表示一队的工作效率。那1/18呢?问程度比较差的那几个孩子,真的听课了知道1/18表示二队的工作效率。那么要求合作的工作时间,也就是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样既复习了例题也仔细的复习了算式的意义。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同步上的那个工程问题。题目是这样的:一堆货物,如果甲车单独运需要6次,如果乙车单独运需要8次,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几次能运完?这个题目是把这堆货物看作单位1,甲车一次运总数的1/6,乙车一次运总数的1/8,所以1÷(1/6+1/8)就表示合作的工作时间。
5.工程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五
一、胚胎移植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首先我叫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从胚胎的来源、供体和受体的要求以及地位上来讨论,并总结出胚胎移植的定义。这样的设计是从问题入手,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学生通过探讨掌握胚胎移植的概念,容易理解并记牢。第二块是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课前我请同学们首先拍摄了一部小短片,简单介绍了一下胚胎工程的应用并引出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由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效果较好。第三块关于胚胎移植的过程,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结合书本上的图示,展开讨论,总结提升。应该说本节课,设计流畅,开展顺利,效果较好。当然,也有所不足。首先普通话仍需提升,节奏的把握还不平稳,重复性话语较多,还有口头禅。当然怎样让课堂更严谨又能充满亲和度和热情,这是我下面想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6.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六
一、 算法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齐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数学教育。算法多样化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很多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道题,往往是要求学生用一种思路进行计算,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制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意味着完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计算。我听过一节“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教学。在讨论算法时,教师一个劲地鼓励学生说出各种算法;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自己又补充了几种算法,结果到下课计算方法才讲完,没有时间优化算法了,教师只好简单地要求:“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学困生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种情况是不是我们鼓励的算法多样化呢?我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有价值的方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评价,使学生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的算法,以便举一反三,否则就失去了教学的功能。算法多样化也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无价值的重复。教学,一切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二、 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进行教学,有利于唤起学生原有的经验,学生也会觉得亲切、易懂。在教学中,有的结合新课内容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的复习课也已不只停留在“查漏补缺,知识系统化”上,开始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以学生喜欢的积木导入新知,并始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画一画、认一认等活动体验、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较好地接受了知识,同时教师又紧密联系生活设计了按要求找物体放入袋子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再一次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但是,在课改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疑惑:“数学问题是不是都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实际提出?”正由于此,有的课已上了很长时间,还停留在大量的情境渲染之中,丝毫没有涉及到数学本身的内容,犹如皮厚的“沙田柚”剥不开也吃不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应该看到,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来自两个方面,有来自数学外部的(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有来自数学内部的。无论来自外部或内部,只要能造成学生的认知矛盾,都能引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都是有价值的,因此,看问题必须全面,不能绝对化。教学是科学,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当前,数学教学注重应用,既讲来源,又谈用处,大大地克服了过去“掐头去尾烧中段”脱离实际的倾向,成效是明显的。但必须认清,我们反对的是只“烧中段”,而不是不要“烧中段”,我们反对的是过度的形式化,而不是不要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是数学固有的特点,我们既要注重应用、返璞归真的一面,又要注重抽象概括、形式推理的一面,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三、 探索与发现
学习方式一般说来,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发现学习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其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亦称发现法)。在人类全部生活中,人的最大特点是会发现问题。学生就是“发现者”,教师应启发和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探索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接受学习是指内容以定论形式展示出来,不需要学生去独立发现。只要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检索出与新知识具有实质性联系的固定点,使之相互作用,实行新知识意义上的同化,从而扩大或改组认知结构就可以了。例如,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身就是一种规定,学生在已掌握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础上,便可接受运算顺序的规定。发现学习更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强调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培养和发挥,但是费时较多。何况数学学习,不必要也不能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便于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但应使接受学习变得有意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课题对原认知结构具有潜在的意义(即有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二是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心向。如果两个条件俱全,同样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也是有效的;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就容易造成死记硬背。
由此可见,上述两种学习方式都很重要,各有利弊,各司其职,不可偏废。而且有时在同一节课内,两种方式兼而有之、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例如,在“认识图形”这节课中,教师先让学生摸一摸,看摸出的是什么物体,再说一说桌上都有哪些物体。同时让学生找一找有没有认识的图形,并介绍这个面是什么形,从而引出所要认识的各种平面图形,这种学习方式便是典型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接着,教师让学生想办法将平面图形画下来,这又是一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两种学习方式相互补充,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反复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主要是针对过去过分沉湎于接受学习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情况而提出的,绝不意味着反对接受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各因素进行考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那种提倡一种否定另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做法和说法,不仅不符合教学实践,而且对课改的深入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四、 成功与挫折
成功是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是促使人们永远乐观向上的动力。事实上,人人都渴望着成功,争取着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可以这样说,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新一轮课改中,我们在注重创设各类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成功的契机,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经受一些挫折与失败。成功与挫折都有两面性,学习是艰苦的劳动,探索、实验、尝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必然会经受挫折或失败。成功只有在失败的折射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在挫折的磨练下才更有价值。
7.工程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七
“以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的最终目标。而这样的培养目标是与我们的高职教育理念相吻合的。高职教育要求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高职教育是技能教育, 是就业教育。一定要突显情商教育, 因为情商教育更能突显高职教育的特色。要增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本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这些目标可以在教师耐心引导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很多事实同学们都是感同身受, 这样通过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提升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情商教育。同时, 通过课程中各类问题群体的学习——越轨群体, 通过各类正面、反面的案例, 引导学生的行为, 对其进行人格教育;弱势群体,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培养学生的社会同情心理, 对其进行专业价值理念的灌输。这样将高职教育理念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二、明确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特色, 提高个人能力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教材学习、教师引导, 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和分析社会, 通过潜移默化, 使每个学生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 要求学生能用专业眼光观察、分析各种社会问题, 增加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认知度, 从而共同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和专业方法。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力所著的《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这本教材共分为五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社会问题理论,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难点;第二板块到第五板块为具体的社会问题, 是教学重点, 包括异常群体社会问题、越轨群体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社会问题和边缘群体社会问题等。这本书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通用教材, 对于我们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 有些知识点较为深奥、不容易理解, 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了高要求, 授课过程中要尽量将深奥、枯燥、乏味的理论语言转化成同学们能够接受、理解的平实语言, 并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大量有血有肉的鲜活案例, 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同身受, 共同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因此, “我的课堂, 我做主”应该成为社会问题课堂教学的特色, 增加课堂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还因为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 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更新案例内容, 将时下发生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传播给学生, 而且要在传播、讲授过程中向同学们传达各种正能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关注并熟悉各类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热点, 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
三、完成四个转向,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 更区别于大学本科教育, 我们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阶段社管专业的核心课程, 社会问题的教学要秉承这一培养目标完成四个转向:1.由智商教育转向情商教育。2.由灌输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3.由共性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4.由传统说教转向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针对高职阶段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 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始终秉承“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育人为主旨, 实践为主线”的指导方针,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小组讨论等方式, 使学生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 采用“蹲下来”的教学方式,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有互动有趣味, 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带动整个课堂气氛, 既让学生感到轻松又能保证教学质量。
授课时要有实战内容, 多讲鲜活的案例, 要旁征博引, 富有趣味性, 不要枯燥乏味;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乐学,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 要因材施教,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专业价值理念的灌输贯穿始终——自由、平等、尊重、博爱。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也是我们高职阶段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帮助高职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下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并在认识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界定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 夯实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 掌握社会问题的认识工具和研究方法, 最终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解释社会问题的能力。
8.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篇八
一、重视“人文性”却又忽略“工具性”
众所周知,新课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但是,大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对此把握不准,有时整堂课过分强调“人文性”,涉及到的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也怕多讲,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讲多了就被说成“满堂灌”。于是本来该讲的也尽量绕道而过或轻描淡写地讲几句,对思想教育内涵却一挖再挖,一节课大半时间是让学生去畅想,讨论、感悟。教师们普遍认为只有这样, 才体现了课堂的“活”,学生的“自主”。我最近讲了人教版第十册的《放弃射门》这课。教学时,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挖掘主人公福勒“关爱他人”的人性美。下课后,我分别问几名学生:“你们能给‘放弃一词找出一至二个近义词吗?”学生想了好半天也没答上来。由此可见,学生对这个词的含义不理解。我课后反思,这堂课对文中词句的品析不够,我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去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福勒高尚的节操,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还是要着重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只有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扎实,各项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害怕真让学生提问题,提真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即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较为轻松,因为学生的思维总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学问题线性相连,环环相扣。一堂课把老师的提问逐一解决了,任务就完成了。而现在为了迎合新课改,教师上课时都在努力尝试着让学生质疑,但对于学生的质疑总提心吊胆。因为上课时,只要老师稍加鼓励,学生的问题便鱼贯而出,越提越广,越问越泛。某些问题与文章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有些甚至没什么实在意义。虽然学生的这些问题极具真实性,但是一旦没有按老师的意图走,教师就会头疼,害怕。因为弄不好乱了方寸,在学生面前掉底子。有了一些顾虑,教师就不得不扼制学生提问。其实只要教师们在平时注重学习,上课前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深钻文本,吃透教材,准备充分,才能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质疑,然后联系文本实际与学生共同梳理散乱问题,归纳核心问题作为教学主线,再顺线摸“瓜”。这样,即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使教师不再害怕学生提问。
三、朗读单纯注重形式与技巧的训练
教师们现在上课时似乎都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谁能有感情地把这部分读一读?”“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女生能把这种得意、骄傲的语气读出来吗?”“谁能大胆地跟老师赛读?”如此种种导读,看起来很注重了朗读训练,但只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抽查,就发现仍有不少学生不会读书。其实朗读训练不在于形式、技巧,而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情感的体验,读时融理解,感悟于一体。否则,即使学生当时学会了朗读一段文字,也只是简单模仿,而没有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四、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新课改大力提倡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但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上前台,成为“主角”呢?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交流研讨”等等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但怎样使之不流于形式并起到实效?这确实很值得广大教师去研究。要想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首先不能让几个优生大包大揽,学困生一言不发。小组的组织形式不能让老师决定,应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这样他们探讨的兴趣才会高涨,合作时配合才会默契;小组内要分工清楚,职责明确,老师要鼓励学生合作时展开争议,气氛热烈时自然就会相互影响,带动;组与组之间要展开竞争,使每个组员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这样或许能提高合作小组的凝聚力,促使小组内的每一成员共同进步。当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时,教师不能在一旁静观其变,而要亲自深入小组耐心倾听,必要时妙语点拨,适时引导。这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会更有实效性。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以上只是阅读教学存在的四个常见的问题,今后我们更要深入地学习新课标,领会其精要,教后常不断地反思,并将课改的新理念行之有效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落实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9.相遇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九
一、创设情境,初步理解相遇问题
请两名同学到台前做一个互动,两人同时从两边到我手里拿笔。随机问: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学生说:相遇了。
板书:相遇问题。
接着问:从刚才的互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教师随机板书。(不同的地点、同时、相向而行)
过渡: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相遇问题,大家看:出示“送材料” 情境图。
二、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估计两辆车在哪里相遇?相遇时,两辆车行驶的时间相同吗?谁愿意把图上的情景给大家再现一遍?
大家边看演示边思考,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解决问题
3、为了便于我们观察理解,把这条路线拉直,用一条线段表示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距离,是50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情境图吗?
学生动手试一试,然后在投影仪展示并解释。
师出示规范线段图。
4、那么面包车、小轿车行驶的路程和两地之间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呢?
三、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1、他们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那么经过几小时相遇?你会解决吗?
2、和小组同学交流想法。
3、汇报小组交流情况
4、总结: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种用方程的方法解决相遇中求时间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通常先读懂题目;然后找出数量关系式;再设未知数;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最后解答验证。生活中还有许多相遇问题的情况。你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吗?
四、应用新知,扩展练习
1、教材第57练一练3、4,试一试。
2、补充拓展。(见幻灯片)
五、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没想到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看来学好数学能让我们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六、板书设计
仅从我的设计上看好像没什么问题,我也觉得比较合理,但是在课堂中却让我万分焦急 、束手无策!
分析原因 :
1、从创设情境开始,再让学生说发现时,学生只发现了两人是同时去拿笔的。我引导着说出了方向和地点。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相遇 ,我归纳的 (不同的地点、同时、相向而行)有些嗦!
2、我设计的问题可能超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问张叔叔和王阿姨可能在里相遇时,学生其实估计对了。我又问那为什么估计在李庄而不是在郭庄?此时学生真不知道,还是在我的牵引下得出了原因。
再有,在学生亲身演示感知了张叔叔和王阿姨送材料时的情景之后,我让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出乎我的想象,同学们根本就不会画我所要求的。
3、遇到课堂生成,我不会随机应变只是脑子一片空白,蒙了。在学生不会画线段图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引导学生继续画线段图?还是?我在接下来就直接给学生出示了线段图,也许学生有些懂了,也许……在这后面的教学中我把我的教学程序就灌输给了学生,整个课堂是一团糟。更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唉!我真的很笨!
10.工程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十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必修课中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应用,教学目标在于学生能够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教材选择的六个生态工程各有特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经验,区域的特点进行选择,搭配出适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我选取的是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和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实例。方式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课题小组,调查城市生态工程的现状,再以报告的形式进行讨论,效果较好。在我的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授导式教学和研究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避免了课堂的沉闷乏味,使学生有学习的热情,激情。而且适当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拓展了思维。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还没有挖掘很深,另外问题的设置也有不恰当的地方。还有对时间的合理应用与控制没有协调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渐改善。本节课是新课程大纲中新增加内容,涉及知识面广,较为宏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汇报和课本剧的形式呈现生物圈2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学会了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生态问题
11.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篇十一
一、不明的情境创设
问题:对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目的不清楚。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多而冗长,背景陌生,图像不明,师生理解难度大且偏离了教学重点。
反思:新课标倡导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创设适当的问题、新异、议论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但要符合实际,适量且要适度。改进措施重新学习新课标,正确理解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意义。如《指数函数》的教学可根据实际背景,创设“细胞分裂”易理解、角度清晰的问题情境即可。诚然,问题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以“问题”为导向;2.以一定的数学知识点为依托;3.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4.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
二、过度的教学开放
问题: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
三、变相的自主探究
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于重视思考探究,而忽视了知识讲授。
反思:新课标提倡探究思考,教师给予适当的讲授引导,只有妥善结合,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理念,高中课标引入数学探究法,它将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研究的过程和创造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改进措施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讲授法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需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要让学生体验对知识发生发展的探究过程。课堂上既要体现探究教学的主动性,又要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授,从而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探究应是学生随着学习的开展,随着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合作及老师引导与促进而开展的。
四、形式的合作学习
问题: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便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新课标在“目标要求”中强调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倡导者的四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而在实际教学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交流”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
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學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五、不当的多媒体教学
问题:对“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没有真正理解,认为多媒体用得愈多愈精彩愈好,以为用计算机演示代替学生直觉想象,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替黑板,似乎就是新课程改革一个大手笔。
反思: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标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的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这是时代的进步,它表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时代即将过去。
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确,改进措施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具体形象地揭示数学规律,能取代许多繁琐低层次的板书,但教学中也应适当用黑板之长补多媒体屏幕之短,适当时还应在黑板上书写出精炼的要点及例题示范的工整书写,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共处互补,取得即时效果。
12.反思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情境化问题 篇十二
一、案例分析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信息技术教师执教“让幻灯片动起来”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一课, 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我们先一起欣赏几个获奖作品 (每个作品只浏览一个大概, 播放两个作品后, “啪”, 突然停止播放) 。
生:再看看嘛, 好漂亮!
师:为了让大家能通过例子了解更多技巧, 老师共享了这些获奖作品。
师:大家知道这个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生: (齐声) 用PPT做……
师:是的。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幻灯片动起来。
【评析】教师通过欣赏优秀作品,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但课后检查学生作品完成情况发现:有的做了简单的动画但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 有的作业没有按要求改名, 有的连作业都没有交。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兴趣点并不在学习内容上, 而在于“欣赏作品”上。如在学生演示操作环节中, 演示的同学操作比较慢, 其他学生都很着急。但这个着急不是因为学不好而着急, 而是为不能“欣赏作品”而着急, 甚至有学生在下面喊:“换人!换人!让×××来!”。因此, 如果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兴趣而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没有价值。
二、明确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 笔者以为, 应该明确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情境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信息技术课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使创设的情境有价值。
1.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西安欧亚学院的吉雪亭, 刘琪两位老师在《情景教学内涵和外延的研究》一文中认为情景可以是真实或虚拟的, 它能让同学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问题的方法, 提高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钟启泉教授认为“情境教学是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 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 建构意义。……这里的情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 是与现实世界一致或类似的。”张新华老师则认为“情境教学是从教学需要的情境出发,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以形象为主体, 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 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综上分析, 笔者认为, 所谓情境即是为学生参与学习所营造的教学环境, 情境教学法即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 把知识有机地溶入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中, 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 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 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
2. 信息技术课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马宁、余胜泉两位老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一文中认为, 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提供资源环境的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 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而重多的角色。笔者以为, 信息技术作既然为一种工具, 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操作方法, 学会学习, 通过一种应用软件的学习, 触类旁通, 会正确使用其他应用软件,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把学到的技术进行迁移。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不断地操作, 如果纯粹在教师的安排下做作品, 课堂教学的内涵就显得不足, 好像是学生在山中转悠, 而没能到山顶, 体验“一览众山小。”
3. 信息技术课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该具有引起注意、激发动机、促进迁移三种功能, 这三种功能是一种相互递进的关系。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 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联系自然、社会发展的实际, 以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 可以愉悦学生的心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乐学, 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来,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错误观点, 使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与效果、情感与信息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让课堂变得绚丽多姿、精彩纷呈。
三、信息技术课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在创设信息技术教学情境时如下策略值得采用:
1. 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
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要结合实际需要, 创设合理有效的、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才能使学生对情境所涉及的人和事产生移情作用, 产生学习的沉浸效果, 主动地建构知识, 达到信息技术课中从生活中来, 技术应用于生活的目的。脱离真实情境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常常“沉淀”为不具备实践作用的“惰性知识”或“惰性技能”。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 留心收集、积累能设计或利用成为教学情境的事件、信息, 把生活融入教学, 使教学面向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 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 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的已有经验。如《制作精美贺卡》一课, 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每个人都爱着自己的母亲, 母亲节来了, 同学们打算给母亲送什么礼物呢?送一张自制的贺卡给母亲怎么样?
2. 寻找学科间整合的有效切入点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以技术性知识的学习为主, 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为了学技术而讲技术的情况, 为此, 教师可以以学生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技术知识学习的有效载体。如八年级信息技术“字处理”的综合运用———《制作电子报刊》一课, 结合学生学习过的生物课《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创设情境:同学们, 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每天吃的食品是否有营养?是否安全?应该如何搭配一日三餐呢?接着, 允许同学们从网上查找资料, 并且请同学们以不同身份 (自己、父母、长辈、某类病人) 寻找资料, 制作一份电子报刊。又如前面所述案例中, 学习完《让幻灯片动起来》后, 可以结合生物、地理、政治等课程内容安排一些综合练习, 制作成电子报刊以宣传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 加深学生对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操作的运用, 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还能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 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提供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
现代社会, 沟通与协作的能力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在课堂中创设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 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合作互动交流的快乐。在新课程背景下, 加强小组间分工合作不失为信息技术教学特别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学间的互帮互助, 弥补了学生间水平的差异, 提高了学习效率, 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如学习《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一课, 新课伊始, 教师针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信息, 提出三个问题: (1) 如何保证信息安全? (2) 在使用信息时有哪些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 (3) 使用计算机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学生很难快速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 于是教师将同学们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从网上查找资料并在班级的QQ群内进行讨论交流, 最后让学生整理资料制作成宣传小报在全班或全级进行展示汇报。
教学实践后笔者发现:创设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 借助网上交流工具, 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促进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使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 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搜索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4. 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去情境化”
“去情境化”是西方认知与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将知识从具体的情境中分离抽象出来, 从而超情境, 成为概括性的知识, 学生对概括性知识的学习可以独立于现实情境, 而学习的结果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真实情境中。郑毓信教授指出: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的关键是要有从超载问题的现实情境过度到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式过程即“却情境化”过程。扬州教育学院的潘胜洪老师在《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去情境化问题初探》一文中将情境教学的过程概括为三个教学环节:情境化 (创设数学情境) ———去情境化 (提出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 ———再情境化 (注重数学应用) 。这三个教学环节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构成了数学情境教学的整体, 在教学中对任一环节的忽视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数学一样, 都被认为是一种工具型学科,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的过程, 学生在“情境”中获取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再适当地“去情境”以获得一般的技术思想和方法, 再创设“情境”, 让学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情境中所涉及的问题, 如此反复, 学生的知识才能得到自然地迁移与深化, 才能真正的学有所用。如在学习《制作精美贺卡》一课中, 为母亲制作完贺卡后, 还可以引申到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等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 让学生知道学习“字处理”软件不只是编辑简单的文本, 还可以设计很多优秀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情境, 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又使所学知识得到的迁移运用, 同时, 教师可以承诺为每个学生打印一份他们所做的贺卡, 使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变成实物送给亲人或朋友,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 是对实际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教学情境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真实事件及其相关背景, 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 “情”是指教师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只是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获得的技术、知识与技能更好地运用学习与生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吉雪亭, 刘琪.情景教学内涵和外延的研究[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7 (1) .
[2]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5) .
[4]马宁, 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1) .
[5]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2000 (11) .
[6]王林利.“去情境”, 让思维走向深刻和智慧[J].教育研究与评论 (小学教育教学版) , 2010 (2) .
[5]潘胜洪.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去情境化问题初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9) .
【工程问题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工程质量问题反思08-20
安装工程审计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节点06-24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其优化07-30
工程施工问题10-07
浅谈水利工程中的腐败伦理问题10-11
公路施工中存在问题分析的控制工程论文11-02
工程管理专业问题09-15
工程问题检讨汇报材料09-16
工程造价相关问题11-0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