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共15篇)
1.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一
)百善孝为先,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美德,营造尊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浓厚氛围。10月9日重阳节,邢台经济开发区火炬街道办事处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
活动中,唐家庄的爱心志愿者还在现场为老人们免费理发,志愿者不时和老人们唠家常、讲笑话,细微入致的服务把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彰显得淋漓尽致。
好吃不过饺子,志愿者们和面、洗菜、切菜、调馅、擀面皮,围在一起开始包饺子,顿时,茴香肉、韭菜肉的香气飘遍整个大厅,年轻人一边各有分工地包着饺子,一边欢乐地聊着天,饺子也充满了快乐的味道。
在西梁庄社区志愿者们不仅为老人准备了饺子,还从饭店为老人们定了酒菜。道口烧鸡、酥鱼、肉末鸡蛋羹……荤素搭配、香而不腻,全是酥软可口的菜品,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大爷们难得聚在一起,趁此机会和老伙计们喝点小酒,小酌一下;大妈们唠唠家常、感受一下不被儿孙缠绕的轻松,也是美美哒。美味菜肴吃到微饱,志愿者们端上热乎乎的饺子,老人们的脸上满是笑容,美味可口的“孝心宴”,满满的都是爱和感动。
在任住村给老人们拍一张合影留念,并为每位老人送上一份纪念品,更为这次活动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也为这次活动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心,也使“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不断传承,濡染他人,延续真情。”一位志愿者说
2.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幼儿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逐步城镇化,漳平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为了方便交流,使用的基本是普通话。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更早地适应这个社会,也更加注重于从小教幼儿学说普通话,本地方言对孩子来说越来越陌生,很多孩子甚至听不懂本地方言。为了更好地传承本土方言文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决定开展“学说方言”的课题研究。
二、阶段的准备
(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方言的掌握情况
2013年10月,我们对幼儿园全体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了“学说方言”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了教师和幼儿“本地方言”掌握的现状,特别是针对本地幼儿方言掌握情况做了全面的了解,试图通过分析其原因,探索适合幼儿学说方言的途径,提高幼儿方言的表达能力。
我们通过对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了解了幼儿已掌握的本地方言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00%幼儿会说普通话,98%的幼儿日常交流主要使用普通话,只有约13%的幼儿与祖辈交流时使用漳平方言。68%的幼儿听不懂漳平方言,29%的幼儿能听懂一部分,只有20%的幼儿能基本听懂漳平方言,家长对孩子学习漳平方言认为需要加强的占63%,认为需要适当提高的占38%,认为保持现状的占9%。这个范围的调查显示,孩子们对漳平方言感到非常陌生,甚至根本听不懂漳平方言的含义,这多少令人有些惋惜。
(二)组织教师学习研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领会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组织课题组成员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关语言领域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讨,进一步提高了对语言领域教育价值的认识,领会了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更加明确了研究的思路与方向,对课题下一阶段的开展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收集方言谚语、童谣,做好实践研究前的准备
积极做好有关方言谚语、童谣等资料的搜集工作,除了组织教师搜集外,还积极利用广大的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共同搜集民间童谣、谚语、传说等方言资料。
三、过程的实施
(一)努力开好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1. 组织课题组成员每个月开展一次理论学习活动
课题组成员每个月开展一次方言交流、研讨、学习活动。对《漳平的地理与人口、漳平境内方言的差别》《菁城方言日常用语》等进行研讨和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许多方言的标准发音,教师们都觉得收获多多,为方言活动的教学做好自身充分的准备。还进行有关方言的理论学习,学习他人的好做法。
2. 组织课题组成员每两周开展一次方言教学活动
每个班两周开展一次方言教学活动,并要求教师写好活动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开一节方言公开课,观摩后全体成员进行交流研讨,效果良好。
(二)积极参与外出学习,汲取他人有效经验
我园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争取机会外出学习,于2014年5月20日组织课题组成员到菁东幼儿园听取方言讲座和方言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外出观摩学习,汲他人之好做法好经验,使课题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更加有效地推动了课题的开展。
(三)主动加强家园合作,开办方言专题讲座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学习方言的第一位老师,因此,为了取得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我园非常重视做好家园合作工作,召集全园家长开展方言讲座《如何把当地生活基础方言融入幼儿的生活》,通过讲座,家长们对为何开展方言教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了开展方言教育的意义,理解了方言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园开展方言教育起到了积极配合与推动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方言比赛,促进孩子学习兴趣
为了进一步保护漳平方言,传承漳平文化,我园于2015年1月15日举行“漳平方言童谣”比赛和2016年5月13日举行“漳平方言故事”比赛,参加比赛的选手们稚嫩的表演,让家长和老师们忍俊不住,赢得阵阵笑声和掌声,比赛中精彩不断,整个比赛气氛积极热烈,充满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学习方言的兴趣,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方言的意义,对方言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1. 通过家园配合“说生活基础方言”的非正规性方言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方言表达能力。
要求家长在家多使用方言与孩子交流,家庭成员间也尽量多使用方言,为孩子创设“听”和“说”的家庭方言环境,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到方言。还发放一些简单的儿歌内容,让家长教幼儿,如吃饭时可以教孩子《吃饭》:吃饭前,先洗手,自己吃,不用喂,不挑食,不剩饭,吃干净,不浪费;这样不但孩子能开心地边走边念儿歌,还学习了礼仪,一举两得。
2. 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中随机渗透方言教学,提高幼儿方言的表达能力。
如,每天入园,在门口用方言和老师说:“老师早上好!”组织幼儿排队时,我们用方言念:一二三,站站好,三二一,请安静。又如,组织幼儿喝水时,让幼儿集体用方言念《喝水歌》:小水杯,双手拿;接好水,慢慢回。
3.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方言表达能力。从简单的礼仪儿歌、童谣、歌谣入手,培养幼儿大胆使用方言表达的能力。
(六)方言礼仪相结合,彰显我园特色教育
我园的特色教育为“礼仪”,我们将“礼仪教育”中的儿歌用方言进行教学,对部分儿歌进行适当的改编,对于三个字的礼仪儿歌,我们还用“三字经”的曲调用方言进行演唱,通过多形式学习,不但丰富了幼儿方言的学习内容,还提高了幼儿用方言学习儿歌的兴趣,学习效果很好。
四、实践的总结
1.幼儿园教师群体来自漳平各个乡镇,日常方言不尽相同,要统一漳平城关的方言教学有很大难度。
3.开展社区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三
9月30日恰逢雨天,值此国庆和重阳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鸣北社区党总支书记丁志超等社区干部分片区走访看望了辖区内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给老人们送去了重阳糕和慰问金,送上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节日祝福。此次慰问活动共走访高龄老人198名,其中90岁以上高龄老人18名,共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4.5万余元。
关爱老人是鸣北社区的重点工作之一。多年来,鸣北社区始终坚持重阳节慰问活动和助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生活便利、情感寄托”放在社区老年工作的首位,希望将尊老、敬老、爱老和助老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旨在构建一个更和谐、更美好、更幸福的鸣北社区。
4.开展小学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四
为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氛围,结合“重阳节”,蛤堆后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尊老敬老活动。
首先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等途径,讲述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广泛宣传了尊爱爱老的美德。各班级通过主题班队会、朗诵经典、讲述中华孝道故事、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尊老敬老教育活动;其次,开展“家书寄真情”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学生给长辈写一封信。开展讲一个亲情感恩故事;揉肩捶背一次; 做家务一月;写一篇感恩作文、日记四个一活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仅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的情感,而且学会付出,懂得孝敬、懂得人世间的真情,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
5.开展重阳节慰问老人活动总结 篇五
10月8日,记者跟随慰问团走访慰问了全国十佳“老有所为”楷模徐振邦。徐老今年已届80高龄,从工作岗位退休后他就一直没有闲着,三天两头下乡指导农民种粮栽树,不论严寒酷暑,只要农民有需求,他就二话不说,立刻前往提供免费帮助,曾多次获得市里、省里的荣誉,去年更是获得全国十佳“老有所为”楷模,树立了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的榜样。
随后,慰问团来到目前全市年龄最大的老人胡仁英家中。老人前不久办了110岁寿宴,因为年事已高,无法正常与人沟通交流,但是看到大家,老人很是高兴,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慰问团一行表示,这么高龄的老人,是胡仁英一家的福气,也是我市的福气,一定要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让她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6.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六
那么, 幼儿园如何开展“借形想象”活动, 才能更好地发展幼儿想象创造能力呢?
一、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借形想象”创作兴趣
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游戏化、情境化教学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 能激发兴趣, 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拓印、拖色、泼墨借形想象、撕贴借形想象、实物借形想象、绘画借形想象等各种美术活动中, 教师应创意地设计各种有趣的情景, 激发幼儿对“借形想象”活动的兴趣。如中班美术活动《小刺猬摘果子》, 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切开的半个红薯为作画材料, 让孩子们用半个红薯蘸上浓淡不同的颜料进行拓印游戏, 把不同大小的红薯宝宝的脚印留在纸上, 在有趣的拓印游戏中展想象, 在老师的指导下, 小朋友们把横着、竖着等不同方向的红薯脚印变成了一群在山坡上摘果子的刺猬, 孩子们兴奋不已, 体验到了游戏化创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是:常常不自觉地把没有生命力的东西生命化, 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客体上。例如:把树枝看大树妈妈的手臂, 把飘落的树叶看成大树妈妈的孩子。这种移情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想象的心理基础, 于是我们在设计美术活动时要精心设计情境, 让情景贯穿活动。如:给小象洗澡、小鱼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等, 由于融入了生活情节, 活动中孩子们充满热情, 愉快地投入到对这一生活情节的延伸创造之中。
在小班美术活动“老虎面具”中, 教师将没有生命的线条创编成有趣的情景, 进行教学“:大圆圈是圆圆的大饼, 长长的横线在老师的话语中便是“切一刀”, 短横线变成了手指饼干, 老虎的大鼻子像似一根大冰棍, 老虎的眼睛就像圆溜溜的鸡蛋……, 通过情景化的教学语言, 使低幼儿童克服了不会画的畏难情绪, 在快乐的情景中轻松地表现出了小老虎脸的形象, 在发展语言思维的同时, 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 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
二、创设宽松的环境树立“借形想象”创作信心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环境越敏感。因此, 《指南》要求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发展幼儿求异思维。当幼儿饶有兴趣地进行创作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 为幼儿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 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使幼儿树立“我能行”的意识。还有, 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究式、商讨式的教学氛围;游戏式的教学模式;赞赏式的评价方式等都能给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促进他们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如中班美术活动“画石头变动物”中, 老师以笔宝宝开汽车的游戏设计了“画石头变动物”的情景, 引导幼儿进行借形想象创作,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大石头的形状, 把发现的小动物添画出来, 但是随着绘画的深入, 有的孩子会产生畏难情绪, 这时, 老师就要注意启发诱导, 给予幼儿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帮幼儿把难点部分表现出来, 促使幼儿能进一步进行借形想象添画。对于已经想象添画出动物形象的幼儿, 老师不能要求太高, 不要用像不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 而是要对幼儿大胆的想象表现给予肯定。
三、提供多样的材料丰富幼儿“借形想象”创作空间
首先, 丰富的物质环境是幼儿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的主要条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才能让幼儿进行无限的艺术创想。例如家中废旧的包包、玩具、小家电、鞋子、报纸、锅子、盖子、塑料桶、瓶子, 还有各种蔬菜、瓜果、积木等都能成为立体创作的材料。教师可在活动室、走廊、美术专用室里给孩子们创设“立体创意区“”美术创意坊“”涂鸦墙”之类的创作空间, 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各种形式的“借形想象”制作活动。
你看, 立体制作区, 孩子们给废旧带长柄的锅子装上大大的耳朵, 添上大眼睛, 瞬间锅子长长的柄就变成了大象的长鼻子, 一个可爱的大象就变出来啦;爸爸那四四方方的手提包被孩子们添画后变成了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还有那宝宝的棉皮鞋经过和瓶子的组合添上眼睛、花纹, 瞬间就变成了长脖子的长颈鹿;再看水粉拓印区, 用半个椭圆形的土豆拓印添画后变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小鸭戏水图、一片片树叶拓印变成了小树林……
其次, 区角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也能拓展幼儿“借形想象”创作空间。在娃娃家、理发店、医院等区角游戏中, 老师可提供一些低结构的半成品材料, 游戏时, 老师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材料进行“借形想象”创作出游戏情景中需要的游戏材料。如:有的小朋友把薄薄的长方形大盒子经过剪贴、添画变成了大大的“电视机”;有的则用两个酸奶瓶垂直相插, 变成了一把“电吹风”。因为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有一些独特的、奇特的想法, 因此, 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创作的材料和空间, 引导幼儿大胆创造, 发挥想象力。
7.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七
近日,由虞山镇老龄工作委员会、虞山镇民政办公室共同举办的虞山镇“夕阳墨韵·幸福家园”老年人书画展在虞山镇老年大学二楼举行,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
据了解,本次展览汇集了过去六年中,三届虞山镇老年人书画比赛的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80余幅。走进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美轮美奂的江南水墨画作品,老年艺术爱好者们用艺术的手法勾勒了江南小桥流水的雅韵风情,接着是一幅幅灵动洒脱的毛笔书法作品,老年书法好爱者们用手中的毛笔把古诗佳句、励志名言书写得气势磅礴、苍劲有力,让参观者感受到虞山镇夕阳墨韵艺术百花园的艳丽芬芳,也体会到老年人热爱生活、酷爱艺术生活,追求多姿多彩生活的心境。
此次老年人书画展是虞山镇“我们的节日-重阳”系列活动之一。接下来,虞山镇还将紧紧围绕“善德敬老、幸福重阳”主题,开展老年人登山、百家宴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活动形式,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实践活动,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8.开展重阳活动总结 篇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重阳节来临之际,张掖高台县宣化镇妇联组织20多名巾帼志愿者和宣化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一起到宣化镇敬老院开展了“爱心献老人、敬老迎重阳”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与关爱。
活动中,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洗被褥、擦玻璃、除尘扫地,几名少先队员还给老人剪指甲、用热水洗脚,拉家常,并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其乐融融,整个敬老院都沉浸在浓浓的暖意中。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还免费为老人们量血压、做体检。此次活动,发扬了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关注,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9.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九
一、为幼儿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是活动区教育的前提
1.在民族教育主题活动中,环境的创设与主题相符合,师幼共同参与其中。如在《我是蒙古人》的主题下,我们在设计了“骄傲的蒙古人”“美丽的大草原”“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主题墙面,并在阅读区搜集、剪贴各行各业突出的蒙古族人的照片、草原美丽的风景图片、蒙古族服饰;在美工区画蒙古族花边、蒙古袍、蒙古帽等。这样一来,既发展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让幼儿了解了蒙古艺术的魅力,同时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有的幼儿还把自己家的杂志、报纸、人物图片带到幼儿园剪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提高了。
2.充分利用空间环境,保持环境的动态性、民族性。为了让环境教育人,我们幼儿园在整体环境布置上,突出了蒙古族特点,如大厅的顶棚四周布置成富有蒙古族特色的云彩花边,吊灯处设计成吉祥三宝;班级的门设计成蒙古包形状;家园联系栏、主题栏的边框均设计成蒙古花边,走廊、楼梯墙壁悬挂着具有民族特点的教师作品,等等,这些都突出了浓厚的民族氛围。
3.创设专项民族游戏室。为了让蒙古族幼儿从小感受本民族文化的魅力,了解蒙古族基本的待客礼仪、饮食起居、服装、文艺、体育等文化特点,我们创设了民族游戏室。让幼儿通过在草原上、蒙古包里、娜荷芽(蒙语)餐厅、乌兰(蒙语)小剧场中的各种游戏活动,体验蒙古族的生活起居、美味饮食、民俗民风,提高了幼儿蒙语会话能力,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制定民族活动区教育计划是活动区课程的基础
为了避免活动区活动的随意性,我们在开展活动区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园蒙古族语言教育计划制定活动区的教育计划,依据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活动区活动。
1.我们根据主题活动计划及各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制定活动区学期计划,且与课程计划同步制定,并根据情况注明哪些内容需要采用集体教育形式,哪些内容需要在区域中完成。
2.根据学期计划制定活动区月计划和周计划,把学期计划分解到月计划和周计划中,并以表格形式体现,从而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避免盲目和随意地进行区域活动。
三、民族材料投放是活动区课程开展的有效保障
活动区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
1.发挥材料的高效利用。我们在健康区投放了达姆茹(蒙语)、弓箭、嘎拉哈(蒙语)、木马、马鞭等民族器械,我们不规定游戏的玩法,让幼儿根据材料自己探索。
2.利用一切途径收集材料。
(1)动员家长收集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幼儿家庭的搜集。比如羊骨头、蒙古袍、蒙古棋、蒙古靴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感到很好奇,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2)在商店中购买材料。幼儿园根据需要在商店、玩具店购买了一些生活中难于找到又很必要给幼儿提供的材料和图书。如具有蒙古族风味的奶酪、炒米、奶茶等食品,以及拼图、棋类,等等。
(3)教师制作材料。为了体现蒙古族幼儿园的特色,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幼儿制作活动区材料,例如,为孩子们制作表演的头饰、布偶、幼儿民族服装,等等,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
四、幼儿的活动是民族活动区教育活动的主体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在我园民族特色表演区——大草原上、乌兰剧场、蒙古包里,幼儿都非常愿意去玩。幼儿们自己坐到蒙古包里像模像样地喝起奶茶,几个小朋友自己排好队形欢快地跳起达木如(蒙语)舞蹈和筷子舞、挤奶舞……我们经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搅他们。
2.根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民族表演区活动中乐感强的幼儿可以选择跳难度较大的达姆茹舞蹈,能力稍差的孩子可以安排他们进行挤奶游戏或者是射箭、骑木马活动等。
10.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十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时值传统佳节重阳节来临之际,新站区六道湾社区开展了系列慰问活动。
一是文艺演出,娱乐群众。“遥望远山黄遍野,登高来把茱萸插;举杯共饮丰收酒,不胜今朝歌舞宴。”六道湾社区办文艺演,老年队队员们用风姿绰约的舞姿吸引了近1000多人的观看,给现场的观众带来视觉的冲击,演员们载歌载舞,歌唱伟大的共产党,歌唱美好的祖国,唱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唱出了老人们的心声,展现了新时代老人的风采。刘凤英老人深有感触的说:“今天能够参加社区为我们老年人组织的这么丰富多彩的活动,心情非常激动。我们虽然已过了花甲之年,但我们要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为和谐社区的建设争做贡献,在奉献中快乐、在快乐中延年益寿。”
二是便民服务送上门,开展志愿服务。社区组织了驻地医院医务人员对老年人进行义诊,活动一开始,医务人员刚坐好老人们就围了上来向医务人员咨询问题,医务人员一一解答,在耐心细致为他们诊疗的同时,提醒他们在饮食、用药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两个多小时的义诊过程中,医务者们共为60余人进行了认真的诊疗。同时现场还邀请了2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现场为200余名群众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服务内容涉及到退休职工养
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老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老年人维权、老年人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现场会还散发了“一法一例”宣传单500多份,并现场进行了法律讲解。
三是主题慰问活动,播散关爱。本次以“关爱老年人,构建和谐新社区”为主题,采用结对子、上门走访和开展座谈会等不同形式进行慰问。社区领导和老年人零距离接触,在送上社区温暖和关怀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老人们的生活和需要。
通过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老人们生活,促进老人与社会的交流,让老人感到社会的温暖,更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关爱老人就是关心自己明天的道理,使民族传统的敬老美德进一步得到传承,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树敬老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六道湾社区党总支
11.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十一
重阳节活动总结
十月份,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里。我们迎来九九重阳节来到的日子里,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请”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这个尊老、敬老、爱老重阳节活动中感受爱、表达爱。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传统的感恩教育正是我们如今幼儿园重视和开展的重要主题,通过这个主题活动让我们和宝宝更加地感受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感。我们希望我们的感恩行动能带给我们的老人们更多的快乐,我们孩子的文明之举会唤醒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老人。
尊老爱幼,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通过今天的重阳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明白尊老、敬老的重要意义。
12.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一、保证区域活动的空间与时间
(一) 统筹规划幼儿区域活动空间
首先, 对于区域活动需要整体考虑。教室里包含了区域活动的空间与幼儿进行集体活动的空间, 还有幼儿的生活所需空间 (喝水、入厕必经之地) ,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活动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整体的考虑后再详细划分区域的布局。区域的布局应当是美观并且实用的, 教室是幼儿快乐活动的场所, 不应当给幼儿带来任何压抑的感觉。整体布局要实用、美观, 让教室成为幼儿真正能够快乐活动的地方, 没有约束压抑的感觉。
第二, 需要注重区域的局部规划。作用比较相近的区域通常是相邻的或者是相对的, 有的区域比较安静, 就应当将这些安静的区域与嘈杂的区域分隔开来。笔者观察到数学区、阅读区、美工区比较安静, 建构区。角色扮演区、表演区比较嘈杂。教师应当做的就是尽量将安静与嘈杂的区域隔离开, 使幼儿更加投入得在各自的区域活动。合理的区域空间安排能够确保幼儿的区域活动效果。
(二) 保证幼儿区域活动时间
根据笔者的了解, 美国幼儿的一日活动, 有一大部分的活动时间都是区域活动时间。幼儿每天在幼儿园的9—10个小时之内, 区域活动就占用了大约四个小时。回头看我国的区域活动, 往往比起保证区域活动的时间, 更加注重区域活动的形式。如果每天进行区域活动的时间过短, 就无法保证区域活动所真正达到的效果。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时间, 我们首先应当提供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他们所应当完成的任务, 如果他们的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甚至可以适当的延长区域活动的时间, 毕竟幼儿的想象力需要时间充分延展, 探索性思维需要时间来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展现, 没有什么比一个在充裕时间中完成的完整作品更能使大班的幼儿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了。此外, 除每天安排的集体区域活动时间外, 只要是非集体活动, 游戏、课间、饭后, 都可以让幼儿自由进出各区域, 或进行新活动或继续未完成的探索。我们可以想象, 如果幼儿可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继续他们的探索, 对于大班的孩子, 他们一定会产生更多了不起的“发明与发现”。充足而灵活的区域活动时间的保证是实现幼儿园大班教育目标的保证, 也是实现幼儿探索欲望与培养其独立性的需要。
二、强化区域活动材料的探索性、层次性与动态性
(一) 增加区域活动材料的探索性
大班的区域活动材料应当富有探索性, 大班的幼儿能够独立处理很多事物, 劳动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他们能与他人配合完成各种活动, 喜欢学习, 乐于提问, 内心充满无穷的探索和求知的愿望。
富有探索性的材料跟传统意义上的动手操作与机械重复训练是不同的, 探索性材料应当在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操作的同时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鼓励幼儿手脑并用, 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观察与适当的指导, 富有探索性的材料本身就能趋使幼儿自主游戏, 我们也能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发现他们的巨大潜能。
(二) 丰富区域活动材料的层次性
每个幼儿的自身发展水平是不同的, 虽然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有所增强, 但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全体幼儿。而且每个孩子各有所长, 有的孩子善于舞蹈、有的孩子善于画画、有的孩子喜欢下棋等等, 教师应当因材施教, 设置富有层次性的活动材料。
案例:笔者在益智区的一次区域活动中发现, 有的幼儿擅长拼图, 三下五除二就能将拼图拼好, 转身去玩其他游戏, 而有的幼儿虽然对拼图游戏感兴趣, 但是他们并不擅长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拼图玩具, 他们由于长时间完成不了拼图, 就放弃了拼图游戏, 转身去玩其他游戏。
由此可见, 活动材料的难易程度不适当会降低幼儿的活动兴趣, 因此, 教师应当准备“有难有易”的活动材料, 比如在拼图游戏中教师应当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拼图, 既要准备图形不规则、面积大的拼图, 又要准备图形规则、面积小的拼图, 以充分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
三、明确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一) 教师是细致的观察者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尽情的游戏的时候, 不是教师休息的时候, 教师在这个时候应当细心的观察与默默的记录区域活动的状况。教师应当细心的观察孩子们的言谈举止、孩子们对哪个游戏更感兴趣、他们最愿意在哪个区域活动、他们都运用哪些活动材料等等都是应当细心观察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的细心观察才能发现问题, 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如果对幼儿不闻不问的态度, 就无法发现问题, 无法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收获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教师通过对区域活动的观察深入了解幼儿的需要, 进而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
笔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 大班的男孩子喜欢富有探索性与创造性的活动, 他们喜欢益智区、科学区;女孩子喜欢艺术活动、角色游戏。而建构区是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非常喜欢的区域, 教师如果观察到了这一点, 就不会将建构区安排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教师如果观察到孩子们的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 就能更加有计划得投放活动材料, 更加科学得布置区域空间。细心的观察与用心的记录是给幼儿提供舒适的自由的游戏空间的保证, 它也能使幼儿教师走向学前教育研究的道路,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 教师是热情的合作者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当充当热情的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将自己装扮成孩子们的玩伴, 与孩子处于同等的位置上, 从孩子的角度去分享他们的每一分快乐、每一分感动、每一分烦恼与每一分收获。教师的“热情”不应当是教师包办代替, 而应当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协助幼儿探索问题。
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公, 教师应当时刻保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幼儿自主创造的能力。教师要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 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活动区域。教师要将区域活动的规则巧妙、生动的安排在区域环境当中。比如教师在“医院”的门口挂上角色牌, 想当医生的小朋友拿一张角色牌挂在脖子上方可入内, 如果角色牌没有了, 则说明该区域的“医生”已经满额, 其他想在“医院”区域活动的小朋友可以当“患者”排队挂号, 然后找医生医治。区域活动应当多提供给幼儿选择的权利。有的教师总是指定幼儿的活动区域, 忽视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不能发展幼儿的特长, 降低了幼儿的探索欲望。笔者在建构区发现教师为了迎合主题活动的内容, 在多种活动材料中教师指定幼儿玩其中一种材料, 禁止其玩其他材料, 这样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机会, 使幼儿降低了游戏的愉快感。
幼儿教师作为领路人, 当幼儿遇到难题的时候, 不能直接告诉幼儿答案甚至完全代替幼儿完成任务, 教师应当“授之以渔”——给幼儿提出一个问题、给出一个建议、邀请另一个小朋友帮忙一起想办法……方式有很多种, 就是不能包办代替。
(三) 教师是客观的评价者
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的讲评是不容忽视的, 其目的在于表扬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积极行为, 树立正面的榜样, 推广良好的行为。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同伴分享他的快乐与困惑, 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区域活动的讲评能够帮助幼儿积累积极的学习经验, 并将这个学习经验在生活中迁移, 培养幼儿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良好的区域活动讲评离不开细心的观察。所以教师在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讲评之前应当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记录。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观察记录的方法, 比如录像、日记、照片的记录形式。教师基于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的观察, 客观的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对于区域活动的评价, 应当多从区域活动的过程入手, 而不是从区域活动的结果入手。教师在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也应当是因人而异的, 尽量针对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发挥的优势来进行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发展是意义深远的, 有的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虽然表现的并不理想, 但教师也应当从另外的角度来欣赏幼儿的表现。
区域活动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通过对区域活动的评价可以使幼儿反思区域活动的情况, 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身为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教师, 一定不要忽视评价的重要性。教师应当根据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幼儿的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多鼓励、表扬, 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幼儿在活动中所呈现的问题, 比如有的幼儿不懂得分享, 有的幼儿不会使用活动材料, 身为教师都应当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使幼儿在教师的评价后能够提升自身的行为规范并促进其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线亚威.幼儿园活动区教育实验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65.66.
13.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十三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孩子们首先剥水果送给爷爷奶奶吃,并亲切的为爷爷奶奶捶背揉肩。爷爷奶奶此时脸上幸福的笑容感动着在场的每个人。最后,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纷纷邀请爷爷奶奶一起唱歌跳舞。活动场顿时变成了一片充满欢乐和亲情的海洋。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在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爷爷奶奶对我们举办的这次活动很感兴趣,参与率也很高,他们也非常感谢幼儿园。正如龙文洲的爷爷说:我活这么大,从来没有过过重阳节,想不到是孙子上了幼儿园,和我一起过,我真得很高兴!爷爷的肺腑之言,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今后要多搞祖辈的亲子活动,让他们和孩子一起来体验亲子的乐趣。
14.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总结 篇十四
在九九重阳佳节到来之际,9月27日,中南南苑社区组织辖区空巢老人、退休党员等老年人,开展了“爱在重阳,情暖社区”主题活动。
早上八点,老年人们准时在社区集合,汪书记作了短暂的活动行程安排以及叮嘱老年人们在参观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后,一同坐车前往位于古里镇的铁琴铜剑楼参观,老年人们在藏书展示区和常熟历代私家藏书楼示意图展示厅驻足欣赏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亲身感受了它的古文化气息。随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和用心陪伴下,来到大义中泾村参观了热带水果火龙果的种植以及无花果、多肉植物等果树花卉的培育,观赏了优美的田园风景,感受到了新时代农业的人文气息,在阳光明媚的秋色中留下了一幅幅“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的幸福温暖画面。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身体,还陶冶了大家的情操,他们乘兴而来,畅谈而归,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十分融洽,大家都纷纷表示今年度过了一个有新意又惬意的重阳节。
15.谈幼儿园数学区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篇十五
一、开展数学区活动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001 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中指出: “在生活和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应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这种“关系”既不像自然物那样具备外在的形象, 也不像科学现象那样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更不像艺术作品那样富有吸引人的情节或动人的旋律。数学中的数量、时间、空间等知识, 幼儿往往难以理解。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也有这样的体会: 数学活动不好组织, 较难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数学区活动具有开放、自由、自主的特点, 幼儿在此能按自己需要与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 从而积极地与同伴、玩具和材料互动, 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 数学区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有利于幼儿建构数学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 “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 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 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根据这一观点, 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 应从对物体的操作开始, 在操作和积极的探索过程中, 促进思维活动的开展, 将由对物体的直接感知转化为表象, 从而主动领会和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数学区活动正是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种操作性学习方式。幼儿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虽然也有操作, 但由于时间限制, 操作活动不能深入进行下去。数学区活动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数学区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教具, 如小数棒、积木、立体几何模型、平面几何图形等, 幼儿每天到数学区活动, 不断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在操作中不断发展数学能力。
3. 有利于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 ( NAEYC) 2000 年出版了《幼教绿皮书》, 指出当前幼儿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对幼儿个别差异关注不够。书中写道: “教育方式仍然无法真正重视个别差异的存在, 并配合孩子的差异调整教育方式。明知每个孩子都不同, 却要求每个孩子要在同一时空、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幼儿数学学习中个体差异问题尤为突出, 每个幼儿原有数学经验、学习数学的方式、速度都不相同。数学区活动改变了集体教学中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的模式。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 幼儿自由的摆弄、探索材料。例如, 某大班教师在数学区投放了小动物卡片、数字卡片及加减运算符号。有的幼儿用动物卡片摆算式, 有的幼儿用数字卡摆算式, 幼儿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来学习加减。因此, 数学区活动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需要。此外, 区域活动是典型的个别化学习, 在活动中, 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明显增多, 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二、数学区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 一) 创设适宜的数学区环境
1. 设置数学区域
开展数学区活动的前提是要有活动的空间。因此, 教师要在儿童的活动室内或走廊的一角, 设置数学区域。数学区应有摆放材料的橱柜, 进行操作活动的桌椅, 便于儿童展示操作结果的小设备。设置数学区时可把区域的一面墙设计为数学主题墙。墙面装饰突出数、量、形等信息。例如: 有的教师在墙面上布置小动物吹泡泡的形象, 就把泡泡由小到大的排列, 体现量的排序。有的教师在墙面上布置数字、几何图形等形象。数学主题墙饰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区域的特征。
2. 投放数学操作材料
数学区材料是教师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 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的学习经验。
教师首先应根据数学活动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操作材料。例如, 中班近期数概念教育目标是: “引导幼儿点数10 以内的数, 认读10 以内的数字”。根据此目标投放数字棋、数字接龙、数量与数字匹配等材料。认识几何形体的目标是“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根据此目标投放七巧板、图形接龙、等分图形等材料。
此外, 提供材料要考虑幼儿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 学习目的性差, 任务意识淡薄, 对活动外在形式感兴趣。大班幼儿学习目的性增强, 能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出努力。适合大班幼儿的材料不一定适合小班。例如, 某大班老师利用印章、实物、作业单让幼儿练习数的组成, 效果很好。一位小班老师模仿了这一形式, 在小班数学区投放印章和作业单, 让幼儿在2 只小鸟后面印上1 只小鸟, 获得2 添上1 是3 的认识。结果发现小班幼儿只对印小鸟感兴趣, 还把小鸟印在脸上、手上。不同年龄幼儿认知特点不同, 同样的材料其效果会完全不同。
最后, 提供的材料应具有操作性、趣味性。操作性指的是材料能满足儿童探究的愿望, 如操作材料“数量对应拼版”, 儿童可以按形状拼合, 也可以按数量拼合。再如, 材料“按数取物”, 四人玩, 轮流转动指针, 指着几, 就取几条小鱼。这样的材料能拼摆、移动、组合, 而且有多种玩法。趣味性指的是材料的色彩、形状、玩法能引起儿童操作的兴趣。例如, 让儿童学习按长短排序, 如果只提供长短不同的小棒让儿童操作, 儿童兴趣不大。如换成不同高矮的塑制小树, 大小不同的花盆, 让儿童在花盆里栽小树, 趣味性就增强了。
( 二) 恰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 树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指导思想
数学活动区是幼儿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经验、体验探索乐趣、建构数学概念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活动中,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信任幼儿, 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参与活动, 获得发展。当前, 教师在指导数学区活动时, 总是不自觉地讲解, 示范。这样做会造成两种结果: 一是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 当教师不指导时, 就失去探索的兴趣; 二是教师的指导干扰了幼儿的探索思路, 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幼儿活动时, 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作为观察者, 应观察幼儿的操作方式, 不随意干扰、随意评价。作为引导者, 当发现幼儿独立活动产生困难时, 给予适当的帮助, 但并不代劳。作为支持者, 要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 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 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语言指导、提供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互动等方式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第一, 采用语言指导。语言指导是区角活动常用的指导方式之一, 包括询问、建议、暗示、鼓励、质疑等方式。但无论采用哪种语言指导方式, 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启发性的语言有助于开通幼儿的思路, 使幼儿有可能做出多种回答, 还能引发幼儿围绕问题展开有效观察、操作、思索活动, 帮助幼儿整理知识, 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 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即当幼儿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时, 教师启发幼儿相互观摩、讨论, 使幼儿向同伴学习。第三, 提供材料上的支持。当发现幼儿操作困难或有新的兴趣点时, 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 使幼儿的学习顺利进行下去。
另外, 在指导数学区活动时, 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指导要适时。即指导的时机要恰当。在幼儿的操作活动出现困难时及时指导, 使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二是指导要适度。即指导要点到为止, 不能直接告诉幼儿答案, 可以建议2 ~ 3 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供幼儿自己选择, 这样的好处是使幼儿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遇到的难题,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 三) 建立必要的活动规则
数学区活动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但是,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需要制定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规则。第一, 进区规则。如设置好区域人数标志, 本着先来先入的原则, 使幼儿明白当进区人数够了时, 可以先到其他区域活动。第二, 活动时的规则。如不大声喧哗, 爱惜材料, 玩过材料之后要放回原位、摆放整齐。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 操作材料的规则。如增加新内容和投放新材料时,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操作的规则, 使幼儿知道怎样做、怎样玩。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图示的方法记录并在区角展示。只有建立必要的活动规则, 才能使数学区活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活动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提供有利于幼儿主动活动的材料, 使数学区成为幼儿快乐学习数学的场所。
参考文献
[1]金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34-35.
[2]梅纳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南方出版社, 2004.56.
【开展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社区开展重阳节活动10-20
彩虹星幼儿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09-01
湖里幼儿园开展慰问社区孤寡老人活动报道09-26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语言对幼儿活动的情况08-31
幼儿园开展剪纸论文10-02
幼儿园开展“双语”教学教育的意义06-15
工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总结06-20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总结07-05
小学开展敬老月活动总结09-02
开展足球社团活动总结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