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2024-10-20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精选8篇)

1.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篇一

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调适对策

心理学 2009-06-27 17:49:24 阅读22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调适对策

【摘要】: 人格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包含着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也会更趋激烈,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具有真正的竞争实力。因此,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大学生人格已成为

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人格障碍;预防和控制;卫生教育;学生

一、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问题

1、自卑 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心理体验,在心理学上又称为自我否定意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

2、社交障碍 社交障碍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他们常常过于担心被动,过于谨小慎微,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对近100所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骨干人员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咨询中首位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约占84%;而在人际关系中占首位的是社交困难,约占57%。

3、懒惰 懒惰是不少大学生为之感到苦恼又难以克服的一种人格发展缺陷,是意志活动无力的表现。懒惰是影响大学生积极进取、张扬青春活力的天敌。

4、狭隘 受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中的“狭隘”现象有增无减。凡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好嫉妒、好挑剔、容不得人等都是心胸狭隘的表现。

5、抑郁 抑郁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我国学者对青少年抑郁的研究显示,大中学生抑郁检出率可高达18%~36%。

6、焦虑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的一种不安感,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在紧张刺激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增强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可能处于一定的焦虑状态。适度的焦虑对于保持生命活力是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焦虑主要是指不适当的高度焦虑。

7、自我中心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感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千变万化、独一无二,他们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自我,尤其是那些有较强自信心、自尊心、优越感、独立感的学生,就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当这种倾向与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如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和心理特征(如过强的自尊心、唯我独尊等)结合时,就会表现出过分的、扭曲的自我中心。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缺陷的调适对策

1、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1)、强化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 帮助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培养自主精神和人格的独立性。

2)、注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人行为的内在标准。教育大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选择正确的学习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克服依赖和惰性心理,不断提高自己的需求层次,并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激发他们积

极向上的热情。

3)、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并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之上。教会大学生克服孤僻、封闭、自卑、羞怯等社交心理障碍,学会有礼貌、真诚地与人交往,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健康教育 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两性关系,选择正确的异性交往方式,克服与异性交往中带来的烦恼,珍惜青春年华,使友谊和爱情成为学习的动力。

5)、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挫折承受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社会生活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在承受竞争、挫折和失败,培养大学生抗压、抗挫折的心理品质,学会自觉、主动地利用和发挥主客观优势,克服和消除不利因素,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善始善终的良好意志品质。

2、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 从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讲,整洁、美观、健康、充满朝气的校园与和谐、温馨的家庭,会使学生保持更加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和减少人格发展缺陷的产生。从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创造来讲,父母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注意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多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给他们更多一些爱与关怀;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尽力创造让学生表现自己能力、才智、闪光心灵的机会,这是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基础;创造良好的教育情景和心理氛围,特别是良好的集体生活情景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与交往,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重

要手段和条件。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人格发展缺陷,不仅影响到他们当前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其一生。因此,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足够的心理教育时间,可以充分保证大学生能够得到系统的心理训练,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活动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大学生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引发消极情绪,如忧愁、烦恼、愤怒、悲哀、痛苦、孤独等,如不加以及时调控,久之就会成为大学生较为稳定的人格缺陷。因此,各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去对

待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人格发展缺陷。

参考文献

[1] 孔燕,江之成,兰文敏,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2] 程葵.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及调适.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1)[3] 马建青.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干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4)

[4] 林岳新.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源探析.青年研究,1998,(7)

[5] 王卫.青少年抑郁的预防: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简介.心理科学,2000.24(4)

[6] 张泽武,吴赤蓬,刘国宁,等.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

[7] 翟德春,潘秀明,韩素玲,等.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

生,2006,27(3)

[8] 刘雪勇.体育教学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的理论探新.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9]孙培志,袁玉涛,郄爱萍,等.河北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

2.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篇二

1.“表现力”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质。

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 “表现”作为一种观念和行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表现”不仅是为了张扬个性, 也是为了打造优秀的自我。现在人们提倡自我推销、挑战主持人、“我能行”等, 就是通过“表现”展露自我, 增强自信, 树立新的自我概念, 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表现力”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质, 而这种素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从娃娃抓起, 需要学校进行长期培养。

2. 目前小学教育中, 儿童表现力培养情况不容乐观。

在现行小学教育中, 机械封闭的教学方式, 唯智是举的教育倾向, 缺乏关爱的教育环境, 忽视生命成长的教育行为等现象普遍存在,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学生表现力的发展。教师只注重学习结果, 而忽视学习过程, 且结果也要与教师同一, 这忽视了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发展。

3. 儿童表现力滞后影响创新人格的发展。

表现力滞后实质上影响着儿童创新人格的发展。因为创新, 于儿童来说, 是不断追求新意、尝试冒险和体验成功的过程, 创新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 是建立在儿童表现力基础之上的。反思学校师生表现现状, 我们认为表现的背后掩盖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问题, 我们的教育压抑着儿童的个性, 我们的教育忽视着学生的生命, 以致我们的教育在把学生培养成为思维独特、个性鲜明的人才道路上举步维艰。

二、创新人格的含义及意义

1. 什么是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指由个体内在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所协调统一构成的较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总和。

2. 表现与小学生“学会表现”。

“表现”一词有表达、表示、展现、表露出来的意思, 强调的是将内在的东西表露、外显、展示出来, 让别人能够清晰具体地感受到, 直观形象地观察到。

儿童“学会表现”是指在学习生活中把自身的教育积淀、内在素养展示出来, 在实现价值中提升自我,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敢表现、乐表现的意愿和会表现、善表现的能力。

3. 通过学会表现聚焦小学生创新人格发展。

“学会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转换为“学会表现”, 创新力与表现力有某种一致性, “学会表现”是发展小学生创新人格的聚焦点和突破口。这种关系还可以从“学会表现”的现实意义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三、创新人格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在“学会表现”折射“学会创新”的理念指导下, 努力探索以促进小学生“学会表现”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可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从课堂教学结构的重构到学习方案的变革再到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教学策略的运用, 使得课堂表现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会表现”的重要舞台。

1. 转变观念, 让学生在课堂表现性学习中“学会表现”。

课堂是推进学生“学会表现”的主要阵地, 以表现为主的课堂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学习:表现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 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让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2. 拓展时空, 让学生在课外表现性活动中“学会表现”。

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应该把活动作为“学会表现”重要途径来抓,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拓展。时间上的拓展主要是从课内向课间、课外、双休日、节假日、假期延伸, 空间上的拓展主要是从班内向年级、校园、家庭、社区、社会延伸。利用学校现有优势, 构建了“学会表现”专项活动体系, 并开展了一系列表现活动。

3. 以评促表, 让学生在评价方式的改革中“学会表现”。

评价具有激励、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学会表现”评价目标落实在表现意愿和表现能力上, 含有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精神。因为要让学生学会表现首先要关注他们愿不愿表现, 爱不爱表现;其次要考虑他们能不能表现, 会不会表现, 这是注重了情感领域目标和方法技能目标。同时, 表现又离不开知识, 孩子们既要以知识作为表现的基础, 又要通过表现来促进知识的吸收, “学会表现”同样重视知识目标的落实。因此, 可以确立“学会表现”评价的总目标, 制订相关的评价标准。

“学会表现”评价就其内在涵义来说, 是对表现的肯定和张扬。评价从过去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习表现, 不仅关注学习结果的表现, 更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注重学习过程中表现意愿和表现能力的协调发展,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创新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会表现”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促进表现, 更是在促进表现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使创新人格的形成。

摘要:要实现儿童创新人格的发展, 其重要的环节便是“学会表现”。学会表现, 不是简单地“作秀”, 而是将每一个人自身内在的精神面貌通过某种外显的方式展示出来。表现是每一位儿童的天性。通过课堂表现性学习、课外表现性活动等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表现意愿和表现能力, 并最终促进小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学会表现,创新人格,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肖龙海等.论倡导学会表现.课程·教材·教法.2001

[2]钟启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程淑华、余慧娟、赖配根.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人民教育.2002

3.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分析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发展;教育对策

爱利克埃里克森(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了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对于当代大学生,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知识经验的增多,他们的人格得以逐渐完善和定型,如何正确把握大学生人格发展,对于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排解青年学生群体思想观念的冲突,提高素质十分重要。

一、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

(一) 自我意识明确化,更具主动性、自觉性

大学生生理上已经成熟,成人感比较强烈,自我评价机制得到发展,他们往往主动把自己与周围的同学和教师作比较来认识自己,力图将社会的期望化为自我的品质,并对自己做出评价。他们自觉按照理想的自我去调控现实中的自我,特别是道德评价的社会性已达到较高水平。

(二)人际关系新型化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始强调平等,注重个性的观念增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逐渐靠向利益共同体,功利化与表面化的趋势上升;片面理解竞争、团结协作意识下降,个别大学生甚至把人与人的关系归结为利益争斗或相互利用的关系,缺乏营造真诚、互助气氛的积极心态。

(三)行为取向多样化

业余时间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业余时间行为倾向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随着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他们的行为取向也呈现出多极化和积极向上的趋势,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业余时间行为倾向包括:复习和作业、听音乐、逛街、聊天、打电脑等活动。

二、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正是在人格转型阶段,其人格极具可塑性。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其人格的发展更容易受到身边的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子女的健全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从出生到走上社会,其间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心理素质等,直接影响子女对事物的认知和人格的发展。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父亲的过分保护和母亲的过度干涉、拒绝否认、严厉惩罚不利于人格的发展。由此看来,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并且具有很大的制约性。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个体所感知到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的全部社会事实。社会诸因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它们共同作用于个体,使个体人格得以形成。社会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不仅存在着积极正面的东西,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反面的东西,这所有一切冲击着大学生,使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形成一个反差,他们需要慢慢调整心态,来适应这个社会。如果大学生顺利的适应了这个社会,成功的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就会形成健康的人格;反之,就会阻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包括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文化特色。大学生和教育者共同创造了校园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作为一种文化环境影响和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它使大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已处于一个有着共同利益、共同兴趣、共同爱好和许多共同特征的群体之中,孤独寂寞和无援之感便从他们心底消失。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所蕴含的高尚成分,如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自我牺牲,甘于奉献的意识等等,无不影响大学生的心灵世界,使他们不知不觉但又自觉自愿地接受陶冶和教育。

(四)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是维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人际关系的范围越大,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机会就越大。如果一个学生能与群体中其他同学进行广泛的交往和联系,特别是与兴趣相同的同路伙伴经常在一起,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就能从中得到启发、疏导和帮助,使人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大大地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反之如果大学生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增加大学生的挫折感,引发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带来一系列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会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对策

健全的人格模式,是大学生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人格完善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经后天长期培养和内外因的共同塑造教化的结果。

(一)家庭、学校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对策

首先,营造良好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十分重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家庭虽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还在起作用,但比较起来,学校与社会的影响更为重要,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已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其健康人格的培养不能由学校闭门造车,必须树立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观念,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以提高人格教育的整体效应。

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体措施有:1、切实关心学生的心理需要,这包括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要,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讲座,加强学生的心理科学知识教育 3、开设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

(二)大学生自身培育其健全人格的对策

首先,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积极健康的追求目标,增强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意识。所谓人格理想,是指各个时代塑造的,健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外在的环境教育,也离不开内在的自我完善,而且内在的自我完善尤为重要。所以大学生要努力配合学校教育,制定一个自我修养计划并坚持不懈地实施,使自身人格不断完善和成熟,以达到人格素质教育的目的。

其次,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磨炼人格。塑造健全人格,并不是可以通过简单地灌输一些知识和理论就能实现的,因此,加强人格修养,必须把出发点和归宿点摆到实践上来,例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基层,接触广大的社会大众;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从点滴小事中不断锻炼各种能力,优化大学生人格。(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诒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287

[2]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6

[3]张香宇.大学生人格与素质教育[J].内江科技.2007,9

[4]戚少枫.趋向大众化教育中的大学文化氛围与大学生人格养成[J].理论导刊.2006,7

[5]张桂珍.人格及大学生人格培养[J].东岳论丛.2007,3

[6]林澍峻.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8

4.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篇四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1、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对教学的作用: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发展阶段:

①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

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

③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4、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1)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2)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

5.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篇五

余经勇 2016/7/1

一、游戏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人格发展的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只有在积极的活动中才能促进人格健康发展。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体验和感悟,这就需要学生更多地投入到更为主动的创造性活动中,这也导致思品课的教学性质必须是具有创性的、感悟型的课程。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思品课的“游戏活动”尤其重要。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也差。他们刚适应甚至未能适应学校生活。在此种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游戏活动”成为必要的手段。众多的心理学家们认为,游戏是人类体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活动和学习应该是从游戏开始。英国教育家洛克就曾说:“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

“游戏活动感悟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创设了低年级思品课堂教学需要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在自由选择状态下进行价值建构。使学生在和谐合作的环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发现自我,发挥自我,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完善自我,激发潜在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最终目的。

二、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在小学各科中,游戏活动是耳熟能详的。但不同的学科,所设计的游戏活动都是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的。在低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中,并非所有的热热闹闹的活动都能促使儿童人格的发展的,所设计组织的游戏,必须具有一定的本质特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

1、游戏活动以其内在的趣味性启动儿童的自主参与性

游戏活动教学的目的在于利用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激起儿童的内在动机。通过游戏活动教学,教师的要求应很快能转化成儿童自觉自愿的活动。要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愉快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高度、巧妙地统一起来。因而活动的内容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又要是常规性的,趣味性的,儿童们都共同参与的活动,更要有一定的目标性。另外,要使学生们都能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对他们来说,应能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巨大满足。游戏教学正是以其内在的趣味性作为内在动机来启动、维持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自主性。

2、在交往合作性游戏活动中“建构”健康的人格

学生人格的形成虽然具有独特性,但却不会也不能孤立地形成。学生生活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他们的人格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环境和人群的影响。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共同学习活动和人际交往为中介的集体性课堂教学。它不但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学会交流,学会创造。游戏活动也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环境。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进入生活角色,通过和群体的交往合作,摄取信息,交流情感。学生在“自由选择”状态下投入地活动。每个学生都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共同进行活动。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地完善自我,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3、游戏活动过程体现创造性

通过游戏活动形成创新能力是小学生人格培养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学生的个性特征各不相同,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也千差万别,这更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的观念,为学生的创造活动创设条件。针对教学的实际,设计有一定本质特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和谐合作愉快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另一方面,更要允许学生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给予激励评价,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去,从而感受到创造的愉悦。学生在富于创造性的课堂中学习,对形成良好的人格也是有很大裨益的。

三、通过游戏活动建构学生良好的人格

1、围绕目标,创造性地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内容

游戏活动一旦与教学联系起来,其创造者、组织者、领导者的主体就是教师。游戏活动首先要由教师事先设计,然后引导或带领儿童有序地进行。教师不但要熟悉儿童游戏的理论,了解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及兴趣爱好,明确教学目的并熟悉掌握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将教材真正熔化在游戏活动中。这就绝非教材与游戏的简单粘合,关键是要使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能高度巧妙地统一。最终实现学生能在活动中建构生活角色,形成良好人格。

例如,在进行第一册《新朋友 新伙伴》教学前,教师设计了“画一画”的活动,要求学生画出与好朋友活动时的情境。主要目的一是进行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在开学以来,认识了哪些好朋友,是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二是通过“画一画”游戏活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交往认识,消除心理隔膜,学会大胆与同伴沟通,体会到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是愉快的,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2、营造合作、和谐、平等、愉快的“游戏活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游戏活动教学应始终伴随着师生愉悦的情绪。课堂上,每个人都是学习、课堂、集体的主人。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讲真话,大胆表现自我。即使学生某些在严肃学习活动中被禁止和不被认可的行为,也应该被允许、合理地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存在。

(1)师生协同,形成情感交流

师生协同是指主导和主体的教与学,在教师指导和促进下,充分发

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立足于树立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现代教学观,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担任“促进者”角色,要积极倾听学生发言,承认学生有自己独特思想感情的权利,引导学生正视道德问题。

(2)为每个学生创设表现才能的机会

和谐、合作、平等的课堂气氛,不仅注重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更注重对后进生的帮助,要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要重视运用集体的力量发掘每个学生个性中潜在的积极力量。每一点滴的进步,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并鼓励。

(3)改变传统的座位模式,创设合作学习的集体空间

传统的秧田座位模式,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也不便于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创设合作学习的集体空间,是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班级教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进行游戏活动感悟型的思品课型教学时,可根据不同内容尝试用不同的座位排列:可以分小组坐,也可以去掉桌子让学生围成一圈坐,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位置坐,甚至老师也一起坐在学生中间亦可。这样更便于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

3、重视评价激励,促进角色建构

课堂活动要重视评价与激励作用相结合。儿童对自我评价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别人的评价。学生从别人(教师、学生)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进行模仿、揣摩、体验,在小伙伴之间互相评价。也应注意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以体会自己的进步。因此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动脑、动口,勇于提出自我见解。例如《新朋友 新伙伴》的“画一画”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他们介绍朋友。在此过程中进行交流评价。评价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的“作品”中有很多朋友,出现活动十分愉快,可见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成功的地位。另一些学生作品中只有一两个朋友,甚至没有朋友,可见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心理障碍,这时教师对取得成功的学生要给充分肯定,并鼓励存在交往障碍的学生。对取得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给予赞赏激励的评价,让他们充满信心。长期坚持,将逐渐建构良好的人格。

四、通过游戏活动形成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格

在低年级思想品德课中,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交往合作性和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课堂,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双向互动,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最终将达到形成良好人格的目的。其基本流程是:

1、设置情境,营造氛围

所谓情趣,既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包括由此而突现出来的情感问题、交往障碍、求知欲等。在思品课的开始,以情趣抓住学生的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之余,往往也有了解学生、创设氛围、悬疑引趣等作用。如《我们在一起》一课,教师以儿童熟悉喜爱的歌曲《开学了》开始,通过动听的音乐,教师的形态、动作、语气等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

2、角色扮演,合作交往

有了愉快的学习情境氛围,教师此时顺势而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蕴涵的道理,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生明理,如果跟语文、数学一般的操作程序进行理解,也可以达到效果,但却忽略了思品课的活动性要求,也容易令刚活跃起来的课堂气氛沉寂下去。这时,如果创设与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合作交往性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论而明理,将达到建构角色,培养人格的作用。例如在《怎样交朋友》一课中,把对课文的认识在扮演角色时实际运用,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生进入学习高潮,共同参与,帮助小兔学会交朋友,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进一步认识到:要主动、勇敢地交朋友,自己才会在集体中感到愉快。

游戏活动最主要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扮角色游戏

扮角色游戏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情感,让学生带着感情参与教学活动。把对课文的认识在扮演角色时实际运用,有助于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依照他自己的角色来行事或模仿他人的角色行事。通过“扮角色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故事中表演出来,从而深刻体会到情境中角色的感情。

此外,抽象的道德认识,只有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扮角色游戏可以让儿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例如《怎样交朋友》一课,要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做才能和同学交上朋友,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角色中,明白交不上朋友的原因。在学生进入角色情境后,还可以即兴创造其他情境,让学生创造性地展开想象:如小刚明白道理后,当自己上学遇到同学或下课大家做游戏时又会怎样做?通过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解决生活中的思想问题。

(2)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的形成起催化作用。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还要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音乐、儿歌、动作表演能创设陶冶学生情感的情境,有助于儿童行为的形成。例如在《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活动中,以歌曲《开学了》导入,又以配乐儿歌加上学生创造性动作作为结束,为儿童所喜爱,既陶冶情感,又引起共鸣。

(3)竞赛游戏

小学生好胜心强,竞赛游戏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在竞赛游戏中培养了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获得最大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离开座位比赛交朋友,比一比谁最会交朋友。这样就很好地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和表现的机会。

游戏活动的形式其实不拘一格。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大胆、勇于尝试与创新。只要能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游戏活动就应该是可行的。如现今很多成功的课例中,那些优秀的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所设计的游戏,例如:“送小书签,读名言”“红绿灯举牌辨是非”等等,都不乏成功的例子。

3.活动体验,评价激励

6.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格建构 篇六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关根本的方面,由此意味着当代中国真正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轨,也彰显着建构能够适应社会转型的人格品质的`本质重要.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利益主体、法权主体和精神气质乃是人格建构不可或缺的内容.

作 者:陈立新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19(4) 分类号:B821 关键词:社会发展   利益主体   法权主体   精神气质  

7.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篇七

志愿服务活动在世界各国源远流长, 它直接源自西方宗教性的慈善活动。19世纪时, 英国实行“推动社区改造计划”, 参加这个计划的人员开始被称为“志愿服务者 (Volunteer) ”。而从欧洲移民到北美大陆的人们为了克服面临的生存困难, 需要相互帮助, 又把这种互助的做法在美洲殖民地延续下去, 使得志愿服务活动在欧美萌芽, 并发展壮大。在我国, 虽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极少见到“志愿服务”这类概念, 但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或者单纯的舶来。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最朴素的社会互助精神的体现。虽然由于历史、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各国对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总体来说, 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1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定义

2001年,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国际志愿者年的讲话中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做了一个概括:“志愿服务活动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 志愿服务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1]2006年, 中国共青团中央在《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融合中国传统思想, 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做了口号式的概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此外, 各种组织和学者对志愿服务活动还有多种定义。虽然各自的表述不同, 但其实质基本统一。本文采用丁元竹、江汛清在《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一书中对志愿服务活动所做的概念定义:“志愿工作 (Volunteer Servive) 是指任何人愿意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

概括来说,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志愿性。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基于自身的良知、信念和责任感而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活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求人们参加的服务活动不属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范畴。 (2) 非营利性。非营利性不是说志愿者的服务绝对没有任何报酬, 而是指志愿服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说政府或者某个社会组织为志愿者的花费提供了一定的补贴, 为一些没有经济实力的人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或者说外一些职业从事志愿服务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些也都属于非营利性的范畴。目前, 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对志愿者提供一些相应的物质保障。如日本政府给派往国外的志愿者发放一定的生活津贴、医疗费、保险费等;捷克于2002年制定的《志愿服务法 (修正案) 》规定, 志愿者应当提交三个月内出具的治安证明和健康证明, 当长期志愿服务每周平均时间超过20小时时, 政府可为志愿者支付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3) 公益性。志愿服务是出于维护社会和他人利益的目的而开展的活动。虽然志愿者本身也在服务的过程中受益, 但这并无损于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公益性。 (4) 组织性。志愿性质的活动自古有之, 但分散、个体的行为一般被理解为民间互助活动。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是由自愿投身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结成的自治性组织实施的工作, 是组织化的行为。1971年,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正式成立, 将志愿服务活动正式纳入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技术合作、改善人权、促进民主与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给予了制度上的保证。我国也在1994年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截止到2007年, 在我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已达2511万多人。

3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概况

我国带有青年志愿者意义的活动由来已久。上世纪60年代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就具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雏形。但这类活动大多带有一定的政治运动色彩, 并主要是分散、单一和个体形式的服务, 没有达到组织化和规模化, 也没有建立一套持久的机制。上世纪90年代, 在共青团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 铁路系统2万多名青年组成860多个队伍, 在2400多公里的京广铁路沿线的120多个车站、33趟列车上开展了“铁路青年志愿者学雷锋迎春运志愿活动”, 首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组织性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正式启动。1993年12月, 共青团第十三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发展规划》, 决定把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作为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启动项目, 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

1994年12月5日, 共青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2006年, 团中央制定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 推广志愿者注册制度。规定年满14周岁, 具有奉献精神, 具备与所参加的支援服务项目及活动相应的素质和知识, 按照一定程序在一个基层团组织或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 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 就可以成为一名志愿者。这带动和促进了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机制等各项建设整体发展。截至2007年12月, 全国累计已有超过2.68亿人次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4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1994年胡锦涛同志在致中国青年志愿协会成立大会的贺信中写道:“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它作为共青团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树立时代新风, 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都产生着积极作用”。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深入、持续的发展, 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活动, 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

(1)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缓解由于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 补救或预防某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改革开放之后, 社会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和提高了经济建设的效率,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分化。据全国总工会统计, 目前全国尚未享受到社会保障的人数约有4.3亿, 全国约有700万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在农村还有8000万的贫困人口。另外,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97万, 占总人口的6.96%。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单亲家庭子女、下岗职工等有特殊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志愿服务可以用两种方式参与补救和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与恶化:其一是通过直接补救的方式, 比如救援抢险。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8年6月3日, 中国共青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紧急招募338.7万名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服务, 在国家抢险救灾中承担了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在医疗救护、义务献血、物资配送、心理调试、灾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效地防止了灾情蔓延和恶化, 避免了社会经济的更大损失。其二是通过唤起社会良知, 形成社会认同。通过宣传号召, 从最广泛的层面上唤起社会群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形成共识, 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解决。

(2)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 在世界各地, 志愿者的贡献中的经济因素往往被忽视。根据一些国家的统计, 志愿服务工作能够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到14%左右。例如在美国, 志愿者的服务相当于900万工作者的全时工作量, 每年创造255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志愿服务活动既不需要政府较多的投入, 又能够满足社会群体对服务的需求, 并且有着较低的成本, 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发展于社会变革时期, 它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将分散的、个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热情融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中, 有效地承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历史重任。在实践中履行了传统美德的要求, 在服务中实现了志愿者的诺言, 在活动中切实贯彻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能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 增强了社会的亲和度与凝聚力。不仅如此, 志愿者本身在进行服务活动之后也更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研究1人格与健康人格

对于人格, 在心理学上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我国著名心理学者陈仲庚先生在综合各种关于人格的定义之后, 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 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 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2]这一定义揭示出了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与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自己的类存中, 只有作为人们, 才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3]有着相同之处。在马克思看来, 人格是人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并在其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综合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诸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 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 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自我。它是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过程, 如认知能力、行为动机、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审美情趣等。

健康的人格则是指能全面体现人格的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性与心理过程的全面性和稳定性的境界, 是多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与有机统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可提出健康人格应包括的一些方面: (1) 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一方面能自我认可, 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 从而形成对自己较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能自我客体化, 对自己的所有及所缺有较清晰的认识。 (2) 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 没有认知障碍, 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 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不断进行社会化活动。 (4) 乐意为社会服务, 富有较强的事业心,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 (5) 良好的情绪和意志, 情感饱满适度。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不怕挫折, 有毅力。 (6) 高品位的鉴赏力和高境界品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7 19能控制私欲, 坦诚生活, 不为物质生活所累, 不为庸人俗事所扰”。[4]

2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问题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年代, 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巨变对大学生的立身行事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具有高智商和较丰厚知识的群体, 大学生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信息优势, 紧跟时代潮流, 形成了自身的人格优势———健康、积极、向上, 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步。但也应该看到, 大学生的人格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名家黄学规教授与同事从2000年起对浙江财经学院的1020名大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他们的系列调查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不容乐观。”参照健康人格标准,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 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以自我为中心, 关心他人和集体的时候少。理想信念缺失, 唯利是图, 功利色彩较重。 (2) 经受不住打击和挫折。一遇到失败就灰心丧气, 难以调整心态, 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 思想出现极端, 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 (3) 责任意识缺乏。例如一个大学生与几家用人单位签工作合同的事情时有发生, 全然不顾合同的严肃性。还有大学生毕业多年不还银行的助学贷款的事情发生, 这些都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

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各种形式把有关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原则、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等传授给学生, 另一方面则需要大学生自身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由被动到自觉, 主动地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发展, 克服自身发展中的不良倾向, 使自己的人格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相比课堂教育等传统形式,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更直接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1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和谐处理人际关系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 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志愿目标, 它将不同的志愿者融合为一体。在这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中, 因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大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团队归属感。从每一个志愿服务团队看, 团队内部都有相应的分工, 有分工就有协作, 分工不协作, 就会对整个团队的志愿服务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这就要参与志愿服务的每个大学生都要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协作, 这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等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在实践中认识20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7

到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从而学习和谐处理人际关系。

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磨练意志和坚定信念

大学生初涉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 不可能一马平川、风平浪静, 必然要遇到许多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困难和从未遇过的问题, 必然要碰到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棘手难题, 甚至遭受暂时的挫折。这就需要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去认识困难、解决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实现自己当初所设定的目标。实践证明, 在艰苦条件下, 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独立、果断处事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 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这是单一的课堂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3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为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提供了实践的沃土。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 了解到普通人生活的艰苦, 使他们身临其境, 受到教育和感染, 由此使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为大学生提供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积极进取和创新、不断完善个人素质的巨大力量。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自觉投身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时代洪流之中, “净化自己、照亮别人”, 在志愿活动期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怀, 从而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发展和完善自身,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他们人格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标志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对健康人格的自觉追求, 强调为社会做贡献, 百折不挠。它的开展使得大学生在助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助。

参考文献

[1]张敏杰.欧美志愿服务工作考察[J].青年研究, 1997 (4) .

[2]陈仲庚, 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

[4]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曹忠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

[5]周和岭.医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

[6]曹卫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概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

8.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与策略探析 篇八

关键词:学生人格 现状 策略

一.人格的内涵

对“人格”这个概念的界定,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教育学都有不同的范畴。本文所指是按教育学界定的范畴确定,是指被教育者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健康地发展,而且被教育者的主体有对权力与义务的高度自觉。教育学对人格的理解不仅从人的身心发展的角度考虑,而且还从人的整体素质及其文化背景来考虑的。因此,它比生物学、心理学或伦理学上的人格概念具有更深刻和丰富的内涵。从可展示的外在表象分析可包含自尊、自强、自信、创造力、责任感、独立性、协作性、意志力……因此,也可以说教育学对人格概念的界定对教育实践更有指导价值。

二.不发达地区小学生人格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农民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当前的小学生是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家长们对独生子女倾注了更多关爱。可是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情是否换来了孩子对自己的更高要求呢?并非完全如此。

三.健全学生人格的策略

笔者从培养人、塑造人的角度出发,对健全学生人格的策略作了以下尝试:

(一)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目的,建立具有导向性和控制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班级文化制度来健全学生人格。

1.制定导向性为首控制性为主的班级制度。健全小学生人格的过程实际就是习惯的形成过程。而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或说是人格特征)更多的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健全学生人格也必须从学生学习、生活、卫生等可描述的细节性班级制度着手。不过要值得重视的是,这里的班级制度绝不是简单的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惩罚;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思想观念的一种导向功能,然后由此产生对学生行为发展方向的一种影响和控制。

2.班级制度的控制功效。叶圣陶指出:“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作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因此,要真正使制度活化并激发学生自觉执行还应发挥制度的控制功效。一个班集体中不同程度、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四五十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其中又获得提高,就必须改变传统体制中“少数人当官、多数人被管”的局面,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成为管理员,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体会酸、甜、苦、辣,提高自己执行制度的责任感,以健全人格。

(二)通过丰富的制度化活动的谐合互促,健全学生人格。

1.通过班会活动锻炼能力。班会活动是小学阶段日常活动中内容最为丰富多彩、形式最为生动活泼且富有情趣的集体活动,同时也是最能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一项活动。能有制度化、计划性地开展又将不断地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和形成健康舆论、良好班风。真可谓一举数得。因此,对此项工作我是作重中之重来组织。

2.通过学雷锋活动继承传统健全人格。雷锋精神是我国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让每一个学生理解、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对学生形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如我们班在一次冲洗厕所的大型学雷锋活动中,李华和童柏成两位同学毫不犹豫地把手伸进满是污秽的下水道中,掏出堵住下水道的各种杂物,使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受到极大教育和鼓舞,在他们俩的带动下大家争先恐后,将一切顾虑都抛之脑后,顺利完成。随后我们班的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最多一周曾做35件。并使全校形成空前的学雷锋热潮。此外,我还注重学生对活动效果和影响进行自我评定,获取活动后的快感,支持活动热情。在这样催人奋进的环境中不能健全学生人格,试想还有什么活动能达到呢?

3.通过创办班级传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的班报和板报的出版从文字编辑、新闻采写、设计版面、美工装饰、誊抄等工作全由学生们完成。甚至当初周报名称(《希望周报》)和各栏目名称也都一一来自学生的创意。小学生天真烂漫,富于幻想。这方“百草园”真是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写作、设计、书写能力。现在我们的(《希望周刊》)已走出家门,走向其他班级,甚至其他村小,更激起同学们的创办热情。

四.结束语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研究,证明运用积极的策略健全学生的人格是由较为明显的成效,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健全学生人格也是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在今天素质教育逐步进入正轨之机,重视不发达地区学生人格的塑造,将能有效推进不发达地区素质教育进程。为祖国明天进行经济建设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

基金项目:2016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立项课题《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053)》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招募特约通讯员的通知下一篇: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初中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