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2024-06-29

药品安全工作计划(共9篇)

1.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篇一

2011年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一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药品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抓好药品安全工作,打好药品安全攻坚战,使油墩居民用上放心的药品。我社区特制定2011年药品安全监督工作计划: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责任追究。药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不能放松的工作,社区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药品安全综合治理,切实为民办实事,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对造成重大药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二是营造宣传声势,扩大宣传覆盖。积极探索药品安全宣传的有效途径,利用社区网络力量和宣传栏,拓宽宣传阵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是加强检查次数,加强查处力度。认真组织好辖区内的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卫生机构多监督多抽查,发现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立即要求改正,对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追究负责人责任,并移送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是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月上报制度,完善上报效率,对产重大影响的药品安全事件更要及时上报,妥善处理。

油墩社居委

2011-1-24

2.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篇二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将2016 年定位为“责任落实年”, 以“党政同责”引领监管的责任落实, 以问责办法兜底监管责任的落实。一是全省各市州要探索性地制定落实“四有两责”具体实施意见, 在市县两级探索“四有两责”的基础上, 争取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专门文件, 把“四有两责”纳入地方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内容。二是要把监督责任和抽检责任落实到位, 重点强化对企业生产许可合规性执行情况的现场检查。市州局要加强药品生产环节的日常监管, 落实责任, 防止出现市县两级之间推诿扯皮现象。继续开展“一事双谈”, 既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情况, 同时也检查基层日常监管责任落实情况。把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添加剂滥用作为市、县两级抽检重点, 做到“四个覆盖”:覆盖食品类别、覆盖获证企业、覆盖安全性项目、覆盖产业。三是争取政策支持和地方投入, 配备急需、管用、用得起的装备。2016 年湖北省局在部门预算中安排3000 万元资金, 并将统筹整合中央资金1000 万元, 用于乡镇监管所办公设备、执法装备等。继续推进市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实验室改造、仪器设备配备项目, 全面提升县 (市、区) 检验检测能力。四是继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 深化网格化管理, 实现100% 覆盖农村和社区。五是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教育培训, 促使基层监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六是加大对县乡履行“四有两责”情况的巡查力度。

强化基础, 关键是把“四个基本”落到实处

3.药品包装 锁住药品安全 篇三

其一,药包材阻隔性差,药品极易受潮和氧化,导致提前变质失效。为此,应选择高阻隔性包装材料,提高药品保存质量,避免药品在保质期内变质。但是,目前我国药包领域对药包材阻隔性测试方法的选择还存在较大的随机性,这无疑会影响药包材的正确选用,因此有必要规范药包材阻隔性的测试方法,根据不同的药包形式,合理选择测试方法。

其二,药包印刷企业缺乏防伪实战能力和防伪技术底蕴,对于制药企业提出的防伪需求,提供的防伪技术过于简单,易被造假者仿造,导致市场上假药泛滥。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药品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化,药品包装造假手段更加高科技化,使得药品包装面临更大挑战。本期专题中为大家介绍了一种“不可复制,手机识别”的特殊编码技术,商家和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快速鉴别药品真伪,而防伪技术本身又不易被复制仿造,药包印刷企业不妨学习一下。

其三,药品包装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受到污染,就会导致内装药品受牵连。因此,药包印刷企业必须保证药品包装生产流程的卫生安全性,从源头、生产过程、末端三管齐下,给药品包装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4.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总结 篇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机制,落实全覆盖的责任体系。

1、积极推进机构改革。按照省、市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我区迅速召开了全区食药监管体制改革工作专题调度会,研究部署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过渡期间工作的有关问题。机构编制“三定”文件已完善修订,人员配备到位到岗。从今年10月份开始,我局已全面开展行政许可、窗口受理备案、日常监管、投诉举报等工作,实现了职能全面接交、人员迅速集结,机构改革过渡期间平稳、高效、有序,受到市政府和市食药监局的表扬。

2、层层落实监管责任。一是全面签定目标责任书,年初,全区食安委成员单位和各街道(镇)签订了《20__年度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二是精密编织三级监管网。完善区、街、社区(村)三级监管网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专人。三是严格考核注重绩效。由区食安办牵头组织,对成员单位和各街道(镇)实行严格考核,注重绩效。

3、强化风险防控。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我区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截止目前已完成检验检测6417批次,合格6292批次,合格率98。05%。其中定量1537批次,占完成任务的102。47%,合格率93。69%。定性5050批次,合格率96。08%。同时,并每月及时在政府的网站发布50个以上批次的检测结果,及时温馨提示辖区内广大居民消费者。充分运用好检测结果,将其作为风险等级管理,“黑名单”制度的有力依据。

4、科学完善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健全了统一指挥、处置高效的应对机制。严格了应急值班制度,实行365日昼夜值班,落实带班领导和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安全应急不留空档。规范了安全事件信息发布制度。确保本年度全区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二)创新举措,着力抓好培训和宣传。

一是抓主体培训,强化主体责任,提高监管能力。针对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量大的实际情况。今年组织了全区街道、社区专干、协管员、信息员约200人,进行培训考核。同时组织了430家医疗机构举办了“20__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宣传暨医疗机构培训会”,增强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二是抓主题宣传扩大影响。利用重要活动,突出食品安全宣传主题,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影响。6月16日,开展了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水平”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5月11日,我局开展了以“关注食品安全、享受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约300名离退休老干部参加,反响良好。12月4日,我局在侯家塘红旗法制广场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暨食品安全宣传日活动”等。同时,利用重大时节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如“3。15消费者权益日”、“3。31全国投诉举报宣传日”和“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生效日”等,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影响。今年,全区共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48次,媒体播放宣传报道9篇,向市、区报道信息73条。

(三)铁腕整治,筑牢安全屏障。

今年已开展两节两会、高桥和红星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四小”整规专项整治、春季学校(幼儿园)食堂及校园周边、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三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以及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近50项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1、重点开展“四小”整规专项整治。

按照要求,我区于4月28日召开了 “四小”整规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会后各街道(镇)召开街道(镇)和社区(村)食品专干培训会,明确了排查方法与措施。同时加强对街道(镇)的现场抽查督导工作,协助长沙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抽样检验,对产品检验不合格的“四小”门店进行严厉查处。据统计,4月—8月底,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45家,其中责令整顿规范小作坊25家,劝离5家,取缔小作坊8家,提交承诺书25份,小作坊建档25家;检查小餐饮店许可建档共计1993户,其它小型餐饮许可1697家,共出动执法人员334人,执法车辆182台;区工商分局共检查小食品经营店2435户,清理规范小食品经营店1459户,查处开展监督抽检食品69批次,抽检合格66批次,抽检不合格3批次,查扣问题食品39公斤;检查78家单体药店,发现1家药店无证,已经责令关停;检查小诊所135家次,责令整改5家。

2、积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在春季、秋季入学及相关重点时段,我区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督查,切实实现对学校食品安全隐患的“零容忍”。今年,已对区内所有的幼儿园、中小学、大中院校开展了两轮次以上的督查,共检查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199家,其中大中专院校13所,中小学60家,托幼机构126家,学校内超市36家,校园周边食杂店37家。今年10月份在我局新组建之初,开展了冬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区校园及周边重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3、加强高桥、红星两大市场及红星冷库重点区域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加强红星、高桥市场及红星冷库食品监管力度,加强了对该区域的人员配备。除了增强日常巡查的频次和力度外,为确保节日特殊时期的食品安全,我局联合相关街道对高桥、红星市场开展为期1个月(1月15日至2月15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424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 4581 家。对高桥商贸城7家问题较为突出的腊制品经营户进行了查处,查获问题腊制品9905。2斤。这次专项整治震慑了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消费秩序,得到了长沙晚报等媒体正面报道。

4、全面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

我区现有135家单体药店(含跳马镇)、县级以下医疗机构431家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9家、诊所173家、门诊127家、村卫生室27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35家)。在明确事权后,我局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将全区13个街道(镇)分成2组,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今年检查整治一级医院、门诊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共计432家、单体药店105家,现场责令存在问题的8家医疗机构进行整改到位,通过检查,规范了药店、医疗机构的药品经营使用行为。

5、逐步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

一是根据市局要求开展“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美瞳)经营门店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16家次;二是开展避孕套质量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门店21家次;并由我局牵头、街道配合开展了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检查单位102家,对存在问题的27家单位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三是开展“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18家。

6、全面开展“四查”整规专项整治。

按照要求,今年我局积极稳妥开展了 “四查行动”。逐步建立与完善了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基础数据库,目前已检查餐饮门店999家、药店53家、诊所206家,食品加工小作坊88家,食品流通店1160家,化妆品经营主体17家;医疗器械经营主体19家。今年在市局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我区保健食品、化妆品的企业重点分布在高桥大市场,其中化妆品批发企业135家,连锁美容美发机构98家,单体美容美发门店231家,连锁专卖专营店22家,单体专卖专营店40家,共计526家;保健食品批发企业76家,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体药店(不含连锁)116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40(另有30家企业经核实原址已不经营),共计226家。

7、大力开展冬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掌握区内食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状况,重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全面监控,开展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食品安全隐患整改,为我区食品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20__年10月11日开始,依据“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我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冬季“食品安全知识大宣传、安全风险大排查、安全隐患大整治”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前,各街道(镇)正在对辖区内食品经营户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和排查;同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进行分级监控。

(四) 畅通渠道,健全快速协同处理机制。

一是健全投诉举报机制,畅通公众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在各社区宣传橱窗公示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拓展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途径。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共计260 起,其中直接投诉171起、上级交办函51起、12345市民信箱36起、区长信箱2起,处理率100%,兑现奖励4000元。对已核实违法行为采取了相应处罚,并督促相关单位回访复查,确保执法效果常态化。

二是强化案件查处力度。1—10月份,共完成行政案件73件,罚32。01万元,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2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组建后率先在全市内五区开展了行政处罚办案工作。

三是做好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加强了对辖区各类医务人员的药(械)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截止11月27日,我区共报告3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一般报告68例,新的严重报告7例,严重报告3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77例,其中III类医疗器械47例,严重报告34例,报告及时反应迅速,超额完成市局分配的年度任务。

四是积极回应“民意快线”反映问题。全年共接到“民意快线”群众反映问题3批次50件,做到了领导重视、快速整改、及时回应,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第三季度民意测评,我局荣获区职能部门满意度第一名的佳绩。

(五)规范管理,实施全程监管精心打造豆制品放心工程。

为保证市民能吃上放心豆制品,全力推进豆制品集中加工基地建设。一是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对区内原32家豆制品作坊进行复查,对现存的20家作坊加强了政策宣传和引导,并对不符合要求的4家作坊进行了打击取缔,二是借助市场集中招商。组织有意向的作坊业主到基地进行实地观摩,采取以会代训形式进行了相关政策和知识的培训,共发放宣传手册和资料5000余份。最后,确定了符合条件的21家作坊及时集中入园严把“入园关”。三是切实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豆制品质量安全。加大了日常监督管理,结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节假日重点时节开展检查,促使基地改善其生产环境,真正让基地和作坊业主承担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把“责任关”。四是强化检测,全程监管。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检集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抽检,以先紧后松、按期推进的形式抽检,并将检测结果在政府的网站、基地宣传栏、豆制品基地微信群上公示。今年共出资2万余元开展了40个批次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通过强化检验检测,使豆制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严把“质量关”。目前,基地还有21家作坊集中生产加工,每天使用黄豆5000公斤。

二、明年工作重点

20__年,我局将紧密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以增强监管能力、完善监管体系,建立科学监管制度为核心,全面开展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主要想法是:

一是科学监管,夯实基层基础。结合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将进一步抓好我区食品药品监督体制改革工作,充分发挥监管队伍的作用,强化业务学习和培训,增强食品药品应急管理能力、开展各类专项督查,提高队伍的监管能力,重点明确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市场企事业主体责任、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和组织的监管作用,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制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夯实基层监管力量,确保监管全面覆盖,消除监管盲区;建立科学的食品药品安全绩效考评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强化专项整治。在立足重点环节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继续抓好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专项整治,并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高桥、红星两大市场的食品安全有效监管,切实加大小作坊“小、远、散、脏”的专项治理,协调相关执法部门从严、从重执法,真正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震摄作用。

5.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篇五

一、坚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分段负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对乡镇政府以及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二要积极探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组织保障机制、综合协调、督促考核以及责任挂帮包保机制等。三是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件)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依法处置突发安全事故(件)的能力。四是突出重点,加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及城乡结合部监管工作力度。

二、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强化各环节的监管

(一)强化种植养殖环节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管好农兽药市场,杜绝高毒高残留农兽药经营使用。开展产地产品监测,建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追溯制度。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开展好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检验检测,杜绝药物残留超标产品上市销售。

(二)严格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坚决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黑窝点和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小作坊安全监管措施到位,责任到人。抓好重点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确保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县城屠宰点要完善设施、设备和管理,力争尽快达标。各乡镇要加强屠宰点的管理,落实屠宰上市畜禽的安全检测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工作总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坚决取缔食品无证照经营,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全面推行对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分类监管。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质量有问题的食品严禁上市销售,建立和完善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消费者维权工作,依法处置市场纠纷。继续加大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景点、食品批发超市、集贸市尝车站、学校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努力营造食品放心消费良好环境。

(四)严把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关。继续加强餐饮企业安全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监管有关法律法规,推行餐饮业建立进货台帐、加工记录和留样制度,全面推进村居自办宴席申报登记备案检查制度。县城餐饮及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100%。学校食堂和县城餐饮经营单位原料进货索证索票率达100%。

(五)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要巩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以粮油、肉、豆制品、水产品、饮用水、儿童食品及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品种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边远农村、学校及其周边环境为重点区域,以制假售假、无照经营、滥用添加剂和非食用原料等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整治对象,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为重点时段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整治活动。

三、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要深入开展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坚决打击各种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工作,做好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规范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病例报告工作,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药品、保健品广告行为,严肃查处超范围经营及非法行医行为。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药品安全的氛围 要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典型案例,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五、继续巩固和深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 进一步巩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要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工作制度和机制,实现县乡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全覆盖,确保村(居)民食品安全。要按照县人民政府《习水县食品药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加强职能部门对包保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的指导、督促和协调,促进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6.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篇六

一、审时度势,工作站应运而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药品的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更迫切的希望。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药品广告漫天飞,专家名人到处说。要是鱼儿上了钩,宰你骗你没商量”。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现状可谓是忧心忡忡,而我们政府部门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者,可以说是重担在身埃如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尤其是农村的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急需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食品安全工作的总要求是“地方政府负总责”,而乡镇作为一级政府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本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重任。

乡镇政府所管辖的广大农村,从食品药品的角度而言,既是生产过程的源头,又是经营消费的末梢。是整个安全网络中的关键点,更是着力点。做好广大农村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既决定着社会基层的和谐稳定,又决定着人民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基于以上情况,我县通过广泛考察,深入认证,多方征求意见,作出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决定,在乡镇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站,由分管领导任站长,并落实安排1—2名兼职的工作人员,每个行政村聘请一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将食品药品安全网络直接延伸到最基层。各工作站在当地政府的领导督促下,认真制定工作站、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计划,风风火火地开展起了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工作汇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二、“五一”并重,打造一支过硬队伍,基层的工作,责任重大,事无巨细,琐屑繁杂且任务艰巨。这就需要有一支肯干、能干、善干的工作队伍。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包括负责分管的乡镇干部,都是半道出家,担此重任。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培训,让他们能尽快胜任这份工作成了工作站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为此,我县精心组织,从“五个一”的要求入手,对这支特殊的队伍进行了整合培训。

第一,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精神,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要求各位工作站成员务必要珍惜自己的岗位,时刻铭记肩负的重任与百姓的厚望,恪尽职守、尽心竭力,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第二,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一片赤诚宽广的爱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身为一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者,要赢得百姓的尊重与信任,要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就必须以一片赤诚的爱心去待人接物、开展工作。

第三,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一股求真务实的干劲。求真是目标,是追求;务实是作风,是基矗只有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工作才能出成就。所以我们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要从实际出发,讲方法、讲策略、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安全,维护稳定上。

第四,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一身精湛过硬的本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先培训后上岗”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实践操作活动,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些必备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工作技术和方法。同时要求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跳出旧模式,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

7.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篇七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医疗器械评审专家现有专家委员59人、主任委员3人、荣誉委员14人, 每两年换届一次, 目前是第六届专家委员会。

市食药监管局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管处处长任达志就2014年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作了总结和回顾, 介绍了全国和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品注册情况, 市局在2014年圆满完成了北京市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任务, 努力服务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 为首都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任达志指出, 今年, 在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上, 一是要科学立法, 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市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二是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创新监管手段, 提升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安全防控水平;三是要全面落实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 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四是要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做好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第一类产品备案和生产备案工作;五是要提升产品上市前审查水平, 保持首都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领先地位;六是要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建设, 提高风险监测能力, 继续深入开展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七是要以在用器械法规发布实施为契机, 逐步构建在用医疗器械安全保障体系;八是要服务产品创新、营造公平环境, 促进首都医疗器械产业加速发展;九是要大力开展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培训考核评价工作,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北京市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主任薛玲总结了2014年医疗器械评审专家的工作, 专家在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和创新科学管理模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在促进我市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课题研究、支持监管、打造专家品牌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薛玲指出, 2015年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全面实施的重要一年, 也是全面推进首都医疗器械监管的现代化的重要一年, 作为首都医疗器械行业的专家, 一是要全面支持我市建立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工作;二是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评审工作质量, 服务产业创新, 保障首都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领先地位;三是要服务我市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做好监管的技术支撑;四是要发挥专家优势, 支持市局深化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五是要全面做好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的工作, 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评审专家的影响力。

市食药监管局领导为大外科器械专业组、医用材料专业组两个优秀专业组颁发获奖证书, 同时为秦晓光等5名专家颁发“特别奉献奖”, 为樊东升等14名专家颁发“最佳贡献奖”。

市食药监管局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管处副处长翟晓慧为与会专家介绍了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新版条例与旧版条例最大的区别, 一是突出管理的科学性, 以分类管理为基础, 确定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管等各环节具体制度;二是体现风险控制原则, 以产品风险控制为前提, 确保安全有效, 管放结合, 宽严有别;三是遵循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和要求, 适当减少事前审批, 重点强化过程监管和日常监管, 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医用材料专业组组长邓玉林代表优秀专业组发言。他介绍了医用材料专业组过去一年的工作特点、成果及体会。今年, 专业组将围绕如何应对新版监管条例的实施、现有医疗器械管理模式如何适应国家行政管理新规等方面开展工作, 突出专业特色, 把握行业趋势, 提高审评能力, 服务企业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组樊瑜波委员作了题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主题发言, 为与会专家介绍了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技术支撑和申报情况, 重点强调了如何把控审评要点和创新性关键点。

8.安全用药和药品不良反应 篇八

【关键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當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安全用药与不良反应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3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9.药品安全宣传工作 篇九

一、宣传工作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一)食品药品监管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宣传工作。对于宣传工作的作用,一般的理解是争取支持、引导舆-论、树立形象,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具有特殊性,它需要公众的参与,需要公众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如非药品冒充药品问题,如果公众没有查看“国药准字号”的习惯,没有区分药品与非药品的意识,仅靠监管肯定是不够的。从这个角度考虑,宣传其实也是监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监管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广泛性对加强宣传提出了挑战。互联网、大众媒介等快速发展为信息的获得和流动提供了及时、快速、便捷的条件,但大量不真实的信息的传播也容易误导消费者。如果由于政府缺位所导致的虚假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泛滥,其危害是巨大的:这首先表现在毒害社会信息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虚假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广泛传播,在混淆是非的同时,极大地挤占了舆-论空间,污染了社会信息环境,造成受众因难以得到科学客观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而陷入混乱迷茫之中,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虚假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在使公众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的真实状况产生错误判断的同时,也打击公众的消费信心,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极大地侵害了商户的合法权益。因此,监管部门必须有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做好宣传工作。

(三)有利于监管部门的形象的树立。近年来,人民群众对饮食用药安全的需求日益迫切。食品药品安全日益成为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如何使公众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知和评价,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而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满足了公众趋利避害的诉求和媒体新闻报道的需要,促进了政府与公众、政府与媒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增进了公众和媒体对政府工作的认可,优化了政府内外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提升。因此,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监管部门所做的工作,争取理解与支持,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在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方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走上街头举行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通过各种广场活动现场回答提问和接受投诉;利用有线电视台、报纸媒体等开展宣传;深入企业进行宣传,将监管与宣传相结合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还积极创新各种宣传途径,丰富宣传手段,努力将宣传工作做出实效。但不可否认监管宣传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宣传力量不足。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受众分散在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消费等各个环节,面广量大,需求复杂。但与庞大的受众群体相比,我们目前宣传中所做工作还是有限的,尤其作为基层监管部门,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大量监管工作,真正能用到宣传上的精力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公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和宣传工作需要,对外宣传工作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同时,一些干部职工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宣传工作则是局领导和办公室人员的事情,因此,平时就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宣传工作,这样以来,势必会造成办公室人员孤军奋战的局面,不利于宣传工作有序开展,(二)宣传对象的针对性不够强。食品药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宣传对象具有广泛性,因此在宣传中我们往往关注其共性而忽略对象的差异性。实际上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于宣传内容、宣传方式的需求有很大差异,例如普通老百姓比较关心菜篮子里的食品,而高收入人群则比较关心超市食品,在众多的消费品中消费者最关注食品安全占70%以上,所以根据宣传对象的差异进行层次区分并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才能收到更大的实效。

(三)宣传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目前我们宣传的形式更多地局限于街头设摊咨询、悬挂横幅标语、发放资料传单,同时内容上还是以口号式的宣教为主,缺乏个性化、新鲜感和吸引力,难以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公众。与此同时,受众又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要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宣传以自我为主,宣传与需求、服务、监管相分离。不注重从公众需求、监管对象的需要和舆-论关注的角度开展宣传,不能很好地寓宣传于监督、稽查和服务之中,把宣传与监督融为一体,容易主观臆测确定宣传内容和方式,以完成宣传工作为目标进行重复性、单一性的宣传,造成一定的社会资源浪费。同时对宣传工作很少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处理,出现为了宣传而宣传的工作状况。

(五)系统性宣传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需求也越发迫切,甚至有人希望能够像看天气预报一样,了解食品药品的安全信息。这就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宣传机制和长效机制提出了挑战,以改变运动式、临时性的宣传教育工作现状,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三、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有效性的实践和探索

近几年来,我们在监管中初步形成了一套宣传工作思路、机制、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宣传工作必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探索新办法,谋划新举措,使各项工作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新的实践中开创新的局面,工作总结《药品安全宣传工作》。

(一)创新宣传工作的思维方式。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式,宣传工作要从过去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要从习惯于搞宣传战役,追求轰动效应转变为寻求长效机制,实现宣传工作系统化,追求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功效;要从过多地单一依靠本部门进行宣传工作转变为更多地调动全社会资源进行宣传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通过社区结对共建活动、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整合宣传资源、组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组织大型广场演出活动、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利用媒体剖析典型案例等多途径多手段来整合社会资源,达到宣传的社会整体动员。

(二)采取分众化的传播手段,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传输不同的信息内容。通过调查问卷、现场提问与免费电话等方式了解信息需求,以实现分类宣传。如针对社区居民和家庭以一些常用知识为主,开设一些市民课堂等;对于学校则就学生午餐安全等给出专业意见;对于农贸市场则通过食品安全知识进农贸市场等活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等。

(三)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其他宣传手段导向作用。在宣传形式上,利用报纸、电视(包括楼道电视)、显示屏滚动播放(主要是广尝超市、农贸市场显示屏)、广播、设立公益广告牌、社区宣传橱窗、编印发放宣传资料等,选择各种活动时机适时开展宣传活动。在宣传内容上突出政策法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食品药品科普基础知识、食品药品真假鉴别、打假成果典型案例展示。对食品药品宣传的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增强趣味性,做到易读、易记、易上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帮助群众提高对食品药品安全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如利用都市快报对分局开展的免费体验检查进行报道,以此警示群众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我们还在广泛发动、严密组织、精心遴选的基础上,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原创性节目为主的食品药品安全文艺晚会,多位领导亲临现场,得到群众广泛好评。充实宣传内容。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普及用药安全知识,同时大力宣传开展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的重大意义,不仅坚持正面宣传,着力搞好引导。宣扬守法经营,增强安全用药意识,而且及时曝光违法违规行为,警示违规;不仅宣扬基本的药品法规政策,并且编辑通俗易懂的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信息通过短信的形式定期发送。例如针对讲座式促销保健食品导致一些群众数次上当受骗的情况,我们和主要报纸取得联系,将暗查暗访的资料提供给他们,共同策划,曝光推销现场和手段方式等,反响很好。

(四)进一步完善宣传机制。在健全宣传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宣传工作领导负责制。把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全局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办公室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宣传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年年初制定全年宣传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宣传工作要点,并制定下发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将宣传工作纳入全年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使得食品药品宣传教育工作“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评估”,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建立和完善宣传工作全员参与制。提出“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宣传”的工作要求,强调宣传工作是常年性、全员性的工作,倡导建立全员宣传机制。建立和完善宣传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把新闻宣传工作当作一项基础性、带动性的工作任务来抓,不断增加投入,在宣传经费上予以充分保证。

(五)构建宣传平台,将宣传与需求、监管、服务相结合。通过搭建各种宣传平台优化宣传工作,形成系统合力,从而更好地达到宣传效果。

1、民-主监督平台。民-主监督平台是争取周围群众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理解和支持的重要途径,也是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对我们工作关心和重视的有效手段。邀请人大、政协、群众等相关群体通过视察、召开座谈会和汇报会、例会或定期走访相关对象等形式,向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相对人、群众等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及时通报各类信息,邀请参与各类活动。通过这一平台,药监部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交流信息,2、大众媒体平台。要十分重视社会主流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的作用,要积极与其开展合作,借助其发行量大、受众多的优势,利用其载体大力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成果和队伍建设事迹,扩大宣传影响力和覆盖面。与新闻媒体深度合作,引入媒体进行策划,让其不但成为食品药品新闻的报道者,更能站在食品药品监管者的角度参与策划和组织,就更能达到有效运用媒体手段,促进监管效能提升的目的,从而形成报纸、广播、电视“百花齐放”的立体宣教格局,让新闻媒体成为食品药品安全宣教的主阵地。

3、工作业务互动平台。将监管与宣传有机结合,在工作业务开展过程中积极策划,加强宣传。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公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进展情况,积极利用各种工作业务交流平台如信息系统、工作网站等业务平台与群众、监管对象等开展交流,为监管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

4、短信群发宣传平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本来是一项赢得民心的工作,但有时却难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也频发不止,这与一些群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不够正确和科学有很大关系。如何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让群众切实改变落后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这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而短信平台因其主动、快捷、持续的特点,以其高频率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确实增加社区居民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及识别假劣药品的常识,是监管部门可日常化的宣传平台。

上一篇:申报高级教师职称自我鉴定下一篇:2022年招生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