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共9篇)
1.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 篇一
高职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理论知识涉及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非常广。高职学生在的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表现虽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趋利避害,改进教学方法,使高职学生达到迅速地掌握知识要点和增长技能的目的,成了许多汽车专业教师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过去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对高职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的初步探索。
(一)紧紧依靠大纲,精心布局教学的主要步骤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专门介绍汽车上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主要讲授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电控转向、电控巡航系统、电控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系统、电控空调系统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及时了解一些国内外汽车上应用和研究的底盘电控新技术,通过部分实验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采用总课时为62~86学时进行教学,其中要求安排实验课时达到20~40学时。首先,教师可以从教学大纲中得到提示: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安排20~40学时的实验,教学的中心轴线是围绕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电控转向、电控巡航系统、电控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系统、电控空调系统等部分展开。
第一步,可以深入浅出的讲述这些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建立学生的知识理论框架。第二步,分别围绕这些系统介绍典型实例和国内外的相关前沿知识和科技发展,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并增强学生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观念。
第三步,围绕各个系统的主要部件或重要的知识点或实际行业上经常使用的部件和技术开展实验和实训来,以建立学生对这些系统实践的操作和维修技能。
第四步,帮助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或科目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进步的速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意志和信心。
(二)在教学中尽量引进前沿知识和科技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是一门广泛涉及前沿科技的课程,在讲解汽车底盘各个电控系统的时候可以尽量引进前沿知识和科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附件组成时,介绍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和部件如:电控中央门锁系统、电控仪表、电控防盗报警系统、电控门窗、电控天窗、电控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除霜系统、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车载电话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商务车、安全维护与监控系统、智能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车内信息与通信、车内多媒体娱乐等;还可以有视、听、坐、吸烟、喝茶、喝咖啡等方面的享受;房车、餐车、商务车、总统车。
2.在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大量采用新型材料时,介绍氮气、炸药、压变电阻、光变电阻、液晶、钛合金、镁合金、水银等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3.在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大量采用高新技术时,介绍:超声波、光纤、激光、黑匣子、ECU、****、车警连网等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4.在讲解汽车防抱死系统(ABS),介绍比较先进的K20—I ABS系统(德国技术)和防滑控制系统(ABS/ASR)(日本技术)。
5.在讲解自动变速器系统时,介绍比较先进的(自动—手动)一体化自动变速器,HIVEC(现代智能车辆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韩国技术),奥迪系列CVT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德国技术)。
6.在讲解汽车电控悬架系统系统时,介绍比较先进的奥迪车自适应空气悬挂系统(德国技术)。
当学生听到这些高新科技的介绍以后都会感觉耳目一新,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交替进行
理论教学应该与实验教学交替进行,有助于学生分析理解理论知识,巩固理论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经典教学理念和方法。
汽车底盘的各个电控系统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新鲜事物。学生在课堂上刚听完教师的介绍时,就有可能迫不及待地要看看实物,拆拆实物,对它总有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的冲动。高职的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有限,这时如果再讲解其他理论知识,收效很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接下来安排实验实训课程。实验实训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在课堂上的介绍,分析理解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巩固理论知识。并且在实验实训课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新的疑问,如这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这些系统的制造材料有哪些,这些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前沿知识科技有哪些,这些系统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上应用情况如何,如何维护和检查维修等问题。在接下来的理论课程中,学生将带着这些问题对这个系统进行研究和学习,这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这也正是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学习系统知识的最好契机。学生在不断交替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实现“理论学习——实验验证和巩固——新的学习兴趣——理论学习”的良好循环。
(四)深入研究具体类型和型号的设备
汽车底盘各个电控系统都要求开展实验实训。每个系统都有几种或几十种,甚至几百种类型和型号,而每种类型型号的具体部件都不同。每个学校的实验实训的条件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提供所有类型的各个电控系统设备,有些只能提供一个,几个或者十几个类型,而且有些可能与教材列举的类型型号不一致。针对这种具有广泛要求的实验与有限的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教师只有讲解一些各个电控系统共性的特点。但是不同类型型号之间的零部件差异太大,高职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很难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
把本校的具体系统设备的类型型号直接作为理论课程中的典型例子进行讲解分析,这样学生在理解理论内容到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显得轻松多了。
笔者在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变速系统的具体教学中,发现本校的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变速系统实验设备(解剖)仅有的4种类型:两轴式平行轴齿轮变速系统、辛普森式齿轮变速系统(第2排和第3排行星齿轮分离型)、辛普森式齿轮变速系统(缺超速档,只有3个前进档)、腊文脑式齿轮变速系统(只有1个单向离合器),并且在教材中都没有具体的解释和解剖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真解剖实验室里的4种类型自动变速器,深入研究,绘制对应的4种自动变速器解剖图和档位分析图。在讲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变速工作原理过程时就把这4种类型自动变速器作为具体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讲解,不必再讲解教材中的具体的其他典型例子。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将实验室里的4种类型自动变速器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接下来做实验时就能迅速地对认具体的零部件。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生分析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显得容易简单。
(五)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在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中应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1.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顺利引进前沿知识和科技,因为许多先进前沿知识和科技都是在因特网上才有,有些资料配有图片和动作演示过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实现资料信息的快速添加和修改。
2.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展示图片和图表,可以直观地介绍各个系统的部件结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3.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演示动作过程,比如ABS制动过程;变速器的传动路线,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过程,电控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如果采用普通的黑板和粉笔教学则根本无法达到同样效果。
4.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把大量的知识要点,结合图片、图表、文字、动作、语言叙述集中灌输给学生,节约了教师在黑板上画部件结构图和板书的时间,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所灌输的知识要点的量可以增长几倍,而这个过程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教师也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目标。
(六)要善于总结和整理课本知识
要善于总结和整课本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掌握知识。教材本身也可能存在着缺陷,可能缺少应有的归纳总结,应依据学生的水平档次不同而区别对待。高职学生需要教师帮助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顺利掌握课本内容知识。
经总结整理,汽车底盘各个系统电控技术的共同特点如下:
1.数据的数字信息化: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电控转向、电控巡航系统、电控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系统、电控空调系统都逐步实现了从模拟化向数字化的转变。采用数字信息化处理数据,包括传感器的数据输入、计算器的计算分析过程、执行器的指令输出。采用数字信息化,用以提高信号的精确度和计算速度及控制质量。
2.系统合成化:各个系统逐步形成合成化。各个系统的ECU(可能几个)逐步合成一个ECU,有些系统在技术方面进行合成,如传感器输入信号合成、执行指令输出信号合成。
3.系统舒适化:各个系统在舒适化方面不断提高档次。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不断提高和改善,形成房车、餐车、商务车、防弹车、F1赛车、总统车、智能汽车等不同用途,不同档次的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推动了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不断向前发展。
4.大量采用新型材料:各个系统采用了很多新型材料,ABS系统中有氮气、光变电阻、压变电阻;电控安全气囊中有炸药、压变电阻;仪表板系统中采用液晶、在各传感器中采用钛合金、镁合金、水银等。
5.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采用超声波测量距离和车速、采用光纤传输信号数据、采用激光进行信号采集、采用黑匣子保存数据、采用ECU增强处理功能、增加****、车警连网、自动导航等高新科技。
通过这样总结和整课本知识,对学生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的内容和掌握知识有帮助。在教学进度中可安排一些复习课,用以对课程内容和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内容包含丰富,知识密集,高新科技含量大,前沿知识多,使用到或牵连的知识及相关科目比较多,对于高职的学生是个不小的压力。况且学习过程不但是认识过程,还要消化吸收,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适当安排复习课,让学生在进行反复温习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在高职教育中显得非常重要。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经验是提高和改善高职学生在学习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的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2.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 篇二
传统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它的重点在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而诸如《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等课程单凭理论灌输效果不佳,项目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把高职专业的每一个课程当作工程项目来运作,以实训、实操为主要形式。更加符合高职的职业特点和就业趋向,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具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识,进而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2《汽车地盘电控技术》项目教学的基本步骤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是汽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项目教学就是把这一门课程从该专业中分解出来,作为一个工程小项进行运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专心地学好这一主课。
2.1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这是项目教学的开始阶段,以课堂讲授为主,使学生了解汽车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掌握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以及工作原理。包括了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电控转向、电控巡航系统、电控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系统、电控空调系统等等,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开拓视野,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开始实践之前的必要准备,对于初学者的入门相当重要,教师要深入浅出的讲述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一般知识,待熟悉后再讲解这些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知识理论概念。然后再结合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用最新的前沿技术信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2.2有效增加学生实训环节的课时
汽车专业的所有课程几乎都与实战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要适当压缩课时,有些知识完全可以通过实操一目了然,这比课堂的虚拟学习更经济,效率也更高。在课时为62~86学时时,实验课可以达到20~40学时,甚至超过50%。实验课要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让学生在实物面前复习理论知识,教学的中心轴线是围绕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电控转向、电控巡航系统、电控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系统、电控空调系统等部分展开。采用观察、接触、分解、组装等形式展开实训。在经过10个课时左右的学习后开始实践操作,对汽车底盘电控部件进行现场维修。最后进入实操阶段,有条件的可以到模拟生产车间或真实的4S店进行实战演练,使所学知识真正成为就职以后的职业技能。
2.3项目教学完成的总结
当实训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这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先要对理论知识积进行重温,由于学生经过了实践,许多知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记忆更加深刻,应用更加有效。为了检验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项目教学的最后阶段可以进行一次操作技能考核,或者是技术比赛,以检验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所有学习过程,以及取得的成绩,每个学生都要写出实训报告,总结收获,找出不足,为下一个课程的学习积累经验。帮助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或科目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的速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意志和信心。
3汽车地盘电控技术项目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项目教学的步骤,在整个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课时,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1要采用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理论和实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真实感,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许多先进的电控技术在因特网上可以找到,图文并茂,还有相当的部分具有动画演示。而且有的课件技术含量很高,可以对原画面进行删减和修改,特别适合教学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使用。
第二、应用这些课件使教师的讲授不再局限,可以直接通过电脑操作平台把内容传输给学生,甚至可以根据同学学习进度和特点进行分类教学。这样,在学生还没有进入实训之前已经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有了比较直观的认知,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
第三、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可以真实地再现所有机械动作和电控的模拟动作,比如ABS制动过程、变速器的传动路线,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过程、电控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等等,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望尘莫及的。
第四、课堂授课时间的缩短,可以为实训增加更多的课时。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的课时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而大幅缩短,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把大量的、枯燥的、需要反复记忆的理论转化为图片、图表、动作,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省去了板书画图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疏忽带来的叙述纰漏,教学更加生动准确,学生接受得轻松愉快,缩短了教程,为实训赢得了时间。
3.2项目教学要增加科技含量
既然把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作为一个项目来实施,就要把这个项目做好做实,而不能只是走一个相对滞后的过程。要把比较先进的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学到手,真正地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达到实际的应用。
其一、在向学生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附件组成时,要选择那些最为先进的技术和部件,尤其是那些代表着汽车发展趋势的部分。比如:电控中央门锁系统、电控防盗报警系统、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故障自诊断系统等等。避免学完了这门课程,到了实际中却发现学过的已经过时,给实际操作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二、要选择比较先进的车型作为实物进行讲授和实训,因为新型的汽车一定会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比如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升级换代,带来了大量新型材料的应用,氮气、压变电阻、光变电阻、液晶、钛合金、镁合金、水银等等,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深造。
其三、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大量采用高新技术,比如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比较先进的是K20-I ABS系统(德国技术)和防滑控制系统(ABS/ASR X日本技术)。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重要的还是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娴熟地排除故障。
其四、自动变速器系统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要介绍比较先进的(自动—手动)—体化自动变速器,HIVEC(现代智能车辆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韩国技术),奥迪系列CVT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德国技术)等等。
当然,因为各高职院校的条件不同,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汽车拿来做教学之用,但是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汽车电控技术的最新成果,增加课程的技术含量。让学生的认知始终走在科技的前沿,新鲜感和求知欲会给他们的学习增添动力。
4项目教学要突出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实效性
在项目教学实践中最好要结合理论教学穿插进行,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就可以开始从理论到实践的锻炼。
4.1学生第一次接触汽车底盘的电控系统一定会很新奇,恨不得马上就要尝试。这时教师一定要根据项目教学的计划进行安排,不可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要把理论知识融入实操的每一个环节。
4.2在一节实操课完成后,学生一定会遇到许多技术上的问题,教师就要在下次理论课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指导,把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排疑解难,然后再拿到实践中去验证,使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达到一个新的飞跃。
4.3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后,就要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进行综合的系统研究,在经过理论-实践、实践-理论这样多次的反复,最后进入全天候的实战状态,独立担当起解决任何问题的重任。项目教学的最后阶段,就是让学生在完全掌握了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后进行系统的研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这时最好脱离理论框架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特质和想象力,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综述: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内容包含丰富,知识密集,高新科技含量大,前沿知识多,使用到或牵连的知识及相关科目比较多,对于高职的学生是个不小的压力。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完成了一个独立的科目,好像创造了一个产品,给学生增添了一项技艺,增加了一个本领,许多问题都会在整个过程中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凤军.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65-67.
3.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 篇三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学活动中。“汽车电控技术”的实践教学一定要注重和理论的紧密结合。将模拟实践、现场实践和开放实验室教学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汽车电控技术: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模拟实践:应用型本科
一、“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简介
10年以前,在全国的各大高校的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门介绍汽车电控技术的还比较少。但是,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越来越普及,汽车电控技术越来越成为汽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汽车电控技术”是一门全面介绍汽车上的各种电子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工作特性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熟悉和掌握汽车主要电控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其工作过程。可以说“汽车电控技术”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关系
理论课程是学生掌握好本学科以及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从事实践的基础。前已述及。“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理论性较强。主要表现在涉及到机械、电子、液压、控制、微机以及传感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理论知识对于相当多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而言是必备的,也是区别于高职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实践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环节对理论进行总结和提高。汽车专业的专业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类型:一是理论为主,如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等;二是实践为主,如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修工程的等;三是理论实践并重,如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技术等。其中的第3类的课程中理论和实践所起的作用又有所不同。拿汽车构造和汽车电控技术两门课程进行比较发现,汽车构造相对而言更强调实践,而汽车电控技术更加强调理论。即作为应用型本科教学所开设的“汽车电控技术”课程,应当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十分重要,与汽车构造课程相比,理论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应当首先是为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所服务的,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要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汽车电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所做的改革与探索
(一)模拟实践教学
所谓模拟实践,是指该“实践”活动,并非以真实的汽车电控系统为实践对象,而是通过多媒体、专业教学软件等来完成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所进行的模拟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多媒体演示教学以及模拟拆装、检测、诊断两个部分。
多媒体演示教学在日常理论教学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多媒体演示教学作为实践环节的第一环有很重要的意义。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多媒体演示教学对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理论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环节引入了电控喷油系统、电子点火系统、ABS、AT、SRS等主要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系统地模拟拆装。电控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原理和结构都是很多的。很难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总结。但是。通过多媒体演示环节,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重要的知识串联起来。
其次,多媒体演示教学可以很好地发挥作为连接理论和实践环节的纽带作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而在多媒体演示教学中,理论中包含着实践,实践中又蕴含着理论,起到了很好的理实一体化的效果。另外。多媒体演示环节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完成多媒體演示教学后。我们并未直接让学生进入到现场拆装实践环节。而是组织学生进入汽车专业机房。人手一台电脑,在电脑上利用汽车教学软件模拟实际情况,对汽车上最重要的结构复杂的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等汽车部件进行三维模拟装配。使复杂的汽车拆装过程,变成简单地通过鼠标或键盘进行工具使用、设备拆装等模拟实际的操作演练。避免了学生刚接触拆装时错误的拆卸与装配导致零件损坏和丢失的现象,也避免了错误装配后重新拆卸带来的大量时间的浪费。
如软件对自动变速器模拟装配包括以下方面:行星齿轮总成装配;C2总成装配;差速器总成装配;C4总成装配;c1—C3总成装配;变矩器总成装配;总体结构装配。先完成前面6项部件装配,在正确掌握部件装配技术后进行第7项的总成装配,完成自动变速器的全部装配过程。
图1显示了自动变速器C2总成装配界面,要求学生把界面两边的C2总成的8个零件进行装配,经过重复装配后,学生能一次性快速按照“分离活塞—自动弹簧—卡环—膜片弹簧—压板—离合片—压板—卡环正确顺序进行装配就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C2总成装配技术,可以进行到下一个部件的装配训练上来,否则继续重复该部件的装配工作。
通过在计算机上人机交互式模拟装配各部件,游戏式的模拟训练让学生自得其乐,轻松掌握基本拆装技能,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节省了由于实际装配而造成器件损坏、丢失的大笔经费。以一台自动变速箱为例,由于装配不当或器件丢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不等。当然模拟拆装不能完全代替现场实物拆装,它是理论教学到现场拆装实践的一个过渡阶段。
(二)现场实践教学
在进行完模拟实践环节后,学生就可以进入实践教学的现场环节中。同诸如汽车构造、发动机结构原理等课程的实践环节一样,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在“汽车电控技术”课程中所做的有益的探索和结论。
相比于汽车构造等课程,本课程更加强调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实践项目的设置中让理论知识始终贯穿于整个实践环节。如01N自动变速器电磁阀N90故障,使用解码器仅能简单地得知电磁阀可能有问题,并不能帮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电磁阀N90的故障会导致不能换4档。在这时,就应该让学生知道电磁阀控制着离合器K3的油路,离合器K3驱动行星架,而行星架则是作为4档时的驱动部件。并且,通过这样的讲解过程,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除了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掌握工作原理、了解工作过程、提高动手能力以外。还应该让学生对电控以及电路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我们对本专业实验室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实验室除了具有足够台套数的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供学生进行拆装实习外,还配备了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全车电路等多媒体试验台架。这样学生在实验室里既可认识电控系统的构造,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台架了解电控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并进行电路的分
析以及故障设置和检测。
(三)实践课程设置方面所做的探索
虽说本课程课时在逐渐增加,但是,仍然有很多老师感觉到实践课时太少,没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针对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有效利用现有课时,使其效用最大化。如上文所述的模拟实践过程以及实验台架设备的添置,都使得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如在学生的实践报告中增加了分析思路以及心得體会两项内容。
二是精选实践教学内容,严格控制实践教学质量。很多老师感到课时不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汽车电控系统设计的面很广。要想做到面面俱到,的确需要大量的课时。而不同于一般本科教育,应用性本科教育是培养基层技术人员。教师授课应围绕专业需要构建的知识点。所授知识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度。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以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防抱死系统为主,其他电控系统为辅。虽然汽车电控系统种类繁多,但都有其共性的方面,通过对典型电控系统的掌握,可融会贯通,这样既有利于对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又节省课时。
三是尝试开放实验室教学。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一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开放实验室教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申请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自主的实践活动。这种尝试自实施以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及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通过开放实验室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从事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专业兴趣产生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四、小结
为应用型本科汽车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应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实践教学要以理论为指导,同时实践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模拟实践教学起到了很好地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理论认识、节约实践课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模拟实践教学、现场实践教学、开放实验室教学等环节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在具体的教学执行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实践教学的质量,注重与理论的结合。
4.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 篇四
近些年,屡屡见诸报端的汽车安全事故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人为因素导致,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汽车自身质量问题引起的。所以,必须对汽车自身质量予以提升,同时还需在底盘系统的设计上加强其集成化和智能化,以此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扰动。
1.汽车底盘电控系统
1.1.ABS防抱死系统
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对车轮传动状态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若是对车轮传动无法形成及时控制,就可能导致安全问题产生。ABS防抱死系统可以在车轮传动控制上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在车轮上设置的传感器对车轮抱死信号进行及时传递,对应的控制器在收到信号之后就可以及时对车轮制动缸的油压进行降低,以此实现制动力矩的减小。在一段时间之后,信号操作完成,制动力矩就可以逐渐恢复。利用这样的方式对汽车车轮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避免汽车出现无法控制或是侧滑的问题,保证汽车的`安全。
1.2.ESP电子稳定程序
就电子稳定程序的基本组成说来,主要是由加速防滑控制、制动辅助和防抱死制动这三个系统组成的,其表现出了明显的综合性特征。该系统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将各部分的信息进行传递分析,再凭借内部系统,计算并且发出正确的指令,实现对汽车状态的调整,确保车辆能够保持平衡的运动状态。一般说来,车轮传感器、转向传感器、横向加速器以及侧滑传感器等共同组成了ESP,对车辆各部分状态可以实现全面监测,并且根据相应的信息对汽车实现控制。如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汽车的运行过程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出现侧翻、甩尾或是跑偏的问题。
1.3.ASS主动悬架系统
悬架系统的存在,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减震,确保汽车运行的平稳。一般,主动悬架作为直接里发生器,能够对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形成有效反馈和控制,实现高质量的减震。其基本要求是将动作器形成的力与其他力的控制信号保持一致状态,以便能够实现更好的信息收集和跟踪,为汽车平稳运行提供保障。ASS主动悬架系统存在一定的控制复杂性,需要综合判断多方面的情况,主要涉及到弹簧刚度、轮胎刚度、悬架动力、悬下质量以及路面平整度等。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再得出合理的控制指令,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指令可以分为最优控制、预测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多个部分。
2.汽车底盘电控系统集成控制
2.1.分布式集成控制
分布式集成控制,通过情况下说来就是实现分层递进控制,把高层先进方法和不精确的方法统一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递进式的控制方式,可以对多个子系统实现分别控制和统一管理。一方面,分布式集成控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整合的合理性以及全面性。另一方面,分布式集成控制也可以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流,避免不同子系统之间出现矛盾或是冲突,对汽车整体运行控制造成影响。对于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集成控制而言,制动与转向的集成控制是比较关键的,也是直接关系到汽车操作的核心控制。通过对车辆制动和转向的深入研究发现,通过最优控制技术实现控制,会导致系统的线形复杂度上升,不利于系统运行的稳定和高效率。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预测模型控制手段,在MPC的基础上设计对应的集成控制器,将AFS系统和ESC系统集成起来,实现集成控制的目的。预测模型控制能够对不确定环境的干扰和模型自身误差实现有效克服,并且能够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线性。
2.2.总判决机制
对于车辆本身而言,其存在多个不同的系统,而且各个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一差别的存在,就使得对不同子系统进行控制时,可能出现一定的控制矛盾,会对整个系统的控制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总体控制构建总判决机制,以此对不同系统的控制关系进行理顺,避免出现控制冲突的问题。在总判决机制的构建上,需要结合汽车各个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各个控制系统进行协调,使其能够高效实现相互配合,确保汽车整体控制,实现稳定安全的运行控制。
2.3.构建汽车底盘电控系统集成模型
要实现集成控制,首先需要设立集成控制模型。在进行模型设立的过程中,一般可以分为三步进行。第一,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和设置。由于汽车系统存在比较大的复杂性,各个微小系统包含了诸多元件。要想集成控制模型发挥出切实高效的控制作用,就必须对各个子系统的参数进行合理设置,保证其合理可靠,以便集成控制模型能够满足控制需求。第二,依照确定的系统参数进行模型仿真,这可以通过对汽车系统不同部分的相关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传递,将其输入到模型之中进行仿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对应的结果,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判定。如果结果超出允许范围,就需要对控制措施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正常区间。若是结构处在允许范围内,则说明控制措施合理,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最后,需要对一些实际场景进行仿真。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集成化就是要是汽车在遭遇实际情况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性能。因此,可以预设一些实际场景,将其转化为相关的参数,输入到模型之中进行仿真,从而得出具体的结果,以此判断集成系统的实际控制性能。
3.结束语
5.汽车发动机电控实训室 篇五
1发动机电控系统总体结构认识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
3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
4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
5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6常见车型故障码的调取与清楚
AJR实训台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时应注意与旋转件﹑高温件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出事故
2操作时应遵循电控系统要求,严禁运行中拔接插头,测量时务必使用高阻抗电表 3汽油箱油位报警灯亮时,须及时加油以免烧坏汽油泵
4本机熄火前应让发动机进入怠速状态5秒钟后方可熄火
5发动机不工作时点火开关接通不得超过10分钟
6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汽油,润滑油,冷却液
7演示场所禁止吸烟和明火作业
桑塔纳3000试验台操作注意事项
1使用场地应平整结实,接地装置完好
2开机前须检查电源线及插头是否完好,防护罩是否完好,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有效 3严禁将电源接反,以免埙坏电脑
4避免摇晃实验台架,以免使固定部件松动掉下
5设备演示完毕后须将电源断开
6本设备采用220V与380V交流电源为外接电源,使用中注意用电安全
丰田5A+实训台操作注意事项
1发动机运转前应察看润滑油,冷却液,蓄电池的液面高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足时应进行补充后再运转发动机
2操作时应注意与旋转件﹑高温件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出事故
3操作时应遵循电控系统要求,严禁运行中拔接插头,测量时务必使用高阻抗电表 4汽油箱油位报警灯亮时,须及时加油以免烧坏汽油泵
5本机熄火前应让发动机进入怠速状态5秒钟后方可熄火
6发动机不工作时点火开关接通不得超过10分钟
7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汽油,润滑油,冷却液
6.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 篇六
浅论电控汽车的优点及维修技术的发展
本文就对电控汽车技术的`分析,揭示了电控汽车在应用中的优越性.并就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作 者:张力 于金山 作者单位:张力(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前锋交通科,黑龙江,佳木斯,156300)于金山(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七星交通科,黑龙江,佳木斯,1563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 关键词:电控汽车 优点 维修技术7.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 篇七
一、实行项目化教学时在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
(一) 设备台套数难以适应教改后要求
在传统教学环节中, 实训课时相对安排较少, 实训设备数量基本适应教学要求, 实行教改后, 实训课时大幅增加, 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动手操作, 原有的设备台套数就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二) 学生分组数增加后教学管理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环节, 主要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 学生更多的是观摩, 少数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动手锻炼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教师就可以监控整个实训教学过程。实行教改后, 随着实训设备台套数的增加, 学生会分成若干个小组同时进行操作训练, 一个教师就很难同时兼顾, 在实训环节可能出现突发意外状况。
(三) 实践教学资料的收集管理问题
传统教学环节中, 在上课前教师申报实践教学计划, 课后学生上交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相对集中独立, 实践教学常规资料的收集管理相对简单。实行教改后, 由于采用模块化教学, 实训项目分散到每一个教学单元, 实践教学常规资料的收集管理就不能采用以前的模式, 这就对实践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 传统的演示型实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演示型实验为主, 学生在观摩教师的操作后照葫芦画瓢, 缺少独立主动思考精神, 长久积累, 学生将丧失学习兴趣, 产生厌学心理。
二、解决方案
(一) 外购和自制并举解决设备台套数问题
为了解决教改后设备台套数不足的问题, 对一些大型的实验台架 (如发动机电控试验台) , 采用外购的方法逐步添加;对于一些小的部件, 根据模块化教学情况进行整合, 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 在解决设备台套数问题的同时, 既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检排课程中, 学生自制的实验教具有空气流量传感器试验台、爆震传感器试验台、发动机防盗系统示教板等, 这些教具既能形象的展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又可以进行测试操作, 实用性较高。
(二) 增加实验指导教师解决学生分组多导致的管理问题
教改后学生分组增加, 一个教师很难兼顾, 难以及时解答学生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也难以保证实训过程中的安全。为此, 可以采取主讲任课教师和辅助实验教师相结合的办法, 在实践教学环节, 由两个教师共同监控管理, 实验教师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有助于和主讲教师的互补, 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 改革传统的实践常规资料管理模式
采用教改模式后, 实训项目分散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单元, 每一个教学情境下的项目会有很多, 如果按原有的实训报告模式来完成的话会形成多且散乱的子项目, 学生将无从下手。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取消原有的实训报告, 教师根据学习情境进行过程制定工作任务单,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项目操作的同时, 完成工作任务单的填写。此项改革既能保证实践管理的需要, 又能培养学生单据的填写技能, 养成规范的操作流程。
(四) 多渠道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打造学生为主体的实训氛围
以引导为主、授课为辅的全过程参与实训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该种新型模式中教师在全部实训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而学生为主体。以“卡罗拉1.6LGLAT轿车怠速不稳”学习任务为例, 教师设置好故障后引导学生观察故障现象, 讨论分析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 根据故障原因制定检修的工作流程, 按照检修流程进行相关操作检测, 直到找出具体故障点。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主动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 解决问题并实践体验, 基于持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对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可以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 设立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指导方案, 在操作过程中, 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乐趣, 加强了自信, 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由“做”至“思”的提升,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 易言之, 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从感性认识逐步地提升到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进而总结与归纳问题。最大程度上使学生感知在规范中学习能够以起小步跨大步, 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从而引领学生培养“乐思、乐做、乐学”的学习习惯。
2. 多样的考核评价模式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模式, 旨在避免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的某些缺点和弊端。总体而言, 实施综合考核评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即参与表现、实践能力以及提交的任务工单。下面分述之:
1) 参与表现。在实训教学环节中, 对学生的团结协作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等进行考核, 并对诸如研讨、任务实施和维修方案的制定等参与表现状态进行评价。
2) 实践能力。在各实训教学环节中, 对学生体现出的实训基本方法、技能以及知识的准确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行主要的考核, 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 诸如研讨、答辩、数据分析和测试、实训操作等各方面以及学生在各实训教学环节中所体现出的综合能力, 诸如创造性、思维和理解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提交资料。对学生在各环节提交的研讨总结、实训报告以及相关资料进行主要的考核, 并且在综合评价同时, 需要依据以下几方面: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深度、故障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提交资料的完整度。
最后实训成绩评定标准为:参与表现 (40%) +实践能力 (40%) +实训提交资料 (20%) =实训成绩。
3. 以赛促训
秉持以赛促训, 在开展综合实训过程中可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 同时推出以课程核心知识与技能为主线, 添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竞赛, 诸如:汽车故障排除竞赛以及传感器检测比赛等等,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参加汽车维修精英班, 积极组织引导他们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 通过竞赛获奖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形成实训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学生全过程参与实训的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的创新改革, 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显著提高了实训环节学生学习的热情, 极大地改善了实训教学效果。
伴随社会对学生质量的需求日益提升,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办学指导思想、实训教学理论指导以及实训条件方面逐步地得到完善, 取得了相对可喜的成果, 然而, 教学改革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实训教学的改革也应同时代发展相适应, 不断地改革与深化教学实训, 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
8.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 篇八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教学;系统教学法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了市场竞争经济体制。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需要我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以满足市场竞争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根据能力本位的思想,我们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改革,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一、简述系统教学法
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教学过程中应用系统教学法,是提高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教学的发展。系统教学在课堂实践过程中,以实际的应用系统作为教学平台,根据对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系统地讲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教学中相关的知识。
系统教学法以真实的应用系统作为教学的基础,建立系统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知识理念,让学生系统、整体地掌握全部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强化和知识的整体化。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过程中应用系统教学法,是在解决学习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真实系统的应用,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教学知识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形成合理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系统教学法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问题处理的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二、分析系统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差异
在长期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把一门课程作为本位,重视本位课程的完整性,忽略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避免了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性,整个教学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系统教学法的应用,在真实系统的应用基础上,系统地进行知识讲解,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孤立,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了学生整体看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内容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包括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点火系统。在汽车发动机电子系统中,电喷发动机是通过电子控制装置,代替传统的机械系统,实现发动机供油的控制。
例如,向学生讲解汽油电喷系统,可以对整个电喷发动机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作用,了解汽油发动机电子系统的组成结构,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方法
1.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时候,通常都是把各个单元作为单独的内容讲解。从理论到应用,实现一种“金字塔”的过渡,属于由下到上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在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讲解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先讲解系统任务和传感器的原理等基础知识,然后讲解元件在系统中的应用。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看起来学生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教学内容过于强调不同知识的独立性,忽视了系统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念。因此,学生不能在实际问题中完整、系统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理论和实践联系较少,只针对部分问题,缺少系统性的综合实践。
2.系统教学方法。系统教学法可以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真正了解这些知识的作用,能够在系统中进行应用。以真实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作为教学基础,系统地讲解应用系统中相关的其他系统和知识点,如将燃油喷射电子控制系统与空气供给系统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同时讲解,使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知识点具有整体性与完整性,才能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和作用具有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想象和处理能力。
三、在电子控制教学中应用系统教学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教学,以整个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作为教学的基础,先对整个系统进行讲解,再把系统中的不同子系统,包括模块和元件进行分开讲解。例如,对柴油喷射系统的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真实的汽车柴油喷射系统,包括系统的工作过程和零件组成等进行整体的认识。然后对系统的模块等进行单独的讲解,分析它的功能和作用。最后总结讲解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是哪部分造成的,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提高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系统教学法根据实际的系统展开教学,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和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进行思维创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中应用系统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通过真实的系统教学应用和实际的问题分析,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电子控制系统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亚宇,《浅谈汽车电子控制教学中的系统教学法》[J],《科技信息》,2009.28
2.柴启霞,《浅谈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教学方法》[J],《成才之路》,2010.36
9.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 篇九
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将吸入的空气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ECU),作为决定喷油的基本信号之一。根据测量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旋转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丰田PREVIA旅行车)、卡门涡游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丰田凌志LS400轿车)、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日产千里马车用
VG30E发动机和国产天津三峰客车TJ6481AQ4装用的沃尔沃B230F发动机)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四种型式。前两者为体积流量型,后两者为质量流量型。目前主要采用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两种。
进气压力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出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并转换成电信号和转速信号一起送入计算机,作为决定喷油器基本喷油量的依据。国产奥迪100型轿车(V6发动机)、桑塔纳2000型轿车、北京切诺基(25L发动机)、丰田皇冠3.0轿车等均采用这种压力传感器。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半导体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上,用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它通过杠杆机构与节气门联动,进而反映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此传感器可把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检测后输入电控单元(ECU),从而控制不同的喷油量。它有三种型式:开关触点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和天津三峰客车)、线性可变电阻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北京切诺基)、综合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国产奥迪100型V6发动机)。
曲轴位置传感器
也称曲轴转角传感器,是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其作用是检测上止点信号、曲轴转角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能按气缸的点火顺序发出最佳点火时刻指令。曲轴位置传感器有三种型式:电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和北京切诺基)、光电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型式不同,其控制方式和控制精度也不同。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安装于曲轴皮带轮或链轮侧面,有的安装于凸轮轴前端,也有的安装于分电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
爆震传感器
【汽车底盘电控教学改革】推荐阅读:
汽车底盘电控教案07-22
汽车底盘拆装实习报告0621081006-25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期末试题及答案07-20
底盘故障排除经验09-08
汽车教学论文07-09
汽车专业学期教学小结09-27
汽车信息化教学大赛09-17
汽车学院教学工作总结09-20
新能源汽车教学安排10-20
汽车构造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与实践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