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典故感想

2024-10-10

读历史典故感想(精选9篇)

1.读历史典故感想 篇一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从小学开始,大学就是我们心中的彼岸,寒窗苦读十数载,也为的是有一天能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今天,坐在大学的课堂里,我们开始真正的思考,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学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读一个好大学就能找一个好工作,就能有一个好未来的思想根植于很多同学的心里,所以大学成了很多人的终点。因此,很多考上好大学的同学自以为进入了保险箱,便开始在大学里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沉迷于各种与学习无关的项目中,自娱自乐,荒废学业;而很多考入不知名大学的同学却对前途和未来失去希望,开始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然而,在一个知识更新迅速、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时代,任何把大学看作人生终点的想法都是幼稚的。或许大学真的也分三六九等,也不可否认,名牌大学的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拥有更适宜的校园环境,甚至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但是有一点可以却不容置疑——天道酬勤,屋檐下也可以飞出穿云的燕;只要你肯努力,就可以取得想要的成绩。事实也证明,即使是跨专业考研或工作也并不是神话。所以,必须把学校等级主义的思想撇开,既来之则安之,是自己的选择就没理由后悔,更何况以后的路还长。

我们来读大学,就不能再是如初、高中般一味的去接受知识,尽管当今的大学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也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追求知识的空间。在这里,我们是自己的主宰,可以把梦想的触角伸向我们渴望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有更自由的空间可以向着心中的高度起航。大学相对自由的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大学的图书馆又是我们不可多得良师益友。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充实自己,没有理由不去丰富自己,也因此没有理由荒废自己。

我们来读大学,就要有更长远的打算,要为以后的工作和自己的前途着想,不能把“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谬论当作至理名言顶礼膜拜。我们在大学里的每一次飞跃都应该是一个个计划书铺垫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善于做计划,这也是我在这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脱离了中学时期老师管、家长看的学习环境,很多同学正变得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这些计划书就是给我们指路的明灯,使我们目标明确,动力十足。当然我们不能超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去制定不切实际的计划,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也许刚开始我们制定的计划不够合理,无法按时完成,但是这时一定要沉住气,仔细寻找原因并不断改进,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大学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我们来读大学,就一定要学会做人,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因心理扭曲而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的报道,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并不能算是一个健全的人。我们要学会做人,不是在生活上互相攀比,在他人面前显摆阔气;不是因为自己的贫穷而自卑;也不是因自己的缺陷而自弃;而是要理智的看到这些表象背后隐藏的事实:挥父母的钱如土的人注定庸碌无为;贫穷不是自卑的理由,知识就是明天的财富;缺陷是上帝为我们关上的一扇窗,他一定还为我们开了一道门。我们要学会做人,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有海纳百川一样的胸襟,相信吃亏是福;就是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要明白大丈夫一诺千金,言必行;就是要乐于帮助身边的人,要知道人脉决定成败,施比受更有福。

我们来读大学,读的不是大学的建筑;读的不是六十一分都嫌多的考卷;读的更不是穿金戴银;我们读的是人类文明一代代的传承;读的是父母含辛茹苦的爱;读的是自己的前程;读的是年轻的人生。

2.读历史典故感想 篇二

一、反思教学过程

本课大致可以分为七步:复习并新授单词、阅读notes、听前的准备、听录音、听后的巩固、写报告、speak up的练习对话和编写对话。在这七个步骤中,我把“听”作为重点,把“读”作为辅助。因为我认为“读”是为了更好地“听”,“写”则是检验“听”的效果。

在听力这一块,除了让学生听录音材料之外,还不断地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听”且回答,来提高听力能力。在听力过程中,采用四个步骤:

1.扫清生词障碍,整体感知。在Lead-in步骤中,通过谈论图片,呈现一些新词汇和短语:a criminal record,beinvolved in,prison,etc。在积累词汇的前提下,创造听力前提;然后是感知听力材料,在听前安排读notes。

(1)Skim the notes in Part A1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Q: 1) Who is the victim?2) Who are the suspects?

(2)Scan the notes in Part A1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Q: 1) How old is the boy? 2) Do you think his father isrich?3) What is he like?4) What clothes is he wearing?5) Whendid the kidnapping happen?6) Do Wang Gang have a criminalrecord? What about Xie Yiming?

2.听前预测。Guess: What questions will Detective Lu askthe suspects?这两个步骤的教学还是比较顺利的,学生读得响亮,猜得热烈,效果不错。

3.了解题型。掌握解题方法,做选择。

(1)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nswer somequestions:

Q: How many questions did Detective Lu ask each suspect?

Did the 2 suspects go to Mr.Guan’s house that day?

(2)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do choice exercises.

1)What is Wang Gang’s occupation?

A.Businessman B.Policeman C.Postman

2)At 7 pm on Oct 28,where was Wang Gang?

A.At his cousin’s wedding

B.At his friend’s wedding

C.At his sister’s wedding

3)At 7 pm on Oct 28,where was XieYiming doing?

A.Entering Mr Guan’s house

B.Leaving Mr Guan’s house

C.Walking past Mr Guan’s house

4.完成空格。注重实践,强化训练,并安排听后讨论:Discuss the reason why the boy was kidnapped.Who do you thinkkidnapped the boy? Wang Gang or Xie Yiming? Why do youthink she kidnapped the boy?由此讨论过渡到speak up的教学。

5 . 针对后进生,让他们看着材料再听,直至听懂。其实,结合多年毕业班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在经过第一遍和第二遍的听之后,很有必要让他们看着材料听,长期这样训练还是很有效果的。但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也许是指令不到位,有少部分同学不知道要干什么,影响了听力效果。

二、其次,反思教学理念

在教学speak up部分,对于对话教学,我们通常会让学生编造类似的对话来现学现用。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对话: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econd suspect ?

B: She …,I think she is guilty.

A: Where was she at that time?

Can she prove that she was …

B: No,she was …at that time.

A: Does she have a criminal record?

B: Yes,she does.She …

A: So,I think Xie Yiming is involved in the case.

在设计这个步骤时,我就思考:学生会不会运用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的句型来编造对话呢?这毕竟是公开课……。担心之余,就把参考句型打在了投影上:

1.She doesn’t seem to be a nice person.

2.She was at another place at the time of the crime.

3.She was seen leaving Mr.Guan’s house.

4.She was in prison for theft for 6 months.

课结束之后,各个前辈专门对这个步骤的操作进行了讨论。听了前辈的点评,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我的教学理念那么的落后,根本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他们的话确实有道理:在初中阶段,听力和阅读的训练达不到应有的状态,缺乏思维的力度,教师的诸多“不放心”等等因素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机会,如何为高中和大学的英语学习铺路?

三、反思课堂氛围

在这节课中:有两个模块的“说”同学的反应不如人意。第一块,几个后进生都无法回答问题。第二块,编造对话时,时间处理过于匆忙,导致学生无法脱稿表演。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影响了上课的氛围。

3.读历史就是读我们自己的内心 篇三

历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民族。你可以想象西方民族是一个理念的民族,犹太人是一个信仰的民族,印度人是一个出世的民族,但你很难想象中国人跟他们有多少类似之处。中国人的特点是入世的,历史的。历史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高的意义。

中国人缺少宗教,准确地说,缺少形式宗教,缺少外在的超越信仰,但中国人不是没有超越的时刻,不是没有道德的坚守。在别人那里由宗教提供的东西,我们这里,由历史提供。我们相信,人可以通过他的德行、言论或功业来成就一生的价值,来流传后世。

和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着最悠久、最丰富、最连续、最完整的历史记录。跟其他国家的史书相比,中国的历史写作至少有两个特点:它坚持真实性,不畏权势,秉笔直书;它强调道德裁判,春秋笔法,意含褒贬。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这种信念,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和拯救功能,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

像孔子之道不行于世的时候,他就退而写史,他作春秋而乱臣盗贼子惧。像司马迁遭受男性奇耻大辱,隐忍苟活,也在于他相信历史的拯救,他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以待来者。秦桧设计害岳飞,一度犹豫不决,怕死后遭唾骂。像文天祥从容就义,他的精神支柱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文革中,刘少奇遭陷害,百口莫辩,只能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及妻子儿女,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从中国人的理解来看,历史就是人心,就是人性。对历史的信仰就是对人心的信仰,我们相信自己作为人的价值。这种历史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它内在于人,更朴素本真。它比依托客观外在的知识更有灵活性,它经常在危机时刻进行救济。

我们日复一日地写下我们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的所为不留情面地决定我们的命运。这是最高的逻辑及人生的法则

这种历史感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对自身存在和世界的看法。它是一种文明观,一种世界观,一种宗教信仰情怀,又是一种方法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伦理态度。

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是伦理的,我们把生命看作是跟宇宙万物有关系的。但我今天对这种伦理的历史观更强调其中的一方面,即我们的历史感是对因果论的敬畏。这种因果论大于西方人说的因果律,也不同于信仰民族所说的末日审判。这种对因果的敬畏,既出自本能,也出自理性,更出自人的良知良能。

对因果论的敬畏,中国人的表现是非常可敬可爱的。就是说,中国人在社会上的言行蕴含了某种敬畏。即使他们一朝权在手,他们并不自大自恋,而是表现出某种谦卑。比如说这些故事。

——张作霖在孔子诞辰的时候,会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各个学校去,向老师们打躬作揖。张作霖说,我们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

——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龙泉寺,陆建章负责执行。陆说袁曾手示八条保护太炎,如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说经讲学文字,不禁传抄;毁物骂人听之,物毁再购;早晚派人巡视,恐生意外,等等。陆建章对人说:“太炎先生是今之郑康成。黄巾过郑公乡,尚且避之。我奉极峰命,无论先生性情如何乖僻,必敬护之;否则并黄巾之不如了。”

对因果论的敬畏,中国人的表现也是相当可畏可怕的。比如在过去,中国人一旦在原始积累时昧了良心,他肯定会想办法弥补的。我们经常提到的案例就是,一些江湖郎中,走村串巷,一旦看上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子,他安下家,比如给井水里撒点药,让村里人得点病,他来医治,这样积累起家业;到了儿孙长大时,他要么做善事,要么劝儿孙搬家;为什么,因为他相信报应。

因果论不仅承认过去和未来,也承认现在。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存在主义,一种朴实而伟大的关于人的学说。我们日复一日地写下我们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的所为不留情面地决定我们的命运。这是最高的逻辑及人生的法则。

中国人的历史感有自己一整套文明机制。它是关于个人的文明认同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因果论式的历史感跟知识论、宗教观的历史感不同。社会学家证实,一个家族的成就高低跟它的宅心有关,比如调查江南明清以来的一些家族,那些家族繁荣几代甚至十几代的,都有着善良、诚信、正直、谦让等等品德。反之,那些奸滑、自大、虚伪之人,虽然暴发,仍会破落。

这种历史现象,如果用知识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发展出一大套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的知识来,从中得出结论,人要诚信、正直等等;如果用宗教观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得出结论,这种历史现象在于那些宅心仁厚的人家是被上帝捡选的人。但用因果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种直觉,使得中国人活着有一种相当踏实的认同,他活在这种历史里,他也在写自己的历史。

只要我们还有心,我们的历史感就不会丧失。我们仍会用自己先辈们常用的方法立身处世、安身立命

通过观察中国人的历史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历史感正是一种非常坚实的信仰情怀,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信念。但到了近代,这种历史感开始出现问题了,那种建基于人心人性之上的历史审判功能,经由孔子、司马迁等人示范的惩恶扬善的意义,被一种转型的历史目的代替,为这一历史目的服务的各色人物都有了可以理解、同情之处。

这种现代史观跟传统因果论式的史观有很多差别,它不再敬畏了,它出于理智地神话了历史。这种现象带来了很多后果,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中国人的历史感出现了危机。中国人失去了自我审判能力,失去了现实和历史的审判能力。中国人开始在因果论式的历史感之外,寻找另外的拯救之道。

而别人的文明在现代转型里不仅消除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那种神圣崇高的一面,而且通过新闻出版、学校教育、政治制度等多种形式明确了是非善恶意识,明确了人生正义和社会正义。他们的历史感跟传统中国人的历史感一样,跟当下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他们比传统中国人的历史感更进一步,他们的审判监督功能是及时实现的。

在他们的社会里,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政治正确”机制,这种机制监督一切官员、商人、学者,使他们不要犯下基本的做人的错误,一旦犯错了,社会也会逼使他们认错,如果不认错,社会有力量使他们出局。

可以说,发达社会的制度功效正是中国人理想的历史审判能力。遗憾的是,今天中国人的历史感还没有强到超越古人,达到跟发达社会同步的程度,我们今天的现代转型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

因此,怎样读历史,其实是怎样读我们自己的内心,读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只要我们还有心,我们的历史感就不会丧失。我们仍会用自己先辈们常用的方法立身处世、安身立命。从今天社会转型的过程来看,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正在恢复。比如,这些年历史图书的热销,读经运动,传统节日、民族服装的讨论,都象征中国人历史感的恢复。

这样,我们活在当下,也是活在历史里,活在未来的世界里。

(摘编自《新文化报》2010年5月6日)

4.读文化苦旅感想 篇四

初读《文化苦旅》你会觉得这不就是平平常常的游记而已嘛,为什么总有人念念不忘余秋雨,又念念不忘这部《文化苦旅》呢?到底是余秋雨成就了《文化苦旅》,还是《文化苦旅》点缀了余秋雨呢?它的苦到底来源于何方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步入这次文化的苦旅吧。经过慢慢品味,才发现每个角落中总藏着中华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在这里不断地呈现,也许正因为此次的旅途涉及了大量的文化历史而称之为文化的旅程。至于文化苦旅中的苦的来处,也许这正如余秋雨自己所说的那样“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吧。而我们在旅途中所看到的风景也许只是历史呈现的一种载体,而当我们慢慢体会其中的文化遗迹时,我们才发现有那么一丝淡淡的忧伤却潜藏于残景之后。就如一道风景曾经有过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历程,而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只是一片废墟。也许这会让你去努力回忆它魅力之处,但更多的却是为它的逝去而痛心,为文化的遗失而烦恼。苦便是在深切感悟后的深深忏悔吧。在一切经历、体验后的感悟中总是离不开苦,衰退的文化让人将历史的灰色变成心中的苦涩;如今璀璨的文化也会给过去的暗淡填了不少淡淡的苦味。也许这也是在<<文化苦旅>>中获得的些许收获吧,因为我们的那么一丝痛代表我们还有着那么一丝觉悟,那

么至少说明我们的文化还没有完全被遗忘,我们的文化还有重新辉煌的机会。因为我认为感悟到苦往往就意味着心的觉醒。

<<都江堰>>不过是<<文化苦旅>>中的小小一篇,但要说起都江堰它也是可以与长城并肩的文化遗产之一。不仅因为它的水利作用,而且是它把四川孕育成天府之国,更让人诧异的是这浩大的工程居然出自一位对水利完全不懂的外汉--李冰。《都江堰》的写法也许平常但也是一种适宜用于平常的写作中的手法.当我们欲言此物时,何不像他那样先描彼物.<<都江堰>>的开篇就赞许长城的工程宏大,接着慢慢引入话题,不断地凸显都江堰的独特之举.而其中的“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就实实在在地占据了渺远的时间。”这不更好地将都江堰的优势展现地琳琳精致了嘛。作者又认为它毫不夸张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确实如此,民族之所以延续,因为有了标志性的象征,而都江堰已很好地代表了这样一个强悍的民族。

民族应该感谢都江堰,更应该感谢给了她生命的李冰!然而关于李冰,人们能追想到的更多的也只有这样一座小有名气的的都江堰,作者也这样称赞道“因为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也许正是这个疑惑才使我们对他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虽然未学过水利然而凭着“以生命为学校,死钻几载”的精神,终于总结出治水三字

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直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这种治水的韬略竟被替代为治人的计谋,这不就是人类的智慧嘛!与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相比,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这正是他被世人永记的原因,民族的延续也正因为有了这样高尚的起点才变得强大。

李冰留给人们的思考就如都江堰留给我们的深思那样丰富而美丽,这也是李冰赐予都江堰最珍贵的礼物。

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试水位,这“三神石人”的其中一尊就是李冰雕像。因为人们懂得了唯有哪里才是他最适合的岗位。然而我们却应问问自己:活着应该站在何地?死了又该立于何处?也许还会有人觉得这样一个问题是好笑的,但这种职业精神如今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

看到“人们在虔诚膜拜,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人一点的人” 这句话,你难道不为人类的这种行为而无地自容吗?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旅程,更是人类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洗礼吧。若果你的心还能为之有所触动,说明此次苦旅还是有价值的。无论是苦涩后的回味,还是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都将是一种旅途的收获,更应该是民族历史进程中的收获。

通过《都江堰》,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座水利工程,也不单是一位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师—李冰,更应该是一个民族

所在的精华与衰败的缘由。

让你与我心中的那一丝疼痛化作奋起的动力。将民族的华丽再次呈现吧,取而代之的不再是让你隐隐作痛的苦旅,而是一趟文化的盛典!一本文化艺术修养的作品往往能让我们对生命多了一份灵动的诗情画意,《文化苦旅》就这样丰富着我的思绪,而我将继续品读它其余的精华。

5.读革命故事感想 篇五

读我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觉得董存瑞是一个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战士。

故事叙述了1945年秋,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为了把最后一个碉堡炸毁,做出一个英勇的选择。董存瑞在其他战士掩护下冲到桥下,他发现桥下无法放好炸药包,在思索办法的时候。这时主攻的号角响起来了,董存瑞看见很多战士在敌人的枪下倒下去,他为了不让更多战士牺牲,毫不犹豫地举起炸药包,拉着导火索并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董存瑞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他从小就有保卫祖国的信念,他在战斗中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董存瑞牺牲了,可他爱国、为国的精神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董存瑞他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人为革命英勇奋战。董存瑞的英名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了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我觉得董存瑞他非常伟大。我应该学习他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上。

6.读大学的感想 篇六

2.图书馆太伟大了,明天的成功和她的关系太紧密了,博 览群书,开阔视野。哲学,经济,社科,理论知识,最新期刊,积累知识吧。

3.找女朋友要找和自己志趣相投的,首先要互相深入了解,还要有让别人了解的技巧,不要因为孤独寂寞去找女朋友(男朋友),不要把自己关在那个精心营造的二人世界,甜 蜜到与外界失去交流。

4.利用要大学的资源,大学有那么多专业,和不同专业的 人交流,互相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

5.做兼职不要一个劲的向钱看,重要的是认识社会,锻炼 能力,所以我觉得,做家教还不如去做推销,问卷调查,当 然,也可以去做技术方面的。

6.不要做愤青,在网上只会去论坛罐水,盲目的跟着人家 反美反日,你要是爱国,你可以抵制日货,但是不要抵制文 化思想,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外来文明,欧美文化,阿拉伯文 化,日韩文化,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吸收的东西。不要跟着那 些无聊的人在什么三农论坛灌水,他们发的东西太肤浅了。(其实,刚接触网络时,我也愤青过一两个月)。

7.学校排的课程不可小看,很多课程,你不要以为没用,一定要好好学,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多学 点数学,物理,从中锻炼自己的思维。

8.自己去招聘会感受,感受社会需要什么样的 人才。

9.不要抱怨学费收的太高,你抱怨也没用,教育是长久拉 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产业,研究生收费是一定的。

10.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要因为自己的经济问题而不敢去 考虑许多事情。如果你思考好了,你有必要出国,考研,那 就准备吧。只要自己准备了,一定有希望。

11.不要为成功沾沾自喜,不要 为失败痛苦,不要为曾经浪费的时间限于自责,要从失败中 吸取教训,塞翁失马,安知祸福。

12.自己要站在一个主动地位,一切机会,自己去争取。

13.如果你想做什么事,就大胆的去做,不要为自己的实 力瞻前顾后,今天的失败是明天成功的基础。13.不要挂课,也不要把分当成命根子,锻炼能力是首要 的。

14.不要埋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如果在一个理论性很强的 专业,比如说数学,物理而自己想不想考研(不想当科学家)的话,要多多关心理论怎么应用到实际中,比如说,数学 可以用到软件开发中(数学系毕业的人,常常是软件学院的 顶头上司),因为他们学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 学,概率,抽象代数,组合数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物理的可以去搞硬件,学点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转行半 导体,电路设计都没问题。其他的专业也一样,没有 不好的专业,也没有不好的学校,只有不会利用资源的人.15.本科文凭再你毕业后,过不了几年就是一张废纸,现 在不要想着混学分,混文凭。

16.买电脑少买高级了,除非你家银子多得没用,或者你 买电脑就是为了在游戏里边醉生梦死。实际上我们这点应用,pii 1g的电脑和p4 3g的电脑完全感觉不出什么区别。你可以买二手的,15 00块钱搞定,买 时不要去外面的二手店,这两天大肆的师兄在卖了,找个行 家里手和你去买,最好买女生的机子,要学会用电脑和网络 来学习新的知识。

17.不要妄想找个稳定的工作,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 市场化,很多社会机构都慢慢走向商业化,比如说,现在国有银行改革已经试行了,银行工作人员的 饭碗都不稳了。不过,我门应当高兴,毕竟社会在越来越公平,踏在时代的浪尖上,那是一种另类的惬意。

18.当你踏上工作岗位时,就要有下岗怎么办的打算

7.看《北洋画报》读天津历史 篇七

西风东渐的“洋味”

西物东用:记得今年旧历新年里, 有一次在下偶然去逛逛娘娘宫, 出来时候, 迎面蓦地里来了一辆大汽车, 车头上贴着一张红纸, 写着四个大字是“出行大吉”, 在下真想不到二十世纪的新利器, 也居然被我们贵国的阔老, 这样的利用!现在各大旅馆, 差不多都备有洋式的马桶Lavatory, 但是仍有许多人, 上桶的时候, 用两只脚踏在桶口上, 蹲着身子大行方便。外国东西一到中国, 便能有不可思议的妙用, 像大汽车, 洋马桶, 这类的事情, 正多着呢, 我们又何必少见多怪了。

西方的汽车、马桶交融着东方文化, 时人感受的“洋为中用”让今人同样觉得“不可思议”。天津的九国租界, 有独立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机构, 是国中之国, 法外之地, 更是一座规避中国法律的“安全岛”, 大量的下野军阀、官僚、清朝遗老、遗少聚集于此, 他们的东方人视角见证了天津租界“洋化”的印迹:小洋楼、自来水、电车、供暖、卫生等舒适的“洋化”设施;电影、跳舞、赛马、体育等新式的“洋化”娱乐;西餐、西点、西服、西俗等新奇的“洋化”生活。在西方的物质文化的辐射下, 近代天津浸润在这种令人迷惑而富于滋养的环境中, 成为了充满着“洋味”魅力的世界。

传统古老的“京味”

自古以来, 天津与北京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民初的天津因九国租界的存在, 成为首都北京的“政治后院”, 清朝遗老遗少、下野军阀、失意政客、迁客骚人、革命志士都纷纷来到这里。其中地位最显赫的莫过于逊帝溥仪, 他寓居天津达6年之久, 一些王公贵族和遗老遗少也渐渐辐辏于此, 他们在此眷怀昔日的荣光, 闲谈往日轶闻。平津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自然是自古有之, 其中, 最明显的莫过于京剧文化在天津的传承。

天津的“京戏”:本市影院之首约京角开演大戏者, 为明星, 每次演唱, 恒获厚利, 常以戏之盈余补电影之亏损焉。其初角不常来, 戏不常演, 而嗜戏者多, 故定价虽昂, 看客则无不争先至。其后群起竞争, 角色接踵来, 有时各院争唱对台, 营业反日渐冷落, 所谓盛极必衰也。当时人有谓戏剧中心, 已有由北平移至天津之趋势, 确非虚语。

天津京剧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以传承了北方京剧的正宗。京剧最初进入上海也是通过天津。《北洋画报》特辟了《戏剧专刊》, 宣称“以故手画报一纸, 得见许多各时各地之名伶名剧”。其发起的“四大‘女伶皇后’选举”见证了天津京剧的繁荣, 京剧几乎成为天津人娱乐生活的首选。

摩登时尚的“海味”

海派文化与津味文化的差别就在于, 上海被称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火车头”, 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在上海出现, 现代中国就在这里诞生”[1]。“由于拥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辐射力, 上海已经成为一个远远走出其城市地域的影响源泉”[2]上海的影响力超越了其地域界限而覆盖中国南北, 媒体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外国人所称为华北 (North-China) 的范围里, 除了北京晨报有画报以外, 竟没有第二家。天津爱看画报的读者都买上海的画报, 所以在北洋没有出世以前, 天津的街上, 充满了各种上海画报, 这也可见画报在天津是何等的需要了。

上海以物化的指标聚集了各种“现代化”的标志:繁华的商业中心、电影院、咖啡屋、西餐馆……天津繁华的商业中心也受到了“上海模式”的影响, 法租界梨栈大街被称作“小上海”, 它的周围有劝业场、天祥市场、泰康商场、中国大戏院等。1928年开业的天津中原公司以上海公司为蓝本, 专门从上海组织大批商品, 在天津举行了首次大规模的大减价活动, 其业务经营颇有上海风范。“上海模式”对于天津人的冲击, 更多地表现在时人所推崇的上海摩登的时尚生活, 它成为天津人时尚生活的风尚标。

粤商情怀的“广味”

随着天津的开埠, 外国洋行及其新式买办在天津崛起, 其中, 广帮买办实力最强, 如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太古洋行买办郑翼之等。天津粤商以广东会馆为中心开展的商业和社会活动, 在近代天津史上留下了深深烙印:广东会馆于1915年成立广东音乐会, 由杨文昭、徐玉麟等创办, 同乡音乐爱好者每周一聚。至1917年发展粤剧, 天津的粤剧即从此开始。广东音乐会的创办既为旅津粤商作了商业形象的宣传, 更为广东文化在天津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北洋画报》登载了“粤剧漫谈”介绍天津粤剧的发展概况:

粤剧漫谈:此番吾粤旅津音乐会, 纪念成立十五周年, 举行大规模演剧, 并印行专刊, 以其事就商于予, 且属予为之介绍……何况粤剧势力, 早已远被重洋, 勿论近者如平津, 均有粤剧团体之组织, 即北美南洋, 亦早有粤剧剧场, 长期春天演, 所以昔西人之研究中国乐剧者, 胥引粤剧为标准;而安南暹缅诸国之戏剧, 更莫不受粤剧之感化, 而取法焉。于以见粤剧在国剧中地位之重要及其势力之广且远矣。津门粤乐会创立至今, 垂十五年, 始终不替, 是诸君子之毅力有以使之;然而创业固难, 而守成尤非易易, 惟诸子发扬光大, 增荣乡党, 记者馨香以祷祝之。

可见, “广味”文化在天津的留存与传播正得益于对家乡充满眷顾的旅津粤人们。

“津味”到底是什么“味儿”?有学者认为, “如果以天津的文化地理分布来加以区别, 那就是‘老城里’、‘三不管’的‘津味’, 和‘五大道’、‘小洋楼’的‘津味’。所以我一直都认为天津的‘津味’其实有两种‘味儿’。这两种味儿各自不同, 相互并置, 此消彼长……”《北洋画报》上的天津, 是耀眼的国际性都市, “京味”、“海味”、“广味”、“洋味”、“津味”的相互消融, 此消彼长, 成就了这独特的“津味”文化。

参考文献

[1]罗兹·墨非.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5.

8.今天如何读历史 篇八

意识形态,古无其词,但有另一个词唤作“义理”,意思差不多。明代士林风气即喜尚义理,热衷清谈,满嘴空话,所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既乏实干,也无真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给它两个概括,一是主观冥想超乎客观考察,一是以理论排斥实践。国家终于在空谈中亡了,痛定思痛,纷起反思。

在极重主观的明代之后,清代思想学术趋于客观了,比较排斥信口开河、主观武断,而把知识和认识落在实处,兴起了考据和小学。但“五四”前后,主观的情态又开始抬头,罗曼蒂克的、唯意志的情怀一直在滋长,终至于“大跃进”和“文革”。待付出惨重代价,1978年终于揖别空想与空谈的年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邓公极力提倡的“尊重知识”,标志着中国折返于务实的、比较崇尚客观的作风。

但整个思想作风的转变,还仅仅是开了个头,远未完成。过去以理论排斥实践的积弊,在很多方面还未祛除,仍是一些人所习惯的态度。史学乃是破除各种思想迷障的好器具,实际上,民间读史的热忱近年来一直在显著增长。上世纪80年代曾是小说诗歌的黄金期,思想哲学类图书亦广受欢迎。眼下,这两种阅读不知不觉间冷淡下去,以史著为主体的非虚构叙述,却成为阅读热点。这一阅读趋势上的变化,缘由不一而足,但公众对事实的渴望、对真相的追逐,应是根本原因。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精神需求有所谓“向内转”的倾向,个性、自我、心理、思辨等,因被认为“深刻”而令公众趋之若鹜,由此,以朦胧诗、先锋小说、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哲学为代表的读物便统治了那时的阅读。如今,诗歌则久已近乎写者自娱,以哲学和理论为雅尚和攀附的潮流基本退却,连历来广有读者的小说亦愈益乏人问津。在一些知名的大型刊物,虚构类型作品的受欢迎度,已不如非虚构类的史传作品。笔者亦尝多次亲耳闻之于国内著名的小说作家,他们现在对阅读小说兴味索然,而更偏爱史料扎实、叙事严谨的非虚构作品。

这种情势,实为社会文化心理的表现。表面上看,历史乃过去的事物,然现实从历史中来,甚至现实很多顽症实根植乎历史,欲知现实之所以然,离不开去历史里面寻踪索秘、拨草寻蛇。故史学热度的升温,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民间对于现实的关注度在提高和深化,这是民众自主社会意识增强的表现,故而是社会进步——设若民众缺乏自主社会意识,则并不感觉寻求真相的需要,从上世纪50年代到“文革”就是如此。同时问题的另一面是,对真相的渴求,一般起于匮乏——在对事实较少困扰或已知事实较少值得怀疑的地方,不大可能出现民间自发和大规模寻觅、探索历史真相的现象——必定是通常史述不能满足人们内心求知,抑或遗留、暴露出明显的空白与疑点,才会激起广泛的读史热情。

在读书兴趣颇显低落的当下,公众读史意愿加强,却是突出的亮点。这里顺带试为说明,读书兴趣的低落,除了应试教育对一般青少年造成逆反作用,使他们感觉不到读书的乐趣反而视为苦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学校教材长期规定、指定的阅读内容,明显与学生社会经验与闻见相扞格,违背了读书的求知求真的内在目的,从而极大挫伤了他们对于读书的信任感和主动性。事实上,许多青少年在走出应试的阴霾后重拾自主的读书意识,往往是通过历史类作品。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便是活生生的例子;袁腾飞以非主流讲史蹿红网络,更可谓历史叙述在民间独成其互动语境的典型。

“良史”的精神是不惜杀身殉职伪史的篡改杜撰多如牛毛

当史学愈益聚拢着人气,书写和谈说历史渐成时兴,有个问题也凸显出来,这就是历史的读与辨。眼下,各种声音丰饶繁杂起来,同一史事,面临大相径庭的述说,“辨”的问题和能力随而特别突出。

我们说,历史以客观为本质,历史在于真实,历史提供真相。这些是历史的理想状态,而理想状态并不总能在现实中保持。中国恐怕是世界上史学最发达的国家了,从三千年前拥有持续不断的历史书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的教益而很愿意给它以尊崇尊重。这种尊崇尊重,往好的方面说,是强调以历史为师,对它洗耳恭听、敬聆其训,由此产生出史为“镜鉴”的意识。宋神宗将司马光所进历代编年史赐名《资治通鉴》,即为此意——鉴者,镜也,映现的是事物原貌,非得刮垢磨光、拂尽尘埃不可,否则就会失真。这样的意识,中国史家很早便十分强烈,亦相当坚持,周代就形成了“良史”传统,靠顽强职业操守立命。根据这一传统,史官虽为国家所设,但对于政治却得以保持独立性,秉笔直书,如遇强暴干涉,“良史”的精神是不惜杀身殉职。春秋时期出过一个有名的故事: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国权臣崔杼杀齐君,太史当庭记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怒,杀太史;太史被杀,他两个兄弟坚持写同一句话,又被杀,最后一个兄弟还写那句话,崔杼不敢再杀;南史氏听说太史一家都被杀光,拿着竹简赶来,准备替他们继续写这句话,途中听说已写成,才打道回府。“良史”的精神,君主至少在口头上也予以肯定,所以宋神宗在《资治通鉴·序》中称道司马迁:“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于至当,则良史之才矣。”

但凡事皆有两面。历史特质在客观,不等于历史书写都真实可靠;中国史学有“良史”传统,不等于没有糟粕。实际上,历来留存下来的史著中间,“伪”的成分不可小觑,大家万莫见着某书以“史”自称,就对它信赖有加。顾颉刚曾说,“以考证方式发现新事实,推倒伪史书,自宋到清不断地在工作”。我国史学源远流长、发达厚重,所附带的情形是,几千年积攒的伪讹也多如牛毛。此类问题,宋人开始清理,而清代功劳最大。

历史叙述与书写过程之中,很难消除甚至算是“正常”的伪误现象。有些作者出于好心,欲替前人著作补其阙遗,但没有公开说明,造成疑案,如《史记》中的伪文,学者多认为出自刘歆之手,在我看来就应属此类。刘歆本是经史大家,他往《史记》中添其私货,动机未必不纯,文章内容和质量也未必如何辱沒了太史公,但令《史记》有假则是确实的。又有些作者,出于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原由,写出东西,不肯署本名,而伪托于前人名下,鱼目混珠。

nlc202309041215

这些由个人制造的伪史书,对我们虽是困扰,性质却非最恶劣。真正可恶的是统治者为其私利,运用强权,恣意篡改、隐瞒、阉割历史。

明成祖朱棣,要掩其篡位之恶,便曾大肆伪造历史。他做了三件事:一是将《太祖实录》朝着对己有利的方向重修,一次不够,又修了第二次。二是授意杜撰伪史,如《奉天靖难记》《天潢玉牒》之类,将其生母从诸妃改为马皇后,吹嘘他出生时“云气满室,光彩五色,照映宫闼,连日不散”等。三是抹煞建文帝时期史实,先毁后禁,严禁民间谈论或书写这段历史,否则罪涉“怀疑怨谤”,“事发族灭”。经此,建文朝史事“千钩百索,只字不留”,若有言及,也都是“肆以丑言诋之”,以致建文时期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已不可知。过了好些年,一位叫杨守陈的礼部尚书实在不能接受这种状况,向弘治皇帝上书,委婉提出重写历史、恢复原貌的要求:“即今采录,尚可备国史之缺。”但这重写历史运动的真正到来,有待嘉、万年间,尤其万历皇帝同意直书建文年号后,民间掀起考索建文史迹的热潮——但又造成另一个问题,就像有人评论的,野史难免“传疑述伪,逐影寻响,夸张其说而矫诬其事”。总之,以政治强权扭曲历史,不但祸害当时,后遗症还很难消除。

这样的例子相当多。清廷入主中国后,也竭力掩盖历史,兴文字狱、禁毁史料、篡改事实,不一而足。这里姑借史可法个人遭际略窥一斑。史可法为明末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为抗清被俘,不屈而死。乾隆四十年(1775年),弘历颁旨,将史可法树为忠臣楷模,隆重表彰。圣旨评价是“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赐谥“忠正”,次年正式在扬州为史可法建祠。至此,史可法“咸鱼翻身”,从死无葬身之地,一跃而享有个人专属祠堂。表面上,清廷给予史可法极大尊敬,可实际上呢?似乎被如此尊敬的这个人,其生平最后下落,即他究竟怎么死的至今成谜。人们确切知道的,是史可法最后被清兵执于扬州城头、拥至新城南门楼去见豫王,之后死于何地、为谁所杀,再无明载,以致民间“或云遁去未死也”,这当然是清人为讳其所为而致。不但如此,清廷认为史可法形象有利用价值把他树为忠臣之后,一面印行《史忠正公集》,一面却对其改头换面,所收二十三篇文件,从奏疏到家书,凡体现作者民族立场的字句,概行删易。

以上明目张胆的历史掩盖与造假,可谓天知地知、人知我知,唯迫于淫威暂时不得不从,时过境迁后迟早要得到揭露。中国旧史还面临一个隐蔽的、更加麻烦的辨别问题,这就是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谈到的,“得一近于客观性质的历史”难度颇大,因为它有一传统,“为目的而牺牲事实”,“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而已。其结果必至强史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它的具体表现,实际上是文字或修辞现象,古称“书法”,关乎修史时的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的原则与体例,在历史具体事实保持不变的情形下,作者凭借语言叙述方式使这一事实呈现符合其主观的面貌。这是一种很高级、很精巧,也很工于心计的技巧。因为在叙述之中,基本事实没有丢失,亦不曾无中生有、虚构编造,然而作者利用文字修辞的处理,暗中影响读者对此事的看法与评价,让你不知不觉对事实陷入特定的倾向性。像前面所讲齐国“良史”与崔杼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之,被一再坚持书写的乃是“崔杼弑其君”五个字,不妨说事确如此,但“弑”字却代表一种道德审判。同样是杀,“弑”专指以卑幼杀尊长,行为属谋逆,但在崔杼与被杀的齐庄公之间,实则别有过节原委,一个“弑”字却将事情一概而论。几位史官不畏强暴,不惜杀身来坚持他们的“书法”,就这点来说是“良史”,可他们这种“书法”是不是做到了客观,后人显然要打问号。

中国旧史处于“历史饥饿”之中

梁启超说,中国虽有全世界最古老最齐备的史学,但另一方面,也偏偏处在一种“历史饥饿”中,“历史上各部分之真相未明,则全部分之真相亦终不得见”,真相被遮障或阉割了,叙述总暗藏褒贬,不是原本的样子。这是中国旧史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它往往包含部分事实,并非造假,你没法儿像对谎言那样一古脑儿丢开了事;但阅读中千万留个心眼儿、加点提防,随时有“辨”的意识,不然很可能入它的套。读中国史书容易中“毒”,道理就在这儿。

鲁迅曾愤言,中国史书每页歪歪斜斜写着“仁义道德”,细看满本唯“吃人”二字;又说里面充斥着瞒和骗。这自然有点过激,中国史学良莠并见,一笔抹煞并不对;不过,它的某些缺点确属顽症,并非二十五史的年代才具备。现代以来,尽管《春秋》“书法”已废,如今并没有人用那种格套撰史,然而历史叙述“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的习惯,却基本未改。对此,我们只须回想一下自幼课堂上授读的历史教材,都有亲身体会。

历史应如镜,勿使惹尘埃。我们对史学的理想,确在于它可以客观地毫无偏见地提供真相。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恶意也好,无心也罢,有时甚至是在“善意”“正义”或高尚的名义下,历史叙述与事实真相之间往往不相迭合。此一情形欲求根治大抵不可能,通过提高认识及自律,我们或能使之不断有所改善,但是幻想有朝一日我们所读史著百分之百不掺杂主观人为因素,并不现实。

读史而不辨史很容易被引入歧途

故而,对史实或历史知识欲求确切,不单靠读,且要能“辨”。读而不辨,作无用功犹属其次,怕的是接受了谬误而不自知。在读史兴趣渐浓的今天,应及时提出来一个问题,即防止对所谓“历史”的“迷信症”。假如读者自身分辨力不够,很容易陷入一种迷信,把所读到的任何以“史”的面目出现的文字,都当成历史真相本身给予信任与接受。要知道,历史是由人来写的,而从事历史书写的人,动机、造诣乃至语言叙述习惯和水平等千差万别,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干扰被书写的历史本身,读者若缺乏警觉,照单全收,对一段历史的认识难免被引入歧途。

因此,读史第一须有“疑”的意识,对各种说法不轻信,这当中尤其包括似乎被权威肯定为“信史”的东西。对历史各类专门问题研究深入且秉心纯正的专家学者,固然责任重大,应努力正本清源,帮助人们廓清各种罔惑。但专家学者并非总能指望得上,有时候史著中伪谬随机性地浮出,有时候出于某种原因伪谬公然存世却未必有人指出,这时作为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自行与之接触,如何独自予以分辨、避免被误导,就很现实。孔子所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便是比较正确的方向。对一件事尽量作广泛了解,对仍感疑问处予以保留,即便是了解比较透彻的方面,也以谨慎的态度谈论它,这样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低一些。重心在“多闻”,我们很多人对某个历史事件、某个历史问题,只听了一家之言,便急忙忙倾心相信,这多半会受蒙蔽。尤其在话语单一、独霸的环境,对此尤要当心,因为许多声音被过滤、屏蔽掉了。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首先该做的,就是设法寻找更多的不同的声音,“孤证不足以成说”,是史学上的不二定理,牢记它总是不错的。

如果幸运,置身对历史问题可以百家争鸣、颇为自由的语境,我们则或又面临另一种“幸福的烦恼”。说法众多,言不一途,纷然聚讼,多少让我们有些晕头转向,此为思想解放、活跃的社会所常有。而说法众多与说法单一一样,也同样发生“辨别”的问题;诸说蜂起,我们于其间究竟取信何者,显然是更费思量的事情。但只要紧扣求真求实、客观对待历史这一点,将正确路径握于手中,也并不太难。在此,“客观”和“理性”可谓根柢与灵魂。

健康的史学是思想清明的标志;历史只承认事实,历史的本质在客观,无论多么曼妙的空谈或精心包装的谎言,置诸历史事实的检验与观照,皆将原形敗露,而对个体之人,读史也是理性意识与精神的极好栽育与熏陶。甚盼渐趋浓厚的读史之风,对中国进步发生良好的作用。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9.读哲学问题感想 篇九

在上高中时哲学老师就说起过这本书,《哲学问题》在哲学界享有很高声誉。这本书的作者是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就是罗素,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喜欢上哲学也许是从那条悖论开始的吧:理发师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该不该给自己理发呢?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的价值又在哪里?看完这本书就能让我茅塞顿开?让我变得有智慧?亦或是让我改变命运?、、、、、、、罗素称哲学是介于真理与物质的,把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归于哲学。而我却认为他更像是一座桥梁,更形象的说应是一条传送带,连接着未知与真理,却又不断把许多的未知的东西探索出来并输送出来。而哲学家们则是通过他来了解宇宙、人生的奥秘与真谛。

任何一门科学只要关于它的知识一旦可能确定,这门科学便不再称为哲学而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关于天体的全部研究现在属于天文学,但是过去曾包含在哲学之内,牛顿的伟大著作叫做《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同样,研究人类心理的学问直到晚近为止还是哲学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已经脱离哲学而变成为心理学。这也是为什么说哲学像是一条传送带了,不断把未知通过它来变为已知让人们了解。

物理科学上的发明创造使无数不认识这门学问的人已经认为物理学科是有用的东西,这种实用性是哲学所没有的,殊不知,他们又错了,而我们如果局限于可明确地肯定的知识范围之内,那有如何谈得哲学。正如前两天看到马修德老师讲解《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一般,他们的需求只是生理的,物质的。而难成气候。忽略了精神食粮的必要性,使人摆脱个人那些狭隘的打算,一个听凭本能支配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他的生活总是禁闭在他个人利害的圈子里。而哲学价值也体现在心灵的食量中。哲学的冥想就是一条出路。

其中有一个问题十分有趣,是关于桌子的。例如;一张桌子,对于我们所感知到的,是感觉材料。摸着是硬的,冷的,光滑的;闻着是一股松木味;看着是深棕色;敲着是清脆的响亮声。但是这一切都会变化,当我们闭上眼睛,还能感知它的存在吗?当我们给以不同大小的压力时,就会有不同的硬度让我们感觉到,到底哪一个硬度才是它真实的硬度呢?当我们给桌子蒙上一块布,再次让我们摸,它的光滑度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还有那颜色,当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就会有不一样的视觉感知。这也是为什么画家莫奈对于同一朵菊花都能画出几百幅画来。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的桌子呢?如果有,他可能是个什么样子呢?你是否觉得这很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呢。

这也容易明白为什么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为什么晚年致力于哲学的研究,为什么著名数学家、坐标系始祖笛卡尔一生相伴于哲学,因为他们相信惟有哲学才能让他们对事物的了解更清晰,更明了,才能让更多的真理摆在人们面前。

在最后我终于明白,他可以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

哲学虽然对于我们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是对,哪个答案是错。但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指出我们所熟悉一面的背后不熟悉一面。正如一则广告所言: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在哲学的思考路上能给人以兴趣,以及看待问题的方法观点与见解。

上一篇:妇幼工作村级督导表下一篇:描写美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