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2024-08-0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共8篇)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一

切实抓好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 打造平安校园文化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创造了奇迹, 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 毫发未损, 而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 除桑枣中学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 全因他们有一位居安思危的校长叶志平, 他担任校领导后, 不仅下决心对学校有危险的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固, 消除了隐患;更为重要的是, 从2005年开始, 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几次紧急疏散演习, 工作做得非常仔细, 各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 都事先固定好, 力求快而不乱, 井然有序。5·12地震发生时, 所有学生都迅速趴在桌子下, 震波一过, 学生们立即冲出教室, 2300多名师生, 仅用1分36秒就全部跑到操场, 成功逃离险境。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告诉我们, 加强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 打造平安校园文化, 应成为永恒的教育主题。

第一, 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开展应常规化、制度化。“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战争年代, 我们经常教育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要有危机意识, 那时的人们, 时刻准备着, 随时准备应对一切, 随时准备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可到了和平年代, 人们的这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逐渐淡薄了。其实, 在和平年代, 我们也应该培养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因为天灾离我们并不遥远, 地震、海啸、台风、火灾、泥石流、雷击等, 各种各样的灾难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作为学校, 我们应把这些灾难教育作为常规教育, 形成制度, 常抓不懈。我们要从娃娃抓起, 从幼儿教育开始, 让灾难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之中, 时刻引起师生的广泛关注, 让人们在孩提时就逐渐懂得自然灾害等的常识, 懂得珍爱生命, 学会逃生、学会自救, 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旦灾难来临, 才可能把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二, 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普及化。近年来, 洪水、雪灾、地震等灾难不断出现, 造成了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给我们和谐的生活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 它也暴露出人们安全逃生、安全自救等各种安全知识的匮乏、安全意识的淡薄和对安全教育的麻木。作为学校, 在抓常规管理的同时, 安全教育管理要时刻不放松, 让灾难教育等得到广泛普及。学校应制定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经常开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时刻贯穿生命教育、安全常识教育等内容,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经常性的演练和娱乐活动中, 学到知识, 增长能力, 遇到突发事件能机智勇敢, 处变不惊, 能有序、有效、及时地应对。同时, 还可通过发放安全知识教育手册、宣传资料、义务宣讲等多种方式, 让灾难教育等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 让灾难教育等成为大众教育、常规教育, 成为永恒的教育主题, 打造平安校园。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5·12地震发生时, 10岁的小女孩唐沁, 尽管倒塌的校舍砸断了她的左腿, 她却能忍住剧痛露出甜甜的微笑;聚源中学女学生高莹面对永远失去的双腿, 也总是微笑着;年仅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被压在了废墟之下, 能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 他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 爬出废墟后, 并没有惊慌地逃离, 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 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可也有一些学生, 面对灾难, 束手无策, 失声痛哭。据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 地震形成的人的恐惧心理主要是由人们对以往灾害性地震产生的房屋倒塌、人员丧生的恐怖情形的记忆, 在一定的地震地面振动诱发下产生的, 它起源于心理原因。俗话说“心病尚需心来治”, 学校是学生接受健康心理教育和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 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等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 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让学生的心理疾病能有效得到诊治。据北京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表明: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 中度的占3.9%, 重度的占0.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但我们面临的现实是, 不少学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 但门前冷落, 无人问津, 心灵信箱布满灰尘。探究其原因, 与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教师有很大关系。这些学校, 虽安排有心理教师, 由于心理学等知识欠缺, 也只是装装样子, 应付检查而已。为解决学校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奇缺的现状, 学校要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抽调部分教师,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等方式, 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培训, 做到“培训一人, 带动一片”, 促进学校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以更及时、更有效地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诊治,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 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和观念的转变, 让他们能及早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 并及时、主动去接受心理诊治。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少家庭和学校等仍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 片面追求升学率, 过度的“题海战术”等课业负担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也造成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淡漠和缺失, 他们有的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 有的即使知道自己心理不健全, 但羞于情面, 不愿意找心理辅导老师咨询或去医院去看心理门诊。因此, 学校应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知识等教育, 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矫正意识, 变无知为有知,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咨询。一是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等教育。如, 语文课, 要充分利用其思想性和文学性相统一的特点, 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个性修养、健康心理和意识行为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识等。自然、科学、生物课, 要通过介绍大自然、介绍各种生灵等,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命, 同情和珍爱各种小生命。物理化学课, 要教育学生认识各种药品的作用和危害, 有效地利用它们造福人类, 如此等等。各科教师密切配合, 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人性意识、健康心理和意识行为等教育。二是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学校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主阵地, 我们要以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活动为载体,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 利用“国际禁毒日”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宣誓、签名等主题活动, 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 加强学生感恩意识和健康心理行为等教育;利用“植树节”等节日,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保护自然生灵, 保护有益和珍稀动物等等。通过各种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入脑入心, 从而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健全人格。三是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家长学校等舆论阵地, 调动家庭和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 共筑学生心理健康等教育大堤。学生心理健康等教育, 要从娃娃抓起, 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携手。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舆论阵地, 大力宣传, 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社会团体、印发宣传资料的形式, 让全社会认识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道德行为等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而众志成城、步调一致, 共筑教育大堤,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创建和谐校园。

充分开发利用学校资源, 构建文明书香校园文化

蓥华镇中学初一女生邓清清, 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 人穷志不穷, 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5·12地震时, 被压在废墟下的她竟然还打着手电筒看书呢。她说:“下面一片漆黑, 我怕。我又冷又饿, 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有人这样说过,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培根也说“阅读使人充实”。可见, 构建学校书香文化环境, 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国实施基础教育改革, 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 我们应该加强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现在的学生, 酷爱各种流行歌曲、网络游戏, “追星族” (视流行歌星、影星、网络游戏高手为心中偶像) 应运而生, 且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作为教师, 我们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经典名著, 适当介绍其中的精彩部分, 让他们事先对这些书籍有初步的了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竞赛和读书讨论活动, 交流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等, 久而久之, 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尝到了阅读的甜头, 就会主动去阅读, 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二是开展文学等兴趣小组活动。教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拔几个写作能力强、书法绘画好的同学组成编辑组, 成立班级读书社、文学社。组织全体学生交流自己收集、阅读到的精美文章或小知识, 介绍自己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等, 然后编辑成报, 供学生阅读学习交流。久而久之, 学生养成了阅读和查阅资料的习惯, 尝到了阅读的甜头, 就会主动去阅览室阅读,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三是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教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科普书籍等课外读物, 让学生利用节假日等课外时间去阅读, 写好读书心得体会, 定期组织交流、讨论, 从而激励学生自觉走进阅览室去阅读, 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大脑, 增长能力。

第二, 加强学校图书阅览室、网络室的管理,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图书的管理、更新等工作, 注重图书的质量。一是注重思想性。用时代感强、思想积极向上的作品, 促进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注重知识和趣味性。有趣味, 他们才爱看, 有知识, 他们看了才有收获。三是注重科学和创新性。科幻和传奇作品, 有利于加强学生科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发明创造的动机和行为。四是注重时代和生活性。要有时代感和生活情趣, 既要贴近生活, 又要有时代引领作用。同时,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的培养, 提高图书、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加强其环境、硬件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学生喜欢来, 经常来, 让这里成为他们的乐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转变观念, 将学校教育资源设备有效地利用起来为师生服务, 不仅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提高, 更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加强学生阅读、实验操作、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构建文明、健康的书香校园。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篇二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

(一)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二)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每个人新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三)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五、结束语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三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临河十中市级文明单位复检汇报材料

临河十中创建于2003年8月,地处新华西街中段,占地面积18358平米,建筑面积13235平米。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100余人,在岗教职工154人。推进文明单位建设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心愿。三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区文明办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学校以美育实践为抓手,先后获得了目标管理考核超标优胜单位、特色项目学校、中小学文艺汇演优胜集体奖、中小学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初三学生综合知识竞赛活动优胜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小学师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优胜集体、“低碳生活我们在行动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自治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特色项目学校、目标管理考核超标优胜单位、教育系统教职工排球赛中学女子组第二名、团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网校单位、经典诵读大赛优秀组织奖、中小学“放心食堂”管理先进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我校推进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者的素质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部门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管理队伍建设中,校级领导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团结协作,各处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班子成员严格执行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管理中,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重视制度建设,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学校工作学年有计划,学期有要点,月初有行事例,周有安排,月有检查、反馈,期末有验收,年终有总结。做到了制度先行,跟踪落实,督查及时到位,逐步形成了一个职责分明、运行有序、纵向畅通、横向协调的管理集体,确保了管理行为的统一性和高效性,使集体的智慧发挥到最佳效果。对环节干部实行聘任制和述职制,一年一考核。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行风评议,党支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执行实行监督,真正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的战斗堡垒,获得了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学校还吸收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每学期邀请家长委员会召开一次座谈会,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限期整改。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临河十中狠抓学生的行为规范,突出精神文明建设须从规范师生的行为开始的意识,以班级量化考核为突破口,加大管理力度,推进了临河十中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走向深入。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临河十中学生一日常规》、《临河十中学生课堂十不准》、《临河十中班级量化考评细则》、《临河十中文明班级评选办法》、《临河十中文明学生评选办法》、《临河十中违纪学生处理办法》等校规班章,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对各班进行考核,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学生的文明意识与文明素养不断增强,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树新风的文明氛围。

三、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浓厚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工作网络,确立了以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文明程度为核心,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主线,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以和谐氛围培育健康的人为创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LED、宣传标语、黑板报、校园网、校报等阵地,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郁的文明氛围。

四、以文明创建为先导,大力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德育的核心地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常规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改进了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主体德育框架,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一是对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加大督查力度。政教处按照临河十中《学生一日常规》、《班级考核细则》每天对学生行规礼仪进行检查,每周进行一次督察通报;二是把“美的学生”工程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精品工程,不断完善其过程管理。三是注重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工作培训会、师德讲堂,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和水平;四是抓家校联系,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和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实现了学校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多样化,切实使老师、家长和学生几方面形成合力;五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六是班团队会每周确定一个主题,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七是通过评选各级“优干”、“三好学生”、“进步学生”、“文明学生”,推动校风、学风、班风的建设;八是进行了国家级课题《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研究,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九是假期在老师和学生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学有总结,有奖励;十是利用广播系统校级领导就学习方法、行为规范教育、家庭教育举办 “校园大讲堂”;十一是扶困济贫,三年来共捐6万多元,用于贫困学生和灾区。十二是积极开辟校外德育阵地和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学校同武警支队结成了军校共建单位。学校先后派出3000余人次和深入街道、敬老院、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社会调查等,志愿者在广场为灾区积极募捐3000多元;十三是构建平安校园,每年举办两次法制讲座和一次交通安全常识讲座,校内没有发生违法犯罪行;十四是加强对住校生的管理,严格考勤和住校生请假制度,十五是认真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师生积极响应,并在活动标语上签名。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以“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为目标,通过建筑物造型、绿色植物造景、人文景点造意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集食堂、餐厅、宿舍和厕所为一体的学生生活综合楼,彻底改善了住宿生的食宿、生活条件,这是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学生和家长得到的最大实惠。

学校不断实施硬化、绿化工程,硬化了校内外空地,完成了校园绿地建设,完善了美术室、科技活动室、电脑室教工活动室、建成了校园文化专栏18个,布置了18个专题600余张图片;制作了12块校史展板;张贴警示语、提示语200余条,学生书画作品100多幅。几年来为图书室配备了图书10000多册,完善了十中网络信息中心,为学生学习、教师学习、家校联系和宣传十中提供了平台。

六、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建学习型校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质量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我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从2010年开始强势推进“学案导学教学法”,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一是坚持“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先后选派17位教师赴山东潍坊、杜郎口参观学习一周,学习借鉴他们在小组建设、小组互助学习、学案使用、导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邀请专家指导,科学引领。邀请临河区教研室和巴市教研室的专家深入到我校指导“学案导学教学法”。我校被巴彦淖尔市教育局确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学校”;二是不折不扣的落实“10+35”模式,坚持贯彻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我校的“学案导学教学法”被区委政府授予优势项目奖。

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使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以育人环境建设为基础,建设绿色校园

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上致力于“整洁、安静、优美、意境”,基本上形成了树下有花、花下有草的点、面、带相结合的立体式园林景观。

(二)以学生文化为主体,引领校园文化的风貌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学校搭台”,“学生唱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先后成立了文艺、读书、体育、书画、科技活动、电脑操作等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增长才干。同时还注重开展好校园文化艺术周、运动会、科技创新节、书画节、文艺汇演、才艺大赛经典诵读等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教育学生守纪律、讲文明、讲公德、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产。早晨宣誓、下午班歌或古诗词诵读,使学生德育上自律、体育上自强,智育上自觉,形成和美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以校园精神文化为灵魂,引领学校“三风”建设

校园舆论环境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对师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起着规范和制约作用。学校引导师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拒绝不良诱惑。对先进教师、优秀学生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歌颂校园精神,逐步形成了团结奉献,创业争先的十中人精神;形成了团结、奉献、尊师、守纪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自主、探究、博学、文明的学风。

八、开展活动,陶冶师生情操,美化师生心灵,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学校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①坚持每周一的升国旗活动,师生面对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然后对师生进行《国旗下讲话》系列教育。②结合重大节日举办诗歌朗读会、书画比赛、文艺汇演、读书竞赛等我们的节日活动等。

(二)培养集体主义观念。①坚持班级量化考核评比;②开展各种以培养班级集体荣誉为目标的竞赛活动。例如: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读书演讲比赛、争创文明班级、先进班级等,有效地树立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加强师德建设。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坚决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以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禁止性规定》等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教师,坚决制止“三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和随意清退学生的行为。不断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及奖惩机制,形成了以自评、学生参评、同事述评与领导综合评定为一体的考核机制。学校同每位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控辍减负、诚信职业操守等一系列责任状和承诺书,坚持教师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重点学习与常规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

(四)开展思想教育月活动。学校把每年的九月定为学生思想教育月,以规范学生行为为抓手,广泛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及文明意识培养教育。通过召开动员会,开展学守则、守规范知识竞赛及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等活动,不断把文明礼貌强化月推向深入,并取得成效。

九、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临河十中依据中央确定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经过思考、提炼确定了十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党员教师受教育,学校发展上水平,教师学生共进步。1.征求意见征集建议形式多样

开展了《我为十中科学发展献良策活动》,并把此项活动常态化,定期评比表彰奖励。学校多次召开环节以上干部会议和全校教师大会征求意见。在学校网站上发布通知开设了专栏,召开学生家长会收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与建议,给全校教职员工印发了征求意见表。

2.开展了“双向承诺”活动

为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在实处见到实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做到“我是党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学校党支部开展了“双向承诺”活动,即学校党支部向全体党员、师生承诺,每位党员同时向党支部、全体师生承诺,并公示上墙,确保承诺的事项按时保质完成。

3.开展了党员包联结对子“三个一”活动

主要形式是:每一位党员包联一个班,同时与本班一名学生(贫困生或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要求:每位党员要定期深入到所包联班级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德育辅导;每位党员每周至少深入班级听课2节,每天至少到班内巡查一次和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尤其是结对子学生,帮助学生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学生释疑解惑,重点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给予正面引导、指导,确保在本学期末收到成效。

临河十中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能够蓬勃开展并不断向纵深推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我们的体会是:⑴文明创建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重视、指导与支持。⑵参观学习,不断引进其它单位文明创建经验。⑶思想解放,大胆创新,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活动。⑷充分调动文明创建的主体即师生在文明创建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⑸长期坚持把文明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⑹注重实效,宣传教育到位。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不摆花架子,不走过场。

几年来,我校在创建文明和美的学校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也一直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区文明办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努力通过市级文明单位复检的基础上,力争明年向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迈进。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四

十四年来,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了教育网络建设和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进一步加强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回顾一年来的文明创建工作主要有: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加强文明创建意识

学校要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领会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我们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座谈体会,大家认识到我们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校党支部要求大家立足本职工作,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模范,做精神文明的标兵。

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首先要宣传到位,我们的做法是:(1)开展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我们组织师生走上街头宣传,印发传单,聘请法制副校长讲课,对教职工进行“五五”普法,开展“浇灌工程”活动,大力营造以法治教的良好局面。(2)学校还向教职工发放了“五五普法”读本,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打印出来,发放到教师手中,人手一份,把宣传工作做到位。利用橱窗、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家长学校等各种形式宣传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减负的意义,倡导学生说文明话、走文明路、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增强了人们对文明创建的意识。

二、拓宽教育途径,丰富教育载体

(1)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我们以《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坚持进行师德考核、工作考核,评选“骨干教师”、“教坛新星”、“师德标兵”、“模范教师”、“优秀党员”“五好家庭”等,造就以校为荣、立足岗位、比成绩、比贡献的氛围,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2)坚持开展了继续教育,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在教师业务学习上,我们采取了多种途径,一是分大组(全校教师)和小组(年级组和教研组)进行学习和交流,采取互相听课、上公开课、到宁国、马鞍山等地参观观摩,国庆期间,举办了农远项目培训班,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提高学历层次教育中,我校83名专职教师中,已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77人,占97%,现有30余人次正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继续提高学历层次。今年又有多人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市教坛新星,4人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3)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制定了德育工作日常管理暂行规定,组织开展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估活动,争创“合格学生”、“文明班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a、“六·一”前夕,评选和表彰了省、地、市、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特长生200余人。b、组织四年级学生清明节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c、在组织开展以迎奥运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d、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和教育的功能,深化“雏鹰行动”,通过“手拉手”、“红领巾一条街”、“文明监督岗”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获得锻炼的机会,思想得到了净化,涌现了无数的动人事例。我校少先队的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也获得地市各级领导的肯定,XX年被省教委、团省委授予“省优秀示范大队部”。e、为使宣州城区环境美化绿化亮丽起来,我校学生利用星期日上街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帮助交警执勤,为群众做好事。今年被命名为市级“绿色学校”。(4)加强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在原有活动科目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增添新的科目,现在已有电脑、足球、乒乓球、舞蹈、电子琴、象棋、科技等二十四个班队,还成立了百人腰鼓队,多种教育途径提高了思想工作的实效。(5)、多次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海底世界、珍希动物展览、少儿书画展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鉴赏水平和创新能力。(6)各班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如讲故事、一帮

一、献爱心、智力竞赛、小型联欢会,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业余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师生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也是精彩的一篇。(1)在校工会的组织下,师生共同举办了田径运动会,教工书画作品也多次在市工会展出,一年一度的学生元旦长跑比赛,我校男女队分获第一名的好成绩。(2)多名学生在宣州区首届艺术节上获得殊荣。许多学生的书画、征文、舞蹈分别在地市展出获奖。(3)我校职工篮球队和乒乓球对多次与兄弟学校开展联谊活动,我们还在暑假组织了教职工八十分比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抵制了社会不良现象和非法文化场所对人们的侵蚀和诱惑,促进了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加快环境建设,创造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仍挤出资金完成了电脑室、教仪室、图书室的配套设施,建造了玻璃钢篮球场,塑胶跑道,每个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突出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整合等,实现了网络环境的教学与管理,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手段走在了全省学校的前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近年来,进一步扩大了绿化的面积,加强了对校园内部环境的管理,绿化、美化、净化,营造了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五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校之魂”,“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可见校长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已经从原来注重于知识、技能传授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轨迹转变。这一新的形势,对校长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在品行修养、心理素质,还是在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增添了实际内容,为此,我个人结合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浅谈一下作为一名校长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作为一名校长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

校长的人格,校长的能力和领导艺术,校长的知识水平,校长的进取精神,是做好一名校长的基本条件,概括起来说,就是德才兼备,开拓进取。校长人格差没威信,指挥不灵;没能力不会管,管不好;知识水平低,不能服众,被大家看不起;不讲究方法艺术,老碰壁顶牛;缺乏进取精神,得过且过,没生气无动力。所以作为一名校长必须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使自己具备以下几点:

(一)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

一位合格的校长应具有专与博结合的知识结构,又具有大胆创新与慎重操作的政策水平及纵向沟通横向联合的社会活动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学校管理走向了开放性,为适应这一形势,校长就必须具备市场意识、公关能力以及现代社会其它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方面的姣姣者,争当教学的行家里手。这样,管理者在学校说话才有号召力,才能让教师心悦诚服,进而保证学校的政令畅通。为了使自己站在时代的前列,我坚持学习,每天看一至二篇文章,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积累知识,凡事比教师超前一步,成为领导“时代新潮流”的人。如在新一轮课改开始之际,校长就要率先带头学习,走在课改的前列,在这场课程改革中积极转变观念,准确领会《课标》精神,把握其特征,掌握其规律,使自己的理论丰富起来。有了理论,还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对照《课标》进行探索,积累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在教研活动中当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人,当教师上课后称职的点评者,当教改实验的领头人;才能帮助教师在继承的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把多年来沉积下来的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扬弃,顺利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带领教师走“科研兴校”之路,带头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投搞和参加各级举办的论文评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从而带动教师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再如,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学校的使用已成为一种必然。同时我们学校已具备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这为老师讲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大多数教师面对这些事物还比较陌生,还不会使用这些现代教学设备。作为一名校长的我也看出了这一点,但是我作为一校之长,不能让这些设备成为商品一样在那里摆着不动,不能让我们的老师被时代淘汰掉。所以我就要率先垂范,先下水使用,掌握使用技术,进而帮助教师打消为难情绪,带动教师积极学习、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利用电脑帮助处理文档、分析教学成绩,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学一点CAI课件制作技术,帮助教师在上课或外出参赛时取得好成绩;学会浏览英特网,最大限度地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外地最新信息,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为我所用。

(二)具备良好的品行修养和职业道德

良好的品行修养和职业道德是一个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校长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校长在为人师表方面应作教师的楷模。一个成功的校长,不能完全依赖手中的权利,而更多的是依靠人格的力量去推动学校的工作。在市场经济给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带来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校长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都要过硬,做到不怕艰苦,不谋私利,作风正派,表里如一。其次,学校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校长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尽心尽力。学校管理不仅要讲究经济效益,更应追求社会效益。校长要把管理活动中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克服急功近利与本位主义的思想观念。第三,校长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无限热爱教育事业并有崇高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校长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关系到千百人学习前途”,党和人民把学校托付给校长,校长就应以事业为重,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所以我除了每周的政治学习外,我还坚持每天看新闻、看报纸、上网看一些优秀领导的管理经验,始终以优秀的共产党员的事迹来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三)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成熟的校长,在心理上应当坚毅稳定、机智理智。有些校长在改革面前瞻前顾后,缺乏锐气,不敢独辟蹊径,有所创新。还有一些校长,老好人思想严重,不敢坚持原则和主持正义,这种软弱的校长只会贻害教育事业。校长要善于逻辑思维,辩证看问题,有超前意识,在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时,能广开思路,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敢为人先,不为人后,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见解独到,看准的事情就敢试验、敢推行,能够掌握战机及时推行,做到临变不惊,驾驭自如。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理智地对待身边人、身边事,上边的人、下边的事。不受环境制约,不受感情左右。事业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不骄不躁。工作出了问题,坦然正视,勇于承担责任,推功揽过以利再战。碰到挫折和困难不灰心丧气,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开拓进取。受到委屈和埋怨不斤斤计较,及时化解,搞好自我心理调剂。解决易办的事情不简单草率,掉以轻心;处理棘手的问题,不优柔寡断,推诿扯皮,达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思想境界。

二、作为一名校长要努力使自己的校园保持和谐向上的氛围。

有句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我认为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家“和”了,其他的事情才会兴旺起来。所以作为一名校长在具备了良好的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要时刻注意在校园内创造出和谐的氛围。让老师在和谐的气氛中工作,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为此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一)伸出爱心之手,关心师生生活。

每个教师都有着积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个人都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所成就,这种事业和责任感无论对个人和学校,对孩子及家庭,还是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好事。作为学校的校长就应该对他们有所了解,知道他们提供方便,心甘情愿地为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的生活分忧,为他们在学历提高、晋级评优等提供条件。

我校共有教职工20名,学生300余人。在我们的教职工中无论谁遇到

了困难,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会主动地伸出爱心之手,使我们的职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这份爱心对待学生也是一样的,遇到恶劣天气,有的学生不能回家,我们的老师们便会主动地为他们买来饭菜,遇到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号召大家积极地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了学校的温暖,从而使教师们增加了工作的热情,学生们提高了学习的信心。

(二)用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教师。

“公正”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作为一名领导者,对待教师,政治上要平等,无论是评职评先、进修学习,乃至会议上的表扬、批评,都要以无私的政治眼光对待每一位教师。不可任人唯亲,随心所欲。学校利益分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民以食为天”,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是人生存的需要。经济待遇是否公正,这是教师评价校长好坏的直接因素。利益的分配,决不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领导,不顾百姓;只顾少数,不顾全体。我认为,校长不能以老大自居,宁可负己,不可负人,方能赢得民心。

(三)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

作为一所学校应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能体现教育引导和熏陶的作用。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采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他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待补中学历来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无论是房屋的摆放,还是花草树木的栽植,在之前都要经过认真的分析论证。始终坚持做到了房屋建设的长久性和花木、花台、路面、宣传栏等的长期性。这样无论学

校怎样发展,原有的房屋,花草树木及各种设施到时候都有它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存在的价值性。为此我在学校管理上除了下大力度绿化校园外,还要求全体师生保持校园内的整洁,力争不让一张碎纸出现在校园,不让不文明的学生出现在校园,不让不和谐的现象出现在校园。

(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

为了不让师生们的生活枯燥乏味,我校每年都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团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这样不仅使师生们受到了教育,还丰富了他们的学校生活。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六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 以和衷共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 实现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营造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的基础, 是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前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是充分发挥高校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必然要求, 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基础。

二、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是大学生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教育者、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 只有抓住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 才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工作。

1. 辅导员能够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 在德育、体育和心理

健康上发挥强有力作用, 并指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丰富校园文化。辅导员能够引导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 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成果析事明理, 解疑释惑, 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成长;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 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化解矛盾冲突, 维护好校园稳定;能够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既教育人引导人, 又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及经常性的谈心活动, 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心态, 培育乐观的精神, 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着眼于大学生的文化需求, 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科技、文体活动, 努力形成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2. 辅导员工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和时效性,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

辅导员能够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 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 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要求, 动员、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依照校规校纪等法律法规,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维护好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3. 辅导员能够认真做好服务育人的针对性工作,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长效机制。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力保障

构建和谐校园, 要求着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但是,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使辅导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和谐校园工作的需要。

1.辅导员工作周期短, 队伍不稳定。目前, 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周期一般为二至四年。大多数是未从事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 只经过短期的“上岗培训”就加入了辅导员队伍, 缺乏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有的辅导员工作二到三年就考研, 有的辅导员是在职研究生, 繁重的学习、工作压力令他们分身乏术, 没有精力认真地研究不断变化的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理念培养学生成才, 存在“辅而不导”的现象, 导致目前高校大学生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有关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地开展。

2.辅导员作为一种“临时职业”的观念在高校长期存在。现有的辅导员保障体制不健全, 出路较窄, 工资待遇、职称和社会地位都远低于同龄的业务教师, 因此不少在岗辅导员担心从事政治辅导员工作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 思想压力大, 有后顾之忧, 于是把辅导员岗位作为职业生涯的过渡, 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即工作的临时性严重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

3.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导致实践经验缺乏。年轻是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共同特点, 因为年轻, 辅导员很容易与学生进行较深层次的沟通, 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动态, 保证学生工作目标的实施和完成。但同时因为从事学生工作时间比较短, 缺乏实践经验, 理论功底不深, 所以多数人对学生工作还不能得心应手, 工作只浮于表面。

4. 学历层次偏低, 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高校辅导员大都是本校毕业留校的学生, 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 大多出身于理工专业。虽然从事学生工作这一行并没有要求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 但是它对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要求还是很强的, 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普遍存在着“三个偏低”的问题, 即理论水平偏低、文化水平偏低、业务水平偏低, 因而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比较弱, 对学生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存在困惑和不理解, 常常出现工作滞后现象。

5. 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专业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侧重的研究领域, 比如心理学、管理学或者社会学, 通过做学生工作、上课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并把这个专业当作一生所追求的事业。所谓职业化, 即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来对待, 就是把辅导员工作看作是一项专门技能, 将哲学、思政、管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 真正学深学透, 成为专家型的学生工作者。

总之, 构建和谐校园, 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重视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校园当中的积极作用,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教育质量, 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 而辅导员在其中的作用却不为人们所重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已成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现状, 论述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和意义, 阐明了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七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企业

精神文明建设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在振奋员工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确保企业全面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国网山东栖霞市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三个文明”齐头并进的原则,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企业政治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级文明单位和烟台供电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烟台供电系统“五四”红旗团委、栖霞市“五四”红旗团委、栖霞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促进了企业政治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全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1.抓好党委班子建设。党委班子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把党委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廉洁务实的坚强领导集体。

2.深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集中教育活动。按照上级要求,深入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为使学习教育更准确、更有序推进,我们公司党支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通过开展党员轮值上党课活动,让每位党员都有机会当“老师”,使全体党员能更加深刻地学习“两学一做”知识,熏陶浓厚的学习气氛。创建“两学一做”微信学习群,发布学习小贴士进行导读,党员分别上传学习心得进行共享。编制“两学一做”学习展板,提炼学习要点、要求,引导党员进行对应学习。建立“两学一做”教育教堂,以“讲身边事、说身边人”,由优秀党员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进行宣讲,扩大学习氛围。实施“我为党徽添光彩”活动,党员通过佩戴党徽强化党员意识,接受员工监督,树立党员表率先锋榜样。

3.抓好廉政建设。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认真处理违纪现象,杜绝以电谋私行为的发生。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和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公司领导班子认真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强化外部监督,召开效能对话会和客户关系委员会,广泛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出现的问题敢于曝光,坚决查处,决不手软。扎实推进拒腐防变每月一课教育活动,对各支部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保证了学习时间和人员的到课率。深入开展廉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协同监督,扎实推进依法治企自查,为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4.抓好干部职工思想教育。一是抓好中层及以上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统一印发了学习笔记,把集中教育和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全公司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强“三性”(党性、责任性、事业性)、树“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二是利用道德讲堂,对职工进行“三德”、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学习先进典型,提倡讲文明用语,做文明职工,创文明单位,树文明形象。三是加强“四德”建设。完成善行义举“四德榜”制作,公司被栖霞市委宣传部列为全市观摩示范点。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签订《“四德”工程建设责任状》及《赡养责任状》。

二、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

1.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一是成立并组织好职工文学小组、摄影小组、文艺小组、篮球队等职工业余文体团体,针对职工的不同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全市学雷锋义务志愿宣誓活动,大力开展党员义务奉献日、道德讲堂、爱心助学、慰问敬老院、乒乓球、羽毛球及篮球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建立了职工活动中心、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羽毛球场、室内外健身场所等六处,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文体生活。“三八节”、“五一”节、老人节等及时为职工送上温馨祝福和礼物。三是大力实施和谐共建家园工程。新建高标准职工健康食堂,解决了职工一日三餐问题,饭菜质量、营养搭配等得到职工一致好评,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组织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制定下发各季度读书计划,总公司筹资成立图书室,要求各单位班组设立图书角,加强图书管理与使用,并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读后感进行表彰,对各单位读书心得体会上报情况进行通报。

3.打造良好工作环境。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了卫生会议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坚持除“四害”用药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环境卫生实现分片包干,对各单位卫生区进行了划分,明确了责任及分工。公司卫生检查领导小组,每半个月对办公场所及家属区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同时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检查情况予以通报,并与单位及职工工资奖金挂钩兑现,有效地改善了公司办公及生活区整体卫生状况。

4.积极开展奉献社会活动。公司积极履行供电企业社会责任,倾力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为社会做了大量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好事、实事。每年积极组织开展八一建军节和教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期间慰问活动,倾力救助老、弱、残、特困群众以及希望工程、春蕾工程等社会弱势群体,公司志愿者为市聋哑学校、蛇窝泊镇中学、敬老院等捐助食品、书籍、学习用品等近万元,让他们切实体会到了电业“大家庭”关爱和温暖。每年累计办实事投入近100万元,为地方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积极构建和谐供用电关系

牢固树立“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着眼于为民、便民、惠民,持续推进服务“创新创优、提质提效”。

1.打造“接地气”服务体系。构建“领导包片,部室包所,供电所包村,员工包户”的“四级包保”管理服务模式,各级各部门深入供电所包帮指导,共同承担起服务责任,在全公司形成了“人人皆窗口,服务无小事”的良好氛围。开通电力服务热线电话,全覆盖发放便民联系卡25万张,推行“用电管家”服务,就近、就地解决客户困难。拓展支付宝、自助缴费终端等11种缴费方式,打造城区“十分钟缴费圈”,积极推行农村电费代收“村村设点”。开展“花钱买意见,举报有奖励”有奖监督举报活动,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公布有奖热线电话,鼓励广大市民群众监督举报。

2.打造高品质上电服务。企业上电实行客户经理服务模式,提前介入,密切跟踪,根据企业用电需求严格控制服务时限,第一时间满足企业电力供应。向用户提供可选择的设备选型,设备采购引入第三方招标机构实行社会化招标。同时,主动延长设备质保期限,提供上门维修服务,以优质的施工质量和良好的服务信誉赢得了客户和市场。

四、深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1.深入履行率先发展责任,服务发展大局。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针对电建项目多、投资量大、涉及面广的现状,公司立足于“保民生,促发展”宗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快项目落定,着力提升供电能力,助力全市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

2.深入履行可靠供电责任,保安全保稳定。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强化风险预控管理,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冬季电力供求形势和电网结构变化特点,诊断分析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运行方式,确保居民生活和重点客户正常用电。加强输变电设备特巡维护,突出抓好隐患排查治理,降低故障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水平。严格落实灾害性天气应急保障和防范措施,完善应急组织、标准和预案体系,周密制定全市重点项目设施电力保障方案,确保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保电万无一失。

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八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延军农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汇报材料

二0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延军农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农场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场纪委文件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与党委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教育,完善制度,狠抓教职工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实行校务公开,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推动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廉洁自律水平

学校行政、党支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分层次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提高廉洁自律水平。

学校重视党员和全体教职工的政治学习,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师德修养放在党支部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教育。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在保证实效的前提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通过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和“一个党员一面

旗帜”主题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纪、法律法规及正反典型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党的“十七大”精神集中辅导学习、进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进行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全部集中与部分集中相结合、集中交流与个别交流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下发学习材料、收看电教片《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辅导讲座和《省第四届廉洁从政十大标兵》、召开学习会、收看专家做专题讲座《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解读》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教工团员、教职工参加政治学习、参与讨论活动,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校行政、党总支班子成员坚持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延农党办发[2011]2、4、5、7号文件和等“四个文件”的内容,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巩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道德基础,充分认识到依法治校,依法行政,防腐倡廉,是保证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关键。学校行政一班人凝心聚力,协调配合,在班子、组织建设和人事安排上坚持党性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了共识:要努力提高执行政策 的能力、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自觉接受党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提高服务水平,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贯彻落实。同时,通过行政会、党员会、教职工会等对行政人员、党员和教职工进行专项学习和培训。

党支部、校行政坚持每周一次的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每次例会集中学习,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各项学习活动井然有序。我校组织全体行政人员进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组织党员进行新《党章》和十七大精神的学习;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师德、教育法律法规等的学习,要求学习后结合自身工作写出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将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上来,提高了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实现 “十二五”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学习,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明确工作生活中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实践“三个代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筑牢道德防线,培育良好师德,在学校形成讲师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尚。通过学习,提高干部职工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二、大力实施校务公开,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学校端正办学思想,狠抓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法规的学习和贯彻,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让规范引路,让制度护航,积极推进以法治教和民主办学的进程,形成依法治校的良好办学机制。学校通过校务公开栏、LED大屏幕、教职工大会、等多种渠道实现了校务公开,公开内容规范,质量较高。学校重大事项全部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切实做到学校重大决策必须通过校务公开听取教职工意见,并提交校务委员会审议,未经校务委员会审议和教师大会通过的不应实施。如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评聘分开与签订劳动合同必须向教职工公开,并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所作出的决策能充分反映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能及时公开的不拖延公开;能全部公开的不部分公开;能大范围公开的不小范围公开,增强办事透明度。坚持召开民意代表座谈会,鼓励民意代表参政议政,献计献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学校的大额开支都要经过校务委员会通过后并告知全体教职工后方可开支。如今年六一运动会的赞助款19000余元的支出就是经过校务委员会同意后并告知全体教师才支出的,主要款项用于了改善学生住宿环境。学校通过LED大屏幕及时地将教职员工关心的评模选优等告知每一个教职员工。教职工对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比较满意。

教职工大会是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

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进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学校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学校重大事项均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校级和中层干部工作职责明确,分工负责。

学校非常注重教职工大会,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比如学校的发展规划;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改革方案;中层干部公开聘任;教师职称评聘方案的制定等都要经教职工大会通过。学校还非常重视听取民意代表的意见,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民意代表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学校和党支部的意见与建议。

校务公开很好地促进了学校建设,使我校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进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由于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增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避免了暗箱操作。学校领导也广开言路,博采众长,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使学校宏观决策更能体现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强了干部的公仆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畅通了民主渠道,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领导班子也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拥护,群众满意率为98℅。学校被评为农场级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还被管局授予“反腐倡廉建设示范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照章办事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认真执行上级制定的《宝泉岭分局

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与奖惩办法》等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农场党委制定的有关反腐倡廉的制度规定,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就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培养目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行政管理、学校决策程序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而规范的规定,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在学校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运行。

在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学校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等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了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的精神,学校将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大会的形式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听取大家意见。通过这一过程,加大教师对学校重大事务的参与度,使教师能自觉、自愿的接受,这个参与的过程对全体教职工也是一次增强法制观念、增强规范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置于统一规范和要求之下,它是一种约束机制,强化了学校的科学管理,推进了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运行机制的形成。

学校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制定《组织人事工作实施细则》,中层干部全部公开竞聘。我校于2011年8月底,学校进行了中层干部公开竞聘,竞聘程序严格按照有关文件和实施细则规定,召开教代会倾听述职演讲并打分。整个竞聘工

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使能力强的教师脱颖而出,充实学校行政人员力量。校长室对中层以上干部的考评公开化和民主化,从严从实。实行中层干部向教职员工大会述职和民意测评制度,实行支部书记向党员大会述职制度,继续实行分工负责的责任制度。真正做到了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熏陶人,以实际行动带动人,形成一个理论学习好、团结协作好、廉洁自律好、工作实绩好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学校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教育收费行为。学校各项财务制度健全,全面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学校行政、工会、食堂账目清楚、运行规范,坚决杜绝“小金库”;今年学校校舍改造淘汰的暖气片,经比价询售和领导班子研究卖出后,全部入账。学校各类票据的报支、审批规范,严格按规定执行;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收费办法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规定,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凡是收费项目,一律对群众公示,即使是购买学生校服,学校也是先征求家长意见,如果大多数家长反对,学校绝不一意孤行。如今年春季,我们原本想过为学生购买冬季校服,而且其他兄弟农场学校大多都已订购。我们便向每个家长发出了征询意见公开信,但是大多数家长表示反对,我们便也就取消了订购学生冬季校服的事项,顺应了大多数家长的意愿。坚决治理征订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中的各种不规范收费行为,杜绝各类公务、代

办活动中发生的劳务、回扣、折率等情况。学校通过金秋助学活动,努力帮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六年一班学生郝广振,跟着姥姥生活,父亲因车祸精神异常并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今年五月被找到,已经死亡很久。学校班子研究后免去了他所有费用,并保证他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学校每年都要资助贫困学生40多名,帮助他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

学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的财务工作由学校统一领导,法人负责,做到管理集中、人员集中、资金集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报批、招标、审计。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基建管理、后勤管理制度,从制度上防范职务腐败和犯罪。学校制定《招生考试工作实施细则》,成立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规定招生,择校生招收符合教育局规定程序,面试环节公开公正,对于招生中的问题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学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收费政策,坚持“依法、就近、免试”的入学规定,对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农场职工享有的待遇,农民工子女同样享有。无违规补课现象。

四、党风廉政建设硕果斐然

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学校班子成员注重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冲锋在前,也践行了勤政廉政的承诺。校长李宝刚同志周五回管局多数乘坐微行面包车到萝北后再转车回管局,从来没有报销过一次差旅费。他

是管局下派到延军做校长工作的,每周回家报销来回的差旅费,不是也很正常嘛。大家有时也说他,他笑笑了之。他平时在学校食堂就餐,总是先买餐票再就餐。宋丽霞老师是六年一班班主任,同时也是支部宣传委员,她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基础上,更加关爱弱势学生。她们班的郝广振同学家庭极度贫困,她便格外予以关照,她自己掏钱为郝广振购买了校服,暑假去郝广振家家访时,还为郝广振和他的姥姥买了营养品带去,感动的祖孙两人泪流满面。

学校党支部把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年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农场党委开展的“创先争优我先行,山水延军党旗红”主题活动中,我校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圆满的完成了农场党委交给的各项劳动任务,受到了农场领导的好评。学校党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为农场教育赢得了不少荣誉。在今年分局举办的各项“说讲评”比赛活动中,我校小学英语组三名党员力夺管局小学英语说、讲、评“团体一等奖”。受到分局教育局领导赞扬。我校党员张亚萍和曲桂兰两名老师还代表管局教师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系统“说讲评”比赛活动,都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为管局和农场争了光添了彩。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感染着其他教职员工,今年上半年,我校又有两名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诚然,学校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自身

上一篇: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下一篇:宁乡婚丧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