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审计考试题库(共8篇)
1.cpa审计考试题库 篇一
高顿CPA官网
2018年CPA考试零基础学习计划表【审计】
福利来啦,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中,最难的《审计》科目该怎么学?高顿CPA研究院洪老师,做客直播间,为大家带来一份《审计》超级课程表(即考生学习计划表),本文即根据直播课件整理的零基础收藏版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计划表。
一、4月份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计划表
4月份是报名季,考生在此期间,最重要的是把报名问题解决,慎重决定,考不考审计,如果决定好了,看下大纲及教材变化,给自己未来几个月复习工作打下铺垫。
二、5月份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计划表
5月份是学习的起始月,考生要铆足劲儿给自己整个审计学习来个开门红。本月主要学习第一至八章内容,审计科目学习较难,建议第一、第二周每周只学习一周,小步慢跑。后面四周,每周两章节。
高顿CPA官网 cpa.gaodun.cn 1
高顿CPA官网
三、6月份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计划表
6月份,考生学习第九至十二章,每周一个章节,本月解决的重要考点就是,审计程序。
高顿CPA官网 cpa.gaodun.cn 2
高顿CPA官网
四、7月份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计划表
7月份,考生学习第十三至十七章,其中第十四、十五两章可以放在一周学习,本月考点比较零碎,考生要做好记忆的准备。
高顿CPA官网 cpa.gaodun.cn 3
高顿CPA官网
五、8月份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计划表
8月份举行综合阶段考试,对于专业阶段考生而言,不要过分担心,本月重点任务是结束审计所有章节的学习,第十八到二十三章。
高顿CPA官网 cpa.gaodun.cn 4
高顿CPA官网
六、9月份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计划表
9月份是考前强化月,第一周,要做好复习习题集单选题,记答案。第二、三两周复习第二章、七章至二十章、二十三章为重点章节,复习这些章节的大题,掌握分析方法,记答案。最后一周,要做好模拟测试。
高顿CPA官网 cpa.gaodun.cn 5
高顿CPA官网
七、10月份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计划表
10月份是考前冲刺解决,查漏补缺,对自己没掌握好的章节,重点突击,把精力放在易错题、常考考点上。
预祝2018年考《审计》的同学马到成功,感谢高顿CPA研究院洪老师的分享。
高顿CPA官网 cpa.gaodun.cn 6
2.cpa审计考试题库 篇二
开宗明义,文章涉及的专业领域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前沿的分支———审计心理学。审计心理学(Audit Psychology),是揭示审计主体及审计客体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审计是指由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社会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独立对其经营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的管理活动。在审计活动中,广泛涉及作为审计活动承担者的专职机构和人员(文章中称为“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承担者和履行者(文章中称为“审计客体”)之间的一类主客体关系,而审计活动就是紧密围绕着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展开的,双方心理和行为的交互作用会影响甚至决定审计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进而更会关系到投资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整体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因此,审计活动与审计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陈沛然、秦小丽(2012)认为,一方面,审计活动迫切需要心理学的技术和原理来指导和帮助,如了解财务舞弊行为的心理特征、应对审计过程中的反抗态度、运用审计活动中的心理策略等;另一方面,审计活动又为推动审计心理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在审计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总结的各种具体经验都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审计心理学的理论建构。
但是审计心理学发展至今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国内都没有单独成科。由于学界关于审计心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审计心理问题的研究目前的成果还很少。在国内,作为本领域研究的第一人,南京审计学院的副院长王会金教授(1992)最先提出了审计心理学的概念,论述了审计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审计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主要内容。刘万明(1995)在分析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就正确处理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及人员之间的心理和行为冲突提出了一些建议。袁晓勇(1999)主要研究了心理学在舞弊审计中的应用问题,包括纠正审计客体的心理偏差、开展审计调查、分析财务会计资料、识别口头证据的可靠性、选择审计策略等。古淑萍(2001)提出了审计心理学是研究在审计活动中审计组织和审计个体表现出的心理规律。李晓波、姜法竹、王树锋(2006)主要探讨了审计心理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审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主要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三个不同主体角度,以及从审计调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对其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分析。汤效禹(2007)主要分析了心理学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并提及了审计人员的素质、心理健康和压力缓解问题。李嘉明、李兰芬、胡志涛(2008)从注册会计师的心理需求、审计动机入手,对其审计判断行为进行了分析,构建出审计判断模式,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防治审计判断偏误、提高审计判断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王小红、张丽丽和晁军宁(2010)重申了对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王会金(2011)进一步讨论了审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分析了审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徐国君、姜毅(2012)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述了人本审计的问题,是对传统的物本审计思想的一次较为彻底地调战和革新,他们认为一切经济活动源于人及其行为,而人的行为往往存在缺陷,但又是可确认的,因而审计工作更应当关注人的行为过程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结合对经济活动的行为结果的分析,系统审查审计客体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将审计评价最终指向人,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审计活动的实质。上述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两个路径,一是立足于审计原理,从我国特有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和文化背景出发进行的学科理论性研究;二是立足于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讨论心理学技术在审计活动中的应用性问题。上述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审计活动的实际指导性尚不强。
二、审计客体的态度研究
在心理学中,态度被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反应可以是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是行为倾向中。与一般的态度相似,陈沛然(2011)认为,审计客体的态度就是审计客体在审计活动中逐渐习得的,对审计活动和审计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态度被视为是了解行为的神奇钥匙,它肩负着描述和预测行为的重任。起初的心理学研究发现,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行为的改变和态度的变化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低相关成为社会心理学诸多耻辱之一。人们可以较为清楚的分析行为背后隐含的态度,但对于根据已知的态度去预测未来行为却表现出缺乏建树。人之所以会表现出言行不一,出现态度和行为的分离,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表露出的态度和显现出的行为之间存在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就审计客体的态度而言,影响审计客体态度的因素来自众多方面,陈沛然(2011)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情境和审计信息四个方面。其中,与审计主体相关的因素包括审计主体的威信、立场、审计意图等;与审计客体相关的因素包括审计客体的认知基础、情感基础、原有态度等;与审计情境相关的因素包括审计情境的复杂性、重复性等;与审计信息相关的因素包括审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审计信息的影响力等。而审计客体在审计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不仅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审计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审计客体的态度和日常财务工作的相关性,并根据审计客体现在的态度去估计过去和预测未来财务工作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这一点极为重要。
对于审计心理学中审计客体态度的研究更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更为稀缺。隋玉银、姚宪华和方金根(1994)率先从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角度对审计心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作为审计的核心工作,即审计主体在监督、评价和鉴证经济活动中的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并对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审计客体可能存在的坦荡心理、防范心理、抵触心理、抗拒心理,以及可能表现的出的积极态度、淡漠态度、消极态度。刘金柱(1998)首次针对来自20多个单位32名会计人员进行了9道题的匿名心理测验,他的研究是一次开创性的有益探索,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也存在一些遗憾和不足,如研究时间与现在时隔较久、没有对心理测验本身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不够深入等,同时调查结果中也还存在一些矛盾。陈沛然(2011、2012)主要从审计客体态度的构成和形式入手,对审计客体在审计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进行重点分析,找出了影响审计客体态度转变的因素,剖析了审计客体态度转变的过程,并设计了审计客体态度测量的量表,构建了审计客体态度转变测量和评估的模糊数学模型。有关审计客体态度的研究更似是一块处女地,还有众多可供后来者取得丰厚收获的肥沃土地。
三、审计客体态度研究的理论意义
(一)有力推动审计学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往往存在着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而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会遭遇瓶颈,有可能是“学者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交流,相互不了解。而不了解的障碍在于不愿意。不愿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科不同所引起的专业上的‘隔阂’,也可能是担心害怕别人动摇了自己的学术地位(《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Harold Koontz,1961)”。这样的原因我们应当时刻警惕和规避。改变以往数百年来注重审计技术方法的传统审计研究,立足于前人对审计心理学的初步探讨,创造性地尝试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解决审计活动的具体问题中,更好地实现审计学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这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意义。
(二)有助于审计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审计心理学的诞生,“为审计科学的百花园地里增添了一枝奇葩”(裘宗舜,2010),但她还是年幼的、不成熟的、不完善的。刚刚兴起的审计心理学,“如果缺少了系统的学科建构和完备的理论支持,难于想象其能够成为可以服务于审计和经济社会活动的一门有价值的、独立的学问(《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R.K. Mautz & Hussein A.Sharaf,1961)”。本研究从审计客体的角度,在分析审计客体态度的含义和构成的基础上,讨论审计客体态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特点,以及与审计客体行为的关系等,是对审计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发展。
(三)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审计客体及其态度在审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审计活动涉及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三方的关系。审计客体是审计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它受托和履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托付的经济责任,是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实际承担者;另一方面,它又接受审计主体的审计和监督,以确保其对审计授权或委托人负责,及保障其他相关第三方的利益。审计客体的态度包含了其对于审计活动和审计主体的看法、评价和情感反应,并可以间接地反映其过去和未来的财务工作。同时,审计客体的态度还会影响审计报告的可靠性,最终甚至影响到其他相关第三方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四)与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更为契合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战略和系统的思想为指导,对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舞弊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其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之中。而传统的审计工作,虽然借助于丰富的审计方法和技术,但归根结底总是在一个会计周期结束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所进行的事后的处理和控制,具有被动性、滞后性的缺陷,是最低层次的。古有云,君子以作事谋始(《周易》)。如果对审计客体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审计客体态度和日常财务工作的相关性,在评估其过去的财务报告的同时,还能预测其在未来的财务工作中可能的表现,这是最高层次的。正所谓,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鹖冠子》世贤第十六)。这种与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相吻合的审计心理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减少财务舞弊行为,实现风险控制,乃至风险驾驭。
四、审计客体态度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审计效率主要取决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信息和审计情境四个因素的函数,公式表示为:E=f(S,O,I,C)
公式中,E表示审计效率、S表示审计主体、O表示审计客体、I表示审计信息、C表示审计情境。其中,影响审计活动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来自于审计主体在执行审计程序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使其无法获取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审计客体的不配合。研究审计客体的态度,可以从审计客体入手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审计主体所出据的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审计客体态度的研究,可以帮助审计主体在对被审计单位在财务工作的所有重大方面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作出更为合理的保证。其中,合法性的判断包括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性、会计估计作出的合理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等;公允性的判断包括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审计主体的了解相一致、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等。这将有效降低审计客体在上述方面存在财务舞弊风险的可能性。
3.CPA审计教学方法的探讨 篇三
【关键词】 CPA审计;教学方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
长久以来,CPA审计课程因其难度大,审计教学多以教师讲述为主,练习为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根据审计教学的特点和育人要求, 审计教学应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不要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应更多的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要在符合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教学循环。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授课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可把多媒体真正运用到审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处理图、文的能力,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化学习、愉快学习、情景学习、交互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多种媒体对人体多种感官的刺激,更能加深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印象,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实施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愉快的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启发性教学原则就是要承认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愉快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层层设疑,因势利导,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答案,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同时,教师要注意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使学生学有所用,而不致于造成学生掌握的是一大堆无用的空洞死板的概念。
四、应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
审计课程中涉及大量的与企业日常管理、业务相关的流程、规定的讲解,如企业的采购流程、销货流程、投、筹资审批管理流程,以及与现金收支、款项划拨、生产成本控制、固定资产使用等等有关的内部管理规定,对学生来说,因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这些是比较陌生的,孤立地讲解难以达到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产生透彻的了解,而案例型课型则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快速掌握。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仿真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自行制作适应不同教学需要的课件,教师精心制作和使用电子课件上课,为学生创造一个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课后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构建审计教学“学生自学、集体讨论、教师点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根据本课程操作性和实务性强的特点,自编审计实务案例库和审计模拟资料;开展以审计实验室建设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改革,合理安排并配备了课后作业、课后思考题、课后讨论题和案例分析。通过课后辅导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王淅勤.审计案例教学有关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05(1)
[2]赵兰芳.论案例研究法在会计领域的应用[U].会计研究.2005(10)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4]李金华.对当前审计工作的若干思考[U].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3(3)
[5]田岗.审计教学改革初探[U].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6)
[6]朱锦余.审计教学案例研究.广西会计,2002(3)
[7]蔡梦筠.改革财经类教学模式重视实验教学环节.会计之友.2006(3)
4.CPA审计学习方法总结 篇四
CPA考试以其难度铸就的含金量使多少人对其趋之若骛,我亦不例外,而《审计》曾被我视为横亘在获得CPA全科合格证之路上的最大障碍。现在,当一切雨过天晴,我想告诉与我曾经有着同样心境的考生朋友们:一切皆有可能。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关于学习心态
挑战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享受挑战与征服的快意,体味竞逐与超越的激情,平淡的生活才有色彩。既然已经选择挑战CPA,《审计》就是这场障碍赛中无法回避的一道栏,除了跨过去,别无选择。要跨过这道栏,首先要使自己的心跨过去,畏惧与怯懦会让你滞步,勇气和自信才能使你迈向成功。
选择CPA,同时也就意味着牺牲,牺牲游历山川的惬意,牺牲推杯换盏的畅快,甚至,还有更多,坚强的毅力永远是你前行的支撑。
二、关于学习方法
非常庆幸当初选择了东奥,《审计》的两位主讲老师刘圣妮与范永亮风格互补,刘老 师细腻全面又不失激情,让你感受到《审计》似乎还可以另有一番风景。范老师严谨深刻,颇有研究与创新精神,善于揣摩命题人的心理。在他们的指引下,我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学习。
(一)基础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熟悉教材,充分理解。我认为,《审计》的难度最主要缘于它的两大特点——我们对它的陌生感和教材枯燥抽象的内容。这两大障碍都要在该阶段清除。拿到教材后,先看一遍,能看多少是多少,虽然很可能是不知所云,但可减轻一些对它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在精读时,我是先听课,再看书,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看书时更有方向感,节省时间,加快进度。这一阶段做题以客观题为主,东奥的做题系统有按做题情况优劣排序的功能,这样有便于我们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再加强复习。学习中有疑惑的地方及时到答疑板上提问,不能积累问题。由于教材太厚,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要不断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
(二)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教材内容做到融会贯通,训练答题思路。有些知识点散落在教材不同章节,要注意归纳整理。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都要理清,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只有知识形成有机整体,能力的提高才有了基础。至于做题,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我更侧重主观题一些。《审计》历年考题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宝藏,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历年考题中有一些相似度很高的主观题,如果把近几年主观题分类和提炼出来,再找一些题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后考试时,碰到类似题型,还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冲刺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查漏补缺,强化重点,同时进行模拟训练。我是从考前十天左右开始做模拟题的。在做模拟题时,力求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对主观题,不能仅考虑一下思路,最好动笔写一下,这样才能检验答题速度是否适应考试要求。
三、关于应试技巧
相信所有经历了09年《审计》(新制度)考试的考生对那场考试都印象深刻,因为考题比之前中注协公布的样题多了一道综合题,致使很多人措手不及。所以,拿到试卷首先要做的是快速浏览一下题型、题量,分配好答题时间。我认为客观题不宜耗时太多,拿不准先蒙一个答案,把题号写在草稿纸上,有剩余时间再斟酌;简答题根据每题分值可判断出答案有几点,对每一点做答尽量简练、准确,拖沓冗长的答案不能为你增加分数;综合题,一般由多个小题组成,先挑自己熟悉、有把握的做。考试时间对于题量来说十分有限,必要时要懂得取舍,目标是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考分最大化。
有梦想的人生是美丽的,为梦想奋斗的时光是精彩的,只要你想,你做,你就一定能行。在此,衷心祝愿,同时也相信,在CPA之路上寻梦、追梦的朋友们,终能圆梦。
审计这一门确实不好通过,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给大家一点思路,希望能起到一点点的作用。
1.要通过语言关,教材中有好多段落非常长,这就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正式的中文”。
2.一定要通读全教材,尽管每年都有一些朋友在掌握重点章节(业务循环章节)后就能通过,但毕竟是少数,我建议大家最好能通读全教材,这样越往后学习起来就会感到轻松些。
3.一定要掌握重点章节,尤其是后面业务循环的相关内容,对于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比如函证、监盘等内容)一定要烂熟于心。
4.对于一些章节的语句要适当的背诵一下(比如审计程序的表达、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内容),因为考试的时候如果用标准的审计语言表达丢分的可能性就会小多了,有的朋友考完后,感觉还可以,但分数一出来就可能差那么几分。
5.要先看书再听课,这样效果要好,因为授课老师讲课的内容是有针对性的,如果教材掌握得不好就听课,可能就会感到非常模糊,这也是好多朋友看到题目后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经过答疑后,才发现答案就是教材中原话或者意思非常接近的表达。
今年审计64分,同学们都说审计难,要考二三次才过,我真是幸运,一次就过了。通过审计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另外自己的学习方法也非常关键。我觉得审计要有思路非常重要,有了思路,按照先后顺序,各个击破,审计就不难了。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审计的总体思路
(一)审计的最终产品:审计报告(第19章)
事务所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出具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报表是否公允,是否合法。是出具无保留的报告、还是保留、否定意见的报告。
出具报告要根据什么?当然是审计证据
(二)审计证据(第7章)
审计报告需要审计证据的支持,要出报告,必须得搜集证据。哪些证据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必须加以区分。 这是第7章的内容
接下来是如何搜集证据
(三)审计程序 (8-11及13-17章)
搜集审计证据,必须实施审计程序,教材中列举了8大程序,包括检查文件和记录、检查有形资产等。这些内容包括在教材的13-17章的审计实务中。考试考的是如何运用。书上内容很多,其实考的是最核心的内容,包括:
1、每一章的内控
2、特色的审计程序:必须非常熟练,应该说得把这些程序如何操作得背下来,因为有可能会考简答题。
A、应收帐款的函证
B、存货监盘(尤其关注特殊存货如何盘点:教材中有一个表格,非常重要)
C、查找未入帐的应付帐款
D、分析性复核(尤其是收入的分析性程序)
E、现金监盘
F、银行存款的函证
实施审计程序的思路
第一步:先实行风险评估程序(9-11章的内容)
新准则强调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这三章非常重要,08年考了二道综合题,占了40分的比重。要深刻理解教材中列出的28种存在风险的情况,每一种情况都可以改编成考题。建议把07、08年的风险评估的考题做上10遍,理解一下出题的思路和如何应答。只有把解题思路搞清了,这部分才算真正理解。漫无目的地背书是没多少意义的,背要背最精典的部分。现在考试考的是细节,大标题可能考不到的。
第二步:进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考试考的是运用,也就是说如何操作。建议大家也是多研究历所内控的考题,另外研究书上13-17章列出的内部的表格,非常重要。
第三步:实质性程序
也就是运用八大程序,查一下被审计单位的帐到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符合准则的要求。这是第13-17章的内容。重点要关注的还是上面写的那几个特色程序
(四)审计基础知识及审计方法 (3-8章)
知道了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出报告,要出报告必须搜集证据,要搜集证据必须要实施程序,接下来就是要了解审计的基知识。
教材的第一、二章大体了解即可,这里一般不考
第三章:审计的基本要素,重点是鉴证业务的要素等。这里刘圣妮讲得不错,很形象,很生动。
第四章:事务所的质量控制,重点理解三级复核制度
第五章:法律责任:掌握CPA在什么情况下要承担赔偿责任,重点是司法解释。08年考了一个简答
第六章:目标、程序、认定:很重要,但是很抽象。建议大家看一下每年的考题及答案,再来学这一章会好一点。每年一个简答,5分左右,必考的
第八章:重要性 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出报告时要根据重要性水平来判断出什么类型的报告。
5.CPA审计模拟试题二(附答案)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法定业务的是()。
A.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B.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C.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
D.代理记账
2.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
A.审计标准
B.审计制度
C.审计法
D.审计准则
3.在详细审计阶段,其审计目标为()。
A.查错防弊
B.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
C.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鉴证
D.对财务报表进行鉴证
4.下列证据中,不属于外部证据的是()。
A.银行对账单
B.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C.保险单
D.管理当局声明书
5.审计业务约定书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与()共同签署的。
A.注册会计师
B.被审计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C.被审计单位
D.财务报表使用者
6.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
A.成反向关系
B.成正向关系
C.没有关系
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7.()可以识别出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A.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B.实施分析程序
C.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D.穿行测试
8.注册会计师不可以通过()方式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A.对某些未测试过的低于设定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B.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使被审计单位不可预期
C.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人员,由助理人员担任关键项目的审计工作
D.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期的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9.对无法实施函证的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可以实施的最为有效的审计程序是()。
A.执行分析程序
B.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C.进行销售业务的截止测试 D.审查与销售有关的文件 10.注册会计师为了证实固定资产完整性,最有效的程序是()。
A.以固定资产明细账为起点,进行实地追查 B.以实地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账
C.先从实地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账,再从明细账追查至实地
D.先从固定资产明细账追查至实地,再从实地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账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审计组织由()构成。
A.政府审计机关 B.内部审计机构 C.会计师事务所 D.资产评估机构
2.注册会计师因()等原因给被审计单位或第三者造成损失,将承担法律责任。A.违约
B.过失
C.欺诈D.推定欺诈
3.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发表审计意见。
A.合法性
B.公允性
C.真实性 D.一贯性
4.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是()。
A.客观性
B.充分性
C.适当性
D.公允性
5.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A.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B.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C.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业务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D.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6.关于重要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重要性的判断不能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考虑
B.重要性的判断应从注册会计师的需要来考虑
C.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得来的D.不同环境下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7.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是()。
A.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B.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C.评估审计风险
D.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8.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D.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⒐ 在货币资金业务中,不相容职务有()。
A.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的登记工作
B.出纳与稽核工作
C.会计档案保管与费用账目登记工作
D.会计档案保管与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⒑ 在存货与仓储循环中,生产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A.生产产品
B.计划生产
C.记录生产耗费 D.保管存货
三、判断题
1.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2.注册会计师应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百分之百的保证
()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应当出具专门认定书来对财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逐项进行认定。()4.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更可靠。
()5.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估计的越高,所需搜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少。()6.注册会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只需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7.进一步审计程序是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8.应收账款询证函可以由注册会计师亲自寄发,也可以由被审计单位寄发。()9.通过审查关于固定资产所有权有关书面文件,可以实现固定资产所有权目标。()10.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定的证明力。()
四、名词解释题 审计证据 检查风险 内部控制 实质性程序 审计报告
五、简答题
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分别是什么? 2.注册会计师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进行控制测试?
3.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测试有哪三条审计路线?其目的分别是什么? 4.出具无保留意见条件是什么?
六、案例分析题
1.注册会计师2007年2月25日在审查ABC公司2006年12月份“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发现12月20日摘要栏中注明预收某产品货款,金额300 000元。查阅其相应的凭证,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000
该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仅是一张信汇收账通知,无发票记账联,经过询问当事人并调阅有关销售合同,该款为预收某单位产品预购款,产品交货时间为2007年1月5日。
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2.注册会计师在2007年3月1日审查ABC公司2006年12月“材料采购明细账”时发现甲材料采购成本包括以下费用:(1)因延迟付款而支付违约金2 000元;(2)采购人员差旅费2 500元;(3)买价和运杂费;(4)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经审查,ABC公司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甲材料11月月初结存200件,11月生产领用150件,11月购入材料的成本对11月发出材料的计价不产生影响。
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CPA审计模拟试题二答案
一、单选1.D 2.D 3.A 4.D 5.C 6.A 7.B 8.C 9.D 10.B
二、多选1.ABC 2.ABCD 3.AB 4.BC 5.ABC 6.ACD 7.BD 8.ABCD ⒐ABCD 10.A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1.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2.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3.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4.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5.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五、1.答: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为: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具体包括:(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2.答:控制测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只有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注册会计师才需要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答(1)以账簿记录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查至记账凭证,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目的是证实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有无多记收入。(2)以销售发票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票存根查至发运凭证与账簿记录,确定已开具发票的货物是否已发货并于同一会计期间确认收入。
(3)以发运凭证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至发票开具情况与账簿记录,确定主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合计期间。4.出具无保留意见条件是什么?
答:如果认为财务报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六、案例分析题
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1.(1)存在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预收货款方式销售产品应在交货时确认收入,该公司违反规定,在预收货款时提前确认收入,虚增了2006年利润。
(2)处理意见: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该公司调整会计处理,冲销提前确认的收入,同时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3)审计调整分录:
借:营业收入 300 000 贷:预收账款300 000 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的其他项目。
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编制审计调整分录。2.(1)存在的问题:ABC公司将应记入营业外支出的违约金和应记入管理费用的差旅费全部计入材料采购成本,混淆了成本费用界限。
6.cpa审计考试题库 篇六
上述研究以规范研究为主,很少有人从实证角度来分析XBRL在CPA行业的应用。本文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目前注册会计师对XBRL的认知度,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使用审计软件的情况进行调查,不但有助于了解XBRL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报告语言,在CPA行业的应用现状还能从侧面了解到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普及率。
一、实验设计与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 问卷立足于调查了解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对XBRL
的认知程度。问卷正文部分一共分成三个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人员素质、事务所规模、收入规模等);会计师事务所目前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的情况;CPA对XBRL的基本了解情况(了解途径,了解程度、认为有无实施XBRL的必要性等)。按照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调查问卷直接发到长沙市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员工手中,然后现场回收。(9月26日,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89份,回收率达到了74.17%)。
(二)调查分析 对回收的问卷,按照两个剔除原则进行筛选:一个是数据缺失严重,大量调查题目未填写的;另外是填答时都填写同一个选项编号的问卷予以剔除。一共剔除了14份试卷,最终用于分析处理的问卷数目是75份。对问卷进行分析之前,采用Cronbachps 克伦巴赫阿尔法系数测试问卷可信度,测试结果显示问卷总的系数是0.78,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较高。有效回收的问卷分析过程和结果为:(1)所有问卷对于是否有独立信息技术部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说明了长沙市会计师事务所都注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2)在调查事务所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程度时,问卷结果只有两种答案:认为本所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应用程度很强的占46.67%,认为应用程度一般的占53.33%。(3)在调查CPA最注重审计软件的何种功能时,统计得出有13.33%的被调查对象注重审计软件的抽样能力和查询能力,有26.67%的被调查对象注重汇总计算能力,仅有6.67%的被调查对象注重审计软件的核数能力。对于所有选项都选择的人员占40%。目前,注册会计师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很重视,最看重的是审计软件的抽样能力和汇总计数能力,不太看重审计软件的查询能力和核数能力。(4)在调查中,认为审计软件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效率的人员占80%,其余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使用不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无太大差别的占20%。(5)对于XBRL的应用性调查结果分析: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仅仅有不到20%的人员表示听说过此种形式的财务报告;17%的人员偶尔会阅读这种形式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其余8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从未接触过此类软件,也从来没有阅读过这种形式的财务报告。在接触过XBRL的人员中,有26.67%的人表示其功能很强大,看过XBRL形式的财务报告的人员中有1/3的人认为该形式和PDF形式的财务报告没有太大差别。对于那些接触过XBRL的人员的调查问卷进一步统计,有26.67%的人员通过网络了解XBRL的应用的,13.3%的人员通过财经文献和学术期刊了解到相关信息的。(6)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对于XBRL的期待程度统计结果显示:事务所表示成本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很愿意引进相关XBRL系统软件。有1/3从业人员表示很期待引进,1/3的人表示要看市场和政策的支持力度,还有1/3的人员持无所谓态度。可以看出XBRL在推广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公众接受度并不是很高。
二、XBRL对CPA审计的影响
(一)审计时空的变换 从时间上看,传统CPA审计工作具有季节性,大量的报表审计工作都集中在年终。XBRL环境下,企业的每一项交易信息都会在交易发生时自动传输到交易数据库中,而交易数据库中的数据都将输入企业的财务数据库,数据在此被编制成各种账户、报表、档案以及法律记录,对于数据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速度将大大提高,这使得财务报告的实时披露成为可能,报告的内容不仅包含现有的财务报告信息,而且包括更多的非财务信息。因此CPA能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审计,可将业务较均匀地分配到一年当中,做到实时监控。从空间上看,传统CPA审计人员为了收集审计证据,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通常会采取将工作地点暂时转移到被审计单位的方式,时间长短视项目大小、被审计单位的配合程度等具体因素而定。这种工作方式虽有利于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及时沟通,却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给传统CPA的工作带来很大影响。而当企业采用XBRL技术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CPA可通过浏览被审计单位网站,就可根据审计程序的需要下载XBRL实例文档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或者直接在线检查和利用。
(二)审计风险加大 CPA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审计风险,而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及证明力不足。XBRL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创建XBRL报告时使用的分类标准是恰当的,审计人员需要核查公司使用的分类标准是否符合经核准的或认可的分类,核查企业拓展的分类元素是否符合XBRL 规范的要求。而且在使用XBRL编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错误风险不但集中于分类标准的恰当使用,而且会计科目是否能准确映射到对应元素也非常重要。如果映射准则出错了,会计项目可能会被错误地置于会计报表不同的位置。
此外,实时审计使得审计频率加快,可能影响审计复核的正确性,这也会导致审计风险加大。
(三)审计范围的变化 传统的CPA审计大多局限于财务报告的项目,XBRL环境下XBRL财务报告可以包含更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审计软件可根据特定的审计任务,通过Web服务自动联网获取客户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的XBRL标准化文档,并根据预定的内部处理逻辑,深入到企业的不同交易流程,如销售流程、付款流程、生产流程等,并相应设定所需的审计证据,如总分类账、应收账款明细账、现金日记账等。审计的范围可以扩大至整个信息系统。
(四)审计效率的提高 XBRL数据一经创建及标准化后,无须第二次键入或重新格式化,CPA可以选择包括数字和文字信息在内的所有企业信息,将数据导入电子表格,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处理、计算和格式化财务信息的成本,降低了手工输入或键入数据可能发生的错误率,减少审计人员数据录入和转换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放于对被审计单位的分析性复核上,并有利于提高分析性复核的速度和准确性,并最终向审计单位、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交质量更高的审计报告。
三、XBRL环境下CPA应对措施
(一)加强XBRL的宣传和教育 XBRL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的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几乎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借助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力量,发布XBRL国家分类标准,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利用网站宣传、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XBRL的宣传和推广。
(二)培养审计人员操作XBRL软件工具的能力 在连续审计环境下,审计人员应该掌握一般XBRL软件工具的操作,比如,应用XBRL一致性套件检验公司XBRL财务报告与国家发布的分类标准或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标准的差异,对XBRL财务报告元素的可靠性、相关性进行验证。
(三)审计软件开发要协同会计信息系统 传统的审计软件主要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报表数据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进行设计。在XBRL分类标准国家化后,如何将国家标准细化至每一个行业甚至企业的每一个供应链将是审计软件新的研究能力方向,新的技术如审计自动化、嵌入式审计模块、集成测试工具、协同审计工具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被审计单位原有信息系统基础上设计嵌入式审计模块,实现审计软件与原信息系统(如ERP系统的协同)将是审计软件开发的主要方向。
(四)提高审计人员抗风险的能力 XBRL网络环境下要求审计人员不但懂得会计审计知识,还要熟谙计算机、网络及软件知识,因此,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面,会计师事务所要招募复合型审计人才,要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XBRL知识培训。审计人员在此环境下要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方面的评估,详细地测试防火墙、杀毒软件、授权密码等以减少内部控制的风险;依靠审计软件校验XBRL实例文档以减少人工校对的错误,依靠数字分析软件(如EXCEL)分析复核下载的XBRL实例文档,最大程度降低审计的实质性风险。
参考文献:
[1]高锦萍:《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研究——质量水平、经济后果与改进》,立信会计出版社20版。
7.cpa审计考试题库 篇七
关键词:互联网+,CPA审计,改革发展
“互联网+”之所以被称为是一个时代,是因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工具,必然会带来各行业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目前很多行业都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改革,提升了行业效率,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反观审计行业,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效率低下,加之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实务也在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革新,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发展要求,基于互联网的审计改革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时代CPA审计改革的紧迫性
(一)为CPA审计行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首先,目前公众对CPA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充满了不信任。放眼上市公司舞弊案例,每一次会计师事务所都会被贴上没有尽职尽责的标签。对于很多舞弊事件,除了公司高管的责任,公众最先想到的总是注册会计师。想要改变现状,改革是不二之选。其次,纵观行业发展史,一个行业如果固步自封便会被淘汰,以至被别的行业所替代。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CPA审计行业也应当顺应潮流,利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技术进行改革。
(二)“互联网+”环境下审计工作出现了新特点。
一是审计资料的数字化。在信息化背景下,被审计单位的资料主要是电子资料。“互联网+”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大数据特征愈加明显,伴随而来的是审计工具从手工审计向联网审计的转变、审计资料从纸质资料向电子资料的转变。二是审计方法的智能化。在智能化、信息化的审计平台中,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实时跟踪审计的效果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三是审计技能的信息化。一段时间以来,审计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信息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审计技术已从以往单纯的账表式审计向立体、多样、富有高技术含量的IT化方向转变。无论是审前调查阶段还是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编写阶段,信息技术都能得到充分运用。四是审计样本的全面性。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的形成,全数据审计模式———样本即整体,对抽样审计产生了很大影响;基于这种变化和审计对象业务的信息化、数字化,审计工作更趋向于使用全量数据而不是抽样内容,审计工作逐渐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的可利用信息,使监督范围更加全面,审计结论更加客观、准确。
二、“互联网+”时代CPA审计改革的方向
(一)革新审计方法。
每一次审计方法出现了重大进步,都是以商业模式的重大改变为基础的。随着现代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微商、电子商务等对企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必然会从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一步一步转向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因此为了适应审计对象的改变,审计方法势必要变革。
审计方法应当向持续审计方向迈进。持续审计依托的是互联网的实时传输功能,一旦被审计单位有什么经济活动,审计组织可以立刻知道。持续审计能够很好地解决审计结果与经济活动的“时差”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审计组织内应用。传统的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或周期审计,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对于保险、银行等时效性很强的行业来说,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审计的监督作用,往往使审计单位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持续审计在理论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应用却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互联网为持续性审计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审计单位可以利用互联网对被审计单位持续采集有关经济活动的数据,及时展开风险评估、风险跟踪、专项分析、督促整改等活动,从而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动态、实时监督。这样能很好地解决审计的时滞问题,减少审计错误的发生,降低审计风险。
(二)革新审计模式。
审计模式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审计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包括如何获取审计证据,如何进行审计分析,审计人员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入手、什么时候入手等具体审计作业步骤。
1. 开启总体审计模式。
总体审计模式是相对于抽样审计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审计模式是抽样审计,即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取风险比较大的样本进行重点审计。而总体审计模式对审计对象实施广撒网式审计,不会让任何潜在的审计问题漏网。由抽样审计模式向总体审计模式的转变将使审计效果大大改观,各种违规行为无处可藏,真正达到“不敢为”的效果。这种模式也可以极大地打消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侥幸心理,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的舞弊动机,使得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2. 通过云计算技术向联网审计模式改革。
现阶段联网审计模式实施和运行的成本较高,不仅要求审计单位取得相关软件和程序,同时也要求被审计单位拥有与之配套的硬件和程序。因此联网审计无法得到推广,成本、技术等问题制约了联网审计的发展。云计算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其相关的理念和技术恰好可以解决成本过高、技术不达标的问题。云平台会提供统一的硬件和程序服务于审计工作的相关硬件和程序,企业用户不用自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也不需进行员工培训,大大减少了企业成本。企业用户可以从终端直接访问云端,获取审计服务,为联网审计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
(三)革新数据收集与存储方法。
数据处理是CPA审计的基础,因此提高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效率与准确度,是提高CPA审计效率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是建立审计大数据体系。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将各行各业、各部门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据整合起来,转换为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体系的建立主要通过采集和导入两个步骤来实现。第一个步骤是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摸清被审计客户系统的运行特点,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更加全面的收集。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询问相关人员、发放调查表、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实现对客户系统的了解,包括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运行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名称、数量、版本、功能、管理部门、操作流程和数据存储等。重点对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后台数据库的版本、类型、数据量、备份方式等信息。
二是将采集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传统的审计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利用结构化查询语言来查询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它需要对每个存储变量进行设置,设置类型、字符长度等,这种情况下的数据模式是静态的。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人员面对的数据范围激增,数据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数据也不再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还涉及到图表、视频、网页、GPS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数据无法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因此也无法应用结构化查询语言。No SQL数据库是指非关系型数据库,它可以满足存储非关系型数据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工作将广泛使用No SQL数据库系统,来满足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满足从海量、复杂数据中快捷有效地挖掘价值信息的需求。
(四)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处理数据。
审计的核心工作是数据的审查。审计人员面临的数据异常庞大和复杂,审计机关要想驾驭大数据,就要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在编制财务报表上的应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批量利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专门用于编制、披露和使用财务报表的计算机语言。以这种通用语言为基础,通过对关于经济活动的各种信息的标准化处理,能编制出更加准确、先进的财务报告,这种报告和传统的网络报告相比,可以将网络财务报告不能自动读取的信息转换为一种可以自动读取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批量需要和批量利用。国内,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编制财务报告上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应大力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大数据系统数据,方便海量数据的处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三、结论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审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审计行业对互联网的研究与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审计行业的改革如果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与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引。同时审计人员需要积极转变思维,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进行学习。应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有效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同时必须重视数据的安全问题,多管齐下,从而真正发挥出审计的监督作用。本文论述的是CPA审计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最紧迫的方向。革新审计模式、方法能极大地提高CPA审计行业的行业效率,提高公众对CPA审计行业的信任。革新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处理技术则能大大提高行业效率,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度。总之CPA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审计模式与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改进,必定会给CPA审计行业带来全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薄建奎,刘昀.“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6,(05).
[2]丁淑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变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5,(22).
[3]刘加利.浅议“互联网+”下的审计方法改革与发展[J].商,2015,(135).
[4]张兆信.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5).
8.cpa审计考试题库 篇八
一、2007年CPA《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变化情况及教材基本内容分析
(一)2007年教材变化点
相对于2006年的教材,2007年的变化主要在以下章节之中:
1.2007年教材增加了一章内容,即第十一章“期权估价”,使教材增至十五章。
2.第二章内容2007年版教材有较大的变动,主要包括:将举例的报表与数据按新会计准则进行重新编写;增加营运资本、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长期资本负债率、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项财务比率以及现金流量表;重新编写财务分析体系一节,将财务分析体系分为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和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
3.第三章内容作了部分调整,对销售百分比法进行修改,并将2006年第十三章“弹性预算”内容调至本章,列为第四节。
4.对第七章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将2006年版教材“长期负债筹资”中“租赁筹资”的内容调整为一节内容,列为第三节。
5.第十二章的内容是2006年版第十一章的内容,将2006年版教材第三节的内容拆分为三节内容,即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第五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等三节。
6.第十三章即为2006年版教材第十二章,增加了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等内容。
7.第十四章成本控制,增加了作业成本法的内容。
(二)教材基本框架
全书分为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包含了不同的章节:
二、考试趋势预测
(一)题型、题量与分值分析
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题共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一般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判断题三种类型;主观题包括计算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类型。客观题部分的分数约占卷面分数40分左右,一般有30题;主观题部分的分数约占卷面分数60分左右。
近三年财务管理考试的题型与分值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命题规律总结
从以上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考题覆盖面较广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是考生普遍认为较难通过的一门课程,也是历年来通过率较低的一门课程。财务成本管理试题涉及的内容多,且考题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考生只有对教材有较好的掌握,才能顺利完成考试内容。尤其是近三年的试题总量均在37题左右,且计算题的计算量相当大,考生要在三小时内完成全部考题,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对教材内容相当熟悉。
第二,计算题、综合题题量较大
近三年财务成本管理试题的计算量分值比较稳定,一般均在60分左右,预计这种趋势会保持下去。因此,考生在牢固、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做题的技巧与方法,对各种题型加强练习,尤其是对计算题和综合题,要着重准备。
计算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知识点的应用能力,这类考题会涉及教材中相关公式与概念的灵活运用,主要是针对某一考点具体内容应用的考核,也有将相关内容综合出题的情况出现。因此,这类题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时,要熟悉公式和例题,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都要掌握,真正理解并能熟练灵活运用。
综合题主要考核考生对知识全面综合的理解和熟练运用能力。这类试题一般不是考核某个单一的考点,往往要把几个知识考核点联系起来考查,通常涉及几章的内容,所以,思路要开阔,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归纳和分析,要注意答题的系统性。主观题中的综合题历来是考试的难点,较多考生在对综合题的解题中存在困难,主要是考生不能将与考题相关的多章内容统一考虑。该种题型一般会分成若干个步骤解题,必须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资料、数据和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找出解题的思路。综合题一般有多个答题要求,这往往是一种提示,一定要按照题目提问的顺序答题。
第三,客观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近三年来客观题题量也比较稳定,客观题分值一般占全部分值的40%左右。客观题是对整本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考核的具体体现,主要考核考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及分析判断能力。
客观题中各类试题的内容各有其特点。单选题侧重于对各种概念广泛的把握,这一部分难度较低,在四个备选答案中,一般有两个以上答案具有相似性,使得考生较难选择,这主要是考核考生对概念是否理解,正确的选择主要依靠考生对考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多选题是客观题中较难得分的部分,考生极易漏选或多选,在以往的考试中,考生在这一部分的得分都不高,有时甚至得零分。由于这一部分不存在倒扣分的问题,故考生不应放弃这部分考题的回答;判断题是仅次于多选题考核的又一难点,难点不在于考试题的内容,而是如果判断错误将会倒扣分。这类试题内容看起来与书上内容接近,但往往会在一些细微之处设陷阱,导致考生功亏一篑。
第二部分:各章节内容的具体分析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财务管理总论主要阐述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它是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知识。题型只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判断题等客观题,考试的分数占总分数的比重较低,一般在3—4分左右。这一章在2007年教材中基本没有变化。
一、财务管理总论的重要考点
【考点一】企业财务目标三种主要观点的内容与缺陷
【考点二】理解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因素的内涵
【考点三】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协调方式
【考點四】理解影响企业现金流转的内部及外部原因
【考点五】了解财务决策系统五个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考点六】理解各项财务管理原则的内涵及意义
【考点七】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相关概念
二、难点分析
【难点一】掌握投资报酬率、风险、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对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是通过影响投资收益率和风险来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财务管理是通过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来提高报酬率、降低风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因此,投资报酬率和风险是公司股票价格高低的决定因素。
【难点二】掌握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的方法
股东一般会采用监督和激励两种方式来协调与经营者的矛盾,监督和激励均会产生成本,偏离股东利益的决策也会产生损失。但是,股东与经营者的矛盾往往不能消除,使得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便利股东目标的损失三方面此消彼长,相互影响,股东就是要力求找出能使三方面之和最小的办法,求得收益最大。
【难点三】传统决策理论与现代决策理论的不同点
传统决策理论要求的是优化;现代决策理论是建立在决策者不能考虑一切可能的基础上,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达到一种“足够好”的水平。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本章内容2007年版教材有较大的变动,这一章也是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的核心内容,分数一般在10分左右。这一章的考试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主观题型往往是综合题。
一、重要考点
【考点一】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可靠性和比较基础
【考点二】掌握各种财务比率概念、计算、相互关系和分析
【考点三】掌握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框架、指标分解和分析体系的局限性
【考点四】掌握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概念、特点、核心公式和杠杆贡献率的分析
二、难点分析
【难点一】各财务比率的概念、计算(如图1)
理解本年和上年各项指标计算所使用的数据。一般而言,计算上年指标时,利用的是年初的数据;计算本年指标时,利用的是年末的数据。
【难点二】传统财务分析体系和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传统财务分析核心公式=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改进的财务分析核心公式=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第三章:财务预测与计划
本章内容2007年版教材有一定的变动,这一章也是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的核心内容,分数一般在10分左右。这一章的考试侧重销售百分比、内含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现金预算的编制也是考试的重点。
一、重要考点
【考点一】销售百分比法的计算与外部融资
【考点二】销售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概念、计算与应用
【考点三】财务预算的内容及现金预算的编制
二、难点分析
【难点一】销售百分比法与外部融资的联系
销售百分比法是利用一定的公式计算的:因增加销售而导致的资金运用(经营资产)与资金来源(经营负债)出现资金的差额,这一差额需要用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增加的留存收益、增加的金融负债和增加股本来解决。
资金总需求=预计净经营资产合计-基期净经营资产合计
净经营资产合计=经营资产合计-经营负债合计
【难点二】销售增长与外部融资
利用公式:
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增加额-经营负债增加额-计划增加的留存收益=(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新增销售额=基期销售额×增长率,在等式两端同除“基期销售额×增长率”,得到下式: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外部融资额=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销售增长
【难点三】内含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
內含增长率:
当外部融资(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为零时的增长率,即: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0
即算出增长率——即为内含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
按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
×权益乘数
此时的权益乘数的计算分子是期末总资产,分母是期初的股东权益。
按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注意: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关系
第四章:财务估价
本章主要是财务成本管理的计算基础,是后面许多章节的计算依据,很多综合题都包含了这一章所讲的内容,是财务成本考试的重点章节,但所占分数并不是很高,一般在5分左右。题型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类型。
一、重要考点
【考点一】货币时间价值及其应用
【考点二】风险的概念
【考点三】单项资产与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报酬
二、难点分析
【难点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系列收付的款项
(1)等额定期系列收付的款项——年金
年金的含义要注意两个要点:
1)年金并不表明收付款项的间隔为一年,也可以是半年、一个月,只要是间隔相等,金额相同的系列收付款项都可以称之为年金,通常记作A。
2)年金按其每次收付款项的时点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等几种。
(2)年金的计算公式
【cpa审计考试题库】推荐阅读:
cpa审计试卷及答案09-10
cpa审计知识点归纳11-03
审计师考试《审计相关知识》多选试题10-23
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强化题及答案08-23
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题库练习08-16
2017年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大纲09-20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备考建议10-15
cpa考试时间安排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