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2024-09-30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1篇)

1.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中学生上网现状的调查问卷统计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之应而运的网络发展日益普及,中学生上网成为了一种“时尚”。但如何对待上网,上网的目的何在?成为当代初中生上网面临的一个问题。为了了解和熟悉初中生上网的现状与取向,我参考网络上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农村生活实际情况做了改动。现将问卷给予分析与总结:

我在我们镇两所中学(豫灵一中和豫灵二中)七八年级中学生中分别发放了“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问卷”(发放110份,收回102份,有效问卷100份)。对初中生上网问卷调查分析:

1、“你上网的地点”40%的在网吧,60%在家里.2.“你的性别”比例:男65 人,占65%女33人,占35%;

3、“年龄”:13岁的10人,占10%,14岁的50人,占50%,15岁的20人占20%,16岁以上的20人,占20%。

4、“每周上网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或包夜的占42.4%(多在星期六和星期天),3-4小时占31.4%,1-2小时占12.2%;

5、“上网的目的?”:玩游戏40.8%,以下依次为交友聊天占40.7%,娱乐占10.5%,看新闻占1.1%,其它占3.4%;

6、“你对上网的迷恋程度” 不迷恋 11.4%一般 23.6迷恋 45.4很迷恋19.6%

7、“网络知识来源”12.8%来自学校,40.5%来自同学,46.7%来自自学摸索。

8、“是否与网友见面”见面的占1.8%,从不见面的占90.4%,其它的占6.4%(短信,电话等联系);

9、“你上网的原因” 有的学生选择了多项,学习需要占2.5%,缓解学习压力占40.6%,无聊的占14.5%,好玩的占42.4%。

10你喜欢上什么样的网站?”网络游戏46.8%,交友聊天网站占45.3%,娱乐时尚性网站占3.5%,占卜类网站占3%,新闻网站占1%,教育学习类网站占0.6%(老师让查板报资料等)11、19、“上网对你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没有占 89.7%,会带来影响10.3%。

12、“你对初中生上网的看法”大势所趋61.6%应适当指导的占30.8%,要严格控制的占7.6%。

13“、家长或监护人对你上网的态度”:不知道90.5%,必须在监督下进行2.4%,坚决反对5.1%(家长知道基本都反对的),没有填支持的。

14、“你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看法”内容丰富、健康42.5%,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54%,有害的多,有益的少1.7%,有害的少,有益的多1.8%.分析

从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生上网情况为:上网的初中生是男生多,女生相对少些,他们热爱上网的热情在提高,主要在节假日,并且在节假日上网的时间相对要长,上网的目的主要是娱乐和游戏,主要上的网站是QQ和游戏网站,与网友几乎不见面(由于条件限制),一般情况都是瞒着父母上网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2大部分男生上网目的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或听歌及看言情小说;

3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4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是在网吧,家里有的在家不常上,原因是父母限制或自己上没意思。

5.(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学生自控能力差,“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由调查可以看出

1. 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调查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们,假期又没有老师的约束,是他们处于一种真空状态,无事可做,才去网吧打发时间。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为了挣钱,网吧“遍地开花”,不仅学校周围有好几家,就连各条街也有网吧。而且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 首先要“自强”。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 其次要“疏网”,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再次要“建网”。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第四要“监网”,加强政府的网络监管,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45005班

薛玉姣

103057

2.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二

一、山区儿童网络道德存在突出问题

山区儿童本是朴实无华、纯洁, 没有经受城市的喧嚣污浊, 见识相对狭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兴起, 正逐渐改变着他们的各个方面。根据2012年我县对山区儿童 (18周岁以下) 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 [2]近年来山区儿童在网络道德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 迷失自我

据调查, 有10.5%的儿童认为上网对自己负面影响多;有74.9%的儿童上网是在聊天、娱乐或玩游戏。同时不难看出, 很多儿童都是在“无聊聊天”或“低级趣味”聊天, 大家都是隐匿身份, 有的冒充别人, 有的甚至迷恋“性别倒错”, 在这样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自由空间, 必然容易使一些儿童忘记自己是谁、在干什么。

2. 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调查显示, 有56.8% 的儿童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 有51.3% 的儿童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调查了解到, 43.6% 的儿童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4.3%的儿童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7% 的儿童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1% 的儿童是“大家都用我也用”。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缺乏应有的思想道德和评判能力。

3. 责任意识淡薄

调查表明, 由于互联网采用的是分布式网络结构, 进行电子化的信息交流, 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话、做事, 而不必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同时, 由于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相应完备的道德法律规范, 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缺乏相应的制裁措施, 即使个别案件达到违法犯罪程度, 也因为案件侦查的困难而得不到惩罚, 逃离法律的制裁。这样, 对正处于心理、行为的成长期, 自律意识及自制能力仍较差的儿童, 势必使其个人主义抬头, 淡化应有的责任意识。

4. 价值取向错位

在调查中, 虽然没有发现像“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一样的网络“大V”、“大谣”, 但也存在一些为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 或为了博取别人眼球的发帖造谣者。可见, 由于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 极易受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吸引, 产生民族虚无主义, 迷失生活理想, 导致部分儿童道德价值取向的错位, 对中华民族优秀伦理道德价值的选择迷失。

二、山区儿童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引发山区儿童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既有内在因素, 也有外在因素。

1. 儿童自身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在因素

儿童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 又是一个人逐步走向独立的人生道路转折期, 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建立完善,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认知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加上好奇心特别强, 特别是对精彩、丰富的网络世界, 使得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有较强的神秘性和吸引力。网络的虚拟状态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屏障, 也给个别网民的非正当行为、不道德行为创造了条件, 因此,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 特别是对一些因为课业负担过重、父母离异等原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的儿童, 或是处于叛逆期的儿童, 容易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 努力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加上儿童自我约束力不强和道德自律意识不足, 容易引发“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 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恶意“灌水”等等, 使得他们在网络中迷失, 导致失范行为的发生。

2. 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山区儿童网络道德失范的外在因素

一是学校因素。学校虽然是儿童接受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但当前尚未形成一个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机制和规范, 也缺乏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首先, 学校对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预见性不够, 未能及时体现出教育的前瞻性。其次, 在问题面前, 学校虽然积极应对, 但做法多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上, 还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不具有真正意义的普及功能。

二是家庭因素。一方面, 家长对儿童上网引导不够。据调查统计, 只有17.5%的家长对孩子上网会给予指导, 82.5%的家长不可能进行指导, 有些家长偶尔会过问孩子上网情况。另一方面, 家长对儿童的教育存在误区。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尤其是对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 许多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 孩子得不到理解和尊重, 处于青春期的儿童逆反心理又严重, 自然会以上网的方式去逃避、去发泄。

三是社会环境因素。一方面, 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网络信息和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清, 许多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舆论道德或法律制约而难以实现的事情在网络中可以加以实现, 大量不健康的内容侵蚀着儿童;一些网吧的卫生、安全等存在隐患, 对上网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另一方面, 对舆论的引导力度不够。目前, 我国传媒对运用网络而带来负面问题的报导多, 而对其积极的方面宣传少, 不利于儿童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三、预防山区儿童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对策

预防山区儿童网络道德失范既要运用常规教育手段, 也要发挥互联网的正向功能, 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1. 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由于儿童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 面对信息时代多元价值观, 我们不能仅仅要求他们接受几条道德规范, 而必须转变德育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的说教式道德教育。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 今天的德育教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 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对儿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快、时效强、覆盖广和超文本检索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帮助他们了解现实道德与网络虚拟道德之间的关系, 提高对网络道德重要性的认识, 提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增强他们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良好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意识及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四部分内容。[3]首先, 要培养儿童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和应用能力。重视山区儿童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学校开设好信息技术课程, 让山区儿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 掌握基本软件的应用, 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其次, 要培养儿童信息处理能力。加强文献信息知识教育, 让儿童对所学的知识多视角观察和多方位探讨, 提高对有关文献信息检索、识别、归类、整理的技能, 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的使用规则。再次, 要尊重儿童的个性。信息素养形成应该有广阔的个性空间, 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信息技术科技活动, 推动儿童个性发展。

3.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由于网络发展速度相当快, 网络实践对现存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在网上造谣传谣、侵犯个人隐私等, 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近年来, 我国虽然先后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决定》或《公约》, 但仍不完备, 可操作性也不强,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我国应该尽快制定专门的《网络法》, 出台更为全面、操作性更强的网络道德规范, 明确网络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 用具体的规范和准则来约束、引导儿童的网络行为, 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他律”来提高儿童网络道德责任的“自律”, 着力提高儿童参与网络的界限。

4. 加强政府引导监督

由于网络真正走入大众的时间还不长, 新型的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督, 就是要通过网络建设提升政府的网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为山区儿童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4]政府要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对一些正能量的网络道德进行宣传和信息传递;要建立畅通的诉求通道, 引导儿童理性表达自己的诉求;要取缔非法网站, 加强对网络黄、赌、毒、欺诈等行为的打击和惩罚力度, 打造安全洁净的网络环境。

5. 发挥校园网络功能

要充分挖掘校园网的积极作用, 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防范和化解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一方面, 学校应主动出击, 围绕网络道德教育来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 开辟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专题版面, 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 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另一方面, 针对网络所具有的隐蔽性特点, 以及对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设置“讨论室”、“网上沙龙”、互动电子信箱、留言板等, 引导儿童在网上展开交流讨论, 使他们明辨是非, 促进网络道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文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3-5-20第16版

[2]凌贵荣.网络时代山区儿童心理问题与干预策略研究[D]梅州社会科学, 2012, (4) .

[3]郭广民.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上网情况 调查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阅读相关的书籍,在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形成了论文的主要方向和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2级、13级、14级、15级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从12级到15级中每个(院)系随机抽取10人,在以随机抽取的每个院系里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每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计200学生,发放学生问卷200份进行调查。

表1 问卷调查发放统计情况表

Tab.1The questionnaire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table

发放问卷(份)回收问卷(份)有效问卷(份)有效率(份)

200200200100%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通过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有效数据,按照体育统计学的原理与基本方法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后得出研究所需要的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上网现状调查与分析

性别 各年龄阶段 各年级阶段 生源情况

男 女 17-20 21-22 23-25 以上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城市 城镇 农村

人数 164 36 24 64 88 7 25 38 66 54 46 78 59

百分比 82% 18% 15.6% 35% 48% 3.4% 13.6% 19.% 36% 29.4% 26% 42% 32%

表2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专业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N=200)

Tab.2 Questionnaire on college students of PE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N=200)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有中文系、秘书学系、法律系和预科共计一千七百余人,由于各年级课程的安排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各年级学生的业余时间也不一致。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于网络的了解相对于城市学生相对较晚,而且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异性,人文专业的学生对于网络的接触也时存在生源情况的差异性。

如表2 所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中男生上网人数为164人,占调查人数的82%,女生上网人数为3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通过各年龄阶段调查情况分析,17-20岁的上网人数为24人,21-22岁的上网人数为64人,23-25岁的上网人数为88人,25岁以上为7人,各年龄阶段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 15.6% 、 35% 、48%和3.4%。通过年级阶段来分析,大一的上网人数为25人,占总人数的13.5%,大二的上网人数为38人,占总人数的19% ,大三上网人数为6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6%,大四上网人数为5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9.4人;通过学生生源地分析,城市户口学生上网人数为4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6%,城镇人口上网人数为7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2%,农村户口上网人数为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2%。

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中,上网人数中男性的比例大于女性;21-25岁阶段间上网人数最多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3%;大三、大四上网人数最多为120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5.4%;城镇户口的上网人数最多,农村户口的上网的人数其次。因此得出结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院的学生中上网人数最多的是大三、大四的男同学。

综上所述,上网为了学习的人数并步是最多的,而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的人数最多,为12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其次是上网购物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0%。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和网上购物。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中,上网人数中男性的比例大于女性;21-25岁阶段间上网人数最多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3%;大三、大四上网人数最多为120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5.4%;城镇户口的上网人数最多,农村户口的上网的人数其次。因此得出结论:学生中上网人数最多的是大三、大四的男同学。

3.1.2 上网为了学习的人数并步是最多的,而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的人数最多,为12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其次是上网购物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0%。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和网上购物。

3.2建议

3.2.1 学校应该为学生多开展多样的问题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上球场。

3.2.2学校应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达标要求,逼迫学生走下网络,走进图书馆。

3.2.3 学校和学院应该与家庭防范联合起来,通过与学生家里人进行沟通了解,从而防范学生上网成瘾。

3.2.4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给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为了远大理想而走出网络。

【参考文献】

[1] 鲍军,高超.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性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31).

4.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四

1、您的网龄是___?

A.1年以下B.1-3年C.3年-5年D.5年以上

2、您通常的上网地点

A、家中 B、学校 C、网吧 D、其它

3、您每天最多的上网时间:

A、1个小时以下B、1-2小时C、2-3小时D、3小时以上

5、上网之前您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吗?

A、每次都有B、偶尔会有C、从来不会

6、您的主要上网活动:(可多选)

A、聊天B、看电影C、玩游戏D、查资料E、学习F、购物G、听歌

7、请问您是否打开电脑就马上上QQ、飞信、MSM等聊天工具?

A、是B、否

8、您常去的网站:(可多选)

A、新浪 B、搜狐 C、网易 D、雅虎 E、Google F、百度 G、其它

9、您一般将什么网址设为首页?

A、教育网B、游戏网C、校园网D、空白页E、其他

10、您在网上通常关注何种信息:(可多选)

A、实用类 B、娱乐类 C、时政类 D、文学艺术类 E、科技类

11、您对上网这一时尚持有何种态度:

A、只是暂时的潮流;

B、互联网自有其价值,值得推崇,并希望它能长盛不衰;

C、不关我什么事,顺其自然吧

12、您认为网络时代会使我们失去哪些感受?

A、会失去亲情或友情带来的温暖感受,并感到孤独

B、由于网络的快速,会使我们无法感受到“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漫长过程

13、您认为网络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是:

A、利>弊B、弊>利C、无影响

14、您觉得网络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重要吗?

A、非常重要B、重要C、一般D、不重要 H、其它

15、您经常通宵上网吗?

A、从来没有B、偶尔C、较多D、经常

16、请问您对为上网而逃课这现象有何看法?

A、正常B、无所为C、反对

17、您认为互联网是否属于文化现象:

A、属于B、不属于

18、您认为网络文化会对优秀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吗:

A、完全不会;

B、会,但冲击力不大;

C、会,并且是全方位地冲击传统文化

19、您如何看待上网成瘾:

A、问题不大,稍加引导即可;

B、问题很严重,戒除网瘾是个复杂的过程

20、您认为哪种上网活动最容易导致网瘾:

A、游戏 B、QQ聊天 C、浏览网络社区 D、搜索资料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对于网络的看法和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学生上网,不管是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包括大专(中专)生都是一个被社会广为关注的话题。究竟学生上网有何得利弊,学生自己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为此,我们以“学生上网时间”为主线,进行了一系例关于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得到了082班11名同学和社区9名同学的热情支持。在些特表感谢。

一、学生上网最大的理由

成因分析:过去,很多人认为,大多数学生上网是为了摆脱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网络的虚拟世界是他们发泄的最佳场所。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学生上网最大理由是方便,其次是因为好玩。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很显而易见的,网络通讯的方便快捷,网上购物的价廉物美,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网上大量的音乐,最新的新闻,都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结论:大多数的学生上网,是因为上网方便,但我们也须注意到,有的学生因为好玩而上网,而这“好玩”,多办又指的是上网玩游戏,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是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学生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看法。

调查显示:有65%的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的东西,有20%左右的同学认为上网会学到有害的东西,而15%的同学认为上网是否会学到有害的东西要看你是否有自制力。

成因分析:网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65%的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的东西。他们的理由是,虽然网上存在不良信息,但作为大专生,他们有辨别的能力。一位受访的同学表示:“网上存在有害的东西,学校和社会也存在有害的东西,我们能在学校和健康成长,为什么不能在网上健康成长?”大多数同学也表示,网上虽然存在有害信息,但我们不一定就会“学到”有害的东西。

结论: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国家和社会坚决打击固然是重要的,但中学生更应该提高过滤有害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网上学到有害的东西。这才是治根本的办法。

三、学生上网是否会失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感受

调查显示:有45%的学生认为上网不会失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有55%的学生认为上网会失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感受

成因分析:55%的同学认为会失去亲情或友情带来的温暖感受,并感到孤独;45%的同学认为由于网络的快速,会使我们无法感受到“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漫长过程。

结论:这恐怕就要因人而异了,因为这和同学们上网时间、地点等都有关系。

四、学生上网时间(平均每天最多)

现象:1小时以下(10%)1-2小时(20%)2-3小时(40%)3小时以上(30%)。总体看来,我所调查的60%的同学上网时间在1-3小时之内是较为合理的。但还是有30%的同学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用在网上的时间比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原因分析:上网时间在2-3小时或3小时以上的同学,大多是家中有可上网的电脑,并且父母对其上网时间没有任何控制或以“我的有些作业要在电脑上才能完成”为借口,以致出现“用在网上的时间比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这一现象。

结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不管是初中生、高中生、大专生或是大学生。花在网上的时间比用于学习的时间多,确实是一种极为不好的现象,家长虽然不该对孩子的生活进行过多的干涉,但也必须有一定的指导与限制,这样有利于避免孩子上网过度以至于视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五、上网是否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现象:30%的学生认为上网时间过长不利于人际交往,25%的学生认为上网时间长有利于人际交往,45%的学生认为上网时间长短与人际交往没什么影响。

原因分析:认为上网时间过长不利于人际交往学生的理由是“沉迷于自己的虚拟空间”,认为上网时间长有利于人际交往学生的理由则是“在上网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聊天、看电影、查资料、学习、购物、听歌等一系列活动,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认为上网时间长短与人际交往无影响学生的理由是“在上网聊天过程中,需要聊天技巧,这实际上培养了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不影响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结论:社会交往作为人际关系的一大组成部分,对学生包括大人们都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有45%的学生是比较自信的,认为上网时间长短不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对于上网聊天是否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恐怕也因人而异。这和学生上网聊天的方式,内容等都有关系。

总结

5.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篇五

调查对象:性别:年龄:

1、你家里联网了吗?()

A、联网了B、没有

2、家长对你上网持何态度?()

A、禁止上网B、学习需要可以上网C、假期可以适量上网D、在家长看护下可以上网

3、你主要在哪里上网?()

A、在网吧上网B、在家上网C、在学校上网D、其他

4、你多长时间上一次网?()

A、每天B、一周三次以内C、周六周日

5、.如果上网吧,一个月花费多少钱?()

A、10元以下B、10—20元C、20元以上D、没去过网吧

6、在网吧上网的同学,上网费的来源:()

A、和家长要B、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和压岁钱C、不和家长打招呼从家里拿钱D、没去过网吧

7、上网的主要目的是:()

A、获取信息B、娱乐C、打网游D、学习其他

8、是否利用网络查阅学习资料?()

A、经常B、偶尔C、从不

9、你认为青少年上网有哪些好处?()

A、可以开阔视野B、可以加强与他人交流C、促进个性发展,拓展青少年教育空间D、可促进学业进步E、没什么好处

10、你同意以下哪个观点:()

A、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B、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C、在网上做什么都行

11、你认为青少年上网有哪些弊端?()

A、容易上瘾B、容易受不健康网站影响C、使学习荒废,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D、没什么弊端

12、是否浏览过色情网站?()

A、是B、否C、在不防备的情况下自动跳出来过

13、家长对你上网有没有进行具体指导?()

A、有B、没有

14、对于互联网上的非法网站或不良信息你是怎样对待的?()

6.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六

一、调查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校四—六年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根据数据调查可以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也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 其中,现代有52%的家庭中有电脑。随着许多家庭中电脑的增加,小学生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数据调查中显示,52%的小学生经常上网,几乎没有不上网的。电脑在各家庭、网吧的普及。使小学生在学校正规的网络教学方面不感兴趣,而在家上网的小学生人数很多,达到65%,在网吧的人数也达到了31%。网龄在一年以下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百分之五十,网龄在一到三年的人数占百分之四十三,网龄超过三年的人只占了全部人数中的一小部分。说明在小学生中,他们上网的时间普遍不长。在此题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接触网络没有过早,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接触的过早,说明有大部分人已经有想要接触网络的主动性。

从问卷前测中,家长对孩子上网是否给与指导可以看成分别占半数,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孩子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特与高年级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为了防止少年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通过调查表明学校对学生上网有指导的占总数的38%,而没有被指导的占62%。说明了随着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上网情况越来越多而学校进行的指导却不尽完善,学生自己上网学校指导少。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因为上网而结交不良朋友的占总数的23%,没有结交不良朋友的占总数的77%。说明了目前学生上网很多人没有结交不良朋友,但仍有一部人因网络结交不良朋友。通过调查表明学生是否遇到网友骚扰这一情况,受过骚扰的占总数的29%,没有受过骚扰的占总数的71%。此结果表明:学生没有受过骚扰的多但仍有人受过骚

通过调查表明有偏头痛、视力损坏、鼠标手等症状的人有的占25%,没有的占54%,偶尔有的是21%。说明网络无处不在,我应该合理上网,真爱生命。通过调查表明学生通过上网感到沮丧和孤独的人占16%,没有的占84%,此结果说明小学生的感情方面很看重,表明亲情友情无上宝贵,应懂的珍惜。

通过调查表明在三更半夜起来上网偷菜的人占12%,没有的占77%,偶尔有的占11%,结果表明小学生玩游戏的情况很少。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为游戏花钱充值的学生占总数的25%,而没有为网络花钱充值的占总数的75%。说明学生上网为网络游戏花钱充值的有单大部分人没有为游戏花钱充值。

通过调查表明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7.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七

要引导大学生及时跟上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的步伐, 理性、科学地认知、应用和享受手机互联网的成果, 首先需掌握大学生接触、使用手机上网的心理、行为与效果等实际状况。围绕这一课题 (3) , 福建工程学院媒体调查小组于2008年5月在福州大学城进行了以“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与素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 收回有效问卷189份。样本构成简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接触情况

1、大学生接触手机互联网的程度

调查显示, 大学生作为对新媒体传播手段有较强接受能力的社会群体, 手机互联网所表现出的互动、分众、及时、便捷等新鲜特性对大学生有着较强吸引力。如表1所示, 有40%的受调查者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另外, 有8%的受调查者手机上网处在试用阶段, 有28%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对手机上网已有初步了解, 还有16%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尝试手机上网。仅有8%的受调查者表示对手机上网暂时没兴趣。

2、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长

上网时长是衡量上网活跃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频率较高, 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平均每日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或使用手机上网。但从其手机上网的日均时长来看, 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黏性不大, 如表2所示, 有42%的受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控制在1.5小时以内, 这其中又有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日均手机上网时长在半小时以下。

3、大学生手机上网的花费

大学生用在手机上网的花费比较低, 表3显示, 大学生月均手机上网资费支出额度主要集中在1~10元, 这部分比例高达48%, 而月均手机上网资费支出10元以上的所占比例仅为4%。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付费方式以包月形式为主, 选择每月固定流量的包月套餐, 多为每月6元钱包50M流量来满足其日常一般的网络浏览、即时网络通信等需要, 而流量需求较大的高资费包月套餐大学生几乎很少选择。

4、大学生最经常接触的手机媒体

手机QQ、手机门户网站成为大学生手机上网最经常接触的手机媒体类型。如图4所示, 有37%的受调查者最经常接触的手机媒体形式就是手机QQ。手机QQ将传统互联网QQ聊天软件搬到手机上, 实现了随时随地免费聊天, 同时还引入了语音视频、拍照、传文件等功能, 使大学生边聊边玩的多媒体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

丰富的网站资源以及一些3G、WAP门户网站通过提供一系列全面免费使用的、多功能客户端软件, 也逐渐吸引了一定规模的大学生手机网民的接触兴趣, 经常接触手机门户网站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达25%。但与此同时, 大学生对手机电视的接触比例却很低, 所占比例仅2%。另外, 不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这部分大学生对手机报、手机飞信的接触频率则比较高。

5、大学生手机上网经常应用的服务

大学生手机网络应用的种类相对比较丰富, 在线聊天、网络新闻、网络下载、网络游戏、网络影视、个人空间等手机互联网服务在大学生网民中均有一定的应用。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在线聊天、查看网络新闻的比例最高, 如图5所示, 分别高达68%、72%。但大学生手机上网对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的应用率却非常低, 分别仅2%和4%。

调查发现, 经常使用搜索下载的大学生手机网民所占比例达28%, 其中有一部分大学生手机网民多选择每月1元钱包5M流量的手机上网套餐, 主要用来下载手机铃声或图片。另外, 大学生还比较热衷于参与个性化、创造性的手机网络应用, 有28%的受调查者在半年内通过手机上网更新自己的博客/空间。

6、大学生手机上网经常点看的信息内容

娱乐是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第一行动, 图6显示, 手机上网经常点看娱乐休闲方面内容的受调查者占近七成之多。

同时, 对于大学生手机网民来说, 手机上网不仅限于娱乐功能, 在获取各类资讯、获得生活帮助等方面也能发挥一些作用, 其中有过半数的受调查者手机上网时会经常关注时政信息, 有三分之一的受调查者手机上网还会经常点看生活、体育、社会资讯。

二、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认知与理解

1、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传播功能的认知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 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大学生普遍将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消遣视为手机互联网最为重要的两项传播功能, 图7显示, 认同这两项的比例高达98%、92%。另外, 手机互联网在帮助学习知识、传承文化、倡导思想理念、舆论监督、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也得到一些大学生的初步认同。

2、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社会价值的理解

调查表明, 大学生普遍认为手机互联网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具有存在价值。由表4可见, 有56%的认为“有存在的价值”, 还有四成的受调查者对手机上网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给予较高的评价。

与此同时, 大多数大学生还比较认同手机上网在促进其自身学习与发展上所发挥的作用, 但认为其作用力比较有限, 表5显示, 只有3%认为“作用很大”、18%认为“作用比较大”、40%的大学生认为仅仅是“有点作用”。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上网在自身学习与发展中“可有可无”, 持这种评价的受调查者多为未经常接触手机上网的这部分大学生。

3、大学生接触手机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和动机

大学生关注时事且求知欲强, 满足日常新闻资讯的需求是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第一目的。如图8所示, 有84%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闻资讯。调查还发现, “消磨时间”是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第二目的, 有56%的大学生表示认同, 这从一定意义上表明手机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角色之一。与此同时, 寻求娱乐、搜索信息、与他人实时交流等等也被视为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然而,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动机与行为并不完全一致。例如, 将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和其手机上网经常点看的内容 (见上图6) 作对比, 可知只有40%的受调查者将寻求娱乐视为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 但实际上有68%的受调查者表示手机上网会经常点看娱乐休闲内容。

4、大学生接触手机互联网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手机上网需要手机本身、手机卡开通GPRS功能支持, 因此手机本身功能配置的高低被大学生视为影响手机上网质量、效率最为关键和突出的因素。如图9所示, 占四成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上网顺畅与否, 与手机本身的功能配置有主要关系。

与此同时, 手机上网速度较慢, 手机互联网内容不够丰富, 且上网费用较高等几项因素也被大学生视为当前比较突出的手机上网问题。由此也反映出手机上网的经济成本是影响手机互联网普及与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三、大学生使用手机互联网的态度与素养

1、使用手机互联网的主动性

目前大学生仅仅是将手机互联网视为传统计算机互联网的辅助与补充, 当“遇到问题是否会主动利用手机上网来解决”时, 大学生“经常会”选择手机上网来寻求帮助的人数很少。图10显示, 仅占6%, 而表示“有时会”、“会试试看”的所占比例则平分秋色, 分别占25%、26%。与此同时, “较少会”、“一般不会”主动利用手机上网的大学生却有25%和18%。这表明手机互联网尚未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体。

大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实现自我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薄弱。大学生参与手机互联网发表观点的欲望与需求不够强烈, 图11显示, 在通过手机上网发表观点的意愿上, “非常愿意”、“比较愿意”所占的比例仅分别为4%和19%, 而表示“无所谓”和“不太想”的则占10%和38%。

2、对手机互联网的信任度

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信任度还是比较理性的, 并具有一定的戒备意识的。由表6可见, 受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可以“完全信赖”手机互联网所获取的信息与观点, 24%的认为“半信半疑”, 8%的认为“较不可信”。但并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手机互联网的公信力, 有52%的大学生对手机上网所获取的信息和观点持“基本信任”的态度。

3、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素养水平

调查发现, 目前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素养总体上处于“中等/一般”水平, 总平均分为3.29 (5分制) ,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手机上网素养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大学生也有一定规模的数量,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手机上网素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素养水平主要考察其通过手机互联网获取信息、查找信息、鉴别信息、表达信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其一, 在获取信息的数量上, 总体上为中等偏低水平, 平均分为2.93 (5分制) 。如表7所示, 51%的大学生认为通过手机互联网获取的信息数量为“中等”, 认为使用手机上网获取“比较少”信息量的人数也有相当规模, 所占比例为29%, 而获取信息量“比较多”、“很多”仅分别占18%、2%。

其二, 在查找信息的效率上, 大学生通过手机互联网并不能实现“经常性的”快速查找, 总体平均分为3.45 (5分制) 。如表8所示, 仅有13%的表示“经常可以”实现快速查找。“有时可以”实现快速查找所需信息的比例最高, 达到43%。另外, 有28%的受调查者表示通过手机上网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有些困难”, 还有8%的认为“很难”。

其三, 在鉴别信息能力上, 总体平均分为3.37 (5分制) 。如表9所示, 有61%的大学生认为自身鉴别手机互联网传播内容的能力为“中等/一般”。自我评价鉴别能力为“较好”、“很好”的分别占23%和6%, 而自评鉴别能力为“较差”、“很差”的分别占8%。

其四, 在综合表达能力上, 总体平均分为3.07 (5分制) 。如表10所示, 有56%的大学生对自身使用手机互联网表达言论的能力评价为“中等/一般”。认为表达能力“较好”或“很好”的占19%和5%, 认为表达能力“较差”或“很差”的分别各占18%、2%。

综上所述, 大学生正逐渐成为手机互联网的主要消费者之一, 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娱乐休闲、新闻资讯和在线交流等方面。手机QQ、手机门户网站等手机媒体形式在大学生手机网民中具有较高的渗透率。集资讯浏览、音乐图文搜播、资源下载、论坛、空间、即时通讯等多功能于一身, 且免费安装、使用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在大学生手机网民中有较大的使用与推广空间。

大学生的消费敏感度很高, 手机互联网业务的资费及打包优惠策略是影响大学生手机上网活跃度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手机上网频率较高, 但日均粘性相对较小, 这一方面是缘于手机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的补充, 在内容资源上、在资费优惠上尚能比较有效地满足大学生日常信息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与手机本身私密性强、传播随意度强的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大学生对手机电视的接触比例很低, 还有近半数的大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手机上网。由此可见, 大学生尚未充分享受到手机互联网时代更便捷贴身的网络新生活。要改变这种现状, 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上有展示3G特色的TD业务如视频通话、高速上网技术的强力支撑, 而且更需要在使用成本上有手机互联网用户终端体验成本的优化支持。

与此同时, 交互、个性化的属性作为手机互联网时代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 交互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也与“懒惰”的人们参与交互的积极性相关。因此, 针对当前大学生使用手机互联网的主动性不高的现状, 还十分有必要在媒介素养层面上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获取信息、查找信息、鉴别信息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科学、理性地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顺应人类传播技术走向“融合、压缩和数字化”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08年中国手机网民手机上网行为调研报告》[EB/OL].http://news.iresearch.cn/Zt/83611.shtml

[2]、张国良:《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实证研究》, [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3]、赛伦.麦克莱著, 曾静平译:《传媒社会》, [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8.中学生手机上网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篇八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上网;分析研究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统计显示,高中生上网人数占高中生总人数的56%,初中生上网人数占初中生总人数的36%。可以说,互联网已经走入了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作为接入互联网的一个载体,集通话、短信、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掌上电脑于一体,且具有携带方便,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资费较低廉等优势,正成为人们上网一个重要途径。

手机上网是互联网在手机上的延伸,具有方便性、随时随地性,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上网方式之一。最新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已近8000万人,占全部网民数的30%。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中有相当大的一个群体是中学生网民,占总体手机网民的39.7%,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2009年7月16日,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达到1.55亿,约占我国网民总数的近一半(46%),其中超过5000万人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另据一项针对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中学生使用的手机多为功能齐全的娱乐手机,除了与外界电话、短信联系外,主要用来上网、闲聊、听歌、玩游戏等。受访的高中生有72%表示,上课时有用过手机上网的记录,多是聊QQ、看娱乐新闻。而且这些学生也知道这样对学习会有所影响,但还是经不住手机上网娱乐的诱惑。

面对众多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的现状,手机网络的内容则令人担忧。据相关报道,开通手机WAP上网功能后会时不时便会收到一些短信,短信内容为链接网址,如若一不小心点击浏览,许多色情图片、黄色视频便会映入眼帘。不仅如此,如若在WAP网站上输入查询信息,也可轻而易举地搜索到不少色情及其他有害信息。可想而知,这些信息一旦被青少年无意看到,将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怎样的伤害。

手机网络上潜藏有大量有害信息不说,这些信息往往还善于“乔装打扮”,借以掩人耳目。其伪装的方式之一,在于发给手机用户的短信提示语含糊暧昧,例如,用“打开看看,有什么好东西?”、“你的好友给你留了言,请尽快打开查收”等,诱使用户浏览有害信息。其伪装的方式之二,是在话费单上做手脚。笔者曾一不留神点击链接了一色情网站,随后到当地营业厅进行话费查询,收费账单上显示的服务项目却是“热铃·流行原创铃”。试想想,如果青少年浏览了不良网站,家长想通过话费账单来予以监督,岂非因此而遭蒙蔽?

由此看来,手机上网与电脑上网相比,网络有害信息的隐蔽性更强,登录访问更为随意,其危害也更大。对于电脑上网,家长起码还可以通过将电脑安放在客厅等引人注意的位置方便监督,可以通过安装绿色上网软件、利用电脑系统自带的家长管理功能,对孩子上网进行限制。而对于如何促使青少年利用手机健康上网,目前的确还存在诸多认识与管理上的漏洞。

就中学生而言,其自制力尚未健全,面对缤纷绚丽的诱惑时,又难得住不心动,再者,对于现在高科技发达,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这么的多样化,方便快捷的,不至于没手机就不行。此外,许多同学喜欢聊天,以至于荒废了学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综上,笔者觉得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可能带来“五宗罪”: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有的沉迷于手机上网,会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利用网站群发短信,传播一些低俗的段子;晚上熄灯后,有学生继续用手机上网,影响第二天的学业;手机档次不同,助长了学生的攀比心理;因为这种攀比心理,学校里可能会出现盗窃事件。由此来看,采用合理的对策,正确引导中学生使用手机科学上网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不让手机网络成为广大青少年游戏的陷阱,成为家长们的又一块心病,我觉得,目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防范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的危害。首先,各地公安机关的网络监管部门要尽快跟上形势发展,在加强对电脑网络不良信息查处打击的同时,积极关注手机网络环境的净化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整治举措。其次,信息产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教育和督促相关运营商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不良网站积极主动地实施接入控制。再次,软件研发部门有必要结合手机上网特点,开发出一些实用的手机上网过滤软件,最大限度地过滤掉有害信息。

此外,学校、家长和政府等方面应当共同努力,抵制手机上网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借鉴他国经验,采取强制性措施,禁止学生携带具有上网功能的手机进入课堂。如日本政府重视对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的控制,在该国,建立交友网站需向警视厅申请,发现手机网站存在诱骗未成年人的帖子要立即删除。该国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原则上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上学;二是建议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将手机网站纳入互联网管理的范畴予以统筹考虑。目前手机上网容易,限制却难。家长即使对手机上网情况进行查询,也只能查询每个月的上网流量,却查不到到底上了哪些网站,目前国内也缺乏相应的手机反黄软件;三是建议家长合理监督。要引导孩子对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有目的性地汲取网上知识。同时,应经常与孩子对话,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关心孩子的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面对手机上网的冲击和挑战,学校、家长、政府应当因势利导,共同面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会成为帮助中学生汲取知识、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唐才祯.浅谈中学生教育方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

9.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

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我们于去年10月,以某一高等工科院校中的一个完整专业的数百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

网吧是主要上网场所53%的被调查者主要在网吧上网

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率为84%。

网龄小于1年、1年-3年、3年-5年和5年以上者分别为上网学生的43%、51%、2%和4%,每周上网时数小于5、5-10、10-15和大于15小时者分别为77%、13%、6%和4%,上网地点在家中、校内、网吧和其他地方者分别为11%、38%、71%和2%,其中主要在网吧上网者多达53%。

大学生网民在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常规上网任务项中,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

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

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

交友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一个普遍现象。

网友个数少于5、6-10、11-20和20以上者的比率分别为42%、24%、14%和21%,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79%。

QQ(OICQ)是大学生网民最主要的网聊工具,使用者达74%,使用聊天室、BBS和其他网聊工具的分别为40%、40%和8%。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更多大学生泰然面对网恋77%的被调查者认为网恋不应提倡也不应反对

12%的调查对象有过网恋经历。

在对网恋的态度方面,11%的人认为网恋是选择理想恋人的又一有效途径,13%的人认为网恋纯粹是胡闹应予以反对,而77%的人则认为网恋不应提倡但也不应反对。

在上网与学习的关系方面,有6%的人认为上网耽误学习,18%的人认为上网可促进学习,而81%的人认为上网虽不能直接促进专业学习但可以增强综合素质。

认为网上信息可信度较高、一般和较低者分别为11%、73%和16%;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等不健康东西感兴趣者为16%,厌恶者只有12%,72%的大学生网民则表示“不太关注"。

有29%的人崇拜网上黑客,27%的人明确表示反对,而44%的人则表示有机会也想试试。

对12月在全国兴起的网络文明工程,有46%的人认为其意义重大,25%的人认为其有好处但对搞好却无信心,只有7%的人认为它可有可无,有22%的人还不清楚它是怎么一回事。

经归纳排序,最受大学生网民喜欢的10个网站依次是:搜狐、新浪、网易、中国人、中文雅虎、首都在线、371邮局、亿唐、中华和中央电视台。

最受大学生喜爱的网络内容是新闻时事、校友录、娱乐和体育等。

大学生对网络分类信息重要程度的排名是:新闻时事、百科知识、专业知识、电脑网络、娱乐休闲、网络书籍、招聘求职和其他(卫生保健、网络广告和网上购物等)。

女生上网素质高于男生表现在上网率高、网龄长、网友多、网德好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网民在上网行为的诸多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总的情况是,女生的上网素质比男生要高:上网率高、网龄长、网友多和网德好。

女生的上网率比男生高出11个百分点,为98%。

有69%的女生网龄为1年-3年,比男生同项比率高出23个百分点,在3年-5年和大于5年两个网龄段,分别比男生高出4和7个百分点。

每周上网时数在5-10和10-15两段中,女生的百分点分别比男生高出2倍和3倍。

人均邮箱为3.67个,比男生多1.52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6封,男生只有1.74封。

网友数多于20人者占38%,而男生只有13%;同性网友的比例男女生相仿,但大龄网友的比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在网聊话题方面,女生交流感情和信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而胡扯和对骂的比例又大大低于男生。

在网上信息可信度、上网与学习的关系、对网上传闻和性内容的态度、对网络文明的看法、对黑客的态度和网站排名、内容排序等方面,男女生没有明显的差异,只是女生对贺卡似乎更为情有所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网地点的选择、网聊工具的使用和对网恋的看法方面,男女生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女生中有81%的人在网吧上网,男生的此项比率为70%;QQ是女生网聊的最主要工具,占到84%,比男生高出13个百分点,而其他网聊工具的使用比率则比男生低得多;虽然女生中有网恋经历者达19%(男生只有8%),但认为网恋是选择理想恋人有效方式者又比男生低了2个百分点。

高校网站不受欢迎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

本次调查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上网与大学生成才、大学生网民教育和高校网络阵地建设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其主要观点如下:

大多数大学生网民都能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

对网络这把双刃剑,他们认为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

有的同学写道: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但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行为虽不规范但也是现实行为的反映;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网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只要人们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网络,网络在去掉神秘的面纱以后才会现出迷人的光彩!

许多人认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更应该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而网络就是新事物的代表。

网络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地使自己跟上时代。

所以,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就不是一个合格大学生。

许多大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开设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习相关的流行软件等,以提高上网技能。

大学生对目前多数高校网站的现状很不满意,认为其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

他们认为,高校网站应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建设好高校网站,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其次要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有老师在网上高层次地分析和阐述学术问题或发表学术论文;及时发布各类诸如学习、考研等信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注册用户进行即时查询和与老师或他人交流;再次,设立心理咨询栏目,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疑难问题。

第四,高校网站要有不同观点,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利用网络沟通;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言的机会,可以向校长直接反映心声。

最后,加强对留言板和BBS的管理。

毕竟校园是一方净土,高校网络应不同于大众BBS,应提倡校园网络文明的发展。

10.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3(精选) 篇十

学校: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1:你有电脑吗?A有B 没有

()2:你上网方式?

A 拨号上网 B 宽带(如ADSL)C 局域网(LAN)D其它(请注明:)()3:你的网络知识从何获得?A学校B同学C自学

()4:上网主要在哪里?A网吧B家里C学校

()5:从您第一次上网到现在为止,共有多长时间?

A、一年以下B、一年C、一至二年D、二年以上

()6:每次上网,您平均需要花多少时间?

一至二小时 B、二至三小时 C、三至四小时 D、四至五小时 E、更多

()7:目前您家中每月的上网花费大约是多少钱?

A 50元B 50元-100元C 100元-150元D 150元-200元E 200元以上

()8:家长对上网持何态度?A、不支持B、有条件地支持 C、完全支持

()9:上网都做些什么?(多选题)

A查资料B交网友C玩游戏D聊天E做作业F购物G收发电子邮件

()10:是否有网友?A有B没有

()11:您相信网上的朋友说的每句话吗 A、相信B、不相信C、部分相信()12:您向网上的朋友撒过谎吗?A、有时B、经常C、没有

()13:如果您有了烦恼,您会A、告诉老师 B、告诉父母 C、告诉好朋友 D、告诉网友

()14:网上适合中学生的东西多吗?A、多B、还可以C、太少()15:你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

A大势所趋B应适当指导C要严格控制D太浪费时间

()16:你对网上资料最感兴趣的项是:(多选题)

A社会科学B教育C情感交流D文学艺术E游戏攻略F聊天

()17:您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如:色情、暴力、诈骗、威胁等)吗?

A、看到过B、从没有

()18:如果看到过的话,当您看到不健康的内容时,您会

不看,跳到别的网站 B、大略地看几眼 C、没人注意时看

()19:上网之后,上课时您总是

A、精神饱满,专心听讲 B、注意力不集中,C、常想起上网时的画面 D、精神恍惚,注意力极不集中

()20、上网后,您的作业

A、每次都做的很好B、偶尔有错误C、错误率很高D、大不如以前

()

21、您认为上网对你的学习有不良影响吗?

A、没有B、有一点C、有,而且很大

22:你访问频率最高的站点是:(站名、类型、网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学生吸烟情况调查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中学生吸烟;影响因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74-01

吸烟有害健康,不仅可以诱发多种疾病,给自身的健康带来威胁,二手烟还会对周围人群健康造成影响,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而,对吸烟者,特别是中学生吸烟者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给予积极的防控对于降低青少年吸烟率,提高其整体身体素质等都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就长沙地区的中学生吸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作详细分析,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长沙城区和郊区各抽取两个区的学校在校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区各抽取初中两所、高中两所,每所学校各年级(初一-高三)分别抽取一班内50人(班内总人数不足50人,可由同年级其他班级的学生补齐),共计四区16所中学48个班级2400名学生。

1.2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中学生的个人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家庭基本资料(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信息)、有无吸烟史(特指有完整吸整根烟的情况)以及吸烟动机(受同伴或者亲友、周围环境影响;好奇心驱使、通过吸烟获得关注、觉得吸烟代表成熟等)、影响因素(与同学、父母、师长之间的关系、自我认同、孤独感、自控力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法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统计中学生吸烟现状可见,长沙地区中学生吸烟率为8.7%(200/2290),其中男女生吸烟率分别为13.1%(169/1290)和3.1%(31/1000),吸烟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讨论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男性中,吸烟患者的比例超过五成[2、3],而青少年群体中吸烟人数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现有吸烟人数约1500万左右,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人数更是高达4000万。而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20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中,将有近两亿成为吸烟者,且超过5000万的吸烟者会因此而早逝[4]。吸烟具有成瘾性,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形成,极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吸烟,并且难于戒断[5]。

本文研究表明,长沙地区的中学生吸烟比例相对较高,且以存在自我孤独感的高年级男生为主。中学生吸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父母的学历水平高低对于中学生吸烟的影响程度不同,周围亲朋和社会氛围支持是影响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对中学生吸烟情况进行有效的防控,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通过教育、监督,创造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1]郭丽.2013年宁阳县中学生吸烟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4,20(7):531-533.

[2]廖逸星,常春,刘宝花,等.北京市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9):777-779.

[3]閆丽,覃玉,段佳丽,等.中、东部地区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6):728-729.

[4]胡华成,徐秦儿,相建琴.浙江省湖州市农村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45-47.

上一篇:专业成长个人总结下一篇:土地申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