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8篇)
1.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一
农信社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韩江雪“九台农商行在哪都找不到,在别的地方还不能用,办你们信用社卡有什么用啊!”,一位领取粮食补贴的青年对我们大堂经理说,为什么青年客户说在全省几千个可以通存通兑的农信社而九台农商行就用不了呢?了解到到客户的话我们耐心的向其解释道:“您可能对农商行改革阶段的称呼不是很了解,现在全国各地的农商行都在进行改革,处于不同阶段的农信社出现了农商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三个名字,其实都是信用社的前身,您办张九台农商行的卡就可以在全省几千个网点办理通兑业务,信用社的吉卡是**省范围内唯一一家不收取工本费、年费、管理费银行卡,您办张吉卡就可以在**省范围内的任何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取钱而没有手续费,并且可以在所有银行的ATM取款机上取现。”得知吉卡无任何费用并且可以在全省同存通兑,客户感到非常的意外,于是急忙向大堂经理咨询办理吉卡所需的资料,大堂经理核对好有效证件后填好单子,总共用时不过2分钟,客户接过吉卡后感慨的说:“没想到你们乡镇信用社办事效率这么高,营销意识毫不亚于**那边,以后我的工资就打到这张卡上,比放在家里放心啊!”听到客户的夸奖,工作人员并没有把服务终止,细心的工作人员在客户的存折上把农信社的三个名字写了下来,并留下了我们办公电话方便客户咨询。互致谢意后客户离开了信用社,30分钟后带着从他行取出的20000元现金又回来了,办完存款业务后非常满意的离开了。看到信用社改革导致名字上的差异情况给客户带来许多迷茫,不光给客户带来了麻烦,也给我们日常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加强温馨服务,为客户排忧解难,为行里争取更多的资源,为我行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2.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二
近年来发展改革工作回顾
近年来,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创新工作思路, 狠抓工作落实, 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六个围绕、六个狠抓”。
(一) 围绕当好参谋助手, 狠抓规划编制和政策研究。
分发挥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作用, 扎实开展调查研究, 提出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 为省委、省政府研判形势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和决策参考。五年来, 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珠三角《规划纲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和广州南沙发展规划等国家级战略规划。组织编制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油气主干网、核电产业发展等全局性重大规划。建立省经济监测预警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经济形势分析, 开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等重大问题研究。研究提出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2012年, 出台实施《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以及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能源发展、海洋经济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等“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组织编制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总体方案、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总体方案。研究提出关于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2012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建议。
(二) 围绕稳增长扩内需,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
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大投资力度, 扩大内需的难得机遇,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福祉中的骨干带动作用。五年来, 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782.76亿元, 年均增长15.2%, 其中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528亿元, 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2.8%。2012年, 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07.53亿元, 增长15.5%, 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64亿元, 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1%, 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05公里、轨道里程213公里、电源装机容量约600万千瓦, 投资成为广东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驱动力。大力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制定出台广东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36条”实施细则, 2012年推出182个重大项目面向民间投资公开招标, 总投资5038亿元。全年民间投资10177亿元, 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2.7%, 增长22.5%, 成为投资增长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全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68亿元, 支持广东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2012年争取国家核准广东发行企业债券13只, 发行规模187亿元, 是上年的2.6倍。
(三) 围绕调结构促转型, 狠抓产业调整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五年来, 优先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 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组织推进现代产业500强建设, 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2007~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由5.3∶50.4∶44.3调整为5.0∶48.8∶46.2, 2008~2012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2.3、8.2和2.5个百分点。2012年, 广东加快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等首批3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认定第二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0个。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 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中委炼油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江门南车轨道交通装备、一汽大众南海轿车、深圳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 推动设立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 高于GDP增速;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 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扎实推进低碳试点省建设, 制定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广州和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揭牌,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由制度设计转向实际操作。
(四) 围绕促协调拓空间, 狠抓珠三角转型升级和东西北提速发展。
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 加大区域间和区域内部融合互动发展。五年来, 编制实施加快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 推进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重大平台建设, 珠三角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济一体化进程、综合竞争力提升取得显著进展, 编制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等, 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全省区域发展差异系数由2007年的0.721缩小为2012年的0.632。2012年, 珠三角《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在轨道交通、公交线路、通信资费、环境保护等领域一体化扎实推进。广州南沙上升为国家级新区,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国务院批复先行先试政策, 珠海横琴新区各项重大工程建设有效推进。中新 (广州) 知识城、东莞台湾高科技产业园、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年粤东西北地区除清远、汕头和韶关外, 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1、8.4和2.4个百分点,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8、4.8和0.3个百分点。
(五) 围绕促改革增活力, 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
始终坚持用改革手段不断释放新的制度红利, 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五年来, 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组织开展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支持和推动综合配套改革, 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2012年, 制定省经济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和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研究制定《广东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对规划选址、用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等与企业投资相关的审批事项进行系统性、全流程改革。加强省级政府投资管理, 起草广东省级政府投资管理、项目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协调推进中山、佛山、惠州和广州增城等地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起草完成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方案, 研究起草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建设方案, 选取广州、珠海、汕头、惠州、云浮、顺德和信贷、地税等地区和部门开展试点。研究制定《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
(六) 围绕惠民生增福祉, 狠抓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
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 切实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 积极推进幸福广东建设。五年来, 牵头编制幸福广东指标体系, 推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牵头推进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年重点任务顺利完成。2012年, 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编制广东“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研究推进药品招标采购体制改革, 协调推进平价医疗服务建设、医保诊疗常规编制等医改工作创新。积极推动旅游基础设施、中等职业教育能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农村饮用水安全、重大水利工程等投资建设。研究编制广东重要物资储备规划, 加强对粮食等重要商品市场供应的调控和管理, 累计建成粮油平价商店465家, 提前完成第3期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
2013年发展改革工作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 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 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科学谋划, 真抓实干, 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努力开创新时期全省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 着力促进投资有效增长。广东经济已进入转型调整期, 面临产业后劲不强、区域发展差距大等挑战。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重点谋划建设一批支撑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动力的重大项目, 促进投资有效增长。一是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2013年安排省重点项目280项, 年度计划投资4200亿元, 突出加大对基础设施、东西北地区、绿色发展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力度。深入落实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和“三重”目标管理责任制, 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用地指标等难题。大力推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谋划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 形成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良性机制, 健全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公共投资力度。加快部省合作铁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出省通道、县县通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和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核电、“上大压小”火电等骨干支撑电源和重点电网工程建设, 加强重点水利枢纽、江海、水库堤围除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大力促进民间投资。推动面向民间投资招标的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 健全重大项目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长效机制。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规定, 让民间投资享受与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同等的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政策, 加大力度引导民间投资进入交通、能源、城建、社会事业等涉及公共资源开发的领域。
(二)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广东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越坎阶段, 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 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 壮大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努力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供新动力。一是重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 新认定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推进高世代液晶面板、薄膜太阳能电池、通用飞机、广州国际生物岛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广州增城、高明等新能源汽车综合示范区建设, 探索珠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区域试点。提高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促进风电装备制造、太阳能产品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尽快形成完善的扶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的配套政策体系, 积极扶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做大做强。依托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研究制定支持集聚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完善集聚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集聚区招商环境。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 开展国家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培育建设工作, 出台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三是加快推动产业链发展。把产业链发展作为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整体效益的关键。围绕电子信息、石化、汽车、高端装备、船舶、钢铁、风电等产业, 吸引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下游产业以及设备制造商到广东投资, 培育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和产业集群。
(三) 着力拓展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广东发展必须破解的突出难题, 也是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空间和潜力所在。要把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促进与珠三角地区的优化发展, 形成良性互动, 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发展平台和新城新区,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形成转型升级新动力, 不断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一是推进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研究出台支持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新政策。推动粤东、粤西加快建设以石化、钢铁、能源生产为重点的沿海重化产业带, 布局重大项目, 推动产业集聚。推进韶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 支持粤北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加强东西北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改善发展的区位条件, 强化东西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研究编制“汕潮揭”同城化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 促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二是提升珠三角地区发展质量。加快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和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协调推进中新知识城、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广州南沙新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东莞台湾高科技园等重大平台建设。三是统筹指导重点区域规划建设。协调跟进茂名滨海新区、肇庆新区、中山翠亨新区开发建设, 指导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汕头海湾新区、云浮新区、惠州环大亚湾经济区等的规划建设。支持深汕 (尾) 特别合作区和广东顺德清远 (英德) 经济合作区建设。围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积极有序推进粤东西北低级市城市扩容提质, 完善投融资体制。四是加强区域合作。扎实推进援藏、援疆和对口帮扶工作。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泛珠三角地区交通设施的衔接, 深化与周边省市的经贸交流, 扩大广东经济腹地。
(四)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一是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工作, 总结清远市及南岭生态区试点县试点经验。加快推进《广东省南岭生态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年内制定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财政、投资、产业等配套政策。研究市 (县) 功能分区规划。二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 修订完善《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 建立重点耗能行业能效“对标”体系。协调推进重点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统筹推进实施节能环保产业规划, 组织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开展现役燃煤火电综合升级改造。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中心区域全部燃煤机组完成脱硝改造。三是推进低碳发展。做好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 推动首批省低碳试点城市和试点县 (区) 全面开展工作。出台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 启动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交易, 推动建立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代表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四是引导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变。开展全省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能源规划布局及能源发展政策研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双控制”。研究制定电网、核电、天然气、石油储备、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管理办法。推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推动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等重点生态工程, 深入实施防护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湿地保护等工程, 构筑南粤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快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广东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 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全省发展改革部门将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 从自身做起, 率先转变职能,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打造体制机制和对外开放新优势。一是做好改革统筹协调工作。编制出台广东中长期经济体制改革规划、总体方案和年度改革工作要点, 研究编制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总体方案。编制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启动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建设, 出台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办法。贯彻落实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二是推动投资和规划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取消省管权限内企业投资项目核准, 改革备案制, 建立高效便捷的“并联”办理流程, 实行公共资源竞争性配置机制。理顺并完善规划体系, 探索整合市县规划, 实现规划“一张图”管理。研究出台省级政府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实施省级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办法、后评价办法等。三是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办好2013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 推动广东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科研教育机构合作。研究提出促进广东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 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出台实施《广东省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规划》, 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打造一批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推进与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 积极推进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粤澳新通道等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六) 着力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推动政府资源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社会民生领域倾斜。一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出台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文件, 推进“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建设。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省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南方影视传媒基地、省集中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等“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广东文物保护、中等职业教育能力、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三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道路、危旧房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有序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四是做好重要商品储备。出台实施《广东省重要物资储备规划》, 布局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及工程。
与此同时, 今年广东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严峻复杂, 必须密切跟踪研究国际环境和国内政策变化及对广东的影响, 及时分析预警经济运行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 提出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创新工作思路, 狠抓工作落实, 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六个围绕、六个狠抓”。
3.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三
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重点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深刻认识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二是深刻认识“三农”工作在全局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全面领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带动全局改革、推动全面发展。三是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深刻认识党的农村政策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五是深刻认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的来讲,30年来我省农村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路子;三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基本形成了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在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省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创新性的思路,采取了突破性的举措。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仅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且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加快富民强省、“两个率先”进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动改革的大突破、农村的大发展。现在,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了新阶段,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以新的思想解放引领实践创新,为农村改革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一是目标定位上要体现率先。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按照三中全会的精神和“两个率先”的要求,确立更高的目标。努力在农民增收、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根据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省委提出了到2020年江苏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2年突破1万元,比全国提前8年以上:力争到2017年实现比2008年翻一番,比全国提前3年左右。这个目标既鼓舞人心,又艰巨繁重。全省上下要为之努力奋斗。二是工作思路上要勇于创新。现在已进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必须突破就“三农”抓“三农”的局限,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谋划“三农”工作,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基本方向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任务,统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三化”带“三农”的工作思路,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子。三是改革实践上要大胆探索。三中全会《决定》对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明确方向,确立了重大原则,给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留下了很大空间。30年的实践表明,活力来自基层,创造来自群众实践。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基层和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成功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不足的方面帮助完善和改进,以试点探索积累经验。以重点突破推动全局。
二、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推动农村改革在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深化江苏农村改革,必须依据中央关于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推进“六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大力营造有利于发展新产业、壮大新组织、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第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症结。从江苏的省情实际和发展基础出发,必须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的重点,作为全局改革的突破口,加快构建新型的城乡、工农关系,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大力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有序统筹城乡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城乡逐步实现劳动就业同工同酬、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基本公共服务同等待遇。把农村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支持农民工进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探索实行全省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基本实现农村低保、医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保障标准动态增长机制。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4.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四
——在全旗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阿 木
(2010年1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旗委、旗政府组织召开全旗农村牧区工作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参会范围之广,是近年来少有的,充分体现了旗委、旗政府对“三农三牧”工作的重视和推动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决心。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和旗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全面把握新时期农村牧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强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农村牧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了发展农业生产力的25项政策措施,1982年至1986年,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下发5个“1号文件”,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4年至今,中央和国务院再次连续下发7个“1号文件”,调整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五个统筹”,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两个趋势”的论断,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十六届五中全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重申了2002年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彻底免除了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次激发了农业和农村的内在活力。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支持下的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牧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牧业。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对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所有这些政策措施都为我们转变农村牧区发展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创造了政策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涉农涉牧文件和惠农惠牧政策。2000年制定下发7号文件,指导农村牧区税费改革。2003年一年内接连出台23号、24号和25号3个文件,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加快产业化经营和林业发展。2007年制定1号文件,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2008年又用1号文件强调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近年来,鄂尔多斯在发展现代农牧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2000年,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市委将生态问题与“三农”问题合并解决,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2005年,市委一届八次全委会提出“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确定了加快农牧业区域布局、种养结构、畜牧业生产方式、人口居住布局、农牧业产业化和资金投入方式“六大调整”的农牧业发展思路,按照“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发展现代农牧业。2009年,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在深刻总结过去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确立了新时期全市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方针。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发展变化,为我们发展现代农牧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从我旗来看,农牧业发展同样走过了从集体到分散再到集中,并正向高度集中、建设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发展道路。2000年以前,我旗的农牧业是典型的“温饱型”农牧业,整体处在粗放型经营水平。2000年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旗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旗情的基础上,确立了“立草为业,养畜为本,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农牧业发展思路和建设“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的战略目标,通过对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大力度调整,我旗农牧业发展重心开始向沿河转移,优势产业呈现集中发展趋势,打破了传统的“北粮南牧”产业格局。2006年,我旗召开了全旗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的要求,开始对农村牧区产业布局进行深层次、大力度调整,做出了建设生态自然恢复区、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大决策。2007年,依托水权转换工程的实施,我们开始了建设现代农牧业的探索与实践。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农牧业发展最快、农村牧区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实惠最多的巨大历史性成就。到2008年底,粮食总产量是1978年的13.6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40.7倍,人均耕地面积是1978年的1.7倍,牲畜总量是1978年的2.4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尽管从政策或者理论上讲农村牧区的基本经营制度是集体加农牧户型的双层经营体制,但由于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的问题严重存在,统一服务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从而使单一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出来,一个农户作为三五口人之家,三两个劳动力,其生产经营能力、参与竞争能力、投入发展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好多事情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者办了也不合算,农牧业发展难有大的飞跃。
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会到现在为止主要是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牧区的生产力,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对农村牧区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出的生产力已经发挥到极限。要想使农牧业在新的生产力条件下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迅速提高农牧民收入,全面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必须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坚持农村牧区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村牧区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全面创新,并统筹好解决好创新基本经济制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那么,如何创新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引进企业把农牧民的土地和草牧场以反租、承包的形式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经营;二是通过农牧民与企业合股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经营;三是通过发展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经营。这些形式都坚持了农村牧区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高了统一的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解放农村牧区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通过对农村牧区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必然会引发农牧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引发种植规模化、养殖集中化、作业机械化、经营企业化、建设设施化、销售品牌化、生活城镇化、管理社区化、就业多元化、观念现代化。这是农村牧区发
展的必然规律,谁能够更早地认识、掌握和实践这个规律,谁就会抢占农村牧区发展的先机,率先走上一条农村牧区快速发展,农牧业快速增效、农牧民快速增收的统筹城乡、集约发展之路。
2009年,我旗顺应发展规律,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要彻底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农村牧区发展要求,对农牧区发展方式作出战略性调整。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引进企业直接开发和经营农牧业,组建旗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培育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启动建设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现代农牧业的框架基本确立,现代农牧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践充分证明,这一思路和方向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中央和上级党委对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符合杭锦旗实际,我们要按照既定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快速推进。
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当前,我旗农村牧区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新时期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我们面临非常好的条件和机遇:一是我旗有沿黄河南岸242公里肥沃的土地资源和相对富集的水资源,加之近年来的水权臵换和土地整理整合项目的实施,已经具备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基础;二是我们规划建设五大园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快三个中心城镇建设,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中央、自治区、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旗农牧区发展、农牧民增收提供了政策保障;四是随着我旗发展现代农牧业成效的日益显现,农牧民对建设现代农牧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五是通过“两委”班子换届,一批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为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全力开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旗农村牧区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以现代农牧业建设、现代生态建设、人口转移、现代村镇建设为重点,切实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农牧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互动发展,全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牧区。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是:一产增加值预计达到9.6亿元,同比增长10.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同比增长25%;农村牧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这仅仅是一个最低的目标,如果我们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我们将会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公司化农牧业为突破口,彻底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现代农牧业首先是规模化和公司化经营的农牧业,是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农牧业,是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农牧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建设现代农牧业就必须破除分散、粗放、传统的农牧业发展方式。从当前我旗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地区都开始推进规模化种植、集中化养殖,但仍然是单家独户的形式居多,大部分只注重形式上的规模化、集中化,而没有真正实现运作上的规模化、集中化,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还没有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中转变出来,农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机械化水平滞后仍然是当前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为此,我们要通过引进农牧业企业、成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农牧业大户等形式,彻底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牧业种植规模化、养殖集中化、经营企业化、建设设施化、作业机械化、销售品牌化。
一是以公司化农牧业引领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公司化农牧业是农牧民闯市场、抗风险、增收入的农牧业,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资源配臵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由公司统一租用农牧民的土地,集中统一经营,农牧民可以根据需要进入企业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也可以转移到其他产业就业。我们要加快土地整理整合,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资金和技术,发展壮大旗现代农牧业公司,充分发挥其规划设计、对外招商、科技服务、打造品牌、市场开拓、融资平台的作用,使之成为引领我旗公司化农牧业的龙头。要采取政府投入建设规模化种植和集中化养殖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大型企业参与农牧业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伊泰集团、汉森集团等企业的农牧业开发项目。要依托沿河地区自然环境好、污染少、气候适宜等优势,坚持“打有机牌,走特色路”,依托农字号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有机品牌认证,努力把绿色有机果蔬产业做大做强;要引进企业建设集中化养殖园区,打造沿河百万头只肉羊肉牛养殖基地,提高养殖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围绕集中化养殖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乳制品、肉制品等农畜产品加工基地;要结合设施农业和集中化养殖园区,配套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形成设施农业、集中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有机果蔬加工、沼气利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是以专业合作组织推动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是公司化农牧业的雏型,是当前我旗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但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覆盖面窄、组织形式单
一、融资困难、带动能力较弱,尤其是民主决策、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机制运作不够规范是我旗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按照金融和市场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牧区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组建指导工作,引导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牧区能人领办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扶持流通大户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信息指导、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作用。各苏木镇干部要对口承包专业合作社,帮助那些具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专业合作组织,尽快注册,取得合作组织合法地位,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发展壮大,吸纳更多的农牧户加入到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中;要抓住国家出台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多渠道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增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后劲。各职能部门要配合支持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工作,使农村牧区合作组织更好地发挥“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作用。
三是以培育种养殖大户带动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从当前的情况看,我旗现有种养殖大户产业层次低、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差,特别是缺乏市场理念,与大市场对接的难度大,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极弱。我们要围绕全旗已经初步形成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培育种养殖大户,支持规模经营,利用重点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基地建设,引导大户向公司化转变。逐步建设一批规模大、集中连片的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和生产基地,更好地满足龙头企业在数量、质量、标准、安全等方面对加工原料的需求,使企业与种养殖大户形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资
金投放,在现有种养殖大户中有重点的培育一批效益好、规模大、会经营、有特色的大户,大力发展肉猪、肉牛、禽类养殖业和沙地蘑菇、有机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大力推广农牧业优良品种,引导猪、牛养殖户改变小规模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方式,向数量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种养殖模式转变。
(二)以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重点,彻底转变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鄂尔多斯市加快人口转移和我旗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成果,为转变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我旗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会为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新时期的农村牧区,已不再是城乡分割、二元封闭的农村牧区,也不是完全属于农牧民自身的农村牧区,而是开放的农村牧区;农牧民不是从事简单农牧业生产的体力劳动者,而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现代理念,具有某种劳动技能和一定科技水平,参与现代农牧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股东和产业工人,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新型农牧民。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我们就必须在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彻底转变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实现农牧民生活城镇化、就业多元化、管理社区化、观念现代化。一是加快农牧民城镇化住宅区建设。居住城镇化、集中化是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按照集约化中心集镇、功能化中心居民区、景观化产业复合式农牧庄园的三级村镇布局体系,统筹考虑人口和产业要素,认真做好新村庄布点规划,逐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工作措施,集中建设高档农牧民住宅小区,统筹运用人口转移各项政策,把愿意搬迁转移的农牧民尽可能地纳入转移退出范围,迁入移民住宅小区生活,引导农牧民向基础条件好、有发展空间的地区集中,让他们的居住实现集中化,生活实现城镇化,管理实现社区化。政府要统筹规划,在各苏木镇集中建设移民住宅小区,综合运用各项移民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小区建设进程。
二是加快推进支撑配套产业发展。构筑支撑产业是实现农牧民就业多元化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更加注重通过产业拉动就业、促进增收。第一,要全面启动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在锡尼镇、独贵塔拉镇、巴拉贡镇要开工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高、发展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从政策、金融等方面集中扶持,促使其尽快做大,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的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新型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日用品加工和药品、保健品研发生产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牧民实现就业,成为产业工人。第二,要依托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物流、配送、商业、餐饮、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扩展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新领域,为转移农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第三,要在农村牧区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和有机农牧业,通过引进企业、成立农牧民合作组织和培育种养殖大户推进集中化养殖园、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和生态林、经济林、能源林及草原散养鸡等产业,使转移农牧民能从转出地实现增收。
三是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发展。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臵,统筹公共服务的分配与布局,形成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新格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配臵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农村牧
区学校布局,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加强旗、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向农牧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坚持预防为主,扩大农村牧区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文化事业,加强苏木镇文化活动场所和队伍建设,改进面向农村牧区的广播、影视、图书、报刊、演出工作,加大文化下乡力度,丰富农村牧区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社会保保障事业,优先安臵转移农牧民大学生子女就业,减少转移农牧民后顾之忧。
四是加大农牧民教育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让农牧民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掌握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通过做给农牧民看、领着农牧民干、让农牧民在干中学、让农牧民在干中得实惠的办法,把农牧民培养成新型农牧民,把部分农民培养成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者,成为现代农牧业企业的股东或职工。要根据我旗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方向,集中捆绑各类培训资金,以规范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委培就业企业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直接对农牧民进行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健全转移农牧民培训体系,使农牧民尽快实现观念、知识和技能现代化。
(三)以人口转移和生态保护建设为重点,实现生态环境整体好转局部优良。去年10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自治区调研时作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内蒙古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在三年内实现由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优良转变”的要求。从鄂尔多斯来看,随着全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已跨入自治区的第一方阵,在推进生态建设中鄂尔多斯市也应首当其冲。按照李源潮部长提出的生态建设要实现“整体好转局部优良”的战略部署,我市提出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全部禁牧,使生态建设走进自治区前列。从我旗来看,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已达到1300多万亩,全旗禁休牧面积达2000多万亩;全力推进人口转移,人口整体退出区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近一半。实现三年内全部禁牧,推进农牧业集约化、设施化的条件已具备,我们要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措施,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力争三年内实现生态由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优良的转变。
一是加快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坚持把产业集聚、城镇建设作为人口转移的突破口,促进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要按照为转移进城农牧民“提供一套住房,培训一项技能,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住房、社保等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牧区人口有序转移。要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全面落实转移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补贴政策,对于转移进城农牧民,要按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标准对待,对转移农牧民个人交缴确有困难的必须帮助解决,切实解除后顾之忧;要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转移进城农牧民的住房问题;要高度重视转移农牧民的培训工作,加大农村牧区劳动力免费培训力度,特别要重视少数民族转移人口的培训、教育、引导工作和转移农牧民大学生子女的就业问题,每户少数民族转移家庭要有一名干部承包联系;要实行农牧民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和公益性岗位优先安臵等扶持政策,确保每一个转移进城的农牧民实现当年就业。
二是加快农牧业的重点向优化发展区转移。要把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优化发展区,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向转向优化发展区,集中人力和物力建设现代农牧业。要把沿河地区作为全旗农牧业人口转移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把全旗畜牧业和现代农牧业向沿河地区转移集中。对生态环境较差、农牧业基础薄弱、农牧业生产资料分散的地区,要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对生产条件极差的地区,加快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全旗优化发展区或本地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转移,对有条件的地区进行集中建设。要加大畜种结构调整,压缩小畜养殖,发展大畜和禽类养殖。要转变农牧业灌溉方式,沿河区逐步推进由黄灌模式向井灌模式的转变;梁外区要积极探索大型喷灌用于牧区草原浇水抗旱的方法和措施,合理利用草原水资源。通过产业转移、畜种结构调整、转变灌溉方式等,减小生态压力,提高生态再生能力,实现生态自然修复和生物链的良性循环。
三是加强整体退出区管理与建设。当前我旗整体退出区的面积已占到全旗总面积的一半,整体退出区人口和产业转移出去后,对转移出去的人口和留臵下的土地如何进行管理和建设,是关系全旗农牧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人口属移入地管理、生产属移出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转移农牧民的跟踪调查,掌握转移人口结构、转移方向、就业领域和收入状况,切实保护好转移农牧民的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要严格整体退出区的日常管护,由旗人民政府聘用专门人员、核定专项工作经费,具体负责生态自然恢复区森林草原防火和管护工作。对管护人员要按照《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人员管理办法》进行聘用和管理,严禁管护人员在生态自然恢复区内从事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管护人员的聘用,重点考虑当地文化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熟悉情况的农牧民;要高度重视移民后的生态恢复区建设,制定扶持林沙产业政策,引导移民在当地发展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得益彰的产业,支持和鼓励企业承包移民的沙地、荒地进行生态林、经济林、能源林、绿化林建设,实现由治理生态向经营生态转变、由单纯的生态效益型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转变。
三是加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要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2010年新增禁牧面积20%,在三年内实现全面禁牧;坚持生态富民理念,按照政府补贴、多元投入、全民建设、成果共享的原则,组织和动员干部职工、农牧民和部门、企业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掀起全民建设的高潮;要实施生态科技工程,强化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植物多倍体培植技术研究,委托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开展杭锦旗植物志的编纂工作,为全旗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要根据全旗气候、土壤情况,科学选用生态建设苗木种类,扩大沙柳、柠条、文冠果等种植面积,积极探索沙蒿地改造沙柳地的方法与措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完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代农牧业是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的农牧业。我们建设现代农牧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在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进程中,政府必须解决好现代农牧业的投入问题、科技问题和市场及物流问题,确保现代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全面提高现代农牧业装备水平。要适应农牧业规模化、企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坚持用先进、适用的机械装备农牧业,不断改善农牧业生产经营条件。
积极推广应用施肥、打草、除虫等农牧业机械,推进现代农牧业全程机械化作业。加快大型灌区水利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农牧业大型喷灌和设施农业滴灌、微灌技术,发展节水型农牧业。加快推进养殖园区和日光温室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牧业集约化水平。要立足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高标准完善和配套优化发展区电源点、电网、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
二是加强现代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政府和企业都要大量招聘科技人员,把科技人员作为我旗第一代现代农牧民;要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突出抓好农畜产品质量监测、投入品监管、标准化基地建设、农畜产品认证和品牌培育,建立健全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引导和鼓励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要鼓励现代农牧业企业从事农畜产品深加工,努力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要瞄准国内外发达地区的高端市场,做好市场定位,加快现代农牧业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引进和支持农牧业专业物流公司,建设农牧业物流园区,完善农畜产品物流体系;要开展生物技术研究,组织实施重大农牧业科研项目攻关,切实加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争取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是彻底转变支农支牧方式。我们要想转变农牧业的发展方式,就必须转变政府、部门、金融、科技的支农支牧方式。政府的人财物要从支持传统的小农经济向支持现代农牧业转变,部门要从扶贫向扶持进入现代农牧业领域的企业和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转变,金融要从小规模扶持千家万户的农牧户分散种养向支持进入现代农牧业领域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转变,科技要从走村串户服务向服务现代农牧业园区、现代农牧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转变。旗内每一个金融部门都要对口承包、支撑、服务经济合作组强和种养殖大户。通过支农支牧方式的转变,整合所有资金、科技、人才资源,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时期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推动新时期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旗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村牧区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农村牧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力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坚决贯彻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在统一思想中提高领导农村牧区工作的能力。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实现农村牧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旗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旗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把转变农村牧区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作为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核心任务来抓,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进行新的构筑,不断提高领导农村牧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注重对市场的研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用市场化的理念指导农牧业工作,提高科学发展的本领。要在抓现代农牧业建设、抓生态建设、抓人口转移、抓城镇建设的实践中提高领导农村牧区工作的能力,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效检验其执政水平。
(二)要在转变职能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嘎查村党组织要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新形势下自身职能定位问题,明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抓人口和劳动力转移、抓现代农牧业、抓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上来,把工作职责定位在维护稳定、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上,切实提高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农口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能作用,加强相互间协调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政策、法律、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农牧民创业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牧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主要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切实做好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善于把党的主张、旗委的决策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使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信任和拥护、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切实担负起化解矛盾的责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抵制歪风邪气,树立文明村风。积极探索选聘高校毕业生和苏木镇年轻干部到嘎查村任职的有效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要在狠抓落实中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今后一个时期,全旗农村牧区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抓落实必须加强领导,要通过抓领导的落实,把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任务落实到项目,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去。抓落实必须突出重点,各苏木镇、各个部门、每个领导都要认真分析各自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抓大工程、大项目,竭尽全力取得新突破。抓落实必须严格责任,对于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地区和部门要严格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毫不手软,决不姑息。抓落实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有实施新战略、加快新发展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有追求大作为、实现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开创抓落实的新局面。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实干得民心,以实干促发展,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集中精力把目标变为现实。
5.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五
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报北京2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8日上午在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要经受住这个最根本的考验,关键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建设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时代条件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党的建设状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30周年到来之际,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发出这一号召,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
党的先进性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强调,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既要敢于和善于在自己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又要敢于和善于在自身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全党同志一定要紧密联系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际,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宗旨和性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着力改进党的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方式,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更加自觉、更有成效地把党建设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胡锦涛指出,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深刻反映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委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扎实、深入、全面抓好落实。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贯彻,进一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大力推进党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
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胡锦涛强调,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胡锦涛强调,发展党内民主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条件。只有切实发展党内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党的创新活力,才能广泛凝聚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使改革创新成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使改革创新的决策更科学、实践更丰富、成效更显著,形成全党齐心协力推进党的建设、做好党的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参与、管理、监督作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质量和水平,促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容、途径、方法。
胡锦涛强调,要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及时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制度机制。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加快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切实把民主集中制更好地落实到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工作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要抓住党的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抓住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最期待解决、党的建设最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努力在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带动整个党内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起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内制度体系。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创新氛围。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在党内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坚持锐意改革、奋勇创新,自觉反对不求进取、得过且过,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保持和增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真正推动出现一个广大干部奋勇争先、与时俱进、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生动局面。
胡锦涛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更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在工作中,必须切实
做到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把握主线、全面推进。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使全党同志都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胡锦涛强调,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一如既往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开拓进取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各项决策和部署的落实,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部门,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局面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把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做好。
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介绍了会议有关情况。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泽君,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柯尊平,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国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作了发言。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刘云山、徐才厚、何勇、令计划、王沪宁。
6.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六
时 间:2008年12月05日
作者:中国机构网
来 源:中国机构网
芜湖市地处安徽长江经济带的中段,素有“皖之中坚、长江巨埠”的美誉,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科学发展,谱写了“中部崛起、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新篇章。芜湖市机构编制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坚持“在大局中行动,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从2001年以来,连续5年被省人事厅、省编办评为“全省人事编制系统先进集体”。
一、强化管理,勇于创新,以制度建设立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坚持把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四用”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即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钱,强化机构编制的“龙头”作用,建立“严格控制、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手段。坚持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五不准”、“七个不得”等制度和要求,形成了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原则上不讨论机构编制事项,由编委会一家研究决定的良好工作氛围。1986年起,该市就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把编制管理卡作为机关、事业单位调配人员、任免职务、核定工资基金的凭证和检查编制执行情况的依据。1990年,又以人事计划为调控手段统一管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进口,人员调动实行“三把关”制度,即人事部门一把人员身份关,编制部门二把机构编制关,编委会三把最终决定关,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2000年市委出台了《芜湖市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将机构编制的审批权限和办事程序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规范开展事业法人登记年检工作,事业单位登记率、年检率均达到100%。
创新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一是实行事业单位进人计划审批制度。自2002年起,该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直实行计划管理和结构控制相结合的办法,市编委会根据编制空缺及单位申报情况,在每年第三季度审批下一事业单位进人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可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二是首创机构编制预报审核制度。2006年市编委制定了《芜湖市机构编制管理预报审核制度》,规定凡属机构编制管理的审批事项,一律应先向编制部门进行预报,阐明依据,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正式行文报市编委会研究。该制度充分发挥了编制部门的指导、协调、把关和监督作用,各类申报事项比以往减少70%以上,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三是建立党政群机关工勤人员聘用制度。芜湖在全国较早进行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改革,工勤人员一律采取不入编制,占编聘用,合同制管理的方式,彻底打破工勤岗位“终身制”。
严格督查,确保改革成果。坚持每年对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职能履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制定了“12310”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规程,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切实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
密切协作,形成管理合力。市编办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以编制管理为龙头,实行干部配备,录用调动、工资核定、核拨经费一条龙管理,充分发挥合力作用。
二、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以体制优势促发展优势
市编办充分发挥职能,积极组织实施各项改革工作,着力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不断释放体制、机制活力,集聚发展优势。
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党政机构改革不断深化。1998年,以理顺工业管理体制为目标,对八个工业管理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整合为三局一办,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又撤销三局一办,职能收归政府相关部门。2002年,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全面进行党政机构改革,市级党政机构由65个减少到46个,精简29%,市级行政编制由2167名减少到1517名,精简30%,分流人员1160人。2005年,以强化政府宏观指导、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为主要内容,在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安全生产监管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改革,市政府机构进一步缩减为32个。通过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政府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以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显著。继圆满完成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后,该市在2004年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又率先启动了第二轮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在领导体制上采取“主官合一、交叉任职”的办法,乡镇领导职数由122名精简到68名。镇政府统一设置4个综合性办公室和2个事业单位,乡镇行政编制由改革前的1998名减少为1331名,精简33.3%,全市乡镇事业站所由367个精简为46个,精简87%,乡镇事业编制由1650名精简为1036名,精简37%,连续七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实现负增长,中央编办、省编办调研后对芜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今年,该市又全面启动了第三轮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在乡镇机关运作中推进“效能建设”,在为民服务上推进“全程代理制”,在事业单位运作管理模式上推行“花钱买服务”,在转变乡镇政府经济管理方式上,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新农村建设不断增添新的动力。
以事业发展为目标,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2007年,芜湖市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市、县、区1千余家事业单位,3万多名职工同步进行改革,按照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产业化类三种类型分类进行改革,重点抓好以转企改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以区划调整为突破口,探索新区管理新模式。2006年,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在三山区着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一是统筹党委、政府机构设置,合理调配职能,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综合设置党政工作部门,成立了党政办公室、社会事业局等11个党政工作部门,数量比其他各区少近三分之一;二是改革党政领导体制,减少领导职数,实行交叉任职,区委试行常委负责制,不再设专职副书记职数;三是精简人员编制,全区行政编制共96名,比其他区少一半以上,各部门人员实行“一人多岗,一人多职”。新的管理体制使执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三、优化环境,提高效能,以卓越工作创新体制机制
芜湖市编办以打造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大机构编制整合力度,优化政务环境,促进效能建设,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推陈出新。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亲民政府。2000年,芜湖市率先在省内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成为政府提供便民服务的窗口。为进一步提升中心“一站式”服务水平,2007年,又创新开展了行政审批 “两个集中”工作,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集中到一个科室,再成建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两个集中”工作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中心45个部门490个审批项目的平均办结时限由原来的36天压缩到现在的3.2个工作日,极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办事。
规范招标采购管理,打造阳光政府。为加强对政府招标采购活动的监管,树立政府公信力,芜湖市于2004年创建了市政府招标采购交易中心,按照“管用分离”的原则,将政府公共物品采购、工程建设招标全部纳入统一的、透明的、竞争性的招标采购体系中运行。管委会办公室采取“机构常设、人不常任”的新机制,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派驻人员,定期轮换,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政府招标采购活动的公正、透明,优化了市场竞争环境。
理顺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打造法治政府。按照“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区为主”的模式,分级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将涉及城建、公安、环保、工商等部门城管领域的10多项行政执法职能整合后,授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变多头执法为一个部门集中执法,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
7.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七
我国区域问题有什么特殊性?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如何形成的?“十一五”期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特点是什么?国家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是什么?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有多少含金量?“十一五”期间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成效如何?如何处理好区域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区域政策对破解现有体制机制难题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点和内涵是什么?“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面临怎样的形势, 主要困难和有利条件是什么?“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是什么?“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什么?为此, 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司司长范恒山。
财经界:我国的区域问题有什么特殊性?
范恒山:深刻认识世界区域问题的普遍规律和我国区域问题的特殊性, 是我们研究提出解决区域问题基本思路和重大政策的根本依据, 也是我们做好区域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从世界范围来看, 很多国家尤其是大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面临区域问题。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地区差距问题。这是最核心的区域问题, 也是多种区域问题的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地区差距, 只是地区差距的程度不同。二是落后地区发展问题。许多大国, 甚至是富裕的大国也都存在落后地区。这些落后地区大多出现在传统农业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等。三是产业转型和资源枯竭地区问题。传统产业地区的经济衰退及其转型困难, 是一些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一个较难解决的区域问题。四是过度开发地区问题。当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过度集聚时, 就会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带来交通紧张、用地困难、人口过密、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商务成本过高等“膨胀病”。五是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地区的竞争力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提高发达地区竞争力, 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上述这些区域问题, 概括起来实际上指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核心是缩小地区间存在的差距或者说缩小两极差距。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要素、创新能力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包括很多方面, 一般的, 包括经济发展程度、公共服务水平、人均富裕程度等, 从发展的角度看, 还包括创新潜力、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等, 由这些差别产生的不平衡会带来很多问题。
这些区域问题对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整体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地区差距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 不可等闲视之。地区差距过大常常会导致地区关系紧张, 甚至带来社会冲突。值得注意的是, 当地区差距过大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纠葛在一起时, 往往成为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甚至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因此, 世界各国均比较重视区域问题, 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 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 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尽管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加速扩大的势头有所减缓, 但是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过大, 而且呈继续扩大的态势。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依然显著。二是落后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压力大, 居民生活比较困难;一些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突出,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三是区域无序开发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地区不顾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盲目发展加工业、低水平重复建设, 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封锁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区域政策予以解决。从政府角度讲, 使人民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 是政府的责任。从群众角度讲, 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别和贫富悬殊太大, 既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进一步影响到推进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维护稳定的动力。因此,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国家层面看, 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能否建立起惠及所有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 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地方层面看, 关系到地方发展的水平和后劲, 也关系到地方的繁荣与安定。概言之,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特别是缩小两极差别, 于国家于地区来说, 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财经界: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如何形成的?
范恒山: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 中央都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过程, 区域发展格局逐步趋于合理。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 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 是我国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阶段。
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薄弱、沿海与内地布局畸轻畸重的格局, 同时, 鉴于建国初期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出于战备的考虑, 当时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是, 利用沿海的基础和适当利用外援, 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 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 相互促进的格局。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明确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 但是, 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 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 这一时期的投资明显向内地倾斜。据统计, “一五”时期, 内地的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46.8%, 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 东北地区占37%、西北地区占22%。“三线”建设高潮的“三五”时期, 内地的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64.7%。经过几十年的建设, 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52年的31.9%, 提高到1978年的40.1%。理论界一般称这一阶段为生产力均衡布局或区域均衡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由沿海转向内地, 有力地推进了内地的工业化进程, 使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格局得到初步改观, 直到现在, 内地的发展都有赖于这个基础。但是, 由于未能充分发挥沿海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国家投资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 从改革开放初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是沿海地区率先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时, 区域发展战略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通过扩大开放, 加快发展。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对外开放措施, 形成了沿海地区先走一步、率先发展, 进而带动内地发展的格局。1978~1995年, 沿海地区吸引外资占全国吸引外资总额的84.7%, 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也明显提高, 沿海地区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 比内地高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国家也逐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理论界通常把这一阶段称为梯度推进或不均衡发展战略阶段。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 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 使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为上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其他原因, 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扩大, 差幅最大的“八五”时期, 东部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幅, 比中西部地区高5个百分点。
(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 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阶段。
90年代中期, 针对地区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 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构想, 党中央审时度势, 统揽全局, 适时作出了完善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从‘九五’开始, 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 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9年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 2003年中央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2006年4月, 中央发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至此, 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体系初步形成。随后, 中央明确将其概括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般简称“四大板块”战略, 即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与此同时, 根据中央的建议,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明确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把不同地区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不同类型的区域。为了进一步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遵循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着眼于一手抓推动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一手抓帮助欠发达地区尽快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发展步伐, “十一五”时期,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 推动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版图的进一步细化。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了新部署, 并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 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数据表明, “九五”、“十五”时期, 东中西经济增长速度差别已大大缩小, 而“十一五”后期, 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东部地区, 实现了根本性转变。
财经界:“十一五”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范恒山:“十一五”以来, 国家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继续实施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但是, 西部开发、东部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四大板块区域战略, 虽然从整体上讲是基于一定的空间尺度确定的, 但是由于其空间尺度仍显得过大, 相关思路和配套政策存在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在每一个板块内部, 不同地区间在自然地理、发展阶段、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有的甚至差别很大。为了更好的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我们充分考虑各地实际特点, 在四大板块战略的指引下, 进一步缩小政策的空间尺度, 立足于以经济区域为基点, 采取综合性的手段, 推动形成因地制宜的“一区一策”, 这样就有了近五年在国家战略指导下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出台。具体地来看, “十一五”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有如下特点:
第一, 从立足于行政板块、依靠各地区行政主体单独推动, 逐步向立足于经济区域、依靠各地区行政主体协调一致、各种经济社会组织齐心协力共同推动转变。实现这个转变, 能够促使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从而大大拓展地区行政主体配置资源要素的范围, 提高其配置资源要素的能力与质量;能够真正实现区域功能分工, 更好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推动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能够真正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分割, 防止恶性竞争, 有效消除地方政府基于本位利益而产生的一些非规范行为。
第二, 从空间尺度过于宽泛、支持意向较为笼统的政策安排, 逐步向空间尺度相对适宜、合理体现地方实际特点、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措施转变。这些年, 国家分别基于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形成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两年, 又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思路, 不断缩小了区域政策指导的地理空间, 从而不断增强了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中国地域广大, 情况千差万别, 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地理空间尺度, 进一步增强区域政策的地区特色和针对性。
第三, 从主要依赖行政体制及相应的行政手段与力量推动, 逐步向运用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区域法规、区域合作等经济法律手段和市场力量推动转变。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也是增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 也有利于提升针对性, 更加符合不同地区的实际。
随着《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3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区域规划都一一落定, 中国海洋经济的蓝图也随之呈现雏形。作为全国3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中最后一个敲定的规划区, 广东可谓厚积薄发。在连续16年蝉联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冠军的基础上, 如何将海洋大省打造成海洋强省, 正是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题中之意。如何利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为东西两翼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盘活粤港澳、海峡西岸甚至北部湾等多个经济区的资源, 必将是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的一道考题。 (图为广东万山群岛海洋试验区风光)
第四, 从就事论事的单项操作推动, 逐步向标本兼顾的综合治理推进转变。区域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 受到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和制约。从范围看, 既有陆地, 又有水域, 还有大气空间;从内容看, 既涉及城市和农村, 又涉及经济和社会, 还涉及人与自然, 甚至还涉及到国际环境;从着眼点看, 既要追求增长速度, 还要转变发展方式, 既要考虑当前, 还要注重长远, 既要提升发展水平, 还要改善生活质量;等等。因此, 必须用宽广的眼光, 用系统的思维, 用综合的办法来谋划和推动区域发展。
第五, 从着力推进陆域开发的发展方式, 逐步向坚持陆海统筹的全面开发模式转变。这既是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和拓展经济发展潜力的需要, 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体现。实现陆域开发与海域发展一体推进, 是基于多年发展积累,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能力和开发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做到的。进一步地, 能够真正实现陆海统筹发展特别是独立开发海洋, 这标志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大大提升, 体现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也是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大局的客观要求。因此, 既要深入推进陆域开发开放, 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 又要全面加强海域综合管理开发,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财经界:国家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主要出发点和依据是什么?
范恒山:国家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是有选择、有依据、有目标的。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概括地讲, 制定出台这些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于加快重点地区发展。
这包括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前者的意义在于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辐射带动和支持其他地区发展。已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等, 都属于这一类。后者的意义在于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制约, 加快缩小两极差距, 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已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西藏、宁夏、广西、内蒙、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都属于这一类。
二是基于落实国家重大发展与改革战略。
近些年来, 为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科学发展, 国家陆续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发展战略, 如构建“两型社会”、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等。落实这些战略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需要大胆进行探索和试验, 为面上推开提供经验和范式。近年来出台的许多规划和文件就是基于此研究编制的。如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出台了支持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围绕推进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战略制定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方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着眼于促进区域联动、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批复实施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围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出台了成渝经济区规划、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为实现陆海统筹, 拓宽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国家批复了山东省、浙江省和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规划, 并设立了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三是基于深化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推进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有利于推动沿边沿海地区进一步发展, 形成新的增长极。选择若干有条件的区域, 通过国家政策支持, 打造合作开放的新平台, 是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是基于把北部湾打造成为与东盟全方位合作的前沿阵地而编制的。国家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文件, 是基于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合作而制定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 则是基于深化东北亚开放合作而编制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江苏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一方面是基于南北联动、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发挥连云港作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作用而编制的。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则是基于加强两岸合作交流、促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编制的。
财经界: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有多少含金量?
范恒山: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从国家层面对地方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 明确了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大任务, 并赋予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大政策和先行先试举措, 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充分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 挖掘了当地发展潜力。
我国地区间地理自然条件各异, 发展历史和基础不一, 这客观上要求各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建立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减少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 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协作格局。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就是依据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禀赋条件, 基于全局视野来谋划各地发展的。这样做, 可以使各地区扬长避短,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 增强区域整体的竞争力。这样做, 可以避免“一刀切”政策下, 在调控经济过热时, 对包括落后地区在内的所有地区都实行限制发展政策, 造成越调控越落后。这样做, 还能够通过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实现错位发展, 从而避免经济在大起大落中循环反复, 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从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体现了国家级的先进理念。
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是国家基于全局、着眼长远进行的顶层设计, 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思路的具体化。在研究制定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时, 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战略性和阶段性重大问题, 从区域视角提出了应对宏观层面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潜在风险的相应政策措施。同时, 这些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 都是由国家各部委和有关科研单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而形成的。这批参与规划方案研究设计的团队, 集中了一大批各行各业国家级水平的优秀人才, 汇集了最高智慧, 体现了最新理念, 是举全国之力、汇全国之智帮助地方理清发展思路、指明发展方向的有益实践。
三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有针对性的政策, 探索了发展的新模式。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基于国家整体考虑的统一的政策措施, 更要有基于各地不同实际情况的区域政策。近年来, 国家通过制定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 一方面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 为各地区提供切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 另一方面也针对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 提出切合地方实际的政策和项目, 把全国的宏观政策变成了针对性很强的区域政策, 通过鼓励和支持地方先行先试, 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 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促进各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模式。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正是这种新模式的成功范例。
四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品牌效应, 有效集聚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
近年来, 几乎每一个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出台, 都会受到传媒的高度聚焦, 都会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 都会引起资本市场的积极反映, 区域问题及其政策导向成为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这些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 短期内为目标区域集聚与整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智力、财力, 起到了凝聚人心、积聚人气、激发活力的重要作用, 成为了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风向标和导航仪, 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成效, 形成了一批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国家品牌。比如:安徽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仅仅设立1年多时间, 发展速度都十分喜人, 2010年, 皖江示范区累计开工建设项目25021个, 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80亿元, 分别较上年增长12.43%和31.34%, 就取得骄人成绩。正是如此, 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推介本地发展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和平台, 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和新支撑。
建设各种类型的经济区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根据东、中、西部的不同发展需求, 以及沿海、内陆和沿边各地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特点, 国家出台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文件分别提出了支持设立各类海洋经济区、产业转移示范区、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这些经济发展新平台的建设, 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点, 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旗舰, 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积极鼓励整合和利用各地博览会、贸易洽谈会、招商会、联谊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区域合作,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以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财经界:“十一五”时期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成效如何?
范恒山:“十一五”时期, 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大进展, 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而区域发展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亮点之一, 可谓硕果累累、精彩纷呈。这五年, 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 各地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与实施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地区经济工作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前所未有。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的有力推动下, 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 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
“十一五”以来, 国家在继续实施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形成了以“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但从空间尺度上说, “四大板块”的划分仍然过大, 板块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在自然地理、发展阶段、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少差异, 比如, 西部地区就包括12个省区,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5%。有鉴于此, 国家从实际出发, 大力推动经济区建设, 实行“一区一策”, 出台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这些规划和文件的出台实施使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 区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区域空间尺度合理缩小, 政策差别化不断加大, 措施针对性不断增强, 含金量逐步提高,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版图不断细化,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长期以来,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 随着区域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 特别是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格局得到了扭转。2007年,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6%, 首次超过了东部地区的14.4%;2008年和2009年以后,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加速, 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4%、13.3%、12.2%和13.4%、12.6%、11.6%, 连续两年超过东部地区11.1%和10.7%的增速;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3%、13.8%、14.2%和13.6%, 中部、西部和东北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高1.5、1.9和1.3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变, 多年以来我们期盼的结果得以实现。速度指标虽然不是根本性指标, 但这一象征性指标的改变, 为公共服务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地区实质性差距缩小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促进区域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三是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 有力地支撑了内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近年来, 在区域政策的强力推动下, 新的区域增长极不断涌现, 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08年以来, 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但是内地GDP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速, 这来自于各地的平稳较快发展, 更来自于重点地区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实践证明, 凡是有国家规划和文件指导的重点地区, 经济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所在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开发开放格局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这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一方面, 在区域政策的积极引导下,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传统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经济质量明显提升, 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例如: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势头强劲, 从2006到2010年连续五年实现超过20%的增长,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更高达25.1%, 带动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4%, 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 珠三角经济在调整转换中迅速恢复增长, 支持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回升向好, 在十分严峻的环境条件下, 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同比增长9.5%的好局面,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更是实现了12.2%的强劲增长。另一方面, 在区域政策的有力支持下, 中西部地区培育形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重庆两江新区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 成为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 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大大提速, 连续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15%, 2010年达15.6%, 超过广西全区近2个百分点,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重庆两江新区和安徽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仅仅设立1年多时间, 就取得了骄人成绩。2010年, 两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23%, 比全市增速高5个百分点;2010年, 皖江示范区累计开工建设项目25021个, 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80亿元, 分别较上年增长12.43%和31.34%,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3%, 高出全省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在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 东部地区一些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 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好于其他地区。
四是区域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国家规划覆盖的地区, 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进程都比其他地方要快。近两年来, 按照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珠三角地区围绕推动“深莞惠”、“珠中江”及“广佛肇”三个经济圈建设, 大力推动珠三角9个城市从基础设施到要素流动、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的一体化, 特别是广州和佛山, 正在朝着实现同城化的目标迈进。以贯彻长三角地区指导意见为契机, 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一体化进程, 推动在综合交通、科技创新、市场体系、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实现联动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在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等方面积极沟通和衔接, 不断加快合作步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成渝地区、郑汴地区、西咸地区等从地方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一体化发展路径, 取得了积极进展。
五是特殊地区发展受到空前重视, 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得到巩固。
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其中, 特别是西藏和新疆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 推动西藏和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新的形势, 中央先后召开了新疆、西藏工作座谈会, 研究制定了全方位扶持政策措施, 对口支援西藏、新疆的工作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全方位对口支援体系基本形成。这些强有力的措施, 极大地惠及了西藏、新疆等地各族群众, 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
六是区域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 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为进一步优化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确定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 并明确针对不同功能区发展的政策导向, 进一步规范开发秩序, 按照优化结构、集约开发、协调发展和陆海统筹的原则, 逐步推动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
财经界:如何处理好区域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范恒山:“十一五”期间, 按照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 着眼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实现了国家意志与地方发展思路的有效对接, 体现了政策统一性与针对性的良好结合, 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一方面, 由于符合地方实际需要, 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从而大大激发了地方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形成了各地区你追我赶、争相奋进的发展局面, 带来了一个个新增长点的出现和整个地区经济活力的提升;另一方面, 由于体现了国家改革发展战略的要求, 符合宏观调控的正确指向, 从而实现了区域发展和国家整体发展的有机统一,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不仅取决于调控内容的科学性, 也取决于调控方式的适宜性。宏观调控只有符合地方实际, 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宏观调控环境与对象的不断变化,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完善调控的思维和方式。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及所产生的显著成效, 给我们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化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从操作上进一步完善对地方发展的指导方式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国民经济是各地区经济的总和, 地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赖于各地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根本上说, 中央和地方是一个利益整体, 国家的调控意志与地方的发展意愿是一致的。由此我们体会到, 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应该是要在体现国家整体布局、统一安排的前提下, 高度重视各地的实际差异和客观需要, 基于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 实施分类指导, 实行区别对待。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国家战略、思考全局问题和实施宏观调控时, 充分考虑地方的想法, 兼顾地方的需要。与此相应, 在操作上要更加注重方式的灵活性和适宜性, 特别是注重通过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组合项目等方式, 把全局性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及明确的宏观调控要求寓含到地方的发展思路和项目建设之中。这样更有利于地方认真贯彻国家的总体战略意图, 保障中央各项政策的顺利落地和有效实施。因此,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地方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细化发展措施。通过改善对地方发展的指导方式, 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概括地说, 在实施宏观调控中, 要更加重视地方合理的利益诉求, 更加重视为地方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更加重视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 通过适宜的手段把推进一体化发展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结合起来, 把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解决地方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和激发地方发展活力结合起来。通过这些, 把中央一个方面地积极性变成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寓管理于服务、约束于支持、规范于引导之中, 切实保障国家各项战略部署有序有效实施。
财经界:区域政策对破解现有体制机制难题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
范恒山:这几年的实践表明, 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指向越合理、越体现区域特点, 就越实在、越具可操作性, 作用也就越明显。区域政策不仅充分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 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而且破解了一些现有体制难以解决的关键难题, 丰富和完善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和路径。
一是区域政策有利于实施分类指导, 解决重复建设, 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
由于区域政策立足于从各地实际出发,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比较优势, 从而有利于实现区域合理分工, 避免恶性竞争, 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发展金融业为例, 过去内地很多城市都提出建设金融中心, 通过区域规划的定位, 明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广州、深圳配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错位发展的金融服务业, 重庆、成都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样就减少了盲目定位和重复建设。
二是有利于发挥较好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缩小区域差距。
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化政策这是区域政策的根本要求。对较发达地区, 区域政策着力通过鼓励先行先试、自主创新等, 推动这些地区更加注重优化发展质量和提高发展效益;对欠发达地区, 区域政策着眼于加大横纵向的支持与帮扶力度, 与此同时, 扶持地方充分挖掘资源优势, 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尽快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这样就能加快缩小地区差距的步伐。这些年, 区域增长格局的根本变化, 为此提供了强有力地的佐证。
三是有利于把国家意志与地方发展思路有效对接, 真正把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区域政策既体现了国家战略的要求, 又紧密结合各地实际, 特别是注重通过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组合项目等方式, 把全局性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及明确的宏观调控要求寓含到地方的发展思路和项目建设之中, 以服务代替管理、以支持代替约束、以引导代替规范, 有利于地方认真贯彻国家的总体战略意图, 保障中央各项政策的顺利落地和有效实施。
四是有利于合理体现地方发展的利益与要求, 充分发挥地方改革发展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区域规划和文件是从地方实际出发, 基于发挥当地比较优势而研究制定的, 并赋予了一些具有含金量的支持政策。这一特点, 使得区域规划和文件的贯彻与地方发展紧紧连在一起, 从而使扎实地和创造性的实施成为了地方政府自觉的行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两年多来, 广东产生和推出了很多创新做法, 大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实,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有利于确保地方发展思路与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做到一张“蓝图”贯到底。
由于干部任期制度、政绩考核办法、财税制度和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容易造成一些政府的短期行为。国家区域战略的出台就可以有效避免换一个领导改变一次思路, 换一届班子重绘一次蓝图的格局, 保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使得好的规划蓝图能够一以贯之。
六是有利于避免“一刀切”造成的经济在大起大落中循环反复, 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区域政策就是因地制宜、有保有压。这样做就能够避免“一刀切”, 适当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 不至于不区分各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 在调控经济过热时, 对所有地区都实行限制发展政策, 在刺激经济发展时, 对所有地区都鼓励加快发展, 避免经济在过热和过冷之间循环往复, 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
财经界: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点与内涵是什么?
范恒山: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内涵和特点也在与时俱进。必须突破束缚、更新理念、创新思维, 以更宽广视野、更开放思路, 来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点。一是既要看到解决区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又要看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认识到, 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事关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 事关每一个老百姓的福祉, 必须把它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 也要看到, 造成区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区域问题的出现也是长期积累的。因此,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巨大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努力。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际效果的进程快慢, 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合理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是决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区域发展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 工作方式不恰当, 就很难打开局面、推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这几年, 我们明确区域协调发展主线, 确定了“抓两头、带中间”、“按经济区域推动”等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思路, 并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重点任务。实践证明, 这些做法是切实可行、有效有力的, 不仅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而且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也日益增加。三是要在把握总体目标前提下设定阶段性目标。要从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出发, 把握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或“协调”的标准, 既不能降低标准, 也不能不切实际地超越阶段要求过高。保持工作操作始终有压力, 同时又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 不在某种阶段形成脱离实际的目标, 把目标搞得很高, 超越历史阶段。
基于此, 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当前社会上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 对衡量区域差别的主要标志问题, 有的认为主要应看各地区的经济总量, 有的则认为主要应看人均生产总值, 还有的认为, 公共服务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衡量区域间是否协调发展,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总量和人均水平, 更重要的是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我们认为, 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 但都不够完整准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全面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内涵上看, 区域协调发展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差距应保持在适度范围内。
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衡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重要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地区间发展的协调性。不能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简单地理解为缩小地区间生产总值的差距, 这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随着人口的流动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是可以缩小的。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 遏制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扩大的趋势, 使之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二是各地区群众能够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提供这些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服务不应因地区的不同、人群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三是各地区比较优势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比较优势, 只有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了, 才能实现全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消除区域间的利益冲突, 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 互利互惠, 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应努力促进各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提高地区竞争力, 加强区域合作。
四是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协调和谐状态。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我国生态环境整体上比较脆弱, 许多地区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不强, 既要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努力缩小地区差距, 同时也要做到开发有度、开发有序、开发可持续, 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五是不同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 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注重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优化区域合作发展环境;注重统筹兼顾, 有效协调区域合作中各种利益关系, 不断拓展区域合作领域, 丰富区域合作方式, 以区域一体化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口支援等为重点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财经界:“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面临怎样的形势?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有利条件是什么?
范恒山:“十二五”时期,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从总体上看,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总的看, “十二五”时期, 区域发展面对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 区域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视野思考, 运用系统的思维谋划, 采取综合的办法来予以推动。
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长期存在, 市场一体化深入发展等的制约, 区域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从国际看,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 虽然总体上能使世界受益, 但由于实力不一、发展阶段不同, 各国所获取的利益并不相同, 且落后国家往往在这一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而在激烈竞争中导致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将进一步形成国际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 这种状况, 对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的整体发展将带来复杂影响, 也必然对我国各地区发展, 从而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挑战。从国内看, 受自然地理差异与历史发展基础影响, 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资源要素向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进一步集中, 在城乡二元结构环境下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形成的城市、工业通过直接和间接形式对农村、农业利益的进一步侵占, 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日益加剧下, 中西部地区面临着加快发展速度与优化经济结构, 实现科学发展的双重压力, 所有这些, 都给缩小地区差别,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加了变数和难度。
区域发展本身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尽管区域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和突破性进展, 但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东中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格局的扭转使区域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并没有根本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从人均GDP来看, 2005年到2009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之比有所缩小, 但是绝对值的差距从14885元扩大到22129元。从省份情况看, 2005年到2009年, 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人均GDP之比, 从10.2:1缩小到7.7:1, 但是人均GDP的差距从46622元扩大到68680元。从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看, 2009年东部地区的GDP总量占到全国的53.7%, 比2005年降低了2.5个百分点, 但是东部地区总量比西部、中部和东北部总量的和差距从22061亿元扩展到27109亿元。一些特殊困难地区发展任务仍然很重, 如新疆南疆、青藏高原东缘、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和秦巴山-六盘山区等地处西部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 相当于西部平均水平的40%。二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明显。发展速度是标志性指标, 而实质性指标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和人均财富状况等。缩小地区差距重要的是缩小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目前, 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群众的居住条件比较简陋, 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仍然落后, 不同地区人民享有公共服务的程度还存在着差别, 机会也未能实现完全均等化。三是区域无序和不良竞争仍然存在。受责任、体制、比攀等各种因素驱动, 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一些地区从局部利益出发, 不惜搞地区封锁、市场分割。一些地区不顾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盲目发展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这些都影响了国家整体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也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区域发展的环境日趋复杂, 对区域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 但从整个国家角度看,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区域间一些基本利益关系尚未理顺, 生态补偿等利益协调机制还不健全, 区域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区域发展的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 区域政策和规划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总之, 尽管区域增长格局正在发生良好的变化, 但基础还不够稳固, 如果不坚持现有工作方向和力度, 目前的发展态势还可能出现逆转, 况且, 一些衡量区域差距的实质性指标的差距并未缩小。因此,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任重道远。同时, 我们要看到, 我们拥有一些新优势和新条件有利于适度克服和解决区域发展的深层问题。如,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内地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体制机制基础不断健全;区域性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且针对性不断加强, 有利于各地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 将推动各区域因地制宜调整提升产业结构;这些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工作, 使我们积累的大量有益经验, 等等。因此, 在新的发展时期, 将按照经济规律与市场规则的要求, 服务于国家发展改革工作大局, 继续抓好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财经界:“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是什么?
范恒山:基于已有基础、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出发, 国家对未来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基本思路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既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 又符合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长远目标的要求, 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地区经济各项工作的指针。
按照中央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统筹区域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坚持“一条主线”, 即始终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把握“两个手段”, 即充分发挥中央、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导和规划引导作用, 切实强化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性作用;着力“三个基点”, 即立足于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立足于推动形成经济区, 立足于建立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依托“四个载体”, 即加强区域规划引导、完善区域政策调控、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健全区域法规体系;实现“五个目标”, 即初步遏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扩大的趋势, 把地区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不同地区人民都能享受大体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 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促进区域分工趋于合理, 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 基本建立开放合作、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为贯彻这些思路, 在具体实践中, 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要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结合起来。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基于自然地理、发展阶段、经济基础等基本国情考量的关于促进区域发展的总的纲领和宏观指向,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基于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考量的关于促进区域发展的操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方向, 而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路径。只有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起来, 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 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 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空间布局;才能从各个地区的实际出发, 制定有区别的政策措施, 加快缩小地区差距,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要把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起来。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反映的是发展状况, 体现的是富裕程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反映的是体制环境, 体现的是幸福指数。地区发展差距的缩小, 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实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两者之间既相互关联, 又存在差异。因此, 必须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现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 采取有力措施, 推进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当前看, 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通过政策倾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改变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基于长远看, 则应依靠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以此保障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拥有享受公共服务的同等权利和实现发展的同等机会。
三是要把优化发达地区发展与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结合起来。
优化发达地区发展与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 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重要着力点。通过加强指导和引导, 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发达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有利于发挥对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又能够增强国家支持欠发达地区的财力。通过加大扶持力度, 帮助欠发达地区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有利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推动培育新的增长点, 又能为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力支撑。两者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因此, 必须同步谋划, 一体推进, 在积极推动发达地区深化对外开放, 开展先行先试, 努力增创新优势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对老少边穷、资源枯竭等特殊困难地区的支持。
四是要把深化国内区域合作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深化国内区域合作与扩大对外开放, 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经过多年的努力, 国内区域合作取得不少进展, 但由于行政壁垒、地区封锁现象存在, 高效统一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 区域合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需要进一步加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我国外部市场受到挤压, 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对外开放面临新的挑战, 需要进一步深化。搭建有效的对内合作平台能为对外开放提供载体, 深化对外开放也能为推进国内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因此, 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要深化国内区域合作, 加快推进重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进程, 又要优化对外开放格局, 协同推进沿海、内地和沿边开放合作, 实现以开放促合作, 以合作带开发, 推动把沿边地区等边缘末梢变为前沿地带, 把发展潜力变为增长现实。
五是要把发挥优势、加快开发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在依托优势条件, 推动区域实现错位发展的同时, 确定合理开发强度, 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道路。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不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仅仅强调加快发展速度, 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脱离发展阶段强调生态环境问题, 甚至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 显然是有悖客观规律的。两者看似矛盾, 实则密不可分。因此, 必须统筹兼顾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 既要充分挖掘当地发展潜力, 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 更要把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能源资源、注重生态安全放在优先位置, 积极探索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财经界:“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范恒山:简而言之, “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两大战略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是解决国土优化开发问题。我们将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起来, 一方面从各个地区的实际出发, 制定有区别的政策措施, 加快缩小地区差距,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同时, 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 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空间布局。
(一) 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过去已有基础上, 国家又出台了未来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意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方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并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下一阶段重点就是要贯彻落实好这些重大规划和文件。具体地, 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还是要着眼于“抓两头。”一方面, 要积极推进条件较好地区率先开发开放。鼓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继续发挥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引擎作用。进一步培育中西部地区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开发开放, 打造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在做好已出台区域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的基础上, 还要继续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合适区域制定规划和政策性文件。近期我们还将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中原经济区战略等研究, 适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 推动区域战略从陆地向海洋延伸,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培育海洋优势产业, 组织编制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选择一些地方开展试点。要特别指出的是, 围绕改革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先行先试, 国家已经并将陆续规划建设几个特殊试验区。2009年国家批准设立横琴新区, 并将其定位为粤港澳更紧密合作示范区;2010年国家批准设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并定位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目前正在研究设立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问题, 初步考虑定位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这些特殊功能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开发区, 也不是为了一般意义上增加几个GDP, 而是具有改革探索意义的试验区。这些试验区所要进行的试验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试验, 而是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试验, 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纵深方向, 关系到未来发展模式完善的取向, 是着眼全局、立足长远的战略决策。另一方面, 要大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把支持特殊困难地区发展作为基本着力点, 进一步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 着力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中面临的特殊困难, 不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切实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一步, 我们将研究组织编制新时期扶贫开发纲要, 制定实施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发展规划, 重点扶持南疆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秦巴—六盘山等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把贫困地区工作的着眼点从一个个县拓展到整片整块, 并切实做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等专项扶贫规划。抓紧制定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继续实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 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继续扶持资源枯竭地区加快经济转型, 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研2010年5月28日, 范恒山司长赴重庆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调研
二是大力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缩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内容, 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 更关系到社会公平, 是今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主攻方向。下一步,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予以大力推进。第一, 要推进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服务的均等化。通过体制创新和法律保障, 实现不分城乡、工农、公私、贫富、东部和中西部, 一视同仁实施各类公共政策服务。第二, 要推进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等社会事业公民享有的同权化。其核心是使得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国家将加大投入力度, 着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改善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逐步实现养老保险的跨地区接续;加大老少边穷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 提高就业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等等。第三, 要推进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惠及到全体人民。国家将持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公路等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程的投入力度, 切实让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享有大体相当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三是全面深化区域合作和扩大开放。
合作开放的本质是承力借势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条件下,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已经成为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也是一条加快发展的捷径。下一步, 我们将务实推进区域合作和开放向纵深发展。在深化合作上, 要加强产业合作, 积极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全面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探索建立东中西合作示范区, 促进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要推进区域一体化, 促进重点经济区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要加大对口帮扶力度, 总结对口支援汶川灾后重建的经验, 不断完善支援方式, 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 做好青海等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对口支援和帮扶。加强东中西部地区协作互动, 完善合作机制, 形成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市场机制为纽带、项目和服务为载体的互利共赢的区域良性互动机制。在扩大开放上, 要深化沿海开放。充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国际门户和东北沿海地区的重要作用, 全面提升沿海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和服务基地转变, 率先建立与国际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增强区域国家竞争力。要提升沿边开放。深入推进与东南亚合作, 加快建设云南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把广西打造成为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积极推进与中亚地区在边境贸易、能源开发、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推进与东北亚地区合作, 深入推进图们江国际区域合作, 把内蒙古和黑龙江打造成向东北亚开放的枢纽, 积极拓展经贸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加快推进欧亚大陆桥及其他国际大通道建设。要加快内陆开放。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 以各类开发区为平台, 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 优化投资环境, 扩大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领域, 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转移, 培育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服务外包基地。着力打造武汉、重庆、成都、西安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建设好两江新区等开放平台。积极推动武汉、重庆等沿长江经济带开放合作。
(二) 积极贯彻主体功能区战略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规划, 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进一步规范开发秩序, 控制开发强度, 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当前, 将着力抓好如下一些工作:
一是完善分类管理的配套区域政策。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 加快形成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政策体系。政策支持要特别注重解决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财政收入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弱等问题。如: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政府投资要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和按领域安排结合。产业政策要体现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的具体要求。土地政策要注重差别化,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二是做好相关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
要通过中期评估修订等方式, 使已出台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在思想理念、战略定位、区域布局和重点任务等方面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推进地方市县规划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明确功能区布局。与此同时, 要做好新编国土、区域、产业等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
三是建立有效绩效评价体系和实施机制。
研究制定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指导意见,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在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权责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和任务, 确保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效实施。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基础上, 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 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 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范恒山简介:
范恒山, 湖北省天门市人, 1957年10月出生。著名经济学家, 经济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曾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综合司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 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参与了国家一系列重大文件的起草, 主持了大量重要发展改革、区域发展规划和专项方案的制定, 主持了一些重大理论与政策课题的研究。
8.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八
一、兰考县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按照“着力产业集聚,着力城市带动,着力农民增收,着力扩大开放,着力促进和谐,着力改进作风”的工作思路,开拓进取,务实重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56元。2014年1~5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亿元。
(一)以发展工业为主导,不断完善平台功能,产业集聚态势更加明显
高度重视产业聚集区建设,保证水、电、路、气先通,住房、医院、学校、超市、通信、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时跟进,目前已形成“七纵五横”道路网,建成了变电站、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天然气加气站和惠民小学、星河中学、中心社区、惠民佳苑公租房、少林大酒店和邮政物流配送中心等配套设施,有效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承载力。现已入驻企业13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9亿元、税收收入2.9亿元。初步形成了高档家具及木业加工、特种车辆及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重点产业。
(二)以“六城联创”为载体,促进城区扩容提质,城市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高起点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建成区面积达到28.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1.5%。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步伐,完成拆迁65万平方米,建成精品住宅小区26个120万平方米,“三馆两场”、人民广场、文化交流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建设,建成了“三纵八横”道路网,叁合名城、波士顿公馆、欧蓓莎市场等7个商贸综合体项目落户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建设新型社区25个,累计建新房1.4万套,入住2400余户,拆除旧房1700余户;同步完善道路、供排水、景观广场等设施,农民居住环境大为改观。
(三)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经济基础更加牢固
狠抓粮食核心区建设,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高标准粮田18万亩,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7%,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连续13年荣获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16.7万亩,发展日光温室8000座、食用菌大棚4000座、莲藕2万亩、小杂果7.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1.6%,畜牧业产值达到20.5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52家。
(四)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对外开放势头更加强劲
注重发挥招商引资“一举求多效”的功能,成立了19个招商组团,依托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链条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和亲情招商,成功引进了高档家具产业园、弘华产业园、禾丰牧业等一大批项目。2013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个,引进县外资金50.5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58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25万美元。
(五)以促进和谐为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改善成效更加显著
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2013年本科上线率达到44.4%;全县有线电视总用户数达14万,入户率达到77%;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99.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5%;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和信访稳定,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制约兰考县改革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兰考发展很快、态势很好,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2013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第67位,比2012年上升5个位次,较2008年跃升了33个位次,在全省108个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综合排序第12位,在全省10个直管县(市)中排第5位。但是,冷静、客观、全面分析兰考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兰考县域经济是低起点上的高增长、是后位次的快进步。比如GDP总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全省特别是在10个直管县(市)中明显靠后;与周边的长垣、民权、中牟、通许等几个县相比,工业化水平、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明显不在一个重量级;从全省县域经济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上看,从兰考现有工业、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看,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大幅跃升后劲不足。
制约兰考加快发展的主要症结,一是工业化水平不高,发展支撑不强。表现为:支柱产业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支撑,缺少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只有6个),更没有国家级名牌产品。全县271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只有55家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仅有16家,尚无1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入驻产业集聚区的130家企业相互之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短,支撑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少,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工业结构不优;企业科研和创新投入偏低,2013年兰考县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仅占生产总值的0.08%,远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多数处于产业低端。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龙头带动。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淤积严重,农田灌溉保障能力、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高标准粮田面积比例偏小。农业结构不优,高效农业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个头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5家,近90%的农户还处于无组织的一家一户小生产小经营阶段;土地流转规模不大、步伐不快,全县流转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4%,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农民增收致富缺乏产业支撑。
三是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滞后。跳出兰考看,三产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专业批发市场发育不充分,房地产市场起步晚,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和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从兰考自身看,三产结构也不合理,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48%),且规模小、档次低,而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12.6%。特色文化旅游没有形成产业链,没有把以焦裕禄精神为主的红色文化和东坝头黄河文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2013年兰考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3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7.6%,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
四是招商引资水平不高,产业集聚区吸纳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除3个重点产业外,产业集聚区内还布局有14家化工企业,年规模工业总产值20亿元,甚至超过了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的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产业集聚效应不强,目前入驻产业集聚区企业数量不足全县企业总数的8%,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25家重点企业中,只有14家落户于产业集聚区。企业普遍规模小、主导作用不突出。三大重点产业中,目前仅家具制造及木业加工产业规模超过百亿,另外两个产业加起来仅65亿元,具有兰考特色的民族乐器产业年产值仅为5.7亿元。重点产业链条短,上下游关联度不高,协作配套不到位,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对配套产业、关联项目的吸引力。
五是城镇化率偏低,城镇与乡村没有贯通、新型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只有28.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不到20万,与其他省直管县(市)相比规模偏小,承载能力有限,辐射带动作用不足,与地区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差距较大。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质量系数偏低,2013年兰考县的城镇化质量系数仅为47.6%,城镇化率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3个百分点。中心镇规划建设滞后,综合承载能力低,人口集聚能力不强(多数不足5000人),16个乡镇只有5个建制镇。乡村居民点布局松散零乱,缺少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普遍不配套,农村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差,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六是干部服务推动改革发展不到位,担当意识不强、务实作风不足、奉献精神不够。从主观上分析,干部思想僵化、观念保守,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习惯于当“裁判员”、不善于当“运动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与加快兰考发展的高标准要求相比,干部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上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眼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服务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吃螃蟹”的闯劲、抓落实的狠劲与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不相适应。
三、加快兰考县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按照郭庚茂书记提出的“兰考要审视、完善、提升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研究自身经济发展的成长点、拖累点、关键点和制高点”的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这“四个核心点”,集中发力,以点带面,努力开创加快兰考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要加快培育成长点
目前,兰考县三大重点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是兰考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成长点。具体来说,家具制造及木业加工产业是兰考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较好发展条件和基础:一是林木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林地面积27万亩,林木蓄积量280万立方米,其中桐木蓄积量80万立方米。兰考泡桐木质疏松、透气、透音,是制作乐器发音板和高端家具的优质材料,国内民族乐器所用桐木音板70%以上产自兰考。二是劳动力优势突出。兰考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家具制造及木业加工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个体加工户达到5000余户,拥有一大批熟练技术工人。三是产业基础较好。全县家具制造及木业加工企业564家,木材加工专业村28个,初步形成了泡桐—板材加工—家具制造和民族乐器产业链。当前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产品单一,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创新能力和品牌培育不足。需要我们在加快改造提升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上下功夫、求突破。
兰考的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是兰考县发展起步较早的产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一是市场定位准。走差异化发展路线,主导产品定位于适应农村道路和施工条件的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产品价格较低,适用性较强,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市场具有较强优势。二是产业基础好。经过20余年发展,具备了汽车起重装备的组装总成能力和铸造、液压、结构件等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形成了16吨以下汽车起重机和随车起重机两大主导产品系列。三是发展潜力大。兰考县交通便利,物流输送成本低,产品辐射半径大,特别是周边地区拥有长垣起重、开封基础件、封丘起重、山东菏泽机电装备、济宁专用车等特色产业集群,区域协作、产业配套条件较好。目前,全县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31家,其中工程起重机10家、配套企业8家,初步形成了以飞龙重工、新源重工和神力机械等整机企业为龙头,宏源液压等关联企业集聚发展的特种车辆产业集群。目前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除飞龙重工外多数企业没有生产资质,只能贴牌生产,低端产品多,企业利润率较低。目前,飞龙公司正在申报“登高平台消防车生产资质”,如获批实施,将会有力提升机械制造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兰考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一是具有一定的农副产品加工基础。拥有神人助面粉、益康食品、晓鸣禽业等骨干企业,已形成年加工面粉35万吨、食用油1万吨的能力。二是具有较大的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发展扩大精深加工的潜力。兰考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粮食、油料年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7万吨,生猪、家禽存栏量分别为41万头和4.4亿只,均超过全省县域平均水平。三是具有做大的市场空间。兰考县周边开封、商丘、新乡以及山东菏泽人口接近4600万,食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缺乏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的食品生产基地。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粗加工多、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少,产业档次和产品附加值偏低。需要我们加快培育壮大龙头深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抢占区域市场。
(二)要着力转化拖累点
制约兰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拖累点主要有:一是龙头企业“少、小、散、弱、低”。“少”就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工业骨干企业少;“小”就是企业个头小、规模小;“散”就是企业布局分散,各自为战,集聚度不高;“弱”就是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低”就是产业发展层次低、产品档次低。二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突出。资金的制约点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合作社、专业大户发展规模种养殖业融资难,吸纳县外资金、银行资金投入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没有充分打开。人才的制约点主要是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新型职业农民、实用技术人才和中高级技工人才总量少、储备少。由于缺乏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积累,发展工业的人才相对短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缺乏职业技能,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三是城乡规划滞后。城市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滞后,没有形成完整配套的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乡村建设规划与交通、电力、水利、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不衔接、不配套。针对这些拖累点,需要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加快转化、促进发展。
(三)要突出抓好关键点
着眼破解“工业无主导”“农业无龙头”“三产规模小”“产业集聚区特色不突出”“新型城镇化滞后”问题,紧紧抓住关系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几个关键点,就是产业抓集群、工业抓主导、农业抓龙头、土地抓流转、三产抓市场、开放抓招商。特别是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在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上寻求新突破,力争成为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举措,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施建立县域一盘棋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体制,构建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新型社区(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加快人口集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要全力抢占制高点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天民种业为龙头,打造20万亩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抢占优质小麦良种产业化的制高点;以晋开农牧奶一体化项目为依托,建设2.7万头绿色奶牛养殖基地,抢占生态农业发展的制高点;以飞龙重工、三环木业、中州乐器、上海牡丹乐器为带动,加快特种车辆制造和板材加工、家具制造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抢占现代产业体系的制高点;以发展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建设科技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加大科技创新、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型、创新型发展之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医药制造、高端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技术密集、高附加值企业。抢占政策体制制高点,充分发挥省直管县优势,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责权一致、分工合理、规范有序、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先行先试,重点在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寻求新突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着重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基础设施统一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同质、体制机制融合一体、城乡差距基本消失、城乡社会协调共生上先行一步,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推荐阅读: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06-18
重温心得体会10-16
重温经典缅怀伟人11-01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09-13
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流程08-01
重温入党誓词仪式程序08-05
重温《教学机智》教学反思10-08
征文:重温《增广》的感悟11-10
重温入党志愿书范文07-29
重温教师誓词心得体会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