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的现代诗(共8篇)
1.北岛的现代诗 篇一
【1】: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波兰来客》
【2】: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北岛 《白日梦》
【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 《回答》
【4】: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北岛 《青灯》
【5】:我和这个世界不熟。这并非是我安静的原因。我依旧有很多问题,问南方问故里,问希望,问距离。我和这个世界不熟。这并非是我绝望的原因。我依旧有很多热情,给分开,给死亡,给昨天,给安寂。我和这个世界不熟。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我依旧有很多真诚,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 --北岛
【6】: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北岛
【7】:那时我们还年轻。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我们来到山崖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我们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其实啥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以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北岛 《青灯》
【8】: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真诚, 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孤寂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诉求, 需慰藉,待分享,惹心烦,告诉你。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冷漠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动情, 为时间,为白云,为天黑,畏天命。 --北岛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9】:是笔在绝望中开花 是花反抗着必然的旅程 是爱的光线醒来 照亮零度以上的风景 --北岛 《零度以上的风景》
【10】:世界小得像一条街的布景,我们相遇了,你点点头,省略了所有的往事,省略了问候。 也许欢乐只是一个过程,一切都已经结束。 --北岛
【11】:谁校对时间 谁就会突然老去 --北岛 《无题》
【12】:从卖气球的人那里,每个孩子牵走一个心愿。 --北岛
【13】: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看太阳和蓝色的地平线。 --北岛 《城门开》
【14】: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我们没有丧失记忆/去寻找生命的湖。 --北岛 《走吧》
【15】: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北岛 《一切》
【16】:如果你是条船,漂泊就是你的命运,可别靠岸。 --北岛 《青灯》
【17】:一生中 我多次撒谎 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 一个儿时的诺言 因此,那与孩子的心 不能相容的世界 再也没有饶恕过我 --北岛 《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18】:阳光聚散,我们不多说。 --北岛
【19】: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 《回答》
【20】:虽生犹死的寂寞让生命都凋零了 --北岛 《青灯》
【21】:一只蚊子/放大了夜的尺寸 --北岛
【22】:对于世界 / 我永远是个陌生人 / 我不懂它的语言 / 他不懂我的沉默 / 我们交换的 / 只是一点轻蔑 / 如同相逢在镜子中 // 对于自己 / 我永远是个陌生人 / 我畏惧黑暗 / 却用身体挡住了 / 那唯一的灯 / 我的影子是我的情人 / 心是仇敌 --北岛
2.北岛的现代诗 篇二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 选出自《猛虎集》。这篇诗歌具有轻柔明丽的特点。它的是音节和谐, 意境优美, 音节响亮, 意境深远, 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 是徐志摩的力作, 其构思之严谨, 表达之精纯, 描述之细微, 堪称绝响。抒情是诗歌的生命, 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因此, 《再别康桥》的教学, 首先要捕捉诗歌的意象, 诠释其创作背景, 与诗人共鸣, 通过想象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眷恋依依、凄婉哀愁与洒脱豪放之情。
二、解读学生
高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现代诗歌, 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风华正茂的青少年, 对文学有与生俱来的酷爱。艺术是相通的, 他们从优美简洁、华丽婉约、形式独特的古典诗歌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 也从无数直率奔放、锦绣流畅的流行歌曲中感受过歌词的意蕴, 因此具有良好的学习与鉴赏的基础。不过, 学习《再别康桥》仍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对意象的朦胧认知, 其次是徐志摩的创作动机。
三、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再别康桥》描摹如画, 字里行间爱恋重重, 憧憬种种, 离愁片片, 千愁万绪, 笔莫能罄, 不尽之意, 尽在言外。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读是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在读中品味, 在读中鉴赏, 在读中探究。学生可深情吟哦, 熟悉文本, 或一人阅读, 众人击节应和, 或个性阅读, 融入共鸣。大家一起读诗作、谈感受、说体会, 把诗句来回揣摩, 对意象反复理解, 绝不能限于外在的初步认识, 要深入作者内心, 读出感觉, 品出味道, 直至诵之心动, 怡悦心怀, 读之再三, 味之无极, 齿颊留香, 直至意蕴悠然, 犹如己出, 读至文字中诗人形状举止依稀若在眼前, 学生宛然如临其境。如此, 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 最后成为终结性认识。当然, 不能就此罢休。教师还应介绍诗人创作特点、写诗背景, 或与其他作品交相对照, 促进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 以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
(一) 感知作品内涵
1. 为诗作配乐。
选曲配乐朗读, 什么歌曲合适呢?最后大家一致选舒曼的小提琴曲《梦幻曲》。《梦幻曲》惆怅满怀, 描写逼真, 简洁生动, 抒情浓厚, 轻盈缥渺, 似泣似诉, 如梦如幻, 让人遐想无限不能自已, 倾听着柔美舒缓的音乐, 读着轻盈柔和的《再别康桥》, 珠联璧合, 桴鼓相应, 别有意境, 从而增加了学生对《再别康桥》的感知。
2. 什么样的歌手演唱才能使诗歌更为动人。
说起唱歌, 学生顿时群情踊跃。最后, 大家一致赞同关?式的演唱。关?一贯是自弹自唱, 发挥得出神入化无以复加, 节奏快慢相宜, 表情感人至深, 歌唱浸人肺腑。立即有学生模仿, 歌喉一啭, 全场寂寂, 与歌唱艺术结合, 确实是震撼人心, 尤其是歌曲的特点可以发挥极致:精粹处反复演唱, 结尾处“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一唱三叹, 真挚的感情得到充分抒发, 使得学生对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感情感同身受, 沦肌浃髓。在这种情况下, 大家能够对《再别康桥》有了更深入的把握, 学习的兴致再掀高潮。
(二) 从意象中感受情感
旧地重游, 缕缕情思化作凄美婉约的诗句, 整首诗的情感充满了似水柔情,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 似随手拈来, 但“看似容易却艰辛”, 其中有多少的依恋, 有多少的难舍。学生认为作者究竟是和谁道别呢?只是向母校告别吗?那何必“轻手轻脚的, 生怕惊醒梦中人一样”?他向喜欢的人道别?不敢惊扰意中人的美梦, 轻轻的来了, 又轻轻的走了?或者, 作者是和“另一个我”道别, 和“记忆中的我”, 抑或“留在此地的我”。作者是和自己的心灵沟通, 所以轻声细语, 缱绻呢喃……字里行间, 跳跃着诗人无限的激动, 真想引吭高歌, 一唱为快, 但是歌声到喉咙又能被咽下去了, 这说明诗人是独自回味了, 而且情感极其厚重, 只能是自己独享, 只能是自我陶醉。诗人的情怀感染了夏虫, 夏虫也为诗人而沉默了……
(三) 了解诗作背景
徐志摩曾经在《猛虎集·序文》中做过详细的自我剖析:在24岁以前, 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 开启了他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1928年, 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 《再别康桥》问世, 成为不朽的名作。此外, 徐志摩曾经与20世纪中国公认的才女林徽因漫步于剑桥。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钟情。1928年3月, 林徽因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在加拿大结为伉俪。得知心上人名花有主以后, 徐志摩故地重游, 千头万绪, 百感交集, 挥毫赋诗写下了这篇不朽的名作。了解了诗作背景, 就能够“知文论事”, 更准确、深入地把握这首瑰丽的诗篇。
五、结语:认真学习, 进行诗歌创作
3.现代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三
【误区一】“读诗如读文”
《走,我们去植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一首意境优美的现代诗,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美美地读读这首诗。
师:这首诗写得真美,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这首诗是号召我们去植树,哪些词语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生: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
生:欢声笑语。
师:让我们读出欢快的语气。(生读)
(评析: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这位教师是重视朗读的,但她将现代诗教学与一般课文教学等同起来了,完全没有顾及现代诗凝练而又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指导学生朗读时忽略了诗歌的特点,这就是教学中常见的“读诗如读文”误区。)
【对策】要走出误区,我们还得从区别现代诗与一般课文开始,可引导学生读出诗句的停顿和节奏,逐步学习表达诗歌的节奏美及自己内心的情感。
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观察一下,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后一段是分行写,一句一行)那读法还和刚才一样吗?你觉得该怎样读,请你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为什么吗?(让学生充分发挥,引导读出换行的停顿)
再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注意了诗句换行的停顿还不够,诗歌的朗读最讲究技巧了,老师这里画出了两处停顿,你觉得该怎么读出来呢?……其实每个人还应该有自己的想法,那接下来的段落该怎么读呢?请根据刚才的方法自己去试试,马上我们来交流。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既感知了现代诗行文的特点,又尝试揣摩了诗歌的语言美,可谓真读诗。
【误区二】“重分析,轻赏析”
要讲清这个误区,首先得讲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一体,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美,现代诗也一样。如《走,我们去植树》第二自然段,意境就十分优美。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教学这一段的。
出示:荒滩,沟渠,
山坡,公路……
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
伴随金色童年的
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师: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师:红领巾指的是谁?(生答)
师:对,是少先队员。这种方法叫指代。(板书:指代)
师: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谁来说一说?
(评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能抓住重点,看似无可厚非,但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诗歌的特点再来思考教学的过程,你就会感觉到这样的分析性讲解,哪还有一丝意境的优美?简直与诗歌教学的氛围格格不入,这就是“重分析”带来的后果。)
【对策】 诗歌教学的侧重点在“赏”,要教出诗歌的画面、诗歌的情感(即意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感受和思考,体会诸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艺术境界。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教师是怎么教的,领略一下赏析带来的好处。
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读这一小节,说说通过读你看到了什么。
生:(读后)我看到了荒滩、沟渠、山坡、公路。
师:就这么点?注意读读标点。
生:还有好多好多地方,因为这儿用的是省略号。
生:我还看到了红领巾。
师:啊?
生:这儿的红领巾是指少先队员,因为少先队员都挂着红领巾。
师:说得真好,红领巾就是少先队员。到处都是红领巾在飘扬,真美啊!少先队员在这里干什么呢?谁读出来了?
生:(思考)……植树。
师:很好,那“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仅仅是说同学们在植树吗?你仿佛还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漫山遍野都是小树在成长。
生:阳光下,少先队员在小树边玩耍。
生:少先队员和小树一起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
师:多美啊,作者饱含深情的笔墨就是在赞美这些画卷,谁来读出这些感受?
【误区三】“传授知识重于情感体验”
在教学现代诗《长城和运河》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长城东起哪,西到哪。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再请同学们找一找运河北起哪,南到哪。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看,这就是长城和运河的样子。课文中还运用了两个比喻句,谁把它们找出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你看,长城和运河多么雄伟!它们有多长呢?(师出示长度资料)要知道,这些伟大的工程都是老百姓一块砖一块砖地垒,一筐土一筐土地挑才修筑成功的。
生:(吃惊状)啊……
(评析:知识的传授确实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这节课教师把课堂当作传授长城和运河知识的主阵地了。尽管学生学到了许多,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诗歌的特性从何体现?恐怕学生失去更多的是对诗歌的正确理解和学习诗歌的兴趣。)
【对策】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特点决定了现代诗的教学也需要激情,也需要陶醉,不能过于理性化。享受美、愉悦要成为学习诗歌的重要目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诗歌的情感设计教学,把情感体验提到课堂教学应有的高度。以下是另一位教师的教学。
师:在祖国的蓝天上,我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是什么呢?请大家画下来读一读。
师:黑板上有两个圈,一个是山海关,一个是嘉峪关,你能把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吗?(生画)
师:你为什么画得弯弯曲曲呢?
生:因为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生:因为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上。
师:是啊,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绵延几千里,让我们看一看穿行在大地上的长城。(出示系列图,加上优美的伴奏乐)
师:欣赏了如此壮观的景象,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生:我想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
生:我想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是多么辛劳。
……
师:说得真好!正像同学们所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全世界人民都想着能爬一爬中国的长城,见证一下奇迹。(出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生:对祖先的敬佩。
生:骄傲。
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把这一小节读好。
4.北岛的现代诗 篇四
一、何其芳早期诗歌古典意蕴的成因
(1) 早年经历和环境对何其芳诗歌创作的影响
何其芳非常熟悉中国古代文学, 并善于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古典文学表现手法。从小在封建气息浓重的私塾读书, 开始接触我国古代诗歌以及一些古文经书。由于家庭生活和私塾生活的暗淡, 十二岁时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他这种经历, 培养了他对想象世界的眷恋和对于现实世界的逃避。”[1]他最初迷恋古典小说, 后来随着阅读能力的增强开始读文赋作品, 《唐宋诗醇》是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诗歌, 感到了艺术的魅力。中学时代接触了白话文, 同时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 这些都引导他更近地走向了文学。初中读冰心的小诗, 有一种创作的冲动。高中流行所谓的“豆腐干体”诗歌, 于是痴迷的学习写整齐的诗。诗人后来回忆说∶“我的第一个诗集《预言》是这样编成的∶那时原稿都不在手边, 全部是凭记忆把它们默写了出来。凡是不能全篇默写出来的诗都没有收入。这也可以说明我当时对于写诗是多么入迷。”[2]他诗歌中字里行间的整齐和韵律的协调, 都是受了古典诗歌和格律诗的影响。
之后他进入北大读哲学系是因“从事文学的人应该了解人类思想的历史”, [3]一下课就沉浸在文学书籍里, 丰富的阅读不仅培养了他对传统诗歌作品的认同, 也使创作中的何其芳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古典诗歌的意趣。
(2) 社会时代背景和城市文化环境对何其芳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
大学毕业后直至去延安之前,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京津度过, 那段时期正是何其芳创作的高峰, 《预言》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相对当时“现代”气息浓重的上海来说, 北京这座充满古韵的城市远离工业化, 文人们保存着相对古朴的风气。从小就受古典气息熏陶的何其芳生活在这里, 便更加认同这儿的传统审美情趣。这在他作品中有完美的体现, 《古城》中的城墙和《夜景》里的宫殿等这类景象, 充满了他早期的作品。
(3) 侧面反映古典诗歌传统影响
除此之外, 他早年未出国留学, 也没翻译过外国作品, 由此可从侧面佐证西方诗艺影响的局限。
二、以《预言》为例, 品味传统意蕴和现代情趣
《预言》写于1931年秋, 那时诗人“几乎绝望地期待着爱情”, 而那股奇异的风“用更明白的语言说出来, 就是遇上了我后来歌唱的不幸的爱情。”[4]他以自己真实的爱情生活为依据, 不加掩饰袒露真诚。谢冕曾这样评价何其芳, “有人认为诗是不可扼制的情感的奔泻, 并不主张诗对情感的更多的加工。但何其芳却把真情的流露与艺术的精雕细刻很好地统一起来。他不讳言自己崇尚的是‘绝美的诗情’”。[5]
《预言》展示了六个主要画面, 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 由开始聆听到“年轻的神”的“足音”的狂喜到足音消失后的怅惘, 让我们在短短几节诗行中体验了一次爱情的悲喜。
⑴传统意蕴在诗中的体现
首先, 文字的锤炼和精雕细琢。正如诗人所说, “我喜欢那种锤炼, 那种色彩的配合, 那种镜花水月。”[6]古典诗歌讲究词语的精雕细琢以符合音律, 很多诗人并非感情涌动才成诗, 而是“苦吟”而得, 句句推敲。何其芳便是其中的代表。早期诗歌中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精致的艺术, 同时交汇着东西方诗歌的影响。若你细读《月下》, 一定能感受到晚唐诗宋词华丽唯美的形式和语言文字的细微敏感。诗人的心理、情感, 以至美学的选择, 都偏向中国古典的“佳人芳草”, 即使是最抽象的情思在他的笔端都变成了可观、可触的声色而流芳溢彩。
其次, 诗歌的含蓄性。在这里, 诗人对古典诗词, 特别是那种含而不露、蕴藉深远的意境的追求有了切实的实践。诗中没有着意刻画“年轻的神”的形象, 而是梦还式的爱情吟唱。捕捉“一些在刹那间闪出金光的”心灵语言, 省略意象之间的链锁, 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 使诗有一种宁静柔和的朦胧美。
第三, 对古典诗词意境、技巧的转化翻新。那“年轻的神”来而又去, 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情调, 技巧层面既与戴望舒的《雨巷》异曲同工, 又与《诗经》中的名篇《蒹葭》里那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情调和构思惊人的一致;对女神不正面描写, 而用“我”的感情与语言侧面烘托的写法。
⑵与现代诗的关联
首先, 运用象征主义的象征手法。就这首诗形象的象征性来看, 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预言中“年轻的神”的灵感来自法国后期象征派大师瓦雷里的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7], 在象征手法上虽有借鉴, 但预言之神不同于命运女神, 预言之神更带有乐观的调子。就形象的象征性来看, 和戴望舒的《雨巷》也有些相似之处, 比如年轻的神悄然的来去, 和那位有丁香一样忧愁的姑娘的出现和消失有类似的影子。只是《预言》中年轻的神没有雨巷中那么浓重的惆怅和幻灭感。何其芳运用的象征手法与象征派不同的是, 不是为了暗示虚无缥缈的“另一世界”, 不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和神秘意象。
其次, 对新月派格律诗的实践。全诗共六节, 每节六行, 韵律得当, 显然受新月派格律诗的影响。开头的突然与警醒和结尾的惆怅余韵, 和谐呼应。诗化口语的运用有一种透明柔美的格调。重复的语言, 节奏随情绪的变换, 更增强了诗的美感。
三、结语
何其芳早期的诗歌创作, “用新奇的想象和朦胧的情调构成的意境美, 使人很难分辨哪些是中国古典的, 哪些是外国的现代诗歌的影响。”古典诗艺的运用和现代意象的结合形成了何其芳独特的个性, 诗人以其“真”品性找到了古典和现代的契合点, 这一切都使得他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蓝棣之《何其芳全集》序言二.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2]何其芳《写诗的经过》.何其芳研究专集,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
[3]何其芳《写诗的经过》.何其芳研究专集,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
[4]何其芳《<刻意集>序》.何其芳全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5]谢冕《中国现代诗人论》, 重庆出版社, 1986
[6]何其芳《论梦中的道路》.何其芳全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5.现代诗《井》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五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部分”共计五个单元,《井》处在“生命的律动”这个起始单元,与之相配合的单元知识是“走进诗的世界”。问卷调查显示,刚刚“走进诗的世界”的学生一旦大量接触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经典,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手忙脚乱:无论是心理上或者知识储备上他们都显得准备不足。因为他们只懵懵懂懂只知皮毛地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知识。而且部分教师自己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如杨匡汉先生的《中国新诗学》一类的学术专著,当然也只好求助于“教师用书”上那“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资料了。实践证明,任何不顾及学情的生搬硬套,在教学上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
【教学目标】
1.体会中国现代诗歌《井》的韵律和节奏;
2.领悟中国现代诗歌《井》奇特的思维方式;
3.获得赏析中国现代诗歌《井》的审美愉悦;
4.领悟中国现代诗歌《井》所包含的人格魅力的内涵。
【教学难点、重点】
1.借助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特殊小节”的分析,领悟体现中国现代诗歌“内在律动”的奇特思维方式;
2.借助对“特别句子”的剖析,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
3.借助介绍“诱导效应和美感效应”这一中国现代诗歌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美感来源。
【教学方法】诵读法 替换法 对比法 质疑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总是要剖析文本,诵读它的诗句;由一个小节到全诗,总是要理清它的思路,咀嚼它精美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体悟它所包孕的感情,总是要从中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进而引起共鸣。《井》的教学就是如此。
一、诵读:把握全诗的韵律和节奏
师问:[复习“走进诗的世界”,要求学生复述单元知识要点,初步把握中国现代诗歌的定义(广义和狭义)、特征(外形上的分行,体现韵律节奏的押韵,发抒情感、表达哲理、描绘场景的精美、隽永的语言)。]同学们,你们诵读了《井》这首诗,请你们找找看,它是怎样押韵的?(学生可能一时找不到,即使找到了,答案也一定是五花八门,不一定全都符合标准答案,此时不要强求一律)
明确:《井》它的外在形式是比较自由的,但它仍然严格地按照“抱韵、换韵和交叉韵”的方式押了韵。全诗的“生命律动”就是通过押韵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按语文教学的常规做法,在剖析文本之前,不外以诵读为先、为主,现代诗的教学当然也离不开去诵读诗歌的文本,进而把握其思路。如果说古典诗歌是以其对仗的工整、用典的巧妙和严格的押韵以及语言的含蓄取胜的话,那么,现代诗歌就只能凭借其意象的选择、诗歌的内在律动(押韵)和明白如话的语言夺人眼球。基于此,并参照课后“导读提示”的要求,教学《井》应该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把握好这首诗歌的内在节奏和韵律,并通过诵读来理清诗歌的思路。无论是集体读、个人读或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仿读,都是为了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为把握诗歌的思路、体味诗歌的意味和韵味服务。我们知道,《井》这首诗的“生命律动”与前面郭沫若《天狗》“狂飙突进”式迥然有别,它是内敛的,“静默”的,虽然它的形式是比较自由的,但它是严格地按照“抱韵、换韵和交叉韵”的方式押了韵的(见教师用书p7,兹不赘述),表现出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
二、静思:领悟全诗奇特的思维方式
师问:同学们,你们诵读《井》这首诗,发现没有:它有几个在韵律、节奏和结构上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特殊小节”,你们能够找出来吗?
明确:诵读《井》时,细心的学生会发现,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共有四处的停顿不合常规。分析好了这些“特殊小节”,就可以较好地把握全诗的韵律、节奏,进而领悟中国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
譬如“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三节)“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六节):静默……,……也苦笑几声”(七节)。
前三处属于切断句子的非常规的停顿,后面一处是借助标点符号(冒号)使结尾的那个小节独立成章。这里的第三小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分析好了它,整个全诗就豁然贯通了。第三小节的“之外”之所以提行,是为了突出“人们”有温暖而我(井)没有,但人们在饥渴之时,便“满面烦忧”,“前来淘汲”,因而打破了“我完整和谐的世界”,使我感觉到了自己被荒废于寂寞的荒郊野岭和“被摒弃于温暖之外”,而我对如此险恶的环境并不像人们那样忧心忡忡而是对此感到满足。因为只有这样的孤独,才能使我保有永远的纯洁,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至此,“井”的乐观、自信、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就被突出出来了。而且和上一小节对井的描绘连成一体:虽然平时“我是静默”(内心宁静),但并不妨碍我充满信心地对理想的追求(井口虽小,但水面有小草,还映出了飘着浮云的高远的天空,井的追求不可谓不高远)。与下一小节写人们的自私和悲观相衔接:人们只顾汲取我的水而不了解我的内心、我的追求,更不了解我的乐观自信和纯洁的内心世界。因为在我被人们汲取之后,我在“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是对现实环境(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垃圾)的纯化(洗涤),以使我“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而这种丰满是因为“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这样很自然地推出最后小节的我自己:洗涤旧物,沉淀杂物,保持清澈,不改初衷和追求,对命运的不公不逃避,对赞扬不兴奋,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不忮不求,做永远的自己,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的追求,不卑不亢,豁达大度。当然几处非常规的停顿,只是为了强调诸如此类的内容而已。如此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剖析这里的诗歌节奏、韵律,得到的不仅仅是对现代诗歌特征的了解,而且可以借此深深地体味出现代诗歌这种节奏、韵律所产生的诗歌意味、韵味。
三、共鸣:引导学生获得阅读诗歌的审美愉悦
师问:同学们,除了通过诵读体味出现代诗歌这种节奏、韵律所产生的诗歌意味、韵味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吗?请同学们说一说,好吗?
明确:通过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用增删比较法,分析“特别句子”就可殊途同归。
设计理念:一般地说,通过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总是由体会美好的语言为桥梁,向往、通往美好的事物和坦途,使自己在思想感情、审美情操上得到提高,进入一种极高的境界。《井》的美美在其感情的深沉,感性的细腻。“就创作而言,从审美主体的需要来看,一首诗歌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的效应:诱导效应和美感效应。”杨匡汉教授认为,所谓“诱导”,是指诗歌不能明白地说出生活和情感,它只能通过它所反映的生活和传达的情感去诱导读者体验、理解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所谓“美感”是指成功的诗歌必须要调动起人们各种心理功能的和谐运动,产生一种美感愉悦。“无论是‘诱导或者‘美感,都以陶冶人们高尚的心灵为艺术的目标”。而要引导学生获得阅读诗歌的审美愉悦,除了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分析“特别句子”,别无他法。
陈军老师认为,“读新诗,最终全都立足于‘特别句子和‘时代句子。”下面我们选几个《井》里的“特别句子”来剖析一番。如“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如果去掉“可”和“来”,情形会怎样呢?不用“可”和“来”,是被动的承受,写出的是我的埋怨和悲观;用了“可”和“来”,是主动地要求,写出的是我的挑战和乐观,其韵味天壤之别。又如“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去掉“也”字,陈述的是客观事实,语气平淡,除此之外,没有言外之意;保持“也”字,陈述的是主观看法,语气强烈,含有充其量你们扰乱了我的表面,但对我的内心一点也没有损伤,反而是我笑对你们的扰乱,体现出井的乐观、自信、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气概,韵外之致十分深厚。这样对“特别句子”的分析,既诵读了诗歌,又理清了思路,还体悟了美好的情感,当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四、质疑:促进学生的思想飞跃
师问:基于中国现代诗歌的“ 当代视角”来审视《井》,除了我们已经获得的审美愉悦外,我们思想上是否能够相应地得到提高呢?也就是说,除了接受《井》一诗教材要求我们懂得的思想内容外,与时代同步,作为当代人,我们还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明确:我们应该有基于当代人的当代视角。
设计理念:我们知道,虽然学生们学习的是现代人认识生活的现代诗歌,但应该“用当代眼光认识当代生活,用当代观点思考当代社会,用当代精神担当当代责任,用当代思维培育当代智慧”。杜运燮的《井》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它的生命律动是内敛、“静默”的,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这无疑是诗人所尊崇的一种人格。这首诗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它无疑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乐观地应对民族的苦难。我们今天读这首诗,当然除了继承杜运燮所倡导的人格外,我们还可以读出:在艰难险阻面前,我们除了忍受,还需起而抗争,努力去改变恶劣的环境,创造美好的生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教学反思】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部分”,共计二十五首诗歌,五个单元知识的介绍。对于这些诗歌的教学,在常规的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优质课竞赛中诗歌的教学也不令人满意,教学现状堪忧。
据笔者调研的资料显示,教学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主要是缺乏宏观视角、微观视角、当代视角、审美视角。具体地说,有以下六点:①诗歌阅读缺乏“整体性”,分析支离破碎,随意性大;②单元目标意识不强、单元任务没落实,只是在一课一课地“教教材”,而没有从宏观上、前后勾连地“用教材教”;③教学方法单一,以诵读法为主,虽然有教师范读、学生学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形式,虽然辅之以声、光、电的多媒体,但方法仍老套,毫无新意;④体悟语言的任务被虚化,学生因为没有体会到诗歌精妙、隽永的语言魅力而缺失诗歌美好情操的熏陶的训练。⑤教材里的教学资源没有较好地利用,虽然运用了教材以外的资源,但舍近求远,白白地浪费了专家教授们可贵的心血;⑥诗歌解读缺乏“当代视角”,没能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用当代眼光认识当代生活,用当代观点思考当代社会,用当代精神担当当代责任,用当代思维培育当代智慧”。教师们据此设计出的教学方案也参差不齐,有些甚至还平庸得很,就是一些优质课的获奖的教学设计也不免瑕瑜互见。
笔者在校教科室从事校刊编辑、负责修改教师的教研论文、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等工作,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比较了解,也参加了一些教师的赛课活动,由于是“旁观者清”的缘故,看问题自认还比较客观。我的这个教学设计是有感于大多数教师的同类教学设计的不完善而作的,也难说有多完善,但至少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邹小千,教师,现居重庆。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诗歌教学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的,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外国诗两首》以及本文,这些诗的写作背景都和特定历史现实相关,其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因此,正如名师王君所言,语文的语文味儿之一就是品读语言文字的丰富蕴含,从中去发现含蓄的文字后面隐含着人深刻而隽永的情感。
6.“零镜”里的北岛 篇六
按北岛自己的话来说,摄影就是业余爱好,用来打发平日旅途中偶有的无聊。不过从第一次拿起相机到现在,他已然稀稀疏疏地拍了30多年。
10月3日,《零镜:北岛摄影展》在香港当代美术馆(北京)展出,14幅摄影作品,无一例外全是彩色照片。虽然北岛起初也拍黑白作品,但底片大多无从找起。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喜欢上摄影,北岛常常会拿着买来的二手双反在亲友聚会上小试身手。外加是建筑工人,他还免费给工地的师傅们拍全家福。
1974年秋天,工地宣传科搞“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览,负责人听说北岛经常给师傅拍照,所以就来找他,而这正中北岛下怀——不仅可摆脱身上沉重的铁匠活儿,还能为写作创造条件,一举两得。
“和干事谈时,我提出首先要建暗房。虽然我不太懂暗房技术,干事居然也同意了。而且还根据我的要求,用双层窗帘把房间遮得严严实实,门倒插。”在写作明令禁止的时代,暗房无疑是北岛最大的便利。每当工地千部想进暗房时,“坏小子”北岛就以冲洗胶卷为借口让他们静等,待现场重新布置好后,才放人进来。这段时间里,北岛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不过暗房“阴谋”最终暴露,房间收回,所幸《波动》的手稿早已被北岛转移。
除了要拍摄工地的宣传照,北岛还对肖像摄影感兴趣,主要给女孩子拍照。因为年轻时害羞内向,所以摄影的另一个目的是接近女生。如今再谈及,北岛并不避讳。
1989年,北岛的漂泊生涯正式起程,有意识地拍摄亦随之开始。《家》这幅作品,或许就是浪子诗人的写照。
坐上车,北岛的朋友带着他去墨尔本的一家博物馆餐馆。但不巧的是当天闭馆,北岛只能盯着玻璃上的水帘,隐隐约约看见馆内的灯光。“于是我拿出相机放在胸前拍了几张,为了强调那种环境的幽暗,我还特意减了两档曝光”,后来北岛给图片起名为“家”。客居在外多年,浪子失去了原来意义上的“家”。但还有一个尚存梦中。它很虚幻,很神秘,外围是模糊的房子和窗户,屋内有微弱的灯光,就像那张照片。
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也和《家》一样,阴郁调子明显。不过北岛说自己心情好或不好时都拍调子只是某时心情的产物。
除了阴郁,抽象元素的应用也是北岛此次展览作品的特色之一。《家》是保留了场景的外形和轮廓,而《色调》系列中的两幅则是浓郁厚重色块。面对没有地方特征的影像,记忆会恍惚么?
“不会。情绪也是记忆的一种,甚至是更深刻的记忆。我拍的‘那些’局部的照片,我都能想起来。连同当时的环境、气氛。反而很多和情绪无关的事件比较容易忘记”。《书城》杂志让北岛给发在刊上的图片写“摄影手记”,但他写的内容也都是关于情绪和环境的。在这点上,北岛同意摄影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的说法:反对阐释。
离开工地。北岛并没有马上找到自己的风格,主要还拍纪实,但逐渐发现纪实不是自己的出路。幸好在1990年的夏天,他在首尔的世界诗人大会上遇到了艾伦·金斯堡。看到眼前这个“诗人”上蹿下跳,一会抓拍树上的乌鸦,一会俯身拍黏在胶纸上的蟑螂,北岛有些触动。或许是深受“洋老师”的影响,北岛的镜头亦渐渐合焦。
诗歌和摄影同属于艺术,作为诗人的北岛自然和摄影有天然的交集,找到创作的理念也仅是时间问题。
在几十年来的拍摄中,北岛发现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摄影人和拍摄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的时候,两者才真正相遇了。他不会带着预想好的画面拍摄,可他经常会突然间看到某个影像,感触产生的同时按下快门。
或许展览中的作品《视野》是北岛拍摄想法的例证。2004年夏,北岛和瑞士的朋友一起参观了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别墅,他闲逛中偶然看见了院内的马厩。正好一匹马伸出头向外张望,它脸上粉红色的斑恰和旁边的木墙相称,墙右侧的门边还巴尔蒂斯画的装饰线条,整个画面似乎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当然,北岛顺势“喀嚓”几张。
相比画面容易理解的《视野》,作品《无题》就稍有模糊。北京奥运当年,北岛应邀参加荷兰的“国际诗歌之夜”。15年后故地重游,回想起种种琐碎,诗人的心骤然下沉。而在北岛即将离开荷兰时,低落的心情忽然被打破:“我眼前突然一闪,退后两步,看到火车站天棚有块玻璃被打碎,露出现代化建筑的一角,恰好也是玻璃窗。内与外、明与暗、破碎与完整所形成的对比浮现于脑海。拍完天棚那块局部,我感到如释重负。”
北岛这几年的摄影已由纪实转为抽象。不过对女性肖像照的兴趣似未改变。在新德里的会议上,北岛看到诗人翟永明发言,抓拍了几张,并向后者打趣,“一百万就能买版权”。
7.关于诗教传统的体认及现代性思考 篇七
一.在历史文化视野中, 充分认识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
“诗教”一词最早见于汉代人作的《礼记·经解》篇, 托言孔子说:“入其国, 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其实质就是以《诗经》 为教材的教育实践活动。《诗经》最重要的功能 在《论语》上有非常鲜明的论述: 其核心理论就是“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和“《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以及“不学《诗》, 无以言”学说的创立。其目的就是通过《诗》教, 经世致用, 教人“修齐治平”, 实现儒家思想核心“仁”、“礼”的目标。同时, 还可以明人伦之道,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毛诗·诗序》对 《诗》的教化功能作了进一步强调:“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易风俗。”这种“正、动、感”的育人功能和“经、成、厚、易”的育人成效, 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由此, 孔子成为“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 虽经历朝历代社会制度的变革动荡, 而“诗教”文脉绵延流转, 流淌成一幅轨迹清晰的民族心灵地图。诗经的美刺, 屈原的悱恻, 汉魏的生命精神, 陶潜的自我意识, 李白的奔放, 杜甫的沉郁, 东坡的旷达, 稼轩的悲慨, 遗山的哀怨, 直到近代黄公度的时代强音, 诗歌文化的精神底色, 就是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由此, 诗歌达于粹美之界, 止于至善之境。诵诗、写诗, 会让人不满于做一个只关心一己之得失的“小我”, 而成就宇宙人生的“大我”, 让自己更有历史感, 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实现人生的普世价值。
二.在社会文化视野中, 充分认识诗教的人格教育功能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孔子归纳出人格教育的三大步骤:“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通过诗的感兴作用, 激发人的性情, 培育人的仁孝之心;通过礼的节制, 使人的性情归于中正平和, 气质变得温文尔雅;通过音乐熏染, 使人的一举一动, 皆合于天地的自然规律, 至此教育获得彻底的完成。孔子认为诗教是教育的开始, 通过对诗的咏叹感发, 既可以提升语文能力, 提升词汇量, 还可以抒发情感、了解民风、结交朋友、宣泄不平。诗是源自于心灵的声音, 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泻, 天下没有比诗更惠己、更私己的学问。凡经诗教入门的人, 总是更容易坚持为己之学, 总是更容易产生坚定的文化信仰。所以, 想要养成君子人格, 必须从诗教开始, 必须从学诗开始。但是, 自“五四”以来, 尤其是近半个世纪来, 随着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的教学和写作日渐式微, “诗教”的传统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
三.在教学视野内, 充分发挥诗教的审美教育功能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 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士大夫的品格心灵史, 无不闪耀着“求真、向善、爱美的光辉。诗是真情的流露和自然的宣泄, 最能体现“修辞立其诚”的要求, 它是性灵的化身, 真实不妄, 表里如一。学作诗, 便是让自己性情真醇, 胸无杂陈。欧阳修说: “书犹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陈独秀说:“行无愧怍心常坦, 身处艰危气若虹。”所以, 惟有真纯率性、坦坦荡荡的君子, 才能养成亘于天地的浩然正气。
诗歌的音律节奏, 合于天籁, 便于口诵, 一唱三叹, 韵味悠长, 是最能激荡人心的质美文体。文辞隽永, 典雅庄重, 既能抵御卑劣俗气, 又能使人心灵不死。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有言:“诗者, 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诗本身具有的这种高雅的审美特征。人们诵诗写诗, 重视语言、情感、声韵之美, 体现出的都是高雅的审美情趣。高雅的审美情趣本就根源于高贵的心灵, 而对高雅的追求又会强化心灵的高贵。人们诵诗写诗, 就是亲近高贵, 崇尚高雅。
诗教不是为了培养诗人, 而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 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现在的应试教育只重前者, 所以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潭, 使学生功利化, 成为缺少情感, 缺少理想, 缺少创造, 缺少想象力的人。一句话, 缺少人文素养。而积极倡导诗教, 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
四.在新课程背景下呼唤诗教, 实现文化寻根教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由于受西学思潮的影响, 教育思想和内容的政治化、功利化, 长期与传统文化割裂, 由此导致国人素养的缺失, 人心溺陷、灵魂无主、道德崩溃、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日益严重。中国诗教的传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虽然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有诗教内容, 但与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教学方法上, 以肢解翻译为主, 忽视诵读和体验。诗是什么? 诗是情绪和情感的感发, 诗因为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 几乎纯粹是情绪化的喷发, 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 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你能说“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是抱怨哪一个人不理解自己吗?你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发泄对哪一位当权者的不满吗? 你能说“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控诉社会黑暗吗?是, 又不都是。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 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 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因此, 诗歌不读不足以成诵, 不读不足以感发, 不读不足以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训练上, 以呆板僵死的定性考察为主, 学生失去了鲜活灵动的审美期待和温馨的情趣陶冶。古典诗词言约意丰, 贵在含蓄, 非想象不能悟其境。因此, 必须下一番切己体察、虚心涵咏之功夫。“诗家语”与一般的散文有别, 它是意象的叠加和暗示, 有着很大的跳跃和想象空间, 必须借助想象, 去构建、领悟其美妙意境。历代诗词, 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 故读古人诗词, 是与中国古人高贵的人文情怀相遇, 是与中国古人高雅的审美情趣相磨荡。王守仁说:“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 调理其性情, 潜消其鄙吝, 默化其粗顽, 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 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意思是说:歌诗, 能激发人的天性, 疏通迂滞, 调节心理, 舒活筋脉, 反躬自省, 涵养德行,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理想。而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 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过分功利化, 诗歌教学成为教学的副产品, 即便是高考试卷中虽有一首简短的古诗体现, 也只不过是诗歌知识的套用而已, 学生本来就读不懂, 更谈不上鉴赏。至于现代诗歌的赏读在高考试卷中退出也早有一些时日了吧, 更让人不解的是高考作文命题竟然“不得以诗歌体写”。呜呼, “诗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在教学内容上, 教材编写中对诗歌淡化, 这种淡化当然有其价值观、政治观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深层原因, 但诗教传统之不传却是不容置辩的事实。在教材上的体现大致有:一是目前的选文以白话文为主, 点缀式地有一些文言文和古诗。对文言的学习就像解剖尸体一样地分析字义、语法, 对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和文言阅读习惯的养成用处不大;而选古诗却不讲平仄、格律等内容, 使得学生完全被隔离于古典诗词殿堂的墙外。二是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功利化了, 这是自晚清民国以来, 吸收西方教育体系, 把知识体系作为中心的教育, 致使因遗漏中国教育的传道功能而造成了国民精神缺失。从目前作为语文教学“指挥棒”的高考来看, 能够直接引导学生同时进入阅读与写作两扇大门的, 依然是白话文, 古诗词受不到重视, 只应对考题中的几个填空。三是教材编写者由于对现代诗尤其是对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诗坛十分隔膜, 这也使许多优秀诗作难入教材, 对学生来说作为“诗”的概念还有吗?而在我国古代传统教材中, 古代的诗歌读本以及传统启蒙教材, 浩如烟海, 质量上乘。
中国古代诗歌乃是最为主流的文学艺术载体, 提倡诗教, 从一定意义上, 就是要求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管理国家、振奋精神、教育大众。现代社会, 各种文化载体和传播手段很多, 但我们呼唤诗教传统回归, 主张青少年的教育要从诗教开始, 全社会都重视诗教。让人们身处物欲横流、价值杂乱、精神失落的环境, 仍能够保持一颗健康、脱俗的心灵。在优雅的、美丽的、沉郁的、高格的诗歌诵读中, 感悟到真、善、美的可贵, 发现假、恶、丑的可耻。心灵远离低级趣味, 不流于俗套, 力求超拔, 秉持高蹈的人生态度。这是诗教的务本之道, 是诗教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方法的根本原因。
8.在现代诗教学中融入听说读写训练 篇八
现代诗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读。朗读本就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诗的教学中,生字词一般不多,学生在字词理解方面的障碍较小,对诗歌内在涵义的把握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成为讲解重点,这也是促使教师选择了讲多于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语感的话题。“语感教学”是我们提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重视语感,就一定不能忽视读的环节。诗歌本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品,以精练的语句表达隽永的深意,这就要求读者反复品味,反复品味从反复朗读开始。以惠特曼的诗歌《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为例:
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长短/我渴望去那寥廓的天宇高高飞翔/是雄鹰和海鸥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那金丝雀和学舌鸟决不是我的理想/我/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啼啭/我要在自由、欢乐、力量和意志中/展翅翱翔
教这样的现代诗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讲解,无疑是一个糟糕的选择,教师大可不必急于将诗中“爱唱的小鸟”“雄鹰和海鸥”“金丝雀和学舌鸟”等事物的含义拿来分析,可先请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指导节奏、重音和语气,相信学生自己的感悟能力,读到诗的最后一句,感情便会自然而然地迸发,将读的过程推向高潮,此时,教师则可趁热打铁,来引导学生探索内在涵义。
再者,现代诗虽体式灵活自由,却也讲求音韵之美,这种美非诵读无以体现,非诵读无以品味。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个别读、小组读、合作读、齐声读等多种形式。
读诗读到一定程度,学生自有一知半解,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表达,大胆自由地说一说。既可以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困惑,这既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是互动学习的交流过程。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应仔细倾听,并适当指导,还可以提出一些要求,强调说得规范,也可以插入自己的理解与意见,启迪学生再度思考,往往说着说着,一些问题便迎刃而解。
课堂上有效率的说,需要教师的指导。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语句的基本规范上多提要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其在已经说得通顺的基础上,用契合诗歌意的词语、句子来诗意地表达,这样说,说得更有感觉,更贴合诗歌的精神。
在听的方面,诗歌教学比其他阅读课更讲求“听范读”。教师应将听与读两个环节融合一体,用自己的范读来指导学生的朗读,也就是说让学生边听边感受正确的读法,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积累,然后再外化为更高层次的读。如一些诗歌教师在示范朗读时可着意将重音和节拍强化。学生听着听着,不自觉地跟着轻和,教师读完之后请学生自己再读,就对刚才重读和停顿的地方多作留意,并揣摩为何这个词要重读?为何这里该停顿?自主进行探索。
学生的个别读也是一个有益的听的过程,教学生去认真倾听同学的朗读,并作出恰当的评价,与教师的及时指导相结合,能够引发新的思考,每听一遍,既加深对诗的理解,也能帮助自我提高,听与读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接收信息。
【北岛的现代诗】推荐阅读:
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异同10-04
秋分的现代诗11-08
描写生活的现代诗07-06
于母爱的现代诗08-13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10-10
描写儿童友情的现代诗08-26
有关于春天的现代诗:春天来了09-30
以梦带我飞翔为题的现代诗11-03
现代诗精选10-10
现代诗励志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