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2024-07-05

《枣核》(精选7篇)

1.《枣核》 篇一

《枣核》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导入课文:播放flash《月之故乡》,思考:在月光如水的夜里台湾诗人彭邦祯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月是故乡明,在深沉美丽的歌声背后,是看不断的回乡路,割不断的思乡情,这首诗人们对故乡的刻骨思念。彭邦祯是将浓浓的思乡情寄托在一轮明月之上,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却用手中的笔将这沉甸甸的思乡情寄托在看似普普通通、不占分量的枣核之上。书写课题《枣核》,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倾听她对家乡的思念。

二、展示目标:

1、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学习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巧妙构思。

3、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三、简介作者

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1939年赴美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的真实记录。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老师用16个字来点评他。“蒙古族人、燕京毕业、一专多能、情系中华”。燕京大学毕业,文中的旧时同窗就是他的大学同学高君纯。说他一专多能,是因为他是作家、文学翻译家、是二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说他情系中华,是因为他远渡重洋,但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是赴欧记者中唯一回国定居者。

三、走近文本,整体感知

(一)放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在书上圈点勾画,利用课下注释和手头资料积累字词。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在“枣核”前加一个修饰语,说说你加这个词语的理解。()枣核(凝聚深情、心系故土)

(二)几颗小小的枣核,牵动了游子多少浓浓的情思,作者是如何用“枣核”来串联全文的呢?请默读课文,结合示例,在横线上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索 枣核——用途蹊跷

枣核——

枣核—— 议 枣核——民族之情

四、细读课文

1、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故土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深情,作者从小处着笔,大处着眼,寄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发掘了有深意的重大主题——游子无时无刻不再怀念家乡,可是远在大洋彼岸的旧日同窗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呢?请你细读课文作答。索枣核、堆北海、植睡莲、栽杨柳、月夜追忆、2、你看,海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多么令人感动,她采用的思乡方式又是多么朴实,为了营造这种浓烈的氛围,作者采用了设置悬念的写法,枣核是全文的线索,同时作者又用枣核设置悬念、推进悬念,解开悬念,枣核虽小,在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你认为文中设置了那些悬念呢?请再读课文,分别找出这些悬念,并说说这样设悬念的好处。

课文由旧时同窗索要枣核起笔,开笔就设下悬念:用途蹊跷。旧时同窗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她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它的好处是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五、品味揣摩

“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看不着、摸不着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友人的情感是那么可触可摸可感,生动具体感人,请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或句子、词语,品味精妙所在。

这篇文章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请你们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所在。(学生指出各自喜欢的语句,老师择其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品味,如再

三、殷切、劈头、挑选„„)

1、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如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点词语总是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行为状态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准确的理解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就得联系该词语所在的句、段甚至文章主旨。“我”动身访美之前,朋友“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枣核,可见枣核在她心目中的分量。读到最后,朋友才揭开了索要枣核的原因。再来看这个“托”字。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这个动作,表现出朋友满心欢喜地端详、欣赏枣核的情态,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珍惜。由此不难看出,朋友“托”枣核的动作,其实正表现了朋友强烈的思乡之情。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如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如“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

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如删去加点词语,句意有什么变化?)

解答这道题,同样要联系人物的性格,联系文章的主题。“几十里外”,表明旧时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表明旧时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表明旧时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六、解难质疑.

1、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2、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①、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②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③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学生质疑,培养读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一旦离开故土,就成了无土的种子,断线的风筝,折翼的大雁,随波逐流的无舵航船,而对故土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古往今来,我们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的优美诗篇

七、拓展赏析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首丘。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乡土情结。请写出2首描写游子思乡的古诗。

整体感知(寻“枣核”纲张目举)

课题是《枣核》,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与“枣核”有关的句子.思考: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枣核”,文章是如何层层深入揭示中心的? 学生通过认真揣摩、朗读,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总结归纳要点。

精读课文(析“枣核”追根溯源)细读文章,老师暗生疑窦:作者的旧时同窗在美国的事业、生活怎么样?写她的生活、事业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正如搜狐网站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我为什么回国》中曾说过的“你不在主流文化里面,你的生活中必定缺乏营养。我常常这样觉得:任何离开从小长大的环境到另外一个文化圈子里面去的人,都不太可能在新文化圈子里融入主流文化,哪怕这个人外语讲得再好。”也难怪老友如此思念家乡了。“心动不如行动”,她除了思念故土还做了些什么呢?她所做的一切又表现了什么?学生从友人思乡的心理、语言、行动方面加以分析归纳,感受美籍华人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和拳拳爱国之心,了解海外游子独特的心境。游子心境是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赏析课文(踏访后花园)旧时同窗始终思念北京的“北海”,不怕辛苦,不惜重金在后花园再造了“北海”,那赶紧去看看吧!下面开始踏访后花园,大家在预习时已经根据文章内容亲手绘制了后花园图,来先睹为快,美文共赏析。谁来当场展示并介绍一下设计思路及创作过程?学生预习时根据文章内容亲手绘制的后花园图当场展示并介绍设计思路及创作过程,并根据出示的北海公园照片加以点评,探究课文特殊的写作背景,细细体会语言,掂量枣核的分量,聆听民族的心跳。

拓展活动一(身临其境 想像对话)席慕容在《乡 愁 》中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文中写她同老伴儿月夜时常并肩坐在长凳上追忆当年北海泛舟情景,请你与同桌揣摩一下老人复杂的心情,分角色设计台词,即兴表演一下,不超过3分钟(要求:以本文为依据,反应灵活,语言流畅,符合人物身份)同桌之间一起揣摩一下老人复杂的心情,分角色设计台词,即兴表演,点评

拓展活动二(设身处地 劝归根)

老人是如此深爱自己的祖国,眷恋这一片生她养她的故土,要是有谁去劝她回国就好了,老师选了一个人,你们看合不合适?倘若杨振宁与作者的旧时好友相识, 得知她思乡心切,请你以杨振宁的口吻写一封短信劝说好友回国定居.(要求:依据上文提供资料现身说法,语气委婉,至少引用1个古今中外的爱国故事(除杨振宁本人以外),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不超过150字)国籍虽改,感情不变、心系故土:《故乡的云》歌词: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 《绿叶对根的情意》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国家。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时何地,哪怕是“洋装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由学生当场写作并诵读点评杨振宁简介: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先获得诺贝尔奖殊荣的中国人.在领奖仪式上,他用中国普通话说“我虽然是献身于现代科学,我对我所承受的中国传统和背景,引以为自豪”。作为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在美居住60年后于1971年第一个回国.此后分别受聘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名誉教授。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许多很有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

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总结全文:《枣核》是一篇朴实中见深情,平淡中显精巧的华人思乡文章。说它“朴实” 是因为语言简洁质朴饱含感情;说它“精巧” 是因为它以“枣核” 为线索,设置悬念,以小见大,整篇文章显得摇曳多姿。相信我们和作者一样已经掂量出了枣核的分量,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情。比一比,看谁 学习效果好?

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蹊跷()嫣()红 山坳()萧乾()

3、《枣核》这个题目好在哪里?聆听并进行当堂效果检测并加以修改

1、友人托“我 ”带几颗枣核在家试种一事。

2、qī、yānào、qián3、(1)从结构上看,是本文的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层层深入揭示中心。(2)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思乡爱国之情。(3)从写法上看,是以小(枣核)

见大(思乡爱国之情)。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1、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首丘。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乡土情结。请写出5首描写游子思乡的古诗。

小小枣核,一石三鸟

《枣核》一文以“枣核”为题目,是因为“枣核”是本文的线索,用它设置悬念,推进悬念,揭开悬念。“枣核”又是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载体,将海外游子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小小枣核,一石三鸟。

1.设置悬念

课文由旧时同窗索要枣核起笔,开笔就设下悬念:用途蹊跷。旧时同窗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她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用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张弛有度,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

2.贯穿全文

从结构上看,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贯穿全文。“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思乡之情的感情线索。

3.以小见大

从写法上看,《枣核》一文就是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小题材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以是整体中的一个小部分,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个小动物„„“大主题”它可以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可以是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种道德和一份情感。“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枣核》一文中,枣核很小,而且就“几颗”,“东西倒不占分量”,但旧时同窗却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小小的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之心。

作者介绍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文里文外 萧乾先生有才华,而且勤劳,这样的作家写的东西注定又好又多。萧乾先生是巴金先生和冰心先生的好友,属于密友那一类型。巴金先生说他佩服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他自愧不如他们,说才能要差好几倍。冰心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

——摘自舒乙《忆萧乾先生》

金章玉句 【原句回放】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题目设计】

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指津】

加点词语总是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行为状态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准确的理解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就得联系该词语所在的句、段甚至文章主旨。“我”动身访美之前,朋友“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枣核,可见枣核在她心目中的分量。读到最后,朋友才揭开了索要枣核的原因。再来看这个“托”字。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这个动作,表现出朋友满心欢喜地端详、欣赏枣核的情态,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珍惜。由此不难看出,朋友“托”枣核的动作,其实正表现了朋友强烈的思乡之情。

【原句回放】

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题目设计】

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指津】

解答这道题,同样要联系人物的性格,联系文章的主题。“几十里外”,表明旧时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表明旧时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表明旧时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原段回放】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题目设计】

这段文字写朋友居住的环境是不是闲笔?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答题指津】

解答这一问题,同样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则。这段文字,交代旧时同窗居住的环境,突出旧时同窗物质条件的优越,强调海外高度的物质文明,表面看来似乎与中心无关,是闲笔。但如果我们联系游子思乡这一主题,就会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说明即便是这种优越的物质条件,也不能阻断朋友强烈的思乡之情。这就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本文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作者由索要枣核起笔,开篇设置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却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人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结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作贯穿全文的线索。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乡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在异国的土地上,“总布胡同”那座小院将同“北海”一道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添一点慰藉。读到后来,谁都能看出,在美籍华人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 着故乡,“都如意”也无法代替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一连串的想,把故乡的形象再现得多么真切!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说对故乡的思念,句句是思乡之苦。

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幻灯片2、3)

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

1、指名朗读课文(生齐读同窗的话,其余师读,配乐)。要求:

(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

(2)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对这篇文章如何理解?

2、词语积累:

三、读懂枣核(师设计四项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理解主题,同时指导阅读方法。)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试种一下的事。(2)找中心句。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请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枣核-()枣核—()枣核—()枣核。思考线索的作用。

(师点明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用助于阅读理解。)

四、体悟情感

(1)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明确: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

(2)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他思乡呢?齐读第七段后找关键句。(幻灯片11)“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3)老人的花园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不辞辛劳,不嫌麻烦呢?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4)作者想借枣核表达怎样的意思呢?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勾画、批注)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五、学习写法

1、思考: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2)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3)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

师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

2、“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感人,你认为主要妙在何处? 中国化的景物 简洁质朴的语言

七、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外还读到哪些思乡爱国的作品?(《乡愁》 《枣核》 【教学重点】

1、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步骤】

一、由《我的中国心》导入。课前播放音乐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渲染气氛。这首歌学生初一就已学过,伴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个关于“枣核”的故事(投影课题、作者)。想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读一读,你一定会明白凝聚在枣核上的深情。

二、自主学习定向感知

1、我们学习课文,首先要认识它。要从整体上把握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它。这叫做认识课文,感知课文。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认识。每位同学都要力争与别人的说法不一样。你可以从文章体裁、故事内容、情节顺序、文章结构、人物特点、文章技法、给人启迪等等多个角度选取一个,来表达你的见解。

1、放声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应该积累的字词。

2、课文的题目是《枣核》,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3、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枣核,她想做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5、为了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老人做了些什么?他还急切地想做什么?

三、合作交流

1、字词

2、课文的题目是《枣核》,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明确:课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这三处分别是:第一段,带枣核;第三段、托(枣核)在掌心;第七段,种枣树。[板书:带枣核、托在掌心、种枣树] 由此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

3、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枣核,她想做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4、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齐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

明确: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板书: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 教师小结:通过老人这番朴实的话语,通过作者这些朴实的描写,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人在想家了。真是:朴实的话语,浓浓的乡情。

教师: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调动学生去体验老人的感情)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5、为了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老人做了些什么?他还急切地想做什么?(学生齐读8——10段后讨论)教师:(学生回答后归纳)这位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种了睡莲、堆叠了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板书:栽杨柳、种睡莲、堆假山、种枣树] 教师小结: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老人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明确: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板书:寄托切切思乡之意]

四、阅读提升

1、末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文章为何用“枣核”作为题目?

五、品析语言,体会感情

这是一篇具体叙述同窗言行的叙事文章,文章内容鲜活实在,读后情景历历在目,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投影出“课中话题”:根据文章的叙述,同窗的哪些言行深深的打动了你,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4.我不知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老人把垂柳栽在什么地方?睡莲池修在什么位置?北海是怎样堆叠起来的? 六.总结

1.教师: 2.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教师: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如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如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如“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

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如删去加点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并释疑:

教师:课文讲到这儿,看看通过刚才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布置作业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对其中的精彩句段体味、赏析)以小见大、以物传情。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悬念一:“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是“蹊跷”,背井离乡几十年,故土牵魂夺魄之物多矣,为何单要几颗生枣核?文章看似起笔平平,但一下子抓住了读者,不由你不读下去。

悬念二:二人见面“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这“故弄玄虚”,的确很吊人胃口,枣核的用途一问便知,可他偏不正面作答,非让你“等会儿”,那么,读者只好带着疑问去读下文了。

悬念三:“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悬念之上又设悬念,真可谓是“紧锣密鼓”。

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他”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他“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他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悬念的特点是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它的好处是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枣核》层层设置悬念,除有上述特点外,还有揭示人物性格、升华感情的作用。

为了充分展示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枣核》在设置悬念之后,又补叙了“他”家的“北海”,使文章的材料更为丰富,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

2.《枣核》 篇二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 乍然间从我心深处涌现, 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 窜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 可以把这些乡愁勾销了吗?”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但是, 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 和鑫涛计划着, 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

鑫涛去红十字会办手续, 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

一时间, 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 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 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 故国的水, 故国的大地泥土, 和我们算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亲, 不止是‘人’呀!”

不过, 我毕竟不需担忧, 因为我和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姨妈在大陆, 所以, 我们很顺利地办好了探亲护照。拿到护照的那一晚, 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 奔流着长江。不止长江黄河, 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 忍不住提醒我说:“大家都说大陆的生活很苦, 旅行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方便。至于亲人, 经过39年的隔阂, 可能已经相见不相识, 这些, 你都考虑过吗?”

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去考虑过。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 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 当行期越来越近, 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想, 我这个人和别人是不大相同的。我有个朋友告诉我:“我也离开大陆39年, 但是, 我不觉得我有什么乡愁!”

这句话使我太惊奇了, 我总认为, 乡愁对于游子, 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 是与生俱来的。不过, 有的人来得强烈, 有的人比较淡然。我, 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型。连我的“乡愁”, 也比别人多几分!

计划回大陆的行程时, 鑫涛问我:“你到底要去哪些地方啊?第一站, 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呢?”

我祖籍湖南, 生在四川。童年, 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 是个颠沛流离的时代, 童年的足迹, 曾跋涉过大陆许多的省份。如今, 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 竟不知那愁绪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 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 这才明白, 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任何一点上, 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

“可是, 你没有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 “我们排来排去, 只可能去40天!”

将近40年的乡愁, 却要用40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 湖南的亲人多已离散, 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 不知怎的, 我最怕面对的, 竟是故乡湖南, 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当我把这感觉告诉鑫涛时, 他脱口而出:“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

于是, 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 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和结婚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儿, 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 也是我在小说中、故事中所熟悉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 有“京华烟云”!还有我那不成熟的———“六个梦”!

于是, 我们动身:经香港, 去北京。

(选自《剪不断的乡愁》, 琼瑶著, 作家出版社1990年, 有改动)

本文可谓与《枣核》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来它们都尽情地抒写了一个长期远别故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二来文中都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北京、故宫和北海等使作者魂牵梦萦的事物, 三来它们都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扩展到对祖国及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譬如:“改了国籍, 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故国的山, 故国的水, 故国的大地泥土, 和我们算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亲, 不止是‘人’呀!”等, 是多么地真切感人啊!当然, 它们在结构方式、线索设置、情感表达等方面还是各有特色的, 同学们在阅读时可得多多思考哦!

[读有所思]

3.含枣核缓便秘 篇三

但自去年春天以来,不知什么原因,即便是天天吃白萝卜,偶尔总会有一两次排便较为困难的情况。恰在此时,我看到一则信息介绍说,吃罢红枣之后,将枣核含在嘴里,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待唾液生出后吞咽下去,可以缓解唇干口渴、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于是我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每次吃红枣后都将枣核留下,以备口含之用。

一年来,我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临睡前坚持各含枣核(2~3个)1小时左右,并用舌尖不断搅动,随着口液的增多、充沛,及时咽下去。其间并没有常吃萝卜、天天喝蜂蜜,但照样可以规律(每天1次)、顺畅(从无干燥)、快捷(1~2分钟)地排便。

专家点评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已成为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其病因不清,症状顽固,治疗困难。主要特征为大便次数减少,便意消失,大便排出困难,患者多有长期服用泻剂史。

便秘大致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而两者同时发生的混合型便秘又占多数。结肠慢传输是由于结肠蠕动减弱,肠内容物通过缓慢,是引发便秘的重要原因。多用药物对症治疗,易产生依赖性。

含枣核通便的方法目前尚不能找到临床依据。当然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不知道不等于不存在。而且从养生角度来讲,“枣核生津”的介绍见诸于报刊资料;道家所推崇的“平明咽津术”,也认为经常吞咽唾液,有利于润泽肠胃、促进消化。

问题的关键在于含枣核的方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枣核个小,很容易被误吞或者误吸;为两头尖的椭球形,若卡在气道或食道里,极其危险。国外曾有过类似报道,直接导致了病人的死亡;国内也不乏小孩在玩耍中误吞枣核而导致的事故。因此,儿童及有吞咽功能障碍者不宜采用此法。

对于有意一试的患者朋友,笔者建议不妨将枣核两端磨平,同时放人3~5个,并用一层纱布包裹后再口含。如果是枣核本身的作用,应该同样具有缓解便秘症状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则证明可能是机械刺激或者心理安慰的作用。

4.枣核说课稿 篇四

初二语文组

苏玉瑶

一、说教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编入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倾听海外游子的心声,聆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从作品中了解所叙述的具体事件,倾听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声,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因此,结合本课的内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

3、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教学重点:

1.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和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体会文中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海外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但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所以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中美籍华人思乡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即身处异国他乡,心恋故国故土。

三、说教法

具体做法有:

1、配乐朗诵法;

2、设问教学法;

3、情感教学法。

四、说学法

结合本课特点,就学法而言,让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1、课前预习:落实“蹊跷、掐、玛瑙、殷切、嫣红”等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做到能复述故事,在复述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情节的要点。

2、采用配乐朗诵方法整体感知内容和情感,通过讨论能快速找出文章设置悬念的几处地 方。而对于本文的难点,主要采用品读的方法体味饱含深情的语言,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体悟文中海外游子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爱惜之情,从而表现他的拳拳爱国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

1、导入设计

(设计理念:本环节用一些思乡之举把学生带入文本,勾起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心灵贴近文本,形成阅读期待。)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枣核故事 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本环节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提问让学生提高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整体把握全文。)

3、明确线索,初步感受爱国情感

(1)本文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情感?文中哪句话体现出来?

(2)既然这是一篇思乡的文章,那么题目“枣核”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你们刚刚在读文章时,想知道美籍华人向作者索要这些枣核的原因吗?而友人直接告诉作者了么?从写法上看,属于什么写作手法?

(设计理念:本文在结构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设置悬念,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找出文中两处设置悬念的语句,并明确其作用,体现了文章重点。)

4、花园谈话,理解慰藉思乡之情

(1)这几颗小小的枣核到底用来做什么,课文在哪个地方解开了这个谜团?

(2)课文中花了不少笔墨介绍美籍华人的家庭情况及其居住环境,这在文中是多余的么?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分析“游子的心境”,推敲游子“心上总缺点什么”。让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感知到探究,循序渐进理解课文,凸现课文的亮点,以具体的叙述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爱国之情的真切。体现文章的重点。)

(3)文中的美籍华人除了借枣核来表达思乡之情外,还通过那些方式来表达?找出文中饱含深切思乡之情的言行举止,并细细品味。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发言。师生共同点评。

(设计理念:课标一再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环节可提高学生对语言、行为、情感的领悟程度,与文本人物形成共鸣,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游子的思乡之情。)

5、点明主题,叙事朴实以小见大

(1)本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给文章的特色做个小结。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写作时,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做到以小见大。)

6、创意表达,捎去故国美妙乡音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电子贺卡捎去我们的祝福。电子贺卡的封面我已经绘制好了——枝繁叶茂的枣树。现在请同学们将你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作为内页的祝福感言送给美籍华朋友,让海外游子倾听来自故国的美妙乡音。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一个开放的设计,关键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健全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

7、本课小结:

(设计理念:此环节通过深情寄语,再次从心灵的深处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六、说教学反思

5.《枣核》 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都学习了《歌词三首》,其中有一首《我的中国心》,大家还记得吗?这首歌很多同学应该都会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我的中国心》,全班齐唱)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想爱国)

那么,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海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

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

1、指名朗读课文(生齐读同窗的话,其余师读,配乐)要求:(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

(2)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对这篇文章如何理解?

2、词语积累

三、读懂枣核(师设计四项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理解主题,同时指导阅读方法)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试种一下的事(2)找中心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板书)

请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枣核-()枣核—()枣核—()枣核思考线索的作用

(师点明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用助于阅读理解)

(4)这不仅是几颗深情的枣核,也是构思别致的枣核想一想,将文章结构改为“话枣核、索枣核、得枣核、议枣核”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使结构更精巧。

四、体悟情感

(1)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明确: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2)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他思乡呢?齐读第七段后找关键句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3)老人的花园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不辞辛劳,不嫌麻烦呢?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4)作者想借枣核表达怎样的意思呢?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勾画、批注)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五、学习写法

1、思考: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2)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3)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

师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

2、“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感人,你认为主要妙在何处?

七、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外还读到哪些思乡爱国的作品?(《乡愁》、《月之故乡》、《绿叶对根的情意》等)

八、布置作业

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试想一下,在这些枣树下将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发挥想象,以《枣树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6.枣核教学设计 篇六

1、能理解一些词语对表现人物的深沉感情的作用。

2、学习围绕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理解海外华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

第二步,研读课文,感悟海外华人依恋故乡的民族情感。

第三步,品读课文,通过重点的词句,联系语境品味语言的深意。教具准备

1、收录机、投影仪、光碟、。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入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每个炎黄子孙历来都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故乡的一切。《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案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一下《枣核》这篇文章,体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情感。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师板书课题。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解的词语。2)、找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

3、听配乐朗读课文,思考:

a、注意听读课文,纠正自己的误读。b、了解课文的结构。

c、找出课文的线索(说出哪一个词贯穿课文的始终的)?

d、课文枣核设置了哪些悬念(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e、悬念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4、自由读课文后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

5、阅读反馈:

7.《枣核》 篇七

●亮点:

亮点一:“达成目标”清晰明了, 让学生对任务有一个总体了解

淄博市桓台县实验学校参赛团队 (以下简称“桓实团队”) 的设计如下:

①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 明确重点词语的音、形、义;②借助教学资源中概括方法指导, 概括文章内容, 理清文章层次;③结合语境, 品析语言, 体悟思乡之情;④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深圳市罗湖中学参赛团队 (以下简称“罗湖团队”) 的设计更简练:

登录习网学习平台, 观看教学资源, 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 学会层进式批注阅读方法, 达到迁移写作的目的。

两个团队的目标设计都有让学生很快发现怎样学习达到目标的效果。原因就在于简单, 简单背后是教师的功底。从格式上看, “条件状语+动宾结构”是个好方法。

亮点二:“学习任务”可操作, 能支持“达成目标”落到实处

“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 (以下简称《任务单》) 设计的主体,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之后能否达成目标是衡量《任务单》是否有效的客观标准。因此, 《任务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这是“微课程教学法”的灵魂之所在。

两个团队在任务的可操作性方面都有合理的设计。例如, 桓实团队的“阅读课文, 圈画字词,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 给下列字词注音”;“仿照教学资源例句及赏析方法, 自选文中至少3处进行品析”;“文中记叙了索枣核、见枣核、种枣核三件事, 在结构上能否颠倒? (笔者注:假如加问一个‘为什么’就更好了) ”。又如, 罗湖团队的“通过完成批注式阅读, 我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新的感悟吗?”的设计, 都与目标相关,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又符合语文教学要求, 容易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收到效果。

亮点三:融技术于学习之中, 优化教学目标实现

桓实团队的“仿照教学资源例句及赏析方法, 自选文中至少3处进行品析 (可利用教学资源中的课文电子稿, 用‘审阅’批注功能批阅) ”, 罗湖团队的“运用层进式批注法, 分类勾画出情感关键词和句并作批注”, 都是采用了Word中的批注功能。批注功能简单易学, 方便记录学习时产生的评析思考, 有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罗湖团队还提供网络平台支持学生协作学习与展示, 把三通两平台与学生学习结合起来。

亮点四:资源搭建自主学习支架, 帮助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

桓实团队提供“文意概括”、“品析语言”等学习资源, 给自主学习提供方法指导与案例参照;罗湖团队提供“作者简介”、“生活背景”、“教师范例:层进式批注”、“教师范例:写作散文诗”等资源, 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使自主学习能够成为高效学习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 罗湖团队引入微视频帮助学生学习, 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倡导。

亮点五:重视“协作探究/展示”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

由于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实验室公布了不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24小时之后学习材料保持率的研究成果 (见下图) , 建构主义学习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 协作、探究、展示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从罗湖团队“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中设计的流程图可见, 他们大胆采用协作探究、展示方法, 摒弃讲授为主的传统教法, 为教学方式创新创造了条件。

亮点六:学习方法指导开始得到重视

《任务单》中有一栏“学习方法建议”, 一是突出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二是突出学生采纳方法建议的自主权,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或者发现或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

罗湖团队提出了三条很好的学习方法建议:小组合作探究、层进式批注阅读、利用习网自主学习平台。其中除“小组合作探究”可能会使学 生不甚清楚怎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什么之外, 其余两条建议都因为有配套资源的支持而具有可操作性。

●问题

当然, 问题是存在的。

问题一:无效任务让学生摸不着北

例如, 罗湖团队的“通过浏览网络资源, 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掌握重点内容”。这个重点内容指的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 不如直接要求掌握实质性的内容来得有效。

还有:“我能做好准备, 通过课上十分钟与小组成员的探究, 将整合后完成的批注内容提炼, 揭开文字的面纱, 透析作者的情感, 在讲台上跟学习伙伴们分享我的学习成果吗?”这类问题表面上体现新课程理念, 实际上让学生无法想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学生自我评价为“不能”, 教师设计意图将付之东流。因此, 这样的问题交给学生没有价值。

问题二:无效问题影响自主学习质量

例如:罗湖团队的“我扫清字词的障碍了吗?能利用这些字词和成语造句吗? (运用资源:课本和字典) ”, “我需要查找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这篇课文吗? (运用资源:登录习网观看资源一作者简介与资源二生活背景) ”, 类似的问题, 无论学生内心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这些情况表明, 问题设计还是一个软肋, 而这个问题又是自主学习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 教师必须在问题导向上下工夫。

问题三:贪大求全, 不切实际, 没有考虑学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竞赛要求做《枣核》第一课时的设计。但是从两个团队设计程序的繁杂性可见, 可能是基于课文全部教学课时的设计。从字词句章、时代背景到语言、文章的品析, 以及填充、答题、写作、拓展等, 几乎无所不包。这样的方案表面上看起来近乎“完美”, 实际上只是美丽的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因为, 没有哪一个学生有可能把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让位给语文, 也没有哪一位非语文教师愿意让学生把所有的课外时间用于语文学习。

罗湖团队在“达成目标”中的设计是比较现实的, 但是到了具体的“学习任务”中, 仍然走了与桓实团队基本一致的路线, 与“达成目标”中的要求不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 一旦自主学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上课不得不花时间补课, 但此时学生已无新鲜感, 还可能因为学习挫败感而丧失学习兴趣。所以, 此乃下策。

“微课程教学法”要求教师冲破“先学后教”的禁锢。因为“先学”如果需要“后教”, 那“先学”一定是花架子, 没有多少成效;如果“先学”有效, 那么“后教”就成了非常滑稽的“添足”之笔, 这时候, 真正需要的是教师的引领与指导, 从而保证学生的兴趣与发展。

问题四:不甚了解“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用意

本次竞赛要求教师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既然是课前使用, 一般没有教师在旁边陪伴, 要使自主学习有效, 必须使学习材料有足够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或者其他足以引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因素。“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以下简称“预告”) 的意图在于帮助学生把当前要完成的《任务单》给出的任务与将要在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事实联系起来, 使之感悟重要性而自觉从事自主学习, 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实际上是隐在后台的“重要性”“预告”。

桓实团队设计的“预告”无视学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设计的课堂学习形式与《任务单》中的流程高度重合, 必然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质量。也许他们深受“先教后学”论的影响, 导致无法从更为重要的教师的“导”上去下工夫, 在从“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进化的半途中又折返了回来。

●努力方向

我们发现亮点, 有助于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不断汲取力量;发现问题, 则有助于我们发现努力的方向, 拙以为, 以下诸方面值得努力。

努力方向一:关注“任务”的可操作性, 提高问题的质量, 为翻转课堂、微课程实验打好基础

“任务单”在微课程教学法中起着引领的灵魂作用。好的任务和问题, 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架。解决了自主学习的效果问题,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就成为“釜底抽薪”之后的“必须”, 于是翻转课堂、微课程实验得以实施, 学生身心健康得以发展。这一点, 已经为昆山培本实小和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的实验所证明。

努力方向二:微视频制作要遵循可视化学习规律, 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支架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 《任务单》是高效自主学习的必要保证, 微视频则是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任务的重要手段。判断微视频是否有效, 不能以是不是一个知识点来衡量, 也不能以是不是好看、技术是不是高深来衡量, 而是需要根据学习目标、突破学习重点和化解难点的需要, 看其能否支持学生完成好“任务”来判定。

要成为好的支架, 就要在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研究、视音频技术和艺术修养等诸方面下工夫, 使教学视频不仅具有重要性, 而且具有趣味性或其他意义, 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

努力方向三:教师只有突破自我, 才有可能实现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

从“微课程教学法”实践来看, 教师“转型”, 不像理念认同那样来得简便。往往需要经历“实验—工作坊研讨—再设计—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的多次磨炼才能完成。而每一次实 验, 都为教师本人带来震撼, 这震撼成为他们继续实践、反思、研究的动力; 每一次反思, 都为他们带来新信心、新冲动;每一次再设计、再实验, 都使他们发掘出自身的潜力, 看到离未来越来越近的曙光。这几乎是参与实验者欲罢不能的共同写照。如此几番磨炼, 从演员型教师到导演型教师的转型完全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努力方向四:重视“学习方法指导”研究

“学习方法建议”是《任务单》的精华之一, 它能帮助学生感悟方法, 少走弯路, 终身受益。桓实团队的《任务单》中, “学习方法建议”一栏留空, 反映出教师对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或者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捉襟见肘。问题这样严峻:学生需要我们指导, 我们能够给予学生有益的指导吗?如果我们因此关注方法指导, 不失时机地在实践中小试牛刀、总结提炼, 那么完全有能力发现指导方法、发展指导方法, 很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枣核》】推荐阅读:

枣核课文预习教学设计09-09

上一篇:常用描写爱情的句子下一篇:辞职报告辞职通知书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