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一
高 效 课 堂 心 得 体 会
这一阶段我校进行了高效课堂讲座活动,我更为清晰的认
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
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二、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
三、教学活动调控要灵活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包括挤出几分钟完成课堂书面作业。
总之,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
2012年12月1日
2.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分析研究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需要和谐师生关系作为基础
在初中阶段,教学工作受环境氛围影响较大,因为初中生思想更为敏感,他们具有独立性和叛逆性并存的显著特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保障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到学生的自尊心,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否则一旦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则会对语文学习活动产生抵制情绪,不利于教学的开展。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态度表情等,走上课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和学生的交流活动遵循民主、平等原则,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并不作为裁判角色出现,而是以启发引导者的角色出现,营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这一点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高效课堂建设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需要现代信息手段提供帮助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力助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补充而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形象,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学习,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凡尔赛宫》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一国外景观没有直接的感知印象,学习理解的时候必然会导致画饼充饥的状况。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直观效果,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了与凡尔赛宫相关的视频资料,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不仅在脑海中形成了直观的感知印象,而且被其富丽堂皇所折服,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的难度降低,而且情感方面也有了显著增强。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手段除了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深化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高效课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成效提升。
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需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地位
体现自主学习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立足于这一方面开展深入的分析研究。高效的语文课堂必将是学生为主体,充分活跃思维、探究深入的语文课堂,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课堂。在高效课堂建设中,教师要以学生自主地位的体现为主要原则,例如在《甜甜的泥土》教学组织中,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教材内容,体会人物心情以及学习感悟对比手法的运用技巧,笔者设计了一组思考题,要求学生复述故事的情节,寻找出写作的线索,从文章的阅读中寻找文字优美、笔法细腻的语句,感悟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同时寻找文章中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进行分析感悟。在这样的一组思考题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主题,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同时对对比手法的运用技巧也有了深切的感知。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笔者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突破,都以一组或一系列思考题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相互讨论、分析研究,这样的教学环节更多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相互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需要兼顾学生学习发展差异
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差异不可避免,这与长期以来的学习过程及其自身能力水平有关。高效语文课堂建设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遵循量体裁衣原则,兼顾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差异,较为有效的方式是设置分类目标进行分类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对其提出针对性的学习要求,整个学习活动都是以这样的要求延续和拓展,从课堂提问的参与到语文各项能力的考核以及阶段性检测,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实践证明,以差异性的目标要求组织开展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被有效调动起来,他们看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尤其是对于中后位置的学生而言,这一点更为显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这样的量体裁衣式教学,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发展层次学生的全面进步。
五、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需要整合各种教学拓展资源
3.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体会 篇三
善谋
人们常说:“凡事谋定而后动。”课堂教学也应如此。精彩的课堂源于教者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每一节公开课的精彩纷呈,都离不开教师课前的提前预设、精心备课;都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充满智慧的结晶。正因如此,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新课之前,认真进行个人备课,要在备好教材和教法的同时,下苦功夫备学生,搞好预设,做好课堂上所能想到的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解决策略的准备工作。其次,教师要有效地备好教学方案和课件,教师能否设计出一份好的教学方案和课件,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另外,教师要充分谋划出课堂教学思路,有效且高效地构建一些突破重难点的探究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探究问题的设计,能决定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这也是教师素养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善导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做到应势利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接受知识必然会事半功倍。教者有效的教学导入,也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步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如果教者能够在上课伊始,就紧扣新授内容巧设悬念,提出疑问,就一定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师采用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孔子游春》,现在仍清晰地留在你脑海中的是哪几幅画?这节课我们将穿越历史时空,跟随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来到泗水河边,感受一下泗水的美景。”这样,学生在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基础上,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自然进入到新课学习中。除了复习旧知激发兴趣的“回顾导入法”引起新课教学之外,教师还可采用“直接导入法”,就是由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入手导入,也能起到独特的效果。
当然,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运用哪种方式,教师只要做到精心设计,因生而异,因文而异,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就能让语文课堂成为万紫千红的春天,绽放出春的光彩!
善问
善问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课堂上,教师一个好的问题设置,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调动起整堂课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教师若能够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抛给学生易于接受且能调动其求知欲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便可以有效地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譬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时,在“品读诗画”环节中,教师先出示投影:“苏轼的这首诗中包含了哪几幅画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古诗。”学生充分阅读后,教师再次提问:“你能给每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吗?”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云翻、雨急、风卷、天晴。接下来,教师抛出难题,进行追问:“自由读读这四幅画,想一想这些画放置的次序可以颠倒吗,同桌间互相合作,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到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具体向读者描绘出“雨前、雨中、雨后”的全过程,景物是一一呈现出来的,其顺序当然是不能够随意改变的。在整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阅读兴趣,顺利地突破了古诗教学中写作方法渗透上的难点,充分发挥了同桌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作用。
善引
高效的语文课堂拓展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引领学生走进更深远的语文环境,所谓“拓展求发展”。课上,教师创设适当的语言环境,挖掘文本潜在的素材,进行必要的说话写话的训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们知道,凡是选编进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课文大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文本潜在的训练素材,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的练习,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些课文的语段的结尾出现了省略号,给人意味无穷的感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的训练。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爱之链》一文时,对于课文结尾处的省略号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同学们发现这段话结尾的标点了吗?乔依的妻子,望着已经熟睡的丈夫,会如何安慰他呢?请以“亲爱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进行续写。还有的课文某些语段比较优美,句式结构整齐划一,可以进行仿写练习。比如:《孔子游春》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描绘大自然的片段相当精彩!笔者就让学生进行仿写的练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下了这样动人的语句:潺潺的河水,是她甘甜的乳汁;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裾;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这样的课堂说话写话训练是为了配合教学设计的,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只有舍得花时间,才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4.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四
树立学生主体观,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转换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学习”,同时教师的观念也要改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起和谐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又要承认差异,兼顾个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才能,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等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能深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能创造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障碍,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同时也能使学生提高与别人协作交往的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使多数学生都得到锻炼,这对教师的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1.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我曾经听过一位特级教师(俞旭初)的讲座,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动力,是成才的起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詹天佑》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录像,调动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关于居庸关和八达岭的修建,于是让学生自己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思考,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接着让学生在班上讲述自己和理解。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在学习和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经验。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更重要的是学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开始逐渐地积累知识,久而久之,当量变发展到质变,就有了成绩的飞跃、提高。
2.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唯一的听众》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思考高效教学的策略,掌握高效教学的方法,精心施教,勤于反思,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2通过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高效课堂是教育发展一种趋势,也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自己教的方法和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又多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在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我们的社会要以人为本,这样社会才能发展。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是健全完善学生人格,培养新型人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着新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它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最后,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在教学时,我们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统一,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语文课教学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四、要开展及时的教学评价。
有效、全面的教学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语文时有一种成功的快乐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成功的信息会使学生感到喜悦,激起他们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失败的信息可使学生及时获得矫正的良机,并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学生读课文,我常常会称赞他们“你读的真流利”“你读出了课文的韵味”“你读得真有感情”;学生作业写认真了,我会在他们作业本上写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有了很大进步”;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会大声鼓励他:“你最会动脑了”“我为你自豪”,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堂自然很喜欢了。
总之,高效课堂所蕴含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所提倡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对课标理念的全面展示,是研究生成教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阵地。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3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语文高效课堂心得 篇五
一、高效语文课堂如何界定
对于高效语文课堂的理解是众说纷纭,每一种说法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界定的。我校语文组在有效课堂的探索上,将高效的课堂认定为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课程目标及师生共同受益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有长远影响的课堂。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有两个显著特征: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教学如果忽视这两个特征中的任何一点都将是不成功的课堂。
二、高效语文课堂如何构建
(一)教师乐教
1、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知道自己的课堂“教什么”,“怎么教”。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我校语文组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既重视教学目标,又重视教学方法。课程目标是课堂的主宰,师生之间的互动均围绕目标展开,追求学生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思想情操,真真切切受文本佳作的情感“传染”。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兴趣对构建高效的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既要了解现代科技、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甚至还要了解当前乐坛、影坛、文坛、体坛等信息。在语文课上教师能结合时下的热点问题,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也就“信其道而亲其师”了。
2、做有良心的教师,师生共同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道德修养比教师的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更显著,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影响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规律和社会的需求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当下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处处围绕考试设计自己的教学规划、教学目标,把国家设置非常好的课程丢掷一边,违背教学规律,把时间都花费在应试的集中训练上。学完一册书,学生不知道书中有哪些课文,更甚者,课文讲完了,学生连一遍都没有读。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何谈高效?他们的教学,是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得到构建语文大厦的钢筋、砖头而已,在反复的搬运中,结果是学生的厌学。在实践中,我们特别关注了学生潜能的挖掘、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积累,走多读多写的语文学习的有效之路,使学生在读写中增长才干、训练思维、提高认知水平。我校语文组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落到实处,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命脉即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以此来指导教学,训练学生。
(二)学生乐学
1、做学习的主人。我校语文组始终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放在首位。
(1)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促使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是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趣的直接因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表现为师生间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它可促使师生形成相互感知、理解、信任、吸引的互动关系,进而构建成高效的课堂。
(2)用宽容尊重学生,唤起他们的自信。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宽容尊重之上的,特别是像三中这样的普通中学,要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的潜能,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们能做到宽容,能去寻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在课堂上让每一个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3)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我们借鉴了友好三中的导学模式,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生特点,设计了课前预习学案、课上导学案、课后巩固案。
三案的使用,创设和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帮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使他们积极尝试探究学习。
三案的设计,要尽可能体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的、积极的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三案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提高自己的信心,促进了他们合作的意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2、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我们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我校语文组构建起“课堂—家庭—社会—课堂”的语文教育体系,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激励学生了解生活知识,在生活过程中也学习和利用语文知识,这样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得以健康的发展。
6.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篇六
2014年3月13日,我校所有语文老师去一完小报告厅参加了由自治区组织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不同年级三位老师的公开示范课,收获良多。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三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苏慧丽
7.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篇七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性而言的,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 在单位时间内 (一般是一节课) 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语文教师只有投身创建高效课堂的活动, 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惟其如此, 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 确立课堂教学类型, 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 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 如此情况有变则变, 如果自己眼界变得开阔了, 学生基础变得坚实了, 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那么课堂教学方法也要有相应的变化。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 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打造高效课堂, 新型教师大有可为。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定的思考。
一、课堂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
高效课堂的授课要有一定的深度, 教师的讲课内容不应只停留在“是什么”这一简单的层面上, 还要关注“为什么”, 甚至是“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钻研文本的内涵, 引领学生从文本的表面内容向文本的核心及本质迈进, 并运用教师储备的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 使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高效课堂旨在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 我们不能只关注课堂的热闹气氛和学生的活跃度。真正的高效在于通过这一节课学生真正学会了什么, 如何学会的, 今后怎样去运用, 如何举一反三。正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二、课堂过程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习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科书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编选的经典之作, 我们自然要引导学生学习、品味、使其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运用的规律, 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必须让学生带着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学习方法, 到生活中去应用, 在应用中自觉地学习语文, 在实践学习中提高、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我们的学生在上高一时掀起过观看《大秦帝国》的热潮, 通过电视屏幕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历史人物精彩的命运, 继而又转向阅读原著,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学生们在这种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中提升了语文素养、培养了实践能力。有一位学生还以此为题材完成了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的命题, 获得了陕西赛区二等奖的好成绩, 这就再一次印证了“大语文”的无穷魅力。
三、课堂讨论要适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于是, 合作探究就成了许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笔者认为, 高效课堂的讨论要由教师掌握好分寸。我们现在不难看到, 一堂公开课动辄就要合作探究。究竟有没有这个必要, 我看大可不必, 我们的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合作探究的目的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探索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通过这种活动使那些受到一定思维局限而思考止步、求知受阻的个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以便打开视线、打通思路, 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较为浅显层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完全可以独立解决。这个时候, 我们就要大胆地拒绝合作探究。此外, 一节课上频繁地合作探究容易降低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度, 使学生缺失自我思考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趁机放松, 或者谈论其他, 课堂很热闹, 看上去气氛很活跃, 但是离“高效”愈行愈远了。
四、高效课堂教学不宜设计过于具体的学习目标
就算是基础知识的积累, 比如一堂课掌握一个字或一个词, 每个学生都未必是一样的, 这要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决定。而涉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对文章语言的感悟, 对文章感情的体验, 就更不能有具体的要求了。因为阅读和写作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对作品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是不相同的, 怎么能设计得太过具体呢?教学目标的设计也不能只重视知识与能力, 而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 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 这些内容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难度要适中,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得到应有的发展。
五、高效课堂要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素质教育中,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只起主导作用,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主体意识, 调动每个学生的自主力量。笔者在教学中力求注意以下三点:
1.凡是学生能自己讨论解决的问题, 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在课堂上尽量压缩教师的讲授, 用近乎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提问, 提供机会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2.凡是学生能独立回答出来的问题, 教师都及时给予评价, 及时表扬鼓励, 允许学生大胆地说出不同的看法, 有许多问题不要求标准答案, 这就要求教师更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 钻研教学方法, 研究学生;3.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敢于担当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的表现欲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教授《中外传记》这本书的第一课时, 教师就有意设置“假如你是杜甫, 你将如何选择自己的命运”这一问题开展活动, 学生大都能较好地进入情境, 即使看待问题还不够成熟, 但是学生毕竟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并且结合当时的客观条件, 大胆地陈述了自己的见解,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更使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关注, 真正地理解了大诗人杜甫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真正在思想层面敬佩我们的诗圣。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 一些语文教师将课堂变为了自己讲、说、写、演的舞台。语文课应让学生在读书中领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教师要把讲解权还给学生, 教师的讲解内容、时间都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定, 在学生处于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才讲解。教师讲解的真正意义是一种导出, 要努力导出方法、规律和内涵, 使学生全面理解课文, 形成学习语文的能力。
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不断提醒我们, 好教师不是通过方法来将各方面连接起来的, 而是在他们的心里编织各方面的连接。好的教学不能归结为技巧, 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个体和整体性。高效课堂的打造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模式供教师参考, 我们只有回归自身, 探求自己的内心世界, 致力于专业素质的提升, 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不断研究学生变化的学习情况, 才能真正走向“教无定法”, 形成富有个性特色和魅力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美国]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对语文高效课堂的一点体会 篇八
一、教师只有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参与,才能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生本高效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学生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大大提高。在这样的积极、主动、兴奋的学习过程中,个体能得到了发展。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法宝
无论是“生本课堂”还是我校的“五一课堂”,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育目標一致,都追求“高效语文课堂”,而要想在短短40分钟内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1.培养学生课前结构化预习能力、自主独立学习能力、问题生成能力。
2.培养学生课中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能力、课堂展示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学习,使他们敢于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己或小组学习成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课后能独立完成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的复习,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做到对学习内容的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三、读书笔记本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读书小主人
我们语文组采用读书笔记本进行课堂教学,读书笔记本的内容包括生字读音、词语书写的积累和纠错、对课文重点句子摘抄以及预习中发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课文主要事件的概括、文章给你的启发或你的收获等,相当于学生的读书笔记。
总之,通过对“生本课堂理论”与“五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我作为一名语文生本高效课堂的实施者,切实以“三读法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形成我校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我将为我校特色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9.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九
一、不要上成非语文课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由于要开展一些学生探讨活动,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生偏离“语文”现象。比如说:在教一篇说明文的时候,会不会把它上成了一节生物课、地理课;在教一篇古文的时候,会不会有太多历史课的痕迹。语文课首先就要在课堂上表现出语文的东西。
二、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三、不要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精髓,而课堂应该是我们实施“高效”的主阵地,我认为,如果为了知识的延伸或拓展,如果为了能使教师在课堂中教的所谓“轻松”,而把课堂中该学习的任务布置到课外,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厌倦,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
四、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在很多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的积极发言,回答相当正确。让听课教师羡慕,感慨自己的学生没有那么优秀。但是仔细看一看,有不少学生是在拿着参考书或者其他的资料在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场面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相反,在一些学生的答案不够完美产生争议之时,才是学生真是高效学习的最好表现。在学生的争论中,他们在展现自己的智慧、口才与能力。在争辩中,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争辩是达到高效的最好途径。
10.语文高效课堂学习体会 篇十
远程研修过程中,省教研室李老师讲座中的案例解析让我对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尝试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
首先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郭思乐教授提出: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要避免教学以师为本,避免因教师个人喜好演绎课堂。对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方法的选择都应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出适当选择。
其次要提高备课实效,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备课时,不仅要关注教材,深挖教材,更会关注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需求。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在教学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并根据学生实际切实把课堂教学中个人先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四个流程落实到位,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有效的手段。
11.高二语文课堂真实性评价模式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 高二语文 真实性评价 评价模式
本文将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与真实性评价的课堂做对比,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指出传统课堂的缺陷,针对现代化的学生实验真实性评价的课堂,力图让学生在真实性评价的课堂上体验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从中提出对于真实性评价的措施和策略。
一、高二语文课堂评价现状
在现在的高二语文评价课堂上,主要存在的是课堂即时评价,意思就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行为和学习做出即时点评和评价,这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色彩,教师有时候无法正确对学生进行评价,造成激励评价的缺失,以下就是一些语文课堂评价的问题。
(一)忽视过程评价
教师和学生在共同进行课堂交流时,是作为一种教和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给出学生一定的评价时,没有遵循课堂体验的原则,未从学生主体性出发,考虑学生的心理过程和感受,给出学生中肯和正确的评价,造成忽视过程评价,对学生造成伤害。
(二)忽视个体差异
教师在课堂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个体差异性,学生参差不齐,教师经常将学生作为一个统一体,一蹴而就,忽视学生个体性,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在这个方面应该注意。
(三)忽视学生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给出即时评价以后,没有考虑学生主体感受,就会造成对学生的轻视,学生在行为上和心理上做出一定变化,而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丧失和学习成绩下降。
二、高二语文课堂真实性评价的探究
根据传统的即时性评价之后,我们找到了即时性评价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真实性评价的特点对课堂做出调整,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转变及开展的复杂性,但是我们仍然要学习真实性评价优秀的地方,以下就是一些在高二语文课堂中真实性评价的实践。
(一)言语真实
教师在进行真实性评价的课堂上,要注重自己的语言尽量真实,客观地对学生作出评价,比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性格让学生情景再现,还原各个角色的语言,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感受角色之间的心理变化,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将会让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在之后的课堂上勇于挑战自己,勇于发言,这就是真实性评价中语言真实的作用。
(二)逻辑真实
不论在什么课堂上,都要讲究逻辑,不仅数学,对于语文课程同样要注重逻辑的真实。比如说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琵琶行》时,就要以逻辑思维分析这篇文章,同时将文章条理地划分为几部分,分开讲解,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几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把握全文,这样就会加深对于这篇文章的印象,更好地分析清楚其所表达的主旨及情感的变化问题,这就是我们真实性评价中的逻辑真实。
(三)情感真实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对于师生的关系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比如说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不仅是分析当时的环境及社会状况,感受作者的真实梦想,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不仅是作为一名教师传授知识,更是作为一名朋友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作为他们梦想的引导者和督促者,帮助他们完成和实现自己的梦想上打好基础。
(四)工具的使用
在课堂上,不仅有书本这一类东西,现代化社会,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绎了很多抽象化的东西作为形象化的东西,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展开课堂讨论和交流,比如说录音机、录像机和成果展示卡片,将课堂记录下来,这也是真实性评价的课堂的一部分。
三、结语
真实性评价的课堂探究,分别从言语、逻辑、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交流,同样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的问题,也是相比于传统的课堂不同的地方,通过真实性的评价,将会让高二语文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情感得到很好的释放,让他们健康成长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宗美.浅谈如何优化语文课堂评价[J].中國民族教育,2008,(01).
12.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为课堂增“趣”添“新”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以增加课堂趣味性, 注入新鲜活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是属于学生的, 他们才是主体, 才是主角, 如果重心偏移, 将失去课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走神、做小动作的情况, 不但会扰乱课堂纪律, 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而且会干扰教师有效的教学。这些不“安分守己”的学生, 很多老师一直头疼不已, 并且软硬兼施也不见成效。其实这些所谓的“害群之马”并不一定是真的一无是处, 仔细分析他们的行为, 我们会发现这或许是课堂缺乏生机、趣味的“警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需要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 别致新颖的导入如同美味可口的“开胃小菜”。抓住学生的心理, 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的方法众多, 需要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讲授《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我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树叶分发给学生, 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叶子的形状特点, 看看有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 发言积极踊跃, 虽然得到的结论是统一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但是对于树叶的形状形容得各有千秋。这不仅培养了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运用图表导入, 图文并茂地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里感受课文的精彩,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其次, 通过课堂表演的形式, 使课堂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在《小露珠》课本剧中, 学生积极地投入表演, 连道具都是学生亲手制作的, 其中“小青蛙”、“小蟋蟀”不但灵活地把握住了动作语言, 还模仿了动物的叫声, 互相间团结合作, 惟妙惟肖地再现了课文的情境, 给师生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连平时背诵课文颇费口舌的“老大难”也能对课文的精彩部分脱口而出。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表演, 不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二、注重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必须让学生打好扎实的阅读基础。
1. 读书时, 需要学会眼到, 口到, 心到, 手到。简而言之, 就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2. 边读边思考。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道理, 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课文用了哪几种写作手法等, 一边读一边想, 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3. 联系上下文。
课文中会有一些生字词语, 学生难以理解, 但联系上下文却可很容易掌握。例如:在《学会查“无字词典”》中, “烈日当空, 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中的“蔫”在字典中有3种解释: (1) 不声不响, 悄悄; (2) 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 (3) 精神不振, 不活泼。联系上下文, 烈日当空说明太阳光很强烈, 把树上叶子的水分都蒸发了, 所以, 学生很容易的就能找到确切的选项, 选第 (2) 种解释。
三、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
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研究, 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读书体会和心得, 交流感想和发现, 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在交流中研究, 在读书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享受学习的快乐, 不断吸取知识的“营养”。
当然, 并不是仅仅依赖于课本这种单一的“精神食粮”, 还要让学生在生活这片丰硕肥美的“果园”里采食更多的营养。正如《学会查“无字词典”》这课中, 我们学到的道理:学习语文, 不仅要从书本中学, 还要从生活中学。毕竟课内的阅读是很局限, 语文教学要不拘泥于教材的学习内容, 大胆拓展学习资源, 让小课堂联系大社会, 扩大学生的视野。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 获得结论, 在自主实践中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四、鼓励学生“敢于开口, 善于表达”
班级中存在着一些乖巧懂事的学生, 他们的作业完成得很好,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性格过于内向, 上课发言的次数寥寥无几, 出现“金口难开”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 我们应当多鼓励、多引导。教师亲切的鼓励, 同学热心的帮助, 就如同冬日里缕缕阳光给稚嫩的“幼苗”披上了一件温暖的“外衣”。因此, 教师必须正确地用各种评价手段, 适当地赞扬学生, 鼓励学生, 即使是一个手势、一个饱含欣赏的目光都会滋润学生的心田, 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所以, 教师要营造良好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课堂效果要及时反馈
课堂练习的布置要紧紧抓住每课的重难点, 课堂反馈要像渔夫捕鱼撒网收网一样, 一张一弛, 要及时查漏补缺, 针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对症下药, 及时订正。新知识要有适当强化的过程, 学生才会逐渐掌握, 灵活运用, 因此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 但不是盲目地实行题海战术。
1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心得体会 篇十三
——黄土梁子小学
李桂英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学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谓“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而学校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有效课堂。以往我们总感到:数学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数学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
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数学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 学 数 学 高 效 课 堂 教 学
——心得体会
李 桂 英
14.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十四
心得体会
在这次仁寿县教育局举办的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校四名老师有幸听到了吴丹青和催秀琴两位老师精彩而高效的授课、讲座,可谓受益匪浅。现就本次活动谈一些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们这些还在教学路上辛苦探索的年轻教师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老师。
一、扎实的基本功
两位老师语言清晰流畅,和蔼亲切,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亲切富有诗意:吴丹青老师的诗文语言沁人心脾,能让听者自然而然沉浸在诗的意境中。范读课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如崔秀琴老师《海燕》一课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倾注了强烈的情感,极具感染力,震撼力,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逐渐高昂的三读了这句话,让整个教学就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下进行下去。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语言过度自然有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中信手拈来,文学功底深厚,是学生博学的导师;如《海燕》一课的作者介绍。崔老师由“这么勇敢自信的‘海燕’是谁写的呢?”自然过渡到了作者高尔基。对高尔基的介绍更是条理清晰,每部作品是跟高尔基的生平和俄国十月革命等历史结合起来讲,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记得牢固。崔老师还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非常幽默,使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乐在其中,很轻松。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的老师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崔秀琴老师的课“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幽默,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刘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师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自由畅读,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自己的理解。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讨论,从文本入手自己寻找,归纳慨括。并用自己的理解感受边读课文变表演。如崔老师讲“海燕”的特点全由学生在书本上找,并找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老师再根据其它学生的回答补充,圈画重点,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板书形象地勾画出“海燕”的形象。这个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得轻松愉快。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吴丹青老师《雨巷》诗文教学,每一节诗请一个学生读,学生读后老师鼓励表扬,再试着说比如这个字读重一点,那句话读慢一点,让学生重读,再问学生这样读是否更好。这样让学生充满自信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优美文字感悟能力。
四、特色教师
两位老师都做到了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适时进行鼓励和赞美。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几乎都做到了这一点,她们充分运用文字语言、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如崔秀琴老师让学生选读《海燕》一课中的片段,不断用语言鼓励赞美,用掌声表扬。学生表演动物造型后,老师学着学生的样子模拟赞美。吴丹青老师在学生读完之后把学生读得好的地方选出来再读,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肯定。
注重反复朗读。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情感和语言。崔老师和吴老师再两篇文章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视朗读,都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老师给予范读和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博大精深,情感的丰富多彩。
观摩两位老师的教学之后听崔老师的“为什么要上好课”和吴老师的“为‘写’而‘读’。让听课的老师更明白两位老师再教学中渗透的教学理念,深受启发。我们见到的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名师的课堂。可是现在农村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差,往往提个问题再简单再引导有些学生就是不发一言,一句话不说,这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来说无从着手,希望老师们给点有效的方法指导。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是应用最广泛、最贴近生活、内容最丰富的学科;通过语文的教学活动,最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语文学科基础较差,创新教育从何入手呢?
我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巩固,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我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加强背诵检查,储备“粮食”。我指导学生既在课内,也在课外诵记名篇名段、名言名句,并开展比赛活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背诵教学的常抓不懈,使学生肚里的“墨水”多了,他们回答问题时的语言比以前风趣、丰富多了,写作的内容也较以往广泛生动多了。二是注重拓展阅读,增加“营养”。农村初中图书室藏书有限,学生读书量少得可怜,长期“营养不良”,影响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向学校建议,发动全校师生捐书,增加了图书室的藏书量。然后,合理地安排好图书出借,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并摘抄名句,熟记精彩文段,写读后感,交流阅读心得。在阅读拓展练习中,学生的“营养”全面了,“仓储”盈满了,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夯实了语文基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就有可能有所创新,这也可以说是初中语文的创新教育吧。
本次观摩活动让我们年轻教师真正感受了什么事有效益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学习导师们的优秀教学,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努力教育好祖国未来的栋梁。
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 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增新九年制学校教务处
15.如何建构高效语文课堂 篇十五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老师要转变角色, 给自己准确的定位, 不能把自己定位成课堂的主导者, 而要成为引导者, 成为课堂活动的顾问, 让学生成为是课堂的主力军。其次, 老师要关心、热爱学生, 不能让学生总处在紧张的状态, 紧张过度就会疲惫、被动、厌倦。
中学阶段, 学生认知较为感性, 喜欢老师, 就愿意亲近老师, 爱屋及乌, 就乐于老师所教的学科, 喜欢与老师交流, 会“把老师提供的知识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取,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完成”。古人云: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亲其师就会心随师动, 能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下与老师的交流思想、共探问题。
二.充分的课前预设
首先, 预设要引起人学生的注意。
课前老师要有充分的预设, 预设的问题或知识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像石头投入江河一样在学生中激起千层巨浪。
其次, 预设的问题要合理, 要有梯度。
学生的能力有大小, 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也不同, 不能用同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生。专家说得好: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所以我们课前预设就要给学生准备一个可以跳着摘到的桃子, 这个桃子既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也要成为他们能够实现的目标。
三.中肯的课堂评价
教学活动中少不了评价机制, 同学的每次活动都要给予及时的评价, 评价不仅要科学合理, 更要中肯。
评价时要以赏识为主, 多表扬赞美, 少批评指责。对于孩子的成功, 我们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对于他们的不足或过错, 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 站在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 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肯的意见, 意见中要包含对学生的信任、对成功的期待。这样, 学生会很感激你, 真心接受您的建议并按照你期待的目标努力。
四.艺术的教学语言
1.语言要有真情实感。
没有真情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 教师的语言只有付诸真情实感才能调节学生的情绪, 把学生带入一种情景, 引起他们的共鸣。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语言:高亢的语言让人振奋, 低沉的语言让人忧伤;有时语言如高山流水, 诗情画意;有时语言一唱三叹, 意蕴悠长。
2.语言生动有趣。
机械、死板、说教式的语言空洞、乏味, 不仅不能让学生接受知识, 反而让学生生厌, 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很容易疲惫;只有生动有趣的语言才能让他们精神振奋。课堂上如果适当地巧用修辞、借用经典、引用生活、化用成语典故等, 就能使语言活泼, 课堂气氛活跃, 就能让学生产生听觉兴趣。据调查,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 因为他们的课堂语言生动有趣。生动有趣的语言才是有效性的语言, .不仅让学生轻松、活泼;还能启迪智慧, 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最容易理解知识, 加深对事物的感受程度。教师注重教学艺术的课堂语言最有生命力, 会产生无穷的魅力, 会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戴尔·卡耐基说过:“不要抓住别人的纽扣或是手, 要他听你的;因为别人若是不愿意听, 你就最好抓住自己的舌头, 而不是去抓别人。”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听你的, “最好抓住自己的舌头”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
五.丰富的教学形式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 更应当是学生展示才华的是舞台, 课堂形式要丰富多彩, 而呆板的形式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因为中学生多变、好动, 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 对于同一种模式的关注度不够持久, 所以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 不能一贯到底, 要有合理的设置, 形式灵活, 环节多变。
比如, 教学中讲练结合, 听说读写交叉, 师生互动交流要贯穿始终, 并融入表演、比赛、对话、讨论、辩论等活动。总之要让学生动起来, 只有动起来, 他们才能兴奋, 才能投入情感, 智力, 才能活起来。
教学活动中, 老师在传授知识时生动细致;探讨问题时要留出时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时学生潜心贯注、静气凝神;讨论时学生激热烈奔放、激情似火。这样, 他们的心灵会碰撞, 智慧火花会产生, 思想会升华, 境界会提高。
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总结了让学走出被学习疲惫, 主动学习, 进入课堂状态的方法;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充分的预设是基础, 中肯的评价、艺术的语言和合理的环节设置是保障。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8-05
高二语文会考09-27
高二学生语文作文07-17
鲁人高二语文期末07-30
高二语文热点作文08-04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10-17
高二年级优秀语文作文06-27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案07-09
高二语文教育总结07-10
厦门高二语文质检答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