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2024-07-25

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精选8篇)

1.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篇一

案例分析题二(合并范围)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其对外投资和受托经营情况如下:

(1)2004年4月,甲公司与a公司、b公司共同投资设立c公司,三方所占股权比例分别为48%、44%和8%。c公司董事会由11名成员组成,其中甲公司占6名,a公司占4名,b公司占1名,公司董事长由甲公司与a公司轮换委派。c公司的公司章程规定:公司任何董事会议的召开,必须满足董事出席人数不低于9名的条件,特别重大事项,如章程的修改、增减资本等,须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其他须由董事会决定的事宜,均须至少9名董事通过。另一方面,甲公司又与b公司签署了一份关于在c公司经营决策权和财务管理权方面b公司将与甲公司保持一致意见的协议。据此,甲公司认为其获得了对c公司的实质控制权,而要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1o月,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了一项关于近期出售子公司d公司的计划,该出售计划实际于2004年5月完成。甲公司以准备于近期售出为由,将d公司排除在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之外。

(3)2004年末,甲公司的一家子公司e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但尚无迹象表明其持续经营的能力受到任何影响。甲公司以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是负数为由将其排除在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之外。

(4)2004年10月,甲公司收购了一家it公司的50%股权,该it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结构为:甲公司占50%、g公司占45%、h公司占5%。甲公司成为该it公司新的股东后,经协商,各投资方对该it公司的原有章程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章程规定:

①投资各方分别派出人员组成董事会,董事会为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机构。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6人,g公司派出4人,另外1人由h公司派出。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副董事长2名。董事长由甲公司在其派出的董事中指定,副董事长由g公司和h公司在其各自派出的董事中指定。

②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

•审议批准总经理工作报告;

•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

•制定公司利润分配计划、还本付息计划和弥补亏损计划;

•制定增加、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方案;

•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及解散的方案;

•根据投资方推荐,聘任或解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制定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和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决定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决定公司经营期内投资、融资、资产转让、租赁、抵押、提供担保等计划;

•审核批准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的所有合同;

•股东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③董事会会议的法定人数为全体董事的2/3以上。达到法定人数,董事会会议方可通过董事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由全体董事的简单多数通过即可付诸实施。

另外,为保证在该it公司董事会中的影响力,a公司要求其派出的6名董事必须参加该it公司的董事会会议。

甲公司认为按照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规定,必须拥有50%以上有表决权股份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因其持股比例仅为50%,因而在其20的合并会计报表中,未将该it公司纳入其报表合并范围,而仅按照权益法核算该项投资。

(5)2004年1月,甲公司与另一家企业签订5年期受托经营酒店的协议,按照协议约定,甲公司在受托经营期内享有对该酒店的财务和经营管理权,并享有或承担其间该酒店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作为报酬甲公司须定期支付给委托企业固定的委托经营费。虽然甲公司不持有该酒店的任何股权,但是,甲公司欲以实际控制为由将该酒店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内。

要求:

请分析甲公司上述有关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正确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2.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篇二

一、正确选择考试用书与辅导学校

我是地处新疆边远地区的一名备考人员, 2008年6月中旬报名时对这种考试还是非常陌生, 认为只是开卷, 等到发书时看看即可。7月20日拿到《高级会计实务》一书时, 才发现书中的内容全是案例, 没有系统的知识点, 根本无从下手, 加上我是2003年参加的中级职称考试, 很多以前学的内容已经发生改变, 并且新增了许多知识点, 如金融工具、财务估值、期权定价、外汇风险管理等。以我现在所掌握的知识情况想要通过考试的几率十分小, 于是我选择了参加网上的辅导学校进行学习, 并收到了辅导学校赠送的《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 并准备好了《考试大纲》。事实证明, 新增的这两本辅导书完全填补了《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的不足之处, 三本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其对全书的内容做一个总括性的认识, 要点、知识点指点清晰, 特别是对于开卷考试来说, 在认真复习、掌握相关内容之后, 临考阶段就是理清知识点, 对相互有关联的内容在大纲上标清楚, 便于查找, 这对于考试时提高做题速度、争取时间是极为重要的, 但大纲的缺点是缺少相关习题。《精讲》一书则是与指定教材同步的一本较好的辅导书, 书中对每章内容进行知识点梳理、要点分析、历年考情分析等内容。也就是说, 老师首先是认真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每一章里最基本的知识点及重难点部分。对不清楚或难以正确理解的内容, 或历年学习中容易出问题及偏差的部分, 在《精讲》中都会涉及到, 对难点用实例进行透彻讲解, 并且在每章的小结之后附有巩固性的习题。特别是其中重要的跨章节的综合案例分析, 与实际应试试题的类型已十分接近, 可以充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总之,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认为拥有这三本书就可以了。此外, 选择好的辅导学校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大致将网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教材备齐了后我于7月底就进入了正式听课阶段。在听课的过程中, 按照老师的指点, 我定下了初步的听课计划, 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听完基础班的全部课程。每天听课时, 手里拿着《大纲》, 对老师讲的重要内容及时标注, 听完课后认真看《精讲》并做《辅导书》上的练习, 不懂的地方多听几遍, 反复理解。针对财管部分, 计算内容较多, 要动手多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也逐渐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 这些都必须是亲自多做练习才能学会的。而且这部分内容考试占分较多, 计算稍有一步错误, 就会前功尽弃, 失分很多, 所以, 对这部分内容还要求掌握一定的正确计算的能力。在学习后面几章中内控部分、公司法等内容时, 属于记忆的的内容较多, 案例的类型也很灵活, 往往难以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采取先听课, 圈重要知识点, 然后再看案例的方法。由于案例的内容文字性叙述的部分较多, 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 将知识点完整表述。最好的办法便是要多看案例分析, 掌握主要的考点, 对回答这类案例就会有基本的经验, 对精辟的答题点及技巧采取大段的背诵下来, 逐渐地掌握这类题的出题方式和解答方法。这样学完一遍以后大约已到了8月25号左右。这个阶段的学习要特别扎实, 要花功夫弄懂必会的知识点, 这也是整个学习时期耗时最长的。第二阶段:提高阶段。接着我开始进入了《跨章节的案例分析》及《锦囊班》的学习阶段。我觉得这个阶段十分重要, 是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纵、横向梳理、灵活运用阶段。在复习过程中, 对前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着重消化理解, 并熟悉考试方式、出题特点。第三个阶段:冲刺阶段。提高备考能力, 我在认真做了几套题后, 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予以加强学习, 最后熟悉所有考试资料, 对同一章节考试内容及同类型考试内容用一张纸记下其所位于的参考书的位置, 并打印相关内容备用, 如公司法内容、证券法内容等。

三、掌握考试技巧

考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十分重要, 因为考试题量大, 如果对考试内容不熟悉, 在考场上只凭翻书抄很难做完考题, 甚至有的连位置都找不到。考生不要以为是开卷考试就掉以轻心, 开卷考试也需要认真对待。首先, 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 相应的参考书及整理好的资料一定要带上, 对于不常用到的记忆性知识点, 要记清在书中的位置, 以便在考试时能够顺利找到。其次, 要掌握正确的读题方法, 先从试题的要求读起, 明确问题是什么类型的题型, 用笔标注问题的关键信息, 看问题有无陷阱;然后, 带着问题去读题干资料, 阅读时仍然用笔标注关键的有用信息, 再对照问题与已知资料, 一一作出分析、判断。回答问题时要把握好答题程度, 做到恰到好处, 不要漏掉关键点以免影响得分, 同时要避免答得太多, 影响答题速度。最后, 要注意把握考试答题的整个节奏, 每道题的时间要控制好, 碰到难题可先跳过去, 要保证会做的题一定要答好, 要保持卷面整洁、书写清晰, 便于教师阅卷。

高级会计师考试总体上说有“开卷考、层面高、题量大、时间紧、难度不大”等特点。在拥有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选择好高质量的远程教学, 这样可以拥有更多的资深教师的授课经验, 享受更多的学习资源, 求解备考的最佳对策, 顺利一次通关!

3.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之心得体会 篇三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高会考试)是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的的考试环节,只有通过这项考试,才能参加高会评审。因此,高会考试是会计人员参加高会评审、取得高会职称的必经之路。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高会考试的难度逐年增加,2003年、2004年的全国通过率都较高,2005年明显下降,为28%,而2006年仅为10%。

一、正确选择辅导用书

高会考试仅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的《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为指定教材,其他无官方教材,而大纲的内容分为说明、考试内容和考试试题三个部分,多为条条框框,难以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有必要选择一本合适的辅导用书。目前市场上辅导用书种类繁多、良莠不齐,2006年辅导用书主要有经济科学出版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其他版)、企业管理出版社、大连出版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版)和大连出版社(中国会计学会版)等多种版本。如何选择辅导用书呢?

(一)突出重点和难点

一般说来,每年新增加的内容多为考试重点。2006年新增加的考试内容主要有财政部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高会考试大纲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变动较大,其中部分章节过于概括。好的辅导用书应立足于对大纲的透彻分析,重点突出,帮助应试者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强化案例分析

高会考试采用案例分析题的形式,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财务、会计、税收等相关理论知识对所提供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的综合能力。因此,好的辅导用书应结合大纲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强化案例分析,帮助应试者在短期内提高应试能力。

(三)框架结构清晰

高会考试的内容广泛、考点很多,应试者应对各章内容有个整体印象,好的辅导用书应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便于应试者考试时迅速翻阅。

笔者在报名的时候已预订辅导用书,但拿到后发现编得不太好,一些重点表述得不具体、不透彻,一些难理解的章节避而不谈,甚至照抄大纲,就果断地换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版本。该书结合案例分析的考试特点,分为考生注意、新旧大纲对比、本章内容框架、本章重点与难点、案例分析强化训练、历年试题分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虽然有些地方有点啰嗦,也有一些错误,但暇不掩瑜,仍不失为一本较好的辅导用书。

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根据有关调查,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的约为60%,考前两个月开始复习的约为30%。由于2006年的考试内容变化很大,考试大纲、辅导用书出版的时间也较往年晚,大概考前一个多月才面市。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集中精力,考前一个月复习完全来得及。高级会计师更关注的是企业的管理而不是计算的能力,因此,高会考试的层次不同于中级职称和注会考试,它站在更高角度,考察应试者对相关财务会计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

高会考试的八道题目都是案例分析题,因此有人喜欢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买来大量习题集,希望能猜中部分题目。笔者认为此方式不可取。复习时间本身很有限,应该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即弄清应试知识点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试题训练,不能本末倒置。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只有把基本的概念弄清楚,才能以不变应付千变万化的考题。花一个月的时间,把大纲和辅导用书认真看懂、看透,通过考试自然是水到渠成的。

三、全面强化考前训练

高会考试的题型都是案例分析题,临考前几天,应试者的心理十分紧张,对理论性的知识点不一定看得进,这时不妨进行一些试题训练。

一是认真研究历年试题,可以借此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掌握评分标准,对考试不无裨益。2006年第一道有关会计法规和第九道有关国库集中支付的考题与2005年的考题大同小异,甚至命题顺序也相同;二是从网上下载三四套模拟试题或锦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5年的考前锦囊猜中了两道类似的题目,2006年的考前锦囊包含了让很多人一头雾水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考题的部分内容,考题第二问的第一小问甚至只要把锦囊的正确答案抄上即可。即使模拟试题和考题不一样,也至少使应试者熟悉了题目类型、检验了复习的效果。

四、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高会考试不象高考是选优考试,分数考得越高越好,而是合格考试,只要达到一定的分数就通过,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一)提高阅题速度

高会考试是开卷考试,题量很大,单题目就几大张纸,很多人都反映题目来不及做,因此要提高阅题速度。笔者有两个建议;一是先看答题要求再看题纲,这样带着问题去看题纲,可以明确目的,避免答非所问,而且可以把一些无关的信息过滤掉,题纲中的有些内容其实正是命题者用来迷惑应试者的,必要時可以在考题的关键处做上标记;二是平时多进行阅读量的训练,掌握一些快速阅读、快速提炼有关信息的方法。

(二)注意答题语言规范

高会考试的评分标准是按点给分,即只要答到点上,即使不完整也能得一定分;若答不到点上,答得再多也没用,反而浪费时间。因此在答题时一要考虑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即要考的是哪个知识点;二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做到言简意赅,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三)选择好答题顺序

高会考试的试题并非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来排列,考题的分值与难易程度也不一定成比例,而且每个人对各章内容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一般来说,自己熟悉的和答题内容较少的考题应该先做答,自己不太熟悉的和答题内容较多的考题自然应放在后面做答。

(四)控制好答题时间

近两年来,高会考试都是前两道考题答题内容较多,后几道考题答题内容相对较少。有些应试者前面考题回答得太详细,后面的考题根本来不及看。高会考试八道题目三个半小时,平均一道考题应花费25分钟左右,有些分值大的或者答题内容多的考题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应超过40分钟。有些书上建议最后两道选择题都做答,计分时会按照得分高的考题计分。这一说法可能是对的,但对此建议,笔者并不苟同,高会考试时间很紧张,与其花时间做一道把握不大的选择题,不如花时间检查其他必答题。

4.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篇四

资料:华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公司”)是生产一种小型家电的上市企业,该公司聘任注册会计师在进行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华安公司以下事项:

(1)期末应收账款600000元中,有一部分是对联营企业a销售产品形成的应收款项100000元;该项销售发生在1月。华安公司获得确切的数据,表明a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且a企业目前没有计划对该项应付华安公司的款项进行债务重组。除对联营企业a的应收款外,剩余的500000元应收账款均为8月销售形成的,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良好。

(2)期末存货600000元中,产成品为450000元,原材料为150000元。12月31日,华安公司产成品的单位成本为900元,数量为5000台。206月,华安公司与c企业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根据该合同,1月2日,华安公司按每台1000元的价格向c企业提供产品3000台。年12月31日,华安公司所售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为950元。原材料是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其中有50000元已霉烂变质;2002年12月31日,该批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为90000元,华安公司没有签订其他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3)期末长期股权投资1000000元中,600000元为8月10日购买的拟长期持有的d企业股票,购人时每股价格为6元。d企业2002年发生严重亏损,拟于20进行清理整顿;d企业股票12月31日的收盘价为6.10元。期末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其他 400000元为对该公司的合营企业f的股权投资,f企业由于受国际贸易和我国加入wto后有关规定的影响,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量将大大减少,预计将出现巨额亏损。

(4)华安公司生产的小家电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已出现了明显的恶化现象。除市场因素外,国际新颁布的有关该行业的管理规定也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不利的影 响。鉴于这些情况,华安公司管理层已做出决定,拟在年转产,不再生产该种小型家电,由于生产原产品的账面价值为500000元的设备拟处置。

(5)期末无形资产为20外购的一项与生产产品相关的专利权。目前市场上已存 在大量类似的专利技术,已使华安公司生产的小型家电的销售出现了明显的恶化现象,替 代该项专利的新专利也将面世,华安公司管理层已决定在2003年转产其他产品。

要求:

(1)分析判断2002年12月31日华安公司上述各项资产是否需要计提跌价准备或减 值准备?

(2)如需计提,计算计提的金额,并说明理由。

5.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篇五

1. 财务会计以对外报告为主要目标,以 ( ) 为最终目的。

a. 编制企业通用会计报表 b.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c.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d. 规范企业会计核算

2. 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可列示在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其他负债”项目中的是 ( )

a. “递延升水”帐户的借方余额 b. “递延升水”帐户的贷方余额

c. “递延贴水”帐户的借方余额 d. “汇兑损益”帐户的借方余额

3.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在期末时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项目是 ( )

a. 其他应付款 b. 其他应收款

c. 递延税款 d. 应交税金

4. 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时,以前各期发生的而在本期转销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按照 ( ) 计算转销。

a. 现行税率 b. 新税率 c. 原发生时的税率 d.平均税率

5. 以融资租赁为主并以专业公司从事业务活动为特点的租赁是 ( )

a. 古代租赁 b.近代租赁 c. 现代租赁 d. 当代租赁

6. 租赁公司以承租人身份与设备供货厂商直接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公司再以出租人的身份与用户签订转租合同的租赁业务,是属于 ( )

a. 售后租赁业务 b. 经营租赁业务

c. 转租赁业务 d. 融资租赁业务

7. “未实现租赁收益”科目,是出租人为核算其融资租赁业务而设置的 ( ) 类会计科目。

a. 资产 b. 负债 c. 收入 d. 所有者权益

8. 下列行为,不属于房地产开发行为的是 ( )

a. 征用土地 b.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c. 折迁安置 d. 委托规划设计

9. 企业从事土地开发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 ( )

a. 计入期间费用 b. 计入受益开发产品成本

c. 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d. 计入资本公积

10. 在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销售费用”科目期末 ( )

a. 可能没有余额 b. 可能有借方余额

6.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篇六

(2)月31日某一规格的钢材在市场上的售价为每吨5000元,假定3月5日该种规格的钢材市场销售价格升至5600元。

(3)年10月,农机公司同a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2月份,农机公司按每台1500000元的价格向a公司提供数控机床10台。2001年12月31日,该批机床实际库存为8台,单位成本1100000元,账面价值总额为8800000元。2001年12月31日,该批数控机床市场销售价格为1510000元。剩余2台系于年1月生产完工。

要求:

(1)对资料(1)中的钢板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如何列示?

(2)假设资料(1)中数控机床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生产成本,是否应对钢板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该批钢板购入过程发生脑嗽臃眩?/p>

(3)假定资料(2)中企业持有数控机床的数量为12台,总账面价值为1300元。确定以上资料中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并说明理由。

(4)假定资料(3)中没有签订销售合同,确定以上资料中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并说明理由。

(综合题)[本题10.00分]

答案分析是

1.资料(1)涉及原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原材料等,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因为用该钢板生产的产成品——数控机床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生产成本,所以钢板在资产负债表上按其成本1000000元列示:

2.资料(2)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原材料等,如果其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成本将超过可变现净值,则该项原材料应减计至可变现净值。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原材料重置成本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重置成本是指目前重新取得相同存货所需的成本。就外购原材料而言,指重新购置成本,包括现行采购价格和运杂费等。因此由于最终产品发生了减值,并且该批钢板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所以应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按重置成本950000元列示在2001年12月31 日的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

3.销售的数量小于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此时,超出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以正  常销售价格为计算基础。即,在这种情况下,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的存货,应以销售合同所规定的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以正常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所以,对于销售合同约定的10台机床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15000000元作为计算基础,而对于超出部分的2台机床的可变现净值应以正常销售价格1510000元作为计算基础。

7.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篇七

甲公司为一家以汽车制造为主业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和公司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 甲公司于2011年6月30日召开董事会, 就下一阶段“走出去”、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的有关改革措施作出如下决议:

(1) 积极开拓非洲等新兴市场, 选择政局稳定、市场前景良好的部分国家开展经营, 将产品和服务拓展到上述地区, 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根据公司境外经营的统一政策, 产品和服务以本地货币计价, 同时交易以美元结算。

(2) 加大研发力度, 以培育享誉国际的自主品牌为目标, 充分利用公司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发资源, 在整车开发、新能源应用、零部件及配件技术自主化等涉及汽车制造的各个技术领域启动全方位研发工作,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有所突破。

(3) 开通国际网络营销渠道,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国际知名信息技术提供商, 要求承包方在严格遵守有关保密协议的基础上, 根据本公司经营管理特点开发设计网络营销平台, 并委托其全权负责该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从而让公司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市场开拓和品牌推广。

(4) 加大资本运作力度, 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 报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 兼并重组境外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部分下游销售平台, 更好地整合当地资源;同时, 利用境外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 大力开展衍生金融产品投资, 以获取投资收益。

(5)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 不断夯实内部管理。进一步强化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 审计委员会2/3以上成员由执行董事兼任。

要求:

1.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逐项识别甲公司董事会决议中 (1) 至 (5) 项改革措施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同时, 针对识别出的主要风险, 逐项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

2.假设你是甲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立足企业层面考虑, 简要说明在指定风险应对策略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分析与解释】

1. (1) 第一项改革措施存在的风险:甲公司在非洲等新兴市场开展经营, 以本地货币计价, 以美元结算交易, 可能由于汇率波动而产生汇率风险 (或:外汇风险) 。 (1分)

控制措施:甲公司可以采取套期保值 (或:远期合约;或:提前或延期收付款;或购买保险) 等措施来降低或分担风险。 (1分)

(2) 第二项改革措施存在的风险: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 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或:研究项目立项风险。) (1分)

控制措施:甲公司应当根据发展战略, 结合市场开拓和技术进步要求, 科学制订研发计划, 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 (0.5分) , 开展可行性研究,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分) , 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研发项目进行审批 (0.5分)

(3) 第三项改革措施存在的风险:业务外包监控不严, 服务质量低劣, 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优势。 (或: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风险。) (1分)

控制措施:企业应当加强与承包方的沟通与协调 (0.5分) , 及时搜集相关信息, 发现和解决外包业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0.5分) ;应当密切关注并持续评估承包方的履约能力 (0.5分) , 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 (0.5分) , 避免业务外包失败造成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

(4) 第四项改革措施存在的风险:投资决策失误, 可能导致投资损失。 (或:投资决策风险。) (1分)

控制措施: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应当突出主业。 (或:企业应当谨慎从事衍生金融产品等高风险投资。) (1分)

(5) 第五项改革措施存在的风险:组织架构设计风险。 (或:治理机构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 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1分)

控制措施: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当具备独立性。 (或:审计委员会半数以上成员应当由独立董事担任。) (1分)

2.企业应当在分析了相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后 (1分) , 结合风险承受度 (1分) , 权衡风险与收益,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与企业风险偏好密切相关 (1分) , 应当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案例分析题二】 (本题15分)

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 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A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末召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题会议, 部署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专题会议上, 公司管理层成员发言要点如下:

董事长: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公司作为首批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企业, 应当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请在座各位务必高度重视, 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唯一目标, 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总经理:为确保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有必要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建议由董事长任组长, 本人担任副组长, 管理层其他成员任组员, 授权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

财务总监:随着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 本公司业务已涵盖制造、能源、金融、房地产四大板块。建议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18项应用指引, 将上述四大业务板块已有的管理制度与18项应用指引逐一对比, 满足相应的控制要求。鉴于公司经营管理任务繁重, 对18项应用指引没有涵盖的业务不纳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范畴。

投资总监: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企业投资行为作了严格规范。但考虑到本行业投资环境的特殊性, 投资机会稍纵即逝, 繁杂的投资控制程序可能降低决策效率, 导致投资机会丧失。建议简化投资决策审批程序, 重大投资项目经投资部论证并直接报董事长审批后即可实施。

审计委员会主席:根据监管部门要求, 经理层应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鉴于负责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熟悉本公司业务流程, 且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 可以考虑将内部控制咨询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一并委托该所完成。

内审总监:内部控制评价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当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案, 对公司经营面临的所有风险和所有业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报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实施。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逐项分析判断A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上述成员的发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 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董事长的“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唯一目标”的观点不当。 (1分)

理由: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而不仅仅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1分)

或: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规、资产安全、报告、经营和战略目标。 (1分)

评分说明:上述5目标, 缺少任何一项均不得分。

2.总经理的“授权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的观点不当。 (1分)

理由: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或: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并承担相应职责, 而非仅仅一个财务部就能完成此项工作。 (1分)

3.财务总监的“18项应用指引没有涵盖的业务不纳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范畴”的观点不当。 (1分)

理由:不符合全面性 (0.5分) 和重要性 (0.5分) 原则。

或: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情况, 针对所有重要业务或事项实施控制, 不仅仅局限于18项应用指引涵盖的业务。 (1分)

4.投资总监的“建议简化投资审批程序, 重大投资项目经投资部门论证并直接报董事长审批后即可实施”的观点不当。 (1分)

理由:重大投资项目, 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 (或:实行联签制度) 。 (1分)

5.审计委员会主席的“经理层应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1分) 和“将内部控制咨询和审计工作一并委托该所完成” (1分) 的观点不当。

理由: (1) 董事会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而非由经理层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1分)

(2) 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 (1分)

6.内审总监的“对公司经营面临的所有风险和所有业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价” (0.5分) 和“内部控制评价方案应报总经理办公室批准后实施” (0.5分) 的观点不当。

理由: (1) 不符合重要性原则。 (1分)

:, 要业务单位、重要业务事项进行评价。 (1分)

(2) 内部控制评价方案应报董事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1分)

【案例分析题三】 (本题10分)

甲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企业之一, 下属A、B、C三家分公司;甲企业对三家分公司实施直接考核。A、B、C三家分公司均独立从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装备制造、工程施工和营销工作。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 三家分公司之间业务重叠、重复开支的情况日趋严重, 既不利于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也无法适应企业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甲企业董事会于2011年初召开会议, 决定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会上, 董事李某建议, 撤销三家分公司, 设立装备制造部、工程部和营销部等部门, 将三家分公司的相关工作并入上述职能部门。董事罗某认为, 李某的方案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当前的业务规模不相适应, 建议企业分别设立装备制造公司、工程公司和营销公司三家子公司, 将三家分公司的相关工作分拆并入各子公司, 赋予各子公司较大的决策自主权, 甲企业分别设立专业事业部对不同子公司进行管理。

甲企业董事会决定, 由战略规划部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可行方案, 同时要求企业财务部根据董事李某和罗某的方案, 分别测算其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

金额单位:亿元

假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别指出甲企业现行组织结构、董事李某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和董事罗某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所属的组织结构类型。

2.分别计算甲企业现行组织结构、董事李某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和董事罗某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的经济增加值, 并从经济增加值最大化财务战略目标角度对甲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行决策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

【分析与解释】

1.现行组织结构属于创业型组织结构。 (1分)

董事李某提出的方案属于职能制组织结构。 (1分)

董事罗某提出的方案属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分)

2.甲企业现行组织结构下的经济增加值=10+1.4× (1-25%) - (20+20) ×7%=11.05-2.8=8.25 (亿元) (2分) 或:={[10+1.4× (1-25%) ]/40-7%}×40=8.25 (亿元) (2分)

董事李某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下的经济增加值=15+1.2× (1-25%) - (20+20) ×6%=15.9-2.4=13.5 (亿元) (2分) 或:={[15+1.2× (1-25%) ]/40-6%}×40=13.5 (亿元) (2分)

董事罗某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下的经济增加值=21+1× (1-25%) - (20+20) ×5%=21.75-2=19.75 (亿元) (2分) 或:={[21+1× (1-25%) ]/40-5%}×40=19.75 (亿元) (2分)

决策:由于董事罗某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下的经济增加值最大, 甲企业应当选择董事罗某提出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

【案例分析题四】 (本题10分)

A公司是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集团,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品牌推广和规模扩张, 每年资产规模保持20%以上的增幅。为了对各控股子公司进行有效的业绩评价, A公司采用了综合绩效评价方法, 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对各控股子公司财务绩效进行定量评价。具体指标及其权数如下:

同时, A公司还从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和社会贡献等八个方面对各控股子公司进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

为便于操作, A公司选取财务指标中权数最高的基本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标准, 对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及以上的子公司总经理进行奖励, 奖励水平为该总经理当年年薪的20%。下表为A公司下属的M控股子公司2010年的相关财务数据:

经过对M公司业绩指标的测算, M公司最终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为83分,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为90分。

要求:

1.分别计算M公司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

2.测算M公司综合绩效评价分数, 并依据综合绩效评价分数判断其归属的评价级别和评价类型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

3.判断A公司仅使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标准对子公司总经理进行奖励是否恰当, 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净资产收益率=0.26/3.8×100%≈6.84% (1分)

总资产报酬率= (0.12+0.36) /6.8×100%≈7.06% (1分)

总资产周转率=7.48/6.8×100%=110% (或1.1次) (1分)

应收账款周转率=7.48/1.87×100%=400% (或4次) (1分)

资产负债率=3.06/6.8×100%=45% (1分)

已获利息倍数= (0.12+0.36) /0.12=4倍 (1分)

2.M公司综合绩效评价分数=83×70%+90×30%=85.1分 (1分)

根据其评价分数, M公司评价级别为A (0.5分) , 评价类型为优 (0.5分) 。

3.A公司仅使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奖励标准不恰当。

理由:仅使用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评价不全面 (或:不符合全面性原则;或:没有综合考虑财务、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 (0.5分) , 并对管理层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评价 (0.5分) 。

【案例分析题五】 (本题10分)

某市卫生局按照工作计划, 拟集中在2011年6月办理几项资产采购业务 (均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 并列入当年经批复的预算) 。6月2日, 该局分管财务、资产管理的副局长召集相关处室负责人召开工作会议, 就资产购置以及发挥资产使用效益等事项进行了讨论。有关情况及形成的决议如下所示:

(1) 拟购买一批专用检测设备 (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 。该种设备本地供应商有一家, 国内另外2家供应商处于偏远省份。会议研究决定直接联系本地供应商采购该批设备。

(2) 拟购买一批数字分析仪器 (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 , 经批复的采购项目预算为1 500万元。由于该局对拟购仪器的价格、供应商等市场情况不熟悉, 会议决定委托与该局有过业务合作关系、信誉良好、具有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乙级资格的X公司代理采购。

(3) 拟购置公务车1辆 (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 。工作会议上, 大家普遍认为, 按照经批准的预算标准, 同等价格档次的进口车较国产车在性能上更优, 会议决定向接受委托的集中采购机构提出购买进口车的要求。

(4) 该局于当年4月份收到某企业捐赠的2台大型精密测试仪器, 尚未安排使用。

会议研究决定: (1) 上报本局局长办公会同意后, 将此2台仪器对外出租; (2) 每年收取50万元租金, 并将2011年收取的租金拨付给下属A事业单位弥补其项目资金缺口。

(5) 下属B事业单位因申请银行借款请求该局提供担保。会议经充分讨论, 决定上报本局局长办公会同意后, 以本局的一栋闲置旧办公楼为B事业单位提供借款担保。

要求:

根据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规定, 逐项判断某市卫生局上述会议决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 分别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 该局直接联系本地供应商采购设备的决议不正确。

(0.5分)

理由:该局所采购设备存在多个供应商, 不符合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条件。 (1分)

或:该局所采购设备存在多个供应商, 应采用单一来源以外的其他采购方式。 (1分)

2. 该局委托X公司代理采购的决议不正确。 (0.5分)

理由:该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超过了1 000万元 (1分) , 不能委托具有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乙级资格的公司代理采购 (1分) 。

或:该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超过了1 000万元 (或:超过了规定限额) (1分) , 应委托具有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甲级资格的公司代理采购 (1分) 。

或:该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超过了1 000万元 (或:超过了规定限额) (1分) , 乙级资格公司不符合代理资格 (1分) 。

3.该局要求集中采购机构购买进口车的决议不正确。 (0.5分)

理由:除需要采购的货物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等法定情况外, 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 (或:应优先考虑国产车) 。 (1分)

4. (1) 该局上报局长办公会同意将测试仪器对外出租的决议不正确。 (0.5分)

理由:行政单位将国有资产对外出租的, 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1分)

评分说明:回答“须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的, 视同按事业单位审批程序答题, 不得分。

(2) 拟将2011年收取的租金拨付给下属A事业单位的决议不正确。 (0.5分)

理由:行政单位出租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1分)

或:行政单位出租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应上缴财政。 (1分)

评分说明:回答“事业单位出租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 不得分。

评分说明:对于上述 (1) 、 (2) , 未分项判断, 一并回答“不正确”的, 判断分得1分。

5.该局以旧办公楼对下属B事业单位提供借款担保的决议不正确。 (0.5分)

理由: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行政单位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 (1分)

评分说明:回答“事业单位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的, 不得分。

【案例分析题六】 (本题10分)

甲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网络信息技术开发的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 该公司引进了一批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为了实现公司战略规划和跨越式发展, 2009年12月, 甲公司决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主要内容为:

1.激励对象:高级管理人员5人和技术骨干15人, 共计20人。

2.激励方式:

方式一:虚拟股票计划

(1) 虚拟股票设置目的:着重考虑高级管理人员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业绩表现, 只要在本计划所规定的岗位作出了贡献并实现了设定的业绩, 就有资格获得虚拟股票。

(2) 虚拟股票的授予:虚拟股票依据所激励岗位的重要性和本人的业绩表现, 从2010年1月1日开始, 于每年年底公司业绩评定之后授予, 作为名义上的股份记在高级管理人员名下, 以使其获得分红收益。虚拟股票的授予总额为当年净利润的10%。

方式二:股票期权计划

(1) 股票期权设置目的:着重于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 实现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

(2) 股票期权的授予:依据每位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量化比例, 确定获授的股票期权数。2010年1月1日, 甲公司向其15名技术骨干授予合计10万份股票期权;这些技术骨干必须从2010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三年, 服务期满时才能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10万股甲公司股票。

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 (2010年1月1日) 的公允价值为每份30元。2010年没有技术骨干离开甲公司, 估计2011年至2012年离开的技术骨干为3人, 所对应的股票期权为2万份。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 分别指出甲公司两种激励方式的特征。

2. 计算2010年甲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

【分析与解释】

1. (1) 虚拟股票的特征:

(1) 是一种享有企业分红权的凭证。 (1分)

或:激励对象对虚拟股票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 也不能转让和出售, 且在离开公司时自动失效。 (1分)

(2) 本质上是将奖金延期支付, 其资金来源于公司的奖励基金。 (1分)

(3) 激励对象可以在公司效益好时获得分红。 (1分)

(2) 股票期权的特征:

(1) 是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 (行权价) 和条件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1分)

(2) 最终价值体现为行权时的价差 (或:获得股票的资本利得) 。 (1分)

(3) 风险高回报也高。 (1分)

(4) 适合于成长初期或扩张期的企业。 (1分)

2. 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 (100 000-20 000) ×30×1/3=800 000 (元) (3分)

【案例分析题七】 (本题10分)

北方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 主要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 所需原料铁矿石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面对铁矿石价格总体上涨趋势, 北方公司董事会决定通过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以有效锁定铁矿石采购价格, 并责成公司经理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此, 北方公司总经理杨某于近日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讨论, 相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杨某:第一, 应当充分认识通过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必要性和复杂性;第二, 应当充分了解境外衍生品市场运行特点, 认真研究境外衍生品市场相关交易规则和管理制度;第三, 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成立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委员会和套期保值业务工作小组, 建议由总会计师朱某牵头负责。

总会计师朱某:第一, 完全同意总经理杨某的意见;第二, 公司应当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积极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进口铁矿石进行套期保值;第三, 考虑到公司目前对境外衍生品市场尚不熟悉, 建议对境外衍生品投资进行决策时寻求专业第三方支持;第四, 考虑到铁矿石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 建议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对进口铁矿石进行套期保值。

财务部经理王某:第一, 赞同总会计师朱某的意见;第二, 鉴于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品投资, 而公司目前尚无这方面技术力量, 因此, 建议有关业务只作表外披露, 待结清时再记入表内;第三, 鉴于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主要目的是锁定铁矿石采购价格, 因此, 应当作为公允价值套期, 并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进行处理。

风险管理部经理胡某:第一, 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当坚持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买卖商品方向相同原则;第二,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境外衍生品交易业务前台、中台、后台风险管理机制;第三,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境外衍生品交易业务报批程序, 但在市场发生特殊变化时可先交易后补办报批手续;第四,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 逐项判断北方公司总经理杨某、总会计师朱某、财务部经理王某、风险管理部经理胡某的观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的, 分别指出不当之处, 并逐项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总经理杨某的发言不存在不当之处。 (0.5分)

2. 总会计师朱某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 (0.5分)

不当之处: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对进口铁矿石进行套期保值。 (0.5分)

理由:卖出套期保值主要防范价格下跌风险。买入套期保值 (或:多头套期保值;或:买期保值) 才能防范价格上涨风险。 (0.5分)

3. 财务部经理王某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 (0.5分)

(1) 不当之处:衍生品投资业务只作表外披露, 待结清时再记入表内。 (1分)

理由:衍生品投资属于金融工具, 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并在表内列示。 (1分)

(2) 不当之处: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锁定铁矿石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套期。 (1分)

理由: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主要目的是锁定铁矿石价格, 属于对预期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应当作为现金流量套期。 (1分)

4.风险管理部经理胡某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 (0.5分)

(1) 不当之处: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当坚持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买卖商品方向相同原则。 (0.5分)

理由:坚持方向相同原则无法在期货和现货市场建立盈亏冲抵机制, 达到套期保值目的。 (1分)

或:应当坚持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买卖商品方向相反原则。 (1分)

(2) 不当之处:在市场发生特殊变化时可先交易后补办报批手续。 (0.5分)

理由:境外衍生品交易应当按照相互制衡原则, 在具体操作前应当履行必要的报批手续。 (1分)

【案例分析题八】 (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 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甲集团公司是一家中央国有企业, 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 主要集中在乙分公司;二是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务, 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国际旅游业务, 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公司除丁公司外, 无其他关联公司。

2010年, 甲集团公司加大了对全集团资产和业务整合力度, 确定了“做强做大主业, 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 实现主业整体上市”的发展战略。2010年, 甲集团公司进行了如下资本运作:

(1) 2010年2月1日, 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0.4亿元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A上市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 A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亿元。A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企业, 与甲集团公司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2010年11月1日, 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1亿元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再次购入A上市公司40%的有表决权股份, 另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0.15亿元。至此, 甲集团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 控制了A上市公司。该日, 甲集团公司之前持有的A上市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0.5亿元, A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亿元。

甲集团公司从2010年11月1日起, 对A上市公司实行了统一监督、控制、激励和约束, 努力使A上市公司成为集团内部一支运作协调、利益攸关的重要力量, 进一步夯实了甲集团公司在我国电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2) 2010年12月1日, 甲集团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3亿股股权, 占B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1%, 支付银行存款1.5亿元。该日, B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为1.2亿元, 股东权益为1.2亿元。

甲集团公司2010年控制B上市公司的目的是, 计划在2011年3月1日向B上市公司注入乙分公司的全部资产, 从而实现甲集团公司的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整体上市, 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3) 2010年12月31日, 甲集团公司为了做强做大主业, 逐步退出国际旅游市场, 以0.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所持有丁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 但仍对丁公司具有控制权。该日, 丁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0.6亿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 (1) , 指出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 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 (1) 和 (2) , 分别指出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股权是否属于企业合并。如果属于企业合并, 指出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并简要说明理由;同时指出合并日或购买日为哪一天。

3.根据资料 (1) , 计算甲集团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在合并日或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企业合并成本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

4. 根据资料 (2) , 简要说明甲集团公司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股权在甲集团公司2010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5.根据资料 (3) , 简要说明甲集团公司出售所持有丁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在甲集团公司2010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6.简要说明甲集团公司2010年取得A上市公司股权和B上市公司股权所发挥的作用。

【分析与解释】

1.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属于横向并购。 (1分)

理由: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1分)

或:两者在业务上和地域上存在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1分)

或:两者属于竞争对手之间的合并。 (1分)

2.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属于企业合并 (1分) , 且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分)

理由:甲集团公司和A上市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1分)

或:甲集团公司和A上市公司在合并前没有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控制。 (1分)

甲集团公司并购A上市公司的购买日为2010年11月1日。 (1分)

甲集团公司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股权不属于企业合并。 (2分)

3.甲集团公司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企业合并成本:1+0.5=1.5 (亿元) 。 (2分)

4. 甲集团公司应当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对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股权进行会计处理 (2分) , 不得确认商誉 (0.5分) 或不得确认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0.5分) 。

5. 在甲集团公司2010年合并财务报表中, 甲集团公司处置所持有丁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取得的价款 (0.5分) 与处置20%的有表决权股份相对应享有丁公司净资产的份额 (0.5分) 的差额 (0.5分) , 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0.5分) 。

或: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0.12, 资本公积0.18;贷:银行存款0.3。 (2分)

评分说明:以分录表示时, 借贷方向、科目名称及金额均正确的, 给相应分值。

6.甲集团公司2010年取得A上市公司股权和B上市公司股权发挥了如下作用:

(1) 实现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分)

(2) 促进了资产流动、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经济利益。 (1分)

(3) 实现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1分)

(4) 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 (1分)

(5) 促进了文化融合与管理理念的提升。 (1分)

【案例分析题九】 (本题20分, 本题为选答题, 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1年6月, 该单位财务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筹备编制本单位2012年度“一上”预算草案。6月20日, 甲单位总会计师王某召集财务处相关人员召开了会议, 集中就以下事项听取财务处的汇报和处理建议。

关于2011年预算执行及6月份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

(1) 甲单位一实验项目A已在6月10日前完成, 项目支出已全部支付, 形成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剩余资金120万元。财务处建议将项目A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自7月1日起直接追加用于存在资金缺口的监测项目B。

(2) 甲单位一实验项目C原计划于4至6月份实施, 经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为180万元, 全部由财政以授权支付方式拨付。甲单位已收到100万元授权支付额度。由于项目C设计存在问题, 无法如期实施。财务处建议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从项目C经费中列支60万元, 用于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项目D的部分开支。

(3) 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甲单位于6月18日以自有资金融资租入成套设备一套, 价值900万元, 设备已运抵甲单位。按照合同规定, 甲单位从当年开始, 于每年7月1日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150万元, 6年付清;期满后, 该套设备产权归属甲单位。财务处建议本月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各900万元, 同时增加事业支出和其他应付款各150万元。

(4) 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甲单位以一项专利权作价出资, 与乙企业共同设立一家咨询培训公司。该项专利权账面余额为165万元, 评估确认价值为200万元。6月19日, 甲单位办理完毕相关产权手续。财务处建议增加对外投资和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 各200万元, 同时减少事业基金 (一般基金) 和无形资产各165万元。

关于2012年预算编制:

(5) 甲单位拟申请财政专项资金, 于2012年购置一台大型设备, 购置费预算1 100万元 (超出资产配置的规定限额) 。财务处建议将该项支出列入2012年度预算草案, 并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预算草案及项目申报文本时一并递交资产购置申请。

(6) 甲单位已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自2012年初起对外出租一栋闲置的旧办公楼, 租期4年, 每年收取租金75万元。财务处建议将2012年收取的75万元租金作为“其他收入”列入2012年度收入预算。

(7) 2012年, 甲单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三险一金”预算450万元 (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预算200万元, 住房公积金预算250万元) 。财务处建议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8) 2012年, 甲单位提取修购基金预算550万元。财务处建议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列入“科学技术”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要求: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 逐项判断财务处对事项 (1) 至 (8) 的处理建议是否正确[对事项 (7) 、 (8) 中的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 须分别做出判断]。对于事项 (1) 、 (2) 、 (5) 、 (6) , 如不正确, 分别说明理由;对于事项 (3) 、 (4) 、 (7) 、 (8) , 如不正确, 分别指出正确的处理。

【分析与解释】

1.财务处对事项 (1) 的处理建议不正确。 (1分)

理由: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在统筹用于编制以后年度部门预算之前, 原则上不得动用 (1分)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预算执行中动用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安排必须支出的, 应报财政部审批 (1分) 。

或:财政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或:项目支出剩余资金) 未经财政部 (门) 批准不得动用。 (2分)

2.财务处对事项 (2) 的处理建议不正确。 (1分)

理由:项目资金应按规定用途使用 (或:应专款专用;或:不得挪用) (1分) ;在年度预算执行中确需调整用途的, 需报财政部审批 (1分) 。

或:未经财政部 (门) 批准, 不得擅自改变项目资金用途。 (2分)

3.财务处对事项 (3) 的会计处理建议不正确。 (1分)

正确处理:本月应增加固定资产和其他应付款各900万元。 (1分)

或:本月或6月18日处理:

借:固定资产900;贷:其他应付款900。 (1分)

或:本月或6月18日处理:

借:固定资产9 000 000;贷:其他应付款9 000 000。 (1分)

评分说明:

1.以分录表示时, 借贷方向、科目名称及金额均正确的, 给相应分值。

2.答题中指出本月或6月18日会计处理为多笔分录的, 即使其中包含有增加固定资产和其他应付款各900万元, 也不给相应分值。

3.答题中未指出具体处理时点, 只列出多笔分录的, 只要其中包含有增加固定资产和其他应付款各900万元, 即给相应分值。

4.财务处对事项 (4) 的会计处理建议正确。 (1分)

5.财务处对事项 (5) 的处理建议不正确。 (1分)

理由:购置有规定配备标准或限额以上资产的, 应先报经财政部审批同意后, 才能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年度部门预算 (1分) , 并在进行项目申报时一并报送资产购置批复文件 (1分) 。

6. 财务处对事项 (6) 的处理建议正确。 (1分)

7. 事项 (7) 中, 有关“三险一金”预算的支出功能分类建议不正确。 (1分)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三险一金”预算应列入“科学技术”类。 (1分)

或:“三险”预算的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 (0.5分) , 按功能分类应列入“科学技术”类 (0.5分) :住房公积金预算的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 (0.5分) , 按功能分类应列入“科学技术”类 (0.5分)

有关“三险”预算的支出经济分类建议正确。 (0.5分)

有关住房公积金预算的支出经济分类建议不正确。 (0.5分)

或:“三险一金”预算的支出经济分类不正确。 (1分)

正确分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住房公积金 (或:250万元) 预算应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1分)

8. 事项 (8) 中, 有关支出功能分类的建议正确。 (1分) 有关支出经济分类的建议不正确。 (1分)

正确分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应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1分)

8.英语高级口译考试笔试真题和答案 篇八

SECTION 1: LISTENING TEST (30 minutes)

Part A: Spot Dictation tr.hjenglish.com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of the test, you will hear a passage and read the same passage with blanks in it.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you have heard on the tape. Write your answer in the corresponding space in your ANSWER BOOKLET. Remember you will hear. the passage ONLY ONCE.

Business people spend quite a lot of time in meetings and meetings come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ranging from ____________(1) to informal one-to-one meetings. There are _____________(2) why meetings are held: reaching decisions in a meeting means that all the participants can ________ (3) the decision: mor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nd different ideas can be contributed.

Meetings can lead to more________(4): often more courageous decisions than one person might feel brave enough to make.

But meetings also_____________(5): more time is required; theres more talk, sometimes irrelevant and repetitive; and__________________(6).

The more people there are at a meeting, the longer it may take to reach a decision. There_____________(7) for meetings, depending on the purpose a meeting where information is being given to people can be quite large, as questions________________(8) may be asked by a few individuals on everyone elses behalf.

The way a committee operates often depends on__________________(9) or chairperson: he or she may control the proceedings or__________(10) whenever they want. An effective chairperson should be flexible. In some meetings the mernbers have to________(11) before a decision can be made: formal proposals or “motions ” may have to be tabled,_________(12) before a vote can taken. Other meeting may require__________(13) everyone has to agree.

Most meetings have an agenda. For a formal meeting, this document may be____________(14) to all participants. For an informal meeting, the agenda may simply be____________(15) that have to be dealt with. The purpose of an agenda______________(16) the meeting and keep everyone to the point. The agenda for a formal meeting must be organized_______________(17). Often the agenda shows not only the topics but also ____________(18) regarding each topic. All items on which a decision is to be taken should appear on the agenda.

One-to-one small informal meetings also tend to be ___________ (19).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_____________ (20) in a corridor or over coffee. Small informal meetings may also take place or continue during a meal.

Part B: Listening Comprehensiontr.hjenglish.com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of the test there will be some short talks and conversations. After each one, you will be asked some questions. The talks, comversations and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Now listen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and write the letter of the answer you have chosen in the corresponding space in your ANSWER BOOKLET.

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1. (A) The comparison in cost of living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B)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orking in different places.

(C) Where to spend their forthcoming holidays.

(D) Which university their eldest son should attend.

2. (A) Hamburg. (B) Frankfurt.

(C) Munich. (D) Berlin.

3. (A) It is the highest.

(B) It is the lowest.

(C) It comes in between the other twojobs.

(D) No such comparison is made in the conversation.

4. (A) One year. (B) Around two years.

(C) No more than five years. (D) Between five and ten years.

5. (A) The cost of living Germany i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s in Britain.

(B) They agree that Munich would be the best city to live in.

(C) The Frankfurt job will help the mans career most.

(D) Their children dont like winter sports.

Questions 6 to 1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ews.

6. (A) The project will go ahead whatever happens.

(B) The project has to be cancelled because its too expensive.

(C) The project will stop if the U.S. and Russia reach a new arms agreement.

(D) The project will be debated in Congress before he approves it.

7. (A) The United Kingdom. (B) Belgium.

(C) The United States. (D) Russia.

8. (A) 7.5% (B) 8%

(C) 12% (D) 13%

9. (A) He visited an exhibition of robots.

(B) He talked with a group of car manufacturers.

(C) He chaired an industrial meeting.

(D) He opened a new car factory.

10.(A) Water pollution.

(B) Hot weather.

(C) An excessive demand for water.

(D) Bad management of the local water authorities.

Question 11 to 1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interview.

11.(A) She had originally been trained at college for that job.

(B) She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serious anorexia.

(C) She found the job terribly enjoyable.

(D) She went into the job more or less by chance.

12.(A) An infant teacher. (B) A child psychologist.

(C) An exercise teacher. (D) A hypnotist.

13.(A) Because she thought thejob wasnt very exciting.

(B) Because the pay wasnt so good as she had expected.

(C) Because she has developed a serious eating problem.

(D) Because she was going to leave America.

14.(A) Because she has made a mistake in teaching exercises.

(B) Because she was impressed by his skill.

(C) Because she has got a minor eating problem.

(D) Because she intended to go into this profession.

15.(A) People with various sleeping problems.

(B) Peoople who has very low self images.

(C) People who were putting on weight.

(D) People who wanted to go into the profession.

Questions 16 to 2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alk.

16.(A) The board of directiors.

(B) The company shareholders.

(C) The department managers of the company.

(D) A group of investment analysts.

17.(A) The companys past performance.

(B) The companys expansion plan.

(C) The promotion of the companys new product.

(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18.(A) Advertising. (B) Market analysis and counselling.

(C) Home security systems. (D) Grass mowers.

19.(A) Bad market conditions. (B) Competition from rivals.

(C) Faulty products. (D) Inadequate after-sales service.

20.(A) 1.1 million dollars. (B) 5.5 million dollars.

上一篇: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期中教学检查总结下一篇:全球通史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