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近义词反义词查询(精选17篇)
1.绚丽的近义词反义词查询 篇一
中文发音:绚丽[xuàn lì]
词语解释:灿烂美丽,形容颜色鲜艳。
绚丽的近义词:富丽、瑰丽、奇丽、艳丽、绚烂、绮丽
用绚丽造句
1、遍野的鲜花将春天打扮的绚丽多彩。
2、在茫茫的草地中,绚丽多姿的花儿在向着我们招收呐!
3、我们要好好生活,不能让绚丽多姿的青春虚度!
4、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5、我爱我的国家,爱这绚丽似锦的大好河山。
6、正月十五的焰火表演,把整个夜空装点的绚丽多彩。
7、每个人的少年时代,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梦,那是他们最纯真的理想。
8、晚霞绚丽多彩,山巅的来星塔巍然耸立,气魄宏大。
9、一阵暴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
10、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的虹彩,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它美丽的颜色。
11、绚丽的晚霞映照着无垠的大海,这种壮观真称得上我人生的启蒙。
12、少年时期,我的梦是绚丽多彩的;成年以后,我的`梦只有一个颜色了。
13、太阳下山了,把天边的云朵染红了,远远望去,天边绚丽似锦,灿烂无比。
14、国庆烟花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15、在一片仪态万千的绚丽花海中,一株百合清幽的开着。
2.绚丽的近义词反义词查询 篇二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中词的反义聚合关系以及它们的用法。
反义聚合的词称为反义词。反义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反义词是现实想象中矛盾、对立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它不仅大量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还大量运用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们来审视一下反义词在具体语言中的运用。
1 固定搭配中的反义词
英语中有许多由一对反义词构成的固定搭配,如here and there,now and then,pros and cons,day and night,biack and white,up an down,home and abroad,等等。在这样的词组搭配中,有一点事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词组中的反义词的位置是固定的。一旦它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该词组的意思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I like to go to the opera now and then.
在句中,“now and then"是一个固定的搭配,意思为”at irregular intervals;occasionally"(“有时,偶尔”)。但是一旦这个词组变成了“then and now”意思就变成了“not only in the past but in the present day”(不仅在过去,现在仍然是……)。因此,上句话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应当是:我有时喜欢去听听歌剧。
2 英语谚语中的反义词
英语的谚语中使用了大量的反义词。反义词的运用使得对比更加鲜明、意义更加凝练。如:
He who has never hoped can never despair.
Man struggLes upwards;water flow downwards.
A man is a weal or woe as he thinks himself so.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
3 修辞用法中的反义词
3.1 矛盾用词法(oxymoro)
矛盾修辞法指的是体现词组层次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两个相矛盾的词语或表达式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如honest deception(诚实的欺骗),ture lies(真实的谎言),wisefool(聪明的傻瓜)等等.矛盾修辞法是文学作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目的就是为了取得特殊的语义表达效果。我们看下面两个句子:
(1)The major again pressed to his biue eyes the tips of the finer that were disposed on the edge pf the weeled chair with careful carelessness,after the Cleopatre modle and Mr.Dombey bowed(Dombey and Son)
(2)Love is cruel,love is sweet,———
Cruel sweet,
Lovers sigh till lovers meet,
Sigh and meet———
Sigh and meet,and sigh again———
Cruel sweet!O sweetest pain!
(Thomas MacDonagh,Love is sweet)
在词组careful caerlessness中,这两个反义词在词义上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看似矛盾的词组却反而生动形象地将少校那种伪装做作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爱情的滋味又怎是单单一个cruel或sweet可以表达的,二者的结合不正表达出了恋爱中的男女们那种矛盾的心情吗?
3.2 似非而是的修辞手法(paradox)
与矛盾修辞法不同的是,似非而是是应用于句子层次的一种修辞手法,句子自相矛盾从而显得非常谬论,但是细细琢磨之下却又在情理之中。下面的一段话就是这种修辞手法的一个具体运用
(1)urse:His name is Romeo,and a Montague.The only son of your great enemy.
Julet:My only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Too early seen unknown and known too late!
Podigious birth of love that it is to me,That I must love a loathed enemy
(Shakespeare,ROMEO AND juliet)
(2)The chile is father of the man.
(William Wordsworth)
My only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我惟一的爱来自于我唯一的恨)这句话听起来十分荒谬,因为爱与恨是两种对立的情感,因此很难想象爱情怎么能够孕育仇恨之中呢?但是在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疯狂的爱上了仇人家的儿子罗密欧,明知违犯了家庭的规定,却又欲罢不能。这句话巧妙地表达出了她那痛苦复杂的心情,同时也预示了这对恋人悲剧性的结局。同样,孩子又怎能是人类的父亲?但是大诗人华兹华斯这句名言不也和中国的古谚“三岁看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说些反话,以表达一些讽刺、调侃之意,有时还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如把一个骨瘦如柴的人偏偏说成“fatty”或把一个大胖子称做“skinny”,在不同的场合下都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英语中的反义词几乎无处不在,它在语言词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大名师的著名讲座,小小的反义词却反映了人们对大至客观世界小至个人情感的深刻认识。
摘要:反义聚合的词称为反义词。反义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反义词在英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使用在一些固定搭配及谚语中,而且还被大量应用于各种修辞手法中,在表达思想的同时加强了语言的对比,促进了语言的精确性、鲜明性和表情性。小小的反义词反映了人们对大至客观世界小至个人情感的深刻认识。
3.爱的反义词 篇三
爱的反义词不是孤独。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反过来说也一样,人类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的那些伟大的灵魂,其深不可测的孤独岂不正是源自那博大无际的爱,这爱不是有限的人世事物所能满足的?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
爱的反义词也不是恨。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他对什么都不在乎,也就不会恨什么。之所以爱憎分明,是因为有执著的爱,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爱转化为恨的事例更是司空见惯,而这种转化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两者原是同一种激情的不同形态。爱是关切,关切就会在乎,在乎就难免挑剔,于是生出了无穷的恩恩怨怨。当然,一般而言,那种容易陷入恩怨是非的爱的气象未免渺小,其中还混杂了太多的得失计较。大爱不求回报,了断浮世恩怨。然而,当大爱者的救世抱负受挫之时,大爱也会表现为像鲁迅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大恨。总之,一切人世的爱,都是不能割断与恨的联系的。
那么,爱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哪一种情感状态与爱截然相反,是爱的毋庸置疑的对立面呢?回答只能是:冷漠。孤独者和恨者都是会爱的,冷漠者却与爱完全无缘。如果说孤独是爱心的没有着落,恨是爱心的受挫,那么,冷漠就是爱心的死灭。一个冷漠的人,他不但没有爱心,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没有心,没有灵魂。因为爱心原是灵魂的核心,灵魂借爱而活着,感受着,生长着,无爱的灵魂中没有了一切积极的情感,这样的灵魂已经名存实亡。无论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来说,真正可怕的是冷漠,’它使个人失去生活的意义,使社会发生道德的危机。在我看来,当今社会最触目惊心的现象之一便是人心的冷漠。最近屡屡读到汽车司机肇事后把受害者处死然后逃逸的报道,处死的方式包括回车碾压伤者、把伤者扔进污水沟、带着被卷入车下的伤者继续驰行等等,无不令人发指。毫无疑问,这些罪犯对于受害者无仇无恨,他们仅仅是为了逃避对己的惩罚而不惜虐杀他人的生命,而这种惩罚本来只不过是使他们受短暂的牢狱之灾或一些财产损失而已,与一条生命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这当然是冷漠的极端例子,然而,这类恶性事件的增多是有社会的基础的,暴露了社会上相当普遍的重利轻情、见利忘义的倾向。在一个太重功利的社会里,冷漠会像病毒一样传播,从而使有爱心的人更感到孤独,甚至感到愤恨。不过,让我们记住,我们不要由孤独和愤恨而也堕入冷漠,保护爱心、拒绝冷漠乃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灵魂的一份责任,也是我们对于社会的一份责任。
4.平静的近义词反义词查询 篇四
沸腾: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这时液沸腾
动荡:①波浪起伏:湖水~。 ②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动荡
热闹:①人多欢腾:元宵佳节,街上十分热闹|热闹的集市。热闹
喧闹:1.喧哗热闹;吵闹。喧闹
骚动:1.动荡,不安宁。 2.特指**,变乱。 3骚动
烦扰:①搅扰:他太累了,我实在不忍心再~他。 ②因受烦扰
轰动:同时惊动很多人:~全国丨~一时丨全场~。也作哄动轰动
混乱:没条理;没秩序:思想~ㄧ秩序~。混乱
激动:①(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情绪~。 ②使感情冲激动
激烈:①(动作、言论等)剧烈:百米赛跑是一项很~的运动激烈
喧腾:1.喧闹沸腾。喧腾
着急:1.焦躁不安。 2.赶紧。着急
奔腾:(许多马)跳跃着奔跑:一马当先,万马~◇思绪~ㄧ奔腾
荡漾:①起伏摇动:水波荡漾。 ②形容起伏动荡:歌声荡荡漾
翻滚:①上下滚动;翻腾:白浪~ㄧ乌云~◇桩桩往事在脑子翻滚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北风~ㄧ炮弹从头顶上~而过。呼啸
激荡:①因受冲击而动荡:海水~ㄧ感情~。 ②冲击使动激荡
涟漪:〈书〉细小的波纹: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扰攘:1.亦作“扰穰”。 2.忙乱;匆忙。 3.混扰攘
平静的造句
1、他以平静的声音回答。
2、我去让你生气的兄弟平静下来。
3、这个城镇终于恢复了治安与平静。
4、风停了,海变得平静了。
5、我们怎样让他平静下来?
6、当他们渐渐平静下来以后,你可以开始和他们探讨处理情绪的问题。
7、在你分享了关于自己的某些东西后,你得到了怎样平静的回答?
8、我平静下来后,开始和他们讲事情经过。
9、当他平静下来时,我开始告诉他实情。
10、在这个环境中你感到绝对的平静。
11、你知道,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我总是可以很平静地去对待,我其实并不关心是赢还是输。
12、但是真正打动我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可以多么平静。
13、学着通过控制你的注意力来控制它们,然后你思想的大海就会平静。
14、生活中,人们总是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我从大海中学习到怎样才能平静地面对挑战。
5.绚丽的近义词反义词查询 篇五
一、同义词与复音化的关系
任何语言的结构都是从简单发展为复杂, 词汇的构成都是从单音词发展为多音词, 那些最早形成的、意义单纯的、口语常用的基本词汇多半是单音词, 后起的、意义复杂的词汇更多是多音词。世界上的语言, 音节总数大多是几百个, 像汉语这样的声调语言也才有一千四百个左右, 有限的音节和无限的表义需要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增加多音词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 也是各种语言的词汇发展的共同规律。就汉语的情况而言, 从上古时期起, 就开始了从单音到多音的词汇衍生。据程湘清研究:《论语》共有单音词1126个, 占总词数的74.9%;复音词共有378个, 占总词数的25.1%, 但若除去专名165个, 只占总词数的14%。《孟子》全书有单音词1 589个, 占总词数的71%;复音词651个, 占总词数的29%, 若不计280个专名, 只占总词数的16.5%。另据毛远明统计, 《左传》全书共有复音词5 437个, 占总词数9 671个的56%;扣除专名后复音词512个, 占总词数的15.6%。这些数据所反映的复音词的比例是比较接近的。到了汉代, 总字数21万的《论衡》全书的复音词达2 300个之多, 《说文解字》全书出现的复音词有1 690个。据程湘清研究, 《世说新语》全书复音词总数为2 126个, 其中语音造词129个, 语法造词1 997个。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复音词的比例是在不停的加重,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
早期汉语单音词合成复音词是经历过一个历史过程的。开始时先作为词组, 用的多了, 意义也经过整合和浓缩, 后来就变成了词。单音词合成复音词为汉语词汇的衍生开辟了无限宽广的道路, 许多意义相近的单音词结合起来往往更加具有表现力。所以, 同义词对汉语词汇的复音化也就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的复音词, 如:追逐、驱逐、拥抱、迎接、提携、酝酿、谈论、逃亡等等, 在开始的时候, 只是两个单音同义词连用, 慢慢的经过浓缩, 就成为一个复音词了。汉语词汇借助这种方法衍生了大量的复音新词。
我们可以以《世说新语》中的同义词“追逐”为例, 具体看看同义词对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影响。“追”和“逐”开始是意义相近的单音词, 它们追赶的对象不同, “追”指的是追人, “逐”指的是追兽, 但是, 在《孟子》中二者就已不再具体区分追逐的对象了, “追”已开始用于兽类了。如:“孟子曰:‘逃墨必归於杨, 逃杨必归於儒。归, 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 如追放豚, 既入其苙, 又从而招之。” (孟子·尽心章句下) 在《春秋左氏传》中, “逐”已经用于人了。如:“醒, 以戈逐子犯。” (僖公·传二三·六) 当“追”和“逐”形成同义词后, 经常连用, 随着双音化趋势的发展, 二者逐渐凝合成词。在《汉书·赵充国传》中“又有衣裳兵器, 难以追逐。”“追逐”就逐渐成为一个词语了。
又如表示“打猎”的一组词“猎、畋猎、田狩”, 更能显现这种现象。在古代, “田、狩、猎”都是单音词, 有自己独立的意义, 但都和打猎有关, 所以, 它们那时只是近义词。然而, 随着人们思维的概括性增强, 它们就逐渐成为同义词并且连文使用。据黄金贵研究:“田”在武丁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已有, 它有两个意义, 一是指田地, 一是指田猎。作为田猎意义, 它具体指的是“焚林而猎”, 既是为了开垦农田, 又是一种围猎活动。“畋”是“田”的后出专字, 专指“田”的田猎意义。“狩”, 《尔雅·释天》:“火田为狩”, 郭璞注:“放火烧草, 猎亦为狩。”, 也就是说, “狩”是以焚田为主、配合其他逐获方法的田猎活动, 所指范围大于“田”。“狩”是综合性的田猎活动的通称, 一般指具有经济和军事意义的大型田猎活动。秦以后, “狩”更多与“田”、“猎”同义连用, 泛指打猎。“猎”, 《说文》:“放猎逐禽也。”它指的是一人或数人外出猎取禽兽, 平民也可以为, 所以, 与大规模的“田”、“狩”不同。秦以后, “猎”成为打猎的通称。在《世说新语》中, “猎”单独出现了6次, “畋猎”、“田狩”各出现1次。如“桓南郡好猎, 每田狩, 车骑甚盛, 五六十里中, 旌旗蔽隰。” (规箴第十·25) 周浚作安东时, 行猎, 值暴雨, 过汝南李氏 (贤媛十九·18) 桓大司马乘雪欲猎, 先过王、刘诸人许。 (排调二十五·24) “桓车骑在上明畋猎。” (尤悔第三十三·16)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 “猎”、“畋猎”、“田狩”并无具体的区别。它们其实就是同义词连用后, 渐渐凝合成词。只是它们没有流传下来, 后来被“打猎”一词取代。但是, 我们还是能够看出同义词的连用对复音化具有重要影响。
二、同义词与语义分割细度的关系
同义词与语义分割细度有着亲密的关系, 正是由于古代语义分割较细, 而人们的思维趋势是越来越概括, 所以, 后代才有可能产生很多的同义词。比如类义词变为同义词、上下义关系的词变为同义词等等, 这都与语义细度的分割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义分割”, 是近些年来学界提出的一个关于语义研究的新概念, 它指的是“语言对连续而无界限的经验领域进行分割和范畴化, 如全体分割成部分, 音味色等感觉经验分划成可归的类。”某一事项, 语言对其分割得越细、区分度越小, 反映这一事项的语义场内的类义词越多, 类义词之间的语义范围越小。张生汉先生认为:造成语义分割的疏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思维的方式和文化关注焦点的不同是主要的。人类是借助语言来观察、了解世界的, 同时, 又把自己观察、了解的结果通过语言记录了下来。处于不同生存环境、文化背景下的人们, 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关注程度也会不相同, 这就造成了不仅不同语言对同一事项的语义分割的疏密往往有差异, 就是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同一事项的语义分割的疏密也很可能不一样。就汉语而言, 同一事项, 先秦汉语较之后来、特别是唐宋以来的汉语, 对其分割的要细, 区分度要小。比如“追逐”, 古代细分为“追、逐”, 追人用的是“追”, 追野兽用的是“逐”。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不再具体区分, 于是, “追”、“逐”由类义词变为同义词, 并且, 由于同义的关系而经常连用, 这就变成了复音词。也就是说, 古代对“追逐”这一事项的语义划分非常细致严格, 于是产生了“追”、“逐”这两个词。后来, 人们不再严格限制追逐的对象, 于是, 二者就共同表达这一义位, 形成同义情况。类似的例子还有“树、艺”、“听、闻”等等。在最开始时, 它们多数是类义或上下义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渐渐改变, 先前需要细细区分的事项, 在后代已经是没有必要细分了, 于是, 原先的类义词开始分化。在语义场解体之初, 许多类义词会演变为同义词, 共同在人们的交际中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 再渐渐分化, 有的从独立的词变为语素, 有的人们不再使用, 渐渐消亡。因为, 当语言的层级关系改变时, 也就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时, 此时, 许多的近义词会因为人们的思维倾向概括而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不再有区别, 就造成了同义词的大量涌现。后代的许多同义词, 都是在语言的层级关系发生改变时产生的。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语义分割细度对同义词的产生有着根本的影响。古往今来, 人们的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后代的思维方式与前人的思维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造成人们对同一事项的认识不同, 导致对同一事项的语义分割的细度不同。这样, 先前的许多词会随着人们的需要发生改变, 造成语言内部结构的改变。因为人们的思维倾向于越来越有概括性, 所以, 原先区分细微的近义词就会不再有区别, 从而变为同义词。所以说, 我们认为, 同义词的产生与语义细度的分割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摘要:同义词是汉语词汇的一种重要现象, 通过对它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清楚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内在原因。《世说新语》处于汉语词汇复音化的重要时期, 由《世说新语》中的同义词去看同义词对整个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具有更大的代表性。
关键词:同义词,复音化,语义分割
参考文献
[1]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2]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3]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6.小妖的近义词妖术 篇六
有一次,小妖见小刺猬在树底下发呆,他就施展妖术,树上的果子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小妖本想吓吓小刺猬,可是小刺猬在树下一打滚,就浑身扎满果子跑开了。原来,小刺猬正发愁怎么摘下果子呢。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妈妈千年老妖看着小妖整天在森林里胡闹,很生气,命令小妖去山上的妖精学校修炼妖术。
小妖在妖精学校待了整整十年,终于学会了近义词妖术。可是,他捉弄动物的本性还是没有改掉。
小妖刚下山,就遇见了正要回家的胖胖猪。
“弯弯曲曲,曲曲折折:连绵不断,连绵起伏……”小妖迫切地施展刚学会的妖术。
突然,胖胖猪眼前一黑,等他再睁开眼睛,四面都是墙。胖胖猪紧张地咽咽口水,他明白自己遇到妖术了,还是很厉害的妖术。
胖胖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发现一面墙上若有若无地闪着一些词。他仔细地辨认,发现上面写着:
希望——盼望 节省—— 美丽——
仔细—— 消失—— 细小——
“希望、盼望……哦,原来是近义词妖术。”胖胖猪曾听奶奶说过这种妖术,他深吸一口气,快速地报出答案,“节约、漂亮、认真、消灭、微小。”
只听“啪”一声,四面的墙消失了。胖胖猪又看见了熟悉的森林,同时他也看见了被一个网兜罩住的小妖。小妖挣扎得越厉害,网兜就缩得越紧,网兜的绳子,都快勒进小妖的肉里了。
原来,胖胖猪破解妖术后,又反弹给了小妖。小妖必须填上反义词,才能解脱,可是他还没学过反义词。
胖胖猪看着疼痛的小妖,连忙喊出了这六个词的反义词。
小妖身上的绳索脱落了,他看着并没有生气的胖胖猪,暗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捉弄小动物了。
7.查询的近义词及造句 篇七
2、从这个查询的结果中选择一个记录。
3、我未能通过邮政查询与他们取得联系。
4、这里,我们对数据库进行一次查询,以获得所有的行。
5、要做到这些,在运行查询并只挑出CICS资源适配器之后,您不得不遍历您获得的列。
6、因此,应为所有这些可能的输入很好地定义XML查询语言中的每个运算符。
7、现在您应该对这个查询的大部分感到熟悉,所以我们只关注条件逻辑。
8、我们的查询从DB2中提取这些文档,然后将其传送给用户。
9、此外,对于每一个查询,它将保存单击过的搜索结果的链接。
10、报告、查询和分析规范的记录。
11、然后,审计过程就可以查询这个键了。
12、如果您选择了查询,那么您可以看到显示的结果。
13、将这个定制的查询设为默认视图。
14、对于这种情况,您可以使用这个名称将参数值绑定到查询。
15、如果将添加与查询功能都包含在这一个服务中的话,那么我们对数据类型所做的所有改变将不再是局部改变了。
16、如果要检索的对象(无论是通过QBE或原生查询)拥有大量对象引用,而每个被引用的对象也有着大量的对象引用,以此类推。
17、该参数必须是一个查询、一个编辑或删除操作、一个认证请求、或者所支持的任何一个操作。
18、这样,您就可以更改这个SQL语句以定制查询。
19、如果协调者节点不能识别正确的节点,那么它会将查询广播给所有节点,然后聚集它从这些节点那里收到的响应。
20、正如您可能想到的,在将该查询合并到应用程序中去时,我们需要使用参数标记和转义字符。
21、这些命令对数据运行算法,或查询有关该数据的信息。
22、您稍后将看到您在中介中执行的策略查询如何与此直接相关。
23、要证实您的假设,您需要在执行查询之前、期间和之后监控缓冲池活动。
24、对于大的数据库,这个数字会上升到数万亿,这将大大降低查询的效率。
25、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选择就是在本地存储这些结果,而非针对每个请求调用查询。
26、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上面讨论的工具来获取该查询的统计数据:其响应时间、详细的执行计划和成本,以便稍后进行深入分析。
27、这将是您将在报告中使用的查询主题。
28、集合查询计划中引用的所有表。
8.清醒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篇八
醒悟:1.亦作“醒寤”。 2.谓从麻醉﹑昏迷﹑睡眠等醒悟
清楚:①易了解和辨认:道理已讲得很清楚了|稿面清楚|我清楚
苏醒:1.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苏醒
清醒的反义词
发昏:神志不清:头脑~。发昏
糊涂:①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他越解释,我糊涂
模糊:1.亦作“模胡”。 2.不分明;不清楚。 3模糊
晕迷:1.犹昏眩。晕迷
恍惚: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精神~。 ②(记得、听恍惚
昏迷: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严重的外伤、昏迷
清晰:清楚分明:图像十分清晰。清晰
迷失:1.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2.丢失;丧失。迷失
昏沉:①暗淡:暮色~。 ②头脑迷糊 ,神志不清:喝醉昏沉
麻木:①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或丧失感觉:脚在冰冷的水里,麻木
迷糊:神智或视力模糊不清:烧酒使他更迷糊了,辨不清天地迷糊
迷乱:迷惑错乱:眼光迷乱|心神迷乱。迷乱
睡觉:1.进入睡眠状态。睡觉
入迷:对人或事物喜欢到不能控制情感的地步:对歌星倾倒入入迷
陶醉:1.唐崔曙《九日登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陶醉
清醒的造句
1、他清醒过来后表示道歉。
2、你稍稍清醒一下,我会告诉你一切的。
3、这些血的教训总会令大多数人清醒了吧。
4、对我们而言,不存在现实,对你,或者对你清醒的锁。
5、我也许应该早晨去探望罗宾,那时她会有更多的精神头儿,更清醒些的。
6、而且有一次在他喝醉的时候曾和一个男人一起睡觉,然后在清醒的时候又和另一个男人睡觉。
7、孩子一个接一个睡着了,除了伦纳德,他强迫他自己保持清醒直到午夜。
8、我实在是喜欢清醒的性爱,但是我要怎么样才能说服他?
9、每天,我们都是在假象的阴影下生活,即:我们清醒的心智是自主的,在我们的身体和判断的掌控之中。
10、在你清醒的时候,你的脚是否有些无意识的动作?
11、作为夫妻,你们一定要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做出清醒的决定。
12、一方面,我们要对自身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同时还要对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3、我的看法是,做为科学家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也需要对其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努力提升将来所能提供的信息。
14、因为穴居鱼可能并不需要睡得更少——它们可能需要保持清醒,以便更经常地在食物短缺和食物不常出现的环境中觅食。
15、他曾经说过去扮演醉汉的方法就是设想你自己是一个喝醉的人试图表现得清醒。
16、这个原则是指你向自己保证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保持清醒。
17、他的智慧在于,想要睡眠好,保持清醒很重要。
18、让自己做做白日梦,但在这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意识。
19、那么你就需要食用更多的适当种类的能量来帮助你提升注意力,或者你需要额外的工作来保持你的清醒。
20、因为她觉得丈夫清醒的时候是个好人,而且有朝一日能把毒瘾和酒瘾戒掉。
词语解析
1.(头脑)清楚,明白。
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下:“ 卢子发 :‘ 白帝 城头二月时,忍教清醒看花枝。’”
巴金《爱的摧残》:“我到了静卧在冷月下的街上,我的脑子突然清醒了。”
2.引申谓白日,白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市儿初合卺,亦须一杯薄浆酒;汝家沃饶,当即不难。清醒相对,是何体段?”
3.(神志)由昏迷恢复正常。
《英烈传》第十八回:“我女儿日间亦是清醒,但到得晚上,便见十分迷闷。”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生蒙瞳中,觉有人揣而抗之。略开眸则花姑子立牀下,不觉神气清醒。”
洪深 《飞将军》:“请你好好地看护他,等他清醒,好好地向他解释。”
4.清晰;不模糊。
李广田《金坛子·冬景》:“﹝新娘子﹞虽已是三十几岁的人了,却还眉目清醒,手脚伶俐。”
9.英语中的近义词辨析(一) 篇九
话,就是让老外难以理解。本期,我们就来关注一下英语中的近义词。
Change, Alter, Vary
这三个单词都有“改变,变化”的意思,但是具体运用的时候却存在着不少的差异。
“change”可以指任何变化,常用来指根本的或者完全的变化。“alter”只意味着局部的或表面的变化,而没有变成另一种事物。“vary”尤指不断地变化,由于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差别。
Examples:I have to change my design.
我不得不改变我的设计。
I have to alter my design.
我不得不修改我的设计。
My design cannot vary according to the funds.
我的设计不能因经费问题而改来改去。
这四个单词都有表达“环境,背景”的意思。
“circumstance”指某事或动作发生时的“情况”。“surroundings”专指自然环境,从周围事物这一客体着眼。“environment”可指自然环境,也可指精神环境,均从环境对人的感受、道德以及观念的影响着眼。“setting”常指“背景,环境”。
Examples:Under no circumstances should you leave the house.
你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这屋子。
Animals in zoos are not in their natural surroundings.
动物园中的动物不是处在自然环境中的。
An unhappy environment can affect a child's behaviour.
不愉快的环境会影响小孩的行为。
London is the setting of the story.
故事以伦敦为背景。
这两个词都可以表达“宽大,广阔”的意思。但是“broad”指物体的整个表面宽广,也可形容人的胸、肩、背等的宽阔,而“wide”则主要用于表示口径、缝隙、空间从一侧到另一侧的宽度,也可表示人的眼睛、嘴巴等的宽大。
Examples:There is a net which is wide at the mouth.
这里有一张宽口的网。
He painted the wall with broad strokes of the brush.
他用刷子大片大片地刷墙。
Circumstance, Surroundings, Environment, Setting
这一组单词都能表达“机会,时机”的意思。但是“occasion”表示的“机会”含有原因的意味。“opportunity”指“良机,机会”,有利于做某事以实现某种愿望的特定时机。“chance”指无法解释的天意或命运所安排的时机,强调偶然性。
Examples:I sometimes have occasion to visit Paris on business.
我不时有机会去巴黎出差。
It's an opportunity to fulfill your aim.
这是达成你目标的时机。
Chance will determine the outcome.
10.绚丽的近义词反义词查询 篇十
关键词:框架,语义框架理论,近义词
“框架”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 源于人工智能 (李丽、祖利军, 2009) 。Charles Fillmore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将框架理论引入语言学, 从语言学立场出发, 框架概念构想已向认知方向转变。如果我们比较Fillmore后来对框架概念的特征概括就更清楚了。这些现象集中地表明, 框架开始被认为是语言范畴, 从而在认知上得到重新阐释。
1 语义框架理论的来源与形成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认为意义具有客观性, 不依赖于其他领域的知识而独立存在 (马伟林, 2007) 。语义框架理论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 一开始框架这个概念并没有进入到语言学领域中, 是由Fillmore将Minsky的框架理论引入到语言学, 才形成了语义框架理论。
1) Fillmore对语义框架理论的假设
他对语义研究作出有向导作用的简单假设:词语指示概念———意义的单位。对语义的广泛探究中, 概念不是随意在脑筋里飘荡。第一, 在结构语义学描述的词语与相关的概念间是有关联的。第二, 特定的概念由于经验而分属同类。
2) Fillmore提出语义框架理论
框架是一种特定的知识结构, 是经验的图式化。Fillmore在框架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语言学, 提出了框架语义学 (Frame Semantics) 。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式, 包含了特定出现的情景有关的知识和信息, 这种认知语境为大脑提供背景知识同时把与其新接触到的信息关联起来。因此, 框架是连接各种认知域的知识网, 这些认知域都与某个特定的语言方式相联系, 根据人的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联模式, 即各种认知框架是人自然的经验类型。
2 语义框架理论下近义词运用的准确性
英语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 衍生出无数的近义词, 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这些近义词往往在语言表达方法和使用场合有细微差别。正确地运用近义词, 才能做到用词达意, 准确地表达思想, 更好地掌握英语。
一个词汇通常具有多个意思, 框架内的词汇与框架相辅相成, 词汇激活框架, 框架确定词义 (宋二春, 2009) 。根据框架语义学, 一个场景或框架中的参与者对应着相应的角色 (刘华文, 2008) 。
1) 近义词chubby和fat的语义框架
Fillmore用隐喻来描述理解的过程:说话者在语篇中产生的词语和建构是对一种特殊的活动的工具, 也就是去促发一种特定的理解;听话者的任务就是去发觉促发的意图, 即去促发理解。可见, 每一个词语都有它专属的框架, 虽然表意相同, 但如果分属的语义框架不同, 则造成不能交替使用的情况。如有些近义词同样表达出相似的意思, 然而因为语义框架的不同, 使用起来也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2) 近义词generous和wasteful, economical和stingy的语义框架
a.He is generous.b.He is wasteful.c.He is economical.d He is stingy.
generous和wasteful属近义词, 都用来描述一个人对金钱事物等不在乎, 大手笔。但前者给人们引起的语义框架是对于某种事物或金钱富有, 并舍得在合适、必要的情况下付出, 是一种应该的行为, 给人积极的感觉;而后者虽在语义上也是这个人对于某种事物或金钱富有, 并且也愿意大量付出, 但它引起的语义框架是这种大量的付出是不合适的, 过头的, 不应该的, 给人消极的感觉。
同样, economical和d中的stingy属近义词, 都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对于金钱或事物等十分在乎, 不舍得付出。前者引起的语义框架是这个人习惯节约, 对于不必要付出的东西就尽量不付出, 也是一种应该的行为, 属褒义;而后者则说明一种在应该付出的情况下也不愿付出的框架, 属贬义。
不同的词语能够激活不同的语义框架, 唤起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的不同概念。利用语义框架理论, 准确地使用近义词不仅能将事物描述的更加贴切、生动, 最重要的是能够避免歧义。
3 汉语中的虎与英语中的lion在文化差异影响下的语义框架
文化差异也是框架的重要特征, Fillmore对框架的文化特征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既指出了有些框架是所有文化共有的, 同时也指出在不同文化间, 有些框架是不一样的。
例如:中文中的龙潭虎穴对应英文中的Lion’s den;虎口拔牙对应Beard the lion;拦路虎对应A lion in the way等。因为中国人把老虎看作是百兽之王, 认为老虎生性凶猛, 而欧美国家把狮子看作是百兽之王, 这样一来, 老虎给中国人引起的框架就是可怕、凶悍, 这样“虎穴”、“虎口”和“拦路虎”才有了其特定的效果。相反, 如果把lion替换成tiger, 也同样让人无法读懂, 因为老虎在英语中唤不起在中文中的语义框架。
4 结束语
概念框架是概念语义系统的一部分, 它有很强的整体性。概念框架是记忆体中的信息集成块, 是紧密结合的知识网络, 它允许反复激活调用。它既是认知操作的基础, 又是认知操作的结果。它的存在基于人们基于经验构成的概念信息关系网络。如果能够将框架的概念运用到近义词的实际使用中, 就能做到真正将理论联合起实际, 做到学以致用。所以运用语义框架理论的原理来看近义词运用的准确性是相当必要的。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 di semantica, 1985 (2) .
[2]李丽, 祖利军.框架的互动性与翻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4) .
[3]刘华文.汉英翻译中动词与句式再匹配现象研究[J].中国外语, 2008 (5) .
11.警惕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篇十一
警告:①提醒,使警惕。 ②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警告
机警: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机智敏锐:~的目光。机警
戒备:戒备
警戒:①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也作警诫。 ②军队为防警戒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提高~ㄧ高度的~性。警觉
警备:(军队)警戒防备:~森严。警备
小心:1.畏忌;顾虑。 2.谨慎;留神。 3.恭顺小心
鉴戒: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引为~。鉴戒
警卫:①用武装力量实行警戒、保卫:~连 。 ②指执行警卫
警惕的反义词
麻痹:身体某部分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患麻痹
松懈:①松弛懈怠:斗志松懈。 ②不密切:关系松懈。松懈
敏感:对外界事物反应灵敏:思想敏感|有些动物对天气的变敏感
警惕的造句
一、战士们警惕地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二、我们绝不能放松对敌人的警惕。
三、?望台上,边防战士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四、战士们警惕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五、她发觉身后有人跟踪,便警惕起来。
六、提高警惕,严防盗窃分子破坏铁路设施。
七、和不相识的人交往要提高警惕,防止受骗上当。
八、要警惕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破坏安定团结。
九、敌人是狡猾的,我们要提高警惕。
十、群众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了,骗子的阴谋诡计很难得逞。
十一、我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敌人突然袭击。
十二、要警惕有人挑拨同志之间的关系。
十三、坐汽车或逛商店要提高警惕,当心扒手。
十四、对那些笑里藏刀的坏人,我们要格外警惕。
十五、外国人说我们台湾人是一盘散沙,国人应该深自警惕。
十六、世界不能放松警惕。世卫组织必须协助各国严阵以待,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十七、我们要时刻警惕稗官野史的人。
十八、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就不怕敌人诡计多端。
十九、局长对侦察员们说“:困兽犹斗,我们要警惕敌人狗急跳墙。”。
12.顺从的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篇十二
顺从的近义词
制服:1.古时依社会地位的高低规定服饰样式。2.指制服
服从:遵照;听从:~命令ㄧ少数~多数ㄧ个人利益~集体利服从
听从:1.接受依从。听从
依从:1.同意;听从。依从
遵从:1.遵照并服从。遵从
投降:1.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投降
顺服:1.顺从;服从;归服。顺服
驯服:1.顺从。2.使顺从。驯服
盲从:1.盲目跟随;不分是非地附和。盲从
顺从的反义词
抵御:抵抗:全力抵御入侵之敌。抵御
抵制:阻止,不让侵入: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抵制
投降:1.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投降
违逆:1.违抗;不遵从。违逆
拒抗:1.抗拒。拒抗
顶撞:用强硬的话反驳别人(多指对长辈或上级):他后悔不顶撞
反抗:用行动反对;抵抗:~精神 ㄧ~侵略ㄧ哪里有压迫,反抗
执拗:①固执任性,不听别人意见:脾气执拗|他性子执拗,执拗
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己见丨性情~。固执
抗拒:抵抗和拒绝:奋力~ㄧ~命令。抗拒
迁就:1.降格相就,曲意迎合。2.迁往;迁到。迁就
作对:1.做配偶。2.做对头,为敌。3.做对联作对
顺从的造句
1.他顺从地服下了药。
2.我没有办法,也只好顺从照办了。
3.里有一只小狗,非常顺从我的话。
4.顺从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事。
5.从大家的意见,下令退到河那边死守。
6.对于别人提出的无理要求,我们不能一味的顺从
7.我特别想看动画片,可是妈妈说我作业没做,最后顺从了妈妈去学习了。
8.于传说中的.他彬彬有礼的言行,不了解的人以为是顺从,其实是避免同各竞争力量亲近的一个绝好办法。
9.君子为人处世,如果事情对义没有什么伤害,顺从低俗的做法是可以的;如果对义有害处,就不能顺从。
13.绚丽的近义词反义词查询 篇十三
国内对近义词的辨析有多个角度, 如基于杨百翰大学的BNC或是COCA的语料库方法;根据Leech提出的语义分类框架, 着眼于词汇间概念含义、内涵含义、社会含义、情感含义、反映含义、搭配含义 (1981) 的不同而进行辨析的方法;或是参考英语字典的英文释义以及国外的近义词辨析书籍 (如Use the Right Word, S.I.Hayakawa) 并归纳总结出的词汇间差异。本文所倡导的近义词辨析策略, 与前述方法利用的资源差异不大, 同样包括一定数量的语料、意义理论的支持 (利奇的意义七分法) 、英语字典和近义词辨析书籍, 但是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导向, 即“语言习得”。既然以此为导向, 那么在语料的选择上, 必然以英美原文语料为主且应更贴近语言学习者的教材, 数量适中;语义分类理论则以搭配意义为主;在对国外近义词典释义的提取上, 则应更忠实原文, 少作臆测。
中国的ESL学习者按学习阶段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本文更适宜高中以及上学习阶段的学习者。因为小学初中阶段习得的词汇本身就少, 且学习时间长, 其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明显占优。尽管部分词汇辨析也可以从本文中汲取思路, 但优势不明显, 此处从略。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 更贴近语言学习者教材的语料首先就是各类教辅了。但当前的教辅鱼龙混杂, 部分学生本身无法分清哪些文章源于英语本族语者写的文章, 哪些不是, 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为学生挑选合适的教辅, 并适时发现遣词造句不当的文章, 及时剔除, 以免学生深受其害。大学生接触的英语信息范围更广, 包括英语刊物、仿英式的文章、互联网英语甚至BNC、COCA的语料。在此.笔者仍是倡导以英语本族语者的文字或是优质的仿英式文章为主要语料, 从中提取词汇辨析的关键信息。值得一提的是, 杨百翰大学提供的两个语料库因为其权威性和检索的快捷性, 已经成为验证词汇用法的有利工具。所以, 大学生可对其善加利用。对于研究生, 参照前者即可。总而言之, 优先选择原汁原味的语料。
另一个词汇辨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就是权威的英文词典, 如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LDCE) 、科林斯合作英语词典 (CCELD) 、牛津英语大辞典 (OED) 、牛津高级学习者词典 (OALD) 以及在国内发行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OALD) 。此类词典会在其英文释义处及英文例句处直接提供词汇间差别的关键信息, 不仅简便, 而且高效。
搭配意义 (collocative meaning) 是Leech意义七分法当中的一类, 且在原著中以adj.+n., S+O和vi.+prep.+O的搭配形式作为事例, 但英语中词汇的搭配结构远多于上述三种形式, 所以本文所指的搭配将延伸到英语当中所有的短语或句子结构, 包括核心词汇为名词的det.+n.+prep.+O, prep.+ (det.) +n.+prep.+O;动词的vt.+O, vt.+O+prep.+O, vi.+prep.+O;以及形容词的adj.+prep.+O等。最常见的事例即是对charge/accuse/indict的辨析。三者同表“控告”义, 仅用单个词汇的角度不易下手, 但是从搭配的角度驾轻就熟, 因为它们vt.+O+prep.+O这个结构中的prep.是互斥的。即charge sb.with sth., accuse sb.of sth., 以及sb.be indicted for sth (即常用被动语态) , 迎刃而解。再如exempt VS exonerate二者都可以表示“免除”, 实际区别在何处?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英文释义和例句中可得知, 二者在vt.+O+prep.+O这个结构中的第二个宾语上有所差异。exempt sb.from后面的宾语通常为义务 (obligation or liability) , 而exonerate sb.from后面的宾语则为过错、罪行等 (blame for a fault or wrongdoing) 。
另一方面, 从学习以及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 仅仅使用同一短语结构来辨析一组近义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如表示“暗示”之义的常用词有imply和hint.但在表达此义时, 二者的词性是不一样的:imply为及物动词, hint为不及物动词, 后面要接at才能接宾语。即从意义和结构的双重角度来看, imply与hint at才是更严格意义上的近义词。另一方面, 因为二者在结构上的明显不同, 类似的事例还有表示“过分痴迷、过分喜爱”的covet, drool over及salivate at;表示“沉思”的reflect on以及contemplate;表示“A优于B”的A is preferable to B, A is in preference to B和sb.have a preference for A over B等等, 都属于结构不同意义相近的近义词组, 且从结构本身即可区分彼此。
此外, 近义词组中某词的独有用法也是学习的重点, 最常用的如hope VS wish中, wish sb.to do sth., wish sb.sth.及wish后的宾语从句须用虚拟语气这些用法为wish所独有, 而in the hope of为hope所独有。学习到此层面的时候, 对hope VS wish意义上的辨析直接转移到了常用句法的应用上, 即利用较少的资源获得了实用性较高的结果。
综上, 参照本族语者的文章或搜索BNC及COCA语料, 参考权威英文字典的英文释义及例句, 以词语搭配为理论基础, 是本文提出的辨析英文近义词的方法。尽管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但本方法贴近权威资料、快捷、有效的特性值得英语学习者的采纳。
参考文献
[1]John Lyons.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Geoffrey Leech.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 (2ndedition) [M].Middlesex.England;New York.America;Victoria.Australia.etc.:Penguin Books Ltd.1981:16-17.
14.5对汉英反义词的再认识 篇十四
关键词:反义关系 反义词 词汇关系 组合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关系在语言中的反映之一便是反义词的存在。反义词是客观世界中矛盾的、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在人类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是语言词汇中的一类,是语义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反义词不仅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普遍地运用于各种文体之中,而且在普通语言学、语言教学实践等领域也都占有一席之地。汉英两种语言中均有很丰富的反义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反义词的研究。
在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孙常叙先生的《汉语词汇》和周祖谟先生的《汉语词汇讲话》两部著作中都有专门章节谈论汉语的反义词。他们给汉语反义词下的定义分别是“涵义相反或相对”和“意义相反或相对”。以后又有诸多学者探讨了汉语反义词的定义,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只强调其词义的相反性或相对性。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1976)和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76)对英语反义词的定义分别是“Words of contrary meaning to another word”和“A word of opposite meaning”,因而John I.Saeed(2000)在其著作Semantics中总结道“In traditional terminology, antonyms are words which are opposite in meaning.”。也就是说,传统词汇学和语义学对英语反义词的界定同汉语一样都局限在“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学术界近年来也有很多研究反义词的论文,综合起来大家一般认为反义词聚具备下列特点:一、语义上相反;二、语法意义基本相同;三、语用意义相反、相对;四、能共同出现于某种风格、某种语体中。我们认为除了以上这四个特点外,反义词聚还具备下面两个特点:
一、反义词聚不仅需要语义上的相反,而且还需要具有明确的词汇关系
反义关系不仅是一种语义关系,而且还应是一种词汇关系。因而反义词聚不仅需要语义上的相反,而且还需要具有明确的词汇关系。最明显的表现是英语中有些反义词被称为形态反义词(morphological antonyms),即其中一个词是由另外一个词加否定词缀派生而来的。例如在词根前加un就构成了与原词相反的反义词,例如 happy—unhappy, usual—unusual, kind—unkind等。汉语中也有用否定前缀(不、非、无、反等)加在词根上与原词构成反义词,例如导体—非导体,规则—不规则,能干—无能,革命—反革命等。
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英语中虽然small和little,big和large分别是同义词,但是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却自然认为large—small和big—little是比较适当的反义词聚,一些比较权威的英文字典,如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Thesaurus(1988,Massachusetts:Merriam-Webster)也是把它们列为反义词聚。从语义上讲,large与little也具有正好完全相反的语义关系,但是从词汇本身来讲,却不能认为是反义词。讲英语的人认为把large—little当作反义词聚是比较别扭的,但他们却乐于接受把big—small当作反义词聚。语义相反标准无法解释这种同义词组之间的反义关系的不对称现象。Charles 和 Miller(1989)认为large和little缺少典型反义词聚之间相互联系的力量。我们很细致地考察large,small,big,little这四个词,虽然big和large,little和small都是非常接近的同义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意义方面完全相同;它们是同义词是由于它们有相同的语义范围,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因为它们修饰不同种类的名词。因此好的反义词聚是不仅位于同一语义范围相反的两端,而且又是描写同一种类事物的形容词。Muchleisen认为,big和large,small和little并不是绝对同义词,因为它们有不同的搭配关系。她还表明了反义关系不仅是语义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应是词汇之间的关系的观点。
在语言中,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有它的反义词,有些词并没有反义词,但与之关系紧密的词却有典型的反义词,这一现象也表明反义关系不仅仅是语义关系。例如汉语中“灯、桌子、眼睛、学习、喝、看”等都没有反义词,就连形容词“紧迫、冷酷、清凉”等也没有反义词。英语中wet(湿的)—dry(干的)是一对典型的反义词,但soggy(湿透的,湿润的)却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尽管parched(干透的)和desiccated(干燥的)都表示与之相当明确的反义概念。Gross et al.(1989)称像soggy—parched这样的聚合为“间接反义词”(“indirect antonyms”),他认为它们之间的反义关系是由soggy和wet,parched和dry之间的大致可以算作同义关系的联系而传递的,只有wet和dry之间才存在直接的反义关系。因而反义词除了语义上的相反外,还需要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词汇关系。那些符合语义和词汇标准的反义词聚被称作“典型反义词”(“prototypical antonyms”)或者“规范反义词”(“canonical antonyms”),例如hard—soft(硬的—软的)等;那些只具有语义关系,而不具有词汇关系的词被称作“边缘反义词”(“peripheral antonyms”)或“非规范反义词”(“non-canonical antonyms”),例如malleable—rigid(韧性的—坚硬的)等。上述这些有关反义词的术语分别是Cruse(1986:198)和Murphy(1994:4)命名的。
二、构成反义词聚的两词语之间具有密切的组合关系
“反义词对举,即两个反义词并列使用,是英语和汉语皆有的语言现象。汉语中‘前后一致’、‘真假难辨’、‘是非分明’之类的用法比比皆是,英语中两个反义词用and 连接起来的用法也很普遍。”(汪榕培,2000:168)为了解释反义词聚,特别是反义形容词聚间的紧密联系,Charles和Miller(1989)提出了“反义形容词同现假想”(The Co-occurrence Hypothesis for Antonymous Adjectives):两个形容词被当作直接反义词,因为它们在同一句子中同现的频率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得多(Two adjectives are learned as direct antonyms because they occur together in the same sentence more frequently than chance would allow)。Justeson & Katz (1991:178)对35个最常用的形容词在一百万词的Brown Corpus中使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它们与其反义词同现的机会比人们想象得要大得多。例如形容词little在全部语料库中共出现273次,而其中它与反义词big同现的次数就有12次。又如,low在库中共出现137次,而它与反义词同时出现高达20次,几乎每七句就有一句。因此Justeson & Katz(1991a;1991b)在考察了Brown Corpus的基础上,检验了Charles和Miller提出的假说,进一步证实了假说的正确性。而且他们还验证了反义形容词同现的上下文的特点,即包含了句法单位的替换(例如,Choose carefully between contributory or non-contributory pension plans.在有作用的或者无作用的养老金计划中仔细选择。)。Justeson和Katz的发现支持了Charles和Miller 的“同现理论”(Co-occurrence Theory ),而且还形成了“反义形容词的替换假说”(The Substitution Hypothesis for Antonymous Adjectives):反义形容词倾向于共同出现在同一句子中,在这个句子的上下文语境中它们可以互相替换。(Antonymous adjectives tend to co-occur in the same sentences in contexts where the adjectives are substituted for one another.)
Steven Jones(2002)以大型英國新闻报纸为语料,深入考察了56对规范反义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在句子中同现时的表现方式,结果发现共有八种方式,其中有两种——并列方式(coordinated fashion )和辅助方式(ancillary fashion)很占优势,各自超过1/3(并列方式占38.4%,辅助方式占38.7%),例如: He took success and failure in his stride.(他在进步的过程中饱尝了成功和失败
的滋味。) success(成功)和failure(失败)在句子中共同出现,表现为并列方式。又如:It is meeting public need, not private greed .(这符合公众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贪心。)public(公众)和private(个人)是一对反义词,它们有助于强化句中另一组词need(需要)和greed(贪心)的对照关系,因而public和private在句子中表现为辅助方式。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反义词的语用标准,忽视了语言的使用者,而语言最终的目的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能够经常对举使用是反义词在交际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成为反义词的重要特点,这在汉语和英语中是相同的。如果不能经常地对举使用,那么即使词语之间存在反义关系,也不能构成反义词聚。例如爷爷-祖母,干-潮湿,快-迟缓等,虽然它们意义相反,但人们很少将其对举使用,因而都构不成反义词聚。而爷爷-奶奶,干-湿,快-慢等在人们的交际中则被经常对举使用,因而就能构成反义词聚。相反,有些词语之间虽无明显的反义关系,但在交际中却被人们频繁地用来对比反衬,当其使用频率高达足已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使用时,就成为反义词聚,例如黑—白,手—脚,热—凉,酸—甜,暖—冷等。又如脏—干净、乱—整齐之类的词虽然语音形式并不对称,但却被人们很自然地当作反义词,就是因为它们能够经常对举使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汉英反义词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语义的关系上,而且还应注意到它还是一种词汇关系,构成反义词聚的词语之间具有紧密结合的关系,并且不能忽视语用标准,即能够经常对举使用是反义词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特点。这些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汉英反义词聚的特点,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对拓宽汉英反义词的教学与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Cruse, D.A.1986.Lexical Semantic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Fellbaum,C.1995.‘Co-Occurrence and Antonym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lography.、
[3]Justeson, J.S.and Katz, S.M.1991.‘Redefining Antonymy: The Textual Structure of a Semantic Relation’[A].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C], 7:176-84.
[4]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Thesaurus [Z].1988.Massachusetts: Merriam-Webster.
[5]Saeed, J.I.2000.Seman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华旭.1992.反义词判定标准研究述评[J].山东师大学报,第1期.
[7]王立廷.1986.浅谈反义词的特点和定义—兼答钱倚云同志[J].山东师大学报,第4期.
[8]汪榕培.1986.英语对举反义词的语义和文体特征[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第1期.
15.俊秀的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篇十五
俊美
秀丽
清秀
英俊
姣好
俊俏
美丽
俊丽
俏丽
俊秀的反义词
粗陋
丑陋
丑恶
俊秀的造句
1、她的身材也高挑,容貌也俊秀,不过和他的相似度仅此为止。
2、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里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
3、他有着好莱坞明星的俊秀长相,还有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家庭——声音甜美的妻子和一对人见人爱的孩子,这些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4、明澈,俊秀,健康的眼睛。
5、望着信纸上苍劲俊秀的毛笔字体,福岛佳代的脸上满是喜悦。
6、当我打开前门的时候,看见门外站着一个俊秀的少年,手里拿着一叠报纸。
7、岛上处处是挺拔俊秀的椰子树,站在海边,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8、俊秀的蒙塔古啊,我真的太痴心了。
9、简约而时尚的设计,小巧精致,飘逸出俊秀的气质。
10、私以为俊秀唱情歌时眉毛间皱起的“川”字形是相当克里斯马的。
11、陕西庙画手稿大都构图饱满,线条飘逸俊秀,也有一些作品形象夸张,用笔泼辣,风格粗犷豪放。
12、这是一个多山的俊秀国度。
13、红色的圆柱,配着五光十色的门窗画梁,显得俊秀而雄伟。
14、香樟树就像苏东坡的书法,圆润连绵、俊秀飘逸,却又中规中据。
16.强壮的近义词解析查询 篇十六
健康:①(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恢复~ㄧ健康
健壮:强健:身体~ㄧ牧草肥美,牛羊~。健壮
强健:1.亦作“强健”。 2.强壮健康。强健
矫健:强壮有力:身手~ㄧ~的步伐。矫健
结实:①坚固耐用:这双鞋很~。 ②健壮:他的身体~。结实
巨大:(规模、数量等)很大:耗资~ㄧ~的工程 ㄧ~的成巨大
强盛:1.亦作“强盛”。 2.强大兴盛。 3.谓青强盛
强大:1.亦作“强大”。 2.谓力量坚强雄厚。强大
雄壮:1.雄伟勇武。 2.声音洪亮有气势。 3.雄雄壮
痴肥:1.亦作“痴肥”。 2.笨拙粗胖。 3.形容痴肥
肥胖:胖:~症。肥胖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这个战士宽肩膀,粗胳膊,身量很魁梧
厚实:①厚:这布挺~丨炕上厚厚实实地铺着一层稻草。 厚实
雄厚:(赤力、物力、财力)充足,丰富:实力雄厚。雄厚
强硬:1.强有力;坚决不退让。强硬
健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精神 ~ㄧ年纪虽老,但人还~健旺
壮健:1.强壮;强健。 2.强健的人。 3.雄壮劲壮健
康健:健康①:身体~。康健
壮大:1.长大成人。 2.变得强大;使强大。 3.壮大
矍铄:〈书〉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矍铄
健硕:1.健壮结实。 2.谓坚实。健硕
壮实:1.健壮结实。壮实
强壮的反义词
孱弱、纤弱、衰老、单薄、软弱、柔弱、羸弱、衰弱、弱小、瘦弱、虚弱
强壮的造句
1、那么你一定比我们强壮。
2、我们要几个强壮的人来搬运这架钢琴。
3、使一匹强壮的母马与一匹疾驰的牡马交配育种,并希望育成德比马赛的优胜马。
4、这要求强壮的所有权来尽可能地避免合并的发生,这是由于任何合并都将同很少的上下文一起被执行。
5、如果我像我哥哥汤姆那样强壮的话,我也许会站起来说不要再这么做了。
6、如果你遇到了强壮、稍微有点滑稽或者精力充沛的被采访者,那么尽可能地依靠他们表达故事。
7、我需要一个强壮的男人来帮我统治这个国家。
8、如果你在三年间内每天都写作,你就必须要强壮。
9、我的脚底摇摇晃晃。因为我对这还有些生疏,而且,我还不够强壮。
10、但是,比起女人,男人处理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很不同,他们对如何将男性对强壮和感情的的需求同时结合起来没有一个规划图。
11、这是一个好迹象,它象征着进步,当所有这些负面能量进入你的意识时,这意味着你已经强壮到足以通过测试了。
12、那个老吸血鬼把她变成了一个强壮的新生吸血鬼,然后我再也没有理由靠近她了。
13、我不是一个活跃的运动者,对于那样一项激烈的运动,我的肌肉还不够强壮。
14、你的医生,健康护理从业者或精神治疗师将帮助你确定最好的治疗方案,去帮助你再次感觉到强壮和健康。
15、那些负责IT投资组合的管理者将学会如何建立一个强壮且有效的管理模型,在投资组合中确保安全的一致性。
16、不过,詹姆斯表示,在金融和房地产之外,经济的其余部分仍然是强壮的。
17、换句话说,当社区的一部分人离开一段时间时(这在任何长期项目中都是必不可避免的),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足够强壮和多样化才能生存。
18、他是个好人,詹姆斯。一个比你父亲好得多的男人。我需要一个强壮的男人来帮我统治这个国家。
19、但是哪怕是在中国,对强壮后背和灵巧手指的供给也是有限的。
17.中日同形类义词的研究分析 篇十七
中日同形词根据词义的区别,可将其分为三类:中日同形同义词,中日同形异义词,中日同形类义词。同形同义指的是中日文意思基本相同的词汇,同形异义指的是中日文意思完全不同的词汇,同形类义指的是中日文意思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词汇, 同形词是通过对中国词汇的借用而产生的。
1、同形同义词
同形同义词指与汉语词汇书写字体一样,意思相同的词汇。 同形同义词基本上是借用意义比较单纯的词汇,且词汇意义基本维持原意,在语言的不断发展中词义仍基本保持不变。同形同义词体现在日语早期的基本词汇上,一般都为名词,数量多且范围广,同形同义词难度小,容易理解记忆,比较好掌握。
2、同形异义词
同形异义词指与汉语词汇书写字体一样,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汇。同形异义词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古今汉日汉字词词义的变化,和制汉语的产生,及和制汉语对汉语的影响,还有汉日民族的语言文化存在的差异等等方面的因素,都是同形异义词产生的重要原因。对同形异义词的运用,必须小心翼翼,不然极易误用。
3、同形类义词
中日两国语言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千多年以来,随着时间的飞逝,受到社会环境和语言文化的影响,中日同形词虽字形保持不变,但一部分词汇的语体色彩、用法和词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即双方形式相同,但所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这类词汇称之为中日同形类义词。中日同形类义词是中日同形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本身独有的发展轨迹。
二、语义范围分析中日同形类义词
语言即是社会的载体,也是社会的媒介,语言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也发生着变化,随之语言词汇词义也产生着变化。中日同形词无论是由日本流入中国的词汇,还是中国传到日本的词汇,都不是墨守成规的,都发生着细微的变化。随着各自社会的发展,语言环境的变迁,词汇的语义或扩大、或缩小的变幻着, 这便是形成同形类义词的主要因素。分辨同一义项和不同义项这两种情况构成的中日同形类义词,是探究中日同形类义词语义的基础。
1、同一义项构成的中日同形类义词
同一义项构成的中日同形类义词,虽具有相同义项,却存在着细微的差异。例如:“学生”一词的解释为在读的所有学生。 从释义上看,这个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词义不存在差异。事实上,汉语和日语的区别在于:日语的“学生”所指范围较小,而汉语的“学生”所指范围较为广泛。日语中“学生”一词,单纯的指大学生,而汉语的“学生”指的是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及研究生、硕士生等等全部在内的学生,与年龄无关。不难发现,汉语的用法范围远比日语要广泛。再如,“性格”一词的解释为与生俱来的感情和意志的倾向。但是,日语对 “性格”一词的释义还有针对一件事物抱有的立场和意向。
2、不同义项构成的中日同形类义词
在中日两国语言中,同形类义词都具备多义词的可能性,多义词的不同义项之间一般都不尽相同,其中有些义项意义相同, 而其他的义项却完全不同,由此便产生了由不同义项构成的中日同形类义词。根据语义范围形成汉语与日语语义范围相比较大或小的差异,以及汉语与日语语义范围相交等三种类型。
(1)汉语语义范围相较日语语义范围较大
汉语语义范围相较日语语义范围较大,指的是社会的发展另汉语语义发生了变化,产生新的词义或是延伸出新的意义,而日语语义保持原意未发生改变。例如:“最近”在中日两国语言中都有离现在比较近的过去,说话不久前,已经过去的意思,但是汉语还有话说完之后的将来的意思。再如:“精神”一词中日两国语言中均有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但是汉语还有活跃的意思。
(2)汉语语义范围相较日语语义范围较小
汉语语义范围相较日语语义范围较小,指的是日语的语义在汉语语义的基础上有延伸,而汉语的语义则并没有变化。例如: “话”一词两国语言都表示谈话、说话、聊天的意思,但是日语将其延伸到故事这个含义上,是汉语不具备的词义。再如:“注意”一词两国语言均有将意志力放在某一方面、小心仔细的意思,但是日语还有警惕、警告、提醒、批评等意思。
(3)中日两国语言语义范围部分交叉
中日同形词多义词居多,两种语言其中一项义项相同、有的多个义项相同,形成交叉,另外两者还存在对方没有的义项。有相交部分,又有相对独特部分。比如“地方”两国语言均有当地、本地的意思,日语则还有地区的词义,而汉语还有区域、部位、事物的方面和空间的一部分的含义。
三、正确运用中日同形类义词
中日同形类义词误用现象较为普遍,主要是因为同形类义词汉语词义范围大于日语词义范围,依赖母语的心理,极易受到母语语义的影响,再有忽视两种语言的差异,理所当然的直译,造成误用现象。所以,对于中日同形类义词的学习,必须从初学阶段打好基础。中日同形词中同形类义词大量存在,极易出现具体汉字词词义的错误,初学阶段就应该具有查字典的习惯,而不是依赖于教科书对词语的解释。教科书的释义一般较为简单,而且缺乏词语运用环境,所以无法对词汇进行深入学习,造成误用现象,也无法正确掌握词汇的褒贬色彩。另外,对于初学者来讲, 应该配备多本词典,用来比较词义的微小差异,根据例句研究词汇的运用环境,从而准确掌握词汇的词义。随着语言词汇量和语法规则知识的积累,逐步能够独立完成日语释义。日语释义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把握汉字词词义之外,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形成日语思维习惯,以及有利于日语语感的掌握,对同形词词义学习及日语学习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日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明确中日两国语言同形词的三种词汇类别。为学生营造日语语言学习氛围,具体释义同形词在语感、文体、含义、表达意境的不同。步入较高级日语学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的探究词语来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还可以为学生讲述同形词语言习惯差异、词语背景知识,以及两国文化特征和汉日民族心理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记忆。
四、结束语
【绚丽的近义词反义词查询】推荐阅读:
全神贯注的近义词解析查询08-19
绚丽的蝴蝶现代文阅读答案09-17
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作文600字10-13
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作文800字07-11
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昆虫记》读后感08-20
轻蔑的近义词反义词08-04
茂密的反义词和近义词10-09
奉献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1-09
镇定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1-18
顺利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有哪些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