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机构改革动力(共6篇)
1.如何增强机构改革动力 篇一
国企改革动力不足,是困扰目前国企改革的一大挑战。
国庆节前夕,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央广网财经联合举办的“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会”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副局长尹义省、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华秀萍、中国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中国远洋集团前任董秘张永坚等来自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人士共聚一堂,就国企改革问题进行探讨。
企业观察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与会嘉宾总结从不同的角度,为增强国企改革动力支了五招。
招数一:合理的国企分类让改革更精准
本轮国企改革的一大特点是精准性,即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国企改革动力不足,就是困扰本轮国企改革的一大挑战。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副局长尹义省表示,国企定位不清晰,发展同质化的问题影响了国企管理者、员工自身以及社会公众对企业职能认识的偏差。
中国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也表示,之前国企“监管一刀切,考核评价无差别,改革措施缺乏个性”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障碍。
尹义省表示,本次提出国企分类监管、分类考核将推进国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
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则认为,国企分类是《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因为有助于各界厘清对不同类别国企职能的认知。“公益类国企未来应该不是完全市场化甚至不是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而商业类应该完全市场化。”管清友认为,如果国企分类能够按照这样的方向执行,未来的空间将非常大。
招数二:解决主人缺位问题将成为国企改革最强引擎
“宋林曾经贵为华润的董事长,但他不是主人。主人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不偷自己家的东西,也不允许别人偷自己家的东西。他不符合这个条件,把国有资产的利益输送给别人,自己获取利益。”
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看来,国企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解决诸如上述的主人缺位问题。即通过改革,让广大员工、主要经营者、科技骨干、业务骨干成为企业的主人。他认为,这是本轮国企改革最为核心的问题。
如何使主人到位?周放生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是要支持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核心员工持股。
同时,员工持股要遵循二八原则,20%的骨干员工持有员工持股份额的80%,企业80%的员工持有员工持股份额的20%。且普通员工持股应自愿,中层以上员工则必须持股。
其次,科技工作者应该拥有其职务发明的部分知识产权。“不在制度上承认这一点,鼓励科技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再次,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团队应该参与出资。
最后,应该更加重视分红权改革。“分红权改革操作容易,不动存量,只动增量,不涉及既得利益,不涉及改制,利于达成共识,可以在各类企业普遍使用”。
他举例称,目前经济增速放缓,大量民企发展困难。但是那些推进了分红权改革的民企普遍实现了逆势增长。相关企业员工对此表示,“过去是打工仔,今天是主人”。
周放生说,作为员工持股的代表性企业,北京四季民福烤鸭店的口号叫“先当店员,后当店长,买车买房,后接爹娘”,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民企都能通过改革解决主人缺位问题,国企为什么不能?”他表示,应该在国有企业的增量利润中拿出30%分给员工,效果一定很明显。
招数三:财团化可降低民企参与国企改革风险
民企如何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止一位民企负责人表示,害怕自己的资产到了国有企业会被吃掉。因为无论是体量上还是身份上,双方都存在着不对等现象。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华秀萍透露,很多民营企业家目前缺乏安全感。“他们一旦聚会就会提到如何转移资产的问题。更害怕与国企合作时被吃掉。”
对此,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民企应该如何参与?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建议,当前民营企业参与国资国企改革比较稳妥的一种方式,就是集团化、财团化。
管清友举例说,某省民企数量多,也有钱,在参与国企改革的事后,为打消各企业家的顾虑,实行的是多家企业联合并把工商联拉进来,组成了一个企业财团,以此为平台参与本省和其他省市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招数四:财务权和投票权分离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样是国企改革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华秀萍说,应该通过加强公司治理加强对上市国企中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个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在国企中进行财务权和投票权的分离。”华秀萍表示,中小投资者应该既有分红权,也有投票权。
在国际上,这样的做法非常普遍。以美国为例,有些公司一份股票有十份投票权,有些只有一份。
事实上,在前不久公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了优先股、金股的思路。专家认为,这样的制度设计,有着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考虑。
招数五:建立试错机制让改革更安全
国企改革敏感而复杂,作为局内人,国企改革,到底应该怎么改离不开来自企业界的声音。中国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认为,要落实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应该建立容错机制。
马正武表示,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我国的历次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的。具体到国企改革层面,更应该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即使有了顶层设计,也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
他建议,在建立国有资产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应该积极鼓励各方试验,要区分探索失败与恶意侵占。“对了要鼓励,错了要包容。试错机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2.如何增强机构改革动力 篇二
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动力,阻力
所谓政府机构改革,也被称为行政机构改革,是指政府机构依据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及时对自身的架构、职责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新的客观情况发展。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细致的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在冷静和客观分析现代行政机构改革的动力和阻力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乃至消除变革的阻力,确保政府机构改革事业有计划、有步骤的得到推行。
1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分析
1.1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
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机构的权力结构、领导体制、决策体制都面临重新调整,政府职能的内容和重心也需要做出改变。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改变,公共管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巨大变化;现代通信和技术的发展,则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是行政机构改革的内在动力。
1.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扩展,带动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我国政府机构变革的本质动力,是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的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和任务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先导和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推动行政组织变革的最为重要的、强劲的动力,成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并且经济体制改革的程度决定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和进程。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快行政组织变革,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
1.3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也是行政机构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改变政府原有的不合理的组织框架和结构,增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使之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相符合,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政治民主化要求提高进一步政府管理的效率、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推动社会公平和廉政文化建设。政治体制的完善和民主化,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高效、透明、正义的政府机构,对于推动政府机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4 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前提条件
政府机构改革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一场全面、复杂、深刻的社会变迁,导致社会利益结构随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导致社会公共事务的膨胀,突发公共事件急剧增加,社会转型使得社会需求不断增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共利益需求不断增长,对政府加快组织改革、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人民群众纷纷要求政府加快行政机构改革,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了解决社会转型与现代化过程中所导致的社会失衡问题,加快行政组织变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2行政机构改革的阻力分析
任何组织的变革都会遇到阻力,这是一种客观的规律。变革必然带来利益的再分配,而利益的再分配必然会损害某些人、某些团体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冲突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能是精神层面的,也可能是物质层面的。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有:
2.1 传统行政文化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的官场上继承了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双重强化的“官本位”理念。“官本位”文化强调的是依靠国家计划和上级的指令行事,而作为行政组织员工普遍期盼如何在职位上能够步步高升,关心如何赢得领导的青睐,获得自己理想的权力和职位、优厚的待遇。行政组织员工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和被动心理,而在绩效考核机制建设滞后的组织,仍然秉承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机制,使不少职工养尊处优,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地按惯性工作,导致了行政组织员工成了缺乏活力与创新的“单位人”,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没有学习愿望和变革的理念,这将对于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2 行政机构内部的利益冲突
政府机构及行政人员并不是行政规范和行政道德的完美载体,而是时时刻刻处于角色的冲突之中。公共行政组织的变革从实质上来说,是组织内部权力、利益和资源的调整或再分配,这种调整和再分配的任何措施都会涉及到原有利益的重新分化组合,导致原有利益格局失衡,因此必然会触动某些部门和人的切身利益,形成不满甚至是阻力。在行政组织改革过程中,政府既是改革的推动者、设计者、实施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这种矛盾的角色造就了两难的选择:首先,如果改革触动了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的既得利益,他们就会成为改革的最大阻碍力量,以各种方式对这些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执行造成障碍。
3解决政府机构改革阻力的措施
3.1 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
加强对政府公务员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政府公务人员参与机构改革的积极性,增强组织成员的自觉意识。让政府机构的内部人员主动参与到改革中来,既可以吸收和集中普通工作人员的智慧,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让组织内部成员参与变革活动包括共同选择和拟定变革方案,共同分享情报资料,及时将相关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公之于众,并加强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对出现的问题尽量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从而增强组织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是说,尽量让所有可能受到变革直接影响的成员参与变革计划、措施的讨论与制定过程。这样制定出来的变革措施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将大大减少。
3.2 发挥现代媒介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
制定详细而完备的变革方案,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工具做好改革宣传工作。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制定合理而完善的方案,是保证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一些行政组织变革未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变革方案。同时,变革前的媒体宣传工作十分重要,它可以起到安民告示和意见沟通的双重作用。让人们在变革前就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讨论,这既有助于宣传改革的意义,清除人们的误解,又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迎合广大舆论导向的变革方案。
3.3 提高行政机构改革的透明度与公开性
现代政府的核心指标就是高度的透明性和公开性,政府机构要用尽各种办法和渠道,将政府的相关行政信息对社会公开,通过电子政府、政府上网等方式逐步切实推进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包括对未来组织内外形势的预测状况以及提出预测所依据的事实、理论基础;各种变革措施的详细内容、实施操作方法,变革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发生何种变化等。这些信息的公开、明朗,将有助于组织成员对变革及其前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在对得失进行权衡的前提下主动自愿地接受各项变革措施以及变革后的组织境况。
3.4 妥善安置裁撤的人员
行政组织变革夭折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往往来自于因改革而受损的利益相关者抵制。因此,在政府机构改革以前和改革之中,要慎重而妥善地考虑如何安置那些因改革和发展而被触动切身利益的人,如正确分流富余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和就业培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设法使其中能继续工作的人员安心工作,以减少来自于利益方面的阻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组织内实施有效的淘汰机制,从而在公共行政组织内部和行政人员之中形成有序的竞争氛围,为变革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变革的顺利进行。
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连续和反复的博弈过程,但是连续和反复并不等于停滞不前,而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正所谓: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改革是必然的、必需的,是现代服务性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改革过程中遇到阻力也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只要我们能够科学对待和分析改革的动力与阻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和完善,政府机构必然可以在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逐渐发展和完善,从而使行政组织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和面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
参考文献
[1]张佑样,郑赤建.公共行政组织变及其化解[J].湘潭大学学报,2004,(1).
[2]刘炜.阻碍组织变革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视点,2003,(12).
3.如何增强机构改革动力 篇三
[关键词] 企业循环经济内在动力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起源和发展、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研究,作者在《发达国家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动力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发达国家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结论是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直接的内在动力仍然是从中获利,并通过对循环经济“3R”原则的展开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参与循环经济确实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企业存在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
一、现阶段企业发展与参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矛盾
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存在于微观经济活动中,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社会发展形式,企业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讲,其企业在参与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直接的内在动力也是从中获利,并且也确实存在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但为什么中国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参与率低、为循环经济发展做出的努力较少?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发展与参与循环经济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些矛盾最突出表现在企业最终发展目标、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以及资源节约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终发展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在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然把重点放在提高生产效益和利润率上,而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则更多体现在资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则更多的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当企业的规模大了,实力强了,可以调配的资金多了,企业会考虑通过参与循环经济更好的实现企业最终目标。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通常不会考虑参与循环经济,原因在于参与之后,经济效益可能没有提高,企业甚至无法将投入的资金收回,所以在现有条件下小企业通常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循环经济。当然,在政府做出各种倾斜政策,推进循环经济尽快发展之后,小企业也会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它们可以从循环经济发展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如何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
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动力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是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最直接的动力,当通过循环经济的参与能够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时,企业会积极参与;但是当企业认为参与循环经济对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没有直接贡献或者贡献较少时,它们会选择暂时放弃循环经济的参与。这就需要企业外在的动力发挥作用,推动企业参与循环经济。
现阶段我国企业还缺乏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尽管有些企业确实知道参与循环经济将会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们没有积极参与;还有很多企业可能根本不知道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会获益,因此需要对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展开研究。
企业能否真正参与循环经济并发挥循环经济主体作用,将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是促使企业真正参与循环经济并且发挥循环经济主体作用的关键。究竟应该如何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增强企业领导者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
领导具有战略性和较强的综合性,在企业中起着重要的指挥、协调和激励作用。企业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循环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领导者最终做出的决策。因此,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实际上应该从增强企业领导者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入手。只有企业领导者意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企业才能真正地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都积极地参与其中。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参与循环经济最终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利益,还有些企业家根本不了解循环经济的真正涵义。因此,首先,需要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传媒渠道,通过舆论、宣传、教育等形式,让企业决策者充分认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同时,了解循环经济的原理和理念,这样容易把新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其次,在一些大城市开展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会议,通过专家、学者们对各专项课题的研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提供可借鉴理论和经验。
第三,组织一些专家定期到边远地区或信息不发达地区进行专题讲座,加强当地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一些农民企业家,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能够了解循环经济的途径不多。因此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力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使他们在参与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捕捉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通过上述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循环经济”一词及其相关内容在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频率,使绝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都能够就循环经济说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增强企业领导者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政府行为化解矛盾
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当某项经济活动能给企业带来切实的利益,如,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时,企业一定会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力。问题是现在参与循环经济并不能使企业直接获得经济利益,有实力且有远见的企业会毅然选择,而更多没有实力或有实力没有远见的企业则缺乏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就需要通过政府行为化解矛盾。
政府可以适当给予一些企业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使那些有条件但缺少资金的企业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中;可以通过成立一些专门机构帮助愿意参与循环经济的企业逐步转型,逐渐参与到循环经济中;通过成立相应的工业园区,使区内各企业间产出的各种废弃物要互为消化利用,实现园区内企业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用;通过项目招标,扶持企业进行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开发、科学研究;通过政府定价以及一些政府购买行为,对参与循环经济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适当提高销售价格,使这些企业通过政府行为从参与循环经济中获益,进而提高其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政府还可以对参与循环经济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的企业给与一定的表彰,为其他企业树立典范。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使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投资有所回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来。
尽管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内在动力的途径不多,但增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却是促使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如果企业和政府可以很好地在上述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定会使更多的企业尽快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来,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4.如何增强机构改革动力 篇四
如何有效地巩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成果
新一轮机构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机构编制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并取得了“转变政府职能、压缩机构精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可喜成效。机构改革对
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效益正在逐步得到体现。当前如何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巩固和扩大机构改革成果,防止反弹,是摆在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增强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切实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要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加强领导。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集中统一领导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原则和要求,是在长期的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实践中形成和完善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机构编制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加强对编制委员会的领导,充分发挥编制委员会的集体作用,各级编制委员会要坚持工作规则,坚持集体审议制度,按照审批程序,规范管理,充分发挥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做好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日常领导工作。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承担着改革和管理的任务,处在第一线,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控制等具体管理工作,努力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参谋助手。[本文出自-http:///]
二要强化机构编制意识。强化机构编制意识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国务院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提高他们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及机构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严格按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办事,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要坚决执行“三定”方案,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加,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党委、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三定”规定。对规定的主要职责要认真履行,不得失责或越权;对批准的机构限额、人员编制数额和领导职数不得突破。加强对“三定”方案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维护“三定”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部门除上级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增设机构;已经撤、并、转的机构不得以各种理由予以恢复;实行合署办公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部门,不得擅自分设。严格执行“三定”方案规定的主要职责和编制数额,对违反政策规定,违反纪律,擅自增设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以及超范围行使职能等行为,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纠正,并通知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加强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行为的检查监督和处理力度,情节严重的,要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切实维护机构改革方案和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防止机构编制出现反弹。
四要逐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约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机构改革成果来之不易,巩固并发展机构改革成果任务艰巨。各级编制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切实措施,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长期不懈地抓紧抓好。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有力保证。一是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机构编制实行“三个一”审批制度。即凡涉及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宜,均由编制部门一家承办、一家行文、“一支笔”审批。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增减,都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提交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除机构编制工作部门外,上级各部门不得以“审批项目”、“划拨经费”、“达标评比”等任何条件、形式干预下级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不得对下
级的机构编制作出规定,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一律无效。以达到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数量的目的。二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是组织、人事部门调动、配备领导、办理人员增减、财政部门核拔经费和统一发放工资的依据。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机构编制管理证》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监督检
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相互配套协调约束机制。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是适应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需要,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行“三家联审一家统发”。即财政、机构编制、人事三家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核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人事部门负责审核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事部门核准的工资标准、工资总额核发人员工资。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减和在职人员身份、职务发生变化时,应持《机构编制管理证》按组织、人事相关管理规定办理人员增减及审批等手续,再持《机构编制管理证》及相关手续到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再到人事、财政部门办理工资套改,统一发放工资手续。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制定增人计划和增加人员时,必须严格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人员结构和实有人数进行,不得超编进人。五是财政部门编制预算时,个人工资性支出及人员经费按各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提供的编制实有人数核定,超编人员不予核拔任何经费。总之,机构编制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严格按原则办事、按政策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真正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
5.增强内生动力 改善外部环境 篇五
近年来,国务院和银监会高度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福建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结合辖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的症结所在,坚持“内外兼修、双向着力”,一方面推动银行业机构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推动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外部环境,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业可持续开展。截至2013年年末,福建省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五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达27.4%,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达67.9%,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五项创新”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内生动力
福建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经济结构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截至2013年6月末,福建省小微工业企业共66243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5.1%,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51.7%,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经营状况各不相同,对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传统的银行业组织体系、管理机制、服务模式、金融产品难以适应需求,银行业机构总体缺乏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内在动力。对此,福建银监局重点推进机构、机制、产品、服务、监管等“五项创新”,着力构建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机构创新。通过机构新设、引进、改造、延伸相结合,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一是推进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通过专业的机构、专职的队伍、创新的业务和高效的审批,降低小微企业贷款信息收集与风险甄别成本,提高决策效率,满足小微企业“小、频、快”的贷款需求。目前福建省已建立300余家小微企业专营机构,覆盖了各个县域。同时,针对福建省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特点,引导银行业机构以特色支行、专业支行方式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性。例如,民生银行在泉州设立总行级石材产业金融事业部,在连江县设立海洋支行,专为当地的石材、海洋产业的小微企业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福建海峡银行在科技园区设立科技支行,专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二是引进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在小微企业服务方面有着独到的技术和产品,股份制银行则是小微企业服务的生力军,针对辖区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数量较少的状况,福建银监局推进“引银入闽”工程,近年来引进广发银行、渣打银行、菲律宾首都银行、东亚银行等在闽设立机构,助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同时,推动中小银行机构向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和小微企业集中的地区延伸。三是推进小型社区类金融机构建设。相对于大型银行,小型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有其独特的定位优势、市场优势、决策优势和风控优势,与小微企业更加“门当户对”。福建银监局大力推动加快村镇银行组建步伐,2013年辖区共组建村镇银行22家,组建数量超过历年总和,目前村镇银行总数达41家,县域覆盖面达70%。同时,福建银监局积极稳妥推进社区支行建设,结合实际探索出“有限牌照、风险可控、成本可算、错时服务”的组建模式,为社区居民、小微企业提供贴身、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2013年共组建84家社区支行。
机制创新。良好的机制是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核心和关键,根据银监会部署,福建银监局推动辖区银行业机构建立起利率定价、独立核算、贷款审批、激励约束、人员培训、违约通报等小微企业业务“六项机制”和“四单制度”,并重点推进贷款审批机制创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等大型银行引进“淡马锡”小微企业业务模式,结合实际创立小微企业“信贷工厂”,按照流水线的作业方式明确各授信环节的操作标准和办理时限,大幅提升了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效率;福建海峡银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打分卡”技术,对不同的小微企业设立相应打分模型,输入参数可快速判断审批结果;兴业银行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小微企业的有效交易信息,推出“交易贷”产品,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免担保信用贷款。
产品创新。推动银行业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创新为手段,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资金需求,目前辖区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已经超过200种。针对金融服务的焦点、难点问题,强化两类产品的创新:一是贷款抵质押方式创新,缓解抵押难问题。近年来,辖区小微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由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不动产,拓展到机器设备等动产,商标、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应收账款等其他资产。如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针对电影电视、动漫、网络游戏、出版等领域,引入版权质押等担保方式。福建海峡银行针对纺织行业企业开发了“设备抵押超值贷”融资产品,以经编设备等为抵押物,提高了贷款可获得性。二是贷款还款方式创新,缓解“转贷”资金压力。针对部分企业在续贷中借助民间融资“搭桥”,加大融资成本和资金链断裂风险等问题,引导法人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出多个无还款续贷产品,如兴业银行“连连贷”、福建海峡银行“续贷通”、泉州银行“无间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延申贷”、“续贷宝”、“链接贷”等,在贷款到期前提前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到期续贷时无需先偿还本金。2003年年末,各法人机构已累计发放无还款续贷391笔,金额近10亿元。
服务创新。引导银行业机构根据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传统的融资服务基础上,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一是着力提供多方位服务。引导银行业机构运用信息、人才等优势,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如民生银行引导和帮助小微企业组建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共同组建担保基金,搭建起交流、共享、协作平台。二是着力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帮助小微企业成长为目标,积极满足企业在初创、成长、成熟不同成长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如兴业银行和兴业证券、鼎晖创投等机构合作推出的“芝麻开花”项目,综合应用传统银行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服务工具,提供“债权+股权+上市”三位一体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实现银行与企业“同发展、共成长”。三是着力提供个性化服务。引导银行业机构在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方面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如有的村镇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的经营生产和生活特点,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八点至十点,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
监管创新。认真落实银监会小微企业贷款监管政策,重点从机构设立、资金来源、风险容忍度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强化正向激励。在机构准入方面,允许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一次性筹建多家支行,2013年泉州银行、民生银行等机构共批量筹建支行21家。在资金来源方面,支持辖区兴业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及泉州银行等3家法人银行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累计金额达350亿元。在风险容忍度方面,允许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全辖各项贷款不良率2个百分点。同时,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评选表彰活动,举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会,邀请省内外银行介绍先进经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个体系”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外部环境
马凯副总理在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看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银监会尚福林主席也指出,当前小微企业的贷款难主要还是难在信息不对称。从辖区实际看,银行方面出现以下三个方面情况,第一是“不想贷”。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风险相对更高,同时成本也更高,一些银行觉得“贷小”不如“贷大”。第二是“不敢贷”。当前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如泉州市有8万多家小微企业,广泛分布在大街小巷、农村地区等,很多企业连背景资料都没有,银行不敢对其发放贷款。第三是“不能贷”。小微企业往往财务资料不全,也没有任何可供担保抵押的资产,很多企业难以达到贷款条件。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福建银监局着力推动地方政府开展小微企业的信息体系、信用评价体系、担保体系以及贷款风险分担体系等“四个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外部环境。
打造小微企业信息体系。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小微企业信息采集难度大、成本高问题,打造省、市、县银企信息共享“三个平台”,争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在省级层面,指导福建省银行业协会上线了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查询平台,覆盖辖区27家银行业机构的128个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进一步增强金融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在市级层面,协助泉州市政府以“金改”为契机,开展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建档工作,整合工商、税务、经贸等政府部门以及工商联、银行、中介机构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既有财务指标等“硬信息”,也有人才技术等“软信息”,为银行授信提供有力信息支撑。在县级层面,指导龙岩连城县政府试点建设县域金融与企业信息服务平台,银行可以通过该平台网站持续跟踪小微企业的财务、税务、法律、公共收费等各类信息。同时,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宣传推广,深入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引导银行业机构深入工业园区、软件园等小微企业聚集的地区开展银企对接活动。
打造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信用评价是贷款的重要依据,目前小微企业仍缺少系统性权威性的信用评价体系,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主要还是由各家银行各自完成,在缺乏统一性的同时,还因重复劳动间接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对此,福建银监局计划以“小微企业信息平台”为基础,推动建立“信用评价分类”体系,成立具有政府背景的信用评级公司或引入权威的第三方专业评级机构,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活动,准确、及时地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为银行贷款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加强政银协作,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户”为主要载体的“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对信用户、信用村镇在金融服务方面给予优惠倾斜,推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截至2013年年末,全省已评定信用户118万户,信用村3669个,信用乡镇172个。
打造小微企业担保体系。当前以民营担保公司为主的担保体系存在经营不规范、过度追求盈利、抗风险能力弱等内在缺陷,近年来担保公司潜在风险问题逐步暴露。对此,一方面,要完善多种所有制、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推动设立以财政参股、不以盈利为目的,有政府背景的地方融资性担保公司,推动地方政府参股和控股部分担保公司,努力打造以市、县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性担保为辅的融资担保体系,发挥为小微企业增信的作用。目前福建省政府已经组建了省级再担保公司,龙岩连城等县市已建立政府性的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银担合作业务。引导银行业机构针对暴露出的风险问题,研究改进融资担保贷款业务模式,严把银担合作准入门槛,切实筑牢“防火墙”。积极推动政府部门牵头解决担保链、担保圈的风险扩散外溢问题,协调地方政府对出现问题的担保公司,通过介入重组或增信化解风险。
打造小微企业风险分担体系。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相对较高,目前多由银行全部承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积极性,有必要由地方政府介入建立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福建银监局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福建省政府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极大支持,并积极参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建设。大力推广政银企风险共担的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福建省政府已投入1.6亿元财政资金进入“助保贷”业务担保基金池,与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机构开展合作,其中此项业务开展较早的建行福建省分行已累计为273户小微企业发放“助保贷”10亿元,其中98%的小微企业为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共为企业减轻融资成本1030万元。
6.如何增强机构改革动力 篇六
问题是印刷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问题管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详述了问题管理的工作方法,并分析了印刷企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作 者:李博昌 作者单位:陕西现代印务公司,陕西,岐山,722400 刊 名: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英文刊名:PRINTING QUALITY & STANDARDIZ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F2 关键词:问题 标准化 积极性 成本 效益
【如何增强机构改革动力】推荐阅读:
如何增强责任担当意识07-05
如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09-25
简述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06-19
工作中如何增强责任心07-07
如何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呢10-31
浅谈如何增强铁路班组高职生的归属感08-26
中青年干部如何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心得体会发言08-23